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法范文

时间:2023-02-21 21:26:04

合作社法

合作社法范文第1篇

>> 农民合作社“异化”的调查分析及《合作社法》修订意蕴 关于《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 合作社归来 渔业合作社 劳务合作社 农机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四看点 分层次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论合作社法的法律属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五岁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完善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践困境及完善 关于《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条例(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怎样办好合作社 合作社解惑篇 鱼菜“合作社” 了不起的合作社 新型农民合作社 法国合作社 合作社渐成主体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合作社法渐进修订 合作社法渐进修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焦建 李茹君 罗一旺")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应考虑在法律上、制度建设上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权力,让它们发挥更大的金融功能。一方面它们可以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给未来农村稳定提供更重要的金融基础。

今年7月初开始,实施已六年有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下称合作社法),进入首次修订的实质性准备阶段。

这部法律事关联合社怎样建立、社区型及土地型等多重合作组织是否以及如何获得合法身份、合作社内外部融资渠道怎么打通等多个方面,在修订中或将被审慎对待:修法可能既不特别激进,也不特别保守,而是与中国大多数的法律一样,与时代的稳健节奏保持吻合。

《财经》记者从多位接近农业部的权威人士处获悉:因新一届人大的态度非常积极,这部立法之初便留下颇多改进余地的法律,有很大可能会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修法规划。

在6月底召开的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有委员提出了具体修法建议:应赋予合作社更多职能。而从年初开始,由农业部主导的为修法进行的前期调研亦已进行多次,并于7月初举行了第一次修法内部讨论会。

该法修订的直接助推力,源于年初公布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在“家庭农场”这一新概念被各方热议的同时,此份文件亦将多年来沿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法,更改为“农民合作社”,并明确提及应尽快修订该法。

“提法这么突破性的变更,定有高层授意。”该法起草小组的一名成员告诉《财经》记者,“1号文件既已提及,各方态度积极,并不令人惊讶。”

这一变化亦被视为是针对多年来各方倡议修订该法的回应。由于立法时留下的诸多遗憾,业内呼吁对这部旨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法律进行修订的声音,已连续出现多年。

困扰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在此次修订中如何得到解决,目前有大改、中改及小改三派意见。前者坚持理想化态度,建议修订为包含各类形态在内的“大合作社”法;后者认为,针对目前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部分调整即可;中间意见坚持以农民及农业为修法基础,但应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给出明确规定。

参与此次修法准备的相关人士态度均较为审慎。“应以实用主义态度来看待此次修订。高层对农民合作社的态度仍然谨慎,目前有些改变的时机尚未成熟。不应把一些农民合作社法无法承担的内容纳入其中。”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研究室主任苑鹏表示。 修法动力

自1978年推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之后,作为首部推进农民经济互助与合作的法律,合作社法的出台虽然较为顺利,但也留下了不少遗憾。

该法的制定始于2003年12月。2006年6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同年8月底更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进入二审,10月底三审通过,并于次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么快的立法速度,在中国当代立法史上并不多见。

该法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的法人资格和市场主体地位,规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行为、产权关系、盈余分配等基本制度。

随后,国务院及农业部、财政部又先后颁布实施了有关该法的登记管理条例、示范章程、财务会计制度等法规和制度;在地方层面,截至2013年上半年,亦有近20个省区市颁布了合作社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

受益于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迅猛增长:据农业部统计,该法颁布之初,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约为13万家;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字已经提升至73万家。近年来,农民合作社更以每月超过1万家的速度在持续增加。

另据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68.9万家,出资总额为1.1万亿元。按中国大约有60万个行政村计算,平均每个村至少有一家出资总额为150万元左右的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数量虽然增长迅猛,但农民组织的性质却难以保证。在该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指出:“大多数合作社并没有体现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成为了‘企业+农户’,前者出资办社、后者作为前者生产基地的形态。”

除此之外,合作社内部也存在着诸如治理机制、普通成员经济权益和民利保障、盈余分配、配套政策等问题。因此,通过制度建设解决合作社发展的上述瓶颈,成为2013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的大背景。

1号文件再次重申,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并明确透露出三点信息:1.大力支持发展包括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社,口径不再囿于农民专业合作社;2.提出抓紧研究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3.提出将积极探索合作社联合社的登记管理办法。

“1号文件关于这方面的政策含金量非常高。”在解读今年1号文件时,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孙中华称。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黄宗智亦就此分析,目前高层的态度是更提倡农民合作化道路,而非公司资本化道路,这应是分析目前各项三农政策的一个基本框架。

1号文件的变动吸引了更多目光。一位参与合作社法修订的专家告诉《财经》记者:“之前去做合作社培训,来的听众只有七八十人,今年的1号文一出,300人的大教室都坐满了。山西的煤老板也来了,大家都觉得农业投资虽然见效慢,但风险小,是朝阳产业。”

1号文件提及的一些细节也广为人们关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室主任张照新说,“地方上反映,既然中央都说要搞农民合作社了,为什么现在还是专业合作社法?”

《财经》记者获悉,为贯彻1号文件精神,从3月底开始,此次修法的前期调研已在农业部主持下进行多次,涉及江苏、浙江、陕西等多个省份。本月初该部举行的一次内部座谈会上,相关人士就修法提出多项建议。

“以此次会议为标志,相关的修法工作算是正式启动了。”参加此次会议的一位人士称。

另据该人士透露,目前农业部也正在研究、学习种业改革时设立种子局的经验,推动经管站设立成为合作社局,以此作为主管农民合作社的主管单位。 治理结构

修法牵一发而动全身。

《财经》记者获悉,目前此次的修法框架大致分为两个:其一,针对过去六年实践中所暴露出来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构建及运行有关的内容进行修订;其二,就前次立法中没有包含的合作社类型、合作社经营范围进行增添,使合作社法的适应范围扩大。

就第一个方向,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旭初近期撰文称:不少合作社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享受扶持政策、拿国家补贴,因此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登记注册问题;执法不严问题;政府的扶持和监管问题;合作社要不要年检、财政扶持、税收优惠政策如何实施等问题;内部监管机制和外部的监督、审计、新类型的合作社一级合作社的退出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皆需进一步进行规定。

从各方讨论结果来看,有关这一层面的争议较小。但如何通过修法推动建立合作社内部合理的治理结构,被认为是更迫切的问题。

按出资结构来看,中国73万家农民合作社可分为两类:一为经典类型的合作社,由小农组成,共同进入大市场;另一类则由非农户的工商企业大资本介入领办,普通社员多为前者的原料供应商,处于相对边缘化地位。

与2005年较早实施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规定成员人人必须出资、每个成员出资不得超过20%不同,2006年版的合作社法仅仅规定了“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并未对成员出资作出法律限制。这兼顾了许多低收入农民参加合作社的意愿和能力,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合作社里有些社员可以不出资。

如此便形成了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尴尬:少数出资的合作社成员或者大资本掌握了话语权,而普通社员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在话语权和剩余利益分配上处于弱势地位。

有学者认为,龙头企业或者资本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本质上难以兼顾不出资的农民利益。一旦由前者领办,又变成了公司加农户模式,农民利益难以保障。

但这种观点,亦不乏质疑。

“目前农业格局已变成了资本农业,完全由小农构成的合作社无法解决小弱散的问题。从全世界农民合作社运动的现状来看,资本在农业中起的作用都在变得越来越大,非生产者进入合作社的趋势,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苑鹏说,“这是我们合作社法的一大亮点,它代表着一种历史趋势。”

她认为,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资本或者强者出资,而在于这种出资结构最终能否形成合作共赢关系,而非资本和农民之间的对抗。

按照荷兰、美国等国的经验,资本可以进入合作社,成为大股东,但仍然是生产者掌握话语权。因此,如何让参与合作社的农户成为主体,才是问题的关键。

“现在的问题是,农民本身仍然太弱,无法承担出资风险。所以,要让他们掌握话语权的前提,是培育其成为专业大农,作为一个市场的主体去参加合作社。否则的话,不管合作社法如何规定,结果都不会理想。”苑鹏说。

徐旭初则提出了现阶段可行的三个解决途径:一是要求成员都要入股基本股金;二是对个别股金较多的成员,超过基本股金以上的部分,按照银行利率给予分红,或者规定合作社盈余的一定比例用于股金分红;三是对于包括理事长在内的少数核心成员的劳动投入,要通过给予报酬进行承认。在此基础上,确保农民的决策主体权利。 增删谨慎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与《农民合作社法》虽然只有一词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

一位参与当年立法的人士向《财经》记者回忆:农民合作社法立法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给的立法任务,“一开始就很清楚,就是农民专业合作,其他领域,包括资金、社区性等的合作,都不予考虑”。

这造成了当年的合作社法调整对象偏窄,既未将非农民合作社(消费合作、住房合作等)和农民的非专业合作社(如综合性合作社)涵盖在内,也没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结盟作出规定,特别是没有涵盖广大农民迫切需要的信用类合作社。

按照实践经验,当前的农民合作社有几种类型: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已被纳入到专业合作社的范围,获得合作社法承认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近些年来发展迅猛的土地流转合作社或土地股份合作社。一方面,这些合作社可以使土地得以连片种植,推进了标准化作业,提高了生产率;但另一方面,很多社员仅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获利,引发了其是否会动摇合作社的使用者组织属性的争议。

“土地股份合作是否应该纳入此次修法的范围,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发学院副院长孔祥智说。

目前呼声较大,且有很大可能在修订中取得一定地位的,共有两类合作社:其一为联合社,其二为金融合作社。

但农民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全国共有73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每个合作社的平均成员数量,仅有十几个农民。

“如此小规模的经济组织,试图要解决农民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显然不具有实质意义。”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说。

为突破法律规定不足限制,近些年来,很多省市出台的地方法规都鼓励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湖北省工商局和农业厅联合出台的《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工作的试行意见》。该意见对合作社联社的设立依据、设立条件、名称核准等方面都作了规范。

目前已有十多个有关合作社的地方性法规,其中多数涉及了联社的相关条文,从立法权限、法律效力上来讲都各有欠缺。

例如上海崇明在颁发“崇明芦笋种植专业合作联社”营业执照时,采取的就是工商部门的建议:合作联社可以被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合作社的成员是农户,而合作联社的成员则为合作社。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中央决策层已经提出要明确合作社联合社的法律地位。亦有消息称,相关的登记办法将于年内推出。

虽然有合作社法未曾进行规定的限制,但实践已经走到了法律之前。到2012年底,中国农业联合社的总数已经达到5200余家,比2011年时翻了一番。

近来频频爆出各类新闻的农民资金合作社(或合作社资金分部),也是此次修订所要规范的另一重要内容。

因为不论是农村商业性金融还是农村合作性金融,均未给农民及合作社提供太大帮助。

“实际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金融权力给予了严格限制,没有赋予其必要的金融职能,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功的一个方式就是金融合作,包括提供担保等金融职能。报告中已经提到了要选择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所以现阶段,应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修订。”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上建议说。

他认为,应考虑在法律上、制度建设上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多权力,让它们发挥更大的金融功能。一方面它们可以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给未来农村稳定提供更重要的金融基础。

而在苑鹏看来,合作社法应修订成为专业而非综合性法律,对于合作性金融,可能应学习美国及法国的经验,进行专门立法,以此建立合作性金融体系。

据悉,目前农业部在推进相关条款的修订时非常积极,但是,监管部门的态度仍然较为谨慎。为解决相关问题,监管部门希望推动《农村金融促进法》出台。 修法步伐

《财经》记者获悉,目前就合作社法修订,已经形成了大改、中改及小改等三派意见。

后者认为,针对目前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整即可;中间意见坚持以农民及农业为修法基础,但应对上述一系列问题给出明确规定,亦即对农村金融、联合社等问题进行规定。

