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范文

时间:2023-03-03 22:42:33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和向社会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工业总产出与工业中间投入之间的差额。本文论述了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工业增加值指标的一般计算公式、按“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关键和难点、简便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立足点和基本思路、企业统计工作实践中工业增加值指标的近似计算。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和向社会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工业总产出与工业中间投入之间的差额。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其主要作用在于全面反映工业生产发展规模、速度、效益和结构。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它的地位正在逐步取代长期以来所习惯使用的工业总产值指标。工业增加值指标的全面核算在我国起步较迟,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加之它本身运算过程复杂,原始资料数据获取难度大,以及企业基层统计核算基础相对薄弱等诸多因素,从而影响到上报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客观上需要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工业增加值指标的近似值计算办法。一方面它要能够满足国家统计部门对报表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便于企业统计工作中易于收集资料和简便计算,短时间内又能够快速报出,即同时具备可操作性。如果能够满足这两条要求,那么,无论对于企业统计工作者还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都将是件好事。

一、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要解决工业增加值指标的计算方法问题,首先必须弄清这一指标的计算原则。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从其基本概念出发,可以引伸出以下三条原则:

1、本期生产的原则。一方面,它必须是企业报告期内的生产成果,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企业本期的生产成果;另一方面,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包括自用),均应计为本期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工业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同时,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计算价格、指标口径的一致性,避免计算结果上出现偏差。

3、市场价格的原则。

目前,我国规定采用的是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出,扣减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工业中间消耗。生产者价格不包括增值税(销项税)和单独开票的运输费用,而购买者价格除买价外还包括运输费用和商业流通费用,但需要扣除增值税(进项税)。

目前,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的工业增加值只核算工业生产活动本身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非工业生产活动及附属经营单位的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计算工业增加值必须符合上述原则,这是确定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方法的前提,是统计制度的要求。

二、工业增加值指标的一般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指标目前通常是按“生产法”来计算的,“生产法”工业增加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为便于计算,根据现行统计制度的要求,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变形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不含税)-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上式中,工业总产量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它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收入和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的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指标根据分析、研究和反映问题的不同需要,可以用某一确定年份的产品社会平均价作为价格计算基础,这就是“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也可以用企业现行不含销项税的价格为计算基础的“现行价”工业总产值。计算工业增加值所需的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不含税)工业总产值确定的。工业中间投入也称工业中间消耗,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耗和使用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它是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之间所扣除的那部分差额价值。应交增值税是企业报告期内销售产品所应缴纳的增值税。它是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如有出口退税和进项税转出的企业,则还应加上这两项。

三、按“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关键和难点

工业增加值既然是工业总产值(按现行统计制度的规定)减工业中间投入后的差额价值,而计算工业总产值对于基层企业来说并不成问题,那么正确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关键自然就在于准确计算工业中间投入了。工业中间投入根据其定义应该包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四个项目中的中间物质与非物质消耗,外加利息支出。在这五项内容中,直接材料一般可以从会计产品制造成本核算资料中的“直接材料”项取得。利息支出也可以根据会计报表中“损益表”所列“财务费用”项的子项目“利息净支出”直接摘取。而难点在于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这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它需要通过对该三项费用中的有关内容,对照中间投入的概念和计算原则进行统计筛选和归类,将属于中间消耗的内容筛取出来,然后将各部分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才能得出中间投入(即工业中间消耗)的总和,这就是所称的“正算法”。所谓“逆算法”则是将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内容。相比之下“,逆算法”略为简便一些,但对于企业统计工作者来说,仍然感到繁锁复杂,特别是现行企业会计报表项目设计上与统计指标项目在口径上并不一致。会计上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的许多项目在统计区分中间消耗与增加值项目时,需要通过查找会计原始资料进行筛选归并。一些会计核算项目,如差旅费、修理费、其他费用、以及工会经费、技术开发费和开办费摊销中既包含了中间消耗的内容,也包含了属于劳动报酬范畴的工业增加值内容。一般企业会计报表要到次月的8日之后才能出来,而要求报送工业增加值等项统计指标的各级统计汇总单位和部门又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报送时间层层提前,到了基层企业往往被要求在每月的10日之前报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将众多的统计指标分别通过收集、整理、归并、试算直至最后填列报出确非易事,这势必造成许多基层企业的统计工作者对于如工业增加值这类指标往往只能凭三分统计七分估计来填列上报,这自然就要影响到上报数据资料的准确性。

即使按《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规定的方法计算上报,在匆忙之中也难免会出现对中间投入内容的少统、漏统现象,这势必会夸大工业增加值;如果情况相反,多统、误统了不属于中间投入内容的项目,又会造成工业增加值的相应缩小。正因为如此,有必要从工业中间投入的概念和正确计算中间投入的原则出发,并根据《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所列示的工业中间投入主要构成项目,提出一种工业中间投入乃至工业增加值的简便和近似计算方法。

四、简便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立足点和基本思路

1、简便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立足点

(1)计算工业中间投入必须是工业生产活动中企业从外部购入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废料的价值和自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工业生产活动中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等转移价值;

(3)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口径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已经计入工业总产值的部分。上述立足点,也正是“工业中间投入”计算的基本原则。

2、简便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基本思路

(1)工业中间投入只与生产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有关,显然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均不属于“中间投入”范畴,而不必加以考虑。

(2)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项目多,而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少,自然采用“倒扣法”(逆运算)更为简便。

(3)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的增加值项目大部分属于共性项目,如折旧、工资、福利费只需进行总的扣除即可。同时,这些项目在相应的会计明细账中均可直接摘取。

按照上述思路,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公式便可按下式进行简便计算。

工业中间投入=(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生产经营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主营业务工资及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劳动、待业保险费)-(坏账损失+汇兑损失)

按这一方法计算工业中间投入可以省却和简化统计资料收集中繁锁的筛选、归并和加总计算过程,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便于企业统计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运算。

上式中,产品生产成本是指企业报告期生产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主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制造成本,它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生产经营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折旧,如果企业非生产经营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数额不大,这部分非生产经营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在实际操作中也可忽略不计,那样就可以直接用“本年累计折旧”替代。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还有管理费用中的“坏账损失”和财务费用项目中的“汇兑损失”,由于这两项内容属于企业利润的转移项目,它们均不符合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原则,因此在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时应当相应扣除,否则会影响工业中间投入计算的准确性,特别当其数额较大时,会间接地缩小工业增加值。

五、企业统计工作实践中工业增加值指标的近似计算

企业统计工作实践中,为加快报表填报进度,满足统计报表报送及时性的要求,对需要填报的本报告期工业增加值,可按上期工业增加值占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近似计算,待报表报出之后,再按前述工业中间投入的简便计算法修正本报告期的工业中间投入,进而相应计算和修正本期工业增加值。修正本期工业增加值的目地是为下期用比例法准确推算工业增加值打基础,依法遂月滚动。尽管从单个月度上看,按比例推算的工业增加值与按实际计算的可能会有些误差,但从总体上或从较长的一段时间看,这种误差是会相互弥补和抵销的。用“比例法”推算工业增加值(近似值)的公式如下:

