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账簿范文

时间:2023-03-10 18:48:46

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范文第1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建账监管改革的现状;建账监管改革的环境缺陷;建账监管改革环境的改善途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建账监管改革是以督促各单位依法建账为中心、对各单位会计建账情况每年定期进行专项送达检查的一项监督管理措施、各级财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配备一定数量的会计专管员、社会会计诚信意识缺失、全社会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现象较为普遍、财政部门改革基础缺实、部分基层财政部门认为推行建账监管改革任务重、相关部门整体配合缺位、构建社会会计诚信考核体系,营造建账监管改革氛围、构建财政部门考核激励机制,夯实建账监管改革基础、构建会计账簿管理基本框架,形成建账监管改革合力等,具体请详见。

加强会计账簿监管,对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税收监管和源头治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会计工作是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会计账簿又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第一,建账监管改革的现状。建账监管改革是以督促各单位依法建账为中心,以推动会计法规制度贯彻实施、规范财经工作秩序、促进税收征管为目标,以中小经济组织为重点,以会计专管员为保障,以信息共享平台为依托,以记账为补充,对各单位会计账簿实行定期审核的一项监督管理措施。实际上是对各单位会计建账情况每年定期进行专项送达检查的一项监督管理措施。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会计账簿年度结旧转新时,须到所在地财政会计管理机构办理建账审核手续。各级财政、工商、民政、国税、地税、审计、监察等部门,在从事财政管理、财务审计、办照验证、征管稽查等行政执法活动中,均以进行建账审核后的会计账簿为依据。为了确保建账监管改革实施到位,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相关方案,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建立会计专管员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配备一定数量的会计专管员,负责分片包户开展会计建账监管工作。财政、国税、地税、工商部门应相互提供专管员名单及划片情况,加强联系,及时通报信息,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共同做好建账监管工作。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财政局开发建账监管信息管理软件。各有关部门应(含县市区和乡镇分支机构)设立建账监管信息管理员,定期与各自分片负责业务管理的人员交换信息,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在授权范围内分别录入、更新和查询单位的基本情况、年检注册情况、建账情况、税务登记情况、违法违规情况、主要财务数据等信息。

第二,建账监管改革的环境缺陷。一是社会会计诚信意识缺失。诚实守信,本是单位和个人应遵守的职业操守,但全社会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现象较为普遍,会计领域尤为突出。一是部分单位不建账、账外设账。虽然建账监管改革推行多年,但仍有部分单位不建账。二是财政部门改革基础缺实。建账监管改革主要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但从调查情况来看,财政部门推行改革的基础不实。思想认识不够统一。部分基层财政部门认为推行建账监管改革任务重,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会计专管员业务不够精通。财政部门开展建账监管工作主要依托乡(镇、街办)财政所配备的会计专管员。三是相关部门整体配合缺位。《会计法》、《税收征管法》、《公司法》、《社团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依法建账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建账监管是财政、税务、工商、民政等部门的共同责任。只有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多管齐下。建账监管改革才能顺利推行到位。但从调查情况来看,受客观因素的影响,部门间的整体配合还没有完全到位。

第三,建账监管改革环境的改善途径。一是构建社会会计诚信考核体系,营造建账监管改革氛围。社会会计诚信缺失是建账监管改革推行难的首要障碍,构建社会会计诚信考核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对单位可进行会计信用等级评价尝试,信用等级评价包括单位负责人重视支持会计工作情况、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情况、依法建账情况、建立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情况、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情况、执行财税法规情况等内容,并将会计信用等级评价纳入企业信用等级评价、金融信用等级评价的主要内容。二是构建财政部门考核激励机制,夯实建账监管改革基础。财政部门是推行建账监管改革的主导力量,其改革基础不实,势必影响改革的顺利实施。要构建财政部门建账监管改革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推行改革的积极性,夯实改革基础。三是构建会计账簿管理基本框架,形成建账监管改革合力。建账监管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仅靠财政部门的力量是很难将改革推行到位的。要形成财政主抓、部门配合的建账监管工作格局,构建会计账簿管理基本框架,形成改革合力,让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不建账、建假账等违法建账行为没有生存的土壤。要巩固和完善会计账簿“身份证”制度,实行一套账管理;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打击会计造假行为。

会计账簿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 审计

一、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审计

(一)会计账簿审计

封面、扉页、账页共同组成了会计账簿。所谓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的,是对经济业务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反映。会计报表的编制是按照会计账簿上的信息,所以,会计凭证的质量决定了会计账簿的质量,而会计账簿的质量又决定了会计报表的质量,进而影响了整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账簿的审计主要是检验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和管理是否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相符合。

会计账簿审计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

(1)账簿设置是否符合理。

(2)记账人员是否分工明确。

(3)账簿启用、交接、保管、使用情况是否规范。

(4)复核、验证有关账簿所记载的收、付、存的数额及其小计、合计数是否正确。

(5)账簿的入账登记、过账、改账、结账等业务操作是否规范,检查相应账户的对应关系是否清晰。

(6)总账与明细账是否相符。

(二)会计报表审计

会计报表审计,其是审计业务中最主要、最普遍的一种审计业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与相关附表所进行的审计。会计报表审计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做出合格的审计报告,这对公司起到了一个监督的作用,也是向投资者或股东的一种报告,更是公司年检所必须的材料。

二、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中常见的会计错弊

(一)会计账簿中常见的会计舞弊

其一,无证记账,是在没有记账凭证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凭空处理财务,进行作弊的方式;其二,有证不记账,在编制记账后,会计人员故意不进行会计处理,进行作弊的方式;其三,挂账,结账时会计人员未按规定把来往账户和结算账户的经济业务结清,而将其挂在账上,实现少记开支或截留收入的目的;其四,结账造假,其又分为结总增列和结总减列,是在结账时会计人员虚增账面金额或是虚减账面金额,进行作弊的方式;其五,虚设账目,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会计人员凭空设置虚假账户;其六,坏账,是指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会计人员故意把能回收的往来款项当作坏账核销,等到能回收时不入账,而是归为己有的贪污行为。

(二)会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

会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是会计人员凭空的虚增或虚减会计报表中的有关数字来进行舞弊行为。一,货币资金舞弊,其又分为现金舞弊和银行存款舞弊,现金舞弊主要表现为现金挪用,银行存款舞弊主要表现在虚构或虚减银行存款、掩饰银行存款的挪用、掩盖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占用;二,应收账款舞弊,其主要表现在:利用虚构的应收账款账户虚列收入、少计损失、核销可收回的应收账款、挪用应收账款的还款;三,存货舞弊,其主要表现为:虚增虚减存货、对存货的计价和成本核算法随意变更、未按配比原则归集与分配成本费用、操纵存货盘点。

三、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的审计技巧

(一)会计账簿的审计技巧

1、复核法

复核法,就是反复的验算会计账簿的合算和记录,以确认会计记录与核算的精准性。

2、审阅法

审阅法,就是依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等,通过审查分析账簿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和合法。首先,通过对账簿记录的日期和摘要说明的审阅,看记账日期是否准确,摘要说明是否清晰,摘要的说明是否与账户核算内容相符;其次,对对账簿文字书写的审阅,查看是否存在任意使用红字记账、涂改、挖补、刮擦的现象;再次,对账簿金额的审阅,查看账户金额在结算余额和责任人交接时是否衔接;最后, 审阅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如有无资产类账户出现了贷方余额或权益、负债类账户出现借方余额。

