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范文

时间:2023-03-22 17:29:16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1篇

短 歌 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本诗的第一句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文中提到的“酒”指的是()。

A.朝露 B.杜康 C.明月 D.周公

2.请你解释最后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价曹操是一代奸雄,也有人评价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结合本诗,说说你是怎样评价曹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逢入京使》,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

岑 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诗句“双袖龙钟泪不干”中“龙钟”和“泪不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怎样的神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诗中具有相同意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往往成为诗人笔下的绝唱,如本诗的最后两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是为什么?请你再举一例类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早春》,回答问题。

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与《钱塘湖春行》比较,从内容上来说,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景色的;从表达情感上来说,都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____之情。

2.“草色遥看近却无”展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忆一下写春的古诗,请你再默写出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天净沙・秋》,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把本诗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比较,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与《天净沙・秋思》同样是写“秋”的词,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中写“秋”的诗句还有很多,请你各写出一句表现“悲”与“喜”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玉台新咏;童谣;讽谏;民生

众所周知,《玉台新咏》是以描绘女子生活、情感为主的一部诗歌选集,也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又一道展现古代经典诗歌的亮丽风景,它于后世对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与乐府诗的研究有重要的文献作用。本是以艳丽词藻刻画女性为主题的诗集,却收录了四首童谣,这确实存在着怪异之处。但仔细分析作者的思想与文本内容,就能发现其中是有根可寻的,收录之因也并非徐陵随意而为。

一、《玉台新咏》与艳丽歌辞

《玉台新咏》是公元六世纪由徐陵编撰的一部“艳歌”诗歌选集,此选集收录的是从两汉到梁代的诗歌精华,共八百多首。它展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优秀诗集代表。这部选集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甚至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诗集。再加上,梁朝只维持了55年,陈朝则只有32年,于是《玉台新咏》被看作是“亡国之音”的代表。

这种偏颇想法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这部选集中的大部分诗歌都与女性有关,加上徐陵自序中也提到《玉台新咏》是给宫中妃嫔、佳丽阅览的,从而必定会带有靡丽奢华的情思特点。

《玉台新咏》的主要内容更是描绘女性的生活,多抒爱之思,容易使人想入非非。但不可否认,它是继《昭明文选》后又一部反映古典诗歌艺术特色的作品,对后来唐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地位,于是金克木教授在《玉台新咏三问》中提出了要多层次地、多角度地研究《玉台新咏》,还它以应有的历史地位[1]。总的来说,这部诗歌巨作有着非一般的影响力与魅力,这种魅力尤以女子的精神、生活为特色,使整部作品散发一种艳丽、恢宏的气势。

二、中国童谣的最初功能

汉代的童谣共为十四首,《玉台新咏》收录了四首。童谣是什么呢?《毛传》中有提及,“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2]。“童谣”一词用作中国古代对儿歌的称谓,其篇幅短小精悍,朗诵时较容易上口,音韵优美,便于口耳相传。

童谣的传唱有利于通过社会的言论而达到政治上的讽谏目的。古代的童谣与现代的童谣有所不同,古代童谣的主要功能并不是突显儿童的娱乐功能,而是为了政治提供服务,童谣因此披上政治的色彩。政治正是利用童谣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收效大的特点,使之在政治讽谏上具有强有力的杀伤性。讽谏通过间接的方式利用童谣进行传播,使讽谏者处于受保护的位置,直接隐藏了主要传播者的身份。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深刻地反映社会问题,包括百姓的风俗,生活,战乱等方面,可以说童谣是一把利剑,迅速挖掘并全面展现其政治问题。

三、《玉台新咏》中的童谣

《玉台新咏》收录的童谣总共四篇,分别是《汉时童谣歌一首》、《汉成帝时童谣歌二首》、《汉桓帝时童谣歌二首》、《晋惠帝时童谣歌一首》。

1.作者之因

《玉台新咏》编者徐陵(公元507年一一583年),字孝穆,是山东郊县人。徐陵年轻的时候与父亲徐擒经常前往梁皇太子萧纲的住所,他的文采更受到了萧纲的喜爱,于是徐陵奉命选编《玉台新咏》。“唐代的李康成认为是为备讽览而作,‘昔陵在梁世,父子俱仕东朝,特见优遇。时承平好文,雅尚宫体,’故采西汉以来词人所著乐府艳诗,以备讽览。”[3] 徐陵虽在小序中说明收录《玉台新咏》是为供宫中女子阅览,但内容多数反映百姓生活与暗讽宫中奢靡之风。且童谣带有讽谏的政治色彩,徐陵将其收录正是表现了他心系于民的刚正之风。

《陈书・徐陵传》记载了,徐陵博涉史籍,纵横有辩才,为人,孝义坦诚,性耿介,重情谊,清简廉明,乐善好施,俸禄与亲族共之。[4] 由此可看出,徐陵不仅博学多才,文采了得,性格方面为人耿直廉洁,心系于民,因而可收录的这四首童谣均与百姓的生活有关联。

徐陵关注百姓,关注民生,从而间接地反映政治之思。

2.文本之因

《玉台新咏》序中明确表示其内容是供嫔妃等女子阅读以缓解寂寞的哀愁,因而在内容上较为注重刻画女子细腻的情感以及生活片段。乐府诗也收录在《玉台新咏》当中,而汉代童谣属于乐府诗,因而从文本的层面上看其收录原因是有根据的。另一方面,在内容上,收录的四首童谣均与女性的生活有关联,符合收录内容的特征,而且具有讽谏色彩,反映百姓生活之思。

汉时童谣歌一首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城中女子因高髻的流行而争相模仿,衣袖的裁剪竟要使用一匹帛,这种奢华之风流行于整个城市中心,这首童谣的主要目的可见是讽刺批评奢华的生活之风。利用生活的平面来达到政治上的讽谏目的,其传播者是心系于民,为老百姓着想,反映了社会风气不合现状,批评贵族女性的奢华之风,影响百姓简朴的生活作风,从而阻碍德政的实施。

汉成帝时童谣歌二首(并序)