本期工业增加值(近似值):=上期工业增加值(修正值)上期工业总产值(现价、不含税)×本期工业总产值(现价、不含税)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工业;增加值;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49-02

1 分析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是根据各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他通过数列的可比性、可近性分析系统内部主要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定量刻画系统内部之间的联系,是对系统内部各事物之间的量化比较分析。对样本量的多少没有过分要求,不要求典型的分布规律。

每一行表示不同参考因素对同一比较因素的关联度,可根据各行与各列关联度的大小进行比较。由关联矩阵各元素间的关系对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进行分析。

2 计算与分析

2003年2~7月份工业增加比上年同期增长的百分比为:

上述情况表明,工业增加值受股份制企业企影响最大,其次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受国有控股企业的影响最小。这说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在工业增加值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活力,我们还进一步加大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力度,以使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幅加大。尽管如此,上述情况是与我国制定的企业政策是相一致的,从整体上看,国务院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3 结束语

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过去采用的主要是统计的方法,如回归分析,但回归分析大都只用于少因素的、线性的,且要求大量数据。关联分析实质上是以各因素曲线几何形状的差别,即与曲线间差值的大小,作为关联程度的衡量尺度,不会出现关联度的量化结果与定性分析不一致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宝瑜. 国民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2]邓聚龙.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7.

[3]邓聚龙. 灰色系统(社会、经济)[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内增值税;工业增加值;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1-0129-02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始终是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宏观总量的分析,即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及其增长的协调性,其中又以运用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建立总量回归模型预测税收收入的研究居多,而关于各税种与其税源的关系及如何根据税收收入走势判断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态势的研究很少。本文拟通过研究国内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的关系,对上述问题做初步探索。

1变量与数据

本文选取2004年1月至2013年9月全国国内增值税、工业增加值及CPI的月度数据为样本,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国家金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及必要的计算。这里说明三点:

第一,本文采用国内增值税和工业增加值的对数值和CPI月度指数,并未采用工业增加值的月度增长率,因为国内增值税和工业增加值的月度增长率及CPI月度增幅不符合协整分析的条件。其中,工业增加值的数据根据2003年月度值及以后各年度月份同比增速计算得出,因为国家统计局网站仅公布工业增加值的月度增长率而并不公布工业增加值的月度值。

第二,考虑到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可能会影响到国内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区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Ⅰ)、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Ⅱ)、2004年1月至2013年9月(Ⅲ)三个阶段分别考察国内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的长期动态关系。

第三,本文分别用lmvati、lmgdpi表示各阶段国内增值税和工业增加值月度数据的对数值,用mcpii表示CPI月度指数,其中i=1,2,3(三个阶段);用dlmvati、dlmgdpi、dmcpii表示三者的一阶差分。

2实证分析

21序列平稳性检验

根据下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lmvati、lmgdpi、mcpii都是非平稳序列,但其一阶差分序列dlmvati、dlmgdpi、dmcpii都是平稳的,即都是Ⅰ(1)序列,因此可以对lmvati、lmgdpi、mcpii进行协整分析。

22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理论,如果涉及的变量是非平稳序列,但又都是同阶差分平稳的,且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一般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判断多个非平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根据检验结果,“r=0”表示检验原假设是:“存在零个协整关系”,该假设下的迹检验量为3987795,5%的临界值为2979707,迹检验量大于临界值,因此拒绝原假设,从而表明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而“r=1”表示“至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该原假设下的迹检验量为3570633,小于5%的临界值为1549471,不能拒绝原假设,从而表明变量序列lmvat1、lmgdp1、mcpi1在5%的水平上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同理,lmvat2、lmgdp2、mcpi2及lmvat3、lmgdp3、mcpi3分别在5%的水平上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表明lmvati、lmgdpi、mcpii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3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可以说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否具有因果性,还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lmvati、lmgdpi、mcpii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10%时,三个时期的lmvati、lmgdpi与mcpii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见下表)。

lmvat1、lmgdp1、mcpi1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原假设F统计量显著性水平结论lmgdp1不是lmvat1的格兰杰原因982509000030拒绝lmvat1不是lmgdp1的格兰杰原因273050007624拒绝mcpi1不是lmvat1的格兰杰原因346973003988拒绝lmvat1不是mcpi1的格兰杰原因148681003723拒绝mcpi1不是lmgdp1的格兰杰原因075711007402拒绝lmgdp1不是mcpi1的格兰杰原因083776003833拒绝

24误差修正模型

以上分析表明,月度国内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的对数形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部协调机制,这就需要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对其动态调整过程进行分析。根据Granger定理,两个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一定有误差修正模型的表达形式存在。误差修正模型比普通的单方程模型更全面地反映了变量间的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在误差修正模型中,各个差分项反映了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被解释变量的波动可以分为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两部分,短期波动部分由解释变量的差分项来反映,长期均衡部分由误差项得到反映。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2412009―2013年的VEC模型

LMVATt=0000985+0284308LMGDPt-1-0597718ECMt-1

(09500)(00053)(00000)

[0063011][2906236][-5026332]

2422004―2013年的VEC模型

LMVATt=54590+01041LMGDPt-1-12040ECM′t-1

(09581)(02170)(00000)

[0052629][1241533][-1309016]

上述两个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ECM和ECM′的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说明长期均衡趋势偏离的收敛机制在起作用:上一年度的非均衡误差分别以67%和120%的比率对本年度的国内增值税(对数)做出反向修正,一旦短期波动偏离了长期均衡关系的轨道,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就能够纠正这种偏离,并将国内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拉回到长期均衡关系的轨道。2004-2013长期的修正力度(-12)要比2009-2013短期的修正力度(-067)更大一些。

25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预测

运用VEC模型对2004-2008年月度的国内增值税及工业增加值进行预测。需要注意的是,预测首先得出的是二者的对数值,通过计算方可得出具体的数值,但这并不影响对其预测误差率的分析。预测结果表明:VEC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这为我们通过国内增值税增长率及有关模型预判工业增加值走势提供依据。同样,运用2009―2013年及2004―2013年两个时间段的ECM模型进行预测,预测精度与2004-2008年的预测精度基本一致,且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走势基本一致。

3研究结论与应用

综上所述,国内增值税、工业增加值和物价水平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三者之间均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根据误差修正模型,长期均衡趋势偏离的收敛机制在起作用,一旦短期波动偏离了长期均衡关系的轨道,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就能够纠正这种偏离,并将国内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拉回到长期均衡关系的轨道。另外,运用VEC模型对国内增值税及工业增加值进行的预测精度较高,且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走势基本一致,这启发我们可以根据国内增值税、工业增加值和物价水平的协整方程进行相关的预测分析,为更精准的预测宏观经济形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平,梁瑜工业增加值、物价与增值税的长期联动效应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2(2):78-83.

