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研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3:49:33

化学科研论文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1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中学化学学习的是最基本的实验和操作,许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需要自己亲自动手完成的科目,再加上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通过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教会学生脑、手并用,用实验方法去探索和学习知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那么,具体该怎么操作呢?下面是我的一点微末见解,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一点点用。

一:教师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带路人和榜样,一个不具有较高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的老师是不可能带领他的学生走上科研和创新之路的,就好象一个不认识路的向导是不可能带领游人饱览美丽的风光名胜的,甚至还有可能带领大家误入歧途。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学习,使自己拥有较强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从而引领学生在科研和创新的道路上前进。

二: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条件,培养其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

为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习、获取新知识的情境。建构式教学理论提倡“做中学、学中做”,化学实验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环境。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就应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规律的刺激,让学生养成科研和创新的习惯,因为“记忆需要不断地重复以加以巩固,否则就会遗忘”,而当一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后,就很难丢弃。所以,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贯穿于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养成习惯,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科研和创新的眼光观察事物,时时想到用科研和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今年我教的一个班级是从全年级中挑选出来的学困生,有的是基础差,有的是学习习惯差,有的是先天素质较差。面对这样的学生,能谈得上培养他们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吗?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就为学生做了“魔棒点灯、小猫捉迷藏、烧不坏的手帕”三个实验。神奇的实验现象把学生们都看傻了,引起了他们对化学的强烈兴趣,充满了好奇心。接着我又请学生上讲台,亲自来做这些实验,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我让尽量多的学生亲自试了试。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随后的空气的组成这一节教学中,有一个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在演示完实验后,我提示学生能否自己寻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做一个类似白磷在钟罩中燃烧的装置,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我给了学生一周的时间,一周过后,居然有二十三个学生带来了他们的作品,令我大为吃惊,要知道,这可是一个特殊的班级。学生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

方案(1):材料:去底的输液盐水瓶(带胶塞)、脸盆、自制药匙(用铁丝末端固定一个铁片做成)、打火机

药品:磷

方案(2):材料:去底250毫升矿泉水瓶(带盖)、大碗、自制药匙(用铁丝末端固定一个铁片做成)、打火机

药品:磷

方案(3):材料:破试管(去底)、胶塞、自制药匙(用铁丝末端固定一个铁制小勺做成)、打火机

药品:磷

通过做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和创新精神,拓展了他们的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也打破了学生心中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神秘和畏惧,为他们打开了通往科研和创新的大门。让他们认识到科研和创新可以是在学习和探索中不断进行的,帮助他们树立了信心,培养了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在随后的教学中,我更加注重通过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化学实验培养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机会。例如:讲硫和磷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硫和磷的量若小,演示实验的效果会很差,几乎看不到现象,量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又太多,威胁到师、生的健康,污染了环境。我就想到引导学生制作一个新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将制作这个新装置作为一个家庭作业,给了一周的时间。一周后,学生交来了他们的作品,如下:

装置一、材料:广口塑料饮料瓶(农夫果园果汁的瓶子,带盖)、铁丝、蜡烛(用于密封)、小铁勺、温度计、塑料饮料管、铁制白酒瓶盖

原理:将小铁勺固定在铁丝上,当作药匙。将铁制白酒瓶盖固定在小铁勺上方,用以盛水,在饮料瓶盖上钻三个小洞,分别将药匙、温度计、塑料饮料管固定在饮料瓶盖上。药匙中放硫和磷,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温度计插入盛有水的铁制白酒瓶盖中,测量水温的升高,从而观察放热现象。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的气味可通过塑料饮料管闻到。再在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硫,饮料瓶盖上,避免了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逸出,污染环境。

优点:材料易得、制作简单、环保、观察全面、效果好。

装置二、材料:铁丝、青霉素瓶(带胶塞)

原理:将铁丝砸扁盛放药品,点燃后放入青霉素瓶中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优点:材料易得、制作简单、环保、观察全面、效果好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2篇

1.1论文学科分布2009-2013年陕西省被SCI收录的论文排名前十位的学科类别如表2所示,分别为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数学、科学技术其他主题、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及光学。统计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交叉学科,所以论文学科类别数量的统计总数会大于16876篇。可以看出,这些学科在陕西的科研实力较强,属于陕西的优势学科。如何巩固优势学科的领先地位、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互补研究,带动薄弱学科的发展,是下一步科研机构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2论文机构分布表3列出了2009-2013年陕西SCI论文的机构分布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排名在前十位的机构均为高校,说明高校是陕西科研活动的主力军,这与陕西是一个教育大省,拥有众多高校的背景一致。陕西也拥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其中发文数量较多的有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165篇)、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120篇)。医疗机构方面,陕西省人民医院发文数量最多,为74篇。总体来看,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的发文数量远远少于高等院校。

1.3论文地区分布表4列出了陕西各地市的论文分布情况。其中,西安作为省会城市,论文数量遥遥领先,所占比例达到74.18%。西安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西安的教育资源丰富,在西部地区和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杨凌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聚集了大批农、林、水等70个学科的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的“农科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的带动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其他地区的科技资源则相对较弱。

1.4来源期刊分布对2009-2013年陕西SCI发文来源期刊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5。排在前十位的期刊出版地分别为美国、荷兰、中国、新西兰和英国。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影响因子最高,为3.73,而荷兰的《电磁波及其应用杂志》和英国的《结晶学报E辑:结构报告网络版》2012年无影响因子数据。

1.5合作国家和机构分布国家、地区和机构间进行横、纵向的科研合作,联合攻关,优势互补,是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重要途径。分析论文的国家、机构合作度,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个国家、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科研交流和合作情况[3]。经统计,2009-2013年间与陕西合作的国家和地区共有76个,说明陕西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科研合作开展较为广泛。表6给出了与陕西合作发文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名单,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除本国合作外,主要的合作国家有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其中与美国的科研合作数量远远超出与其他各国的合作数量。表7列出了2009-2013年与陕西科研合作较多的国际机构。表6的统计数据显示,与美国的科研合作数量最多,所以合作较多的科研机构也多数来自美国,除了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法国的巴黎第11大学及加拿大农业与农产品部外,前十位合作机构中的其他七个都来自美国。从合作机构的类型来看,多为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除了美国农业研究局和加拿大农业与农产品部外,其余8个合作机构均为高等院校。

1.6被引用情况分布从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可以看出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表8及图2给出了2009-2013年陕西SCI论文被引用情况。16876篇论文中共有10101篇论文被引用,2013年时间较短,引用数量不多,2009-2012年被引用论文占论文数量的比例都达到或超过了60%。总引用频次方面,2010年数量最多,达到了18083次,其中单篇最高引用频次达到821次,排在第二位的论文也被引用了555次,第三至五位论文引用频次分别为141次、127次、106次,均超过100次,说明2010年论文总体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从图2中看出,2009-2013年文献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被引用文献数量在2011年达到最高点,总引用频次在2010年为最高值。

2结论

从以上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过去的五年里,陕西的科研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同多个国家、地区和机构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学术条件、科研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是陕西科研的主力军。在学科领域方面,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光学等是陕西的优势学科,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但从统计数据中也看出,陕西的科研论文类型比较单一,学科及区域发展研究不够均衡,发文期刊影响因子普遍不高。因此,要提升陕西的科研实力,需在巩固优势领域科技研究的基础上带动各领域的不断发展,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进国内外合作,实现陕西科技及经济水平可持续发展。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3篇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技术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刊物,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SCI-Expanded(以下简称SCIE)是汤姆森公司在原有的SCI文摘版源刊基础上精选了另外的部分杂志所形成的网络版,一般称之为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当前,尽管科学引文索引(SCI)在我国科技评价实践中备受争议,但是在某一科研单位、某一地区的综合科研能力的评价,甚至科研领域的战略性研究的制定等方面,有其一定的宏观评价价值。本文以2009年浙江省论文在SCIE数据库中被收录的数据为基础,将对浙江省的科研水平进行多种角度的分析,为科研管理部门、科技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2009年度SCIE收录浙江省论文的统计分析

以地址“zhejiang”为检索字段,限定入库时间为“2009年”和数据库为“SCI-EXPANDED”,在WebofScienc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得到7879条检索记录,即2009年浙江省共有7879篇论文被SCIE数据库收录。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机构分布统计分析

根据被收录论文数量排名统计,排名前十的机构分别为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温州医学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等。科技论文是一个机构基础科研力量的反映指标。从上述两表可以看出,整个浙江省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而浙江大学更是占绝对优势,被收录论文达5000多篇,占据所有被收录论文的2/3。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比较薄弱,在排名前一百个机构中,仅仅只有六个机构为非大学机构,且除了浙江农业学院被收录论文数量为58篇,其它机构被收录论文数量均在50篇以内。企业的基础科研非常欠缺,在排名前一百个机构中,没有浙江省内大中型企业出现。

2.2合作机构统计分析

当今科学研究在研究规模、投资强度、研究方式以及涉及的领域等方面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双边和多边参与的学术合作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趋势,也是推动科学前沿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通过对非浙江省机构(即合作机构)进行排名统计,排名前十的合作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以及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从上表可以得出,在合作机构选择中,浙江省内作者以选择国内机构为主要合作方,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为合作最为密切的两家机构。但国际合作相对较少,排名前十的十家合作机构中,只有香港中文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为大陆外合作机构。

2.3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期刊的总被引频次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类似,文章的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某项研究工作的关注程度,从某一方面可以显示科学论文在科研过程中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目前的研究评价中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被引频次来衡量论文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7879条检索结果中的文献进行被引频次的统计排序,得出,超过被引频次10次(含10次)的论文有153篇,其中,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的有1篇,超过50次的有9篇。被引频次统计排名前十的10篇论文中,有8篇论文的作者机构为浙江大学,有8篇论文的学科类别为跨学科类别。

2.4学科分布统计

通过对7879条检索结果进行学科领域分布统计,所属学科领域排名前十的主要有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应用数学、电气电子工程学、光学、化学工程学等。从学科类别排名可以发现,浙江省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材料科学、化工、应用物理领域以及跨学科领域等,但学科领域之间的研究力量比较均匀。

3结论

(1)科研力量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基础科研能力非常欠缺。政府在科研投入时应充分考虑资源均衡;科研院所应该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企业要扬长避短,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或引进创新,然后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研发创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2)科研机构对外合作交流较多,但国际合作较少。虽几个国际知名学校合作,包括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等,但数量极少。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4篇

通过对论文总刊载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发表在《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的论文数量最多,占论文总量的14.8%,其次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6%)、《安徽农业科学》(5.6%)、《蚕业科学》(2.7%)、《黑龙江畜牧兽医》(2.0%)、《水土保持学报》(1.9%)、《中国兽医杂志》(1.7%)、《中国农业科学》(1.7%)、《生态学报》(1.7%)、《中国农学通报》(1.6%).

