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预算范文

时间:2023-03-19 16:43:28

国防预算

国防预算范文第1篇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李肇星宣布今年中国国防预算较去年提高了12.7%,詹姆斯顿基金会研究报告说,中国国防预算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契合的,其增速也未对平民经济的增长造成障碍。但是还有很多是预算报告上不会体现的,然而几乎所有的外国分析都认为公开部分远不能代表中国军事方面的全部支出,真实情况大概中国政府也并不明了。

2011年3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宣布,今年中国的国防预算为6010亿人民币(约合915亿美元),比2010年5330亿人民币(约合813亿美元)的预算提高了12.7%。考虑到中国3%~5%之间的通货膨胀率,2010年中国GDP的真实增长大约是10.3%,由此,中国国防预算的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契合的,其增速也未对平民经济的增长造成妨碍。

国防预算增长的公开化,是人民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典型例证。虽然有人呼吁国防支出增长的步子应当迈得更大一些,但从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可以看出,政府强调军事现代化要和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正如2008年的国防白皮书所称:“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始终坚持国防发展不仅从属于国家经济全局的发展,也应当服务于这一主旨,而且前者应当与后者相协调。”

尽管如此,几乎所有的外国分析家都认为,国防预算的公开部分远不能代表中国在军事方面的全部支出。事实上,公开的国防预算只包含了一些通常项目,而为数不少的特别项目开支从未得到量化。因此,许多政府、智库和独立分析家都在试图估量真实的中国国防开支,估量的结果与中国官方公布的国防预算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实际上,中国国防开支的真实情况不为人知,很多人认为甚至中国政府也并不明了,外国的估测也没有使用统一的分析方法。大多数外国媒体的批评焦点还是在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程度被高估,却没有考虑过是怎样的统计方法产生了这样错误的估计。所以再多的分析,无论从规模还是内涵角度,都对了解中国国防预算没有什么帮助。

国防预算,只有梗概

上个世纪80年代,平民经济快速发展,但官方的国防预算增长相对停滞。同一时期,政府鼓励寻求预算外手段来扩大资本来源。从一个较低的起点开始,国防开支增长率在90年代显著加大,在其后20年里平均每年超过了10%。

从1998年起,国防白皮书开始解释增长的理由。最常见的原因在于人事薪资的增加以及提高军队生活所需,比如提供更好的饮食、营房和通讯手段。这类说法不无道理,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军队人员的工资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比如近期士官工资和津贴提高了40%。值得注意的是,陆军人数众多,但工资增加的总额还比不上其他人数较少的军种增加总额。全国――特别是偏远地区营房和生活设施得到改善,军队生活条件继续提高,对于在国内经济飞速增长时维持部队士气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政府提出国防预算增加的其他原因包括新的设备开支,更高昂的训练、运行和维护费用,用作补贴食品和原油价格上涨,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用于补偿转移商业企业后的损失,以及增加国际合作的支出。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政府并未对任何一项因素所花费的资金进行细化。

白皮书概括说,公布的预算大约平均用于以下三个方面:人事开支、训练和维护费用以及装备开支。对1994年以来这些支出类别数据的分析指出,每一类别每一年占全部开支的比例粗略地在31%~36%间浮动。

而中国政府并未公开每一类别的资金是如何使用的,或者有多少资金被用于单独的项目。

不能承认的预算外资金

发言人通常不会承认,除了财政预算拨款,还有任何其他资金来源。事实上,支持军队的额外资金可能来自其他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或者单位合法并且得到批准的运营项目,比如土地变现或者为电影提供临时演员,比如在吴宇森2008年拍摄的《赤壁》影片末尾,有致谢“66336部队”的字幕。

预算外资金来源的数目和数额每年都不同,也没有充足的数据用以评估公开预算之外资金的范围。

也许中国向俄罗斯军购的金额能说明一些问题,这通常被认为是能使用的最高预算外资金的一个引证。令人遗憾的是,深挖之下也没有多少透明结果。举例来说,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库展示了一份2000至2009年间,总计219亿美元的俄罗斯对华军售的“趋势指标额”,平均每年22亿美元。但是,年度军售总额既可高达2005年的32.24亿美元,也可低至2009年的4.01亿美元。从1992年开始的俄罗斯军购,18年来平均每年军售额为16亿美元。哪一份平均年度军售额能够最好地代表过去20年里的趋势并可用于估测今年的国防预算?

其他预算外进项来源包括来自中央和地方用于防卫动员的准备工作、征兵以及复员安排的资金。预算包含了研发资金,但大多数观察家认为民营的防务工业部门也接受了额外的资金以进行军事相关的研发。中央政府还为参加的大学生提供资金。人民武装部在乡镇地区层面的基层干部是由政府组织的非现役当地平民。这些总数未知的人武部干事负责的征募和复员工作,同时也负责指挥地方民兵组织。虽然这些人武部人员显然是为国防服务的,他们却是由地方政府发给薪资。大约3%的国防预算用作资金储备以及民兵的人员、训练和装备,但是,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将会扩充这笔资金。生产和消耗的食物价额不包括在国防预算中。军队也会在市场上出售多余的产品,并将利润归为己用。虽然人民武警不算做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内治安,一些分析家会将其预算――大部分来自公安部――归入全部国防支出的一部分。

因此,外国分析家通常建议在估测中国国防开支的实际规模时须将公布的预算数字倍增。但是,尽管觉察到应当这么做,也不是随便拿出一个倍数。除非有人能够列举和量化每一项每年都不同的潜在预算外收入来源,任何对全部防务相关迟滞的估计都只不过是一种猜测――有一些猜测比起其他来包含更丰富的信息,但所有的推断都缺乏综合性的、完成计算所必需的数据。与中国防务相关支出的真实数额仍旧处于巨大的未知状态。

外界对中国军事开支的估测

近些年来,对中国防务相关支出最著名的外界估测数额,从来都不足官方公布预算的两倍一直到四倍不等。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和伦敦战略研究国际学会都进行了估计,并用数据佐证自己提出的数字,尽管数据相当有限。然而,吸引最多目光的还是美国国防部每年向国会作出的中国军力报告。

2002年,五角大楼的报告提到:“中国的防务开支也许四倍于其2002年3月公开宣布的200亿美元国防预算。”2010年,国防部估计“中国2009年的全部军事相关支出超过1500亿美元”,但未对其判断提供任何说明。而2009年中国官方宣布的国防预算为4806.86亿人民币,合700亿美元。相应的,五角大楼使用的倍数因子为公开预算的2.14倍,稍高于最近10年初期估测的倍数因子的一半。对于为何2010年使用的倍数因子会和2002年有所不同也没有任何解释。

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的倍数因子说明中国官方公布的国防预算现在包含了原本不算入预算的资金。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前进,中国公布的国防预算比起10年前越来越能代表其全部军事开支。

余裕的真相

不论真实数字到底是多少,更多的开支和更少的部队都让中国军队和15年前相比更具余裕。同时,为一支更加现代化和技术先进的军队所耗费的人员、装备和训练都比数十年前更加高昂。这些花费只会在更加先进的装备列装军队时才会产生。和其他军队相比――特别是由于其军队规模――仍旧会对其能够利用的资金感到捉襟见肘。因此,中国军队领导人的主旋律还是节省开销,并找到创新路径以节约或更好地利用他们所谓有限的资金和资源。

尽管过去20年迎来了两位数的增长,国防预算实际上看起来还是适应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像是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提及的那样。防务开支并未以干扰中国主要经济发展项目的方式增长。如果有必要,政府会更快地提高军费。不过,中国军队的领导层显然认识到仅仅靠花钱和新装备是无法让实现现代化的。

同样重要,甚至是更为关键的是军队的吸引力、训练,以及留住合格的人才来操作、维护和部署得到的新武器。训练人员与建立一支更加精简和有效率及专业化部队的过程是现代化的一个长远目标。在将国防预算增速恢复到10%以上的同时,领导层也未改变在本世纪中叶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正如此,认为自己正走在其数十年、多方面的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半途之中。

国防预算范文第2篇

2011年8月2日,奥巴马总统签署《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明确了未来10年削减3500亿美元国防预算的目标,美国国防预算从以往多年来不断增长。到今后十年持续削减,是奥巴马政府为在深陷财政困境下缓解政府巨额赤字压力、争取明年总统大选顺利连任所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也是改变长期以来国防经费利用效率不高,而从重新调整国防战略思维装备建设思路、重大采办计划等方面,着力推动“规模精干、能力更强”军队建设的实际举措。其现实而深远的影响,不容忽视。