[2]胡彦伟,等工业增值税与相关经济总量关系宏观分析方法初探[J]税务研究,2006(5):38-42.

[3]王韬,等增值税收入增长与工业经济增长关系浅析[J]税务研究,2009(10):32-35.

[4]张伦俊增值税与增加值关系评析[J]财政研究,2003(3):22-24.

[5]周滨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值税相关性分析[J]税务研究,2006(8):34-36.

[6]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14-219.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和向 社会 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工业总产出与工业中间投入之间的差额。本文论述了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工业增加值指标的一般计算公式、按“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关键和难点、简便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立足点和基本思路、企业统计工作实践中工业增加值指标的近似计算。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和向社会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工业总产出与工业中间投入之间的差额。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其主要作用在于全面反映工业生产发展规模、速度、效益和结构。在国民 经济 核算体系中,它的地位正在逐步取代长期以来所习惯使用的工业总产值指标。工业增加值指标的全面核算在我国起步较迟,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加之它本身运算过程复杂,原始资料数据获取难度大,以及企业基层统计核算基础相对薄弱等诸多因素,从而影响到上报资料的可靠性。因此,客观上需要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工业增加值指标的近似值计算办法。一方面它要能够满足国家统计部门对报表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便于企业统计工作中易于收集资料和简便计算,短时间内又能够快速报出,即同时具备可操作性。如果能够满足这两条要求,那么,无论对于企业统计工作者还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都将是件好事。

一、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要解决工业增加值指标的计算方法问题,首先必须弄清这一指标的计算原则。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从其基本概念出发,可以引伸出以下三条原则:

1、本期生产的原则。一方面,它必须是企业报告期内的生产成果,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企业本期的生产成果;另一方面,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包括自用),均应计为本期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工业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同时,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计算价格、指标口径的一致性,避免计算结果上出现偏差。

3、 市场 价格的原则。

目前,我国规定采用的是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出,扣减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工业中间消耗。生产者价格不包括增值税(销项税)和单独开票的 运输 费用,而购买者价格除买价外还包括运输费用和商业流通费用,但需要扣除增值税(进项税)。

目前,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的工业增加值只核算工业生产活动本身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非工业生产活动及附属经营单位的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计算工业增加值必须符合上述原则,这是确定工业增加值指标计算方法的前提,是统计制度的要求。

二、工业增加值指标的一般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指标目前通常是按“生产法”来计算的,“生产法”工业增加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为便于计算,根据现行统计制度的要求,工业增加值计算公式变形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不含税)-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上式中,工业总产量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它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收入和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的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指标根据分析、研究和反映问题的不同需要,可以用某一确定年份的产品社会平均价作为价格计算基础,这就是“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也可以用企业现行不含销项税的价格为计算基础的“现行价”工业总产值。计算工业增加值所需的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不含税)工业总产值确定的。工业中间投入也称工业中间消耗,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消耗和使用的外购原 材料 、燃料、动力及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它是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之间所扣除的那部分差额价值。应交增值税是企业报告期内销售产品所应缴纳的增值税。它是当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如有出口退税和进项税转出的企业,则还应加上这两项。

三、按“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关键和难点

工业 增加值既然是工业总产值(按现行 统计 制度的规定)减工业中间投入后的差额价值,而计算工业总产值对于基层企业来说并不成问题,那么正确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关键自然就在于准确计算工业中间投入了。工业中间投入根据其定义应该包括直接 材料 、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 管理 费用等四个项目中的中间物质与非物质消耗,外加利息支出。在这五项内容中,直接材料一般可以从 会计 产品制造 成本 核算资料中的“直接材料”项取得。利息支出也可以根据会计报表中“损益表”所列“ 财务 费用”项的子项目“利息净支出”直接摘取。而难点在于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这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它需要通过对该三项费用中的有关内容,对照中间投入的概念和计算原则进行统计筛选和归类,将属于中间消耗的内容筛取出来,然后将各部分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才能得出中间投入(即工业中间消耗)的总和,这就是所称的“正算法”。所谓“逆算法”则是将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内容。相比之下“,逆算法”略为简便一些,但对于企业统计工作者来说,仍然感到繁锁复杂,特别是现行企业会计报表项目设计上与统计指标项目在口径上并不一致。会计上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的许多项目在统计区分中间消耗与增加值项目时,需要通过查找会计原始资料进行筛选归并。一些会计核算项目,如差旅费、修理费、其他费用、以及工会经费、技术开发费和开办费摊销中既包含了中间消耗的内容,也包含了属于劳动报酬范畴的工业增加值内容。一般企业会计报表要到次月的8日之后才能出来,而要求报送工业增加值等项统计指标的各级统计汇总单位和部门又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报送时间层层提前,到了基层企业往往被要求在每月的10日之前报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将众多的统计指标分别通过收集、整理、归并、试算直至最后填列报出确非易事,这势必造成许多基层企业的统计工作者对于如工业增加值这类指标往往只能凭三分统计七分估计来填列上报,这自然就要影响到上报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即使按《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规定的方法计算上报,在匆忙之中也难免会出现对中间投入内容的少统、漏统现象,这势必会夸大工业增加值;如果情况相反,多统、误统了不属于中间投入内容的项目,又会造成工业增加值的相应缩小。正因为如此,有必要从工业中间投入的概念和正确计算中间投入的原则出发,并根据《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所列示的工业中间投入主要构成项目,提出一种工业中间投入乃至工业增加值的简便和近似计算方法。

四、简便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立足点和基本思路

1、简便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立足点

(1)计算工业中间投入必须是工业生产活动中企业从外部购入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废料的价值和自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工业生产活动中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等转移价值;

(3)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口径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已经计入工业总产值的部分。上述立足点,也正是“工业中间投入”计算的基本原则。

2、简便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基本思路

(1)工业中间投入只与生产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有关,显然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均不属于“中间投入”范畴,而不必加以考虑。

(2)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项目多,而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少,自然采用“倒扣法”(逆运算)更为简便。

(3)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的增加值项目大部分属于共性项目,如折旧、工资、福利费只需进行总的扣除即可。同时,这些项目在相应的会计明细账中均可直接摘取。

按照上述思路,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公式便可按下式进行简便计算。

工业中间投入=(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生产经营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主营业务工资及应付福利费+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劳动、待业 保险 费)-(坏账损失+汇兑损失)

按这一方法计算工业中间投入可以省却和简化统计资料收集中繁锁的筛选、归并和加总计算过程,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便于企业统计工作人员实际操作运算。