2论文引用情况

引文索引既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文献信息查询工具,又可作为对论文、学者、学科、机构、地区等科研情况的统计以及对期刊进行分析的有力工具[3].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论文2005-2012年的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大学园艺学、农作物、畜牧与动物医学、农业基础科学等领域论文引文率较高.这反映出西南大学园艺学、农作物等相关研究领域的论文产出率较高,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分析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的为107次,最低的为47次,的年度主要集中于2005-2008年.按学科领域划分,作物生理学、畜牧与动物医学、遗传学和土壤学等研究领域的论文被引率最高,说明这些论文学术价值较高,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受国内学者关注的程度较高.研究论文在2005-2012年被引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说明这7年间该校的农业科研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均有较快的提升.

3SCI收录英文论文分析

3.1论文学科分布

在我国,被3大引文索引数据库WebofScience(即SCI、SSCI、A&HCI)收录文献和被引用频次的多寡,被视为一所高校科研水平、科技实力和综合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4].参照中国图书馆编目分类规则,对从WebofScience中检出的1949篇论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农业科学相关学科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论文产出率最高,分别占论文总量的33.5%,14.7%和14.3%,而病理学、免疫学和渔业等3个学科领域总论文产出率较低,分别占农业相关学科论文总量的0.8%,1.0%和1.2%.

3.2论文年代分布

农业学科英文论文2005-2011年数量逐年显著递增,2012年下降的原因可能与统计时数据库的论文还未收录完全有关.

3.3期刊分布

笔者统计了论文总刊载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英文的期刊分布比较广泛,说明该校农业科学学科开展的研究工作范围较广.

3.4论文引用情况

对2005-2012年的被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环境科学、农学等领域论文引文率较高.这反映出西南大学在这几个研究领域英文学术论文产出率较高,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分析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为177次,最低为76次,文献的发表年份主要集中于2005-2009年,说明这5年是该校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取得显著成绩的年份.在这10篇论文中,遗传学、昆虫学(蚕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领域的论文被引率非常高,说明这些论文学术价值较高.论文在2005-2012年被引量逐年呈上升态势,说明这7年间该校的农业科研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有较快的提升,且部分学科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4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学科的比对分析

以第一作者机构为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检索入口,检索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2005-2012年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WebofScience数据库2005-2012年的英文论文,通过、筛选,最终确定了7098条中文记录和2361条英文记录进行对比分析.

4.1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比对分析

2005-2012年间,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学科核心期刊发文总量为7098篇,西南大学为5035篇,数量上差距较大.原因之一是检索论文的时间范围为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而西南大学合并时间是2005年7月,前6个月的发文量未统计在内.对2个学校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对比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华南农业大学在植物保护、园艺及畜牧与动物医学领域科学研究较西南大学有优势;而西南大学的优势领域为蚕蜂与野生动物保护、水产和渔业及农艺学.

4.2SCI收录英文论文分析

2005-2012年间,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学科英文发文总量为2361篇,本校为1949篇,发文量差距较大.原因之一是检索论文的时间范围为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而本校合并时间是2005年7月,故前6个月的发文量未统计在内.对2个学校的学科研究领域进行对比分析,从表5中可以看出,华南农业大学在农学、植物学、动物学和昆虫学领域的科研英文论文的发文量大于西南大学,而西南大学的优势领域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近年来,西南大学农业学科发展较快,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表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比重逐年增大.根据发文总量的变化曲线,结合该校的科研发展状况,总结原因可能有以下3点:1)国家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十一五”期间,西南大学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经费大幅增长,年增幅均达到20%,总经费超过了9亿元,推动了科研成果的产出.2)国家科技平台建设项目改善了科研环境.学校建成了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服务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推进了科研论文的发表.3)学校与美、英、加、法等近20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进行学术交流.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增加,也使英文论文的产出量有了更大的提升.当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西南大学农业学科科学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但标志性成果仍然偏少,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仍需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学科研究领域的对比分析中,西南大学在蚕蜂与野生动物保护、水产和渔业及农艺学领域的研究在国内的影响力大于华南农业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上,华南农业大学在农学、植物学、动物学和昆虫学领域大于西南大学.基于此,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学科资源,重视农业学科的发展,保持优势学科,缩小与国内同类高校间的优势学科领域的差距。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计量分析 郑州大学 科研评估 SCI-Expanded

分类号 G250.252

Application of Bibliometric i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Articles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ang Shanshan

Abstract Taking 2937 SCIE papers publish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rom 2005 to 2014 as the source data, which are searched from SCI-Expanded of Web of Science published by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 this paper statistically analyzes the numbers of SCI-E papers, subject categories, document types, source publications, cooperative nations and agencies, reprint authors, funds of those published papers. It reflects from the sid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nd subject development, which can provide data references for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Keywords Bibliometric analysis. Zhengzhou University.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SCI-Expanded.

0 引言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产出质量和数量是评价机构、学科、人才、项目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进行科研绩效考核、学科评估和学术影响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论文下载量、发文量等则是近年来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随着科学的发展,各高校机构越来越重视论文的发文质量,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都在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此方面的研究[1-7]。

郑州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医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8]。通过统计分析近十年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的学术论文情况,不仅可以了解郑州大学的科研及学术水平状况,为学校制定职称评定、科技奖励相应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可以掌握其读者SCI-E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培训重点,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此外,通过对SCI-E论文收录情况的统计,可以掌握学校的重点学科发展脉络,及时巩固重点学科的发展,同时不断提高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

1 数据来源

1.1 SCI简介

美国著名情报学家Garfield于1955年提出了影响因子(IF)概念,并于1963年创立并出版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美国科学引文索引[9-10],是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技文献索引工具,其SCI-E数据库收录了全世界范围内各学科领域内的最优秀的科技期刊约8700种,其内容覆盖数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以及行为科学等150多个学科,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难点问题,为学术成就的量化评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11]。目前,科研机构论文被SCI-E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评价该机构学术地位、基础科研实力与水平和科技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12]。在我国,SCI-E收录及引用论文的统计分析结果现在也成为评价学术单位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教育部每年的高校排名统计,各级科委、高校主管部门的科研项目立项、评奖、职称评聘、博导聘任等都将此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13-14]。

1.2 统计数据来源

本文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xpanded)数据库为统计源,对SCI-E收录的以郑州大学为单位,在2005-2014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了统计。检索日期为2014年07月01日。检索策略为AD=("Zhengzhou Univ")AND AD=(450001);Document Type=All Document Types;Language=All languages;Year Published=2005-2014。由于“郑州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英文缩写比较接近,因此,对检索出的包含“Zhengzhou Univ Light Ind”(郑州轻工业学院)的文章逐一核对,去除不符合条件的共检索到文献2937篇。在本次统计的2974篇文章中,所有的检索对象的署名单位都是以标准格式“Zhengzhou Univ”为检索对象的,如果作者是用其他形式填写的作者单位,那么可能存在漏检情况,当然由于数据库收录与期刊发行时间之间也存在时间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信息的遗漏问题。

2 统计结果及分析

本文主要从科研生产力、科研生产者、科研机构合作情况等方面对郑州大学学者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2.1 科研生产力分析

2.1.1 发文量分析

2005-2014年,郑州大学共有2937篇科技论文被SCI-E收录(注:论文未区分是否第一作者)。各年份数量及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我们可以得知,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开始呈现出跨越式的加速增长态势,在2007年时增长速度达到最高,为82篇,虽然仅占总发文量的3.26%,但增长率为720%。2009年,数量出现了小幅度下降,但又迅速回升,在2013年时达到最高,目前为692篇,占总量的23.56%,相比增长率最高的2007年的82篇来说,增加了8倍多,由于2014年数据未收录全,但从现有前半年的数据来看,已经有313篇,大有远超2013年的趋势,从整体上看,郑州大学SCI-E论文的数量近年来维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同时也说明该校的科研实力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能力近年来得到较快的发展。

表1 郑州大学2005-2014年

被SCI-E收录论文数量统计

2.1.2 论文被引量分析

论文的被引次数是考查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如表2所示,郑州大学科研人员“0被引”的篇数为1474篇,“0被引率”为50.2%,这说明,郑州大学的科研人员所发表的论文,有一半以上是未被别人引用的,但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是郑州大学科研学者的论文质量较差,也可能是由于目前此类研究较少。当然,被引率与论文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郑州大学在以后的科研发展中,应加强科研素养,提高科学人员的科研水平,提高论文的科研质量。

表2 郑州大学人员发表SCI-E论文

在Web of Science中被引情况分析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13年9月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201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进入世界第5位,位次提升1位,提前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所规定的到2015年“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15];而截至2013年9月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4.3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92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6.51次提高了6.3%,世界平均值为10.69次[16]。而据在Web of Science上搜索到的数据显示,郑州大学科研人员在2005-2014年所发论文去除自引后的总被引次数为7699次,篇均被引仅有3.15次,这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我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郑州大学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1.3 论文学科分布分析