美国国防预算削减的总体框架

美国国防预算削减总额和削减方案的确定。是多个部门以《国防部效率倡议》总体思路为指导,历时1年多共同酝酿、博弈的结果。其中,国防预算削减总额已初步确定,但方案细节仍未公布。

国防预算削减总金额初步确定

奥巴马政府自2009年1月上台以来,就开始谋划削减国防预算,经过较长时期的酝酿和多次调整,目前以法案形式确定的10年削减3500亿美元是一个多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事实上,奥巴马政府此前也曾提出或出台多项预算削减方案。2010年8月9日,时任国防部长盖茨签署了《国防部效率倡议》,其中包含了预算削减的最初设想,计划未来5年节约经费154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从业务局经费中缩减,三分之二从军种经费中缩减,并提出一系列部门、人员裁撤以及装备计划调整与中止的计划。2011年4月13日,奥巴马总统表示,将在未来10年累计削减军费4000亿美元。并为此对美军任务与能力开展一次“基础审查”。2011年8月2日,奥巴马签署法案,明确国防预算在未来10年内将削减3500亿美元。

美国现任国防部长帕内塔指出,3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削减是可以接受的,且相对安全,如果预算削减超过3500亿美元,将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国防预算削减的总体思路

虽然美国国防预算削减方案的实施细节尚未公布,但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美国军力尤其是核心能力的损害是最基本原,而总体思路则是继续遵循《国防部效率倡议》提出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

按照《国防部效率倡议》,美军主要通过撤并冗余机构、优化装备计划、调整人员编制等手段,稳步下调国防预算,一是逐步裁撤网络与信息集成助理国防部长办公室、联合部队司令部、业务转型局等机构,进一步缩减部队规模,优化部队结构;授权军种部进行多余基地与设施的合并和削减。目前,联合部队司令部已经裁撤完毕,其他部门的裁撤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二是中止或延迟部分装备的研制,具体包括:中止陆军部分防空系统和海军部分远程打击系统的研制;推迟F-35战斗机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机型的研制,减少部分作战飞机的采购进度与数量,2012~2016财年减少采购量124架。另外,积极推动各军种与业务局内部自动化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消除各部门的重复建设,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同时提升部门间的互联互通能力。三是冻结国防部长办公厅,国防业务局以及作战司令部的职位,上述职位数量保持在2010财年的水平,除了采办队伍等关键岗位外,未来三年不再增加新的岗位和全职工作人员。此外,在未来两年,将削减50个军级职位以及150个高级文官职位。

削减国防预算的主因

削减国防预算,既是由于国防经费的供给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政府难以为巨额国防预算买单;也是因为国防经费的利用效串低下,致使重大装备采办计划普遍存在严重的“拖、降、涨”问题。此外,总统大选党派斗争的政治因素影响也不容忽视。

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严重

小布什政府上台以后,尤其是“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军费开支规模呈急剧增长态势。据统计,2001财年,美国军费仅为3290.3亿美元,2008财年上升到6932.1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110.7%,年均增长10%左右;2009、2010财年尽管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的困境,但美国军费开支仍呈增长之势,达到6977.6亿美元和7221.4亿美元。此外,美军十年来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反恐战争开支,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巨额国防开支给美国政府带来巨大财政压力,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政府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据统计,2009财年美国的财政赤字为1.4万亿美元,2010财年为1.3万亿美元。2011年,随着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的集中爆发和美国失业率的居高不下,美国经济也出现严重危机。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哈里斯堡因无力支付3.1亿美元债务而申请破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地方政府陷入债务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政府与军方将削减国防预算、提高国防经费使用效益作为工作重点和优先任务,以降低金融危机对美国国防与装备建设的持续影响。现任参联会主席穆伦也曾在公开场合明确指出,美军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政府财政赤字的威胁。而削减国防预算是解决赤字危机、改善经济和民生战略的重要一环。

装备“拖、降、涨”问题日益突出

装备费是国防费的重要组成项目,占美军军费的比例较高,近年来稳定保持在40%以上。相对于其他军费支出项目,美军的装备费使用效益不高,且随着装备与技术复杂性的不断提升,“拖、降、涨”问题愈演愈烈。2009年,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报告指出,美军重大国防采办项目平均总成本超支20%左右,研制成本超支30%以上,研制进度拖延20%q以上,多个项目不能按原定指标完成研制。2010年,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指出,96项重大国防采办项目累计超支2960亿美元,平均延期22个月,成本超支问题十分严重,2011年,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再次报告,指出80%的关键武器装备采办项目都超出预算。

尽管美军在国防采办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政府问责办公室9次指出装备采办中存在严重的超概算问题,并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为降低采办成本,美国防部在维持军事规模和实力的基础上,把改革装备采办管理、取消部分武器装备项目作为实现国防部经费节约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日益临近

据分析,2011财年美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例(14.8%)是自1950财年以来最低的一次,而支出占GDP比例(24.7%)则是冷战以来最高一次。奥巴马政府在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满意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试图将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解决民生问题。为配合2012年的总统大选,奥巴马政府需要不断制造削减国防预算的舆论,以争取选民支持。目前美国民众、国

会议员、甚至军方自身都已认识到削减国防预算的必要性。因此,有效控制和削减国防预算,是奥巴马政府为2012年总统竞选所做的准备之一。

美国国防建设的新趋向

美国削减国防预算,对其国防与装备建设必然会有影响,总体上看,预算削减计划不会影响美军的核心能力和世界霸主地位。美军将逐步优化国防建设思路,更加重视国防经费的使用效益,并通过调整经费投入结构,维持甚至加强重点领域的经费投入力度,此外,美军也会更加注重与盟国间的军事技术合作与交流。

在优化军事力量建设方面寻求新思路

美国防部公布的2010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中提出了要建设一支能兼顾当前和未来作战需要的均衡发展型军事力量,在未来兵力结构的规划上,特别关注构建三军均衡发展的力量体系,发展能满足当前战场上需要的、技术上成熟的、经济上可承受的装备。在“均衡发展’的战略指导下,美军逐渐改变过去一味追求高精尖装备的做法。国防建设思路从“9・11”事件之前的“基于威胁”转向近年来的“基于能力”,又在经费削减的情况下。由“基于能力”向更加实用的“针对现实”建设思路调整,强调发展“完美’装备和“够用”装备之间的平衡,重点研发适用于现行作战的武器装备,提高装备经费的使用效益。

基于这种考虑,美军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对部分“用不上、用不起”的武器系统实施中止研制或采购,如停止生产F-22A战斗机,终止“转型通信卫星”、“未来作战系统”、“下一代巡洋舰”计划等,二是通过对现役装备实施改造,延长其服役期,如为F-15战斗机换装新雷达,对B-2轰炸机进行多项升级,为CH-47运输直升机实施现代化改造,采购升级型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等。

在强化核心领域能力方面寻求新重点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指出,在国防经费削减的大背景下,将着力保证核心能力建设不受影响。在装备经费投入方面,将放弃原来全面发展的思路,转为加强重点领域的建设与投入力度。比如,加强防御能力建设,逐步完成对抗近程、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威胁的导弹防御系统部署,确保美国及其盟国安全。在关系核心能力的装备方面。美军也继续大幅加强经费投入,如用于提高全球打击能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提升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和打击能力的无人机,以及网络电磁攻防装备等,美军认为这些装备的研发是保持与其他国家军事实力代差的根本手段,此外。核能力仍然是美国“必须维持的一个核心能力”,美军将维持一个安全、可靠、有效的核武库。总的来看。美军仍将重点放在发展侦察监视、远程打击等装备上,并对核、导弹防御、航天装备和网络电磁空间等予以高度关注。

在促进军事技术合作方面寻求新发展

在削减国防预算的大背景下,美军更加注重加强与盟国及友国间的合作。美国2010年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中。明确提出维持和加强现有同盟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要素。为了确保美军与盟军联合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保证前线作战部队获得所需的装备、武器与能源,美国将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与其盟友开展技术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装备采办工作更快、更好、更省,与盟国装备体系的互操作能力更强。

