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背诵技巧范文

时间:2023-11-20 17:24:14

化学背诵技巧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有效性;策略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含蓄蕴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美学、道德、伦理、品格、意志等思想情感,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背诵是学习语言文字最古老的方法之一,综观当前古诗词教学,我们发现,背诵让学生颇为头痛。

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许多教师认为背诵是一种机械式学习方式,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因而忽略了背诵教学。二是在背诵教学中,只要学生进行篇章的背诵,忽视了背诵方法的指导,致使学生背诵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对背诵教学引起重视,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有效背诵,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音韵美、意境美,从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有效性策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品析诗词重点,理解背诵

面对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加强诗词重点品析,往往可以深化学生知识理解,让学生记得又快又牢固。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诗词重点品析,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深化理解,有效背诵。

首先,注重炼字的品析。古诗词十分讲究炼字炼句艺术,诗词中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往往是诗人情感和全篇主旨所在。在品析诗词重点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体会炼字用词之精妙,为学生的背诵奠定坚实基础。比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催”中的“压”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敌兵来势的凶猛,也衬托出将士们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气势。晏殊《浣溪沙》中“小园香径独徘徊”的“独”字深刻透露出作者孤寂伤感的情感。

其次,重视名句或警句的品析。名句和警句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历来受人吟诵。在进行古诗词背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名句或警句的品析,理解文本思想情感,把握其主旨意蕴,从而达到理解性背诵的目的。例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历来受到人们赞赏,两句诗中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情感。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作者将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借景抒情,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扰,不被眼前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也深刻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情感。

二、掌握诵读技巧,强化背诵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优选有效诵读方法,激发学生诵读欲望和背诵兴趣,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将古诗词意蕴了然于心,从而使学生孰能生巧,背诵于心,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首先,借助多种诵读方法,唤起学生诵读欲望。多样化的诵读方式,既可以激活课堂氛围,又可以促使学生自主诵读,调动学生诵读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引领,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诵读激情。或教师指定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领读,点燃学生的竞争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诵读材料,让学生即兴诵读,或让学生自由选择诗句进行诵读,读后让学生交流诵读感受,以增强学生诵读信心,保持学生诵读热情,强化学生背诵效果。

其次,传授诵读技巧,深化学生背诵理解。一是重音的处理。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往往借助情感语气来加以实现,其中语音轻重是其关键所在。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对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情感或全文主旨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譬如,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是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个“难”,一个“残”,道出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读时要注意重读。二是语调的处理。要注意把握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等。通常而言,读升语调时音量要逐渐加大,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要逐渐减弱,语速要平缓。例如,教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笔者让学用明快、欢乐的节奏去诵读,读时做到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这样听来悦耳动听,扣人心弦。三是节奏停顿的处理。一般来说,古诗词中节奏划分并不复杂,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五言诗词一般为 “二二一”节奏,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七言诗分为“二二三”和“二二一二”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等。

总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背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析诗词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背诵;通过加强诵读技巧的掌握,提高学生诵读水平,深化学生背诵理解,强化学生背诵效果。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J].基础教育.2006(12)

[2]施茂枝.疏言 显象 悟意 化言――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J]. 语文建设. 2006(01)

[3]于航.试谈初中古诗词情趣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11

[4]陈凤娟.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反思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5]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6]王丽萍.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09

许多高中生在做化学练习题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把化学概念记混,突然忘记部分公式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学生习惯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缺少宏观的解题思路。长此以往,倘若我们无法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就会影响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质量。所以,寻找合理的化学习题解题技巧培养策略,无疑是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重点。

