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体系范文

时间:2023-03-02 06:50:49

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1篇

然而,目前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阻碍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问题不少,一些的企业管理者、经营者对会计过分“干预”,会计人员难以开展工作。不少单位负责人尽管了解《会计法》,也很重视会计工作,但法制观念淡薄,在经济益的驱动下,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虚假会计资料。《会计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重要权力,但人员职位、工资福利等均受单位负责人控制,会计人员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有些会计人员秉公办事不仅受到同事的误解和非议,有时还会遭到领导的阻挠,甚至打击报复,致使实行会计监督缺乏有效的保障。

社会监督起步晚,很多地方还不完善,执行质量不尽人意。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单纯追求收入,忽视执业质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等,“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公信力不够坚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环境也不太完善,委托审计主体很不明确。

此外,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滞后,法律责任体系存在缺陷等等。针对当前会计监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改善会计监督的监督环境,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从政府角度强化会计监督的措施

1.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监督有据可依。

财经会计法规既是约束企事业单位经济的准绳,也是会计人员据以进行会计监督的依准。因此,企业会计准则应细化,对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应较为固定,减少会计操作的灵活性和主观性。完善违反财经法规处罚办法,加重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责任人的惩罚力度。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予以规范,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用多层次的会计披露方式,将我国非上市企业划分为大、中、小三个规模层次。大型企业完全执行上市公司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要求年报按照上市公司处理,并进行审计,但不要求临时公告;中型企业按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制度执行,可以不执行会计准则,要求编制会计年报,但无须编制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要进行报表审计;小型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年度报表可以简化,不要求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是否审计可以由其自行选择。这样可以保护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使会计监督工作有重点的进行。

2.快速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理论,着手研究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

目前我国对财务会计的规范,采用了一种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方式。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上,我国主要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原则性规定较多,但因缺少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原则基础的应用还不充分。应考虑我国国情及实施条件(如道德环境、监管体系、概念框架、会计人员素质、准则制定机构等),引进国外先进的财务会计监督管理理念,保证会计准则的相对稳定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及加快国际会计一体化的步伐,快速与国际接轨。着手研究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市场,加强财务监督。

3.加大执法力度,建立会计人员奖惩制度,进而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手段。

严格执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进一步细化单位领导人违反财经纪律的处罚办法,强化财政、审计、监察、人事等监督部门的管理职能和会计监督的执法主体地位。取消政府对企事业单位下达年度目标管理的目标责任制的办法,改变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监督检查的现象。

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为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提供权力保障、法律保障、措施保障。对会计监督不力的会计人员,应予以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或由于会计监督不力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应依法追究责任;同时要给有能力并且在会计岗位上敢于抵制违法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会计人员,在行政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励,经济上给予激励,促进会计人员积极有效地进行会计监督。

二、从社会角度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

1.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执业质量。

会计师事务所要实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用制度来保证执业质量。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等,既保证有章可循,又充分调动注册会计师的积极主动性。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全面质量控制的政策与程序,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各项条款的全面落实。

承接业务要谨慎,防止客户风险转移。推行“双承诺制”,即客户向事务所承诺提供真实、完整、合法的会计凭证、会计资料,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对单个项目实行全过程控制。业务项目的每一步都应按操作规程扎扎实实地做好;严格三级复核制,各级都应明确具体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审计项目的所有环节自始至终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此外,要完善督导机构,加强督导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任会计师必须对职业质量控制负总责,总结经验教训,掌握业务规律,提高执业水平。

2.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

由于合伙制的事务所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将合伙人个人利益与事务所的业绩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整合,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以提高其抵御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增强其独立性。这一思路在我国的脱钩改制措施以及《注册会计师法(征求意见稿)》对会计师事务所设立的规定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为了彻底摆脱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依赖关系,保证其独立性,应当改变目前的审计聘任制度。建议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审计聘用委员会,充当被审计单位与事务所的“中间人”,其具体工作包括对上市公司评级、招标选择事务所、支付审计费用等。

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 监督体系 研究

导言

马克思曾经指出:会计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这里所说的“过程”是指生产过程,所说的“观念总结”可理解为反映,所说的“控制”可理解为主要指监督,按照这种理解,会计在任何社会里都具有反映和监督生产过程的职能。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会计监督如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是现阶段会计监督体系建设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会计监督体系的内涵、结构和功能

(一)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内涵和基本构成

1、内部会计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是指由单位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对各项经济业务的原始会计资料进行归集、分类、记录、审核,对资金运动全过程的控制与掌握,从而具有最直接、最及时的特点,是整个监督体系的基础。如没有内部会计监督为先导,企业经济行为缺乏应有的监督,可能会出现财务资料混乱,违法违纪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制止,不仅会造成财产物资的流失,还加大了外部监督的难度;反之,正常履行了内部会计监督职能,企业会计资料真实、核算准确,就能减少错弊现象,并为其他经济监督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2、外部会计监督

外部会计监督是指由企业外部的机构、部门和组织,运用宏观管理手段和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所实施的监督和检查。以企业整体作为监督的对象,主要通过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再监督来实施,具有独力性强、人员专业能力有保障的优点,并且有相当专业化的资源配置,可以弥补内部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在强制性和权威性上的不足,及其受管理水平、业务水平所限而发生的监督不力的情况,为内部会计监督创造出更有利的执法环境,促进内部会计监督有效实施。 外部会计监督又根据执行主体不同分为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

(二)会计监督的基本功能

从宏观上看,会计监督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推进廉政建设,减少资金使用,从而社会经济更能秩序化运行,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从微观上看,通过有效实施会计监督,可以起到如下方面的作用:有利于促进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利于维护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权益;有利于单位经济活动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有利于单位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规范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有利于单位控制和压缩开支,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二、我市目前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监督存在重复进行或职能缺位和越位的问题

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监督职责不清,相互沟通不多,经常造成检复,错位检查等现象给单位在工作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今年10月我们对市口腔医院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过程中,就了解到市财政监督局近期也对该单位开展了相关检查工作,短短数月时间财政两个部门前往该单位开展相关检查工作多有重复,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用,也使得部分单位产生抵触情绪。