上式中,产品生产成本是指企业报告期生产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主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制造成本,它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生产经营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计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折旧,如果企业非生产经营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数额不大,这部分非生产经营费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在实际操作中也可忽略不计,那样就可以直接用“本年累计折旧”替代。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还有管理费用中的“坏账损失”和财务费用项目中的“汇兑损失”,由于这两项内容属于企业利润的转移项目,它们均不符合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原则,因此在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时应当相应扣除,否则会影响工业中间投入计算的准确性,特别当其数额较大时,会间接地缩小工业增加值。

五、企业统计工作实践中工业增加值指标的近似计算

企业统计工作实践中,为加快报表填报进度,满足统计报表报送及时性的要求,对需要填报的本报告期工业增加值,可按上期工业增加值占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近似计算,待报表报出之后,再按前述工业中间投入的简便计算法修正本报告期的工业中间投入,进而相应计算和修正本期工业增加值。修正本期工业增加值的目地是为下期用比例法准确推算工业增加值打基础,依法遂月滚动。尽管从单个月度上看,按比例推算的工业增加值与按实际计算的可能会有些误差,但从总体上或从较长的一段时间看,这种误差是会相互弥补和抵销的。用“比例法”推算工业增加值(近似值)的公式如下:

本期工业增加值(近似值):=上期工业增加值(修正值)上期工业总产值(现价、不含税)×本期工业总产值(现价、不含税)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5篇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一、按“生产法”计算:

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

(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3 ) 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①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处理:首先由各个成品生产分厂的统计人员分别报送本期(报告期,一般按一个月结算一次)品产合格入库量(按各种规格明细分类报出),然后由销售部门的统计人员报送按品种规格的销售单价,再将产品产量和产品销售单价按品种规格对应相乘得出本期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修理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③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是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

2、工业中间投入如何计算:

(1)概念: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有三个原则。

a、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b、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c、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 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工业总产产值中。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项。具体计算过程:①利用会计决算报告中的“制造费用明细表”可以计算出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即将属于中间投入的运输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保险费、水电费、办公费、劳务费、绿化费、排污费、机物料消耗、修理费等等项目相加而得。②利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可以计算出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即将属于中间投入的差旅费、办公费、机物料消耗、装卸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修理费、运输费、费等等项目相加而得。

③利用“管理费用明细表”可以计算出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即将属于中间投入的修理费、办公费、差旅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业务招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租赁费、绿化费、土地使用费等等项目相加而得。

④利用“财务费用表”可以计算出利息收支净额。

⑤利用“生产成本明细表”可计算出直接材料,即将属于直接材料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等项目相加而得。需要注意的是,应将回收的原材料从成本中扣除。

但在日常统计中,有些项目资料的取得比较困难,因此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下面二种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方法:一是正算法:即将容易从会计报表中取得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税金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涉及到的财务报表有:“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明细表。

3、本期应交增值税如何计算: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这些资料取自会计核算资料“应交税金及附加费明细表”。

以上对构成工业增加值三要素的计算方法、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作了详细说明,再根据“生产法”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就能够得出某厂的工业增加值了。

二、按“分配法”计算:

此种方法涉及到七个要素??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及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目前,有的部门归结为四大要素,即: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其内容都大同小异。

1、工资:从人力部“劳动工资”报表或会计核算“损益表”中取得,对应的人数为单位从业人员。

2、福利费:从会计核算“损益表”中取得。

3、折旧费:从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科目中取得。

4、劳动、待业保险费:从会计“管理费用”明细表中取得5、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从会计“损益表”中产品销售收入科目中取得。

6、本期应交增值税:从会计“应交税金及附加费明细表”中取得。(计算公式同上)

7、营业盈余:是指工业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以及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等。计算公式为:营业盈余=营业利润+生产补贴-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

将以上这七个要素直接相加就得出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6篇

中国经济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政策性周期回暖的态势,特别是以制造业为首的工业,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4个月在荣枯线以上,并在11月份创下27个月以来的新高,对生产反映更为直接的工业用电量持续8个月维持正增长,较2015年前10个月的负增长均值抬升了5个百分点。

但是,矛盾的是,工业增加值增速并没有用电量那样明显好转,当月同比虽较上年同期有微幅回升,累计同比却略有下降。用电量与增加值走势再次出现了背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这种背离意味着什么?

是因为统计口径不同吗?国家统计局工业增加值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收入大于2000万元),并不能充分反映整体工业增速波动,而工业用电量却覆盖到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目前是否未被工业增加值统计指标覆盖到的小企业生产形势更好?可是,制造业PMI指标却显示,2016年前10个月,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仍在荣枯线下努力求生,特别是前9个月,与2015年同期相比并没有明显变化,制造业补库存也还没有大规模进行。

巧合的是,近期地方政府开始查处非法的“土小企业”,如河北省正在对利用电炉违规生产低劣“地条钢”的行为进行排查,间接表明,此前关停的“土小企业”的落后产能受到工业品价格上升的刺激,恢复生产,并不利于去产能与调结构,也是工业规模化生产的倒退。这或许能解释上述背离的现象,而且,这些恢复生产的行业多属于矿产和冶炼,与制造业PMI统计对象也有区别。

那是工业增加值增长结构与工业用电量增长结构之间不匹配所导致的吗?此前已有研究表明,用电结构与工业增加值的行业结构存在差异,电力消耗较多的工业行业集中在重工业的五大行业上,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五大行业的用电量虽然占了工业用电60%以上,但增加值却在工业增加值中比重偏小,仅为全部工业增加值29%左右。

从最近几个月的数据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的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高耗能行业的用电量增速自3月以来都有大幅反弹,但是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2016年以来仍在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速也在5月份以来下降了。

工业增加值增速显著慢于用电量与增加值的统计方法有关吗?早前有央行人士研究发现,工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使得该指标的数据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偏差,特别是在经济波动经济上行期,统计核算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要低于实际增速;经济下行期则反之。

《证券市场周刊》咨询国家统计局获悉,工业增加值是用现价工业产值减去成本后再用价格指数处理后得到的。工业增加值本就是一个相对概念,作为生产过程中新增价值,当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而下游产品价格还未上涨时,增加值很可能被压缩,如石油加工、炼焦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不增反减。工业增加值的波澜不惊或意味着此轮经济回升仍非常脆弱。

上述背离曾经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上演过一轮。彼时,工业用电量增速不断走高,工业增加值增速在短暂回升后以相对稳定的节奏继续向下。而2013年的回暖也是得益于降息降准的货币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扩大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

但是,从2012年开始的刺激政策的效果并没有维持多久,进入2014年后,工业用电量也掉头向下,工业增加值与GDP一样继续前进在减速的道路上。这一轮是否也将如此?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7篇

在全球经济仍在谷底徘徊之时,中国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尽管6.1%的增长率,为十九年以来最低,但仍然可以欣慰,因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这个数字几乎都是负数,中国是正数。虽然比8%的年度确保数值还是低,但众人皆负我独正,还是不错。然而,这一让不少人乐观的数字却引发了海外媒体及部分机构的质疑。《华尔街日报》援引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对中国经济数据的可信度提出质疑。报道说:中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过于乐观,中国官方公布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1%,但这一数据与中国当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况不符,与异常疲软的电力需求也不相吻合。

