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23:34:56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一、加强产权结构优化中的适应性公司治理文化建设

产权制度变革与产权结构优化是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产权制度变革与产权结构优化而进行公司治理文化的适应性重塑则是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深化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因为产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文化密切相关,特定的产权结构往往导致特定的公司治理文化,同时,产权结构的变迁亦影响着公司治理文化的变迁。例如,在国有企业中常因政企不分而导致其公司治理文化的形成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而民营企业特别是在家族式公司中,公司内部治理则也许不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正式制度,而是依赖于家族内部的—整套不成文的非正式或正式规则。这些均系单一产权结构而致的特殊公司治理文化现象,其公司治理绩效整体不高亦均业已得到了证明。随着产权多元化变革的发展,无论是中国国有企业还是中国家族式公司,均须对其公司治理文化进行适应性重塑,以期良好的公司治理绩效,而废除企业官本位文化或行政官僚文化与淡化家族资本和亲缓关系对公司的控制则应分别成为中国国有企业与中国家族式公司在产权结构优化中的适应性公司治理文化建设的重点。此外,鉴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真实图景,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改革与深化尚须重视在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产权融合中的公司治理文化的适应性重塑。对于这点,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家族式公司抑或其它企业,均应予以重视并切实进行。

二、加强公司治理法律体系完善中的适应性公司治理文化建设

公司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最为普遍与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各国或地区均通过立法对其公司治理作出了相应的强制性规定,但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形成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差异却往往导致了其各自公司治理模式与制度文化的不同。如美国崇尚股东,强调保护股东利益,而德国公司法则重视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明确规定公司监事必须有员工代表等等。因此,公司治理的法律规定不仅限制了公司治理相关制度的选择,而且尚亦因此决定了其公司治理制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转型时期,中国国有企业既有公司治理的法律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借鉴西方公司治理的法律体系,其并未有充分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形,以致中国国有企业的既有治理尤其是治理结构层面整体上仅具形似,甚至只是呈一种“装饰状态”,由此而致的公司治理制度文化与其实际的公司治理实践其实并不充分适应。因此,在未来中国国有企业以及其它所有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法律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公司治理的法律理念、哲学与原则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在借鉴西方理论与经验的同时,更应着眼与联系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并不断地作出适宜的边际修正与补充,而各个公司或企业包括中国国有企业则应依此自觉地对其公司治理文化进行相应的重塑。

三、加强基于公司资源禀赋与经营环境差异的适应性公司治理文化建设

公司治理文化的形成尚受到公司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及其所处的经营环境的影响,其主要涉及公司的资源状况、公司所处的行业与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公司自身的经营战略目标等。比如,在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对于其中规模不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或高科技公司而言,公司的成长与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及创新性市场竞争环境适应能力或人力资本而非物质资本,因此,在高科技公司中即适宜确立重视“核心能力”与创新性市场竞争环境适应能力、强调团队生产与协作的开放性的公司治理理念与哲学;而在一些垄断性行业,比如在涵盖一些大型公用事业性质的产业中,则适合形成保护社区、政府、顾客等利益相关者以及担负必要的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文化。等等。因此,在中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文化适应性建设中,除却整体适应产权结构的变革与优化及公司治理法律体系的完善等改革进程之外,更为重要的尚需各类与各个中国国有企业基于对其自身资源禀赋与经营环境差异以及经营目标的战略考虑而对其公司治理文化作出适应性建设。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近年来,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不断壮大,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医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也有不少学者以文献计量的方法为基础,分析了管理学科等的研究热点。

2数据源的确定

2.1国外相关期刊论文库的确定

本文在检索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论文数量时,统计的数据源采用了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公司的webofsci-ence数据库。对在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录在该数据库的论文进行检索,对论文题目、关键词和摘要中包含选定主题词的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共得到498篇论文,并以此确定近10年来国外家族企业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2.2国内管理类中文期刊论文库的确定

在本文的研究中,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是结合了下列两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26种管理学期刊;二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8)。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家族企业研究的46种专业性学术期刊。作为国内学术界的权威,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也表明关于家族企业研究被国内主流学术界接纳的程度。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被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的46种学术期刊进行关键词检索,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近10年来家族企业相关研究的基本概况。通过关键词检索,共得到583条相互独立的目录,作为本文研究的分析对象。

3国外家族企业研究内容及热点

3.1国外研究内容及现状

2000—2010年国外家族企业的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1),在数据库中OPERATIONSRESEARCH&MANAGEMENTSCIENCE、MANAGEMENT、BUSINESS、ENGINEERING、INDUSTRIAL等八个学科的文献进行关键字检索共得到173篇相互独立的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篇名、摘要、关键字的统计,了解到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创新、公司治理、战略、继承、财务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论文数量最多的领域是企业成长与发展、公司治理、创新、战略等(见表1)。通过纵向的比较发现,2006—2010年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其中创新、战略、财务管理、成长与发展四个领域增长幅度最大。

3.2国外家族企业研究的热点

研究热点是用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量和论文总量来综合衡量的,本文通过对检索到的国外2000—2010年家族企业研究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阅读,以及对其中部分论文的分析,得出如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内容及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2)。

4国内家族企业研究内容及热点

4.1我国研究内容及现状

2000—2010年我国家族企业研究的主流领域为继任管理、公司治理、人力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创新、企业融资、社会资本等。从论文总量来看,数量最多的三个领域依次为:公司治理、成长与发展、继任管理;其次是人力资源、问题、企业文化和创新;最少的是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信任问题和社会资本。(见表3)纵向来看,2000—2010年,家族企业领域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见图2)这表明国内关于家族企业研究不断升温,家族企业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主流学者的关注。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08年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而2009—2010年论文数量逐年下降。20篇以上的期刊有:生产力研究(54),企业经济(48)、特区经济(44)、科研管理(36)、经济管理(33)、外国经济与管理(31)、管理世界(29)、企业管理(27)、华东经济管理(25)、科技进步与对策(24)。这些期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家族企业研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使得经济发达地区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重视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

4.2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所选取的46种刊物在2000—2010年发表的全部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字的阅读,得出关于我国国内家族企业研究的研究热点的基本结论。(见表4)

5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差异比较分析

根据本文对国内外家族企业各个领域的研究分析表明,国内外研究在研究内容及热点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见表5)。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公司治理、成长与发展、创新、继任管理,未来持续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而创新、财务管理、战略、继任管理这些国外的主要研究领域,其论文数量在我国2003—2010年的研究中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由于受国外研究热点的影响,这些领域将会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内容。国外研究在人力资源、问题、企业文化等领域的数量很少,虽然在国内还处于主流研究领域,但预计几年后这些领域的研究热度可能会有所减退。社会资本、信任问题、风险管理等国内外研究的非主流领域的论文数量很少,近十年的发展比较缓慢,除非找到研究的新的突破点,不然这些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将会放慢速度。