表3 郑州大学2005-2014年

被SCI-E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

根据Web of Science 提供的学科分类统计,郑州大学2005-2014年被SCI-E收录的2937篇论文分布于133个学科主题,学科覆盖面较广;从表3可以看出,2005-2014年间80篇以上的学科主题有22个,其中论文数量超过100的学科有12个,比例为69.7%,而这2937篇文章中,比较集中的学科是材料科学相关学科,其次则是与化学类相关的学科,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等学科。由此可知,郑州大学的化学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整体发展都比较良好,具有较强的实力。进一步分析发现,这22种学科中除了管理学、商务学论文数量超过了90篇以外,文学类的学科几乎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理论类的研究较难实现突破与创新,另一方面郑州大学在此方面重视不够也是影响文史类数量较少的重要原因。

为进一步分析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论文的学科分布,将材料科学相关学科的411篇论文进一步细分,发现与材料相关学科交叉的学科有32种,说明目前郑州大学的材料科学学科发展相对比较完善。其中前10种学科占到86.0%,如图1所示。由图1我们还可以看出,纳米科学领域是材料科学重点研究的相关学科,论文量达到58篇,占12.3%。

图1 郑州大学2005-2014年材料学科与MATERIALS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

2.1.4 文献类型和语种分析

从文献类型来看(见表4),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的论文以期刊论文(Article)为主,共2310篇,占78.7%;其次是会议论文(Proceeding paper)571篇,占19.4%,会议摘要(Meeting Abstract)34篇,占1.2%;综述(Review)20篇,占0.7%,其它形式论文(Editorial Material、Correction、Letter)共17篇,占0.6%。文献语种以英语为主有2818篇,占总数的96.0%;其次是汉语有119篇,占总数的4.0%。

表4 郑州大学2005-2014年

被SCI-E收录的论文文献类型分布

2.1.5 论文来源出版物

表5 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论文的主要来源期刊

(发文数量20篇以上)

来源出版物是评价学校整体科研实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出版物影响因子越高,表明该校学者们的学术影响力越高。对2005-2014年SCI-E收录的郑州大学论文的期刊来源进行统计,被检索到的2937篇文献发表于516种期刊上,其中累计发表篇数大于20篇以上的期刊有12种(见表5)。其所刊登的学位论文数量为584篇,统计结果显示,郑州大学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上的论文数量为174篇,远远超过了发表在其他期刊上的论文,是排在第12位的《BIOORGANIC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期刊发文量的8倍多,这说明郑州大学科研人员的研究过于集中,经进一步查证,发现该174篇论文中有138篇属于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材料科学相关学科),和上面分析的郑州大学学者发表的论文中,材料相关学科论文数量最多相吻合,而其余36篇论文分属于24门学科。此外,发表在《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和《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S A C》这两种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均超过50篇,也是郑州大学发文量比较高的期刊。但是进一步对这12种期刊进行分析,发现郑州大学的学者们所发表的外文会议文献较多,其中发文量最高的《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也主要是收录各种会议论文,排名第三的《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S A C》和排名第八的《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都是国际会议论文集,仅这三种期刊发文量为273篇,占前12种期刊的46.7%,说明郑州大学的学者们普遍注重参加国际会议,已经开始加强与国际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进步,但是郑州大学的学者们也应增强在国际期刊上。

为了进一步分析郑州大学学者们所发表的论文情况,我们加入布拉德福定律,通过布拉德福定律来对学者的学科凝聚力进行判定。

表6 以布拉德福定律确定的核心期刊数量

根据研究核心期刊的布拉德福定律类推分析郑州大学学者所的核心期刊,表6显示,核心区和相关区的布拉德福常数是4.25,接近理想值5,而相关区和边缘区的常数仅为1.8,虽然不等于布拉德福常数的理想值5,但是通过此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寻核心著者群。通过表6我们可以得出:(1)三个区域的期刊数量逐区上升,其中核心区期刊数量为40种,相关区期刊数量为170种,边缘区期刊数量为306种;(2)三个区域内期刊的载文量逐区下降,核心区发文量较集中,郑州大学学者们平均在每种期刊发文24.43篇论文,是郑州大学学者们进行分析研究的核心期刊;相关区发文量次之,平均在每种期刊上发文5.74篇论文;边缘区最低,平均在每种期刊上刊载3.22篇论文。

2.2 科研生产者分析

2.2.1 作者人数与作者数量

为了更精确地统计作者的发文情况,作者统一采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为统计对象。统计显示,郑州大学学者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数量为2138篇,详见表7。

表7 以洛特卡定律确定的核心作者数量

从表7可以看出,郑州大学学者们的发文数量基本符合发文数量增多、作者数量减少的规律。将实际的发文作者数量与洛特卡定律计算出的作者数量进行对比,发现计算出的作者数量与实际数量都略有偏差,如在发文数量3篇、6篇、7篇、12篇等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仅有2138篇以及学科不同的缘故,而从表7也可以看出,郑州大学已经形成了以这部分人为中心的核心著者群。

在发文比例上,2005-2014年期间,共有761名作者以通讯作者的名义发表了2138篇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人均发文量为2.81篇,其中发文量40~49的作者有2人,他们的发文量为85篇,占总发文量的3.98%;30~39篇的作者有3位,他们的发文量为105篇,占总发文量的4.91%;发文量20~29篇的作者有4名,总发文量为86篇;发文量10~19篇的有30名作者,共发文382篇,占总发文量的17.87%;1~9篇的有722名作者,占作者总数的94.88%,发文量为1480篇,占总发文量的69.22%;发文量为1篇的作者共有427名,占总人数的56.11%,但发文量却只占19.97%。

2.2.2 通讯作者

为进一步分析上文所提出的核心著者群,本文将排名前十的作者做了进一步的统计,结果发现,排在第一名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者,而郑州大学的学者只是与其合作,因此为了更精确地分析郑州大学学者的作者分布情况,本文又对Web of Science中收录的通讯作者地址为郑州大学的学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表8所示。

表8 郑州大学前十名的通讯作者

及其所在院系

从表8可以看出,郑州大学近十年来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作者发文量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刘宏民、臧双全、张振中、冶保献和李华五位作者发文数量都超过了30篇,遥遥领先,从其所在学院也可看出,郑州大学的化学和医药专业较为成熟,科研实力比较强。由于Web of Science主要是以理工科为主,因此文科院系的数据统计不全面,在此没有进行文科院系的比较。

2.3 科研机构合作情况分析

2.3.1 合作国家分析

国家间合作是揭示不同国家的学者们在同一个或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学习程度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2005-2014 年郑州大学发表的2937篇SCI-E收录论文中,共计与26个国家(地区)的科研机构进行了合作。如图2所示,合作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共197篇,占6.7%;其次是俄罗斯,合作论文数83篇,占总数的2.8%;韩国、德国的合作数量基本相差不大,分列第三、四位。图2列出了与郑州大学合作论文数量大于10的国家,总共15个,我们可以看出,除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之外,其他的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其科技实力都比较强,郑州大学与这些国家的学者合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郑州大学的实力。1982年郑州大学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05年成立专门负责留学生工作的机构――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非洲等31个国家和地区,而从郑州大学的合作国家来看,也基本属于这些国家的[17]。

图2 与郑州大学合作发表SCI论文超过10篇的国家

2.3.2 合作机构分析

表9 与郑州大学合作发表SCI-E论文

超过70篇的国内机构

合作机构的分析是揭示郑州大学的学者们在学科间、专业间进行思想融合、观点交互的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郑州大学与国内外共322家机构之间产生了合作关系,其中合作发文数量达到70以上的机构有17家。从表9可以看出,郑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的SCI-E论文最多,合作论文数量为200篇,占6.81%。众所周知,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高科学研究机构,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在很多方面都代表着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因此,郑州大学选择与这样的机构合作,不但有利于自身在合作中迅速提高,而且能与这样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合作也反映其自身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实力。其次是与河南工业大学(104篇,3.54%)的合作。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省内工科研究实力最强的高校,且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再次是与南京大学(95篇,3.24%)、北京大学(95篇,3.24%)、清华大学(95篇,3.24%)等高校合作,这些高校都是国内著名的重点高校,与他们的合作,表明郑州大学的科研实力得到肯定。

2.3.3 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在期刊选题、组稿甚至稿件的评审中均占有一定的地位。在期刊评估中,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被认为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这项指标在国内三家文献检索及统计机构已经公布的统计报告中均有采用[18]。

统计发现,2005-2014年,郑州大学被SCI-E收录的2937 篇科技论文共得到395个资助机构的资助,有11家机构资助的数量超过40篇,占67.38%,其中50篇以上的有7家机构,所占比例高达61.32%,这说明这7家机构是郑州大学的战略合作机构。表10显示,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为1304篇,占总数的44.4%,其次是中国科学院,资助124篇,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21篇,说明这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科研项目的资金资助对郑州大学科研及科研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表10 基金资助超过40篇的基金机构

3 结语

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目前郑州大学的科研实力与水平。郑州大学的优势学科是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生物学、数学和药理学等学科,在今后的发展中,郑州大学应保障这些学科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同时郑州大学在加强与外校科研人员合作的同时,也应注重本校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不能一味地只注重合作。此外,科研人员还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总体上来讲,近十年来,郑州大学的科研实力有显著的提高,但与国内的其他比较著名的高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说明郑州大学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 1 ] 任胜利.特征因子(Eigenfactor):基于引证网络分析期刊和论文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3):415-418.

[ 2 ] 赵鸿雁.2009年《情报科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2(12):70-72.

[ 3 ] 张雯.SCIE收录华南师范大学科技论文统计分析:以1999―2011年统计为例[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19-23.

[ 4 ] 曾磊,安钟利,王璐瑶.SCI论文奖励制度对高校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10-112.

