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2:44:57

古代文学教学论文

古代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古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学的感染力,做到温情感人。要实现上述目的就需要研究中国古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例如,高校课程教学体系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导致中国古文教学课时量大量的减少,许多高校存在严重的课程内容信息量大,教授课时少且课程日期经常改变,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下面几点建议。第一,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人才的需求。从古文教学方面来讲,许多高校选择的教材多为《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教学信息量大与教学课时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另外,针对高校教学中存在的课时变动且少的问题,可以通过抓重点的方式带动学生自主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思路,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开设的古文选修课程,增加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第二,现在许多学校在进行古文教学时,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即教师教授完本节课内容之后,很少和学生进行现场交流沟通便离开。针对这种问题,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讲授古文学时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法、理论讲授法以及学科论文等方式。所谓分组讨论法是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针对某名家经典作品进行分组讨论,最后选取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所谓理论讲授法指的是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辅助设备,图文并茂的对某些理论知识、基本知识进行逐一讲解,这样有利于帮住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所谓学科论文法指的是向学生提供必要阅读书目,有目的的引导他们进行课外知识的学习,养成记读书日记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独立写作的习惯。

二、突出古文教学古为今用的特点

中国古文教学课程所包含的的内容多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优秀部分,能给予人精神层面的诉求,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例如其中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的观念以及独树一帜的爱情观等,是古人和现代人在精神层面的交合点。教师在讲授古文教学时,可以将古文学中合理的优秀的内容和现代社会中的实例联系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例如教授屈原、杜甫等人诗词时,可以对屈原、杜甫两位名家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对比,并将之引申到当代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讲授李白的诗词时,可以强调他诗词中积极进取的精神意识,如“天生我才必有用”,借此可以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努力进取,用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讲授庄子、陶渊明等人时,可以分析他们在人性、尊严、自由以及不畏权势等方面的闪光点。而当下社会,很多人被利欲熏心,早已忘记自己本来的面目,为了权势阿谀奉承,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进而借古人之精神,唤醒当下人的民族气节和尊严;讲授诗经中的《关雎》时,可以对比古今人们的选美和择偶标准,突出德美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古今对比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现实相联系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染学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设备的改进

当今社会是计算机信息化时代,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已然来临,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且逐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时下不论哪个行业的发展基本都离不开网络,中国古文学是社会学科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自然也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多媒体教学不仅包含的信息量大,形象内容生动具体,给人以直观感受以及有效的表现力,还能够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活跃课堂氛围,为古文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但在多媒体教学时也需要注意下面几点:第一,应合理安排多媒体教学课件,对幻灯片中表述的内容要清晰明白,图文并茂且安排合理;第二,要有一定量的精美图片供学生欣赏,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名家的经典画迹,通过合理的图片展示,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同时,加以适当的音乐作为主体背景,更能渲染氛围。另外,如果能在文件中加入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改编短片,则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古文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时下高校教学继续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不同的宝贵意见,为提高古文教学的质量做出应尽的努力。

古代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古诗词赏析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教授时苍白的语言往往不能传达诗中的意境,学生囿于学识和体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往往不够,从降低学习兴趣,出现厌学情绪。此时,结合内容配以景物图片、古典名曲或名家朗诵,可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眼前一亮。这方面的资料有戴敦邦的图说唐诗宋词、华三川的唐人诗意图、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家诗文精品欣赏》系列、姜嘉锵的《古典诗词演唱》专辑、许淑敏等主唱的《宋词古唱》专辑、邓丽君演唱的古典诗词等。古代文学元明清段小说戏曲作品多,这些作品往往篇幅较长。在今天这个视频时代,许多学生未完整阅读原著,课堂上单纯依靠老师的分析往往不能形成共鸣,学生仅仅被动接受条条框框,课堂往往沉闷,这时不妨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回原著的场景中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讲授《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小说、戏曲时插入相关的影视剪辑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甚至可以将影视与原著进行对比,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古代文学作品需要还原到历史文化系统中,结合当时的宗教、艺术等因素,从社会思潮中去把握。要之,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应该适时利用图像、影音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也应该牢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切忌让多媒体资料喧宾夺主。

2利用多媒体加快教学节奏,扩大教学知识容量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扩大教学容量,从而解决这一矛盾。传统教学方式下知识的传授主要依赖教师的口头表达与黑板板书,二者在速度上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上信息量的传播,运用多媒体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可以加大信息量,提高讲练的密度、层次、力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授古代文学诗文、戏曲、小说时,适当运用多媒体把相关的图像、评论以及原典朗诵串入其中,不但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改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大量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知识阐释,从而节省教学时间。随着古籍数字化的加快,大型古籍数据库不断增加,出版古籍也不断数字化。

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全唐诗》、《全宋诗》等都已经制成数据库系统。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必然涉及原典等资料的引用,古籍数字化与多媒体结合极大方便了教师对资料的引用,不但可以节省抄录的时间,而且随着引用的增多无型也扩大了课堂的知识量。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现学界的研究成果,增加学生的思辨能力”,使用多媒体将同一位作家的“多个评价打在同一界面,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左右、上下形成鲜明的反差,同学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评价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无疑会增强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由于课时有限,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师可以将阅读资料通过个人空间、网盘、社交网站、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只需检查即可,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扩大教学知识量。同时,教师也还可以利用网络辅导、答疑等方式解决学生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把古代文学的教学渗透到整个学生的生活中。

3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深化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的教学难点多,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差,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突破难点。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扫清字词是理解诗文的基础,传统教学中仅仅通过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刻,如果抄录在黑板上,又会浪费很多时间,利用多媒体则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字号或字体将疑难字突出并配备读音和解释,从而加快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原文的信心。图表可以简化内容帮助理解,传统教学在图表利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轻松地利用图表来突破重点难点。如讲解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绪论时,可以将文学史一主两翼、三古七段等做成不同类型的图表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唐讲授唐代文学绪论时,可以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将代表性作家作品制成图表,可以让学生快速建立唐代文学发展的总体印象。古诗词学习的最难之处就是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多媒体教学中运用古诗配画能创设一种媒体与诗境相结合的教学场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讲解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为了体会诗中空明寂静的意境可以配以戴敦邦《竹里馆》诗的绘图。讲元代王冕《墨梅》诗,配上他的《墨梅图》真迹的图片。讲解白居易的西湖诗可以结合西湖风景画,讲吴均《与朱元思书》可以参看《富春江山水图》。古代文学审美标准和批评术语与古代其它艺术类型有相通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其它艺术作品的图片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魏晋诗文时可以结合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和壁画帮助学生理解其时代的艺术精神,利用宋元山水画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批评中的“高妙”、“兴趣”、“空静”等概念。利用多媒体播放体现传统文化的影音也可以学生理解古代文学批评上的一些概念。如水墨山水动画《山水情》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山水虚中有实,实中带虚,显示了古代艺术的深厚传统。通过影片的播放,可以启发学生去理解“韵味”、“滋味”、“意境”等概念。