汉成帝赵皇后名飞燕,宠幸冠于後宫,常从帝出入。时富平侯张放亦称佞幸,为期门之游。故歌云:“张公子时相见”也。飞燕娇妒,成帝无子,故云:“啄皇孙”,华而不实。王莽自云代汉者德土,色尚黄,故云:“黄雀。”飞燕竟以废死,故“为人所怜”者也。

燕燕尾殿殿,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

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这两首童谣附上小序,大致上分析了其主要内容,“桂树”、“黄雀”都是比喻的手法,暗含着赵飞燕的一生,虽然她之前是万千宠爱在一身,最后却失去依靠而死去。在小序中提到,汉成帝容忍赵飞燕的善妒,赵飞燕无子嗣,却不允许别的女子为汉成帝生育,因此“桂树华不实”。这两首衔接的童谣反映了百姓对赵飞燕一生的讥讽,通过传唱,寄寓了一种警示世人的功能,而这是最安全有效的讽谏手段,对统治者来说更有警醒的作用。

总的来说,收录的几首童谣以刻画女子为主要对象,符合《玉台新咏》以女性为主题的诗集。内容均以讽谏的思想表达百姓的愁苦,以及对统治者的劝勉、警醒。间接突出了编者徐陵心系于民的热忱,他的讽谏思想隐含在作品当中,因而童谣在《玉台新咏》中成为了一道亮丽而特别的风景。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3篇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四首诗。

(投影)

导师考核制下高中生语文“导——学”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以教学《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为例

师:今天我们的课题是“导师考核制下高中生语文“导——学”式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请大家找出这个题目的中心词。

生1:导师考核、“导——学”、自主学习能力。

师:我们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课前准备环节。

(投影)前期准备,课上考核:

1.每人准备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并筛选出关于诗歌教、学、考的要求,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2.每人准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逐字查诗的解释并质疑;

3.查找“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诵读方法”等术语概念;

4.熟读四首诗。

师:第一项准备,准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考试大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老师教的根本。《语文考试大纲》是我们三年后将要参加的高考的命题的重要规范。两样都准备好的请示意。

(生举起《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考试大纲》示意。)

师:全都有!好的。

师:我们齐读四首诗。

(课代表起头,大家齐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下面我们来尝试确定目标。

(投影)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步骤:

1)查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诗歌学习的要求;

2)查找《语文考试大纲》中关于诗歌考查的要求;

3)查找专题语等教材目标要求;

4)复习“意象法”知识;

5)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必选目标和自选目标两类。

师:我们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将有这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几乎是所有的语文课制定学习目标的步骤,稍加修改甚至可以成为别科制定学习目标的步骤,若从中吸取知己知彼策略可帮助制定人生目标等。我们先来完成第一步。

生2:“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师:请划出其中的关键短语。

生2: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师:很好!“用于”两个字十分重要,准确点明了背景材料的作用。

师:我把你找出的这些内容梳理了一下:

(投影)1)查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诗歌学习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

感受·鉴赏目标:“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三、实施建议之教学建议

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师:关键短语主要有“表现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诵读古代诗词”“背诵名篇”“自行解决阅读障碍”。

师:我们再看《语文考试大纲》。哪一部分提出了关于诗歌考查的要求?

生3:“考试的范围和要求”中“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全是。

师:我们一起来找出关键词。

(投影)2)查找《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诗歌考查的要求;

甲、必考内容(二)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

2.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且、若、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3.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鉴赏评价D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手法。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生4:默写、实词、虚词、句式及用法、翻译。

生5:筛选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鉴赏形象、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思想内容、观点态度等等。

师:我们把以上要求的关键词分类会发现前面是知识积累。后面内容主要指向诗文的三块核心要求,分别是“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的”,即“意”“象”“法”。

(投影)3)查找教材专题语;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诗史”。他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的杜甫,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

师:这些内容在教材的哪里?

生齐:教材第26页。

师:“诗史”,记录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段专题语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在重视“知识贮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诗文背后的“生命的力量”。

师:还有一段材料,也是来自于教材。

(投影)4)查找卷首语——致同学;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外在的形象,精神的形象,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清空骚雅,密丽质实;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师:“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已有定论的风格特征,那我们可以通过本专题四首诗的学习更深入的理解“沉郁顿挫”的内涵,在阅读中把主观感受与作品的艺术境界统一起来,在审美享受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杜甫诗歌的“美”的意境。

师:下面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意象法”知识。

(投影)5)复习“意象法”知识

意,即“为什么写”,主体是“情”与“理”。

象,即“写了什么”,大致分四类——物、景、人、事。

法,即“怎么写的”,大致分四类,A类是表达方式,B类是表现手法,C类是修辞方法,D类是结构方法。

师:下面进入目标设定环节。大家根据以上提示确定自己学习《沉郁顿挫的杜甫诗》的目标。

(学生在活页纸上写自己的学习目标。)

师:下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指定某生记录,汇总认同率高的学习目标,推荐到课代表处。

(学生小组讨论,某生记录,提交课代表)

课代表汇总交老师投影:

(投影)

1)诵读 读准读通,感受意境、形象,陶冶精神和审美愉悦;

2)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并积累(初步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3)鉴赏诗歌的“象”(物、景、人、事);

4)鉴赏诗歌的“意”(思想和情感态度);

5)鉴赏诗歌的“法”(形成“沉郁顿挫”诗歌风格的表达技巧等);

6)背诵(《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客至》),熟读(《兵车行》);

7)自选目标。

师:这些是根据我们的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意象法等四大外部要求和自己需求,分五个步骤汇总出我们下节课学习《沉郁顿挫的杜甫诗》的目标。这节课就到这里。我们将带着大家制定的学习目标,进入第二课时——《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学习指导课。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4篇

第一首诗是观 沧海, 这是 曹操写的 一首诗,诗中 运用 了 动静 结合, 虚实 结合 的 写作 方法, 还有 互 文。

比如诗 中的 日月 与 星汉不 能 单独 解释, 要合 在一起 解释, 星汉与 日月 是这 两首 的 主语, 曹操 以 沧 海 自喻, 表现出 自己的 胸怀 大。