一、抽象归纳。科学认知化学概念

大部分高中生在解题过程中都会对之前背诵的知识进行梳理,然后找到可以用于解题的知识点。但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甚至有时还会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当习题内容丰富,涉及的化学知识面较广时,学生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对此,如何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知与把握,让学生明白化学学习和解题并不是单纯地背诵概念、公式,便成为教师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例如,下面四则案例中,不属于化学案例的是:A.用“甘油+水”护理肌肤;B.用黄酒去掉鱼的腥味;C.未擦干的菜刀生锈;D.用明矾净化水质。在分析这道练习题时,学生的短板会立刻体现出来。比如,个别学生认为部分案例未曾在化学教科书中出现过,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判断。由此可见,学生的认知往往建立在盲目的背诵之上,当知识一旦脱离他们背诵的范围,他们将无所适从。为此,我们应该抛开教科书,要求学生围绕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进行思考,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判断。当学生明确了解题的切入点之后,必然可以快速得出答案(答案选A)。

二、思维梳理。合理渗透解题技巧

1.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又可理解为宏观思维,是在解题的过程中直接略过细枝末节,从整体上分析问题,由此简化解题思路的思维方法。例如,已知浅绿色的Fe(N03)。溶液存在Fe2+2H2O=Fe(OH)2+2H+的平衡。如果我们在该溶液中注入适量的盐酸,那么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哪些变化?原理是什么?在解答该题时,许多学生都认为溶液会变成绿色,或者是更深的颜色,并认为原理是上述平衡发生了逆向反应移动所致。当然,这种回答无疑是错误的。教师应带领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原溶液中存在较多的NO2离子,当我们在其中注入适量的盐酸后,会产生较多的H+,这时,NO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将会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从而发生反应。这时,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成棕黄色。当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模拟演示,并在这个基础上指出“隐形硝酸”问题(“隐形硝酸”问题是该练习题的陷阱),由此收到良好的指导效果。整体来讲,运用大局观审视习题内容,分析题意,是高中生在解答化学习题时必须具备的意识和习惯,它既能节省时间,也能提高解题效率。但是,围绕整体思维来解答化学习题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放弃观察问题的细枝末节,而是告诉学生懂得如何取舍,如何发现问题中隐藏的陷阱。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3篇

一、强化预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预习效果

许多语文教师没有重视预习活动的重要性,导致学习环没有充分向前延伸。预习活动应当在提炼难点和解决基础问题方面发挥作用。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笔者认为,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但有些学生思想中就没有预习的概念,学习活动完全局限于课堂教师的讲解。一直以来,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将预习活动作为自身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并长期坚持下去。其次,笔者重视预习针对性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明白预习活动主要预习什么。要求学生要抓住文学常识、写作背景、文章主要内容、文章的结构与情感线索、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保证课前预习活动与教学目标任务紧密结合。此外,笔者还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提炼,同时给予方法的指导,既要总结学习中的好方法好经验,也要总结预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提炼出来。有了预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不仅养成了坚持预习的好习惯,而且预习的效果也很好地体现出来。

二、强化研究方法指导提高课堂生动程度

语文课堂上教学难点重点的突破,不仅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之间展开研究探讨,增强自主学习的深入性,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提高研究成果。笔者在这一方面重点强调了课堂小组预习技巧的指导,每节课都向学生提出思考提纲。这样的思考提纲基本囊括了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研究、以及开展师生互动等内容,这些方面都需要强化技巧指导,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笔者要求学生在接受思考提纲之后,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进行独立的思考,各自寻找问题的答案。其次进行小组内交流,每一个人针对这些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接下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由小组的牵头学生组织大家对答案进行完善补充,错误的要进行纠正,不完善的要进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之中。保证班级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其中,进行技巧指导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思维得到启发,借助于小组作为载体有效提升了集体学习的成效,这也是重要的成果。笔者强化了小组讨论方法技巧的指导,能够使学生在分组讨论时更具目的性,具有重点突出的效果,避免了七嘴八舌漫无目的的讨论。

