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创新范文

时间:2023-03-14 17:39:56

管理与创新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1篇

一、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独辟创新管理思路

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强化学生管理创新是我院管理上的一套起色的新思路。在以院长胡列博士的为首的学院领导下,推出一套新的创新理念,独特的教学方针,大胆的求实创业精神,使学校工作全面运转并大度化转色,尤其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

1)制度上的完善与全面化创新

在薛国强博士的带领下,全院学生管理工作起色很快,形式见好,学风、校风、班风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尤其学院各系别的划分与专业的归纳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管理部门的专业化、细致化,多样化,在坚持学院大方针的基础上,各系不同层次的推出了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学生违纪、查房、学会的量化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出台,使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化、全面化,完全拖开了传统管理模式,迈出了新的管理台阶。

2)管理模式的创新(下面正在考虑)

二、管理干部建设,加速管理创新

学院注重基层干部的阶梯培养,因此干部的管理建设要加速的正规化,在大胆创新的同时,不断加强干部的素质培养与业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提高辅导员业务素质的创新

辅导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我院管理上的大胆的创新,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也成为我们工作的首要中心任务。

继续做好辅导员的选留工作,进一步改善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全院学生中树立并推行实施辅导员“形象工程”,让学生在心目中认识辅导员的所在,积极在干部当中开展“新时期辅导员应具备哪些素质”的研讨活动,双向互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辅导队伍存在的问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完善考核机制,建立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学院领导评价、同事同行评价、职能部门评价相结合的立体评价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1)我们始终把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作为前提。要求熟悉辅导员职责深知辅导员工作艰辛的基础上热爱辅导员工作。搞好“四讲”:讲责任,身为一二百学生之师责任重大;讲感情,深受家长重托学生尊重将心比心;讲奉献,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苦中有乐;讲未来,享桃李满天下之芬芳其价难沽。其四是把好培养关。做到“三个结合”:把对辅导员经常性的教育和严格的考核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愿望、目标同实际的政绩结合起来,把对在校学生的管理教育同对毕业后学生的成长调查结合起来。使辅导员爱岗敬业有方向——政绩,有“助燃剂”——学生成长成才反馈信息。让辅导员在自身经历“四步曲”(刚上任时觉得“行”,干一段时间以后觉得“难”,深入反思觉得“浅”,越干越觉得“重”)中懂得自己的任务,懂得自己的责任,懂得自己的奉献,进入越干越有味的状态。

(2)把切实培养艰苦深入作风作为保证。做人的工作是实打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掺不得一星点“假”。做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更是如此。我们认为并强调爱岗敬业的突出标志之一就是作风要艰苦深入。艰苦,着重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扎扎实实。深入,着重是:心入,想同学之所想;身入,生活在同学之中;言入,讲的话同学们愿意接受。为此,我们要求辅导员必须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天应到宿舍教室“转一转”,每周应主动找几名同学“聊一聊”,每半月至少深入同学中和他们“玩一玩”。在“转”中发现问题,在“聊”中交流思想,在“玩”中加深感情。对新辅导员则加上:第一学年必须住在辅导室,第一学期必须和每个学生谈一次心,第一周内必须叫出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实践证明:艰苦深入不仅仅是辅导员应具备的优良作风,更重要的是他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3)把自觉提高理论修养的水平作为关键。多数辅导员以前学的是工科知识,人文知识面比较窄,在这之前又缺乏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专门训练。因此提高辅导员的理论修养水平是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的一个关键点。针对辅导员工作的需要和特点,我们专门组织辅导员业务培训,我们认为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一知识面要“宽”。尤其要注意打实哲学功底,要有广博一点的历史知识,要注重对社会现实的研究了解,要懂一点高教发展史和文学艺术等等。其二要“专”。从学科分类上讲,主要应对“管理学”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专。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学。二是指要结合工作实际去研究,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专才”。其三要“浑”,抓住作为辅导员(这是立足点)怎样做好大学生的管理教育(这是着眼点),从方法论这个层面深入进去,把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全面化、专业化,使管理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

2)学生干部纪要的创新

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的一个桥梁,培养他们的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完全影响着我们的管理工作,因此对学生干部工作学校一直放在培养首要任务去抓,去年的第一期学生干部集训队的集训,整体上壮大了学生管理队伍,并且从培训当中脱颖出一部分出色的干部,在各个班级、学生会、院团委担任最要职务,使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学习上都着明显的提高,在学生当中有着很好的形象与较大的影响力,干部的培养把学生管理工作至于最高境界。