第二首 是 闻王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此 寄, 李白 写 这首 诗 时 ,运用 了 动静 结合, 虚实 结合, 还有 听觉 ,视觉, 还将 明月 拟人化 了。

第三首是 次 北 固 山下,这是 王湾 写的 一首 律 诗, 分为 首 联, 颔 联, 颈 联, 尾 联。表现出 作者 的 思乡 之情。

第四首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的元曲,马致远将他人与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自己的孤独。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王渔洋;秋柳诗;原因

“顺治丁酉秋,予客济南,诸名士云集明湖,一日会饮水面亭,亭下杨柳千余株,披拂水际,叶始微黄,乍染秋色,若有摇落之态。予怅然有感,赋诗四首。”[1]此时,这位《莱根堂诗集序》中的主人公还不知道这四首《秋柳》诗会因为化实为虚的委婉笔调,慨叹盛衰无常的巧妙用典奠定了自己成为诗坛盟主的地位。它一出现,便以“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分甘余话》)之势,震动了清初文坛,在短短的时间里,海内“和者不减百家”(《渔洋山人自撰年谱》)。如此得到诸家青睐的《秋柳四首》不仅在语言的运用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吉川幸次郎甚至认为其包含一种“新美”的东西,同时在景物的选取,内容的叙述和情感的表达上都让人对其有一种“无法割舍”的喜爱,它的魅力不言而喻。

1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言的运用

鉴赏一篇文学作品,不论它的题材是诗歌、散文、小说抑或是杂文,所有阅读作品的人接触到的最初的东西便是这篇作品的语言。可以说,语言是一个作品的第一要素,是一个作品的原点。任何作品只有在这个原点上进行发挥,进行想象和再创造,才会通过笔墨之中的勾勒传达出笔墨之外的世界。而王渔洋对于语言这一问题曾经借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表达过自己的观点: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八字。(《香祖笔记》卷八)王渔洋同样也很重视诗的音律,门生问他何为“平中清浊,仄中抑扬”,他解释说:“清浊如通、同、清、情四字,通、清为清,同、情为浊;仄中如入声有、近上、近去等字,须相间用之,乃有抑扬抗坠之妙,古人所谓一片宫商也。”(《带经堂诗话》卷二)又说:“唐、宋、元、明诸大家,无一字不谐,明何、李、边、徐、王、李辈亦然。”(《带经堂诗话》卷九)可见,王渔洋对于诗歌语言的把握是十分重视的,而在《秋柳四首》这一早期的诗歌作品中,他所喜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便被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来:全诗四章,虽写秋柳,而全诗无一“柳”字。取第二首诗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篇诗歌作品语言的运用。

开头的第一联: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

篇首即用叠字“娟娟”,“凉露”二字为双声,第一句最后结尾落在“霜”字上。“娟娟”的本义为“美好、美丽的样子”,可在此处却和阴冷的“凉露”和“霜”相组合,给人一种新鲜感,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而第二句则从数量入手,先用“万缕千条”营造出一个场面,“万”、“千”二字迭韵。同时紧接着“拂”字,这一个拟人的动作将整句话都点亮了,给诗句增添了动感。然后在动作之后,又出以“玉塘”二字,这一静一动,使得第一联便令人感到了语言背后情绪的流动。而这一联最大的亮点便是:未写“秋柳”却已含二字。第一句的霜可谓点名了季节,霜常出现在“秋”冬季的早晨,而第二句的“万缕千条”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柳”。这样一种类似打哑谜似的表达,将标题的意义在开头便暗含其中,让读诗的人从开篇便开始展开想象。

接下来第二联:

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第二联连用六个名词,从词性上看可以说较之第一联毫无变化。句中不是将秋柳的姿态进行朴素的写生,也并不是直率地表露对于秋柳的感情,而只是排列与秋柳有某种关系的言语,其中甚至混杂着无论对秋天,还是对柳树都不甚有关的词语。这样突兀出现的第二联,使人自然而然地去寻找词语背后的意义。于是,便很好地引出了所蕴含的典故。这六个名词单纯的排列组合,最后落在了“镜”和“箱”字上。这是两个有后鼻音“ng”的字,鼻音的使用令第二联的整体气氛较之第一联变得低沉。

然后,再谈第三联:

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

这一联的结构也很整齐,属于动宾结构,“怜”和“见”字前还有“空”和“不”字做状语,组成状中短语。同时“怜”和“见”字迭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从第二联过渡过来的第三联,尽管不再是六个相同词性的词语的排列组合,但这两个诗句都有一个长长的宾语“板渚隋堤水”和“琅琊大道王”同样是蕴含两个典故。但这次在音调的处理上,诗人选择了声调为阳平的“怜”和去声的“见”。这样一高一低,一平一去,似乎令人联想到一位沉吟泽畔的诗人,在抬头长叹和低头哀叹,这一扬一抑中完成了抒怀。

最后,来看第四联:

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

第四联的结构并非严格的对偶,这一点和第一联一样,似乎有首尾照应的“嫌疑”。而它与第一联相比更特别的地方在于:首联的两句诗可以看作两句话,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意思,而尾联的最后两句诗却是前后连贯的一句话,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属于假设复句。尾联所营造的气氛仿佛是在向某人诉说着过去的事情。而此联中的“永丰坊”与前面的“中妇镜”、“女儿箱”、“隋堤水”和“琅琊大道王”一样,包含有典故,但同样是属于僻典。这些不常见的词汇尽管在阅读之初令人“望而却步”,但从反面来说,它的陌生让人产生好奇心,进而对这些虽不常见但具有凝练之美的词汇展开猜想,去体会作品的内涵,最终达到诗人借语言的魅力来传递内心情感的目的。

正如吉川幸次郎所说:“此诗的语言没有打破古典的气氛而又有新鲜感。”“此诗大体使用的是作为今体诗古典的唐诗的语言,尽管如此,却带有一种新鲜感。那主要是基于如前所述,使用了‘黄骢曲’啦,‘乌夜村’啦之类少见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在唐代,甚至唐以前产生的,因而其感觉是古典的。在唐人的诗中,确实可以看到这样的词语。使用它,决不会破坏古典的气氛,但实际上在唐人诗里是看不见这些用语的,至少在一般的唐人的诗中是见不到的。这里就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新鲜感。”[2]这种在用语、抑扬、逻辑关系和音调上的新鲜感,使得读此诗的人便会顺其自然地去寻找诗歌本身的内涵。

