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

时间:2023-03-21 04:34:52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1篇

1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设有: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矿山生态修复与环保以及工业废气净化理论与工艺技术四个研究方向。配备仪器室、准备间等功能区。但实验室仍存在不少安全问题。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火灾引起的事故比例仅为2%,而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却为98%[9-10]。A、安全管理制度缺失。

1)所有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不需经过任何的安全指导,就直接进入实验室工作。

2)进入实验室后,不穿实验服直接操作实验;甚至做微生物实验不配戴一次性手套。

3)在实验室内任意玩手机、接打电话等现象习以为常。

4)实验室基本看不到任何急救箱,对于某些突发事件,没有事故应急处理系统。B、化学试剂管理不严格。1)购买新试剂或者首次使用某试剂,不经过任何风险评估。

2)各种化学试剂没有根据其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等进行分类贮存。

3)废试剂的处置不当。盛废试剂和样品的瓶子没有标签;甚至废酸、废碱、有毒有害的废试剂直接倒入下水道或卫生间,导致管道腐蚀、渗漏。C、实验设备管理不善。

1)各种实验室设备,比如高速离心机,不需经过任何培训,直接操作。

2)裸眼使用紫外灯。由于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使用紫外灯。

3)通风橱等工作场所长期作为储存空间。

2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安全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的头等大事。作为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安全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江西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实验室安全工作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A、预防第一,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需要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实验室安全入门培训是必须的。所有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尽快完成一次安全指导课程,并通过书面的安全测试。

2)进入实验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安全镜、实验服、一次性手套穿戴好。3)在实验室内不能玩手机、接打电话。4)制定《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即刻启动预案,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方法。B、制定化学试剂管理办法。

1)购买新试剂或者首次使用某试剂,必须经过风险评估,即使借用别人的试剂也必须经过评估,以确保使用者对该试剂性质的了解。

2)建立易燃、易爆、剧毒物品、致病微生物等物品的存放制度,购置易燃品、易爆品、剧、致病微生物专用存放柜和保险柜,各种化学试剂根据其易燃性、易爆性、腐蚀性、致病性等进行分类贮存。

3)合理存放废试剂。对所有盛废试剂和样品的容器,必须贴有标明时间、试剂名、使用者等信息的标签;对于废酸、废碱或有毒有害的废试剂需要单独存放,且严格按照要求用容器,并交由相关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置。C、建立健全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实验用的仪器、设备等指定专门责任人,由其妥善保管使用说明书,并定期检查和校准仪器设备,保证使用正常运转;由其培训新人;记录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借用登记表及维护维修记录表。

2)操作任何设备之前,请检查是否把安全镜、实验服、一次性手套等个人防护设施穿戴好。3)通风橱不可用作储存空间,仅用来放置正在用的,或立即要用的设备或化学药品。

3结束语

江西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实验室的宗旨是为高质量地完成实验与实践教学计划、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人才提供实验教学平台。随着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安全管理成为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地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按照"预防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环保制度及完善安全措施,才能保障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杨迎春(1972-),男,四川南充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刘盛余(1976-),男,四川内江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四川 成都 6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20096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14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各个国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生态破坏”等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正是在人们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情况下,环境类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0世纪后半叶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同时也是交叉学科,得到了各个高等院校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近300所,开设有环境科学专业的高等院校200所左右,其规模仍有扩大的趋势。如此多的高等院校开设环境类专业既体现了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环境类学科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很多,这对环境类专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由于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等原因,很难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都很强的专业人才。因此,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开展素质教育,对培养优秀环境类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提高环境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课程对象及特征

1.课程性质和对象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是面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开设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这时学生还未接触到其他的相关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了解很少,认识还比较模糊。通过对新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好或较好,将来很有前途或者前途较好,选择本专业就读的原因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大多数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考研)以及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但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对专业的认识很模糊,他们就读本专业的原因是由于考试分数和家长的影响等。同时,通过对近年来本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行业就业: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就业人数在10%左右;环保(含咨询服务)公司、工矿企业、设计单位等,就业人数在70%左右;考取研究生等继续深造者,占10%左右;自谋职业或者从事与本专业关系较小者占10%左右。说明大多数学生主要就业于环境保护及相关行业,并且近年来环保行业人才需求节节攀升,但其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与学校提供的毕业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学校不能全面满足其需求。

2.课程特征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与公共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从课程性质上讲是不同的,一个是面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入门必修课程,一个是属于普及和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与理念的公共选修课程。但是,对于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刚入校他们的基础跟其他专业的学生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这就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选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内容来讲,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物理性等方面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仍然应当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又要与公共选修课程有较大的区别。从教材来看,现在有关环境科学概论/导论、环境工程概论/导论方面的教材较多,但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可选教材很少。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既要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以后四年大学学习有一个全面和大致的了解与认识,还要培养和吸引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方面给教师提出了很大的难题。一方面,讲的内容过于通俗和平淡,就容易使本课程成为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另一方面,如果讲的太多、内容太深入,又可能会导致把后续课程的内容提前讲授了,对后面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因而,对本课程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教学探讨和改革十分必要。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目前,高校所开设的“环境科学概(导)论”课程涉及的内容多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基础知识,是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入门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将来深入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该课程涵盖了环境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可为他们将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今后本课程的设想,拟进行以下方面的教学改革:

1.教学队伍的组织

以前认为导论课程不是专业课程且内容较浅,任何教师都可以讲授。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该课程实际上是在教学上很难把握的课程,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可以上好的。因此,现在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要求选派在环境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该课程,并且派辅助教师进行相应的课程网站建设以及课外活动等。

2.课堂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

(1)开展案例教学。采用典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是改进“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或者学生身边接触到的一些环境污染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强学生对这些事件的感性认识,为以后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做准备。这一阶段,学生还不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构思和考虑可能有那些方法和途径去分析与解决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并通过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逐步设计和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当前国内外出现的环境问题组织学生观看与该案例相关的专题视频录像或教师提出案例讨论主题后,要求学生按组在国内外期刊上独立查阅相关主题文献,进行课堂汇报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对“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出现的机制和防治对策”的讨论,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特点、生物化学和生态演化过程与发生机制以及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生态学原因等。从而培养学生查阅文献、阅读文献和分析文献的能力。

(2)热点问题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今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热点环境问题。如自2000年以来,各国开始广泛研究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简称EDCs)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这些物质会影响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近几年在环境中逐步发现并引起关注的医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简称PPCPs),它们在环境中的种类逐渐增加,并且对人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还未可知,值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课程中增加这些热点问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发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思考。新知识的补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为他们将来学习专业课程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可以强化学生对于本专业将来就业去向的认识,并在今后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

(3)开展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后设置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和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去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也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视对知识的理解、思考和引申过程,更不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的缺点。一般采用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课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和调研等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且随着学生以后知识学习的深入,他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逐步寻找答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到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可以自己提出和选择自己希望做的题目。在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正确的启发、引导、点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和帮助。

3.课外教学活动

(1)网络平台交流。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动画影音和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展示了有关历史和当前环境问题的立体图像。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大量的资料需要通过课后网络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如动画模拟各种环境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生物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迁移、转化、等方面的影音图像,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这些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危害,考虑并初步设计关于其治理措施和方案。在课程网络平台上可进行师生交流和讨论,增加师生互动,随时与学生进行网络讨论,也可节省课堂时间,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的学习活动,包括专题讨论、网上协作、网上练习等。

(2)组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自古就存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环境科学的主题,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基于此,课程进行中让学生投身于大自然之中,开展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考察和调查活动,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结束语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讲究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其教育的观念在不断的转变之中,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更好地发展,为了该专业学生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能够在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岗位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对环境类专业的入门课程进行了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邱秧琼,宋扬,顾征,等.工程导论: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15-119.