认真抓好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各类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指导和支持团支部和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搞好“推优入党”工作。配合学生党支部,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和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注重班级和宿舍建设,指导学生班级和宿舍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把学生班级和宿舍建设成为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集体。

(2)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文明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注重个人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习惯,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积极维护社会和校园秩序,做一名高素质、高品位的合格大学生。

(3)全面负责学生信息库建设,切实搞好综合测评,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认真做好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奖励工作,及时表彰先进。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处理。做好学生的学年鉴定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认真搞好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发放等工作,确保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发动学生基层组织,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学生组织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进行重点建设和规划,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同时,在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对学生管理的进一步升华。坚持“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原则,在学生组织下大力开展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层次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努力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基地,使其真正成为青年学生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乐园,锻炼健身、增强体质的场所和凝聚人心、融洽情感的驿站。

高举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旗帜,充分调动学院和各种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建立多形式的文化服务机制、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多门类的文化发展机制和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内容生动丰富、形式新颖多样的文化活动,寓教育于学习之中、于竞赛之中、于娱乐之中,努力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为学生提供展示、锻炼、表现、提高自我的舞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我院教书育人的具体方针,也是我们管理部门的综合提高。

3)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和方法的创新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方针与实际指南,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健康,经常深入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中的各种烦恼。充分把握和利用新生入学、毕业离校、军训、庆典活动、重大事件等教育环节和契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关心学生成才和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严格学习纪律,自觉养成严谨求实、勤奋好学的学风。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力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搞好学生网站建设,努力为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性的机会和舞台,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的资源配置以及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进而促进了管理变革和创新的必然趋势。

二、知识经济向传统管理提出了严重挑战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为依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这场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革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掀起了继工业经济现代化之后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它在改变全球经济总体格局、改变世界各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工作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进而向传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1、对传统资源配置模式的挑战

进入21世纪,在智能化、知识化社会中,知识、信息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的载体人,已变为一种智力资源取代传统工业社会的资源而成为战略性资源。在人才决定一切的社会,到底应该怎样进行资源配置?

2、对传统产业结构的挑战

由于高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转向高级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产品,具有投入少、产出多、资源可重复使用和复制的特点,其产业规模的扩展程度完全取决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运用必将使经济系统在产品、服务、效率、企业形象、生产、流通、交易等概念及操作方面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3、对传统组织结构的挑战

20世纪,作为经济组织形式存在的经济主体――企业,追求的是规模扩张基础上的利润增进,与之相适应,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膨胀。21世纪,企业将处于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那种巨大的僵化组织终将其不能灵活地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走向衰亡。这就迫使每一位管理者重新思考涉及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组织设计问题,设法构建较强的弹性和应变能力的组织结构。

4、对传统经营理念的挑战

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管理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经营理念等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取代传统的片面追求功力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

5、对传统经营发展战略的挑战

20世纪给人类带来的是多种自然资源几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面对严酷的现实人们已经开始思考可持续发展问题。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此,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发展战略,否则会因其经营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被淘汰。

三、管理变革与创新前沿动态

1、当代管理变革与创新构想――企业再造工程

企业再造工程这一管理创新构想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这一构想的倡导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迈克尔哈默教授主张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组织系统进行重组、再建,其中心思想是采用激烈的手段,彻底改变美国企业的现行管理方法与生产方法,期望能在成本、品质、服务以及绩效等方面,达到显著的决定性改善。企业再造工程的完整意义,就是以信息化和知识化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具有创造性的合作关系为纽带,以大幅度提高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对企业工作程序进行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性的变革创新,建立能够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和团队精神的团队式组织,并层层扩大这种组织,直到整个企业都按照新的原则构建起来,最终形成新型的企业组织的创新过程。

2、对未来管理变革发展趋势的预测

创新――未来管理的主旋律。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革的环境,传统的常规型管理必将为创新型管理所取代。创新型管理与传统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创新是主要的经常性的管理职责;每一个管理者都是创新者,其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新问题、把握新动向、提出新思路上;企业建立新型管理机制,激发所有员工勇于创新探索、自由发挥创新才能的积极性;企业成为具有个性化、活性化的创新型企业,不但经常推出与众不同的产品,而且经营独具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特有的企业创新文化。

