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22:10:57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双语教学 教学策略 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63-02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是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在广西大学已连续7年采用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动态,广泛吸收现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环境问题-产生机制-影响程度-控制方法-过程原理-效果评价”的课程结构;建立以环境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不仅提供创新与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还要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教学实践的探索,于2010年成为部级双语示范课程。

一、双语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一)根据专业人才构建一个多层级的双语教学目标体系。双语教学目标是双语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双语教学中师生共同的行动导向,具有激励和评价功能。在双语教学目标体系中,最高层次是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双语教学目标,再次是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本课程依据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一个多层级的双语教学目标体系(见图1),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宏观指导和具体行动指南。

(二)构建双语教学内部课程体系。此内部课程体系由双语课堂教学、小组活动和隐性课程组成。

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教中学”,以系统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专业本领和科技英语知识;小组活动(Group learning)主要在课后进行,这是一种“动”的状态,其意义则是让学生在“动中学”,以巩固课堂知识,以“用”为导向,实现学以致用,这两项教学活动之间是一种“学用结合”的关系。双语隐性课程则要求为学生创设一种浸润式的双语情境,如通过视频、音频、科技文献、游戏等给学生营造―种语言氛围,使之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习得双语;课堂教学是显性课程,教学网站提供的影像资讯、材料阅读和论文写作是潜在的隐形课程,二者之间就是一种“显隐结合”的关系。

(三)课程考核改革与试题库建设。首先对考核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以平时成绩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成绩构成分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平时成绩又三部分构成:一是课堂表现及课堂作业;二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小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三是课程小论文。

在课堂作业形式、小组学习内容、课程论文选题方面,教师精心设计,在内容上既要考虑涉及的知识点,又要保证合适的信息量;在形式上既要顾及年轻人喜欢挑战、敢于展示能力的一面,又要做到轻松有趣,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的课堂表现主要通过案例讨论的形式予以考察,根据大家时下关注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热点,结合专业理论,组织大家进行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可设计为《××大学新生环境意识调查》,具体任务为:一是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如环境意识调查、某个具体环境问题的公众参与问卷等);二是完成调查工作,回收问卷;三是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按格式撰写调查报告;四是选读调查报告,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采用汉语或英语陈述。此环节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提前做好准备,采取小组现场抽签形式选出代表宣讲,避免性格内向的学生被边缘化。教师和助教按以上四个部分作业的完成情况给小组评分,各小组根据每个组员的具体表现,民主评议分配总分。

课程小论文可以设计为以“家乡环境”为主题,要求个人独立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书信收集家乡环境信息,分析家乡环境问题,撰写以家乡环境问题调查为内容的小论文,格式上严格按照《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要求。学生在撰写中英文摘要时,就是对“双语”教学一种“学以致用”的体验,也是对双语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教师可以将学生中英文摘要作为专题教学素材予以点评。

所有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小组学习、课程论文)都要及时讲评和记录,并及时在课程QQ群里公布,以便于及时提醒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本课程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以平时成绩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把“教”和“学”双方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对“学”的进程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把控,学生对“教”的目的和“学”的内容及时了解,并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心中有数”。

对考试内容也要进行改革,使考试内容具有较强思考性与启发性,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安排较合理,紧贴教学大纲;命题符合大纲要求,科学、合理,注重学生双语能力的考查。

期末考试方式采用英文出题,除论述题外,其余用英文答题。既注重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基本的知识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常识,还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一套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水平的评估体系。构建针对学生、教师的双语教育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调节、鉴别与激励功能,为使双语教学向其他课程辐射奠定基础。双语教学评估体系可以包括:一是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如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专业英语交流能力、专业信息获取能力等;二是针对双语教师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如专业知识传授能力评价、专业外语传授能力评价、课堂组织能力评价、教学绩效评价等。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CDIO;专业导论;课程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05-03

近20年来,发达国家都在从观念、目标、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对工程教育进行整体改革。环顾欧美各科技强国不难发现,科技发展的加速化、综合化、产业化、国际化和一体化,对各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的愿景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强调工程基础的、建立在真实世界的产品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过程的背景环境基础上的工程教育。通过精心规划项目的CDIO,可以引导学生对核心专业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综合发展的目的。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以往培养计划的不同点之一是:通过开设导论性的基础课程,从起始阶段就将工程实践引导入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尽早领略工程技术的精华,并且让他们亲手制造一些简单的东西。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部分只是凭专业名称或十分简单的专业介绍对所学专业有一个直观理解,对自己专业认识较少,甚至不知道所开设的课程对从事本专业工作有何作用,导致入学时找不到学习方向和目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动力。而现有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很少有学校开设引导类的课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生入学时开展专业引导教育,开设《专业导论》课,通过相关核心工程学科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动机。同时,学生CDl0教学大纲要求的主要能力发展也能有较早的起步。广东白云学院从2010年开始,在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创出一条新路,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开始了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CDIO教学大纲中对导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其教学内容和项目的设计建立在对学生的引导及激发学习兴趣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学生入校时即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教育。将《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项目制作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 《专业导论》课程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全面性、前沿性以及与国际化,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理论部分内容通过开设10次学科前沿及发展的讲座,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发展及应用领域。讲座主要内容如下:机械工程发展简史、工程图学概论、工程材料概论、机械设计概论、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制造概论、模具技术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机械工程师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等。在开展讲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带学生去相关企业参观见习,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专业。

