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04:19:42

航空实训总结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航空电子设备维修7S管理实训

一、引入“7S”管理的必要性

教育部曾多次发文,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实训已成为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在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实习实训中出现了以下现象:航材消耗量大,而且价值不菲,且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在实验室管理,存在着现场混乱、东西乱放、工量具维护不当、实训场所脏乱等现象。目前大部分航空公司基地和航线维修实行“7S”生产现场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7S”是整理(sort)、整顿(straighten)、清扫(sweep)、清洁(sanitary)、素养(sentiment)、节约(save)、安全(safety)各因素的合称,用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缩写组合进行表示而成。

为了实现校企对接,模拟真实的航空维修环境,包括管理模式,需要将“7S”管理模式引入到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实训中来。

二、“7S”管理的内容与实施

1、整理

将实训场所的各类物品进行清理,把要与不要的东西区分清楚,无用的物品要妥善处理。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实训场所环境,增加实训面积。第一是对实训场所现场摆放和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各种实验设备和材料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比如进行导线束捆扎之后,剪下的塑料扎带;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学生的个人生活用品、垃圾都要坚决的清理出实训场所。例如以前有些同学,带着早餐到实训室,一边实训,一边吃喝,这是坚决不允许的;每次实训需要使用的工具和耗材需要学生去航材库领取,实训现场并不放置工具和耗材;学生携带的书包、水杯或其他与实训无关的物品需存入实训室外的储物箱内。

2、整顿

把经过“整理”的物品合理布置,定品、定位、定量摆放并做好标识。“整顿”是对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使实训场所各种物品摆放整齐,使用管理便捷,提高工作效率。据调查发现,工作者在维修工作实施过程中,因他人询问物品摆放地方、规格、有效期等信息而中断工作的,100%的人表示有过,64%的人表示经常有。进行“整顿”后,可以有效减少或杜绝学生实习过程中被打断的次数,有效减少寻找有用物品的时间。例如为工具配置清单,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钳子、螺刀、套筒扳手等不能随意乱放,用完必须放回到工具箱内,以减少找寻工具的时间和避免丢失工具。电烙铁用完后,必须放到烙铁架上,松香和焊锡不能随意乱丢。拆卸下来的螺钉装入红布袋或者托盘中,不允许丢弃到地上。在实训中,学生应自备垃圾桶或垃圾袋,以便将废弃物放入其中(垃圾收集后不要立即处理,待实训全面结束后再处理;由清洁人员对集中的垃圾进行处理,以防止飞机上的零件被当做垃圾扔掉。

3、清扫

彻底的把实训环境四周打扫干净,营造洁净的实训环境,使实训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师生看到明快、舒畅的环境,也能心情愉快的开展教与学。实训现场在实训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脏的现场会影响实训设备的运行,同时清洁的现场,也是进行航空维修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灰尘和油污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航空维修活动要求随时清扫,不等不靠,地面有油污时,需要立即清除,以免师生滑倒摔伤。

4、清洁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养成随时自觉保持、维护的行为。清洁活动的要点是坚持“三不要”原则:即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不要弄脏;不仅物品需要清洁,现场的师生同样需要清洁;师生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

5、素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律制度的习惯和作风,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纳入成绩的考核。例如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工卡的要求拆装航空电子设备,不擅自作主张;模拟航空维修中,主要工作人完成后,工作单签署人员、整机放行人员、机组人员进行检查的流程,检验学生是否按照规程进行检查,是否有未检查就进行签字的行为;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好学,主动研究故障的特点,探寻解决故障的方法;是否与同学人员沟通良好等等。

6、节约

合理的利用时间、空间和设备等,以发挥他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物尽其用的学习与实训场所。例如坚持人走灯灭,光线足够时不开灯;爱护实训设备和工具,节约航材的使用。

7、安全

此处安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指设备安全。在学生参加实训以前向学生重点强调用电安全、静电防护和消防灭火知识。每一次实训前,首先讲解该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提醒学生注意。实训室内设置灭火瓶和急救小药箱。进入实训场所,学生不允许穿便装,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劳动用鞋、实训服、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女学生的发辫不得露出工作帽外,不准穿高跟鞋,实训服口袋内不装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三、“7S”管理在航电维修实训中的考核

1、“7S”管理活动实施情况由学生自评、小组评分、老师评分,按照“三三四”的百分制进行评分,总分将纳入学生的实训总成绩。

2、将“7S”管理活动实施情况作为实训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内容,老师既是监督者,也是其中的参与者,要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意见。

3、将“7S”管理活动实施情况作为班级管理考核、实训管理员年终考核。

四、“7S”管理在航电维修实训中的运用效果

“7S”管理在航电维修实训中的运用,模拟现代航空维修企业真实的维修环境,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强化了学生岗位责任教育,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精神。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或者毕业分配到岗后,能迅速的适应工作环境并达到工作要求,深受企业的欢迎。现在仅仅是“7S”管理在航空电子设备实训中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改进。我们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实践、总结、提升中会讲“7S”管理模式的效用发挥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林如军.“7S”管理在电工电子实训中的应用[J].职业,2011,(3).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随着“天空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目前正处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伟大转变过程中,国家已经把航空产业作为我国最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按照目前国际民航平均的人机比100:1,我国民航业人机比200:1来计算,未来20年我国就需要民航类人才48万人。可见,既有实际应用技能,又具有一定理论的航空服务人才缺口巨大,这些都为航空服务专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一、航空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一)航空服务专业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1.良好的敬业精神

空乘服务工作具有高收入、高风险、高付出、高规范、高封闭的特点,工作时间不固定,突发事件较多,服务对象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服务人员面对任何对象,都能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坚守自己的岗位。

2.较强的服务意识

现今的航空公司竞争早已演变为了服务竞争,员工的服务意识是要逐步培养的,它不仅仅是一句机械化的“您好”,“再见”,而是存在于对客服务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高质量的服务并非是用僵硬的条款规定出来的,应该是融入到员工的身体里,形成一种本能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航天人。

3.沟通技巧

旅客与航空公司之间频发冲突,究其原因常被解释为互不理解,其实也就是沟通不畅的问题。沟通不单指语言,也要求服务人员通过肢体、倾听等相关技巧,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心理学知识,达到对不同群体,如老年旅客、初次乘机旅客、重要旅客等特殊旅客的有效交流。