3、核对法

通过核对法,其一,可各账户余额的结果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记、错记等问题;其二,核对账证,检验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是否相符,是否存在无证记账、有证不记账、账证金额存在差异的现象;其三,核对账账,查看总账与明细账、记账方向、记账金额、本期发生额与期末余额是否都是一致的;其四,核对账实,财产物资、现金和有价证坏人有金额是否账实一致。

4、调节法

调节法,是对账簿中的某些业务进行审查,对其中某些因素进行事先的增减调节,使这些因素相关可比的一种审查方法。

(二)会计报表的审计技巧

1、审阅法

通过审阅,查看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按照制度规定,报表中各个项目中的填列是否合理与正常,以及每份报表中的所有数字是保持相关一致的。

2、核对法

通过核对,把握上下年度报表的相关数字是否衔接,本年度报表与报表间的有关数字是否符合,账簿数字和会计报表数字是否一致,检验是否存在账表不符、编报假表或私藏不报的现象。

3、分析法

通过对比分析报表的前期与本期、计划与实际的数字,检验是否存在异常的增减变化,从而探索问题的线索。

4、查询法

找到相关人员直接查询在审阅、核对、分析中所发现的疑点和问题,以确定会计报表中是否存在舞弊的问题。

四、结束语

会计账簿审计与会计报表审计都是审计业务中的一项重要业务,对其技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其技巧的讲解,更加保证了审计工作者的审计工作能够全面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郑谊英.刍议切实保障股东账簿查阅权――亦谈增设公司实际控制人会计规范化管理法定义务之现实意义[J].会计之友.2010年8期

[2]王晶.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若干实务问题研究[J].才智,2014年10期

会计账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会计账簿登记” “零距离上岗” 教学策略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要求刚毕业的会计人员能够“零距离上岗”。可见在会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即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不再需要专门的上岗培训,直接就可以上岗,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的零距离。教材上关于分类账簿登记方法仅简单的一句话:会计人员直接根据记载经纪业务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学生怎么能从中领悟出登记账簿的具体方法?而会计账簿的登记又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会计基本技能之一。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一基本技能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关于“会计账簿登记”教学策略。

一、设计“文字+图表+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发现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且有益于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由此可见预习是很重要的。如何让学生预习会计账簿的登记呢?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文字、观察图片、习题测试三种方式结合进行课前预习。

1.文字表达准确,但枯燥难懂。

2.习题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会计的基本理论,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与实务技能。

3.在记忆的过程中,借助形象材料形成的无意识记忆,具有深刻、持久的特点。图形、图片可以把形、态等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的积极思维同时接受多种信息。它以极鲜明的形象性和极高的刺激强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为深化学生的记忆注入了兴奋剂。

让学生将文字、图表、习题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在预习会计账簿登记时把握重点难点。

例:某企业2009年3月初现金日记账余额为500元,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978000元。本月发生下列有关经济业务:

3月1日,职工张三预借差旅费200元,经审核以现金付讫。

文字:“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将会计凭证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每一项会计事项,一方面要记入有关的总账,另一方面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明细账。

习题:1.会计账簿的日期栏、凭证的字号、摘要与会计凭证上的日期、凭证的字号、摘要是否相同?

2.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该填写?摇?摇?摇?摇上的日期;以自制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等,作为记账依据的,账簿记录中的日期应按?摇?摇?摇?摇上的日期填列。

学生用上述方法进行预习,明确了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带着不懂的问题走进课堂,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让各个小组到讲台上找出不符合账簿登记规则之处。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课堂自主探索精神与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在预习时会对会计理论感到认识模糊与不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说预习时遇到的一些难题。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利于老师课堂教学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和黑板同步教学

在很多人眼中,黑板就是教师板书的地方。在黑板上,画图表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生会不清楚重点难点。因此,会计账簿在实践教学中被许多老师遗忘,老师们却忘了黑板也是学生的学习反馈之处。会计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的多媒体信息符号,给了学生更多的感观刺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听觉材料,可以满足不同思维方式学生的不同需求。在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时,我们利用多媒体与黑板同步教学,既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容量大、形象直观,又可充分利用黑板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黑板与多媒体同步如何操作呢?

第一步,利用多媒体演示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登记方法。

第二步,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从每一个小组抽出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填写账簿。

例如:在讲解总分类账户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如何根据期初余额表平行登记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帐。

第三步,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记账凭证,一边让学生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每一小组上黑板的学生遇到难题可向本小组其他成员求救;每一项内容登记完,各个小组作出总结。黑板上和讲台下的同学填写账簿有错的扣分,总结不完整的扣分;黑板上和讲台下的同学填写账簿正确的加分,总结完整并且正确的加分。

我在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时,碰到这样一个案例:在讲解原材料的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时,刚开始甲小组认为这是很简单的,在讲解的时候,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甲组同学在登记账簿时,忘记根据原材料的期初余额表登记总分类账与所属明细分类的期初余额,结果被扣分。接下来在讲解账簿登记方法时,所有的学生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生怕错过了什么。黑板上的同学登记完账簿,忘记在记账凭证上注明符号,表明已经登记入账,下面的学生大声地说:“记账凭证上打√。”黑板上的同学一时反应不过来在哪里注明符号,下面有个学生一个箭步跑上去,画上“√”。

利用多媒体和黑板同步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精神,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及时让学生实战模拟登记账簿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大部分学生基本能理解登记会计账簿的理论知识。但是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要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就必须让学生实战模拟。在传统会计教学中,通常理论教学在前,而会计模拟实习和技能训练安排在一个学期末或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候,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开进行的,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讲解登记会计账簿之后,我们让学生进行实战模拟。可以通过真实的凭证和账簿,以及财务会计软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实践训练。这就能避免单一讲授理论的枯燥无味,同时能满足学生急于实践的心理。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进行仿真教学,即在计算机上模拟经济业务、会计工作流程,模仿账、证、表等各种会计资料,避免教学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并提高专业课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学生可以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操作,整个教学过程生动、直观,身临其境。这种“学”“用”结合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会大大地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仿真模拟登记账簿的时候,我们应该走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还存在那些疑惑,再及时帮助他们解答。

要想让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备受企业青睐,我们就必须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进行技能训练。在教学中还要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如:故意停顿、故意出错、注重课堂提问等,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梁丽萍.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实问题与改革构想[J].南平师专学报,2006,(02).