三、强化背诵方法指导,提高难点破解成效

初中语文教材中需要背诵的内容非常多,有现代文也有文言文,许多学生记前忘后,导致复习过程中背诵成为短板。实际上只要重视背诵方法的技巧指导,完全可以降低背诵所需的时间,提高背诵巩固的记忆效果。笔者在学生背诵方面进行了一些技巧的指导,例如采取故事梗概记忆法背诵文言文,站在整篇文言文翻译之后的基础上,记住整个文言文所介绍的内容、故事的情节、发展的步骤,接下来进行背诵记忆。因为学生记住故事的梗概,不仅形象而且易懂,相对于单纯背诵文言文要简单得多。在此基础上进行文言文的背诵,可以使自己在记忆过程中容易前后连接,一旦背诵到哪一段哪一句卡壳时,只要回想起故事的情节,那么思维就可以连接上,提高了文言文背诵的效率和记忆巩固程度。再比如一些现代文的背诵中,学生容易在忘掉一些句子或是段落。笔者进行方法技巧指导时,要求学生记住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这样首先保证背诵过程中不会漏掉段落,其次在每一段中记住一些关键词,在脑海中形成一些模糊的框架,无论是背诵的速度还是回忆的清晰程度都会得到明显提高。由此一来,学生在背诵记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显著增强,有效破解了背诵这一难点。

四、强化复习方法指导,提高课后巩固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复习。复习成效对整体教学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复习这一环节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能够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成效。为了避免学生盲目的复习,笔者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首先要求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文学常识、写作手法、生字词等等,须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整理,使所需复习的内容一目了然,既不混乱也不遗漏。其次建立起前后联系、上下连贯的知识框架,将相关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构架,在一个知识点的记忆复习的同时,其他相关的内容会在脑海中同步浮现出来,实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习引领效果,可以使学生节约复习的时间。另外,在复习记忆的方法上也要进行一些技巧的指导,例如通过联想记忆法、想象记忆法等方式,使枯燥的语文知识点变得非常生动。强化语文复习方法指导,还要重视复习时间的安排。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科学安排复习的轮次,根据自身理解记忆的特点,花费最少的时间进行记忆巩固。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学习方法指导非常重要,教师要强化学习方法指导,确保学生在充分投入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4篇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的效果与记忆的目的性有很大的关系.记忆任务明确的,80%的受试者能记忆要求记忆的材料;而不提出任务的,只有43%的受试者能正确地记住要求记忆的材料.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化学重要性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存需要化学,促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自觉记忆化学知识.

二、加强理解,帮助学生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有的人喜欢死记硬背,不求其解,尽管花时间背了不少东西,但脑子里的印象还是不深;而善于记忆的人,都知道理解是记忆的前提,所以他们记忆前总是先对知识加以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分子式”时,我强调“记忆”的同时,主要帮助学生“理解”,使他们弄清元素分类、原子团的意义,尤其要求学生理解化合价的本质.

三、放进知识系统,指导学生整体记忆

记忆是智慧的仓库,这个仓库有许多间隔,需要把东西放在应该放的地方,才能随时找到.吸取知识是“聚沙成塔”的过程,倘若不进行组织加工,沙粒再多也是一盘散沙.从课本里得到的知识,大多是“杂乱无章”和“七零八落”存在的,不好记.要让它在心头永存,就要在记忆时加以整理,确定记下来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之归入知识系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小结归纳记忆法,自编提纲网络记法,使被记忆的知识多几个支撑点,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在学习“烃和烃的衍生物”后,我要求学生分别就烃和烃的衍生物从结构特征、官能团、通式、化学性质以及相互转化规律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比较,并作出总结.

四、赋予记忆材料以形象,加深印象

对抽象的知识,赋以生动的形象,可以产生强烈的印象,加深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首次强烈印象记忆法、发掘特征记忆法、列表记忆法、轮廓骨架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帮助学生记忆.例如,通过投影或实物演示,让学生看到一碗黄豆和一碗芝麻摇匀后,总体积小于两碗,从而让学生感受和牢记“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的结论;用六个字组成的“一贴二低三靠”,让学生记住过滤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五、协同记忆,提高记忆效果

在记忆中,把眼(看)、耳(听)、口(念)、手(动)都动员起来,比单用眼看或耳听的识记效果好得多.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例如,我有意识地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发动学生动手自制用于检验CO2性质用的金属阶梯架等教具;演示“烧不坏的小手绢”等实验,使学生记住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有关知识.