4.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强调成员的共同贡献。航空服务的复杂性决定了每个成员不可能单独完成所有的工作,只有在工作中协同配合,创造性的解决工作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让乘客满意的服务。

(二)航空公司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行动能力是从岗位能力要求中提取归纳的,在职业情境中相互关联的,具有完整过程的任务集合,是便于进行教学实施的内容归纳。普通教育以学科体系为特点,注重知识的逻辑联系和承接关系,注重概念。而职业教育是以岗位要求为依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在文化基础教育、职业基本能力培养基础上,以协调性的操作技能,程式化的服务技能,规范化的管理技能为培养目的。

1.民航客运员

主要工作任务为订座、客票销售及异常问题的处理,要求员工能够处理各类订座业务及客票销售,并妥善处理退票、遗失、变更等相关业务。

2.民航货运员

主要工作任务为收运、运送、交付货物,要求员工能够进行检查、称重、清点、填单、计算运价、理货、表价、装卸等工作,同时能熟练交付货物,进行费用处理及异常问题的处理。

3.民航地勤服务员

主要从事值机、行李、安检等服务工作,应熟练掌握客票查验、座位安排、问询、引导、特殊旅客服务、民航客运、货运安检等技能。

4.空中乘务员

主要进行客舱安全、问询、播音、餐饮服务及紧急事件的处理工作,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各项服务流程、紧急安全救护及设施设备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处理各项突发的异常问题。

二、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实训课程构建

(一)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实训课程设置现状

当前,我国专门培养空中乘务乘务人才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已有百余家,在航空服务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各具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依托不同的专业学科基础,形成了不同的专业建设走势;其二,依托不同办学环境和地域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此蓬勃发展的格局下,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航空服务专业在学科建设上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学生接受的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课时量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差,在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在职业素质上的需求等严重问题。

以武汉商学院为例,我院航空服务专业按照民航客运、货运、地勤、客舱服务等工作要求,开设了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民航地勤服务、民航计算机订票操作、民航职业素质修炼、民航乘务英语、民航旅客心理学、空乘服务礼仪、公共关系学、形体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和岗位专业技能。从总体上看,实训课程的开设与推进在提高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结合其在整个专业设置中所占的分量,仍然是有所欠缺的。

(二)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实训课程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实训教学都被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教师常常在讲述大量理论后,通过极为简短的演练作为实训教学环节,根本无法达到深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同时,由于实训课程在考核方式上更为随意,实训教学环节考核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实训课程的学习,在分组训练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搭便车”的现象,造成实训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较慢的现象。

2.实训操作方法单一

空乘服务的工作特点是现场的服务与沟通交流,这需要员工能够灵活运用知识、随机应变、善于临场发挥。如今,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一年已超过2亿人次,仅今年夏季因航班延误而产生的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恶性冲突就有数起,除了制度原因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实不尽相同。在实训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选择某一情境作为当天实训的基础,由教师进行现场示范或讲解,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练习。但单一的情境会导致各小组模拟操作过程基本相同,在一两个小组演练结束后,其他的学生就会产生倦怠心理,更重要的是,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如何在同一情境下设置多种可能性成为大多数教师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3.实训设备投入欠缺

作为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空乘专业,需要大量的实习教学条件,如模拟客舱、模拟飞行环境、水上救生设备、各种应急设备甚至各种机型的飞机等。但是购买这些设备,不仅要求学校有能力承担,还要求学生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如果学生数量规模较小,投入显然是不划算的。因此,当前很多开办该专业的院校并不具备必要的师资和办学设备,很多学生在毕业前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实践教学训练,有的甚至连飞机都没有上过,在这样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符合市场的需要。我院航空服务专业已投入大量资金建有航空模拟舱,能满足40人同时进行模拟实训,同时建有形象设计室,礼仪实训室,并配备具有特色的航空公司制服若干套、化妆品等,营造职业氛围,满足相关课程的需要,力争塑造符合航空标准的职业形象。然而,这些设备依然无法满足专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如民航计算机订票操作课程,由于所需的正版计算机订票软件价格昂贵,购置计划一再搁置,使得学生的实训操作不能良好进行。

4.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行业需求及专业发展的限制,目前国内少有航空服务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教育,因而,现阶段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由旅游管理或其他一些专业转行过来的,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相关的行业背景,他们经过短暂的培训或者自学就上岗任教,有些甚至连客舱设备都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实践操作经验了,从事实训教学便显得力不从心。而一些外聘的行业人员,由于空乘服务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通常只能进行短时间集训或讲座,不能长期按课程安排在校内从事教学工作,这些都成为实训教学发展的瓶颈。

三、航空服务专业实训课程改革思路

(一)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训教学体系

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的培养,对学生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变、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转变的重要过程。

根据专业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从而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核心技能,确定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并列出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教学情境,整合如职业素质修炼、形体训练、服务礼仪等专业基础课程,空乘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民航客票销售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客舱技能综合实训、航空保健与急救等专业拓展课程,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实训教学体系,从而应改变过去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

(二)确立科学的实训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是否能符合企业岗位要求,做到“学”与“用”的无缝对接,是衡量一个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其中理论与实践能否在工作过程中得以高度结合,实训课程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实训课程除了可以在专业课程内部进行横向融合外,也可与其他基础课程进行纵向的整合。以《空乘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课程为例(如图1所示):

这样,一方面将空乘服务播音技巧与普通话相整合,避免了课程讲授过程中对语言基础发音的重复练习;另一方面与民航交际英语相结合,能更好的针对空乘服务过程当中容易遇到的各种沟通场景,进一步突出工作实用性,从而减少重复教学带给学生的厌倦感,提高学习质量及效率。在中英文语言基础之上,再对学生进行播音训练、用语技巧训练及特殊情况的沟通训练,则能更系统的根据不同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大市场链条上航空公司这一重要环节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等有利条件,征询行业专业人士的要求与建议,依据瞬息万变的行业发展及时对实训课程设计作出调整,甚至聘请专业人才为实训课程进行合理的设定,让校内实训能真正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让学生离开校园就能真正成为符合行业要求的合格员工。