[2]杨步刚.加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

[3]高健.完善会计实验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会计账簿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账簿 登记方法 总账 明细账 日记账 平行登记

登记账簿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按规定在账簿上连续地、系统地、完整地记录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通过登记账簿,可以及时地、系统地记载和储存会计单位必要的、有用的信息,分类汇总会计信息,输出打印会计信息和检查校正会计信息。为此,笔者从登记账簿的一般要求及具体要求和平行登记等几个方面谈一点粗浅之见。

一、登记账簿的一般要求

会计单位为了保证本单位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会计人员登记账簿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填写齐全,内容完整

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时,需将账页中的日期、凭证编号、摘要、金额等项目填写齐全,摘要简明扼要,书写规范整齐,数字清晰无误。账簿中的月、日应填写记账凭证的日期,每一笔记账凭证中的业务登记完毕,都应在记账凭证“过账”栏内划“√”或者填写登记的账页,表示记账完毕,避免重记、漏记。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会计人员都在记账凭证“过账”栏内划“√”,这主要是因为一旦账簿账页出现记账错误或其他原因划掉时,将会因此而更正所记会计凭证,因此会带来改正会计凭证“过账”栏内记号的麻烦。

(二)专人登账,责任纠错

在登记账簿时,账簿登记人员在登记账簿前,应根据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牵制要求对审核过的记账凭证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可以及时登账。如再复核,发现记账凭证有错误,可暂停登记,报告会计主管人员,由他(她)做出修改或照登决定。在任何情况下,凡不兼任填制记账凭证工作的记账人员都不得自行更改记账凭证。

(三)书写规范,符合要求

为了保持账簿记录的持久性,防止涂改、作弊,记账人员必须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并用钢笔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铅笔只有对账或做标记时可以使用,而圆珠笔在银行使用具有复写功能的凭证时可以使用。另外,会计人员结账、改错、冲账、登记减少数可以使用红笔登记,其余账簿记录均不得使用红色墨水。在书写文字和数字时,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最多不得超过2/3,这样就可以在发现错误时,在该文字和数字的上面进行更正。

(四)逐页逐行,连续登记

会计人员在记账时,必须按账户页次逐页逐行登记,不得跳页、隔行。如无意发生隔行、跳页现象,会计人员应在空页、空行处用红色墨水画对角线注销,加盖“此页空白”或“此行空白”的戳记,并由记账人员盖章。每一账页记录完毕结转下页时,为保持账目登记的连续性,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并在本页最后一行摘要栏注明“过次页”(或“转下页”)字样,在下页第一行摘要栏注明“承前页”(或“承上页”)字样,并将上页余额及发生额过入次页;也可以在上页最后一行不结计发生额合计及余额,而直接在次页第一行摘要栏注明“承前页”(或“承上页”)字样,并结出发生额合计数及余额。

(五)规范改错,不得随意

账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准随意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下列方法进行更正:登记现金日记账时发生的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并由会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错误的数字。对于文字错误,只可划去错误的部分,会计人员应在划线处盖章。

(六)结计余额,无余则平

实际工作中,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账户余额后,应在“借或贷”栏内写明“借”、“贷”,表明账户余额方向,并在“余额”栏内写清余额金额。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当在“借或贷”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内“元”字的位置用“φ”表示即可。

(七)定期打印

对于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为了便于审计和加强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性,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出了打印要求,明确指出“总账和明细账应当定期打印”,“发生收款和付款业务的,在输入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当天,必须打印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与库存现金核对无误。”

二、各类账簿登记的具体要求

(一)日记账的登记

日记账在我国会计工作中,主要有特种日记账,即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日记账的登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日记账一般由出纳员根据办理完毕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随时进行逐笔登记,如不能随时登记,也应保证每天登记一次,并每天结出余额。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在每日终了,根据“四柱法”通过计算工具计算出账户余额时,先行与库存现金核对,确定账实相符后,再登记入账。同时,每次登记现金日记账时,应先登记增加数,后登记减少数,最后,计算出本日合计。平时记账时,不必每笔业务都要结出账户余额只有最后一笔结出账户余额。

2.日记账账页的每页一行,应为“承上页”内容。第一行的发生额应为自本月初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

3.对于多栏式日记账账页。登记方法是:先根据有关现金收入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收入日记账,根据有关现金支出业务的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支出日记账,每日终了,根据现金支出日记账结计的支出合计数,一笔转入现金收入日记账的“支出合计”栏内,并结出当日余额,与现金实有数额核对相符。

(二)明细账的登记方法

明细分类账是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直接登记的,会计人员应根据业务发生情况及时进行登记,以掌握单位经营活动。当然,单位不同,单位业务不同,单位管理要求不同,明细账不同,登记人员不同,其登记方法也不一样。

1.材料明细账和产成品明细账的登记:仓库保管人员登记材料明细账和产成品明细账,应根据材料或产成品出入库的原始凭证逐日逐笔登记材料或产成品明细账。同时,财务部门材料会计或产成品会计人员应根据会计凭证逐笔或汇总登记财务会计部门的材料或产成品明细账,并随时结出实有数额。仓库材料或产成品明细账应定期与财务会计部门的材料或产成品明细账核对相符。

2.债权债务明细账的登记:债权债务明细账也称为往来账。债权债务明细账的登记一般由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凭证逐日逐笔登记,并随时结出账户余额,以便随时与对方单位结算,核对债权债务实际余额。

3.收入、费用明细账的登记:收入、费用明细账的登记一般由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凭证逐日逐笔或定期登记,并定期结出账户余额。

(三)总账的登记

对于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由于各单位账务处理程序不同,可以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也可以根据科目汇总表或其他方式登记,所以,各单位对于总账,可以三五天登记一次,也可以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的时间按旬或月中、月末进行总分类账登记。具体情况如下: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的总账登记: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总账由总账会计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直接登记。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的总账登记: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总账由总账会计先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的总账登记: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总账由总账会计先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三、账簿的平行登记

总分类账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应按平行登记规则进行登记。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都是用以提供会计核算指标的账簿。总分类账对其所属明细账起着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分类账对其总分类账起着补充和说明的作用。总分类账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点如下:

(一)依据相同

对于需要提供其详细指标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应根据审核无误后的记账凭证,一方面记入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其所属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二)方向相同

登记总分类账以及其所属的明细账的方向应相同。如果登记总分类账为借方,那么,其所属明细账的方向也应借方;反之,如果登记总分类账为贷方,其所属明细账的方向也应贷方。

(三)金额相等

一笔经济业务,其记入总分类账簿的金额与记入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簿的金额应该相同。

(四)时期相同

一笔经济业务,其记入总分类账簿的时间与记入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簿的时间应该在同一个会计期间。也就是说,一笔经济业务,其记入总分类账簿的时间与记入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簿的时间不一定是同一天,但一定在同一个会计期间。

参考文献

[1]王兴建,郭继宏.会计账簿更换技巧(N).中国会计报,2011.

[2]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2008,(6).