六、尝试背诵,及时填补记忆漏洞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一个“记忆―遗忘―记忆”不断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人们反复看到要记忆的材料,然后试着不看材料,回忆一遍.这样的记忆效果比翻书一次还要好,从中可以使人们发现哪些还记得,哪些记得不够准确,哪些毫无印象,从而及时填补记忆漏洞.比如,在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尝试背诵,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分子式先归纳成表,然后采用边看边回忆来记忆这些内容.

七、经常复习,不断巩固记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头脑遗忘的速度并不是与时间间隔成正比,而是先快后慢.要巩固已经记忆和通过背诵填补的记忆漏洞知识,还需要不断复习.复习是巩固记忆、防止再遗忘的基本方法.比如,在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时,我经常把关键词语抽去.如,抽去“酸”、“碱”概念中的“全部”;分子中的“化学”;原子概念中“最小”,使其内涵或外延发生一些改变,让学生分析所导致的错误,从而加深学生对关键词语作用的理解,提高记忆效果.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类型;用品准备;实验措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化学知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化学物质、化学现象无处不在,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各版本教材中设计了很多化学实验:如生活化学实验(香烟烟雾中的毒物的测定,温室效应模拟实验,淀粉与葡萄糖的测定,白酒中甲醇的鉴定等)、家庭小实验、以及观察活动、探究活动和调查活动。对学生了解“科学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一、实验类型

(一)课堂辅助小实验。

让学生在家中利用现有材料和用品,做一些小实验,去验证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让学生收集厨房中的酸碱盐,让学生试验溶液的导电性,灼烧贝壳制取生石灰,鸡蛋与醋的反应,验证食盐在水、蛋清中的溶解情况,冷却蜡烛火焰收集碳黑,收集食品中的干燥剂,鉴别化纤与天然纤维等,让学生多积累、多动脑、多动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课外兴趣小实验。

例如:制作番茄电池,用自制氢氧化钠溶液和锌制取氢气,制作叶脉书签,提取植物色素做酸碱指示剂,烧不坏的手帕,书写神秘家信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生活实用小实验。

例如:用铅笔芯粉末做剂来开生锈的锁,用活性炭制作净水器,自制汽水,自制波尔多液,制作松花蛋等。这些实验能使学生把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

(四)科学探究小实验。

例如:研究铁的锈蚀条件,确定石蜡的组成元素,研究蜡烛和蜡烛火焰的结构等,通过这些实验能增强学生科学探究和思考化学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实验用品准备

实验用品是完成家庭小实验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没有基本的实验用品,家庭小实验就不能落到实处。实验用品的解决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自我收集。

要求学生平时多留心,广泛收集生活中可用于化学实验的物质,如青石子,蜡烛,锌皮,可乐瓶,铜丝,铁片,碳棒,食品干燥剂,果冻外壳等,并且充分利用厨房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如:食盐、醋、纯碱、洗洁精等。

(二)发放、借用和自制。

日常生活中不易找到的一些药品,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如:活性炭、PH试纸、滤纸等。但要注意,有危险性的药品应慎重处理如:浓酸、浓碱;其次应充分发动学生自制一些仪器,用眼药水瓶作为胶头滴管,小勺代替药匙、饮料吸管代替气体导管等。

三、实验措施

(一)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让学生按照: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一般过程进行。

(二)辅助教学的验证实验:

让学生先对课本相关内容熟悉以后再做实验来验证。必要时需重复几次,至到得出满意的结果。

(三)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实验方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背诵

黄丽

摘要:根据同学自己的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会达到更好的背诵效果。

关键词:英语背诵;寻找窍门;阅读与再现;强化默写

在中学阶段的英语课本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指导学生背诵优美的句子或短文,但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何能根据同学自己的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达到更好的背诵效果呢?