4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古代文学难学,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从而使得古代文学难教。若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影音时代,我们的沟通方式已经从书信变成了电话和视频,我们的休闲娱乐从阅读变成了观看影视。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他们对音影图像的兴趣远远大于单纯的文字,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打破旧规,充分利用影音资料来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诗词诵读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诵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并且能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可以轻易将名家诵读带入课堂,在讲解完一首诗词后,播放一段深情的朗诵无疑可以加深学生的体会,陶冶其性情,从而提高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学是相通的,流传下来的古代名曲众多,在流行音乐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古代文化传承者更应该将古典音乐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在课后放一段古典音乐,不但能娱乐学生的身心,无形中也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对于学习古代文学大有裨益。现代人对影视的兴趣远远超过书籍,据统计2011年中国人均年阅读量只有4.35本,很多人可能一年未读过一书本,但是很少有人一年未看过一集电视或一部电影,而年青一代对影视的兴趣则更加浓厚,以影视带动原著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现代有许多书籍是在影视热播后才得以畅销的,《亮剑》是都梁在2000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但是直到2005年据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它的销量才大为增加。而《蜗居》和《山楂树之恋》两部书早在2007年就已经出版,但是直到2010年两部同名影视剧热播后,图书才成为畅销书。即使是名著在影视热播后也能带动其销售,《红楼梦》、《京华烟云》、《倾国之恋》等名著无不如此。

5总结

总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来为古代文学教学服务,根据多媒体的特点来对古代文学教学进行改革。当然,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时也应该规避容易犯的错误,要切忌课件过于单调或花哨,不要以多媒体代替板书,更不能只顾操作课件而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古代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我20多年前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本科时,很早就决定要报考现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其实从我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讲,我可能更适合学习古代文学。但一是我不想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变成自己的“研究”对象,所谓“爱者不究,究者不爱”,我宁愿把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放在枕边、厕所作为我终身的审美慰藉;二是现代文学以其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与当代生活的关联和在整个文学研究中承上启下、左右勾连、内外交通的坐标位置更多地感召了我。给我们83级文学班讲授现代文学史课程的孙庆升老师经常把一些没有结论的“专业问题”透露给我们。他的讲课风格在亲切随和中隐含着“问题意识”和“忧患情怀”。我们班的班主任温儒敏先生那时还颇为年轻,经常到宿舍里来跟我们交流。他温文尔雅的谈笑背后显示出的是对自己专业的强烈自负,他可以从他的导师王瑶先生开始,逐个评论每位现代文学老师的学术风格。这对我们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班里很多同学都大量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不少同学通读了《鲁迅全集》,有几人还坚持阅读《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动态》等书刊。现代文学方面的选修课,我们班都积极去听,唐沅的茅盾研究、孙玉石的现代诗歌研究、严家炎的小说流派研究、钱理群的鲁迅研究、周作人研究等,都是我们在宿舍里讨论的话题。我和几个同学还跑到84级文学班——就是吴晓东、王枫他们班,去听黄修己老师的基础课。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班很多同学报考了现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现在看来,影响本科生专业兴趣的一是基础课,二是班主任,三是与基础课配套的选修课。我们教研室的青年教师近年来也发现,如果班主任热情负责,多与同学交流的话,那么班里的“尖子”学生往往就会报考班主任所在的专业。其次,则报考基础课讲得最受欢迎的老师的专业。

后来我跟钱理群老师读研究生期间,有意识地旁听了多位本专业老师的基础课,一般是听两三次。我发现他们并不是只在自己专项研究课题的方面讲得深入精彩,而是更多地表现为对整个专业研究动态的全面把握,表现为整个专业知识的“渊博”。他们决不依赖任何一本现成的教科书来授课,再权威的论著,包括自己的著作在内,统统都列为“参考书目”。从授课中,学生很难判断老师究竟是研究哪个方向的。所以学生听的虽然是“基础课”,但已经具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并非只是作家作品的罗列加时代背景的铺陈。我后来接触了某些其他院校中文系毕业的学生,惊讶于他们对专业问题的隔膜和品鉴能力的平庸。经过了解得知,他们的现代文学基础课,学的就是鲁迅生于哪年死于哪年、写过什么作品、分别都具有什么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等。我批评说:你们这根本就等于没念过中文系!你们学的那些“知识”,随便一个文学爱好者都可以在图书馆里查到,还用学四年吗?我当时的批评可能年轻气盛、尖锐刻薄了一点,但我想由此表达的是,基础课跟基础课之间,相差是可以非常大的,没有学术研究和个人识见作为背景和底蕴的基础课,那就等于中学语文课的文学史知识的延伸,既不能培养学生“史”的眼光,也不能培养学生“文”的感觉。后来一些到北大进修的现代文学教员印证了我的想法。他们说:原来你们是这么讲现代文学的啊!怪不得我连你们研究生的文章都看不大懂呢。基础打不好,必然影响向专深发展。目前一些研究生就是因为基础薄弱而能力始终提升不上去,只好依靠现成的理论框架拼凑毕业论文。而毕业后从事其他工作的学生,对现代文学史中的许多问题也是一知半解,往往盲从网络上的道听途说。基础课当然要区别于选修课,不能脱离基本的学术共识,但仍然应表现出一定的前沿性,这才是有价值有活力的基础课。

研究生期间要有一次教学实习。记得当年钱理群老师在给86级讲基础课,我就代他讲了茅盾部分,讲的题目是《茅盾的矛盾》。我对茅盾本来比较感兴趣,为了备课,我又重读了几乎全部的茅盾作品和当时能够找到的茅盾研究资料。怎样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覆盖基础知识又保持前沿视角,是我当时思考的重点。钱理群老师点拨我说:以点带面、由点到面。我就自己理解为“以问题统领知识”,在授课主体的独立思考的学术性和受众的接受纵深之间寻找一个适度的平衡地带。我还与同年教学实习的黄心村、汤晨光、臧力等同学交流了经验体会。这次讲课实践对我以后的教学研究,包括教科书编写都颇有裨益。所谓“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以前只是听说,此后则是深味。基础课教学,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学生都可能发出深度提问,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课前的充分准备,就可能造成授课遗憾。特别是现在的学生,信息渠道众多,解构意识强烈,你讲鲁迅有学问,他可能说周作人更有学问;你讲穆旦深刻,他可能说那都是装孙子。所以,我现在授课,除了在假期提前准备就绪外,每次课后,就尽快准备下一次授课内容,而且授课当天一定结合所讲内容翻看相关的最新研究动态。所以备课实际上成为一种“终身专业自我培训”,使得讲课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师生双方都乐在其中。

