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05 22:59:03

会计报表分析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报表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F23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2-0172-03

企业会计报表分析是指以会计报表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做出的评价。通过会计报表分析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的潜在发展能力,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会计报表分析还可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察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提供帮助。会计报表包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及会计报表说明书。为了充分地发挥会计报表的作用,准确揭示各种计数据间存在的关系,通过对报表的分析为企业内部和外部需要依据报表进行决策的人员提供更客观、能准确地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情况的信息,为信息使用者正确做出决策提供有利的保障。本文对会计报表目前的分析指标、方法及流程提出观点,并对能最大限度的改善报表分析所提供信息的准确程度采取的方法与措施作出分析和探讨。

一、会计报表分析的指标

会计报表分析的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包括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反应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若达到2倍时,是最令人满意的。若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着到期偿还债务的困难。若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率低,存货积压,周转缓慢,企业持有较多的不能赢利的闲置流动资产。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例,是指速动资产占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速度较慢的存货的余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等。一般认为速动比率若大于1,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则强,但获利能力将下降。速动比率若小于1,企业需要依赖出售存货或举借新债来偿还到期债务。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同流动负债的比率。这里说的现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这项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应保持在50%左右,这说明企业有较好的偿债能力,又充分利用了负债经营能力。该比率针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

企业必须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的目的是赢利,增加盈利是最具综合能力的目标。获利能力分析包括的指标有净资产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衡量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获利能力的指标。净资产利润率可以衡量资产的使用效益,从总体上反映投资效果。一个企业的资产获利能力如果高于社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和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企业就会更容易吸收投资,企业的发展就会处于更有利的位置。销售收入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销售毛利率越高,反映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越强,主营业务的市场竞争力越强。成本费用利润率是反映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的指标。成本费用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花费的代价,利润总额则是这种代价花费后可以取得的收益。这一指标的比较很必要。

营运能力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而且是整个财务分析工作的核心所在。通过营运能力的分析,不但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还可判断其是否具有获利的能力。营运能力分析包括的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全部流动资产周转率共三个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这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法:存货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存货周转天数反应年度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全部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拥有全部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的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为正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收账越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有两种表示方法:全部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全部流动资产平均周转的次数;全部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为反指标,反映年度全部流动资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一般情况下,该指标数值越低越好。

发展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年度的发展前景、趋势及潜力。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营业收入增长率和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等。营业收入增长率是指企业本期营业收入增长额同上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情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该指标若小于0,表示企业产品出现了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市场份额萎缩的情况。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表明企业利润连续三年的增长情况与效益稳定的程度。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积累越多,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会计报表分析除了利用表内各种数据对指标的计算和分析,还包括对会计报表文字部分报表附注及报表说明书的分析。关注企业的历史及主营业务,关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变更对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导致对利润的影响,分析报表附注中的重大及特殊事项,附属企业和关联方对利润的影响,以便全面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同时会计报表分析质量也受到分析者经验与业务能力的影响。

二、会计报表分析的有关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1.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单纯根据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这两个比率指标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做出判断,难免有失偏颇,这也是短期偿债能力固有缺陷所在。流动资产中有相当部分是不具有清偿能力的,比如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弱是大家早就一致公认的。流动资产中还有一些项目是不能变现的,比如待摊费用、预付账款、预付费用,不具备变现支付的能力。所以,有时高流动比率并不一定表示企业对短期债务具有很高的清偿能力。

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弱会导致速动比率可信性减弱。资产负债表只反映了应收账款的总额及资产负债表日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无法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如何,发生坏账可能性较大的应收账款包含在内,而报表内已经呆死的应收账款虽然表面上符合速动的定义,实质上已经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可言。当速动资产中含有的不良应收账款超过一定量时,企业就必然无法准确判断其短期负债偿还能力,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

(2)净资产收益率的局限性

净资产收益率是用来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收益水平的,从理论上讲,净资产收益率是一种投资报酬率,理应由企业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净收益与企业在该时期用于经营的净资产相对比。企业在一定时期用于经营的净资产并不是不变的,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以净资产的加权平均数作为计算依据,但这样又过于复杂。其计算公式有:一种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股东权益,另一种是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这两个公式的分子都是净利润,分母一个是年末净资产,一个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从简化计算的角度考虑,计算公式中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来计算指标似乎更为合理些。

(3)现金流量比率指标的局限性

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和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在现金保证方面偿还债务的能力。对流动性分析所采用的现金流量指标一般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来讲的。比如:①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②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③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一般来说,这些指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同时也反映出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存在问题,比率太高,表明企业可能拥有过多的现金,未在经营中很好的运用。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计算时现金用的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但是企业的任何一种现金来源无论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还是筹资活动的都可用于偿还企业的债务;再者,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较大差别,使上述各指标在横向和纵向可比性上都存在较大缺陷,都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来分析肯定有失偏颇。

(4)部分财务指标计算公式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局限性

部分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的标准不统一,导致财务分析不准确。如①在计算速动比率时速动资产的值有的使用“流动资产―存货”,有的使用“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也有使用“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处理损失”的,不同的计算值将导致不同的速动比率,降低可比性。②存货周转率的比率计算公式分子有的使用销售成本,有的使用销售收入,口径不统一,无法对比。③对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公式分子部分,有的企业采用销售收入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计算,而有的企业用销售总额计算;同样公式的分母部分,有的企业采用平均应收账款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而有的企业仅仅采用平均应收账款额计算。④资产报酬率指标公式分子部分,有的用净收益来计算,有的用净收益与利息费用之和计算。以上公式标准不统一,使得不同企业间的同一财务分析指标失去了分析比较的基础,不可避免地影响指标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会计报表方面的局限性

会计报表的数据是财务分析资料的主要来源,但也有需要在会计报表分析时考虑的问题:一是会计报表没有考虑外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技术水平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其数据隐含着资产升值或减值的风险;二是报表反映的是历史的数据,分析仅限于对过去时期的分析;三是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将会得到不同的报表数据,影响当期企业利润;四是目前我国的会计报表尚未对人力资源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3.分析人员能力的局限

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是由报表分析者来完成的。然而,在进行分析时分析者有可能存在考虑问题的不全面,仅限于指标数据的层面,缺乏综合探讨分析的能力,以及大的宏观环境及企业的内部环境的了解不够,视觉不够广泛。同时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对会计报表的认识度、解读力与判断力以及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分析人员既要有理论知识做基础,也要有丰富的从事该工作的实际经验做后盾。因为不同的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所侧重的财务指标和分析目的是不一样的,如果缺乏实际经验,就很难准确理解财务指标所传递的财务信息,这样必定会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所以,理论必须还要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更完善。

