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7:24:02

环节管理论文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护理临床实习效果关键在于临床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我院将目标管理原理融入临床实习管理实践中,加强对护理临床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了护理临床教学,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了教学质量。

1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

1.1临床实习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带教教师的选拔

1.1.1按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组织,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学办公室主任组成,负责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二级管理组织,由教办分管护理教学干事、护理部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指导、督促检查;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带教教师组成,负责本科室护生实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1.2带教教师的选拔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1]。因此,我院严格掌握带教教师的任职条件,带教教师须满足以下条件。(1)大专毕业3年以上,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带教能力;(2)热爱护理教学,作风严谨,工作认真负责;(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表达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和掌握实纲、实习计划、护生量化指标及考评标准;(4)勤奋好学,能用新理论、新技能和现代护理观指导临床教学。

1.2实习计划与量化指标的制定

1.2.1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实习计划是教学活动的向导和行为指南,是教学目标和效果评价的依据。制定出不同的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1)中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观、人际交流技巧、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完成中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2)大专学生以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大专实习量化指标为主;(3)实习科室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必须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操作考试。

1.2.2带教教师拟定科内实习计划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办公室的总体要求拟定本科实习计划,设立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并将计划上交教办,制定计划时需注意明确:(1)实习目的和目标;(2)完成目标所用的技术;(3)项目评价,对学生实习、科室带教情况进行评价。

1.3实习质量的管理

1.3.1按计划开展带教工作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实纲及实习计划、实习目标,对护生进行带教和管理。

1.3.2带教教师指导及督促检查以下内容(1)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护生进行指导,科室通过教学查房、专科疾病知识讲座、早交班、危重患者床旁提问等形式,护生轮流担任责任组长。(2)调动护生主观能动性,让护生对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质量进行自查、互查、教师督查后讲评。(3)每轮护生实习结束前由护士长及带教教师召开护生实结会。

1.3.3护理教学组对护生实习进行现场抽查(1)抽查护生对分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情况评估了解程度;(2)对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过程质量进行检查;(3)将患者及家属对护生的服务态度及沟通能力等情况进行反馈;(4)询问护生对教师带教情况、方法进行反馈。

1.3.4教办组织召开教学情况联系会(1)通过召开带教教师联系会,了解各实习科室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通过召开学生组长联系会,收集学生对带教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教学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立即采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1.3.5实结及教学质量评比(1)实结:护理教学组针对本轮护生实习情况、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2)教学质量管理主要通过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临床操作考核,结合教学办公室、护理教学组检查情况和各病区教学资料记录情况等进行教学质量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评出带教先进科室和优秀带教教师,并给予奖励。

2效果

2.1促进了带教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用现代护理观指导学生,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由于教师做到了尊重、鼓励、支持学生,从而减少了护生的焦虑心理,加快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角色转变。

2.2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在实施实习计划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水平,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2.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人际交流技巧的训练。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整体护理观念,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以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护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有效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2]。

通过加强护理临床实习环节的管理,使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服务质量较前有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了她们的自身素质和知识结构,发表临床护理教学论文的篇数也明显增加。

3存在的问题

(1)医院的护理基础条件影响教学质量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把学生当成劳动力使用,如学习期间顶班等。(2)目前临床护理人员普遍缺编,致使带教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了多种角色,因而使临床教学质量的管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邱桂华,李文珍,吴军.新形式下带教实习护生的难点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64.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预习自学能力自读方法

***

由于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从1974年起,几乎每年都带学生到中学去见习和实习,有机会了解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情况。就学生的“学”而言,我发现他们的自学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预习不重视、不自觉、不积极、不认真。致使课堂学习被动,思维不活跃,回答提问不积极,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好似离开老师的讲就难以读写。尽管教改后有的老师已注意加强预习指导,但学生仍未养成习惯,方法掌握不好,效果仍不见佳。因此,我感到,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很有必要抓好预习环节,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讲究教法,学生讲究学法。所以,曾有人总结出这样的基本公式:教学水平=专业知识×教学法;学习效果=基础知识×学习法。以学生而言,事实证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来说都是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方法对头、善于自学的学生。因为,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善于自学能使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已知获得新知。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说要变“教”为“学”,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随着当代知识的迅猛增长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教育界从中小学起应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提高全民素质打好基础,就是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教改措施。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就更为重要。语文自学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他人而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能力。那么,怎样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呢?根据教学体验,我认为,抓好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途径。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学习是有规律的,而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预习则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预习,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讲课前学生(在课外或课内)先行自学的一个阶段,是“训练阅读最主要的阶段”。其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弄懂新课的内容和概念,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机,为老师上课做好听说准备。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感,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都有很高的价值。”预习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如果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也就可以说,“好的预习就是阅读教学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国语文教育界十分重视预习,早在明代就有人提出:“与初学讲书,教弟子先将该讲之处理会一遍,方与讲解。”叶圣陶先生也强调:“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当然更应重视预习。

语文课的预习有全册性预习、单元性预习和单篇性预习三种,一般是单篇性预习。预习做哪些事?叶圣陶先生说:“预习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具体地说就是阅读课文,翻查字典资料,初步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难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艺术特色、思考练习、困惑疑问等,以便为进一步理解、鉴赏课文打下基础。用什么方法预习为好呢?根据预习要有目的性、程序性、系统性、科学性、灵活性、多样性、功效性的要求,采用读、划、注、查、思、疑、议、联、比、记“十字预习法”,可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预习实际是自读课文,所以“十字预习法”实际也是“十字自读法”。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大体是:

读。这是预习的第一步。古人说:“读书贵神解。”读,就是要求快速通读(朗读或默读)课文,即从提示、标题、正文、注释、练习等总体浏览课文,以辨识文体,了解课文内容大意。文体不同,了解课文内容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记叙性课文(包括记叙性散文、记叙性诗歌、小说),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人物的特点等,即把握记叙的要素。如预习初中第二册第二单元《一面》这篇课文,就应明白其内容大意是:1932年秋一天中午,公共汽车售票员阿累在上海内山书店躲雨买书时,有幸见了鲁迅先生一面,结果鲁迅先生优惠卖一本书并送一本书给阿累,使阿累非常感动,深受鼓舞。说明性课文,应侧重了解课文所介绍或说明的事物、知识的特征(包括构造、形状、功能、意义等)。如预习初中第三册第一单元《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可弄清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桥洞成弧形、建筑优美、形式多样、结构坚固、制造奇特、历史悠久、可促进桥梁事业的发展。议论性课文,应侧重了解课文所论述的问题(论题)、论据。如预习初中第二册第七单元《谈骨气》这篇课文,应把握到本文所论述的问题是“骨气”;中心论点是“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论据是:文天祥拒降(“富贵不能淫”)、不食嗟来之食(“贫贱不能移”)、闻一多痛斥特务(“威武不能屈”)等事例。抒情性课文(包括散文、诗歌),应侧重了解课文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和线索(事、物、景、情、理)。如预习初中第一册第五单元《春》这篇课文,便应了解到文章的线索是春天的景物;感情是通过描述春天的景物。抒发作者向往美好生活、赞颂奋发向上精神的思想感情。通过预习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意,实际上也就基本掌握了本文学习重点。

划。这是预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求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便于理解应用和查考。标记的符号很多,应根据需要而用,只要突出重点,划得明显,便于鉴别就行,不必划得过多过杂,以免影响课文的洁净美观。常用的符号有:框“”(表示生字新词需注音、释义)“@①”(表示语句特别重要);圈“”、点“···”、角“”(表示重要词语);线“—一”、“~~~”(表示重要句子);号“?”“!”(表示疑问、惊叹);勾“ˇ”(表示段落终止)。如预习初中第一册第一单元《背影》这篇课文,开头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划上了符号,在理解时着重研读思考。有的学生预习时,往往懒于动笔标划符号,这是不对的,应改正。

注。这是批注预习法,也是较好的自读方法,要求在预习中若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发表意见。提出质疑,以便在讨论和听课时研讨答问。这是较高的预习要求,没有阅读批注的习惯和能力,一般是做不好的。所以要培养,积极训练。注,往往可与“划”同步进行。如预习初中第一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这篇课文,67页第一段末句:“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经过阅读体会后,可在这句话下面划一条线“—一”(表示这句话很重要),并在空白处写上看法:这句心理写得好,表示小弗郎士对侵略者的讽刺和憎恨,嘲笑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

查。这是最基本的自读方法。也是预习的必要环节,要求预习时借用工具书(字典、词典、资料书),翻查弄明生字新词的音、形、义,难句,疑惑问题以及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问题。如预习初中第一册第二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就会发现“菜畦”、“缠络”、“蟋蟀”、“豁”、“书塾”、“倜傥”、“叵罗”、“锡箔”等很多字词在课文注释中并没有注音解义,必须翻查字典词典才能弄清其音义。若等待老师讲,那就被动了。

思。这是阅读的核心,也是预习的关键,它重在思考理解。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预习时,要求细读课文,思考预习题,了解课文思路(包括题目、段落层次)、中心思想(主题思想),弄清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文章的优点,初步掌握课后思考练习的内容。这样,就为上课时全面理解课文打好基础。如预习初中第一册第一单元《这不是一颗流星》这篇课文,通过思考“预习提示”和课后“思考练习”以及课文内容,便可明确文章的思路为:以阿婆的手烫冻疮为线索,分“我”回忆前—一回忆中—一回忆后三大部分。中心思想是:通过回忆阿婆手烫冻疮,叙写孩子要熊皮手套的原因,表现儿童对保姆的真诚纯洁的感情。文章的艺术特点是:感情深厚真挚,首尾呼应,篇末点题,先叙后议。若思考清楚了这些问题,学习要求基本掌握了,上课时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疑。这是预习的深化。古人说:“学贵有疑”。爱因斯坦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显示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预习深入了就会有疑。疑,就是要求在精读课文,思考揣摩课文有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钻研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就学得深刻,便于讨论研究。这也是一种较高标准的预习要求。一般来说,学生很少能做到这点。所以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发疑的习惯和兴趣。如预习初中第二册第一单元《挺进报》这篇课文,只要老师稍加提示,学生认真研读,按照“是什么—一怎么样—一为什么”的思维程序,便会发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当时地下党的报纸叫‘挺进报’?”为什么要收听和记录新华社的广播?收听和记录人是谁?”“什么是‘民主人士’?”“陈然他们后来的斗争如何?怎样牺牲?”提出这些问题,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品质很有帮助,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议。这是预习过程中的讨论。预习虽主要是独立进行的,但有些问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较明确,所以有人说:“讨论是一剂健脑明目的良药。”这是有道理的。这里的议,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看法,提出来与左右前后的同学讨论,以求解决、纠正。这样,既可创设探索的气氛,又可活跃思维、提高预习效应。如上面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定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联。这是新旧知识联系的预习法。要求预习新课文时要与学过的旧课文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综合力。如预习初中第二册第二单元《一面》这篇课文便可联系第一单元《我的老师》等五篇课文,因为这六篇课文都是记叙文,其共同点都有记叙六要素,记叙的线索、记叙的方法、记叙的顺序等。把学过的几篇有关知识复习一下并用于理解新课文,这样,《一面》所记叙的要素、线索、方法、顺序等,便很快弄清楚了。

比。这是预习(自读)的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突出特点,分清优劣。比较法的运用,在单元学习中更为有效。要求在预习中把所阅读的这篇课文同本单元几篇课文或不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内容(题材、人称、主题)、形式(文体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正确掌握预习课文的特点,整个理解单元课文。这样,便可培养学生鉴别欣赏不同文章的能力。如预习初中第一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时,把它与《老山界》、《生命的意义》进行比较,便可了解这三篇课文的共同点是题材方面都是反映革命生活的。不同点则是文体、人称、表现手法,中心思想等方面有异。这样通过比较,便可正确地掌握了《纪念白求恩》一文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而整个单元的特点也就清楚了。