在一些坚持理想化合作社形态的学者眼中,应重点扶持村社范围内的综合性合作社发展。至少应做实合作社,使其不仅成为一个经济类组织,还应包括社区型等综合类性质在内。

农禾之家理事孙炳耀认为,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民自治组织,前者主要是经济功能,按照农户对某种产品的共同需求自愿组建;后者是政治功能,二者按照法律设定的框架发展,都不可能做到全功能覆盖,社会原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都被大大弱化,这也是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很难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在他看来,联合社能够打破基层专业合作社的单一性,有利于经济领域的全功能覆盖,但不可能有很强的凝聚力,这是由其经济组织的定位决定的。

于是,仿照日韩经验,成立综合农协成为可选方案。

日韩模式中,农协是一个综合了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功能的农民职业团体,属于法律特别授权的公法人社团,兼具农村经济、社区建设、文化生活。相比联合社、合作社的经济功能,“基层农民除了对生产的需求外,也有对生活的需求,综合农协可以用经营的盈余推广技术、文化和社会服务,增加社员凝聚力”。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杨团说。

早在2006年立法时,之所以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定性为经济组织,主因就是决策层担心有社会功能的群体组织,会影响社会稳定。

因为对以往的合作化运动造成的教训有所顾忌,能否冲破此层阻力,亦成为目前综合性农协发展的瓶颈。

“和农村的社会治理比较起来,农村的产业发展其实难度并不大。此次修法可能仍然更加偏重于农业生产,起不到农村组织化重构的作用,但可能会放开一定的空间。”张照新说。

合作社法范文第2篇

合作社发展概况

法国合作社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其思想根源上溯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的合作社思想。早在1848年,法国就建立起360个合作社,其中一半是农业合作社。100多年来,合作社经济已经发展到农业、信贷、消费和工业等14个门类,与国有经济、私人经济三足鼎立,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农业合作社是法国农业生产体系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组织,在法国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法国有农业合作社6500余个,入社社员130万人,90%的农民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全法农业合作社有雇员12万人,年营业额1650亿欧元,占相关行业的全国市场份额分别是:粮油收购75%、餐用葡萄酒收购60%、鲜奶收购47%,羊奶奶酪生产61%、牛肉生产38%、猪肉生产89%、羊肉生产49%、谷物出口45%、鲜果出口80%、家禽出口40%等。农业合作社成为广大农户与全球化大市场联系的桥梁。

法国合作社联盟是合作社的最高组织机构,成员主体是14个行业合作社联合会,22个大区的区域性合作社联盟和少量大型的专业合作社。全国的合作社联盟和区域合作社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和为社员服务,作为协会性组织,与政府、议会对话,开展对外联络和交流,保护合作社的利益。联盟的经费主要是成员社上交的会费,同时通过提供专业的法律等事务收取少量服务费。

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坚持合作社原则,真正做到了民主办社。法国

农业合作社坚持的原则主要有四项:一是自由加入,但必须承认合作社的章程,维护共同利益,缴纳一定数量的股金;二是非资本获利原则,社员不是按股金数量获利,而是按交易额多少分红;三是民主管理,一人一票,民主平等;四是排他性,合作社只和社员进行交易,每个社员只与合作社交易,如果合作社经营困难或确有必要,可以与非社员交易,但不能超过合作社经营额的20%,否则就会被吊销营业执照,享受不到政府的政策优惠。特别是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方面。如,法国相互信贷合作社的2000个基层社,每年召开一次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年度财务报告,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再选举产生主席和三人组成的管理机构。具体运作程序是:每个基层社理事会,根据一人一票原则选举产生18个区域性(地区性)理事会,地区性理事会再选举产生全国性的领导机构--全国相互信贷联合会理事会。理事会和监事会领导从社员中选出,社员直接参与经营决策,充分体现了社员所有者主体地位和民主管理原则。

(二)专业化合作,产业化经营。法国除少量农资供应合作社外,农业合作社主要是单品种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建立在家庭农场之上,在保留私有制和独立的经营权前提下,形成合作社与家庭农场既独立又合作的双层经营结构,以流通领域合作为主要内容,为社员提前、中、后的系列化服务,组合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法国农业很发达,已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完善,规模大,实力强。在产业化组织中,合作社是其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主要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连农户"或"合作社企业连农户"等形式进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通过产业化经营,把分散的农业生产与集中供应、加工和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粮食合作社、奶制品合作社、肉类合作社等,在产前供应农业生产资料、种子、禽畜良种、饲料以及人工配种等,产后收购、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出口等。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同类型的合作社在更高的层次上组成全国性专业化的合作社联合会,并与非合作社的同类农产品龙头企业和工业协会建立紧密联系,优势互补,开展品牌营销与新产品开发等。

(三)发展信贷、保险金融业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这在法国合作社表现更为突出。法国的相互信贷合作社和法国农业互助与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农业信贷业务几乎占了全法整个农业信贷业务的100%。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也很发达,每年给70万农民提供农业保险,还给社会其他组织提供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成为为农服务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依托,开展综合服务,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

(四)企业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对内坚持合作社原则,不以盈利为目的,留足公共积累和发展基金后实行盈余返还原则,对外则实行公司化经营。一是要谋求利润最大化,把社员的产品卖出去,又要卖个好价钱;二是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传统专业化合作基础上引入灵活的资本联合形式,与私人资本联合,采用股份制的管理,兴办企业,拓展经营领域。如Ladauphinoise农业合作社,开拓融资、房地产和配送业务,兴办的Dispagri配送中心,年营业额4.75亿法郎。三是通过联合和合并,进行规模化整合,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法国合作社由小到大,打破地域限制,跨区域整合的趋势不断加剧。近几年整个法国合作社数量约减少700多个,单个合作社的规模越来越大。如Ladauphinoise合作社经过了多次的合并,现社区范围已涉及到4个省。在奶制品合作社中,有6个合作社的生产量已占整个奶制品合作社联合会生产量的54%。

(五)经营管理上集权与分权紧密结合,权责明确,统分结合。主要体现在:一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合作社是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有权属农民社员,理事会和监事会主席、理事等都是农民。而经营管理上却雇请专家,由雇员和经理具体负责。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自治相结合。具体体现在人员、资金和技术管理上。技术管理自上而下进行。通过法国政府财政部银行委员会银行执委会层层授权进行。全国总社有一个综合性检查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各地的技术执行。资金和人员的管理则是由下而上逐级管理。领导成员由基层社、二级社和联合总社层层选举产生。资金则由基层社向区域性联合社和联合总社层层上交盈利资金的一部分,统一控制和管理。在这些统一集中管理的同时,各级合作社都有充分自,除全国性的的重大问题外,其他都由地方自主决定,充分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依法治社,依法兴社。一是法制化管理。早在1847年就颁布了合作社的有关法律,以后又陆续作了修订完善,从1962年始,对农业合作社专门立法,明确规定了合作社建立的条件、合作社的地位、权利和义务等,保障合作社的权益和健康发展,依法治社、依法兴社。政府对合作社的干预主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合作社也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拓展自身业务,规范经营行为。二是建立合作社准入制度。在法国,一般企业仅需在当地商会申请即可予登记。而成立合作社,须首先向政府申报,阐明社员构成、业务范围和社区情况等,由政府经过调查核准后通知商会予以注册。同时,为规避合作社之间的恶性竞争,政府对合作社的布局进行控制。近年来对新申请设立合作社的,原则上要求归并到已成立的业务范围相同或相近的合作社,推进联合与合并,扩大合作社的规模。

(七)政府重视和扶持合作社发展。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政府很少直接干预合作社经营,只是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间接调控。政府对合作社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扶持和帮助上。法国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协调合作社的事务。法国的农业部劳动与社会事务部以及有关协会,都积极为合作社的建立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包括经济补贴、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同时,政府有配套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农业投资、农业补贴、农民社会保障、农业保险等。对合作社来说,最重要的是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比如,法国所有企业必须交纳盈利后36%的利润税和一定的工资税,而合作社免征。

典型合作社

法国相互信贷合作社和法国农业互助与农业合作社联合社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是法国农村金融的主要形式,为法国农业提供强大的金融服务,基本上垄断了法国农村金融业务。

(一)法国相互信贷合作社五年前政府授权其成为专职的农业信贷合作社,为农业提供信贷服务。目前,拥有810万客户,510万社员,18家区域性地方银行,3600家分支机构,其中2000家获得了地方银行经营权,现已发展成为纵横交错、遍布全国的合作社体系,形成了中央总社、区域性联合社和基层社三级管理和运营体系。其经营服务活动主要通过直属的18个区域性信贷机构完成,体系健全,实力强大。1995年,在法国各大银行序列中,储蓄额占第五位;分支机构数占第三位;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方面占第二位;为农业提供服务上位居第二位,占整个农业信贷的15%;从非盈利性组织机构来讲,是第一家银行,在全法国占55%。

(二)法国农业互助与农业合作社联合社是法国最古老的合作社,1907年后,将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信贷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了全国性联合社。它早期是政府的一个行政机构,后逐渐脱离政府,现已成为独立机构,主要由农业互助保险、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信贷合作社三部分组成。

全国互助保险合作社是法国主要的保险机构,由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两部分构成,主要为农民提供服务,有70%的农民参加此合作社组织,包括离退休农民,为农业组织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家庭人口,是法国农民自己的保险组织。此外,还有80%的合作社也参加此保险合作社组织,保险业务覆盖全社会。目前,农业互助保险合作社有470万客户,2155个工作人员,下属1.2万个基层保险网点,总资产800亿法郎。

农业合作社完全由农民自己创办,主要为农民提供饲料、化肥、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并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把农户分散的生产与集中的供应、加工和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农业合作社自建立以后一直稳定地发展,已有13万个专业合作社,130万社员(法国约有80万农民,但很多农民都参加一个以上的合作社),12万雇员,社办企业3800个,年销售额4000亿法郎,是法国农村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者。

农业信贷合作社建立于1894年,1920年在政府扶持下建立了全国性总社,1945年网络已遍布全国,1988年地区银行买断总社,成为民营性质的信贷合作银行。它是目前法国第一大银行,也是欧洲第一大银行(市场占有率和自有资金)。1994年在全国拥有8342个网点,2852个地方性办事机构,68个地区银行,1个全国性联合信贷银行,有1570万个账户,10090亿法郎的贷款余额,17840亿法郎的储蓄余额。它也是法国从事农业信贷业务的主要机构,提供全国90%的农业贴息贷款和80%的农业所需的贷款,1995年给农业的信贷额达1460亿法郎。其中55%是农民直接贷款,35%是政府给农民的利息补贴贷款,10%为其他贷款。除农业信贷外,它还从事其他领域的信贷业务。从业务经营份额看,15%是农业信贷,85%是非农业信贷。非农业信贷中,41%是住宅建设贷款,27%是企业贷款,7%是民间团体借贷。

(三)法国零售商业小型民营企业合作社联盟是小型商业企业的合作社联合组织,其职能是组织全国各地的小型零售商店、商场,就价格、发展方向、营销策略等问题进行组织协调,与大型零售超市集团公司竞争。具体运作方式是:产品生产商先将产品卖给该行会组织,由其在仓库保存,然后由这个行会组织将产品分销给其下的零售商。这种统一购买的方式,使小型零售商取得了与大型零售商一样的规模效益,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竞争能力。