在反导领域,为构建以美国本土为核心,覆盖欧洲、亚洲、中东地区的一体化、多层次、全球导弹防御体系,美国在继续与日本、以色列等国进行反导合作的同时,还敦促北约加快发展“主动分层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推进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实现导弹防御信息共享、交战计划共享。在空间防御领域,美国将依靠盟国的空间系统来提升空间能力,降低本国空间系统的脆弱性和维护成本。在此方面美国已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如吸收盟国人员加入美军战略司令部下属的联合空间作战中心,并承诺将战略司令部建成一个联合司令部;同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签署原则声明进一步拓展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合作,与澳大利亚共享美国“宽带全球通信卫星”系统数据等。在网络电磁安全领域,美国将与盟国和其他国际合作伙伴协作发展并共享网络电磁空间预警能力,发展共同防御,增强集体威慑,从而建立起阻止网络电磁空间恶意行为的联合体,实现更广泛的网络电磁安全。

在稳固国助工业发展方面寻求新策略

国防预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防预算;时效性;临时预算;法律性

一、国防预算时效性的重要作用

1.符合国防预算制定的一般性原则要求

国防预算制定的一般性原则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事前决定原则”。所谓“事前决定”,即政府预算必须在预算年度开始之前决定。该条原则的目的是防止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先于预算的批准,造成“先斩后奏”的不利局面。“事前决定原则”其实就是对预算的程序和日程安排做出了明确规定。国防预算的时效性就是要求预算批准要在组织财政收支之前,这与“事前决定原则”不谋而合,符合该原则的要求。

2.有利于提高国防预算的法律性和效率性

国防预算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法律效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效果。国防预算的法律性体现在:它要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审批。因此,如果严格地实行预算审批先于预算执行的原则,保持国防预算的时效性,那么该国防预算的法律性较高、其约束力较强;反之,其法律性较低、约束力较弱。确保了国防预算的时效性,政府的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就有章可循,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与预算的职能履行。

二、中国国防预算编审程序现状及主要问题

1.现状

我国实行的财政年度是历年制,即开始于每年的1月1日,终止于12月31日。每个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的编制工作于上个财政年度的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的国防预算是中央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我国在每年的3月或者4月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此时由国务院将国防预算草案提交大会审批。审批后,形成最终的年度国防预算案。

2.主要问题

(1)编制时间仓促,影响预算审批且没有注意编制过程中的时效性问题。我国国防预算的编制工作仅仅历时3到4个月,这与美国需要用17个月、英国和日本需要用12个月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不能说是我国国防预算编制效率很高,而是体现了缺乏严谨性。如此仓促的编制时间安排,不能不令人怀疑该国防预算的精细化程度和合理性。这样编制出来的简单、粗放的国防预算直接影响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批。尤其是在一些方面仅仅列出支出总额不能使人大代表们了解其比较详细的分配方式,使得人大代表们难以对该国防预算提出合理的建议。

和美国的国防预算编制相比,我国国防预算编制时的时效性较差。由于美国国防预算编制时间较长,有充足的时间对其未来的国防发展做出比较详细、合理的规划与计划,并且其国防预算是一个动态的滚动预算,这就使得其编制的国防预算在真正到了预算年度时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相比之下,我国的国防预算编制过程中对预算的时效性考虑不足。仅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国防预算的编制工作,那么分配于对未来年度的国防发展分析的时间更短,导致了预算编制的不完善,到了财政年度时预算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2)审批的时滞性造成预算时效性差,影响其法律性和效率性。我国国防预算的最终确定于每年的3月或4月,而该预算年度从1月1日就已经开始了。并且,预算下达到军区、军兵种及以下部队单位的时间要长一些。这就形成了先组织财政收支活动,后确定预算“盘子”的问题。造成了在前面的几个月预算约束的“法律真空”,整个国防预算的法律性得不到保障。并且,在预算下达前,各单位的财政收支活动需要照常进行,很多收支就可能游离于预算约束之外,不符合我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每个财政年度后期进行的预算调整往往是为了弥补各单位形成的“深坑”,这可能会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从而使得国防预算的效率性较差,没有起到预算应有的约束作用。

三、关于改进国防预算时效性各方案的比较

1.适当延长国防预算的编制时间

充足的国防预算编制时间是确保预算草案细致、科学、谨慎的重要条件。可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将国防预算开始编制的时间提前至每年年初,结合上一财政年度国防预算执行情况的绩效考评结果,科学合理地测算下一财政年度的国防支出规模,编制预算草案。该方案虽然加大了预算编制机构的工作强度但是更加有利于科学评估未来一年国防发展的需求,同时考虑了国防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时效性问题,有助于国防预算质量的提高。

2.将预算年度由历年制改为跨年制

我国预算年度安排直接影响着国防预算的年度安排。将我国现行的预算年度由历年制改为跨年制能够使得预算年度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预算的时间相一致,消除现行制度下,预算审批产生的时滞问题,提高预算的时效性。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用的就是跨年制的预算年度,比如:以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预算年度的英国、日本、印度;以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的瑞典、澳大利亚、喀麦隆;以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的美国和泰国。以上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跨年制预算年度的顺利实施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的预算年度制度。

但该方法也会带来相应的影响。从现实情况看,大多数国家的预算年度与会计年度保持一致。如果我国对预算年度进行调整,势必影响到会计年度。对预算年度与会计年度的调整也需要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并且,跨年制预算也不是解决我国国防预算时效性问题的万全之策。在实行跨年制预算的西方国家中,因各种情况造成的预算草案在新的预算年度开始时仍未获得权力机关批准的也不少见,比如最近的日本2013财年的预算草案在预算年度开始时就未能获得通过,致使日本政府不得不编制临时预算。因此,该方案不是最佳选择。

3.调整人民代表大会会期

初步设想,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期提前至每年的12月中旬。这样就使得权力机构对预算的审批时间提前,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预算“先审批,后执行”,能够有效提高国防预算的时效性和约束力。但该方案会彻底改变我国的经济、政治习惯,可能会对我国的外交等重要事务处理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同上一个方案一样,即使在时间安排上规定预算的审批时间早于预算年度的开始时间,也不能完全保证预算年度开始时预算能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审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该方案的效果。

4.调整国防预算的审批机关

我国现行的做法是,国防预算同其他预算一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因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就直接影响了国防预算通过的时间。初步设想,将国防预算的审批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调整为人大常委会。这样可以做到国防预算编制完成即可进入审批环节,节约时间,提高国防预算时效性。

但问题在于,预算是一种法律文件,国防预算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必须经过立法机关或者最高权力机构的审批。而在我国,人大常委会严格地说并不是立法机关,没有法律的制定权。因此,由人大常委会批准国防预算虽然能提高其时效性,但是严重影响了国防预算的法律性,是不可取的。

5.编制临时国防预算

为了解决议会审批预算草案的时滞性问题,在新的预算年度开始到预算案通过审批这段时间,英国采取的措施就是编制一份为期4个月的临时预算。该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预算的时效性同时消除因预算审批时滞造成的“法律真空”问题,使得当局能够严格遵守“先审批、后执行”的原则。该方案提高了预算编制部门的工作强度,但与其收益相比仍然是比较小的。因此,我国应该编制临时国防预算。

四、临时国防预算编制的初步设想

首先,我国临时国防预算的编制机构、方法与国防预算相同。即国防部门按照国务院及财政部的指标及要求,由总后勤部用零基预算法编制年度临时国防预算。其次,临时国防预算所涵盖的时间跨度为4个月。即从每年1月1日至该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当年国防预算为止(一般小于4个月)。再次,临时国防预算草案上报审批的时间应为上一年的12月。审批机关为人大常委会。由于临时国防预算仅仅是一个准预算,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国防预算的时效性和消除因审批时滞造成的“法律真空”问题。所以,其审批可以考虑由在人大闭会期间行使管理人大日常事务的人大常委会执行。最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核批准该年的国防预算后,该年的临时国防预算自动失效。因为经过立法机关批准的预算案具有完备的法律效力,应替换法律效力较低的临时预算。

参考文献

[1]李英成.防预算系统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2]王金秀,陈志勇.国家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麦履康,黄挹卿.中国政府预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国防预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健全;国防预算;激励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9014602

国防预算中所包含的内容复杂,且其制定、计划、执行等方面需要专业的相关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国防预算往往交由各级预算部门分别负责,这就形成了委托关系。国防预算系统中,由于各个预算部门都有各自独立的目的及需求,且在信息的占有及掌握上不对称。所以下级预算部门很可能会违背上级的意图而发生机会主义行为,这就会导致委托成本问题的产生。因此,为避免人问题,应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来督促下级实现上级意图。

1 国防预算激励现状及问题

军委及总部已认识到了人问题在国防预算中的存在,并针对下级预算部门的“私人信息”、信息不对称、委托关系层级过多等问题进行了一些规范和改革,如实行零基预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下级预算部门的“私人信息”;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增加预算透明度,缓解信息不对称;资金集中收付制度,打破了某些经费使用时的委托关系和层层的问题等等。但是,由于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我国的国防预算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1 奖励措施缺乏

