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范文

时间:2023-02-22 11:53:31

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范文第1篇

一、教出古典诗歌的“诗味”

诗自有诗的特质,诗自有诗的尊严。诗歌虽然和其他文体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与小说相比它不要求具有完整的人物形象,更不必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刻画人物。中国古典诗歌追求“情趣”,讲究“神韵”,这种情趣神韵蕴含在寥寥数语中让读者去揣摩,去感悟,正如严羽所言,“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因此,古典诗歌教学不能进行浮于文字的朗读、脱离情感的串讲,更不能无视其“神韵”,将它们不加辨析地翻译成现代文,然后理性地拆解诗境,而是应该用诗一般的、感性的语言营造出一个个神韵俱现的境界去接近诗的境界,否则便会“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旨矣”(王渔洋)。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的确,“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关键在于诗可以歌以咏之。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诗歌的节奏鲜明而强烈。诗的功用偏于抒怀遣兴,而情趣则低回往复,缠绵不尽。因此,不同的诗歌往往奏出不同的内在情感节奏,那是诗人创作时心脉搏动的旋律,或刚猛若飞瀑,或柔和似秋溪,或迅疾如夏雨,或舒缓似春风……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它的外在结构与语言的声韵上,诗有诗律,词有词牌。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可以说音律性是诗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关键,《诗经・关雎》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正是重章叠句的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字的点缀充分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

二、教出古典诗歌的“古典味”

中国古典诗歌“贵比兴,多寄托”,讲究“微言大义”,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古典诗歌的作者因受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的浸润滋养,因此常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些艺术手法隐蕴在文字中,显得含蓄蕴藉。

寄情于景,寓意于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诗人言志抒情,常常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创造一系列意象,给人一种情景交融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孙绍振先生认为,诗歌的意象符号的创造大致可分为描绘式、浪漫式、象征式,而描绘式以中国古典诗歌最为发达。同时,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自成系统,有章可循。如月亮是思乡情愫的寄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梅花是坚韧不屈的代名词。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此外,古典诗歌的教学还要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题材、风格有所了解。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这类诗歌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描写的景物之中,清新自然,如《山居秋暝》《钱塘湖春行》。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质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朝天子・咏喇叭》。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带着学生去识别题材,了解艺术手法,明悟意象所指,揣摩文外曲致,只是简单地、泛泛地去翻译、朗读、背诵、默写,那么学生必定只是在古典诗歌的表面上快速地滑过而已,所谓精神上的陶冶、思想上的熏陶便无从谈起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古典味”有所了解,那么他们在古典诗歌阅读过程中即使不能完全理解诗人之意,也能感知、领悟到诗人通过意象所营造的氛围与美感。而这种感知和领悟才是真正沉淀在他们心灵深处的语文。

三、传授一些读古典诗歌的方法

1.诵读涵泳――感悟诗味的不二法门。新课标第4学段阅读教学教学目标第9条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其中“诵读”二字就表明了古典诗歌对语言形式美的要求极高,讲究平仄、韵律,强调了唯有出声的诵读方能体味其中的声韵之美。诵读涵泳首先要读通,读出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古典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节奏有基本的了解。古典诗歌的诵读涵泳更要读透,掌握感情基调,如《归园田居》的平淡恬然、丰美真淳,《春望》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渔家傲》的壮志难酬、苍凉悲怆,《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迈奔放、慷慨悲壮,《无题》的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同时,韵脚要读得清澈而绵长,吟出诗的神韵味。

2.联想想象――走入诗境的重要途径。意境是作者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上。古典诗歌更是追求“画境”的创造。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从而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只28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铺陈9种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在想象中,9个牵连着作者羁旅愁思的意象有机地构成了“画境”,情与景谐,思与境同:暮秋的黄昏,―个倦怠满面的游子,手牵着一匹不堪重负的瘦马,迎着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从缠满枯藤的老树旁走过,看到暮鸦独栖枯枝;他从横架子溪流上的小桥上走过,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人亦返家;而自己的家却在千里之外,不禁悲上心头,肝肠寸断。就像袅袅炊烟融入空气,在想象中学生与作者时隔“千年”同处一境,彼此走近。作者眼中的景,便成了学生眼前的景;作者胸中的情,便会激荡在学生心田。

3.探幽察微――揣度诗意的有效方法。如果说小说是文字煮成的饭,那么古典诗歌就是用语言酿成的酒,点点滴滴尽显语文的韵味。短短数行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寥寥数语传达了无限的蕴意。古典诗歌语言之凝练自古便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美谈。这一字一句便是全诗“幽微”之处,是最能体现全诗神韵、彰显诗意的“诗眼”,是全诗的灵魂。因此,古典诗歌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发现、开掘潜隐在语言文字里的细微、精妙而蕴含深奥的内容,以求融会贯通。如教学陈子昂的古体诗《登幽州台歌》,要抓住“独”字来揣摩作者抒发的那种沉重的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之感,体会诗人那种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慷慨悲愤之情。教学苏轼的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时,要抓住“狂”带动全文:狂――老夫狂――老夫聊发少年狂。