我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二中当语文教师。我按照阿Q前辈的思路,心想人生大约免不了是要做几年语文老师的。既然上帝如此安排了,就不能荒废青春,一定要上好课,教好书。我除了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和辅导学校的“醉婴文学社”以外,在学校和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为整个高一年级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选修课。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中学开设专门的现代文学史课程。虽然叫“选修课”,但实际上全年级每周必听,内容就是大学里的现代文学史,所以实际相当于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文学基础课。我还跑回北大借来《阿Q正传》、《沉沦》等录像带配合教学。当时是1990年,我热情很高,但压力也很大,校内外都有一些不理解的人和静候我犯错误的人。一次我引用了鲁迅说的“才子加流氓”的话,被误传成“孔庆东说鲁迅是大流氓”,教育局责令校领导找我谈话,虽然我澄清了事实,但该课只讲了一年,未能形成“传统”延续下去。反省几次类似的事件,我认识到,基础课不能过分超越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一旦难以将新的知识与旧的认知沟通,就可能误读和歪曲新知,直到产生出他们自己能够理解的“意义”。我调查出这次误传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其对我持有偏见的家长所肇始,我没有批评该学生,而是在批阅作文和周记时多次与之交流,使之明白我开设该课程的一片苦心和来之不易,使之明白现代文学与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的生命存在都息息相关。该学生后来承认了错误,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一年的现代文学教学,等于为我后来回到北大正式讲授现代文学史课程作了演练。我开玩笑说,我是曾经做了三年的“硕士后”才回到北大继续读博的。我的现代文学史课程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热烈拥护,那一届的学生不论去向如何,普遍喜欢文学、喜欢思考,有的至今跟我保持联系。我所写的教学论文还在教育局获了奖,我倒不是看中那个奖,而是由此判断上级对该课程的态度,没有认为我是在“毒化青少年学生”就谢天谢地了。

在中学任教期间,我的语文课教学也贯穿了我所认为的“现代文学精神”,几乎每篇课文,都穷尽研究资料后精心选择讲授角度。例如一次为全市名师做公开课,讲的是《祝福》,我采用了高远东的研究成果,从儒释道合流的视角来讲“是谁杀死了祥林嫂”,课前还打电话请教了高远东。由于我讲课风格一贯如此,我的学生都能听懂,而来观摩的多数教师却听不大懂,课后与我交流许久。我当时想,这些老师在大学里也应该是学过现代文学基础课的,为什么当了语文老师就一定要把《祝福》理解为讲的旧社会压迫劳动妇女的“四大绳索”呢?我因此倍加感谢我所有的大学基础课老师:孙庆升、洪子诚、费振刚、葛晓音、张双棣、马真等。我还感悟到一点,能够把大学教学与中学教学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考虑学生的知识构成和接受需求,是基础课建设的首要条件之一。顺便插一句,现在中学里讲《祝福》时,很多老师和教材都大讲特讲“是谁杀死了祥林嫂”,隐约已经形成新的模式了,而且有个很时髦的名目,叫做“研究性教学”。

后来我就回到了北大,虽说是免试读博,但延续当老师的惯性,同时为了养家糊口,也经常讲课。一是给中文系的留学生讲课。二是辅导一些留学生考研。经我辅导的留学生大都考入陈平原、王富仁、朱金顺等名师的门下,有的后来还读了博士。三是我还到某夜大去讲过现代文学,还给中小学老师做过现代文学讲座。这些讲课活动使我年深日久地沉浸在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里,要从鲁迅、冯至、张爱玲读到周文、马加、柯仲平。我清醒地知道这对我产生的影响可能并不都是正面的,基础知识过分驳杂,往往预先从纸背看透了那些高深话题的悖谬与荒诞,因此学术激情不免减弱,又喜自养宅心,不愿戳穿他人美梦,更厌恶以己绳人、自以为真理在握者。于是,我愈来愈偏爱“基础课”了。

再后来我留校任教,给本科生、留学生都讲过现代文学,还专门跑到新加坡去讲了一遍“速成版”。虽然我留系十年来所授选修课要多于基础课,但我以为,讲选修课易,讲基础课难,正如写专著易,写教材难。选修课讲得好,人皆见之,专著写得好,人皆仰之。而基础课讲得好,人多忽之,教材写得好,人多轻之。不过,北大现代文学教研室一向重视基础课,领导亲自抓,大家抢着上,还多次开会加以研讨,所以一直是中文系的名牌课程之一。

不过,我对这门基础课,还是心存诸多困惑。第一个问题是安排在哪个学期比较合适?现在一般是安排在大一开始上,可是古代文学史却安排在大二。未学古代而先学现代,显然不妥。借一句已经被用滥了的话说: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不对古代文学有个总体的认知,学生如何能明白为什么陈独秀胡适之要揭竿而起?所以我讲现代文学史时,要先用一节课讲一下“中国古代文学述略”,从“葛天氏操牛尾”和“断竹续竹”讲到“我手写我口”和“一听五更钟”。主要不在讲“文学”而在讲“文学之命脉”,有点类似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和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的思路,但远没有他二人的才学,加之课时所限,所以捉襟见肘,颇不自如,因此很希望学生学完古代再学现代。虽然古代文学往往讲到晚清就匆匆忙忙结束,但毕竟给了学生一部完整的古代文学史,我们现代文学从晚清讲起也是可以的了。

然而倘若大二甚至大三再学现代文学,又会产生其他问题。因为从大二开始,学生要上一些选修课了。没有文学史的基础知识,选修课必然学得囫囵吞枣。我讲现代戏剧课时,有新生责问我为何讲老舍的《残雾》而竟不提《龙须沟》和《茶馆》。我一问他,原来还没上基础课,宜乎其分不清现代与当代了。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现代文学史的课时普遍被压缩,压缩到原来的2/3甚至1/2。所以不但周文、马加、柯仲平不能讲了,连许地山、穆时英、端木蕻良也只能几句话带过。这样的基础课很容易变成干巴巴的几条筋甚至变成了“现代文学述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我想首先是呼吁各校增加现代文学史的课时,争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须知现代文学历史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厚,问题错综复杂,上关古代,下启当代,内蕴理论,旁连域外,讲授含糊,必将殃及其他课程。减少学生的总课时我是支持的,但具体应该减少哪些课程,恰像政府应该削减哪些开支一样,还是听听一线教师的声音为好。其次如果课时不能增加,则应根据现行实际情况,另行制订教学大纲,在保证体现学术前沿性的基础上,减少枝蔓,突出重点,有骨干有血肉地讲出一部“精编版”的现代文学。再次,基础课的课时少了,应考虑以选修课补救之,开设一批中等难度的选修课,作为基础课的“卫星课”。例如大作家被淡化了,就以“鲁迅研究”、“老舍研究”、“曹禺研究”补救之。文体脉络模糊了,就以“现代小说流派研究”、“现代诗歌流派研究”、“现代通俗文学研究”补救之。要注意这些选修课不一定要发挥教师个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必讲得格外艰深,重点是作为基础课的“局部放大”,好比基础课的“移动硬盘”,所以说要“中等难度”。另外,现在的学生阅读作品少,审美能力也下降了,所以应该在基础课之前或者同时,开设现代文学作品赏析课。北大由陈平原老师领衔、集体上阵的该课程已经是全校闻名的精品课,应该在大一年级专门开设固定的作品课,指导学生以专业眼光细读作品,避免学生成为知道《子夜》却不知道屠维岳、知道沈从文却不知道花狗大的客里空。