项目制作实践内容的设计 项目制作实践让学生初步体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过程及工程图的表达方法,为学生了解本专业、深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打下必要基础。对模具方向的学生引入模具结构测绘项目,让学生以模具实物为载体,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及测绘,完成简单模具二维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输出;对机械设计制造方向的学生以齿轮泵、二级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为载体,测量并绘制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这样,以工程图学基础理论和实验装置为依托,以工程绘图为载体,对实物装置进行结构分析和研讨,在实践中互动,在讨论中争辩,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达到了新旧知识优化和创新思维综合训练的目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本专业所需掌握的工程语言——机械制图及零件测绘,直接培养学生对工程图的识图、绘图能力,并对模具结构、常用的机械产品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CDIO改革并不是要淡化理论课程的学习,而是要改革教学方法,采取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理论课程的教学不能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应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师生互动主题研讨、案例教学、论文研究、项目训练等教学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是实施教学和研究互动、课内和课外互动、寓学于研的培养模式,设置基于课程的科研训练项目和自主科研训练项目两类,资助学生开展研究工作。基于课程的科研训练项目由研究型教学课程责任教师组织课程教学团队教师指导。自主科研训练项目一般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经学院审批后开展科研训练工作,并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创新设计大赛、机械设计竞赛、力学竞赛、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活动。较好地完成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可以取得实践教学环节学分,鼓励学生以科研训练项目研究成果为内容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环节。

二是在知名企业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学生可优先获得去该类企业实习的机会,并鼓励其在企业中开展科研训练项目的研究工作。

三是通过组织科研训练团队、社会工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协调等领导能力。

四是定期组织开展学术讨论。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各自研究的课题,发表各自观点,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激发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CDIO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教学部分的考核方式 学生结合10次讲座所讲授的内容,独立查阅中英文文献,开展市场调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调研报告或课程论文,并制作讲授课件,参加课堂上模拟的“21世纪制造业前沿国际论坛”,对调研报告或论文内容进行讲授。教师根据学生调研报告或论文撰写质量和课堂讲授的表现,以及平时教学活动全部环节的表现,确定此部分的分数。

项目制作实践部分的考核方式 (1)项目制作实践的组织形式及成果提交。项目制作实践时学生以4~6人为一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项目制作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在理论课堂外执行;项目组内活动方式有:座谈式交流研讨,专题式讲解介绍,边做边探讨式互动,系统性总结等。组间活动主要采用总结介绍方式。项目完成后团队需提交的成果资料有:零件图,总装图,工作原理介绍,项目工作总结或课程论文等。(2)项目制作实践考评方式与标准。项目制作实践的成绩分为优(>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

课程教学的成效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动手能力等,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 “模具结构测绘”实践项目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完成后提交的资料有:项目工作报告(装配体的工作原理、拆装顺序、装配简图等);全部零件(标准件除外)正式零件图;装配图(每人一张)。据统计,采用实践项目教学后,在学时与原来相同的情况下,45名学生共完成零件图119 张(A4~A1 不等),A1 装配图39张、A2装配图6张,比往届多绘制了装配图,并且零件的种类结构形式也有所增加;学生首次对典型模具机构进行了拆装和测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促进了实践过程与工程实际接轨。虽然学习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了,但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在项目团队的协作和交流中,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其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成绩明显提高。

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的答辩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项目制作实践在最后环节进行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的答辩,采用答辩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答辩时,回答问题的不是“个人”,而是代表团队,每个成员都可以抢答或补充回答,以体现团队的真实水平。该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首先是团队的成绩,然后是在此之下的个人成绩,每名学生的成绩都和自己团队的表现息息相关。

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基于CDIO工程理念的课程教学,其主要理念是通过项目制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这就意味着教师决不可以袖手旁观,而是正好相反,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教师要根据每个项目组学生工作的进展情况给予引导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况和对象,会灵活选用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手段。教师还要根据各组不同的工程项目,分别对学生讲解必须注意的问题和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基本原则,介绍一些可供参考的途径和技巧等。

结语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需求,分别设置了模具结构测绘、齿轮泵、二级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等项目实践,测量并绘制了典型模具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以工程图学基础理论和实验装置为依托,以工程绘图为载体,对实物装置进行结构分析和研讨。在实践中互动,在讨论中争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了新旧知识优化和创新思维综合训练的目标。

根据课程特点,建立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部分,以课程论文代替传统考试;在项目制作实践部分,将学生的成绩与团队成绩挂钩,学生成绩由个人和团队两部分成绩组成,采用团队成员之间互评、团队之间互评及导师评价三部分组成,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3]杨善林,潘轶山.专业导论课——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1-3.

[4]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1):38-38,41.

作者简介: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类模式;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李锋(1970-),男,陕西商洛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田雨波(1971-),男,满族,辽宁铁岭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99-02

作为社会信息化的支撑和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21世纪,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方位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相应地,电子信息相关学科知识领域更新与增长越来越快,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越来越紧密。伴随着学科发展方向不断分化、细化的同时,电子信息各学科、专业或方向之间的交叉基础知识更加多,专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变化快、多元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共识。大类培养模式提倡按大类招生,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流培养,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点做出合理的选择。事实说明,大类培养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优化教学资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

一、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主要是学习公共课和大类基础课,大三期间学习技术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大四期间学习专业课程和接受综合实践训练。但是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发现,尽管大类培养适应了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但要更好地发挥大类培养的优势,还必须加强大类学习到专业培养之间的衔接,否则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

