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9:03:18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一、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含义

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机构开户和办理储蓄业务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银行员工有义务给予记录,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护个人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促进金融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保证个人金融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

我国建国五十年来,储蓄存款制度一直实行的是记名(虚名)储蓄制度。其记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码亦可以是亲友的名字。特别是活期储蓄,银行只认存折不认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鉴或输对密码(由取款人开户时约定)银行即按折付款。储蓄存款实名制是发达国家早已实行的一项金融制度,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制度。

二、为什么要实储蓄存款实名制

我国现行的储蓄存款记名制可以说从源头上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妨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1、储蓄存款加快增长现象下掩盖了触目惊心的社会财富转移。截止1999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本外币全折人民币)达6.3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1987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3073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1994年突破2万亿元,t995年突破3万亿元,到1998年末更是达5.3万亿元,而仅仅半年,1999年6月末已达6.3万亿元。199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虽然走上了快速增长的通道,最高的年份是1992年的14.1%,最低的年份是1998年的7.8%,从92年到98年,算术平均数也仅10。76%,gdp的增长与储蓄存款增长不同步,这说明两点,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份向个人倾斜。二是有些个人收入已经不来源于国民收入,而是直接来源于国有资产的流失。

2、税收征管困难,偷逃税款严重。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但在现实条件下,能偷逃税赋成了个人的本事,对不少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逃税倒成了其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规模占人均gdp的比重大约在0.28%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1%,税源流失过多,根源在于我国的现行储蓄存款制度根本无法支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监管,而存款制度的不完善,不利于建立公民的信用体系,不能明确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无法通过税收杠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3、使我国的相关调整政策无所适从,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比如,针对我国内需不旺、消费疲软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连续下调利率、鼓励消费信贷、征收储蓄利息所得税、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刺激教育消费等等,但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很不明显,为什么?因为储蓄存款记名制掩盖了贫富差距,立法和行政机构很难对症下药,对少部分暴富阶层的人士来说(据非官方资料,这部分仅占存款人数7%的阶层控制了约60%以上的储蓄存款总额),收入只是数字的增加减少,钱对他们来说几辈子也花不完,该有的都有了,因此他们对刺激消费的政策很麻木。

4、个人信用制度无法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一切经济关系要靠信用来维系,没有好的信用制度,就会产生“交易冷淡”和“投资锁定”现象,由于互不信任,交易方式会向现金交易和以货易货等原始的刻板的方式滑落,“银行惜贷、企业惜投、个人惜借”的悲观情绪弥漫,造成经济活力日益下降,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当然是一个复杂的程序,涉及到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内容,但储蓄暑期实习报告存款实名制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三、如何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

1、以现有的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建立储蓄存款实名制。信用是公民活在世上的面子和通行证,个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享受贷款、透支和分期付款,还影响到退休保障。在储蓄存款实名制的记录和支持下,每个人的每一笔收入、交易、纳税、借款、还款的情况都记录在案,作为考核信用的基础。

2、明确一个申报确认期,对现有个人帐户及个人财产进行申报登记,说明可计算的合法来源,对于到期按兵不动,无人认领的,以及无法说明合法来源的,国家给予冻结调查,违法收入将没收充公。

3、实行银行帐户与税务机关联网,个人帐户收支情况在授权范围内报送税务局,由税务局作为纳税依据,税务局有义务对个人财产高度保密,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为堵塞现金交易、逃避税务检查的漏洞,银行应严格控制大额存取款的数量和次数,对不正常情况报送税务局。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探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脚步较快,高校在招生这块规模不断扩大,在本科教育中,已经开始走向“大众教育”改变了“精英教育”理念。尤其是最近十年,会计专业在各大高校兴起,会计专业的普及也导致了其与社会市场需求之间矛盾的产生,怎样进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培养出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解决会计市场矛盾,是现在我国会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一、我国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培养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强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等各方面优秀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现今,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将“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致使高校毕业生没有达到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而且不能满足社会“实践能力”需求,“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高校学生的实际能力严重不符合社会需求,最后出现学生毕业就业困难,用人单位也招不到符合要求满意的会计专业人才等问题,导致这一现象最根本的源头是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的需求没有达成一致。[1]

二、建立多层次培养目标体系以符合社会需求

我国会计专业教育最热门的主题是怎样建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这一主题教育界做过多次探讨分析,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对于培养“是素质教育,还是技能教育、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还是普通人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是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等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到目前这一问题还是没有达成一致,我们以为,高校会计教育要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分多个层次建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基本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会计成了热门专业,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就企业来说,更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具备的应用型人才。

2、注重学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

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快速发展,会计人才迫切需要,全国高校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性质还是什么专业设置的学校都开始不断设置会计专业,全国一千多所公立全日制高校有近九百所设置了会计专业。学者认为,学校应该把自己的办学定位作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目标的基本,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以及行业特色,高职院校要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普通本科学院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本科学院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

3、分层次建立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是我国目前会计教育四大不同学历层次的划分,所以会计教育就应该根据这几大不同层次建立培养目标,现今,博士研究生会计专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研究型人才,完成学业后工作以会计教育为主,或者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会计教育专业分为研究型和实用型两块,研究型一方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也可以参加会计教育工作或者从事科学研究,而实用型人才这一方面应该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本科会计专业教育可以划分为普遍大众教育和个别精英教育两方面,前者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后者注重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专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培养技能性较强人才。

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强化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教育除了注重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懂得运用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处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具备社会适应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产、学、研相互融通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大,企业单位更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是研、产、学相互融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调整课程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优化课程,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依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把传统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构建新课程模式,增加实践课程,以达到高素质实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

