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范文

时间:2023-03-21 05:57:51

供销合作社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1篇

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王侠被选举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此前,王侠担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近年来,供销合作社较少进入公众舆论视野。仅有的几次,均与人事任免新闻相关。

2012年9月4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五届理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骆琳被提名为总社理事会副主任(正部长级)候选人。此前的5月29日,新华社消息:“从中央组织部获悉,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的精神,日前,中央决定杨栋梁同志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骆琳同志不再担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职务”。

2011年12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免去毛小平同志的无锡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2012年2月,毛小平改任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成员(正厅级)。当年4月14日,因涉嫌严重违纪,江苏省委决定开除毛小平党籍。

诞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辉煌于上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经历改革开放的大潮,今天的合作社经济已逐渐褪去昔日色彩。这个曾经是中国人,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体最为熟悉的组织再次进入社会视野,年轻一代却甚感陌生。

历史可追溯至中共二大

供销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中共二大。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退休干部贾敏生所著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供销合作社的90年》一文中写道:1922年7月,中共二大《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决议案》的《附加决议案》中明确指出,“工人消费合作社是工人利益的自卫组织,共产党需注意和活动此组织”。根据此文件精神,中共湘区委员会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中,积极倡导组建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在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亦把合作社运动列为 “14 件大事”之一。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苏区,合作社已成为重要的根据地经济组织。中央苏区境内建有 417 个消费合作社,并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央苏区消费合作总社。

1943年10月,的《论合作社》一文,解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何对合作社经济如此重视。在文中,他将合作社喻为在肃清封建制度的第一个革命后的第二个革命:如果不从个体劳动转移到集体劳动的生产方式的改革,则生产力还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建设在以个体经济为基础(不破坏个体的私有财产基础)的劳动互助组织,即农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是非常需要了,只有这样,生产力才可以大大提高……这办法,可行之于各抗日根据地,将来可以行之于全国,这在中国经济史上是要大书特书的。这样的改革,生产工具根本没有变化,生产的成果也不是归公而是归私的,但人与人的生产关系变化了,这就是生产制度上的革命。这是第二个革命。

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合作社已在解放区大量发展。例如,到1949年底,东北全区除成立大区总社外,还建立了省市社14个、县市社175个、基层社8319个,社员528. 7万。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了合作社经济在国家经济政策中的地位: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为整个人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府应扶助其发展,并给以优待。

1949年11月,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成立,主管全国合作事业。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草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章程(草案)》等若干重要文件,通过了成立全国合作社的中央领导机构- - -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这一机构的职能之全面从官方对其的定位可见一斑: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运输、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

“剪刀差”

1952年之前,是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期。在“保障物资供给,促进生产发展”为使命的解放初期,合作社一直是我国物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的一个主体。到1952年底,供销合作社组织遍布广大农村,已达3. 2万多个,拥有1. 3亿多社员,入社社员占农户总数的90%以上,成为中国农村中举足轻重的商品流通主渠道。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旨在实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在这一时期,贾敏生写道:“由于工业化经济建设需要与农副产品供应紧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中国逐步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

此时,中央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改组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其所领导的手工业合作社单独建立组织系统和全国性领导机构,城市和工矿区消费合作社改为国有商业,信用合作社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渔业合作社划归水产部管理。

计划经济下的合作社很快步入辉煌期。1955年,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达 67 万个。此后经过 1958 年的化运动和之后的工作调整,供销合作社实质上成为的组成部分。它是全国农产品(除粮食和油料外)、农业生产资料(除大中型农机具外)和农村日用工业品的垄断经营者。1978年供销合作社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5. 5%;占农村商品零售总额的68. 2%。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廖运凤所著的《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一文,对合作社在这个时期的作用有过剖析: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中国供销合作社经过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融合,已经没有合作社制度的内容与实质,成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划控制农村经济的重要渠道。农村的重要物资由它收购,农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由它统一供应。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垄断地位下,它所形成的利润实际上是计划利润,也是中国通过“剪刀差”实现工业积累的基本方式。

对于合作社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贾敏生说:“这时的供销合作社己经名不副实,它实际上是挂着合作社牌子的政府的农村商业部门。供销合作社不仅同农民社员的关系疏远了,而且由于长期执行低价收购农副产品的政策,使之同农民的矛盾日显突出。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供销合作社在发展方向上陷入困惑。”

全民还是集体

1982年是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这一年,供销合作社开始进行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所有制,即由全民所有制改回原来的集体所有制,由“官办”改为民办。

同一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商业部合并。这是供销社历史上第三次和商业部合并,其背后是对供销合作社性质认识的反复和争执。

195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先同城市服务部合并,改为第二商业部。6 月30 日,两个商业部正式合署办公。供销合作社于1958年起执行国营商业财务制度,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由民办改为官办。

1958年的中国因为走上“左”的道路而进入一段曲折的历史。1958 年12 月20 日,中央决定将已与国营商业合并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变成供销部,这一机构提出了一系列口号:如大购大销的政策,供销业务一年计划三个月完成;生产什么,收购什么,生产多少,收购多少;指山买市,指树买果,指水买鱼,甚至出现买空卖空现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给国家和供销合作社造成严重损失,在1960 年“三清”时,供销合作社损失高达27. 6 亿元。

同国家的车轮一道,这次错误在1961年由中央纠正,随后在1962年,供销合作社得以恢复,与国营商业分开。

情况在1970年出现反复。当年,商业部、粮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工商管理局正式合并组成商业部。这次合并持续到1975年,当年,病重住院期间指示:中国农村大,农民多,农民问题是我党始终要注意的问题,我们过去犯错误,在农民问题上比较多,要加强农村商业工作,恢复供销合作社。2月,中央决定恢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不同的是,恢复后的供销合作总社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总社”,正式成为政府机构序列,而过去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群众团体的名称。

与前两次合并不同,1982年在与商业部的第三次合并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保留,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此次合并持续到1995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离休干部、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傅德宝,曾撰文对供销社的“三分三合”及其背后的性质问题作了深入探讨。他认为,所有权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结。“此问题不明确,不解决,合合分分的问题仍然会存在。”

所有权问题源自1958年。这年5 月26日,李先念、程子华联名向中央建议将第一、第二商业部合并起来的报告中指出:关于供销合作社性质问题,应将基层供销合作社及其以上各级供销合作社由集体所有制转化为全民所有制。

1962年,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分开,但傅德宝认为“左”的思想并未肃清。1965 年,关于供销合作社所有制的问题便又广泛被讨论。8月4日,总社党组向中央汇报提纲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供销合作社性质问题,明确说:“从基层社到全国总社都是全民所有制”,理由是“供销合作社在所有制上应比农业所有制早走一步,用全民所有制商业的优越性去引导和教育社员,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更远大的理想”。

随后在1965年10月,总社党组提交了《关于改变供销社性质体制向中央的请示报告》,12月,总社向国务院提交《关于改革供销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的报告》。

“从以上可以看出,总社对改变所有制性质的劲头有多大,有多么地积极。所以对1982 年再次合并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供销合作社已经是国家机构序列,干部也都是官员了,供销合作社怎么改,怎么变,与己不仅无损失,而且有益。这就是当时供销合作社领导干部的心态。”傅德宝写道。

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还是企业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定调。这一决定提出,成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此次改革,并未如1975年一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总社”之名将其列入政府机构序列。

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军告诉《望东方周刊》,1995年6月9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建方案的通知》,明确供销合作总社机关为事业编制。1997年9月2日,国家人事部批复总社机关列入依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范围。2006年9月7日,中组部、人事部将总社列为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

整个供销合作系统情况亦有不同。王军说:“现在有很多改制的,应该没有行政级别。但又像国企一样,有参照(行政级别)。例如总社有人想到企业去,在总社是个局级干部,到企业可能当个一把手。企业一把手还有靠前的几位领导,都是由各级理事会任命的。”王军说。