在大类培养阶段,本科低年级学生对电子信息学科、专业缺乏整体认识,不了解自己的专业方向,不了解专业课程设置,不了解专业课程与基础通识课程的关系;在思想上准备不足,不知为何要学习这些课程,不知道这些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和未来所从事的工作的作用,没有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努力方向,缺少明晰的学业规划,甚至有不少高年级学生到了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都不甚了解。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及座谈会结果表明,在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之前学生普遍存在迷茫情绪,找不到发展方向,不能心平气和、扎扎实实地学习,甚至出现了所谓“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求生”的情况。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渴望自主成长的时期,抓好大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可以缩短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期,引导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为实现培养目标、提升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导论”作为专业启蒙课程,将学科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教育等融为一体,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就读的学科与专业,加深对所学专业的感情,激发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专业导论”课程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电子信息技术导论更加符合教学实际。该课程的目标是: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学科知识体系、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领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激发部分学生对某些研究领域的兴趣;介绍本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特色、课程设置、进度安排、实践环节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做好学涯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

二、“专业导论”教学模式探索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特殊性,为使该课程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应从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

1.课程安排

在大类培养机制下,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专业方面接触的主要是大类基础课,对专业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了解专业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到了大学三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某个领域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及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选择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和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初各开设16学时的“专业导论”课程。

2.教学内容

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初,针对即将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着重介绍专业特色、专业课程及专业知识体系、实践环节;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专业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及发展走向、前沿研究课题等;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领域及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让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产生认同感,激发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分若干模块介绍信息科学的各个学科各分支的研究内容及发展动态,如: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模块,通信技术与通信网模块,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安全模块,微电子、集成电路及其应用模块,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图像、语音处理模块,光电信息技术等。介绍各模块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基本框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初步体会信息科学所涉及的领域范畴,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达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3.任课教师安排

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采用课程教学小组的形式安排任课教师。小组长为课程的总负责教师,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系主任担任,小组成员为专业骨干教师,根据每个教师的专长负责不同的模块。小组长负责介绍课程总体概况,包括主要学科领域、技术、产业、前沿课题等,突出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其他任课教师分别向学生介绍各模块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发展动态等。课程教学小组经常针对专业导论课进行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交流、探讨和研究。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由课程组长负责,采用作业小论文+课程大论文的形式。每位教师根据自己负责的模块拟出若干题目让学生选择,最后课程组长综合各任课教师的评分给出本课程的总成绩。

作业小论文:若干题目自选,如电子信息技术可分为哪些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及工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电子信息技术各个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联系,感兴趣的产业或领域,某领域的发展现状,大学期间专业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等。

课程大论文: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导论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对大学的专业学习及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形成课程学习报告。包括各自特长和爱好是什么,自己的学习习惯、喜欢的职业,该领域当前的社会需求是什么,本科阶段应培养的能力有哪些,大学剩下的时间准备做哪些事情,毕业后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去实施你的计划等。

三、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等形式对本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本课程之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这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规划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对学业生涯定位模糊,对基础课不重视。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2009级学生在开课之前认为自己了解该专业的仅占14.3%,了解一点的占50.8%,认为自己对专业学科领域及相关产业了解的仅占9.5%,认为自己有明确专业爱好的仅占8%左右,不少学生渴望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经过课程学习之后,有7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大学阶段学习及今后专业发展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划。教学座谈会反馈结果表明学生和学生管理部门也对该课程持肯定态度。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与工程实际联系偏少、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等。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课程时间安排

“专业导论”作为大类招生专业的专业先导课程,具有教育和引导的多重功能,在低年级开设更有利于学生尽早了解专业,建立对专业的认同感,并尽早确立今后继续深造所要涉及的发展方向,减少专业上迷茫、学习精力分散等情况的发生;在中高年级开设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学科不同分支,并结合自身爱好特长对学业和今后发展方向做出合理规划。因此建议将“专业导论”课程的两部分内容分别安排在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开设。

2.改革教学内容

密切跟踪学科发展,充分发挥不同研究方向教师的优势,充分把握学科及其分支的发展动态,把本学科最新的发展情况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专业内容及发展方向,并适当结合学校特色,构建特色化的教学内容。

3.重视条件建设,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强该课程的建设,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积极利用实验室、企业等条件开展实践教学;努力实现专题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有机结合。

四、结语

在大类培养体制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在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加强“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引领、规划和导向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专业、规划未来,对提高教学质量乃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2(1):37-39.

[2]彭熙伟,廖晓钟,邹凌.“自动化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74-75.

[3]葛琦.利用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认知专业和自主学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47-48.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01年1月至2月拟定论文开题报告,资料与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2001年3月至4月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年5月至6月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2.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南京

3.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北京。

4.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北京。

5.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北京。

6.李京文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沈阳。

7.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北京。

8.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9.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0.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2000年,香港。

11.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北京。

12.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北京。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广州。

14.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北京。

15.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6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年,北京。

16.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资源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南京。

17.方在农主编、彭立明副编,《现代科技知识导论》,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南京。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区域经济,如何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正确分析面临的环境制约因素,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确保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旨在多角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提出种种对策,以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有关学术动态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80 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提出,但至今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研究仅局限于宏观的认识,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污染物破坏问题、经济技术水平问题等。而对区域经济的环境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微观内在因素研究甚少。作者拟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点上加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措施和对策。

三、论文写作提纳

前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基本技术路线。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制约

(一)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失衡增长导致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位资源的不平衡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三)现有环境管理体制与国际不配套制约环境经济发展。

三、对策研究

(一)中国区域开发管理体制必须创新;

(二)适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

(三)制定完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四、论文工作计划

2001 年 3 月至 4 月 完成论文初稿并请导师修改,完成论文二稿并请导师修改;

2001 年 5 月至 6 月 论文定稿与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2 .李京文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教程》,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南京

3 .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年,北京。

4 .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5 .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北京。

6 .李京文主编,《 21 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年,沈阳。

7 .汤爱民,《大整合》,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年,北京。

8 .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南京。

9 .薛志平、刘波,《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理念卷),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 2000 年,香港。