同时,对古典诗歌的“探幽察微”要防止繁琐地分析讲解字词,而忽略品味赏析、整体把握的做法。否则不仅破坏了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也破坏了审美者审美时主观体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到头来,一首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杰作让学生只收获了干巴巴的只言片语。

古典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整体;字词句;意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一、古典诗歌整体欣赏

整首诗的欣赏这要求我们具有全局观念。既要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全诗的内涵,解析诗中的趣味。又要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诗歌的人生哲理,品味诗歌带来的美学价值。

《踏莎行》是贺梅子的著名的作品。“杨柳回塘,鸳鸯别浦。”开头两句便勾勒出一个绿树环绕,鸳鸯戏水的池塘。荷花在绿叶的托浮下更显优美,作为男女爱情象征的鸳鸯双宿双飞,与水中独自摇曳的荷花形成对照。后一句中“池塘涨断莲舟路”,不甚宽广的水面上,绿色的浮萍遮断了小舟采莲来往的路,我们不禁感叹道,菜莲,谁又能够去欣赏那荷花呢,最后只不过是孤零零的而已。后一句“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无蜂蝶”却仍旧向往着“幽香”,这是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芳心苦”着眼于一个苦字,这个苦,更是作者处境的悲哀寂寥之苦。这里作者用荷花自喻,实际上则隐含了自己的命运多舛。最后的结尾两句巧妙的将荷花的品质与自己的人生遭遇结合在一起,突出了自己不作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式人物”的高洁志趣,不与统治阶级同流河污。但是,诗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出作者怀才不遇的迁世之悲。同时这首诗塑造了完美的意境。荷花、绿萍、云、雨交互组合,情景交融,将荷花喻自己,抒发内心怀才不遇的愁苦寂寥,托物喻志的手法浑然天成,实乃词中之龙凤耶!

笔者认为,对诗歌的整体欣赏难度较大大,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要求较高。它要求我们在欣赏过程中综合把握字、词、句的特色,把握每一句话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整体欣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仔细体味并总结。

二、诗歌的意境欣赏

意境是我国独创的一种艺术审美范畴,诗歌中“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其中称:“诗有三境”。提出了意境、物境、情境三境说,后又有人说,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所展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南宋人黄N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迷其中竟不知已到黄昏。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香飘四溢,色彩缤纷的,幽杳中又有神秘的世界。这样的景色让词人又惊又喜,迷醉其中。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穿梭的情景,可谓词中有话,话中有词,寓情于景让人切身体会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意境是虚幻的主观感受,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感情不同,大多数时候对意境的欣赏常常带有个性色彩。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幽静空灵,不为世俗的忙碌所侵扰,对于一个追求高雅生活的人来说他一定能将自己融入此情此景中并且产生优思禅思。但是对于一个追求功名利禄,忙于世事的人来说或许又是平淡无奇。

寓情于景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对意境的欣赏需要我们与作者有情感上的共鸣。意境与情感本应当分别说明的。但是笔者认为,对意境的欣赏需要我们将感情彻底融入其中。诗中必言情,诗中必有情,诗人将创作时内心的情感通过景物、意境等来传达。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因为某一时刻的内心情感从而出发产生共鸣。马致远的《天净沙》,通过各种景物的描写所营造的意境让漂泊在外的游子产生对故土的无限思念之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是可以理解,而这份情究竟有多重有多深,我们又怎能感受得到,更不能体味“断肠”所包含的辛酸痛楚。或许,对于一个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又别有一番滋味吧!

三、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上对诗歌欣赏

1.修辞手法在诗歌中比较容易理解,八种修辞手法中诗歌通常有比喻、夸张、拟人、对杖、典故。相对于对杖,用典来说,比喻、夸张、拟人在古典诗歌欣赏中难度不大,且非常常见。笔者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释。只针对对杖和典故展开说来。(1)对仗,是诗词中对格律的严格要求。对杖的巧妙体现出作者对诗词格律的深刻理解和诗歌创作中的匠心独运。诗词本就是具有音乐美的艺术,而对杖使诗词的这一特点得到充分展现。(2)典故,又称为用典。“所谓典故,修订本《辞海》、《辞源》都解释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盖文章之外”的“事类”,这是其一;其二,更重要的是,典故言简意赅,言有所指,或言约意丰,意在言外,起到“明理征义”、借古喻今之作用。”,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咏怀。