方法一:

(一)明确目的,集中精力。

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如果是一篇很简单的文字,背了几天后仍是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则是正常的,这是千万不要像这种困难屈服进而打退堂鼓。

(二)确定任务,寻找窍门。

背诵一篇短文,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开始时可短一些,容易一些,然后作一定幅度的调整。此外,背诵时还必须讲究一定的技巧,熟读内容,理解意思,不仅不会记错和混淆,而且记住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三)坚持复背,及时检查。

复习背诵的时间用得越多,记住的效果就越佳。比如,早晨背诵过的课文或知识,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后,应进行一次复背,并在每周六或周日再作适当的温习背诵,以后过一个月再复背一次。这样,可保证很长一段时期不会遗忘。

(四)加强默写,强化训练。

所谓“眼过千边,不如手抄一遍”。采取默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有好处。长期进行默写训练有助于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方法二:

(一)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

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学习者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吗,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几种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难点。

(二)试背。

背诵过程中,如果“卡壳”,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背诵。

(三)熟背。

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语句通过熟背、试背,也已朗朗上口,如果再反复朗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下来,可锻炼学生记忆的准确性。

(四)默写。

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消化掉”。最后,遵循着“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原则,按照背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背诵

背诵是学生进行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但实行素质教育以来,这一传统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却被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冷落,被视之为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产物。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技能,以及他们口头和书面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语文背诵教学的重要性

1.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语言的首要作用就是交际,离开了交际,语言就是一架躯壳,毫无意义。语文是我们的母语、第一语言。在习得过程中,由于有必要的语言环境和实践机会,再加上母语的正迁移,让学生感到不太吃力、效率较高。而背诵使学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学习熟练母语的语言环境,十分有利于他们语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2.利于深化学生的文化底蕴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内涵,离开了文化,语言就是一潭死水,空洞乏味。语文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熟悉的语言,让学生多进行语文背诵,会使他们不断地汲取、消化许多体现文化、反映时代的鲜活的语言材料,并且烂熟于胸、铭记于心。背诵不但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汲取了文化营养、习得了语言本身,而且获得了文化的熏陶。

3.利于提高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记忆是思维和想象的基础和仓库。如果学生的脑子中没有任何的语言材料的储备,空空如也,那么他们就无法用语文进行思考和表达,更谈不上创新和想象。

二、提高初中语文背诵教学的有效途径

1.应该选择精美实用的背诵材料

无论是课内或是课外的背诵,材料的选取都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原则。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选材要语言地道、文笔优美,最好为文化名人所写。

(2)题材要广泛。如文言文、故事、寓言、名言警句、名人演讲、名著片断、影视对白、国学经典等,不仅语言精湛,而且寓意深刻。

(3)选材要难度适中,长短适宜。不能太简单,也不可太难,尤其是篇幅不能过长。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的文章最适合作为背诵和复述的材料。

(4)设置背诵任务时,应该注意循序渐进,考虑到他们接受能力、语文水平的差异,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征进行差异化教学,以免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采用多种背诵策略有机结合的方法

通常在语文背诵的过程中,学生采用的都是自然背诵法这一最基本的背诵方法。为了提高语文背诵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在自然背诵的基础上教授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

(1)联想背诵。通过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以增强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例如利用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关系等。联想可以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增强记忆,对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2)关键词提示,也可以成为线索法。在自然背诵的过程中,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线索作为背诵提示,由于关键词在被送材料中具有点、线、面的连接作用,因此有助于学生回忆和提取信息,便于他们调动积极的思维,从而提高背诵的有效性。