[2]周叶中,胡甲刚.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5(3):369-372.

[3]蔡铭.在专业基础课中树立大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以“交通工程导论”为例[J].交通职业教育,2012,(2):55-57.

[4]陈盛明,郑旭煦,宋应华,等.在化工专业新生中开设工程导论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1,39(19):118-121.

[5]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等.“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4(56):57-59.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3篇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学科领域,是针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21世纪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针对有色领域的重污染现状,依据中南大学的学科特色和环境工程学科体系的建设规律,在中南大学新世纪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等的资助下,经过大量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有特色的环境工程学科新的教学体系。其中,具有有色冶金特色的《环境科学导论》的教学是新学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结合近年来在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导论》教学中的经验与体会,谈几点教学改革与创新之处,旨在充分发挥交叉重点学科群的优势,培养冶金环境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重点解决矿冶领域的重污染问题。

课程性质与特点《环境科学导论》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之一,属于必修课。该课程以人类生存环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着重阐述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各要素的影响,特别是对大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阐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介绍城市、农村区域生态与环境、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等新方法和环境科学发展的进展。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本课程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研究内容与人类自身利益关系紧密。学科领域覆盖面广,学科知识交叉性强。其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诸多领域,涉及化学、化工、土木建筑、机电、物理等多学科知识。

概念新,出现的新名词多。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壁垒、绿色消费等。课程内容与实际结合较密切。如各种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工程设计紧密相关。研究方法综合性强。各种方法论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在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知识更新快。环境科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新观点、新技术日新月异,环境热点不断变化,环境质量动态变迁。

授课时间有限。当前,大多数高校均强调学生的宽知识面和综合素质培养,学时数大幅度压缩,课堂授课时间很有限。

我们结合冶金特色环境工程的专业特点。《环境科学导论》的课程特点及在有色冶炼企业进行环境治理的工程实践,经过6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寻出了一些冶金特色《环境科学导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选择按专业性质精选内容,详略得当《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广、内容多。在实际教学中,因授课学时所限,不可能面面环境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跨越发展的关系研究《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俱到,理应"因材施教",即根据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及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

针对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应重点讨论矿冶行业实行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介绍现有冶金企业面临的环境问题,重点在于让学生建立环境意识,将环境科学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按专题备课,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备课质量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传统的按节备课法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难以根据课本外的大量新信息补充、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对于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更是如此。我们按专题进行备课则很好地弥补了该方面的不足。我们根据授课总学时数、教学重点和能够找到的教学材料,将教材重新组合,分为若干专题讲授,很好地突出了重点、热点、难点。为此,不仅需要补充或更新教材内容,往往还要打乱教材现有结构,将最需要讲授的内容梳理出来,重新形成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的系统化知识并传授给学生。教学实践表明,按专题进行备课和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改革互动式教学为了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下列做法:提前布置下次课的授课内容,并将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事先准备好的、围绕授课知识点的有关专题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课件,每次课抽一、两个小组上台就自己小组的专题作报告。

如讲"水污染"专题时,除进行三河三湖七大水系的污染状况及治理对策、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湖泊富营养化等专题的讲解外,我们根据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特点,还列出如下专题:试分析历史上环境事件中有几起是由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及其内在原因;与重金属有关的湘江镉污染事件、北江镉污染事件、岳塘砷污染事件、株洲新马村镉污染事件等等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为增加授课趣味性,我们在授课中经常插播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材料,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兴奋状态。

案例式教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时刻注意用案例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在听"故事"、看"故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点。如在讲授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时,在讲解研发思路的基础上,将本课题组开发的生物制剂法直接深度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工业试验现场的录像资料播放给学生,此种科技知识转化为工程实际的实例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4篇

2.Effects of nitrate concentration on biological hydrogen production by mixed culturesBo WANG,Wei WAN,Jianlong WANG

3.Enhanced bio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organic wastewater containing NH4+ by phototrophic bacteria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AR-3Guanghong ZHENG,Zhuhui KANG,Yifan QIAN,Lei WANG

4.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Xiaona CHU,Jiangyong HU,Say Leong ONG

5.Anaerobic treatment of fresh leachate from a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 by upflow blanket filter reactorPinjing HE,Min LI,Suyun XU,Liming SHAO

parison and modeling of two biofilm processes applied to decentralized wastewater treatmentGuanglei QIU,Liancheng XIANG,Yonghui SONG,Jianfeng PENG,Ping ZENG,Peng YUAN

7.Response of soil microorganisms to vegetational succession in Ziwuling ForestHong ZHANG,Jialong LU,Shiwei ZHAO

8.Arsenic (V) removal from groundwater by GE-HL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effects of arsenic concentration, pH, and co-existing ionsXiaowei WANG,Wenjun LIU,Desheng LI,Weifang MA

9.Phenanthrene sorption to environmental black carbon in sediments from the Song-Liao watershed (China)Jinghuan ZHANG,Mengchang HE,Chunye LIN,Ke SUN,Bin MEN,John L.ZHOU

10.System engineering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t the watershed level in ChinaWei MENG

11.BM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evaluating stormwater management alternativesMow-Soung CHENG,Jenny X.ZHEN,Leslie SHOEMAKER

12.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cylindrical sludge dryingWeiyun WANG,Aimin LI

13.Flow characteristic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erformance of a pilot-scale airlift oxidation ditchHongtao PANG,Hanchang SHI,Huiming SHI

14.Pilot-scale studies of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typical constructed wetlands and thei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Chaoxiang LIU,Kaiqin XU,Ryuhei INAMORI,Yoshitaka EBIE,Jie LIAO,Yuhei INAMORI

15.Removal of multicomponent VOCs in off-gases from an oil ref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by a compost-based biofilter systemDan WU,Chunyan ZHANG,Changjun GENG,Li HAO,Xie QUAN

1.Challenges of a feasible route towards sustainability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G. LETTINGA

2.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aerobic digestion: Pilot 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for thermal hydrolysis of mixed sludgeS.I. PEREZ-ELVIRA,M. FDZ-POLANCO,F. FDZ-POLANCO

3.Effect of wastewater composition on the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i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sShucheng YANG,Yanling HE,Yonghong LIU,Charles CHOU,Pengxiang ZHANG,Dongqi WANG

4.Effect of short-term atrazine addi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anaerobic/anoxic/oxic processChangyong WU,Yongzhen PENG,Xiaoling LI,Zhiqiang CHEN

plexation of iron by salicylic acid and its effect on atrazine photodegrad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Xiaoxia OU,Chong WANG,Fengjie ZHANG,Xie QUAN,Yan MA,He LIU

6.Preparation of ceria-zirconia solid solution with enhanced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and redox performanceLijing MENG,Licheng LIU,Xuehong ZI,Hongxing DAI,Zhen ZHAO,Xinping WANG,Hong HE

7.Effects of a dynamic membrane form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on the ultrafiltration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Boksoon KWON,Noeon PARK,Jaeweon CHO

8.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e Xinjiang Plain AreaJinlong ZHOU,Xinguang DONG,Guomin LI,Yiping WANG,Xiaojing GUO

9.Ultrasound-assisted emulsification solidified floating organic drop microextractio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copper in water samplesQingyun CHANG,Jingwen ZHANG,Xin DU,Jingjun MA,Jingci LI

10.Exposure-response of Cr(Ⅲ)-organic complexes to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ivedita CHATTERJEE,Zejiao LUO 11.EMERGY analysis for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of the Baiyangdian wetland ecosystem in ChinaWeiqing MENG,Cui HAO,Hongyuan LI,Meiting JU