三、对会计报表分析的几点思考

1.关于指标局限性的思考

(1)对流动性指标的改进。为了较客观地评价速动比率指标反映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企业的货币资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信誉好客户的应收账款或账龄小于1年的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存货进行分析,若企业的存货存在滞销的情况,是否应作为不良资产剔除,若企业的产品比较畅销,还可加上存货中的产成品等作为速动资产,也就是该指标的分子,来计算企业的速动比率指标,则能更加准确衡量企业资产快速变现的能力。

(2)在比较不同企业间的净资产收益率时,采用同一基础计算的指标来进行,不能单一的仅依靠某一指标,而应综合的考虑。现有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大多都是从损益表分析的,而损益表中的数据有人为粉饰和调整的情况存在,有时会造成指标分析不够准确。现金流量表的出现成功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对有关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补充,具体有以下几个指标:①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净资产。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流入量-经营现金流出量,该指标是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有效补充,它更注重现金流量,也更真实可靠。可以防止企业提前确认收入,可能有人为粉饰情况的发生。②主营业务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动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是评价企业销售质量的指标,该指标正是为了检验企业收益质量而设置的,用来分析主营业务收入有多大比例转换成了现金,又有多少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③现金毛利率=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流入。该指标同净资产现金回收率一样,更注重现金概念。对于通过夸大利润率的不良现象,该指标可以立即识破。

(3)针对现金流量比率指标中,企业应根据宏观环境、行业具体情况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企业的比例。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计算时现金用的是“经营现金净流量”,因企业偿还借款时不仅可使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也可用于偿还企业债务,现金流量比率的指标分母建议用现金流量总额来进行计算比较。

(4)对财务指标计算公式中标准不统一的地方,需要对不同企业间的指标比率进行比较分析时,在同一基础上进行取数,使其在相同的时期具有可比性。

2.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随着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行业的发展,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无法计量,需要分析人员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特点作出定性的分析判断。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充分使报表分析达到最优化。

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会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而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

财务指标数值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如营运能力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越高反映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收账的效率高、质量好;但也可能是由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严格所致,这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丧失部分机会成本。因此,在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单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要根据某指标对其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企业的会计报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相互联系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分析时,必须相互联系地加以考虑。任何一张报表都不能提供企业经营的全貌。单独分析一张报表去了解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不科学的。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是时点指标,不能代表整个时期的情况。现代的财务分析,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而是向着以收益表的分析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增加时期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份量,以避免某些人为的因素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有假。

3.提高会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无论采用哪种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员的恰当判断都是非常重要的,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所以,加强对会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可以极大地减少和控制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总之,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可为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决策、计划和控制提供较大的帮助,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细致的工作。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人员也要对所采取的指标分析和方法的不足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之给予适当的完善,使提供出的分析数据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1 东方智.财务主管必备全书[M]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

3 孟庆德、郭俊岭.会计报表分析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2)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报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一、会计报表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无论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债权人,在做出财务评价和经济决策时,都必须进行充分的会计报表分析,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企业经营者通过分析,可以检查企业的资金运用是否合理,企业的资产构成和资金来源结构是否适当,还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差异产生的原因,找出影响财务目标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2.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投资人、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帮助。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并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做出科学可预计和测算。投资者、债权人可据以决定是否应给予公司资金融通和对公司的股票买卖,经营者亦可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方向做出合理规划和判断。

3.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察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会计期间内将实际绩效和预算标准进行差异分析,客观地反映各管理者与执行者完成预算的情况,有效运用于业绩考核机制中去,并及时对期初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执行奠定基础,也可为下期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二、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会计报表分析的实质是反映各种会计数据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某一段时期内所发生的变化趋势和量值。会计报表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从而做出不同的分类。按分析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按分析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常分析、总结分析、预测分析和检查分析;按分析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分析和非上市会计报表分析。

1.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份有价值的会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经营者在错综复杂的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经营决策。通过报表分析,使企业财务工作真正融合进企业管理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记账核算。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附注的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分析可直接了解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这些资源的分布与结构和企业资金的来源构成、资金结构。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及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反映偿债能力指标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负债比率;反映资产管理能力指标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各分析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均有合理的估值界限,必须配合其他分析工具才能较全面地了解、分析企业的有关情况,才可做出最后的判断,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偏差,对决策形成误导。

(2)利润表的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以配比性原则为基础的多步式结构,通过阅读分析利润计算过程,可以利用表中提供的各项损益指标与相同企业进行比较,也可分析企业经营成果在若干年内的增长比例和增长情况,据以推测未来的赢利能力,还可以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做出判断,最后进行决策。

(3)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现金流量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通过这张表,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了解企业现金流转效率和效果,了解企业现金的来源和用途是否合理,了解企业现金能否偿还到期债务,支付股利和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了解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现金,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资金。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代表着三个不同主体共同关注净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关系,分析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分析偿债能力,以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与前二者不同的是,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深入分析形成原因,而且要不断根据企业发展趋势,确定理想的现金流量,进行动态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理财中,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基础,三种类型的净现金流量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最大限度使用资金,创造更高的收益水平。

(4)会计附表及关联报表之间的分析

会计报表附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补充,是对会计报表主表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延伸、使其较详细地反映某种情况、项目的会计报表,附表分析需体现与主表反映情况的一致性;具体问题的深入性;以及相互影响的关联性。

在会计报表主表与附表进行分析时,并不能仅限于单个报表。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同样可以体现出报表的合理性,只有将各会计报表项目联系起来看,才能正确地判断企业真正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综合分析体系

常用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同时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关财务指标的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

会计报表综合分析应结合各自方法的特点,相互配合,利用各种定量或定性方法,将企业财务运行视作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统,并对之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评价,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方法体系。

三、会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报表分析是以会计报表为依据,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并不能绝对真实、准确。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会计报表自身的不完善性

首先,现行的财务报告只是对过去交易或事项的反映,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经营者最为关心的信息仍然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预计,财务报告无法很好地满足这一方面的需要,其实用性也大打折扣。其次,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而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直接影响着分析的结果。再次,会计报表数据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对报表分析结果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旦某些因素发生变动而企业在分析时又未予以考虑,则必然对会计报表分析的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2.会计报表分析流程的不确定性

会计报表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准确地把握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实质就要按程序、有系统地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分析的基本流程:确定分析目标选择分析方法收集数据信息指标计算综合分析。实际分析时往往难以各环节顾及,很大程度存在着不确定性,直接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偏差。

3.会计政策、处理和估计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如: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 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即使是两个同样的企业,也会出不同的财务分析结果。

4.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偏差

不同的分析者进行报表分析的目的不同,选取的分析的角度与方法也不同,分析的最终结果往往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完善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与完善会计报表分析的标准指标参数。无论多么完美的会计报表分析指标,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将没有任何意义。根据标准财务比率和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设立的理想会计报表,它代表企业理想的财务状况。标准财务指标资料收集中应严格遵循重要性、可行性和对应性原则,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准确的对各项指标、参数进行动态修正,注重指标的细分和优劣的控制,为最终的报表分析奠定基础。