[ 5 ] 张玲,赵宁,王秋.SCI收录高校学术论文情况统计与分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1):192-195.

[ 6 ] 夏志锋,李秋实,周秀会.SCI收录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学科评估研究:以天津工业大学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2):37-40.

[ 7 ] 张威,王宗亮.电子期刊库对于高校化学学科科研的文献保障状况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用户近五年SCI收录论文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2(2):108-111.

[ 8 ] 郑州大学介绍[EB/OL].http:///gaikuang.htm.

[ 9 ] Garfield E.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J].JAMA,2006,295(1):90-93.

[10] 蒋宇.基于Web of Science收录统计评价研究:以宁夏大学2001―2010年SCI论文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97-300.

[11] 李瑞芹,刘芸杰.2005―2009年SCIE收录山东农业大学论文统计分析[J].情报探索,2012(1):48-50.

[12] 张雯.SCIE收录华南师范大学科技论文统计分析:以1999―2011年统计为例[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9-23.

[13] 胡兵,王昌度,许颖.从SCI看我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地位[J].图书与情报,2001(1):27-29.

[14] 彭晓东,张洁,魏群义.采用SCI-E对重点高校学术研究的统计分析:以重庆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05-110.

[15] 201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EB/OL].[2013-10-10].http:///ScienceEvaluateArticalShow.

aspx?ArticleID=95277.

[16]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跻身世界前五[EB/OL].[2013-09-27].http:///2013-09/27/c_117539394.htm

[17] 郑州大学网上新闻与公告[EB/OL].http:///msgs/vmsgisapi.dll/onemsg?msgid=09092810122723

39795.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6篇

近年来,国内外著名高校均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了研究。复旦大学张建林针对创新能力的不同类型和创新能力难以提升的原因,探讨了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问题。[3]万军民借鉴美国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分析了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高校协作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4]美国耶鲁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教育方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学会解决问题。剑桥大学在办学理念上强调理性训练和人格塑造,注重原创性研究,反对教育的功利主义;培养过程中注重“议”“写”环节的训练;校园氛围上重视文化融合与思想交流。柏林自由大学建立以集群发展中心、研究生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为核心的创新型联系网络,三个中心都鼓励创新性研究,加强与外国学者和科学家的合作,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哈佛大学注重教育的个性化,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创造性人格;麻省理工学院等则注重在启发式教学、跨学科学习、开放自主培养等方面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提倡学生独立学习,导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及为其创造宽松的研究环境方面,并且在指导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在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探索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有利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和模式,是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

(一)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以“创新和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全球的140多位校长普遍认为:教师是创新型大学的基础。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导师首先需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在人才培养中真正发挥“导”的作用,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自觉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只有导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角,能够站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前沿,关注社会发展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科研的兴趣,营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据有关统计,诺贝尔奖显示出明显的“集中性”特征,全世界约4%的科研机构占了22%的诺贝尔奖的获奖份额。如德国马普学会有17个获奖者,英国贝尔实验室有11个获奖者,日本东京大学有10位获奖者,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有7位获奖者。另一方面,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传承性”。如1909年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他的学生能斯脱,能斯脱的学生米里肯,米里肯的学生安德森,安德森的学生格拉塞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获得的集中性和传承性说明,科研的创新一方面需要一种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导师处于科学前沿至关重要。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显示,研究生在国际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前三位期刊上发表的优秀论文,60%以上出自同一科研团队。这些数据表明,导师能够把握学术前沿,并能及时将学生们带入前沿,在学科前沿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前提。若研究生导师自身道德修养、探索创新能力、对专业知识的精通和把握难以发挥楷模和导向作用,则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就是一句空话。

(二)打造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业特点的研究生立体化创新性培养平台,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为研究生学术工作搭建交流的立体化平台,开拓研究视野,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我校化学工程泰山学者实验室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专业特点,为研究生学术交流搭建了包括研究生学术报告轮讲平台、国内外学术会议平台、校企合作工程化实施平台在内的立体化平台,积极拓展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研究生学术报告轮讲平台包括研究生每月一次的学术专题汇报,报告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科研内容,也可以是对当今世界最新的研究进展的追踪;一年一度的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化学与化工技术发展分论坛则是整个齐鲁大地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的华山论剑;每月一期的研究生论坛则是邀请外校、外国的教师以及学术名流来校开展专题讲座;鼓励研究生参加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各种国际或国内的学会和年会;根据项目合作与人才培养需要,直接从具有科研创新实力和先进生产能力企业聘请高级研究人员任教,把最先进的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并不定期地带学生走进大型化工企业学习,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上述立体化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把握各自领域和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挖掘研究生的学习潜力和研究能力,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学术平台保障。

(三)结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正确选题,是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的选题首先必须符合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及趋势。只有符合本学科的发展规律与趋势,课题才具有研究的可行性和研究的持续性。其次,课题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和趋势,脱离社会发展需求和趋势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前沿,缺乏生命之源。再者,课题的选取应契合本人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对课题的研究才会有内在的动力。导师给学生自由,允许提出不同观点与问题,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最后,课题的选取不能脱离现有研究环境与条件。如果研究生所在实验室没有相应的设备及资料条件,题目再好,也无法开展相关研究。针对上述原则,我校化学工程泰山学者实验室针对新能源开发、二氧化碳减排、烟气除尘、污水处理等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引导研究生在流态化工程和颗粒学技术开展研究,包括大型多射流流化床的流型转变规律、流化床生物燃料电池、新型膜流化床、硼氢化钠水解制氢以及化学链燃烧等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例如,学生将传统的流化床反应器与微生物燃料电池相结合,提出流化床微生物燃料电池新型反应器,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同时实现电能的回收。该研究方向申请两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一项已获授权,并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篇,获得一项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再如,学生将二氧化碳化学链燃烧技术与煤气化技术相结合,开发煤炭/化学链载氧体气化技术,该技术可在煤气化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捕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已经在该领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两项已获授权。研究生在国内外著名期刊14篇。由此可见,结合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正确选题,是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规范过程培养是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疆;2013年;SCIE论文;统计分析

1 数据与方法[1-2]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简称SCIE)为信息源,对2013年被其收录的新疆任意作者发文情况从作者、机构、文献语种、来源出版物、文献类型、学科,以及合作国家(地区)分布,及基金与资助等九方面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

《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建设的数据库,内容覆盖数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医学、食品、工程技术等l50多个学科。其收录各学科核心期刊,所载文章水平较高,能及时、准确反映基础科学、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最新研究动态和科学界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学术界占重要地位,被科学界和科研管理决策部门作为国家和地区自然科学学术产出力的评价工具。被SCIE收录论文的多寡,被视为国家或地区科研水平、科技实力和科学产出力的基本指标。对SCIE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地区高水平、国际化学术论文的产出状况和分布状态,乃至科研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4年7月以检索式在SCIE数据库中,对2013年被SCIE收录的新疆任意作者的论文进行了检索。通过Excel、Web of Knowledge系统分析工具和TDA分析软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

检索结果为:发文共计1795条记录,相比2012年的1414篇,增加381篇,增幅26.945%。

新疆SCI-E发文量前16位作者所属机构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在疆研究机构处于领先地位,有8人上榜,分别占据2、4、5-6、8、10、14-15位的名次。另外8位作者来自新疆高校系统:新疆医科大学4人上榜,占据了1、9、11、16位的名次;新疆大学有3人上榜,占据了3、12-13位;石河子大学1人上榜,占据第7位。新疆企业中,无人上榜。

3 机构分布

新疆SCIE论文产出机构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有7家机构上榜,新疆大学以发文数374篇(占总发文数20.836%)位居第一,遥遥领先;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伊犁师范学院分别位列第3-4和第6-9位。另外有7家科研机构上榜:中科院驻疆机构占3位,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分别列第2、5和第10位;还有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中国气象局荒漠气象研究所,分别占据第12、14和第15-16位。医疗机构、企业中各有1家上榜:自治区人民医院列第11位,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列第13位。

4 语种分布

2013年新疆SCIE论文英文文献占绝对主体,达1708篇,占发文总量的95.153%;中文为87篇,占4.847%。较上年度呈现国际化程度继续提高的趋势,2012年英文论文占发文总量的91.867%,中文占8.133%。

5 来源出版物分布

新疆2013年SCIE发文10篇以上的期刊共19种,其中6种为我国出版;SCIE来源出版物影响因子最高的为54.42,位列8474种SCIE期刊的第2位。

6 文献类型分布

2013年新疆SCIE论文中绝大多数属研究级论文,共1641篇,占总发文量的91.421%;其次,会议摘要89篇,占4.958%;再次分别为综述文献、编辑材料、通讯、会议论文等。

7 学科分布

新疆SCIE论文学科分布,按学科发文量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医药学、化学化工、生物学、地球科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数学、材料科学、科学综合、农业科学、能源科学等。

8 合作国家(地区)与机构分布

2013年新疆SCIE论文联合署名数据揭示,论文主要合作对象以国内为主,国际合作以与发达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为主,。与新疆周边国家的合作论文,主要有印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

9 基金资助

对2013年新疆SCI论文的基金资助机构进行分析和整理,按资助论文数由多到少排序。

可以看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发表的论文最多;其次是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新疆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SCI论文共计90篇,列第三位。相比而言,新疆本地各类科学基金与资助(新疆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等)的SCI论文较少,还应加强资助力度,推动新疆基础研究的发展与发展[3,4]。

10 结论

2013年新疆SCIE论文产出综合分析结论如下:

(1) 高水平、国际化科学论文呈上升趋势。2013年新疆SCIE收录的任意作者的发文共计1795条记录,相比2012年的1414篇,增加381篇,增幅26.945%。说明我区SCIE论文产出效率的提高和科学研究实力的增强。主要来源出版物大多集中在我国出版发行的期刊上和影响因子较低的国际期刊上,影响因子最高的为6.023,新疆作者还需继续努力,在影响因子高,引用率高,科学影响力大的期刊上发文,以期进一步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 从论文学科分布看,新疆2013年SCIE论文按学科发文量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医药学、化学化工、生物学、地球科学、物理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数学、材料科学、科学综合、农业科学等。学科分布与新疆地域、地区特点和产业发展与优势产业布局的学科所属基本一致。

(3) 从论文产出作者机构分布情况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SCIE论文的生产主体,揭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新疆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新疆企业SCIE论文产出很少,主要产出单位为中石油驻疆企业。

(4) 无论从个人分布还是机构分布来看,均呈现“重要的少数”的集中化倾向:位居第一的新疆大学发文量达374篇,占整个地区发文量的20.836%;最高的个人作者发文39篇,占整个地区发文总量的2.172%。

(5) 从空间分布来看,论文作者和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首府乌鲁木齐,论文产出个人和机构分布呈现地区不均衡状态。

(6) 新疆SCIE论文联合署名数据揭示,论文国际合作程度相对较低,国内合作占据压倒优势。国际合作中,主要以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为主,同周边国家的学术论文合作有印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项目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2012年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张小云,等.2011年新疆SCI-E论文统计分析[J].科技广场,2012(10):158-161.