6启示

从以上对国内外家族企业研究的相关分析,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自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和一体化使得影响家族企业的因素更加复杂,加大了家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承受的风险。与之前平稳的经营环境相比较,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给家族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剧烈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许多新的管理问题的产生。

(2)虽然近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有交集,但是研究热点的成因和时间还是有所不同。从家族企业研究热点的来源看,国外的研究热点大多是由于管理实践的需要形成的,而国内的研究热点,一方面来自国内学者根据国外研究已经形成的热点,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引入与介绍,如战略管理、创新等;另一方面来自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资助扶持形成热点。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下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东的“单边治理”,现代企业中,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散了一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在其经营决策和治理架构中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发言权,否则他们就会威胁撤出其投资,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②利益相关者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利益集合体”。全球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包括企业伦理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环境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企业经营时是否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密切相关,迫切需要企业界和学术界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③实例证明,在这些方面处理得当的企业,往往在赢得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赢得社会价值,而且后者较之前者来说,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石。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论文

(一)公司治理目标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变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传统的“所有与控制框架”的突破。现代企业中,公司的股票往往分散掌握在众多股东手中,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在很大程度上分离,经营者实际控制公司运作,债权人、职工、社会也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专用性资本并承担公司运营的风险。这些主体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甚至经常存在冲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不等于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甚至还会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比如恶意收购。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的目标也应考虑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供应商、顾客、政府和社区等,公司治理应当是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平衡协调利益冲突,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公司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

公司治理广泛关系到各相关者的利益,公司的存在和运行需要股东、职工、债权人、供应商等相关利益人的投入和支持。尽管他们的投入在法律性质上不同,支持的出发点也有异,但他们的共同投入和支持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公司。缺少任何一方,公司都难以正常运转。玛格丽特·m·布莱尔认为,公司应该承认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权并吸收其参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主体已不局限于股东,而是越来越多元化。虽然如何确定相关利益主体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远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有许多实践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例如,职工持股计划、职工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结构的重构以及发挥机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作用等等。有些措施也已得到立法上的认同与重视。比如德国的“主银行制”,日本企业的“交叉持股”。

(三)公司权力在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中重新分配

现代公司的特点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公司的经营者掌握了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但是二者利益并不一致,而且经营者由于“内部人”的地位,往往会,损害股东利益。这样就必须建立一种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随之又产生了“成本”问题。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既有效地监督和制衡经理人员,又使成本最小化。传统的方式有调整董事会的维度结构,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提高股东的控制权,加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发展机构投资者,从而有效行使股东权利。①但这些主张只能从一个方面部分地解决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公司治理的现状,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另觅他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改革的要点在于:不应把更多的权利和控制权交给股东,相反,公司管理层应从股东的压力中分离出来,将更多的权利交给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职工、债权人。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方案就是增加职工的所有权和职工对公司资产的控制权,赋予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利。②公司实际上是每个利益主体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的载体,正是这种利益驱动机制的存在,才使公司有了直接的发展动力,各利益主体都试图在公司治理中掌握“话语权”,从而在博弈中达到一种力量的均衡,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

(四)人力资本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传统理论认为,向公司提供资本进行投资的人是公司的所有者,公司的目标是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这里所说的“资本”仅限于物质资本,而不包括人力资本。如果说这种“资本强权观”在早期的机器大工业时代还具有说服力的话,那么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无论是经营者掌握的经营企业的才能,还是工人掌握的先进生产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的立法不仅允许投资者以技术入股,而且管制日趋放松,在高科技企业,技术等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更是远远超过物质资本。公司治理中表现在经营者地位的提升和职工参与公司治理。

二、如何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在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了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绝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将目光停留在主流企业理论的框架之中。“股东至上主义”实际上支配了我国企业改革的进程,有学者称这种改革思路“既违背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原则,又过于简化,甚至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③

任何制度安排,包括公司治理制度的安排,都是特定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化等环境因素的产物。各种类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之所以能够长期共存,正是它们能最好地适应各自的环境,平衡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选择合适的公司治理模式对于像我国这样正处在转型期的国家来说更有现实意义。与英美等国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公司治理外部市场还很不发达,证券市场、经理人市场、劳动力市场、接管市场的发育情况都存在多种问题。与此同时,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也不完善。所以,从我国企业外部市场的发育程度、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立法传统与社会文化习俗、转轨经济的路径依赖程度等维度来看,日本和德国的利益相关者模式也许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一)国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在政府扮演所有者角色条件下,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形成了“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型”企业治理结构。这使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一是由于政府追求的目标是多元的,当由政府对企业实施所有权约束时便会陷入“管”则干预过多,“不管”则失去控制的两难之中;二是行使监督权的政府官员可能与经营者“合谋”,侵蚀国有资产;三是职工和小股东难以行使监督权,其利益易受到损害。为此须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其核心是扬弃“股东至上主义”的逻辑,遵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历史潮流的“共同冶理”逻辑。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权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仅强调经营者的权威,还要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防止国有股“一股独大”,充分保护小股东的权益,给予他们更多“话语权”。第二,在董事会、监事会中要有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如职工代表、债权人代表等,重视和加强工会和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第三,政企分开,建立完善的经理选任机制,减少行政委派,聘任职业经理人,完善对其的激励约束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财务、审计、法律制度不够健全,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严格,存在虚假陈述、内幕交易等现象,严重损害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对于上市公司的治理,应注意:首先,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对于违反规定的公司给予严惩。第二,加强中小股东的“话语权”,防止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第三,完善经理人市场,改善经理选聘机制,减少和防止内部人控制,完善经理激励及约束机制。第四,建立和完善职工参与制度,由立法规定职工进入到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参与公司治理。第五,重视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建立“主银行制”。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

近年来,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影响日益增大。民营企业大多以家族企业的形式进行运作。因此这些民营企业涉及的相关者并不多,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很多民营企业也采取了公司甚至上市公司的形式,这些企业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本身,在公司治理中应更多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第一,由于民营家族企业的股东与实际管理者基本上一致,或者两者之间具有血缘关系,因此大股东和经营者利益的实现不存在太大问题。可能受到侵害的是小股东利益,在公司治理中应当防止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侵害小股东利益,所以应赋予小股东权利行使与救济机制。第二,现代企业对经营者素质的要求已越来越高,因此民营企业应引进职业经理人,以克服家族经营的不足。第三,应当建立职工参与制度及银行监管制度,此原理同上市公司,在此不再赘述。

[参 考 文 献]

〔1〕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

〔2〕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2.

〔3〕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4.