2.进一步提高会计报表的综合分析能力。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避免过分看中某些重要的、单一的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总资产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不断加强会计报表综合分析。作为财务分析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难度较大的部分。会计报表的综合分析是将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所得出的个别结果,运用一个简洁的综合系统予以判断、融合、平衡、分析并做出概括性的结论,借以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各方面活动的综合绩效,判断其财务状况的优劣。

3.加强财务报表指标与财务预算及同行业指标对照分析。找出财务预算和实际完成指标的差距,多方位分析控制,为企业经营者下达更准确的预算指标提供充分依据。财务分析不仅局限于本企业内部,应加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较,这种比较也不是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的比较,而是企业之间财务状况的综合比较。通过分析企业可以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使企业的管理层对自己的经营决策进行适当定位,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4.判定当前财务状况的优劣和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注重实际操作,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孟庆德.会计报表分析研究[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08-17.

[2]王义华.构建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研究[D].公文易文秘资源网,2009-04-7.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报表;作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65-02

1 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要求

1.1 明确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无论时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有关方面,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他们都希望从报表中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报表的分析资料,有的是通用的,有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使用者。为了充分发挥报表信息的作用,报表分析人员应当深入了解报表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尽可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1.2 搜集必要的分析材料

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当然是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但是,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满足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报表分析人员可能搜集其他有关资料。资料的来源渠道不外乎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取得这些分析资料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与报表使用者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界有关方面。

1.3 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各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用途。这就要求在明确报表使用者的目的这一前提条件下,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1.4 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报表分析,都必须确定某种评价标准,以判断报表分析所揭示的关系是否对报表使用者有利。(1)企业过去的绩效。将当期所分析的数据同前期按同样方法所求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评价企业某方面情况的变化趋势,有时还可据以预测未来。但采用这种评价标准,将将现在的数据与过去的数据相比较,仍然缺少一个评价的绝对基础。(2)同行业先进水平。将企业的某方面数据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某种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现状。

2 会计报表分析的种类

2.1 按会计分析的服务对象划分

会计报表的分析,按其使用者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报表分析与服务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报表分析。这种分类对于明确报表分析的目的、要求与依据具有一定的作用。

2.2 按分析所涉及的报表种类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报表种类,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和综合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只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分析只涉及利润表项目,而综合分析则同时涉及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项目。

2.3 按分析所涉及的会计期间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涉及的会计期间,可以分为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横向分析又称趋势分析,它是根据连续几期的会计报表,比较各项的增减方向和幅度,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趋势。纵向分析只涉及单一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通过同一期会计报表上相关数据的比较,揭示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作出解释与评价。

表1是京都公司简明的3年期比较利润表:

2.4 按分析所揭示的关系的性质划分

会计报表分析按其所揭示关系的性质或分析的目的,可以分为偿债能力分析与获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是要揭示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分析则主要是揭示企业净利润变动趋势及其原因,评价企业运用现有资源获取利润的效率。

3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3.1 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法

计算有关报表数据每年的金额变化,可提供有意义的资料,再同时计算金额变动的百分比,使分析更有意义。所谓金额的变化,是指比较年度与基准年度某一数据的金额差异。利用上述比较利润表的数字,以销售收入与净利润两项指标为例,下面将说明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法的基本原理。

(1)计算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

(2)对金额变动百分比进行评价。从上述表的计算可知,该公司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净利润却逐年下降。计算一个公司某年至次年的销售收入、毛利及净利润的变动百分比,可得知该公司的成长率。但是,要确定该公司的经济实力是否真正在增长,还要看其利润的增长率是否高于通货膨胀率。例如,假设某公司的销售收入在通货膨胀率为10%的时期增加了6%,则其销售收入的增加可能完全来自通货膨胀的影响。事实上,该公司当年所销售的商品可能比以前年度还少。

3.2 趋势比例法

趋势比例是以基期的数据为100%,分别将以后各期的数据换算为基期的百分比。其大致步骤是:首先确定一个基期,然后将各期会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换算为基期相同项目百分比。

3.3 结构比例法

结构比例或结构百分比,是指总额内每一项目的相对大小。例如,资产负债表上的每一个项目都可表示为总资产的百分比。利用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很快地反映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相对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反映企业从长期债权人、短期债权人和所有者处获得资金的相对大小。通过计算连续各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比例,可以发现企业的哪些项目变得重要,而哪些项目变得不重要。

3.4 比率分析法

比率是某一项目与另一项目间关系的简单数学表示法。比率有许多不同的表示方式。例如,流动比率这个指标,用来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如果流动资产为100 000元,流动负债为50 000元,则可以说流动比率是2:1,也可以说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200%。

在计算两项目之间的比率指标时,必须要求两个数值之间确实具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要充分说明一项比率,还必须深入了解所有资料。比率只是用来帮助分析与说明的工具,它不能也不应当取代适当的思考。

总之,在许多情况下,如果独立地去看报表上所列示的各类项目的金额,可能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没有多大的意义。对于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来说,比较重要、有意义的资料是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数字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动趋势与金额。并指出它们的变动趋势和金额,从而提高报表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王文琪等.财务与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张翠荷.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理论的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财务会计报表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企业通过编制财务报表,可以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以书面的形式提供给社会有关方面。

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阅读会计报表如果不运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只是简单地浏览表面数据,很难获取有用的信息,有时还会被会计数据引入歧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为了使用者正确揭示会计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就要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进行研究和评价,为投资决策、信贷决策、销售决策和宏观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业绩评价监督等提供依据。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所依据的资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内部资料指从企业内部获取的资料,最主要的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外部资料是从企业外部获取的资料,包行业数据、其他竞争对手的数据等。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正确运用,能揭开表面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分析单位的真实情况,避免错误的判断。

一、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

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不同报表使用者,报表分析的目的有不同的测重点。

1.投资者的报表分析目的

投资者对企业的净资产具有所有权,是企业最终风险的承担者,一方面,他们通过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以便对管理人员作出合理的评价和选择,另一方面需要分析评估投资风险和投资前景,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投资者分析的重点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即企业目前及未来的收益情况,投资能否增值、投资的回报多步少,是否追加投资等。

2.债权人的报表分析目的

债权人最关注的是提供给企业的资金是否安全,自已的债权和利息是否能按期如数收回,为此,应重点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状况,通过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资金主要来源与用途、企业过去时间获利能力及对其未来获利能力的预测,来确定合理的信贷政策。