4、创新教学方式

依靠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创新改革教学的方式,课堂结合实际,理论结合实践,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除了采用传统课程授教模式之外还有注重社会实践模拟实习,用一些案例来讲述理论,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2]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保障是院校的师资力量,学校应该采用各种科学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教师的综合能力。鼓舞教师参加校企合作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教师实际工作能力。要求教师定期参加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提升教师应用能力,促进教师和企业之间进行课题研究讨论,从实际上解决问题,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强化教师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高素质的专业知识,同样要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总结: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发展壮大,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会计教育需求量也变大,会计专业应该加强会计教育模式改革,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以促进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给国家输送更多实用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万晓文.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J].新会计,2011(03).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实践学习;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一、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实践学习的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快速发展着,无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崛起。这对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于此同时,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此时,加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就成了一个不得不让人重视的问题。高校会计专业作为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用于培养拥有会计、经济综合知识系统,能在非盈利或盈利企业中从事会计、审计等工作的人才。而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实践学习就是为了能很好地发挥会计的综合动手能力,实践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指的就是会计账目动手能力培养,而会计账目动手能力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加以重视并将账目管理工作细化,以防出现账目风险。对此必须加强高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以适应企业发展。

二、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知识未形成完整体系,缺乏专业指导

从事会计工作需要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要求学生在感知、思考、行动方面都要符合会计理论和会计规律的要求。这不仅表示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牢固,还要形成一定的体系,以便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为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必然就需要一个科学的专业指导。而目前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对理论的认知,缺少了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加强。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账目动手能力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使得在实践中难以将账目管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实践教学的方法单一,实行起来相对被动

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一般是通过在课堂上实现的,这表明高校会计学生在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方式上是相对单一的,许多学生都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进行自我实践。并且,许多高校对实践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

(三)会计实践教材的缺乏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而会计实践教材的缺乏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学习能力的提高。会计实践教材的陈旧和难以具备超前性的特点,使其很难跟上法律法规变革的步伐,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对企业实践了解不多,无法将教学与实际企业会计实践相结合,更是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学习。

三、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实践学习的方法及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指导方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会计账目动手能力培养中,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奠定实践学习的中心地位,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中,要加大实验和课程学习的比例,更多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知识。

同时,可将实习时间适当延长, 以避免短期实习的不认真、走过场等现象的发生,又能使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得到更多的体会和提高。同时开设动手能力测试,并将其随时与社会经济的环境变化相结合,以达到加强实践学习的目的。

(二)实施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对实践学习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

为了使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与社会实践有一个好的结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这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到大量的真实案例,从而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使得教学相对来说变得有趣许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收获到知识。

同时,这也使学生对实践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学生在通过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把握了案例中的关键,学会了如何利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加强高校会计学生的实践学习起了积极推进作用。

(三)完善教材体系,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实践教材不足,可通过自行编辑的方式进行改善。对此,应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经济运作体系完整的企业,让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前去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经验总结,从而编制出相对完整的实践教材,也可以适当结合之前的教材进行进一步完善。在此过程中,可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实地考察,切实地学习经验,以提高实践学习能力。

在教师方面,要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他们进行适当地鼓励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同时,定时开展实践活动和相关培训,使他们能够不断的学习并进行自我总结。每隔一段时间便组织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并随时整理成报告进行反馈。鼓励教师适时的与学生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在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带动学生,并试着将考察过的企业整理成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

四、总结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达到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加强实践学习。实践学习也就是会计账目动手能力培养,它对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但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实施一些措施来进行调整,以加强高校会计学生的实践学习,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周扬程.浅谈如何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实践环节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以会计专业为主线,针对已经毕业的02级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和走访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时间比以往仓促一些。参加调研的同学走访了我校157名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通过基本的问卷了解外,还同时运用了走访和平信的方式进行联络。运用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分析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共四个方面的问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评价中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帮助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轴上1表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实践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2表示有所帮助,3表示说不清,4表示帮助不大,5表示毫无帮助。很明显,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还是有所帮助的。在学校每学期期末进行的校内外实习,让同学们能够对整个会计环节了解并且进行操作,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梳理,能够对书本知识有所巩固。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我校的毕业生在踏上社会工作岗位之时,能够比较好地、比较容易地进入岗位。实践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会计这个专业更加注重实践的操作,单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我校学生通过在校内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可见,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学生就业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帮助的,通过实践能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在个人竞争力方面有了很大优势。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组成

会计实践教学系统是由各个教学环节要素组成的,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可知,实践教学环节要素包括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一)实验课

会计实验课是在讲授会计专业主课程以后,按照会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的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会计实验教学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根据账簿资料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资料装订和归档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进行手工操作,又要进行计算机操作。

(二)校内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或学习结束后,到学校的校办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审计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会计实习是对会计教学的总结和检验。会计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根据学校的条件,选择校内实习或校外实习。选择校内会计实习时,因校内实习单位对学校会计教学实习的内容与要求比较熟悉,有利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能够较好地完成会计实习任务。应该指出,在学校进行会计实习,不是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验,这是两种实践形式,不能混为一谈。

(三)校外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到学校外部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在学校有校外会计实习的条件下,一般在会计专业课(如会计原理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按照会计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会计工作的实习,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业和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从中进一步学习会计理论与方法。(四)社会实践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兼职的实践活动。如:在假期,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或部门进行宣传、咨询服务,或协助工作;或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工作,如兼职记账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会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社会调查