10 .吴兴鹏、董剑南、谢玉平,《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实践卷),香港大学报社出版公司 2000 年,香港。

11 .国家环境保护局译,《选择还是放弃——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2 .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西方经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广州。

14 .陈耀邦,《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年,北京。

15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 6 部门,《江苏省人口资源、环境研究文集》,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5 年,北京。

16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资源与环境》,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 年,南京。

17 .方在农主编、彭立明副编,《现代科技知识导论》,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9 年,南京。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25年前(1989年)的3月24日,在阿拉斯加William王子峡湾,驶向加利福尼亚的Exxon Valdez号触礁。41000m3的原油倾泻而出,覆盖了28000 km2的海域,2个月内随着海浪蔓延了1300海里的海岸线(2100千米)。由于事故地点偏远,只有直升机、小型飞机和小船能够到达,致使政府和工业界的评估及清污工作严重滞后。油污清理费用高达25亿美元。William王子峡湾生境多样,是阿拉斯加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峡湾,具有丰富的大马哈鱼、海獭、海豹和海鸟类群。事故之后,数以万计的动物死亡。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一样,它被认为是世界最大的环境灾难。

本书共有5部分17章。第1部分 导论和背景,含第1-2章:1.导论与背景介绍;2.原油泄漏效应和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的不同时段。第2部分 环境中的原油,含第3-8章:3.水体中的原油;4.海岸线原油污染调查;5.古代遗址和紧急预案:文化资源保护;6.海岸线原油污染的转归;7.用理论和数学模型研究水体的污染;8.海岸线原油清理:生物降解和生物治理。第3部分 生物学效应,含第9-15章:9.细胞色素酶(CYP1A)作为原油泄漏评估的生物标志物;10.对环境事故灾害效应和恢复效果的评估;11.海岸线生物群;12.油污对细磷大马哈鱼的影响;13.油污对太平洋鲱鱼的影响;14.多变环境中的油污和海鸟;15.对海獭等兽类动物的整体影响:埃克森・瓦尔迪兹油轮事故。第4部分 对原油泄漏效应和生物恢复的评估,含第16章:16.油污危害、意义及修复的生态学特征。第5部分 结论,含第17章:17.科技发展与油污治理:整体景况。

John A.Wiens博士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是国际著名的鸟类学家和生态学家。他的鸟类研究涉及鸟类半干旱生境、海洋鸟类、景观生态、洲际鸟类保护,发表了250余篇科学论文和数本专著。他曾经在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访学。他担任过国际景观生态学学会主席,现在是数个生态学杂志的编委。从1989年起一直关注埃克森・瓦尔迪兹油轮原油泄漏引发的生态问题。

本书适合生态保护、环境政策、石油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

魏玉保,博士生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42-02

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时代,生物科学日新月异,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人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问题,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不仅是科技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这要求生物类和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必须有广博的生命科学知识。因此,面向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生物类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手段之一。如果大学生毕业时不懂得什么是DNA、什么叫克隆等基本概念,不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不了解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可能有会成为一种遗憾。在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背景下,国内外许多高校已将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设为本科生通用选修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一所有其自身特色的院校,推进非生物类专业的生命科学素质教育已有十多年,在2000年《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公共选修课在学校开设。根据我国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对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并作出一些思考。

一、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素材,是一门课程的主体,也是课程目标的载体。生命科学导论主要是针对非生物专业的学生而开设,由于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基础知识不一致,因此如何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基础性、系统性,但更重要的是趣味性,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在该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了探索:一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们还未能做到按文、理科对学生进行分类。为避免出现文科学生听不懂,理科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出现,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由浅入深,由窄到宽。具体主要包括:生命的基本组成、细胞、遗传及其分子基础、基因与基因工程、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等。二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是“生命科学导论”课生命力的体现。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成果不断涌现,我们及时把它们充实到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如讲细胞这部分的内容时,及时补充干细胞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对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个知识点,则把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系统生物学等最新成果补充进来。三是课程内容选择方面呈现出鲜明的自身特色。建设一门体现上海海洋大学特点、符合学生需要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本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初衷。水产、食品和海洋三大学科是上海海洋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我们以与现代生活特别是海洋、食品安全等问题密切相关、影响重大的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展开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讲述生态学部分时以日本福岛核辐射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为例引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所学内容可使学生能够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进行正确必要的分析,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更新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如何提高生命科学导论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生命科学导论的课程内容涉及生命的组成、细胞、代谢、遗传、分子生物学、进化、生态、健康与疾病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教学内容跨度大、面广且不易深入。因此,除采用板书、讲述、引导和启发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外,我们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综合了音响、图像、动画、文本等多种效果,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微观的事物宏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灵活、恰当地利用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集于一体,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既帮助教师假设良好的情境,又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如在学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时,除以文字描述外,通过动画演示PCR反应的全过程,使学生生动直观地看到微量的DNA如何在体外进行几何级别的扩增,使学生愉快而迅速的接受这个概念,且对它的印象历久弥新。此外,在课堂上适当播放一些相关的优秀科教片,如BBC的discovery系列节目及美国国家地理节目等。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课热情,开拓了学生视野。

三、转变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但在以大班上课的生命科学导论课堂上,这一教学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出勤率低等问题。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和提问几乎不做出任何明显的回应。这可能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课程内容有落差,另一方面有些学生本就是抱着挣学分的目的,对该课程不重视。为应对上述问题,我们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生命科学导论课堂的吸引力,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如在讲授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点时,由热门电影《阿凡达》的片段引入克隆人,学生兴趣深厚,对克隆技术的相关内容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我们在教学中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认为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应以教学互动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授课,但仅有10%左右的学生愿意总是积极参与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这说明学生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但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的问题。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共享成为可能,也使得教学的过程完成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时间。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作为提升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在上海海洋大学校园网的EOL网格教学平台中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及学习指导等资源,使学生在课后可以自主学习。在平台中设有讨论区,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还给学生介绍国内外著名高校生命科学导论或生物学相关的课程及生命科学研究所或实验室的网站,指导学生学会在网上查找资料及阅读生物学相关文献。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上网学习的需要,也起到了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

