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19 15:53:33

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范文第1篇

一、汉民族喜新求异的文化心理与诗歌语言锤炼

古人写诗文,喜新求异,注重锤炼,讲究言简意赅,讲究字异而义同,练字之功非常重要,其目的是要将最恰当贴切的词语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上以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选择、锤炼必须富有创新精神,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唯陈言务去”,就是主张语言运用上力求独创、新颖、恰切、得体,这是喜新求异文化心理在诗歌表现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同时,通过对诗歌语言的锤炼,使诗歌语言简洁、凝练,避免冗杂,使诗句达到语句精炼、意境悠远的表达效果,是古代文人对语言常规用法的超越和突破,又是诗人展示才华、卖弄学识的外露,是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惯例。

诗的语言的精炼是指诗中把不必要的字、句删去,尽量用最少的字句表情达意,“凡诗需字少意多,以十字道一事者拙也,约之以五字则工矣。以五字道一事者拙也,见数事于五字则工矣。”(方干《赠路明府》)前人言诗,拈出一个“工”字,这“工”字既指诗的语言又指结构,而从语言方面来看,它既指语言的精炼,又指语言的形象生动。它通过炼字、炼句和炼意三种方法达到这一目的。

从诗词语言精炼的角度看,“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知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以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赵翼《瓯北诗话》)因此,古代诗人都注重在炼意上下功夫。古典诗词中的炼意,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提炼主题,使诗的立意更高,即使诗具有更好更深的思想内容。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短短十个字写出了天下的贫富对立,这是以高度概括性的语言而使诗句精炼。

诗人的炼字、炼句和炼意,不仅是为了语言的精炼,同时也是为了语言的形象生动。诗人们从修辞学的角度,推崇诗词字句的工巧,把字工句警当作毕生追求的目标。字句锤炼得好,可以带动全篇,所谓一字妥帖,则全篇生色。尤其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中的“淡”和“滴”,历来备受赞赏。“淡”状出视觉感受,“滴”达出听觉感受,“淡”和“滴”渲染出一种冷漠、孤寂的境界。再如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被人称赏,是因为诗句写出了春满江南的蓬勃景色,而这则得力于“绿”字的锤炼。据洪迈《容斋续笔》记载,王安石原稿作“到”,又改“过”“入”“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个“绿”字果然鬼斧神工,把春天的气息鲜丽地点化出来。

可见,新奇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中的一个文化传统心理。正如前边指出的,修辞是一种文化心理现象。而新奇求异的文化心理,促使修辞技巧的产生和推广。

二、汉民族的均衡审美文化心理与诗词修辞的均衡美

均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民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这一方面与汉族人民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关。自古以来,汉民族人民观察事物,考虑问题,常常具有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喜欢从事物的对应关系中展开思考,如二元对待观、“天人合一”观、人与人或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和谐观等,就形式而言不失为均齐“宽对”。这种均衡的审美心态,在建筑、日常生活中物品的摆设、宴请等方面也可体现出来。

汉族人民审美心态,也受汉语结构均衡美的影响。正因为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有均衡美的特点,故汉族人民在长期使用汉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均衡为美的审美心态,并探索修辞均衡美的规律。例如汉语的声调,是构成汉语语音结构均衡美的要素。古代利用声调中的平上去入分平仄,由平仄构成古代近体诗中音律的对称美和节奏美。汉语中构词上的对称、均衡,形成了汉语修辞上的对偶等均衡美。

尤其是诗歌中的大量对偶句,由于句法、词性、声律的两两对应,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内聚力,经过前后映衬,互相补充,可以化生涩为平易。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镜”一般作名词用,倘在诗中孤立拈出“晓镜”,未免费解,但和下句“夜吟”相对照,立刻“变陌生为熟悉”,使读者明白作动词用,是写一位女子在晓妆对镜,抚鬓自伤,从而和下句中那位深夜苦吟、不避风寒的男子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对偶句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古代词曲中的衬词、诗歌中的押韵等,也是形成语言均衡美的重要手段。在修辞格中,除对偶外,能体现均衡美的还有互文、回环、顶真、对照等。

互文是汉语有的修辞方式,注重结构对称,给人一种均衡的美感,其特点是上下文义相互呼应、补充。例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

回环修辞手法不仅有均衡美感,而且达意深刻,富有新意。它正读倒读皆可成句,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这是讲究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例如:清代女诗人吴绛雪的《春晴秋雨》:“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三、汉民族含蓄的心理与诗词修辞的含蓄表达法

东方人区别于西方人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含蓄,而中华民族尤以含蓄著称。中华民族不仅追求行为举止的含蓄,推崇笑不露齿、行不露足,更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

中国人之所以有含蓄的文化心态,是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发育、性格成长和气质形成,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和(转第113页)(接第119页)语言表达。“和”是仁学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和为贵”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有影响的人生格言,“和”成为中华民族人生哲学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和”的方法就是中庸的方法。所谓“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防止专化和走极端,提倡模糊性和灵活性。“和”的精神、“中庸”的方法表现在言语表达上就是要含蓄,要委婉,不要观点鲜明、言辞激烈、不留余地,不要单刀直入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好恶,而要迂回曲折,由古及今,由远及近,层层推进,要设喻取譬,要隐晦,要影射,要“微言大义”“言近而旨远”,总之,就是要用温柔敦厚的语言形式,含蓄的表达方式。在此方面,中国的诗歌可以说表现了极高的技巧,并形成了一种重视含蓄的美学传统。当陶渊明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致时,他曾用两句被后人视作名言的诗句,表达了他的全部看法:“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其五)通过含蓄的表现,突破了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而带给人无限的联想和启示。谐音,是典型的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数千年来不绝于书,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被运用。如南朝乐府《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以“丝”谐“思”,表明自己对爱情的执著。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以“晴”谐“情”,一语双关,含蓄蕴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话语中词语通过谐音联想,以美妙的物象传达表述者的心意,提高了言语表达的审美效果。

四、重意象的民族审美特征与诗词意合体悟的修辞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意象,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不注重抽象的分析和形式的论证,而重视主题的直觉体悟和豁然贯通。这与中国传统的整体直觉思维方式和取象比类的形象思维方式有关。整体直觉思维方式重视整体性,但对整体性的把握不是依靠逻辑推理,而是依靠非逻辑思维的直觉和顿悟。取象比类,采取比喻、象征、借代、类比等形象的手法来表达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这两种思维方式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人对意象的独特的民族审美观。李卫中等指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一些普通的东西、景物携带上了浓厚的文化信息,它们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组合成了特定的意象,成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语言表达上,不要求纯思的抽象,而是观物取象,超越具体而又回归具体。例如,古代将“杨柳”常与离别、断肠相联系,因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故古代作品中常出现有关柳的意象:“杨柳依依”(《诗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寓抽象于具体,寓推理于类比,模糊多于明确,含蓄多于显露,具有一种独特的诗的气质,让读者从感性的把握中去体味抽象的内涵。

汉语意合体悟的修辞传统在诗歌意象的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诗歌的意象搭配十分灵活,只凭一点灵犀,一缕情思,几个似不相关的意象就可以直接拼合,峰断云连,似离实合,给人一种造语的清新和涵咏不尽的诗意。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等都是向读者展示了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各意象之间无关联词,全赖其内在的逻辑感情联系,构成了一种浑然统一的艺术意境。

参考文献:

[1]戴照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75.133

[2]王希杰.修辞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14

[3]郑子瑜宗廷虎.中国修辞学通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9

[4]盛林.儒家文化与汉语的修辞的含蓄表达法[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7(4)

[5]陈煜.谐音文化的语用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05(2)

古代诗歌范文第2篇

一、充满着对祖国山河与历史英雄的热爱

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茫茫的沙海,升腾的孤烟,浩渺的黄河,浑圆的落日,多么奇特而壮丽的塞外风光。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长江从万山丛中奔腾而来,钟山蜿如一条巨龙逆流而上,诗人以雄奇、奔放之笔,描绘了金陵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抒发天下统一的昂扬欢快之情。谭嗣同的《出潼关渡河》:“平原莽千里。到此忽嵯峨。关险山争势,途危石坠窝。崤函罗半壁'秦晋界长河。”关势险要,山高路陡,这雄奇的江山,不禁激荡起年轻的诗人击楫中流、收拾山河的报国壮志――“为趁斜阳渡,高吟击楫歌”。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未央怀古):“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