[3]张丽佳.基于SCI论文产出的广东省科技竞争力分析[J].广东科技,2014(1):9-14.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优胜论文 文献计量 文献评价

分类号 G255.51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and theories derived from the successful pap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scienti?c output, and then conduc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4 journals and one scientist, that is, Monatshefte fur Chemie, Monatshefte für Mathematik,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Chemical Reviews and MK. The adopted data come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It studies a number of references, citations and successful papers, which purpose is to make a more detailed and multi-aspect description of the journals and the scientist, and reflect the value of scienti?c output.

Keywords Successful paper. Bibliometrics. Document evaluation.

一篇科学文献的价值通常通过被引次数来衡量。被引次数与某一特定数值的关系用以评价科学文献的价值,而这些科学文献数量的多寡就被用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成就。H指数就是一项旨在评价科学家个人绩效的指标,科学家的数量和论文被引的频次本身包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1]。但是,基于H指数的科研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科研成果形态的差异也使其不能全面地反映科研状态[2]。

一篇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数量(number of references,NR)和其被引用数量(number of citations,TC)是相关的。拥有高参考文献数量的论文可以更好地接受评审人的积极推荐,并最终被出版物所接受。被引文献数和引用文献数的关系在期刊、主题分类以及学科层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优胜论文的数量可以有效地作为科研人员、期刊、科研机构等科研成就的评价指标。

被引文献数的SP评价方法的优势是由TC和NR的比例决定的。

(1)TC和NR的篇平均值在不同的学科中是不同的。比如在科学的某一分支领域,TC和NR都很高,并且有众多活跃的科学家和高质量的期刊,而在科学稍冷门的分支领域,数量相对就很少。在不同科学分支领域的引用行为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但不受活跃的科学家数量和高质量期刊的数量影响。基于SP的评价方法减少了他们的固有优势。

(2)TC和NR的篇均平均值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在大而富饶的国家,TC和NR都很高,而在小而贫穷的国家都较低。大而富饶的国家的科研人员有内在的优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多的引用。基于SP的评价方法减少了他们的固有优势。

(3)综述比原创论文的TC和NR的篇均平均值都要高,这就使撰写综述论文的作者具有内在的优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多的引用。基于SP的评价方法减少了他们的固有优势。

(4)基于SP的评价方法校正了过度自引的现象。自引的人就意味着要比其他科研人员具有更高的TC数超过他的论文的NC数,才能使他自己的论文成为优胜论文。

当然,在一个数据库中的所有科学论文的NR总和高于其TC的总和,因为不管是非科学的出版物还是科学出版物的参考文献并不是全部被这个数据库所涵盖(如博士论文就不被Web of Science收录)。因此,一篇TC=NR的论文其TC值高于平均水平,并且目前对优胜论文的定义是有点武断的。一个更一般的定义,例如,score=1当TC>X×NR(其中X是一个正数,并且X因不同的学科有所不同),但目前这个研究仅限于X=1的定义。

2 优胜论文的判定

一个例子可以很容易地证明基于SP的评价有悖常理。例如,有一篇参考文献的论文在过去的20年被引用2次,就是一篇SP。然而有120篇参考文献的论文被引用了100次就不是一篇SP。按照同样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批驳另外一个引用指标。例如,一个作者有2篇学术文章,分别被引用了2次,他的H指数是2。而另外一个作者只有1篇学术文章,但被引用了100次,他的H指数是1。TC只是稍高于NR的SP和TC比NR高很多的SP是没有区别的。H指数虽然给予高被引文献更多的关注, 并且2008 年6 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强博士也提出了H指数的另外一个变种――W指数,更强调关注高被引文献,但是对高被引文献中的最高被引文献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4]。TC>>H的文章的得分和TC=H的文章的得分是一样的。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来评估高被引论文。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选取4种期刊Monatshefte fur Chemie、Monatshefte für Mathematik、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Chemical Reviews作为研究对象。Monatshefte fur Chemie(MC)被选为化学的代表。Monatshefte für Mathematik(MM)被选为数学的代表。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NT)被选为神经科学的代表。这3种期刊出版地都是奥地利,它们主要刊登原创文章(MM仅刊登原创文章),而非评论性文章。这三种期刊每种每年收录论文约100篇,它们都在2000年以前创刊。而第四种杂志Chemical Reviews化学评论(CR)是在美国出版,并发表评论性文章。为了避免社论材料(前言,修改)的干扰,NR=0的文章我们故意忽略。

选取单个人(MK,化学家)在上述四种期刊发表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科研人员SP的产出情况。

3.2 研究方法

3.2.1 期刊评价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上述4种期刊在2000年发表的文章。数据库访问时间:2013年08月18日。本节中研究的论文是同一年发表的,这就消除了文章发表时间因素对TC和NSP的影响。

选择发表至今10年的文献是比较典型的时间跨度,因为考虑到科学家科学文献产出评价在项目申请和职称评定中的作用。基本科学指标(ESI)表明,文章发表10年后被引率很低,也就是说,10年前发表的论文的平均TC 比9年前发表的略高,相差很少。这些期刊与SP相关的文献计量学指标见表1。

表1给出了第1部分讨论的关于顺序的问题:神经科学>化学>数学(评论性文章)>原创性文章,“>”表示更多的参考文献量和更多的被引次数。所选期刊中平均TC的比例与在第2节中讨论的所有学科类似。MM和NT被引率分别稍低于数学和神经科学的平均被引率。MC的被引率远低于化学学科的平均被引率,CR的被引率远高于化学学科的平均被引率,但CR是一种特殊的杂志,仅发表评论性文章,并且在化学领域是具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之一。

因为神经科学>化学>数学(评论性文章)>原创性文章,神经科学的期刊和评论性的期刊本身具有更多的参考文献和被引次数,从表1可以看出MM和MC的平均TC/平均NR就比较低。因此换句话说平均TC/平均NR依赖于期刊本身的性质,即属于哪种学科的期刊,发表的是评论性文章较多还是原创性文章较多。CR比其他3种期刊的平均TC和其他TC> 100的论文数量高很多。尽管这4种期刊平均TC有很大的区别,CR仍然比其他3种期刊有更多的SP。MM中所有成功论文的NR处于MM所有论文的NR平均数,TC值比MM所有论文的NR平均数要高很多。MM的所有SP的NR值均比其所有论文的平均NR值稍低,并且所有SP的TC值均比其所有论文的的平均TC值高很多(这3篇SP的NR、TC分别为11/5、56/11、8/10)。

MC中所有SP的论文都是原创论文。MC中最佳评论性文章NR为170,TC为74,相比之下,一篇原创TC仅为5,而NR为4,那么这篇原创性文章就称为优胜论文。NT中所有SP的论文也都是原创论文。NT中最佳评论性文章NR为170,TC为28,相比之下,一篇原创论文的TC仅为8,NR为7,那么这篇原创性文章就称为优胜论文。CR中一些TC值最高的论文(例如TC值为664,而NR高达967)都不是优胜论文,而一些TC值最低的论文(例如TC值为13,NR仅为1)却是优胜论文。

3.2.2 科研人员评价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MK的情况。理论上,MK的数量和他们的平均值和在第四节讨论的数值应该是一致的。MK发表的SP和非SP见表2。

由表3可见,MK的NSPhc大于NSP说明TC远远大于NR值,NSPma略低于NSP,说明MK的SP论文都是独自撰写的论文或者与他人合作的论文很少。NSPpy的值低于NSP的值,此结果反映了SP的平均年龄。NSPsc的值比NSP低12,表明MK的引用中有很多自引。

4 结语

基于SP的指标对作者、期刊或者科研机构的跨学科领域的科学产出是有用的。单个科研人员的NSP可以很容易避免多作者、自引以及论文出版时间的影响。

基于SP的指标比较有争议的一点就是某一作者,某种期刊或某一科研机构优胜与否的阈值由一定数量的引用次数决定,而没有考虑到过量被引的问题[6]。因此,基于SP的指标虽简单易操作,但也有其缺陷,在以后的研究中会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 1 ] 邱均平,缪雯停.文献计量学在人才评价中应用的新探索:以“h指数”为方法[J].评价与管理,2007,5(2):1-5.

[ 2 ] 宋振世,周健,吴士蓉.h指数科研评价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117-121,135.

[ 3 ] Marek Kosmulski. Successful papers:A new idea in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output[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1(5):481-485.

[ 4 ] 聂超,朱国.h指数在科研评价中的缺陷及其对策[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11):1-2,7.

[ 5 ] Kosmulski M. New seniority-independent Hirsch-typeindex[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09,3(3):341-347.