四、关于建设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一些思考

我校目前将《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全校本科生选修课程,学生积极踊跃选课,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作为一门全校公共选修课,它暴露出一些不足:学生多,教师少;只有理论课,没有实验课等。

1.师资队伍的建设。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的课程,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指导能力。鉴于每位教师自身研究方向的局限性,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生命科学领域,因此我们组织了一支由多名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该团队中,既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和专业素养丰厚的老教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每位老师只讲授自己擅长的部分,这不仅拓宽了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也可将教师自身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学术性,也可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我们十分注重整个教学团队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新教师的培养。每位新教师每学期均需参加听课,以从其他老师的授课过程中汲取经验。此外,还组织授课教师参加了《动物生理学》和《生命科学导论》等国家精品课程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使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2.关于实验课的思考。生命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非生物类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基本实验技术,是培养新世纪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我校的生命科学导论还未开设实验课程。我们曾就该课程是否需要开设实验课进行调查,95%的选课学生希望能开设实验课。在课堂讲授中介绍在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中重要的几项试验技术时,同学们也表现出对生物学实验的强烈兴趣。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开设实验课程,设计合理的实验项目及对学生实验成绩进行科学的评价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3.关于考核方式的思考。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思考采取何种考核方式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而且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强调学习过程及学习的效果,而不是考试成绩。我们采用理论考试和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试的方式采用开卷形式,考试题目由客观题与主观题组成,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规律的理解,同时评价学生应用概念和规律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论文由学生自己选择主题写一篇与该课程相关的文献综述,但要求格式统一、规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主题,这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完成课程论文的兴趣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有效地防止抄袭,督促学生培养对诚信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吴春燕,罗勤,王玉凤,周青春.师范院校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生命科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1):32-34.

[3]张维杰.如何开好“现代生物学导论”课[J].中国大学教学,2005,(3):33-34.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选课 生命科学概论 非生物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43-03

21世纪被公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掌握一定的生命科学知识是21世纪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1]《生命科学概论》是高校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跨学科公共选修课。中国民航大学从2006年开始对非生物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生命科学概论》公共选修课,本文就民航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社会期待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在一定的专业训练的基础上,具有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更为积极的应付挑战的能力以及向多个方向发展的潜力。[2]目前大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暴露学校在人才培养结构上的缺陷或不足,专业细分化,过于强调专业化培养,使学生知识面过窄,已经很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创造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3]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将“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4]21世纪被公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人类健康、生态平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近年来生命科学成为科学大系统里最有竞争力的带头学科,引领着世界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作为基本国策。21世纪世界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和竞争,在这一历史时期,高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如果不懂得一点生物学的知识,成为所谓的“生物盲”,将无法适应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为特征的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加强生命科学教育,普及生命科学知识,有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6]因此,在民航院校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对民航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应该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以整体素质教育为主,有一定专业方向的高层次整体素质教育。《生命科学概论》是一门融合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是当今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著名大学,如哈佛、剑桥和斯坦福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全校开设类似生物学课程,1995年以来,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重点理工科大学也陆续把《生命科学概论》列为非生物类专业的限选或必修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年来也面向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的公修课。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发挥航空器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生命科学技术开展航空人因工程研究,开展在航空环境下飞行员的行为及作业工效研究,弄清飞行员与航空器在航空飞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提出航空器飞行器的适人性设计要求、安全救生与防护措施、评价方法以及人员的选拔与训练方法等,使人、航空器及其所处的飞行环境有机协调与配合,探讨航空环境对航空人员健康的影响机制及对抗措施,为航空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这些将大大促进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民航院校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增加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对人体自身的了解,将有利于学生发展仿生的设计思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来更好地为民航服务。

二、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

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集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行业院校,在校学生均为非生物专业。学校利用航空医学研究所的师资力量从2006年开始给全校本科生开设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生命科学概论》,深受学生欢迎,每学年选课人数达到800人。向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于“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从介绍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物质基础入门,衍射到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从细胞到细胞工程;从生物物质代谢深入到生物遗传的本质——基因,从基因到基因工程,直至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物的奥秘;同时还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群上描述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学科交叉性和贴近生活性的内容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与我们人类自身生存和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得到提高。讲授内容在注重系统性的基础上包含了最新的科技前沿、最广泛运用的生物学技术手段、最热点的人类疾病、最新的交叉学科等等。我们密切关注科技最新动态,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的内容及时移植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例如:在“遗传”部分介绍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慢性疾病在遗传方面的研究近况;在“病毒”部分介绍SARS、H7N9等疾病的致病机理、防治途径和治疗方法;在“免疫系统”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在“环境”部分介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等。这些“时尚”新内容很受学生欢迎,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命科学概论》教学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知识难点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直观的东西更易于接受、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组合方式讲授课程,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7]另外,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生物学相关影像资料,给学生更为直接的视觉感受。例如播放科教片《人类消失之后》,让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开展课堂主题演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我们组织开展了课堂专题演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重要前沿问题的题目,如生物芯片、基因工程、干细胞、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基因食品等,把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写成小论文,并做成幻灯片在班上交流演讲。这样增强了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利用、团队协作、论文写作和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生物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快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甚至危机。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8]这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综合性,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科学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他们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首先,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具有争议性的热点社会问题,如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克隆人的利与弊、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垃圾焚烧的利与弊、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等。学生通过分组每10个人一组,每2组自由选择一个辩论主题作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每个班级推举一名主持人来主持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展现自我的平台,并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其计算方式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由课堂出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以及课堂小论文(占10%)三部分内容构成,期末考试成绩采用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9]

四、思考与建议

目前我校开出《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以来,已有7年的教学实践,选课人数每学年达到了800人,每个班级限200人。由于选课人数多,且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管理起来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是为满足学分而选课,因此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加上不同专业基础知识差异较大,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少,难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星月异地发展,生命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现有教材也很难满足课程的需要。

通过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加强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120-121.