二、激起爱国诗人们的无比愤恨。在作品中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

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入侵我国。可以说,战乱频繁是我国古代社会史的一大特点。每当外族侵略、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就会出现一大批的爱国诗人,他们以简练而鲜明的笔触,或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蔡琰《悲愤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陈子昂《感遇》)“白骨横干霜,嵯峨蔽榛莽。”(李白《古风》)“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干村狐兔。”(张元千《贺新郎一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文天祥《常州》)“白骨纵横乱似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元好同《癸巳五月北渡三首》其三)‘‘陵园白露年年满,城中青磷夜夜哀。”(陈子龙《辽事杂诗》)“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张孝祥《六州歌头》),“赵普原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刘因《白沟》),“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文徽明《满江红・题宋高宗赐岳武穆手诏石刻》),“惊见羽书传昨夜,忽闻和议出崇朝”(陆篱《金陵》),“百万金缯贿寇还,明州父老叹时艰”(张际亮《迁延辨,“全开门户容蛇豕,漫握《韬》《钤》布‘鹳’‘鹅’”(鲁一同《重有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多么希望有杰出的将才出现来力挽狂澜:“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李牧今不在,边人饲豺虎。”

三、诗人对市局安定的盼望之情

古代诗歌范文第3篇

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利用诗歌来传承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教授自然知识与社会伦理,同时完成识字写字的任务,教会读诗作诗的方法。诗歌的产生,随之产生了诗歌教育;诗歌的繁荣,随之带来了诗歌教育的繁荣。诗歌的历史有多长,诗歌教育的历史就有多长。《弹歌》的流传也正是诗歌教育的结果。

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诗歌教育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说清楚,只能凭借想象去猜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后,诗歌教育的内容、形式、作用大致可以说的清——因为有许多时候即使是用文字记载的所谓“历史”也往往极不可靠。

一、夏、商、周时期的诗歌教育

依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基本可以确定:夏、商、西周的诗歌教育主要是结合礼乐教育和射御教育而进行的。当时的习礼、习射、习舞、习乐和学艺等教育活动常常与诗歌教育结合在一起,难以分开。西周的学校,大概分国学和乡学两极。国学即天子之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为大奴隶主贵族所有,以诗、书、礼、乐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课的内容。据《周礼》所载,大司乐向国子传授“乐德”、“乐语”、“乐舞”。其中乐语之教包括“兴、道、讽、诵、言、语”,“讽”与“诵”主要讲的是诗歌教学,要求学生能背诵诗歌,创作诗歌。当时,朝廷和民间诗歌十分发达,其应用范围也很广泛。诸凡举行集会,如庆功祝贺等,都要演唱传统的或贵族们创作的诗歌。在这种场合能够吟诵诗歌,乃是具有文化修养的表现。当时的诗歌教学必须体现特定的政治伦理思想,满足社会需要,因此,西周乐教开创了我国“温柔敦厚诗教”之先声。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政治上王权衰落,诸侯割据争雄,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文化教育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文化的格局,“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出现了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

春秋时期,四言诗已经十分成熟,作诗言诗蔚然成风,举凡庙堂祭祀、外交应对、亲朋酬答,都离不开诗歌的创作和应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明证,其中的一部分便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楚辞”,使诗歌获得了饱满的生命力。诗歌的初步繁荣,为当时开展诗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材。

中国有确切文字可考的历史中,最早的有意识地开展诗歌教育的人是孔子,他以自己的睿智认识到诗歌的多种作用,提出了诗歌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诗歌教育理论。孔子把“诗”作为教学内容之一,为此他整理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实际上也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教育课本。“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他要求学生“诵诗三百”:“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第十七》)。用现代白话理解,孔子所说的“兴”是指诗歌运用比喻联想,托事于物,因物寄兴,有激感意志、使人奋发有为的作用;“观”是“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认识生活、感悟哲理、了解风俗习惯、知晓国家盛衰的作用;“群”是“群居相切蹉”,即互相启发,互相砥砺,引起感情共鸣,改变轻薄妒忌的恶习,培养群体意识,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是“怨刺上政”,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即运用讽刺的形式针砭社会不合理现象,批评当权者的政治;“事父”、“事君”则是懂得伦理道德,培养忠孝观念;“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则是学习自然常识。孔子的“兴、观、群、怨”学说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他整理的《诗经》成为我国诗歌教育教材的典范。

由于诗歌具有多种作用,因而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第八》)的见解和主张,甚至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孔子强调学习《诗》,是认为它可以培养想象力和观察力,用其中的道理修身养性,可以用于政治和社交。自此以后,儒家把《诗》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宣传儒家学说的重要手段。墨子也说:儒者“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墨子·公孟篇》);还说儒者“弦歌鼓舞以聚徒……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墨子·非儒篇》)。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主张,对后世诗歌教育乃至语文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意逆志”就是说在读“诗”时,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理解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中记述了孟子与弟子咸丘蒙关于“以意逆志”的对话:咸丘蒙问:“《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孟子答道:“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知人论世”的意思是要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孟子·万章下》云:“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此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一直是我国阅读学理论的重要原则。

荀子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孟学说,十分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把《诗》与《书》、《礼》、《乐》、《春秋》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发扬了儒家的“诗教”传统。

二、秦汉时期的诗歌教育

秦王朝统一天下后,秦始皇采取了“书同文”、“行同伦”、“颁挟书令”、“禁私学”和“以吏为师”等巩固统一的重大政策和措施。“颁挟书令”导致了“焚书坑儒”事件的发生。“禁私学”、“以吏为师”,这实际上是取消教育制度。既禁私学,又不设官学,说明秦朝对学校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这是秦朝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上的一场历史性的灾难。

在汉代,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尤其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诗歌被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工具。董仲舒把孔子所说的“诗”奉为“经”,此后便称“诗经”。《诗经》是汉代确立的“五经”之一(《乐经》早已亡佚失传)。贾谊说:“为之称《诗》,而广显道德,以驯明其志。”董仲舒说:“《诗》道志,故长于质。”《毛诗序》中对诗歌抒发志向的作用更有具体的阐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古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以蹈之也。……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其使用的教材有所不同。《诗经》是官学的主要教材之一,也是私学选学教材。著名女诗人蔡文姬由于家学渊源,幼年早慧,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后汉书·邓寇列传》载,邓禹“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由此可以看出汉代诗歌教育的成效。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夸赞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真实地反映了汉代诗歌教育的普及程度。

诗歌在汉代有了新的发展。汉代乐府诗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继《诗经》、楚辞之后取得新的成就。汉武帝时设立“乐府”,它所收集的民歌就叫“乐府”民歌,多同民间的音乐舞蹈相结合,乐府诗大多是在这种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如《江南》、《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等,具有典型的“兴、观、群、怨”的作用。乐府诗的整理流传,推动了诗歌教育的普及。从此,五言诗代替了四言诗,在长时间里成为诗的主要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作为继汉开唐、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各类文体渐趋完备,文学的概念也更明晰,文学逐渐受到重视,并最终与经学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跻身学术和教育之林。南朝宋文帝时,学校首设文学馆,主要进行专门的文学教育和文学研究活动。这些都对诗歌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性质与西汉政权并无二致。不仅基本的政治制度与西汉一脉相承,而且在教育上同样以儒学为先。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教学内容上仍以经学为主,《诗经》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统治者对诗歌的爱好和提倡,诗歌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与经书相比,由于诗赋文章押韵好读,所以常作为学童阅读的初级教材。女诗人谢道韫的出现,至少说明她曾经接受过良好的诗歌教育。南朝谢灵运的山水诗文辞幽美,冠绝一世,人们争相传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诗歌等文学教材受到学子的重视和欢迎。北朝的《敕勒歌》流传甚广,受到各民族人民的喜爱。

南朝梁太子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是秦汉以来收编诗文最精彩最丰富的文学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其选文分三类:诗歌、辞赋、杂文,收录诗文共752篇,其中诗歌434篇。《昭明文选》成书之后,被认为是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也是诗歌教育教材的典范之一。

四、隋唐时期的诗歌教育

隋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了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但仅是昙花一现。唐朝建立后,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高峰。由于国内南北文化的汇合和国际文化的交流,再加上统治者的重视,隋唐时期封建文化出现了灿烂辉煌的局面。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学校教育体系也进一步完备。唐代文学百花齐放,诗歌成就最为显著,名家辈出,流派峰起,作品繁多,出现了百花争妍、异彩纷呈的鼎盛局面,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唐都长安成为了当时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新罗等国家纷纷派遣留学生来长安学习文化,一些留学生也成为写诗能手(如日本人阿倍仲麻侣,汉名晁衡,与李白结下深厚友谊)。中日诗人歌吟两国友好的诗篇至今尚存120多首,中朝诗人歌咏两国友谊的诗篇至今尚存70余首。唐及五代的诗歌教育就植根于这一时期灿烂的诗歌文化之中。

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学已实行分科教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学习内容分《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五个专业。唐太宗极为重视文教事业,先后令颜师古校定《五经定本》、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作为教材颁行天下。《诗经》被确定为“九经”之一。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诗歌教育的黄金时期。唐高宗以后,进士科考试逐渐偏重于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繁荣,也促进了唐代诗歌教育的普及。唐人上自帝王后妃、王子公主、文臣武将、举子秀才,下至士卒小吏、渔人樵夫、村妇小儿、僧道乞丐、宫女娼妓,大多会诗能吟。中国真正成为“诗的国度”。孟郊《教坊歌儿》写道:“十岁小小儿,能歌得朝天。六十孤老人,能诗独临川。”诗歌的广泛普及正是诗歌教育兴盛的结果。