(三)建立新的实训考核体系

目前的实训课程考核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在课程完成之后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考核,这种方式教师往往只看到了学生最后一次的课堂表现,不能很好的检验学生在各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情况;其二是按不同的技能单元,当日学完当日考核,这种方式注重了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但容易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应试态度,到期末结束时已把前期所学的知识遗忘了。因此,新的实训考核体系不仅应对每次的实训课程设有明确的量化达标标准,同时还要在课程完成后进行综合考核。这种全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方式,不仅能让教师在成绩评定时兼顾到考核的公平性与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实训教学的开展。

(四)完善教师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安排专任教师定期进行业务进修、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专任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考试,掌握基本技能,参与实践教学。同时,积极寻找合适的在职人员,利用武汉发展临空经济区的优势,积极与武汉南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天河机场等民航企业合作,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将他们引进学校专事教学,满足教学的需要。在行业人员无法切合学校课程安排时,推行“师徒制”,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了解第一线需要,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的优势,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空中乘务;空中服务;空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F5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276-01

一、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

1.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势,确立目标。对于当今世界大发展,各种行业之间的竞争,航空公司之间也有很大的竞争,给空乘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和学生的就业也带来的较大的冲击,但中国航空的发展,空乘专业的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在航空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飞行人才、机务人员、空管人员外,还需要大量的空乘人员。

2.自这个专业开设以来,已经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乘务人员,但是这并没有满足现在对空乘人员的需求。这个专业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它对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在招收学生的时候,可以有航空公司的人员和学校的人员一起来招收学生,严格按照空乘人员的要求来找收学生。

3.与民航企业合作,保证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几年来,学校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条件也日益完善,目前学校里建有好多专业实训室,供学生们实训,但实训不同于实习,实训毕竟是在自己的学校进行的,而实习可以增加学生的经验,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都能想到各种办法去解决,而不会手足无措。选择与民航合作,增加了学生的实习机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师生之间的相互结合。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不仅对学生有利,对老师也有利。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教师要进行相关培训,包括参加民航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到相关航空院校及空乘培训基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在自己不懂的时候要及时向教师提出问题。

二、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

1.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势,确立目标。对于当今世界大发展,各种行业之间的竞争,航空公司之间也有很大的竞争,给空乘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和学生的就业也带来的较大的冲击,但中国航空的发展,空乘专业的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在航空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飞行人才、机务人员、空管人员外,还需要大量的空乘人员。但是由于现在的各个航空公司之间的不同差异,课程不能实现统一化,学生就业就不会形成统一的规定,师资队伍素质不能适应专业建设需要,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就会造成学生就业困难。

2.确定校企合作模式。自这个专业开设以来,已经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乘务人员,但是这并没有满足现在对空乘人员的需求。这个专业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它对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在招收学生的时候,可以有航空公司的人员和学校的人员一起来招收学生,严格按照空乘人员的要求来找收学生。

3.与民航企业合作,保证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几年来,学校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条件也日益完善,目前学校里建有好多专业实训室,供学生们实训,但实训不同于实习,实训毕竟是在自己的学校进行的,而实习可以增加学生的经验,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都能想到各种办法去解决,而不会手足无措。选择与民航合作,增加了学生的实习机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师生之间的相互结合。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不仅对学生有利,对老师也有利。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教师要进行相关培训,包括参加民航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到相关航空院校及空乘培训基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在自己不懂的时候要及时向教师提出问题。

三、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旅游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在选择交通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择飞机出行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第一首选交通工具,所以,对空乘服务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1.严格控制,把好生源质量,专人负责,拓宽就业渠道。由于航空条件的特殊性,对工作人员的自身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形象好,气质佳,有才艺,会外语,身体健康等,所以在招生的时候,要严格把好关。

2.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管理上,在第一年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参加考试,成绩必须合格;其次,在第。年的时候就可以去航空公司实习,但要按时缴学费,在航空公司的初始训练上需要合格,而且需要有上机资格证、空乘人员飞行执照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不能通过考试而拿不到毕业证,也不会因为要考试而请假了。再次,与航空公司合作办学,成立培训班的教学模式。

四、总结

空乘专业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它对人员的要求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它是新兴的专业,没有经议案可以用来灿口,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来向前发展,所以在这个过程会存在不少问题都需要我们去一一的克服。

参考文献:

[1]王杭.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01).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空中乘务;形式;发展

一、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

(一)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势,确立目标

对于当今世界大发展,各种行业之间的竞争,航空公司之间也有很大的竞争,给空乘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和学生的就业也带来的较大的冲击,但中国航空的发展,空乘专业的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在航空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飞行人才、机务人员、空管人员外,还需要大量的空乘人员。但是由于现在的各个航空公司之间的不同差异,课程不能实现统一化,学生就业就不会形成统一的规定,师资队伍素质不能适应专业建设需要,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就会造成学生就业困难。

(二)确定校企合作模式

自这个专业开设以来,已经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乘务人员,但是这并没有满足现在对空乘人员的需求。这个专业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它对学生的要求更为严格,所以在招收学生的时候,可以有航空公司的人员和学校的人员一起来招收学生,严格按照空乘人员的要求来找收学生。

校企合作可以是学生从录取到就业一条龙的过程,学校建立以航空公司企业相关人员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企业直接面向学生招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也保障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与民航企业合作,保证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

几年来,学校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条件也日益完善,目前学校里建有好多专业实训室,供学生们实训,但实训不同于实习,实训毕竟是在自己的学校进行的,而实习可以增加学生的经验,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都能想到各种办法去解决,而不会手足无措。选择与民航合作,增加了学生的实习机会,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师生之间的相互结合

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不仅对学生有利,对老师也有利。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教师要进行相关培训,包括参加民航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到相关航空院校及空乘培训基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在自己不懂的时候要及时向教师提出问题。

二、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旅游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在选择交通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选择飞机出行已逐渐成为人

们的第一首选交通工具,所以,对空乘服务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严格控制,把好生源质量,专人负责,拓宽就业渠道

由于航空条件的特殊性,对工作人员的自身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形象好,气质佳,有才艺,会外语,身体健康等,所以在招生的时候,要严格把好关。

(二)突出专业特色

在教学管理上,在第一年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参加考试,成绩必须合格;其次,在第。年的时候就可以去航空公司实习,但要按时缴学费,在航空公司的初始训练上需要合格,而且需要有上机资格证、空乘人员飞行执照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不能通过考试而拿不到毕业证,也不会因为要考试而请假了。再次,与航空公司合作办学,成立培训班的教学模式。