[2] 蔡克勇.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培养创新人才[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1-7.

[3] 宋怡玲,杨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6):37-39.

[4] 郑丽沙,李德玉,荣龙等.面向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的“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改革初步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112-114.

[5] 黄国琼,罗长坤.生命科学前沿的特征与意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1):1-4.

[6] 晏琼,何金生,侯玲玲,等.研究型生命科学教学在非生物专业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83-85.

[7] 王伟章,郑敏.生命科学前沿公共选修课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2):131-132.

[8] 徐明.论生命科技的挑战与立法应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5):106-109.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居环境学;研究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4-0028-03

当今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已经远远超出学校本身的范畴,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1]。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背景为高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新使命,教师必须从以往课堂灌输、黑板板书、学生摘抄等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启发性研究型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边缘科学[2]。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人居环境学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也较少。近年来,我们在城乡规划专业必修课人居环境学课程教学中,尝试开展了研究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试图着眼于本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现状和人居环境学教学的需要,以研究性教学基础理论为指导,探索研究型教学在人居环境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研究型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3-4]。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等六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从教学目的来看,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系统知识的学习,主要目的是完成知识的传授任务,而研究型教学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从教学内容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内容主题基本上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师的备课和授课也是围绕教材展开,以系统地介绍知识体系为主。而研究型教学则是以书本为知识框架,以课堂讲授与选择性讨论为手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对讨论主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允许和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多元化探究。

从教学方式来看,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师道尊严,讲究教师的权威,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5]。而研究型教学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相关知识,并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从教学时空来看,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注重课堂45分钟内的教学效果,即使是教学时空的转移,也往往是简单的知识回顾。而研究型教学则注重引导学生突破课堂教学空间,根据其探究主题将空间延伸至学校图书馆、学术期刊网、学术论坛网等,实现课堂学习与课外研究相结合。

从教学主体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主动―被动”的单向关系[6],教师是知识传播的源泉,学生是知识接受的容器,二者缺乏交流。而研究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动―主动”的双向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科学问题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学生是探究问题的责任者、相关知识的构建者和解决问题的主宰者。

从教学评估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从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大块进行综合评价,分数是评价学生能力的最终标准,长期以来形成“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不良局面。而研究型教学则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其中过程评价主要根据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为主,综合评价则以最终研究成果为主,既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考虑团队合作的成果。

二、人居环境学研究型教学实践

(一)教材选择

人居环境学是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融合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是综合研究人居复杂系统的新领域。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联系的观点,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在建筑和规划实践中灵活运用人居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人居环境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应的普适性教材不多,目前,使用最广的是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主编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该书对人居环境科学的由来、构成、基本观念、方法论以及在保护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研究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进行了介绍。鉴于此,为了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该课程除了指定吴良镛院士著作外,还向学生推荐了重庆大学赵万民教授及其团队的学术著作、辽宁师范大学李雪铭教授的论著以及吴良镛院士主编的《人居环境科学丛书》。学生根据研究主题和兴趣,自主选择不同的著作进行研读。

(二)课程教学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授课对象、授课课程以及教学环境进行灵活设计,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教学模式。人居环境学是针对城乡规划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学生已经学习城市规划原理、小城镇规划设计、建筑美学等基础课程,能够熟练运用制图软件。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即串讲与精讲相结合,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串讲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回顾和延伸阅读完成。课前,教师布置相关主题,学生预习相关教学内容;课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问答或者讲解;课后,鼓励学生将延伸阅读资料进行资源共享。比如,在介绍西方早期城市规划学家霍华德、芒福德、盖迪斯等人学术思想时,由于在其他课程学过相关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渠道收集相关信息,课堂上学习小组选择某一个人就其学术历程、学术思想进行讲解,并分享一些其他相关延伸阅读资料(如学者的个人成长经历等)。课后,将一些重要的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归类保存。精讲部分内容应少而精、宽而新,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7]。精讲内容主要包括新概念的理解、学术体系的构架等。这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说课能力,通过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引出问题、解析问题。例如,在讲解人居环境学概念时,引入概念的程序可以设计为:“人―居住需求―聚落空间―社会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科学。”除了基本的概念外,学科的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也是学生入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可以按照专题化、案例化、学术化设计,保障信息的条理性、具体性和时效性。

(三)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研究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人居环境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适当的实验设计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化人居理念在实际规划案例中的应用。我们的实验设计主要依托本单位科研平台――“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完成的。该平台成立于2002年,是湖南省首批 17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研究基地以项目课题为依托,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向学生介绍学科的最新进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从多科学、多视角审视同一主题,以获得对知识理解的完整性。