(3)听录音背诵。

3.采用灵活多样的背诵形式

背诵方法不仅多种多样,背诵形式也同样形式各异。教师应该结合背诵材料的题材类型、语言风格、主题思想等安排灵活多样的背诵形式。例如:

(1)接龙背诵。以背诵材料中的句子为单位,学生每人一句挨个进行背诵,背不出来的由下一个学生接上,直到背诵完全部的背诵材料。这样的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还营造了轻松愉悦、活泼热烈的课堂氛围。

(2)分角色背诵。对于材料中有大量对话的背诵,教师可以把材料中的角色分配给各个学生,然后要求他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适当的动作表情表达出来。这种形式犹如舞台剧的表演,在无意中建立的语言氛围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复述式、图表式背诵。对于像科普、议论和说明文等有着内容抽象、行文严谨、语言规范、逻辑性强的材料,如果运用自然背诵则往往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低下。

三、结论

背诵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应该得到发扬。背诵并非是要求学生把所学课文的所有内容一字不差的记忆下来,而是旨在背诵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重要段落,培养学生的语感及语用能力,对他们进行语言知识和信息的输入,同时让他们增长见识,获得文化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背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选用精美的背诵材料,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技巧和策略,组织灵活样的背诵方式,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背诵教学有效性,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语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J].(2011年版)。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7篇

一、以“多读多写”活动为抓手提高学生文学积累

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乃至写作水平提升等方面都产生了制约。教师应当强化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将教学空闲时间充分运用起来,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过程中积淀文学底蕴,夯实语文学习基础。我在教学中开展了多读多写活动,以“多阅读、多动笔”为主要形式,致力于提高学生在文学方面的积累。我一方面要求学生加大阅读量,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60万字,并且在阅读的内容方面加以规范,以世界名著以及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刊物为主,保证学生阅读过程中数量充足、质量优秀。另一方面,我还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通过读后感、阅读点评等方式,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髓,消化吸收为自己的文学积累。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对一些结构、主题较好的文章提炼写作提纲,将优美的片段摘录下来,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构思能力,以及在写作技巧手法方面逐步得到积累提高。

二、以“文学社团”活动为抓手强化写作技巧指导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写作难”是学生公认的问题,对此,教师既要立足课堂抓好作前指导,同时要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专题活动,以文学社团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指导和提高学生写作的技巧,并针对不同基础与类型的学生组织因人而异的兴趣活动,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提高写作兴趣,增强写作本领。我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愿望以及作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组织了班级文学社,将学生吸纳进来开展作文写作专项训练活动。为了提高文学社团活动的实效性,我将文学社分为初级社和高级社两个部分,作文写作较强的学生在高级社开展活动,侧重于提升写作方面的技巧水平,鼓励他们通过办小报、办社刊,以及向文学刊物投稿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初级社里面,我则组织语文学习基础薄弱、作文能力滞后的学生进行基础性训练,如开展细节描写,指导学生怎样从纷杂的素材中选出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素材内容,以及怎样科学安排文章结构等等,通过这样的分类指导活动,使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以“专项研究”活动为抓手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难点的突破不仅要立足课堂开展研究,还要通过课后的延伸拓展,尤其是通过专项研究活动进行突破,这一活动载体能够为语文教学难点的突破提供有力帮助。例如初中语文学习中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容易前背后忘。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专项研究,思考如何提高课文背诵的记忆效果,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背诵出来,而且还要记忆牢固。我和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教学以及学习实践体会,提炼出许多经验技巧,对语文学习难点问题实施了有效突破。如“框架提纲+重点词”的记忆法,就是我与学生通过专项研究得出的重要学习经验,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背诵方法,学生在背诵一篇课文时首先列出其提纲,提纲中的每一点都摘了一些关键字。通过这样的方式,这一篇文章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形成了一个框架结构,背诵起来条理清晰,背诵速度与记忆效果明显增强。由此可见,组织学生开展教学难点方面的专项研究,可以积聚学生的智慧,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点能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以“经验交流”活动为抓手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应当强化学法指导,要从人脑记忆规律、理解规律等方面入手,向学生传授如何更好更快地理解、记忆的方法,如形象记忆法,可以通过将枯燥内容与形象事物相联系的方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再比如,教师可以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特点,指导学生科学安排每一轮复习的时间间隔,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要强化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面的经验交流活动。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着看家本领,这些方面源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并且经过了有效尝试的方法效果非常明显,师生可以将其梳理、提炼出来在全班进行推广。我鼓励学生定期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技巧,并和学生一起总结成效显著的学习方法,例如“读、思、做、写”四步预习法,就是我指导学生在经验交流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有效预习方法,通过认真阅读教材熟悉内容,独立思考寻找答案,尝试做一做习题检测效果,以及将预习中的难点写下来作为下一步学习的重点,这样的科学预习法有效提升了预习成效。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专题活动是促进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帮手,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并有效发挥这一活动载体的作用。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与强化