记。这是预习时的摘录和笔记,也是较好的自读法。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是说,要求把在预习中发现的精彩语句、哲理性强的成语典故、警句,所理解的重要内容,尚未明白的地方,以及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讨论所解决问题的答案以至心得体会等,都可摘录、笔记下来,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作好准备。如预习《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可把回忆老师的七件事概括地记下来。另外还可以把对第三段“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句中“狡猾”一词的理解记下来,以便上课讨论或老师提问时回答订正。这样,才学得扎实、变被动为主动。

预习方法和阅读方法一样,是灵活多种,互相结合的,往往是几种方法同步运用,不应绝对分开。并且预习一篇课文也不可能很具体、很细致样样都弄通的,只要按学习重点要求,解决主要问题就行了。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学生在预习的阶段,初意本来不要求弄得完全头头是道,最要紧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动天君。”所以,这“十字预习法”并不要求分十步走,能力强的学生,读两三遍课文便基本把十字用上了。重点内容也能掌握了。若花的时间太多,课文理解得很清楚,不用听课了,这就会以“预”代“讲”,失去了“预”意义。预习抓好了,自读方法也就掌握了。这样,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上课时就会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敢于争论,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活跃有趣、主动扎实、效果良好。

预习是为培养自学能力服务的,但不完全等于自学能力。契诃夫说:“方法是才能的一半。”如果学生善于运用预习(自读)方法,养成预习(自读)习惯,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为“我要预习”,认真预习,自学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语文能力也就会提高了。

字库未存字注释: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本市场金融改革稳定发展

在过去,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如今,在中国已经是个被人熟知的、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资本市场应涵盖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长期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从而我们可以概括出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一年以上)交易活动的总和,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是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资本市场是通过对收益的预期来导向资源配置的机制。

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不同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高端,而产权市场则是一个低端市场。两者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差异:一是产品是否标准化,目前产权市场的交易品种是不标准的;二是是否连续交易,证券市场是连续交易的,而产权市场则不是;三是市场所面向投资者的差别,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包括个人、各类机构(券商、基金等),而产权交易则更多的是面向那些规模和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或者机构投资者。

在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介于主板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之间,还存在创业板(或者中小企业板)和柜台交易等市场。随着各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各市场间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彼此间的边界也将变得越来越模糊。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的交易活动的总称。而证券市场是作为各种股票、债券、票据的发行转让和交易场所的总称,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期债券(如国库券)属于货币市场的范畴,长期债券(如股票、长期债券)属于资本市场的范畴。长期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资本市场的全部。

一、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基础环节

资本市场的分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分类对理解、研究资本市场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资本市场进行分类,就会出现交叉重叠的情况。我们不应囿于单一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资本市场,而应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去剖析它。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资本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形成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共识,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它促进我们进一步认识资本市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资本市场的实践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资本市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需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产品。

1、发展资本市场是我国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基础环节。没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就不可能真正推进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也不可能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2、发展资本市场是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多元的市场化风险配置机制的最重要的制度措施。这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发展资本市场,在企业创造多元融资渠道的基础上,为中国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一个市场化的平台。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即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资本扩展机制,它将从根本上铲除“小农经济的企业思维”。

4、发展资本市场,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可自由选择,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资产及资产组合,有利于投资者财富的增长和风险规避。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既要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和结构的改善,又要有利于本国居民财富的增长,做不到这点,就不是一个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政策。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大力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是证监会的几项重点工作之一。目前,随着中小企业板的壮大和中关村股份转让试点的逐步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初见雏形。紧接着,中国资本市场将积极探索创业板的发展,使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得到相应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与支持,同时能大力推动与创业板市场相辅相成的本土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壮大。从丰富多层次市场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扬帆启航,并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稳妥推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出现,不仅可以大大丰富资本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也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利用复杂金融产品管理其投资和经营的风险。

从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复杂性来说,它是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上的一个新台阶,也是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在2007年,公司债市场借鉴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的经验,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大力推动审核机制的市场化和透明化,建立健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发行审核体制。同时,要完善债券信用评级制度,推进债券交易制度创新,完善债券投资者结构,创造债券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使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加快发展。

在我国,发展资本市场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可能不限于上述四个方面。上述四个方面是发展资本市场应当实现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些战略目标,还有很多障碍要清除,很多问题要解决。在诸多障碍和问题中,如何积极稳妥地解决上市公司两类股权分置或两类股权(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在流通性上分裂的问题,应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加强对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资本市场的监控,有效防范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资金的投资和参与,同样,资本市场也能为社会资金的保值增值提供一个平台。完善鼓励社会资金投资资本市场的政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二要进一步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壮大基金的资产规模;三要加快商业银行设立证券基金的试点工作,促进机构投资者协调发展;四要在稳步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同时,不断扩大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资产比例和规模,并积极推动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壮大;五要丰富市场投资产品,积极推动市场的创新,研究开发适合于不同机构投资者投资资本市场的产品。

三、我国资本市场和成熟市场的差距

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应该具备比较成熟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化的发行体制;自律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督应该成为市场主要的约束力量;应该拥有强大的证券经营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同时,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体系中有足够的竞争力等等。回顾美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历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应该具有的内涵。在1929年美国股市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建立法律法规框架,加强市场监管。此时,两个标志性的人物带领美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一个是美林证券的创始人梅里尔,他开启了对证券经纪业革命性的变革,率先倡导诚信为本和敬业精神,并使得“美林帝国”迅速在华尔街崛起。另一个是投资大师格雷厄姆,他率先提出价值投资的理念,这个理念如同阳光穿透云雾,使资本市场的投资得以回归其本源。

成熟市场至少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证券从业人员不仅应该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是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应该以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为核心来构筑。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我国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和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市场在很多方面,离一个成熟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作为一个金融结构长期严重失衡、金融体系落后的国家,我们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历史紧迫感,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市场化改革,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又好又快的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关键阶段。支持资本市场实现大发展的主要条件已经具备。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加快,开始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盈利显著回升;金融领域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方针已经指明。这些为资本市场发展创造了极佳的外部环境。从资本市场自身来看,经过近三年来的调整,各方在资本市场发展重大问题上的认识更趋一致,相当一批上市公司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投资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这一切,为资本市场恢复活力,迎来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新时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树立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共同为资本市场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曼红:风险投资:创新与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贺海虹:论风险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J].投资研究,1998(8).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生机勃勃写作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呢?