知识――最重要的资源。21世纪,知识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企业经营业绩中知识的贡献率将远远超过传统的生产要素,因此,最先拥有并有效运用知识的企业,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知识特别是知识创新的速度、方向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企业完全有可能通过建立信息、智力、知识管理机制,改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模式,在管理中提高知识含量,以知识创新的优势弥补自然资源以及资本上的劣势。

学习型组织――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任何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生机与活力,都必须不断学习,从知识中吸取发展的力量。不但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要终生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超越自我,而且组织也要进行系统思考,实现知识的整合,使企业成为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并将每一位成员的学习有机整合起来,才能化学习为力量,凝聚集体智慧,使企业适应新的变化,调节自身结构与功能,在变革与创新中开创未来。

全球性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持久发展的关键。知识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竞争的冲击,也不能回避全球性竞争。为此,企业应该正视现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站在全球经营的高度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力求以高品位、高质量、独具特色的名牌产品打开市场,以高技术含量、高档次、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占领市场。未来经济不但呈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也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经营决策,特别是对资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劳动者的培养等,都要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方向。

3、对管理、管理变革与创新之文化背景的分析

管理与文化相辅相成,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众多学者常常从文化这一视角出发对管理以及管理变革与创新的背景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管理、管理变革与创新上的差异根源于文化基础差异的结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管理,因其植根于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沃土之中,从而被深深地打上特有文化的烙印。任何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深远的社会文化渊源。管理是这样,管理变革与创新也是如此。

四、知识经济为管理变革与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

1、知识经济为管理变革与创新创造了技术条件和精神环境

信息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是知识经济的技术基础和基本内核。知识经济运行的基础要素之一就是通过网络扩散知识。在信息社会中,知识不断的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被编码化和传播,从而为变革和创新奠定了现实基础。一方面,信息化建立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企业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市场动态和顾客需求同时厂商和用户可以相互作用,推动变革和创新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展开;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由过去的大型主机统一处理信息和指令,发展到个人电脑成为信息形成、处理、和传输的主要角色,提高了人与人之间交换信息及协调合作的水平,不同行为主体交换各种变革创新资源,使多主体协同变革与创新得以实现。信息网络上的创新模式所具有的相互启发、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等优势使之必然取代传统的创新模式,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不但为不同行为主体之间进行多层次、多角度沟通,相互作用,相互激发创新智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创造了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参与创新活动的精神环境,大大消除了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所受到的传统的时空限制。

2、知识经济中知识的流动为创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前提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流动的,尤其是社会知识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使各种学科知识信息不但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递,而且各种信息之间会相互融合,为创新思想和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提供适宜的土壤,同时形成一股强大的创新推动力,组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使创新成为由不同参与者和机构组成的共同体互动作用的结果,创新的起点更高,速度更快,效益更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知识进步的发展,管理的变革和创新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芬.管理学概论[M].上海:立信出版社,2012.6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关创新的论述古已有之。如“日新之谓盛德”《易.系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等。讲的是人们应该经常保持蓬勃旺盛的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天天更新,以新的姿态去追求、创造新的生活。今天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总书记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就是在新时期对创新精神的最好的诠释和发展。

一、管理创新有着丰富的内容

1.目标创新是前提。任何单位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调整了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经营目标三者的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取得的。如果在内部条件确定的基础上,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对经营目标做出调整,而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创新。在现阶段,企业组织目标应调整为“通过满足社会需要来获取利润”;学校组织应把“培养合格人材、满足社会需要、服务祖国建设”定为目标,目标创新关键是对市场、人民群众的需要的满足。只有选准目标,创新才能获得成功、才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国家有限的资财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制度创新是保证。有关制度创新,它涉及到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这几个方面关系交错、相互影响。作为制度,它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也不是“祖宗之法不可违”,也要随着社会的变革、改革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时这种调整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就像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企业再造工程》一书中所主张的那样:彻底变革,注重核心竞争力,打破旧框框、建立新制度。事实上,也只有把管理制度调整到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上才能保证其他创新目标的实现,创新措施才能落实。

二、管理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总书记代表中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核心是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对同志“与时俱进”的思想、对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具体落实和发展。

遵循科学发展观,加强组织管理,实施创新战略,共建和谐社会

1.在实施创新战略的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伪创新”的观点和“创新难”的情绪。实施创新战略,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为社会做贡献的心态去做,不要有虚假成分,不要假借创新之名去做损人利己之事。如当今社会上那些天价医疗、天价月饼、天价房产、天价演出…这些人到处招摇撞骗、大肆宣扬、推销自己,无一不是借创新之名,去干着利己之实。我们称其为“伪创新”,这是和创新的观念格格不入的,是应当受到批判的。