(二)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我市目前部分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部分单位财务收支方面的事务由个别领导操纵,出现“白条”代替合法收据,超标准签批招待费、餐费等违规现象。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扰乱了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二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虽已建立相关制度却没能得到有效执行,从而造成机构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相关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牵制措施,最为典型的是在检查过程中经常性发现单位银行对账与出纳工作由一人兼任,现金收付和记账由同一人负责,这样很容易出现监督缺位。

(三)单位内部实施会计监督困难重重

虽然《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含本单位领导人)的职权,但其作为执行主体的法律地位不独立。会计人员是实施会计监督的主体,又是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在单位享受,如单位领导人实施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会计人员就难以行使监督职责,从而致使内部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有待增强

2009年下半年我们开展了一次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大检查, 63家单位上报会计岗位总人数为593人,其中:在会计岗位并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565人,占95%;未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28人,占5%;应办调转登记未办调转登记的2人,占0.3%。16家单位聘用了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在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占上报单位的26%;有5家单位会计负责人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不符合基本任职条件,占上报单位的8%。上报自查资料不完整的32家,占上报单位的47%。业务水平多数偏低。针对此种情况,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市财政对我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系统的财政、会计业务知识培训,培训规模达1000余人,此项培训有力提升我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受到了我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一致好评。

三、建立完善我市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议

(一)深入推进我市会计诚信体系建设

我市财政部门应大力宣传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情况,按照2006年我市制订的《市直行政事业单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试行办法》和《合肥市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管理试行办法》,积极在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信用等级评比考核工作,建立动态的管理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布。逐步积累经验,制订出各类型单位通用的一套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考核管理办法,将会计诚信体系的考评工作在全市各类单位中全面推开。同时要将诚信档案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会计从业人员日常管理工作中,从而全社会一起努力共同营造一个法制与诚信大环境。

(二)强化会计监督手段,加大执行力度

会计监督处罚措施不强硬,加上较低的违法成本,使得会计监督的威慑力日益下降。而且由于不同的机构处罚力度不同,造成违法主体在违法方面具有选择性,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最基本保证,但处罚力度较低,势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引发会计诚信危机。因此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相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大会计监督的检查和处罚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扫除工作阻碍,严惩各类违法行为,从而提高违法成本,共同构铸会计监督体系,提高会计监督效力。

(三)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强化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现实要求也是客观要求。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符下列要求:(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应当职责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程序应当明确。只有制度健全了,职责权限、工作纪律明确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并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按章办事,减少人为的影响才能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现阶段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根据自身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则一推了之,以减轻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严重制约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是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为使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为了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作为会计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还必须精财务,晓业务,会管理,熟悉有关财经法规,既对自己负责,也对单位负责,更对法律负责,确保单位的各项经济工作依法开展。

(四)探索会计业务第三方与财务总监委派制

国际上很多知名跨国公司对于子公司的会计业务管理上都采用聘请具有专业素养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方式,将实施会计监督的人员与被监督单位相分离,使其人事关系和经济利益与企业完全脱钩,从而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对企业实施必要的监督,公正地维护各方面的利益,真正发挥会计监督作用。我市已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由财政部门代账的方式,但存在着人员和单位性质等诸多方面局限性。会计业务的是现代服务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是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增加就业、扩大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因此做为会计监督管理部门就要探索如何按照国际通用做法将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交由第三方,从而使会计人员更加具有独立性,更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

同时对于一些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事关民生的部门由政府机关聘用具有相应任职能力的会计人员担任财务总监,进入企业高管队伍,其发生的相应费用由政府“买单”,与企业在经济上完全脱钩,直接向政府归口管理机构负责,更有利于对企业在更高层面上实施必要的监管。例如:我市现对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的财务总监委派制,其人员由国资委委派、管理,对其实行监管,使政府部门能够更深层次,更加快捷,更加准确的了解到我市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好坏,国有资产使用状况。同时也为政府做出相应决策和各项计划提供了大量详实的基础资料。今后可将财务总监委派制延伸至事关民生的公用事业单位,打破终身制,利用市级会计管理部门高级人才库资源引进优胜劣汰机制,从而促进其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会计服务。

(五)构建会计监督协同监管机制,搭建公共信息平台

我市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有各自的分工和侧重点,但由于没有形成会计协同监管机制,从而出现多头监管等现象。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就是使当前的多个政府监管部门形成有序、规范的协同合作机制,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即政府监督数据库),形成整体联动效应。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和会计规范的制订部门,应处于监督体系的核心位置。财政部门每年应会同金融、审计、税务、证券等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年度会计监督计划,确定监督重点行业与企业名单。并对名单列示的行业与企业,根据各自的职能明确负主要监督检查责任的部门,如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检查,优先考虑证券监督管理机;对于金融机构,优先考虑金融监管机构,如银监会、保监会等;其他行业和企业,优先考虑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涉及国有资本或政府机构的,优先考虑审计部门等等。财政部门作为统一会计监督主体,从总体负责公用信息平台的搭建,形成政府监督数据库。各职能部门检查结束后,将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从而形成统一完整的检查信息系统。目前关于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财政监督检查为主导,以已形成的会计信息检查数据库为基础,结合其他职能部门的自有数据库,探索进一步的优化和处理技术,解决接口技术、数据对接等问题,早日实现数据库的共享,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相关信息的利用效率,更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

(六)加强社会监督的作用

在会计监督体系中,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社会监督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法律和法规,以独立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如何才能使社会监督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呢?首先,要与国际会计接轨,借鉴国际惯例,改革现阶段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体制。通过改革使会计师事务所真正成为依法经营、自主管理、独立承担社会和法律责任的中介组织,推行标准化执业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及业务水平,尽可能地减少因违规执业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会计监督不力。其次,改善执业环境,减少行业内不公平竞争。现阶段会计事务所之间为了承揽业务,竞相压价现象较为普遍,从而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甚至出现事务所协助部分上市公司进行舞弊这样的严重违规行为。政府相关机构加强对此种行为监管与惩罚力度的同时要从培养中介机构的社会公信度入手,通过对中介机构公信度的培养,树立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的形象,以达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最后,要继续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强化执业监管,以避免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流于形式。