合作社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合作社 《合作社法》 异化 建议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仍有数亿人口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自由竞争所带来的恶性低价、农产品滞销等问题层出不穷,为解决“三农”问题带来新阻碍、新挑战。农民专业合作社,即经济上的弱者为应付市场经济的挑战,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建立起来的自助互助组织,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农业实际出台的一项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惠农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缓和了市场竞争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增强了社员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弥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发挥了有益的作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尤其是随着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民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

但是现实中存在着不少合作社创办不合理、运作不规范、目的不纯粹的现象,违反了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规定,从而导致实际情况与法律规定相悖,这就是所谓的“异化”。如不少合作社组织结构、治理结构完善,但形同虚设,能人治理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合作社演化为少数人套取政府扶持资金的工具等等,这使合作社的发展背离了其为弱势群体谋利益的初衷,可称之为“负异化”。然而并非所有的异化现象都是不利的,我们发现某些“异化”更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业绩效,是具有积极效应的“正异化”。

在《合作社法》多年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正负异化现象,都暴露出法律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专家学者对法律修订的呼声越来越高,成为近年来的农业热点。我们希望在实现公平的立场上通过在多地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合作社异化的具体表现,找到合作社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进一步规范发展的政策建议。实现效率与公平,增长与发展协调兼顾的发展目标,解决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的分层以及由此造成的社员收益权和合作社治理结构改变等问题,并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注入持续强劲动力。

(二)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初步了解现实中存在的异化现象;接着将法律条文与查阅结果进行比较,形成以“异化”绩效为核心,以股权结构、治理结构、运营管理体制、利益分配体制为导向的调查问卷。利用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异化与未异化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结合大量文献资料,运用普遍的经济学理论与思维,科学客观地对《合作社法》的修订提出建议。

二、农民合作社“异化”现象的调查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指导老师的意见,调研小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就农民专业合作社股权结构、治理结构、运营管理体制、利益分配体制四方面问题进行调查。2016年暑假期间,调查小组成员分别对各自家乡山东、山西、重庆、四川、云南等五省市的100多家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发放问卷,其中共发出问卷 125份,收回125份,其中有效问卷112份。

同时,小组成员与各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主要是理事长)进行交谈,获得了较为真实的资料。在调研时,小组成员发现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合作社负责人填写的问卷所反映的问题和与之交谈所了解的情况有较大出入,即真实的异化现象比问卷结果更加突出。鉴于问卷结果没有真实反映现实问题,所以团队只采用了部分问卷结果,重点对在调查地区通过口头交谈所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股权结构。合作社注册资本从20万至800万不等,社员数量从数户到几百户不等;合作社社员入股方式有货币出资、实物出资、技术出资、劳务出资和土地入股不同形式;关于社员构成,大多数合作社的农民社员占比不低于90%,只有少数几家的农民社员比例低于80%,异化现象轻微;理事长持股比例从5%~80%不等,差异较大,法律上对此没有成文规定。

2.治理结构。从问卷中看,几乎不存在近亲属社员入社现象;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法律上规定是一人一票制,实际问卷中有23.21%按股投票制和9.83%理事长或董事会独裁制;关于大股东的附加表决权,合作社法明确规定大股东在一人一票外享有1%~20%的附加表决权,实际调查中,基本上没有附加表决权或者过大现象。

3.运营管理体制。对于合作社的重大事项,法律规定由成员大会表决,且出席人数应当达到成员总数三分之二以上。而实际问卷中,对三分之二这个界限没有要求,更有很多合作社直接通过理事会表决或理事一人表决。对于合作社是否雇佣非社员管理人员,所有合作社表示均为社员出任社内职务,不存在聘请其他人员管理的情况。根据问卷调查,合作社在监督控制制度方面,所有合作社都设有监事会,但有16家合作社不进行年度审计。

4.利益分配机制。关于合作社公积金问题,几乎没有合作社提取公积金;即使存在留存收益,也用来扩大合作社规模。更有甚者,连公积金的概念都不知道,异化情况很严重。如何分配合作社利润,《合作社法》规定是按照社员当年与合作社交易额比例分配,从问卷中得知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一规定,只有11家合作社是按照社员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二)农民合作社“化”的代表省份案例调查

1.山东省。首先,合作社的主要管理人员尤其是社长对《合作社法》不够了解或者几乎不了解,在成立合作社时没有了解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部分合作社有实名无实体,借合作社的幌子,骗取国家的财政补贴,例如,城市很多投资商和房地产商到乡下大量租地成为种植大户,即所谓的大型龙头企业,其控制和垄断了当地市场,并利用对“种植大户采取农资奖励”政策,获得国家大量补助,对其他中小型合作社的正常健康发展构成威胁与压迫。再次,合作社经营运作上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哪家合作社和上层领导关系好或者有“门路”,财政补贴就多于其他合作社数倍,小型合作社不受重视甚至歧视,根本不予补贴,处处受压迫。最后有些合作社理事长谈到,农民按《合作社法》规定的流程走,过于死板和麻烦,很容易错过市场行情,合作社因此无法有效运作,须借鉴公司经营机制,由专业管理人员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

2.山西省。调查员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合作社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成立流程不规范。在《合作社法》颁布之处,农村掀起了成立合作社的浪潮,基本上每个自然村都成立了合作社。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村长、村支书等基层管理人员对合作社及国家的政策了解较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造成了村长收取全村人的户口本去登记成立合作社,而村民对合作社的是一种怎样的组织一无所知的现象。有个别村支书坦言,收取户口本对村民没有实质损失,村民也不会过问合作社的情况,而村委干部通过向乡镇政府“打点”,就可以获得国家的补贴。第二,运营过程不规范。虽然从问卷上看出合作社的运营过程都是合乎法律规定的,但是实地调查来看,真实情况远不如此。每年的社员大会不召开,社内的重大事项不向社员汇报,社内的重大决策由社长或理事会成员作出;合作社虽设有监事会和监事职务,但形同虚设,因为监事都是大股东,和理事会成员的利益一致。第三,管理体制不规范。除了社内的管理不规范,有关部门对合作社的上级管理存在很大缺陷。合作社多年不运营,已经名存实亡,依旧可以通过工商部门的年度审核;发展势头较好的合作社只因为没有关系门路而受到冷落,得不到国家的正常政策补贴。在调查中,某合作社社长大力发展有机苹果种植,已经在实验田里种出了无公害绿色产品,得到了北京某专家团队的考察认可,但是没有得到县级部门的认定和扶持,最后不了了之。

三、结论及法律修订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广大农村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经济利益是农民合作的基础和裙带,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但在我们小组实际调查中发现,合作社的服务宗旨在现实社会的影响下已出现扭曲,很多合作社都已有名无实,名存实亡。而这与当地政府的多方面政策和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

本文以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山东省、山西省1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及导师意见,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宣传、教育与指导

我们在实地问卷调查时,通过与各合作社理事长的交谈,得知他们很多并不了解《合作社法》,理事长都如此,社员对《合作社法》的了解度可想而知,这主要是当地政府对此不够重视,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因此,当地政府应高度重视《合作社法》的普及,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组织社员开展教育活动,解决合作社社员存在的疑惑与问题,积极正确的给于指导。

(二)政府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实地调查中,部分合作社有实名无实体,借合作社的幌子,骗取国家的财政补贴;城市很多投资商和房地产商到乡下大量租地成为种植大户,即所谓的大型龙头企业,其控制和垄断了当地市场,并利用对“种植大户采取农资奖励”政策,获得国家大量补助,对其他中小型农民合作社构成威胁与压迫;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关系”网和合作社歧视,和上层领导关系好或者有权力的合作社,财政补贴较其他合作社多,小型合作社不受重视甚至歧视,根本不予补贴等等。上述实际存在的现象充分显示出当地政府的监管存在很大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应不断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对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合作社给予打击和严惩;对大型龙头企业进入合作社要严加控制和限制;对合作社和上层政府领导存在的“关系”问题,严加查办。

(三)加大和细化政府扶持政策

上面提到,中小合作社在现实发展中,处处被压迫,甚至被歧视,实地调查中,因被压迫或政府不予补贴而破产的合作社普遍存在。所以,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合作社法》的第七章“扶持政策”,分别从财政、金融、税收三个方面设计了相关条文,但这些条文有很大的模糊性,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政府将对扶持政策进行细化,完善相关配套立法,细化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的宣传、教育和鼓励政策,履行相应政策职责;政府的财政扶持应多种多样,如政府捐赠、贷款、补贴、担保、投资、税收优惠、各种知识培训以及提供技术设备等方式。

(四)健全配套的激励机制

首先,要建立对合作社成员的激励机制,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合作社成员的辛勤付出,尤其是合作社领导者的智慧和正确领导,因此应该从立法上完善和健全农民合作社的激励制度,通过对经营成果考量和对未来合作社的发展的贡献来对合作社成员进行奖罚激励;其次,要健全配套的行政激励机制,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的现实状况下,《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仍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政府在宣传、教育、鼓励、扶持和指导等方面需要有配套的激励机制才能积极有效,应将《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成果纳入当地政府的绩效考核,给予评价或奖罚。

(五)《合作社法》实施注重灵活变通

《合作社法》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登记、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程序,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事项的规定过于规范、严苛而缺乏灵活和变通。农民按合作社法流程走,过于死板和麻烦,很容易错过市场行情,合作社因此无法运作,我们认为,《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可以借鉴公司经营机制及《公司法》部分规定,由专业管理人员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

(作者单位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且逯.拾遗与补缺: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完善[J].安徽商贸技术学院学报,2010,9(1):47-52.

[2] 周秋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不足及完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3):6-7.

[3] 房建恩,赵秀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现状及原因、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23):250-251.

[4] 谢彦明,何博,汪戎.合作社的异化与前瞻:效率与公平的权衡、增长与发展的取舍[J].新疆农垦经济,2015(5):1-9.

[5] 谢臻.合作社法亟需健全[N].联合时报,2014-03-28(2).