课程实验设计要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阶段实验主题和难易程度均不同。人居环境学课程实验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宏观层面的实验设计,如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人居环境理念的运用(在大三上学期为期2周的实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该规划设计基本资料),实习模式是对原有规划进行创造性地修正或者补充,没有统一的答案标准;第二阶段为微观层面的实验设计,如对衡阳市沿江风光带进行实验设计,要求严格按照人居环境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实验过程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整理、文献阅读、规划制图和理念宣讲等环节;第三阶段为研究性实验设计阶段,当前人居环境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城市人居环境,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相对滞后,引导学生对典型村庄进行开创性的人居环境实验设计,如对衡阳市工联村和长沙市光明村(在大二暑假城市认知实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资料)进行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在比较的视野中勾勒出不同建设背景下的村庄人居环境发展方向。前两个阶段在课程学习期间完成,后一个阶段在课后完成,与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

(四)论文指导

论文指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也是研究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满足学生对人居环境学的后续研究,2003―2011年,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核心成员共指导人居环境学方向本科毕业论文约100篇,涉及城市人居环境、乡村人居环境、聚落环境、生态环境等10多个主题,部分学生论文先后获得校级和省级优秀毕业论文。除此之外,大学生科技创新也是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能力条件,设置难度不一的选题供大家选择,进行分层次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是大二和大三学生,大二学生充满热情,但知识体系还不完善。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题目设计不应太难,而且要以实证研究为主,以基础数据为支撑,主要是训练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学术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专业知识的应用等。大三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较为完备,设置科研题目难度相对较高,尽量与学生的研究兴趣、考研方向相吻合,研究兴趣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而考研方向则体现出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提前准备,一石二鸟的运作模式很受学生欢迎。通过几年的研究型教学实践探索,我们指导的学生先后在部级、省级“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得三等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省旅游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在《资源科学》、《地域研究与开发》、《资源开发与市场》等期刊上10余篇,向外校和科研院所输送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生50余名,受到所在单位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开展人居环境学研究型教学的建议

(一)举办科技论文写作讲座

在研究型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感到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形成文字,学生提交的科研论文格式也五花八门,甚至少数学生还不知道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直接影响到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我们应客观理性地对待这些现象,一方面要承认学生的努力,这是任何科研工作者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我们要重视科技论文写作的指导。科技论文写作讲座形式可以多元化,既可以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讲学,也可以举办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1)学术期刊网的查询。要求学生会熟练地使用中经数据库、中国期刊网、Springer全文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全文期刊网等,方便快捷检索全球有关人居环境研究的最新成果。(2)学术论文的谋篇布局。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是一个创作过程,有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可循,可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就某些经典文献进行“解剖式”研读,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是如何谋篇布局的。(3)学术问题的求助方式。在科研过程中,学生往往有很多学术问题亟待解决,仅靠一个教师是难以完成的,因此,需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学术求助方式。除了请教本校教师外,鼓励学生在一些科研学术网站或者学术网络群体(如人大经济论坛、小木虫科研网、科研网等)中求助。

(二)创新研究型教学指导新模式

课程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研究学习的需要,课后指导成为研究型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亮点和难点环节。亮点在于课后指导针对性强,激励效果好,学生易于接受;难点在于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学生容易产生疲惫感和厌恶感。因此,必须创新研究型教学指导新模式,可以从如下几点入手:(1)分类指导,传帮带模式。每年新加入人居环境学研究兴趣小组的成员较多,在对新成员摸底的基础上,可以将其分为基础较好、基础一般和基础较差三类。对不同基础条件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注重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在组建科研小组时,有意识地将不同基础条件、不同年级的学生混合在一起,由科研素养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2)定期汇报,平等交流。一名教师一般可以指导3―4个科研小组,每一个科研小组要求1―2周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一次,汇报地点可设在指导教师办公室,或多媒体教室,或聚餐包厢等。汇报的主要内容是课程论文或者科研论文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师生双方可就任何学术问题进行平等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解决一系列问题。(3)延伸阅读,资源共享。课堂教学时间和知识传输量均有限,学生难以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扩充知识量。除了上文提到的四大人居环境网站、学术科研网站外,一些数学模型、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知识是教师引导学习的重点。如数据分析中经常用到的SPSS软件,课程教学并没有涉及这些内容,可推荐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阅读相关书籍,熟悉使用方法和应用领域,并对一些重要的软件数据和研究资料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帮助,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研究型教学的过程管理

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助式管理,但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丧失。教师要控制好学生的研究节奏,要注重过程管理。首先,要保障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相关文献。大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时间占用比较多,专业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科研时间,积极协调辅导员、专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科学研究。其次,要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观。在时间比较紧迫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寄希望走捷径,大量抄袭别人学术论文,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科研论文不可能一蹴而就,一篇好的论文是修改出来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迎战困难的准备。最后,要尽可能地提供研究资源。为了保障研究型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提供原始资料或者可供搜寻的来源渠道,为学生顺利完成科研论文腾出更多时间。

参考文献:

[1]刘良成,许秀英,刘健.研究型教学的探讨与尝试[J].实

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2002:1-38.

[3]韦宝平.创新教育视角下的研究型教学[J].江苏高教,

2003,(4).

[4]李甲贵,袁照程,王亚宾等.葡萄酒市场学研究型教学

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

[5]籍建东.研究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

职教论坛,2011,(5).

[6]杨静,李晓惠.大学英语阅读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

[J].理论月刊,2010,(10).