〔4〕任海云,李丽.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必然性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不同行业的 企业 有着不同风格特征的公司治理文化,而企业独特的公司治理文化又决定着其进入新行业的成败。公司治理文化与企业的行业选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并且公司治理文化对企业的行业选择有其自身的作用机制。企业应该综合考察其所处行业的内外部特征并将其运用到公司治理文化的管理中去,公司治理文化的行业特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不同行业的企业有着不同风格特征的公司治理文化,而企业独特的公司治理文化又决定其进入新行业新领域的成败。因此,对公司治理文化行业特征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公司治理文化与企业行业选择的相互影响

1、公司治理文化对企业行业选择的影响

(1)行业结构需要一定的管理技术系统支持,这个系统与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是否切合,直接影响企业在行业中持续 发展 的技术能力。行业选择之所以要考虑与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相契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所选择的行业的管理技术系统与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不切合,它就很难为股东、董事、监事和管理者等公司治理的参与成员所接受和学习,行业优势也会因此而难以形成。

一个企业的公司治理文化,是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员所拥有的经过反复整合已经模式化了的行事方式,这种方式过去曾卓有成效地适应了一定的生存环境,经过长期相传,又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东西。在这个模式化的体系中,包含着一定特质的管理技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一定的治理文化。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不仅是指物质的管理工具,而且是指特定的管理 艺术 。每一个公司治理文化的管理技术系统都有某种独特的素质,我们所说的模式化的东西,就是指这种特质。它的稳定性表现在:即使人们具体使用着的管理工具改变了,它还会继续存在于新的管理工具当中;甚至当人们采用其他公司治理文化传来的管理工具时,这种模式化了的特质也会借助其文化的惯性力量体现在其采用的过程中。

正是由于一个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具有这样的整合力量,一个企业的行业选择所要求的管理技术系统如果与之切合,就能得到一种可持续开发的管理技术支撑。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的行业选择与公司治理文化模式的管理技术系统是完全隔绝的,就意味着企业在采用新的管理技术的同时还要学会放弃既有的模式化了的管理技术能力,使自身已经熟悉并且熟练了的生存手段失效。这意味着处在行业转换当中的人们要承受双重的压力:一方面是学习、理解和掌握新的管理技术系统;另一方面是放弃业已成熟了的管理技术能力。这样的行业调整与转换,无疑会造成一种文化的断裂,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这种困扰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既有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突然失灵,造成它们的浪费和流失;二是学习和掌握新的管理技术又缺乏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条件基础;三是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信仰背景,不仅是学习和模仿异质公司治理文化中的管理技术与经验很难,而且即便是学,这些技术和经验也很有可能在仿效过程中耗散和变形。因此,将一个公司的行业选择植根于企业的公司治理文化模式之中,尽可能使两个管理技术系统相契合,使行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同公司治理文化的转型保持动态的一致对行业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优势行业形成需要一定的社会人文环境,而公司治理文化模式正是这一环境的内在基础或内在模式。一个企业公司治理文化的价值系统、道德观念等,通过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支配,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行业的发展,毕竟任何行业活动都是人的活动,而人又都是被打上了文化烙印的人。因此,一个企业的行业管理制度如果与其治理文化相切合,这个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即它的 经济 、社会功能的实现就有了深厚的基础。就公司治理体系来看,行业选择的合理与否,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能否将一个企业内外部的人力、财力等所有资源激活并将其有效组织起来推动行业的开发与发展。

2、企业行业选择对公司治理文化的影响

公司治理文化主要受到四个因子的影响,即专用资本所有者权益保障因子、创新与开放因子、制度规范性因子和社会责任因子[1]。公司治理文化通过将重心放在不同因子上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而这种配置恰恰受到企业所在行业的强烈影响。

公司治理文化行业特征是适应企业生存需要而产生的。伴随着企业的产生,其长期生存所必须的基本假设就存在于企业员工和所有者之中,之后这些假设成为公司治理文化的一部分。这一观点与schein的见解相一致,他解释了成功的行为如何制度化进而转化为企业价值,最后成为潜在的假设[2]。表现在行业影响方面,企业必须适应行业所要求的某些假设才能生存。与行业驱动假设相适应的行为也会导致成功的结果。这样一来,正如schein描述的那样从成功经验中提取处理的价值观和假设凝结为公司治理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旦行业驱动假设不为企业广泛共享,那么其行为将与行业市场基本要求发生冲突并威胁企业生存。社会学家还从制度理论的角度对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组织的制度环境是指那些组织必须遵守的成文和非成文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合法性、生存和繁荣。从本质上讲,它们反映了特定制度环境中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规范。因此,行业文化也可以看作是公司治理制度价值观和信念的组织表现之一。

二、公司治理文化对企业行业特征的作用机制

与其他管理手段相比,公司治理文化的形成更加依赖于作用效果。文化以假设和相关价值观的形式介入外部环境和内部权力与控制的分配,经过市场竞争的检验,只有与其所处行业环境相融合的部分才能生存和发展。当然,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因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选择空间。在此基础上,企业表现出不同的战略、结构和流程。公司治理文化作用既包括与如何管理有关的内部控制导向信念,也包括与如何竞争有关的外部导向信念[3]。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莫过于公司治理文化和制度规范,由于企业行业差异,两者及其内部之间的作用重心也应该有所不同;外部导向包括处理外界环境所带来的风险等。不同的行业因其本质假设差异内所隐含的风险显然不同,如行业退出壁垒高的行业风险高于对应低的行业、顾客偏好差异及变化大的行业风险高于对应低的行业等。更重要的是行业特征风险本身将对企业如何处理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出于行业驱动文化研究的需要,相应的行业分类系统也有待于发展。过去的行业分类主要集中在财务、就业量及产出等特征上。其实,除了上述特征外,员工技术含量、顾客偏好、产品竞争范围、行业成长等都构成了行业文化驱动的重要特征。

1、文化内部控制导向行业特征

首先,我们将内部控制要素区分为正式控制和社会控制机制。正式控制包括结果控制和行为控制(或者说流程控制),通过它可以对结果和行为进行评估、激励和奖赏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企业内部的正式控制还可以分为等级控制和合同控制。合同控制更多依赖于 法律 ,等级控制更多依赖于制度。合同控制易于理解;等级控制指组织内部所采取的控制,它建立在权威的基础上,包括命令和评估绩效。配置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机构的成员、会议、政策和程序都是等级控制的一部分。不管控制的目标是在于界定特定的绩效(产出控制)还是特定的过程(行为控制),在这种控制之下往往会导致道德、责任或者是竞争意识的缺乏。并且正式控制还被认为有碍于信任的发展。

相比之下,社会控制通过“软”方法引导合意行为,更多地考虑影响他人行为。社会控制基本假设是人们可以最终决定自身的行为:通过社会化和一致的决策流程、强大的价值共享,员工将更加忠于企业;通过建立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减少组织成员之间目标差异,以达到影响员工行为的目的。这种影响只有在共享目标、价值观和规范时才能产生作用。也就是说,社会控制只有通过公司治理文化这一纽带才能发生作用。在长期社会控制的基础上,企业之间价值共享还能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的信任关系。此外,社会控制还为参与公司治理的成员提供相互支持的氛围从而增进企业内部的相互理解[4]。尽管社会控制存在正式控制所不具备的种种优点,但是社会控制并不排斥正式控制,相控制必须以健全的正式控制为基础。