原商业部供销合作管理司副司长贾敏生告诉《望东方周刊》:“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现在的定位不是很明确,它应该是一个全国性的涉农的经济社团。按照中国特色,它的行政级别为正部级,领导干部的任命管理归中共中央组织部。”

“供销社是合作经济组织,在国外类似于NGO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在国内有点特殊,在党的领导下,又有一定的独立性。独立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下面有搞经营的企业。”王军说。

在管理方式上,供销合作社也有其独特性。

“供销合作社的运作方式应该叫‘有条有块’。总社下属有一个供销集团,这是由总社全额出资的,供销集团下属多个企业,有农资的、棉花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再生资源的,等等。总社下属有一些大的部门,发展改革部、合作指导部、科技教育部,等等,都叫部其实就是司局级的单位。总社这一层级上设有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的主任要由理事会投票选举产生。”

“省一级的供销社不归总社垂直管理,归地方政府领导,市一级供销社归市政府领导,县一级的归县政府领导。总社这一层级负责指导下级联社(业务上的指导),而在人事、财政、收入分配、盈利等方面没有垂直关系,除非总社在地方社里参股,集团就像子公司、分公司那样管理。”王军说。

“农民头上一把刀”

相比起性质定位,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路之复杂一开始便已显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启,市场经济的壁垒在农村逐渐被打破,供销合作社的“剪刀”作用逐渐削弱,其政治地位亦在下降。供销合作社和农民的关系逐渐变为单纯的“买卖”关系。

在此背景下,供销合作社面临改革重任。

从1982年到1987年,中央连续出台多个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均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提出要求,其核心都是要求其从官办转为民办。

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探索作出了指示。其中写道:供销合作社要逐步进行体制改革。并建议“各省、市、自治区可以选择一两个县就以下办法进行试验”。

具体的试验方向,包括基层供销社恢复合作商业性质,在自愿原则下扩大吸收生产队和农民入股,经营利润按股金和按交售农副产品数量分红,实行民主管理,把供销社的经营活动同农民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县联社和基层社都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向国家交纳所得税的制度等。

这一方向代表了这段时间改革的主要方向:回归集体所有制的供销合作社致力于恢复“三性”,即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

随后,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明确提出:供销社体制改革要深入进行下去,真正办成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

除了1982年提出的改革方向,此后,供销合作社在农民入股、经营服务范围,过死的价格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均有所突破。中央亦更进一步要求其“逐步办成农村的综合服务中心”。

但是,这一阶段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同样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农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孤注一掷进行的包产到户开启了农村改革的大门,由此而生的改革激发了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的生产热情,成为改革的最大动力。而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内部却缺乏同样的改革动力。

曾担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部部长的刘惠曾撰文说,这一阶段的改革进程非常缓慢,并认为改革的阻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因为供销合作社还有一定的手段,比如自行车票、电视机票,等等。虽然‘票’越来越少,但是多少还是发挥一定的作用。”

对此阶段的改革,研究者还提出了其他不足。东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教授郭翔宇撰文写道:改革从业务经营角度考虑得过多,特别是有些地方的供销合作社搞经营承包责任制, 单纯盈利的思想十分严重, 为农民服务的思想相当薄弱, 忽略了合作社原则的指导。

曾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担任农业部副部长的杜子端曾讲过:“我们的任务就是消灭供销社。”因为“供销社是农民头上的一把刀”。

“供销合作社不消灭亏损,亏损就消灭供销合作社”

上世纪90年代,农业生产资料的买难与农产品的卖难同时出现。廖运凤认为,原有的供销社解体后, 以公司企业和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农村流通组织,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从事农村流通活动, 难以有效兼顾农民和公司利益, 致使农村的买难卖难问题日益严重。农村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加剧,供销环节成为制约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农民走向富裕的瓶颈。

与此同时,从1990年到2002年,基层社连续12年亏损。全系统从1992年到2000年连续8年亏损。基层社与农民,在有的地方连买卖的关系都不复存在。

“那时在乡村一级,比起政府的网络,供销合作社在农村还有着庞大的体系可以利用。1994年,成立了供销合作社改革调研小组,党中央决定供销总社恢复成立。”刘惠说。

事实上,在此之前,中央对于新的供销合作总社已有设想。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各级供销社要继续深化改革,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向综合组织发展的新路子。”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这成为供销合作社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针对当时的背景,文件写道,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提供各种经济、技术、信息服务和联合起来进入市场,国家也需要对农村经济加强指导和调控”。供销合作社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担当起责任。“使供销合作社真正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真正实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宗旨,真正成为加强党和政府与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贾敏生说:“1995年新总社恢复成立后,仍为正部级单位。第一、二任的主任都是国家领导人兼任的(陈俊生在任期间曾任国务委员,白立忱在任期间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显示了国家的重视。”

然而,在这一阶段,中央期望的桥梁和纽带建设遭遇了极大困难。刘惠认为,上面的良好愿望与下面残酷的现实有着差距。特别是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供销合作社出现此起彼伏的股金风波。

由于在这一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裕,国家的棉花、化肥流通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已经显现,这使得原来占有垄断地位的供销合作社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结果是,供销合作社基本处于休克状态。“供销合作社不消灭亏损,亏损就消灭供销合作社”成为供销系统的名言。据统计, 1994 年全系统亏损额为40 亿元, 1998 年亏损额达到156 亿元, 1999 年亏损134 亿元。此时的供销合作社,摇摇欲坠。

明确职能和四项改造

廖运凤认为,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出台之所以未能扭转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供销合作社县级以上联合社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是国家管理供销合作社的行政机关,而在1995年后有相当长时期内机关职能未能正确定位。

“从本质上来讲,各级联合社不是在基层合作社充分发展基础上出现的,而是过去的政府机构改了个名字。这些机构人员本身不是合作社社员,也没有明确而固定的政府职能。他们的地位、性质不明确,职能不清晰,合作社各级机关无所作为,合作社改革因此难以按照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则发展。”

1999年,国务院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解决供销合作社当前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出台。此后,地市以上的联合社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其人员和办公费用视同政府机关。

廖运凤分析道,中国合作经济事业的发展的确需要政府从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协调,由于我国与农业相关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较多,但谁都不是专门管理与协调合作经济的,因此以供销合作社的各级联合社作为基础把农业、科技等与合作经济有关的业务部门集中起来,组建中国合作经济的指导与协调机构是必要的。“就是说要从体制上把原来就是机关的县级以上的联合社还原为执行某些政府管理和协调合作经济发展的职能部门,明确其‘准政府机构’的定位。”

这正是后来大多数省市的所为:根据供销合作社的官方数据,2012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明确事业单位性质的2441个,占88. 7%,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2063个,占75. 1%,财政全额拨款的2173个,占79 %,差额拨款的171个,占6. 2%,财政定额补贴的154个,占5. 6%,实行自收自支的253个,占9. 2%。

在联合社定位与职能明确的基础上,供销合作社实现“社企分离”,社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应当通过理事会授权的资产管理公司或控股公司来进行,而不是由各级联合社直接进行管理与运营。

从2000年起,供销合作社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 77亿元。

另一项重要的改革发生在2002年。这年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届三次理事会上提出了“四项改造”,即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大办专业合作社,在参与农业产业化中重构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以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社有企业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推进联合社由管企业向管资产转变, 由面向系统向为社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转变),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

如果仅从经营业绩来看,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取得了极大成效。2012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统计全年实现销售总额25861. 3亿元。1999年,这一数字为4518亿元。

而固有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民日报》曾经在2009年对供销合作社的现状作了连续报道,其中写道,中华供销合作总社的分析显示,目前,供销合作社的主营收入还是来自于消费品零售和农业生产资料销售。这种优势源于我国农资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而不是供销社自身的经营能力。从1985年起,国家逐步放开农资经营和价格,但许可专营制度一直没有被彻底废止。农资经营仍限于农资公司、供销社、农业“三站”(即农技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和生产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受到种种限制。