一、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新作文的写法.。

现在颁布试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写创新作文已成为作文教学的重头戏。

要进行创新作文,生活和阅读———创新的沃土。

要丰富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使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其创新写作的摸索,让他们去充分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提取创新写作的材料。诚然,教师也应该充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其动口、动脑、动手,纷繁多彩的生活会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激起波澜,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教师要教给学生筛选素材,及时捕捉灵感的方法,使学生创新作文的土壤越积越肥沃。同时,还应转变纯语文教学观和为写而读的功利化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将阅读内容拓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中外名著、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和信息,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他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吸纳精华,达到“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的效果。

二、、写自己缘于生活真实的新体验。

创新作文要求求真和想像并存。求真,就是写生活,写真情实感。作文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情感体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一切创造性活动都伴随着想像。”如果学生能够做到神思互动,文思泉涌,浮想联翩,那么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会让人耳目一新的。

1、求真和想象———创新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今后的作文教材建设中,首先要更新观念,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也是生活的一种实际本领。而不是为了应试;要培养学生简洁、明了、准确地表达信息的能力,包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认真写作、反复修改的习惯等。”创新作文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让学生写自己的话,不油滑、不轻浮、不虚无,释放出充满热情、饱含生命的蓬勃张力,这应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2、仿写到创写———创新的途径。

仿写就是对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表现手法进行模拟训练。要多仿形式少仿内容,力求仿中有创,创中有新。学生可仿课文,因为课文都是佳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也可仿课外文章。如读过童话,让学生仿写,这是一种从仿到创的过程。再让学生自选素材另写童话,这则是深层次的创新。

3、我笔写我口———创新的秘诀。

创新作文的一个秘诀是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创新作文应还学生作文的自。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写就用什么方式写。如学生可选择喜欢的话题,可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或想像等。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创新。

三、“新”——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新”——鲜活的作文流程。

真诚感受生活,充实源头活水,作文就是这个理。作为教师,应教会学生去感受生活,教会学生认真过好每一天,注意身边那些看起来细小琐碎的事情。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生命力。

我们发现历年高考凡是满分作文,一般说来都有它过人之处的“新”奇。翻一翻近几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不难发现,这些文章写作总在力求凸现一个“新”字。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新”起来呢?

1、题目要新。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常规做法是教师命题,写“我的老师”、“校园一角”、“桥”等等,这些老掉牙的题目,学生写烦了,很大程度上难以达到练好笔的目的。有时候老师也想到了要变个花样,出点有新意的有特色的题目,可一旦题目“新”起来,学生就无从下笔了。更多的时候,则是老师们难以命出一个有新意的题目来。那么创新题目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命题权还给学生,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根据自己对众多创新类作文的借鉴,拟出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来。

2、“视角”要新。有一个全新的题目,仅仅是创新作文的第一步。接下来,是要确定写作的新视角。从哪里入手,怎样围绕话题立意,这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像2001年围绕“诚信”话题创作的新类作文《赤兔之死》,2002年围绕“心灵的选择”话题创作的新类作文《老张算命记》,就从拟题到行文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指导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构思作文,就要切实要求他们善于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诸方面的瞬间感受,深入挖掘。

3、语言要新。近几年的满分作文都在语言上占据了先天优势。有的靠风趣幽默取胜,有的靠清新明丽夺魁,有的靠婉曲动人得宠,……总之,在创新类作文中,语言本身的魅力无疑是成功的关键。缘于此情,语文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借鉴和模仿,修改锤炼,努力打造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

4、故事要新。好故事总能抓住人心,《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就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好故事。而好的故事都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深刻道理,关注现实生活这个巨大的写作“故事库”,写出让人久读不衰的文章来。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读。

读书是学生吸收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识记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为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化学课本的能力,我采取了如下的训练方法。

1.扶着走。学生开始不明白应该怎样读化学课本,教师可先示范,再领读,进而剖析课文中的词(特别是概念)或语句。如“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同,反之,则化学性质不同;二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另外,化学上所说的微粒,一般指用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这样“扶着走”,学生就可以逐渐摸到“读”书的门路了。

2.领着走。待学生初步具备“读”的能力后,教师应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阅读前,先提出阅读的重点和目的,较全面地拟定阅读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引导下,读懂、读透。如我们在教第八章第一节时,拟定了如下阅读提纲:①为什么氯化钠、硝酸钾等物质的溶液能导电,而蔗糖、酒精等物质的溶液不能导电?②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③化合物溶液与金属单质其导电实质是否相同?④物质发生电离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3.撒手走。当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到相当程度后,教师就不必再拟订详尽的阅读提纲,而只需交待清楚目的、要求和重点,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了。阅读这一环节,不仅讲新课时可以用,复习课、实验课同样适用,而且可以贯穿学习化学的全过程。

二、验。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实验应被视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或边讲边实验,或读书后再实验,或实验后再读、讲,不论哪种形式,都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实验:第一是验证性实验。组织学生做好这些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经得起检验,受到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同时还能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第二是探索性实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习题或需用实验来解答的习题就属这一类。这一类实验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但这类实验一般开始时学生不易掌握,教师必须加以认真指导,让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渐培养学生能独立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三、讲。

讲课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和关键的重要环节,但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认识过程。为搞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讲什么。教师讲解的内容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精讲,所以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吃透”教材和学生,这样讲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怎样讲。“启发式”和“引导式”的讲解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有利于学生将感性知识变为理性知识。

3.什么时候讲。教师必须把握讲解的最佳时机,才能取得较好的讲解效果。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讲解的时刻应该是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即对知识似懂非懂、急切地需要教师作结论的时候。