第三个问题是具体的授课姿态和方法。现在各校扩招,学生增多,基础课往往采取上大课的方法,一二百人同时听课很常见。高远东老师认为这已经接近于“听讲座”,老师不容易讲得细致,学生更是听得粗枝大叶。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相当多的老师喜欢把基础课越讲越深,高明者把基础课讲成了选修课,低俗者则不是过度阐释作品,就是凭空生造理论,而具体的史实和作品的基本意义却被忽略了。要知道我们现在培养的本科生大多数将来不是要从事本专业研究的,硕士生也不是,连博士生里当学者的也不过半。我们不能把课堂当成学术研讨会的讲台,在那里变相地宣读自己的学术论文。具体地说,一个本科生学了中国现代文学史,首先不是要为了对他报考现代文学的研究生有用,而是要对他的“人生”有用。我们如果没有把现代文学中的“人生”层面讲出来,唤起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那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基础课。有不少考研者在面试时,对现代文学的著名学者如数家珍,可是让他谈谈对几部具体作品的感受,却一堆文学史教材上的空话或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学废话。因此我认为,基础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取小班上课的方式,几十个人最好,便于组织讨论和配合教学的相关活动。另外教学内容要注意“学术”与“人生”的均衡。在中学,学生已经大面积地讨厌语文课了,真正原因就是语文课脱离了人生。倘若在大学的文学院系里,学生再讨厌文学史基础课,那岂不说明我们的文学教育已经彻底走向了“非人化”,进入了“非人间”?我1998年上过基础课的两名本科生,后来跟我读了研究生,如今已经毕业,分别到文化部门和传媒领域工作了。我很高兴的一点是,他们没有因为学了现代文学而丧失了“现代文学精神”,他们对生活、对学问,都保持了热爱和警惕。前几年我替温儒敏老师上了一回现代文学史,那个班的学生充满了活力,我第一节课问他们的“什么是现代”的问题,他们现在还有人在思考,这使我仍然愿意继续上基础课了。我在北大讲课,由于旁听者太多,索性近几年多开通选课,或者基础课、选修课与通选课并开。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和老舍研究,都开过了通选课。我想,在合适的时候,将现代文学史也开为通选课,那就等于把这门基础课开到了全校。那时,或许会有点新的体会吧。

古代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写作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52-02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进行素质训练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通过写作训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深化阅读,规范口语表达,并能在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及基本理念,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一、写作能力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内涵

写作是一种书面语言的表达活动,写作能力就是运用书面语言系统,完整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意识的倾向性、与智力的诸种因素联系紧密、与言语能力联系紧密。并且,从写作的基本过程和写作活动的心理因素可以看出,有两种能力是贯穿全过程的,这就是认识能力与表达能力。认识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联想力、想象力等。表达能力一般包括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选择表达方式和文章修改等能力。

二、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

既然中学生的写作能力由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两方面构成,那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要两方面都抓好,不能偏废一方。但本文将侧重从表达能力方面出发,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写作过程是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从学生身边生活写起。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二)启发学生善于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写作中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理解生活的能力。这是审题立意、驾驭题材等的基础。因此,应启发学生善于联想与想象。在写作活动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比思维更重要。”通过想象,可以提高选材构思能力,使表达内容更丰富,思路更开阔,形象更生动。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是由一个事物而想到另一个或几个事物的心智活动,是由事物表象到本质的认识活动。在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

(三)培养学生审题立意能力,提高作文价值

先说审题。所谓审题就是正确分析理解题目的含义,根据题目明确作文的要求、主题、选材范围、明确文体、字数、写法以及人称等。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审题要准确理解文题含义。一要准确理解文题中词语的本义,有的还要根据文题的语境,深入理解它的本义。二要透过文题中词语的字面意义去准确理解其引申义。三要准确理解文题中词语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审题是要领悟文题的深刻寓意,通过本体,做出切合题意的文章。另一方面,审题要弄清题目要求。一般的作文题目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文题;另一部分是对作文者的写作要求。审题时,不但要准确理解文题的意思,而且要搞清楚写作要求。再说立意。所谓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依据。它将确定一篇文章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择,乃至语言的运用。立意的具体要求是正确、集中深刻、新颖。

立意正确是能准确全面地结合客观事物所蕴涵的意义,切合题目的要求。立意集中就是一篇文章只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无论文章内容多繁杂都要做到“从头到尾一线穿,中心思想贯全篇”。立意深刻就是能揭示某些现象的本质或生活的真谛,言近而意远,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立意还要新颖,展现个性。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精髓。立意新颖,要有时代气息,反映时代的风貌。写文章,要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力图讲出别人没有讲过的道理,提出一点与众不同的见解,抒发一点自己独有的感受。一句话,提出一个鲜明新颖的主题,这是写好文章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写作训练中应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找到新颖的写作角度,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独特性,这样就会抓住读者,给人一种新鲜醒目的感觉。

(四)培养选材能力,突出作文主题

文章主题确定以后,要指导学生紧扣主题,精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根据主题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或材料不足,自然写不好文章。但有了材料,如果不精心选材或选材不当,仍然写不出好文章。所以对中学生应从选材的真实准确、典型、新颖进行培养。

选材要真实准确。所以,在作文选材时,不仅要看材料是否表现了主题,还要看它是否真实,只有真实文章才能感动人。培养学生选择材料必须着眼于材料选择的典型,所谓典型材料是指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材料。它能深刻的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很强的说服力。写作时应根据主题的要求,从具有不同程度典型性的材料中,挑选出最具典型性的材料写入文章。

(五)培养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完善作文结构,增添作文色彩

叶圣陶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其真。作者有境,入境始为亲。”指导学生布局谋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安排层次,安排段落,注意过渡和照应,写好开头和结尾,详写和略写。培养学生编写结构提纲的能力。编写提纲是作者对所写文章的结构布局、层次段落、开头结尾的总设计。它不仅可以使写作顺利完成,而且可以保证文章写作条理化、系统化。还要做到剪裁合理,详略得当以及文章的跌宕起伏,波澜变化。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即运用语言的能力,指按照语体和表达的需要,准确熟练地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

在培养以上能力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运用表达方式的能力和文章的修改能力。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要根据主旨和体裁的需要,选用一种或多种方式表达思想内容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即“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学生写好文章后,对自己的文章哪里好、哪里有毛病一般很难把握。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学生知不足,然后改,方能提高。

三、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写作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学生作文,就是用语言来表现社会生活的智力活动。因此,要把学生的语言积累、知识积累、思想积累转化为写作能力,让他们用语言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其次,加强学生的课外练笔。课外练笔有利于养成观察、阅读、思考、写作的良好习惯。课外练笔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操练,实际上也是学生进行全面自我教育的过程。可见,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及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按照正确的写作方法指导和持之以恒的艰苦训练,方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能力。学生自身也应加强阅读与积累,并经常进行课外练笔。我们知道,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的过程。这样,通过写作训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深化阅读,规范口语表达,并能在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5.

[2]秦和鸣.心理学浅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09.

[3]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学论文选[A].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71.

[4]全国中语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学论文选(A).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70.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中文版(第一卷)[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284.

[6]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神思[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5:248.

[7]赵谦翔.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J].中学语文教学,

1999,3:24.

[8]黄展鹏.鲁迅怎样写文章[M].上海: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26.