2.另一个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这里只谈比兴、渲染、托物言志等几种。比兴手法是用比喻或者借物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见于先秦两汉,犹以《诗经》为典型,而在之后的诗歌中并不常见。如《诗经》中的《关雎》,用关雎鸟求偶比而起兴引出男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白描手法在景物描绘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法,用粗勒的线条勾画美景而不做细致的描绘。最典型的便是《天净沙.秋思》短短几十个字便描绘了一幅落日秋景图,而诗人的思乡之情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清新,淡雅,高洁,灵秀;渲染也是描写景物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渲染主要用于营造诗歌的气氛,或悲凉、或孤寂、或欢快,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情绪。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驿外”“断桥”营造出了梅花的孤单寂寞之情,为下文写梅花渲染了气氛,从而更好的突出了梅花高洁的品质。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便是托物言志,即通过外在的事物来写自己,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将自己的人生理想理想和高洁品质融入诗歌中表答出来让读者自己体会。南宋故臣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高傲孤寂,不屑与“百花”为伍。它坚持自己的品格,不与世俗争艳。同时决不向北风低头的顽强精神,体现出不畏强权,坚持自我的精神。这里的“北风”实际隐喻来自北方的元朝统治者。他们灭亡了国家,却无法征服像作者一样的铮铮铁骨。诗人通过写而表达自己的心境。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如于谦《石灰吟》,郑板桥的《咏竹》等等。

诗歌的欣赏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或者由整体到局部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整体中有局部观念,局部中有整体观念。同是要在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方面对诗歌有双重把握,不失其表不失其里。从表面来看,字、词、句、联,表现手法及诗歌整体。从内部来看,诗歌的感情,意境,象征性的表现以及话外之意。要善于从整体把握,而非一个方面的单独欣赏。尤其注重表现手法和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表现手法是诗歌在外美,意境则是诗歌的内在美,在诗歌欣赏中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参考文献:

[1]《杜甫》.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53页―54页.

[2]许心传:中国典故类别.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2007(10):96-97.

古典诗歌范文第3篇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出现了唐诗、宋词、元曲繁荣的盛况。步入现代社会,诗歌的创作就进入一种或“迟滞”或“前卫”的创作怪圈。创新成了一种“新瓶装旧酒”的“创新”,传承成了一种“旧瓶装新酒”的“传承”,这新与旧的酒与瓶是否真的契合了呢?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较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Z《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一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古典诗歌范文第4篇

诗歌含蓄美有哪些表现形式?这种含蓄的表达又如何体现出美?下面我们来稍加探究。

首先,诗歌含蓄美的表现之一就是朦胧性。清人杨廷芝指出,含蓄实质是“含虚而蓄实”,是一种虚与实的统一,也就是说,它既有客观实在性,又有主观虚灵性及朦胧性。古典诗歌是以写景状物抒情为主要特征,但诗人在创作中却往往“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强调“象外”、“景外”之旨、之味,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熔铸在具体形象里,让读者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透过诗中形象,从诗外去联想、想象、补充和加工,从而体味那“超然象外”的意蕴。这种欣赏者审美感受的不确定性,即朦胧性,就产生了诗歌的含蓄美。如著名的《锦瑟》诗,借助比兴、象征、用典等多种艺术手法,寓情锦瑟,抒怀寄慨,创造出色彩浓郁、含蕴丰富的意境,具有“不专于一意”的朦胧性与博通之趣,从而“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产生了朦胧美和含蓄美。

诗歌含蓄美的表现之二是寄寓性。诗歌创作是诗人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但诗人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把自己的主观情志寄寓在形象的描摹与刻画中,托有形的形象之物,喻无形的抽象之理,借具体的客观外在之事物,言凝练的主观内在之情志。而要表达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含义,需要运用一些寄寓手法来加以表达,诸如隐嵌式的双关,托物式的比拟、象征、讽喻,融入式的“以景寓情”等,做到景物的情感化,情志的景物化。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运用双关含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再如隋无名氏的《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二字,实以谐音之语,隐喻双关之意:莲子,怜子也。青者,清也。在女子内心深处,情郎之性情,正是清如秋水,教女儿怎能不爱?此一采莲、弄莲,最富南朝民歌之情韵。此外,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如于谦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而含蓄地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诗歌含蓄美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曲折性。清人袁枚说:“凡做人贵直,而做诗文贵曲。”曲折的表现方法,成为古典诗歌创作的一条重要法则,清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是对长期艺术实践经验的准确概括。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写罗敷的美貌,不是一板一眼地去直叙实写,而是从虚处入笔,通过“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诮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样间接的曲折描写,引人对罗敷的美丽联想无限。凡此避开正面实写,间接地通过侧写反接、烘云托月、迂回曲折的手法,实则都是通过与此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的“周围其他事物”的曲折途径,来揭示客观事物的某些本质。这样,不但使诗歌创作“善藏其拙,巧乃益露”,并使欣赏者获得充分的想象与联想的天地。

当然,诗歌含蓄美的创造有一个重要的准则,即诗内之情、诗内之意的根本在于诗内之景、诗内之境。“诗外之旨”必须通过贮藏在“诗内”的意象与技巧来表现,欣赏者在艺术审美过程中获得的“文外曲致”必须首先依赖诗人在诗中的创造,诗歌作品中暗示性的内容与技巧,是诱发欣赏者想象与联想的酵母,也是诱导艺术审美者“通”向作品“幽处”获取艺术美感的“曲径”。王国维说:“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诗歌中所谓“意与境浑”,不但是客观之“境”与作者之“意”的契合交融,并且最终应该是作品之“境”与读者之意的契合交融,即客观审美对象与作者审美认识、艺术审美对象与读者审美感受的创造性统一,也是“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的创造性统一。没有这样的统一,就没有诗歌的艺术美感,也就不会有含蓄美的产生。