与航空公司合作,可以真正意义上的把合作办学的道路开拓出来,在招生时,可以和航空公司一起面试,按照航空公司的标准来选拔考生,如果出现这种办学模式,学生的校外实训也将迎刃而解,同时也可保证在招生时,学院的空乘专业也将会有竞争力。

(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更好的额培养人才

加强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强化职业素质教养时,特别是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外语要求是英语要达到最好水平,计算机要达到。级水平。专业教师要研究教材,在现有的基础上,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旧的知识进行充实、完善。

三、总结

空乘专业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它对人员的要求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它是新兴的专业,没有经议案可以用来灿口,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来向前发展,所以在这个过程会存在不少问题都需要我们去一一的克服。(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是今.对南航空姐大赛的反思[J]. 中国民用航空. 2010(07)

[2]刘是今.对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0(07)

[3]牛晓斐.空乘专业学生就业的思考[J]. 企业家天地. 2012(11)

[4]赵影,钟小东.关于空乘专业发展的探讨[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3(06)

[5]邓翔宇.空中乘务专业基本介绍[J]. 山西教育(招生考试). 2012(04)

[6]双建萍.空中乘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4)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汽车电器;实训;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8-440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尤其是小型家庭汽车已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同时,汽车行业的电控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现代汽车的电控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使得人们对汽车的用途发生了变化,汽车不仅仅是人们的代步工具,同时也具有了娱乐等多种功能。

面对汽车的社会化普及和汽车电控化的出现,部分高校的汽车实训教学不只限于对汽车专业学生开设,同时也延伸到了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汽车电器实训教学。但目前教学的单一、枯燥等问题制约了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发展。本文结合南昌航空大学自制汽车电器实训台在实践教学中的成功应用,主要探讨汽车电器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1 汽车电器实训课程特点

1.1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特点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通常是理论教学之后的实践练习部分,汽车电器课程本身理论较抽象、线路繁杂众多,对各系统的总体感性认知和理论分析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掌握。因此学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熟悉各电器系统、整车电路,并经过反复实践操作,才能领悟其中的原理。但对于非汽车专业学生学校不会安排大量时间让学生去实践,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将理论有侧重点的浓缩讲解,并通过易于理解的实践形式去快速吸收相应知识。

1.2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汽车电器实训教学都为汽车专业学生开设的,只有少数学校在探索着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认知型的汽车电器实训教学。并且在汽车电器实训教学中全国相关院校都采用购置或自制实验台、示教板或教学车辆等形式进行,设备昂贵,同时,这种教学专业性太强,不适合普及性教育。

除了教学硬件各院校投入不同外,从事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指导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也制约了教学的发展。

2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改革方向

针对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现状,南昌航空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自2006年起结合学生认知性实训需求自行研制了汽车电器实训台,并结合硬件设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2.1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硬件建设

自行研制的汽车电器实训台是以原理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必须了解控制原理和看懂原理图方可进行正确连线。从实习学生掌握知识角度看,此实训台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自制汽车电器实训台是以桑塔纳2000的汽车电器为模型,综合了点火开关、照明、信号、刮水/洗涤、电动后视镜、车门玻璃升降、电喇叭等电路的接线训练。电路的元器件以汽车电器规范的符号形式,展现在实训台的接线面板上,各元器件的引脚都引入到插座。在汽车电路中搭铁线(接地线或31号线)为蓄电池的负极,分布在汽车全身,所以,有些元器件只引出单脚插座,另一脚已经接在车身上。有些引脚的标志,就是根据我国制定的新《汽车电器接线柱标志》。

除实训台外教学中还配备了相应器件的实物,方便教师讲课过程中的示范和增加学生的兴趣。

2.2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模式改革

大多汽车实训练习都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实践,但对于非汽车专业学生没有安排相应理论课,在实训中兼顾理论讲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汽车电器实训模块化教学

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各专业学生侧重点不同,在实训中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汽车电器实训课程分为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与仪表系统和辅助系统等六大模块。根据专业不同各模块讲解的侧重点各异,但对于认知性实训教学,该实训以电路连接训练作为主要内容,兼顾系统功能介绍和主要元器件介绍。

2) 采用电教化教学手段

枯燥、生硬的理论讲解后减少学生对实训的兴趣,为了能将理论讲解的更加形象生动和深入浅出,我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配备了多媒体设施,将难于理解的部分用图表或动画的形式向学生演示,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理论结合实物讲解

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学生难于理解,因此,在理论讲解中配合实物,能够增加直观性,例如:讲到起动系统时,火花塞的工作原理尽管配合动画仿真讲解但是从工作过程讲解,学生并不了解实物的结构,此时,教师将实物展示给学生让其自己观察总结,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4) 讲解、示范、总结相辅相成

教师的讲解是教学中老师传授知识的必要途径,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通过老师示范讲解强调实习过程和实习内容,增加学生的自信,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且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操作结束老师对该项目进行总结,给学生更正时间,通过教-练-改-教的方式能提高实训效果,学生掌握的也更好。

5) 实训考核的科学性

实训考核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技能的掌握情况,科学合理的实训考核体系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老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学习态度、纪律性、安全意识、节约意识等,并做相应记录,练习结束后老师规定题目对学生进行实训操作考核,并且分配考核指标准这项目所占比例,最后得出考核总成绩。

6) 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教材建设

汽车电器实训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要求实训指导老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讲解、示范、指导等操作过程,这就需要对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应职称还应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3 结束语

汽车电器实训在非专业院校进行教学,是目前少数学校正在进行的改革,也是学生与时俱进更新实训内容的必要过程,本文结合南昌航空大学自制汽车电器实训台在学生实训中的改革进行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有很多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比如在实训课之前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相应理论选修课等,因此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模式改革还需大家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徐长英,杨作文.汽车电器实训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35.

[2] 蒋璐璐,骆美富.高职院校汽车电器课程开放式实训教学的他探索[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4):57-59.