[ 6 ] Franceschini F, Maisano D. The citation triad:An-overview of a scientist’s publication output based on Ferrers diagrams[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0,4(4):503-511.

姜莹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江苏南京,210016。

陈万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1156。

李睿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10016。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9篇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尝试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对于更好地衔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利用研究生教育资源提升本科教育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现实意义。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积累知识,培养和训练各方面技能;故在此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研究生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教育阶段,是更高深层次的专业教育培养,其基础是学科建设。研究生通过某一问题的解决,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今后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又对学科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生教育要上水平必须有优秀的本科人才作为后备人才储备。

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反映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一方面,研究生是学校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能带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能够通过一批原创性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直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能够对区域的政治和文化产生影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带动本科生的教育教学。为此,许多教学研究型大学提出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

如何处理好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实现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目标的融合与互动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院在本科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科研和研究生的优势,发挥研究生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验教学的基本体系

化学实验教学着力于突出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与理念的贯彻落实;着眼于体现现代化学学科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学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着眼于对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分析吸纳。按照“宽15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我校制定了“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教改方针,对化学学科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了整体设计和改革,打破了实验教学中“简单重复”和“依附性”;将化学实验独立开课,按照基础、综合、创新三级教学,将化学实验整合为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专业化学实验、创新化学实验;构建了化学学科实验课的新体系,以适应通识培养、专业分流的培养需要;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根据现代化学实验的目标和特点,重新编排实验内容,以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为基本教学内容,以突出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科学素质与环境意识教育;进一步规范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操作,选用大量常规经典仪器,以利于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为今后专业实验、毕业论文实验、研究生实验奠定基础;注重综合,拓宽口径,使化学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交叉渗透,将化学合成、成分分析及表征、常数测量、化工基础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按照“基础一综合~创新”三层次建立了实验教学体系和相应的实验室体系,如将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合并为基础化学实验;合并无机合成实验、有机合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和化工基础实验,在化学一级学科层面上组建综合化学实验室,开设综合化学实验课程,强调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实验;化学教育、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各专业成立专业实验室,培养学生专业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以综合化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为基础,依托安徽省功能性分子固体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化学生物传感重点实验室和有机化学博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各实验室等,建立学生开放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以达到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2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的实验教学创新模式——“一二三模式”

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的实验教学“一二三模式”,主要是突出一条主线、两个方面和三个层次。一条主线是指培养目标,就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既要培养创新精神(敢于创新),又要培养创新思维(善于创新)。两个方面是指培养对象,也就是指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通过这种模式使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模式达到互补,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双赢。三个层次是指具体措施,也就是研究生参与本科生实验指导,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内容和本科生到研究生实验室做毕业论文3个互动方式。也指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3个逐渐提高的层次。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1研究生参与本科生实验指导

研究生是相对于本科生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学生,同时又与本科生年龄相仿,思维相近。因此,我们在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和专业实验中,根据不同实验特点,分别安排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参与本科实验教学,每部分实验都由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一位研究生共同负责指导实验。目前这种做法已被很多高校普遍采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求研究生全程参与实验,从实验的准备、预备实验、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批改到实验结束的小型研讨会,研究生必须全程参与,并据此对研究生进行考评,计算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量。所以,虽然每个研究生带的实验个数不是很多,却要求他们全身心投入。

基础化学实验主要是强调基础性,一般安排一年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负责指导。一方面这些研究生还没有真正进入科研,且本科刚毕业,对本科实验较为熟悉;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再一次实验,可把自己的实验体会传授给本科生,同时也能强化自身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科研做准备。

综合化学实验主要强调综合性和主动性,是应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来合成化合物,研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和组成结构的过程;着重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应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因此,综合化学实验主要安排二年级分析、物化和有机专业的研究生指导实验,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科研训练,有了一定的仪器测试经验和一些综合能力,安排他们来指导综合化学实验,可以起到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目的。

专业化学实验主要强调专业性和独立性。我院的专业化学实验,主要是指化学教育、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3个专业方向的实验,一般在三年级开设。化学教育专业实验安排课程论和教育硕士研究生指导实验,教育硕士一般是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一线中学教师,他们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且更注重实际。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的专业实验分别由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参与指导,将有实际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吸纳到指导本科生专业实验教学中,有助于克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以及实验室与工厂的脱节。

2.2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本科教学实验

创新实验主要是强调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和先进性。在学院政策鼓励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积极支持下,一批教授学者和他们的研究生在参加实验教学过程中,将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化学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引。其中有些综合实验还以十五规划教材_4的形式得以出版。另外,有许多化学教学论的研究生教研成果也相继转化为化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实验。创新实验反映了学院的科研水平和特色,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采用导师制方式,双向选择参与。例如2005年提供81个选题供本科生进行创新实验选择,参选学生共275人;2006年提供58个选题,参选学生共501人。学生从指导教师处了解实验课题后,从查阅资料、研读文献、钻研有关理论开始,先提出自己的实验研究方案,再与指导教师进行讨论,然后开始实验研究。整个过程都由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一定了解的研究生参与指导。对于实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大胆探索。创新实验完毕后,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与指导教师及研究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最后以科技论文的格式写出综合研究报告,并举行创新实验报告会,进行结题。通过创新实验,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受到了较全面、严格、系统的科研实践训练。这样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习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方法,感受教师的科研风格、治学态度等,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苦性和长期性,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院利用各硕士学位点的实验室和现有科研工作的研究条件,开辟了开放实验室,并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研究性实验的创新实验室,积极推动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生培养的互动。每年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增加到开放的研究性实验中,以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攻关、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为了实现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学院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介入科研,为将来考研作准备。

2.3本科生到研究生实验室做毕业论文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全校丰富教学模式(整合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思路。为顺应时代潮流,我国许多大学也提出了要把建立研究型和创新型大学作为奋斗目标。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我们把研究性的创新实验定位为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或毕业论文工作,使好的创新性实验可继续通过毕业论文来完成。这样就将科研的优势转化为实验教学的优势,使创新性实验与研究有充足的题目、宽广的研究范围和视野;既保证了创新实验的创新性和研究性,也解决了一般实验教学日常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我们安排在大四最后一学期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就已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实验的研究。这样就解决了400多名毕业生同时进入实验室做毕业论文的困难。如果学生选择的指导教师是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就到他的研究生实验室去做,以增强研究生的指导性;如果学生选择的指导教师不是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就到创新实验室去做。由几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组,选择一个大课题,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工作者从事创新的氛围,同时也能开阔视野并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良好的心理素质或个性的形成。延长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能更多地给予本科生表达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培养本科生之间、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精神。

3启示

本科生与研究生互动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依托彻底打破传统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界限,建立以实验教学中心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体制,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本科生进行循序渐进、多层次、分阶段的化学实验科学训练。突出了基础性、示范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个性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

新实验教学模式改变了按规定的实验步骤和路线完成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方式,采取引导、指导、讨论、尝试、探索、交流等开放性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形成了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的实验模式。

新实验教学模式减少了实验教师人数,节约了经费,培养了研究生的工作能力,还能使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得以提高,形成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一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本科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优生优培。新实验模式有利于增加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时间,解决以往实验室不足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实施的新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实验性论文的比率大幅度提高:2006届60.1%,2007届73.8%,2008届81.8%。

(2)本科生参与发表的毕业论文以外的实验性论文数量也大幅度提高:2001年发表7篇,2002年发表5篇,2003年发表l2篇,2004年发表23篇,2005年发表41篇,2006年发表61篇,2007年发表58篇。

(3)学生尝到了由创新实验延伸到毕业论文的甜头,选题的学生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只有三年级学生选题增加到部分学有余力的二年级学生也参与选题。尽管这些数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实施本科生和研究生互动带来的成效。

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对研究生参与指导的学生实验,要注意跟踪,要有考评制度,否则就收不到预期效果;

(2)在本科生创新实验的实施中,要有完整的实验记录,并且最终要以论文报告会的形式固化成实验论文,否则就容易流于形式。

化学科研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基本科学指标;InCites数据库;论文产出;科研绩效;科学评价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3.028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6)03-0172-06

〔Abstract〕Citation analysis plays an essential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ique.Thomson Reuters(USA):a group on science information were established two important citation analysis tools in 2001 and 2011,the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and InCites database,respectively.In recent years,the application of ESI and InCites database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increasingly common,and becoming research hotspots of information science,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and summary the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studies of ESI and InCites database.

〔Key words〕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InCites database;output of paper;research performance;science evaluation

科技论文是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能够为科研管理部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调整研究机构和学科布局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近年来,引文分析方法在科研绩效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4]。常用的引文分析评价工具包括Web of Science(WoS,包括SCI,SSCI和A&HCI等引文数据库)、《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InCites。ESI数据库是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于2001年基于WoS而建立的评价分析型数据库[5-6],单月月初更新[7-10],已成为目前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工具[11]。InCites数据库是汤森路透基于WoS数据库于2011年开发的经过机构名称规范化整理和数据的高度综合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科研绩效评价工具,能够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科研项目管理、人才评估、学科建设评价、科研合作等方面决策的分析结果与数据支撑;能够提供全球基准数据用于将本机构与其他机构进行横向对比,掌握本机构在全球各学科领域的相对位置[12]。依据ESI和InCites数据库提供的各项评价指标,探索科学发展趋势,确定特定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影响,评估潜在的雇员、合作者、评审人和同行,发现全球科研的最新热点[1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ESI和/或InCites进行全球科学评价[14-18]。本文对ESI和InCites数据库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