实施创新战略,还应克服那些认为“创新难”的观点。目前社会上有人认为创新是“纯技术性”的观点,是科研人员的任务、是专家学者的工作,专业性强、一般人干不了。这是把创新工作简单化了的观点,这和当年曾经批评过的红军中的单纯军事观点差不多。其实,创新工作涉及到所有人的工作,技术人员要搞技术创新、服务人员要搞服务创新、管理人员要搞管理创新。显然,这是关系到一个组织所有人员的共同工作,是人人有份的事情,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干出一番成绩的,只要在你的岗位上有新的工作业绩,就是对创新做出了贡献。。也有人认为创新需要的投资高、周期长、风险大,只有那些技术实力强、资金雄厚、规模大的企业、科研院所才能进行,一般小企业、小单位是没有力量进行创新工作的。这种观点,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创新的根本含义。既然每个人都是创新的力量,那么不论单位大小,都是创新的主力军。社会的分工不同、各单位承担的任务不同、责任大小也不同,但都是为社会的进步而做出的努力,都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进行的奋斗!只要把本单位的事情搞好了,就是为创新型国家做出了贡献。

2.实施创新战略,关键在于有效的组织管理。对企业来说,不管是构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还是从事企业文化建设,都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实现。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要有开拓精神、新思路、新办法,在已有业绩的基础上扩大发展,是资产增值、是管理上水平、是质量上台阶。

要有效的实施创新战略,搞好本单位的创新活动,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作为基层组织的创新活动,首要的工作是选准目标。工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始,目标选择宜近不宜远、项目选择宜小不宜大。这样目标容易实现、项目容易成功,其结果必然是减少了项目承担者的挫折感、增强了自信心,有利于激发创新者进一步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组建精干的创新团队,以自由组合为主,宜精不宜滥。组织应以必要的指导为主,不干涉具体事务;也可以与外单位专家相结合组成联合团队,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攻关。要注意发挥创新团队中骨干、领军人物的作用,通过检查、询问等经常性的关心、鼓励,激励创新者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创新事业。

参考文献:

[1]: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北京,[J].2006.1.9

[2]:《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M].

[3]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4篇

《技术与创新管理》(CN:61-1414/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技术与创新管理》报道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人才需求的最新走势。立足高校,面向社会,融科学性、新颖性、启迪性、实用性于一体,旨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主要读者对象为高校师生及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5篇

同志曾多次强调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不竭动力。”而对于企业来讲,管理创新更是有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计。正常的企业都会经历“生长衰老死”的生命周期,当然有的企业也会发生“非正常死亡”的情况,由于天灾人祸导致“暴病而亡”。正像人的身体通过保健、锻炼可以增强抵抗力、延长寿命一样,企业也有一套规律性的策略和方法来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永葆青春。那么,为什么有的企业寿命很短,有的企业却“基业常青”,怎样才能使企业长寿呢?那就是管理创新。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为了适应技术、市场等外部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必须不断的创新和蜕变。

如何使企业长寿,管理创新至关重要。而把握管理创新首先应把握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管理趋势,那就是:

1 企业权益主体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

2 企业战略从竞争走向竞合(红海到蓝海战略)。

3企业组织从高层的科层组织到扁平化、虚拟化和网络化的组织。

4 企业管理理念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

5 企业经营管理范围从地域化到全球化。

6 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从工业化、大批量到信息化、个性化。

其次,近二十年来,中国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中国的企业经营者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1 中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如下变化

①从单一、封闭的企业管理,转变为复杂、开放的市场经营。

②从以实物形态为中心的管理,转变为价值形态为中心的经营。

③从应付政府评比“要我管”,转变为应对市场“我要管”,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加强管理。

④从一般化的提高竞争力,到从学习力、文化力、创造力高度打造本企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以心为本。通过深入人心、打动人心的管理来建立学习型组织。