首先,对于单位而言,现行管理制度过于机械。全军绝大多数单位对于预算的认识还停留在收支平衡的阶段,因此经费运用合理、分配科学单位无法得到奖励。有一些单位就算经费有结余,但由于有些项目经费结余要全额上交,甚至会使上级削减本单位下一年度的经费,因此常常采取突击花钱或者年底把帐做平的方法达到收支平衡。归根究底,是由于缺少奖励措施而使得预算单位进行的“自我补偿”。

其次,对于预算人员而言,奖励工资形同虚设。按照《奖励工资制度实施办法》的规定,当年年度考核评定为称职的干部和士官,都可在次年一月领取奖励工资,以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为标准。但是由于“称职”这一标准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且过于宽泛,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干部和士官基本“人人有份”,奖励工资实质上成为了军人福利而非奖励。

1.2 问责处罚力度不足

由于缺少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长期以来,对于国防预算中因决策失误造成的经费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益差,损失浪费等问题无人负责。有的领导为了树政绩,不讲财力可能,只顾及眼前利益不考虑长期发展;有的单位随意变更经费用途,但这些做法基本上没有得到批评与纠正。即使某些预算决策与计划被证明是错误的,纠正方法一般也仅限于止损,并不追究相关领导和决策人的责任。

1.3 监督约束不全面

一方面,由于时间精力有限等原因,很多单位对下级的监督审核流于形式,审批不按规定、不严格。单位内部的监督则更不严格,大部分单位仅对预算经费的开支范围和金额进行监督,对其使用效益的监督几乎没有。

另一方面,当前预算监督多以规定为标准,检查经费使用的“合规性”。但由于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面对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标准和指标,有些经费使用看似符合规定,但却没有达到最优。这种只检查“合规性”不考虑“合理性”的方法无法满足对经费使用效果客观评价的目的,更无法提高对预算的约束力。

2 国防预算激励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预算层次过多

在我国国防预算系统中,中央政府是国防费的来源部门,它作为国防预算的最初行为主体,是国防预算的第一级委托人;中央军委作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则受政府委托,代为管理和负责国防费总预算,是第一级人,同时又是下一级的预算委托人;四总部、军区(军兵种)、集团军、师、团则依次为不同层次的预算人,自上而下形成层级。顶层是中央政府,底层是是团级预算部门(只考虑纵向委托关系),在国防预算系统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上一级到下一级之间总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会导致上级对下级的激励效果大打折扣,预算层级越多越偏差的越大,激励效果也越弱。

2.2 预算信息不透明

实行激励的先决条件是上下级之间信息对称,如果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上级就无法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评价,也就无法实施对下级的奖惩和监督。

国防预算由于存在着多层委托关系,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预算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根据奥茨的“能级最低原理”,各个层级在预算活动中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信息占有方向与层级方向相反。显然在国防预算系统中,基层预算部门在信息占有上处于优势,而上级只能通过下级的主动汇报才能了解信息。同时,由于国防建设几乎都是非营利性的,国防预算也属于一种行政预算,因此普遍缺乏测算产出及绩效的意识和方法,这就使国防预算信息具有高度的不准确性和主观性。出于“经济人假设”,下级预算部门如果以本单位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获得最多的经费及最大的经费支出权限为目的,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私人信息”,造成人问题,影响国防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激励意识不强

我军的国防预算一直存在将预算管理纯技术化的倾向,缺乏激励的意识。实际上预算管理虽然是对经费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但由于国防预算的复杂性,经费配置方案往往无法达到最优,甚至有一些无法进行精确的测评,此时预算人员的判断选择格外重要。国家、军队为规范预算人员的行为制订了诸多规定,但如果预算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容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因此,为实现国防预算的科学合理,除了靠制度约束外,还应该针对人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来保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尽可能达成一致。

3 完善国防预算激励机制的对策

3.1 合并和削减预算层次

由于预算的委托层级越多,其偏离委托人利益目标函数的程度会越大,因此,想要减少预算最终执行结果和最初目标函数之间的偏差,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应该合并和压缩中间层级的预算部门。

目前,我军预算体制层次较多,顶层与底层之间距离过长。这样不仅会使信息流失率增加,给下级部门留有“私人信息”的余地,而且会使最高一级对下级的控制力度减小、难度加大,还会增加行政消耗性开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一定要调整整合财务体制编制,合并和削减预算中间层次,简化预算体制,形成高效简洁的预算体制。

3.2 构建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激励的前提就是构建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对人行为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约束,也可以为激励提供信息依据。

首先,国防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应该具有多元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从指标内容上,应设置全面多重指标。除经费支出总量等传统预算经费指标外,还应以结果和产出为导向,设置预算决策效益指标,预算执行吻合率指标等,对国防预算效益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从时间跨度上,由于国防建设具有长期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预算支出的产出和效益可能不会立刻体现出来,因此某些指标的考核不应仅局限于短期或一年期,应适当延长考核评价期限,以免出现预算人员为追求短期效益不顾长远发展的情况。

其次,不同预算部门、预算主体职责不同,分工不同,因此还要考虑到人的差异性,确立不同的评价角度。如技术干部和文职人员应侧重于预算执行力、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方面;而分管领导则应侧重于大局的把握、负责、公正等方面。

3.3 规范预算项目分配机制

首先,要实行预算项目倾科。由于“经济人”假设,预算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会优先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因此上级应利用利益驱动机制,对于预算编制合理、执行严格、经费使用效益高的单位或部门,在项目排序、项目优选、项目数额上给予一定倾斜,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实现人目标函数与委托方目标函数的一致。

其次,应设置专项经费补助。上级对下级的专项补助应有所选择,做到奖优罚劣。对预算经费支出绩效不高的单位或部门,不予以补助;对预算经费支出绩效好的,可给予适量的补助,使各预算行为主体从事预算产出的生产率与其所得到的收益率成正比。

最后,对项目预算进行削减。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需要给信息拥有者一定的资源作为激励,以调动其把信息透露出来的积极性。为此,为了防止各单位或部门私人利益的强化,上级要适当进行预算削减,加强对下级预算单位诚信行为的鼓励和对非诚信行为的惩戒,进行正强化激励与负强化约束,以使下级表露真实信息。

3.4 完善奖惩机制

首先,要根据军队实际情况,坚持社会主义特色――物质奖励结合精神奖励进行激励。两者相辅相成,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为预算人提供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其次,要满足预算人员较高层次的利益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加强和军人文化水平的提高,应该逐渐把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层次的需要作为激励的重点。可以适当的丰富奖惩内容,转变奖惩的方式方法,同时又要保证奖惩标准的统一,档次要分明,以产生最佳的奖励效果。再次,要赏罚分明。对国防预算行为主体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对表现良好、业绩突出的,除传统的精神奖励如立功受奖、职务升迁外,可以再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如奖金、晋升工资等。对违纪违法的,不仅要进行降职、降衔、停止提升、免职、通报批评等行政处罚,同时还要采取降低工资档次、取消并暂停相应岗位贴等经济处罚。

3.5 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长期以来,对于国防预算中因决策失误造成的经费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益差,损失浪费等问题无人负责,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预算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因此为防止预算决策失误或预算人为谋取私利而有意错误决策给国防建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有必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预算失误或错误造成的影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一制度的实施不应只靠行政命令加以执行,而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责任追究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马海涛.政府预算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美)罗伯特.公共预算系统[M].曹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国防预算范文第5篇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于2013年10月22日发表评论文章《临时预算协议对美国国防领域的影响》,文章以问答形式解析了10月17日签署的临时拨款法案的内容、自动减支和临时拨款对国防开支的影响以及美国国会和国防部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高级研究员托德・哈里森于2013年10月24日了名为《混乱和不确定性:2014财年及其以后的国防预算》的报告,结合历史趋势分析国防预算的当前问题和未来趋势。上述文章和报告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目前预算环境的不确定性犹如枷锁一般对国防开支和项目施加的束缚和限制。

枷锁制造者―高额债务和预算控制催生不确定性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逐步演变为债务依赖型经济体制,政府赤字财政、国民超前消费、银行金融支持就是这种体制的全部内容。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已上调11次,其中小布什任总统期间,债务上限被抬高了7次,总共增加5.37万亿美元。仅在奥巴马第一届任期内,债务上限就被提高了4次,总共增加5.08万亿美元,创造了史上最高的国债年增幅。高额债务深刻影响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红透半边天的政府赤字让总统和两会议员们再也坐不住了。