2 此时无声胜有声――主旨的表达

对于《秋柳四首》所含主旨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与其说这是由于诗中所用僻典的缘故,不如认为是由于诗中存在着与秋柳难以有关的词语,给诗歌本身的主旨蒙上了一层面纱,也为不同寓意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看法是认为此诗寄托了对于明亡的哀悼之情。屈复、李兆元、郑鸿等便是这一派的代表。而高丙谋和朱晓村则认为此诗为怜悯一个曾经侍奉过明福王,后又沦落济南,名叫郑妥娘的歌妓而作。同时,认为此诗并无寓意的也不少,如近人江庸《趋庭随笔》第一卷,既引徐嘉《顾亭林诗笺注》于《赋得秋柳》下引黄葆年说,又引王祖源《渔洋山人秋柳诗笺》,然后指出:“虽言之娓娓,要皆揣测之辞,恐阮亭当日不过随题抒写,未必果有用意。”[3]甚至还有惠栋、潜庐老人批评《秋柳四首》为“先生少年英雄欺人之语,人奉为圭臬,则过矣”。[1]总之,这样四首看似普通的《秋柳》诗,却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不得不说这是诗人巧心安排的结果――主旨的不明确,却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的丰富。诗人的“不语”却突出了想要表达的意义,此时无声(未点明)更胜有声(明确点明)。

除了暗含主旨外,刻意隐藏“秋柳”二字,也是诗人另外一种“无声”的表达技巧。在大明湖畔作诗,却不写眼前所见的景物,而是作远距离观照,从“大明湖”转换到了“白下门”,又从“顺治年间的济南”穿越到了“唐代洛阳的永丰坊”,这一空间与时间的转变将读者的目光投向了视觉的极限,放眼到天地之外,随之也造成了陌生化的效果。这种似真似幻,既亲切又神秘的诗境,使得对主旨的理解让人们在言外领取。

诗歌的言外之旨,韵外之美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传统,清论家叶燮把它概括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溟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内篇下》)。王渔洋的《秋柳》诗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理论的精髓,把“以获取言外之意来得到诗歌的艺术表现之美,作为产生魅力和动人的所在,掌握了文外之美的要义,深得诗之本旨和艺术创造的真谛”,[4]成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人们欢迎并合乎他们口味的新诗作。

3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感的宣泄

《秋柳》诗之所以能够传遍大江南北,除了语言的巧妙组合,主旨的用心隐含,内在情感的宣泄也是其“和者不减数百家”(《渔洋山人自撰年谱》)的重要原因。时人和《秋柳》而今存和作者计有:徐夜《和阮亭秋柳四首》(存三首)、《再题阮亭秋柳诗卷》(《隐君诗集》卷二),王士禄《秋柳次季弟贻上韵二首》(《十笏草堂诗》),顾炎武《赋得秋柳》(《亭林诗集》卷三),曹溶《秋柳》(《静惕堂诗集》卷三),朱彝尊《同曹侍郎遥和王司李士G秋柳之作》(《曝书亭集》卷四),冒襄《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巢民诗集》),陈维崧《秋柳四首和王贻上韵》四首(《湖海楼集》),汪懋麟《秋柳和王阮亭先生韵》(《百尺梧桐阁集》)。这些和者均为清初诗坛的名流。诗中朦胧的故国沧桑之思最易为这些遗逸野老、布衣才士所接受,这样的选择自然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

王渔洋所处的时代属于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新朝的建立,异族统治的压迫,这些天崩地裂的灾难,既是汉族士大夫易代的“黍离之痛”,亦是外族入主中原的国破家亡之悲。在这样的新旧变革中,一部分人高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旗,组织救亡图存的队伍,大江南北燃起反抗的怒火;另一部分人则以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质和人格,或者以死殉国,或者隐居岩穴幽谷,向征服者表示不满与抗议。然而,仍有一部分的文人既不像救亡队伍“抛头颅、洒热血”般的激进,也没有“不问世事”、“以死报国”的悲观,但他们内心隐隐作痛地兴亡之感却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进行宣泄。而《秋柳》诗所表现的淡淡的兴亡感与清初社会心理的变化合拍,应和鼎革之际士人哀伤的情绪与伤逝怀旧的心态,也与向内心世界逃避的倾向一致。又在统治者日趋严密的进行思想控制的时候,为操觚之士营造一个躲开文字狱的避风港,适宜压抑状态下内敛拘谨的抒情需要,让他们在流连山水中找到自身的心理空间,于使典咏史中发出淡化人生的感喟,由此化解内心的矛盾,释放生存的焦虑。[4]这也是王渔洋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人物,而《秋柳》被奉为诗坛圭臬的重要原因。

从明末清初这一大的时代背景来看,不难理解《秋柳》诗含蓄蕴藉的原因,同时,从个人经历这一小的维度来分析,王渔洋的童年是在朝代更替,国仇家恨中度过的,他在其《渔洋文略・五烈节家传》中记载了当时他目睹母亲孙宜人于乱中自缢的经过:“张氏,士和(渔洋从兄)妻,新城人,壬午十二月初一日,城陷自经东阁中,以发覆面。初,先宜人(其母孙宜人)与张对缢,先宜人绳绝不死,时夜中,喉咯咯有声,但言渴甚,士G方八岁,无所得水,乃以手掬鱼盎冰进之,以书册覆体上,又明日兵退,得无死,视张则久绝矣。”[4]尽管“壬午之难”发生时王渔洋还是一个孩童,他的兴亡之感决不会像顾炎武、屈大均他们那样强烈,但国破家亡之悲还是在诗人的心中播下了种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国仇家恨的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急需寻找一个“破土而出”的机会,顺治十四年秋八月的一天,诗人终于等到了这样的一次机会。《渔洋集・秋柳诗四首序》:昔江南王子,感落叶以兴悲;金城司马,攀长条而陨涕。仆本恨人,性多感慨。寄情杨柳,同《小雅》之仆夫;致托悲秋,望湘皋之远者。偶成四什,以示众人,为我和之。顺治丁酉秋日北渚亭书。[1]此时,诗人“醉翁之意不在柳”,内心的感慨与悲叹便借着秋柳这一意象,温润委婉的道出。“得江山之助”的《秋柳四首》便将明朝遗老,布衣士族那种“敢怒不敢言”的心情酣畅淋漓地宣泄了出来。诗中“销魂”、“残照”、“白下”等,难以实指的莫名悲伤,“若过”、“重问”等欲说还休的语言运用,都使人感受到了对人事变迁和往事成尘的嗟伤与哀怨。