古典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表达形式;意象;典故;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11-01

何其芳曾在《关于写诗和读诗》中写道:"诗是一种最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和谐的程序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具有形式整齐,内容丰富,韵律严格,修辞手段多样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广泛受到国内外读者的青睐。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和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也受到中西翻译家的重视。翻译家们试图把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成英语,然而汉语和英语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必然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可译性,即使汉语诗歌的意思能够翻译成英语,诗歌的意境也会大打折扣,翻译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古典诗歌的美感缺失。

诗歌由于它形式的整齐, 韵律的严格以及内容的凝练,需处理的不可译的成分颇多, 给诗歌的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很多的翻译家与诗人都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雪莱曾说:"译诗是徒劳无益的,把一个诗人的创作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犹如把一朵紫罗兰投入到坩埚,企图探索它的香味和构造原理。"。美国著名诗人Robert Frost 也曾说:"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诗歌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这成为诗歌不可译性的强有力论据。

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本文将从表达形式、意境与典故的不可译三个方面以具体的实例来解说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

1.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

1.1 表达形式的不可译性。诗歌之所以与散文小说不同,主要体现在其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中国古代诗人探索多样的表达形式来体现诗歌的形式美和韵律美。古诗形式难以英译。就诗的外型看, 每句字数相同与否, 使中国古诗的外型或呈方阵, 或呈长短句式。英诗的行数和每行的音步数固定, 但字数不固定, 外型都呈长短句式。用英诗绝对不能再现呈方阵的古诗外型, 但有可能译出近似原诗的长短句式外型,但是其中的美感会荡然无存。

例如下面的回文诗:

赏花归去 马如飞,去马如飞 酒力微。酒力微醒 时己幕,醒时己幕 赏花归。

该诗写诗人饮酒后,微醉,然后跨马赏花,这首诗仅用了十四个字却起到了二十八字的作用。读起来声调和谐,婉转悦耳,极具音乐美感。但是这样特殊的诗歌形式在英文中很难找到相应的对应形式。可以说是不可译的。

1.2 意象的不可译性。中西诗歌都强调意象的运用。中国古典诗歌表现得更为明显, 中国古代诗人讲究含蓄,往往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所谓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意境本质上是古代汉语的产物,它特别适宜在古代汉语语境中生长,也只有在古代汉语语境中才能够被广泛地理解和接受,正因为意境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意境是不能被完整地翻译成英语的。汉语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意象的运用,但是这些意象一旦被逐字地翻译成英文就会给读者一种堆砌的感觉,而且意境中所具有的美感也会消失。例如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该诗中意象虽似随意堆砌, 却给予了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翻译家Cytril Birch 将其译为: "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

这种将意境简单堆在一起的翻译,让中国读者很是不习惯,如果不是对这首诗很熟悉了,只看英文译本我们根本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根本看不出诗歌里流露的是诗人无限的羁旅之思。诗歌之意美往往在于如何说, 而不是说什么。这种利用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写出的句子, 翻成重形合的英文后, 意境就所剩无几了,原来诗歌中的主题思想也很难表达到位。如果硬要翻译这样充满意境美的诗句, 那就必须割爱,也就是必须牺牲原诗的意美。

1.3 典故的不可译性。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很深的典故。中国古典诗歌篇幅短小, 语言精练, 诗人经常在一句话难以容纳或不便言明时,使用恰当的典故, 表达自己丰富、微妙和复杂的情绪。这些典故往往包含神话故事、传说、名人轶事、历史事件或其他诗人的佳句。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 西方读者对于这些知识不甚了解, 如要在原文中将其悉数译出以求达到原文读者读诗的效果, 则不免冗长拖拉;如果将诗歌中的典故简单处理,又会使其中许多隐含的意义难以准确表达, 让读者联想的空间就不复存。例如,李商隐的诗歌《锦瑟》,诗人在简短的诗中用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啼鹃、鲛人泣泪和暖玉生烟。这几个典故的运用使得该诗具有一种朦胧的意境,《锦瑟》是历来被人称道的一部李商隐的佳作,虽然字面意思易于理解,但是其诗歌固有的朦胧美隐约让人难以把握。其文字锦绣华美,情意缠绵悱恻。

接下来看一下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译文,他将上面的四个典故分别译为"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It seemed long 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和"From sunburnt emerald let vapour rise"。中国读者在看到这些英译典故的处理方式时会感到很陌生,外国读者对这样的翻译估计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之美。这并非是许先生翻译的不好,确实是由于文化等差异造成了诗歌的不可译性,让诗歌在翻译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来的美感。