许多是打着合作社旗号的公司

除了经营问题,供销合作社还有更本质的问题摆在面前- - -如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今天,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不难在网上看到质疑合作社存在的声音。但是,合作经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主任傅晨分析过,合作经济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组织现象,遍及许多国家的各行各业。其中,农业是合作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在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农民1/ 3以上的生产资料是通过合作社采购的,1/ 3以上的农产品是通过合作社加工和销售的。

“农民合作社或是集中销售和采购,提高农民的交易能力,降低农民单独交易的成本;或是开展农产品的产后加工和流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获取农产品价值的增值;或是代表农民与其他市场或利益主体进行竞争和谈判,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傅晨分析道。

若以此为标准,今天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任重道远。

山西省沁源县白狐窑乡白狐窑村的农民郑建中对《望东方周刊》分析了当地基层供销合作社存在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一级的供销合作社都由集体变为私人承包或购买,私人经营范围主要为烟酒、副食、日用品,而农民生产所需的农产品、农具基本上没有。

“原来的集体供销社性质已转变,服务农民的意识淡薄,甚至几乎不考虑农民的耕地、种地所需,只是什么赚钱就经营什么。”郑建中说。

贾敏生说:“现在的合作社跟农民基本上还是买卖关系,所以多数地方的农民社员并不认为合作社是自己的组织,而把合作社看成是一般的商业企业。商业企业的运行规律是贱买贵卖,但合作社并不是这个规律,它和农民社员是推销的关系,它通过手续费维持运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合作社是以服务社员为唯一宗旨。但要真正做起来比较困难,有许多是打着合作社旗号的公司。”

遗留与新兴

“供销社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是慢慢改制过来的,一些地方把很多社员清退了,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是一个概念。供销社也有合作社的色彩,但与经典合作社不太一样。”王军说。

前文所述2002年的改革,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大办专业合作社。顾名思义,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为了专业发展需要而组建的合作组织。王军说,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定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近年来,各地出现了在农民专业合作基层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联合社。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中,各级联合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体制中,各级联合社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的,其主要的功能也是执行政府职能,这同西方国家的合作社联社大不相同。目前的联社则是遵循专业化协作与分工的原则,打破旧的联合社的行政区划格局重新组成。

目前,供销合作社的业务除了农资销售、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流通、废旧商品回收利用、日用品消费经营外,还有一项就是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领办’有多种形式,比如其中一种是供销社参股入股的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不具体参与专业合作社的运营,主要是分红、帮助合作社销售农产品。很多农民在办合作社时并不知道怎么去做,供销社就有义务去帮助发展专业合作社。”王军说。目前,全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近70万家。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2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发〔〕75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振兴县级供销合作社的通知》(政办发〔〕5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政发〔〕2号)精神,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健全农村流通经营服务网络、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振兴全市供销合作社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

按照服务“三农”、扩大内需,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大力实施全市供销合作社振兴工程,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实现市级建有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县级建有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配送中心、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中心集镇建有供销超市、庄稼医院、骨干农产品和农机服务示范专业合作社,行政村建有村级综合服务社,基本形成以重点骨干企业和配送中心为龙头、供销超市为骨干、村级综合服务社为终端,市县乡村四级连锁、双向流通、便农惠农富农的网络服务体系。力争全市村级综合服务社达到900家,基本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30个,成立以县级供销合作社为依托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6个。

二、把握工作重点

(一)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市场主体作用,支持供销合作社兴建、领办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和功能提升,培育一批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配送等为一体的产供销一体化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主产区建设一批专业农贸市场,在主销区和集散地建立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城市社区大力发展农贸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生鲜超市、平价商店等零售网点。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市场建设项目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的基础上,优先予以保障。政府投资建设或控股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可以委托供销合作社建设和经营管理。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依托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动“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餐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扩大农产品销售,搞活农产品流通。

(二)加快推进农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资下乡”活动,支持供销合作社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建立完善重要农资商品储备制度、救灾应急机制和农资市场信息监测制度。依托供销合作社推动农资网络资源整合,积极推进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农资放心店,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放心农资”。进一步加强农资协会、庄稼医院和农资、农机示范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切实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三)加快推进农村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深入推进“超市下乡”,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和区域集中发展的战略,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县级配送中心和农村超市、便利店等农村零售终端建设,构建以市县为主体、乡镇为骨干、村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咸宁新合作商贸连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咸宁新合作物流园区建设,并与村级综合服务社、农村超市、便利店进行有效对接,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降低流通成本,真正让广大农民群众安全、便利、放心消费。

(四)加快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在继续抓好网点覆盖的同时,按照有农资和日用消费品便民店、有商品配送、有、有信息化综合服务的标准,抓好村级综合服务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村级综合服务社的管理,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在搞好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等经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文体娱乐、图书音像、医疗卫生、邮电通信、养老幼教、劳动就业、科技信息等农村公益,着力打造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通村商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发挥村级综合服务社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平台作用,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五)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精神,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加快社区和村镇回收网点建设,加强区域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综合加工利用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企业开发循环经济项目,依法开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废旧电池等回收拆解业务,建立集回收、加工、综合利用处理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

(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量质并举,着力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助农增收效果明显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支持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各类农产品行业协会,发挥联合会和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为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法律维权和政策协调服务。创新基层社发展模式,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城镇建设规划要求,调整建制,优化布局,构筑新型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体系,把基层社打造成为农服务的载体、自主经营的实体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体。

三、强化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领导,把振兴供销合作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整体推进。要把供销合作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部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市、县两级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研究供销合作社工作的专题会议,及时解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我市供销合作事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

(二)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发〔〕40号、政发〔〕75号、政办发〔〕5号、咸政发〔〕2号文件关于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资金、项目、用地、信贷、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及时协调解决供销合作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凡国家、省、市有关扶持农业、国有商业、乡镇企业、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供销合作社企业同等享受。供销合作社参与实施的“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农业产业化、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市场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示范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有关涉农项目,各地各部门要优先扶持,在项目资金上予以重点倾斜。各地供销合作社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委员:

根据市委要求和安排,下面,我代表市供销社班子就去年5月份以来的履职尽责和班子建设情况进行述职,请予审议。

一、认清形势,明晰思路,突出中心,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去年以来,因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对供销社化肥经营、再生资源回收等传统主营业务冲击很大,特别是废旧物资价格跌幅普遍超过50%。面对严峻形势,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在抗灾救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发展举措。

(一)突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这一中心,全力推动供销社事业发展,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根据市委“四大一新”等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跳出传统经营服务模式,把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系统参与中心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来抓。一是认真研究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年终综合考评办法;二是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和指导,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议,研究破解工作难题,确保系统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充分发挥供销社合作优势,着力推行开放办社新举措,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企业等社会力量,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四是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发展新项目,做强做大项目规模,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去年全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总额6.74亿元、实现利润263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2.1%和27.68%。在全省供销社系统年终综合考评中,我市供销社连续第三年荣获全省综合考评一等奖,贵溪市供销社荣获全省“十佳县级供销社”四连冠。

(二)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合力维稳,为系统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一是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维稳工作,切实解决改制企业职工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实际困难。集体身份的退休职工和已改制企业职工的医保问题、部分职工的社保问题、已故退休职工的遗孀遗属补助问题、未到退休年龄病故职工的安葬费和抚恤金问题等,是去年以来市社系统职工上访反映强烈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医保问题,涉及面广,职工反映特别强烈。为此,市社维稳领导小组自去年5月份以来,共接待来访29起300多人次。由于在接访前我们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到了具体情况,向有关领导和部门作了汇报和相关政策咨询;在接访中做了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全国“两会”和奥运会期间,不少职工扬言要越级进京、赴省上访,我们做了大量说服和疏导工作,从而没有发生进京、赴省上访和群体性上访。该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赞许,市社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去年12月,社属已改制企业所有职工的医保问题,以及已故退休职工的遗霜遗属补助问题得到全部解决。未到退休年龄病故职工的安葬费、抚恤金等问题也作了积极协调、劝解工作,对特别困难的家庭积极寻求帮扶办法,目前事态掌控较好。