合作社法范文第4篇

规定扶持政策 创新体制机制

明确法人资格:确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地位

法律明确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郑文凯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群众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但是,过去由于没有法律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资格始终是不明确的,有的在农业部门登记、有的在工商部门登记、有的在民政部门登记,多数没能登记,贷款难、签合同难等问题非常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郑文凯说,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独立的一类市场主体,可以和其他公司、企业一样,名正言顺地到工商部门办理法人注册登记,与其他市场主体签合同、做生意,到金融机构办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开展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规范组织行为:保障农民的民利和合法利益

法律规定,在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中,实行一人一票制,每个成员各享有一票基本表决权;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为每个成员建立个人财产账户,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国家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等等。

郑文凯说,过去因为没有法律依据,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行为不太规范,农户成员的合法利益难以保障。有的公司、企业和单位冒充农民专业合作社,套取国家的有关扶持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进行了适度规范,明确了合作社的办社原则和要求、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农民入了社,但家庭承包制不会变,个人入社的财产权利不会变,在合作社中,成员地位平等,大家都是合作社的主人,都是合作社的老板。

规定扶持政策: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法律第八条规定了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政策。法律还专门设“扶持政策”一章,规定了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郑文凯说,这在其他市场主体法中是少见的,这些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在“三农”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精神。

创新体制机制:开辟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途径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继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农村改革中又一项十分重大的体制和制度变革。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合作社通过服务,将原本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把生产同类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环节链接起来,就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解决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的有效对接问题。

合作社法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第三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二)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四)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五)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第四条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第五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

第六条国家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七条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

第八条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

第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依照本法规定,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

第二章设立和登记

第十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五名以上符合本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成员;

(二)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章程;

(三)有符合本法规定的组织机构;

(四)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名称和章程确定的住所;

(五)有符合章程规定的成员出资。

第十一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召开由全体设立人参加的设立大会。设立时自愿成为该社成员的人为设立人。

设立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通过本社章程,章程应当由全体设立人一致通过;

(二)选举产生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

(三)审议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二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和住所;

(二)业务范围;

(三)成员资格及入社、退社和除名;

(四)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五)组织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任期、议事规则;

(六)成员的出资方式、出资额;

(七)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亏损处理;

(八)章程修改程序;

(九)解散事由和清算办法;

(十)公告事项及方式;

(十一)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一)登记申请书;

(二)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设立大会纪要;

(三)全体设立人签名、盖章的章程;

(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职文件及身份证明;

(五)出资成员签名、盖章的出资清单;

(六)住所使用证明;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登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办理完毕,向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者颁发营业执照。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申请变更登记。

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办理登记不得收取费用。

第三章成员

第十四条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但是,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不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置备成员名册,并报登记机关。

第十五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中,农民至少应当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成员总数二十人以下的,可以有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成员总数超过二十人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五。

第十六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成员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按照章程规定对本社实行民主管理;

(二)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营设施;

(三)按照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分享盈余;

(四)查阅本社的章程、成员名册、成员大会或者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账簿;

(五)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七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

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百分之二十。享有附加表决权的成员及其享有的附加表决权数,应当在每次成员大会召开时告知出席会议的成员。

章程可以限制附加表决权行使的范围。

第十八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承担下列义务:

(一)执行成员大会、成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

(二)按照章程规定向本社出资;

(三)按照章程规定与本社进行交易;

(四)按照章程规定承担亏损;

(五)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九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要求退社的,应当在财务年度终了的三个月前向理事长或者理事会提出;其中,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成员退社,应当在财务年度终了的六个月前提出;章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退社成员的成员资格自财务年度终了时终止。

第二十条成员在其资格终止前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订立的合同,应当继续履行;章程另有规定或者与本社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成员资格终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方式和期限,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对成员资格终止前的可分配盈余,依照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向其返还。

资格终止的成员应当按照章程规定分摊资格终止前本社的亏损及债务。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二十二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由全体成员组成,是本社的权力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

(三)决定重大财产处置、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重大事项;

(四)批准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

(五)对合并、分立、解散、清算作出决议;

(六)决定聘用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资格和任期;

(七)听取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关于成员变动情况的报告;

(八)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三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成员大会,出席人数应当达到成员总数三分之二以上。

成员大会选举或者作出决议,应当由本社成员表决权总数过半数通过;作出修改章程或者合并、分立、解散的决议应当由本社成员表决权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章程对表决权数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的召集由章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二十日内召开临时成员大会:

(一)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成员提议;

(二)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提议;

(三)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超过一百五十人的,可以按照章程规定设立成员代表大会。成员代表大会按照章程规定可以行使成员大会的部分或者全部职权。

第二十六条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理事长一名,可以设理事会。理事长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设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理事长、理事、经理和财务会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理事长、理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成员,由成员大会从本社成员中选举产生,依照本法和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对成员大会负责。

理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

第二十七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应当将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成员、理事、监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第二十八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可以按照成员大会的决定聘任经理和财务会计人员,理事长或者理事可以兼任经理。经理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理事会的决定,可以聘任其他人员。

经理按照章程规定和理事长或者理事会授权,负责具体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九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和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侵占、挪用或者私分本社资产;

(二)违反章程规定或者未经成员大会同意,将本社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本社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三)接受他人与本社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四)从事损害本社经济利益的其他活动。

理事长、理事和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本社所有;给本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经理不得兼任业务性质相同的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监事、经理。

第三十一条执行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有关公务的人员,不得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监事、经理或者财务会计人员。

第五章财务管理

第三十二条国务院财政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十三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者理事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组织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于成员大会召开的十五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成员查阅。

第三十四条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成员的交易、与利用其提供的服务的非成员的交易,应当分别核算。

第三十五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按照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

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章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

第三十六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主要记载下列内容:

(一)该成员的出资额;

(二)量化为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

(三)该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

第三十七条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

可分配盈余按照下列规定返还或者分配给成员,具体分配办法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确定:

(一)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

(二)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

第三十八条设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负责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成员大会报告。

成员大会也可以委托审计机构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审计。

第六章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

第三十九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并,应当自合并决议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的组织承继。

第四十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并应当自分立决议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组织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的书面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十一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二)成员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撤销。

因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原因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由成员大会推举成员组成清算组,开始解散清算。逾期不能组成清算组的,成员、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成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指定成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四十二条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处理与清算有关未了结业务,清理财产和债权、债务,分配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并在清算结束时办理注销登记。

第四十三条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债权。如果在规定期间内全部成员、债权人均已收到通知,免除清算组的公告义务。

债权人申报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

在申报债权期间,清算组不得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第四十四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因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原因解散,或者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不能办理成员退社手续。

第四十五条清算组负责制定包括清偿农民专业合作社员工的工资及社会保险费用,清偿所欠税款和其他各项债务,以及分配剩余财产在内的清算方案,经成员大会通过或者申请人民法院确认后实施。

清算组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

第四十六条农民专业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财产,在解散、破产清算时,不得作为可分配剩余资产分配给成员,处置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七条清算组成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履行清算义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及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八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破产适用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但是,破产财产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应当优先清偿破产前与农民成员已发生交易但尚未结清的款项。

第七章扶持政策

第四十九条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

第五十条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国家与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优先扶持。

第五十一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具体支持政策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

第五十二条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由国务院规定。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侵占、挪用、截留、私分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财产,非法干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生产经营活动,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摊派,强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接受有偿服务,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损失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登记机关提供虚假登记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第五十五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报告等材料中,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九章附则

合作社法范文第6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补助资金是指由财政安排的专项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

第三条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循突出重点、扶优扶强、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补助资金从以下渠道筹集:

(一)市级财政支农资金中统筹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其他可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项资金。

第五条补助资金扶持的对象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并满足下列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设立条件,在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产权明晰,运行机制比较合理,具有符合“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的农民合作组织章程,能够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财会〔〕15号)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具有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服务能力较强,与成员在市场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具有稳定的服务关系;

(四)所从事的产业符合本市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能带动周边农民形成区域性产业带(群),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第六条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的项目:

(一)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科技推广;

(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仓储、销售设施建设;

(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产品包装、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四)农业机械、农产品运输设备购置;

(五)农业技术培训及信息网络设施建设;

(六)发展生产性信贷资金的贴息。

对于实现“四统一”服务或荣获国家、省、市级示范社称号或注册一年以上且社员达30人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优先扶持。

前款所称“四统一”即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标准、统一商标、包装和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对于已享受老区山区“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及以前年度专业合作社补助资金的项目,不再重复享受扶持。

第七条补助资金项目一年一申报,由符合本办法第五条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提交项目申报书(包括当年已完工或正在实施项目的有关资料)、合作社章程、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经镇(街)核实后推荐,报区农业、财政部门审查通过后,由区农业、财政部门联合行文上报市农业、财政部门。

第八条市财政、农业部门委托市财政审核中心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及资金规模确定扶持项目和补助金额,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并按照市级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将补助资金下达项目所在区。

第九条各承担项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项目的实施主体,应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标准组织实施。各区农业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市农业部门负责指导监督。

第十条项目完工后,经区农业、财政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农业、财政部门,市级农业、财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抽查。

第十一条各区财政部门应加强资金管理,待项目完工并经验收后,再按照确定的补助金额给予拨付。

第十二条承担项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财政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应平均折股量化到全体成员个人帐户,其使用权和收益权归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共同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补助资金。

第十三条补助资金下达后,因情况发生变化需要变更的项目,应及时上报市农业、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变更。

第十四条市、区财政、农业部门应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并自觉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应定期或不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十五条检查和验收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财政、农业部门有权收回补助资金:

(一)实际工程量少于补助工程量的;

(二)工程质量未达到规定要求的;

(三)农产品质量抽检发现不合格的;

(四)财政补助资金未按规定平均量化到每个成员,记入成员账户的;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十六条补助资金申报材料中有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3年内不得享受财政扶持;对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不按规定用途使用以及挪用、挤占、截留补助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合作社法范文第7篇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市农机装备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机合作社。

第三条农机合作社由市农业局、财政局(含国资办)、审计局、农机工作办公室齐抓共管,负责全市农机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各负其责。各部门对农机合作社要定期开展检查,对问题严重、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交由纪检监察、司法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第四条农机合作社组织建设。农机合作社必须遵守农机合作社章程,设立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生产经营等组织机构。

成员大会设总召集人1名,成员若干名。成员大会是农机合作社最高权力机构,必须严格按农机合作社章程规定行使职权。

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成员3名以上。理事长是农机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理事会是农机合作社的执行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成员大会决议。

监事会设监事长1名,成员3名以上。监事会是农机合作社的监督机构,代表全体成员监督检查理事会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生产经营设经理1名,成员若干名。理事长或理事可以兼任经理,也可实行聘任制,聘请专业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经理,经理对理事会负责并行使职权。

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理事、经理和财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会成员,理事长、理事、监事长、监事由成员大会从本社成员中选举产生,并对成员大会负责。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

第五条农机合作社制度建设。农机合作社必须制定财务、生产、机务、人员、油料、安全生产等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

第六条农机合作社场库棚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省农委农机局规定的场库棚建设标准建设,即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农机库面积750平方米以上,农具棚面积650平方米以上,维修间、配件库、副油库、工具库面积280平方米以上,办公用房面积420平方米以上,总投资不少于250万元。要求所有建筑物采取混凝土或钢架结构、地面硬化。

第七条农机合作社要积极开展规模经营和连片作业。采取入股、租赁、委托、代耕等形式进行土地规模经营、连片作业,规模经营面积5万亩以上。农机合作社在保证完成本作业区域内5万亩作业的基础上,可以跨区作业,跨区作业应向市农机工作办公室申请并报省农委农机局备案,跨区作业完成后农机具应及时返回本地。

第八条农机合作社机具管理。由省级部门负责贷款购置的农机具,农机合作社在还贷期限内不得变卖、转让,对擅自变卖、转让合作社机具的,发现一起追究一起,决不姑息,并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国家投资购置的农机具,合作社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产权国有,合作社要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按照《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规定,农机合作社装备的拖拉机、玉米收获机以及其它自走式动力机械必须办理牌照,驾驶操作人员必须经省、市培训,并具有驾驶执照,严格按《黑龙江省农机田间作业标准》进行各项农机田间作业。农机合作社应当购置农机维修设备,对机具实行定期维护保养,保持机具技术状态完好,并建立技术档案。要切实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地生产和服务,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第九条农机合作社资产管理。所有的固定资产应当单独设置帐目,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成本核算机制,按固定资产折旧费、大修理费、日常维修费、轮胎磨损费、人员工资、管理费、油料费、资金占用费等核算成本。合作社经营收入应首先偿还银行贷款,剩余部分用于分配。在未偿还完贷款之前,不得进行分配。

第十条农机合作社贷款偿还。农机装备40%贷款本息,必须按省农委农机局和省交通银行规定的还款期限按时还本付息。超过还款期限三个月仍拒不还款的,由市政府将合作社整体收回,拒不交出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第十一条有下列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挪用、变卖或者私分农机合作社资产;

(二)违反章程规定或者未经成员大会同意,擅自将农机合作社资产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农机合作社资产为他人担保;

(三)接受他人与农机合作社交易的佣金并占为已有;