由于科举考试的需要,诗歌地位的提高,教授诗歌也成为家学和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经学教育,促进了唐人的精神解放。当时出现了供学童讽诵的诗歌选本如《文场秀句》等。除诗歌选本外,老师也临时指定某位诗人的作品作为教材。《旧唐书·杨绾传》中载杨绾上言:“(士人)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唐诗纪事》卷三八载:“元微之(稹)《长庆集序》云:‘予尝于平水市见村校诸童竞习诗,招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余之为微之也。”可见,白居易、元稹的诗就被教师选定为教材。白居易逝世后,刚即位的唐宣宗在《吊白居易》一诗里称颂他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歌《琵琶篇》。”从中可以看出白居易诗作流传非常广泛。

唐末出现的蒙学用诗歌读本是胡曾撰写的《咏史诗》。在文学史上,咏史诗本不是为蒙童写的,从来也不大有人用来作启蒙教材。胡曾的百余首咏史诗,涉及的范围很广,语言特别通俗,全是七言绝句,容易背诵,因而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后来用它作为启蒙教材的越来越多。

由于科举考试的需要,诗歌写作训练成为当时诗歌教育的一项极其重要内容。在学习写诗过程中要进行声律、对仗、集事等单项训练,其中,属对训练在唐代很受重视,不仅具有语音训练、词汇训练、语法训练的作用,还有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作用,所以它对作诗有很大的帮助。蔡云培曾说它“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唐代许多诗人在十岁前后就能写出令人惊叹的诗句,如骆宾王七岁时写成《咏鹅》诗,王勃六岁作诗“词情英迈”,被誉为“神童”。女诗人李冶六岁时写作《蔷薇诗》,薛涛七八岁便能吟诗。王维十七岁时就写出成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可否认,这些诗人有写诗的天赋,但如果没有较早接受诗歌教育,怕也是不行的。

五、宋元时期的诗歌教育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利用手中的兵权,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此后20年间,宋王朝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混乱局面。宋王朝汲取了唐朝权臣擅政、藩镇割据的教训,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不断削弱地方权利,加强中央集权,对内偃武修文,大力抑制武臣,优渥文士,对外妥协退让。文人士大夫地位之高,待遇之优,其它朝代都难以相比,士人皆以读书为第一要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和“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始于此。两宋时期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宋王朝十分重视文治教化,印刷业和教育事业都有空前的发展。宋代公私刻书业的兴盛使书籍得以大量流通,不但皇家秘阁和州县学校藏书丰富,就是私人的藏书也动辄上万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到宋代才首次出现,就是一个标志。与此同时,学校的数量和种类也大量增加。除了从国子学到县学的各级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也日益兴盛。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等四大书院,其规模和学术水准都堪与官办学校媲美。宋代士人的总体学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古文运动在唐末五代一度衰颓之后,得到宋代作家的热烈响应,他们更加紧密地把道统与文统结合起来,使宋代的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诗歌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倾向于通俗化,这种趋势最终形成了与唐诗大异其趣的宋诗。词这种新诗体,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戏曲、说话等通俗文艺在宋代也有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来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大统一结束了数百年间各民族相互纷争战乱的局面,出现了各族人民之间空前的融合,带来卓绝的文化成果。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后,越来越多地接受了汉族文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和思想文化的交流。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建元“中统”,自命为中原正统帝系的继承者,后又据《易》“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元”,建立了蒙古贵族和中原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蒙古族入主中原,也带来了某些文化的“异质”,给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增添了新的成分、新的活力。由于意识形态控制的放松,使得社会思想能够较多地摆脱传统规范的束缚。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忽,使得大批文化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从而也就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他们作为社会的普通成员而存在,通过向社会出卖自己的智力创造谋取生活资料,因而既加强了个人的独立意识,也加强了同一般民众尤其是市民阶层的联系,他们的人生观念、审美情趣由此发生了与以往所谓“士人”明显不同的变化。由于社会内部经济、文化诸条件的变动,促使文学同大众传播媒介结合,戏曲、小说成为新兴的文学样式,走在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前沿。元代另一种饶有新鲜意味的文学类型是散曲。它和杂剧中的唱词使用同样的格律形式,具有相近的语言风格,是“元曲”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它既承继了传统诗词的某些因素,又鲜明地体现出元代文学的新精神。从内容上看,散曲比传统诗词大大开拓了表现范围。多半由于元代特殊文学氛围所决定,作者的视野延伸到富于活力、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适应于抒情的需要,散曲的形式和语言较于诗、词都别具特点。散曲在遵守固定的平仄格律的同时,可随意增加衬字,从一字到十数字不等;另一方面,散曲的语言(特别是衬字)主要是口语、俗语,使散曲成为更自由轻灵的形式,更适宜于表达即兴的、活泼的情感。“尖歌倩意”(芝庵《唱论》)构成了散曲的主要艺术特征,从而打破了在中国诗歌传统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的束缚,使渊源于早期民歌俗谣的美学趣味获得显著的进展。诗歌在元代并没有失去其“正宗”地位,它仍然是广大知识阶层表达思想情感、人生追求、审美趣味的主要文学形式。特别在表现重大的人生思考、深刻的精神活动方面,诗歌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地位。元诗不仅反映了百年间动荡、复杂的社会状况,反映了不同时期中知识阶层的精神面貌,而且对于认识中国诗歌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新兴文学样式之间的关系,都有特殊的价值。后人对元代文学有“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区别,当然是有其理由和必要的。但同时必须注意到: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裂的现象。所谓“俗文学”的兴盛与发展,离不开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所谓“雅文学”,也深受社会变化、市俗意识的影响。

宋元时期科考的内容和侧重点不断变化,时而重经文,时而重诗赋,时而重策论。但经文始终是最重要的内容,诗赋、策论也很受重视。《诗经》被确定为“十三经”之一。宋元时期的语文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达到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高峰。诗歌教育的内容、形式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代的士大夫在政治和学术上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文以载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宋代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官学、私学、书院,历经“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崇宁兴学”,学科门类增多,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实用。宋代的私学更加兴盛和普及,大批知识分子人除了一部分“学而优则仕”外,教授私学成为他们的谋生方式。所以,当时的小学、乡学、村学、义学、家塾等十分普及。元代教育体系与宋代基本类似。宋元“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可分为三类:散文类、诗歌类、工具类。蒙学也不免要受到科举考试的影响,在蒙学中也自然也会有一些诗歌教材。程颢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欲且教之歌舞,如古诗三百篇,皆古人作之,入《关雎》之类,正家之始,故用之乡人,用之邦国,日使人闻之。此等诗其言简奥,令人未易晓,别欲作诗,略言教童子洒扫应对师长之节,令朝夕歌之,似当有助”(《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其中最著名的有《千家诗》和《神童诗》等。

南宋刘克庄编辑的《千家诗》全名是《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全书共22卷,将唐、五代及宋人的诗分别按照时令、节令、昼夜、百花、竹木、天文、地理、器用、昆虫、人品等十四个方面进行选编的。《千家诗》选录广泛,不拘一格。从入选的作者来看,既有帝王将相(如唐玄宗)和士大夫,也有无名氏(如《题壁》、《答人》)和僧人(如僧惠洪、释处默)。选录标准有三条:一是简洁短小,二是通俗易懂,三是诗作好,而不论作者的名气大小。所选诗作可谓“鼎尝一脔,其味无穷”。作为蒙学教材的《千家诗》是在此基础上编录的,分上下两集,上集收七言绝句94首,下集收七言律诗48首,共142首。尽管对这部诗集前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它无疑是古代最风行的且流传时间最长的诗歌基础教材。

《千家诗》在宋代广为流传,一是所选诗篇大部分是名家名篇,以此开展诗歌教学,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掌握诗歌艺术。二是《千家诗》所选诗篇,大多浅近易懂,读起来上口,学起来容易,便于背诵,极适宜儿童学习。比如第一首程明道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知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首理学家程颐的七言绝句,自咏闲居之乐趣,把他追求自然舒畅的精神境界写得平淡自然而亲切。又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都是倍受群众喜爱的名篇佳作。三是诗中有许多警策名句,对学童有思想教育意义。四是诗篇所反映的内容丰富,并基本按季节岁时为序,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它,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千家诗》对于诗歌教育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针对儿童进行诗歌教育而专门编著的教材。后人把《千家诗》作为初级教材,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起来,简称“三百千千”作为蒙学的系列教材。