二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综治工作。层层签定安全生产和综治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和综治工作职责,做到安全生产和综治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岗,工作到位;加强安全生产和综治工作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特别注重烟花爆竹运输、仓储和销售各个环节的安全,严防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事故发生。为确保仓储安全,全系统共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五幢高标准的烟花爆竹仓库。

三是积极稳妥地处理已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社属8个已改制企业遗留问题较多,有已处置资产办证问题、债务问题、困难大集体企业改制问题等。处置不当,很容易引发不稳定事件。历史债务涉及原企业经营借贷、社保金、基建款以及个人债务等,为确保债务管理、处置平稳有序,我们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开展了大量协调、沟通等工作,赢得了社保、银行等部门及相关债主的理解和支持。

(三)以全市中心工作为己任,积极参与,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我们对联建共创、挂点督导乡镇、定点包村和新农村建设、抗震救灾、防汛、计划生育等每项中心工作都非常重视。班子四个成员有两个被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抽调搞中心工作,可我们对每一项中心工作仍然不折不扣、全力以赴。每项工作我们都分别作了精心研究部署,明确了领导分工,落实了科室、人员职责。为做好挂点督导乡镇工作,在挂点市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深入冷水镇及其所有行政村调查研究,掌握情况,与该镇领导建立起融洽的工作关系,确保了工作督导、督导工作两个到位。在联建共创工作中,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创特色,注重调动责任区各经营户落实“门前三包”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责任地段的卫生秩序有明显改观。积极帮扶贵溪滨江乡西洋村李家庄开展新农村建设。

二、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挖潜扬优,全力推进供销社为农服务的整体功能和水平

(一)强服务,不断丰富“四大网络”建设新内容

我们按照总社和省社的部署,把构建农副产品流通服务网络、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作为服务“三农”,振兴供销社事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以强化服务功能为目的,始终把推销农副产品、发展订单农业;组

建各种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走上市场;优化农资供应服务,降低农民用肥成本等作为强化服务的重要举措来抓。到目前,农副产品流通服务网络已发展专业合作社38个、基层综合服务社100个、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8个、农业专业行业协会6个;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已发展经营企业6家、配送中心9个、直营店165个、加盟店126个、改造农资农家店140个;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已建有县级超市3个、乡级超市20个、村级农家店156个、烟花爆竹零售网点450多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已建有5个交易市场、5个加工企业、138个回收网点。(二)上项目,不断增强“四大网络”建设新实力

“四大网络”建设能否稳步推进,关键要不断寻找突破口,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带动力。为此,我们采取开放办社、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措施,联合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带动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如市供销社下属企业去年与江西大忙人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葛制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与市富农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兴建农副产品冷藏配送中心,近期又联合我市部分畜禽养殖户和销售大户组建了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贵溪市社与杨梅岭村返乡农民合作兴办养牛专业合作社、与金沙蔬菜加工厂合作拓展蔬菜加工项目等。这些合作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既促进了企业发展,又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赢得了各级的关心和支持,其中:大忙人葛制品配送中心作为我市去年推荐上报申请“新网工程”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得到全国总社和省社的肯定,争取到中央财政43万元的贴息扶持。周坊特种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获省财政10万元的资金扶助。市政府分管领导对农副产品冷藏配送中心建设项目非常重视,亲临指导并拨给所需建设启动工作经费。

(三)抓重点,不断展示“四大网络”建设新作为

按照市委、市政府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建设的统一部署,由供销社牵头抓好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建设。为此,我们根据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废品结构及废品收购实际,及时调整原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思路,整合现有网络建设资源,加大工作力度,使网络建设在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建设中展示新作为。我们成立了专门领导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方法和措施,落实了工作责任,并按照“六统一、四规范”的要求抓落实。全市已组建7个废旧物资回收龙头企业,36个乡(镇)回收站,选定了118个流动回收员。同时印制了《农村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工作手册》下发各地,以方便企业收购和农民交售。全市初步形成了废旧物资收集、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回收网络,确保了农村废旧物资应收尽收,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增强操作水平,全力提高供销社班子和干部队伍履职能力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班子成员能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修养,自觉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把好人生“总开关”。以优化政务环境、机关效能年活动为契机,在机关积极开展“大力治奢,兴廉政风;大力治浮,兴务实风;大力治懒,兴勤政风;大力治粗,兴严谨风;大力治散,兴团结风”等活动,强化了班子的服务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

2、强化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班子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注重经济、管理、业务、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法制观念,提高市场经济管理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际执行能力、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班子带着机关干部就“新网工程”建设难点、影响供销社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村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建设的长效机制等问题,深入基层、企业、农村调研,并依此展开讨论,提出应对措施,理清思路,提高了学习活动的实效性,增强了班子及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根据市委“打基础、立规矩”的要求,我们制定并完善班子议事规则及各项管理制度,加大了维护和执行的力度。班子成员能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凡属“三重一大”事项,做到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注重搞好班子内部协调,维护班子团结和班子权威,认真履行职责,合力做好全局工作,做到成事不败事,补台不拆台。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清正廉洁之风。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建立了本部门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明确了班子成员及全体干部的岗位责任,纳入了机关整体工作之中,做到一同部署一同检查考核。班子成员都能自觉履行“一岗双责”,认真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以律己,廉洁从政,严守“大节”,防出“小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无违纪违规情况。

四、正视困难,沉着应对,创新举措,全力开创供销社工作新局面

一年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系统整体工作发展不平衡;“四大网络”建设资金匮乏;基层社建设仍然薄弱;改制企业还有不少遗留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供销社没有什么行政职能,在开展工作时,总感觉抓手不够,力度受限;二是供销社基础差,改制后实力薄弱、债务包袱沉重,发展受到制约;三是对供销社事业发展扶持政策少;四是少数供销社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和奉献意识不强,在新形势下发展供销社事业信心不足,措施不多。这些对系统稳定、发展影响较大。

今后,我们班子有决心、有信心克服困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隔危机,努力推进“四大网络”建设,全面提升“四大网络”建设水平、供销社实力和为农服务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项目建设和基层社建设为抓手。一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队伍建设,振奋精神,形成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二是从现有政策扶持入手,开放办社,抓好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促网络建设;三是结合实际,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今年,市社全力抓好一个在全省系统可展示的网络,做强一个社属企业;县级社做好一个社属企业,做强做大一个以上网络建设。四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维稳、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处理,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4篇

尊老重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社在过去的一年被评为州级安全先进单位、县级无毒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等,其中浸透着老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因此可以说没有老同志昨天的努力奋斗,就没有我社现在的辉煌。为此,我社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尊老重老的重大意义,使大家认识到尊重爱护老同志的今天,也就是尊重爱护我们自己的明天,使全体干部职工形成尊老敬老、养老爱老的自觉行动,从而为老同志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政治上关心,使老同志在精神上有所寄托

利用春节茶话会召开老干部座谈,肯定老干部所做的贡献,征求他们对我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人退休,思想不能退休,在锻炼好自己身体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供销合作社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加强老干部的政治学习。 认真贯彻同志关于“多从政治上关心老同志”的指示精神,依托县社老干支部,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离退休干部每季度一次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组织引导老同志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州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使老同志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及时向老干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使老干部进一步了解了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情况。

(二)加强县社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工作力度。根据离退休干部“双高期”的特点,在原有县社党总支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了机关股室分解包保责任制度,深入开展创建“五好”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并下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活动经费1000元。这些股室的同志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对一些长期不能来参加学习的老干部,做好有关服务工作,确保了这些老干部的学习,传递与通报县社情况,与老同志一起学习交流,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深受老同志的欢迎。通过参加组织活动,使老干部党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国内外形势,保持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永葆革命本色。