[3] 索文义.汽车电器实训教学中技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J].甘肃科技,2007,23(5):115-116.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165-02

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国内外人事的往来也变得更加频繁,因此航空服务专业发展前景广阔,航空服务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航空事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中国正在实现由“民航大国”向转向“民航强国”的伟大实践中。截止2010年,民航航空服务人员中的空乘人员队伍已经超过25万,其发展规模还将成倍数增涨。优秀的航空服务人才不但是我国航空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而且对航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航空服务人才的培养问题加以研究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航空服务人才主要是指机乘空务人员,如空乘人员、航空维修人员,本文的主要从空乘人员的角度出来,探讨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

一、航空服务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学校有中专、高职、本科院校,培养的目标也相应具有梯度,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所有院校开设的课程大致相同,且都存在其他学科的课程开设不足及理论的教学课时比实践教学课多得多的问题,其他学科诸如与航空服务人才相关的基础的医学学科、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科,与人交际的社会学科等开设不足,而这些基本的其他学科正是航空服务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养料。由重理论轻实践而导致的根本的问题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较为欠缺,不符合真正人才的标准。特别是在以技术性学习为主的航空服务人才的培养上,它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理论学习应该服务于实践要求并运用在实践。与此要求相背地是在当前的航空服务人才的培养教育上,许多学校为了教学方便,减少教学成本,往往过多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教学的内容则相对欠缺许多,这样的培养模式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高分低能的通病,在航空服务中难以适应。。

虽然也有部分院校开展了实践教学如学生进入航空单位或企业见习,但是发展成熟的航空事业单位或企业分工细致,在航空服务上,一般的见习生是很少有机会能一次性参与进去,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从事一般性的服务工作,导致专业见习的针对性难以到位。

此外,航空服务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学校航空教育与现实航空发展需要没有实现有效对接,缺乏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培养职能设定。例如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航空服务人才要求在科技素养能力上进一步加强,而学校教育在这一方面的反应没有那么灵敏。正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航空事业,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有相应的调整,而大众对其的期望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对航空服务人才质量的把关,是实现我国航空事业伟大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

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其实践技能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与方法,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航空服务的基础素养、第二外语的学习、人际沟通交流的学习,以空乘人员为例,空乘人员的基础素养有空乘服饰礼仪、空乘举止和妆容礼仪等。第二外语的学习在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中十分重要,一方面是我国航空事业尤其是民航的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学习和掌握第二外语对于航空服务人才的成长意义重大。第二外语中尤其是英语,作为一门世界的通用语,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沟通,对一名从事航空服务性质的人才来说是职业必修课。人际沟通交流能力是可以通过短期的培训来获得的,这主要是在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代社会,与人的沟通交流已然成为一种艺术,能否实现与人之间的愉快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服务行业的业绩和口碑,航空服务更是如此。需要注意地是航空服务人才的基本素养的培养其内涵应该是十分宽广的,既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同时也包含身体素质等,它是该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此外,在航空专业技能的掌握上,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内容有空乘客舱服务技能的培训、航空安全救护的训练以及对紧急突况的处理训练。空乘客舱服务技能实训是空乘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能,其内容涉及到整个飞行过程流程服务技能的训练,是航空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核心,培训过程中要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训操作并予以考核。航空安全救护技能的主要涉及仓内人员的救治问题,其对航空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特别是逃生训练一项,一般学校很难有专业的条件来进行。但是学习一些基础的医学救护或是对一些特殊旅客的护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量血压、跌打包扎、常见疾病的治疗、心肺的复苏等。

三、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的实现途径

(一)明确培训目的,建立科学培训体系

在进行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时,对人才培训的目的要有清晰的认识。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是为了培养高层次、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具有一定航空乘务管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熟练的外语使用能力、良好的体能及健康心理素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航空服务形成一种较为专业的认识。因此培训的目标可总结为夯实基础、提高素质及强化能力三个主要方面。从此目标出发,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夯实航空服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学习基础,加强服务人员必要具备的安全应急处理能力。现实中,虽然航空用人单位的招生标准与实际录用者的自身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用人单位能明确所开展的培训目的,并采取科学的方法,从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受培训人员的基本素质出发,注重其专业技能的不断完善,则至少能保证整个培训取得一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力争培养出既有实力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人才。

(二)加大实践力度,探索实践模式

目前,我国航空服务专业的实践模式多种多样,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种。

1.依托学校背景建立培训基地,近年来随着对航空服务业的不断发展,航空服务技能的培训得到极大的重视,尤其是在民航系统所属的航空高职院校,一些师资力量雄厚的院校依托这种行业背景建立了具有高水准的培训基地,这类培训基地给航空服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基本确保了所在在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参与培训的机会,而它所取得的效果也是较为理想的。

2.校企合作,依托航空企业、这是航空服务人才培训常见的培训模式,校企合作,航空院校共同出资建立实训基地、购买实训设备,满足部分实训需要。例如校企共建模拟客舱、进行空乘人员实战演练与测试等。培训的模式是学生首先在学校接受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即实行校内的技能培养,待考核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得进一步的检测和提高。此外,实行校企联合教学也是加强人才培训的一种重要方法,航空院校从企业聘请优秀的人员来校授课,由于他们本身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对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更贴近实践的理解,这样无疑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培训效果。

另一方面,拥有企业内部的自营实训基地的航空企业也有可能只作为合作方来参与,为航空院校提供实训的机会,每年在特定时间段招生航空院校的学生来企业进行专业技能的见习,这样专业的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了与职业的无缝对接,市场导向性明显。而见习表现优异的学生甚至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为学生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条件。在见习培训过程中院校和企业可派专人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可以说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培训模式而且总体效果较好。但是也不可否认,这种培训也会由于航空企业政策的调整而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3.依靠培训企业,进行人员培训部分航空院校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专业实训或培训的条件,通常采取依靠校外培训企业来时行相应的培训教学,院校一般在专业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配合课程安排进度,集中选择一个时间段将专业技能的训练转交给专业的培训企业。这样的培训模式成本较高,课程安排往往受培训企业的限制较多,培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企业的资质水准。若选择的培训企业拥有良好的培训资质则相应的培训质量会得到一定的保障。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突出专业实践。从所周知,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果仅仅是依靠学校或航空企业的力量,其所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以空中乘务专业培训来说,其具有与其他服务专业不同的地方,“高风险、高强度、高技能”是其主要的特点。但也有与其他行业相通的地方,如基本的职业礼仪、危机情况的应对。因此对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技能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的广泛资源。航空院校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参加一些大型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和社会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例如,组织学生承担当地一些重大活动的志愿活动或礼仪活动,对航空服务专业人员来说是一次很好锻炼机会。

此外,可以考虑利用相关课程的教学参与社会活动,比如结合外语的教学去历史博物馆、画展开展现场双语教学,结合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去国际化酒店进行中西餐礼仪的实践教学,结合航空专业知识的讲解到国际机场进行实地认知,结合酒店管理课程教学到知名酒店等进行培训。这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培训模式,不但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于他们整体的专业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5.积极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在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中,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相关专业技能的竞赛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可针对航空服务人员的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及其专业技能需要,邀请行业内的优秀人才来校开展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系统理论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引导示范作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两者有机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过程中强化重点环节,完善理论知识结构,注重讲座的针对性和对实践的引导性,在举办技能竞赛的同时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促进更多人员参与进来,达到推广竞争活动的目的,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随着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民营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目前在航空服务人才的培养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有市场就会有动力,航空服务人才的培训也在时代变化的印记下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旭颖.关于航空服务人才专业技能培训的探讨[J].网络财富,2009(10).