2企业经营者的变化。优秀厂长不一定是优秀企业家。从厂长到企业家的转变需要实现如下几点

①从重战术到重战略,成为战略家。

②从重体力到重智力,成为思想家。

③从守成到创新,成为开拓者。

④从封闭到开放,成为整合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的活动家。

⑤从政企不分的企业官员转变为专家型的职业化经理人。

只要做到这些转变,优秀的厂长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我国企业在管理创新进程中正在不断前进,下面五个企业的案例是个充分的佐证:峰峰集团把IS09000系列质量标准,创造性地应用到党建中,并创造了党建的科学质量体系。瓦房店轴承集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对条块分割、混杂分散低效的传统物流管理进行了流程再造,建设起“采购一个口、保管一个库、管理一张网、供应一条链”的物流管理系统。漳山发电公司打破过去“大而全”的管理模式,创造了利用社会化分工和服务体系,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的创新理念和经验。特别是上海“宝冶建设”和朔黄铁路更给人以启发。“宝冶建设”提出了“战略创新”和“战略适应”的概念,朔黄铁路则是“源于国铁,优于国铁”,创造了以“规模运作、自主运营、网运分离、联合运营、统分贯融、保障综合”为特色的朔黄模式。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时期;管理会计;变迁管理;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管理会计属于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是传统会计工作和当代管理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企业将其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去 ,不仅可以增强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效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的变迁工作,并且通过一定的有效机制创新变迁管理方法,力求提升企业的财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会计变迁和变迁管理

(一)会计变迁

会计变迁主要就是结合当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不仅补充了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并且还对一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通常情况下,会计变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共生性而产生的会计变迁;另一种是各个制度之间所产生的集合效应形成的会计变迁[1]。

(二)变迁管理

变迁管理主要就是按照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构建一个全新的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变迁管理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企业内部进行的变迁管理,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另一种是将“收益和成本”作为导向的一种变迁管理。

二、管理会计进行变迁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在当前发展中,不仅面临着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同时管理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适应这些影响因素和变化,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进行变迁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2]。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经济结构在进行调整的同时,经济发展机制也在进一步创新,为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相对于企业来说,需要针对会计工作方面制定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进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为传统形式的市场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企业不管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还是在资本和市场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压力,推动企业不得不进行会计变迁管理,这样才能获得长效发展的契机。

三、管理会计变迁的创新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

在新时期发展环境下,企业在会计变迁管理过程中要想实现体系创新,首先需要从当前市场化机制角度出发,加强管理会计体系方面的建设,在确保管理会计人员数量的同时,配备较为齐全的硬件设施,提升会计人员对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水平和能力。在构建理论体系过程中,企业需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坚持系统性原则进行体系建设,确保管理会计队伍的建设和完善,使其更好的适应当代市场化发展特点和需求[3]。而且在具体活动中,各个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互通,为体系建设提供推动力,提升管理会计的水平。此外,企业需要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将管理会计人才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创新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企业在会计变迁管理中应该注重会计人才的培养,根据会计变迁的要求和时展趋势,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方面的理论教育和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企业会计工作创建一支强有力的管理会计队伍。同时,企I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需要注重会计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所以,企业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较为完善的管理知识的同时,提升会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会计人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此外,企业还应该安排管理会计人员到大企业或者国外进修,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及时调整会计工作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三)提升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形式的管理会计系统,并且将其带入到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信息化系统来进行管理会计工作。如管理会计系统、核算系统,运用这两种系统可以方便企业对自身外部和内部财务状况、预算情况进行充分的记录。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构建信息化系统,主要就是参考了系统工程学和信息学等方面的知识,科学处理和解决了企业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升管理会计的水平,同时可以增强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益。

(四)优化企业管理环境

首先,企业应该调整内部组织结构,针对外部环境变化设立缓冲部门,当管理会计遭到一定冲击时,运用该部门进行缓冲,减轻外部环境变化对管理会计变迁产生的影响。其次,准确定位内部报告的功能,对所涉及到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并且对资料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整理,分析其对管理会计带来的影响。最后,明确责任,应该详细划分各个管理会计人员的责任,指导他们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并且通过一定的奖惩机制,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且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应该结合会计工作要求和时展趋势,进行管理会计的变迁,为其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构建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注重人才培养;调整信息化水平,优化企业管理环境,从整体上提升管理会计工作水平,推动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巧根.对管理会计变迁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6,02:132-136.