三、生活上帮助,使老同志在物质上有所依靠

严格落实老干部政策,确保老干部“两项待遇”得到全面落实,从不拖欠老干部“两费”的一分钱。我们坚持一年一次新年春节期间慰问老同志,今年春节共支付2500元购买节日礼品送到老同志手上。平时做好对老同志在诸如工资和公费医疗等方面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工作。对长病的老同志做到及时探望,对因病去世的同志前往慰问家属并协助料理后事,在生活上帮助他们,使老同志在物质上有依靠。我们优先解决老干部的药费问题,和会统股一起帮助老干部急事急办,不让老干部跑冤枉路,少让老干部跑几次,做好老干部的勤务员,受到了老干部的好评。

四、工作上支持,继续鼓励引导老干部余热生辉

帮助支持老同志、发挥特长,使他们真正做到老有所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充分尊重老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们希望继续为党、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工作的真诚愿望,同时也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威望、经验等优势,在自愿量力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引导老干部把本人志趣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继续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并为他们发挥余热拓宽渠道、牵线搭桥。目前,有许多老干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政策宣传员、关心下一代、行业纠风、推动全民健身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5篇

(一)重要意义: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做大做强社有企业,不断拓展流通渠道和服务领域,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正在形成,农村社会形态加速转型,对供销合作社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对于活跃农村商品流通,完善商品流通体系,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大力支持和推动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同促进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原则,继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努力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和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真正办成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富民强市作出新贡献。

(三)工作目标: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在全市农村基本形成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和烟花爆竹五大经营服务网络。区县建有龙头企业和配送中心、乡镇有综合超市和直销(加盟)店、村组有便民店,实现全市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流通网络现代化、服务功能多样化。

二、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

(四)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以下简称“新网工程”)。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组织、网络、龙头企业和经营优势,积极吸纳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加快建设覆盖全市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和烟花爆竹五大经营服务网络。制定全市“新网工程”建设五年规划和各类网点建设规范,建立市级“新网工程”建设专项扶持资金。按照政府引导、供销社组织实施、龙头带动、多方参与、整合资源、市场运作的原则,力争五年内“新网工程”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60%以上行政村,逐步形成以区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级为终端,城乡互动、方便快捷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新体系。

一是加快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的传统优势和主渠道作用,培育和壮大农资等农资连锁龙头企业,完善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立以区县城为重点的区域性农资配送中心。加快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大力发展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农资放心店。支持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企业,承担化肥、农药等重要物资的国家商业、救灾储备任务。

二是加快建设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利用原有的资源优势升级改造和新建一批带动性强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支持供销合作社创办、领办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推动批发市场与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专业大户建立直接采购关系,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有效对接,促进农产品顺畅销售。

三是加快建设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通过联合合作等方式培育壮大日用消费品连锁骨干企业,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和区域集中发展的经营战略,逐步形成市、区县有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连锁超市,村组有便利店“三位一体”的连锁经营体系,大力提高网络覆盖面和商品统一配送率,五年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全市农村市场的10%。鼓励供销合作社发挥“一网多用”优势,依法开展农电、图书、药品等连锁经营业务。

四是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支持引导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项目为重点,以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整合、规范现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按照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管理规范、便于交售、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抓好再生资源回收点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有条件的企业拓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五是加快建设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络。切实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工作,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强烟花爆竹行业规划,维护供销合作社烟花爆竹经营管理主体地位。切实加强对供销系统企业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管理,烟花爆竹经营单位不得转让、买卖、出租、出借、冒用或者仿造烟花爆竹许可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点多面广的优势,支持社属烟花爆竹企业开展烟花爆竹的批发经营,构建和规范以安全经营为重点的烟花爆竹经营网络。

(五)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支持供销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农产品,利用供销合作社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营销、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服务,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全面提高专业合作层次和水平。组织专业合作社与省内外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产销对接,开辟产品进入“新网工程”的绿色通道。继续推进“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资金互助等新型合作社和服务方式。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对创办的专业合作社加强扶持和指导,提高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各地要支持供销合作社吸纳整合农村资源,以多种方式创办、领办、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供销合作社领办和参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改造、示范社建设在资金及政策上给予扶持。区县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等任务和职能委托或赋予供销合作社。

(六)切实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在农资、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领域的产业政策制定、行业规划编制、产品标准设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职能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教育培训资源,开展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产销大户技能培训工作,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

(七)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是农村社会化服务和农村社区服务的重要形式。按照农村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通过网点改造、资产重组、社会加盟等多种形式,合理组建综合服务社。按照农民生产实际需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在继续搞好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经营基础上,积极开展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劳动就业等服务。各级政府要支持供销合作社推进公益向农村延伸,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打造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加强产业化服务平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科技含量,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上新台阶。

(八)继续加强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植根农村、贴近农民、直接为农服务的基本环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按照自主经营的实体、为农服务的载体和合作经济联合体的“三位一体”模式,把基层社打造成产权清晰、机制灵活、业态先进、功能齐全的新型经济组织。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城镇建设规划要求,调整建制,优化布局,改造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基层社。已经转为民营或职工个人经营的网点,通过加盟方式纳入连锁经营服务体系,统一标识,统一配送,成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的网络终端。

(九)进一步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做大做强社有企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支持供销合作社构建社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实际的考核评价体系。采取供销合作社参股,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引进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鼓励经营管理者和职工在企业持股。部分中小企业和市、区县以下社有企业,股权设置可以进一步放开。根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要求,探索推行市、区县联社负责人在企业持股的实践创新。鼓励上、下联合,相互持股,追求合作共赢,推进社有企业通过联合合作做大做强。将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效益的社有企业纳入工业优势发展资金支持的范畴。大力拓展社有企业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支持社有企业利用国家和省、市级专项资金,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以及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

三、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扶持“新网工程”建设。将供销合作社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作用,强化其综合服务职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必要的工作支持。各区、县政府及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重视和支持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流通网络建设等工作。规划部门要将为农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社)、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超市等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在规划等方面给每个“新网工程”网点安排预留一定空间,“新网工程”应与农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要加大对供销合作社实施“新网工程”的政策扶持,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

(十一)支持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改制重组。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按照省、市要求,加快直属企业及基层供销社改革改制步伐。供销合作社系统社属企业改革按皖政〔〕38号文件精神,比照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政策执行。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改制重组,涉及社有资产包括基层社剩余资产在社有全资公司间调整或划拨过程中发生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175号)要求以及市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免交契税、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社属企业使用的原国有划拨建设用地,经批准可采取出让、租赁方式处置,所得收益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优先用于支付供销合作社破产和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及供销合作社重点项目建设等。

(十二)妥善解决部分供销合作社土地及历史遗留问题。按照《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73号)精神,全市各级国土、规划、城乡建设部门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依照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确认供销合作社土地使用权,妥善解决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争议,切实把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抓紧抓好,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任务。各地要妥善解决好供销合作社历史遗留问题,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国有企业改制及通过资产处置安置职工有关政策,同样适用于供销合作社。切实解决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按照《关于供销合作社企业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12号)精神,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解决好供销合作社历史遗留下来的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册正式职工、退休人员和历年欠缴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所需基本养老保险费,以稳定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队伍。

(十三)建立完善化肥淡季储备制度。遵循市场化原则,建立市级化肥淡季储备制度,对化肥淡季储备给予一定的补贴资金,有效应对化肥供应紧张的情况。市供销合作社负责组织实施,发改委、财政、物价等部门要加强对化肥淡季储备的监督管理。

四、加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

(十四)营造好的发展环境。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与农村、生产与流通,事关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大局。各级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出发,把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积极创造条件,赋予供销合作社职能职责,把供销合作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助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帮助供销合作社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推动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