2.结语

由于两种语言的文化巨大差异,中国古典诗歌除了表达形式、意象和典故不可译之外,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可翻译性,例如音韵和修辞手法的不可译性。总体来说,英译中国古诗行不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翻译古典诗歌的努力就要停止,不过既要译诗, 只好在不可能的范围里找出个可能来,在尽可能传达原诗歌意思的前提下,在探索其他的。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 申静.从文化角度看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英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古典诗歌范文第6篇

一、知人论诗,知世论诗

古诗歌的鉴赏是从诗歌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入手的,古诗歌中总会有一些让人觉得意境和语言都很优美的句子,如果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话,学生读起来就会更加的鲜活,会主动的将自己的个人经历情感体验跟作者产生互动,进一步去体验作品的离愁别恨、诗情画意。

例如读到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时候,如果没有对当时唐朝内外形势的了解以及对杜甫本人的境遇的感知,很难从诗句中体会到安史之乱前后作者内心对颠沛流离的战乱之苦的控诉,难以真正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给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够感受到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心情是如何的以及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心情是从何而来。

而新课程背景下的知人论诗、知世论诗也要渗透进一些新的方式方法,不能够使用传统的老师正襟危坐讲,学生认认真真听到传统模式,在进行知人论诗、知世论诗的背景学习的时候,可以采取小组学习、角色扮演、小话题辩论等多种方式,讲述的时候,称述语言也尽量的生活化语言尽量平实,拉近学生和作品背景的距离,促进学生主动地去感受古诗歌作者的真切情感,从而获得真切的感悟和启迪,为接下来对古诗歌的深度品读、鉴赏作好铺垫。

二、揣摩意象,沉浸意境

意象,是空灵的。意象中的“意”是古诗歌作者在经历了现实生活之后形成的不同的思想感受,而内化到古诗歌中的“意”又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高度,在感性中加入了理性的渲染,在理性中渗透了感性的内涵。而其中的“境”和“象”则是有着作者很典型的艺术加工以及读者品读之后形成的高于简单物象的升华。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各种实际存在的食物在作者巧妙的链接下经过读者的思维深化创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意象空间。读过之后,一个落寞、孤寂、思恋家乡等错综复杂的情感综合中的天涯孤旅者跃然纸上。所以,在古诗歌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意象,是提升古诗歌教学的重要方面。

三、诵读吟咏,体会诗美

诵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诗和歌是出自同宗,古典诗歌在创作的时候都依据韵律和节奏,所以古典诗歌往往带着韵律的美,所以提升古典诗歌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很重要的一步就是通过诵读赏析通过“读出来”来体会古典诗歌的优美所在。例如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仅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字里行间也有着磅礴的意境,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首作品有着激昂跌宕的韵律。作品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气势恢宏节奏激昂铿锵有力,而接下来的下阕伊始又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开篇节奏忽然平缓糅合下来也为最后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情感奔放留下伏笔。整个作品时而气势磅礴时而自由酣畅时而铁骨柔情,诵读出来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作品的优美,促进学生更深刻的感悟。

古典诗歌是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古典诗歌虽然往往篇幅不大,但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好古典诗歌却颇有难度。如果教得好,能够点燃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激情,引起对古典文化的热爱甚至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并终此一生热爱古典诗歌,但是如果教得不好,又会把美丽的古典诗歌变成“任务”不仅仅学习过程粗糙乏味,而且会使得学生对古典诗歌产生负情绪,使得古典文化的传承难以为继。所以在当前的古典诗歌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传统的知识传授、诗歌内容、考点、语言等方面,同时在教学中也要通过知人论诗、知世论诗、揣摩意象、沉浸意境、诵读吟咏、体会诗美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兴趣、情感价值、态度等方面。通过对古典诗歌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希望藉此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古典诗歌范文第7篇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抒情性是最强的,它是集形式美与情意美于一体的,此外,古典诗歌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抓住古诗的这些特点,运用诵读、音乐、绘画等多种激趣方法,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和获得审美愉悦。

(一)诵读法

诵读是古典诗歌教学的前提。要想搞好古典诗歌教学,必须从诵读入手。

诵读训练常用的方法很多,按照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由读、轮读、领读等;按照诵读内容的差异,可以分为全篇读、层次分读与重点读等;另外,按照朗读者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教师范读、听录音范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个别读等。上课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方式,既使学生能参与其中,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还能避免课堂单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诵读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要读准字音;第二,要读准停顿,读出节奏;第三,要读出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如在杜牧的《泊秦淮》的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准节奏,其节奏的规律是:第一句为2-2-2-1,第二句为2-2-1-2,后两句是2-2-2-1,变化快慢明显。进而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其中的“笼”、“近”、“不知”、“犹”应该重读,前两句应该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尤其以“恨”的感情最为强烈,第四句的“隔江犹唱《花》”的“唱”字应该读的稍长一些,造成一种回味感,“花”要一字一顿。