(七)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新时期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如下素质:一是较强的法制意识,这样才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履行自身的职责,确保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依法进行。二是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三是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四是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同时,国家、社会也要根据新时期对会计管理工作的要求提供相应的人力和财力不断对会计人员进行培养。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市纳税200强企业财务人员知识培训和中、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工作,就是这个目的。今后还应提供资金保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层次,扩大培训范围,通过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的更新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会计人才基础。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监督;应用现状;加强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6-0132-02

1会计监督的含义

会计监督,又叫作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职能,是指利用其本身提供的信息,随时发现公司经营过程中与预定目标、计划、要求不符合的情况,及时采取校正措施,以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达到经营目标。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中之重,对国家经济管理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监督企业的财务报表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向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就当前形势看,财务报表阅读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选择有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率的企业进行投资。所以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2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应用现状

1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

会计工作者是会计监督的人员,但是会计人员并不具有监督的独立性,处于对上级领导的从属地位,企业管理者的意识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有时会起到干扰性的影响。目前,一些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正确,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唯利是图,由此产生一些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还有些企业管理者授意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而财务人员基本不会拒绝,这样一来,会计人员便丧失了独立监督的职能,影响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2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某些单位还存在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符合要求的状况。一些会计人员没有从事过专门的培训和相应的继续教育。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的观念陈旧,对新会计法律法规了解得不够透彻。

3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1加强会计法律制度的完善

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会计法律制度并没有完全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导致一些利欲熏心的公司高管人员钻法律的空子,违法乱纪却仍旧逍遥法外,这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我国法律起步相对较晚,一些规定尚不成熟,所以可以充分借鉴美国公认会计准则(US GAAP)和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规定,在国际会计趋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律体系,对《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使其尽可能完整充实,增强实际操作性。会计财经法规应当具体规范各种经济行为,严密监督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使得违法乱纪的财会人员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要加大对法律的宣传,加强公众的认可度和知名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加大惩处措施,增加违规操作的成本,使上市公司管理层自觉规范行为,维护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2强化内部监督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工作方面的具体体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日常管理的标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减少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形成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要充分发挥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内部审计机构和财务机构应该是相互独立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合理分工,才能保障会计监督的顺利实施,客户的信息需要才能满足。另外,规范的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会计核算程序有助于减少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差错,约束其财务造假行为。企业应当严密监督,加强现金管理,做好银行对账工作。尤其注意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其变动情况。企业还应当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于表现出色的工作人员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而反之对于违反相关规定者要给予相应的处罚。企业应建立一套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避免有违公平的情况发生,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才能蒸蒸日上。

3加大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企业不仅要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外部监督也是不可或缺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同时,也要加强以注册会计师为代表的社会监督、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注册会计师在处理审计业务时,要洁身自好,坚持独立性,敢于说不,不为经济利益所诱惑,保持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充分搜集审计证据,对上市公司舞弊行为零容忍,万万不可以与被审计单位狼狈为奸。在对被审计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会计资料实施审计时,要保持高度的职业谨慎和职业敏感度,抓住主要矛盾,处理问题一针见血,尤其注意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和应收账款项目,提出恰当公允的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监督和鉴证,能够熟练运用审计软件揭发各种错误和舞弊,从而制约违法乱纪行为,以确保被审计单位对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以及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的真实、可靠。同时,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加强审计功能,使得内外部监督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增强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

4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储备,客服懒散和惰性,积极进取,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知法,懂法,学法,用法是当代财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所以企业应定期组织主管理领导及财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掌握法律规定的能力,不做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从而实现法律法规的“无为而治”。在加强会计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将理论付诸实践,将工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熟练掌握会计操作方法,做到学有所得,积极进取,不断进步,工作中力求尽善尽美。如果会计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将会严重影响会计工作的开展。

5发挥管理者的模范作用

企业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追求企业的长远利益,不可短视,自觉保护公司信誉,自觉接受监督,减少自利行为,提高对自己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有称职的经济管理能力和法制理念和人才观念,任人唯贤,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企业服务,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规避企业解散和破产的风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这样企业总体员工素质才能水涨船高。

6建立健全财产清查制度

完善的财产清查制度可以保证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企业必须要明确财产清查的期限、重点和程序,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这要求企业管理层着眼长远,不因支出和时间问题而忽略财产清查,真正以实际行动改变社会大众不信任企业财务的状况。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规定:“错报可能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极为重要性。”可见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大力加强会计监督,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是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时代,我们要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让信息真正处于阳光之下,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崔丽凤会计监督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财务管理,2006(2)

[2]吕秀军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商界,2010(5)

[3]张正哲,崔英仙加强会计监督的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6)

[4]傅娆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J].中国市场,2014(9)

[5]李颖浅议对我国会计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4(1)

[6]段秀颖浅析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健全[J].中国市场,2013(41)

[7]严可为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J].中国市场,2011(35)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4篇

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会计监督是会计主体运用记录、计量、分析、检查的方法,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和督促的管理活动。具体体现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监督。由于会计属于单位内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因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所履行的会计监督职能是一种内部监督。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存在许多弊端。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社会实践中在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完善和解决,全面加强和提高会计监督水平,使会计监督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和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1、强化 2、会计监督3、体系4、会计信息5、内部监督6、外部监督7、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一、会计监督的含义.

会计监督作为经济监督的重要内容,是单位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它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从单位经济利益出发,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等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正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的监督,其重点是对合法性的监督。同时会计监督又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会计监督被看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从宏观上来讲,合理的进行会计监督,可以促进社会经济运行规范化和合理化,推进廉政建设,节约使用资金,使社会经济运行更加秩序化,并提高整个单位的经济效益。从微观上讲,通过有效的履行会计监督,至少可以有利于单位经济活动更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单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约束财产所有者、经营者的经济行为;有利于单位节约开支,提高经营效益。

二、会计监督体系的定义及构建目标.