这是根据教学与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用一定形式对社会进行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有关会计教学和会计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形式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让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采访、蹲点、座谈、参观等形式。深入实际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观察,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与素质、工作环境、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了解社会经济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揭示本质,加深对理论与方法的再认识,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增长实践知识,锻炼社交活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会调查内容单一、时间较短、方式简便、联系面广、耗费较少和收获较大等优点,是会计实践教学中一种较好的形式。

(六)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会计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为综合检查知识水平和考核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由学生按照专业选题而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要事前选好与专业相关的论题,题目要有实践性(与现实相关)、理论性(与综合认识相关)和创新性(与探讨新问题相关)。撰写毕业论文要拟定写作步骤,包括:选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大纲、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通过毕业论文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如何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

在以上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各个实践环节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从稳定性、保证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内实践环节;而在校内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课环节。在制定会计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发挥各个实践环节应有的作用。

(一)校内会计实验与校外会计实习的关系

在已建立会计实验室,可以组织校内会计实验的条件下,校外会计学习是不是就不需要了?答案是否定的。校外会计实习仍有其重要作用。在新的环境下,为克服会计实习的困难,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符合条件的会计实习基地,或根据实习内容选择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组织校外会计实习。

(二)会计实验环节与其他会计实践环节的关系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会计;实践教学;实践环节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以会计专业为主线,针对已经毕业的02级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和走访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时间比以往仓促一些。参加调研的同学走访了我校157名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通过基本的问卷了解外,还同时运用了走访和平信的方式进行联络。运用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分析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共四个方面的问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评价中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帮助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轴上1表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实践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2表示有所帮助,3表示说不清,4表示帮助不大,5表示毫无帮助。很明显,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还是有所帮助的。在学校每学期期末进行的校内外实习,让同学们能够对整个会计环节了解并且进行操作,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梳理,能够对书本知识有所巩固。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我校的毕业生在踏上社会工作岗位之时,能够比较好地、比较容易地进入岗位。实践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会计这个专业更加注重实践的操作,单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我校学生通过在校内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可见,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学生就业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帮助的,通过实践能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在个人竞争力方面有了很大优势。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组成

会计实践教学系统是由各个教学环节要素组成的,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可知,实践教学环节要素包括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一)实验课

会计实验课是在讲授会计专业主课程以后,按照会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的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会计实验教学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根据账簿资料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资料装订和归档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进行手工操作,又要进行计算机操作。

(二)校内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或学习结束后,到学校的校办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审计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会计实习是对会计教学的总结和检验。会计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根据学校的条件,选择校内实习或校外实习。选择校内会计实习时,因校内实习单位对学校会计教学实习的内容与要求比较熟悉,有利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能够较好地完成会计实习任务。应该指出,在学校进行会计实习,不是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验,这是两种实践形式,不能混为一谈。

(三)校外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到学校外部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在学校有校外会计实习的条件下,一般在会计专业课(如会计原理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按照会计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会计工作的实习,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业和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从中进一步学习会计理论与方法。

(四)社会实践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兼职的实践活动。如:在假期,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或部门进行宣传、咨询服务,或协助工作;或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工作,如兼职记账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会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社会调查

这是根据教学与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用一定形式对社会进行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有关会计教学和会计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形式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让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采访、蹲点、座谈、参观等形式。深入实际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观察,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与素质、工作环境、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了解社会经济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揭示本质,加深对理论与方法的再认识,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增长实践知识,锻炼社交活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会调查内容单一、时间较短、方式简便、联系面广、耗费较少和收获较大等优点,是会计实践教学中一种较好的形式。

(六)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会计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为综合检查知识水平和考核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由学生按照专业选题而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要事前选好与专业相关的论题,题目要有实践性(与现实相关)、理论性(与综合认识相关)和创新性(与探讨新问题相关)。撰写毕业论文要拟定写作步骤,包括:选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大纲、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通过毕业论文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如何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

在以上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各个实践环节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从稳定性、保证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内实践环节;而在校内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课环节。在制定会计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发挥各个实践环节应有的作用。

(一)校内会计实验与校外会计实习的关系

在已建立会计实验室,可以组织校内会计实验的条件下,校外会计学习是不是就不需要了?答案是否定的。校外会计实习仍有其重要作用。在新的环境下,为克服会计实习的困难,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符合条件的会计实习基地,或根据实习内容选择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组织校外会计实习。

(二)会计实验环节与其他会计实践环节的关系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 核心能力;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5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并深入拓展到科学研究层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目前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的需求、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有许许多多,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不尽合理,无疑是一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对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介绍了我校基于核心能力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以供大家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1.现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很难实现其培养目标

研究型高校侧重于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就会计电算化专业而言,应以培养掌握会计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使学生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能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这就要求在会计教学时应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但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研究型本专科院校的课程设置差别不大,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突出。

2.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不尽合理

专业课程体系是某专业学科的所有课程按照其内在规律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应当根据高校的实际办学条件,依照学校的学科背景、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等情况开发有特色的课程体系。然而国内多数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少有自己的创新之处,这无疑背离了现代高等教育提倡个性化教育和差异化教育的发展要求。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大都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从结构比例上看,一般会计专业课比重较高,而相关学科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讲授太少。从课程门类上看,过于重视会计专业教育,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会计法规教育课程和职业发展规划等课程课时较少,师生对此重视不够。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重上看,实践类课程比重还是较少,时间安排也不合理。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前两年基本都是理论教学,只有少量的会计模拟实训,但由于受学生人数多、时间短、实践场所的局限,不能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从课程内容上看,相关课程内容重复较严重,如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及报表的编制方面有许多重复之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预测、投资决策等方面重复的内容也很多。