12.Evaluation of aquatic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ies for polluted urban rivers and the case study of the Foshan ChannelHaifeng JIA,Nan DONG,Hongtao MA

13.Evaluating and structuring indicators for wetland assessmentXuehua LIU,Yan SUN

14.Nitrogen-retaining property of compost in an aerobic thermophilic composting reactor for the sanitary disposal of human fecesFan BAI,Xiaochang WANG

15.Recycling combustibles from aged municipal solid wastes (MSW) to improve fresh MSW incineration in Shanghai: Investigation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Dezhen CHEN,Zhenzhen GUAN,Guangyu LIU,Gongming ZHOU,Tong ZHU

1.Recent advances in membrane bioreactor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ChinaXia HUANG,Kang XIAO,Yuexiao SHEN

2.A hybrid membrane process for simultaneous thickening and diges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Zhiwei WANG,Qiaoying WANG,Zhichao WU,Xinhua WANG

3.Bioreduction of nitrate in groundwater using a pilot-scale hydrogen-based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Youneng TANG,Michal ZIV-EL,Chen ZHOU,Jung Hun SHIN,Chang Hoon AHN,Kerry MEYER,Daniel CANDELARIA,David FRIESE,Ryan OVERSTREET,Rick SCOTT,Bruce E. RITTMANN

4.Biosorption of Cr(Ⅲ)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freeze-dried activated sludge: Equilibrium, 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studiesQian YAO,Hua ZHANG,Jun WU,Liming SHAO,Pinjing HE

5.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forms in sediments with different distances to the estuary of the Dianchi Lake, ChinaShaoyong LU,Xiangcan JIN,Fengchang WU,Jianning GUO,Jing SI

6.Perfluorocarboxylic acids (PFCAs) and perfluoroalkyl sulfonates (PFASs) in surface and tap water around Lake Taihu in ChinaYong QIU,He JING,Hanchang SHI

7.Solar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two azo dyes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TiO2 compositesHuilong WANG,Shuqin LIU,Hui WANG,Wenfeng JIANG

8.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humic acid and H2O2 on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trazine assisted by microwaveChao QIN,Shaogui YANG,Cheng SUN,Manjun ZHAN,Rongjun WANG,Huanxing CAI,Jia ZHOU

9.Impact of solids on biphasic biodegradation of phenanthrene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 (HPCD)Zhenyi ZHANG,Chihiro INOUE,Guanghe LI

10.Treatment of soybean wastewater by a wild strain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and to produce protein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Junguo HE,Guangming ZHANG,Haifeng LU

11.Observation of bioturbation and hyporheic flux in streambedsJinxi SONG,Xunhong CHEN,Cheng CHENG

12.Range of ecological impac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the 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 ChinaJie LIU,Fan CHEN,Haiqing GENG,Xinxin QIU,Binbin CAI

13.Public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cross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 survey study in Wujin, ChinaJun BI,Yongliang ZHANG,Bing ZHANG

1.Past in review and future plansYi QIAN

2.Climate chang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managementPeter A. WILDERER

3.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02 embodimen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 overview of emerging literaturesXianbing LIU,Can WANG

4.Bioenergy recovery from landfill gas: A case study in ChinaWei WANG,Yuxiang LUO,Zhou DENG

5.Cationic organobismuth complex 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for conversion of CO2 into cyclic carbonatesXiaowen ZHANG,Weili DAI,Shuangfeng YIN,Shenglian LUO,Chak-Tong AU

6.Field experiment on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 to treat polluted river water in the Dianchi Lake watershedLu LI,Shuguang XIE,Hui ZHANG,Donghui WEN

7.Inhibitive effects of three compositae plants on Microcystis aeruginosaWeihao ZHANG,Fuqing XU,Wei HE,Xing ZHENG,Chen YANG

8.Pyrene partition behavior to the NOM: Effect of NOM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modification by ozone preoxidationJin GUO,Jun MA

9.Soil selenium concentration and Kashin-Beck disease prevalence in Tibet, ChinaShunjiang LI,Wei LI,Xia HU,Linsheng YANG,Ruodeng XIRAO

10.Contribution of black carbon to nonlinearity of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acetochlor on sedimentJianqiu LIU,Yaobin ZHANG,Hong CHEN,Yazhi ZHAO,Xie QUAN

11.Contributing institutional factor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In the perspecpective of the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Yang SU,Ye QI,Zhouyan XIAO,Yu WEI

12.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N-nitrosodimethylamine in drinking waterBingbing XU,Zhonglin CHEN,Fei QI,Jimin SHEN,Fengchang WU

13.Controlling various contaminants in wastewater effluent through membranes and engineered wetlandSarper SARP,Sungyun LEE,Noeon PARK,Nguyen Thi HANH,Jaeweon CHO

14.Anoxic phosphorus removal in a pilot scale anaerobic-anoxic oxidation ditch processHongxun HOU,Shuying WANG,Yongzhen PENG,Zhiguo YUAN,Fangfang YIN,Wang GAN

15.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contaminant transport in uniform flow field in porous media: A libraryHongtao WANG,Huayong WU

1.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aqueous perfluorooctanesulfonate (PFOS) and perfluorooctanoate (PFOA)Chad D. VECITIS,Hyunwoong PARK,Jie CHENG,Brian T. MADER,Michael R. HOFFMANN

2.Determination of polyfluoroalkyl compounds in water and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river Elbe and North Sea, GermanyLutz AHRENS,Merle PLASSMANN,Zhiyong XIE,Ralf EBINGHAUS

3.Selective sorption of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adsorbentsShubo DENG,Danmeng SHUAI,Qiang YU,Jun HUANG,Gang YU

4.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and eco-toxicological modeling of chemical spillsSuiliang HUANG,Yafei JIA,Sam S. Y. WANG

5.Effects of support acidity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s of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by CH4 in excess oxygenShicheng XU,Junhua LI,Dong YANG,Jiming HAO

6.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bacterial communities of the Yellow Sea by T-RFLP analysisHongyuan WANG,Xiaolu JIANG,Ya HE,Huashi GUAN

7.Microenvironmental time-activity patterns in Chongqing, ChinaYu ZHAO,Shuxiao WANG,Gangcai CHEN,Fei WANG,Kristin AUNAN,Jiming HAO

8.Drivers and barriers to engage enterprise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itiatives i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hinaBing ZHANG,Jun BI,Beibei LIU

9.Problems of Syrdarya river basin managementSerdar EYEBERENOV,Baijing CAO,Fengting LI

10.Evalu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 in submerged MBR through hybrid ASM modelFangyue LI,Joachim BEHRENDT,Knut WICHMANN,Ralf OTTERPOHL

11.Biodegradation of trace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in wastewater by a membrane bioreactorLongli BO,Taro URASE,Xiaochang WANG

12.Relationships of nitrous oxide fluxes with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 free water 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sJuan WU,Jian ZHANG,Wenlin JIA,Huijun XIE,Bo ZHANG

1.Nanomaterials for environmental burden reduction, waste treatment,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a reviewGuobin SHAN,Rao Y. SURAMPALLI,Rajeshwar D. TYAGI,Tian C. ZHANG

plete oxidation of methane on Co3O4-SnO2 catalystsXingfu TANG,Jiming HAO,Junbua LI

3.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using ZnO/TiO2 compositesMing GE,Changsheng GUO,Xingwang ZHU,Lili MA,Zhefian HAN,Wei HU,Yuqiu WANG