3.经营者的报表分析目的

企业经营者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包括评价企业的财务资本结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计划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差距,以便对下一期间的财务状况作出预测,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起到有效的配置资源、强化生产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4.其他报表使用者的报表分析目的

例如,政府的财税部门根据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检查企业的财务情况和加强税收管理,并作为制定财税政策的根据,政府的统计部门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所含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比较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数值变化的对比,确定出差异,分析和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又称因素替换法、连环替代法,是用来确定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分析对象―综合财务指标或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影响分析对象的诸多因素中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分析该因素的变化对分析象的影响。比率分析法是把某些彼此存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通过计算经济指标的比率,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比率是一个相对数,因此可以把某些不可比的指标变为可比的指标。趋势分析法是将两期或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求出它们增减变化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性质,进而预测企业前景。

1.比较法在运用时很直观,几组数据放在一起对比,谁大谁小,一目了然

比较法有企业期间的比较、企业间的比较、实际与标准的比较。期间比较是对同一企业两期以上的报表予以并列比较,这种方法由于资料容易取得,受到广泛的利用,这种方法要求会计方法、经营构成和经营环境相同,但是时期不同,对应的经济景气、物价水平等环境的变化,在使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企业间比较是将行业平均数据作为比较尺度,但由于(1)各企业的会计方法、经营构成、经营环境不同,尺度就不同,(2)除了上市公司,其他企业的资料难以取得,(3)统计资料的搜集到公布要一定的时间,在及时性方面有欠缺,另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不一定都适合作为比较尺度。实际与标准比较是将实际数据与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但标准是人们根据历史资料、经验制定出来的,同样不一定适合作为比较尺度。

2.比率法可与比较法相结合

如将公司当期的比率与历史数据、预期比率、同行业平均数据比较,这种方法有助于分析者更深地洞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1)由于财务报表的期间不同,采用比率指标存在一些不可比因素。如资产负债表只反映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反映不出各项目全年的情况,而利润表是期间报表,反映整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成果,所以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比率,同时需要结合多个比率指标一起分析才能得到有说明力的结论。(2)不同企业的会计政策和经营方针会影响不同企业间财务比率的可比性。(3)一个财务比率说明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例如: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的指标――流动比率,这个指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的流动比率也许是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未收账款的结果,因此要全面地分析财务比率,确定合理的比率。所以比率法在运用时需要专业的判断能力,使用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

3.如果说比较法和比率法是发现问题的方法,那因素法则可以找出形成问题的原因

运用因素法可以计算出各影响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中先要确定影响指标变化的因素及排列顺序,然后假定一个因素变化,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进行测算,其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因此因素分析法测算的结果只能给进一步分析指出方向。运用因素分析法时,一般替代顺序在前的因素对经济指标影响的程度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或影响很小,排列在后的因素中含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成分,由此可看出因素分析法实际上是比较分析法的发展和补充。

4.趋势分析法有助于某项趋势的判断

但是任何一项百分比的增减未必表示有利或不利,因为任何单项百分比无法提供充分的资讯,必须结合相关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显示分析价值。在运用趋势分析法时是用比率法和比较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所以趋势分析法是比率法和比较法的延伸和深入。

三、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方法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各种方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应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同一性质指标进行数量比较时,要注意所用指标的可比性,具体表现在(1)指标内容、范围和计算方法的一致性。(2)会计计量标准、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3)时间单位和长度的一致。(4)企业类型、经营规模和财务规模及目标大体一致。

在使用比率分析法进行比较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比率中对比指要有相关性,对比指标要有内在联系,对比分析才有意义,才能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之间是否安排合理。(2)运用比率分析,比率指标中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要一致,两个指标的计算时间、方法、标准等要一致。(3)运用比率分析,采用的比率指标需要选用一定的标准与之对比。通常科学合理的对比标准有企业预定的目标、企业历史上达到的标准、同行业内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标准、社会公认标准等。

在应用因素分析法时,应注意(1)正确确定分解因素的组合,分析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必须相关。(2)计算时要正确确定因素替代次序,因素排列顺序要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确定。

在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要一致,(2)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3)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2.应注意各种方法的灵活地加以结合运用

通过各种指标的计算,在作出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结论之前,必须结企业内外各种因素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如将企业的某项指标作比率分析时,应作行业的横向比较,这样才能说明问题。

企业各方面的业务活动都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而且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单单计算某项比率或比较某个项目的变动,其作用是有限的,如将它们孤立起来理解,很难用以说明企业错综复杂的情况。分析要想深入剖析某项比率或了解隐含的意义,必须将各种方法相互结合使用,以弥补单一方法或单一指标相关性的不足,使报表分析更加有效完善。

参考文献

【1】会计/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

【2】财务会计/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3

【3】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夏汉平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财务报表分析/王德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财务报告分析/王淑萍、史建梁、王志永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5篇

1.标准财务比率的作用.在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如果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与本企业的历史资料比较,只能看出自身的变化,无法知道在激烈竞争中企业所处的地位;与同行业或其行业的个别企业进行比较,只能看出与对方的区别,而对方并不一定最好,与之不同也未必不好.有了标准财务比率,可以作为评价一个企业财务比率优势的参照物.以标准财务比率作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更容易发现企业的异常情况,以便于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

2.标准财务比率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统计方法,即以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作为标准.这种方法是假设大多数是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是反映标准状态的,脱离了平均水平,就是脱离了正常的状态.二是采用工业程序法,即以实际观察和科学计算为基础,推算出一种理想状态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方法假设各变量之间有其内在的比例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在实际操作中,经常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目前,标准财务比率的建立主要采用统计方法,工业程序法处于次要地位.

3.标准财务比率的资料收集.美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政府机构定期公布各行业的财务方面的统计指标,为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提供帮助,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正式刊物.在各种统计年鉴上可以找到一些财务指标,但行业划分较粗,且是新会计制度实施前的指标口径,不适合当前的报表口径.因此,可用《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定期据供的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包括一些行业的平均数据,作为企业标准财务比率参考数据.对于行业的平均财务比率,在使用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行业平均指标是根据部分企业抽样调查来的,不一定能真实反映整个行业的实际情况;二是计算平均数的每个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不一定相同,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能加在一起平均.

(一)理想资产负债表

理想资产负债表的百分比结构来自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进行必要的推理分析和调整.表1是一张以百分比表示的简化理想资产负债表.

1.确定负债百分率.以资产总计为100%,根据资产负债率,确定负债百分类和所有者权益百分类.通常认为负债应小于自有资本,这样的企业在经济环境恶化时能保持稳定.但是,过小的负债率会使企业失去经济繁荣时获取额外利润的机会,即反映出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策略比较保守.一般而言,自有资本占60%,负债占40%,是比较理想的,当然这个比率会因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和行业而异.