综上所述,《秋柳四首》的一鸣惊人,声满天下,绝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如此。《秋柳》诗以它独特的语言魅力、委婉的主旨表达、酣畅的情感抒发以及具有“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美学精神的神韵诗风,为清初的诗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惊叹。

参考文献:

[1] 周兴陆.渔洋精华录汇评[M].济南:齐鲁书社,2007:30,51,29.

[2] 吉川幸次郎(日).中国诗史[M].章培恒,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46.

[3] 刘世南.清诗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82.

[4] 张明主.王士G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40,308,066.

[5] 王士G(清).王士G年谱[M].孙言诚,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6] 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 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8] 王士G(清).渔洋精华录集释[M].李毓芙,牟通,李茂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9] 王士G(清).渔洋精华录集注[M].惠栋(清),金荣,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

[10] 王士G(清).渔洋山人感旧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1] 孙康宜(美).成为典范:渔洋诗作及诗论微探[J].北京:文学评论,2001(1).

[12]刘利侠.论王士G《秋柳诗》的文学史意义[J].太原:名作欣赏,2011(29).

[13]吕鑫.王渔洋《秋柳》诗和者甚众的原因探析[J].长沙:文学界,2012(08).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诗;平仄;对仗;押韵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书,其中的诗词数量十分可观,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红楼梦》中有诗81首,其中五绝4首,七绝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乐府一首,歌行2首,数量可观且种类丰富。现取《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十二首诗中的《忆菊》、《中菊》、《供菊》、《画菊》四首诗来分析诗律,探讨作者在做诗方面是否严谨。

一、分类

我国古诗可以分为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近体诗要求律诗为八句,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绝句四句,五绝二十字,七绝二十八字;排律十句以上。古体诗的字数和句数常不固定。第二,近体诗偶数句押平声韵,不换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古体诗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隔句押韵也可句句押韵。第三是平仄,近体诗要求句中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对。古体诗平仄使用较随意。第四是近体诗要求尽量多用对仗,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外其余都要对仗,古体诗则没有这一要求。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从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开看,这四首诗均属于近体诗,是七言律诗。

二、平仄

根据平仄分析的规律,分析出《忆菊》为仄起平收式,每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种菊》为仄起平收式,《供菊》和《画菊》为平起平收式。用普通话分析四声分析这四首诗,发现《忆菊》中的“蓼”、“白”、“听”;《种菊》中的“秋、篱、昨、不、活、犹、冷、秋、泉、惜、好、绝”;《供菊》中的“酌、隔、人、也”;《画菊》中的“出、淡、神、脱、掇”不合平仄。其中《忆菊》中的“蓼”;《种菊》中的“秋、篱、不、犹、冷、秋、泉、好”;《供菊》中的“人、也”和《画菊》中的“淡、神”属于一、三、五不论的情况,即在七言律诗中,第一、三、五个字有时候可以不论平仄。中古四声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宋代后,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分为上声去声,入声派入三声,入声字消失。但是按中古音入声字属于仄声,其中《忆菊》中的“白”;《种菊》中的“昨、活、惜、绝”;《供菊》中的“酌、隔”;《画菊》中的“出、脱、掇”均为入声字,所以是符合平仄的。而《忆菊》中的第六句“寥寥坐听晚砧痴”平仄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但是根据读音来判断实际平仄为“平平仄平仄平平”,“听”不是入声字,也没是一三五不论的情况,也没有拗就,这里这个“听”是否属于不和平仄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研究。

三、押韵

近体诗要求用韵十分严格,偶数句要押平声韵,中途不可换韵。《忆菊》的韵脚为“时、知、痴、期”。根据平水三十韵,押的是上平声“四支”。《种菊》的韵脚为“栽、开、杯、埃”押的是上平声“十灰”韵,《供菊》韵脚为“幽、秋、游、留”押下平声“十一尤”,《画菊》韵脚为“量、霜、香、阳”,押下平声“七阳”韵。这四首诗用韵讲究,韵脚都是同一个韵中的,符合近体诗要求。

四、对仗

对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意思相对或是相反、结构相同或是相近的两个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使两句之间形式上相互映衬、内容上相互补充。四首诗都符合格律诗颔联颈联对仗的规则,并且有些对的较为工整的工对。如《画菊》的颔联“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中,“聚”和“攒”都有“聚集,收敛”之意,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叶”与“花”都属于草木类名词;“泼成” “染出”都是作画的技巧,并且都是动补结构;“千点”对“几痕”,两者都是数字加单位,“千点墨” “几痕霜”都为偏正结构。

陈独秀先生曾经说过:“我尝以为如有名手将《石头记》琐碎的故事尽量删削,单留下善写人情的部分,可以算中国近代史的文学作品中代表著作。”随后,茅盾先生作出了回应,他认为“大观园众姊妹结社吟诗,新年打灯谜,诸如此类的风雅故事”可以删削。笔者私认为,从四首诗的诗律来看,不论是平仄对仗还是押韵都还是十分考究符合近体诗要求的,虽不能直接推断《红楼梦》中的诗歌首首做得合乎标准,但可以推断作者有很深的诗词造诣并在诗歌创作上下来很大的功夫,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等编著.古代汉语(下)[M].商务印书馆,2011.

[2]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出版社,2006.