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督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

(一)会计监督体系的定义

会计监督体系是指由若干具有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组织机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二)会计监督体系建立的具体目标

1、通过会计监督体系的有效运作,保证企业会计信息本身的真实、准确和及时,解决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2、会计监督体系还要保证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得到充分和及时的披露,以杜绝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3、监督手段应以事前预防为主。

4、对重大异常现象和违规行为有快速、有力的反应能力。

(三)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者之间的联系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本质上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

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

2、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位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新《会计法》明确了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了在对会计工作实施政府监督的过程中以财政部门为主、其他政府部门协作的关系,体现了政府监督在监督主体上的“协调性”。

3、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补充。社会监督是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的社会审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看,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监督和服务作用。注册会计师依法并接受委托,对有关方面服务。

三、当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弊端

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现行会计监督体系中主要监督手段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其监督的基本思路、手段和方法等没有实质性改变,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的新形势下,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必然会运转不畅,效果不理想。

(一)从单位自身情况来看,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单位会计监督不力。会计监督一般是通过法规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监察三个环节来进行的。在法规制度的执行环节,法规制度靠基层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来执行。但由于会计人员具有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监督又代表单位行使经营管理权的监督双重责任,在国家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及企业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也往往是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2、单位内部控制不够健全。我国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是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致使会计秩序混乱,现象经常发生。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会计监督的职能就难以发挥其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为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也是非常必要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些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各种监督制度,甚至连起码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也不设置,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落实,违纪违规行为容易发生,会计监督难以实施。

3、单位负责人会计意识薄弱,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单位中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作假帐,伪造会计凭证,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4、会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二)从会计监督的职能体现上来看,存在以下不足:

1、会计监督的基本职能界定不清。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共同构成会计监督体系,但他们之间的职责、目标、实施手段以及承担的责任等存在很大差异。有关规定明确了三种监督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但在要求上并没有具体化和体现三者之间应有的差异,导致三种监督职能混同。

2、会计监督的基本机制不合理。监督的基本原理,一是制衡和牵制,即通过上下左右的监督制约及时纠正偏差;二是威慑,即通过对违纪行为的重罚,使被监督者不敢轻易违规。现行会计监督采取普查式、一对一的监督方法,从理论上讲这是最直接也应当是最有效监督方法,但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轻打轻罚现象,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3、政府监督存在重负和职能不到位的问题。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用。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检复,有了问题相互推诿。

4、社会监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会计监督作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但不规范的职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管不力,使得其监督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5、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困难重重。虽然《会计法》对会计人员委以重任,赋予会计人员监督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监督本单位领导人)的职权,但是会计人员作为监督者并不具备独立的地位,特别是其利益关系依附于单位,实际上不能较好解决会计人员因实施会计监督而出现的诸如打击报复等问题,严重挫伤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的积极性,致使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三)从会计监督体系来看,存在以下弊端:

1、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备,监督功能缺失

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审计不规范。我国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挂靠在各主管部门,事务所与挂靠的主管部门在人事管理、资金投入、收益分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行政行为,这种体制不利于保证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政府监督存在重复进行和职能不到位的问题。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重复检查,增加被查单位的负担,有了问题却相互推诿。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

2、会计系统缺乏监督职能和监督动力

在现在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下,国企经理人员掌握着企业经营管理权,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在企业管理系统中运行,负责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会计人员是由经理人员聘用的,其权利是由经理人员赋予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组织体系中与经理人员处于不同的权利层次,在行政职能上不具备监督经理人员的权能。在监督动力问题方面,会计人员和其他职工一样,是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从理论上讲应该具有监督经理人员的动力,但现有的制度安排又使其不得不放弃监督权。

3、缺乏会计信息公开制度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公开性,影响了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分析和判断,降低了银行信贷决策和政府决策的效率;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完全性,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合理地区分国有企业的好与坏,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监督效率。我国审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凭证逐笔审查其真实性,对资产逐项清点,要求做到账实、账款、账据、账账、账表相符。然而,由于会计原始凭证数量庞大,来源复杂,逐笔审查实际很难做到,职能采取抽查和重点调查的方式。

四、改善措施

(一)、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企业会计准则应该细化,对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应较为固定,减少会计操作的灵活性和主观性。完善违反财经法规处罚办法,加重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责任人的惩罚力度。

(二)、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建设。

以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基础,形成单位自觉、自律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保障会计监督实施。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约束机制,必须明确经济工作中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职责权限、制约措施和手段,并做到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三)、强化国家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共同构筑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监督体系。

首先,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整体性、源头性优势。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必须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思想观念,把财政监督管理贯穿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次,发挥税务部门执法的强制性、严肃性和规范性优势。税法的执行涉及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单位和个人,各项经营活动都将纳入税法的规范、制约和管理范围。通过税务机关监督经营单位和个人依法经营,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依法纳税;第三,发挥审计的公允、合法性的作用。审计基本的职能是鉴证,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编制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做出评价,并出具书面的法定证明文件。国家审计是有政府审计机关实施的审计,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依法进行审计。

(四)、发挥社会会计监督。

1、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提高自身的职业质量。会计师事务所要实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用制度来保证职业质量。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全面质量控制的政策与程序,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各项条款的全面落实。

2、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由于合伙制的事务所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将合伙人个人利益与事务所的业绩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整合,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以提高其抵御外部环境压力的能力,增强其独立性。

3、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监管是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制性因素,有必要在中共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职业道德监管机构,以保证监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应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活动;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多种办学力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参与会计的在职教育,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开展会计诚信建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顾建平,《试论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财会研究,2001年10月

[2].闫燕,试探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中的缺失问题,财会月刊,2006年9月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准则;强化;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工作中最具有特色的方面。会计监督概念的提出是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界对会计职能研究的结果,今天,会计监督已明确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成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会计法》颁布后的会计监督体系

新《会计法》在“会计监督”问题上有较大突破。新《会计法》将会计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规范,构筑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即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这种规范更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构建和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监督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对单位经济活动过程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实行内部会计监督,而外部监督分别赋予单位所有者、政府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新《会计法》中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本质上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