[2]杨崇山.浅谈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途径[J].财会学习,2016,15:129.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7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逐渐对企业文化提高了重视,并将企业文化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且对于企业管理的创新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其创新的意义和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希望对各个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影响

0引言

现代大部分的企业都将企业文化作为了企业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通过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对该企业的信念与处事方式进行了解,而且可以对企业能否走得更远有个初步判断。此外,企业文化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把企业所有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大家共同努力!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重大内容。当然,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时,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互为补充,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1.1企业文化的特点

第一,隐蔽性。企业文化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事物,需要借助企业管理理念、处事方式以及企业的符号信仰等多种载体进行体现,它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好多细节性的企业文化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文化的独有特点。第二,系统性。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软文化,通常被认定为企业的灵魂支柱,所以在制定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对组成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高度重视,确保企业文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使之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的整体系统。第三,时代性。企业文化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变化,不能一成不变,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才能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第四,人本性。企业只有充分关注、尊重自己的员工,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推动了企业的整体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对企业每位员工的人文关怀。

1.2企业文化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企业文化创新能够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在工作中心情愉快,精神充实,斗志昂扬。由于企业文化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在企业文化创新的同时,也能够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企业文化创新可以让企业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要。在现代经济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对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以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奠定基础。

2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2.1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想要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越来越注重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2]。因为新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走向良性发展、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保障,企业获得巨大发展的前提。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先进行制度变革,打破传统守旧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中和谐创新的管理氛围,并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人才的培养,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企业管理创新的真正效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2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通过企业管理,使得企业的实际竞争力能够大幅度提高,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是目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例如,联想、海尔、格力、华为等知名企业,正是充分认识到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企业激励机制,才为企业赢得了竞争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有形技术、资产等的支持,还需要借助无形管理思想手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也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最终目标[3]。因此,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命运与企业的管理方式息息相关。为此,企业管理者不断加大对企业管理的重视度,并通过丰富企业管理手段、以创新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管理创新等方式,加大企业管理创新力度。当然,通过创新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由于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思想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符合企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3.1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先导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进行体现,而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需要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4],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也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的成员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大家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企业生产环境,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这种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则是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创新为重要前提的,企业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企业职工的精神力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2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

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形的、经济的、良好的物质基础,如充足的资金、先进的设备等[5]。随着企业经济的形成,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等也随之成形,此时,企业就需要无形的文化精神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的完善和提高也需要企业文化创新力量的推动,让企业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企业文化不仅是决定企业发展生产力的软实力,企业文化的创新也是增强企业业务能力的重要驱动力,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3.3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而在其制定战略管理思想的时候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进行体现。所以,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手段,用来控制和约束企业战略管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为完成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奠定基础;其次,企业战略管理的变革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变革措施的时候,需要同步对企业文化进行改变,否则,原来的企业文化会对当前企业战略措施实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例如,企业战略管理措施与企业的规范制度相冲突,或者与企业的价值观不相符等等。因此,要想保证企业战略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做好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互为己用,互相促进,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使企业充满激情的同时又很有理性。通过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的进一步创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经营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涵盖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处事方式,体现了企业对待职工的人本态度。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让企业全体上下保持一条心,更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在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要求。可见,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不可分割,互为一体。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必要加快企业文化的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殷宏宇 单位: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建璞.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53-54.

[2]杨冬梅.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09:25.

[3]彭聪.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17:94-95.

[4]张慧.论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2:32+52.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8篇

管理创新是指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资源以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活动或过程。管理创新贯穿于管理全过程,通过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的创新,推动着管理向更有效地运用资源的方向前进。经过归纳总结,笔者认为管理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的创新。创新需要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思想的创新首当其冲。思想上的创新分很多种,比如“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推荐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这意味企业的领导已为集体智慧的网络终端,使员工获得更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2.企业文化的创新。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创新。当今时代是一个注重发掘人内在潜力和积极性的时代,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的实现,使得员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发展空间。

3.管理组织的创新。这部分也是管理创新的重点研究对象,具体企业制度、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三方面的内容。一个企业是否可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与完善企业制度,是否实行了制度化管理,是否每名员工都各司其职。组织机构的创新主要是指是否针对企业本身优化了相关的组织机构,是否敏捷、灵活、快速、高效。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体现在企业用工制度、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方面,都是直接关系企业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方面。

4.经营战略的创新。为适应当前经济环境,满足当前市场要求,企业需制定全球化的战略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一是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财政金融政策与风险来配置资本;二是需要根据不同地区技术发展水平和优势来组织技术开发;三是需要根据不同地区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企业需要来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5.市场营销的创新。这里主要是指营销方式上的创新,因为产品销售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目前来说,网络销售可能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6.管理技术的创新。管理技术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开发知识型的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谁先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运用到营运环节中、控制低成本、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谁就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葆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二、管理创新的几个误区