会计账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账簿变化;风险分析;防范对策

一、电算化会计账簿的变化

(一)改变了数据输入方式。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以及编制报表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工作。传统的会计账簿主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凭证,逐笔或汇总记录在会计账簿上,登账工作繁琐复杂,易于出错。

(二)改变了数据存储处理方式。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程序中手工核算的所有信息都以纸张为载体,占用空间大,保管不易,查找困难。会计电算化除必要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之外,均可用光盘、磁盘、磁带等材料作为信息载体,占用空间小,查找方便,保管容易。电介质上,需要时可以通过打印机输出纸介质账簿.手工核算规定日记账、总账要用订本式账册,明细账可用订本式或活页式账册;账簿记录的错误要用划线法或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更正;账页中的空行、空页用红线划销等。会计电算化账簿打印输出的账页是折叠或卷带状的,与手工的账簿明显不同。会计电算化不可能完全采用手工系统改错的方法,比如电算化环境下不存在划线更正法。

(三)改变了数据登记方法。传统账簿中,会计数据的登记按会计六大要素分别设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账户,并设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而在电算化会计账簿中,所有账户都被赋予于一个科目号,科目号的第一位用于标志这个会计科目的大类别,如资产类为1、负债类为2、权益类为3、成本类为4、损益类为5,前三位用于标志总账的会计科目,如现金是101、银行存款是102,这样就可以方便的进行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各种账目的处理,实现数出一门(都出自凭证),数据共享的特点。总分类账和各级所属明细分类账也不再是一种重复平行的关系,而演化为一次登记,逐级共享的关系。

二、电算化会计账簿带来的风险

(一)开发和设计软件不严格带来的风险。目前,国家对财务软件研发环节没有严格、有效的限制性法律条款制约,对财务软件推广环节也没有强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保护。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对每个演化层出现的风险有所了解,继而做出应有的反应,因此特别适用于庞大、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系统。对于这些系统,风险是软件开发不可忽视且潜在的不利因素,它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软件开发过程,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减小软件风险的目标是在造成危害之前,及时对风险进行识别及分析,决定采取何种对策,进而消除或减少风险的损害。一方面,一些软件企业为打开市场,追求市场占有率,满足少数企业的不正当需要,在“反审记”、“反记账”、“反结账”等方面为企业大开“绿灯”,为少数企业和人员违反会计法规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在软件研发过程中,由于研发人员考虑问题不十分全面,也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业务操作和使用管理不规范造成的风险。企业应用现代化管理工具代替了陈旧落后、繁琐的手工核算,但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没有转变,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同时,由于国家缺乏对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账簿存储介质的严格规定,其原始性与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电子数据转入、修改大为便捷,出现了“无痕迹修改”、“瞬时删除”、“快速拼凑”等行为现象,极大地破坏了会计账簿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滥用或盗用操作密码进行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账簿数据带来了风险. 而且国家对财务软件及其安装环境、存贮方式都缺乏明确的规定,例如,有些企业没有用于会计核算的专用计算机,使财务软件与其他的应用软件交错在一起,不利于会计信息的专门监管;对计算机维护不当、操作失误等,也给账簿管理带来了风险。

三、电算化会计账簿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加强软件购置及开发的管理。采购的软件。应当建立健全软件验收入库、保管和领用制度,建立软件资产账卡,规范软件资产财务入账等基础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重点加强对软件授权证书或许可协议等核心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软件资产安全,切实维护采购软件的知识产权。 对于自行开发或升级的软件。要切实加强对自行开发、升级软件的财务核算、资产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合理确定开发或升级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加强软件资产价值核算,及时组织验收,建立或调整软件资产账卡。要加强对自行开发软件源代码、开发档案、验收文件等技术资料的归档管理,以及自主知识产权保密工作,妥善保管相关软件载体,确保软件资产安全保密

(二)加强操作控制会计电算化。随着IT技术特别是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这些变革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遗漏操作和失误操作的控制程序,如违反操作规程和操作时间应及时予以提示和制止。建立操作日志制度,计算机程序中应对所有操作留有记录,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姓名、操作内容等。对日记账和已结账业务设置不可进行修改或逆操作程序,要修改必须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冲正或补充登记来更正,以保证账簿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加大检查监督力度。要健全企业内部定期检查监督制度,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监管检查力度,发现发行承销过程中存在异常情形的,将暂停或者中止发行;建立常态化的抽查机制,加大事中事后检查力度。对会计账簿资料定期检查,主要检查电算化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规行事,审核费用签字是不是符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凭证附件是否完整等因此,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加大网上执法力度,对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进行打击以起到震慑作用的任务势在必行。同时还应配备杀毒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地查杀病毒。

总之,在电算化会计下,账簿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我们正视各种风险并认真分析,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严密地风险预防,那么电算化下账簿的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和减少的。

参考文献:

[1]艾文国.会计电算化

[2]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

会计账簿范文第6篇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公司的发展越来越走向成熟,但是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它的规模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要小,但在公司内部,股东们在利益分配上往往也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小股东们的利益常常会受到大股东们的侵害,尤其是在会计账簿查阅权的行使上。《公司法》虽然规定了股东有权会计账簿查阅权,但在具体的股东行使查阅权的对象范围、主客观条件以及程序上面都未有明确规定。文章通过对股东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的研究,找出其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对策。

【关键词】

有限责任公司;会计账簿;查阅权

0 引言

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公司的股东在行使各自权利的时会产生诸多矛盾,小股东们常常会在会计账簿的查阅权上受到大股东的侵害,从而造成小股东无法真实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利益受到损害。文章运用文献法、分析法、举例法、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会计账簿查阅权进行研究,其中存在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目的的正当性判断不明确、行使程序的不规范、公司内部的责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对于这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对于如何完善股东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对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

1 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概念及意义

1.1 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概念

《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要求查阅公司的会计账簿、会计文书等相关记录文件,并在查阅之前必须进行书面申请,说明目的。公司在收到股东的申请后可以根据股东提出的目的是否正当,会不会损害到公司利益而决定是否同意股东的查阅请求,但必须在15日之内答复股东。如公司拒绝股东查阅请求,股东亦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要求公司提供查阅[1]。

1.2 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意义

股东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意义主要有:1.保护小股东对于公司运营情况的知情权以及其他切身利益;2.防止掌握公司核心机密的管理层;3.有助于提高公司在股东中间的透明度,规范公司的经营;4.查阅权是缓和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救治方法;5.有利于公司监督机制的完善。

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中存在的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在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公司法》虽然已经在条文中明文规定股东享有对会计账簿的查阅权以及公司对利益相关人的保护,引入了股东对于会计账簿查阅权制度的相关规定,但在具体的股东行使查阅权的对象范围、主客观条件以及程序上面都未有明确规定,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等问题也没有具体的细则规定。而且在受理股东在公司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机构、对于正常或不正常目的的判断依据、股东查阅申请以及回复申请等等方面都是比较笼统,过于原则化,在具体实践操作中无法有效的实施。

公司法对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规定为公司的股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法理论的越来越成熟完善,对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也在变化。现在一般认为除了公司的股东,凡是与公司有关的个人或团体,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都在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内,公司具有社会性,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2.2 目的的正当性判断不明确

公司法规定:“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2]这其中有个“不正当目的”,对于这个目的是否正常,将如何来判断目的正常,在什么情况下股东可以支持股东查阅,在公司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公司法规定股东在申请查阅相关会计账簿之前必须说明目的,如果目的不正当,公司有权拒绝提供查阅。对于目的是否正当,这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问题,除了依据社会上一般的正当评判标准外,基本上就是按照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来判定,这与当事人的利益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2.3 对于会计账簿查阅权行使程序的不规范