4.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low level ozone with gold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Pengyi ZHANG,Bo ZHANG,Rui SHI

5.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nO films with micro-grid structureChunzhi LI,Wenwen WANG,Junying ZHANG,Hailing ZHU,Weiwei ZHANG,Tianmin WANG

6.Noncovalent immobilization of manganese peroxidases from P. chrysosporium on carbon nanotubesJiaxi LI,Xianghua WEN

7.Thermochemical pretreatment of meat and bone meal and its effect on methane productionGuangxue WU,Zhenhu HU,Mark G. HEALY,Xinmin ZHAN

8.A mini-microbial fuel cell for voltage testing of exoelectrogenic bacteriaXiaoxin CAO,Xia HUANG,Xiaoyuan ZHANG,Peng LIANG,Mingzbi FAN

9.Modified landfill gas generation rate model of first-order kinetics and two-stage reactionJiajun CHEN,Hao WANG,Na ZHANG

parison between linear and non-linear forms of pseudo-first-order and pseudo-second-order adsorption kineticmodels for the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by activated carbonJunxiong LIN,Lan WANG

11.Relationship between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of herbaceous plants and soils at four Pb-Zn mining sites in Yunnan, ChinaYuan LI,Yanqun ZU,Qixian FANG,Zhaohua GAO,Christian SCHVARTZ

12.Seasonal varia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Xiaojiang River——A tributar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Zhe LI,Jinsong GUO,Man LONG,Fang FANG,Jinping SHENG,Hong ZHOU

13.Appraisal of coastal recreational resources in Qingdao by travel cost methodJingmei LI,Tieying LIU,Yuanyuan ZHANG,Lei LI

14.Integrated benefits of power generation by straw biomass——A case study on the Sheyang Straw Power Plants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Xiaoshun LI,Futian QU,Dongmei JIANG,Peixin ZHU

15.Field test of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pollutant removal efficiencies in Shenzhen, ChinaRu ZHANG,Wenbin ZHOU,Richard FIELD,Anthony TAFURI,Shaw L. YU,Keli JIN

16.Emergency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in source water pollution incident——technology and practice in ChinaXiaojian ZHANG,Chao CHEN

17.Effects of La3+, Ce3+ on nitrogen removal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Qing XIA,Rui LIANG,Yuxiang MAO,Yuning HONG,Lili DING,Hongqiang REN,Mingyu ZHAO

1.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incineration in ChinaYongfeng NIE

2.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pyrolysis products of oil sludgeJianguo LIU,Wei SONG,Yongfeng NIE

3.Role of rur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of Dianchi Lake catchments, ChinaWenjing LU,Hongtao WANG

4.Performance of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with disc-tube reverse osmosis unitsYanping LIU,Xiujin LI,Baozhen WANG,Shuo LIU HtTp://

5.Sludge reduction during brewery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hydrolyzation-food chain reactor systemLijie LI,Qunhui WANG,Xuesong LI,Shuo YANG

6.Mechanism on minimization of excess sludge in oxic-settlinganaerobic (OSA) processJianfang WANG,Qingliang ZHAO,Wenbiao JIN,Jikan LIN

7.Experimental study on oxidative decomposition of nitrobenzene in aqueous solution by honeycomb ceramic-catalyzed ozonationLei ZHAO,Jun MA,Zhizhong SUN,Zhengqian LIU,Yixin YANG

8.Kinetics of hexavalent chromium reduction by iron metalHuijing QIAN,Yanjun WU,Yong LIU,Xinhua XU

9.Hydraulic model for multi-sources reclaimed water pipe network based on EPANET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Beijing, ChinaHaifeng JIA,Wei WEI,Kunlun XIN

10.Natural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in the lower Heihe RiverXinfeng FU,Hongmou HE,Xiaohui JIANG,Shengtian YANG,Guoqing WANG

11.Isolation of a Pseudomonas Stutzeri strain that degrades1, 2, 4-trichlorobenzen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ts degradative plasmidLei SONG,Hui WANG,Hanchang SHI,Hongying HU

12.Eco-environmental water demands for the Baiyangdian WetlandPing ZHONG,Zhifeng YANG,Baoshan CUI,Jingling LIU

13.Analyzing and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the organic matter source at different ecologic zones of tidal salt marsh,North Jiangsu Province, ChinaJianhua GAO,Guishan YANG,Weixin OU

14.Relationships between loading rates and nitrogen removal effectiveness in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Rongshe ZHANG,Guanghe LI,Qi ZHOU,Xu ZHANG

15.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for treating high ammonia source waterJianguang LIU,Xiaojian ZHANG,Zhansheng WANG

16.On-line controlling system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Jun LI,Yongjiong NI,Yongzhen PENG,Guowei GU,Jingen LU,Su WEI,Guobiao CHENG,Changjin OU

17.Degradation of chlorinated phenols by 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Rong CHENG,Jianlong WANG,Weixian ZHANG

18.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ntrol of black smoke pollution from the ceramic kilns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surfactant and coagulantXiao CUI,Caiting LI,Fei WANG,Shanhong LI,Chenchang XIAO,Yu PENG,Yunbo ZHAI

19.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differ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characterized by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techniqueYangguo ZHAO,Aijie WANG,Nanqi REN,Yan ZHAO

20.Effect of streambed substrate on macroinvertebrate biodiversityXuehua DUAN,Zhaoyin WANG,Shimin TIAN

1.Control concept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shallow lakes'eutrophication in ChinaXiangcan JIN,Shaoyong LU,Xiaozhen HU,Xia JIANG,Fengchang WU

2.Critical flow-storm approach to total maximum daily load(TMDL) development: an analytical conceptual modelHarry X.ZHANG,Shaw L.YU

3.Rhizosphere effect of different aquatic plants on phosphorus depletionZhenyu WANG,Shengfang WEN,Baoshan XING,Dongmei GAO,Fengmin LI

4.Eutrophication status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Taihu LakeLimin ZHANG,Minfang XIA,Lei ZHANG,Chun WANG,Jilai LU

5.Effects of humic acid fractions with different polarities on photodegradation of 2, 4-D in aqueous environmentsChunyan YU,Xie QUAN,Xiaoxia OU,Shuo CHEN

6.Allelopathic inhibition on red tide microalgae Skeletonema costatum by five macroalgal extractsZhen AN,Zhenyu WANG,Fengmin LI,Zhijia TIAN,Hongying HU

7.Ecological assessment of lakeshore wetland rehabilitation on eastern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Jian ZHANG,Fei MENG,Yifeng LU,Yuming JING,Huayong ZHANG,Bo ZHANG,Chenglu ZHANG

8.Evaluation of ecosystem health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western Beijing, ChinaXuehua LIU,Shuang ZHANG,Haoyang XU,Xiaoming SHAO

9.Simulatio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risk accident and management of high-sulfur gas field development in complex terrainXiao WANG,Fanghua HAO,Xuan ZHANG,Wen SUN,Hongguang CHENG

10.Fenton oxidation of 2, 4-and 2, 6-dinitrotoluene and acetone inhibitionYiliang HE,Bin ZHAO,Joseph B.HUGHES,Sunh Soo HAN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62-02

高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既精通专业,又具有较强英语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科学选择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及优化课堂氛围、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建议与措施,力求对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做一些添砖加瓦的尝试。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是不断恶化的环境和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就需要众多的高素质环境科学工作者去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改善并解决相关问题。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主[1]的课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能熟练应用英语查阅英文资料并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受到不断追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不同于单纯的专业知识学习,也不同于一般的双语教学。因为它基于环境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却没有统一的模板和英文教材可以参照。如何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熟练获取英文专业信息,如何使得环境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能迅速查阅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文献,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此,作者根据专业英语课堂的讲授反馈,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二、专业英语教学实践