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手段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由会计人员承担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其主要任务是在单位领导人的领导下,通过对记账凭证的审查、财务收支的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保证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之内。多年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一直在经济监督体系中承担重要使命,而且在促进单位内部强化管理、保证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等方面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2.国家监督。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位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新《会计法》明确了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了在对会计工作实施政府监督的过程中以财政部门为主、其他政府部门协作的关系,体现了政府监督在监督主体上的“协调性”。在此要强调的是,只有财政部门将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作为监督检查的直接对象,而其他部门只是在了解其他情况时需借助会计资料进行,即检查会计资料只是他们完成各自检查目标的手段。此外,在财政部门行使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权时,可以结合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财政预算管理以及专项检查来施行,并使这种监督经常化、制度化。有关法律规定,各单位必须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税务等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或者谎报情况。

3.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它是一种外部监督,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补充。社会监督是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证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的社会审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看,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监督和服务作用。注册会计师依法并接受委托,对有关会计事项如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法律公证性的审计报告,以此为委托人和有关方面服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且其审计工作具有法律公证性,因此,其监督也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会计法》增加了有关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专门条款,加强了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加大了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这些规定改善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规范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对会计中介机构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二、如何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

1、宣传学习《会计法》,思想上重视企业制度建设

实行会计监督必须要有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做保障,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难以保证。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紧迫性,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业务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在机制上、制度上达到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效果,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2、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约束高管人员的行为

分清高管人员的职责,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高管人员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3、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纪委监察的监督作用

首先要求参与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分工和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其次,对于重大违纪违规问题,要联合纪委、监察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多方面的内部监督体系。

4、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

加强政府监督主要是加强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加强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手段。只有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保持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配套协调一致,才能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

5、加强法制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提供法律依据

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为国家执法部门和会计师(审计)事务所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法人行为进行约束。同时,要明确会计主体相关人员的责任,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并强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6、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应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活动;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多种办学力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参与会计的在职教育,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开展会计诚信建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准则 强化 会计监督 体系

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工作中最具有特色的方面。会计监督概念的提出是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界对会计职能研究的结果,今天,会计监督已明确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成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新《会计法》颁布后的会计监督体系

新《会计法》在“会计监督”问题上有较大突破。新《会计法》将会计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规范,构筑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即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这种规范更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构建和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监督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对单位经济活动过程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实行内部会计监督,而外部监督分别赋予单位所有者、政府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

1.1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新《会计法>中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本质上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

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手段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由会计人员承担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其主要任务是在单位领导人的领导下,通过对记账凭证的审查、财务收支的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保证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之内。多年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一直在经济监督体系中承担重要使命,而且在促进单位内部强化管理、保证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等方面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1.2 国家监督。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位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新《会计法)明确了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了在对会计工作实施政府监督的过程中以财政部门为主、其他政府部门协作的关系,体现了政府监督在监督主体上的“协调性”。在此要强调的是,只有财政部门将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作为监督检查的直接对象,而其他部门只是在了解其他情况时需借助会计资料进行,即检查会计资料只是他们完成各自检查目标的手段。此外,在财政部门行使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权时。可以结合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财政预算管理以及专项检查来施行,并使这种监督经常化、制度化。有关法律规定,各单位必须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税务等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或者谎报情况。

1.3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它是一种外部监督,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补充。社会监督是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证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的社会审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看,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监督和服务作用。注册会计师依法并接受委托,对有关会计事项如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井出具法律公证性的审计报告,以此为委托人和有关方面服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且其审计工作具有法律公证性,因此,其监督也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会计法》增加了有关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专门条款,加强了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加大了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这些规定改善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觑范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标准,对会计中介机构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2 如何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

2.1 宣传学习《会计法》,思想上重视企业制度建设

实行会计监督必须要有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做保障,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会计核算的质量难以保证。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紧迫性,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业务的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在机制上、制度上达到规范行为、控制风险、防范舞弊、纠正差错的效果,切实保证会计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2.2 强化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约束高管人员的行为

分清高管人员的职责,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高管人员尤其是单位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2.3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纪委监察的监督作用

首先要求参与经济业务事项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分工和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实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其次尉于重大违纪违规问题,要联合纪委、监察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多方面的内部监督体系。

2.4 加强政府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的作用

加强政府监督主要是加强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加强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手段,只有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保持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配套协调一致。才能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

2.5 加强法制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提供法律依据

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为国家执法部门和会计师(审计)事务所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法人行为进行约束。同时,要明确会计主体相关人员的责任,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并强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力度,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6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应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竞争机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活动;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和多种办学力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参与会计的在职教育,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开展会计诚信建设;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7篇

一、 现行会计监督的基本构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是一种以基层单位财务收支为监督对象,以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为主要形式的会计监督体系。这一会计监督体系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会计监督出现监督不利和弱化的特点,违纪现象屡禁不止贪污、挪用公款,侵占国家集体资产,行贿受贿时有发生,使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面临严重挑战。

(一)现行会计监督体系的基本构成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会计法》规定,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手段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由会计人员承担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其主要任务是在单位领导人的领导下,通过对记账凭证的审查、财务收支的审核、会计财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保证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之内。从严格意义上讲,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还应当包括内部审计,因为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一般单位在设计内部会计监督体系时往往考虑内部审计的因素。尽管如此,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两者仍有所区别,审计监督是对会计工作的再监督,两者不可替代。

2.国家监督。国家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政府机关代表国家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的监督,它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位内部监督起互补作用。国家监督包括:财政监督,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在资金积累、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对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所实行的监督;审计监督,是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依据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税务监督,主要是指各级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对纳税人的纳税及影响纳税的其他工作所实行的监督。在国家监督中,还应包括工商监督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注册登记和年检中,对工商企业会计报表及其注册资本情况的检查。证券监督即国家证券管理。

3.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的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依法并接受委托,对有关会计事项如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法律公正性的审计报告,以此为委托人和有关方面服务。

(二)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对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现行会计监督体系中除社会会计监督是近年来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建立起来的以外,其他监督手段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其监督的基本思路、手段、方法等没有实质性发展,因此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的新形势下,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必然会运转不畅、效果不理想。其主要问题表现在:

1.会计监督的基本职能界定不清。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共同构成会计监督体系,但它们之间的职责、目标、实施手段以及承担的责任等存在很大差异。有关规定明确了三种监督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但在要求上并没有具体化和体现三者之间应有的差异,导致三种监督职能混同;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三种监督并没有完全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更加弱化了原本就不强的监督职能。

2.会计监督的基本机制不合理。监督的基本原理,一是制衡和牵制,即通过上下左右的相互制约以及时纠正偏差;二是威慑,即通过对违纪行为的重罚,使被监督者不敢轻易违规。而现行的会计监督采取普查式、一对一的监督方法,从理论上讲这是最直接也应当是最有效的监督方法,但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轻打轻罚现象,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3.政府监督存在重复进行和职能不到位问题。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用。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检复,出现问题相互推诿。4.社会监督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不规范的职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管不利,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5.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困难重重。虽然《会计法》对会计人员委以重任,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包括监督本单位领导人)的职权,但是,会计人员作为监督者并不具备独立地位,特别是其利益关系依附于本单位和本单位领导人,会计人员的监督一般很难坚持下去。除非出现特别严重的问题,否则,政府部门实际上不能解决会计人员因实施会计监督而出现的诸如被打击报复等后顾之忧,从而严重挫伤了会计人员坚持原则的积极性

二、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

(一)完善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监督有据可依

财经会计法规既是约束企事业单位经济的准绳,也是会计人员据以进行会计监督的依据。因此,企业会计准则应细化,对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应较为固定,减少会计操作的灵活性和主观性。完善违反财经法规处罚办法,加重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责任人的惩罚力度。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准则予以规范,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采用多层次的会计披露方式,将我国非上市企业划分为大、中、小3个规模层次。大型企业完全执行上市公司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要求年报按照上市公司处理,并进行审计,但不要求临时公告;中型企业按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制度执行,可以不执行会计准则,要求编制会计年报,但无须编制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要进行报表审计;小型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年度报表可以简化,不要求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是否审计可以由其自行选择。这样可以保护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使会计监督工作有重点的进行。

(二)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律意识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会计法规制度的宣传,不但会计人员要懂法,单位领导更要懂法,要消除以权代法、权大于法、有法不依、违纪不究的现象;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的相关配套法规,增强可操作性,保证会计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能独立依法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预,也不畏惧任何干预。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加强对会计人员和经营者的法律监督;三是对违法违纪现象,不论涉及到什么单位和什么人,都必须一查到底,绝不能姑息迁就。

(三)加强监管,督促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职责到位

对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监管,关键是靠规则和约束力。要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监督中的积极作用,必须从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监管抓起,打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歪风;在操作上,可以由财政部门会同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逐一进行审查,一经发现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报告,即予以重罚,以净化注册会计师队伍,树立注册会计师执业的信誉。

(四)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建立会计人员的考核选拔机制,严把选人、用人关。要把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作为重要的选拔条件,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熟练、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会计队伍,不断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教育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熟练掌握会计业务的基础上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确保不因会计工作人员质量问题导致会计监督不到位而出现违纪违规现象。

(五)切实转变会计监督的方法和形式

会计监督的指导思想要从守财型转向理财型和生财型;监督方向应从消极监督转向积极提供服务指导,多研究事前监督的新方法和新路子,尽可能把事后监督检查变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监督检查的方法既要进行账内监督,更要重视对账目违法违纪活动进行检查并严肃查处;既要对账簿记录的准确性进行检查,又要对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追踪检查,从根本上杜绝做假账的行为。

(六)改善会计监督的外部环境

从健全会计监督体系的要求来说,需要改进的外部环境主要有:第一,完善地区、部门和国有单位的干部考核制度。在过去进行的会计监督检查中,往往较多地追究会计人员,而实际上会计人员往往是被动执行。因此,应当完善对有关单位领导人的考核监管制度,定期审计其任期内的财务情况。第二,加强发票管理。解决发票管理环节存在的疏漏。第三,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罚的法律意识。

综上所述,会计监督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组合,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在会计监督体系中缺一不可,且起着互补作用。唯有各部分有效地发挥自身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会计工作的目标,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少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堵塞会计工作中的漏洞,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 会计监督 市场监督

会计监督对于现代化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与发展意义重大,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它在利用的时候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对会计活动进行监督的,是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基础,正确的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的快捷、健康、持续进行,并针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监督,从而杜绝各种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现象出现。其二,会计监督在应用中对于会计工作本身需要进行监督,要求各单位会计工作人员要在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财政以及税务机关进行监管,如实的反映出企业财务工作中所出现的相关情况和问题,做到实际、科学、全面的举报和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会计监督概述

在经济监督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会计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是整个企业经济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截至目前,会计监督这一概念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人士关注和认识的重点,也是整个业内人士探索和研究的热点话题,因此在工作中对其工作内容和概念加以探索和研究至关重要。

1.会计监督概念

所谓的会计监督主要指的是会计机构和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凭借授权的特殊职权以及相应地位,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出合法的管理制度为基础对特定的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并针对其引起的资金运动加以监督和完善,以确保各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规性,使之能够满足当前时展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会计监督体系实施的重要性

在会计监督工作中,会计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各项经济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以记录、计算和分析检查的方式来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涉及到的各项工作内容加以辨别和完善,并采用合理、合法、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得其既能够满足既定目标要求,又能够实现社会发展需要。这种行为的采用是通过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基础知识来进行工作,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会计监督是我国现有企业监督和管理工作中最直接、最明确和最主要的监督手段,然而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其中不法现象、不良模式以及不科学的管理体制较为常见,严重的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甚至危及国家整体经济安全,这就使得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在目前的企业经济管理中,做好相关的会计监督体系至关重要,也是解决企业财经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现有会计监督体系缺陷