[3]王士超.红楼梦诗词鉴赏[M].北京出版社,2004.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7篇

语文"主题阅读",是指围绕教材单元主题或者课文关键词开展的阅读教学方式。诸城市教研室对初中语文"主题学习"要求是,每当教学一篇课文或者一个单元时,教师要补充数倍于课文的相关文章进行拓展阅读,谓之曰"课文(单元)1+N"(3篇〈 N〈5篇)的大语文阅读教学。

补充拓展的选文应该讲究典型性,即考虑选文与课文在思想内容或者写作技巧或者表现形式方面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或相近相似,或相连相续,或相对相反,或互为相补的关系。在目前教学实践中,阅读使用操作最方便的选文读本应该首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实施主题阅读,寻找教材文本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我们可以以文本为基点,引导学生将阅读的触角伸向课文节选的原作,带着问题找来原著读一读。还可以作者为圆点,向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辐射,在课内教学了某一作家的作品后,可以引领学生辨析该作者的其他作品,加深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其作品风格的把握。主题阅读选文,通常的做法是,可以把同一题材、同一素材、同一描写对象 的不同文章拿过来进行比较,在比较鉴别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

这里是我们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亲近文学"单元主题中的《冰心诗四首》课文,进行配餐课外阅读教学的一个课堂片段:

(一)教师导引:我们学完课文《冰心诗四首》,最近大家课外阅读了冰心女士的《繁星春水》诗集。请把你阅读中摘录的你喜欢的冰心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学生1:春水!又是一年了还这般的微微吹动。可以再照个影儿么?春水温静的答谢我说:"我的朋友!我从来没留下一个影子,不但 对你是如此。"

学生2:墙角 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

学生3: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话?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学生4: 弱小的草啊!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二)教师提问:大家能够说一说《繁星春水》诗集里诗歌的一些特点吗?

学生1:这些小诗篇幅短小,短者三言两语,长者不过七八句,可以说是三言两语的格言体。

学生2:这些小诗多数咏唱的是母爱、童真、大海。

学生3: 这些小诗多是抒发诗人片段的感触,选材生动形象,自然含蓄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无尽的回味与启迪。

……

(三)教师小结:《繁星春水》诗集以晶莹的小诗最具形式特色,她的小诗多仿照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而创,风格细腻、清晰、俏丽、遥远而又不乏深沉。如果有条件,同学们可以找来泰戈尔的诗,与冰心的诗作一下比较阅读。

(四)教师阅读拓展:《冰心诗四首》前二首表现的是母爱。山东大学出版社"语文专题学习丛书"《亲近文学》读本中的"诗歌精粹"部分编选了女诗人舒婷的《呵,母亲》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二首以母亲为内容的诗歌。阅读这四首表现母爱的诗,你能随便说点冰心和舒婷二位女诗人诗作的异同吗?

学生1:舒婷的《呵,母亲》是对已故母亲的思念,塑造了记忆深处母亲那可亲可敬的形象。舒婷的"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着你的衣襟。"诗句,与冰心的"母亲呵!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诗句,都写出来了母亲是女儿依偎的港湾,风雨的避难所这个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学生2:读本中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把遭遇挫折又获新生的祖国,比拟为伤痕累累的母亲,以赤子之情向母亲倾诉了内心的痛苦 。舒婷的诗歌读起来有些朦胧晦涩,与冰心清新秀丽的诗风不同。

学生3:读本《亲近文学》"诗歌精粹"不仅编选了表现"母爱"的两首诗歌,还编选了樊发稼的《写给远方的爸爸》,公刘的《读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两首歌颂"父亲"的诗歌,让我们对伟大的父亲、如山的父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五)教师小结:(引用《亲近文学》读本第222页"诗歌精粹"导语)"诗是会呼吸的思想,会燃烧的文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忧愁和情思沁润了我们多情的心灵,让我们用黑暗的眼睛寻找光明,用诗的心灵解读诗人和诗歌,让我们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是诗歌此种文学样式给我们的美。

(六)教师课外阅读激发:我们教材第一单元"亲近文学"学习了冰心的诗歌,巴金的散文《繁星》,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寓言二则》,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你喜欢文学吗?

"新学校计划"行动研究项目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亲近文学》读本,编选了安徒生《海的女儿》等15篇神奇可爱的寓言童话精品;选录了名家曹文轩那重温童年迷人时光的《桑桑的怪念头》等十三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散文撷英"部分遴选了包括从维熙、琼瑶、席幕蓉、吴伯箫、冰心、朱自清、秦牧等大家在内的20篇意蕴厚重、感情真挚的优美散文;"诗歌精粹"部分选取了以表现亲情、歌咏祖国的为主要内容的11首诗歌。

《亲近文学》的读本以文质兼美的华章,会引领我们走进文学天地,把真善美的因子融入到我们的思想感情中,给我们的精神披上最美丽的羽衣。老师建议我们同学们,课外用两个周左右的时间,精心阅读该书,同时做好读书笔记以备读书交流,让这本读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

[案例反思]这则案例,我们教学课文《冰心诗四首》,拓展阅读并简单交流了冰心诗集《繁星・春水》,较深一点探讨了冰心诗歌一些特点。此外,我们把

冰心诗歌与舒婷诗歌作了简单的对比阅读研究。最后教师对课外配套读本〈〈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阅读使用作了进一步的引导。在使用这套读本过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读本选文与教材课文高度结合的艺术性,体会到读本高质量的选文特点。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杜牧 诗歌 数字入诗 艺术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也是一个数学大国,中国的诗歌和数字结合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种现象。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诗歌都使用了数字,特别是在唐诗中,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唐代诗人偏爱数字,特别是近体诗成熟之后,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刘禹锡等,都创作了较多的以数字入诗的诗作,但在唐代的诗坛中,在诗歌中娴熟运用数字,并且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的诗人首推杜牧。