经济数据不吻合的现象还表现在工业增加值和全社会用电量上。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为同比下降4.02%,但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却增长5.1%。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降幅为3.63%,而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仍同比增7.3%。5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8.9%,发电量下降了3.55%。

同是对经济状态的反映,两个数据却一升一降,一边报喜,一边报忧。面对这两个有些矛盾的统计数据,许多经济学家表示难以置信。

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近日在清华大学经济形势讨论会上语出惊人:“我对国内5月份8.9%的工业增速表示怀疑,实际增速可能只有5%。我们的统计数据有很大问题,在萧条时期,地方就用统计作贡献,不是真正有增长。”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也认为,国家统计局关于经济增长和电力消耗的数据一定有偏离,“若5月电力增长是-3.55%,5月工业增长应该是零左右。”

对国内外的质疑,国家统计局相当重视,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予以解释说明。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导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社会用电量却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一季度产业结构变化大,用电量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此外,高能耗行业及用电量增长放缓,而用电量相对较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那么,中国经济数据可不可信?统计局的解释合不合理?经济数据出现背离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明显

针对统计局的解释,不少分析人士表示,导致两数据趋势背离的原因十分复杂,经济结构变化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仅凭经济结构变化并不能完全解释两个数据的大幅度背离。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牧群博士在接受《新财经》记者专访时,首先否定了国家相关统计部门故意作假的可能性,“很多人认为,政府为了提振人心,出假数据。这种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但是,对于统计局给出的解释理由,他并不完全认同。

数据公布后,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也进行了研究。李牧群告诉记者,根据目前三个产业的用电量和产值比情况,结合历史数据,他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GDP增长6%左右,实际用电量应相应地增长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点几,而不应该是百分四点几的负增长。

对于高能耗产业萎缩导致用电量下降幅度较大的说法,李牧群表示:解释方向可能是对的,但与实际情况仍有出入,仍不能完全解释GDP增长6%以上,而用电量下降4%。

李牧群给记者提供了一张表格,高能耗行业增长及电耗产能比(参见右表)。记者看到,一季度有六大行业增长为负,其中下降最大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下降幅度为-5.4%。李牧群解释说,下降的六个行业占社会用电总量的百分比是非常低的,最大的也就百分之一点几,占GDP的比值也很小。问题是:“下降比例这么小,能不能造成整体用电量下滑那么大?”

事实上,产业结构调整早已不是新概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着产业结构调整。但是,“速度会不会这么快?能不能从2007年、2008年那么一个高能耗的状况,一下子就调到现在这个程度?”李牧群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太现实。

与国外情况不具可比性

为了证明经济增速与用电量增速不一致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列举了国外的例子。比如,美国2001年电力消费下降3.6%,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1991年电力消费增长5%,但GDP下降0.2%。日本2003年电力消费下降1.3%,而GDP增长1.8%,在1980年、1982年和2001年也曾出现电力消费下降而GDP增长的情况,在1998和1999年则出现电力消费增长而GDP下降的情况。韩国1980年电力消费增长5.4%,而GDP下降1.5%。

对此,李牧群表示,简单的对比,意义不大,说服能力也不强。尽管美、日、韩等国家都曾出现过类似情况,但也是个别现象,差异幅度不像中国这么大。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中国不一样。比如美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非常大,工业占比要比中国小得多,而且高能耗产业相对来讲也比较少,日本、韩国也是如此。因此,工业用电量对整个社会用电量的影响要小得多,对GDP的左右能力也没有中国强。也就是说,如果把GDP比作大盘的话,在上述提到的美、日、韩等国家,第三产业才是类似中石油这样的“大盘股”,而第二产业对大盘的左右能力相对较弱。

“不能说国外存在类似现象,中国有这样的现象就非常正常。这就好比两个人,在做不同的事情,只拿出结果进行比较,可能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忽视了事情本质的区别,可比性并不是很强。”李牧群说。

作假可能性不大,统计方式导致偏差

既非人为刻意作假,统计局的解释又不具说服力,那么,中国经济数据出现背离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外界普遍认为,用电量是比较准确的,因为那是电表上实实在在存在的数字,操纵的可能性很小。由此看来,问题主要出在工业增加值(或者GDP)的数据上。李牧群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和统计方式有很大关系。“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非故意人为的、但客观确实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了水分掺杂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二是数据来源。

国泰君安的策略分析师王成也认为,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可能导致在经济下行期工业增加值被夸大,从而使工业增加值速度虚高。

以工业增加值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案的通知》,从200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按照价格缩减法来计算工业增加值率。即先用报告期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乘以工业增加值率得到现行价格工业增加值,再除以报告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以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得到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并据以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这种方法的计算误差集中于价格指数和工业增加值率上,特别是计算时所需的工业增加值率直接由上年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代替,没有考虑到当期产品生产结构、产品消耗结构等涉及到增加值计算因素的变化,增加值率的微小变化可能引起工业增加值速度的较大变动。

王成认为,作为一种效益指标,经济下滑阶段产能利用率下降,由于产能利用率下降,只有部分资产参与生产导致实际折旧降低,相应使得实际增加值率降低,但此时若仍采用固定的增加值率计算工业增加值,结果就造成了工业增加值的虚增。

至于企业数据的来源,李牧群告诉记者,在经济普查年度,国家相关部门会把所有的数据汇总起来,进行总体核算。而一般情况做不到那样,采取定点上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规模以上的企业会定点上报相关数据。问题来了,规模以上的企业会定点上报(姑且认为上报数据真实可靠),那么,规模以下的企业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企业。国家统计局一般是采取抽样的方式获取数据,如何保证抽样的代表性?“统计局并没有公布对小企业的抽样情况,都是什么企业,一共多少家企业,分别什么情况,等等。但抽样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企业今天还在,过两天就倒闭了,或者经营别的了,改头换面成一个新公司、新工厂。就小企业而言,能持续被采样的,一定是生产经营状况比较好的。生产经营状况不好的,你就采不到样。中国这么大,东西部、沿海和内陆地区,都有差异。”李牧群说,因为上述原因,抽样结果应该会比实际情况要好一些,“这样的偏差不是人为的,而是由采样样本造成的,避免不了。”

采取抽样的统计方式比较普遍,这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李牧群提醒说:关键是要保证抽样的客观性和样本的代表性,要把握好样本的组成,国有大中企业占多少,规模以下企业占多少?不能说,所有抽样的都是容易拿到数据的大型企业,一些比较烦琐的拿不到的企业就被忽略了。“往往忽略是就真实的一部分。尽管大中企业的数据也是真实的,但如果把这个作为衡量中国工业整体或者某一行业整体时,就存在偏差,以偏概全。”