(四)从事损害农机合作社及其成员利益的活动。

第十二条市、乡(镇)、村三级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扶持、组织协调、典型示范、宣传引导和促进劳动力转移等方式,扩大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增加合作社收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集中连片、组织签定作业合同、信息咨询等方面为农机合作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并鼓励和扶持农机合作社成为当地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基地。

第十三条农机合作社从事的生产经营等所有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十四条农机合作社监督、检查和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农机合作社管理工作中,不得、或者,违反以上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合作社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合作社;合作社法;法律属性

中图分类号:DF4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6-0133-07

法律属性是法律自身所固有的,是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内在规定性,是深藏于法律现象背后深刻而稳定的内部联系。法律部门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法律带有目的倾向性的认知。在多维的社会中,视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话语系统,法律就会折射出不同的属性。与这些需要相对应的,结合法律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反映特定领域范围调整需要的,是法律的不同部门属性。合作社法的法律属性就是探讨该法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以及该法应归属于何种部门法的问题。

一、合作社的法律性质与合作社法的法律属性

合作社是否具有营利性,主要源自对罗虚代尔原则的不同理解。合作社的确不同于以资本为制度设计基本逻辑的公司,而且人们往往强调合作社是以增进社员利益为主要目的而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合作经济组织首要、基本的特征是一个民众结社组织,这体现了对每位社员公平的一面,有别于公司类营利性企业。另一方面,合作经济组织还是一个企业,其结社的目的并非要把商品经济制度所造成的现象全部,而是社员共同的需要,这体现了合作经济组织追求经济效率的一面。实际上,非营利组织更为贴切的解释应是“不以营利分配为目的的组织”,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也可以有营利行为甚至可以有盈余,只是盈余并不分配到个人或相关人员的私人口袋之中,而将盈余继续投入到组织的公益性使命上(陆道生 等,2004)。尽管合作社与典型的营利公司相比有许多不同,但这种差异并非是本质性的。或许借用经济学家的视野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司和合作社之间的某种联系,按照汉斯曼(2001)的观点,合作社是一种由客户掌握所有权的企业,而公司是一种“债权人合作社(lenders′ cooperatives)或资本合作社(capital cooperatives)”,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将企业所有权配置给了资本投入者(投资者),是投资者所有的企业(此处所谓企业的所有权指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后者将企业所有权配置给顾客或者生产者。

实际上,罗虚代尔原则仍然体现了营利性,因为合作社只有通过市场营利行为取得利润,才能抵御市场风险和对社员进行利润返还。马克思在分析合作社的二重性质时早就指出,在资本主义所有制下,合作社是集体的资本主义企业,在合作社与其他企业的交换中,同样要使赢利极大化,并参与资本主义企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而且罗虚代尔原则自身也在发生变化,如德国的“红利合作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新一代合作社具有明显的营利倾向。因此,从立法的角度而言,确认合作社的营利性法人地位,就是赋予了合作社商事能力,这是符合现代合作社的功能的。并且将合作社定位为营利性法人,还可节约立法成本。许多国家的合作社立法实践也是将合作社按照营利性法人对待的,允许合作社适用公司法的若干规定,在破产事宜上,还可直接适用破产法。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按照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人类活动可分为公益性活动和私益性活动;按照手段或组织方式,人类活动可分为志愿或自由的活动和强制或民主的活动。依据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原则,两向度的排列组合出现四种排列矩阵:强制性公益、强制性私益、志愿性公益和志愿性私益。公益、私益与志愿、强制所组成的排列组合可用图1直观表示。

以“强制谋公益”作为政府领域的规则有赖于现代民主制度形成的国家对公民负责的机制;以“志愿谋私益”作为市场领域的规则有赖于现代法治维系的自由交易、公平竞争机制。而在这些机制未形成之前,无论政府领域还是市场领域都会存在大量的以“强制谋私益”的成份(秦晖,1999)。强制性公益就是通过权力运作、政策法律和制度规范等手段,强制性要求其成员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一种机制。志愿性私益是通过市场的自由交易为私人利益服务的一种机制。强制性私益是通过强权手段,强制性要求其成员为私人利益服务的一种机制。志愿性公益是通过成员的志愿行为,自主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一种机制。实际上,在纯粹的公益与私益之间还存在一种“互益”形态,因为“私”的真实内涵仅仅是指以个人生活为中心取向的占有形态和活动内容,而“公”则是以集体生活为中心取向的占有形态和活动内容,私相对于公,只是人群集合规模的大小。所以,公私的概念只是人的集合状态或规模的状况,在这之外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所指的只是一种个人与集体的相对性。而对于合作社来说,是合作社的“私”与社员的“公”的统一体。因此,本文认为合作社是互益性营利社团法人。会员互益性社团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互益性是这类组织与其他组织的最大区别,促进会员的共同利益是这类组织的最高目标,组织受益者限于会员。第二,互益性组织既要维护成员共同利益,同时又要代表政府扮演会员协调和联系人的角色,甚至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在计划体制或转型体制的早期,会员互益性组织主要是承担政府转移出来的部分政府不适合或政府承担不了的职能;在市场体制下,会员互益性组织是通过促进共同利益的协调、服务以及利益表达来赢得会员参与,从而得到其发展所需的资源。

在揭示合作社的法律属性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比以往任何一部法律都更接近于正确,该法第2条和第3条指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资格、服务社员、入社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等属性,但仍然没有全面、准确地揭示合作社的法律属性。第一,它没有准确揭示合作社是利用者(利用合作社业务之人)拥有和控制的企业,相反,它把“生产经营者”和“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与利用者并列作为合作社的社员;而实际上,对合作社的业务没有利用的需要的人是不会加人合作社成为社员的。第二,它没有指出作为利用者拥有和控制的合作社,根本宗旨是满足利用者的经济和社会需要,是非营利性组织。第三,它没有明确合作社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只是含混地说民主管理。第四,它没有指出合作社是自治性企业。第五,它是对农业合作社的界定,势必偏重对合作社的农业性质的揭示,而不会对一般合作社的法律属性进行界定(马跃进,2007)。

合作社的法律属性问题是正确进行合作社立法和实施合作社法的关键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仅仅是合作社立法的开始。因为合作社除了农业合作社以外,还存在许多其他类型的合作社,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需要其他类型的合作社。为了统一规范各种类型的合作社,需要制定合作社基本法,而制定合作社基本法的前提是在理论上阐明合作社的法律属性,从而明确合作社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范围。因为只有清楚地界定合作社的法律属性,才能科学地界定合作社法的基本属性,也才能科学地进行合作社立法。

二、合作社法法律属性的界定依据

合作社法的法律属性主要由合作社社会关系、合作社法的调整对象、合作社法的法益目标和合作社法责任等四方面决定。

1.合作社与合作社社会关系

“合作社是一种使用者拥有和控制,并根据使用进行分配的企业形式”(徐旭初,2005)186。合作社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其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中处于竞争劣势的弱者的自愿联合。合作社法对调整对象的选择一定是围绕着与合作社有关的社会关系来进行。与合作社有关的社会关系从性质上可以区分为两大类:

一是与合作社有关的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平权关系,包括:平等主体的社员之间为设立、变更、终止(解散)合作社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为实现对合作社的民主控制而在社员之间及社员与合作社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这类关系的内容很多,凡是涉及民主控制的关系都应包括在内,比如机构设置、投票机制、入社退社等;合作社与平等主体的其他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交易关系。

二是与合作社有关的不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隶属关系。隶属关系不仅包括行政管理关系、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关系,还包括对与合作社有关的犯罪行为的处罚而产生的刑事法律关系。具体包括:因合作社的设立、变更而在合作社与有关行政主管机关之间发生的行政许可关系、登记关系;因合作社经营管理行为违反行政法规而在合作社与有关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发生的行政处罚关系;合作社及其社员因投资经营合作社而实施犯罪行为的刑罚关系。

当然,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必然要受到政府的指导、监管,所以应当将政府在调控合作社经济运行、管理合作社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与合作社之间所发生的合作经济管理关系也纳入合作社法的调整范围。

2.合作社法的调整对象

(1)合作社法调整对象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一,立法者的意志影响合作社法的调整对象。法律由人来创制,它不能不体现人的意志,法律意志性表现在法律对社会关系有一定的需要、理想和价值。立法者的意图对合作社法调整对象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合作社法法律部门属性的认识上。如果立法者是以民商法的原则做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话,将合作社法纳入民商法法律部门进行立法,那么合作社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平权关系;如果立法者以经济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要将合作社法纳入经济法法律部门进行立法的话,那么合作社法的调整对象应当为政府在调控合作社经济运行、管理合作社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合作经济管理关系。立法者的意志对合作社法调整对象的影响还反映在对合作社法的预期上。如果立法者仅将合作社法作为合作社登记注册或监管的依据,合作社法就有可能成为行政法的部分;如果立法者将合作社法作为合作社――市场主体的组织法,合作社法就可能成为商主体法,而成为民商法的部分;如果立法者将合作社法作为保护弱势主体的促进法与监管法,则合作社法就成为经济法的部分。

第二,合作社法对调整对象的确定必须考虑合作社社会关系的本质规定性。法律的意志性是不可否定的事实,但是法律的这种意志性绝不是任意性。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律的内容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注: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1-122页。)基于合作社所发生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合作社法作为基本的法律规范,其必须以合作社社会关系的最主要、最本质的部分作为调整对象。“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较高的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化程度是农民合作组织产生的重要条件”(傅晨,2006)。合作社是“以自助、自律、民主、平等、公平和团结为价值基础”的民间自治组织。合作社的自助、自治决定了合作社的市民社会属性,合作社是市民社会勃兴的表征,合作社法应当是市民社会的法。合作社社会关系的本质属性是民间的、私人的、平权的。“自由支配财产和劳动力,以及较高的生活水平,是农村民间组织生长的两大必要的经济基础”(俞可平,2002)。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日益多元和世俗,“不断增长、活跃的民间社会组织,是市民社会兴起的另一个表现”(马长山,2006)4。市民社会开始成长并壮大,高度集权的社会控制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合作社法所应当调整的自然是合作社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部分――合作社会关系。

第三,合作社法调整对象的确定是否科学必须由该法的调整效果来检验。在法的调整对象及调整方法的确定上,立法者尽管享有充分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理想的法的调整效果。因为法律可能反映规律也可能违背规律,即使尊重规律和反映规律,也不等于把客观规律完全照搬到法律里面。法的调整效果可以用来检验立法者对于法的调整对象的确定是否科学,使之成为良法和恶法的判断标准。法律效果是由蕴涵着目的、手段与结果的立法、司法和执法三种互相联系的分效果所构成的。立法是影响法律效果的首要因素。对合作社法调整效果的影响,集中反映在合作社会关系和政府在管理、调控合作社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确定是否科学上。

第四,合作社立法的发展历史也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界定合作社法调整对象的借鉴。合作社法的发展历史,也是合作社法不断走向进步和成熟的历史。在合作社法调整之下的合作社社会关系越来越贴近合作社的本质。因此,合作社法的发展史所呈现出来的规律性,可作为我们分析和确定合作社法调整对象的重要参照。

(2)合作社法的调整对象

确定合作社法调整对象的方法主要是排除法,即从已经明确圈定的合作社社会关系中剔除。已经由其他法律明文调整的社会关系,合作社法不应再重复调整。具体包括:合作社及其社员因投资经营合作社而实施犯罪行为的刑罚关系,已由刑法调整;因合作社的设立、变更而在合作社与有关行政主管机关之间发生的行政许可关系、行政登记关系等,已由相应的行政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因合作社经营管理活动违反行政法规而在合作社与有关行政执法机关之间发生的行政处罚关系,已由《行政处罚法》调整;合作社为实现合作社目的而与平等主体的其他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交易关系,已由有关市场交易的法律,如《合同法》来调整。