值得指出的是,诵读法是一种可以贯穿阅读教学始终的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遗余力地组织学生反复诵读,反复品味,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在对诗歌理解的不断深入中提高诵读的水平。

(二)音乐激趣法

在各种文学样式中,古典诗歌是最强调音乐性的,其产生的最初阶段,是与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诗经》、《离骚》、乐府、宋词、元曲等这些都是当时直接用来歌唱的歌词。古诗的音乐性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两方面,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长短不同的音有规律的重复。诗歌中的停顿也是形成节奏的重要手段。借助音乐歌曲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往往可以收到语言难以企及的效果。(1)可以采用背景音乐导入意境。例如,在教学《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时,可以套用《彩云归》的曲子,意境和风格都很协调,再如在鉴赏唐朝诗人张若虚的那首旷世之作《春江花月夜》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在悠扬的丝竹管弦中形成对古诗语言的顿悟,领悟诗中深远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采用背景音乐能制造一种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去,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情,体悟诗意。(2)唱诗。现代的流行乐坛有一种唱诗的现象生成,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词已经被著名的作曲家谱成了曲广为传唱。比如《诗经》中的《蒹葭》被翻唱为《在水一方》,还有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等,这些都可以拿来教唱学生,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使深奥的古诗变得通俗,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用音乐辅助古典诗歌教学,可以创设目的性很强的情境,优化课堂氛围,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这只是一种辅的方法,教师在借助音乐辅助古典诗歌教学时应有明确的目的,所选的音乐或歌曲的题材或表现的思想感情、意境,与所学古诗的题材、思想感情或意境相符或者相关。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以语文为主体,采用音乐教学只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而不能把古典诗歌鉴赏课上成了音乐课。

(三)以画激趣法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立象尽意”,“象”,即客观物象,“意”即主观感情,意思是诗人将感情注入客观景物,而不直接的表达。所以就有了宋代文人张舜民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说法,苏轼曾评论王维的诗与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说古典诗歌与画在讲究神似上是一致的。诗与画都是借助描绘外在的景物来抒情写意、创造意境的,只不过画是用线条的组合和搭配来表情达意的,而古典诗词中的画境是通过渗透作者的主观情思的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表现的。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绘画手段,因为绘画更具形象性与直观性。(1)运用已有的图画。课文中有许多插图,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把诗歌的内容用画面展示出来。例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我们可以制作这样的多媒体投影图画:茫茫的、辽阔无边的大海,配以登山远眺、雄心勃勃的诗人,海风吹拂着他的战袍和须发……使学生更能入景入情,领悟到曹操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原的宏伟抱负。把原来单纯的文字符号,用画面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强了形象性、直观性和立体感,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诗中的意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审美感知能力。(2)画图式教学。即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以诗作画。例如在学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时,在学生初步把握诗歌的内容之后,画出诗人情感变化的曲线,它像山峰也像波浪,然后依据诗歌的内容画出扁舟、以及舟上的白帆、高楼、秋雁,这样不仅把握了诗歌的内容,还明确了诗人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把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用图画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性情。

(四)以典激趣法

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如果教师能适时插入,让学生了解古诗中哪些诗句是有典故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把握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鉴赏李白的《行路难》时,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述年近八旬的姜尚在溪边用直钩钓鱼,后被文王得知,尊其为师,助周灭商,和伊尹梦到自己乘舟从日边经过,后被商汤重用,助商灭夏这两个历史典故,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范文第8篇

一是让学生懂得古典诗词的语言特点。想挖掘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很多,什么抓题目,抓注解,抓作者背景等等,结果常常抓不住诗词的中心思想,症结何在?因为我们很少关注诗词语言特点,尤其是近体诗的语言特点,不能按照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规律去阅读理解诗歌,而常常是带着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规律去阅读诗歌,也就当然读不懂诗句。

诗歌语言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特点:一是凝练性,二是跳跃性,三是无序性。凝练性是指诗歌语言高度简洁,仿佛是几个动词、名词或形容词排列而成,如“枯藤老树昏鸦”;跳跃性是指诗句之间在字面上不是紧密衔接的,而是省略了一些信息,要知晓诗句的具体而丰富内容,还需要补充出它们之间省去的信息,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无序性是指诗句中的词的顺序不是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去组织,它是根据诗人的需要随机决定一句诗的词序,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因此,要读懂古诗词,有时要重新调整词序。

把握了古诗词的这些语言特点,我们才会在古诗词的阅读过程中作好调整与想象,准确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进而去把整首诗词的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否则,错误的阅读心态和方法难以与作者共鸣,也就无以知道诗词思想情感及其它。

二是要大量地精读古诗词。游泳的知识技巧知道再多,但不下水尝试体验,一下水人就会沉入水下。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会产生作用和效能。因此大量深入阅读古诗词是提升诗歌理解能力的保证。只有在诗词阅读中去领会培养情感,寻找阅读的真经,方能形成自己阅读古诗词的经验和能力。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只满足于教师讲讲,自己听听,这种简单的表层的学习方法是不可能真正读懂我国古文学的瑰宝――诗词的。“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大量诗词阅读经验,就难以领会古人寄寓诗词的心声。