(一)科学选择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教材的语言难易程度、内容的先进性和学术的权威性等因素均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专业英语课没有原版的英文教材可供选取,因此,如何科学选取教材就成了专业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根据老教师推荐,结合自己查阅分析,最终我们选定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最新版教材。该书的正文及阅读材料均选自原版英文书籍、国际会议论文集、专业期刊等,体裁较广,内容丰富,比较适合本科生专业英语的学习[1,2]。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施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深化,课堂教学的动态呈现愈来愈明显。因此,教师需要精心备课,才能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精心制订教学的目标。我们必须在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上下深功夫,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落实到各项教学目标的制订中去。另外,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使各层次学生各有所得,共同进步[3,4]。其次,要弄清每堂课讲授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既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又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专业英语课程的讲授中,笔者选择性地讲解了水、气、固废及环规中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考虑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对象多为高年级学生,为了培养学生查阅科技文献的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及培养研究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开设了文献讲解专题。利用展示的英文文献,介绍英语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每一部分的作用和要求,对绪论的写法要求和逻辑进行重点介绍。

(二)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简单的“翻译法”来讲授专业英语课程的知识,即按选定的教材内容给学生逐词解释,逐句翻译,学生不是独立“学”会,而是被教师“教”会。因此,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往往沦为记录的工具,严重缺乏学习能力的培养,无学习乐趣。长此以往,课堂的效能将逐步减弱。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开辟新的教学模式。

1.我们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引入直观的图片、画面、声音等。如在介绍大气污染物时,引入雾霾天气的图片及对比,说明PM2.5。学生也经常反映:希望老师加入图片,特别是和他们生活学习相结合的图片,不仅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问题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我们要设置任务情境。如在授课前根据备课提纲,给出每段问题,先引导学生了解问题之所在,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讲授,即由任务驱动开展课题内容的讲授。教学实践表明:设置任务情境的教学方法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作为专业选修课,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如加大平时课堂考核的次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等。通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讲授,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与紧迫感,宽松的期末测试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课堂氛围,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如前所述,大多数教师采用简单的“翻译法”来讲授专业英语课程。因此,该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为了使专业英语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自学的机会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逐步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

在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竞赛式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因此,笔者将全班同学分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布置,比如让学生进行英汉互译,翻译最差的组将接受作业最好的小组的惩罚,或者表演节目以活跃氛围。同时,将专业词汇以题库的形式进行竞赛,以激励学生有效学习。

三、结语

培养既精通专业,又具有较强英语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是高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其专业特点,考虑实际的教学对象和目标,科学合适地呈现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相结合的形式,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保证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和科学文化知识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陈梅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广东化工,2009,36(6).

[2]刘凤,任百祥,滕洪辉,等.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改实践与探讨[J].广东化工,2013,40(21).

[3]谢静静.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改实践探讨[J].价值工程,2011,(17):218.

[4]张翼,李正元,邓留.化学类本科生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一些反思与心得[J].化学教育,2013,(7).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6篇

经济信息的特点

广义信息经济的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知识型。信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靠智力,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成了经济活动的核心。

(2)创新型。在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情况下,惟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技术与经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综合协调,一体化发展,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3)整合型。信息经济是在整合即综合集成中发展的。

(4)互联型。信息经济是建立在无处不在的公用信息基础之上的一种互联互动的经济。各类经济组织与企业、公司以及他们内部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和多向的。

(5)紧迫型。信息化缩短了时空的差距,极大的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

(6)全球化。信息化使空间变小,距离对经济活动的约束力弱化了。

(7)数字化。任何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字而以光速进行传输。

(8)虚拟化。经济活动不仅能在物理世界中进行,还可以在媒体空间中进行。

(9)分子化。经济活动的单元趋于微型化。指令控制的等级制将为基于个体或全体的分子式结构所取代。

(10)中空化。信息化使最高决策层能同最基层的实行单位直接联系,让中间组织失去必要性。

根据一项对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德国印刷媒体上刊登的招聘广告的分析,德国企业现在招收的经济信息人才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占所有同类广告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招聘广告是针对商业软件开发部门的,还有不到五分之一是科研和教学。9%的招聘广告是针对市场推广部门,技术管理、企业领导、规划、调控、行政管理或者财务部门的招聘广告各占7%。

“经济信息人才经常从事对软件系统和结构进行规划,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领域,”魏因哈特教授说。鲍施先生补充到,软件推销、数据仓库管理和SAP等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咨询也是经济计算机人才的典型工作岗位。

经济信息人才通常都在一些部门的结合领域工作。比如在拜耳公司,他们主要在企业调控、物流、采购、推销和市场营销部门负责各自部门的IT系统。“但是我们公司的其它部门也聘有经济计算机工作者,他们通常负责企业管理软件的操作,”赫兰德尔先生强调说。在世界着名软件制造商SAP公司,经济信息人才的身影出现在各个部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女经理苏珊.卡普费尔(Susanne Kapfer)对此说到:“主要是在软件开发、质量管理、咨询顾问、售后服务和培训部门。”

对于这些人才来说,重要的是应该意识到,在他们的工作领域是经常不断地出现新的课题和就业领域的。“主要是在互联网领域近年来出现了大量新的就业领域,”奥伯维斯教授说,“比如在开发网页,在互联网上设计供应链,为不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和可行性分析,建立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规划电子商务的应用。”

与企业管理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竞争

经济信息人才很少单独出现在就业市场上。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的专业,他们要经常和一些相近专业――主要是经济学、信息学和经济工程专业的人才竞争。联邦劳工局的鲍施先生观察到,从招聘广告可以看出,他们和经济专业的

毕业生的竞争最为激烈,因为这些人也往往“掌握了很多软件方面的知识”。魏因哈特教授也证实了这个趋势,他说:“很多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选择经济计算机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这项技能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极有裨益。”而且经济信息学和信息学专业的学生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变得模糊了,主要是有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就辅修了一些企业管理的课程。总的来说,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信息学专业的毕业生更受欢迎,“特别是在软件系统开发这样的纯技术工作上”,魏因哈特教授说。赫兰德尔先生则根据拜耳公司的实际情况讲到:“在最尖端的IT工种上我们几乎没有聘用一名经济信息学毕业生。” 高要求

为了能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经济信息学专业的大学生最好在上学期间就积累应用经济计算机方法(比如数据和程序建模)的经验,奥伯维斯教授建议到。此外还最好有使用数据库系统、系统建模工具和软件设计相关工具的经验。“他们必须至少熟练掌握两种流行的编程语言,”鲍施先生对经济信息学专业学生的要求补充到。

此外,企业还期望应聘者有优良的毕业成绩和一个“紧密联系实际、有吸引力的硕士论文”,魏因哈特教授认为。“重要的是,在上大学期间就通过实习或打工为自己将来的就业作好准备。没有做到这一点的人,将来在找工作时就会面临困难,” 奥伯维斯教授警告说。鲍施先生对此建议到:“他们在软件和硬件生产方面,或者在商业领域要注意多积累一些经验。”

而且专家们对一些跨行业的技能也有一致的意见:必须会英语,最好有较长的国外居留的经历。在软技巧(注)中,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应聘者强烈的好奇心和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性格也同样受重视。“因为在计算机领域,人们必须作好活到老学到老的准备,” 奥伯维斯教授强调到。