古代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3岁时因病双腿瘫痪,初中毕业后经8年刻苦自学完成大学本科学业

夏冰,1970年8月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搬经社区十组,3岁时患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在父母的精心照顾和激励下,夏冰顽强地读完了小学和初中。1982年7月,夏冰以优异成绩取得了高中入学资格,但由于学校离家较远及自身残疾无法独立生活,他不得不辍学。

辍学之后,夏冰凭着“不做社会累赘,一定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信念,走上充满艰辛的自学之路。他花两年时间自学了高中课程,于1984年春天开始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主考的中文专业。

在自学考试期间,夏冰不能去学校听辅导课,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他只能在家中潜心攻读课本。寒冬腊月,夏冰常常学到深夜,瘫痪的双腿冻得又红又肿;炎炎盛夏,由于长时间坐着读书,他的臀部一度生了褥疮。

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夏冰不幸患上病毒性疱疹,整个背部脓迹斑斑,针刺一样疼痛,将近一个月时间难以穿衣。即使如此,他每天仍坚持侧卧在床上看书,硬是咬咬牙挺了过来,按计划“啃”下了这门中文专业最难的课程。

对于夏冰来说,每年两次的自学考试也是对他身体和毅力的一大严峻考验。每次考试,他都需家人背他进考场。为了减少考试时上厕所的麻烦,他常常在考前一天便很少喝水,即使渴得口干舌燥,也尽量忍受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6年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夏冰于1990年6月读完了大专和本科的20多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毕业论文答辩,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同年,夏冰被评为“南通市自学考试优秀毕业生”;1991年,他被评为全国“自学考试残疾人优秀毕业生”,并获得全国“残疾人自学成才奖”。

虽然身体残疾了,但在工作上要比健全人做得更好

夏冰在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后,历经两年的奔波,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于1992年9月在搬经小学找到了一份合同制代课教师的工作。

进校之后,夏冰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从没因自己身体残疾而有丝毫特殊。一个初夏的早晨,暴雨倾盆而下,眼看上班的时间就要到了,夏冰一手摇着轮椅,一手撑着雨伞毫不犹豫地冲进了风雨中……当他摇着轮椅车准时来到学校的时候,校长心疼道:“你不要命了,下这么大的雨,谁让你这会儿来的?”夏冰笑着说:“我虽然身体残疾了,但在工作上要比健全人做得更好!”

1993年秋季,如皋市教育局发出通知,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教学论文评比。夏冰的父亲对他说:“你刚当教师不久,缺少基本功,就别参加了,免得人家笑话。”夏冰说:“试试吧!”此后3个多月,他业余时间一头钻进论文写作中,认真研读教育理论专著,精心收集教研信息,并虚心向同事请教,终于写出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荣获全市一等奖。

1995年,夏冰创办了搬经小学“红领巾广播站”,他组织学生自己写稿,自己播音,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自我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学校被评为“南通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有一次,为做一档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题节目,夏冰整整一个星期钻进资料室,查阅有关资料,修改学生稿件。节目录制那天,他和播音指导老师在播音室里整整工作了8个小时。节目播出后,在南通市少儿广播节目评比中获了奖。“红领巾广播站”创办至今,已走过了15年的历程,共播出节目700余个。每个节目,每份稿件,每次播音,都凝聚着夏冰辛勤劳动的汗水。如今,搬经小学“红领巾广播站”已成为如皋市小学德育教育的特色品牌,名扬省内外。

夏冰还长期担任学校“小星星文学社”指导老师,在他指导的学生中,有130名学生在各级报刊发表作文或在有关征文中获奖。他指导50名学生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举办的作文大赛,先后有10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国土资源部、团中央、《中国少年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爱我家园”征文大赛中,他指导的一名学生荣获一等奖。

在搬经小学,夏冰还负责全校教育科研的管理工作。近年来,他代表学校撰写的教育科研报告,先后15次在省市相关研讨会上作专题介绍和交流。与此同时,他带头从事教育科研,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小学语文教学》、《小学青年教师》等报刊上发表了200多篇论文,约35万字,其中40多篇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开办留守儿童“爱心苑”,解除外出务工父母后顾之忧

一位教育家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夏冰牢记这句话,并在自己的工作中认真实践。近几年来,曾经得到过他关心帮助的学生累计达200多人。有一年,陈玉兵同学患重病无钱医治,夏冰通过“红领巾广播站”精心制作节目,在全校开展了“捐献一分钱,奉献一片心”的活动,师生们纷纷捐款相助,从而挽救了他年幼的生命。孤儿程花同学在面临辍学的情况下,是夏冰摇着轮椅,一次次到地方税务局联系和协商,促成了该局对程花同学的长期无偿资助,使她摆脱了辍学的命运。

搬经小学所在的农村家庭有留守儿童50多名,因父母外出打工,部分留守儿童不仅学习掉队,还染上了不良习气。夏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如果能办一个留守儿童“爱心苑”,周末将他们集中在一起辅导作业,该多好啊!

2008年初秋,在学校领导及留守儿童父母的支持下,夏冰利用家中的一间空房开办了留守儿童“爱心苑”,周末免费为孩子们辅导作业。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附近10多个村庄,乡亲们纷纷将孩子送到“爱心苑”。每到周末,“爱心苑”便传出琅琅的读书声,村民们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爱心苑”创办后,夏冰针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特点和心理上的薄弱环节,开展了多项健康有益的活动:通过 “关注留守、守望未来”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温馨;在“找朋友”游戏中,引导孩子打破人际关系“坚冰”,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他人,并学会与他人沟通;在“找父母”活动中,让孩子在地图上寻找父母在外打工的地点,并以电话形式进行现场亲子对话,让孩子了解父母打工的艰辛,激发他们感恩之情;在“风雨人生路”盲走活动中,孩子们携手并肩,相互扶持,共同走向信任之旅。孩子回家后,夏冰还引导他们与爷爷奶奶开展大手拉小手的“老少牵手,朝夕同辉”活动;与邻居小孩开展小手拉小手的“同在蓝天下,牵手共成长”系列活动。乡亲们称赞“爱心苑”是“放心苑”、“育苗苑”,既解除了外出务工父母的后顾之忧,又使孩子学了知识,健康成长!

在如皋市残联、如皋市教育局等部门的关心下,2000年3月,夏冰作为特殊人才,被破格录用为正式教师。近年来,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对夏冰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他先后被评为如皋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和南通市“十大杰出青年”,并荣获江苏省“残疾人自强奖”。2009年9月,夏冰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如今,他已取得了中级职称资格,并担任了学校教导处副主任。

“逆境磨炼意志,挑战创造佳绩,奋斗改变命运,追求和奉献永远是我的生命支点。挑战自我,永不言败,做生活的强者,轮椅上同样能铸就绚丽多彩的人生!”回首走过的人生路,夏冰感慨万千。

古代文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洱水西源第一流,川名沃野稻先秋”。洱源,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风淳厚、风光绮丽、物产丰富的地方。30万各族人民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十个乡镇星星点点散落在这阡陌交通、汊港交错、河流如织、湖泊众多的洱海源头。洱源美丽迷人,像一颗绚丽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以其灿烂的历史文化、古朴神奇而极富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素有“神话王国”、“白族文化宝库”、“仙女撒歌的地方”、“唢呐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洱源水资源极为丰富,黑漓江、罗时江、永安江、弥苴河、弥茨河、凤羽河、茈碧湖、海西海、西湖、东湖、绿玉池等并称为“三江三河五湖”,共有大小支流560余条,贯穿山间田坝,形成大范围内自流灌溉的天然水网。平畴沃野、湖光山色,被誉为“高原水乡”。杨升庵感慨曰:“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归故乡”。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勤劳、智慧的洱源人民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优秀文化,至明、清已“与中原相埒”,突出的表现便是涌现了一大批知名文人,他们或以学识充仕京官,或凭文才饮誉三迤,或以军功扬名海内。如杨南金、何邦渐、艾自修、高桂枝、王崧、赵辉璧、杨琼、杨友棠、施混、施介、马A、马子华、李中迪、罗铁鹰等人,及至现代的著名学者马曜、张文勋等。洱源一中,就是在这样一个人文蔚起的背景下成立的。