《神童诗》相传是北宋神童汪洙所作。有记载说他八九岁时就作诗作赋,一次在一所废弃的学宫旁放鹅,见殿宇破败,心有所感,写就了:“颜回夜夜观星相,夫子朝朝雨打头,万代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因而有神童之称。经考证《神童诗》并非汪洙一人所作,后人对它进行了许多增补。《神童诗》共34首,均为五言绝句。其中劝学诗14首,歌颂太平的诗4首,歌咏时令、节气的诗16首。后人又增补了部分诗篇,多为描写花草和自然现象之作。《神童诗》全部选用五言绝句,篇幅短小,诗味浓郁,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平仄准确,读起来琅琅上口,情趣盎然,易于记诵。其中很多诗句已广为流传,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达则相天下,穷则善其身”等。再如流传久远的《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神童诗》是优秀的少儿诗歌读物,也是教少儿习作诗歌的示范教材。这些诗多以高官厚禄引导学童向学,是其诟病。

其它诗歌教材还有南宋时期朱熹作《训蒙诗》100首、陈淳编《小学诗礼》等。这一类诗歌读本完全着眼于向儿童进行封建思想教育,对于语言文字的艺术基本不加考虑,所以流传不广。南宋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正续集共四十卷,其正集体例包括辞令、议论、叙事、诗歌四类,这部书流传较广,对于诗歌教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词这种新的诗歌形式在宋代虽难登“大雅之堂”,却获得了极大繁荣,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民谣“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就说明了柳永的词受到大众欢迎的程度,即使是宋仁宗也不能幸免。值得注意的是,两宋时期,女子往往也可以接受适当的文化教育,包括诗歌教育。司马光曾说:“今人或教女子以作诗歌,执俗乐,殊非所宜也。”两宋时期还出现了女词人李清照、朱淑真等,至少表明当时中上层社会的女子能够接受良好的诗歌教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方的辽国出现了女诗人萧观音。萧观音向苏轼、欧阳修等文化巨子学习,以填词赋诗而闻名,表明她受到了极有成效的诗歌教育。

元代的“雅文学”与“俗文学”都与社会变化、市俗意识密切相关,与诗词创作有联系的杂剧、散曲的盛行,特别是散曲这种新的诗歌形式的出现和兴盛,打破了在中国诗歌传统里长期居统治地位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的束缚,进一步促进了诗歌教育的普及。马致远的《秋思》就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在宋元的“小学”写作教学中,属对是最基本的必修课程,属对和韵律训练是最基本的语文训练。作诗是宋代蒙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蒙学中学习作诗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填诗,二是模仿。教学童写诗,重点是教“填诗”。首先是背会三十类韵,接着是用匡纸表韵头,以便填诗时查阅。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模仿者,古人用功之法。”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学诗有三节:起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而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这些都说明宋代学者在学习写诗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六、明清时期的诗歌教育

明朝建立后,统治者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进行了诸多改革,最终建立了集军政大权于皇帝一身的高度集权的封建主义政权。明初统治者已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确定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方针。建国之初就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在国都设立了中央最高学府国子监,并兴学令,要求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从京师到郡县直至农村地区,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学校教育体系,普及程度为唐、宋所不及。科举制度更受重视,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科举考试。学校教育中竭力推崇官方哲学思想程朱理学,采取种种措施排斥有碍于专制统治的思想学说以加强思想控制,把《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作为钦定的学校教科书。到了永乐年间,《四书大全》、《五经大全》便成了学校教学的主要课本。明中叶以后,科举腐败,官学衰落。一些从事学术研究的士大夫就纷纷创建书院,虽曾被禁毁,但还是日益昌盛。明朝中叶之后,特别是嘉靖、万历年间,封建社会出现了危机的端倪,典型表现是在沿海地区的手工业作坊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促使人的个性因素得到初步的张扬和重视。传统诗文进一步衰落,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俗文学大兴。

清初统治者在入关定都北京后,用了40多年的时间平定了各地的反抗势力,统一了中国。政治上继续推崇程朱理学,颁布法令,责令各个学校以理学为指导思想。用高压政策对毁谤程朱理学者大开杀戒,把其它学派的学说或不利于专制主义统治的思想一概斥之为“伪学”、“异端”而加以限制、排斥,直至迫害相关学者。

明清的统治者除了在思想上钳制士人外,还用科举来诱导知识分子就范。明清对前代科考制度又各有所增损,形成了一整套极为完备的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和学风等产生了极大影响。久而久之,学校变成了科举应试的预备场,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都与科举产生了直接联系。同时科举制度也越来越僵化,走向了形式化的泥淖。明宪宗成化年间开始盛行的“八股取士”就是典型代表。因此,诗歌教育与科举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诗歌更多地成为文人吟风弄月或抒写情志的手段,但传统“诗教”的作用仍得到人们重视。明代东林党人高世泰题无锡东林书院丽泽堂楹联“身教莫如礼,言教莫如诗”就说明了这一点。

清朝的官学教育制度基本上是沿袭明制,其学制基本相同,都分为地方和中央两类。中央主要是国子监,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书院。此外的义学、社学、私塾等伴随着民间的搜书、藏书和编书的风行也愈来愈昌盛。除《诗经》继续作为经学教材之外,主要的诗歌教材有《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

明清时期的蒙学阶段对诗歌教育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更注重通过诗歌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明代王守仁主张要用教诗作为蒙学中主要教育手段之一:“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明人吕坤说:“每日遇童子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择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集为一书,分之歌颂,与之讲说,责之体认”(吕坤:《社学要略》)。清代的沈龙江义学有更明确的规定:“放晚学讲贤孝勤学故事一条,吟诗一首。诗要有关系的,如‘二月卖新丝''''、‘锄禾日当午''''、‘青青园中葵''''、‘木之就规矩''''等”(《沈龙江义学约》,见张伯行辑《养正类编》)。

明清时期用作蒙学诗歌读本的《千家诗》有七言、五言两种。七言《千家诗》分为上、下两集,是前人从原本《千家诗》选录编定而成。通行的七言《千家诗》分上下两集,上集收七言绝句八十五首,以程明道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打头,下集收七言律诗三十八首。所选的诗有些很不好的,也有些偏深的,但是大部分是浅近易懂,于儿童有益或者无害的,其中包括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清人王相又编选了五言《千家诗》。后来有人将五言和七言这两本编成合刊本,成为明清两代流传最广的诗歌教材,也对我国以后的语文教育、特别是诗歌教学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作用。这部综合类诗歌教材,上下卷共有224首诗歌,分成时令、节候、气象、昼夜、百花、竹林、天文、地理、宫室、器用、音乐、禽兽、昆虫、人品十四类,分别择取唐、五代及宋人的律诗和绝句,而最多的是宋人做的诗。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适合学生读、背。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本书在选编时充分照顾到了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儿童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清代康熙年间编选的《全唐诗》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作品48900多首,包括诗人2200多位。这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全唐诗》的编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诗歌教育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选编的一本脍炙人口的唐诗精选普及读本,仅以300多首的篇幅,就使人们得以欣赏到唐诗中的精华之作,为初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书共分八卷,第一卷是五言古诗,第二、三卷是七言古诗,第四卷是七言乐府,第五卷是五言律诗,第六卷是七言律诗,第七卷是五言绝句,第八卷是七言绝句,后面附有乐府诗。诗集涵盖了我国古诗中的各种诗体,是一本质量上乘的精选诗歌读本。这本书选的诗家既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也选了不少不太出名的诗人,如无名氏的《杂诗》;不仅选了高适、岑参等边塞派的诗作,还收入了孟浩然、王维等田园派的代表作。全书的编选以适合私塾教学为基本原则,以学童容易理解和记忆、适合儿童兴趣为主要出发点,共选了310首,后来有人增补了三首杜甫的七律。因此,《唐诗三百首》被塾师们广泛采用,而且深受学童和成人的欢迎。此后为了帮助蒙童和一般文人理解、欣赏这些诗作,出现了多种注释本。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一直影响着我国的诗风和文风。而这本流传很广的诗选,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诗歌教育,对发扬我国的“诗教”传统有重要作用。民间流传的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说明了这部读本的广泛影响和在诗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十九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传统封建势力。其领导者为了反对旧礼教,批判封建传统教育,宣扬其政治思想和宗教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教育改革。太平天国特别重视儿童教育,专门编写了自己的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幼学诗》、《御制千字诏》等。《幼学诗》共三十四首五言体的诗歌,内容主要涉及做人和教义两方面,主要是教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道德说教。这种寓道于文、文道结合的编写教材方法,充分发挥了传统诗歌教材编写的优点。

清代蒙学的写作训练较前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而有效的训练程序和方法,一般程序是:属对——作诗——作文。属对是作诗、作文的基础,要求平仄相对、词性一致、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修辞手法相同、逻辑关系相同等,是一种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训练。这种从简单练习到复杂训练的程序,更适合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的训练书籍有《对类》、《诗月夜》、《词林典腋》、《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清道光年间的学者王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作诗作文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涵养学生的作诗作文兴趣,提出了“以放为主”的原则,要求学生多写多练,即:初学做诗,先要放手,不要拘于四声,为双声叠韵的规矩所束缚。此后再从放到收。王筠还主张对蒙童的训练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即学生识二千字后,才可读书;待其“神智渐开”,再教以四声、虚实、韵部、双声、迭韵等文字知识;然后在识字、阅读、属对的基础上,才开始学习诗文写作。