早在2011年4月,奥巴马总统便宣布了削减赤字的长期目标,即在2023年前削减4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预算控制法案》也在2011年颁布,规定如果所谓的超级委员会没有在时限内提交减赤的合理方案,那么将会启动“自动减支”机制。2013年3月1日,奥巴马签署命令,正式启动大幅削减政府开支的自动减支机制,2013财年的政府开支削减额度将高达850亿美元,其中一半将体现在削减包括医疗、教育在内的国内项目上,另一半则是削减国防开支。CSIS的这篇评论文章认为,政府的减赤计划和自动减支机制自提出以来,便处于尴尬境地:一是实质性响应少,政府各部门面对严厉的削减限制都无从下手,抱手观望,很少能够组织精干力量进行认真的规划和分配;二是盲目应付指标,由于国会要对每一财年的预算支出进行强加限制,导致政府不得不盲目应付本财年的控制目标,很多项目经费的拨付推迟到下一财年,导致下一财年的预算减控负担加重,预算危机就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债务不断超限,导致预算不得不减,强硬限制又导致缺乏长远考虑的应付,预算环境越来越缺乏确定性,扑朔迷离、难以预测。

枷锁的雏形―临时拨款和自动减支捆住国防预算开支的手脚

临时拨款并非“限时狂欢”。临时拨款法案有着严格的支出限制,武器装备采购项目的拨款受到较大影响,既不能上新项目,也不能签订多年制的打包合同,使采办领域多有不满。10月17日签订的《2014维持性拨款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各部门将获得预算运营到2014年1月15日,同时财政部发行国债的权限延长至2014年2月7日。该法案暂时解除了美国政府的债务违约风险,也被某些媒体称为美国政府部门的“限时狂欢令”。但是,“限时”是真,“狂欢”却不属实。维持性拨款,通常的期限是3个月,每年限额9860亿美元,用于常规或应急的可自由支配开支项目。通过维持性拨款法案为预算项目提供资金,则要求各种款项的名称和金额与上一财年相同,这就意味着无法启动新项目,并且不能授予多年期合同。奥巴马签署的这份维持性拨款法案虽然让政府重新活了过来,却为部门预算带上了枷锁。CSIS的评论文章认为,上述限制对国防预算和国防项目产生严重影响:由于各军种要维持上一财年的拨款分配方案,这使得一些项目得到过剩的拨款,而另一些项目则资金不足,新项目则根本无法启动。目前,持续性拨款法案和自动减支已经导致海军的3艘主力战舰和25架飞机的采购计划告吹。空军也不得不削减今年购买飞机的数量,F-35战斗机将会从采购清单删除。自动减支还可能为国防开支带来副作用。各军种国防采办执行官们认为,自动减支为国防部带来的浪费会比它节余的金额多。空军采办执行官威廉・A・拉普兰特认为,对研发项目的削减会提升单位成本,试验延期也会使“拖、降、涨”现象更为恶化。

当下解锁不易―当前国防预算分歧难于协商

目前国会设定了2014财年预算最终敲定的内部期限―2013年12月13日。参议院和众议院各执一份提案,两份预算提案在非国防开支方面(农业、商业、教育、交通运输等行业)相差910亿美元。两院虽然对国防开支预算达成一致,但是商定的数额与现有法案规定数额(最终的预算控制法案规定预算限制)相比高出500亿。参与预算协商的国会议员更倾向于延长维持性拨款的期限,但是依靠维持性拨款,仍然是有问题的。维持性拨款年度限额(9860亿美元)比参议院提出的预算额低720亿美元,比众议院提出的预算额高190亿美元。对于国防部,维持性拨款所给予的国防预算比《预算控制法案》规定的限额高出180亿美元。国防部非常希望在1月份以前达成预算协议,因为维持性拨款到期后,现在给予的4930亿美元预算马上就会因为新一轮自动减支而直接变为4750亿美元。为了避免自动减支,国会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降低维持性拨款的数额,使其满足《预算控制法案》规定的9670亿美元的限制要求;二是修改《预算控制法案》,提高其对2014财年的预算限制数额。

总统提交的2014财年基础国防预算为5260亿美元,持续性拨款为国防部提供了4930亿美元的预算,相当于已经削减了340亿美元,如果预算限制不能更改,自动减支机制还会额外减掉180亿美元。如果国防部确实要将其预算削减520亿美元,那么总统在削减过程中很可能对军职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战备资金等项目进行豁免,削减压力大部分会落于投资项目上(采购和研发项目)。即使国会最终裁定提高《预算控制法案》对2014财年的预算限制以减轻国防部的预算削减压力,但如果考虑到2013财年延迟的付款、未列入预算的维修保障成本、海外应急行动支出、人员福利提升等因素时,国防部还要额外考虑400亿美元的预算问题。

未来压力更大―未来国防预算削减幅度可能远大于自动减支要求

托德・哈里森在其报告中指出:如果未来十年的国防开支符合历史趋势,那么国防部将要面临的预算削减幅度可能远大于自动减支中强制要求的数额。哈里森在报告中假设目前的预算趋势将会效仿越战之后,以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的两次国防预算削减。哈里森认为,自动减支水平下的预算限制将会是未来国防预算削减的上限。如果现有的预算限制一直持续到2021年,那么国防预算将会在2014财年降到4750亿美元的最低点,而后在2015财年开始增长。但是,如果假设现今的国防预算会仿照先前的国防预算削减趋势而变化,那么国防部基础预算会在2021财年降到大约4150亿美元。按照此种假设,国防部的采购预算会降至620亿美元。

如此规模的削减势必会对国防采办项目造成较大的破坏,继而会进一步迫使美国国防部缩减其能力。国防工业基础受到的影响甚至会是毁灭性的,未来多个国防采办领域可能只会剩下单一供应商,竞争将会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些深远影响均是目前预算限制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为美国国防部预设的牢笼。

国防预算范文第6篇

2月17日,印度财政部《2014~2015年中期联邦预算》,其中国防预算达22.4万亿卢比(约合371.5亿美元),比2013~2014年国防预算增加9.98%。其中有5.358215万亿卢比专项资金用于国防退休金。

在此次国防预算中,印度陆军获得53%资金(约11.8万亿卢比),空军获得24%资金(约5.4262万亿卢比),海军获得17%资金(约3.7627万亿卢比),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获得1%资金(约1873亿卢比)。总的来看,陆军较上一财年预算增长19%,海军增长3.5%,但空军却下降了5.6%。

此次预算增加的影响因素包括:①预算是根据2013~2014年的国防预算修订和评估所得。因此,虽然国防预算增加了10%,但却没有实质变化。如果按照非经常性支出,实际还下调了9.07%(约7868亿卢比)。②津贴和薪酬的增加也是影响印度国防预算增加的主要原因。增加预算的48%都用于支付部队增长的工资和津贴等经常性支出。相比之下,主要用于印度国防现代化的非经常性支出,其分配资金仅占总增加预算的14%。

虽然国防预算增加了10%,但国防采办资金仅轻微上调。其中,印度陆军增幅较大,大多用于导弹和火炮的采办,可能将促成印度陆军推进延迟已久的超轻型榴弹炮、“标枪”反坦克导弹及夜视设备等项目。

相比于陆军,印度海军和空军的采办资金有所下降。其中,空军的采办资金下降最为明显,特别是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项目。这将影响空军数十亿美元的飞机采购计划,包括早在2012年1月就决定的购买法国“阵风”战斗机计划。因此,印空军可能不会在2014~2015年签订该合同。此外,空军的其他项目也可能受此影响,包括多用途加油机及重型和攻击直升机项目。

此次预算为原型机研发项目拨付35.7亿卢比的资金,虽然资金增加,但具体的分配情况还不清楚。战术通信系统(TCS)及未来步兵作战系统(FICV)研发项目虽然已经讨论很久,但由于国防部的举棋不定及采办程序的复杂而被延迟。

国防预算范文第7篇

战略选择一:准备应对持续的冲突

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伊国内及周边形势并不稳定。与此同时,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仍在恶化,伊朗也在继续谋求发展核武器。中东和南亚地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能源储量。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依赖于该地区稳定、可靠的油气生产和运输。该地区的动荡局势,对美国的利益构成了严峻挑战。