洱源一中位于有“温泉城”之称的洱源县城茈碧湖镇,背倚巍峨的罗坪山,面对平畴沃野,与高原明珠茈碧湖相望,和新兴的“大理地热国”相邻,迄今为洱源县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洱源一中始建于1931年,原名“洱源县立初级中学”,招1班50人,校长杨国桢。1935年改为县立简易师范,1938年恢复中学。至1949年,共培训师资3期139人,招初中13个班,毕业85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学校收归县人民政府。1958年洱源、剑川、邓川三县合并,洱源中学改称剑川一中,并增设高中2班98人,成为大理州当时的16所完全中学之一。当时中学与宁湖小学同校,校舍十分拥挤。1961年撤大县后为洱源一中,将高中部迁至南山,也就是现在的洱源一中校址。时有高中4班205人。1965年,该校高八班有36人参加高考,被录取22人,升学率达到61%,各科平均分为69.15分,高于下关一中(62.47分)和大理一中(60.08分),教学质量为全州之冠。并且高于全省水平。应当说,这是洱源一中历史以来高考成绩较为显著的一年。同年,初中部也迁往南山,原校舍归宁湖小学。“”期间,学校受到巨大冲击,教学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71年开始,每年招推荐高中生4班,1979年列为县重点中学,此后每年招生初中2班,高中4至6班。2004年,初中停招,高中扩招。至今,洱源一中有教学班28个,2007年9月将达到30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多人,学校每年招收高一新生550名。现有教职工124人,专业教师100人;有中学高级教师24人,中学一级教师49人;中学二级教师27人,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高中教师达标率为88%。

洱源一中校园占地面积为52亩(含教师住宿区),校舍建筑面积13121.17平方米,建有容纳400多人的多功能教学展播厅、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图书馆各类藏书近1万册,教学设备总值646.892万元。

建校七十多年来,洱源一中确立了“质量是办学的生命,发展是办学的主题,改革是创办名校的方向”的办学理念,把握教育质量的重点,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美化校园内部环境,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求质量、求发展,致力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理念的前沿化。建校至今,洱源一中共招初中150班,高中218班,毕业生达20000多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走过了历史沧桑的洱源一中,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迎来了一茬又一茬的优秀教师。送走丁清风明月,迎来旭日朝霞。走进这所正在发展壮大的老校,缕缕书香已弥散在清新的空气中。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洱源一中校长杜克仁是一条年轻精干的白族汉子,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中教师的精、气、神。他话不多。身体也不算壮硕,但在他深沉、含蓄的外表下隐藏的则是坚定与睿智。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他说得简明扼要而又条理清晰,就如他学的数学专业一般,务实、谦逊,不摆花架子。他是大理市上关镇人,是个年仅38岁的中学高级教师。他先后在邓川镇初级中学和洱源二中任教。1997年7月,他被调到洱源一中担任教务主任,同时任数学教师。2005年9月,洱源县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校长,他技压群雄、脱颖而出,担任了洱源一中校长。

杜克仁自任洱源一中校长以来,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德育人,以身作则,以人为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为全面提升洱源一中的办学质量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把洱源一中办成培养优秀人才的龙头学校而殚精竭虑。在学校管理中,杜克仁决不搞“一言堂”,而是努力推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校领导班子的合力,充分挖掘全体教职工的智慧,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拧成一股绳,使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谐。在“船长”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洱源一中这艘船鼓起风帆、乘风破浪,正驶向理想的彼岸。

要办好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是关键,杜克仁时刻不忘这一点。于是,他倡议在老、中、青教师之间构建起“拜师制”的互动平台,做好“传帮带”,让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好的教学经验和育人方法,而老教师也要多向年轻教师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大力加强了教学科研工作,组建教科室,在各教研组分别进行学科教学、教学科研和师资培训、学历提高的课题研究,让每位教师都转变观念、发展自我。2007年3月,在校内首次实行了“一部两组”制度,即年级部、班级组和学科组,大力推进学校的教科研究。而作为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杜克仁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并撰写了几十篇教育论文,其中《发展素质教育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获1999年洱源县素质教育论文一等奖。《中考试题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能力培养》、《数学教学中类比思想的教学》分别获1998、2000年洱源一中教学论文一等奖。人编洱源一中教育论文集。2003年,在《云南教育》发表 《中学数学解题中的观察与试探》,同年在《大理教学》上发表教学论文《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角边角”公理教学尝试》。2006年,在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爱青少年成长――校长(书记)论坛》上《百年树人,润物无声》。同时,他努力抓好教育教学,带头开展课堂教学改革,1998年参加大理州初中青年教师优秀录像课评比获三等奖;2001年,在洱源一中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师,杜克仁对住房问题深有体会。一间宿舍既当卧室,又当客厅和厨房,还要兼办公室,中间拉一张隔帘布,这样的情景对教师们早已司空见惯,三口之家就在这样的小环境里蜷缩着,让人很心痛。洱源一中的情况稍好一些,经过学校的努力,终于在县城有了一片教师住宿区,然而还是满足不了大家的住房需求。作为一名校长,杜克仁知道,要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凝聚人心。2006年6月,学校开始启动了洱源一中住宿区第三期工程,并对住宿区整体环境进行一次性规划建设,重建排污管道,新建通道,新建绿化带。至2007年初,一个整洁、美观、功能齐备的住宿区已全部建成,洱源一中大部分教职工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杜克仁和校领导班子一道,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等诸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树立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德者,才之帅也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对人才的主要评定标准。的确如此,倘若一个人有才而无德,他很有可能对社会构成威胁。所以,治国、治校,历来都将“德”这个标准放在首位。杜克仁在《百年树人,润物无声》一文中提到了洱源一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做法: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定位的独立动机,通过教师与学生“换位交谈”召开班会、举行课外活动和各种竞赛,使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和短,做到知己知彼,自觉寻找榜样。其次,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通过与学生对话、学校心理咨询室、校长信箱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找到理想与自我现实的差距,分析自己,确立自我目标;再次,帮助学生制定自我管理的计划,由教师监督帮助其实施,并使之不断完善;其四,引导学生自觉刻苦锻炼,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以此磨砺意志,增强体质。五是一段时间内帮助学生进行一次自我总结,对自己的得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对于学生的综合管理方面,杜克仁也谈到了学校的做法:首先学校必须遵循学生自我控制、自我成熟、自我修养的原则。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之能正确认识自我,而学校的心理帮助和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其次,对学生进行正确诱导,包括晓之以理的理智引导,动之以情的情感诱导,明之以利的价值诱导,明之以目标的榜样诱导,展望未来的前途诱导,立之以规的规范诱导,做到了润物无声,促其成长,而又不伤其根本。再次要求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求教师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素质,要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其四,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互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同时,也利用班会、校会、年级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注重抓好学生常规德育的同时,学校也采取了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措施。开办业余党校,给学生上党课,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军训,组织新团员入团宣誓,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建立洱源一中校外德育基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革命理想;举办体育运动会、“五四”文艺晚会、师生书画展、演讲比赛陶冶学生情操。洱源一中还组织编写了校内的德育教材《春风化雨》一书,分校园春秋、美丽家乡、文化典藏、博采众长、英烈传略等五个部分,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学校的历史与现状,用优秀校友的事迹来感召学子,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学校编写的《洱源一中校刊》,贴近师生,贴近校园生活,弘扬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化生活增色不少。2005年10月,在云南省首届校园联谊会文学社社刊评选中,被评为“云南省校园文学优秀社刊”。学校还经常组织法制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在高考前一个月聘请省州心理专家开讲座,同时购买心理健康讲座光盘进行播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洱源一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意志和毅力。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实施了《洱源一中一日生活常规》、《中学生礼仪常规》、《洱源一中学生学习常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信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尊重父母教育、自我保护教育、崇尚科学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八荣八耻”教育,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学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努力使学生达身体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完整的标准。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的生命线。直至今天,考试的指挥棒仍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上空舞动。近几年,各级领导、学生家长对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关注。洱源一中意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也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学校牢固树立教育质量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从最基本的教学常规抓起,要求每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抓实每一次习题训练、单元训练及月考、模拟考,瞄准高考开展教学。