七、古代诗歌教育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的诗歌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诗经》一直是传统诗歌教育的最主要读本,形成了古代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温柔敦厚”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者也。”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解释说:“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作家要性情和柔,可以讽谏,但要“怨而不怒”,“止乎礼义”,保持“中和”,以委婉之词寄寓讽谏之意。《礼记正义》又说:“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温柔敦厚”这一诗教传统特别强调诗歌与政治教化的关系,因此,《诗经》徒具文学形式,却只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教化万民、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温柔敦厚”除了伦理意义外,后世也引申为艺术原则,因而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和理论上有过十分消极的作用。

2、蒙学阶段比较重视对儿童进行诗歌教育,而且成效显著。

教儿童读诗,这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儿童识字后,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开头就给他们读一些比较平板枯燥的文章,很可能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前人采用在这个时候读些诗的方法,是很有见地的。儿童认字之后,常读些优美而浅近的诗歌,这是自唐宋以来一直实行的办法,后来逐渐成了蒙学中一个固定的教学内容。明代王守仁主张诗歌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他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自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他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顺应儿童的性情,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避免产生逆反心理。这段论述正说明了古代诗歌教育的特点。

张志公先生对我国传统教育有深入研究。他对古代诗歌教育传统是这样论述的:“爱听故事,是儿童的特点;爱大声诵读,也是儿童的一个特点。诗的语言,音调和谐、押韵,念起来给人以极大的。浅近的好诗,尽管儿童不一定都懂得很透,也很足于启发想象,开拓胸襟。多念一些好诗,孩子们逐渐会感觉到语言的美,感觉到书有念头,有学头,从而培养起他们爱好语言的情感,促进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增强了他们思考、想象的能力”(《张志公文集》之四《传统语文教育研究》116-117页)。概言之,诗歌教育既使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起到教育作用。

3、古代的诗歌教育将读诗与写诗相结合,使得读书人从儿童起就开始学习写诗的技巧和方法。如蒙学阶段进行“属对”和“声律”训练,为写诗奠定了良好基础。当然,“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和逻辑训练的因素,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

4、古代的低幼教育基本上都是韵文教学,从三言到四言,再到五言、七言,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实际上,古代的韵语读物本身也具有诗歌的形式和特点,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称之为诗歌似乎也并无不妥,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的诗歌教育教材也应当包括这些韵语读物。

5、古代诗歌教育尤其重视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完美结合。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蒙学诗歌教材的编写都有明确的伦理道德指向,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均是这样。

古代诗歌范文第4篇

在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方面,《考试大纲》提出两个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古代诗歌的形象,多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也包括融入诗歌思想情感的景物形象。命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物形象、意象、意境的分析概括等。

解答分析人物形象类试题,要注意:

1.先明确题干要求分析概括的人物是谁,再将诗歌里与其相关的外貌、语言、心理描写,特别是人物活动的细节描写圈点出来,最后结合诗歌的整体内容,概括出人物形象等。

2.组织答案的难点在于对人物性格的文字表述,考生要注意把诗歌里形象化的语言转化为可以形容人物性格、志趣、品质的词语,如高雅、悠闲、洒脱、豪放等。

解答意象、意境类试题,要注意:

1.根据题干要求,圈点出相关的景物,抓住景物描写中的形容词,概括出景物的特征。如抓住“残菊”“衰桐”“寒井”“孤雁”中的“残”“衰”“寒”“孤”等形容词,可以概括出景物(意象)凋零、衰败、凄冷、孤独的特征。

2.根据构成意境的景物的地域、时间、色调,体味意境的氛围特点。如炊烟人家、鸡鸣狗吠,由乡村常见景物构成的意境,表现出一种淳朴、安宁的氛围;山鸟鸣唱、流水淙淙,表现的是幽静的氛围等。

3.根据画面构成景物的对象、状态、色调等体味诗人或人物的情感。如万马奔腾、号角嘹亮、将士呐喊,表现的是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情怀;青山绿水、高树翠竹、白云缭绕,表现的是高雅、闲适的情致。

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考查炼字、赏句、分析“诗眼”、鉴赏语言风格,考查热点是炼字、赏句。

解答炼字题,要注意:

1.理解词义。结合语境理解词义,即结合具体的诗句解读某个词的意义,这里的词义是指语境意义。比喻句,要从比喻的角度理解词义;托物抒情句,要发掘其隐喻、象征的意义。理解词义,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理解其妙处。

2.分析效果。对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及其所用的表现手法。诗句是写景的,要分析其在景物动态化、情感化方面的效果;诗句是写人的,要分析其在表现人物心理、情感方面的效果;诗句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要分析其修辞方面的效果。

解答赏句题,要注意:

1.把握关键词,理解句意。从对关键词语的赏析中理解全句的意蕴,如赏析韦应物的诗句“门对寒流雪满山”,关键词语是“寒流”“雪”,因为这两个词渲染出一种阴冷的氛围,写出了友人生活的环境,同时“雪”字也隐含着对友人高洁人格的赞扬。

2.找准角度,分析表达效果。赏句题,有的提示赏析角度,考生需从试题提示的角度进行思考;有的没有提示赏析角度,考生要根据诗句的内容,选择角度:①从思想情感的角度赏析;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③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融情于景、化静为动、以乐衬哀、化虚为实、引用典故等。

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考查范围一般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三个方面。

解答修辞手法题,要注意:

1.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衬、夸张、双关等手法的特点与作用。例如,比喻、拟人,可使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对比手法,将两个性质相同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有突出其中一方的作用。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手法,品评效果。任何修辞手法都要通过句子来体现,因此,解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如分析比喻,要指出本体、喻体,并结合喻体的特点,分析比喻的艺术效果。

解答表达方式题,要注意:

1.明确常考的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的特征,如描写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抒情中的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掌握各自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等。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如分析某种描法,要指出诗人对描写对象采用了哪种描法,这种描法下的人物、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等;分析情与景的关系,要揭示景物特征、思想情感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方式,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以乐景衬哀情等。

解答表现手法题,要注意:

1.掌握用典、虚实相生、对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等常见表现手法的特征及表达效果。如用典,要明白诗人引用的历史故事本身的来龙去脉,再结合诗人的处境分析引用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抒写壮志,或表达悲慨,或以自许,或以自伤。

2.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表现手法。一是分析表现手法的使用情况,二是分析使用这种手法带来的效果。如分析虚实结合手法,第一步要指出诗歌里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再分析诗人采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拓展诗歌境界、表达诗人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四、分析u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

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题材,发掘思想。题材是诗人表达情感的基本材料,同类题材经常被用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情感,不同类型的题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思乡怀人类题材,往往表达羁旅愁情、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等情感;边塞风物类题材,往往表现将士对亲人的思念、杀敌报国的情怀、对将帅腐败无能的控诉、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等情感;山水田园类题材,往往表现对田园生活风光的赞美、对淡泊宁静情志的追求、对归隐田园的渴望等情怀;怀古类题材,多借古写今,抒写自己对古人的追思敬仰,表达建功立业的壮志,表达报国无门的悲慨,表达对人生短暂、浮生若梦的喟叹等;送别类题材,往往表达与友人的依依别情、别后的寂寞凄凉,对朋友的勉励、劝慰以及深情的关切等情感。

2.抓住关键,分析情感。

(1)歌的标题。诗歌标题,或直接表达情感,或对情感有所暗示,或表明人物、事物等,是分析概括其思想情感的重要依据。

(2)诗歌的注释。常见的注释有两种:一是对词语、典故的注释。结合典故的本意,联系诗的内容,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二是对诗人的相关经历和写作背景的注释。它是理解思想情感的一把钥匙,许多时候,将诗歌词句与这类注释联系起来思考,思想情感类试题便可迎刃而解。

(3)诗歌的关键词句。如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悲”“愁”二字点明了诗人的心态,再联系下文“南窜”一词,我们就能理解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被贬南方的悲苦。

五、根据意象,品味情感

诗人创造意象时,多从形状、声音、色彩等方面对其进行精心的渲染,以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考生只有联系诗歌内容,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它的具体情感。如黄鹂,歌喉圆润,杜甫借以表现春天的欢乐;杜鹃啼声悲凉,白居易借以表现身居江洲的哀怨;“红旗”属暖色调意象,给人激昂热烈的情感冲击;“白云”属冷色调意象,常被用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意象还具有相对固定的传统意义,如“月”象征思乡念亲、“水”象征离愁别绪、“竹”象征坚贞高洁等。

【典型例题解析】

1.(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意境)的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景象”,二是“用意”。诗歌的前四句写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波涛汹涌,迅疾奔流。这都呈现出一派气势恢宏的浩瀚景象。作者这样写主要是为下文赞颂唐王朝的兴盛张本蓄势。

【参考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歌的主旨。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结合注释。