报告判断,极端主义和暴力行动不仅将长期困扰伊拉克和阿富汗,而且是美国国家利益面临的主要威胁。应对此类威胁,是美国防务政策的第一要务。为此,美国需要继续维持大规模海外驻军,促进驻在国安全稳定,平息暴力,保护盟友。美国并不指望驻在国安全部队能够通过改革和强军建设,独立应对持续不断的安全威胁。

相比之下,爆发高烈度国家间战争的风险正在减小。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向美国的军事优势发起挑战。因此,与常规冲突相比,非常规冲突更值得美国关注。此外,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浪潮仍在持续,新兴政府能否被民众接受,目前还不确定,也不能排除其进一步加剧暴力极端主义的可能。

在国防预算削减的背景下,美国将不得不对联合远征和打击力量进行压缩。为此,美国有必要维持大规模地面部队的存在,以保持对相关地区实施占领和控制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经在索马里、海地、波斯尼亚和科索沃实施稳定行动。未来美国实施此类行动的地点不仅包括阿拉伯国家,可能还将包括朝鲜、巴基斯坦等国。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仍将继续依赖持续实施大规模稳定行动的能力,以应对大中东和南亚地区的暴力极端主义威胁,实现挫败“基地”组织和推动中东和平、安全和发展的目标。尽管美国对该地区实施了长达十多年的军事干预和占领,但该地区是否已进入和平与安全的发展轨道,目前仍不明朗。

相比之下,根据国家安全战略设定的其他一些目标,如果导致中央司令部正在或即将用于打击暴力行动的资源出现分流,这些目标将退居次席。不过,美国并不会忽视对当地合作伙伴和同盟者的投资,也不会放弃在网络和其他技术领域的投入,更不会忽略塑造对华关系。这些目标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应对极端主义和暴力活动的中心任务。

美国在该战略选择中面临的问题是当地合作伙伴仍具有依赖性,缺乏主动精神,无法应对面临的危险,在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领域投资额不断减少。更重要的是,在美国保持东亚地区均势的能力不断削弱的同时,中国实力正日趋增强,立场也更加强硬,对美国在该地区盟国和伙伴国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特别是台湾地区的形势可能将更加脆弱。(胡向春)

战略选择二:向盟国和伙伴国移交责任

该战略选择依赖于两大支柱:一是向有能力的盟国移交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北约和亚太的主要盟国;二是促进反恐前沿地区伙伴国的能力建设,使其能够应对当地安全挑战。

就第一大支柱而言,美国希望通过让盟国在应对共同安全威胁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使财政支出的不平衡状况得到缓解。在美国看来,中东和南亚地区的不稳定,伊朗和朝鲜的安全威胁,中国军力的增长,同样对美国盟国构成了现实挑战。在此情况下,北约盟国不仅应在维护地中海及沿岸地区安全利益方面承担首要责任,而且应承担起提供地面和空中力量的主要任务,遏制俄罗斯对北约国家的入侵,并且部署更多的海上力量,维护海洋航道的安全,包括在红海和亚丁湾地区的反海盗行动;日本和韩国应加强海上力量建设,促进西太平洋地区的海上安全;澳大利亚应增强与美军的协同行动能力,台湾、印度、菲律宾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应加强防卫能力,确保海洋航道的畅通。

美国认为,这些主要盟国已经建立了现代化军事力量,在保持现有防务开支水平的前提下,只需对资源投入方向进行调整,就能够为维护共同安全利益做出更多的贡献。不过,欧洲国家由于受困于巨额债务和社会福利事业需求,国防预算可能会削减;日本在发生地震和海啸灾害后,在国家重建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韩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也在减缓。而且,美国与盟国之间也会出现利益分歧。例如,欧洲盟国对以色列的安全并不很关心,阿拉伯伙伴国甚至大多对以色列怀有敌意。

就第二大支柱而言,美国希望通过推进中东地区伙伴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减少对美国军事干预的需求。政府腐败无能,安全部队胡作非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财富分配严重不均,是滋生极端主义和暴力行为的根源。在这方面,美国不仅需要对这些国家的军队和警察进行重组,提供训练和装备,还需要实施综合治理,促进政府改革,改善公共服务,在防务部门建立起稳定的文职领导体制。促进伙伴国安全力量建设,不仅是为了替代美国的大规模军事干预力量,而且是致力于从根本上遏制极端主义,消除美国对穆斯林国家实施入侵和占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不过,从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行动中可以看出,若想推动上述问题的解决,不仅耗资巨大,而且旷日持久。总的来说,美国更应该在那些更有前途的国家进行这方面的“投入”。中东地区民主化进程的最新发展趋势表明,如果“阿拉伯之春”沿着民主化的道路发展,将有助于解决政府腐败问题,提高安全部队效能,抑制激进主义,促进信息共享,使该地区的安全风险得以缓解。(胡向春)

战略选择三:将地缘战略重心转向西太平洋

将地缘战略重心转向西太平洋具有两层含义:一是随着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行动的进展以及猎杀本・拉登行动的成功,暴力极端主义的威胁正在减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将实现从人力密集型的平暴稳定行动,向安全援助、促进伙伴国能力建设和反恐情报合作的方向转变;二是美国对西太平洋地区力量平衡的转变越来越担忧。在美国看来,大中东地区―中央司令部责任区的安全威胁仍然严重,但还不及东亚地区―太平洋司令部责任区面临的安全挑战。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朝鲜领导层更迭后,敌对意图更加明显,并且存在着发生崩溃的危险。尽管中美之间在许多国际安全和经济问题上寻求共同立场,但中国军力不断增强,立场更趋强硬,已成为影响这一关键地区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虽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并没有明确将中国列为敌手,但也声称美国将鼓励中国“做出选择,为促进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

日本军备建设也是东亚地区安全领域中值得关注的动向。如果日本军力建设显著增强,军事活动明显增多,而美国并未加强在东亚地区的力量部署,该地区的稳定将会受到损害。该地区其他国家并不愿意让日本替代美国的地位,中国也将更有理由表现出强硬姿态。因此,如果说美国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主要致力于应对中东和南亚地区的挑战,那么在第二个十年将需要更多地关注西太平洋地区的威胁。

根据2012年战略指导方针,美国将保持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常规威慑能力,并维持在发展海洋、太空和网络技术方面的投资水平。该战略选择意在平衡亚太地区的力量结构和力量投入,重心是空中和海上力量。为此,美国需要将投资的重点转向可生存的威慑攻击能力,例如具有较强防护能力的海上作战平台、海底作战系统、远程攻击力量、无人机攻击系统、联合C4ISR系统和网络战能力。美国对地面部队和近程、低载荷战术空军的削减程度,将取决于实施地面作战需要维持的力量水平。

国防预算范文第8篇

1月5日,美国国防部了名为《保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优先任务》的国防战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是美国在新的安全和经济形势下,对其国防战略和建军方向所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将对美军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带来深远的影响。

正式将美国防和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纵观整个《报告》的内容,但凡提及全球各个地区之处,“亚太地区”总是首当其冲,其后依次是中东地区、欧洲地区和其他地区。具体而言,美国将维持对中东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关注和安全承诺,并谋划以“创新的方式”维持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影响和存在,但要求欧洲盟国承担更多的责任。《报告》中的这一处理是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反映。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国防部长帕内塔、参联会主席邓普西等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的,美国将根据该战略把国防和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报告》还提出“美国将把重点放在亚太地区现有的盟国上”,这与2010年以来美国强化与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军事同盟的种种举措是一致的。

在(《报告》中,中国不仅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还是惟一在战略层面被提及的国家。《报告》提出,“长远来看,中国作为一个地区强国,将有潜力对美国的经济和安全产生影响”。此外,《报告》还不止一次提及“美军将能够在投入某处大规模战争的同时,慑止和击败另一个地区企图伺机而动的对手”,还提出美军应能够“通过―场综合运用全域(陆、空、海、天、网电)武器的作战,全面粉碎一个强国进犯的目标”,此处虽有意做了遮掩,但其中明显包含了指向中国的内容。

《报告》的,正式宣告了美国国防和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应对中国将成为美军未来制定发展规划重点考虑的因素。应该说,这一点是奥巴马政府战略思维的集中体现,也是《报告》与美国国防部2005年版和2008年版《国防战略》报告最重要的不同。这样,奥巴马在其第一个任期结束之前,先是通过2010年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扭转了小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基于“敌情”思维的安全战略,随后又通过此次公布的新战略扭转了小布什政府以欧洲和中亚中东为关注重点,以反恐作战为重心的国防战略,最终完成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的全面转型。如果奥巴马在2012年的大选中获得连任,他必将在其连任期内全力推动这一转型的贯彻实施。