专家们用一些实际的例子进一步解释了他们的主张。“我们期望应聘者精通英语并有实习经验,”SAP公司的卡普费尔女士说。职业培训毕业的经历或者在校外的工作经验能增大他们的录用机会。而且SAP公司特别看重应聘者是否有海外学习、生活的经历,“因为我们的每个部门都是国际化作业的,” 她说。此外,独立工作能力、首创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意识以及灵活性都是很受好评的。

想去拜耳公司工作的人,最好尽量掌握一些SAP系统方面的知识。而且软件演示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赫兰德尔强调说。这家世界最大的医药保健及化工集团尤其看重应聘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客户需求理解和沟通能力,因为“经济信息人才要直接面对客户,” 赫兰德尔说,“他们要和客户一起设计、生产企业管理软件并负责售后服务。”而且企业还希望应聘者有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我们很注重,大学生在学习之余作了些什么,”他说。有在国外实习或者攻读海外学期的经历对进入这个跨国企业是相当有利的,“但这也不 是说一定要去加利福尼亚,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去那里,” 赫兰德尔警告到。精通英语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再掌握一门外语就更好了。在软技巧中,项目作业和团队协作能力是最被看重的。

良好的前景

毫无疑问,德国经济界对经济信息学专业毕业生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除此之外,新入行者还必须预见到,他们要和很多其他的求职者竞争,” 魏因哈特教授说。很多人第一次求职没有成功,因此他建议到,尽早地――最好在写硕士论文时就发出求职信。“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们还必须作好先签订一份短期劳工合同的准备”,鲍施先生强调说。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教育创新型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046-0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日趋严重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近30年来,我国环境教育发展迅速,据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到2009年为止,我国共有371所高校开设了各类不同层次的环境教育专业,其中197所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专业人才,为我国乃至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目前我国环境保护产业人才仍然严重不足,尤其缺乏能在生产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环保创新型人才,这使得环境专业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变得更加迫切。我国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运行机制上进行了多年探索和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种较好模式,体现了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由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三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造就一批有学识、能做事、善为人,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产学研合作教育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层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即教育要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二层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即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和科研活动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利于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对经济、科技、教育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涉及面很广,涵盖了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物理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种学科,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讲,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人的培养是综合型的,既注重理论研究,更强调实践应用,培养出的人才要直接能够解决现实的环境问题。高等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具有消化、重组和传播知识的优势,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知识和技术创新。企业和科研部门较学校教育能更直接地接触到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在创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创新环境的设立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补充到大学,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二)实施产学研结合,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

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即培养理论知识全面、应用能力强的多层次、多规格的环保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保设备研制与开发、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以上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过程,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实践,才能主动发现问题,追溯问题根源,然后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感受体验知识,激发求知欲,释放创新激情,形成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善于超越的创新品质,在实践中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三)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提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加速人才成长

人才培养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逐步形成一个完备的充满活力的体系。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一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实践环节能力培养不够,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强调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突出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把人才的培养置于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三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交替进行,在企业、科研院所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管理协调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在这种边学习、边工作的实践锻炼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从而自觉地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树立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为毕业后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吉首大学资环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和地方社会发展需求,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技能培养型教学”和“创新开放性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多元化的需要。近年来,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校内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科研实训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一)整合校内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深入理解、消化理论课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内在的实际技能,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养成以研究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和探究学习的习惯。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要求,校内实践教学重点抓好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三部分。

1.实验课教学。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单调,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锻炼,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上打破了课程的界线,按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开发三个层次由浅到深螺旋推进。在一、二年级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各种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环境中水质、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测定;二、三年级以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如借助环境生物学、环境治理、环境评价、环境生态修复等课程的相关内容,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循序渐进的模式遵循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于指导实践的辩证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本科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课程设置上分别安排为期各两周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上,要求指导老师一方面注重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的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另一方面题目尽可能与近年来企业的生产实践相关,难度适宜。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了所学的内容,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计算、使用技术资料、工程绘图、总体设计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是本科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和完善了毕业论文(设计)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职责,制定了严格的选题、开题、过程指导、中期检查、答辩、成绩审定制度。在选题上,考研同学以毕业论文为主,题目尽量与老师们的科研课题直接联系,使学生的选题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前沿,且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毕业后工作的同学以毕业设计为主,题目尽量与毕业实习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研究实际生产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夯实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产学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生产实践教学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又是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自2006年以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吉首市污水处理厂、怀化市污水处理厂、常德市污水处理厂、湘西自治州环境监测站、湘西自治州环境保护局、花垣县环境保护局、小溪部级自然保护区、中科院会同生态定位研究站等10个实习基地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在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认识实习,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结束时,由专业老师带队对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参观实习。参观过程中,由实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主要的实验仪器、功能实验室及相应工艺流程作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从事的工作形成一个整体的、概括的认识。二是工厂综合实习,学生在部分专业课程结束后,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在与基地技术管理人员协商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或所有节假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生按照技术管理人员的安排,到车间班组跟班运行。学生通过跟班上岗,虚心向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学习,增强了对具体的实际工艺流程的认识,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会了利用原有专业课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毕业实习,在第七学期课程结束,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实习,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每天深入到岗位从事生产性或科研性工作,认真履行实习单位安全责任、岗位责任制度,每天撰写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实习心得,通过严格的毕业实习,学生较早地接触社会,在实际工作中增长了才干。转换角色,作为大学进入社会前的专业实战演练,能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

(三)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是让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科技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科研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校级优势学科为依托,从培养学生科研兴趣、设立科研创新学分、提供基础保障等方面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

1.培养大学生科研兴趣。将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之中,要求专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教授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与课程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动态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科研的热情。学院结合专业开展多项课外科技活动,如学术讲座、环保协会、大学生挑战杯赛、大学生创新论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使大学生对本专业的学科领域、未来发展以及职业前景有初步的认识。

2.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学分。设立大学生创新学分是激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的经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尝试设立科研学分,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申请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社会实践调查等经考核达到一定标准,学院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

3.优化管理,为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供保障。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以环境科学与工程校级优势学科为依托成立研发中心,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选一批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教师作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及相关功能室。该实验室及其相关配套室施行全天候开放,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仪器设备的调配和药品供应。在实验室内学生可接受专业教师的师徒式传授,学生独立完成从文献查阅、项目撰写、实验准备与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乃至学术论文的撰写等过程。学生申请到的创新项目、发明创造、研究成果、学术论文既可以参加学院每年举行的学术讲座、科技文化节、创新论坛等活动进行交流获得奖励,又可以获取相应的科研创新学分。参与科研实践的学生形成比较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四、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十分重要。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打破了传统大学教育单纯在校园内部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单一格局,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的机会,真正实现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及优势互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成端,赵君科.产学研合作培养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1-5.

[2] 钟秉林.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0,(6):15-16.

[3] 张晓芬,佟会文,徐晓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56-58.

[4] 胡文勇,彭清静,袁志忠,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J].教师,2010,(8):11-12.