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最优的内部控制机制是由任务的特征决定的,也可以说成是控制机制情境适应性。即:在任务特征和控制机制之间存在适应性。对控制机制的选择取决于任务的两个特征:知识可传递性和结果的可测性。知识可传递性指管理者对整个知识传递过程能够理解的程度。结果可测性是指以客观、精确的方式对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结果控制对于高可测性和知识传递性较为适应,而行为控制则恰恰相反。当两个纬度都较低时(如非常规问题和创新等),社会控制(对应于公司治理文化)相对于正式控制(对应于制度)为最佳。

任务的行业特征,包括行业知识密集度(尤其是隐性知识)和行业内企业信息对称程度对内部控制的选择都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知识的可传递性取决于知识符号化和标准化程度特征,这与企业的知识密集性及其知识类型是密不可分的。

2、企业行业文化外部导向特征

公司治理文化外部导向也即公司治理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来自于公司治理理念与外环境的整合。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企业公司治理独特的行为模式,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系统能够反应公司治理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和生命力。对公司治理文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竞争环境根据其复杂和动态程度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三个纬度[5]。

(1)产品市场的集中度和复杂性(所在竞争环境的企业数量和差异性)。企业运作的竞争形势对其公司治理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纬度。企业相对数量(行业集中度)决定了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可以从完全垄断到完全竞争。毫无疑问,完全不同市场结构之下的公司治理文化将存在显著的差别。

(2)稳定性或者动态性(行业环境的变化程度)。行业环境的稳定性或动态性对 企业 价值观和基本假设有重要影响。如:在高技术行业中,企业所处高度变化的环境促使个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积极行动解决问题。企业最大的需求是创造力和快速开发能力。相比之下,在稳定的市场中企业的行为标准涉及到人际关系、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以及人力资源的 发展 和稳定。

(3)成长性(企业所处行业的成长速度)。行业成长性能够影响企业承担风险创新能力与组织管理和行为,而这些都将反映在公司治理文化中。行业高速成长则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高行业成长还会影响员工稳定性、潜在创新资源。这些都会增加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相比之下,在低成长行业的企业中更加倾向于依靠正式控制如政策、程序来指导员工的行为。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行业成长与其技术进步密不可分。新的技术和方法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并增加行业内企业的生产能力。反过来说,在高度成长的行业中企业将经历资源充沛、利润持续增长和大量的机会并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在行业成长性方面,我国企业具有明显的自身特征。自1979年起,除了为期不长的打断之外,我国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 经济 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必然是绝大多数行业的高度成长。企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客观地讲,我国的企业远没有经历过像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而又残酷的大范围的激烈竞争的时代,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成熟的公司治理文化,其中包括适应高度成长的公司治理文化。一般来说,企业起步阶段,免疫力都很差,也就是说面临的风险比较大。尽管如此,企业却得到了其能力之外的成就。

三、公司治理文化产业特征的现实意义

1、指导公司治理文化的管理方向

我国公司治理文化所处的阶段决定了公司治理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众多的弊端。公司治理文化不仅仅存在管理手段上的问题,发展方向也非常不明确,特别是在对企业创新性的考虑上常常是有欠考虑。然而,公司治理文化管理具有不同的偏重维度,企业首先必须明白公司治理文化管理的方向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方法。比方说,制造业企业间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相似性,它们都更加重视创新和冲突解决,创新能力甚至成为影响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在制定公司治理文化战略决策时,必须认真分析其所在的产业对创新的特殊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司治理文化维度及管理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导公司治理文化变革管理

公司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同时导致与这相关的假设和价值观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对于这些变化,管理中也可能会忽视公司治理文化的相应调整。如果这样的话,新的文化冲突就很可能出现并进一步诱发公司治理活动中的成员的抵触情绪。于是公司很可能出现公司治理绩效下降,由此带来的压力会迫使企业改革。但是以过往的经验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文化常常会抵制变化。然而,环境的变化很少导致公司治理文化从假设层次上发生改变,如果这样的话很可能导致重新构造整个产业。相比之下,公司治理文化在价值观层次上发生变化是常有的事情,价值观层次的变化会产生企业改变公司治理文化的压力,如:新的管理方式、引进具有不同的文化前景的成员顾问等。也就是说存在两种层次上的潜在力量对公司治理文化产生作用:假设和价值观。显然,假设层次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更加具有影响力。它可能人们在进行商业运作时下意识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企业需要新鲜的血液促使假设层成功地转变。价值层面上的革新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原有的成员或许就能够胜任。当然,组织必须经历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如国企改革前后的公司治理文化的变更,国企改革之前,政府是企业运作的主导力量,随着产权制度与产权结构的改革,股权结构渐渐多元化,行政干预的力量逐渐减少,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新情况重新调配公司治理文化的特质。

3、为公司治理制度与公司治理文化配合提供 参考 意见

制度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通过简化决策过程,节约交易费用。当公司治理活动中的成员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而无法迅速、准确、低成本地作出理性判断时,他们便会借助于公司治理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准则等“习惯”进行决策,从而简化决策过程。一个企业的公司治理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公司治理活动中的成员在价值和行为取向上与公司治理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公司治理文化会将其纠正并将之引导到公司治理的价值面和规范标准上来。靠这种协调机制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其次,减少机会主义,节约监督成本。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监督和考核以及加大处罚力度等制度安排增加机会主义成本,从而减少机会主义的发生,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但这需要较大的监督成本,而公司治理文化所代表的意识形态作为一套价值观念或认知学识,是公司治理中每个成员都具有的,它的存在可以使人们限制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搭便车”现象的发生,从而使人们超出对个人直接利益的斤斤计较,并诱发集体行动。意识形态通过增强个人对于某项制度安排的法理性认同和依赖,能够淡化机会主义行为。

最后,加强对企业相关各方的激励。诺思等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一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是减少经济秩序交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对经济主体创新和进取精神的推动,具有和产权界定匹敌的巨大作用,它可以提供选择性经济动力激励等方面的产出,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基础。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之外,还追求安全、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社会性需要。公司治理文化具有使公司治理活动中的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公司治理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所以,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成员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同时一种优秀的公司治理文化也强调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方等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它不但加强了对企业相关各方的激励,而且企业通过创造除物质激励的其他激励方式来满足不同成员的不同需要,从而强化企业各方的合作博弈,成为解决企业相关各方激励不相容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 文献 】

[1]刘 翌·我国公司治理文化理论与实证研究[j]·浙江大学博士 论文 , 2001·

[2] schein, edgarh,“coming to anewawareness oforganizationalculture”[j]·sloanmanagementreview, 1984, vol·25,issue 2·

[3] chatman, jennifera; jehn, karen a:“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how differentcan you be?”[j]·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 mississippi state, 1994·

[4] charlesor’ eilly,“corporations, culture, and commitment:motivation and socialcontrol in organizations”[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 1989, no·9-25·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 企业 公司治理 利益作用