四、练。

练习是引导学生检查和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它在学生知识系统化中能起到组织作用,并能完成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这一环节,应着重注意两个问题。

1.练什么。练习的内容既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材,又要有一定的启迪思考作用,不是只凭死记硬背就可以解答的;要和学过的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还要紧密联系实际,如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及其变化等。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2.取消乡级财政机构设置,只在可以完全不依赖农业生产税收的镇(如果其税收能够基本自理),设立独立的财政机构。政府要从政策法规上明确与农村社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其原则是,基本上不介入、不干预、不打乱农村社区边界内的利益格局,充分尊重农民的社区经济文化和意识。与此相关的是,随着乡级政府工作量的大幅度下降和职能的重新定位,机构和定编人员必须大幅裁减。

3.新的农产品“税市”制度,把税基从农民转向了消费者,这就需要尽快设计一套完整的不同档次农产品消费的累进税征缴制度。把目前农产品在各个环节上的征收税种,比如营业税、流转税、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等,重新进行设计。以粮食为例,意向性的参考意见是,在批发和零售环节要低税;在中低挡次的餐饮业、饭店业、饲料业和食品业,可按高中低分三档;对星级以上的高档餐饮业、宾馆饭店业、食品加工与销售业,可参照星级分为5个档次高额累进征税。初步测算,按目前的粮价水平,在消费者完全可承受的范围内,仅粮食一项就可在流通、加工和消费环节拿到300亿元以上的税收。对农产品的出口,应充分利用WTO允许我国可动用的农业支持总量,向外向型农业倾斜,实行全额退税措施。

4.建立农产品的贸易与消费税收的转移支付制度。由于市场流通和行政区划之间是不一致的,因此“税市”制度所得不一定就会全额回到农产品的产区。尽管产区的农民因免税负是受益的,地方政府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消费中增加税收,但这仍然需要中央政府建立税收转移支付的可行办法。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对国家定点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对高档的餐饮业、宾馆饭店业,由国税部门单独列收或划出一定比例,列为农产品流通和消费税,这部分税收中央财政规定全额转移,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支付。对烟酒行业的税收应当划出一定的比例纳入中央转移支付的范围。转移支付的办法:东部地区由省级财政自定方案解决;中西部地区省会大城市、地级市城区、县级市镇区,均不纳入中央转移支付的范围;中央转移支付的对象,只针对中西部地区的县级财政。但如何平衡各县的财政,由省市两级政府协调。

5.中西部地区的普教经费,民兵训练国防教育经费,应当列入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这样,村一级的公益、村务经费来源就大大宽松了。一般来说,村一级内部的经常费用开支不宜列入税收开支,特别是工资性的开支就更不宜列入。因为这不利于行使村民自治的权利,不符合中国农村社区文化和农民对社区经济利益边界认同的基本国情,而且容易引发各种对村民的侵权行为。同时这一收一发在财务和利益关系的平衡上恰恰是给政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也就是说,税费必须要分开而不是合一,分开的实质是对利益边界的明晰划分,“井水不犯河水”。凡是政府委托给村委会办的公务,一般应一事一办,由政府支付劳务费用。

6.村级费用问题。行政村中的公益金、公积金、五保户补助及村务费用,在转移支付以后,已经留让出较大的收支空间。如何解决村务的费用问题,则应由村民委员会自行讨论研究解决,政府可以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只要村务确实是由村民代表大会大家共同议定的,政府就不必再去定什么条条框框。村党支部和乡镇党委、政府应紧紧抓住、抓好村民自治这件事,从具体的村务退出,监督村委会的选举程序,在政治上保证村民自治的合法权益。

7.建议中央全面清理各项对地方的财政支出,包括中央支农的各项投资,重新界定各级财政的支出原则和审批权限。据统计,自1997年以来,国家财政每年用于支农的资金都超过1000亿元,但科目十分庞杂,审批程序也很复杂。地方政府把在北京跑项目看成了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从理论意义上说,层次跨度越多,项目分类越杂越细,信息越难以对称,资金的使用效率越差。以中央财政为例,对地方的支出应当集中在几个大的科目上,如普教费用,跨省域的大型基础设施,带有政治意义上的专项投资,甚至公务员工薪等,但对地方发展上的各类具体项目投入,比如农业综合开发的专项资金,地方性经济发展项目的立项、投入,原则上中央财政不宜介入。中央财政的收支原则应是“拿大头补大头”,这样可以使信息识别的成本降低,准确度高,其他各级财政可以此类推。这样一个原则的,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设定,可以使税费改革的可操作性更强。

8.在农业生产环节的税费全部减免以后,应当取消粮食的保护价政策。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对粮食供求波动的调控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休耕和高价补贴政策不宜采用,原因是面对小农经营操作成本太高,不好界定。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是,建立起国家对牧区休牧期的调控制度。当粮食过剩时,可延长休牧期,加大农区牧草的播面,向牧区提供商品草,商品粮。反之,则适度缩短休牧期,扩大粮田播面。国家的补贴在这一过程当中进行调控。这一办法的好处,在于综合调控农业、牧业、生态,政策性补贴转化成生态投资,两者互调,便于操作,一举多得。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崔晓黎(完)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硕士论文;论文选题;中国知网

硕士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而硕士学位论文是继学科课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之后又一核心环节,并且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节、硕士项目的重点①。在撰写硕士论文的过程中,如何选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政策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硕士研究生是其研究的生力军。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刊登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题分析,分析股利政策在硕士论文中的选题走向,旨在为下一步该课题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鉴。

一、样本的选取和分析方法

1.样本的选取。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为主题,在中国知网的硕博论文中进行了精确筛选,从而选出了2000年-2013年相关硕博论文55篇,考虑到硕博论文的选题差异,本文特剔除5篇博士论文,其余50篇硕士论文均选作研究样本。样本所在的年份分布如表1所示:

2.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以了解硕士学位论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题方向。运用EXCEL软件,对选题视角和研究方法两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在调查分析的情况下,得出对该研究课题下的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的相关建议。