2.确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百分率.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数额应小于自有资本,占自有资本的2/3为好,这种比例关系,可使企业自有资本中有1/3用于流动资产,不至于靠拍卖固定资产来偿债.在固定资产占40%的情况下,当然流动资产要占60%.

3.确定流动负债的百分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以200%为宜,那么流动资产占60%的情况下,流动负债是其一半即占30%.既然总负债40%左右,流动负债又占30%,长期负债占10%.

4.确定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其基本要求是实收资本应小于各项积累,以积累为投入资本的两倍相宜.这种比例可以减少分红的压力,使企业有可能重视长远发展,每股净资产达到3元左右,可在股市上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因此,实收资本为所有者权益(60%)的1/3,即20%,公积金和未来分配利润为所有者权益的2/3,即40%.至于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之间的比例,并非十分重要,因为未分配利润数字经常变化.公积金与未分配利润结构应为3∶1,即公积金占总资产的30%,未分配利润占总资产的10%.

5.确定流动资产的内部结构.由于速动比率以100%为最佳,因此,速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与流动负债相同,即30%.余额的盘存资产(主要是存货)占总资产的30%,这符合存货占流动资产的一半的一般情况.

在确定了以百分率表示的理想资产负债后,可以根据具体企业的资产总额建立绝对数的理想资产负债表.然后再将企业报告期的实际资料与之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

(二)理想损益表

理想损益表的百分率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一般来讲,毛利率因行业而异.周转快的企业奉行薄利多销方针,毛利率低;周转慢的企业毛利率定得比较高.实际上每行业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毛利率水平.表2是一张以百分率表示的理想损益表.

表2所示理想损益表是假设某公司所在行业的毛利率为25%,则销售成本为75%.在毛利当中可用于期间费用的约占一半,也可以稍多一点,即按13%,余下的12%为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一般不大,并且通常支出大于收入,即按1%处理.虽然所得税率为33%,但由于纳税调整等因素的实际税负在一半左右,即按税前利润(11%)的一半多一点6%来处理,这样,余下的税后利润则为5%.

在确定了以百分比表示的理想损益表之后,就可以根据企业某期间的销售收入数额来设计绝对数额表示的理想损益表,然后再与企业的实际损益表进行比较,以判断其优劣.

指将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所得出的个别结果,运用一个简洁的综合系统予以判断、融合、平衡、分析并作出概括性的结论,借以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各方面活动的综合绩效,判断其财务状况的优劣.

一)理想损益表

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企业财务状况作为企业财务实力的综合表现,在许多情况下,很难予以定量揭示,这就给综合分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不进行定量分析,其结论往往主观性较强,说服力不够,进行定量分析,又会使分析结论不切合实际,很难具有理想的实标价值.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有待于财务分析技术方法的改进和补充;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财务状况理论的突破性进展.

(二)会计报表综合分析的方法

1.财务比率分析.一是计算财务比率所依据的会计报表资料不一定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尽管会计报表是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设计的,它们合乎规范,但不一定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如,报表数据未按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调整;非流动资产的余额是按历史成本减折旧或摊销计算的,不代表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的摊销等是主观估计的,未必正确;财产盘盈或坏账损失等非常或偶然的事项,可能会歪曲本期的净收益.二是不同企业对同一会计事项处理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使它们的财务比率可比口径有误差.介于上述两方面原因,只能在限定意义上使用财务比率,不可将其绝对化,这也是在运用财务比率进行报表分析时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会计报表;必要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043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电企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会计报表分析对于供电企业的利益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会计报表分析能对供电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和评价,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或投资者做出决策。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传统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很难满足供电企业发展的需要。供电企业只有找出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从多方面找出产生不足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弥补其局限性,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1 供电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1.1 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

通过对供电企业会计报表等核算资料加以分析,可充分了解供电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的能力。会计报表分析以会计报表为基础,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便于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和其他使用会计报表的人员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报表分析通过分析判断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把其中的影响因素区分开来,把经济责任划清,能及时发现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会计报表分析合理评价经营者的工作业绩,为经营管理提供了方向和线索。

1.2 为企业决策提供帮助

供电企业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这些经济业务日趋复杂。但会计报表分析能及时发现企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能预测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利益和风险,促使供电企业的管理者或企业投资人做出正确的经营和财务决策。通过会计报表分析,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加方便地查阅、使用和决策,把企业财务工作和企业治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1.3 实现企业合理理财

供电企业为了实现企业自身价值最大化,供电企业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分析,能了解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盈利状况。在了解自身状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扩大企业的财务成果。并且针对有问题的部分分析出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弥补。促使供电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得到不断发展。

2 供电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会计报表分析虽然带给供电企业多方面的作用,但传统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和问题。

2.1 缺乏专业的分析人员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使得会计人员越来越多。但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却没有提高,缺乏专业的会计分析人员。会计从业人员对于会计报表分析的认识不高,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来认真对待。这使得会计报表分析的信息可能不严谨,降低了参考价值。会计报表分析人员能力、业务水平和认识水平方面存在差异,影响会计报表分析的结果,不利于供电企业的发展。

2.2 会计报表分析缺乏真实性

在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存在着会计内容混乱、不规范处理业务等问题。这些不真实的会计内容不能给企业管理者带来指导,反而会误导他们,导致错误的决策,这样会不利于企业发展。同时,一些错误的会计报告分析也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活动。

2.3 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有限

传统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难以满足供电企业管理者或其他报表分析使用者对企业信息的需求。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报表仅仅对经济资源的分析,往往能通过货币计量、能利用的经济信息。但供电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与供电企业行管的资源没有在会计报表中充分分析出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会影响供电企业的发展,会计报表分析应充分考虑与企业相关的各种资源,发挥资源对供电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

3 供电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对策

供电企业会计报表分析出现了上述问题,使得供电企业不能很好地发展。下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3.1 提高分析人员的素质

人才的力量是巨大的,会计报表分析人员对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供电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对会计报表分析人员的进行培训,保证会计报表分析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鼓励会计报表分析人员自学,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增长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对会计报表分析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培训专业的会计报表分析人员,组成专业会计报表分析团队。积累在会计报表分析方面的经验,切实做好供电企业的会计报表分析的工作。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形成会计报表分析的体系,更好地为供电企业的发展服务。

3.2 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

会计报表分析为供电企业管理人员或者投资者提供指导,因此会计报表分析应保持数据的真实性。一方面,要根据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会计报表分析造假的惩罚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在供电企业生产经营中,相关部门人员应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做好会计报表分析的监督工作。部门人员应明确自己的责任,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这样,才能确保供电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真实性。

3.3 改进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供电企业的会计报表分析要跟随时展的步伐,要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应把握全面的原则。在供电企业会计报表分析中,不能过分注重历史信息,而忽视反映企业未来前景的预测性信息,对于两者要全面分析,统筹兼顾。同时要充分调动分析人员的积极性,把握住供电企业的重点,使未来预测价值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会计报表分析要使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动态的过程,动态和静态分析可更好地预测供电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同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特殊的情况,要采取特殊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不能只依靠单一的分析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

4 结 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供电企业的会计报表分析有着必要性。它能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实现合理理财,为供电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帮助。但当前的会计报表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需要根据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弥补,提高分析人员的素质,改进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确保报表分析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供电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供电企业信息需要者提供帮助和指导。完善会计报表分析,从而更好地为供电企业发展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与奋斗,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争光,陈桂红.会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改进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沈荔.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及其改进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1(8).