现代公司制度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种分离导致了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地位及其所拥有的信息量的不同,最终决定了契约各方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使人们认识到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公司治理结构关系到各相关利益方,包括股东、经营者、债权人、职员、客户等等。但是各相关利益方之间存在着不完备和不对等的契约。作为公司所有者的股东,除保留了诸如选择董事和审计师、兼并和发行新股等重大决策的剩余控制权之外,将契约控制权的绝大部分授予了董事会;董事会保留了聘用和解聘首席行政官、重大投资和并购等战略性的控制权外,将日常生活经营与管理、职工招聘等管理权授予了公司经营者。经营者的受托经营导致“委托一”问题的形成。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来看,委托人和人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人在信息与权力不对称的情况下存在道德风险,由此出现了诸如问题和“搭便车”等问题。而公司治理就是在这种多边契约存在的情况下,以公平和效率为基础,对各相关利益方的责、权、利进行相互制衡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与设计。

一、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保证

委托理论认为现代企业是由一系列委托一关系组成的。企业内部的委托关系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委托关系是所有者与董事会及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主要表现是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和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表现为管理层受董事会的委托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另一个层次的委托关系是经营管理层与次级员工(一般管理者和其它员工)的委托联系,表现为管理层常将生产经营权层层分解下放给次级员工。既然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关系,就相应存在两个层次的委托问题。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分别从各自的委托层次上解决各自的委托问题,以使成本最小化。公司治理针对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问题,在企业内部采用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在企业外部采用资本市场产品市场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这样就有了一揽子内部和外部监督手段,对经营管理者形成一种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涉及法律层面的问题;内部控制针对管理层和次级员工的委托关系,采取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文件记录控制全面预算控制实物保全控制职工素质控制风险防范控制内部报告控制控制电算化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建立了一种控制、考核手段,主要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层次的问题。公司治理的激励约束对象是经营管理层,内部控制的激励约束对象是次级员工。在股东与经营管理者的委托层次,董事会把经营权委托给经营管理者,为保证这种授权不失去控制,需要公司治理机制作保障;在经营管理者与次级员工之间的委托关系层次上,经营管理层把日常经营管理权层层分解下放给次级员工,为保证这种授权不失去控制,需要内部控制机制做保障。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产生于委托关系,都解决各自委托问题而存在,两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减少委托成本实现公司目标。而要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成本公司治理就必须尽量消除股东和经营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及时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另外,内部控制通过确保公司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控制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内部控制是达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进而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降低委托成本的有力保证。

二、内部控制有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力的制衡

由于所有者并不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但要承担企业的最终风险,所以所有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甚至会高于对经理人经营管理能力的要求。为了达成协议,职业经理人必须充分表达他愿意接受控制,并努力协同股东一起建立起企业的控制体系。只有这样,他才可能获得经营企业的资格。企业权力机构的人员一般不能交叉重叠,股份公司权力层次中存在着严重的职位重叠现象,董事长与总经理一人担任的情况非常普遍,尤其表现在由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公司。这严重地影响了公司决策执行质量和市场经营风险分散原则,也是导致我国企业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低效率和政治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并不是说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就一定会产生权力滥用。西方国家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情况也很多,如美国就有76%的公司是总裁兼董事长,英国也有近30%,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与我国不同,公司制企业源于这些市场经济国家,而我国则是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同样是股份制企业,同样设有决策、监督与执行机构,但由于企业所处的社会基础环境、法制建设与执法情况以及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董事会是企业法人财产权主体,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长处于公司的核心地位,在董事会及企业生存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如果由经营者兼任董事长,董事会就会被经营者实际把持与控制,就会成为经理人员的“橡皮图章”,不仅无法做到重大事项的决策权与经营管理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还会进一步引发出各种其他问题。同时在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反向控制机制,也可使企业经营者依据国家有关公司治理的法规和企业的章程应当明确规定有效抵制董事会抽逃资本、利用关联方交易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从而在治理机制上建立健全反向治理机制。在这种制约下,管理当局产生了对于内部控制的内在要求。可以说,内部控制成为公司治理中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博弈的基本条件,只有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下才能使博弈成为可能、可行。

三、内部控制有利于董事会有效地行使控制权

现代公司治理是以董事会为中心建立的,致力于构建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建立董事会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委托,行使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例如,董事会有权选聘和激励主要经理人员;对全体股东负责和向股东报告公司的经营状况,以确保公司的管理行为符合国家法规;进行战略决策,制定政策和制度;履行监督职责。可见,董事会拥有处理公司经营和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权。董事会对股东的诚信,主要表现在向股东们报告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所以,必须首先建立标准、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建立相应的信息质量监督保障体系。这是董事会行使控制权的保证。董事会要维护股东权益,实现公司经营业绩最大化,有赖于重大问题决策的正确性和对经理人员行为的制约。董事会对公司的监控体系包括资本预算体系、业绩考核体系、会计核算体系、高层管理人员报酬体系、财务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内部控制包括了这些制度安排的主要方面,是董事会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

四、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保障各利益相关各方的利益

债权人、政府、职工、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了公司治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都需要内部控制机制和会计系统的信息支持,即利益相关各方参与公司治理时必须依靠健全的内部控制各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核实财务成果,对不良后果采取措施。例如,债权人通过限制性贷款协议,对借款企业实施监控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依赖于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当企业违背贷款协议或经营不善时,债权人就会采取干预措施,比如,要求公司出售资产还债、停止兼并或投资、禁止分红、改组公司董事会、撤换公司领导人、停业清理等。可见,各利益相关方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必须依靠健全的内部控制来实现。

五、内部控制有利于优秀企业公司治理文化的形成

企业文化尤其公司治理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优秀的公司治理文化影响企业管理层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影响。企业应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培育形成一种健康有活力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趋于一致,引导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正确履行责任,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使整个企业的组织体系在相互制衡的前提下协调高效的运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的公司治理文化可以对企业中长期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长期有效监控,它大大地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和知识领域,是管理、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信息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不会由于高级管理层的变动导致企业优秀管理文化的流失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削弱,使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始终保持合理有效的状态,最终实现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要使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治理机构;会计信息;质量

一、引言

会计信息是企业通过特定的程序或手段计算出来,形成的表现企业财务情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状况的数据等资料,具体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报表附注等内容。这些资料主要为投资者、企业债权人、管理者以及其他人提供企业的经营信息,满足各方需求。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意味着所提供的信息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各方能否获取有效的参考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尤其是上市公司,其会计信息对中小投资者进行披露,会计信息质量好坏,直接关乎企业股票的价格,甚至关系整个资本市场的诚信和可持续发展,如我国的红光实业、琼民源、银广夏、珠江啤酒、五粮液等企业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美国安然公司的财务丑闻,印发了企业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甚至导致了企业破产,对中小股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披露非常必要。现实中,受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会计信息会受到人为因素、利益关系的影响。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种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二、国内外企业公司治理比较