【参考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业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华,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的能力。第一问,“一洗万古凡马空”的意思是,一切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在诗中,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俊神奇,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第二问要围绕“怎样做到的”来回答。“意匠惨淡经营中”一句,“匠”指“曹霸”,“意”指“匠心”,“惨淡经营”指作画前曹霸的巧妙构思;“斯须九重真龙出”是说顷刻之间,丝绢之上,如真龙一样的宝马跃然而起,这是在描绘过程。

【参考答案】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主体对象(曹霸)之外的人与物均起衬托的作用。诗人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衬托,为曹霸的高超画技作铺垫:第一是众画工画得“貌不同”,第二是真马的神奇雄俊。

【参考答案】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给人以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3.(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再具体答题。答题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紧扣“臂弱”“眼昏”(或“臂健”“眼明”)在诗句中的意思;二是联系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精神、信念等。

【参考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的;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题思路是列出两首诗分别通过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时,需注意两点:一是必须调出《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二是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诗歌的思想情感。曹翰的诗,应抓住“嫌弓力软”“识阵云高”“羞见”“旧战袍”等关键词,概括诗人年岁已高、壮心犹在的豪迈情怀;辛弃疾的词,应抓住梦境的激情奔放与现实“可怜白发生”的反差,表现其“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感慨。

【参考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常见题型撷英】

1.(2016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 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的?

2.(2016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3.(2016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第一首诗中的“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一联。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4.(2016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5.(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旅舍

韩 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 ①韩(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7.(2015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的“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的《琵琶行》,请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的描写角度的差异。

8.(2014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简要分析。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9.(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卷)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 震②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0.(2014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清]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新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宿武陵即事

孟浩然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1)简要分析“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一联的妙处。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寄荆州张丞相①

王 维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②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注】①张丞相:张九龄。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次年擢王维为右拾遗,在此之前,王维在政坛上没有地位。737年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②艺植:种植,耕种,栽植。

(1)结合具体诗句,谈谈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

(2)简要分析“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一联表达情感的技巧。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雁门胡人歌

崔 颢

高山代郡东接燕①,雁门胡人家近边②。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郡:即雁门郡,唐代天宝时以代郡为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代县。②胡人: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和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

(1)第三、四句“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尾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分别表达了作者、胡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返 照①

杜 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惟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②,南方实有未招魂③。

【注】①此诗约写于大历元、二年旅居夔州(今四川奉节)时。②豺虎乱:出自王粲的《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杜甫曾有《夔府书怀四十韵》诗,叙述了当时夔州人民的困苦和军人的跋扈。到大历三年,果然不出诗人所料,发生了杨子琳杀死夔州别驾张忠、据城夺权的乱事。③未招魂:用宋玉的《招魂》诗“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来比喻自己,通过说南方确实还有一个未招归的旅魂,以表达自己想回北方去的意志。

(1)试赏析“翻”“失”二字的妙处。

(2)尾联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

杜 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樗(chū)”和“散”,是《庄子》一书里的大而无用的树,这里指郑公没有政治野心,不是危险人物。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 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简要分析这两首送别诗表达思想感情的相同点、不同点。

(2)试简要分析杜诗中的“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与高诗中的“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陆 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1161年11月,金兵大举南侵,兵集瓜州。金主完亮强令部下限日渡江,激起哗变。完颜亮被杀后,金兵仓皇北退。各地义军纷起反攻,抗金形势出现转机。这首诗写于第二年的春天。其时,诗人38岁。

(1)“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结合诗歌中间两联,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渔家傲

晏 殊

越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人面与花相斗艳。流水慢,时时照影看状面。

莲叶层层张绿伞,莲房个个垂金盏。一把藕丝牵不断。红日晚,回头欲去心缭乱。

(1)全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

(2)词中涉及“莲”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8.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2)题。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①

[宋]赵 佶

裁剪冰绡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③。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④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注】①宋徽宗赵佶与其子钦宗赵恒于1127年被金兵虏获,因囚致死。这首词是他在北行途中所作。②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③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道家用以指天上仙宫。④者:同“这”。

(1)上片前几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这几句是从哪些角度写杏花的?请简要分析。

(3)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题八咏楼

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古四州。

夜发分宁①寄杜涧叟②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③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分宁:今江西修水县,诗人的家乡。②杜涧叟是他的友人。此诗写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官之时。③旌阳:山名,在分宁以东。

(1)试从写作风格的角度赏析“水通南国三千里”。

(2)两首诗都写“愁”,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10.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梅花绝句(其二)

陆 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西江月・梅花①

苏 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②。

素面翻嫌粉稷郏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①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此年,作者的侍妾王朝云病逝。②东坡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③穑wò):沾污,弄脏。

(1)试赏析词中的“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2)试分析陆诗、苏词中梅的形象的异同。

11.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

〔正宫〕鹦鹉曲・野渡新晴

[元]冯子振

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

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

〔幺〕碧天边岩穴云归,白鹭一行飞去。

便芒鞋竹杖行春①,问底是青帘舞处②?

【注】①芒鞋竹杖:草鞋和竹手杖,为古人出行野外的装备。行春:古时地方官员春季时巡行乡间劝督耕作,称为行春。此处则为春日行游之意。②底是:哪里是。青帘舞处:酒旗招展的地方。

(1)结合全篇,谈谈这首曲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结合曲的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写“新晴”的。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2)题。

朝玉阶・秋月有感

沈 宛①

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旧咏②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

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注】①沈宛:纳兰性德之妾,工词。②乌丝旧咏:乌丝,乌丝栏,有墨线的卷册,供书写。旧咏,指纳兰性德写给他的词。

(1)本词首尾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意象 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甚为繁荣,尤其是古代诗歌,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流派异彩纷呈。要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就应当鉴赏古代诗歌这颗璀璨的明珠。要读懂古代诗歌,品味出诗歌美妙的意境,把握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任何诗歌的形象,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抒情方式来体现。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更多注意的是自然形象,其实,人物形象也是体现诗歌情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世代英雄、社会名流、亲属友人,以及抒情的主人公“我”,这些在诗歌中涉及的人物,直接流露出诗人的爱憎与作品的思想情感。在直接抒情的作品中,赏析人物就是鉴赏作品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鉴赏作品的形象,首先要了解古代诗歌创作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类型。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诗人不依赖任何意象,直接抒发胸中的情感的一种抒情方式。或喜或悲、或爱或恶,直接流露诗人的喜怒哀乐。这种抒情方式情感外露,诗人的个性鲜明,能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接抒发了为了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甘愿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直接抒发诗人傲视权贵,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的感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白居易《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琵琶女,表现了身世坎坷、地位低下、漂泊他乡的落泊心境 。

这里的杜甫、李白、陈子昂以及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都是典型的人物形象,作者借助于直接抒情这种表达方式,人物的情感就丰富了,人物形象就鲜活了,艺术效果非常强烈,很有感染力。

直接抒情是一种直白的表达方式,但诗歌的语言更多的是要求含蓄,有韵味,所以,这种抒情方式在诗歌中是极少的,直接抒情的诗作也很少。清代词话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诗歌,都饱含着诗人深厚的情感,而诗人的情感又需要特定的景物来体现,景物是情感的依托。

细究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两种方式,不同的抒情方式,作品创设意象的方式也略有差异。

借景抒情,就是把自身的感情、所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某一景物中,借景物的特征来间接地体现诗人的情感。情寄于景,景中见情。在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花草、山石、流水、浮云,沙漠、长河、边关、古道以及落日、残月、清风、细雨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就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载体,就是我们要鉴赏的意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人借“杨柳”“晓风”“残月”这三种最能触动人们情感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离别后的凄凉、孤独和寂寞之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人借黄昏时的梧桐雨这一意象,来抒发独居空房的孤独、寂寞与冷清,一滴滴的雨点溅落在梧桐叶上,就仿佛敲打在词人那即将破碎的心上。

寓情于景,也称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常常借助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来体现,当诗人捕捉到具有某一特征的景物,然后饱含感情去描写这一景物,将感情融会在景物之中,自然地流露出诗人爱憎。以达到情融于景,景中含情的艺术效果。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饱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通过“春雨”这一意象,也表达了诗人当时乐观、积极上向的人生态度。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两个意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及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再如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宛转,但这种佳景却无人来欣赏,以乐景写哀愁,以闹写静,表现诗人感物伤时,抒发诗人对社会动乱的感慨,这里的意象与众不同,而作品的意境也别有一番风味。

所谓意境是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追求的艺术境界的有机融合,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情趣。“意”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境”是作品的艺术境界,意境包含意和境两个因素。意象是诗歌中描写的景或物,是直观,而意境蕴含在诗句之中,是抽象的,意境的情趣需要人们细细去捉摸,去品味,才能被感知,被认识。抒情方式好比一条金线,只有把一个个具体的意象串起来,才能体现出诗歌意境的美。