3.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难以形成且缺少特色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难以形成且缺少特色。以上问题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由于大多数院校的培养模式相似,课程体系相似,导致培养的学生缺少特色。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使学生人数有了大幅度增长,而会计又是一个热门专业,很多院校都纷纷增设会计专业,使得会计专业的在校人数急剧增长,也使得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剧增。这样,大量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会不断地涌向用人市场,也使得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在不断提高。而会计岗位是一个对实际动手能力、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交际能力等要求较高的岗位。通过分析目前大多数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很难使学生形成以上必需的能力。由此带来的矛盾是: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

二、对策:根据核心能力要求进行教学改革

1.对接社会需求市场,引入核心能力理念,设计会计专业能力框架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过程中,引入“核心能力”理念,探讨怎样培养学生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体现培养人才的“知行合一、双核协同”这一思想内涵,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协同发展”。那么,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针对我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又应该怎样塑造其核心能力呢?

为此,笔者以我校人文管理系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为对象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首先,对该专业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调查人数71名。其次,对相关企业单位进行调查。范围包括京津唐地区,分别选取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企业10家。调查问卷设计了三种:其一是对会计专业已毕业工作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侧重于以下各方面:工作以来的感受;在校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吻合程度,在校进行的实习、实训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在校形成的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等。此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方法进行。其二是在企业中开展调查。调查对象是企业的负责人、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调点是企业类型及特点,企业的用人理念、用人偏好以及企业对会计、财务管理等岗位的择才标准等。特别调查企业对我校的印象,对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评价。调查主要采取访谈方法进行。其三是在河北省高职院校中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会计专业的教师,调查内容是不同院校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的认识和做法、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看法和做法、对现有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看法和建议等。调查采取座谈和访谈方式进行。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上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的身心、坚强的意志力、一定的人文修养;大局意识、协作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的团队素质;正确的道德观,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较强的钻研和动手能力、准确把握和执行政策法规的能力、协调组织的管理能力等;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学习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和驾驭风险的能力。根据以上要求,笔者初步设计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会计专业的能力要素体系。根据能力要素,整合提炼形成了我校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要素: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能力。当然,核心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与其他能力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

2.以学生核心能力的形成为前提,修正现有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优化培养方案

以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为前提,以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调整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此为基础,我校进行了理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实训与实习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改革,形成了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2.1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根据原来的会计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考虑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形成要素、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会计专业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制定出新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一定要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形成,教学计划要详细列出培养核心能力的途径。

首先,整合出有利于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形成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以上6门课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以“财务会计”为核心,明确其他各门课程的侧重点及分工,先后多次召开教学研讨会,编制详细的课程标准。在时间安排上体现先行后续、遵循学习和知识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围绕有利于学生形成“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能力”进行了改革安排。同时考虑到毕业生普遍提前联系工作单位和部分学生面临升本压力的现状,我校对以上核心课程在时间安排上适当前移到一至三学期完成。然后进行了有利于综合专业能力形成的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会计人才培养思路,逐步实施主辅修制,优化课程结构,强调学科交叉与渗透,变原来课程设计的“深”、“细”为“宽”、“广”。由此开设了以下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会计、行业会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等。

另外,我校是百年师范老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我校设计了人文社科类课程,即摄影、人文地理、音乐鉴赏、影视鉴赏等选修课,同时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课程。

为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正直的职业素质,我校设计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会计职业道德、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等课程。这样再加上基本统一的公共基础课程,就构成了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

2.2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与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方案基本相同,具体可通过校外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训两种方式进行。校外社会实践包括参观、观摩和在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主要设计了以下实施环节:感知实践、工商实训、调研实训、文献检索、毕业实习等。这些实践环节内容的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与本学期开设的理论课程密切相关,二是有利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形成。其中,感知实践和调研实训是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社会中介机构等单位参观调研,了解其经营管理活动、生产工艺流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内容。通过参观调研,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工商实训、毕业实习等是指让学生到实习现场,实际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操作。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实施以上环节,学院和教研室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等进行密切联系,建立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目前与我校会计专业正式签订协议的单位有8个,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校外实践场所。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协调配合,强化实践过程中的计划、管理与控制以及实习质量考核,以增强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在内容安排上,要涵盖财务会计、审计及理财等方面最基本的会计相关工作。校内模拟实习可通过手工模拟和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两个环节来实现。会计模拟实验主要是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与利润、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由于模拟实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定期轮换实习内容,达到实践的系统全面性,因此模拟实训可以说是一种在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相对真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取得与社会实践类似的教学效果。

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笔者构建了以多主体(企业、学校、学生)、多平台(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中心、社会实践场所、竞赛、课堂)、多目标(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形式(军事训练、感知实践、工商实训、文献检索、调研实训、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些实践环节构成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知识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既有对过去已学知识的温习,又有新学知识的引入。这样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一是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配合了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二是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整个设计围绕着核心能力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展开。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自2010 级学生开始试行,并逐步修正完善,现已取得初步成效。根据每学期的调查材料看,近三年来,会计专业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满意率在逐步提高;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在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立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同,在用人单位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1]周宏,张巍,宗文龙.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会计研究,2007;4