重新将应对未来威胁和挑战作为美军建设重点

《报告》在多处提及了转变美军军事建设的重点,其含义均指:美军将不再根据支持长期大规模稳定作战行动需要,确定部队规模和优先发展的军事能力,而是把建军重点重新放在应对未来挑战和威胁方面,并提出执行基于“空海一体战”理论的创新作战概念,维持并发展以击败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为目标的军事能力。

纵观冷战结束之后美军的建军规划,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前,尽管已经没有了苏联作为对手,但美军建军规划的重点始终是瞄准未来威胁、进一步提高美军在传统常规战争中的制胜能力,试图通过创新的作战概念和技术明显领先于对手的装备来维持强大的威慑能力和绝对的军事优势,甚至试图实现“零伤亡”作战。自1992年至今,“前沿存在、由海向陆”、“21世纪海上力量”、“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战争”、“网络中心战”、“基于效果的作战”、“全球警戒、全球到达、全球力量”、“制敌机动、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焦后勤”等思想和概念的提出,均是美军这一思路的体现。“9・11”事件之后,美国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并在全球其他地区执行反恐作战任务,其建军重点也暂时地转移到了“打赢当前战争”上;10年之后,新战略重新宣布,将建军重点重新放在应对未来的威胁和挑战方面,结合美国防和军事重心的转移,这意味着美军今后将重点追求拥有相对于其他国家更明显的军事优势和更有效的制胜能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还直接提出“美军将进行必需的投资,以确保能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之中有效地行动”。这将包括执行“联合作战介入概念”,维持美军的水下作战能力,发展新型隐身轰炸机,改进导弹防御,继续增强关键天基能力的灵活性和效能。其中的“联合作战介入概念”是美国“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之上的一种创新型作战概念,其目标是通过以空海联合为基础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击败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能力。

该《报告》的是美军开启新一轮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它意味着美军今后将追求通过创新的作战概念、有效的战略威慑和明显的装备优势,维持和加强对地区性大国的威慑能力和制胜优势,而且其重点是执行基于“空海一体战”作战理论的作战概念,依托远程打击和导弹防御等关键作战能力,运用美国的全域作战优势,挫败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

国防预算削减的背景下保持美军作战能力

奥巴马在《报告》公布当天的新闻会上指出,美国必须使预算重回正轨,并重振经济,而《报告》目的就是确定美国的战略利益、指导美国国防的各项优先任务和未来10年的预算规划。根据2011年8月国会通过的《预算控制法》,未来lO年,美国国防预算将至少削减4870亿美元,最多甚至要超过1万亿美元。

在国防预算削减的背景下,国防部在《报告》中确立了未来10年美国国防开支使用的基本原则,即优化投资、节约成本、保障重点。其中具体的应对策略包括:反对过多削减国防预算,称大幅降低美军执行任何一项任务的能力都将是不明智的;调整投资重点,不再针对大规模的维稳作战行动优先提供资金,而是把预算放在应对未来威胁和挑战方面;通过严谨、科学的能力评估和项目决策流程,确定重点投资的领域;缩减地面部队规模,同时降低国防部的运转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美国未来10年国防预算面临持续削减,但美军常规战争能力仍将继续提高,其原因是:①奥巴马在《报告》的当天明确表示,美国每年的国防预算“将继续高于美国之后军费前10名国家的军费总和”,并且此轮预算的削减是针对2011年“9・11”事件之后国防预算猛增之后的情形而言的,相对于“9・11”事件之前,美国的国防预算仍处于高位。②近年来美国每个财政年度中的国防预算都包括了超过500亿美元甚至1000亿美元的战争追加拨款或海外战争行动拨款,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出作战部队和美移建军重点,意味着这部分预算可以大大减少,而这是被计入国防预算的削减额度的,因此可以降低国防部基础预算大幅下降的风险。③美国国防部此前已提出了实现“节约1000亿美元”国防预算的降本增效目标,并采取了较多的举措予以落实。④美移了建军重点,今后将有更多的基本国防预算被投入到维持和发展应对未来挑战与威胁的军事能力方面。

国防预算范文第9篇

美国国防预算削减对全球国防工业的影响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防务市场,其国防开支约占全球国防开支的40%,武器采办开支约占全球采办开支的50%。美国国防预算的削减对全球国防工业有重大影响。2011年美国《预算控制法案》规定,2012~2021年,美国将削减4870亿美元国防预算。该法案还提出,若国会不能对削减赤字的计划达成一致,自动减赤机制就将于2013年1月启动,在2013~2021年间削减1.2万亿美元开支,国防预算削减量占其中4920亿美元。不过,国会至今尚未确定自动减赤机制的生效时间。美国国防部及工业界认为,若自动减赤机制最终启动,美国防工业基础将无法保留某些技术能力,且无足够需求维持某些领域内的企业生存。由于欧美国家国防预算的削减,2013年全球国防开支仍将继续下降。不过,印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西等国国防预算增加将对此有所缓解。

2013年,美防务合同商在进度和预算计划内完成项目的难度加大,这些项目可能面临3种情形:(1)严重的延期和成本上涨;(2)削减规模;(3)终止。无论自动减赤机制是否启动,国防预算削减的压力都将存在。

为应对伊朗与朝鲜核威胁、中东持续暴乱和不断增加的网络攻击,美国将审议国防与安全政策和投资重点问题,并采取措施满足国家安全需求。美国全新的国防战略形势和最终的国防预算,将为国防合同商提供必要的指示,以保持适当的人员规模、合理的业绩预期。为应对美国政府的采办削减,美国军工企业将增强其在新兴市场的地位,尤其是对印度、巴西、韩国、日本、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和阿联酋的出口。这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财富的增长、安全威胁的增加,希望购买先进武器系统,而美国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欧洲军工企业也将参与这些市场的竞争。

欧洲国防工业的合作

2012年,欧洲国家继续削减军事和安全投入,欧洲防务市场的发展受到抑制。为减轻国防预算削减造成的影响,欧洲国家希望通过增加欧洲内部的国防工业合作、改善出口管制体系、积极为武器出口提供支持,提振欧洲国防工业。此外,通过私有化和出售不动产来应对预算削减的努力也很明显,但这也增加了国际市场上欧洲军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欧洲国防工业能力。

首先,2012年欧盟范围内高层次的双边合作较为明显。借鉴英法两国2010年国防合作协议的模式,法德两国在2012年6月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合作领域涉及航天技术、地面系统(包括未来火炮系统和轻型作战系统)、直升机、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海军装备和后勤,尤其关注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法德两国将分别在航天、地面系统、直升机、军用飞机和导弹防御这5个领域各成立一个工作组。根据意向书,法国承诺接受德国加入英法已实施两年之久的关于未来无人机技术合作协议。这些协议表明,基于项目的双边合作已成为欧洲国防工业的发展趋势。法国在英法和法德协议中的姿态表明,法国希望自己在欧洲防务与安全合作中发挥核心作用。

其次,欧洲希望通过改善出口管制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开放欧洲市场、提高军贸效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于2012年4月生效的英美军贸合作协定(DTCT)。该协定允许美国和英国政府间的某些军事装备和服务的出口无需单独的出口许可或批准。由于供应链简化、出口管制管理负担降低,服务于政府项目并建造大型平台的企业会从该协定中受益。该协定还强调了国际合作对于复杂军事平台设计和建造的重要性。此外,英国已与日本、法国和巴林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在积极与巴西和土耳其拟定军贸协议。英国的这些举动表明英国希望加强其在军贸合作领域的主导地位。

2011年底生效的《欧洲国防采办指令》对消除欧洲市场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发挥了重大作用。该指令严格限制欧盟国家间的军贸补偿,旨在开放欧盟防务市场,接受更大的跨国竞争,并将对欧洲国防投资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另外,许多欧盟国家已实行了《交易指令》。该指令要求欧盟成员国建立三级许可系统,为管制的军事装备设立交易标准,简化军事装备内部交易程序。通过委托、协调和简化许可项目,使受军事管制的装备在欧盟内部交易更有效率。

军工企业的并购特点和趋势

2012年航空航天与国防市场的并购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复苏的民用航空航天市场推动了大规模整合;二是除少数大规模整合外,主要为网电安全和光电/红外领域的小规模并购。2012年并购交易额大约为2011年的两倍。