这就是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之间的矛盾,具体个别数据是真实的,但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整体情况。

有差异很正常 统一口径才可怕

关于经济数据的争议爆发后,有媒体报道,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召开会议,商议将两数据公布的渠道统一,并同时统一对数据的解读。据知情人士透露,新公布办法不日就将出台。

如此看来,今后类似这样的背离现象可能不会再出现了。但果真如此,可能会引发更多的质疑。“统一口径后,用电量和GDP之间的差距可能会缩小,缩小的原因是如公众所期待的统计样本更加科学了?还是因为其他一些人为因素?”李牧群认为,国家相关部门大可不必掩饰什么,也没有必要牵强地进行解释,完全可以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正视问题的出现,“不要怕人家质疑,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质疑是好事,至少表明人家是在关心你”。

在这次争议中,国家统计局还表示,国外机构引用一些民间机构的数据不科学。李牧群认为不应该排斥民间机构的数据,“作为一个国家,要提高公信力,不应该限制数据的出口,相反,应该鼓励不同的部门出数据,不能因噎废食。”他说:美国没有国家统计局,有一个国家经济局(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虽然它顶着国家的头衔,其实是一个民间机构,由大学里的一些经济学家组成。很多不排斥民间机构出数据,“就算民间机构的数据和官方数据有偏离,也没有关系,可以分析产生偏离的原因。数据有偏离,才能发现问题。有出入也没问题,可以后期修正。”

事实上,对数据进行修正已经不是新鲜事。比如2007年的GDP,统计局开始公布说增长11.7%,但后来国内外不少学者、研究人员纷纷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根据发电量等其他数据,实际数值应该更高一些。后来经过进一步核实,确定是13%。

李牧群并不否认,中国近年来在统计方面取得的成就。“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做得已经很不错了”,除了统计局,包括海关、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局等在内很多部门统计公布相关数据。而且,当争议产生后,专家、学者、媒体都在讨论,国家并没有出什么“红头文件”封口,这本身已经是一种进步。李牧群希望以后政府部门可以公布更多、更客观的数据,甚至可以把统计核算方法也公布于众,让大家讨论是否有值得改进之处,“我觉得这是一个更积极、更开放的态度,当然,做起来有难度。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必然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经济界关于中国经济数据真实性的两次辩论

关于1998年GDP增长率

1998年,刚经历1997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亚洲经济一片惨淡,我国也受到影响,能否保住8%的GDP增长率成为各界的关注焦点。最终,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是7.8%。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引发质疑。

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ThomasRawski)认为,当年官方GDP数据“与现实完全背离”。他估算认为,当时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至多只有2%,1998~2001年间的累计经济增长在0.4%~11.4%的区间,而官方当时给出的数据为34.5%。

罗斯基的观点遭到许多经济学家的反驳,其中包括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Lardy)。他认为官方数据虽然存在一定水分,但绝没有罗斯基说的那么大。

渣打银行经济师王志浩总结这场争论认为,1998年经济放缓程度确实比官方数据显示的要严重,但罗斯基过分低估了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

关于2004年经济普查

数年后,针对我国2004年的经济普查后的调整,学界再次掀起官方经济数据真伪之争。

其中,香港理工大学会计金融学院经济学副教授伍晓鹰的质疑最为强烈。他潜心研究了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后认为,国家统计局利用此次普查资料对历年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将1994~2004年间各年GDP增长率平均每年上调了约0.5个百分点,并将2004年的GDP规模调升了约17%,从13.7万亿元上调至16.1万亿元。

伍晓鹰表示,对实质GDP的修正应基于价格数据,但国家统计局并没有收集相关价格数据,他因而推断国家统计局勾勒出一个自认为合理的GDP增长趋势,然后调整了整体价格变化率,据此得出相应的调整数据。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贺尔斯(CarstenHolz)对此持不同观点,并为中国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辩护。贺尔斯投入大量精力深入研究了中国的统计数据上报系统,认为国家统计局已采取让大型企业直接登录系统填写数据,同时直接参与并进行调查,这两种方式可以避免地方政府虚报数据。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业增加值;生产法;收入法;改进

1.引言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计算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即为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所以增加值统计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企业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由工业增加值的概念不难看出,工业增加值的计算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有本期生产的原则、最终成果的原则和市场价格的原则。

1.1本期生产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应该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计算,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其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内的生产成果。

1.2最终成果的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包括在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的、可供出售的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利用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生产产品的过程也是转移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所以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才能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故只有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的一致性,才能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上的偏差。

1.3市场价格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生产最终产品以价值形式表现的总额。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采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价格,对工业产品来说,生产者价格即是其出厂价格,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所支付的产品税和应得到的补贴,发票单列的增值税不包括在内。

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包括生产法和收入法。

2.1生产法

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缴纳的增值税。可见生产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得到的新增价值的方法。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关键在于计算工业总产出、中间投入、本期应缴纳的增值税这三项指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经常会遇到工业总产值的计算不全面、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难以精确和计算本期应交增值税时对本期增值税未按生产口径进行换算等问题,另外在统计操作中,还会经常有统计量过大、过繁杂和几个统计人员就同一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有不同统计结果的情况出现。

2.2收入法

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可见收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 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计算的一种方法。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同样会经常一些问题,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口径不统一,表现为企业不同阶段的折旧率不同、不同企业之间采取的折旧率不同等问题;劳动者的隐性报酬难以统计,表现为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所采取的变相补贴难以统计;有时候会出现数据质量不高的现象、数据衔接不统一等问题。由于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在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进一步提高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质量,这是提高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准确性的实质。这是由于工业增加值的计算质量主要是取决于工业中间投入和工业总产值之间是否相配合。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本原则和计算基础是在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时在计算口径范围上要与工业总产值相匹配。所以提高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质量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

3.工业增加值计算的改进方法

3.1应该准确理解工业增加值的内容

在计算生产成品价值时,经常出现将非本企业生产的转售商品计入本企业的产值、将本企业会计计算未包括的子公司或者其他联营企业生产的产品计入本企业的产值更为严重的是出现尤其是在生产多产产品的企业出现将本企业生产的部分商品遗漏的现象。此外,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提供给本企业单位的产品价值绝大部分未被计入本企业工业总产值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对增加值这一概念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准确造成的,可以通过进一步准确理解增加值的内容,来提高操作中的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准确性。

3.2综合采用对比法,例如可综合采用区间控制法、特殊处理法对计算出来的工业增加值进行核实,以进一步提高计算数据的准确性

采用对比法时,综合运用与相关指标对比、与历史资料对比和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对比的方法;采用区间控制法时,通过确定增加值的范围可对超出范围的据进行再计算核查,防止出现疏忽;采用特殊处理法时,因为增值税、行业增加值一般不会是负数,对一些出现负数的数据可考虑暂时将数据“归零”的处理方法。