为了对社会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洱源一中面向全体,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长进、学有所长,有所作为。学校制定了《“分层教育”实施方案》,以年级为单位,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负责人,以各类不同的学生为教育对象,按学生的不同状况,对学生开展分层推进工作。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进行关心、了解、指导和帮助,另外,各年级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下,举办了不同学科的“基础提高班”,利用晚自习和周末,对各科目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在高三年级中,还组织了“加强班(优辅班)”,进一步加强对各班优等生的帮助辅导,拓宽、加深知识面,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够有所突破,提升学校高考上重点线的比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高三下学期,学校及时为每班20%的困难学生推出免费营养早餐,鼓励这些同学向高考冲刺。

教育科研是学校的重要工作。 学校新设置的教科室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探讨教材教法、教学理念、考试动态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学校要求各位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执教水平,努力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各学科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工作贴近教学、贴近学生、贴近高考,坚定不移地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路子。学科教研活动,包括分析、解决教学中存在、遇到的疑难问题,谈教学中的体会,分析教材,探讨、研究教法和学法,在校内开展上“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开展“说课”活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高中部全体教师还认真做好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工作。近年来,洱源一中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有9篇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有52篇教育教学论文编成《洱源一中教育论文集》第一、二期,为了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还组织教师外出昆明、保山、腾冲等地观摩学习,构建平台,开展校际交流,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同时,鼓励教师自学、自考、校本培训、函授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多渠道对教师培养。已建立起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师德优良、教法精湛、关爱学生、共谋发展的教师队伍。

由于学校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奋发向上的氛围,因此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升。2003年,高考上线率达57.20%,文科最高分541分,获洱源县文科状元,理科最高分519分,获洱源县理科状元;2004年,高考上线率首次突破61.40%,文科最高分546分,获洱源县文科状元,理科最高分619分,获洱源县理科状元;2005年高考上线率73.9%,文科最高分573分,理科最高分602分,教学质量大幅攀升。2006年高考,洱源一中呈现了四个亮点:一是600分以上人数达11人,比2005年的1人增加了10人,且囊括了洱源县文、理科前三名;二是文科考生第一次有3人突破600分,改写了洱源县文科考生没有600分的历史;三是上重点人数达58人,比2005年的31人净增27人,一本率达15.79%,居全县第一,全州第七;四是应届上线率突破了90%,在大理州35所高完中里名列前茅;2007年高考普高上线人数达460人,理补班上线率为100%,其余几班上线率均超过了93%,600分以上人数达11人:文科全县前六名均出自洱源一中。2006年理科状元杨杰以655分考入南开大学,洱源一中文科状元王燕铭以620分考人中国人民大学,理科考生胡佳鹏以639分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在近4年的中学生学科竞赛中,洱源一中有48人次获部级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竞赛一、二、三等奖,有26人获省级奖。

学校招生改革方面,从2006年9月起,在高一年级开设了一个实验班,共有48人,最高分634分,最低分603分。由于学习、生活、家庭诸方面的原因,李冬鸿、胡杨和花渭楠、王蕊、杨磊等同学分别从下关一中、大理一中、州民中等转回洱源一中就读,他们很快适应了洱源一中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诚如其中一名同学说的,洱源一中教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他,洱源一中很适合他的成长,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实验班在历次月考中各学科都获得了平均分比普通班高出近20分的好成绩:前10名同学的最高分比普通班的最高分高出100多分。下关一中落选后被洱源一中录取的张先智同学,每次月考均以800多分名列全级第一,且许多学科均获得满分,如化学科在过去的8次考试中有7次获得满分。从下关一中转回的李冬鸿在5月份的月考中以799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全级第二名。整个实验班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全体同学身心健康、团结友爱,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求知的沃土 文明的殿堂

作为一所穿越了76年尘烟的县立中学,洱源一中经历了许多沧桑与变迁。校园占地面积不大,校舍建筑处于逐步更新的阶段。然而,走进洱源一中,浓郁的人文气息便迎面而来。具有中式风格的大门两侧,用醒目的红字书写了激励语。步人校园,直人眼帘的便是“校友标志雕塑”,雕塑命名为“腾飞之源”,是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不锈钢制成。雕塑似一只振翅高飞的凤凰,又似一株茁壮成长的幼苗,下部是一个银光闪闪的地球。体现了洱源一中学子们奋发向上、面向世界的胸怀,也体现了广大师生振翅翱翔、向往远大目标和自由腾飞的精神。刘晓昌和寸果静两位老师带着记者参观了整个校园。校内古木参天,苍松翠柏,那些历经风雨侵蚀的老校舍,让人不禁遐想往日的时光,那些校舍有些老了,却仍为培育人才发挥着作用。那些古松,枝干遒劲,直入云天,让人顿生敬意。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是一幢幢新建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楼,楼群林立在蓝天白云下,展示着洱源一中硬件建设取得的新成果。走进每一幢楼,卫生、整洁、有序,可见学校管理的规范程度。走出大楼,在运动场上,学校邀请县环保局局长作环保讲座。数百名学生坐在运动场上聆听。虽然天气炎热,却秩序井然。在校园内,黑板报、宣传栏、文明用语等都在醒目的地方设置。而在办公楼下,全体教师的标准照和简介经过精心设计后张贴,充分展示教师们的风貌。天空之下,楼群之间,还有新建的绿化带,有四时不败的鲜花,有绿草如茵的草坪,还分块到各班管理。整个育人环境建设显得别具匠心而又不事张扬,正向环境优美、人文荟萃的花园式学校迈进。

在绿化带一侧,一眼貌不惊人的老井静静地卧在那里。刘晓昌老师说,别看这眼井小。可整个学校的饮用水都靠它,洗衣做饭浇花全用它。这眼井甘甜可口,储量丰富,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还为我们省了一大笔水费呢!的确,要从自来水厂买水,数千名师生和学校用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从罗坪山中引水,管道又太长,成本太高,也不划算。如此看来,这眼井是学校的宝物呢。学校在井旁修了一座水池,平时将井水抽到蓄水池中。记者忍不住喝了一口,井水清凉回甜。数千名师生的学校,用水量很大,可这眼老井的水却仍是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滋润着一届又一届学子的心田。七十年,也许八十年、一百年后,人们还在喝着这眼井的水,这眼井,不仅给学校提供了水源,还是学校最为驰名的人文景观呢!