2011年航空航天与国防市场并购活动的特点是一些大型企业的拆分,与其形成对比的是,民用航空航天市场的大型并购是2012年的主要特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以184亿美元收购古德里奇公司。此外,EADS公司和BAE系统公司的合并谈判也备受瞩目,此次谈判的目的是打造全球最大的防务航空航天集团,虽然由于法、德、英三国政府无法在利益问题上达成一致而导致这次谈判失败,但这也是大型军工企业为应对当前的挑战而做出的尝试。为保持市场竞争,美国主合同商之间进一步整合的机会不大,但欧洲的情况却不太相同,BAE系统公司与EADS公司的合并尝试可能预示着欧洲内部大型军工企业整合新时代的到来。

除少数大型并购外,欧美地区其他领域的并购活动规模较小。军工企业的并购侧重于相关民品市场以及地域上的扩张,网电安全依然是并购重点,同时拥有无人机和光电/红外技术的企业也受到青睐。将光电/红外能力向相关市场(如医疗系统)转移的趋势非常明显,无人机系统在民用运输、石油与天然气设施安全等领域也出现了新的机会。

国防预算范文第10篇

“指南”是美国在经历了10年反恐战争、需大幅削 减预算以改善国内经济的时机提出的,是美国国家安全 团队和多个政府部门对美国战略利益广泛评估并充分 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产物,旨在回答10年战争结束后美 国需要什么样的军队的问题。美国必须将目光转移到伊 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之外,缩小常规地面部队的规模,继 续摆脱已过时的冷战时代军事体系,为未来所需能力 领域投入更多资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实力,继续维持 美国的军事优先策略,保证美国能灵活、有弹性地应对 不可预知的威胁。

国防部长帕内塔

“指南”真正代表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历史转变,它承 认美国在经历了10年战争和国防开支大幅增长后,正处 于一个战略转折点上。“指南”的制定主要考虑了四个 指导原则:一是美国必须保持世界上最好的军队,以保 障和维持美国在全球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二是必须 避免军队出现“空心化”。三是国防预算节省的目标必 须以均衡的方式来实现,而不是以同比例削减的方式来 实现。四是必须保留纯志愿兵役制部队的质量,并保证 现役人员及其家庭对军队的忠诚。美军实现未来部队的 目标:①未来联合部队将更精干、敏捷、灵活,部署更快 速,同时具有更好的创新性和技术优势。②重新平衡美 军全球部署态势,增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兵力投 送和威慑能力。③继续加强美国与关键盟国的关系,建 立新伙伴关系,以创新的方式保持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 的存在。④在部队规模和结构调整过程中,美军必须拥 有对抗并击败任何侵略和对未来战争作出响应的能力。 新战略结束了美国必须在同一时间应对几场冲突的能力 要求,但将保持在同一时间对抗并击败超过一个敌手的 能力。⑤在削减国防预算的同时,继续增加在特种作战、 情报监视侦察、无人系统、空间等领域特别是网络电磁 空间领域的投入,将增加美国的快速动员能力。

海军作战部长格里瑞特

美海军在亚太地区将更多地通过增强与现有盟友 的伙伴关系和拓展潜在新盟友的行动落实新战略“指南”,而不是通过 大量增加海军舰船的方式。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

亚太地区已首次成为美国安全关注的中心。美国过去几年已调整了 在该地区的态势,“指南”反映了这些变化。

美智库专家评新国防战略

列克星教研究所专家分析谁是新战略的“赢家”

由于新“指南”在地缘战略上进一步 强调了亚太地区的重要性,在能力发展上 更加重视“情报、监视与侦察”、反恐、对 抗反介入作战、反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以及 网电作战能力。因此,新“指南”后, 最大赢家是以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和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佩里等为代表的新 保守派。他们主张美国未来应重点应对中 国和伊朗等新兴竞争对手,加大航空航天 等可能改变美军作战样式的技术领域投 资,反对保留大规模地面部队。

第二大赢家是快速力量投送装备及 其保障力量。如果美军期望能在打赢一场 大规模战争的同时“打乱”另一对手的作 战计划,那么它必须要能快速、猛烈的打 击对手,突破敌方防御并挫败其反介入行 动。这意味着美国需要新型战略轰炸机、 新一代加油机、“全球鹰”无人机等远程 航空力量,以及F-35等一系列更先进甚 至隐身的新装备。美军对空基ISR平台的 需求,可能由能提供海量视频数据的非隐 身平台,转向可搜集各类信息并能执行电 子战任务的高生存力平台。此外,美军可 能重点发展天基通信系统和导弹预警、成 像侦察、信号情报、气象卫星等天基ISR系 统。导弹防御系统可用于对抗首轮打击和 保护前沿部队与基地等,也将受到重视。

作为海上力量投送的关键,水面舰艇 和攻击型核潜艇将受到关注。但有专家 认为,水面舰艇中航母的未来发展前景堪 忧。原因是航母载员多、价值高,―旦被西 太平洋地区的强敌击毁,将使美军遭受重 大打击。而在西太平洋和东北亚地区当前 的威胁环境下,美军也不太可能在该地区 实施两栖作战,因此两栖战舰艇也不会得 到过多重视。

“指南”提出“有可能通过规模较小 的核力量实现威慑目标”,这表明核威慑 力量可能出人意料地成为赢家,美军未来 的核态势或将发生实质性变化。另外,美 陆军也可能成为赢家。虽然陆军兵力规 模将被削减,但美陆军在近20年来将第 一次有机会静下来认真思考如何打赢未 来战争。在近年来的重大装备采办项目几 乎无一例外地惨遭终止后,美陆军现在 可以重新思考未来能力需求及获取这些 能力需发展的技术。

美国战略预算评估中心专家认 为新战略未考虑预算进一步削减问题

美国之所以推出国防新战略,一方面 是威胁变化的原因,另一方面是2011年8 月通过的预算控制法案引起国防预算削 减的原因。根据预算控制法案,美国2013 财年国防预算总额将降至2008财年的水 平,未来10年,美国防预算将削减4800 亿美元。新战略正是基于这一预算削减 额度制定的。但2011年11月,由国会两党 组成的超级委员会未能就削减112万亿美 元的财政赤字问题达成共识,这意味着 除非国会和政府有所行动,否则包括国 防部在内的美国政府的所有预算项目都 从2013年1月开始自动等比例削减,这会 使国防预算再额外削减5000亿美元。而 新战略实际上回避了这一可能性。因此, 新战略仅仅在国防预算削减不超过4800 亿美元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实施。国防部 官员也承认,如果强制削减法生效的话, “指南”将意义不大。

就美国当前的财政状况而言,国会很 难找到避免强制削减预算的有效途径, 国防部也不能应对预算进一步削减所 带来的影响,包括通过削减其他领域的 开支保护关键项目等。如果强制削减法 生效,将使美国防预算回落至2007年的 水平,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14%。回顾历 史,由于冷战结束,美国防预算从1985年 的最高点降至1998年的最低点,降幅达 34%。因此进一步的预算削减是可能的, 尽管需要重新思考美国的军事战略,但 国防部开始考虑预算进一步削减问题将 是明智的。

美国战略分析专家劳伦・汤普 森博士认为美国内经济政策 将影响新战略的落实

奥巴马政府在其新的国家安全政策 中提出要更加关注东亚地区,这一决策 是必要的、及时的。经过在伊拉克和阿 富汗的10年战争,美国需要向其在西太 平洋地区的盟友重申对该地区的承诺, 以打消他们的疑虑。然而,奥巴马政府 当前的国内经济政策似乎与其制约中国 在该地区力量不断发展的目标相悖。美 国政府不但没有正视中国的贸易和货币 政策,而且还给本国生产商施加巨大压 力,使其难以同中国竞争。

中国的崛起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更大程度上是源于其经济活力而非军事 主张。奥巴马政府从未能真正地抓住中 国崛起和美国衰落之间的关系问题。奥 巴马执政伊始,这一问题已显而易见。 在奥巴马就职的当月,美国对中国的贸 易逆差就达210亿美元。尽管在当前任期 内,美国改善了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 在能源产品方面甚至转变为净出口国, 但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逆差却在不断扩 大。因此,中国成为西太地区占支配地位 的国家,是由于其经济高速发展,而非该 地区军事力量平衡发生任何倾斜。

另外,奥巴马政府的国内政策也给 美国生产商带来了更大压力。例如,位于 加利福尼亚洲的世界最大稀土企业,在 美国政府一系列环境限制政策和中国低 价进口产品的双重压力下,在上个10年 初宣布破产,使中国几乎全面垄断了从手 机、雷达到导弹制导系统等所需的关键 材料的生产。

上一篇:安装预算范文 下一篇:绩效预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