二、样本的的数据分析

1.选题视角分析。从搜索的结果看到,硕士研究生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政策的研究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而选题的视角也主要集中在政策研究、影响因素等,具体分布见表2:

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2005年起,硕士论文对股利政策的研究视角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不再单纯的局限于股利政策研究和与相关传统理论的关系研究,而更多地考虑到管理者及市场行为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同时,开始出现了将中美企业进行对比的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分析。通常,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但是经过对中国知网2000年-2013年的有关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硕士论文的题目调查后发现,比较研究的方法在我国硕士学位论文中比较普遍。具体分布如表3(有些论文不只使用一种研究方法):

在比例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理论分析研究是研究的基础,是最基本和最传统的研究方式,但在当今硕士论文的题目中,单纯的理论分析命题方式已逐渐退出范围,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创新亮点的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当然,样本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评价及建议

1.选题内容方面。从2000年到2013年14年的检索数据来看,我国硕士围绕《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这一主题的论文选题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依旧集中在与相关经典理论的关系中。同时,与期刊论文相比,多元化的趋势仍旧有待加强。

2.研究方法方面。由于时间有限,本文探讨的研究方法仅仅是从论文题目中看到的,并未深层探究文章内容。但就题目而言,能够看出除了理论分析之外,许多论文采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比如“管理防御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行为财务学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管理层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等,在这些文章中,管理者对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的作用被放置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样本或者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在硕士论文中也有所体现,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依旧可以反映出未来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的趋势。

3.建议。综上所述,我国硕士论文在该课题的论文撰写中呈现着选题较集中,且重复性强的特点,涉及面相比其他课题而言较窄。但是近几年,硕士论文的选题范围开始扩展、科学性不断提高,研究方法也已经表现出实证研究、案例分析不断增多。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建议:第一,中国的硕士论文选题应广泛参考国外文献资料,瞄准国际前沿,而不能仅仅把视角放在国内市场;第二,在选题方面,硕士论文应该注重研究具体的问题,避免大范围的泛泛研究。同时,应鼓励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别是运用相关学科领域的原理、理论解决问题;最后在研究方法方面,硕士论文应考虑使用更多、更加创新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经验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以便使我国硕士论文能够与国际接轨。(作者单位:民族学院)

注解:

① 段洪波,张双才,刘甜甜:《2001~2010年会计学硕士论文选题内容与方法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俊瑞,李婉丽,王小荣.中美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比较研究.会计论坛.2003.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联系学生难,与学生互动难我校的学历教育大多是业余学习,学生的学习形式是以自学为主,脱产面授为辅,所以平时教师难得与学生见面。而且,我校学生有的在长庆、山东参加石油会战,有的是在武汉工作、上海工作,这样的实情,使得指导教师只有靠学生报名时留下的电话联系,电话打不通是常有的事,所以,教师联系上学生难。有的虽联系上了,但由于距离远,不能当面指导论文写作,只能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箱和QQ聊天来指导,而一些年龄大的学生网络技术水平差,导致指导教师与学生互动难,指导效率低。

2关于做好毕业论文写作工作三环节的措施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一般包括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评阅、毕业论文答辩三个环节,每一环节都要求教师落实到位。

2.1做好毕业论文指导环节的措施

(1)把好选题关———标准是有新意、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所以,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题目选得好,就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由于撰写毕业论文是学习过程的一个步骤,它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它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每一篇论文具有独创性是不可能的,再加上有的学生有实际工作经验,有的没有,不可能每个学生都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我们对学生选题甄选的要求是:与所学专业相关、有新意、有些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2)把好材料关———标准是有必要的、充分的材料。形式逻辑的四大规律之一就是充足理由律,它要求我们论证一个观点的成立,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而论文写作中这些充足的理由就是要有必要的材料和充分的材料。因为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只要有了材料,文章才丰满。①指导学生筛选必要的材料。必要材料就是指说明问题或证明论题必不可少的材料。如在纵深式文章中,其结构形式一般是现状———问题———原因———对策,那么,在现状、问题这两大论点中举些事例表明现状和问题确实存在,那么这个事例就是必要材料,而且,后面的对策与前面的问题是相对应的,前面有问题几个,后面对策也应有几个,那么对策的表述及数量的确定就是必要的材料。在并列式文章中,一般运用的也是必要的材料。如教育管理论文“高职学生军训的作用探析”一文中,军训的作用有:提高国防意识的作用、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在每一作用中都需要有适当的理论论据和事例论据,这些只能是必要材料,因为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材料,我们只能采撷必要的典型的能说明作用是存在的必要材料来佐证观点。②指导学生筛选充分的材料。顾炎武说,“孤证不立”,这就需要安排充分材料。充分材料从数量上来说是要有足够的材料来说明问题,一般来说从正反两方面来组织材料就可在数量上算充分了;从质量来说,每一份材料都能充分发挥效用,富有说服力。这类有质量的充分材料通常有哲理小故事,先进的典型事迹,名言警句,著名的心理学试实验,名人趣事等。如在纵深式结构论文中的原因分析板块,这一板块一般是充分材料。因为要把引起问题的原因分析全面了,人们才信服这些原因足可以导致前面的问题产生。如行管论文“关于人事腐败的治理”,法学论文“预防青少年犯罪措施探析”等论文中的原因分析就是充分材料,这些原因无非就包括了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偶然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这些原因的存在,足可以、充分可以导致人事腐败、青少年犯罪。(3)把好结构关———标准是纵深式、并列式,纵横交错式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骼有了,文章的架子就搭起来了。文章结构一般有三种,即纵深式、并列式,纵横交错式,学生可采用其中任何一种结构形式进行论文写作。从工作实际来看,学生采用纵深式结构的居多,因为这种结构易于把文章拓宽,使论文字数能达到写作要求。