1.误区一:创新是偶然间产生的。如果认为创新是一种偶然现象,那你就不太可能再做出积极的回应与规划。譬如,试着向世界地图投掷飞镖,经过1000次尝试后,如果恰巧在其中3枚飞镖标明的位置上发现了大油田,那么,这种“飞镖找石油”的方法是否能够取代一步一个脚印、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石油勘探呢?很显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误区二:创新源于敢吃螃蟹的人。很多人会认为,创新那是少数“敢吃螃蟹的人”干出来的,企业在他们的带动下创出一片天地。但是,现实情况下,创新者扮演的不过是“游击队员”角色,这无异于把创新当作企业危急最后关头的一根救命稻草而已。久而久之,大多数人自然而然地卸下了创新这份思想、这份任务,不会为推动创新承担应有的责任。

3.误区三:创新乃稀奇古怪的事。在大多数人们眼里,创新者就是那些脑瓜里装满奇思怪想的“异类动物”。实际上,创新来源于艰苦而扎实的工作当中,而非异想天开所能解决的事。有创造力是一件好事,但要记住,创造力并非凭空妄想,而是一种行为的综合。做好管理创新就不得不正确对待这三种误区,因为管理上的创新往往是在正确认识现有管理状况的基础上完成的,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某个人的事情,更不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是事物向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很合乎逻辑的自然之物。

三、实现管理创新的方式探析

在认清三种创新误区基础之上,我们应树立三种观点:一是创新源自人的头脑;二是人人都能创新;三是持续的创新是全面的。笔者认为,企业实现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借鉴成功经验,实现企业管理思想上的创新。避免生搬硬套,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整合运用理论与经验,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对企业内部体制结构进行设计,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实现经营效率最优化。

2.摒弃经验主义,建设学习型组织。生搬硬套在管理创新上是行不通的,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自身和他人的经验进行理性思考,找出具有规律性的实质内容;然后再结合企业实际和客观环境,创造性应用,主要就可以将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转化为今天的财富,将他人成功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财富。

3.创新企业用人制度。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完全竞争模式,即能者上,无为者下。这主要是因为,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着新老交替,那么到底什么影响竞争结构呢?这不能靠一个人的工龄来决定,应该综合多方面来考评其能力,创新竞聘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是极有益处的。

4.创新企业管理组织。一般来讲,创新企业内部管理组织机构的原则是精简高效兼顾市场导向,通过该拆分不必要的管理机构,精简臃肿的人员机构,引入例如矩阵等创新组织模式。

5.创新企业管理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尤其是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当前CIMS系统是建立在现代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企业管理系统,是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组织其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由于其自身的先进性被广大企业采纳。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CIMS在过去的几年内已经取得了成功,仍有必要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并改进。

6.创新员工激励机制。首先要给予员工充分的权利,加大除工资以外的待遇对员工的激励程度,使员工在做事情的时候可能带来的收益,最大化的激励员工。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创新;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房改政策的深入,物业管理已经成为城镇居民必不可少的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物业管理要面对竞争,迎接挑战,只有不断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物业管理企业走创新之路。

一、推进物业管理与服务创新是时展必然要求

(一)物业管理的产生是创新的结果。当今,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物业管理,对提高物业价值,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物业管理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同样离不开最早具有创新意识的先驱们。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客观需要,深圳房地产公司组建了全国第一家经营涉外商品房的专业管理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公司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商品房的管理。之后,他们最早破除旧的传统观念,勇于开拓创新,借鉴香港的管理经验,结合深圳实际加以发展,研究确定了以服务为目的的新的商品房管理模式――物业管理,为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迈出第一步。可见,我国物业管理的起源,物业管理这一模式的新颖性、变革性、价值性和先进性都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

(二)创新是物业管理发展的推动力。物业管理产生的初衷只是为了解决涉外商品房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住房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这种管理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其价值日益为开发商、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业主所认同。早期的谁建谁管或建设者委托物业管理的运行模式已经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从而阻碍了物业管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创新对物业管理的推动不仅表现在管理面的不断扩大,而且推动着其运行机制的不断优化和物业管理理论的完善。

(三)创新是物业管理走向成熟的保证。物业管理虽然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20年,已初步形成规模,但我们应该看到21世纪物业管理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其主要表现是:管理体制上,尚处于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还没有普遍确立和完善;运行机制上,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全面形成,垄断、不规范竞争还相当严重;市场主体与物权关系上,还没有建立业主委员会的主体地位;法律体系尚有待完善;城市旧区环境整治与物业管理问题等等。面对这些困难,唯有创新才能谋求发展,唯有开拓才能求进取。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物业管理必须顺应这股潮流,在政府、业主、开发商的引导、配合下,管理者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推动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物业管理与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观念创新。现实中人们常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物业管理没有全新的认识,对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准确的定位,使物业管理面临重重困难。而物业管理要想走出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物业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而不是行政行为,其活动必须符合和满足市场规律的要求,才有可能从新角度去审视它,用新观念去理解、研究它。