[3]朱学义,王建华,吴江龙.财务分析创新内容与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09(4).

[4]张玲玲.浅析会计报表及其局限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

一、会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会计报表是会计账的浓缩,几乎每个数字都是由很多数字累加产生的,因此相当少的数据代表了无数经济活动和会计记录的结果。由于有些会计报表中的余额太综合以至于难于理解,所以这类单一数据和无数交易之间有许多是需要解释的。为充分发挥财务报表的作用,会计报表分析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了报表分析的一系列方法和工具,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会计报表分析体系。

二、现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一)片面性

1.现阶段,我国会计计量方法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法。因此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主要是历史性的信息。然而,社会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以此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其财务数据难以代表公司资产的现行成本或可变现净值,从而造成资产负债表的失真;而且不能反映外部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的调整。同时历史成本的原则还导致同行业新老企业比较的困难。

2.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常常是以货币计量的财务性信息,导致信息披露不完整。非财务性的业绩评价指标,如管理层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综合竞争力、创新能力等在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却常常未能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二)滞后性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种,在分析实践中,比率分析法是企业财务分析最方便使用的方法,也是分析中最重要的方法。

由于受到各种限制,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比率分析法一般都是通过堆砌大量数据指标,而得出分析结果;采用的数据信息都是历史资料,建立在历史数据基础上的财务指标仅能反映以前年度的绩效。分析所用的会计数据,有些是通过估计和判断得出的,其结论难免出现偏差。由此得出的比率缺乏预测性和发展性,使指标分析仅能满足评价企业当期经营成果的目的,而无法满足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能力和经营效果进行预测这一目的。

(三)易粉饰性

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自行选择使用可行的规则和程序,管理层自主选择影响报表的信息质量,存在着通过改变会计政策来扭曲企业实际情况的可能性。如财务比率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大部分指标为时点指标,例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权益乘数等,此类指标较容易被修正。这往往就为管理层运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修改报表数据,从而粉饰自己的业绩提供了一个途径。即使针对一些时期指标,企业会计人员也可按财务指标的要求进行主观修改,使得会计指标的计算结果无法反映实际情况,为报表使用者带来错误的信息。

三、改善财务分析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会计准则制定单位应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杜绝管理层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粉饰财务报表、操纵会计利润及财务信息的机会,规范会计行为。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会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都是通过会计人员来进行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决定了财务报表的质量,对会计人员分析评估现代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分析人员要关注企业公告及媒体报道中关于企业经营信息,包括行业背景信息,把企业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才能深刻理解财务报表数据,以更广阔的视野和高度去分析。

(三)采用多种方法来全面评价

一般而言,非财务因素指标的量化程度较低,如何评价和判断其影响很难把握。但是企业处于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需要非财务性指标参与日常的经营决策。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也深深影响企业的运营和效率,影响着财务报表的质量。通过超越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结合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环境,进行多方位、全面的财务分析,才能在有效合理范围内比较准确的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

此外,现代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产生重要影响,但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不充分,而附注是对财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许多非货币形态表示的信息只有在报表附注中反映,财务比率分析中很多指标数据也只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对于这些信息需要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需做出定性的判断,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使财务分析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真实情况,获得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要将企业与标杆企业,特别是同业标杆作比较。将企业的业绩与同行业标杆进行比较,才能更好定位企业,为企业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在操作上要结合企业实际环境和发展阶段,找到合适的标杆企业来比较,分析优劣势,找差距。使用指标分析时,要对分析指标进行统一的定义,统一计算口径;同时要关注双方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估计的选择,必要时做适当调整后再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唐文君.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研究[J].财会研究.2007(8)

[2]陈瑜,王琳.试论财务报表分析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09(4)

[3]张巧巧.浅析企业生命周期与财务战略的选择[J].中国商界.2010(12)

[4]王海燕.会计报表分析方法[J].企业导报.2009(11):164

[5]沈荔.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及其改进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1(8)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8篇

一、了解企业所在国的会计环境

企业会计报表与其财务特性之间关系的确定,离不开对企业所在国会计环境的分析。同样的会计报表放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中,它所体现的经济意义和财务特性很可能完全不同。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1982年f·d·s·乔伊所做的关于日本与美国公司财务比率的比较(刊登于(纽约大学商业杂志h982年第3期)。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的负债比率比美国企业普遍高很多,这表明在美国长期偿债能力较差的企业,在日本都可能比较正常。这是因为,日本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而且大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极为密切,银行对拖延偿还的贷款并不采取严厉的追索措施,而通常的作法是延长偿还期限,或是以新贷款替代旧贷款,甚至可能指派高级主管人员就任陷入困境企业的重事长或董事,以便在经营管理上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在日本,长期负债可以任意推迟偿还期限,从性质上看,更近似于股东权益,因此,按美国的观点认为是危险的负债比率,在日本都可能安然无事。

但日本的另一些环境因素却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例如,日本实行就业终身制,工资费用成了固定费用,股息通常也成了一项固定的现金流出。

二、确定企业所处的行业经济特征,力图了解其竞争战略

与国内会计报表分析一样,国外会计报表一般可从行业的成本结构、成长期、产品的经济周期性和替代性、行业的盈利性、对其他行业的依赖程度以及有关法律和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来分析国际企业的行业经济特征。可从国际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阶段、产品单一或多元化、经营策略、服务特征、产品情况和市场份额以及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上的风险因素,来判断国际企业所采取的竞争战略。对国际企业组织形式、文化特点、管理层素质、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作风进行综合分析,以考察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美国,会计报表分析的数据来源十分丰富,除公司报送给股东的会计报表外,还有公司报送给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的会计报表。其他还有:①像普尔、穆狄这样的财务分析服务机构提供的资料;②全国电算化数据库;③政府出版的公报和年鉴;④像布各金斯学会等经济研究机构提供的资料;⑤证券价格指数;⑥各种商业和金融业刊物。而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取国外公司的会计信息就相对困难得多,不过,随着证券投资的日益国际化,这种情况在不断改善。