眼下的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中,普遍存在着监督不到位、资金管理不合理、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严重等现象,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企业经济损失,另外也给企业经营管理造成了混乱。因此,在目前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做好会计监督缺陷的总结和分析至关重要,也是解决现有企业经营问题的当务之急。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得出,在目前会计监督体系中,常见的监督体系缺陷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系建设不足

会计监督体系建设不合理是目前各类企业工作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无法正确的判断出企业经营人员的经济责任和经营范围,造成了经营者在工作中处于一种复杂而又繁琐的地位,同时也是会计监督人员的一种体现方式。而且由于在监督体系中,审计与相关会计工作人员都享有这项权利,这就造成了职权混乱和管理错乱,进而形成管理无法发挥出时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体系建设不合理,经营者在会计监督中可以说是一个监督的主体,但是多数企业由于监督工作的不科学,使得经营者往往都是以监督者的身份存在的,而被监督者无形之间被忽视和取缔,这种现象则使得整个监督工作出现了无目标、无目的的混乱现象。

2.管理人员本身存在着缺陷

在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中,会计工作人员是监督和管理的主体,其在管理工作中一旦出现管理不科学和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合理的现象,那么极容易造成整个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出现片面和差异。

三、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具体措施

1.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会计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就必须制定出一套全面而有效的监督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比如来自国家机构的、来自大众舆论的以及公司企业自身的。有了这些监督资源,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开展工作。首先从公司外部来看,我们应该明确审计员对公司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国内目前这方面职能的划分并不是特别的明确,可以向国外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国家学习经验。

2.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也应该对公司内部的监事会做出明确合理的工作安排,使各部门的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作为一个尤其敏感的机构,财会部门应该着重监督。在我国的《新公司法》中明确强化了公司内部监事会对于公司账面情况的审阅权限,并且还从本质上加强了监事会的建议权和调查权,同时把其他相应职能权限也新加入了其中。

四、结语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 监督乏力

一、国企会计监督体系及其特点

(一)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

在国有企业完成现代公司制改革后,应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国企会计监督体系分为单位内部、单位外部两种。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包括经营者会计监督、债权人会计监督、内部审计会计监督以及单位内部其他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单位外部监督包括国家审计会计监督、社会会计监督、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会计监督、司法监督和其他会计监督。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特点

1.契约性与法定性相结合。内部的监督机制来源于义务及职责,是一种契约型的监督;而外部监督更侧重于法定性的监督。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国企会计监督体系。

2.预防为主,防惩结合。对于监督体系,最重要的功能是进行监督,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当违法行为出现时,国企会计监督体系还可以对负责人给予惩罚。

3.综合性强。国企会计监督体系包含了多种经济监督内容,既体现了多种复杂的经济关系,还反映了企业最广泛的经济活动。

4.贯穿经济活动全过程,具备动态性。国企会计监督体系包含了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监督。监督是一种过程性的监督,体现在每一个阶段。

二、国企会计监督乏力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国企的主要管理者会计监督观念模糊

在对待国企监督体系时,管理者对“监督”的含义认识不清,有的认为只要通过经济活动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效益好了,是否进行会计监督都无关紧要;由于会计监督的对象是企业的经营者,因而有的认为会计监督会削弱企业法人代表企业形式经营自,而出现排斥会计监督的现象,甚至有的企业法人代表采取“任人唯己愿”的标准,根本不讲会计监督。这种来自管理层的不支持,严重影响到会计监督在整个国企中的监督作用的实现。

(二)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失调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企业内部的监督制度不健全,甚至是缺少内部的牵制制度,结果造成有的企业虽然制定规章制度但却常常得不到落实。制度形同虚设,单位的经济活动及会计监督处于乏力的状态。由于会计监督缺乏行政方面的保证,导致会计监督无法得到全方位的实施。与此同时,实施监督的是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其工资、福利等均由其所在的企业决定,内部人员监督所在企业其监督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三)会计人员地位不独立,权限不清

企业会计部门只管会计建设不管财会人事权,这样的制度致使会计人员的地位不独立,在一定程度上会计人员的任免依附于管理者的好恶。不独立的会计人员体制严重挫伤了会计人员在坚持原则方面的积极性。使得监督工作权限之间难以产生清晰的界限以利于监督工作的进行,最终使得会计监督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难以实施。

(四)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监督水平有限

造成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原因可以分为:一是由于国企人才流失所带来的会计人员素质下降;二是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员工聘用时任人唯亲。两方面致使国企会计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政治素质不高,因而,会计监督的力度不够。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在监督的过程中出现观念陈旧,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传统模式上、不能够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制度进行经济活动的监督以及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会计监督等失效现象。

(五)企业的管理者法纪法规观念差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家赋予国有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以利于国企的不断发展。但是,一些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将这种自主管理权无限制的扩大,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对于会计人员实施监督的权利进行管制,对于会计人员所提供的建议有的接受,有的干脆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使得国企监督体系虽具备监督的职能,却已经失去监督的权利和效力。

三、强化会计监督应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国企会计监督体系的内、外部监督

1.内部监督

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要实行独立的会计人员制度。由国家财务部门培训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会计人员派送至财务部门,进行会计监督。这些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等问题应由国家统一发放,不再依附于所在国企的管制,使他们能够立足于公正的高度来进行财务工作的监督。其次要营造诚实守信的国企文化氛围。国有企业应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营造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管理者应担负其身体力行的重任,不仅将制定的严格执法规章制度向每一位员工进行传达,还应起到表率的作用。最后,国有企业内部还必须制定激励与惩罚的机制。在监督的全过程中,应通过明确责任及义务,对于有效发挥监督效力的应给予奖金等物质奖励和表扬、晋升等精神奖励。与之相对,对于违法犯纪的行为也必须进行严厉的惩处,以杜绝该不法行为再次出现。