2.2做好毕业论文评阅环节的措施

评阅工作主要是要求教师写论文评语。一般地说,评阅学生论文,主要从文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形式、文面格式这六大方面着手。具体来说是:评价文章主题是否有新意,是否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评价文章材料是否恰当运用充分的必要的材料,是否有理论论据和事例论据,文章材料是否陈旧,一般来说不是近五年的材料都可算是陈旧的材料;评价文章结构安排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完整;评价语言是否通顺,简洁;评价文章表达是否围绕中心展开,观点是否正确、鲜明,重点是否突出,是否过渡自然,前后内容是否照应,条理是否清晰;评价文面格式主要看,文章序号是否安排符合常用规范,格式是否符合联办学校的要求。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写论文评语时要着重写出学生论文的特点和优点,缺点要略写。

2.3做好毕业论文答辩环节的措施

毕业论文答辩的流程是:学生自我介绍;论述自述;回答问题。在论文自述环节,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准备五分钟的自述材料,材料内容包括:论文标题、主要观点、论文写作目的、论文的价值、论文的创新点。回答问题环节主要指导学生对与论文论题相关的领域、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思考,延伸文章主题涵盖的内容,甚至对文章论题的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展望。总之,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教师要以前瞻的视觉,发掘学生论文习作的价值,耐心细致地,不打折扣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工作。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课题研究 会计学毕业论文 研究性教学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是本科学生完成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学士学位论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是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协作精神的极为重要的环节,也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每况愈下,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以提高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高教司《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管理卷)》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是: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围绕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撰写毕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造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

1、学生茫然选题,应付了事

毕业论文的选题需要学生抓住会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根据学习体会和能力选题。但是,很多学生面对众多的参考选题茫然不知所措。笔者对湖北经济学院会计专业2007和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随机抽取200份作为样本,分析得之:企业管理论题占34%;会计选题占38%,其中传统课题如会计舞弊、会计政策等占一半,新兴领域选题如国际会计等仅11篇;审计、电会方面论题占16%;会计实务方面论题仅占8%;其他分布在金融等领域。企业管理论题多是因为该部分论题资料多,部分学生抄袭拼凑了事。财会新领域的论题少是因为这方面的论题很难联系案例进行创新设计,因此会计专业本科生较少选择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挑战性的论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在于不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欠缺,对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不关心也不了解,更谈不上有自己独立的看法。

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认真程度不够

会计专业毕业生要拿出极大的精力去联系工作和备考研究生,导致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查找资料、与指导老师的沟通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认真实践调查了。同时,毕业论文只是相当于一门课程,对就业和考研影响不大,因此有不少同学视毕业论文如“鸡肋”,临阵磨枪,应付了事。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仅靠教师两三个月的突击指导是很难见效的。而且,有些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组织过于简单,另外,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会计学本科专业招生急剧扩大,而教师人数,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人数并没有增加,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精力有限,与学生沟通不够;有些教师本身科研能力也比较欠缺。

3、学生完成过程草率,论文质量堪忧

不少高校只是将“毕业论文”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割裂了它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的必然环节,导致学生平时在论文写作方面的训练较少,普遍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基本功,调查显示:有55%的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格式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文献的引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图表绘制的编号、字体与大小、行间距与缩进、中英文标点等方面。现在,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正面临着广阔的改革空间,论文写作素材和案例是极为丰富的,但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空话废话居多,没有实践意义。如果我们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型模式,学生的会计论文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二、课题研究模式的内涵和在会计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运用

研究性教学法是用类似于课题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突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以知识的学习为手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方法。笔者认为,课题研究模式是研究性教学法的具体实践模式之一,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1、课题研究模式的意义

课题研究模式是指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或者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学习、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一种活动。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都是由学校或者院系的团委来负责,难以纳入到教师的科研教学体系中去,活动开展的好坏局限于学生和团委老师的科研水平。而高校硬件设施完善,如图书馆、网络资源、期刊等,课题研究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学科综合、教学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尽大效率的利用高校资源。

2、课题研究模式实施的条件

高校教师一般都肩负着某些科研项目,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可能。让会计学生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带来新的思想火花,帮助教师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另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在传统教学中得不到的宝贵经验,对会计理论研究前沿和会计实务有基本的涉及,对会计论文的选题、写作流程有基本把握。当然,为保障该模式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通过经费划拨、个人捐赠和企业赞助的方式全方位的予以赞助;制定相关政策,对相关指导教师给予工作量上的认定,对于指导学生获得成绩的老师给予额外奖励,以此吸引优秀教师的参与。

3、课题研究模式实施的经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1969年就开始对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给予支持,几十年来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些高校也已经将研究性教学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效果明显。如:清华大学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上海财经大学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和“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等等。湖北经济学院也早在2006年即开展团委主办的“科研实践”和“大学生科研立项计划”,本科生参与教师为主的研究小组,担任研究助理,其实质就是课题参与模式的实践形式,但这些计划大都针对工科和金融、劳保等与社会调查联系紧密的专业学生,会计专业学生参与较少。

通过本次对会计本科生的调查显示:6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科研活动中最大的困难是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科研方法的缺乏;25%的同学认为主要困难是在选题和提供科研条件上,90%的学生认为平时科研活动欠缺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由此看出,课题研究模式的运用显得尤为必要。

三、课题研究模式的程序设计

课题研究模式应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及专业能力,进行相应的实施方案,以完成相应的实施目的。

1、第一学期:入学教育阶段(启发阶段)

学生入校后,教师可以以借助参观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活动,让新生初步了解会计专业的社会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此阶段,可以将会计毕业论文的写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让学生明白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会计知识根底、理论修养、创新能力和文字功底,是素质和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学生接受了这种教育,就会从思想上重视它,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学习与毕业论文的写作联系起来。同时,可以邀请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老生畅谈科研体会,激发低年级学生的科研信心。

2、第二学期到第八学期:专业知识学习阶段

在该阶段,学生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1/3学时采用公开讨论课、分组讨论或案例教学的形式,围绕课程内容讨论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会计的前沿问题,强化会计理论知识的应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找文献资料,对学生的观点加以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培养学生研究性的思维能力。经常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充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第五学期开始:课题选择与导师确认阶段