在根据我国的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股东在进行会计账簿查阅权行使的程序一般为股东提出书面申请并且说明查阅目的和范围,然后公司根据股东查阅目的是否正当和查阅范围是否合理在15天内决定是否为股东提供查阅,如果目的正当范围合理则允许查阅,否则不提供查阅,最后还规定股东必须在指定时间地点进行查阅。但在这个查阅权行使过程中,公司对于股东查阅的有关会计账簿的资料和文件是否可以复制或者摘抄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对于能否保证股东的合法权益也比较重要。

2.4 公司内部的责任机制不健全

这里的责任主要是指举证责任。公司中需要对会计账簿进行查阅的多为非管理人员,因为管理人员掌握着公司的核心,对公司的运营情况也是了如指掌;而非管理人员在公司管理中不具有管理权,所以他们要想了解公司就必须通过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以及其他相关文件资料。股东和公司在查阅会计账簿之前都要进行保密,以防公司机密外泄。如果股东查阅了公司会计账簿及其他相关信息后,向外人透露所得到的信息,从而对公司造成损失;而公司如果以所谓的不正当理由拒绝对股东提供查阅,股东可以对公司提讼:如果股东发现公司的会计账簿资料存在虚假或者不合法的情况时,也可以对公司提讼,如果情况属实,公司就必须负起举证责任。我国的公司法并未对这些责任作出明确的归属。

3 如何完善有限责任公司在会计账簿的查阅权

针对股东在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和完善,下面就来谈谈如何完善有限责任公司在会计账簿的查阅权。

3.1 完善国家的法律制度

要完善会计账簿查阅权,首先必须从大环境入手,就是完善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的公司法诞生的时间比较晚,在完善程度上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是比较低的,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要虚心学习他们的先进制度。

在美国,关于股东的查阅权主要来自于普通法和成文的公司法[3]。股东在普通法上享有其关于会计账簿的查阅权,如果具有正当目的,这种权利可以通过个人或人代行。而成文的公司法在普通法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美国比较成熟完善的公司法。

日本在2005年通过的《日本公司法典》,里面的条文竟达到了979条,对公司有关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在各个方面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而且还设置了不同条件下的查阅需求。这对于日本公司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虽然我国在国家制度上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但在公司法这样的制度条文中,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他们的优点,以弥补我国在公司法上的不足,这有利于我国在公司管理上能够更快走向成熟。

3.2 明确目的的正当性判断

我国在股东申请查阅的目的是否正当判断具有太强的主观性,认定的难度也非常大,而且法律在这方面并没有具体的细化,这就会造成公司和股东之间的不同解释,对于法律的公正和效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正当目的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将目的正当性作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的前提条件。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的《示范公司法》对一些情形作为目的是否正当的判定,这里只例举几点:1.如果股东查阅会计账簿的目的和保护股东利益有着直接关系,则视为正当目的;2.调查股份的真实性和公司利润下降的原因;3.调查可能存在的管理不善;4.调查公司财务状况的真实性;5.股东需要查明不支付股息的原因;6.为保护个人或其他股东的利益,了解公司重大决定的内情。这些都是美国《示范公司法》里面所认定的情况依据,这些对我我国公司法的完善、明确判断目的正当性的依据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3 规范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正常程序

西方国家对于会计账簿查阅权的刑事程序有着比较详细规范的规定。公司在股东行使查阅权时,也应该规定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会计账簿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复制或者摘抄。不管是多大的公司,在关于会计账簿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数量都是非常庞大的,如果股东仅仅是查阅根本无法完全接收所有的资料信息,这就会导致股东无法完整全面地获取一些重要的信息,无法掌握公司的一些财务信息和运营情况。为了股东全面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公司应该允许股东对大量资料进行复制摘抄,以保障股东的知情权。

3.4 完善公司内部责任机制

在公司和股东在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时候处于自然对立状态,双方在目的的正当性上都带有强烈了个人主观意识,所以在双方的纠纷中,应该对双方的责任分配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责任机制。公司管理层在信息占有量、经济实力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所以公司应该承担起主观要件上的举证责任;但股东如果在行使查阅权的过程中透露公司的重要机密以获取非法目的,则需要负举证责任。

4 总结

股东在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对于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助于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公司管理层也有着监督作用,这是公司能够合法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但我国在这方面对于股东行使查阅权的保护是不够的,需要积极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制度来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监督公司管理层对于职权行使。这对于公司的良好稳定地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肖颖.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的完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8-100.

[2]谭永强.论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受理股东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J].华章.2011(3):28.

会计账簿范文第7篇

关键词:目的正当性;举证责任;查阅范围;方式

中图分类号:D9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97-01

一、如何认定股东查阅会计账簿的目的正当性?

毋庸置疑,法律承认股东享有查阅会计账簿的权利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股东利益予以保护,但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利益上也存在着冲突。为预防个别股东滥用权利,危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各国立法无不对股东的此项权利加以限制。我国《公司法》第34条第2款亦为股东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规定了正当目的性限制原则,即公司有合理理由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

如何判断“正当目的”,何种情况下应支持股东查阅?《公司法》并无明文规定。笔者认为,如果获取信息的目的与保护股东的利益具有直接的关系,该种目的就是正当的,即使这种行为对管理层不太友好。比如,股东获得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其他股东和自己的利益;目的是为了取得对公司事务进行决策的依据;或者是为了调查公司管理层的不法、不妥行为或者内幕交易等。所有这些目的被认为具有正当性。相反,如果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公司的商业秘密而意图与公司进行竞争或者提供给公司的竞争者;或者股东曾因查阅公司会计账簿损害公司利益的,均应认定为属于不正当目的,公司有权拒绝其查阅请求。

二、如何分配正当性之举证责任?

在一起会计账簿查阅权诉讼中,公司辩称股东的不具有正当目的,并提出充分的证据证明双方具有同业竞争的情形,而股东并不能充分举证证明其查阅会计账簿的正当理由。因此,法院据此驳回其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诉讼请求。

股东与公司在“正当目的”举证责任问题上,应当分担证明责任与诉讼风险。在诉讼中,股东应当向法院提出证明自己存在查账正当性目的的基础证据。如果股东未能提出初步证据,司法实践中将视为股东未向公司说明正当目的。在股东业已提出初步证据证明存在查账正当性目的的前提下,公司必须提出充分的证据证明股东不存在正当目的,否则公司将承担不利的诉讼结果。当然,对股东和公司而言,证据的证明标准并不相同,股东证据只要达到可能性的标准,而公司的证据必须达到高度盖然性。

三、股东查阅会计账簿的范围:是否可以查阅会计原始凭证?