也就是说,合作社法应当有其自身独特的调整对象,包括:平等主体的社员之间为设立、变更、终止(解散)合作社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为实现对合作社的民主控制而在社员之间及社员与合作社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政府在调控合作社经济运行、管理合作社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合作经济管理关系,特别是政府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合作社进行扶持和促进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我们将合作社法独特的调整对象中三类社会关系的前两种称为合作经济关系,体现了合作社法组织法的特征,也是符合合作社本质要求的,而第三种社会关系,即政府在调控合作社经济运行、管理合作社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合作经济管理关系,特别是政府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合作社进行扶持和促进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直接决定合作社法的本质属性。

3.合作社法的法益目标

法律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应该确立一种能够刺激人的利益动机的经济机制。任何国家的法律都将保护一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任务,或者说,将追逐和实现一定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法律必须以保护和促进有效益的行为为目标,必须确保这种行为发生所需要的一切条件。从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诸多法律来看,它们共同地保护和实现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但就每一个法律部门而言,它不可能毫无主次地平行地保护和实现上述每一种利益,合作社法也不可能不加区别地将上述各种利益作为自己的保护目标。

合作制是经济上的弱者以入社股金形式建立的自有、自营和自享的经济组织,以为社员提供消费、供销、信用等服务和提供就业岗位为目标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一种企业形态(康德 等,2002)。实现合作必须解决两个前提:一是合作的需求;二是合作者之间的平等。合作社是一种民间组织,它所蕴含的民主精神,使它能够承载人们对于治理和善治的强烈需求。自愿合作组织是一种会员互益性组织。会员互益性组织建立在自愿参与和相互信任基础上,因此组织对会员的协调成本要低于政府使用动员参与或者强制手段的治理成本,同时还能促进成员的社会资本积累。一般而言,自律性惩罚措施由协会的成员协商确定,其适用对象是该组织的内部成员。自律性惩罚措施产生的理论基础在于:自治团体对成员间或涉及成员的争议具有较深入的了解,而且,自治性组织掌握充分的专业信息,对争端的解决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再有,由于上述惩罚措施为成员依其意思自治而制定,因此,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张雪,2005)。所以,Posner(1996)指出,当争端源于一个高度团结的团体成员之间,团体执行机制会比法院更好。以私法理念构建合作社法的调整对象并不否定政府在合作社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政府管理市场的职能不会因为法治而削弱,政府在合作社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更改的,只不过作用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而已。

由此可以看出,合作社法不仅强调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更强调合作社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平等关系,即要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合作社法也必然存在政府管理、扶持合作社的内容。也就是说,合作社法所追求的不仅是合作社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且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这种法益目标决定了合作社法的法律属性。

4.合作社法的法律责任

“立法是紧紧围绕着法律责任的依据、范围、承担者,以及法律责任的认定和执行(制裁)等问题展开的。至于司法,更是以对法律责任的认定、归结和执行为其全部职能。”(张文显,1996)466

在现代汉语中,责任的含义有二:一为分内应做的事;二为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应该承担的过失。责任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第一,责任等同于“义务”,说承担某项责任就等同于说负有某项义务,通常是指一种地位、职务所要求的应做的事(或行为),或者在一种特殊情势、特定情况下的使命或应做的事(或行为);第二,责任是指包括惩罚和赔偿等的不利后果;第三,责任是指因违反义务的行为和意图是导致他人损害的原因所引起的承担不利后果(受到惩罚或赔偿损害)的应当性(张恒山,2002)。对于什么是法律责任,学者众说纷纭,择其要者有义务说、处罚说、后果说、责任能力说及法律地位说、含义组合说(即把法律责任概括为两个或三个含义或组成要件)(刘作翔 等,1997)。虽然法学界对法律责任的界定存在争议,“以至迄今为止,在中国法学界乃至世界法学界尚没有一个能被所有人接受并能适用于一切场合的法律责任的定义”(张文显,2002)120,但是在现代社会,承担法律责任必须具备三层含义:(1)法律责任必须有法律规范的事先规定;(2)法律责任必须以存在违法行为为前提;(3)法律责任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非人身性责任还能够采取强制执行(张文显,2002)120。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包括惩罚、补偿、强制等三种(张文显,2002)127根据合作社法的原理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违反合作社法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经济法责任具有鲜明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经济性是指它是国家协调经济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责任;社会性是指这种法律责任直接同社会利益相关。因此,在认定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界定责任标准、掌握归责原则方面,最重要的是要考虑社会整体利益。这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无法替代的(王利军 等,2004)。《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法律责任体系的确立也决定了合作社法的法律属性不是民商法的私法范畴,也不属于行政法的公法范畴。

三、合作社法的法律属性定位

合作社法涉及的主要制度包括合作社的设立、合作社的性质、合作社社员的权利与义务、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与盈余分配、合作社的合并分立与终止、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与监管等。

根据合作社法所调整的对象、合作社法的法益目标和法律责任体系,合作社法的法律属性应定位为经济法。

合作社法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合作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合作经济关系,一般不调整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中涉及到的人身关系,符合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征。合作社法所涉及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户、合作组织内部组织及有关人员、个体工商户和公民(其成员由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弱势群体社员构成,他们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联合在一起)。各个部门法的区别不仅仅在于调整对象的不同,根本是在于对其调整对象作用机制的不同,即调整方法的差异。民法以个人为本位,以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采用平等协商、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等个别调整方式。行政法以国家为本位,以行政优先为原则,以命令与服从、管理与被管理、公权强制等方式来保障行政权力的正当行使。而经济法作为民法与行政法的补充,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利益为价值追求,通过社会自治、政府对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的适当干预,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保障真正的自由竞争。当然,经济法的这种干预,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消除市场活动中的障碍和向消费者提供便利。故此种国家干预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市场行为的自由,而是为了市场行为的自由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是为了保护创造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并使之容纳更多的生产力,使市场把生产者和经营者置于自由竞争的境地,使资源能够从低效益利用向高效益利用转化,减少资源浪费现象。

基于合作社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和社会现实,为实现“改善合作社企业经营环境,保障合作社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合作社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宗旨,以及“国家对合作社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为合作社企业创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的规定为基本要求,规定了在资金支持、创业支持、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发面的法律保障措施,这些措施作用的基点是市场行为的自由,都是在尊重企业自身经营自由的前提下所实施的,其目的是通过对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的规制,为合作社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合作社法立法的法益目标。这些措施通过合作社企业自身经营行为得以实施,与经济法作为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的调整机制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故合作社法在调整机制上也具有经济法性。

合作社的本质特征,以及合作社与其他市场主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合作社具有经济的以及社会的双重属性。在经济层面上,合作社是由社员联合所有与民主控制的企业(jointly owned and democratically controlled enterprise),其功能是组织社员联合进入市场,通过为社员提供运输、供销、加工、生产等服务从而形成聚合的规模经济,以节省交易费用、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率、增加社员收入。合作社的社会性则主要体现在合作社为其社员谋福祉的同时,也为其所在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技术的传播、信息的共享、社员的自我教育与素质提高,等等(牛若峰,2005)。

合作社法在内容上是国家对合作社企业的资金支持、创业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的干预。从其价值追求、调整方法来看,合作社法具有扶持法或促进法的特征。合作社法体现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即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体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价值目标的实现。合作社法的产生正是基于合作社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表现在与大企业的对比中其经济实力、资金筹集、市场信息等方面处于弱者地位。基于适当差别对待的考虑,在赋予合作社企业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均等的市场机会之外,又给予合作社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帮助合作社企业在市场中公平竞争,实现实质公平。同时,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合作社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产业政策的引导、市场行为的规制、参与市场竞争的鼓励,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功能,实现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而且,这些措施的实施,保障了合作社企业的有序竞争,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合作社企业的活跃一定会吸纳大量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可见,《合作社法》也同样以实现实质公平、社会整体的效率提高和社会整体的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为价值追求,与经济法保持了一致。

总之,从《合作社法》的立法需求、调整对象、法益目标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可以看出,合作社法在法律属性上不应归属于民商法部门,也不应归属于行政法部门,而应属于经济法部门,是经济法体系的一分子。这样,就应该

遵循经济法的根本理念,以社会本位为根本,进行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研究,更好地实现其法律价值。

参考文献:

汉斯曼. 2001. 企业所有权论[M]. 于静 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5―20.

傅晨. 2006.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79.

康德,林庆苗 等. 2002. 股份合作制理论与立法的基本问题[M].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

陆道生 等. 2004. 非营利组织企业化运作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9.

马长山. 2006. 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 [M]. 北京:法律出版社:4.

马跃进. 2007. 合作社的法律属性[J]. 法学研究(6):31-43.

牛若峰. 2005. 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建议[J]. 农村经营管理(1):10-12.

秦晖. 1999. 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9.

王利军,冯兆蕙. 2004. 论经济法责任[J]. 河北法学(5):61-64.

徐旭初. 2005.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86.

张恒山. 2002. 法理要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53-454.

张文显. 1996.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120、127、466.

张雪. 2005. 产业结构法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8.

俞可平. 2002.中国农村民间组织与治理的变迁.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3.

POSNER E A. 1996. The regulation of group: the influence of legal and non-legal sanctions on collection action[J]. Chicago Law Review, 63U:133.[ZK)]

[WT3HZ]On the Legal Attribute of the Cooperative Law

[WT4"BZ]YANG Shibing

[WT5BZ](Law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41)

Abstract:To scientifically define the legal attribute of cooperative is the premise to define the legal attribute of cooperative law. The legal attribute of cooperative law is to study its nature, function and what law department it should be. Now the cooperative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profit organization rather than tradition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cooperative should be mutual benefit organization. The factors influence legal attribute of cooperative law ar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the adjustment object of cooperative law, the legal interest target and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cooperative law. Therefore, the legal attribute of cooperative law should be defined as one part of the economic law branch.