选题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学校可以组织会计专业教师统计自己的在研课题,也可收集其他可供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或者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课题的选择应适当浅显。在论文写作训练指导中,教师可给学生有针对性的题目,并加以指导,也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课题和项目。让学生们在参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逐步熟悉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作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4、第六学期:课题开展及专业课补充阶段

在本阶段,教师针对课题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有目标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与课题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收集课题研究必要的相关信息,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必备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去科研部门,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引领学生将课题研究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并对课题必需的专业知识,提前自学,让学生参与课题时感受专业学习的乐趣。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题开展情况,适当调整研究的进度与计划,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及兴趣修改课题的研究方向,甚至重新选定课题或自定课题。

5、第七学期:课题研究阶段

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课题时,要注意阶段性检查研究的进度,及时调整研究目标,对于重点难点部分,给予更多的指导意见。该阶段非常强调研讨交流模式,研究小组首先确定研究讨论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中,在本科一、二年级的课程中大多开设“seminar”(研讨会)的课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6、第八学期:结题及撰写毕业论文阶段

研究完成后,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或其他形式交流研究成果,并对不同意见进行探讨。作为研究的一个总结性环节,对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在这阶段,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感受到观点的冲突,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反思和评判。最后,要求学生把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以及所获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要求研究报告要有理论、有实践、有数据、有新的学术观点或分析研究结论。学生在总结课题研究各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就可以形成毕业论文。

当前,经济的发展使会计专业表现出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研究素养的培养。课题研究模式给会计专业本科生提供了科研训练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明晰学科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师生团队合作精神。这样,会计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就能“水到渠成”。

(注:本文为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研究模式在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运用》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阎华红: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改进[J].会计之友,2009(1).

[2] 陈兵:论研究性教学的本质、特征与要素[J].教育与职业,2009(3).

[3] 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1).

环节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key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投资的规模日益加大,动工投产的建筑项目也日益增多,我国成为世界上建筑业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之一。然而,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业施工的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由此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课题,工程质量问题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核心,只有确保工程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之上按时按量完工,这个工程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建筑工程。

一、做好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工作论文

做好施工前期的质量监控工作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成功实施的基础,因此在工程施工前期,施工人员必须对该项工程由一个实地的全面的调查,充分做好施工前的质量监控工作,首先施工人员应该要研究施工图纸、对相关技术规范和具体操作规程有个大体的规划,要掌握设计要求的细节;其次要熟悉施工有关的技术文件对施工的方法、顺序、措施以及施工进度等的整体要求,了解施工任务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只有这样认真的分析过整个工程的基本情况后,才能更好地实施工程管理,高质高量的完成整个工程计划。

具体来说,施工前期的质量监控工作包括:其一、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整个工程的任务、进度和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技术人员到岗,做到各司其职。其二、对施工关键任务的相关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要求,坚持持证上岗,并在施工前对其具有的技术操作水平进行考核,严防技术水平不过硬的人员走上施工岗位。其三、对工程所需的材料、各种加工预制品及半成品的质量必须严格把关,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检测,凡是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进入施工缓解,对于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材料也必须定期进行抽检,凡抽查出不合格产品混入施工中一定严查,对相关人员进行查处。其四、对于施工所需的永久性的设备的引进,应该通过审批方可采购和订货,对于进场设备也应在交付期内进行抽查和检验,凡不合格品一律不得使用。其五、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如现场质检制度、质量统计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违章或违反操作规程的问题给予及时制止和处理。除以上外,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该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对进场人员一律要进行安全教育,督促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规则,保障施工者和工程的安全。

二、施工中期的质量管理工作论文

(一)完善施工工序的控制

施工者应该充分考虑影影响施工质量的各要素,将之归纳到自己的管理范围内,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点,对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监控分析表和控制图表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比如影响房屋建筑施工的天气和防水材料使用等都应该纳入到施工控制的范围内来。具体来说,对于影响工程施工的气候因素应该进行以下处理:因为施工条件成熟与否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十分巨大,而防水工程大部分属于露天作业,气候的好坏对其影响较大。如果施工期内遭遇雨雪、霜雾等不良气候,当气温低于5度或高于35度时都会极大的影响防水层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操作。通常热熔巾卷材在零下10℃以上的气温下均可施工;而沥青和改性沥青,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卷材则不能在0度以下施工作业。

(二)严格交接检查制度

施工人员应该建立严格的班组自检和交接制度。按照有关规定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工程和本班组操作质量负责,因此在完成了相应阶段的施工任务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对工程进行自检,检验工程是否达到合格标准,然后由专业质检人员进行二次检查和验收,待工作人员签证验收后,方可继续施工,完成下道工序。对于工程的重要部位、专业性工程以及材料和半成品等的检测,除了施工单位要检验和测试外,还要进行专业的技术复核,以确保其安全性。例如建筑防水层和相关的施工交叉问题:首先防水层施工所需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相应的试验报告单,在到达施工现场后,在正式使用之前还必须再次检测其防水性,合格之后方能使用论文。

施工人员还应该做好材料和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合理安排具体施工顺序,防止后一道工序对前一工序的污染或影响;同时,对于已完成的半成品或成品,应该采取妥善的措施进行保护,防止因为保护不当造成的以外损伤,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额进度和质量。当施工中发现可能影响整个工程进展,甚至造成质量事故的重大安全质量隐患时,应该及时的停止施工,立刻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如果出现了重大安全事故,更应该对事故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查事故明原因,对事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作出鉴定,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再经过主管部门同意后,对事故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

(三)科学施工和管理论文

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技术的进步也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的施工和管理不仅能加快施工进度,还能帮助提高施工质量。因此,要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施工单位应该重视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制定生产所需相应的工序流程、标准操作规程,明确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掌握质量控制点,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人员管理上,应该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应该着重抓紧设计、施工、监督等三大环节,各司其职,认真各项的工作,充分发挥工作中各环节的作用,一丝一毫也不能松懈。

参考文献:

[1]凌雁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

上一篇:安全教育计划范文 下一篇:运动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