[2]曲绍卫.大学竞争力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7篇

摘要: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一环。由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独特性,美国的会计实践教育具有显著的特点。本文在总结美国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美国会计实践教学 专业培养目标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会计教学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会计理论与方法,还需要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得学科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地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在会计教学环节中,增设实践环节能将理论课程的讲授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美国作为会计专业教育最为成熟的国家,历来重视教育界与职业界的配合。职业界会把在实践中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反馈给教育界,教育界又会结合职业界的要求来培养学生。这样的默契配合是一种良性循环,而会计实践教学则是这一循环中的重要一环。我国的会计专业教育也十分重视实践环节,然而,由于美国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及理念与我国存在重大区别,这使得美国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与我国不尽相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梳理美国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对我国会计实践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一、美国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一)美国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纲领。美国会计协会(AAA)于1989年成立的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1989年第一号《会计教育的目标》公告中指出,会计教育是让学生准备在将来成为职业会计师,而不是马上成为职业会计师,就业前的会计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奠定基础。这一公告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把终生学习能力归结为三个要素:技能、知识和专业认同。第一,技能。终生学习所要求的技能包括沟通技能、智力技能和人际公关技能。沟通技能包括流畅的文笔、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外语的使用能力;智力技能是指查找、获取以及组织信息的能力和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辨认并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能力;人际公关技能包括与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的能力。第二,知识。知识要求包括一般知识、组织和商务知识及会计知识。一般知识包括对会计职业有影响的经济、政治、历史、社会的知识。一般性知识可以帮助会计专业人士理解职业界与社会之间复杂的依存关系,以及与不同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组织和商务知识包括组织的运作和结构,以及管理学的知识。会计知识是保证学生获得成功的必备要素,重点放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上,而不是放在准则的机械记忆上。第三,专业认同。专业认同是指会计毕业生应认同会计专业并乐于从事会计专业而必备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他们应该知道并理解会计职业道德,并时时秉持“正直、客观、关心公共利益”等价值判断标准的立场。这三项能力的培养是会计教育的基本落脚点。

(二)美国会计实践教学的特点

由于美国的大学学制比较自由,加之半工半读的本土学生很多,这使得美国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比较特别。在美国并没有独立的实习课程,但是我们还是能从日常教学中总结出其实践教学的特点,并能够发现一些教学设计与终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美国实践教学主要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基本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步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所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固定模式的会计知识,结果学生对会计的认识很可能停留在“一套现成的可遵循固定模式并可用数字准确计量”的规则体系上。在新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文章研讨等方式学习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项目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自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管理学教育以来,已被愈来愈多国家的管理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由于美国教育界与职业界的紧密结合,教师能够将实务中最新的内容引入课程教学中。项目与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将更多的研究成果用于教学,让学生能够接触前沿;强调会计学专业教师和实务界人士的合作,将实务经验和当前最新的发展引入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无疑,项目与案例教学能够很好地落实AECC对会计教学所提出的要求。第三,学生校外实习。由于学分制的彻底实施,美国本土学生在实践安排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在课余,有意识地选择企业参与实习生项目。针对留学生,美国公民和移民中心(USCIS)允许符合条件的海外留学生参加课程实习训练(CPT)。课程实习训练项目提供海外留学生与所学专业领域一致的全职或兼职的工作机会。通过CPT,海外留学生获得与本土学生相同的待遇。根据学校不同,校外实习强制性存在差异,但学生一般可以申请实习转学分。

二、我国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一)我国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AECC提出的会计教育目标,美国的会计教育并不重在教授会计理论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我国会计教育界围绕会计教育的目标问题进行了长期讨论,目前基本一致的看法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学的实际工作和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与美国的会计教育目标相比,我国会计教育目标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知识与理论而并非职业发展的素质。我国会计教育目标决定了会计实践教学也将依托于这一目标展开。

(二)我国会计实践教学的基本特点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8篇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中,传统会计课程的教学一般是按照教材的完整理论体系组织教学,采用“会计理论―应用方法―实操训练”的教学模式。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自于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毕业生,从没有接触会计实践,对会计工作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不明白岗位要求和职责,不知道职务工作内容和程序,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从而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主要从会计实践入手,通过运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和实际处理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会计技能水平的提高,实现零距离就业。

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界定

(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在会计基本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认知、模拟实训、社会实践三种课堂,并使之在不同阶段不断循环运行,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在教学教程中,以模拟会计实践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会计实务,让学生逐步体会会计基本理论和实际处理方法。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层层递进,形成螺旋提升的循环教学体系。

(二)零距离就业

让学生通过三年多次大的循环过程,充分接触社会实践,了解企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尽可能地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基本达到“毕业生=熟练工”的目标。

三、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科学整合知识内容,建立螺旋提升式的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素质不高,特别是对理论学习有一定的畏惧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确立了以技能为核心的思想,在技能教学中需要逐步拓展学生的学科理论知识,加深对岗位、职业的认识,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为今后向社会人的转化奠定基础,从而促使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以“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重点”为思想指导,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将各专业课程进行科学的排列,逐步形成了以会计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会计工作规范与技能、会计工作观念与技巧为核心的三组递进式的提升系列。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会计基础、会计实务、工业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等主干课程的学科循环教育、教学目标,形成一个以知识、技能、价值观为重点的立体目标体系,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一个以会计模拟实践为主线、以各会计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为重点的螺旋提升、循环递进的教育目标体系。教学的重心向基本技能培训、岗位实际要求等方面倾斜,具有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也利于师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提高。

(二)以递进式的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促进教育目标的提升

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拓展常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的不断提升;带领学生了解行I操作流程,通过模拟实训、企业实践使学生的岗位技能得以提升,并开展职业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现代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同时我们还着重引导学生养成基本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逐步向真正的职业人转化。