三是要努力学好文言文。文言文与古诗词在用词上是一致,学好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古诗词的阅读,同时有些诗词还涉及到古代的历史或典故,或者文化现象,所以学好文言文能助诗词阅读理解一臂之力。

古典诗歌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古典诗歌 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代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这说明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潜在价值己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诵读优美的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修养:同时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重视诗歌教学,而且要积极探索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诗歌的教学效益。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古典诗歌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吟咏诵读法

学习诗歌离不开诵读,古人曾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诵读诗歌,增加文学积淀,显得尤为重要。

适当的诵读示范。教师(或教学媒体)声情并茂的朗诵,不仅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诗歌中的意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情感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杜甫的《春望》,教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不仅可把诗人对国家危难的深刻忧虑和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表达出来,同时把学生的情感带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教师在范读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朗读,主要对朗读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使学生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朗读技巧。如孟郊《游子吟》中“春晖”句,读到“谁言”和“报得”之后略作停顿。要做到声断气连:音停止,息不断,这样既突出重音,又表现游子思亲之情。学生掌握诗歌朗读技巧,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从而激起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兴趣引路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教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为人。并对这首词发生兴趣,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李清照和他丈夫赵明诚打赌的故事:李清照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他的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觉得词写得太好了,自己写的不如妻子。但他不甘心,于是赵明诚废寝忘食想了三天三夜,写了十五首词,把李清照的《醉花阴》混杂在这十五首词中,然后盒给朋友看,要朋友评选哪首写得最好,朋友欣赏了半天,说道:“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学生听了这个故事都发出会心的微笑,不禁对这首词产生兴趣和期待,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诗的主动性,课堂效果显著增强。但是提高学生兴趣不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关键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方法。

三、歌曲教学法

从诗词的起源上看,诗与歌本为一体,而现在的学生喜欢诗的少了,爱听歌的却越来越多。现代有许多歌是根据古诗改编而来,也有现代音乐家把古代的词配乐后传唱,因此在教学中,加入这些艺术感强并且脍炙人口的歌曲后教学效果会很好。

一种是“诗”与“歌”的比较教学。如在进行《蒹葭》一诗的教学时,引入琼瑶改编、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通过分析“歌”与“词”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通过品味优美的旋律表达出的情感,体验本诗的艺术特点与思想内涵。同样,在教授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时,引入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分析两者在情感表达上雅与俗的差别,会使学生更深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一种是“歌”对“诗”的补充。如王菲的歌《明月几时有》,邓丽君的歌《虞美人》,罗文的歌《满江红》等,都可以对相应的诗歌教学起到补充的作用,使教学效果更好。

四、类比迁移法

每一篇古典诗歌,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总是孤立的教某一篇古诗,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加强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同性: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1.同类比较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我们可以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摆在一起,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从而归纳出一定的规律

在教的《沁园春・雷》这首词时,我把他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长沙》拿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讨论,学生了解了这两首词的一些共同点:一是写法基本上相同,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写景的时侯。都有一个领起的关键字:一个是“望”,一个是“看”:二是思想内容也差不多,都体现了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三是风格上也相似,两首词都是豪放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教学,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这样以点串线、由线到面。学生就可以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2.异类比较

相同风格的诗歌可以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其实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诗作也可以摆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在教坡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时。我把他的另外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拿来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引导、分析,学生很快就比较出两首词的不同点:一是内容上不同,第一首词抒发的是报国之志,第二首则是悼妻之作;二是写法上不同,第一首通过打猎场面的描绘以及典故的引用来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庭重用的思想,而第二首则是通过景物的渲染、想像的设置来表达自己对亡妻思念之情的:三是风格上不同,前一首豪迈雄壮、意气风发,后一首缠绵悱恻、荡气回肠。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学不仅让学生熟悉了这两首诗词,对坡这个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写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五、启发联想和想象法

中国古典诗词言简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麦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联想和想象是诗词学习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古典诗歌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古典诗歌 情感 背景 物象 诵读 规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文学正是以诗为源头开始了她丰富而精彩的旅程,中学语文课本中古典诗歌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但学生读诗、赏诗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许多学生虽会背几首诗,但总读不出诗味,品不出诗情。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怎么样把学生从死背古诗的桎梏中解救出来成了教者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就自己在教学中获得的些许经验谈一些个人的陋见,供同行指正。

一.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为赏诗奠定审美的底蕴。

诗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审美的趣味无不在诗歌中觅到它们的踪迹,在学诗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教者应在教诗前上好这一节思想品德课就显得极其重要。只有有了情感上的动员,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价值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之意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的铮铮铁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的兼济天下的气魄……

只有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了做人明理的种子,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古诗词的学习就一定会穿越时间的长河和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也只有这样,才能教出情感,带出气氛,学生也才能在不自觉中受到启迪。