3.3综合运用生产法和收入法,用收入法来验证、和再次评估生产法

通过从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中提取属于增加值的指标进行计算,将计算出的增加值与生产法算出的增加值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结果未出现允许以内的偏差,则可说明生产法算出的结果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运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出的增加值差异较大时应严格审核,进一步计算使产生的差异限制在允许的合理范围内。例如,在对产销衔接方面:如果产销率为百分之九十五,如果用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比生产法计算出的增加值小百分之五以内的话,则较为合理;如果产销率为百分之一百零五,那么用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比生产法计算出的增加值高百分之五左右的话,则较为合理。如果企业有销售原材料的行为,例如汽车生产企业将暂时余存的钢材出售,因其所得在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中并未包括,但是在收入法中试包含在其他销售利润指标中的,所以这时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应比生产法计算的增加值多出一部分更为合理。

3.4灵活运用企业的财务报表

由于企业报表中许多指标是有关联性的,有时候对企业报表中的相关指标对比可以发现实际计算增加值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将主营业务收入与工业产值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则进一步审核企业在计算中间投入时是否按工业产值口径进行了调整;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产值比例相当,将直接材料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对比,如果直接材料大于主营业务成本或所占比例,则要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审核;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这三项费用与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进行对比,如果二者差距超出了允许的范围,则可以说明企业在计算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时没有将属于增加值的指标完全扣除;将报表指标间的数据进行对比,比如对工资和人数对比,折旧和固定资产进行对比,以此来验证这些增加值指标的可靠性。此外还可以将增加值指标还原到中间投入计算表中并进行细分解,以此来检验是否有问题。 [科]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新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体系实用手册.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9篇

首先,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的面广且幅度较大。从大类行业来看。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所涉及的39个行业大类中,一季度有14个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有所上升,其余25个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占行业大类总数的64%。从全省各市(州)的具体情况来看,有7个市(州)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不同程度有所下降。

其次,高能耗行业的增加值增长幅度相对较低,综合能源消费量相应有所减少。从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行业来看:一季度这6大高耗能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35.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7%,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低4.4个百分点,而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74.34万吨,比上年同期减耗0.71万吨,下降0.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5.34吨,比上年同期下降5.5%。

第三,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耗同比有所下降。一季度,纳入全省年综合能耗在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定期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有291户,年综合能源消费量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7%,是吉林省工业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重点耗能企业生产增速减缓,其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也有所减少。据统计,一季度。全省重点耗能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62.6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8%综合能源消费量999.74万吨,同比下降了2.9%,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幅低3.6个百分点,重点耗能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1.3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5.3%。

第四。重点耗能企业半数主要工业产品的单耗水平有所下降。一季度,吉林省重点耗能企业的5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单位产品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的有27种,占50.9%。

分析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工业生产增速减缓,结构性影响因素较大。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虽然出现了回暖企稳迹象,但仍未彻底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增速是近年来的较低水平,从而相应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从高耗能行业情况来看,6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增速,能源消费量同比有所减少。从而带来的结构性减耗作用明显。

但另一方面,工业节能项目和节能管理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吉林省组织实施的100项重点节能项目,一季度完成投资8.5亿元,其中47个续建项目复工建设,18个新项目开工建设。重点节能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使部分企业产出增加,能源消耗相对降低。

工业增加值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 净增加值 资本时间价值 基尼系数

一、用基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对劳动增加值核算资本与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动态平衡机制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商品价值W=C+V+M――公式1。

式中: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C+V+M可以表示某个商品的价值,也可以表示社会总产值(如图1)。

上式从国民经济统计角度表达如下:

商品价值(总产出或总投入)W=不变资本(固定资产折旧+中间投入)C+可变资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V+营业盈余(资本时间价值+劳动剩余价值)M――公式2(如图2)。

以某制造业企业连续5年“工业企业成本费用”统计报表为例,得到下列基础数据(见表1)。

对上表进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计算(见表2)。

其中,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公式3。

从业劳动报酬=工资+福利津贴+住房公积金及补贴――公式4。

劳动者报酬=社保+从业劳动报酬――公式5。

国内各经营单位的劳动增加值总和构成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了关注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应剔除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净增加值”;要考虑参与的人数就要纳入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计算“人均净增加值”;而经济增长率由“人均净增加值增长率”决定(见表3)。

其中,净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公式6。

人均净增加值(万元/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公式7。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2――公式8。

其中,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公式9。

人均净增加值增长率(±%)=(上年人均净增加值/本年人均净增加值-1)*100%――公式10。

±%――表示有上升和下降两种可能的风险。

按照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资本的收益率(±%)=人均净增加值增长率――公式11。这是公有制的核心观点,劳动与资本的收益权平等。

资本的时间价值(±)=人均净增加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折旧――公式12。

劳动剩余价值=营业盈余-资本时间价值――公式13(如表4)。

按前述公式2的计算和表达(如表5)。

按前述公式1计算和表示(如表6)。

二、劳动剩余价值的构成

上述计算表明:

第一,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补偿了资本的摊销投入――固定资产折旧;实现了资本的时间价值,±表示投资有风险,资本投入可能赚也可能赔,或者说资本的投入可以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取了报酬(福利和工资);创造了退休金代际互济所需的价值(社保);还积累了劳动剩余价值供永续经营及作为公有资本配置给新生劳动者就业,实现代际互济与回报。

第二,计算资本的时间价值之所以用当年固定资产折旧,而不是全部资本投入,是因为全部资本投入要在若干年内摊销起作用,正如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入也是每年取得摊销报酬。

第三,资本时间价值走势变化如图3所示,其中2009年、2012年、2013年为负值,说明这三年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资本投资不景气。资本的时间价值逐年走势与当年订货走势波动相一致(见图3)。

第四,五年中资本的时间价值为181万元,劳动剩余价值累计7909万元,按照资本所有权私有制就全归资本所有者,反映了资本攫取剩余价值的程度。

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将资本收益,即资本时间价值与全体劳动者共享的劳动剩余价值进行了界定。资本所有者如果参加了所投资组织的劳动,其劳动报酬纳入劳动组织劳动报酬总额之中,与组织中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并缩小基尼系数来分配。同样,在劳动剩余价值中有其时间份额,该时间份额最终要实现社会资源差别占据的按劳分配互济,所以不能私自占有。

三、资本所有权私有制与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的比较

(一)资本主义的利益逻辑是:风险自担、收益私享

将前述公式2变形如下:

营业盈余(剩余价值)M=商品价值W(总产出或总投入)-不变资本(固定资产折旧+中间投入)C-可变资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V――公式14。

第一,尽量压缩“其他劳动者报酬”,向最低工资标准看齐。如果资本家自己参加了组织的经营劳动,则掌握着定酬优先权,对组织内部报酬分布的基尼系数不做限制。组织内资本对劳动剩余价值尽量攫取,营业盈余悉归资本家所有。