三、正确理解和净化国际会计报表

正确理解国际会计报表,是指要了解各国会计报表在语言术语、报表种类、格式、内容、披露程度、会计准则及会计惯例方面的种种差异。这些差异既反映了各国对会计报表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也反映了各国不同的会计文化。例如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有些国家将合并产生的商誉作为资产,列人资产负债表;而另有一些国家则将商誉直接计入留存收益,在产负债表上不予反映。同样是一张合并会计报表,有些国家采用母公司理论来编制,而另一些国家刚采用实体理论来编制。所谓净化国际会计报表,是指分析人员对国际会计报表作的调整,以增强其可比性和公允性。大至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将国外会计报表翻译为本国语言,尽可能采用对应的专业术语。

第二,将国外会计报表调整为技本国会计准则或其他某种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报表,以消除差异,便会计报表口径一致。调整时,要注意会计期间、项目分类的一致,并应充分考虑重要性原则,择其数额及性质上较为重要的项目予以调整,这种调整一般都基于本国公司观念进行。

假定分析的焦点是利润项目,其程序可细分为:

1、分析国外公司与本国公司所采用的税收规则、税务报告会计规则以及财务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及其差异。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①固定资产的成本计价和折旧计提;②存货成本的计价;③长期合同会计;④研究和开发费用;⑤借款费用;⑥外币折算;⑦递延所得税;⑧企业合并;⑨商誉;⑩无形资产。

2、确定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国外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一般可以通过会计政策评价的三栏式表格进行。第一栏记录进行财务处理的项目;第二栏列示对这些项目进行确认与计量时国外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第三栏指出相对应的本国会计准则的处理。会计政策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六类:①与本国会计准则相类似;②与本国会计准则没有重大差异;③与本国会计准则处理的结果类似;④仅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的;⑤与本国会计准则没有等同的;⑥与本国会计准则产生重大差异的。其中,第0、0项需要进行重新表述,并对重新表述的依据作永久性记录,以便进一步降低未来进行复核的成本。

3、按照本国公司的会计准则,对国外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和转换。这项工作可以在已设计好的转换工作底稿中完成。该工作底稿的第一大部分,列示被分析公司基于国外准则而得到的收益和现金流量指标,第二大部分列示第一部分的收益和现金流出按本国会计准则、会计政策而得到的等价数据。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持续经营收益、持续经营现金流量和净利润项目。

4、重新编制公司的会计报表。

第三,根据需要,采用一定的折算方法将以外币表述的国外会计报表折算为以本国报告货币表述的会计报表,同时,采用一定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作物价指数调整。

四、计算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评估

在国内会计报表分析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的计算。但是在国际会计报表分析中,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权威的反映国际会计报表偿债和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分析体系。

1987年,英国多雷多大学会计教授吉布森在《财务分析家杂志》上发表了国际会计报表分析中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按重要性程度排名,反映偿债能力的前十个重要比率分别是:固定负债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负债/权益;财务杠杆程度;长期负债/总资产;总负债/总资产;总权益/总资产;普通股/总投资;现金流量/长期负债到期额;总债务/净营运资本。反映盈利能力的前十个重要比率分别是:税后权益报酬率;每股利润;税后净利;税前权益报酬率;税前利润;税后资产报酬率;税后总投资报酬率;税前总投资报酬率;营业杠杆;息税前资产报酬率。

1981年,美国了份涉及财务比率的研究报告认为,最重要的十大财务比率中反映偿债能力的是:流动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盈利能力的是:每股利润、税后权益报酬率、税后边际净利、税前边际净利、税后投资总额报酬率:税后资产报酬率。其他比率有:股利拉利比率、价格/取利。

从英、美两国的调查研究对比可以发现:目前人们对反映国际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的认识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分歧(如流动比率在英国的重要性就远不如在美国)。财务比率计算没有公认、权威、固定的指标和模式,只有将它们与被分析企业所在国的经济环境、被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企业战略,甚至自身经营管理等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因此,国际会计报表分析应当是将某一企业的财务比率放在产业经济、企业战略等背景环境下进行与行业平均财务比率的对比。

五、作出综合评价

国际会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国际证券投资和跨国公司内部管理作出相关的综合评价。对国际企业财务的综合分析在于,全方位地了解企业价值、企业经营及理财情况。为此,必须在净化报表的前提下,将被分析企业的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如企业的经济环境、产业特征、竞争策略)、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诸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面地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的估价和管理决策的制定作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可以借鉴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信用能力指数概念的思路,选定一些反映国际企业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的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然后用线性关系将其结合起来,建立数量模型,再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权数),然后通过其与各国各行业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以及总体指标的累计综合得分,从而对过际企业的综合财务情况作出相对客观的量化评价。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司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 工作建议

一、从财务报表分析入手,了解企业整体状况

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曾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管理者在努力了解竞争对手的同时首先应该全面了解本企业的情况,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正是企业管理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自身企业整体状况的最有效的手段。

财务报表是企业的提供企业经营和财务信息的正式文件。公司定期的至少有两张主要报表: 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作为对这两个报表的补充和说明,同时的往往还包括一些附表、附注及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有关当局还要求企业提供现金流量表,提供企业与外界之间的现金交易信息。通过对会计报表及其补充资料的分析,处于不同地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和企业的其他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到他们各自想要了解的许多情况。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本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了解到企业资产的分布及其流动性、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费用水平等基本情况; 通过与历史财务报表数据的对比,则还能了解本企业一些重要的发展趋势,从而有利于决策者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和条件,制定出切合本企业实际的决策。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对竞争对手或同行业的其它企业的财务报表与本企业财务报表的对比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以及本企业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有利于在决策中充分考虑竞争因素和为企业设定竞争目标。作为投资人的上级企业及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下级企业或潜在的投资对象以及它们的竞争对手的财务报表的分析,了解下级企业或潜在的投资对象的基本情况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发展变化趋势,从而有利于加强对下级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考核和监管,也有利于作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策。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首先,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价值并不等于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在我国,有关法规允许计提的各项准备以及折旧、摊销等比例严重偏低,致使现金以外的企业资产账面价值往往高于其实际价值,而且由于各企业情况不同,报表对资产价值的高估幅度也难以直接通过报表数据加以确定。

其次,通过损益表数据来考核下级企业的经营业绩时,除了因与前述相同的理由,对有关资产的高估会导致对利润的高估外,把净利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也有许多明显不合理之处。由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对设备和场地的投资、利息水平和税赋水平等等因素一般不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可以控制的,而净利润指标却是涵盖这些因素的。把被考核者无法控制的因素纳入考核范围违反了可控 不可控原则,往往会导致错误的或有严重偏差的结论。

最后,财务报表无法直接提供我们关于技术先进性、产品结构、人力资源等等关乎全局的基本情况。

三、关于如何弥补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建议

在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了解企业整体状况过程中存在的上述局限性,有些我们可以借助进一步的财务管理方法加以解决,有些则可能要借助其它管理学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