在学生进行模拟实训的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学科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将来的岗位需求,建立起“以会计专业技能学习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形成了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基本职业素养达标制

我们紧紧抓住职业道德教育这条主线,把“敬业、乐业、勤业”精神的培养贯穿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懂得要想成才,必须先学会做人,树立敬业精神和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同时,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和行业行为要求,严格抓好学生校内行为修养,为实现良好职业行为迁移做准备,缩短学生的思想认识、职业思想与社会、企业需求的差距。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业观。

2.坚持基本职业技能达标制

根据会计专业的实际特点和岗位要求,我们确定了身体素质、书法水平、普通话、电脑录入、办公自动化及会计基础技能等作为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在校期间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基本技能达标考试,符合标准要求,才能正常毕业。这样使毕业生具有一技之长和谋生的本领,成为一个符合社会基本道德、适应岗位要求的应用型的初、中级人才。

3.建立会计专业技能过关制度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为目标,使学生在毕业时就已经具有国家规定的从业资格,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4.坚持合理分流和专业技能提升

在第三年,我们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和内在愿望进行合理分流,使学有余力者通过补习和强化文化基础,为更高层次的学府继续深造做准备;使一般水平的学生通过会计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的针对性,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进入学校的学生真正实现了“就业有技能,升学有希望,发展有潜力”的目标。

(三)三大课堂循环往复,促进螺旋提升技能目标的实现

为了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和岗位要求,我们通过传统认识课堂、模拟实训课堂、社会实践课堂的有效训练,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参观、见习等形式广泛接触社会;通过设置教学情景让学生体验社会实践,了解各会计岗位的职责和技能要求;与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些基础资料等。学生在校期间定期到企业实习、由企业进行培训,实现学校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

(四)会计实践教学法的方法和措施

1.教学准备阶段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见习,让学生对会计岗位分布、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各岗位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各岗位的薪金情况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准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日常会计用品,让学生以会计人员的身份、按照会计工作的实际要求进入学习状态。

2.教学实施阶段

严格按照各行业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实际要求,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会计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出纳员、仓管员、核算员、对帐员、记账员、会计等不同的岗位要求,对会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分解,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分步进行突破,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理论阐述与分项模拟,让学生基本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及一般流程和运作。

①_设账户:熟悉会计用品的种类及其作用、填写账户启用、开设会计账户、编写科目目录表、登记期初余额等实际方法,让学生依次完成;并引入科目、账户等理论。

②会计凭证:熟悉经济业务的类别、根据经济业务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讲解账户结构、记账方法、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结构及填制、审核方法等理论。

③登记账簿:根据已经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原理、账户结构、账务处理程序、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与方法等基本会计理论。

④成本核算:组织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引入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结转的基本要求等成本核算理论。

⑤对账结账:让学生进行账证、账账、账实核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按会计规定程序进行结账工作。引入核对要求、方法;错账的判断、查找与更正;结账的规定等理论知识。

⑥编制报表:根据结账的结果编制会计报表。引入会计报表的类别、作用、填制方法等理论知识。

第二步:岗位分析与角色扮演,我们按岗位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促成学生对岗位的充分认识,通过对会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分解,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分步进行突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按照一般企业的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分别让每个学生扮演出纳员、仓管员、核算员、对账员、记账员、会计等不同的岗位角色。以单项模拟实训的资料为依据,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分阶段完成各岗位角色的工作任务,形成相应的会计资料。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理解。

①出纳员:现金(资金)流动记录,银行及对外往来的收付业务、日记账等。

②仓管员:材料收发及分类管理、材料明细账的记录、材料成本的基本核算等。

③对账员:应收应付等往来账项的登记、定期核对查询,应收款项的催收等。

④核算员: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及物料流动情况,充分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

⑤记账员:根据财会法规和企业经济特点编制会计分录,督促相关人员审核,按要求登记总分类账。

第三步:综合模拟,按照会计主管的工作职责设计综合实训的教学模拟实训资料,组织学生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财经纪律和资金运作的规律,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充分体验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全过程,提升其全面管理企业财务的综合实践能力。

3.教学升华阶段

让学生对整个实践体验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引导他们归纳各会计环节所体现的会计基础理论,形成对会计知识全貌的基本认识;引导他们总结各会计岗位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技能水平、知识结构,让学生加深对会计人员工作、各职务要求的理解。以此促成学生“爱学乐业――勤学敬业――善学创业”的飞跃。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打破原有的“会计理论―应用方法―实操训练”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实践为主线,把会计学科中的几门功课重新整合,变单兵作战为团体优势;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工作过程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相关的会计理论,使他们在体验中明确目标、了解实际工作需要,增强学生“我要学”的内在动力,以提高会计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会计实践教学课堂实施策略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对知识接受的情况,结合企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实际要求,老师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以实定位,注重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以用引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练促学,注重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以法导学,注重教学对象的针对性”“以趣激学,注重教学思路的多元性”,科学地选取教学内容,通过模拟情境、实践运用、精讲精练、学法指导、兴趣激励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学得入耳、练得开心、用得顺手。

(一)以实定位,注重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管理人才日趋饱和,单位对会计类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专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声誉,使家长、学生对其宠爱有加。这种看似矛盾的现实,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对其合理改造,从而使老专业再次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会对该专业教师的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教育面向社会的今天,它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首先要深入社会进行广泛调查,认真了解社会需求,根据社会的需要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求教师深入社会实践,熟悉实践环节,根据社会实践的具体要求安排教学进度,组织重点、难点的突破;第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实际,选择科学、适宜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近地组织教学;最后,教师还应对学生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学生符合社会需要,从而使学校会计类专业的办学思路越走越宽广。

(二)以用引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职业素质 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School Account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alysis

WU Xiaodan[1], MA Long[2]

([1]Northern Beij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Beijing, 100140;

[2] Beijing Ope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40)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eds of business professionals survey, summarizes enterprises accounting personnel needs and requirements,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to reflect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s training methods. Finally, in order to make accounting more in line with the business needs of graduates put forward relevant proposals.