合作社法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合作社的持续、规范发展需要体系化的法律支持。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以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和改善合作社的经营环境为法律目的,在分层次、有重点、法律与政策结合的原则指导下,以合作社法为基础、以各项支持性法律法规为支撑。

从本质上讲,合作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小生产者、雇工和低收入消费者,为抵御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盘剥而走向联合。自1918年我国最早的合作社——北京大学消费公社成立以来,合作经济在我国已有90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持续加速的改革开放时期,伴随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合作社——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弱势群体联合进入市场的组织形式也逐渐兴起和壮大。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来看,各国政府对合作社普遍给予各种支持和鼓励措施,并通过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近年来,随着对合作社经济社会功能认识的提高,我国各级政府对于发展合作社的态度和行动也积极起来。在法治社会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如何把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法律化、体系化,是研究合作社持续、规范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做此方面的努力。

一、构建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合作社的本质、功能及其在实践中的相对弱者地位是对其进行法律支持的依据,同时,合作社类型的多样性、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多方位、全面的法律支持在运作机制上的同向与耦合决定了合作社法律支持须体系化。

1.合作社的发展需要法律的支持。首先,合作社在本质上是弱者的联合,作为弱者联合的合作社,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为提高弱势群体的综合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1],国家应鼓励合作社的发展繁荣。其次,作为弱者联合的合作社本身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是因为合作社往往是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者地位的社员组成的,故合作社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在同行业同领域中也多相当于中小企业的状况。因此,为保障合作社多重功能的发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有必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国家对合作社的鼓励和支持。

2.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决定其需要各种法律支持。合作社的本质决定了合作领域的广泛性及合作类型的多样性:合作社因所从事事业不同而有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住宅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和工业合作社等多种类型;因组织形式不同也有社区性合作社与专业合作社之别[2]。各类合作社虽然在本质和价值上有共性,但在组织形式、经营运作等方面差异明显,而且各种合作社的发展程度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不同,因而需要不同层次的、针对不同问题的法律支持。

3.合作社法律支持须体系化。首先,针对不同合作社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支持性法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的基础就是合作社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其次,各种支持性法律规范在运作机制上具有动力同向性,即都是围绕对合作社的“支持”而产生和运作的。因而从减少立法工作量和提高制度耦合的角度来说,应制定不同层次的合作社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并在动态意义上实现动力同向、制度耦合和传递通畅的体系化运作[3]。

二、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法律目的与构建原则

(一)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法律目的

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即支持和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一体系必须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具体化。我们认为,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法律目的的确定必须依据以下两个指导思想:第一,保护合作社合法权益。整体来说,合作社是市场的弱者,实力较差,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包括在法律上享受权利的歧视以及行使权利时受到的实际上的不公正。所以国家必须保护合作社及其出资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合作社的财产及其合法权益,不得向合作社非法摊派、收费和罚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合作社,不得对合作社附加不平等的交易条件。第二,积极扶持合作社创业和发展。合作经济尤其是农业领域的合作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代替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类公共产品的功能,因此,积极扶持合作社发展应当成为政府的一项职责,也是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核心和价值所系。各级政府要充分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技术和社会化服务政策,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发挥合作社在提高弱势群体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法律目的有两个方面:

1.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合作社的发展,取决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一方面依赖于外部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自身内部的机构设置、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条件、生产内容等。“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核心在促进,目的在发展。促进不是压制、歧视、刁难和设置障碍,也不是包办代替、急躁冒进和形象工程,而是扶持、帮助、服务和积极地采取措施。它表明的是一种态度,表示了国家立法对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导向,表明国家将在法律上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支持,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都将着眼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同时,国家的各项扶持措施应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目前各种合作社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政府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财政资金的分配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方法上,不主张过多地使用直接干预的手段,而应以引导性规范为主。

2.改善合作社的经营环境。健康发展和经营环境密切相关,改善经营环境是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也是重要的基础条件。改善经营环境是针对不良经营环境而言的,当前合作社的发展遇到很多问题,如缺乏关于合作社设立、运营的咨询和培训服务;政府主管部门缺位或混乱,导致相应的服务和监督缺失;有关的行政机关对合作社的服务意识淡薄,但干预现象严重。作为弱势群体组织化的有效载体,合作社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家缺乏必要的组织化去引导推动合作社走横向联合的道路,导致合作社的实力较弱,发展空间无法扩大。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构建应当改善以上不良经营环境,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构建原则

针对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与经济实力,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分类分层次构建。由于合作社的类型多样,且各种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组织特征、经营运作等差异明显。首先,其业务经营特点不同。例如,信用、供销、保险、住宅、消费等合作社要求社员较多才易于发挥其优势。信用、保险、住宅等合作社其最低注册资本起点应高,并承担有限责任。这就要求组成合作社的社员人数、合作社的最低经营资本及合作社承担责任的形式都不同。其次,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对不同类型合作社的影响不同。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和稳定地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必将更多采用产业政策。而国家对不同行业的合作社支持保护政策必然存在一定差异。再次,不同类型合作社在相关行业的重要性存在差异。如供销合作社已成为国家联系农村和农民的桥梁,国家委托该类合作社进行特定业务的经营。因此不同合作社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国家相应的责任也有所不同。

尽管合作社类型繁杂,但却表现出共同的规范性,这种规范性的核心是合作社原则及其所体现出的合作价值。正是由于不同类型合作社既存在共性的一面,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进行合作社立法时,不必针对各不同类型合作社单独制定法律以免重复内容,无谓增大立法工作量,又不可能在一部法律中详细规范各类合作社。这就决定着应制定不同层次的合作社经济法律法规体系[4]。

2.突出支持重点。由于各种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和各自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不同,其相应的支持体系的重点也就不同。如近年来广泛兴起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法律地位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与实施已经得到明确,对此类合作社的支持重点相应地应该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明确和统一具体主管部门,研究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政策以及如何落实;消费合作社和住宅合作社的支持重点应放到如何解决其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的确定等方面;信用合作社的支持则建立在其内部改革、回归合作社本质和原则的基础上,因此重点首先放在信用合作社的界定、明确法律地位上,在社员构成、组织机构、业务范围等方面与其他金融企业区别开来,然后确定或者建立主管部门,制定和落实具体支持政策。

3.法律和政策相结合,以法治为导向。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和法制进程中,法律和政策各有优劣,呈互补关系。国家既要依靠法律也要依靠政策,才能管理好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当然,政策和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法律支持体系只是相对的概念,是以法律形式为主导的,以政策为辅助,兼及法律与政策的混合体系,但是它的总体取向是完备的法制化。

三、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总体框架建构

合作社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如德国、法国、美国、韩国等[5],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合作经济组织法律体系,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也成为许多国家经济法或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国合作社立法的内容来看,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主要由合作社组织法和涉及合作社发展某一方面的专项法规组成。我国的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从总体来说,应是以合作社法为基础、以各项支持性法律法规为支撑的法律体系。

(一)合作社组织法

合作社组织法是国家扶持和管理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法和母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合作社或其基本类型的性质、定义、法律地位、设立条件、组织机构、合作社的立法原则、管理机构的设立及其主要职责、扶持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支持领域与方式等。合作社组织法首先明确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为其参与市场交易提供法律保障,这是对合作社的最基本的法律支持,也是其他各项支持性法律法规的基础和落脚点;同时,合作社组织法中关于扶持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支持领域和方式的基本规定也是立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扶持法律规范的依据。

(二)合作社专项支持法律法规

合作社专项支持法律法规是指涉及合作社整体发展或某一类型合作社发展的某一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在合作社组织法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具体程度和需要,还应制定或完善许多涉及合作社发展的专项支持法律法规,以便更好地指导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具体而言,这些专项支持法律法规包括:

1.产业政策的倾斜。合作经济所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金融、住宅合作制、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而这些领域所涉及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国家在进行产业立法及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当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局等方面体现出对合作经济发展的支持,相应政策向合作经济倾斜。

2.财税、信贷政策法规的支持。(1)政府对合作经济的财政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拨款、税收减免和当合作经济组织担负政策性业务时的财政补贴等方面。(2)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业务过程中,资金短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为支持合作经济的发展,国家应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农村信用社,央行的政策支持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是最大、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

3.社会化服务法律规范。在我国,虽然市场经济改革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包括许多政府官员在内的大多数人对作为市场经济产物的合作社的认识较少,因此,对合作社领导者、社员、地方政府官员的培训是支持合作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还包括技术推广、咨询、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政府应成为各项服务的提供者或推动者。

4.反垄断豁免。通过反垄断法的豁免,允许合作社联合或达成限制竞争的协议等特定的合法的垄断行为,有利于促成更大范围内的跨地区、跨产业的乃至全国性的联合社,这必然大大提高合作社的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四、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若干具体构成

(一)合作社组织法的立法模式与具体建议

合作社组织法应是关于一般合作社与特殊合作社法律规范的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立法系统。在选择具体立法模式时,应考虑合作社发展的实践特点和我国的立法传统,采取单独综合立法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既不必针对各种不同类型合作社单独制定法律,也不可在一部法律中详细规范各类合作社,而应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效力的法律文本对各类合作社进行立体性规范,具体表现为[6]:(1)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内容适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以对不同合作社的共性进行规范,并为制定相关的法规提供法律依据;(2)由国务院及有关主管部门、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不同行业合作社发展实际制定相关条例或实施细则,在相应区域内实施。目前,应抓紧制定的有供销合作社条例、信用合作社条例、信用合作社存款保险条例、农业保险合作社条例、住宅合作社条例等;(3)由政府或有关部门根据经济发展要求和相应的产业政策制定鼓励相关合作社发展的办法、通知等规章。如对农业保险合作社、科技服务合作社、信息服务合作社、住宅合作社等进行鼓励;(4)由有关主管部门或现有合作社联合社依法制定合作社示范章程,以供相关合作社参照。

此外,2006年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给我们一个提示,即在上述第(2)项的有关条例随着相应合作社的发展实践,在相关合作社发展较为规范、规范较为统一完备时,制定立法计划,提高其法律位阶,扩展其适用范围。

(二)产业支持法规与政策

针对合作经济的主要活动领域——农业、农村领域,对合作社的产业支持重点应放在农业和农村范围的相关合作社,突出支持的重点。

在产业结构政策方面,应突出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主体地位、流通合作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导地位,增加扶持措施和扶持资金。

在产业组织政策方面,一方面,应允许、鼓励和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合作社联合组织以增强其竞争实力,同时应当对合作社适用《中小企业促进法》的相关规范;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纵向联合。

在具体产业支持措施方面,结合WTO农业协议中的“绿箱”规定,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全面进步。WTO农业协议对政府向农业部门提供的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和资源保护等的投资和补贴没有限制。因此,政府可以在这些方面,通过对符合条件的涉农合作社加大支持份额,以加大农业发展的后劲。

(三)财税支持法律规范

1.利用财政支持,建立合作社信用担保体系。设立合作社信用担保基金并成立相应的担保机构是解决当前合作社资金困难的当务之急。作为政府扶持合作社的重要措施,所需担保资金来源应以政府出资(主要是财政拨款)为主,以合作社入股、会员风险保证金和社会捐赠为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社信用担保机构为主、多种性质担保机构并存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即以地市、行业为主从事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和以省、国家为主从事再担保业务的再担保机构为主的全国性的合作社信用担保体系。政府主导的合作社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信用担保应以公益性、政策性为主要目标,重点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带动技术升级和扩大就业的合作社。

2.税收优惠。税收减免是各国合作经济发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

一是针对合作社自身的税收优惠,针对规范后的合作经济组织,国家对其执行免交所得税、附加税和减交营业税的政策。待国家财政好转后,再向免交一切税赋的国际惯例靠拢。如:对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交易,由于合作社是社员的自助互益性组织,因此对此类交易应给与全面的免税优惠;对合作社的利润所得也应给与免税优惠;合作社购买有关的生产资料、大型器械时,凭票证可以享受退税。

二是对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有关组织的税收优惠,如上述向合作社提供担保的信用担保机构可以享受较高标准的税收减免,对以合作社为服务对象的专门咨询机构、培训机构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等。

3.财政补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地处农村,服务农业、农民,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和农民联结市场的桥梁,同时担负着许多政策性支农任务。对合作经济组织因执行国家宏观调控以及落实国家扶持农业政策而带来的亏损,国家财政应予补贴。

(四)社会化服务规范

1.明确政府部门工作职责,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随着政府对合作社的态度越来越积极,鼓励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文件也越来越多,为防止混乱,增强部门间的交流和协调,有必要划分各部门工作职责,确定主管部门。如工商局负责合作社的登记注册事宜,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相关登记信息资料;县级以上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涉农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市、县级以上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主管住宅合作社的扶持和服务工作等;其他相关部门协助主管部门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帮助。相关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简化合作社的申办手续,尽量实行一次性手续。严格控制设立合作社所需的表格,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3.各级财政部门分别安排设立并逐步增加合作社专项预算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社开展信息交流、成员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合作社和生产国家和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优先支持。

4.鼓励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提供创业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等。对此类咨询机构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赵阳林.合作社的本质是弱者的联合[J].中国合作经济,2005,(6).