有学者定义公司治理为,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是协调兼顾各方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强调实行事前监督,进行直接控制,包括股东、董事会、职业经理层和监事会;外部治理亦为间接控制,主要是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与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外部市场治理机制,政府监管部门对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监管治理机制,以及对信用评级、财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信用治理机制等实现对各方行为的约束和利益的维持。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同等重要,相互作用。本文将着重研究内部治理结构,并从外部治理提出建议。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国家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法制化建设程度的不同,在公司治理中的制度建设与各方利益的权衡机制会有所区别,比较有特色的包括日德治理模式、英美治理模式、亚洲家族式治理模式和我国的治理模式。其中(1)日德治理模式,企业资金来源以债务融资为主,银行作为股东直接参与公司治理,属于内部人,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股东的便利性优势,能够较好地履行股东职责,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实现对经营层的监控和制约。(2)英美治理模式,因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发达,企业通过公开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股权相对分散且流通性高,部分持股比例较高的机构投资者出于短期投资的因素,较少参与企业管理和监控,致使企业的经营层拥有较大的管理和控制权。为此设计了经理人股权激励等措施约束经营层。(3)亚洲家族式治理模式。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家族控制企业的现象较为普遍,家族成员作为董事控制董事会,董事会控制经营层。但面临优秀经理人流失,外部融资难等问题,正逐渐向侧重利用外部治理的方式转变。(4)我国的治理模式。相对而言,我国的治理模式存在中西合璧的特殊性,如与董事会平行的监事会制度,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以及国有企业的派驻监事会制度等多种形式并存,主要目的在于内部监督。目前经理人激励机制、股东外部监督等发展较快,以适应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发展。

三、上市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影响

(1)董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的机构,行使着较高地公司治理权利,其重要任务就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采取了独立董事制度,另外,国有上市公司还由国资委委派外部董事参与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决策。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的介入,对信息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独立董事为例,当前,国内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以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主,多半是兼职从事独立董事工作,并且从公司获取报酬。所以,会有比较尴尬的情况是,当需要举手表决投赞成票时,独立董事就被推向前台,而且多半会获得支持投票,公司经营层以与独立董事的良好关系,总是能够获取支持。还有一点,独立董事提出的建议意见并不能获取足够的重视,因此挫败了独立董事的工作热情。最终结果就是独立董事沦为了花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经营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经营层掌握着企业的实际运行权利,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主要力量。从人角度来看,经营层即经理人与股东之间存在天生的矛盾。为了维持职务消费、高收入和好的业绩,经营层可能会做出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管理决策,急功近利,甚至滥用掌握的权利,编制虚假会计信息则是掩盖其目的的常规性处理方法。国有上市企业中,就存在经理人任期结束后,企业经营情况急转直下的案例。为此,制定对经营层的合理考核就非常必要,考核中既要对其获取的成绩给予足够的激励,也要对其造成的损失给予严厉的惩罚。

(3)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股权结构是企业产权的基础,也是构建企业管理层、决策层的基础。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有多种股权结构,法人股、国家股、流通股、限制流通股等等,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性产物。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大股东一权独大,中小股东利益难以确保。中小股东难以直接参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对企业信息掌握不充分。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有操控盈余、粉饰报表等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这种行为既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也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4)监事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监事会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应该是具有监督作用的,但实际运行中,监事会充当了盲人的眼睛和聋子的耳朵的角色,对经营层、董事会存在的某些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应有的监督职业素养。在许多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中,监事会完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在沦为投票机器的同时,充当了会计信息造假者的帮凶。提升监事会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其监督功能,应该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四、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为更好地平衡大小股东之间、经营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并尽可能减少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建议从如下方面予以改进:

(1)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董事要在人际关系、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企业的经营层保持绝缘,规范独立董事的管理和考核,建立统一的独立董事市场,加强独立董事的流通性,确保独立董事的工作积极性和独立性。

(2)完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健全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二是巩固财务的独立性。这样可以在职业经理人与会计信息间建立一道防火墙。

(3)改进监事会的职能与运行方式。对于监事会的监管手段需要进一步明确,对其参与公司监督的职能要进一步巩固,增加小股东在监事会中的成员比例。

(4)增强上市公司股本的流通性和改进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增多,意味着更多地中小股东能够认购企业的股票,增加中小股东的占股比例,提高话语权;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避免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与大股东联合进行会计信息造假。

参考文献:

[1] 吴丹.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2] 康洪艳.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基于2001-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4).

[3] 王海涛.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广大学者对公司治理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本文所讲的公司治理取其狭义的概念。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关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内部治理(李维安,2002)。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互关系

委托关系的存在,是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产生的基础。但两者所处的关系层次有所不同。公司治理是以公司最高层的委托关系为基础,即所有权人与经营者之间,涉及的多是法律方面的问题;而内部控制的委托关系基础则处在公司各个不同层级之间,如高层管理者与中层管理者,底层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等,更多的是公司内部管理上的问题。

从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角度看,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环境要素,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基础,推动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而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讲,内部控制既是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又对公司治理执行情况起着监督和评价作用。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应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设计与有效执行,也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由此可见,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两者有着促进公司价值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共同目标。要使企业更好的发展,应当将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考虑,使两者的作用在成本效益原则下发挥到最大。

二公司治理下内部控制的完善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应该综合分析自身经营目标权责分配、社会与经济法律环境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使所有者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首先,要注重组织结构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制约与保汪。即确立董事会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及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将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实施的有效性和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的监督与评价。其次要从组织文化的角度,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形成。注重提到职工的技术与道德素质,努力培养企业的组织文化使内部控制在和谐的环境下有效地实施。此外,企业还应注重从权责分配、内部审计等方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在完善环境过程中不但要面面俱到,更加要突出重点。

(二)加强对资金运动的控制

企业资金运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对资金运动最有效的控制方式就是预算控制。企业内的各部门应该严格依照企业的资金预算,进行自身的经营活动。首先,企业应从方法程序、人员的方面为预算的编制及预算的质量提供合理保证。其次,企业应该更加注重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要对预算的审批、修改等实行严格的权限限制,以保证预算的稳定性与权威性,为资金运动控制提供坚实的控制保障。此外,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资金运行评价系统也是必要的。对企业一定时期的资金运行效率、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资金运动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

(三)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能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与效果。首先,依照内部控制全员参与的原则,确立企业的经营目标。使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有机会参与目标的制定过程,提高员工完成目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减少内部控制执行的阻力。其次,实行经营者持股机制或者股票期权制度。它将是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寓于企业的长期利益之中,使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趋于一致,既能激励管理者采取维护与加强内部控制的作用,又能约束管理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减少企业的成本。

(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一个完善的体系离不开有效的评价机制。要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两个方面,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首先,要进行自我评价,就必须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为基础。利用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找出内部控制的漏洞,从而对其进行调整。其次,要建立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制度,其是对内部控制以及评价情况的一种反馈。目前,大多数企业都采用内部控制报告和自我评价报告的形式,其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再控制,从而加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意识。

三结束语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股东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从经济危机的本质原因看公司治理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向利益相关者理论转变