Key words talent training mode; teaching reform; professional quality; professional skills

1 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现状

1.1 生源状况

长期以来大专层次的院校得不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专科招生形势一直比较严峻,生源质量不高一直是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一个因素。生源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职高专院校较本科院校分数偏低,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 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批次在各个省均被安排在较后的批次,所以报考高职高专层次的分数普遍偏低,生源质量不高。这增加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难度。其次,高职高专学生普遍自制力较差,学习兴趣缺乏,对于未来缺乏清晰的规划与设想,在这种学习状态下,会导致学生三年的时光浑浑噩噩地流逝。最后,部分新生素质相对较差,给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增加难度。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完全消化比较吃力,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教师所授内容有所不满,给教师上课带来一定难度。

1.2 培养状况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发展定位不明确,培养模式特色表现不明显。虽然各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向国外学习,兄弟院校之间相互考察,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可是成果不明显,高职高专教育更多的培养模式是雷同的模式,跟本科教育相比只是在教学过程中降低了难度。其次,高职高专培养模式跟企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这方面做得并不足,一方面是高职高专教师本身是从“校门到校门”的居多,真正从企业工作几年再转行当教师的比较少。另一方面,实训室的使用率较低,实训室大部分时间都在闲置,一学期使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实训室对于学生工作能力的提高帮助较小。

1.3 就业状况

截至2012 年,全国共有586 家高校开设了会计专业,每年有超过50万的会计毕业生,虽然会计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但是社会仍然觉得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为了实地了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对北京地区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120家企业会计相关工作人员和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这些企业设置了哪些会计相关的岗位以及这些岗位对会计毕业生的要求。

在调查的120家企业中,其中民营企业70家,国有企业20家,三资企业16家,个体5家,事业单位10家,国家机关4家。有民营企业67家、国有企业12家、三资企业3家、个体1家、事业单位0家、国家机关1家目前有专科毕业生在岗。各类型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给会计专业专科毕业生的比率分别为:60.00%、95.71%、18.75%、20.00%、0.00%、25.00%。

数据表明民营企业是接收专科毕业生的主力,虽然也有60%的国有企业目前有专科毕业生在财务部分担任岗位,可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这些岗位大多数职工年龄较大,新近几年招入的专科毕业生很少。

在企业的会计相关岗位中,有37.21%的岗位是出纳岗位,9.30%的岗位是会计档案管理岗位,9.30%的岗位是工资核算岗位。这三个岗位占所有岗位比例的50%以上。

2 工作岗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

此次还调查了企业在招聘会计毕业生时最关注学生的因素都有哪些。调查显示企业招聘会计毕业生时最注重的三项因素分别是职业素质、社会实践经历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其中企业最关注的职业素质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责任心、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学习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基本能做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尚存在一些欠缺。

调查数据还表明,企业认为会计专业毕业生普遍欠缺的技能是报表编制和纳税申报技能,另外认为会计毕业生欠缺会计凭证编制和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这反映了一部分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

此次的调查还发现大部分企业对目前的毕业生实际的工作状况不是很满意,企业普遍认为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待提高、知识面宽而不精并且不能吃苦耐劳、干事情眼高手低、主动性差等问题。

3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定位

针对上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职业学院要想在众多院校中创建良好的口碑,发挥品牌效应的优势,培养的会计毕业生适合企业需求,必须寻找适合自己学院发展的道路,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根据本校生源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对会计毕业生设置岗位与期望,并且与其他职业院校有所区别寻求差异化发展,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由于会计工作需要员工细心、严谨、踏实,所以目前学生和教师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学生掌握好扎实的会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更别提管理技能。现在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会计人才,传统专门负责核算的会计需求较少,所以,唯有提高会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才能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形成本校毕业生的良好口碑。其次,提高毕业生社会实践水平。目前职业院校基本上都在大三最后一年安排学生实习,由于会计专业相关专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所以很少有学校能够做到深度的实习,学生实习基本上也流于形式,要不然就是在财务部门做一些装订凭证、复印打印相关的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来说,收效甚微,职业院校要寻求会计专业的发展需要探求更适合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方式。再次,提高会计毕业生的取证比率。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生源特点,最低等级的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都不高,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含金量尽可能高的会计专业证书是提高会计毕业生就业水平的一个途径。最后,提高会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学校里的知识与企业实际业务相脱节,使得会计毕业生毕业后不能很快的上手工作。虽然现在学校都配备了基本完善的电算化实训室、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等,可实际的实训效果有待提高。

4 具体措施

4.1 修订培养方案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校三年时间里安排了很多的专业课程,而忽略了对会计专业学生其他职业素质的培养,针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缺乏的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素质拓展课程。

通过对企业的调查数据表明,普遍会计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纳税申报和会计报表方面的技能,电算化软件也不是特别熟练,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增加这方面的实习实训的内容,做到专业技能过硬。