古代诗歌范文第6篇

一、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1.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多是“串讲法”,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诗歌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含蓄精练的文字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有声有色的图画,还原古代社会生活,模拟古代诗歌创作的场景,创造古色古香的诗歌生存环境,达到学生可见、可换、可动、可体验的真实效果。比如在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配合着音乐,屏幕上出现一轮金黄的满月,月色如水清冷地照着人间,此时让学生想象作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陶醉其中的情景,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声韵美,而且感知到词的意境美。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初中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重要举措。在古诗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的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主动自觉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读比赛,开辟诗歌专栏,展示学生诗作和诗歌鉴赏文章,介绍学习诗歌的心得体会等。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可以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诗歌。诗歌在学生文章中能起到渲染、铺垫甚至画龙点睛的作用,作文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巧妙运用古代诗歌,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的程度,还是展示学生才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创设恰当的语境,合理地运用诗句,化消极积累为积极积累,可为文章增色不少。巧妙运用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巩固“读”,又促进“写”,一举多得,同时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会学生阅读古诗的方法

1.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歌音乐美。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仄交错组合,它的韵脚、韵律使作品流溢着音乐的旋律,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的语言凝练精辟,具有音乐美,最适宜诵读。只有朗读才能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因此,学习古诗要特别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注意节奏、语气、情感、音调的把握,做到声情并茂,从而提高语感和领悟能力。诗歌感情或是轻松愉快,或是激愤昂扬,或是哀怨悲伤,有的诗歌节奏明快朗畅,有的急促有力,有点低沉缓慢。在指导诵读的过程中采取的形式有:听名家录音;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自由朗读;学生配乐朗诵;学生集体朗诵;师生合作朗诵;男女声合作朗诵等。

2.在品读中赏析古代诗歌语言美。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赏析:

(1)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诗歌讲究锻字炼词,词语的明暗色彩、动静情态、大小高下、情感张力等无一不是通向诗歌内蕴的通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头第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体会“狂”的深刻含义,结合上片内容,学生得出“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太守出猎的雄姿,二是太守出猎的场面,三是太守出猎的豪气。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词语。如辛弃疾的诗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中“可怜”一词的含义,结合写作的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可怜”一词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3)揣摩多种手法的运用。古诗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个典故,以孙权自喻,暗示自己富有雄才大略,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同时借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个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重用作者,让他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立功。

诗歌语言准确、生动,凝练、含蓄,具有表现力。在学习诗歌须认真精读、细细品味、反复推敲,才能体会到作者炼字遣词的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语言精华。

3.在想象中感受古代诗歌意境美。意境美,是诗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诗人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的感受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古诗,面对面地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比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全曲共二十八字,用了二十个字写了十个景物,看来好像互不相关,但组合起来却勾画出萧疏、凄凉的画面。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从诗歌中所感受的意境,有的学生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可见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加深对诗的理解,感受诗歌的神韵,使他们更深刻地领悟诗词中用字的传神和内在的精髓。

4.在体验中体味古代诗歌“情”“理”美。“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欣赏诗词,除了体会意境之外,最重要的是感受作者的感情。诗词本身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散发巨大的魅力,一篇好的诗词总是以美好的感情打动人。阅读诗歌就是要引领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挖掘作品中的深意。只有学生感受到“情”,才会不由自主地被它所吸引所感染,拿出劲头学习。比如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体会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伟大的政治抱负;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会诗人深谙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及博大宽广的胸怀。还有的古诗蕴含深刻的哲理,这些深刻哲理包括人生的真谛、万物的奥秘、自然的规律等。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慢慢品读,认真体会。比如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引导学生体会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古代诗歌范文第7篇

一、捕捉形象,感受诗情。

意境美,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展现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它是古代诗歌的一个突出艺术特点。欣赏诗歌,务必欣赏它独特的意境美。那么,教师要从何入手呢?首先要捕捉诗人用哪些形象的景物来写意、言志、抒情。

人们都说柳永的《雨霖铃》是写离情别绪的上乘之作。它好在哪里?其实,柳永善于应用物候的变化,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用“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等带有凄凉特征的景物,烘托离情的气氛,用“晓风”“残月”“杨柳”等形象着意倾诉离情别绪。这一组活生生的图画,就是一个个活脱脱的意象,是诗人身处凄楚动人的离别场面中,自然熔铸而成的意象,它包容了千种画面,万般情思。所以,教师要诱导学生捕捉这一系列的形象以及一些形象而传神的动作,加上自身的生活体验,插上想象的翅膀,把它们具体化。若诉诸笔端,就变为一篇美文。

二、琢磨“炼字”,展开联想。

古人写诗,很讲求炼字、炼句、炼意、炼格,这都是对语言的锤炼。“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对语言锤炼下了多大的苦功。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就要真切地领会古人炼字的妙处。否则,不知其妙,就会索然无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种艺术分析,颇为中肯。我们可设想,“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不用“闹”,而改用“浓”或其他的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改用“拭”或其他的字,无疑这两个句子的色泽都会消失。正是这两个字运用得恰到好处:一个“闹”字,把红杏花开、蜂蝶纷飞的那种景色写活了;一个“弄”字,把月光之下微风轻拂、花影摇动的那种景色也写活了。这“闹”和“弄”二字,也许是诗人从几个乃至几十个意义相近,但色泽和韵味不同的字中选择出来,锤炼出来的。诸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等,不胜枚举。在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着重分析一字之妙、一字之工、一字之神,让学生细心琢磨,展开联想,进入一字之妙的境界中,那么,对诗歌的神韵之美就可以心领神会了。

当然,欣赏诗中的千古佳句,分析“炼句”的妙处,是欣赏“炼字”的必然归宿。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扩充简缩,意绘画卷。

古代诗歌的语言十分简洁,诗句的简缩是它的特点。诗人往往把捕捉到的意象,用一个词道出,几个词有机排列,就组成一幅幅图画,融成意境美。要如何欣赏呢?教师要引导学生给诗句添枝加叶,赋予其合理的想象,那么诗歌令人神往的境界便会全出。

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只把“明月”“惊鹊”“风”“鸣蝉”这些具体形象排列在一块儿,没有修饰,不事雕琢,似乎信手拈来,随意组合,却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词人的心境、兴致自然而然地从这幅美妙的图画中流溢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这四个意象加以淋漓尽致的修饰、形容,可描绘为“皎洁如银的月光在大地上流淌,惊动了栖息在树枝上的喜鹊,半夜轻轻吹拂的清风,伴随着知了清脆的鸣唱”,经过铺叙扩充,学生便初步感知了月夜之声、之色、之静、之清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丰富的想象,用神思去描绘词中所蕴涵的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由简入,以繁出,从淡到浓,真情妙景翩然其中,个中旨趣悠然而得。久而久之,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四、吟诵应拍,涌出诗情。

旧体诗词讲求平仄、押韵,句式较整齐。尤其是,诗是吟出来的,词可以入唱,它们本身节奏感强,且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务必针对它的特点,要求学生反复吟诵,而诵读必须合乎节拍,富有音乐感。一般四言的停顿是二/二、五言的停顿是二/三、七言的停顿是二/二/三,但是碰到特殊的句式就要依照它的内在结构停顿,如“对/长亭晚”“过/春风/十里”“念/去去/千里/烟波”等。总之,要依据诗句的内在节奏,读得抑扬顿挫,回旋自如,铿锵有韵。

此外,“一切景语皆情语”,吟诵诗歌时,我们必须知悉诗人的情怀,与之息息相通。字字句句要附丽以诗的真情,才会珠圆玉润。这样,进入角色诵读,不仅是欣赏,而且是享受,甚至是如沐春风的陶冶。“诗怡情”,这大概是指吟诵诗词的意境之妙吧!