2.外部监督

完善国企监督体系的外部监督,一要制定专门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法。法律法规是进行会计监督最强有力的后盾,但是当前针对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方面的专门法律依旧匮乏,因而要健全监督体系,就必须及时制定强而有效的法律政策。二要构建社会公共信息的反馈平台。国有企业关乎到每一位公民的权益,因而对其进行监督也是每一位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职责和权力。因而,通过搭建有效地信息反馈平台,充分的发挥群众及社会力量。三要细化行政机构的职能。目前,我国的经济管理存在国有资产“合格”委托主体的不确定性,有关委托人的职责分散于财政、审计、组织及国资等众多的职能部门,这样必将弱化对有关人的监督,因此,必须实行行政部门职能的细化,通过在各个行政部门内各设一个部门,来专门处理与国企相关的事务,且将这些专门的部门由国资委进行统一的领导,以避免国企委托人众多的问题,来实现行政部门的系统化管理。

(二)建立会计职业管理制度,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完善会计管理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组织手段。对于国企而言,首先要针对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转变政府职能及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据法律来设立会计自律组织。其次还应建立健全新的会计管理制度来实现会计管理的法制化。由会计行业协会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再次,还要适当推行会计工作的独立制。会计人员独立于企业的人事管理,以使所委任的会计人员能够站在公众的立场上客观的处理相关会计事务,避免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

(三)国企会计监督应坚决执行《会计法》

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打击违规行为,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会计法》,但是自1998年该法颁布实施以来,违规现象屡有发生,但是真正依据法律追究责任的不多。执法不严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到了会计监督力度的实现。因而,必须真正的实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国企会计监督有效的实施。

(四)在国企内实行委派总会计师制及会计制

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管理,都离不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因而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基础。因而要加强会计监督力度,发挥会计监督的效力,就必须在开展经济活动之前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委派一位总会计师进入国企;二是建立一整套的会计监督体系进行制约。所委派的总会计师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不仅原则性较强,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一整套会计监督体系可以是会计人员在实施监督时做到有据可依,降低了他人进行干预的可能性,实施这一举措,可以使会计人员在良好的监督环境中进行透明度强、责任分明的实施监督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霞.强化会计监督体系的措施浅析[J].今日科苑,2009 (14) .

[2]常力敏.试论企业会计监督意义及问题对策[J].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5) .

[3]黄靖.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和完善[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9(03) .

[4]顾朝晖.浅析会计监督职能对企业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 2009(13) .

会计监督体系范文第10篇

1.缺乏会计监督法律约束力。一是监督职能不明确。我国对会计机构进行监督的机构主要有财政监督、审计监督,而相关法律、法规中未对该机构的监督权限、职责加以明确说明,导致会计监督机构混乱。二是会计监督法律约束力不强。虽然我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已经建立并逐步成熟,但《会计法》等相关配套法规中未对会计监督权利与职责进行详细的规定,弱化了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的力量。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我国多数企业由于成本、人力方面的考虑,未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或虽建立但未得到有效执行,使企业财务核算混乱、岗位职责不清、贪污舞弊行为频发,严重影响着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发展。3.企业领导人法律意识淡薄。个别企业领导为了达到上市、避税、谋取个人利益等目的,指使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凭证,向外界提供虚假会计报表。由于会计机构工作的独立性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干预,会计机构则无法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财经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严重阻碍着我国会计行业的正常发展。4.我国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一是我国部分企业会计人员监督意识不强,加之企业领导对会计监督工作的漠视,导致企业会计机构及人员缺少必要的风险意识。二是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在学历、知识结构、职业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会计工作中,无证上岗现象频发,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形同虚设,导致企业会计核算混乱,违法乱纪活动猖獗。

二、完善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对策

眼下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手段、对策对存在问题进行完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通过完善会计相关法规,加大对会计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是完善《会计法》中会计监督内容,提高违反财经法规处罚力度,不但应对企业违反财经法规提出明确的处罚措施,而且还应加大对企业法人、会计人员个人的惩处力度,增加企业领导人、会计人员违法成本。二是建立会计人员信用管理体系办法,为每个企业、会计人员建立会计档案,通过网络手段实现审计、财政、税务等政府机关及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对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的信息共享,同时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诚信跟踪监督,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定期公布违反财经法规企业、会计人员名单,以媒体舆论压力促使企业、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会计监督观念。一是企业应正确认识会计监督的地位,通过会计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降低企业违反财经法规成本。企业领导人应提高对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视程度,促使企业各个部门配合会计监督工作,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获取合法原始凭证,保证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二是定期开展会计知识培训,聘请财经学校教授、社会中介专业人士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监督能力。三是企业内部建立会计考核体系,对于在会计核算、监督过程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一定精神、物质奖励,调动会计人员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监督能力的积极性。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可以看作是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工作方面的具体规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防范各种风险的产生。另外规范的会计核算程序对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控制会计人员工作差错的发生,对其舞弊的行为也是一种约束。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促使所有者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内部控制的监督考核,与业务效益和奖惩制度挂钩,调动经营者的管理积极性,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双方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保证企业健康和谐发展。4.提高企业领导人法律意识及对会计监督的重视程度。一是强化企业领导人责任主体。我国个别企业领导出于追求个人利益、避税等非法目的,指使企业会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凭证,粉饰财务报表,甚至伙同会计人员共同侵吞企业财产,一但被查处则将责任推卸给会计人员。政府应强化企业法人在违反财经行为中的责任主体,通过政府开展财经违法案例警示教育,提高企业法人法律意识。二是提高企业领导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领导人应带头重视会计监督工作,促使企业各部门、全体员工积极配合会计机构开展监督工作。5.强化外部会计监督工作,与政府会计监督形成合力。一是企业可充分利用外部监督在独立性、专业性方面的优势对企业进行会计监督、审计,定期聘请社会中介对企业会计核算规范性、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充分利用社会中介审计结果,及时发现、纠正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财经问题,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核算水平。二是定期向社会中介机构咨询财经法规知识更新情况,保证企业会计核算符合新法规的规定。6.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必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因为只有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有助于会计监督水平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会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加强学习。并且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良好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另一方面,领导的态度对于会计监督工作进行的顺利与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领导若非常重视这个部分的工作,财务人员也会遵从领导的旨意加强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视。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机制对企业来说非常必要的,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而对于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了解到完善会计监督并非单方面就能实现的,要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下手,只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可以将整个工作做好,更加完善,从而达到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上一篇:营造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汇率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