公司的财务信息一般记载于会计报告、会计账簿之中。但是,一个目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是:我国公司整体信用水平较差,公司经常基于本身的利益或经营者的利益随意编制不真实的会计账簿。在实践中,大部分的股东知情权纠纷,股东在后由于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存在矛盾或不信任感,均要求查阅相应的会计原始凭证。

查阅会计账簿是否包括可查记载公司经营活动的原始凭证、票据等,立法没有明确列出。笔者认为,如果会计账簿不真实而不允许查阅原始凭证,现行立法规定的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权并无实际意义。实践中,会计账簿都是根据会计原始凭证作出的,会计原始凭证极为重要,股东仅凭会计账簿很难判断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行为是否正当。因此,从有效监督公司行为,切实保障股东权益的需要和立法的目的出发,应作肯定性理解,即允许股东查阅公司原始凭证和相关票据。

四、股东查阅会计账簿行使的方式

(1)股东是否可以委托人查阅会计账簿?笔者认为,行为应当可以适用于股东知情权的行使,除非公司有证据证明人代为行使知情权可能会损害公司利益。首先,知情权作为一项普通民事权利,符合我国《民法通则》中关于制度的规定。其次,公司的各类报表、账簿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股东仅依靠自身能力往往并不能真正了解公司的实际状况,如果不允许股东委托他人查阅公司的财务资料,那么股东很难凭借自己的认知能力来“知”公司的实“情”,股东知情权的规定将失去其现实意义。

(2)如何确定股东查阅的时间、地点、次数?在实践中,对股东行使账簿查阅权进行适当、合理的限制是十分必要的。从平衡股东和公司利益角度考虑,笔者认为这些事项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法院酌定,时间上一般可允许股东每半年行使一次,且应当在公司正常营业时间内进行。当然在公司发生重大变故的情况下,股东可随时要求查阅。至于查阅地点,实践中,查阅股东与其他股东的关系已经非常尖锐,往往相执不下。笔者认为,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以及从效率、安全及保密的原则出发,公司应当将相关资料备置于公司以供股东查阅,因此股东实现知情权的地点一般应定在公司内,相应材料不得带到指定地点之外。

参考文献:

会计账簿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 会计账簿 知情权

随着现代社会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强烈,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的案件屡见不鲜,但是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凸现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近几年来,有关股东知情权的诉讼案件数量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就研究和探讨股东知情权所涉及的范围。

虽然在公司法中明确了股东具有知情的权利,但是公司法中仅是股东有权利在期限内要求有限管理公司将公司制度章程报送,管理有限公司有义务将管理公司所经营的财务在股东大会召开的二十天之前备好供各股东查阅。同时,司法实践中股东知情权的案件也均属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范围。因此,我们仅就根据公司法对待股东权益这部分知情权法律涉及的范围进行研究和探讨。

现代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立法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股东与有限管理公司两者在经营中知情的权限。在国内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股东知情权边界也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会计账簿是否包涵会计凭证的问题。法学界的一些研究员认为查阅会计记账应当同时查阅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甚至是最初的原始凭证,虽然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之间存在区别,可是笔者认为不应当让股东查阅会计凭证,更不能查阅原始凭证。

一、公司法明文规定的股东知情权未涉及会计凭证

修订后的公司法相对于修订前的公司法更加全面地适应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它规定了公司的股东具有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知情权,是维护广大股东合法权益的有效武器。修订后的公司法将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囊括公司股东会议记录、章程、相关董事们的会议表决,监理会议决定以及财务状况报告分析。由于财务报告具有局限性,公司法考虑在实务中的可操作性,又进一步划定股东可以向有限管理公司提出查阅会计账簿的要求,但事先必须提交书面申请,告知查阅账簿的目的,有限公司也有权利依据合理证据判定股东查阅会计帐簿目的的正当性,如果确认股东查阅账簿的目的不是正当的,则有权利拒绝股东查阅会计帐簿的申请,避免损害公司的权益,股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诉求人民法院来要求公司提供账目。可见,会计账簿并不是必须向社会公众包括股东提供的财务信息,只是在股东提出请求且不会影响公司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才能提供。公司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中并未涉及向股东提供会计凭证。可见法律规定的股东知情权的范围仅涉及到会计账簿,并未向会计凭证延伸,两者的分界十分清楚。

二、会计法对财务报告、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界定清晰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和财务实务中的做法,财务报告、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是不同的概念。会计法明确的规定了三者涵盖的范围。财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相关的资料编制,应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编制要求。财务报告书是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以及财务状况分析构成的,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应当一致。会计账簿是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编制的,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账簿。会计凭证包括原始会计凭证和记账会计凭证,记账会计凭证是根据审核的原始会计凭证编制的,会计凭证是最原始的记账依据,是一切财务资料数据的源泉,往往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务报告、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三类财务资料具有不同的内容,涵盖的层次不同。同时财务报告是面向社会公众的财务信息,它的服务对象最广泛,股东可以在公司的公共场所看到公司的财务报告,了解到公司主要的财务信息,有限责任股东也可以要求公司向其提交财务报告,以便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和经营状况。股东有权利查阅财务报告,并不代表股东享有查阅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的权利,同样股东享有查阅会计账簿的权利并不能代表可以把会计凭证涵盖在内。

三、在实务中查阅会计凭证存在困难

首先,我国的法律规定财务报表分析和会计帐簿知情权的内容上看,相对于约束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对会计账簿的查阅受限要更严格,这种严格主要体现在受限制,既包括实体方面,又包括程序方面。公司法没有详细规定股东查阅初始会计凭证,但是结合举轻明重的法律原则,假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容许股东查阅会计凭证的话,那么这种限制应更加严格,股东请求查阅会计凭证必须有更加充分的理由,应当举证证明其请求查阅的合法正当目的。这样,在司法实践中操作起来将更加困难。

其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查阅会计凭证比查阅财务报告和会计账簿更具有挑战性。会计凭证涉及方方面面的财务信息和会计资料,是未经过整理的会计资料,逐笔查阅工作量巨大,不逐笔查阅又可能意义不大。

再有,许多会计凭证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是企业较会计帐薄更不愿提供的。

四、结束语

第一,公司法虽然赋予了股东知情权,并且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查阅会计帐薄,但会计凭证应排除在对会计账簿的查阅范围之外。

第二,会计诚信问题应通过其它方式解决。对股东知情权涵盖范围的争论背后,有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一些学者之所以主张将股东知情权范围涵盖会计凭证,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公司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的现状,作假账隐瞒公司真实财务信息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股东对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的真实性、可靠性缺乏信心,才提出查阅会计凭证尤其是原始会计凭证的要求。但诚信问题应通过加强会计诚信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推进有关诚信的立法等途径解决。

参考文献:

[1]邹剑林.论公司股东知情权[D].西南政法大学 2008

[2]赵宏丹.股东知情权诉讼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 2009

[3]丁留洋.论我国股东知情权的诉讼救济[D].西南政法大学 2010

[4]任梅梅.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案的裁判标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 2009

会计账簿范文第9篇

建账监管运行工作中常见问题:

一、“重发放、轻管理”的思想没有转变。

一些地方的会计管理部门对建账监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存在“重发放、轻管理“现象。把建账监管工作简单的等同于发放会计账簿,往往把它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没有认识到它是财政部门的一项管理权限,更没有有效开展和运用这一管理权限去规范本地区会计行为。

二、“监管”力度不够。

建账监管是包括办理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发放会计账簿、年检、监督检查在内的一系列工作。归结起来,应该分为“建账”和“监管”两部分,现在各级财政部门对于建账工作都已经有效开展起来,普及面比较广;但对监管工作开展的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对企业账簿的正确使用没有形成有效监督。开展建账监管工作应该重在“监管”,只有加强监管,才能实现财政部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还应切实加强对会计账簿的监督检查力度。