收录日期:2012年4月19日

一、研究背景

2007年以来,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拖欠率大幅上升,引发了次贷危机,并进而爆发了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同时,这场金融危机对各国实体经济影响严重,使各国经济增长出现急剧下滑,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二、探索金融危机本质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基本矛盾表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工人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即生产与市场的矛盾。马克思认为,“三个主要事实的发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快速发展并不断激化。“三个主要事实”是:其一,“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其二,“劳动本身由于协作、分工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而组织成为社会的劳动”;其三,“世界市场的形成”。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少数的资本家占有社会上大量的生产资料,同时快速发展的生产力所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也为这些少数的资本家所有,与之对应的却是广大雇佣工人不断萎缩的社会需求和消费,这种生产不断扩大和工人消费水平持续降低的并存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生的异化与扭曲。正如斯威齐指出的,资本主义存在着消费品生产能力的扩大快于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这种固有的趋势。一旦产品的供给普遍超过了工人的有限消费和需求,经济危机就有可能爆发,当一旦劳动人民无力购买这些生产出来的商品时,资本家要实现剩余价值的愿望就要落空,那么再生产也就变得更加困难。

三、股东利益最大化及其缺陷

在劳动与资本这两个基本生产要素中,为公司提供物质资本的“资本家”的权利是资本所有权,为公司提供“劳动”的雇员的权利只是一种对资本运用的他物权。由于所有权支配他物权,所以在法律上便确立了拥有所有权的股东地位的至上。股东本位成为公司法的重要原则之一。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的出发点。为了确保股东利益的实现,传统公司法设计了一系列具体机制,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得以确认与实现。但是,这样以股东利益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加大了提供资本的资本家和提供劳动的雇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出现两极分化,法国总理利昂尔·若斯潘在1998年9月《新观察家》周刊上曾发表文章指出:“资本主义从14世纪开始产生以来,尽管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现在正向全球化演变,但它始终保留了自己的致命弱点:一种为赚钱而赚钱的本性。”股东利益最大化,只把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正是由于“为赚钱而赚钱”的本性没有改变,故而在当今美国社会中,贫富两极分化依然严重。一味的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如此一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首先,资产阶级同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极为悬殊,资产阶级同普通劳动者收入差距几乎一直悬殊;其次,资产阶级同普通劳动者的财富占有极不均衡。

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模式,依然是资本家压榨劳动人民的本质没有变,一方面资本家通过公司生产的产品而获得剩余价值,大量的财富聚集到了少数的资本家手中,此时,资本家们遗忘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生产的产品是用来消费的,他们得到剩余价值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消费者来购买这些产品,大量的消费者不是那些占有少数财富的资本家,而是提供劳动的公司雇员,但是由于公司是以大股东的利益为导向,大量的财富已经到了大资本家手中,正如上文所说,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只拥有少量财富的普通大众已经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去消费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消费品生产能力的扩大快于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这种固有的趋势。一旦产品的供给普遍超过了工人的有限消费和需求,经济危机就有可能爆发。因此,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公司治理并没有避免促使经济危机爆发的本质因素,这样的公司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公司应当考虑到更多人的利益。

四、公司治理需要关注社会成员的利益

公司的社会性越发凸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公司的原始面貌,包括“企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今,企业经济力量的急剧增长使得企业行为对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群体产生了巨大影响,原本平衡的顾客关系、雇佣关系、社会关系越来越向日益强大的企业倾斜。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和资产的膨胀,公司日益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股东只关心狭义会计意义上的公司利润,对社会及社会成员的利益则漠不关心,对社会危害欠缺必要的道德责任。鉴于此,股东利益最大化是股东的最佳目标,但并非是公司的最佳社会目标。随着公司社会属性的凸显,公司治理中必须辅以社会和道德责任标准的制约。公司不再仅仅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也不再仅仅是股东手中谋利的机器,这种现象也早已引起学界的关注。

公司的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凸现于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已不再允许企业片面地追求一己利益,而必须在与经济社会的协调,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使整个社会成员获得利益,更加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社会对企业的普遍要求。公司治理理论出现了突破和扩展的趋势,即公司治理的中心不仅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由此引出了关于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相关利益者理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理论思潮。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可以影响到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实现的影响的人”都可以称为相关利益者。股东只是相关利益者之一,供应商、客户、雇员、股东、社区以及管理者也是在公司中拥有利益或具有索取权的群体,所有这些具有合法利益的个人或群体都应该得到公司利益上的好处,没有哪一个人或哪一群人的利益和好处要比别人占先。为此,相关利益者理论认为,现代公司是由各个利益平等的相关利益者组成,股东只是其中的一员,从而否定了公司是由持有公司普通股的个人和机构“所有”的传统观念。供应商、客户、员工等也提供了专用性的投资,员工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人力投资。公司不是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治理和管理着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因此,企业是所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管理者是这一组总契约的人,而不仅仅是股东的人。管理者不仅仅要为股东、还要为公司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服务。所以,公司治理从本质上说是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制衡关系的有机整合,应该考虑到各方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相关利益者公司治理的目标是最大化整个公司财富创造的潜能,而不仅仅是为股东最大化财富价值。因此,治理制度将相应的决策和控制权授予相关利益者,“坚持公司应该为所有的相关利益者服务的观点,而且契约安排和治理制度还应该被设计用来分配控制权、回报和责任给这些相应的相关利益者,即那些贡献了专用化投入的企业参与者。

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优点

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的优点:首先,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模式强调了合法性、权威和责任的平衡。罗伯茨和米勒认为,民主社会中公司享有巨大权利,但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否则就失去合法性和可信任性。因此,公司在合法性、权威和责任之间必须达成平衡。其次,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模式注重制度系统的内在平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的特征和方式要受到制度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公司治理属于一种制度安排,它同样要受到历史文化、法律规章等制度环境的影响。制度因素(包括法律环境、产业规则等)对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中的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因为,正如鲍威尔指出,制度模式影响了什么是合法的行为,道德合法性与一套宽泛的、社会的、标准化的判断和价值观紧密联系,这些判断和价值观能增进道德合法性,并推动社会福利。这样,随着社会环境对道德合法性的关注,组织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以提高其对社会道德标准的认同。

利益相关者治理考虑到了社会成员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这与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模式是截然不同的,从马克思分析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的角度来看,考虑到社会的成员,而不是仅仅少数的资本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福利,这比所有政府的福利政策都更有效,真正提高了大众的购买力,此时,有效需求加大,自然缓解产品供给过度,这正是对资本家和社会大众都有好处的模式,能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危机的爆发。但是,利益相关者理论也有其自身的弊端。

七、利益相关者理论存在的缺陷

相关利益者公司治理理论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取代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主流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分散了企业的经营目标,除了经济上的目标以外,企业也必须承担社会的、政治上的责任。这很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企业办社会”的僵局;(2)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过于宽泛,利益相关者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虽然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划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但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探讨和假设阶段;(3)由于利益相关性理论本身的不完善,很难实践。

八、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实际上是经济理论中早已论述的东西。因为对公司而言,善待员工、向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供应商长期合作、偿还债务并培育良好的社会剩余都是股东长期利益之所在。从长期来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与协调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冲突。为了股东的长期利益运营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必须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只有这样,公司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沈艺峰,林志扬.利益相关者理论评析[期刊论文].经济管理,2001.8.