[5] 朱启红,夏红霞,宋仲容,等.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82-84.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6.023

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是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两大环境类专业,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为跨学科领域专业,既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学、地理、资源技术和工程等的物理科学,也包含资源管理和保护、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医学中的环境卫生学和环境医学,以及环境物理学和环境化学有关。由于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培养环境类技术性人才不仅能将技术转化成社会财富,更能促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

1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内容

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大致分为:理论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和综合环境。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环境工程在理论上属于环境科学分支,但也存在以下不同:(1)学士学位不同:环境科学授予理学学士,环境工程授予工学学士。(2)学科侧重点不同: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同时也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环境工程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3)学科构成不同:环境科学主要以原理理论,以及各个学科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而环境工程则是在基础知识学习掌握上,研究污染治理方法及措施为主。(4)就业方向不同:环境科学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而环境工程则是以污染防治工作为主。

2 研究手段及意义

通过调研、总结研究等方法,对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对应的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第二课堂内容进行合理规划。重点解决当前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主动性不强,参加综合性试验内容空泛等问题。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偏重于实践,环境科学专业偏重于理论的特点,使两个专业的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创新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3 调查研究结果及第二课堂内容方案

本次调查问卷针对学院大一、大二两个学年进行开展。根据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对两个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3.1 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

在对调查问卷中 “你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的问题调研中,仅有30.5%的学生表示了解,清楚将来的就业方向。由此可知,约有近70%的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内容并没有总体的全面的认识,由于对于专业并没有总体的把握,因此对于学习的内容没有清晰的认识,创新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产物,对于对基础知识毫无头绪的学生,创新根本无从谈起(图1)。

因此,学院首先应从专业的理解入手,具体措施如下:(1)利用学生之间的沟通便利,组织高年级学生为新生宣讲,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讲述对专业的理解,最后应有老师的补充总结。(2)在学习周开始前向学生分发本专业培养方案,让学生了解专业所学内容。(3)为学生分发本专业就业实例,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方向为参考,辅助了解今后的就业状况。

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学生之间的沟通便利,辅助以教师的实际经验,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介绍;为学生提供所学内容,初步为学生学习构建学习体系;从就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为学生展示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概况,能为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前期准备。

3.2 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

对于“你获得相关科技创新比赛消息的方式是”的问题的调研中(图2),可见,活动宣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班长支书以通知的形式传达给同学,这样便很容易由于人为因素使宣传工作不到位。首先,由于对活动并不负责,大多数班长支书大多只是起到传递消息的作用;其次,班长支书对于科创活动的了解并不全面,并且其本身未必有参赛经验,无法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最后,班长支书对宣传工作积极性并不高。

由此,结合本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如下:(1)由院团委组织进行大型的科创比赛动员会议,如不能让班级全体同学进行参加,则由班长支书参加。(2)辅导员老师为班长支书分配宣传任务,督促其在班内进行宣传。(3)增进班长支书与团委的沟通,加强交流。

方案可行性:加强班级领导团队与团委的交流,有利于优化科技创新的组织结构,为同学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从根本上扩大科创宣传力度。

3.3 探索组队新平台和有效方式

对于“你没有报名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的原因是”的调研结果显示(图3),对于有意向参与科创比赛的同学问题之一是组队过程信息不清晰,作为活动的主办者仅仅进行活动通知,由学生自己联系队员。常有因找不到合适的队员而打消了很多同学的参与积极性。

由此可知,我们应该为参与者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1)建立互联网交流平台(微信、腾讯QQ)。(2)添加有意向报名的同学。(3)为同学提供学院老师的科研课题清单,以供学生自主选择。(4)根据同学的报名对象分类,选出主要负责人(可根据总人数进行选择)进行团队组建工作。

方案可行性:为同学提供交流平台、报名方向,减少报名的困难程度,促进同学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同学有组织、有条理地报名组队、立项。

3.4 增加综合性实验、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经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发现在从大一至大二的学生。94.50%的同学并不存在专业的实习。由于没有进行专业的实习,同学们并不能了解专业的就业环境和专业知识的应用方式,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一个很好的就业实习机会,是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一条纽带,对我们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我们既能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能具有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总结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工程力学 环境科学 综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X-019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力学与环境科学的学科交叉理论

工程力学是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首先提出这一名称并对这个学科做了开创性工作的是中国学者钱学森。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些极端条件下的工程技术问题,所涉及的温度高达几千度到几百万度,压力达几万到几百万大气压,应变率达百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秒等。在这样的条件下,介质和材料的性质很难用实验方法来直接测定。为了减少耗时费钱的实验工作,需要用微观分析的方法阐明介质和材料的性质;在一些力学问题中,出现了特征尺度与微观结构的特征尺度可比拟的情况,因而必须从微观结构分析入手处理宏观问题;出现一些远离平衡态的力学问题,必须从微观分析出发,以求了解耗散过程的高阶项;由于对新材料的需求以及大批新型材料的出现,要求寻找一种从微观理论出发合成具有特殊性能材料的“配方”或预见新型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促使了工程力学的建立。工程力学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迫切要求能有一种有效地手段,预知介质和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质及其随状态参量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是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分子物理和统计力学的建立和发展,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已经比较清楚,为从微观状态推算出宏观特性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总的来说,工程力学具有现代工程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有很大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2工程力学理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发展

2.1环境与力学的学科特点

工程力学虽然还处在萌芽阶段,很不成熟,而且继承有关老学科的地方较多,但作为力学的一个新分支,确有一些独具的特点。工程力学着重于分析问题的机理,并借助建立理论模型来解决具体问题。只有在进行机理分析而感到资料不够时,才求助于新的实验。

工程力学注重从微观到宏观,以往的技术科学和绝大多数的基础科学,都是或从宏观到宏观,或从宏观到微观,或从微观到微观,而工程力学则建立在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学成就之上,运用这些成就,建立起物质宏观性质的微观理论,这也是工程力学建立的主导思想和根本目的。

虽然工程力学引用了近代物理和近代化学的许多结果,但它并不完全是统计物理或者物理化学的一个分支,因为无论是近代物理还是近代化学,都不能完全解决工程技术里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工程力学所面临的问题往往要比基础学科里所提出的问题复杂得多,它不能单靠简单的推演方法或者只借助于某一单一学科的成就,而必须尽可能结合实验和运用多学科的成果。

2.2研究内容和方向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平衡现象,如气体、液体、固体的状态方程,各种热力学平衡性质和化学平衡的研究等。对于这类问题,工程力学主要借助统计力学的方法。

工程力学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三个方面:高温气体性质,研究气体在高温下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辐射性质以及与各种动力学过程有关的弛豫现象;稠密流体性质,主要研究高压气体和各种液体的热力学平衡性质(包括状态方程)、输运性质以及相变行为等;固体材料性质,利用微观理论研究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以及本构关系等。

工程力学研究方向主要有:非线性力学与工程、工程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应力与变形测量理论和破坏检测技术、数值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工程材料物理力学性质、工程动力学与爆破。

3工程力学理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3.1材料力学与环境

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大到机械中的各种机器,建筑中的各个结构,小到生活中的塑料食品包装,很小的日用品。各种物件都要符合它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才能够安全、正常工作,所以材料力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利用材料力学中卸载与在加载规律得出冷作硬化现象,工程中常利用其原理以提高材料的承载能力,例如建筑用的钢筋与起重的链条,但冷作硬化使材料变硬、变脆,是加工发生困难,且易产生裂纹,这时应采用退火处理,部分或全部地材料的冷作硬化效应。

3.2固体力学与环境

自然界中存在着大至天体,小至粒子的固态物体和各种固体力学问题。人所共知的山崩地裂、沧海桑田都与固体力学有关。现代工程中,无论是飞行器、船舶、坦克,还是房屋、桥梁、水坝、原子反应堆以及日用家具,其结构设计都应用了固体力学的原理。

固体力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弹性问题,又有塑性问题;既有线性问题,又有非线性问题。在固体力学的早期研究中,一般多假设物体是均匀连续介质,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复合材料力学和断裂力学扩大了研究范围,它们分别研究非均匀连续体和含有裂纹的非连续体。

固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按照物体形状可分为杆件、板壳、空间体、薄壁杆件四类。薄壁杆件是指长宽厚尺寸都不是同量级的固体物件。在飞行器、船舶和建筑等工程结构中都广泛采用了薄壁杆件。