[7]赵银娣.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地球信息科学课程中的实践

环境导论科技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质量 英语专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26-02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检验;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 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一个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邹永松等;2005)然而,通过近年来对我校历届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调查发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令人堪忧。因此,本文拟从分析我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入手,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1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由于其专业的独特性,具有有别于其他专业不同的特点。即: 论文要全部用英文完成。这对于母语是汉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近年来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抄袭,学生从书本上抄或直接从网上下载。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网上查阅资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的辨别能力还比较薄弱,加之下载文件的便利,有的学生的论文就是“下载”“、复制”加“粘贴”拼凑而成。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第二大问题是内容空洞,没有新意;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论证不严密等。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应该立论科学,观点新颖,论据充实,论证严密。而很多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主题陈旧,论点没有新意,没有自己的思想,人云亦云,或者语言基本功不够,有思想写不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论证不严密。

第三大问题就是语言错误。这是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区别于其他专业论文的最大之处。上面两个问题其他专业也同样存在,而语言问题是英语专业论文指导老师很头痛的问题。论文里的用词不当、语法错误比比皆是。指导老师们往往顾前顾不了后,指导老师不仅要指导论文框架结构,还要手把手地纠正语言错误。很多学生写完了之后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指导老师只好亲力而为。到最后往往不知道论文是出自谁手了。

第四大问题就是研究内容肤浅,要么是老生常谈,要么是对前沿问题蜻蜓点水式探讨,不能做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我院近三年学生的论文题目调查发现,相对较“老”的题目占60%以上。另外翻开选题比较“新”的论文,就会发现大多论述都比较肤浅,研究还停留在表面。

这只是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里最典型的几个问题,其他问题也很多,比如:选题不当、写作目的模糊、缺少连贯性、写作手法单一,等等。

2 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首先,是学生做论文态度不端正。到了大四,学生的主要重心在找工作上,放在做论文上的心思很少。有些同学是抱着对付的心理来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他们思想上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比较大,认为抄袭不值得什么大惊小怪的。

其次,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上盛行的实用主义使得英语教学重语言技能、轻专业知识;重模仿与记忆、轻分析和创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忽视对学生思辩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大脑多用来记忆,鲜有思考的机会,不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导致学生缺乏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的能力,使得毕业论文内容空泛、论述肤浅,更谈不上理论指导下的分析和独立的见解。标准化、客观化的考核方法也容易使学生养成懒惰习惯,对语言的掌握多是领会式的而非复用式的,导致其文字表达能力的下降。

第三,是学生缺乏学术训练。大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期间,本应有多种专业论文训练环节,如课程论文、学年论文、课程实习报告、社会实践报告、毕业实习报告等。这些教学环节的实现会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师资紧张,教育产业化等问题这些环节往往被忽略。

第四,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图书资料的依赖性很大,尤其是原版资料,但学校扩招、教学资源的投入相对滞后导致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图书资源明显供不应求,从而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进行和质量。

另外,指导老师把关不严也是英语专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但这既有指导老师责任心不足的主观原因,也有诸多客观原因。随着学校扩招,我们外语教师的工作量日益繁重,我们一般是一个教师指导5-10个学生。我们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备课、改作业、出试卷等常规教学工作,还有方方面面科研工作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指导这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然,除此之外,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下降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比如学生本身素质、激烈的社会竞争、评估机制不健全等等。

3 提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原因,有必要加强我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正确管理和严格指导。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以真正达到毕业论文写作对学生的整体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专业研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培养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真正成为21世纪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3.1完善管理体系,做好论文规范

由于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因此,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工作。一套完整,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体系是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前提。根据我校制定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手册》,我院根据外语专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实施细则》,使得我院毕业论文在管理和实施上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院将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模式设为院、系二级管理。院里成立了由院长负责的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实施细则、论文规范,落实监管制度、制定评价体系、奖惩制度等工作。系里则根据毕业论文工作的各项要求,认真实施,组织指导老师做好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3.2教师认真负责,指导论文到位

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指导教师应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建设。要想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指导老师自己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科研水平,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指导学生。其次,导师还应加强指导论文的责任感。导师应认真、到位地对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指导,从选题是否合理、资料是否充分、提纲是否严谨、到写作是否认真等等各个方面应具体进行全方位指导。同时,学院应给指导教师创造良好的指导环境,指导教师和学生比例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势必分散教师精力,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

3.3 创新评价制度,完善论文考核

为使论文的评定更加客观、公正、合理,加强对论文质量的监管,我们对论文的评定,除了指导教师对论文进行审阅打分和答辩小组进行论文答辩之外,还进行评阅教师评阅,三者各占一定比例,决定最终成绩。先给出定量分值,再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定性评价给出最终评定。

3.4学生严格自律,保证论文质量

无论其他方面做的多好,但学生还是我行我素,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以应付了事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写作,无论如何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不会提高的。因此,对学生本身来说,更应该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培养、严格自律、重视毕业论文写作工作,把毕业论文写作看作是自己本科结束阶段最重要的一环,是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奠基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

3.5 加强资料建设,丰富论文数据

虽然现在科技手段可以轻松地和论文写作相结合,比如互联网资源的充分利用,但纸质参考资料是永远也无法被取代的。外语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往往需要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但我校虽然经过以前的积累,收集了很多外语资料和相关数据,但专业方面的参考资料还明显欠缺,这无疑是学生写出高质量论文的拦路虎。因此,进一步加强外语专业资料建设和丰富论文数据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交给学生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高质量的参考资料也是当务之急。

总之,想提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学院、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是单单强调某一个方面的工作那么简单,我们的工作要从整体、宏观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教学管理、师资配备、评价评估、资料建设、学生教育等各方面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使得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成为真正检验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真正成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Benson, Malcom. Writing an Academic Article[J]. English Language Forum, 1994.

[2]Gibaldi, Joseph.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5th ed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李英书.从毕业论文看外语教学改革[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38-41.

[4]刘润清.Research for Gaining Knowledge[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

[5]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孙文抗.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现状分析[J].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04,(4):59-64.

[7]邹永松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5,(6):79-83.

上一篇:先进制造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子信息导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