[2]洪玲,刘秀丽.高职航空服务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定位及构建体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3]胡成富.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4).

[4]张永红,高晓梅.提高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思考――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航空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性产业。在全国航空工业中,陕西航空工业的总资产和年产值分别约占1/3 和1/4,综合实力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居于首位。2006年国家大型飞机研制项目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大飞机研制项目的启动,为陕西省航空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陕西将承担约50%的大型客机制造量,约60%的大型运输机制造量,每年将为陕西带来100亿美元产值。因此,为未来航空产业的发展培养急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组建与航空产业深度融合、与航空企业密切合作的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应运而生。2009年10月26日,由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陕西省内中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单位和航空企业共同组建了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

构成主体

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共有成员单位40家,其中中职学校7所、高职院校8所、航空企业18家、航天企业2家、科研院所5家。成员单位中高职院校万人以上的学校有3所,2012年集团成员学校在校生总数达到7万人。在企事业成员单位中万名以上职工单位有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国家大型企事业单位。成员单位主要集中在西安和关中地区,部分在陕南、陕北地区。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集团的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

牵头机构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2001年由空军移交陕西省管理,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直属陕西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1万余人,开设大学专科层次专业38个,涵盖航空设备维修、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航空服务等职业门类。学校位于我国唯一的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部级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建校以来,为我国航空工业战线培养了数万名技术工人和上万名高技能人才,形成了突出的办学优势。

治理结构

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属于行业型职教集团。集团是以职业院校为主体,联合航空相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参与,以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在自愿、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非独立法人组织。集团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理事大会是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集团下设秘书处,为集团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集团的日常工作。

运行机制

集团运行以《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章程》为基本依据,其核心准则是“共建、共享、共赢、合作、创新、发展”。

集团以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具体包括:一是建立“一会一处一委”的组织机构,即成立集团的理事会、秘书处和陕西省航空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理事会组织成员学校专业教师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专业教材的撰写和修订工作。组织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教学方案、课程标准等人才培养事项进行研讨和交流。集团成员单位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共享,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验、实训及专业课教师培训提供支持,建立新型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二是建立“一会一主题一论坛”的工作机制,即每年召开一次理事工作会,总结上一年的工作,布置下一年的工作;每年重点安排一次主题活动,沟通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信息和人才供求信息,开展集团成员内部的交流活动,定期举行集团化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论坛和专业建设交流会,以加强集团内成员间的联系;每年举办一次航空职教论坛,通过对话对接,推动集团化办学的进程。

做法与成效

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集团成立以来,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接受学生和青年教师顶岗实习,安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据不完全统计,集团院校在集团企业建有近百家实训基地,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西安发动机公司、陕西飞机制造公司、西安动力控制公司、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等企业已经成为集团院校的重要实训基地,年安排毕业学生顶岗实习3000余人,接受毕业生就业近1000人,安排青年教师下厂实践100余人。

二是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资源互补。集团内15家学校经过协商,实现“三共享”,即实习实训基地共享,骨干专业教师共享、职业资格鉴定站共享,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每年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西飞工学院、八所工学院、西飞技术学校、西安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开展学生技能培训达3000人次。同时,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还积极为集团内兄弟院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新技术学习和“双师型”素质提高培训,推动了集团内职业院校的改革和中职示范校的建设。

三是开展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的试点工作。集团以中高职衔接试点为切入点,在集团院校中开展试点工作,制定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集团内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电子信息学校、渭南工业学校开展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3个专业五年一贯制试点工作。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经贸学校、陕西机电工程学校开展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4个专业五年一贯制试点工作。

四是举办高峰论坛建立交流机制。成功举办了陕西职业教育与航空产业发展对话对接高峰论坛。促进职业教育与航空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搭建起学校和企业沟通交流、增进了解、经常对话的平台。航空产业界专家与职业教育界人士通过专题对话、现场参观、行业交流、校企座谈、合作签约等活动形式,探讨了深层合作和航空产业与职业教育院校的有效对接,为共赢发展建立了有效通道。

发展愿景

“十二五”时期是陕西省以国家实施大型飞机项目为带动,加快大型飞机、新支线飞机、新型通用飞机的研制和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专用装备、零部件的规模化制造及转包生产,积极培育现代航空服务业,加速航空产业聚集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此为契机,遵循“跟进基地、增强实力、提升服务、创新模式”的发展思路,集团将发挥合作和联合优势,在更高的平台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实现航空职业教育资源与市场资源的结合,进一步整合优化航空类职业教育资源,使其达到最佳配置,提高整个集团的办学质量和行业效益。

相关链接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从上面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情况可知,本课程的定位有的学校是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因为它是一门以物流管理、民航货物运输管理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航空专业特色的课程;它以航空危险品运输安全为目的,对空运危险品的收运程序,各种危险品运输文件的填制、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规划管理;本课程深入系统讲授危险品的基础知识和航空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悉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危险品基本专业技术知识、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学生今后从事航空危险品运输奠定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基于这门课的以上重要地位及作用,并根据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学科基础,结合民航物流类专业的实际,将本门课程定位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更合适。

二、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1.航空危险品运输涉及航空运输方式的众多内容和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在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满足教学内容要求的教材很少。同时,国际航协出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即DGR每年更新一次,因此航空危险品运输这门课程要想始终站在理论及实践的最前沿,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永远没有更新那么快和频繁。因此必须是教材和当年有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这门课程教学始终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最前沿。从设置航空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初衷出发,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分为三个模块:理论、操作和实践。其中理论模块是基础,操作模块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实践模块是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实践。其中的实验,学校如果有实验条件可开诸如:易燃液体的闪点测试、易燃粘稠液体的粘度测试这样学生可操作实验。如无此条件,可结合自身特点做成实训。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6~44,可适当增加实训课时。本课程作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有较强理论性和非常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的讲授教学法、课后自学完成作业的指导自学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讨论教学法,中间穿插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本课程涉及较多的法规、标准条文,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