(十五)切实维护供销合作社的合法权益。供销合作社的社有资产是在长期经营服务中形成的集体财产,市、区县供销合作社是本级社集体财产和所属企业事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改变供销社及其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不得侵占和平调供销合作社的资产。对社属企业和基层社改制后的剩余资产,由各级所有权代表(市、区县供销社)行使管理权,不得因为改制改变资产的属性。因城市建设、道路拓宽、重点建设等需要拆迁或占用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点和服务设施的,对被拆迁的土地、经营网点和服务设施应予以补偿安置。严格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完整性。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6篇

(一)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义。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十二五”要实现“迈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美好新”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键。供销合作社工作重点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发展基础是农业。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推进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和经营服务工作的创新,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按照省政府为农服务工程和市委新农村“十大工程”建设的工作部署,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弘扬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开放办社,市场运作,创办为农服务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副产品进超市销售,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为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村新的形势对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市农村高效农业迅猛发展,“万顷良田”工程全面启动,“三大合作”量质齐升,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农业经营形式加快转型,农村流通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迫切需要发挥供销合作社扎根“三农”的优势;创新农业经营形式,迫切需要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的优势;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的优势;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迫切需要发挥供销合作社连接城乡的优势,加快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三)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新形势下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坚持开发办社,大力推进组织创新、机制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进而迈向基本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二、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四)加快构建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鼓励供销合作社筹建农副产品购销龙头企业。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升级改造和功能提升,增强仓储运输、冷链物流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组织农副产品进超市,引导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推动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经纪人的产销衔接,打造皋长寿农产品品牌,为农产品进入市场搭建平台、打开通道。

(五)健全完善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具有统一采购、跨区域连锁配送功能的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区域配送中心和覆盖农村的连锁经营网络,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企业从事种子、农机具、成品油等商品经营,办好庄稼医院,为农民群众提供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等技术服务,创建“放心农资消费示范店”。

(六)完善提升农村日用品消费现代经营网络。引导扶持供销合作社发展壮大日用消费品连锁龙头企业,促进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升级,加快重点集镇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连锁网点覆盖率、商品配送率,构建以连锁经营企业为龙头、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村(社区)为农服务社连锁超市为终端的连锁经营网络。鼓励供销合作社发挥“一网多用”优势,拓宽经营领域,依法开展家电、图书、药品、通讯产品等连锁经营业务,促进农村商品流通。

(七)规范完善烟花爆竹现代经营网络。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快培育和打造烟花爆竹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加快标准化的烟花爆竹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加强仓储、运输、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杜绝事故隐患,合理布局经营网点,构建管理规范、设施齐全、安全消费的烟花爆竹经营网络。

(八)整合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鼓励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经营业务,加快专业化分拣加工中心(集散市场)和综合利用处理基地的建设。推进符合环保要求,集回收、加工、综合利用处理一体化的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合理布局社区和村镇回收网点,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强化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形成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再生资源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功能

(九)强化农村综合服务。争创公共服务红旗村(社区),巩固为农服务社建设全覆盖成果,建立为农服务社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管理,提升质量。按照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延伸,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打造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十)加强专业合作服务。立足我市农业特色产业,利用供销合作社人才、网络、设施等条件,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营销、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服务,推进规模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四有五好”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鼓励支持供销合作社参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辟合作社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

(十一)完善行业商会服务。加强供销商会建设,弘扬供销商会“服务三农、合作互助、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共同发展”的办会宗旨,增强服务功能,强化行业自律,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诚信建设,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二)强化市供销合作总社的服务职能。市供销合作总社要切实履行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监督本级社有资产和开展教育培训等职能,大力推进开放办社,广泛吸纳各类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积极组建各类协会,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功能。规范市供销资产运营有限公司的运作,强化社有资产监管,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积极探索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管理者、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严格监督社有资产投资参股企业和为农综合服务社依法合规经营,督促其完善内部管理,加强风险控制。

(十三)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支持供销合作社有条件的企业依法开展废旧家电、报废汽车等回收拆解业务。支持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险试点工作。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的业务合作,积极探索发展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养老、幼儿教育、观光旅游、家政服务、中介评估、经纪等生活服务,发展网上交易、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依法依规从事农村商业网点开发、物业管理、市场建设等,不断拓展供销合作社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

(十四)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专项资金扶持。从年起,市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和为农服务社长效管理,切实解决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工程资金不足的困难,促进供销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

(十五)妥善解决供销合作社历史遗留问题。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妥善解决权属争议,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房屋资产的确权登记工作。市供销合作总社是本级社集体资产和所属企事业单位财产的所有权代表,改制后的剩余资产,由市供销总社行使所有权和管理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平调其财产,不得随意改变隶属关系,保持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完整性。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7篇

近期颁布的《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通过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强化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联合社的服务功能,要求供销合作社增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广泛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参与。联合与合作是供销合作社的本质特征,也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所在。供销合作社只有找准位置、把握重点、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形势与存在的挑战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需迎接新的挑战。供销合作社一直以来都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市场化运作要求其增加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供销合作社又肩负着服务“三农”的任务,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又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公益性的特点非常突出。供销合作社立法问题还没有解决、社属企业的产权问题还没有完全明晰,供销合作社还存在着功能定位模糊、管理体制滞后、经营机制不活、部分供销合作社历史包袱仍然沉重、业务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在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其组织机构设置、还是其产权结构调整,无论是其经营服务创新、还是其有关制度的设计,应始终围绕把供销合作社办成真正体现合作社原则和宗旨、真正坚持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方向、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真正成为加强党和政府与农民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的中国最大、最强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个目标,抓住理顺组织体制、强化服务功能、完善经营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和给予保护扶持等关键环节,不断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民主政治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等四个功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拓展经营领域创新服务方式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应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多元发展”的原则,通过新建、改造、重组等形式,整合、优化供销合作社现有经营网络资源,以“新网工程”建设为重点、以配送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覆盖农村的农资连锁经营、农产品经营服务、日用消费品经营、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以及烟花爆竹经营等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供销合作社在建设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中必须坚守四个规范。一是运作规范。坚持“以自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协议为内容,以服务为宗旨,以法律为保障,以质量为根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二是标准规范。内部统一服务标准是服务质量提升的前提,是公平与效率的集中体现。外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产品、技术、设备、流程等标志与国际标准规范接轨,是供销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三是产品规范。产品是服务的内容和载体,产品不仅仅包括有形的产品本身,还包括以产品为内容的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是以产品为核心的一系列行为的综合。四是管理规范。供销合作社应坚持“管理、规范、服务”的主线,增强服务意识、打造高素质管理队伍、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供销合作社应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经营网络,构建农村商品流通新格局。供销合作社通过组建现代服务业集群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交易的规模。鼓励和支持大型连锁企业向农村市场延伸,提高商品配送比例,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营造安全、便捷、放心的消费环境。

供销合作社必须顺应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积极开拓不同的发展领域、全方位拓展为农服务内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积极开展商品展销、职业教育、中介咨询、文化娱乐、农村旅游、社区服务等多层次的农村现代服务业,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壮大。二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利用供销合作社现有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启动农村房地产的投资与开发、物业管理、市场建设等服务,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水平。三是结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盘活社有资本,搭建融资平台,积极参与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小额贷款组织以及农业互助合作保险试点,积极争取创办中国供销合作银行。四是参与互助合作的农村医疗、养老保险、农村保险等社会保障内容和项目以及提供文化、科技等方面服务。

构筑现代经营组织体系

现代流通发展中呈现出规模化、集成化、融合化、链条化、一体化、补贴化趋势,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通过扩大规模降低交易费用、通过标准取得市场认可、通过抗衡维护社员利益。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由成员利益导向转向市场经济导向,由不同领域合作独立发展转向生产合作、流通合作和金融合作融合发展,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这一载体能够克服家庭经营的局限性而实现农业规模化。