在洱源一中自办的校刊上,记者看到了一位教师的文章。文中提到了“田径场,红大楼”、“四合院,潇湘馆”、“南草园,松林坡”这样的文字,还有一位校友的文章中,提到了“绿大楼”。这些诗意的名字,曾经记录了多少教师和学子的踪痕,他们的回忆与荣光都在这里镌刻。这位老师写道:“那里曾是著名的红大楼,房屋虽旧,却是许多名师的阳光小宅,曾铭刻过他们多少 青春的欢乐、年少的痴狂,然而,当我也成为它的主人时,热闹繁华早已消逝在飘远的白云深处,清晰的旧梦只是我独自走在咯吱咯吱的楼道里的残痕”。文中写“四合院”:“相比于田径场,四合院是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时时要用水养护的草坪绿化带,但我仍能从草根深处寻觅到它的旧影。这里曾是女生们的小小家园,演绎着她们美丽的梦想和真实的泪水,中间原有一株杏树,每到春天,白色的花k在风中,片片飘飞,绚丽里平添几许忧伤,仿佛是一种象征。”文中的“潇湘馆”:“是教师小院,青灰的屋瓦映衬着那一笼翠竹,透出难以言说的苍凉,而今,翠竹不变,背景换了,是三层的新女生楼,”还有“松林坡”:“昔日的松林坡,寥寥无几的落寞古松,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苍翠,曾经的松涛与二胡,曾经的清风与明月,曾经的执着与无悔,都如地上寂寥的松叶一样,随风而逝……”

看到这样的文字,似乎就看到了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洱源一中。由于规模扩大,那些院落和建筑拆除了,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大楼,它们尽力地向空中生长,以减少占地面积的压力。洱源一中聘请了专家首次进行了近期、中期和长期的一次规划,从根本上避免了学校发展的随意性、盲目性。这样,钢混、砖混的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一幢接一幢开工,现代气息充溢着校园。

以生为本 仁者无疆

随着洱源一中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2006年,全面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新建了学生餐厅,让学生有一个安静、卫生的就餐环境。学校在学生食堂、男女生宿舍、开水房、小卖部、校门都设置了IC卡刷卡机,实现校园管理、校园生活一卡通,提升了学校管理的科技含量。学校投入资金。加固了各学生宿舍楼,特别是女生宿舍楼的防护栏,宿管员轮流在各宿舍楼24小时值班。学校与茈碧湖派出所一起,警民共建文明学校,治理周边环境,切实抓好对学生的服务,保障其安全,让学生有一个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晚自习后,学校安排护送不住校学生回家,虽然增加了不少人力物力,但这种具有人性关怀的举措,使学生暖心,家长放心。

“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了让那些热爱学习的贫困生完成学业,洱源一中推出了多项举措资助贫困学子,团县委、县妇联和社会各界人士也对此项善举给予了帮助。学校积极配合团县委实施“爱心成就未来”工程扶助贫困生;配合县妇联搭建“春蕾桥”,对女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对下岗职工子女减免学费;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减免学杂费;对各班级的贫困生按国家规定发放人民助学金;对农村贫困生减免校服费;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减免使用英语空中课堂教学的专用耳机费;全校行政领导、教职员工于2005年9月12日为贫困生捐资7810元,2006年9月为贫困生捐资8350元,分批发放到贫困生手中;对残疾人子女免收学杂费;对部分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免费餐。大理药业集团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在洱源一中设置了高考状元奖励基金3万元。洱源一中离休教师杨茂先每月提供500元,从2005年起对高三年级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资助。建筑业成功人士杨为忠先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连续三年资助高一年级3名贫困生。兰界人士李映龙先生以按月发放的形式资助5名贫困学生,共15000元。美籍华人王滇声先生资助4名贫困学生1180美元。美籍华人赖韵玫女士资助1名贫困生300美元。通过以上举措,2005年以来,洱源一中的贫困生无一人因生活困难而辍学。据统计,2003年至2006年,洱源一中共向全校贫困生发放资金达28万元。

为了进一步加大扶助力度,经学校多方努力,从2007年9月起,企业界成功人士陈宝先生出资10万元,用于资助2007级高一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而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对2007年中考分数达大理一中录取线以上的考生减免高中三年的学杂费。这对所有想读书、成绩优秀的贫困生家庭是一个好的机遇。

芳菲竞秀 灼灼其华

“小楼昨夜忽东风,吹绽碧桃一树红。灼灼其华花似面,乡情脉脉梦魂中,”这是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白族学者张文勋先生的七绝。张文勋在这首绝句的序言中写到:“去岁回乡,访母校洱源一中,临别时承赠碧桃一株,今已盛开,终朝赏玩,倍增乡情”。作为曾经就读于洱源一中的学子,张文勋应当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张文勋先生在洱源县立初级中学(即今洱源一中)毕业后,就离开了故乡。1958年秋,他主持编写了《白族文学史》,影响深远。他安心教育,潜心治学,在培桃育李之余,撰写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等十四本著作,在国内外颇有影响。1987年,他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89年,他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他获得政府特殊津贴。作为经常回乡探访的名人,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洱源学子成长。

在洱源一中的众多校友中,还有李良敏、李良箐、赵灿鹏、李国相等人,他们也起到较好的影响。

李良敏于1972年至1974年在洱源一中就读,1989年赴美,在芝加哥的一所大学学习计算机软件工程,1993年1月获硕士学位后,在芝加哥美联邦破产法院任职,从事电子计算机工作。李良箐于1974至1975年在洱源一中读书,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赴美,在纽约州立大学就读,获硕士学位,199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继续学习,1995年获博士学位,现继续作博士后研究。赵灿鹏,1983至1986年就读于洱源一中,1989年以大理州文科第一名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1993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攻读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李国相,1980年毕业于洱源一中后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并先后在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攻读学士、硕士、博士,现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工作。他们是校友中的代表,在各自的领域均有建树,无愧于洱海源头的哺育和母校的培养。

由于历届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洱源一中获得了多项殊荣:1995年被云南省教委认定为“云南省二级完全中学”,1997年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大理州育人环境建设优级学校”;2000年被评为“大理州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届满后再次被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单位”,同年被中共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无毒单位”,2003年被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2002-2003年度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先进项目单位”,2004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名为“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2004年5月被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7年,被洱源县委、县政府评定为“平安学校”。同年,第三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单位”。

上一篇:模拟实践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学临床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