一、杜牧善将数字入诗

在杜牧的诗作中,数字可以说是俯拾即是,不仅很多诗歌中出现了数字,而且有很多诗歌都是在一首诗中好几处出现数字,如:“腾阁中春绮席开,拓枝蛮鼓殷晴雷。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连巴控越知何有?珠翠沉檀处处堆。”(《怀钟陵旧游四首》之二)“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一声明月采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白鹭烟分光的的,微涟风定翠。斜晖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怀钟陵旧游四首》之三)

在这两首诗中,每首诗歌中都用了四个数字。

据岳麓书社集部经典丛刊《杜牧集》,得杜牧诗共计约四百五十余首,其中有数字的约有二百六十五首,超过了总数的一半,这在其他的诗人中是极少见的。《唐贤清雅集》评杜牧《题齐安城楼》云:“此诗须善会,若无渠气骨,更是算博士。”关于杜牧善以数字入诗这一特点,前人早有所注意,如何文焕在《历代诗话》中云:“旧称牧之好用数目,如二十四桥之类是也。”今人王淑均、朱碧莲在《杜牧诗文选注》前言中也称杜牧“善于将数字入诗”等等,这些资料都表明了杜牧在数字应用上的艺术技巧。

二、杜牧将数字入诗的原因

(一)中国早期诗歌中存在的以数字入诗的手法的影响。在诗歌中应用数字,这并不是杜牧的独创,在他以前的诗歌中就有以数字入诗的现象,这种以数字入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中的诗歌就出现了大量的数字。此外,还有其他的很多作品同样也存在着以数字入诗的现象。

(二)中国古典哲学特别重视数对中国的古典诗歌创作的影响。中国古典哲学特别重视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诠言训》曰:“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一”是数之始,又是万物之源。所以数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中,始终是它的基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体系中的象数之学,以数字、图象符号来解说宇宙中万物之变,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古典诗歌的创作,可以说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和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数字的表现功能的影响。数字在最早出现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计数,这就使得数字必须具备准确性、直观性的特点,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数字的功能。也正是因为这样,诗歌中的有些数字往往可以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如:六年仁政讴歌去,柳远春堤处处闻。(《寄牛相公》)。诗人抓住了数字的准确性特点而加以应用的。

(四)杜牧对数字有着独特的敏感。杜牧作为一个大量在诗歌中运用数字的诗人,他对数字在诗歌中的作用有着独特的敏感。《韵语阳秋》卷四记载:“张祜诗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杜牧赏之,作诗云:‘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故郑谷云:‘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由此可见杜牧对诗歌中的数字是有独特的敏感与体会的,所以一见张祜的诗歌便被其所吸引。

三、杜牧诗歌中对数字处理的方式及效果

数字最大的特点是准确性、实指性,因而在现代的一些文体中应用数字最多的大多是一些应用性的文体,而诗歌作为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体,在诗歌中大量运用数字往往会使诗歌变得平板、枯燥,缺乏诗歌应有的美感。但杜牧的诗歌却相反,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这与他在诗歌中处理数字的艺术技巧是分不开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些看来简简单单的数字,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魅力,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作,令人回味不已。

通过对杜牧诗歌的分析,其诗在数字的处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句间并置式。这种方式是杜牧诗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在杜牧的以数字入诗的诗歌中,采用这种方式的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如:“娉娉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二首》之一)

二是句中并置式。即在一句诗句中并置几个数字,在这些诗句中,诗人依靠数字间的内在联系,将几个数字直接组合起来,中间省去了任何的修饰、连接、交代等一切语言。如:“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尝争。”(《感怀诗一首》)“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一)。诗人在诗句中将这些数字并置在一起,在情感的表现和渲染上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聚合场,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三是和典故结合式。这种方式数字中本身就蕴涵了典故。如“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三千客”用“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的典故。“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日空高。”(《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三)“一瓢颜巷”用的是《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典故。

四是诗人在诗歌中将所要描写的对象用数字加以放大,强化诗人的感情,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一世一万朝,朝朝醉中去。”(《雨中作》)人的一世“一万朝”,当然是一个概数,但是却从数字上放大了一个人的一世,在这漫长的人世中,作者“朝朝醉中去”,万朝如一日,因而我们也就可以从诗歌的数字上读到作者郁郁不得志只有借酒浇愁的无奈。

五是使用大量的数字来叠加。诗歌中表达诗人自己强烈的感情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而在杜牧的用数字入诗的诗歌中,作者常常采用数字的叠加来达到这种效果。如《东兵长句十韵》:“落雕都尉万人敌,黑将军一鸟轻”,连用“万人”、“一鸟”两个数量词来表现领兵将领的英勇。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9篇

1.播放有关叶的相册。

2.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植物的叶子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春天,叶吐新芽,嫩绿清新;夏天,翠叶相连,浓绿富有生机;秋天,绿意褪去,黄叶纷飞;冬天,残叶摇曳,干枯化泥。植物的叶子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美,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美。

二、走进专题《叶》

1.过渡:各种植物的叶子,从诞生到衰老飘落,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和密切的关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叶》,一起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我们自己。

2.请浏览1-12的内容,从形式到内容说说编者对《叶》的设置。

学生浏览

学生谈《叶》的设置

……

3.教师小结:

专题,《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

《叶》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分“阅读·参考”“思考·讨论”“观察·联想”“活动·探究”四个板块。

这四个板块综合性强,既有语文学科的知识,也有生物、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么多的研究或讨论方向,我们从哪里入手呢?我们这节课就侧重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研究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叶”。

三、叶情对对碰

1.我们浏览“文章选读”部分,大家能看出七篇以叶为题材的文章的大体分类吗?

学生浏览

学生谈……

教师小结:阅读·参考:板块中“文章选读”部分有关于叶的古诗四首、现代诗三首、散文一篇。

2.过渡:文学作品中的叶不同于生活中的叶。大学问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选读”中的七篇以叶为题材的文章都抹上了作者的感彩,融入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3.活动一:请自由朗读四首古诗,找出关键词语,揣摩作者的情感。

(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追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你能试着读出作者的感情吗?预设:你能读出诗中的情感,让我们跟随这位同学一起来读出这种情感。

(3)由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们看出四首以“叶”为题材的古诗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景随心生”,情不同,描绘的叶景也不相同,但你是否发现,四首古诗中的叶都扣住了一个角度?