夯实基层供销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三社”根基。按照扩大市场终端、巩固经营基础、打造服务平台的要求,全面完成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重组任务,努力将基层供销合作社真正打造成集为农服务的载体、自主经营的实体和合作经济的联合体“三位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连锁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结合农副产品经销、餐饮、邮政、文化娱乐、基础医疗、社会服务等服务项目,加快村级综合服务合作社建设,构建连接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农村综合服务网络。结合各地的优势产业和优势品种等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农产品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合作社、涉农协会和农民经纪人的优势和作用,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强化联合合作,把县级联合社真正办成为社员服务的联合体。坚持开放办社和民主办社的原则,实行组织、人事、管理、经营的全面开放,广泛吸纳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加合社,积极组建行业协会、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服务平台。按照县域经济发展要求突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作用,担负起对社员的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和教育培训的职能,努力成为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公共服务机构。

适应市场竞争要求,深化社属企业改革。按照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经营机制、开放的用人机制、灵活的分配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目标要求,以推进产权流动、理顺产权关系、优化资本结构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和规范社有企业改革。坚持有进有退,集中力量培育、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的企业集团,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型、物流集散型、流通网络型龙头企业。

明确产权关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产权制度和盈余分配是联合社与社员利益联结机制的两个体现。合作社的全部财产由合作社本身行使所有权,社员行使社员权。供销合作社及其联合社的企业采取产权多元化方式进行组建,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进行营利性经营,按照合作社原则实行民主管理,对联合社和社属企业在内的合作社利益分配按照以惠顾额进行返还为主、股金分红以及支付利息为辅的原则进行。

对供销合作社产权的改革。合作社产权由社员初始投入、国家支持的投入和合作社积累而形成。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社员进社入股时,必须以发放股金证、建立社员股金账户等方式明晰投入的资金份额。在保证原始股本权益的基础上,将合作积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继续用于合作事业的发展,另一部分则以社员股份额为依据,分别以增股的形式记入社员账户,以此股份数额参与分红。

完善一人一票民主管理制度。一人一票制体现了合作社的均等原则,但均等并不意味着公平,与合作社交易多的社员对合作社贡献大、承担的风险多,理应有更多的决策权。在坚持一人一票的基础上,另外适当增加以交易额为比例或股金比例的投票权,并可以根据合作社具体的情况,在合作社的章程中规定具体的上限,从而兼顾决策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

改革资本报酬有限原则。联合社的盈余分配涉及到联合社自身发展和社员的利益,必须改革传统的分配制度,按交易额分配和按股分配并存,在分配中兼顾股金多寡的因素,按股分红与按交易额分红的比例可由社员大会决定或在章程中明确规定,从而提高社员集资入股和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弘扬合作精神增强内在素质

凝炼供销合作社民主互助精神,培育合作文化。以人为本的合作社组织、凝聚弱势的合作社制度、民主控制的合作社管理、创造和谐的合作社功能等体现出“以互助实现民主,以民主促进互助”的合作社的核心价值。民主互助的合作精神是合作社社员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是合作社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供销合作社应当加强供销合作文化建设,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供销合作社文化,用合作社理念和合作社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重要保障,成为指导供销合作社全体社员和职工的行动指南。

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促进供销合作社和谐发展。在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十分注重合作社的民主建设,让社员参与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社员(代表)大会的作用,真正确立社员的地位,切实有效地解决社员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努力创造一种团结、友爱、合作的新型关系,从而使社员把自身利益同合作社紧密地连在一起。

重视供销合作社教育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素质。只有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才能使供销合作社中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进而创造出最佳效益。供销合作社应当结合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有效地进行思想工作,开展爱社、爱岗的职业道德的教育,激发其工作热情,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培养人才、发展人才,努力形成人人成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机制。大力弘扬供销合作社“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培育造就一支甘于奉献、用于创新、善于开拓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注重培育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大力提高企业家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争取多方支持创造发展的外部条件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8篇

近年来,各地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体制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供销合作社已从主要承担政策性业务的部门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主体,从单纯流通领域的供销合作发展成为农工商、产加销多领域的全面合作,从单一的经营组织发展成为向农民提供经济、技术、信息和文化等多方面服务的综合服务组织,从相对封闭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为开放的、以农户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应当看到,供销合作社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基层供销合作社尚未摆脱困境,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努力把供销合作社办成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必须重视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是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和依靠的宝贵资源。要把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与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合作经济中促进供销合作社的体制创新,在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中促进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各级供销合作社都要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生产经营自,维护和实现好农民的利益;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尊重社员的民利,保障社员的所有者权益;坚持开放办社的方针,实行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努力办成广大农户和农村多种经济主体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收购、加工、销售农产品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要业务,涉农企业多、联系农民广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要优势。供销合作社要积极开拓业务领域,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户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加工和销售服务;积极帮助农户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因地制宜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合作制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产业化经营的带动能力。对供销合作社及其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扶贫开发、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上予以扶持。

二、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

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发达的农村流通网络,对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供销合作社是农村商品流通的重要力量,要在继续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创新经营机制,积极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的改造,加强批发市场建设,发展现代交易方式,完善市场功能,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加强与农民经纪人和各种流通组织的联合与合作,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和网络化的农产品流通,帮助农户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和城市社区;积极参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安全可靠的商品;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营销体系,确保农资商品质量,更好地发挥农资流通主力军作用。凡是农民需要的商品,凡是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或能够经营的商品,各有关部门都要允许其经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

三、深化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重组和改造,密切与农民的联系

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和发展,关键是要把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成为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重组和改造力度。鼓励基层供销合作社职工特别是经营骨干参股基层供销合作社。在改制中要处理好原始股金的政策,农民社员原始股金是体现合作社性质的重要标志,要切实维护其合法权利,不能强制农民社员退股。支持基层供销合作社的重组,鼓励强社兼并弱社,通过资产重组,增强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鼓励基层供销合作社与种养大户、购销大户结合,按《*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有关规定,共同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造传统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对各类改革、重组和改造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工商部门要准予办理相应的注册登记手续,银行机构要按有关规定给予开立账户。改革、重组和改造后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要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乡村超市等多种业态和服务形式,开展商品经营,健全服务功能,扩大农产品购销,提高盈利能力。要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民主选举,让农民社员参与基层供销合作社管理,努力把基层供销合作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四、深化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改革,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加快发展

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是下级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深化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改革,增强其活力,提高其服务水平,对于整个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转型,实现办成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各级供销合作社都要加快开放办社的步伐,在坚持合作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资金、服务设施、服务网络等优势,通过优良服务吸纳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愿加入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创新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转变服务职能,拓宽服务领域,逐步实现把供销合作社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要进一步开放经营网络和加工流通设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加工、营销等多方面的服务;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开展生产、加工、流通等多方面的协作,发展与其他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广泛联合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积极兴办农产品行业协会,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进一步理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与社有企业的关系。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建立社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考核。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作为本级社有资产的出资人,承担对社有资产监管和保值增值责任。基层供销合作社改制后剩余的社有资产,可以由县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代为管理,履行保值增值的职责,用于为农服务和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

建立和完善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民主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章程召开社员代表大会,建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

五、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的领导

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对于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都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

供销合作社的社有资产是在长期的经营服务中积累形成的,属于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平调、私分、侵占。要从有利于供销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有利于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利于增强服务“三农”的实力出发,推进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改革。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的改革,必须依法严格按程序规范操作,防止低估、漏估和虚估,切实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9篇