3.3流体力学与环境

流体力学中研究得最多的流体是水和空气。它的主要基础是牛顿运动定理和质量守恒定理,常常还要用到热力学知识,有时还用到宏观电动力学的基本定律、本构方程和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的基础知识。

4结论

环境科学与工程范文第10篇

经过了过去十天的金工实习真的是可谓大开眼界、收获不少。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化学加工及表面处理、数控铣床、数车928、模具CAD/CAM、加工中心、数车980、铸造、钳工、电焊气焊、金属的热处理等十个工种,了解了这些工种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掌握了某些技能,如:用阳极氧化的方法给铝合金上色,用PowerMill把设计好的工件进行仿真加工及转化成铣床能识别的程序,数车928的版面及对刀工序,设计软件MasterCam的基本操作,数车980车床控制版面及简单程序的编写,铸造的原理及铸模的制造,初步掌握了电焊和气焊的技巧和金属热处理的有关知识及操作。

化学加工及表面处理

四月三号是实习的第一天,实习的内容是化学加工及表面处理。经过老师的讲解,心理就开始觉得不安:一个一个的陌生名词,一件一件的前人的失败作品,似乎预视着我们今天的实习的风险不少。一点都不敢怠慢,赶紧把黑板上的工艺流程抄下,把要点抄下,以免出错,如:关于上色的,上玫瑰红要先上茜素红,再清洗,再上玫瑰红等;

工艺流程如下:1.除油;2.水清洗3.出光4.清洗5.阳极氧化6.清洗7.染色8.清洗9.风筒热风吹干封闭10.上腊11.描图12.雕刻13.腐蚀14.清洗15.出光16.清洗17电风筒吹干去腊

每个工序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除油要干净,出光的时间要控制好,阳极氧化的电流、电压要随温度变化及时间要控制好等。

小心翼翼地经过上述地工序,一件、也是首件出自我们自己地双手地作品出来了。一切的担心都扫去了。虽然图案不好看,但是没有失败。Yeah~!!!!

数铣

第二个工种是数铣,一个“数”字,大概就能让我们感觉到今天的内容是与“数”有关,就是与电脑有关。事实也是这样,四月四号;实习内容是把其他软件设计好的零件进行仿真加工和转化成数控铣床能识别的程序语言。学习使用的软件是:PowerMill。

一开始以后,老师就把我们“扔”在电脑房,要我们看教程,自己学习PowerMill。教程写了很多,计算机对零件的加工是通过参数的设计来完成的。PowerMill不具有图形编辑功能,掌握它的要点在于掌握相关参数的意义,工用。参数的设置影响了加工的效果,加工的时间等。参数设置以后可以进行仿真加工,检查效果。之后就可以转化为NC程序了。

现代化的技术离不开计算机和在工作中自学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是这实习以后的感想。

数车928

这个工种的实习内容是,了解GSK928的控制版面和掌握对刀的过程,实习的重点是记得车床的数控版面的组成,以及各个按钮的的工用。每个按钮都有自己的工用,用数控车床对材料进行加工是通过编写程序来完成的。程序编写对加工的质量是很重要的,但是那要建立在对刀工序完成的出色的基础之上。所以对刀是很重要的,对刀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错误,如果有错,将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的质量。接触了这种车床的第一感觉就是:原来如此。一幕一幕生产的镜头立刻浮现在脑海中,机械的转动声把我带进了一个如火如荼的生产的车间里。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使用它来加工工件。

模具CAD\CAM

工件的设计的现代化离不开电脑,这天的实习也是在计算机房里度过,接触的软件是MasterCam。数控的机床需要有数据输入才能工作,工件的设计软件就是要完成这一工作。Mastercam的页面与平时使用的绘图软件的版面有较大区别。要使用它来画图,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确实是有难度的,而且是英文版的就更有难度了。经过一番努力,按钮都没有认识完,但是在老师示范时就看到了它的功能的强大及它在设计的方面的方便之处。能够使用它来设计也是一种乐趣。

有些产品需要大批量生产,需要上百万的产量,那样的需求就不可能要求通过工人手工一个一个的加工生产,那样既耗时又耗财,而且效率又不高。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模具,模具应用于简单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是非常有效的,不同要求不同数量的产品就用不同的方法生产,那就是人类的智慧。

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这个名字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加工中心就是一个管理机件加工的部门。但是去到以后就知道自己是错了,“加工中心”是一种机器的名字,是一种数控机床设备。

这个工种的实习跟前几个数控的工种一样,都是以零件的设计软件的掌握为主,一天的时间都用于学习MasterCam,通过作业对该软件进一步的掌握这一天以后基本了解了各按钮的意义及一般操作。

用mastercam的感觉是直观、方便设计,但是却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掌握。数控的东西果然不是一般的东西。

数车980,延续了以往数控车床的东西。认识版面,学习一种基本操作。数车980和数车928的构造差不了多少,只是版面上构造有较大的差别。主要使用了一些基本的程序。

4月11日,实习已经进入了后阶段,好像看到实习快要完了,有点觉得不舍。今天的实习内容是:铸造。铸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生产技术,一堆一堆的泥沙,少数的几样的简单的工具,打造一个个精致的铸模。铸造的目的就是要制造出漂亮的沙模,用铁水浇注的时候产生比较粗糙的金属铸件,铸造有利于减少加工量,降低成本。经过了千年依然是没有淘汰,那是它具有它的价值,但是铸造也存在它的缺点:那就是铸造精度不高,容易产生废品,报废率太高。铸造技术必须要经过改良,不断改造,提高铸造工件的成功率。中国人是聪明的,中国人也将更聪明。

跟着的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工种:钳工。累累累、、、钳工的感觉,钳工是用于机械生产不能生产的工件。机械生产就快速的,大批量的,但是机械也是人制造的。人能想到的,机械不一定做得到,而人能想到的人就能做得到。钳工就是用于加工机械所不能加工或者机械加工所不能达到要求的。那就是人工生产在现在始终是不能被替代的。

说到实习中最接近我们的工种,算是电焊气焊了。虽说是接近但是却不禁有点紧张,毕竟那是高达几千度的高温下的冶炼,总是有点点危险的。平时坚硬的钢铁在顷刻之间融化,那是多么高的温度。我们练习了在高温之下的电焊,虽然掌握的一般但是已经非常满意,接近那么高温的东西的机会是很少的。看着金属的融化、黏合,真是觉得自己有了神的力量一样。坚硬如钢又如何,都随我的一挥手之间而熔去。

电焊与气焊只能把金属黏合,而不一样的“金属热处理”就能将金属的硬度的。表面一样的金属在显微镜之下却有不一样的组织,而这些组织正是金属的硬度不同的原因。热处理的实习中,我们做了一个实验:用自己的双手,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完成对一块金属的热处理,测试了处理前后的硬度(洛氏硬度)知道了热处理对金属的硬度是有影响的。热处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等,如齿轮,轴承等。

以上就是这次实习的流程和内容,总得来说这次实习对我来说首先是使我们接触了一些生产的技术和生产的设备。十天的时间,真的是太短的十天,虽然每天要早出晚归,但是就没有一点累的感觉。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与生产接近了,由在书本上的无味的文字,变成了充满了乐趣,很想细细品尝的实在的实习过程。那是一次飞跃:书本的知识不是没用的,我们天天上的课,学的东西不是没用的;觉得它没用只是因为自己不会用,学会知识本身不是最终的目的,学会用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化学加工里用到的知识,阳极氧化我们早就知道,而就是今天才知道它可以这样用。

上一篇:轨道交通行业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环境创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