对报表资产价值不实,不能准确反映企业整体资产状况及其结构的问题,有些企业有一些相当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根据本企业或本行业客户的总体经营状况和支付习惯,确定不同帐龄段应收账款的坏帐比例,通过滚动的帐龄分析,定期调整应计提的坏帐准备额; 对于存货用市场价值或变现价值来调整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价值则使用重置成本进行调整。经过这样的调整,就基本上保证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结合报表使用,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企业情况。为了更加有效地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许多企业的董事会或上级公司对净利润标准作了调整,通过财务手段把利润指标中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可控制的因素剔除,这样就可使考核指标更趋合理。例如总公司对下属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主要考核指标采用息税折摊前收益(EBITDA)=净利润+利息支出所得税+折旧+长期资产摊销额。这个指标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包含的企业经营者不可控制的利息费用、企业所得税支出、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等其它长期资产的摊销费用加回,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经营者的工作成果。这样的指标结合其他一些财务指标如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销售率(销售额/固定资产净值)等,以及一些非财务指标如新产品开发速度和储备数量、员工培训情况等,就可以相当全面地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最后,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等管理分析技术对我们了解财务报表及其它财务方法无法提供的有关企业整体的情况十分有效。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真正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熟悉现代管理理论,能从企业的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否则很可能作出完全错误的判断。SWOT分析法,是一种全面分析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整体定位的管理学方法。这种方法把企业内外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各种因素划分为源自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ths) 和弱点(Weaknesses) 和来自企业外部的机会和挑战(Threats) 四个大类,然后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让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一起,有时还需要聘请咨询专家参加,对上述四类因素逐类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务求全面掌握企业整体情况,以便在进行决策时扬长避短,抓住机会,更好地应付面临的各种挑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作为商务的语言,会计报表中隐含了十分丰富的信息,在我国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大多数企业都把对会计系统的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文章从会计报表分析入手,探讨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如何利用财务会计报表了解企业整体状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燕.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如何阅读财务报表[J].财经界(学术版). 2011(07)

[2]林会.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玄机”[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 2006(04)

[3]赵俊秀.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因素分析[J].财务与会计.1994(05)

会计报表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报表分析;真实性;经营决策;信息披露

Abstract: Although most enterprises can make financial statements on time at present, the attention payed to the statements analysis is not enough, which causes the unqualified analysis of the statements, not only not thorough on the content, but also the confused methods; and the in-depth analysis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is fewer, insteaded by just simply applying formulas, which may lead to wrong judgment made by the information user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paper aims to integrate financial work into enterprise management, not just bookkeeping and accounting, and provide authentic and valuable data for the statements users to make dicision.

Key words: satement analysis; authenticity; operating decision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会计报表是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内容,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一份有价值的会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报表的不同使用者及时正确地了解企业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资产管理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报表的使用者在错综复杂的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可以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做出正确的财务政策和经营决策。下面围绕主要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简要分析会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会计报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现行财务报告无法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典型表现,在于对一些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以及一些潜力巨大的企业巨额无形资产在财务报告中不能得到反映,从而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的需要;还在于违背真实性原则,将报表加以粉饰;或者忽视相关报表之间的相关性,片面放大或缩小个别的报表项目等等。

(一) 当前环境下传统财务报告的缺陷

注重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历史,忽视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注重对企业有形资产和财务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忽视对企业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注重财务信息的披露,忽视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注重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金额,忽视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会计报表数据虚假不实

1、存在会计报表粉饰现象

为了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发行股票、减少纳税等目的,利用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虚拟资产、股权投资等人为的调节利润,从而粉饰会计报表。

2、会计报表中虚假错误现象

(1)乱列成本费用,利润巨额冲销

(2)隐瞒销售收入,账外设账

(3)虚假确认收入,追求利润最大化

(4)高估资产,虚拟资产大量渗透

(5)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

二、会计报表缺乏真实性导致的后果

虚假财务报告将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增加市场交易费用,制造泡沫经济、扰乱经济秩序,失信于广大投资者,沉重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影响我国经过多年好不容易培育起来的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不能真正的体现,同时,还影响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进程。虚假财务报告造成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会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增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欺诈广大投资者,误导国家对目前经济的判断,导致国家制定出不符合实际的经济政策,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再加上现在企业高层在决策时以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虚假财务报告给决策者以错误的导向,导致决策失败,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会计报表分析的改进

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国外就掀起一股改进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浪潮,纵观各种财务报告的新模式,不难发现其目标均在于促使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有用,不断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要求。由此,未来财务报告的改革与改进,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针对会计报表缺陷问题的改进

1)拓宽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范围和内容,应当将与信息使用者有关的非财务信息、社会责任信息、预测信息、分部信息、管理会计信息等纳入披露的范围,同时,对现行财务报表不能反映的一些“表外项目”也能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必须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且不能超出财务会计的对象和职责。

2)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当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体系,这样可以促进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现有的价值。

3)未来财务报告应达到可靠性、相关性的高度统一,未来的财务报告不论怎样改革,只有在综合分析提供信息的费用和效用的恰当比例的条件下,达到可靠性和相关性的高度统一,才不会偏离财务会计的本质。

4)增加未来预测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来说,企业未来的信息才是最相关的。

(二)针对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的改进

1)剔除不良资产

剔除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等不良资产。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则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二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减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水分”。

2)剔除关联交易形成的利润和成本费用

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

3)剔除异常利润

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和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因为企业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时,所产生的利润通常通过这些科目来体现。

(三)针对会计报表虚假错误问题的改进

1、对会计报表项目间勾稽关系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间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来辨别会计报表的真伪,是投资者鉴别会计报表真实性的主要方法。

2、对会计报表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财务报表时,可以将企业相关财务比率作纵向以及横向的比较,以期发现重大的或异常的波动来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可靠。

3、对会计处理方法调整进行分析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及以前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而对于会计估计变更则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对会计处理不同技术方法的选择及其变更,往往成为公司粉饰会计报表的手段。

4、对资产及盈利质量进行分析

投资人对企业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质量分析应着重关注几点:存货占流动资产、总资产的比例与往年相比是否大幅增长或高于同业平均水平;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合计占流动资产、总资产的比例是否过高;是否存在委托理财、抵押担保等潜在损失;是否存在关联方长期占用巨额资金情况等。对利润表盈利质量分析应重点关注:经常项目或核心收益(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析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主营业务收入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以及“净利润”与“现金净流量”的同步程度,分析企业的收入以及盈利的现金保障程度;关联交易作价是否公允及其对利润总额的贡献程度,分析企业市场环境下生存以及发展能力等。

上一篇:校本课程建设范文 下一篇:现代文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