[2]董忠.我国合作社立法的几个问题[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8,(7).

[3]赵新龙.论合作社法律支持体系的运作机理[J].特区经济,2007(6).

[4]欧阳仁根.我国合作经济立法的几个问题[J].财贸研究,1998,(3).

[5]何黎清,邓声菊.一些国家和地区关于合作社立法的一些规定[J].农村经营管理,2006,(3).

合作社法范文第10篇

内容摘要:梳理各国各具特色的合作社法律体系,尽管各国立法因国情不同而存在诸多差异,但在合作社立法格局和引导与扶植合作社发展的具体规定上,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这不仅反映了促进型立法在各国立法中地位的举足轻重,而且也促进了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有序运行而折射出促进型立法的先进性。

关键词:立法格局 财政政策 税收优惠

为适应合作社蓬勃发展的需要,引导、规范合作社稳健发展,各国适应本地实际纷纷制定合作社法。梳理各国各具特色的合作社法律制度,尽管各国立法因国情不同而存在诸多差异,但在合作社立法格局和引导与扶植合作社发展的具体规定上,却不约而同地呈现较强的促动色彩。

多层次合作社立法格局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

(一)通过国家根本法从总体上明确国家对合作社的支持态度

如圭亚那、意大利、墨西哥、纳米比亚、西班牙和泰国等都在宪法中规定有合作社条款,其中《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共和国承认不以进行私人投资为目的的互助合作社的社会职能。法律得以各种适当的措施奖励和支持互助运动的成长,并通过必要的监督来保证互助运动能保持自己的性质和目的”(戴学正,1994)。

(二)通过《合作社法》来明确合作社的基本制度

如在德国、日本、以色列、印度、泰国等都制定《合作社法》,对各种合作社进行规范和引导。此外,由于很多国家是联邦制,合作社法律制度还常以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如在美国,包括华盛顿州、纽约州、缅因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在内的大多数州都制定了合作社法;在加拿大,联邦合作社法在1970年颁布并于1999年修订,有的省还专门为某种合作社进行立法,如萨斯喀彻温省制订了小麦合作社法等(施祖法,2004)。

(三)通过制定专门的合作社法或在相关法律中对合作社予以特殊规定

如在美国,除存在国家层面的合作社法律制度如《卡帕―沃尔斯坦德法》、《合作社销售法》外,还专门针对信用合作社制定了《联邦信用社法》,同时在联邦税法、证券法、中央银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中规定有关于合作社的条款,而纽约州除制定有合作社基本法之外,还专门制定了《纽约州农村电力合作社法》等。在法国,其关于合作社的法律规范主要体现在《法国商法典》以及与商法配套并根据主体不同而分别制订的合作社法,如《生产工人合作社法》、《农业合作社与信用合作社法》、《农业保险合作社法》、《建筑公司及建筑合作社法》等(李勇军、欧阳仁根,2009)。在日本,不仅制定有《农业协同组合法》,而且还制定了《水利合作社法》、《商工协同组合法》、《中小企业协同组合法》、《消费生活协同组合法》等。此外,一些地方还制定了相关合作社法,如《北海道土功合作社法》、《北海道土功合作社法修正案》等([日]关谷俊作,2004)。这些立法为推动特殊类型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当然,除上述各层次立法外,作为广义上的合作社法还广泛存在于反垄断法、证券法、税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中。

科学设置监管机构促进合作社规范运行

(一)设置合作社登记主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如在美国,针对信用合作社的设立,根据《联邦信用社法》的规定,凡依本法申请成立信用社的,均须经全国信用社管理局批准(史纪良,2000)。在德国,合作社的登记由掌管商业登记的法院进行登记,法院需审查合作社是否依法设立和申报、是否明显存在或根据审计协会的专家意见可能存在合作社社员或债权人的利益遭受损害的危险;章程有无无效或缺失条款等(王保树,2007)。在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法》规定,农协成立需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还必须每年向行政厅报告运营情况。泰国实行登记主管负责制,登记主管由农合部部长担任,其职责包括依法对合作社进行审查登记、制定合作组织会计制度和审计标准、监督合作社运营和财务状况、决定合作社的解散或取消等(翟俊武,2006)。

(二)设立合作社监督管理或指导协调机构

为规范合作社的运行,很多国家设置了对合作社进行监督管理或指导机构,以实现社员、合作社与政府的有效沟通。美国1926年制定的《合作社销售法》规定农业部长负责合作社销售的指导和监管等7项职责,同时还有代表国家对合作社提供援助并负责推行合作社教育培训计划的专门机构―农业部农业合作社处和推广处等。在加拿大,为更好地满足合作社的需求、引导合作社发展,设立政府主管合作社事务的部门―合作社秘书处,该机构一方面向政府反映合作社的要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协调政府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合作社提供支持和服务,其已成为沟通合作社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桥梁。日本政府在农林水产厅,地方政府在农林水产局设立“农业协同组织科”专门从事对农协的行政管理和指导,政府责成主管农林的行政厅审批支持农业的补助资金、审查免税文件、起草有关农协法律政策,使农协始终处于国家的保护和监督之中。

(三)建立合作社外部监督机制

建立合作社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力度以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合作社内部制衡机制的合理构建有利于合作社的稳健运行,但仅靠合作社自身的监督显然是不够的。为使合作社朝规范化方向运作,各国立法在合理构建合作社内部制衡机制的同时,不断完善合作社的外部监督机制。如在德国,鉴于多数合作社社员缺乏管理经验且存在“搭便车”心理而难以有效监督合作社,除强化监事会对董事会的监督制约外,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合作社的外部审计监督制度,强调合作社必须属于一个被赋予审计权的协会(审计协会);每个合作社在其产生、存续期间有义务接受它所属的审计联盟的检查;大中型合作社一年审计一次,小型合作社则两年一次,审计费用由合作社承担。审计的内容包括合作社的机构、财产状况、业务执行、社员名册管理及合作社账目等。审计协会在审计结束后要签署详细的书面审计报告,提交给董事会和监事会主席,董事会将审计结果通告社员等。当然,审计协会应对履行职责时所获得的商业和经营信息保密(王保树,2007)。

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促进合作社稳健发展

(一)政府对合作社给予多层次的补贴

在德国,联邦政府对合作社的管理费用进行补贴,第一年补贴费用总额的60%,第二年为40%,第三年为20%;补贴的总额要达到合作社投资总额的25%,以便合作社购买运输工具、仓库设备等生产性用具来发展生产、增强实力。在法国,政府对于创办各种农业合作社给予投资补贴,除免去其应交的工商利润税、营业税和地产税外,还给予低息贷款;对于农业共同经营组合给予财政补助、税收返回、低息长期贷款等援助。同时,还采用“技术咨询补贴”方式鼓励农村合作社接受技术咨询,其补贴额度相当于企业咨询费的30%。在意大利,对于购置农业机械的合作社,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同时为鼓励合作社购买国产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的利率下降到3%。国有能源部门向合作社提供的农业用油价格比城市低50%,农业用电价格比非农业用电低1/3等(洪远朋,1996)。加拿大政府对住宅合作社给予补贴,还专门设立了投资局,对合作社投资项目提供需要的资金支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赴加拿大、挪威考察团,2005)。在日本,农协进行的获得政府同意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厂房、设备所需的投资,50%由政府提供的补贴,并减免税费10%左右。同时为确保农业的发展和农协组织的有效运行,政府每年拨款10亿日元补贴农协中央会、各道府县的农协中央会也从当地政府得到补贴。这些补贴大大降低了合作社的运行成本,利于合作社稳健运行。

(二)积极通过信贷政策支持合作社发展

1923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成立了与联邦土地银行平行的“联邦中间信贷银行”,授权其根据某些条件和限制向从事大宗农产品和牲畜生产经营的农业合作社提供贷款。《1933年信贷法》组成12家地区合作社银行和1家中央合作社银行,以便向符合条件的农业合作社提供贷款,《1971年农业信贷法》则专门就向合作社银行借款的合作社的资格做了规定(米新丽,2004)。在意大利,合作社免缴一般企业须向银行缴存相当于资本总额30%的储备金;政府还向合作社提供贷款利率4%-5%的优惠贷款,而通常非合作社贷款利率为15%-22%。在印度,政府建立了相应级别的国家基金,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一是在印度储备银行一级,建立全国农业信贷基金,向各个邦政府提供信贷,使他们有能够参与合作社的股份资本;向农业提供中期贷款;向合作社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提供资金并支持其发行债券;二是在印度政府一级,建立全国合作社发展基金、全国仓储设备发展基金以及农业救济和保障基金,帮助农业合作社扩大农产品的储备能力,抗御饥荒、洪水等自然灾害,以促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三)给予特殊的低税、减税或免税的优惠

为鼓励合作社发展,各国政府对合作社的经营和社员的收入普遍给予特殊的低税、减税或免税的优惠来实现对合作社的促动。在美国,依联邦公司所得税法,合作社在两个方面享受特殊的优惠:一是合作社都可以享受国内所得税法第T章给予合作社的特殊税收待遇;二是只要再满足其他一些要求,农业营销合作社还可适用第521条规定的特殊豁免条款(亨利•汉斯曼,2001)。在澳大利亚,政府不对农业合作社征收公司所得税,只对农场主征收个人所得税,其税收优惠主要体现为允许的资本开支扣除;农业生产亏损的结转;旱灾投资减免税;非正常收入分摊等(财政部税制税则司编,1999)。法国对合作社有两项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免公司税;二是减半征收地方税。合作社获得的盈余都通过利润返还形式分给了社员,社员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合作社没有义务再交纳公司所得税(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代表团,2005)。在意大利,合作社可免缴登记注册税,而资本不超过1000万里拉的合作社和资本不超过3000里拉的合作社联社免缴业务活动文件税;社员的股金红利不缴纳地方所得税;合作社从纯赢利中提留的不少于20%的储备金免缴合作社所得税(洪远朋,1996)。在日本,合作社缴纳法人税的基本税率适用于减税税率,即合作社与公益法人一样,缴纳法人税税率为27%,一般公司为37.5%。而出于其他政策的目的在实际中还有不同的减税情况,如农协中央会因其公益性较强而免交法人税、印花税等(管爱国、符纯华译著,2000)。在新加坡,其《所得税法》第13条第①款f项Ⅱ规定:“依合作社团法登记的合作性社团免征所得税”(黄曙海,1997)。

结论

合作社在市场中发展,在有序的竞争中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合作社的充分发展离不开国家多层次立法所塑造的规范发展的环境,离不开有效监管、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等的促动。如果说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合作社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么彰显政府支持态度的促动型立法则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这是合作社发展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戴学正等.中外宪法选编(下册).华夏出版社,1994

2.施祖法.对加拿大合作社的考察.浙江经济,2004(3)

3.李勇军,欧阳仁根.各国各地区合作社立法模式比较分析及我国的合理选择.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4.[日]关谷俊作,金洪云译.日本的农地制度.三联书店,2004

5.史纪良主编.美国信用合作社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6.王东光译,载王保树主编.德国工商业与经济合作社法.商事法论集(第12卷).法律出版社,2007

7.翟俊武.泰国合作社法的主要借鉴.世界农业,2006(3)

8.洪远朋.合作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米新丽.美国农业合作社法初探.江西社会科学,2004(3)

10.管爱国,符纯华译著.现代世界合作社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上一篇:农业生产合作社范文 下一篇:团队合作精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