1 ESI和InCites数据库的功能研究

ESI数据库是由引文排序(Citation Ranking)、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最高被引论文(Most Cited Paper)和科学评论(Science Commentary) 等4个部分组成。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分析是该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高被引论文是指最近10年来被引频次排在本学科前1%的论文;热点论文是指最近2年内的论文,在最近2个月被引频次排在本学科前01%的论文[5,19-20]。ESI数据库主要是跟踪、监测ESI中22个学科动态,并对其引文进行有效管理、分析和利用,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研究资源配置,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InCites数据库的评估数据来源于TR的WoS三大引文数据库(包括SCI、SSCI和A&HCI,收录了全球11 000多种权威期刊文献数据),综合各种计量指标和30年来各学科各年度的国际标杆数据[21-24]。相较于WoS,InCites的评价功能更加强大和全面,除具有WoS的一般评价指标(如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之外,InCites的评价范围更广,包括了学科、机构、世界范围内的相对评价指标,侧重基于检索的评价结果呈现,以评价为根本目的。InCites模块包括科研绩效分析(Research Performance Prifiles)和全球对比分析(Global Comparisons)两部分,具有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现行的科学评价系统。从宏观的国家、机构、学科领域分析到微观的每篇论文、每个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全面评估,深入揭示学科发展阶段与特征。

2 ES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ESI数据库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科研机构、国家和地区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工具之一[6]。霍艳蓉[5]、王颖鑫[6]、刘雪立[7]和Csajbók等[25]针对ESI数据库功能和应用,详细阐述其概念、原理、指标、计算及运用。该数据库收录近10年的论文数据,根据被引频次确定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确定位列全球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和全球前50%国家/地区以及50%期刊等。

21 ESI在国家和地区评价中的应用

针对ESI数据库在国家和地区评价中的应用,易勇[26]统计了SCI数据库2001年1月1日-2011年4月31日论文数排在前10位的国家进行比较。从学科相对产出和引文影响两个指标比较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科研论文产出情况。我国科研论文总量虽然排在全球第2位,但与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相比论文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距。另外,我国研究论文产出学科分布极不均衡,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相对产出指标排在10个国家首位,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等学科相对产出指标排在10个国家最后,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研究客观评价了我国科学发展水平及其国际地位,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合理配制研究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2 ESI在机构评价中的应用

针对ESI数据库功能,以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朱易佳[27]统计SCI数据库11年间(1998-2008)的论文数和被引频次,从ESI数据库的22个学科领域,以固定被引频次法(列出近10年的年平均被引频次和近10年的总平均被引值)、百分比法(是百分点为被引基准,达到需要的引文量)评价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学科排名依据总被引频次的高低将22个学科进行排序,且以图表方式描述各学科的论文数、引文数、篇均被引数在5年内的变化及趋势;研究前沿运用普赖斯指数法基于5年间多学科领域内被引频次高的论文,通过聚类分析、共引分析列出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该部分指标包含论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和平均年份)。综合上述方法,该机构以整个学科的论文数和被引频次作基准线,在分析不同学科间的差异时,需要结合基准线数据进行分析,该方法能在跨学科分析的情况下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鲁伟[28]根据ESI数据库2001年至2011年6月30日的论文总量、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等数据,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的现状。结果显示,我国西部地区10所高校中四川大学论文数和总被引频次最高,兰州大学篇均被引频次最高,10所高校篇均被引频次整体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另外,我国西部地区10所高校高被引论文数共207篇,其中高被引论文产出率仅西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达到了中国平均水平。热点论文的产出情况是:四川大学(6篇)、电子科技大学(3篇)、第四军医大学(1篇)、兰州大学(1篇)和西安交通大学(1篇)。整体来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的科研实力还不够强,各高校科研水平极不均衡。王瑛[29]等对2004-2013年工信部直属的7所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实力进行了比较,发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论文数、论文总被引频次均领先其他6所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论文数虽然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论文数的13%,但论文质量相对较高,其篇均被引频次为648,但依然低于我国科研人员论文被引频次的平均值692次。这7所高校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的学科分别是: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环境生态学等。各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虽各不相同,但7所高校的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均入选了ESI,哈尔滨工业大学入选学科数最多(7个)。从各高校的综合排名说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科研实力领先于工信部直属高校的其他6所。于洁[30]等以ESI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科学计量学指标对中国各高校的科研实力进行了地理分布分析及评价。根据对论文数、引文数、学科活跃指数和相对影响力等指标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入选ESI的高校进行了研究。东部地区入选ESI高校数为40所,中部14所,西部11所。由此说明我国高校科研水平存在地区差异。

这些研究说明,ESI数据库是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工具,能够对不同高校、高校不同学科的研究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另外,可以同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比较,统计分析我国高校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的产出量、入选ESI学科数等,正确认识我国高校科研水平和差距,对我国现阶段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23 ESI在学科评价中的应用

以WoS收录的论文为数据来源,金碧辉[31-32]、杨立英[33-37]等自2006-2012年不间断地对中国不同学科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统计分析。2006年中国综合排名第8位,前位7名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我国的高被引论文涉及19个学科,世界排名分别是:数学学科和材料科学世界排名均为第4,化学和工程技术均第6,地学第7,计算机排名8,物理学第10,免疫学第13,药学与毒理学第14,微生物学第15,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动植物学均排第16,空间科学第18,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第20,临床医学和环境科学均第21、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第23,农林科学第25。到2012年,我国的综合排名超过了意大利、加拿大、法国和日本等国,上升到第4位,仅次于美国、英国和德国。从各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原有的优势学科如:数学、材料科学、化学和地学等学科在世界科学整体格局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尤其是数学、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和材料科学前进到世界第2位,其他各学科在整体的推动下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只有免疫学在这期间出现后移现象。另外,TR对“金砖四国”过去30多年的数据分析说明,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研大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科研产出国[38]。总体而言,中国科学呈稳步上升趋势。自2005-2014年,肖仙桃[39]、郭玉[40]、石建[41]、Chuang[42]、刘佳音[43]、王新霞[44]和丁佐奇[19]等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单一学科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论文数、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等指标,分析了地球科学、计算机、神经科学、水资源、工程、数学和植物动物学等科学领域在全球该学科领域的地位,排出该学科处于全球前列的国家、地区、科研机构、科学家和期刊等。

ESI创立于2001年,是世界上最早、最成熟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科学计量学评价工具,在国务院推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背景下,应用ESI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24 ESI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

顾东蕾[45]等基于ESI数据库对日本、俄罗斯、韩国和中国入选ESI数据库的期刊作比较,为制定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决策提供依据。以中、日、俄、韩等四国均为非英语国家,统计其11年间(2003-01-01―2013-12-31)入选ESI数据库的期刊(入选标准是期刊被引频次位于相应学科领域前50%),对各期刊论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等指标进行比较。入选ESI期刊中,我国共19种(105%)、日本17种(185%)、俄罗斯11种(072%)和韩国13种(046%)。在ESI数据库的22种学科领域中,中、日、俄、韩四国只有2个学科(经济与商业和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没有入选前全球前50%的期刊,其余20个学科均有入选。入选期刊种数、百分比最高的是俄罗斯的空间学科。

随着科学计量学在全球科学评价中的广泛应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期刊评价逐渐演变为整个科学评价的基础。该研究开辟了ESI应用研究的先河,从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期刊评价的新方法。

25 ESI在人才评价中的应用

TR通过ESI数据库对全球近11年(2000-01-01―2010-10-31)化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前100位进行排名[23]。在这100位科学家中来自美国70位,德国7位,英国4位,加拿大、法国、丹麦、瑞士和南韩各2位,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意大利、以色列、南非、巴西、日本、新加坡各1位。另外,拥有3个以上Top100科学家的机构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6位)、斯克里普斯研究所(5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5位)、哈佛大学(4位)、莱斯大学(4位)、西北大学(4位)、加州理工学院(3位)、加州大学河滨分校(3位)、芝加哥大学(3位)。肖仙桃[39]等通过ESI数据库对全球近11年(1993-2003)地球科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前20位的排名。石建[41]等通过ESI数据库对全球近11年(2000-2010)脑膜炎科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前20位的排名。

3 InCites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2011年创建的InCites数据库是对ESI科学评价功能的重要补充,设置了一些ESI数据库中没有的指标,如学科、机构、世界范围内的相对科学评价指标,使科学评价范围更广,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ESI的科研绩效评价功能。

31 InCites在科研机构评价中的应用

针对InCites数据库在科研机构评价中的应用,眼科新进展编辑部[46]在2012年通过该数据库的机构定制数据,检索不同机构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及被引频次,列出了2006-2010年我国眼科学SCI论文20强(中国大陆高校12所、台湾高校5所和香港3所)和中国大陆眼科学SCI论文被引20强,实时跟踪机构的研究产出和影响力。刘雪立[23]采用该数据库的预置数据,对我国大陆、香港以及台湾地区高校的科研状况进行了研究。该数据库提供40多个国家2 000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在各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绩效评估指标,其中包括有中国20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论文和引文指标。在机构评价中发现,论文数与占全球论文总数百分比、被引频次与相对被引用率、篇均被引频次与相对影响力等3对指标的科研机构排序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在比较研究某地区科研绩效时,只需要比较其中5个指标就可以全面反映该地区的学术表现和科研水平[23,47]。

该数据库创立于2011年,是继ESI应用10年之后汤森路透开发的又一个科研绩效评价工具,是对ESI数据库的重要补充,提供了多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如论文被引率、机构相对影响力、占全球论文数的百分比、相对被引率、综合绩效指标等,能够对全球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到各自的优势和差距。

32 InCites在学科领域评价中的应用

Lutz Bornmann[48]利用该数据库比较研究了1981-2010年间中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和英国的标准化引用影响力。结果表明,过去30年内,法国,英国,尤其是德国各学科领域的引用影响值呈显著上升趋势。美国在这30年间引用影响值一直处于高水平。发表年份之间有小的影响力差异,美国在工程和科技方面的引用影响值呈增加趋势,但在医学和健康科学以及农业科学方面呈降低趋势。与美国相似,日本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趋势也是不同的,但每年的变化很小。虽然中国论文的引用影响值仍处于相对低的水平(大多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有上升趋势。该数据库从3个角度提供了研究国家标准化引用影响力的方法:(1)一个长期发表时间窗口(1981-2010年);(2)主题领域的差异;(3)为获得不同年份国家引文趋势调查结果,允许使用统计程序。