2.教师应尽量联系法规产生的背景、目的和作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案例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规的由来及其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识。因此案例收集和设计尤为重要,这需要老师平时下大力气才行。二是化理论为实际。本课程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特别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工作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品,注重化学反应的理论与现象比较,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对其危险特性和事故特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如何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化学基础不同(文理科)因材施教。三是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精心挑选合适内容,提供相应资料及网站资源,采用指导自学法,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过多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应作业,老师课上再进行讲评,这样能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学生是主角。采用讨论教学法时,教师应认真设计、组织好课堂讨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气氛,开拓思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参与度,教师不要马上评判学生的观点或方案,让其充分阐述,同时加以适当引导,使其意识到问题所在,让其自己主动修改方案和纠正不正确观点,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

三、结语

航空危险品运输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但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时俱进的学习实践能力,而且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民航危险品运输从业人员的更高要求。本文针对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定位、教材应用及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为各位同行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为中国民航运输教育事业做出一丝贡献。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由人才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用人方的企业单位共同制定的一种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方案,其基本内涵是以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为原则,充分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协作、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特色办学,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努力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存在的普遍问

对“工学结合”内涵认识不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公认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但高职院校和企业对于工学结合内涵的科学认知和理解上还存在争议。大部分高职院校,基本上是套用“工学结合”这一概念,未能全面、科学地认识其内涵,认为学生只要利用一定时间到企业实习就是工学结合。特别是,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专职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工作量加大,教学成本提高,所以,管理部门和教师或多或少也存在着抵触情绪,多于敷衍。多数企业则不把顶岗实习看作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平台,而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利用学生顶岗实习来牟取利益。实践“工学结合”过程简单化由于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缺乏科学认识,导致在工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实践操作中存在简单化、机械化和随意化倾向,最终难以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标。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养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校方简单地根据教学计划把学生推向企业,企业被动地接受。具体表现为,学校在与企业合作中,对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合作项目,只是一味的迎合企业的需求,这样的合作为教学为学生带来的收益微乎其微,而企业则只考虑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对于这些岗位是否符合学校教学计划,是否符合学生发展要求,却并没有经过仔细衡量,使学生的实习成为企业流水线上的“廉价工人”。这种简单的仅为“合作”而合作的方式,不能够实现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培养、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目标。校企合作双方地位不对等高职院校作为“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者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体现的是教育性和公益性,企业是一种以追求市场效益与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企业在合作动机上和合作过程中都以赢利作为根本出发点,体现的是功利性,可见校企双方的追求目标不同。另外,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离顶岗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企业必须花费一段时间来进行培养,加之,由于教学的要求,培训合格后的学生在下次交替时或者毕业时都有可能不再为其服务,这将直接给企业带来损失。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在以校企合作为主的工学结合过程中,学校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缺乏谈判筹码,难以使企业接受或履行学校提出的相关合作要求,致使校企合作中的诸多目标不能够实现。可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学校、企业两种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学生参加实际工作和学校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育人模式,然而,目前我国工学结合普遍存在着对工学结合内涵认识不足、工学结合实践过程简单化和校企合作地位不对等等种种问题,那么如何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彰显示范高职院校特色呢,下面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释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多年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积极探索示范高职院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和研究,提高对工学结合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转变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观念,树立与市场驱动和企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思想。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总结了多年的办学经验,认清发展形势,转变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转向就业导向,从学科本位转变为职业能力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走出一条适合学院发展的工学结合之路。同时,企业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己成为当今决定其生死存亡的核心要素,只有强化工学结合意

2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2.1识,并积极参与之,才能吸引优秀人才,获取新技术,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工学四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更好地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符合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发展历史和地区优势,确立了“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和学习与就业结合”,其中,“教育与产业结合”是先导和前提,“学校与企业结合”是关键,“教学与生产结合”是核心,“学习与就业结合”是根本。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与企业结合,积极寻找与专业对口的航空企业,建立面向市场的新型校企关系,实现校企良性互动,通过开放办学来提升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先后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等多家军工航修企业保持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开展工学结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也积极走出去,拓展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范围,创新合作形式。例如,年月日下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在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实训基地揭牌仪式,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民用航空器件维修的基本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奠定基础;同时,在年月日至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高副院长和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等一行走访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并与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领导进行了交流,介绍了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思路,积极开发就业市场。可见,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把教学与生产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断地系统推动教学与生产的结合。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符合时代要求,符合航空工业发展的“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以此统领育人工作,不但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也促进了航空工业的发展。通过顶岗实习深化校企合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弱在校企合作。可见,目前校企合作依然是我们必须努力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必须再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高职院校企合作理念虽然已提出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做的还远远不够。那么如何解决校企合作继续深化的问题呢?经过实践证明发现,进行顶岗实习是解决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在真实工作岗位上进行的实习,是体现“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积累工作经验的最好方式之一,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年第二学期,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级自动化系、航空制造工程系、航空维修系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四个大系的不同工种分别派学生到太原富士康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对学校实习的有效补充和提升,为解决学生操作实践能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方案:通过制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模式与顶岗实习的联系更加密切,使学生的实习质量得到基础性的保证;通过顶岗的实践与锻炼,可以丰富学校实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学到在学校实习基地学不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大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优势互补,达到双赢。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模式弥补了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但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提供了保证,也带动了顶岗实习企业的发展。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作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和彰显特色的内在需要,更是加快示范院校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实践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应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育人环境,两种育人资源来进行人才培养,坚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在师资、技术、装备、办学条件等方面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利用一部分时间来学习基础知识和

3结束语

航空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热词:统编教材 专业出版 民航行业

当前,各行各业对高质量、“订制式”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解决人才的适用性和专业性问题,一些专业水准高、实用性强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的行业统编教材得到大力开发和推广,其中,有些优质教材还实现了“墙内开花,内外兼香”的效果,赢得了社会受众的广泛好评。在诸如“指定教材”“推荐教材”“规划教材”等各种教材名目的激烈竞争中,行业统编教材因其定位精准、实用性强和不可替代性而独具特点和优势。行业统编教材,顾名思义,就是服务于行业发展,满足行业特色人才需求而组织业内人士统一策划、编写、审定、出版、管理和评价的教材,从而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提高行业人才培养质量。在集中和优化教学资源、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行业统编教材也为整个行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提供了相对统一的参照尺度。