拓展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领域,更好地履行为农牧服务的职责。供销合作社始终要把为农牧服务放在首位。要面向农牧业现代化、面向农牧民生产生活,积极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加快形成综合性、适用性、可持续的为农牧服务新载体,在农资供应、农畜产品流通、日用消费品供给、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农村牧区合作金融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牧民提供更加便利、经济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让农牧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切实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组织建设,构建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基层供销合作社与“三农三牧”最贴近,是党委政府靠得住、农牧民离不开、经营服务最前沿的经济性公益组织。各级供销合作社必须坚持为农牧服务宗旨,坚持市场经济方向,坚持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属性和特色,围绕把基层供销社真正办成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因地制宜,厚植优势,强化措施,有计划地积极探索和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的重组、恢复、新建,尽力扩大基层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三牧”的覆盖面,使其形成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服务合作和金融合作的合作经济组织网络体系,建成农村牧区新型的基层供销合作社。

按照市场化要求做实做强社有企业,增强为农牧服务的综合实力。供销合作社出资组建的社有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尽快构建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有企业的龙头带动和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社有企业发展活力和为农牧服务实力。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社有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经营模式创新,提高社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围绕产业整合、资源掌控、品牌提升等战略任务,加快社有企业并购重组,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机制灵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直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要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社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对社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社有资产的管理水平,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创新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行业指导和监督服务职能。各级联合社是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肩负着领导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要通过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理顺社企关系,密切上下层级联系,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各级联合社要强化为成员社服务、为基层社服务的理念,按照国家法规和社章要求,履行社章规定的职责和运行程序,切实加强联合社自身建设,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多作贡献。

供销合作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资产管理;模式

一、引言

供销合作社的存在有其鲜明的历史特征,具有鲜明的计划时期的烙印,然而,供销合作社在新形势下应当积极求变,通过改革与发展不断地提升供销合作社资产管理能力,使其为经济的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国家为了强化供销合作社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条相关的政策予以扶持,而各个层级的供销合作社也积极响应,深化供销社管理和运行体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上海市供销合作社就积极响应号召,对供销社所管辖的二三级企业进行整合,精简了原有的机构与人员,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对社有企业进行改革,大大的提高了社有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尽管供销合作社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来解决在新形势下面临的种种困境,然而在资产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供销合作社的发展。

二、供销合作社资产管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一)社有资产分布过于分散,难以进行统筹管理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根据行政区划建立了供销合作社,以保证各省各市、各区各镇都拥有对应的供销社。这一举措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十分有利于国家进行统购统销的,但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这一安排则造成了新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行政区划也有所改变,现在供销社的社有资产分散在城乡的各个角落,单个供销合作社的规模较小,进行资产管理的效率较低。目前,供销合作社的生存现状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供销社数目过多,但是,却缺少具有足够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这种现状增加了对社有资产进行整合管理的难度。

(二)供销合作社传统主业资产转型受限于当地规划,项目落地难

供销合作社过去在选址的时候因其工作性质等因素大多分布在各个区、镇的边缘,为了方便运输货物,有的供销社直接依河而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土地规划、河道红线等相关部门规划的束缚。这些束缚对供销合作社传统主营业务的资产转型工作设置了重重阻碍,降低了供销合作社的资源使用效率。有的供销合作社即使有了很好的项目,可是考虑到所在区、镇的整体规划与相关的产业政策,难以顺利落地,致使供销合作社在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总体成效较差。

(三)产权归属和使用权让渡时限问题盘根错节,使资产管理工作难以推行

造成产权归属不清晰和使用权让渡时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历史性的遗留问题,在过去的改革历程中,我们国家是摸着石头过河,当时的一些试探性的举措成为今天供销合作社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其中,首当其冲的还是产权归属问题和使用权让渡时限问题。产权归属问题是供销社在对社有资产进行管理时,面对着法律所有权属上的难题。使用权让渡因安置分流职工需要,无偿或低价给转制职工使用,供销社对这些社有资产的使用权年限缺乏明确的规定,使得很多项目因此而丧失了投资时机。

三、供销合作社资产管理模式的改进对策

(一)探索集约化的资产管理模式对分散的社有资产进行管理

针对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分散、规模小等特征,供销合作社在选择资产管理模式的时候可以采用集约化的管理模式来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供销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的资产管理模式,可以从供销社的主营业务入手,考虑到现有供销社的资产经营单位的主营业务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大多集中在房地产出租这一类。通过对分散在各个区、镇的供销社的所属房产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信息平台,根据各类要素的特点进行分门别类,使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集约化资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集聚同质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目的,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1.重组资产经营公司。供销合作社可以组建或聘请第三方资产经营公司对社有资产进行管理。通过聘请专业的人士进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社有资产的经营效率,发挥社有资产的价值。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是受供销社理事会乃至社员代表大会委托,但是,其需要以供销合作社的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这一资产管理模式在国内已经有所应用,例如,某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调整12家全资企业(同一控制下主业同质企业),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开放办社中壮大合作经济,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供销社重塑辉煌。2.委托经营管理。虽然我国在市场化的历程中对供销合作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供销社进行资产管理的任务一直都是存在的,除此之外,供销合作社也作为国家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第一站,扎根基层,在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地方实现自身的价值。供销合作社在进行资产管理模式的选择时,不能忽视现有的这些优势,既要考虑到现有社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也要利用现有的优势进行资产整合。委托经营管理模式,可以赋予经营者最大的自由度,这种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这种资产管理模式也是统筹协调之后的结果,通过将社有资产进行分门别类,分类进行委托经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才能使社有资产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二)选取符合政策导向的资产管理模式,使供销社的发展融入当地的发展规划之中

社有资产的分散化是导致供销社进行主营业务转型难的主要问题,过去由于解决问题的视角存在偏差,先看项目然后才考虑当地发展规划,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使供销社的很多项目最后都因为不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划而胎死腹中。供销合作社在计划投资新的项目时,需要积极地融入当地的发展规划,因为供销合作社所处的位置较为特殊,只有积极主动地去融入当地的环境,才可以使资产管理进行的更为顺畅高效。1.争取政策扶持,盘活闲散低效资产。供销合作社部分低效的资产,例如职工住宅或其他空闲的房屋等,这些房屋因建造年代久远,大多与现在的规划用途不相匹配。目前,因为相关政策的限制,供销合作社无法实现这些房屋和土地的转让,同时,在这些资产的使用以及产权问题方面,都制约了供销合作社的资产流转。供销社在进行资产管理的时候,要综合考虑资产的用途与使用方式,尽可能的符合政策导向,这样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各职能部门配合的积极性,为闲置、低效资产的盘活创造条件。2.对接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探索置换补偿机制。供销合作社可以通过与当地的政府及土地规划部门进行合作,根据当地的发展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化指标,对涉及到的相关区块的社有资产进行置换。这样既可以使当地的发展规划更易推行,也能优化当地的用地结构和规划布局,同时,也有利于供销合作社将分散的存量资产实现盘活。

(三)依据改革政策破解遗留问题

针对历史遗留的产权归属错位和权责不清的顽疾问题:一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勇气去破解难题,二要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去明确产权归属,三要在尊重历史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去主张合法权利,四要在区别不同权益主体关系的前提下去保护双方的利益,要确保社有资产既能增值保值又不流失。

四、结语

总之,就资产经营和管理来说,存量资产只有通过出售、转让、置换等途径才能盘活,使其活化;优质资产的增量,只有通过调整资产结构,调优业态,才能提高资产经营效益,提升资产的档次和能级。因此,对供销社资产资源的分类疏理和有效整合是极其必要的。通过资产的优化整合,变闲散资产为优势资源,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扬长避短、超前谋划,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在化解历史遗留难题的基础上寻求企业总体突破和产业能级提升,对企业不断提高活力、实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建军,何茂生.挖掘资产潜力发挥资产效能——高州市供销社资产管理的成功经验[J].广东合作经济,2013(02).

[2]索进龙.浅议供销社资产管理与营运的现状与改进思路[J].江苏商论,2012(26).

[3]陈文藩.加强对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的探讨[J].旅游纵览,2012(12).

上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范文 下一篇:小组合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