4.2 实践实训安排

不仅高职高专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实习实训对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很多本科层次的院校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大家都把实习实训放到了相对比较重要的位置。可是从目前的实际实习实训效果来看,实际实习实训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里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居多,作为教师本身工作经验有限;其次,学校实习实训一般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实训室建立后一般会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落后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最后,由于会计专业的特点,学校安排的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学生在企业实习很难接触到实质的财务会计相关的工作。针对以上问题,会计专业的培养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做法:(1)创新企业实习形式。由于每个单位的财务人员人数都不算多,且均为企业的核心部门,接收的实习学生有限,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实习状况控制上存在困难,这时,对于学生的考核可以通过企业和教师双方面进行考核。同时,学校要积极探寻跟企业的更深层的合作方式。(2)教师去企业挂职。高职高专教师平时上课任务均比较重,专门利用一段时间去企业工作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考虑利用假期时间去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避免课堂所授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发生。(3)校内模拟企业。由于会计专业的特征,要在企业实现深度实习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达到更好的实习效果,会计专业可以联合本校其他相关专业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建筑工程等专业联合实训。从创业注册公司,员工招聘到企业日常经营、财务核算、采购销售、纳税申报、年度审计等工作成为可能,同时,使得学生在模拟实际工作中得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双重提高。这种大规模的校内模拟企业对于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深度和广度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4.3 与会计培训机构合作

之前的调查显示企业招聘过程中,比较看重会计专业的相关资格证书,这对于大专层次的学生来说,他们基础较为薄弱,自我学习能力差,考试通过率低,这时学校可以与会计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会计培训机构的经验和资源,同时为会计培训机构提供教学场地,帮助学生提高会计相关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以上几点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几点思考,总之,改变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协同多方面的力量。意识到目前会计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的差异,将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会计专业毕业生更具有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沈晓宇.“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浅析[J].经济管理,2013(1).

[2] 杜丹.“应用型、职业性”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论坛,2013(5).

[3] 胡琼.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4] 袁江云.改进教学状态提高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质量[J].教改创新,2013(3).

[5] 孔祥银,郝一洁,陈丽琴.高职会计专业/三层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基于十堰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的教改实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 教师 教学 实践

进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要求高校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会计教学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其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总结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高职高专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1. “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实践教学。目前我国的会计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讲课,学生记录的传统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记账与编制会计报表等是学生应该掌握基本技能。但是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状况如何实际解决问题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操作技能。但是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会计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侧重于传授会计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思想阻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进行。

2. 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我国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缺少从业经验的问题。大多数教师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育系统进行教学工作,普遍缺少会计实践工作经验,教学手法单一,实践意识薄弱。授课内容往往比较片面,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计划中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师资力量脱离社会实践的现象,不利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3. 教学理念滞后。目前部分高职高专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理念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阶段,以考试成绩和考证作为教学目的,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会计实践教学结合在理论教学当中,简单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随堂练习,而没有利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方法对会计操作进行深入实践。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了负面影响,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停留在肤浅、片面的阶段。

4. 会计模拟实习缺乏系统性,仿真性。在进行会计模拟实习训练时,学生因缺少在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对仓储、销售、财务等岗位职责不明确,容易思维混乱,摸不着头脑。学生除了对基础的账单、报表有大致了解外,对企业财务的运作仍然不清楚。其次,办理银行存、取、结算业务,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业务是每一个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办理流程,而单纯指导如何填写结算凭证、纳税申请表等。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上岗后依然缺乏银行业务与税务处理能力,难以适应工作岗位。

二、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实践运用知识的经验。作为高职高校管理者,更应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首先,大多数会计教师没参加过企业实践工作,理论脱离实践。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沟通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会计工作实践。经过亲身体验会计工作过程,做到更好地收集编写会计教学资料。其次,聘请有丰富会计从业经历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更懂得实践才是检验能力的最好方法,更注重实践方面教学指导,经验传授。最后,聘请会计行业精英定期为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教学讲座。组织教师考察、借签其他学校先进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讨,促进教师间经验交流与合作。

2. 完善模拟教学水平。课堂进行会计模拟教学过程中,一般以模拟企业会计典型工作岗位为主。在模拟教学训练时,应以教师为主导,设定模拟对象,加强岗位互动。通过模拟企业工作环境、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岗位设定。同时协调进行轮岗、混岗,并引入竞争机制与对抗机制。更有利于学生在模拟训练过程中熟悉各工作岗位职责,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其次,还可以通过对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不同情景的设定,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在检验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生对会计行业获得感性的认识。从而实现模拟训练的目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 多渠道建立会计实习基地。拥有优秀的实际工作能力才是进行会计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胜任会计工作,学校除了安排模拟训练外还应通过多种渠道,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供学生进行工作实习。学校应投入大量的实验经费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全方位模拟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工作环境等。并根据社会发展形势,更新教学设备,建设电算化实验室。实现会计手工模拟与电算化操作发展同步。其次,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选择地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情况下签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企业服务、人员培训等多方面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稳定合作关系。通过建立优质的,多数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工作机会,增加了社会工作经验,同时也为企业发展节约了人力成本。

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工作是培养实用型的、顺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会计人才。高职高专教育要正确面对当前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结合现状、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能力、完善模拟训练,并建立稳定的会计实习基地。会计实践教学是联系理论知识与工作能力之间的纽带,只有不断改革,完善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培养禁得起社会考验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子学. 高职院校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 商业会计,2010(20).

[2]张洪忠.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加强会计实践教学[J].财经界,2013(15).

上一篇:低碳环保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下一篇:社会实践学生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