“语感”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能力,小学正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感形成的关键阶段,能够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可以为以后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强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形成独特的说话、写作风格。然而,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接触知识的起步阶段,知识面范围较窄,致使教师无法通过对文章或资料中语法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感。此外,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违背了教学宗旨。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语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通过强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品位文章,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工具。但是,对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文字积累较少,根本不能独立完成对文章的阅读,也就无法通过阅读来培养语感能力。此外,为应对学生不具备阅读能力的问题,很多教师选择了课堂分析文章的教学方法,将原本的阅读环节变成课文分析环节,很难培养出学生的语感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一方面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气氛,让学生在阅读的氛围中轻松阅读,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对一些阅读中的难点进行点拨,将大部分时间教学生独立阅读,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例如,在讲解《夏日的海滩》这一课时,为通过这首优美的现代诗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示范阅读,对文章中生字的读法及意思进行讲解,达到能够让学生独立阅读的程度,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自己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海滩夏日美景,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通过强化背诵培养学生语感

背诵可以让学生对语句、段落的结构及整篇文章的框架形成整体认识,由此可以有助于学生对语言资料的积累,进而能够通过自己的再次加工形成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或语句。而且,学生语感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语言词汇作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全文,通过背诵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优美诗句和好句佳句,进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就是要有效利用课本文章,选择一些能够培养学生语感的文章让学生背诵,在掌握课本所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充分地利用课外资源,选择题材较好且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除上述以外,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背诵的定期检验,例如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在学生之间开展背诵文章的交流,让学生自己互相检验背诵成果,由此增加学生主动背诵的动力。

三、通过加强写作训练来强化学生语感

学生在积累了大量词汇以后,需要通过实践来强化学生对语感的形成,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实践方法,通过写作训练可以有效对学生积累的知识进行实践,将背诵、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素材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而提高学生语感。为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的方式形成语感能力。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根据所学文章的写作方法进行模仿,例如《写给远方的朋友》是一种书信的范文,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书信的写作方法和格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封信,向自己远方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事迹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信件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对文章的语感。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定期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通过写作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近一段时间积累的词语、佳句等进行实践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语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培养和积累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强化,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在保证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有效的语感。

参考文献:

[1]潘秀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1(8).

[2]朱光远.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J].文学教育:中,2010(3).

[3]陈云.新视域下小学生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0(4).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9篇

(1)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由于中小学生抽象思维品质尚不成熟,再加上掌握语言的数量有限,组织运用语言也缺少一定的技巧,对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不能顺畅表达,从而影响了表情达意的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积累丰富的语言,熟悉汉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作为思想与情感的物质载体的语言,不仅有自己的组合规律,而且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大量吸收别人的表达经验,合理借鉴别人的各种表达技巧,仔细揣摩别人运用了什么字、词、句、段及其语气,表达了什么样的想法、愿望、感情、情景、场景、色彩等,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的背诵,在不断的背诵中不断的领悟,在不断的领悟中不断的借鉴、模仿、应用,从中逐渐掌握汉语畜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逐步将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我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充分结合背诵材料创造出适当的情景训练,使学生“背有所用”,才不至于使背诵变成枯燥无味的苦差事。