何惠芬[49]等利用该数据库比较研究了同济大学声学领域1981-2012年和2008-2012年科研产出的比较及期刊的排名。董政娥等[50]利用该数据库跟踪监测东华大学在ESI中22个学科的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与学科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关预测。胡忠辉等[51]利用该数据库,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对国内外近11年的部分高校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国内外高校各学科的发展趋势。王新霞等[52]利用该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我国数学科学领域近10年(2001-2010)在国际学术影响力,按照论文数、被引频次、排出数学领域前10的国家,确定我国数学科学在国际的地位。

InCites数据库的最大亮点是提供了多种学科分类系统,包括WoS中250多个学科、ESI中22个学科、OECD中48个学科、澳大利亚ERA(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和英国RAE(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等。值得一提的是,该数据库还植入了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11年制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分类,包括12个学科门类,77个一级学科。以此数据库进行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评价,选择我国学科分类中的学科进行对照研究将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同时,该数据库还提供了全球170多个国家和9个区域性组织在各学科领域的综合科研效绩评估指标[22]。

33 InCites和F1000数据库的比较分析

Lutz Bornmann等[53]于2013年针对InCites和F1000数据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方法研究同行评议评级和文献计量学指标之间的关系。F1000是生物医学文献发表后同行评议系统。同行评议性指标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验证文献计量指标的方式。基于InCites数据库提供的7个指标(总被引频次、第二代被引频次、施引文献篇均二代被引频次、期刊相对影响力、学科相对影响力、学科领域百分比、期刊影响因子)分析原始引文计数指标的有效性,选取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学科为样本。结果显示,学科领域百分比和F1000评级相关性最高;其他3个指标(总被引频次,第二代被引频次以及学科相对影响力)与评级之间的实际相关性至少能达到中等效应值。由于标准化指标百分比与学科相对影响力两种评价的相关性最高,在同行评议研究时应该优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

4 ESI和InCites的联合应用

ESI和InCites数据库的开发者均为美国汤森路透,其数据均来源于Web of Science。因此,二者数据可以无缝对接。关于联合使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对大学及学科绩效进行评价研究较少。董政娥等[50]于2013年报告了联合应用ESI和InCites数据库对东华大学学科发展的预测方法和结果。刘雪立等[54]进一步挖掘了ESI和InCites数据库联合应用的价值,对我国9所C9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定义了学科优势值。利用该学科优势值,能够对全球高校学科的绩效进行定量评价。由于学科优势值是某机构某学科论文被引频次与ESI学科入选域值的比值,若某机构某学科的学科优势值大于1,那么该机构该学科一定会入选ESI。因此,联合使用ESI和InCites能够批量确定所有高校入选ESI的学科,而且可以根据学科优势值与1的差距,对近期可能入选ESI的学科做出准确预测。

InCites和ESI联合使用这一独特功能,目前尚未被广泛认识。作为科研管理、情报分析和预测工作者确有必要尽快了解和掌握该方法,对我国各高校不同学科发展水平进行及在全球的位次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各高校入选ESI的学科进行预测,从而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完善科研管理方法,最大程度上发挥科研管理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红专,翟立新,李强.公共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的指标与方法[J].科学学研究,2006,24(1):85-90.

[2]Borja Gonz álezCPereira,Vicente P Guerrero-Bote,Félix Moya-Aneg ón.A new approach tothe metric of journals scientific prestige:The SJR indicator[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0,(4):379-391.

[3]康国光,沈振锋,徐跃进,等.学生满意度研究:现状、演进路径及前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J].现代情报,2014,34(8):29-41.

[4]孙金伟,刘迪,王贤文,等.科学基金资助与SCI论文产出:对10个国家的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31(1):36-42.

[5]霍艳蓉.基本科学指数(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J].图书情报工作,2003,(1):56-59.

[6]王颖鑫,黄德龙,刘德洪.ESI指标原理及计算[J].图书情报工作,2006,50(9):73-75,35.

[7]刘雪立.基于Web of Science和ESI数据库高被引论文的界定方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75-978.

[8]Lutz Bornmann,Loet Leydesdorff,Jian Wang.Which percentile-based approach should be preferred for calculating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 values?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five approaches including a newly developed citation-rank approach(P100)[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3,7(4):933-944.

[9]董文军.基于Web of Science及ESI的科学数据统计分析[J].情报杂志,2009,(S1):27-31.

[10]ESI数据库[EB/OL].http:∥/home.cgi,2015-04-07.

[11]顾东蕾,武莹,邱家学,等.基于WOS学科发展预测研究[J].现代情报,2014,34(6):32-40.

[12]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汤森路透在线培训:InCites讲座与在线演示[EB/OL].http:∥,2014-12-25.

[13]Thomson Reuters.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B/OL].http:∥/home.cgi,2014-12-25.

[14]Huang Y,Wang J.A bibliometric study of the trend in articles related to eutrophication published in Science Citation Index[J].Scientometrics,2011,89(3):919-927.

[15]Singleton A.Bibliometrics and Citation Analysis:from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to Cybermetrics[J].Learned Publishing,2012,23(3):267-268.

[16]Fu HZ,Chuang KY,Wang MH,et al.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in China assessed with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J].Scientometrics,2011,88(3):841-862.

[17]邱均平,杨瑞仙.基于ESI的学科热门论文的计量研究――以临床医学学科为例[J].情报科学,2010,28(1):53-57,60.

[18]付佳佳,潘卫.InCites和Spotlight在学科服务中的作用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33(3):37-42.

[19]丁佐奇,王明华.基于ESI的植物动物学研究领域热点论文分析及对编辑组稿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84-1390.

[20]方红玲,常海敏,刘雪立.中、日、印、韩四国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对比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70-1073.

[21]Thomson Reuters.InCites[EB/OL].http:∥,2014-12-25.

[22]冯花朴.InCites数据库科研绩效评估的有效工具[J].现代情报,2014,34(1):147-154.

[23]刘雪立.一个新的引文分析工具――InCites数据库及其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277-281.

[24]汤森路透数据平台[EB/OL].http:∥/products/esi/,2015-04-07.

[25]Csajbók E,Berhidi A,Vasas L,et al.Hirsch-index for countries based on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data[J].Scientometrics,2007,73(1):91-117.

[26]易勇.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科研论文产出的计量比较分析――基于学科专业化和标准引文影响二维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2,(1):155-160.

[27]朱易佳.高校跨学科科研评价方法新探[J].现代情报,2010,30(2):15-17,20.

[28]鲁伟.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现状浅析――基于ESI数据库的计量分析[J].科教导刊,2012,(2):107,161.

[29]王瑛,周敏华.工信部直属高校科研实力简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4,32(3):41-43.

[30]于洁,佟贺丰,黄慕萱,等.中国高校研究产出的区域非均衡性分析――从ESI角度进行的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54-60,65.

[31]金碧辉,张望,周秋菊.中国科学:前进中的“航母”――2006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07,2(1):20-44.

[32]金碧辉,张望,周秋菊,等.中国科学:进步与自信、差距与动力的联想――2007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08,3(1):26-52.

[33]杨立英,周秋菊,岳婷,等.中国科学:在希望与挑战中前行――2008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09,4(1):28-52.

[34]杨立英,周秋菊,岳婷,等.中国科学:对差距的理性思考――2009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10,5(1):16-44.

[35]杨立英,周秋菊,岳婷,等.中国科学:发展水平与学科结构的思考――2010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11,6(1):23-50.

[36]杨立英,周秋菊,岳婷.中国科学:增长的极限与生命科学的进步――2011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12,7(2):41-50.

[37]杨立英,周秋菊,岳婷,等.中国科学:整体推进与各学科均衡发展的思考――2012年SCI论文统计分析[J].科学观察,2013,8(1):23-50.

[38]科学技术部.国外专家预测中国2020年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科研产出大国[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7.

[39]肖仙桃,孙成权.国际及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4):467-476.

[40]郭玉,魏海燕.我国计算机科学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12):28-31.

[41]石建,石苗茜.基于SCI及ESI的脑膜炎研究十年发展态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30):7396-7401,7407.

[42]Chuang KY,Wang MH,Yuh-Shan Ho.High-impact papers presented in the subject category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database of 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J].Scientometrics,2011,(87):551-562.

[43]刘佳音.基于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工程科学文献计量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4):10-18,120.

[44]王新霞,蒋萍.基于ESI及SCIE的学科影响力统计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8):72-75.

[45]顾东蕾,邱家学.基于ESI的中日俄韩科技期刊竞争力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2):1504-1508.

[46]眼科新进展编辑部.2006-2010年InCites数据库中我国眼科学SCI论文20强[J].眼科新进展,2012,32(8):749.

[4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InCites相关培训课件[EB/OL].http:∥,2015-04-07.

[48]Lutz Bornmann,Loet Leydesdorff.Indicators of Citation Impacts of Six Prolific Countries:InCites Data an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Trends[J].Plos One,2013,8(2):1-5.

[49]何惠芬,陈欣.基于InCites数据库声学领域的科研绩效评估分析[J].情报探索,2013,(5):36-39,42.

[50]董政娥,陈蕙兰.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的东华大学学科发展预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5):689-694.

[51]胡忠辉,倪瑞,李兴权,等.基于InCites的国内外理学主要学科发展分析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42-46.

[52]王新霞,周健,宋振世.基于引文分析的我国数学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探讨[J].情报探索,2013,(10):9-11.

[53]Lutz Bornmann,Loet Leydesdorff.The validation of(advanced)bibliometric indicators through peer assessments:A comparative study using data from InCites and F1000[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3,(7):286-291.

上一篇:化学硕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表面化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