鉴于以上思考,我社依托民航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民航行业学科建设的迅猛发展,于2011-2015年在民航特色专业如飞行、空管、机务、空乘、运输、机场、安保等选题方面进行深耕细作,推出一批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和实验实践类教材。回顾整个策划出版周期,我们始终不忘,紧紧依托民航行业发展,准确把脉民航行业人才培养需求,切实做到行业统编教材的开发、编写和出版工作真正服务于民航行业发展。

一、全面调研民航统编教材市场――结合行业发展,先从空管专业着手,分步骤实施

由于行业统编教材的开发、编写和出版涉及整个行业的需求,在最初策划阶段尤为审慎,首先开展全面市场调研,进行可行性分析。从全行业发展来看,近些年来,中国民航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速度惊人,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人才需求巨大,人才缺口矛盾突出。而且在行业发展的带动下,民航院校的发展速度和招生规模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为民航行业统编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创造了需求旺盛的机遇期。从民航院校建材建设情况来看,民航教材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就,部级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数量大幅度增加,教材质量不断提升,教材专业门类更加丰富。但就民航每一个特色专业来看,诸如飞行、空管、机务、空乘、运输、机场、安保等专业的选题规划数量和教材建设成果并不均衡;而具体到每个院校,其教材建设和开发重点又各有侧重,造成优势资源分散,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缺少细化的标准与衡量尺度。而开发、编写和出版民航统编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克服校本教材或自编教材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并能够汇聚各院校的优势资源和最新成果。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为少走弯路、及时总结经验,就整个策划阶段而言,我们结合行业人才培B需要和民航特色专业教学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首先采取先从某一成熟学科开始,先期完成后,视市场反馈情况再开始进行其他特色专业统编教材的开发。经过综合考虑,确定先从民航学科发展比较成熟的空管专业开始着手。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都在开办空管专业,而且招生量逐年稳中有增。此外,空管也是民航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签派员被称为“不握操纵杆的飞行员”,从业人员数量可观。这就为民航空管专业统编教材的编写、使用和推广提供现实基础。

事实证明,“空管先行”、分步骤实施是正确的。民航“空管专业统编教材”于2012年首次推出,作为民航教育史上首次具有自己行业特色的专业统编教材,在业内获得很大关注和引起广泛响应。

二、紧密结合民航行业人才培养需求,加强顶层设计,作出总体策划

在“空管先行”的带动和启示下,我们在飞行、空管、机务、空乘、运输、机场、安保等特色专业的选题方面进行挖掘。为保持整个策划工作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在组织民航行业统编教材编写过程中,坚持以现有各类相关教材为基础,兼顾区域的技术、设备和人员现状,结合民航行业新技术、新成果,力争编写出针对性强、实用面广、统一规范、便于使用且品种相对齐全的民航行业统编教材。具体落实如下:

1.注重区分学历层次,分类建设民航特色专业本科/高职教材

从民航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主要以本科教育和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兼顾中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层次。在民航特色专业统编教材编写过程中,在以提升教材质量为核心的前提下,我们注意区分本科教材和高职教材“质”的不同,亦即文化程度的差异,高职教材不再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压缩版”。

例如,机务专业统编教材首次推出适用不同教育层次的系列教材,分为“机务专业本科适用”和“机务专业高职适用”。正是这种对于教育层次的精准认识和细化把握,机务专业统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紧密结合民航机务专业本科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在教材编写上各有侧重,机务专业高职教材在编写原则上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重点突出实际操作技能。比如,《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维修与实训》作为机务专业高职教材,通过大量的实训操作,使学生逐步掌握民用航空器维修工作中的基本安全常识、标准维修操作规范和维修工作基本技能。

2.勇于创新,积极开拓新兴发展专业教材建设

当前,我国的民航安保工作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已经形成机场公安、地面安全以及空中安保三大安保领域,十支安保力量以及七八万安保人员的规模。此外,为满足民航安保人才培养的需要,民航院校也纷纷成立了机场安检、空中安保等专业。伴随着我国在机场实施更加严格的安全要求,引进更先进的安检设备,对航空安全保卫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航空安保人员成为很多高等院校要思考的问题。而教材和资源匮乏是当前的最大问题。无论是实践部门还是院校教育,都急需一套涵盖增强航空安保系统的认识,介绍国际、国内民航安保法律法规,提升航空安全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内容的系列教材。

在此背景下,民航安保统编教材经过全面、系统论证,组织民航五大院校骨干教师参与编写本套教材。这些教材的系列出版不仅开创了安保教材的编排体例和编写风格,为民航安保人才培养提供有益支撑,而且从长远来看必定能为民航安中安全保驾护航。

5.对于社会关注高、参与性强的学科教材,注重增强行业特色和系统建构,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在近几年空乘职业受热捧的驱动下,社会上不少出版社涉足空乘教材出版,并以各种名目参与图书市场竞争。其中,不乏优秀教材涌现,对空乘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教材由于作者并非民航从业人员,对民航工作流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了解和掌握并不是很全面,致使教材的“民航特色性”不足、系统性不强、专业性缺失,直接进入民航课堂教学显得“水土不服”。而此次空乘专业统编教材的开发、编写立足民航五大院校,以“校企合作”为指导思想,由民航院校扎根教学一线的空乘培训教师和航空公司在职优秀乘务员共同承担教材的编写,围绕空乘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来设计教材内容,从而使教材更具有针对性,更加贴近职业岗位需求标准和社会需要。包括《民航乘务概论》《航空运输地理》《空乘实用中外民俗文化》《民航服务心理学――“理论・案例・实训一体化”教程》《民航服务礼仪》等教材。其中,《民航服绽褚恰贰斗苫客舱设备与系统》还人选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4.着重优化教材结构,适当增加案例教材和实训类教材的比例

针对民航大多数旧有教材采取各校自主编写出版的模式,教材内容多适用于基础理论课程,案例教材和实训类教材不足的现状,此次民航统编教材以民航院校现有教材为基础,加大案例教材和实训类教材的开发力度。

上一篇:家具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实训铣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