[2]朱志雄,程瑶.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启示[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2008.3.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机制的正常发挥是公司制度得以较好发挥作用韵中心课题和重要保障。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关系到公司长远发展与广大股东利益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加强董事会的治理。

一、公司治理内涵与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运用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通过科学合理、适时调整和不断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促使其民主合作,最终实现各方合法权益的最大化。人们多从狭义和广义的两个方面界定和理解内涵非常丰富的公司治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雇员以及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利益群体,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各方面的利益。

(二)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机制的正常发挥是公司制度得以较好发挥作用的中心课题和重要保障。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董事会作为公司法人财产权主体,行使经营决策职能和对经理人员的评价与监督职能,因而其有效性如何,是关系到公司能否长远发展与广大股东利益好坏的关键所在。董事会的质量是决定一个公司未来业绩好坏和股权回报的重要指标。

(三)实证角度董事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不同性质的控股股东对董事会治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民营企业在多数方面做得都较好。控股股东为外资企业时,董事会治理指数平均值较低。这和我们平时所想象的有些差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外资机构由于一些客观地理、文化因素而难以真正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去。民营企业则不存在这种问题,且运作体制灵活,故此治理状况较好。因此,公司治理改革中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不要盲目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同时应积极培育和引进民间机构投资者。

二、董事会治理的具体措施

上面主要谈到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下面就主要谈一下具体怎样治理董事会。

(一)不同模式的董事会及其治理

1.单层模式及其治理。单层制的董事会由执行和独立董事组成。这种董事会模式是股东导向型的也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治理模式,美。英、加、澳大利亚和其他普通法国家一般都采用这种模式。

单层董事会特点强调股东权力,在没有明确区分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的英美公司法律规制体系中,单层董事会重决策、经营而轻监督职能,有利于中小公司发展。

2.双层模式及其治理。双层制董事会一般来说由一个地位较高的监事会监管一个代表相关利害者的执行董事会。这种董事会模式是社会导向型的,也称为欧洲大陆模式,德国、奥地利、荷兰和部分法国公司等均采用该模式。

3.网络模式及其治理。业务网络模式(business snetwork)或者说日本模式,特指在日本公司中的治理结构。日本公司治理的特点是,公司之间通过内部交易、交叉持股和关联董事任职等方式形成正式的网络关系。

区分三种董事会模式的基本依据是治理机制方面的差异,即决策职能、监督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关系。当监督是董事会的基本职能时,双层制的董事结构就产生了,而当执行职能更为主要时,单层制的董事会更符合这一要求。

(二)董事义务与公司治理

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必须完善董事会治理,而要完善董事会治理,就必须加强董事的义务,在这里,笔者主要讨论从立法方面加强董事的义务。

1.增加关于董事权利的具体规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董事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比较明晰,而董事的权利则比较模糊,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往往只对董事会整体职权作出规定,而对董事个人则无具体规定,这样就会出现董事的义务多而权利少的现象,因此应在公司法中考虑增加董事权利的具体规定,体现董事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

2.制定关于董事行政处罚的专门规则。在董事的三种责任中,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运作要远远少于行政责任,而董事行政责任的规定分布于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由于我国目前关于董事处罚的规定非常零散,处罚的标准也不尽统一,有的规定是特定时期根据特定的情况而临时作出的,相互之间有的也缺少应有的街接和协调,使得我国目前的立法中对董事处罚的规定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在目前的状况下,可以通过具体的规则或者办法加以规定和实施,监管机关可以就董事的行政处罚制定专门的规则或者规定,使得在实际运作中更加易于操作,增加规则的确定性和透明度。

3.加强立法,对一些目前尚未规定的情况进行完善。例如,我国现行《公司法》并未规定董事的离任义务,这是公司法的重大缺陷。另外,《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到境外上市公司必备条款》等规范性文件中所规定的董事离任义务也显得较为零散,并存在若干缺陷,只有不断完善上市公司关于董事义务方面的立法,才能保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三、结语

公司治理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者为达成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治理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很多缺陷,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状况及其出现的问题,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会计数据记录的真实与正确,提高经济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而在企业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集体控制的活动,内部控制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它的完善程度是与执行成本相对应的,所以建立在成本基础上的满意程度也不可能达到绝对完善的目标。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企业在经过多年经营体制改革之后,依据相关政策、法规,结合自身管理的需要,相继地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监管制度、工作流程和内控体系。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我国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程序系统,在企业管理中仍然存在内部控制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股东大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二,董事会功能缺失,监事会监督不力,功能有限。

第三,缺乏激励措施,没有动力建立内部控制。

第四,控制环境不完善,没有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标准。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内部控制目标过于简单。内部控制的根本在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经营者往往只从经营角度出发而很少从治理层面来考虑,因而其更多的是关注合规经营目标,而很少关注经营效率目标。

我们应本着前瞻性原则及务实原则,不仅需要借鉴国际上有关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同时还需要考虑中国国情,立足于中国企业的现实,从企业系统整体以及公司治理角度出发,明确内部控制目标不仅应包括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和有效保护,企业的经营效率、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陛,还应该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等内容。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内部控制文化的支持。企业文化是员工依存于企业而存在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组合,是培养所有员工诚信和忠于职守的一种制度约束,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内部控制的执行提供优良的环境。然而,仅有企业文化,而忽视内部控制文化的建设,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影响。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实施控制过程的活动,如果缺乏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氛围,就可能使员工难以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的规定,从而导致员工缺乏有效地沟通,信息难以共享,这样便使内部控制的执行显得非常困难。

第三,企业风险意识不强,缺乏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计划规避了市场风险,而市场经济风险是处处存在的,如今许多企业仍然是计划经济决策方式,对市场风险没有充分认识,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只凭借管理者的感觉盲目地进行决策,最终会使企业灭亡。

第四,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但是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仍未形成“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原有的行政权力正逐渐减弱,企业独立的法人治理权得以落实,但离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一定距离,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还未真正形成。

第五,制定与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被明显弱化。从目前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都会按照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严格逐级逐层的制定控制环节和控制点。因此,从完备性来讲,已将内部控制从文字上和形式上做到了,但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地执行却存在明显的漏洞。如无人监督和难以落到实处,造成有章不循,有制度不依,处罚不严,使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被明显弱化,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另外,内部控制没有上升到公司治理层次,这样就无法防止内部人控制对所有者利益的侵蚀。

第六,监督机制不完善,内外部监督弱化。首先,由于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等级制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传统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只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单向的监督机制。监督被作为上级对下级的激励约束机制。当下级遵守规定且表现良好时,将受到上级的奖励;反之,当下级违反控制的规定时,将会遭到上级的惩罚。

上一篇:行政争议论文范文 下一篇:行政程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