第二,利用税收筹划、合理避税减少对公共服务的支付。

第三,在市场经济中努力提高商品附加值,压低中间投入价,在市场博弈中获得最大私有利益。

(二)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的立场

第一,劳动者都有主人翁意识,经营中的劳动与资本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劳动者报酬(含投资者的劳动)缩小基尼系数,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第二,纳税者人均劳动报酬与用税者人均劳动报酬保持平衡关系,按需纳税,量需为纳。

第三,表7的营业盈余中,明晰了“资本收益率(±%)=人均净增加值增长率”的“度”后,按公式12,资本的时间价值(±)=人均净增加值增长率*固定资产折旧,2009~2013年累计资本时间价值181万元,累计固定资产折旧5947万元,年均资本时间价值率=累计资本时间价值/累计固定资产折旧=181/5947=3.04%――公式15。

对劳动剩余价值累积可将退休者的时间份额转为公有资本。2013年7月的退休者,可追溯其2009~2013年的劳动剩余价值份额=累计劳动剩余价值/累计平均人数*退休者可溯累计年限=7909/3510*4.5=10.1397万元――公式16。

劳动剩余价值与资本同样具有“时间价值”,表7中2009~2013年平均人均劳动剩余价值为2.2万,平均人均劳动者报酬为6.8万元/人,有下列关系式成立:人均劳动剩余价值(万元/人)*(1+年均资本时间价值率)^从业年限=人均劳动者报酬(万元/人)――公式17。

即2.2*(1+3.04%)^37.8(年)=6.8。其中^为EXCEL中的幂运算,即当年所创造的人均劳动剩余价值为2.2万元/人,等于37.8年后的终值6.8万元/人。

四、退休金是人力资本投入折旧价值回报的现值

第一,劳动剩余价值最终是为了与后继劳动者进行代际劳动价值交换――前辈从业者以其剩余价值配置给后辈从业者生产劳动,后辈从业者以“从社会索取与尽社会义务相匹配”的原则,按理论代际回报比(=退休人数/从业人数)――公式18,在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层面缴纳退休金税,实现退休金的代际互济。实际代际回报比=社保/从业者劳动报酬――公式19(见表8)。

第二,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的劳动与资本、劳动报酬与退休金税分配关系图(见表9)。

第三,退休金=Σ(同类人力资本投入当期从业者社会平均劳动报酬*同类退休者从业年限完成率)――公式20。

为了计算同类人力资本投入从业者企业平均劳动报酬,就先要统计应发工资分类表,以2012年应发工资为例,近五类、五级汇总如表10。

计算元/人月,如图4。

应发工资只是“从业劳动报酬”的可区分部分。2012年的劳动者报酬5044=从业劳动报酬3618+社保1426。其中,从业劳动报酬=工资+福利津贴+住房公积金及补贴――公式21。

应发工资/从业劳动报酬=2656/3618=

0.73(如表11)。

实际代际回报比=社保/从业者劳动报酬=1426/3618=0.39。

可回报的退休者人数=代际回报比*从业人数=0.39*697=272人。

第四,同类人力资本投入退休金标准的确定。将应发工资/0.73得出从业劳动报酬(如表12)。同类人力资本投入的社会平均值即为退休金的“标准”。

设上表与在社会从业者范围取样所得数据相同,则当期动态退休金计算:

举例1:某退休者,从事生产操作15年,技师(中级职称),任中层干部20年。设生产工人平均工作33年,管理人员平均工作38年,则退休金=4335*15/33+7673*20/38=6008.9元

/人月。

举例2:某退休者,先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A+专业技术工作B共34年,高级职称,曾任中层干部3年。设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都是平均工作38年,则退休金=6917*(34-3)/38+10815*3/38=6496.6元

/人月。

所有当期退休者的退休金加总数额应等于“代际回报比=退休人数/从业人数”筹集的退休金税(社保)数额。如果不等,则按同比例数缩放。

五、劳动组织内部的按劳分配――缩小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一)设人数确定(10人),工资总额确定(55万元)不同基尼系数的分配结果

第一,比较平均的基尼系数(如图5)

图5 比较平均的基尼系数

图5对应的计算表如表13和表14。

第二,绝对平均的基尼系数(如图6)。

图6 绝对平均的基尼系数

图6对应的计算表如表15和表16。

第三,收入差距悬殊的基尼系数(如图7)。

图7 收入差距悬殊的基尼系数

图7对应的计算表如表17和表18。

(二)测算某制造企业2012年从业人员月均应发工资的基尼系数

由于当年从业人数各月都有增和减少的动态变化,基尼系数是对当年从业的历经人数范围进行计算(如表19)。

基尼系数=(Σ人数累计百分比-Σ“工资/人月”累计百分比)/Σ人数累计百分比=(404.90-322.34)/404.9=82.56/404.90

=0.2039。――公式22。基尼系数在0.2~0.3表示比较平均,收入分配比较平等(如图8)。

图8 基尼系数

六、结论

第一,从剩余价值的构成中区分出资本的时间价值和劳动剩余价值,是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的根本,资本收益的“度”即资本的收益率(±%)=人均净增加值增长率。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中的资本与劳动是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关系。第二,退休金是劳动者为社会积累了剩余价值后的劳动报酬未了事项,是社会分工不同、差别占据社会资源的劳动者退休时的按劳分配互济。退休者属于国家,不再区分原用人单位的体制机制,无论是纳税者还是用税者都应以“从社会索取与尽社会义务相匹配”的原则缴纳退休金税。第三,退休者的剩余价值是退休金的本源,是通过社会代际劳动传承与回报的大循环来回报从业时的人力资本投入折旧价值现值。其作为公有资源的源泉,配置给新生劳动者就业使其得以各尽所能,从而回报“退休金税”,实现劳动报酬的代际互济。第四,退休金=Σ(同类人力资本投入当期从业者社会平均劳动报酬*同类退休者从业年限完成率)。退休金的“标准”由对社会当期同类人力资本投入从业者划分为五类五级进行统计计算社会平均劳动报酬,体现出价值贡献的客观性、动态性、差异性、激励性、公平性。使劳动者的退休金不受从业时的收入分配对劳动价值扭曲的影响,摆脱了对雇主的依附性,由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投入的社会价值决定。第五,组织内部的劳动报酬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动态排序、缩小基尼系数的分配。资本所有者的劳动报酬纳入组织可供分配报酬总额,与其资本的收益分别核算。资本收益要有合理的“度”,摈弃靠资本食利的思维,倡导劳动收入为主,以达到缩小收入差距分化的目的。

(作者单位为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吴燕军(1962―),女,工商管理硕士,高级讲师,统计师,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注册高级企业风险管理师,南京工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综合统计。]

参考文献

[1] K・马克思,F・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M].1843.

[2] 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4] 吴燕军.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劳动分配机制公有制”[J].经营者,2016(03): 215-216.

上一篇:工业互联网范文 下一篇:结构化面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