背诵的材料不仅要涉及面广,而且内容要规范、经典,更要符合学生的接收能力。入选教材的背诵的材料都是按照这一要求精选出来的,并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出了合理的分布。另外,背诵的方式也显得灵活多样:既有必背的篇(段),也有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背诵的;既有课后背诵的篇(段),也有学完每组课文后据一个主题合编的各种背诵材料。这些举措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极其合理的。

(2)从背诵对作文的功用来看。总结本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背诵是医治“作文头疼瘸”的一剂良药。清代学者刘大在《论文偶记》里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这虽然是在谈论背诵的方法,但辩证的来看,若能达到这样的背诵效果,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字、词、句、篇及其神气皆已是胸中之物,在一定的情景之下,学生便“不待扬鞭自奋蹄”,获得所谓灵感,自会文思泉涌,作文时就能意到笔随,妙笔生花了。就像那饱食桑汁的春蚕、那广采花粉的蜜蜂,吐出不绝如缕的丝、酿制出无比甘甜的蜜来一样。这就是韩愈所说的“人之能为文,由腹中有诗书也”。

纵观古人所作的诗文,巧妙化用前人的名句、章法的大有人在,而且能不断翻出新意。如果他们不熟记于心,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是不能推陈出新的。须知刻意的模仿是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的。今人写作也常常在诗文中引用别人的东西,不仅能增加文采,而且还能拓宽主题的意蕴。这方面的能力训练,教师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加以指导,切忌让学生生搬硬套。须知,刻意的模仿是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的。

(3)从背诵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来看。心理学研究表明:15岁以前是记忆的黄金时期。九年义务教育正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新课标正是基于这点而加大这一时期的背诵量,千万不要认为是加重学生的负担。“背诵是记忆的体操”,这一时期须要抓紧背诵。储备丰富语文材料,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同样也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

新课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重要课程教育之一的语文科教学,应让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一个较为明晰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标要求背诵的所有内容如果都能按质按量完成,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产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就个人的素质而言,文化素质常常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学生受背诵材料蕴涵的优秀文化的熏陶,必然萌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可见,新课标中的背诵新要求也是基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拟定的。

化学背诵技巧范文第10篇

一、抄诵法。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二、时空法。记住所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三、人物法。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四、情境法。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比如《三峡》一文的背诵,可结合文中所描写的季节特点,在脑海中创设相应的情境加以背记。

五、情节法。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多了。对《桃花源记》这类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按此法背诵比较适合。

六、延伸法。背诵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第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七、对比法。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等,就容易背诵了。

八、问题法。提出几个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答案的顺序,记取背诵内容。

九、提纲法。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十、列表法。记忆时先将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列表归纳,使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一目了然,便于举一反三,加深印象。这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很有帮助。

十一、间隔法。记忆课文的词语不能怕重复,第二、三天还要再读第一天读过的词,温故知新,常读常新。

十二、歌诀法。将要背诵的内容,编为歌诀,读来顺口,记忆深刻。许多地理、历史知识甚至于化学、物理知识的背诵都适用此法。

十三、点线法。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点,如表现人物形象的动词等,根据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展开快速记忆,背诵课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写作的线索顺序,把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十四、分合法。先分句背,在句中背关键词,这样逐句背,而后合背,由词连句,由句连段,再由段连篇。或先抓要背内容的主要部分,再带动次要部分,再合背。

十五、关系法。背诵之前,先弄清文章的结构关系,例如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又如动静关系、远近关系等等。

十六、耳听法。这种方法是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朗读,大家洗耳恭听。或自己先把要背的东西录音,然后放音,仔细听记,用这种方法训练背诵,比单纯反复朗读效果会更好些。

上一篇:足球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电力系统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