(二)经营创新。作为物业管理者,只有始终把自己的追求置于创新之中,不断创造新的企业产品、新的服务项目、新的消费群体,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物业管理企业创新的目的。物业管架经营创新表现在:一是物业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因此,必须不断开拓市场,发现新的市场需求,发展新的消费者,使物业管理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是把握市场规律,预见性地创造出新的服务项目;三是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懂经营、懂管理的人才;四是要设置灵活的组织管理形式;五是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三)管理创新。物业管理切忌墨守成规,真正的物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创新者。物业管理的中心任务不应该仅是对物的管理、对人的服务,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所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其实质应该是通过协调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创造一个人物结合的环境,达到人流、物流的有序流转。物业管理者要根据许多变化的因素,不断创出新方式、新措施来促进环境的优化。

三、物业管理与服务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物业管理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物业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业主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管理水平、城市的整体形象等。因此,物业管理的发展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首先是政府要转变职能,从直接管理房地产,干预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转向宏观调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地方法规,提供好的政策和服务,协调好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其次是业主的创新,业主要懂得自治,学会自律。第三是企业的创新,企业应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在观念上以及经营管理上有所创新。

(二)物业管理应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物业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其水平的高低,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物业管理只注重利润,不讲社会效益,那么,其市场将因业主的失望而日渐枯萎;相反,如果物业公司只讲社会效益,而忽视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管理活动将因失去造血功能而难以持久地进行下去。因此,政府、企业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时应当既考虑到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又要兼顾广大业主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以确保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物业管理创新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物业管理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各物业部门所处的不同环境和条件,创造出符合物业管理市场需求的个性化的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并以快速、灵活的策略去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内外环境。其具体战略包括: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战略目标;以多方面合作来提高自身竞争的战略途径;以灵活善变的组织结构为核心;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才能和信息技术的杠杆作用为手段。只有这样,物业管理企业才能根据自身所处的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创造出富有个性化和现实价值的服务商品,并以品牌优势去满足市场需求,使企业得到一个社会认可、业主满意、企业自身又能取得相应效益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创新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创新

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方法等必然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法变革和企业管理变革所代表的“管理革命”为标志;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也掀起了生产组织方法和企业管理的变革。这些管理的新变化表明,管理创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定义

管理创新的概念应源于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过程。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人类始终面临着稀缺资源与无限需要之间的尖锐矛盾,需要做出抉择来恰当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组织在动态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生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就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包括以下5种情况:(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或者开发一种产品的新属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方法既可以是出现在制造环节的新工艺,也可以是出现在其他商务环节的新方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4)控制原材料或配件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不管这种来源以前是否存在。(5)实现任何一种产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二、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制度、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观念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者只有勇于创新,敢于追求新事物,乐于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管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难以用价值衡量的。而这一局面的创造,其最根本的在于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观念创新。

2.战略管理创新

树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人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其次,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叫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今后企业的竞争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

3.组织机构创新

几乎每位研究管理创新的学者都将组织创新作为管理创新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组织创新意味着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组织的目标加以变革,对组织内成员的责、权、利关系加以重新构置,使组织的功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其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

4.人力资源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知识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应当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逐步走向对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管理。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就是建立一种“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5.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得到员工的认可,并且在实践中认真实施,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作为企业的灵魂存在。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人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衰,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6.企业员工。企业员工也可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他们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泉和基础。企业员工在企业中属于操作层,其工作仅属于管理创新领域的边缘,形成的管理创意属于单一、细小和微观的范畴,所以单个企业员工很难成为创新主体。而企业员工作为一个群体成为管理创新主体却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作为群体的员工可以包含大量的创意,当他们的创意得到企业家的认可并决定试行时,这些员工们就成了真正的管理创新主体。

三、企业管理创新意义

企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其对企业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为它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种效率最终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目前的效益,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未来的效益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都增加了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二)降低交易成本。“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即管理层级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四、加快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保证的关系。制度创新是解决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微观机制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细胞。管理创新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问题,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开发活力、行为激励体系及高效运作的机制。制度创新能为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增加推动力。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战子玉,浅议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

上一篇:会计信息失真范文 下一篇:电能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