对,色彩。四首古诗中叶的色彩各不相同:新生的叶子是嫩黄的,飞坠的落叶是枯黄的,题诗的叶子是通红的,初萌的柳芽是鹅黄的。

(4)诗人为什么注重对叶的色彩进行描绘?请结合具体作品说说其中的道理。

这些色彩各不相同,究其原因,除了与叶所处的季节有关,与每首诗的内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有内在的联系。

譬如,《山中》一诗中的叶色是枯黄的,将这一色彩用来烘托当时的萧瑟气氛和作者的悲凉心境,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题红叶》中的叶色是通红的,寄托了宫女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色彩和内容和谐一致。

可见,诗人们着意描写叶色,是为了借助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感情。

(5)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数点海棠的花蕾嵌于重重绿叶之中,明丽醒目。“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道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又是什么?

(6)我国古代诗歌中,叶子的色彩不同,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大致有一些固定的文化内涵。比如“黄叶”常用来形容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以凄凉孤独感。你能试着说说“红叶”“绿叶”的文化内涵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几首有关红叶、黄叶的诗。 (诗歌略。)

4.小结过渡:这几篇文学作品虽都以叶为题材,但情不同,景亦不同,是因为诗人、作家对任何事物的描写,往往都用“我”的眼睛来观察,以“我”的感觉来描摹;客观事物的身上,都抹上了作者的主观感彩。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待同一种事物,由于个人的经历、际遇、对待人生的态度、对待自然的关注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由此显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同样是以“叶”为题材的几篇现代诗文,也都抹上了诗人的感彩,融入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5.活动二: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篇现代诗文,用你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品味语言,感悟情理。

四、人叶对对碰

1.早春叶芽冲寒而出,盛夏绿树浓荫团团,晚秋黄叶陨落化泥,叶的许多现象发人深思,让人浮想联翩。

古代诗歌四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词; 体制; 特点

词,是歌词,是一种按照乐谱的曲词和节拍来填写,歌唱的文学,它与音乐有极密切的关系。所以,词这一种文学样式,它的种种特点,大都是由它的协乐性质所规定的。词在体制上的诸多特点,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词调,词体的类别,词的句式和声调。

一、词调

词调是描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乐调,词既然是用来依谱歌唱的标明它是属于哪一种乐调,就很必要了。词与诗不同,在它前面所标示的名称,是乐调的名称,而不是词的题目。例如我们读一首词,可以看到它标志着[浪淘沙]、[西江月]、[水调歌头]等各种名字,这些都是词调。

在词的起始阶段,调名和词的内容往往是一致的,因此调名也就是词名,就是词的题目,例如,温庭筠有[更漏子]词四首,也无一不是咏夜间闺情的,“更漏”是夜的代称,“银镯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与“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声残月。”等句都是咏夜景的,[更漏子]既是这四首词调名,词牌,又是这四首词的题目,两者是一回事。其他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咏渔父生活的,白居易的《忆江南》是追忆江南景物的词的内容与词名完全相符,因此词名也就是题目。

但到了五代,特别是宋初以后,情况就很不同了,除了极少数作品,内容和词调名一致外,绝大多数词的内容和调名完全是两回事,这样,为了点名词音译 ,说明所写词的内容,就需另有题目。词调的数目浩繁而情况也颇复杂,主要有同调异名和同调异体两有情况,如[念奴娇]又名[庆长春],[酬江月]、[大江东]、[杏花天]、[寿南枝]、[百字令]、[赤壁词]等就是同调异名,有的词调,可以有数种或十数种不同的别体,在同一词调各体之间,有的只有微小的差别,这种就是同调异体。

总之,原来的词调,乐调早已经失传了,但从唐宗词人按谱协律所作的词来看,可以以约略推知某些词调的声情,这样看来,调名与曲调的乐腔是有联系的。

二、词体的类别

词根据乐调上的变化,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一般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按照清代毛先舒的解释,以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词调的繁简长短,影响到调的篇幅字数,其间悬殊是很大的,如最短的令词只有十四个字,十六个字,而最长的长调则在二百字以上,如柳永的[戚氏]算是长调词中很典型的一首,但蓄音填写这类大型长调的人是不多的,从长调词的创作者,一般百字左右的比较常见,如[满庭芳]、[水调歌头]、[念奴娇]等是惯用的。

除有小令,中调,长调的区分以外,按照每一首词的分段情况,还有所谓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不同。词无论怎样分,但仍是一首,在内容上,构思上一般是前后相连接的,只是有的明显,有的较曲折一些罢了。

三、词的句式和声韵

1、词的长短句式:

词在句式上是以参差不齐为特点的,近体诗(律诗,绝句)是整齐的五言或七言;古体诗,乐府诗有杂言体,但只占一部分,而且即使是杂言诗,往往也是以比较整齐的句式为主,其中掺杂某些长短不齐的句式而已,但词在句式上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词的句式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例:一字句:天,休使园蟾照客眠。(蔡仲[十六字令])四字句: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十字句:且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辛弃疾[摸鱼儿])。词确实是长短句式很多样的,但其中四、五、六、七字句式各调中为常见,其他句式少见。

2、词的声律格调:词与近体诗一样,是讲究平仄格调的,词基本上接受了近体诗的轻重省(即平仄声调)双双对比的方式,即近体诗的所谓律句形式。另一主面把平仄分得更细,一方面又对近体诗的平仄对比排列的方式加以突破,并不完全谨守律句的格式,因为词对汉字声调上的要求更严更细,在排列时也要照顾乐调的要求,而不能过分呆板划一。

词中用韵情况,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它是根据不同的词牌而严格规定的,因为词的每个乐调有每个乐调的声情,而每个字声韵位,都有要付之歌管,便其能够入调而谐和无间。对于词韵的选择和运用,就是必须能够配合乐调的声情,符合乐调发声的要求。

自从词这一形式产生后,在文学史上一直与诗并行发展,一直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人们所喜见、习用的一种文体,可见词从出现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上一篇:诗歌类型范文 下一篇:古代诗歌鉴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