三、没有形成对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年检的有效控制。

为保证建账监管工作的严肃性,加强监督管理,应该对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实行年检制度。有的地区财政部门没有实行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年检制度,有的实行了但不规范。实行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年检制度,一方面可以使财政部门掌握各单位的合并、分立、变更、撤消等情况,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各单位按时申购会计账簿、依法使用会计账簿,实现企业可持续性经营。因此,对建账监管登记证书的年检工作需要加强。

四、与工商、税务、审计、银行等企业管理部门的协调不到位。

建账监管作为一项政府管理企业的行为, 以加强会计管理和财务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目标,必然要求与相关的企业管理部门相联系,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工商、税务、审计、银行等部门对单位会计账簿的侧面监督管理作用,齐抓共管, 才能形成合力,将建账监管工作抓深,抓到位。目前,一些地方的财政部门的建账监管工作还处于财政一家管理的孤立状态,或者虽然有联合行文,但没有认真的组织实施,至使建账监管实际上很难监管。

五、没有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与建账监管有效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会计账簿一般由会计人员领取和使用,会计人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账簿的合法使用和正确使用,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会计法》要求,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任何单位不得任用没有会计资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黑龙江省会计账簿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申请领取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必须持有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可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与会计账簿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但许多地方会计管理部门还处在将这两项管理割裂开来单独管理的状态,没有制定有效措施把两者结合起来。

六、记账工作没有有效开展。

《会计法》规定,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单位,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的记账业务大都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不规范。会计记账业务基本上被兼职会计人员垄断。有的会计人员兼任四、五家单位的会计,甚至兼任十多家单位的会计。这些会计人员仅仅充当了单位报账员角色,完全失去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很容易导致“做假账”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不利于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亦不利于对会计账簿合理合法使用进行有效监督。

七、对财政部门以外单位出售的会计账簿没有有效规范。

《黑龙江省会计账簿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会计账簿由省财政部门统一格式、定点印刷,扉页套印有关建账监督管理专用章。也就是说,除此之外的的其他会计账簿为非法会计账簿,应予取缔。但是,现在的一些财会用品商店、文化用品商店依然出售不带有建账监管专用章的会计账簿。由于我省还没有对个体企业实行建账监管,对他们使用的会计账簿也没有具体要求,是否允许他们使用不带有建账监管专用章的会计账簿,是否允许发售不带有建账监管专用章的会计账簿,需要各地统一意识。如果允许,必然会给有些单位制造“两套账”以可称之机。因此应该各地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这方面管理。

为更好的解决建账监管工作中的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转变观念,加强管理,适时推进建账监管微机化。

要真正地把建账监管工作深入开展起来,各地财政部门必须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建账监管工作。必须认识到建账监管是财政部门的一项管理权限,一定要管好,管到位。必须从单纯“卖账”的误区走出来,逐步形成“监管”为主,“发放账簿”为辅的工作模式。在财政局内部要设置专门机构,实现专人负责,逐步推进建账监管的档案 化管理,程序化管理,微机化管理,在加强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强账簿使用情况监督检查。

为加强财政部门对会计账簿的监管,必须把日常监督同定期检查相结合。日常监督应包括:对申请和办理建账监管登记证书的监督,对账簿发放的监督,对各单位账簿使用情况的监督、处理各类举报案件等。检查应分为定期检查和巡查。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安排一定时间对单位建账监管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通过检查发现建账监管工作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掌握本地区建账监管工作情况,督促各单位依法申领和规范使用会计账簿,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加强会计账簿监督管理。

三、严格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年检审查条件。

在财政部门办理建账监管的单位应于每年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到当地财政局办理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年检。财政部门应该对各单位以下情况进行审查:登记账簿的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人员变动情况,合并、分立、变更名称等事项是否办理变更手续,账簿是否依法使用情况。审查合格的单位由财政部门在建账监管登记证书上加盖年检章。年检合格的单位允许申领下一年度会计账簿。

四、加强财政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协调配合。

建账监管工作不是财政部门孤立的工作,必须与工商、税务、银行、审计等企业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在这方面,大庆地区做的比较好,可以为例。为加强财政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的配合,大庆市财政局与市人民银行、市审计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六家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账簿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各单位到银行开户必须持财政部门办理的《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及会计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各单位办理税务登记及领购税务发票应交验《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和税务部门进行税收稽查时,应以建账监管的账簿为依据,其他账簿视为非法账簿;进行营业执照年检时,须出示已年检的《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否则不予受理。通过以上形式联合管理,大庆市建账监管工作有很大提高,值得借鉴。

五、促进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与建账监管有效结合。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与建账监管管理的切入点主要应有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办理建账监管登记证书时必须携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是申请建账监管登记证书年检时必须出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三是申购会计账簿是必须出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四是财政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账务检查时会计人员必须出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五是会计人员有违反《会计法》等财经法规私设账簿、做假账等行为情节严重由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各级财政部门应以以上几方面切入点为基础,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与建账监管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建账监管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六、大力推进会计记账工作。

为规范我省会计记账工作,我省正筹备出台《黑龙江省会计记账管理办法》,此法将针对各地记账工作不规范的现状,大力扶持会计记账中介机构开展记账业务,参与会计管理与账簿管理,维护会计市场秩序。各地方财政部门应以此为契机,制定相应措施,规范会计记账行为。

七、规范会计账簿市场。

为打击财政部门以外单位制售假账行为,笔者建议各地财政部门开展一次打击制售假账行为的专项治理活动,对各印刷厂、会计用品商店、文化用品商店进行排查,发现有制售假账的情况即时处理,并认真回访复查。以后每年定期开展一次制售会计账簿的专项检查活动,从源头上制止假账现象的发生。

会计账簿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股东知情权;客体;商业秘密;会计凭证;《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一、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知情权的相关规定

股东知情权,是指股东所享有的,请求查阅其成为公司股东之前或者之后的公司档案材料、会议记录、财务报告、账簿等信息,以及咨询与之相关的问题的权利。股东通过行使知情权可以获取公司信息、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业务活动。①这也是股东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时的前提条件。因此,各国或各地区公司立法普遍都有股东知情权相关规定。该规定有利于股东随时全面掌握公司经营管理状况,为其作出相应决策提供支持。《公司法》第33条②是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规定;第97条③是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规定。正如前文对股东知情权的界定,实践中,股东在行使查阅权时,有很大的可能接触公司的商业秘密。也就是说,股东知情权的客体有可能包括能够为公司带来利益并且不为公众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在封闭性较强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的人合性更加明显,联系更加紧密,股东行使查阅权时的保密义务也更容易切实履行。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资合性的特征更加明显,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机构更为复杂,股权相对分散,股东人数较多,尤其是上市公司,其流通股股东人数众多、持股比例较小,而且转让流通程度高,资合性特征最为明显,股东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如果这些股东轻易就能接触到公司的商业秘密,对于公司运营来说是存在极大威胁的。各国公司立法都会均衡考量在充分保障股东行使知情权的同时,有效维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和经营利益的问题。