综上所述,只是针对古代诗歌的某些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图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而四种粗浅的做法因教材之异而有所侧重,也无须面面俱到。至于赋、比、兴、用典、重叠,乃至其他种种艺术手法,在许多古代诗歌作品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各种手法特有的艺术效果,和谐地汇集在一起,于视觉、于听觉,都有一种撩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这些在教学中可随机点拨,无须拘泥于一法。

古代诗歌范文第8篇

(2008江西卷14题)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至于鸥鹭无拘管,北区南来自由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试着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的腹地,先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一、注意诗题

诗题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诗歌类型有着不同的鉴赏路数。本诗是写景抒情诗,严格说来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间接抒情中还包括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其实2006年江西卷的诗歌鉴赏题就是杨万里的《三江小渡》意识借景抒情诗。

二、注意作者

知道作者,可调动个人知识积累,了解诗风。如李白的奔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杨万里性刚介,持身立节。其诗特点是语言自然活泼、想象丰富新颖,且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当时号为“杨诚斋体”。在南宋,与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是江西籍诗人,2006年江西卷就曾用过杨万里的《三江小渡》出诗歌鉴赏题,作为江西考生就要对杨万里有所了解。

三、注意文本

诗歌文本应该是鉴赏的主体。离开了原诗,鉴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注)提供的信息,可知,杨万里眼中的淮河,在北宋时是腹地,南宋时却是宋、金国界。淮河以北尽为金国疆土。诗人身临其境,禁不住黯然神伤,反映出诗人的伤时忧国之心。

先看《初入淮河四绝句(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玉人述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陆游有诗云:“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的过中原。”(《枕上偶成》)南宋人怀念中原,常借助北去的南来鸿雁起兴。杨万里也是如此。前二句说,出使到金国之后,沦陷中的北方人民定会偷偷诉说亡国之痛,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后二句说,还不如不会说话的鸿雁,一年还有一次能够回到江南故国。这个结语表达了“中原父老”对南宋的向往。

上面做了这些铺垫,我们再来分析《初入淮河四绝句(三)》。第一句“各背驰",船驶的方向不同,目的地不同,淮河以北是金国,以南是南宋。第二句,亦难为”透着无奈。我反复对考生讲过,学习语文,鉴赏诗歌,鉴赏文言文,鉴赏现代文(尤其是散文),要对词语敏感。如果对重要的词语没有感觉,漠然视之,那是学不好语文的。第三、四句,与《初入淮河四绝句(四)》的第三、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人民却要受“拘管”,不能自由往来。表面上的写景,却抒发了深厚的爱国之情。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渴望国家能统一、两岸人民能自由往来这种心情当能体察。

四、注意注释

高考题的注释绝非可有可无。本题的注释交代了时代背景,是解题的钥匙。尤其“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诗人北望中原,原是北宋腹地,今已沦为金邦领土,能不感慨万端吗?诗人感怀什么?绝不会是诗歌表面上的四句写景吧?有的注释解释关键性的词语,有的注释简介作者,有的注释交代诗人写该诗时的境遇,有的注释交代时代背景,有的注释甚至就可用来作答案的一部分。

五、注意提问

诗歌鉴赏题的提问方式值得注意:它隐含着思考答题方向。或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或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或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或是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如是开放性提问,“赞同”或“反对”任择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要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在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几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映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景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对面落笔,也属虚写。往往能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例如杜甫的《月夜》。

古代诗歌范文第9篇

一.诗歌教学应该强调慢读慢吟

古代诗歌是语言、情感高度凝结的文体,快速的朗读只能读懂字面的意思,但无法了解体会诗中情感的细腻、意象的优美、练字的巧妙。只有在“慢”读“慢”吟中才能去咀嚼品味,从而发现诗人的情感、诗歌的美感,才能将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慢慢体会出来。“慢”读“慢”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是一个逐渐领会诗歌风格的过程。

比如杜甫的《旅夜书怀》,学生只有慢慢地读“细草微风岸,危情独夜舟”,才能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从危樯独夜的意境中察知他漂泊中的危难感和孤寂心。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个名句也只有在慢慢细读中才能体会其意境的美妙、用词的准确。如“垂”,星点如垂,光脚接地,垂挂天际,表示“星”与“平野”的相对位置,描写出天空、原野的悠远空阔;“涌”形容大江涌动东流的状况。“星垂”、“月涌”中两个动词,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而“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只有在慢读中,才能体会到作者不想仅靠文章著名,很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才能体会到他面对同僚们的排斥不得不辞官的愤懑之情。在慢读中才能体会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句所蕴含的悲愤之情:老病一身,飘泊一生,无处寄身。如果不慢读慢吟,就无法体会出词中丰富的情感。

二.诗歌教学应该还原古典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相互交融。因此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身份,化作诗人,置身于诗歌所设置的意境中,进而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这首诗描写初春之景,写离人归思之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在体验这样的意境时,我们必须把原诗的意境还原出来,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将初春的景象描绘出来: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还原了诗歌的具体的意境,接着就让学生化身为作者,置身于初春的早晨,体验这样的景,然后再感受作者所欲表达的情,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在诗的意境中体会到诗人面对初春的美景,乐中生哀,诗人长期在外不能归家,有着思念家长的深深的苦痛。

三.诗歌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画面优美,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这首诗特别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老师可以用乐曲《春江花月夜》配乐朗诵,也可以让学生听音乐朗诵。还要以用多媒体呈现春江花月夜的的优美画面,并与诗歌的意境配合起来,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还可以让学生用诗化的语言来再现这种优美的意境,如诗的前八句学生是这样再现诗的美的:江面广阔无垠,春潮涨起,似与大海连在一起。夜幕慢慢地把整个大地笼罩,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在月光的映照下,江面上腾起的水气似雾似烟,如蝉翼轻纱,久聚不散。月光随波流动,轻洒银辉,将春江景物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色。江流弯弯曲曲绕过开满花草的春之原野,月色洒泻在花树上,就像撒上了一层洁白晶莹的雪珠。空中月光似天将流霜,不见飞动,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和成白茫茫的一片,使人无从分辨。此时此刻,月如花,芬芳四溢;月如醇,令人陶醉。经过改写后,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假如我们能够摆脱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模式化的讲解、形式化的解读,在慢慢吟诵中以欣赏的态度走进作品,才能感受作品的意境,感受诗人高尚的灵魂,接受美的熏陶。这样的诗歌教学才是传统诗歌教学的真谛。

古代诗歌范文第10篇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的语言更精练含蓄,富有抒情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懂得“诗家语”,对作品语言的表现力进行具体、深入的挖掘,品出古代诗歌的韵味,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深邃的意境,让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异彩。

1.音乐美

诗歌是看得见的音乐,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上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之一,自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在后来的发展中,它虽然从音乐中分离出来,但仍然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很多古代诗歌都被谱曲配乐,广泛传唱,如柳永的《雨霖铃》等。

2.情趣美

诗歌的情趣美就是诗人与读者之间情感共鸣和思想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境界的体现。清代诗论家袁枚曾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情趣如同一座桥,连通诗人与读者之间的感情,而情趣是通过语言化静为动,化呆板为形象的。例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两句,将小儿无拘无束地剥吃莲蓬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写得饶有生活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

3.哲理美

很多中国古代诗歌充满哲学意味。例如杨万里《过沙头》中的“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并不知晓;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4.意境美

意境是一种思想感情和生活环境相统一的语言艺术境界。例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的景物“幽篁”“深林”“明月”,普普通通,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更是平淡无奇,但就是这几个平常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空明澄清的月夜竹林之境,蕴含着弹琴长啸之人的宁静、淡泊之情。

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美,可以抓两个方面。

1.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

品字时要注意形容词、动词和数量词等,此外,叠词也要多加关注。考生在鉴赏时,应该先弄清字词的字面义,再看有无活用现象或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

①形容词。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和“肥”活用形容词,形象地写出雏莺在风中成长,梅子在雨中成熟的情状,富有动态美。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运用对比手法,色彩明丽,于红绿变化之间,体现了对时光易逝的伤感。

②动词。“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引”“衔”赋予雁和山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遇赦放归的愉快心情。

③数量词。“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极度概括和夸张了黄河之长、泰山之高,气势磅礴,令人神思驰骋。

④叠词。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杳杳”的悠远感、“落落”的冷寂感、“啾啾”有声、“寂寂”无言、“淅淅”动态、“纷纷”舞状、“朝朝”和“岁岁”的时间。这些叠词使诗歌显得变化多姿又井然不乱,语言明浅如话,诗风幽冷而别具境界,把读者带进一个寒气逼人的冰冷世界,用山高涧深不见天日的感受来表明禅者那种超然物外的自在心情。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刘禹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描写了太阳冉冉升起,拨开江上迷雾,淘金姑娘分散在江湾淘沙拣金的场景,揭示了上层社会的首饰金印都是劳动者从沙中浪底淘来的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本诗语言质朴浅近,准确精练。如“照”“开”两个动词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时间的推移;“满”字写出人数之多,也暗示淘金者的劳动早已开始;“尽”充分揭示当时社会的本质,使结尾两句成为精辟警策的佳句。

2.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

诗人的语言各具特色,要准确表述诗歌的语言风格,必须使用相关的名词术语,如朴素自然、平淡质朴、简洁明快、清新明丽、华丽典雅、沉郁顿挫、悲壮慷慨、雄浑豪放、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婉约细腻、简练生动、明白晓畅、幽默讽刺等。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暮西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释:晴波即阳光。

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本诗。

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参考答案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字浅意深。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但抓住绿池、芳草、晴波、雨、菜畦、蝶等意象进行描绘,用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绿水盈盈、芳草萋萋、阳光满池、蝴蝶飞舞的春天美景,明丽的色彩、清澈的水波、勃勃的生机,无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本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总之,诗歌是语言高度浓缩的艺术精品,虽寥寥数语,却对自然环境、生活经历、人生态度进行生动的刻画,抒发作者的人生情怀、岁月沧桑。用心品味诗歌的语言,放飞想象的翅膀,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深入的品读,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之美,提高鉴赏能力。

上一篇:诗歌《教师颂》范文 下一篇:诗歌赏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