二.了解写作背景、作者人生经历,为作品寻找情感的源头。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任何一篇优秀的诗文,必表现作者彼时彼地的情感,这种情感因何而发,会抒什么情就成了读者要解读的重要内容,因此了解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就成了学诗的重要一环。

比如: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写于1188年,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友人离去,借酒浇愁,空有凌云壮志,却“报国欲死无战场”,闲居近二十年。

只有了解了辛弃疾写作这首诗的背景,才能透悟辛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悲”和“壮”,才能体会那种想有朝一日驰骋沙场,报国杀敌而坐立不安的爱国之心,也才知道词人为何酒醉了还要挑灯看剑,睡梦中还要骑马作战。

三.找出诗中所写物象,发挥想象,填充空白,揣摩诗歌主旨。

所谓“物象”,就是指客观事物,是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主要为言志、言情、言心声。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是不错的,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因此要了解作品的主旨不妨先从诗中的物象入手。

诗歌的语言精炼,是高度浓缩的语言,诗语讲究简洁含蓄,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有时甚至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达到“情在词外”的审美标准。而诗歌的这种空灵之美、含蓄之美正需要读者借助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填充,对字里行间的底蕴作深入的探究。

例:《天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以极其省俭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寒秋中游子思归的画面。曲中物象“藤、树、鸦、道、风、马”具体却并不清晰,因此光光找出这些物象还不够,只有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物象作具体的描绘,才能透过“形”看到“神”,挖出作品的主旨。

有两种方法可用:

(1)绘画法

找出班上善于丹青的学生,当然教师如有这方面的才能更好,首先勾出这些物象:藤缠树,树上落鸦;桥、桥下水、水边住家;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这是第一步。然后点染成色,枯黄的枝藤,漆黑的鸦,清澈的小河,苍茫的古道 ,落日的余晖……学生在绘画之时多用冷色调,一股肃杀之气顿时充溢画面,这是第二步。最后再赋予静态的画面动态感:枯藤是纠缠挣扎的,昏鸦是瑟缩的,村居里冉冉的炊烟,古道上诗人的孤独与落寞……这样,整个诗意立即变成活脱脱的画面,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在绘画中揣摩,很多东西并不需教者苦口相教而不言自明。

(2)作文法

确定好物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填满作品留给我们的空白,教师可在此曲基础上适当点拔,多介绍一些与此情此景相似的佳作,开拓学生的思维,只有这样,无声的铅字才会变成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才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诗歌至此才会达到它最大的张力。

正是通过这两种方式,学生准确把握了作品中的物象,领略透了作者笔下秋的味道:荒凉肃杀。再来揣摩作品的主题就显得轻松多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画面与断肠人在天涯的巨大反差使游子思归的情绪不言自明,正是由于前面景的铺写,才使这一份情感有了依托,也正是这些物象勾起了游子思归的情绪。

“情景相生”,“由景生情”,诗歌创作至此达到最大的成功,而读者也于想象中、作品的再创造中达到欣赏的最大满足。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诗歌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较好的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准确传神的诵读能很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作的内容,是诗歌学习中很好的辅助方式。

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仄声交错组合,节奏鲜明,因此要让每个学生在学诗中对诗的形象、诗的情味、诗中语言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在指导时要教给学生断句的规律,平仄的规律,千万不可读破句子,读错字音。

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真正进入角色,诗既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又可以读得委婉含蓄,只要与诗情诗境吻合教师大可不必强加干预。

正是通过诵读法,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强了艺术鉴赏力,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通过诵读让学生学得快乐,读得欢畅,沉浸在诗意盎然的中华文化的氛围之中。

五.总结规律,注重知识迁移

达尔文在《自传》中说:“我的智慧变成了一种把大量个别事实化为一般规律的机制。”是呀,教学是一种智慧,更是一门艺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如果我们教师只是为了教而教,学生只是为了学而学,辛辛苦苦十几年,学生只能够记住课本中大部分课文而不能读报、写作,那我们所花费的大量精力岂不是白费,这是教者的悲剧。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古诗词璨若星河,一个学生不可能读尽所有,教师必须授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普遍方法,方可让学生在陌生的诗词面前不至乱了方寸。让学生在学习中概括那些拥有共同本质的不同材料,形成普遍规律,指导课外阅读,这种概括越抽象就越有普遍意义,这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把剪刀让他学会了裁衣,还要让他会用剪刀去剪精美的图案,更要让他在不同的场合,触类旁通会用手术剪、理发剪……这才是我们这些教者的成功。

诗歌内容虽然包罗万象,风格各异,但鉴赏它仍然有它的规律,这些已在前面叙述过了,在这里仅作简单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联系背景,了解生平。

2.寻找物象,探究情感,领悟意境。

3.熟悉诗歌基本结构方式(一般情况下):由景入情,主旨常在后。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读诗,更会赏诗,将来还会写诗。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品味和素养将一直是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上一篇:人事培训范文 下一篇:中医内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