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相关争议问题

对于一些公开信息,如公司章程、会议记录、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等,一般不涉及商业秘密,只要股东向公司提出查阅请求均应得到支持。但是,对于可能包含公司商业秘密和经营利益的信息材料,如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司的财务账簿以及相关原始凭证、产品开发研制计划、客户名单和销售网络等,股东行使查阅权时是否应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恶意股东利用手中暂时持有的少量股票滥用其查阅权,对公司经营权以至公司的整体利益受损,各国公司立法都对股东查阅与商业秘密有关的资料作了必要的限制。④在我国公司实践中,对于如何平衡公司股东知情权与保护公司商业秘密的问题上同样存在不同观点,尤其对于股东能否查阅与会计账簿记载内容有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问题,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认识上: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对《公司法》第33条规定作严格的文义解释,遵循法条的字面意思。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账簿,关系公司的重大商业利益,为了防止少数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利益,股东不可以查阅商业秘密,与会计账簿记载内容有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多与商业秘密有关联,因此,股东也不得查阅。第二种观点认为,知情权是股东的固有权利,股东应当有权查阅会计账簿以及与会计账簿记载内容有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故应对《公司法》第33条股东知情权的规定作扩张解释。⑤第三种观点认为,股东有权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也有权查阅在其持股期间的与会计账簿记载内容有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三、从我国股东知情权具体制度出发解答

实践中的争议从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规定的历史沿革来看,1993年《公司法》规定的股东知情权的行使范围较为狭窄,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来说,其知情权行使仅限于股东会会议记录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股东知情权行使仅限于公司章程、股东大会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制度的优势被更加充分地认识,应用也愈加广泛,故2005年修订《公司法》中,着重强调了对股东知情权的保护,并大幅扩大了权力行使的范围。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查阅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在内的相关信息资料;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可以查阅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在内的信息资料。2013年修正的《公司法》沿用了相关规定的内容。《公司法》赋予股东查阅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股东能够有效行使股东权利,防止公司侵害股东利益。对于解决保护公司商业秘密与股东知情权之间的冲突矛盾,不能一味地限制或者放任股东行使知情权,只有使二者利益平衡才能缓和矛盾冲突。故对于上述争议观点,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从我国相关立法对商业秘密的规定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3款规定:“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对“不为公众所知悉”、第10条对“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第11条对“保密措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199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修订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对商业秘密作出了界定。根据上述法律、司法解释及部门规章的规定,在我国,商业秘密主要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技术信息,即狭义的商业秘密,是指应用于工业目的的,没有得到专利保护的,仅为有限的人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经营信息,是指能够为经营者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的用于经营活动的各类信息。⑥由于商业秘密所含内容的不同,笔者认为,对于是否禁止股东查阅涉及商业秘密的账簿及其原始凭证的问题应当区别对待。对于涉及技术性信息商业秘密的内容,应禁止股东查阅,实行严格保护主义。而对于涉及经营性信息商业秘密的内容,则可以查阅。《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公司、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组成,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账簿。会计账簿反映了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记录了公司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是公司进行业务活动之时即行填制的,记账凭证则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及其他资料编制而成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由此可见,会计账簿中的内容属于经营信息,具有公开性,如果不允许股东查阅,则股东无法知晓公司的现实状况,既阻碍了股东掌握公司运营情况,又影响了股东对公司重大决策作出决定的权利,故股东查阅会计账簿的权利是必须得到保障的。

而会计账簿是依据会计凭证编制的,原始凭证又是附在记账凭证下用以证明经济活动发生当时的情况的,⑦查阅会计凭证实际上就是查阅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故股东查阅与会计账簿记载内容有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是立法应有之义。其次,从现实状况看,当前,会计造假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会计账簿的可信度普遍不高。公司股东在对公司真实经营状况产生质疑时,普遍存在查阅作为会计账簿制作依据的会计凭证的要求。尤其对于中小股东来说,更是需要通过查阅会计凭证来了解公司真实的运营情况。但对于控股股东和高管人员来说,很多情况下其并不愿意协助股东查阅会计凭证,这也导致实际中股东的知情权行使存在障碍。笔者认为,从《公司法》立法的本意和公司制度良性运行的角度出发,股东通过查阅与会计账簿记载内容有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可以对公司机关进行有效监督,以维护投资权益,故可以对《公司法》第33条第2款作扩张解释,⑧即股东查阅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目的如果是正当的,那么即应允许其查阅。再次,从请求权基础看,公司会计账簿具有严格的法律意义。⑨根据前述所引《会计法》的规定,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司法》第33条是授权性规范,该条第2款规定公司股东享有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同时,并未否认公司股东有查阅公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权利。正如该条第1款并未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股东名册,可是从未有人质疑股东享有该项权利是一样的逻辑。公司法规范是个系统的体系,并不只是体现公司法的某条具体规则,某条规范不能成为股东一项权利的请求权基础,并不否认其他规范可以成为股东该项权利的请求权基础。笔者认为,股东完全可以依据《公司法》第5条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请求权基础,请求查阅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在内的会计账簿。如果公司控制者因为存在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经营行为而对此加以阻挠的,股东可以以此提起相关诉讼。最后,从利益平衡理论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应当看到,股东主张行使查阅权,对股东和公司来说都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会使公司相关部门的工作量增加,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经营管理。而公司的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不同,因为会计凭证或多或少涉及公司生产经营秘密,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如果允许股东任意查阅,则很有可能损害公司利益,进而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这样的结果其实与立法规定股东知情权的目的是不相符的。⑩在利益平衡的原则下,应当权衡股东知情权与公司商业秘密保护的利弊得失。11因此,应当对股东查阅公司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予以限制,以使公司与股东二者之间的利益趋于平衡。

笔者认为,这个平衡的支点就在于,股东只能对其持股期间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进行查阅,对于不在该期间内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股东则无权查阅。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也注意到了相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解释(四)》起草小组起草的条文中对上述问题曾作出规定,即“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依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请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及与会计账簿记载内容有关的其持股期间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的,应当依法支持”。但之后正式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删除了这一规定。笔者认为,这样规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是否有权查阅与会计账簿记载内容有关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等相关文件材料问题,公司法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中的争议太大,一旦司法解释作出规定,可能会引起公司财务制度上的混乱,且对法院执行工作也将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执行工作的落实。但是,这样作出规定并不意味着争议消失。对此,笔者仍然认为,股东在持股期间有权查阅与会计账簿记载内容有关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等相关文件材料,以切实有效的保证股东知情权的行使。

注释:

①赵旭东主编.公司法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30.

②<公司法>第33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③<公司法>第97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④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公司立法中均确认了股东享有查阅账簿的权利,而且,这些国家在司法实践中对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的保护也非常完善.肖颖.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的完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总第95期).

⑤张慧.小议股东的会计原始凭证查阅权[J].中外企业家,2011(15).

⑥义海忠,王兴运.简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4).

⑦庞梅.股东知情权:从利益平衡到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07(8)(总第257期).

⑧除前文所引我国<公司法>第33条外,第170条亦规定了涉及公司的会计账簿,并且该条同时规定了公司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因此,从体系解释的角度分析,<公司法>第33条规定的会计账簿应并不包括公司原始会计凭证.

⑨王林清等.公司纠纷裁判精要与规则适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8.

⑩卫国平.股东知情权法律问题探析[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1庞梅.股东知情权:从利益平衡到法律适用[J].法律适用,2007(8)(总第257期).

上一篇:注册会计范文 下一篇:会计对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