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范文

时间:2023-03-22 06:02:18

公司

公司范文第1篇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检验医学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班就读的2009级78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年龄、性别、获得专科文凭的年限、供职医疗单位的性质、单位级别、数目、论文形式、的期刊等级,以及至今未的原因等因素进行调查。

二、结果

(一)学生基本信息基本信息见表1,学生的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28.4岁,拿到专科学历的年限为2~14年,平均4.3年,工作年限为2~20年,平均为7.1年。78名学生中,有82.1%(64/78)供职于公立医疗机构,有62.5%(40/64)供职于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和公司未计入)。

(二)情况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统计,见表2。已经发表过论文的学生比例为28.2%(22/78)。在已的22名学生中,工作年限为5~20年,平均15.4年,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的医务工作者中有的比例较小,在基层医院工作年限短的职工难度较大。近五年有需求的比例为74.4%(58/78),说明许多学生都有为了晋升职称而的迫切需求。因为有的需求,所以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哪个专业和临床基础检验领域进行,这也符合基层医院医学检验科工作的现状,大部分为一些常规的检测项目,而一些新的检测技术较少。

(三)与未发表原因分析进一步对已和未的学生进行原因调查分析,在成功的学生中,有81.8%(18/22)的学生认为成功发表的原因在于晋升职称的要求。而在未的学生中,有57.1%(32/56)的学生认为论文写作太难,不知道如何下笔,有32.1%(18/56)的学生认为,虽然晋升职称需求,但是自己还没有到晋升职称的时间。

三、讨论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成人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明显。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建立,对医学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成人医学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检验医学专业旨在提高中专起点或者专科起点的检验医学从业人员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主要为学历相对较低的基层检验医学从业人员,同时也为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成人检验医学高等教育授课的对象大部分来自各级基层医院,尽管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单位的骨干,但这些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医学科研理论和方法的训练,缺乏基础与临床科研的实践活动。

而目前成人教育只是局限于给定参考教材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医学论文是对医学领域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经过分析、论证、推测、总结后得出的文章。通过对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情况的调查统计,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医学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78名学生中有82.1%(64/78)供职于公立医疗机构,62.5%(40/64)供职于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和公司未计入),与其他研究调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专业学生来源于基层结果相近。因为基层医院接受到检验医学方面新理论和新检验检测方法机会相对较少,增加了他们的难度。本次调查中已经发表过论文的学生比例为28.2%(22/78),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22名学生的工作年限为5~20年,平均15.4年,说明虽然难度很大,但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还是可以的。此外,近五年有需求的百分比为74.4%(58/78),说明许多学生都为了晋升职称而有的迫切需要。因为有的需求,所以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哪个专业发表和临床基础检验专业发表,这也符合基层医院工作的现状。

在成功的22名学生中,有81.8%(18/22)的学生认为成功发表的原因在于晋升职称的要求,属于被动,这也说明外在的压力可以促进论文写作,这也提示医院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挖掘医务工作者的潜能,促进他们发表更多的论文。而在56名未的学生中,有57.1%(32/56)的学生认为论文写作太难,不知道如何下笔,有32.1%(18/56)的学生认为,虽然晋升职称需求,但是自己还没有到晋升职称的时间。这也说明需要对他们进行论文书写方面的指导。

有学者通过指导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来提高这些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借鉴。虽然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根据我校检验医学专业课程紧和任务重以及毕业生指导教师较少的现状,目前不太符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可以考虑该模式的采用。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构想也有报道,建议我校教学和培养主管部门将学分制引入到医学成人本科教育,同时将论文写作纳入学分的范畴,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进行论文写作,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们提倡各位授课老师在上课时,理论课讲授结束后,讲解一些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灌输一些科研思维,同时选用可能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可以写作论文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和实践,还可以对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讲解,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手段可能会对学生有所帮助。

公司范文第2篇

在已的22名学生中,工作年限为5~20年,平均15.4年,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的医务工作者中有的比例较小,在基层医院工作年限短的职工难度较大。近五年有需求的比例为74.4%(58/78),说明许多学生都有为了晋升职称而的迫切需求。因为有的需求,所以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哪个专业和临床基础检验领域进行,这也符合基层医院医学检验科工作的现状,大部分为一些常规的检测项目,而一些新的检测技术较少。与未发表原因分析进一步对已和未的学生进行原因调查分析,在成功的学生中,有81.8%(18/22)的学生认为成功发表的原因在于晋升职称的要求。而在未的学生中,有57.1%(32/56)的学生认为论文写作太难,不知道如何下笔,有32.1%(18/56)的学生认为,虽然晋升职称需求,但是自己还没有到晋升职称的时间。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成人高等教育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明显。成人医学高等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建立,对医学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成人医学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5]。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检验医学专业旨在提高中专起点或者专科起点的检验医学从业人员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主要为学历相对较低的基层检验医学从业人员,同时也为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成人检验医学高等教育授课的对象大部分来自各级基层医院,尽管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单位的骨干,但这些学生几乎没有接受过医学科研理论和方法的训练,缺乏基础与临床科研的实践活动。而目前成人教育只是局限于给定参考教材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医学论文是对医学领域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经过分析、论证、推测、总结后得出的文章[6]。通过对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情况的调查统计,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医学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78名学生中有82.1%(64/78)供职于公立医疗机构,62.5%(40/64)供职于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和公司未计入),与其他研究调查成人高等医学教育专业学生来源于基层结果相近[7]。因为基层医院接受到检验医学方面新理论和新检验检测方法机会相对较少,增加了他们的难度。本次调查中已经发表过论文的学生比例为28.2%(22/78),也说明了这个问题。的22名学生的工作年限为5~20年,平均15.4年,说明虽然难度很大,但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还是可以的。

此外,近五年有需求的百分比为74.4%(58/78),说明许多学生都为了晋升职称而有的迫切需要。因为有的需求,所以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哪个专业发表和临床基础检验专业发表,这也符合基层医院工作的现状。在成功的22名学生中,有81.8%(18/22)的学生认为成功发表的原因在于晋升职称的要求,属于被动,这也说明外在的压力可以促进论文写作,这也提示医院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挖掘医务工作者的潜能,促进他们发表更多的论文。而在56名未的学生中,有57.1%(32/56)的学生认为论文写作太难,不知道如何下笔,有32.1%(18/56)的学生认为,虽然晋升职称需求,但是自己还没有到晋升职称的时间。这也说明需要对他们进行论文书写方面的指导。有学者通过指导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来提高这些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8],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借鉴。虽然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根据我校检验医学专业课程紧和任务重以及毕业生指导教师较少的现状,目前不太符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可以考虑该模式的采用。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构想也有报道[9],建议我校教学和培养主管部门将学分制引入到医学成人本科教育,同时将论文写作纳入学分的范畴,这样可以督促学生进行论文写作,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们提倡各位授课老师在上课时,理论课讲授结束后,讲解一些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灌输一些科研思维,同时选用可能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可以写作论文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和实践,还可以对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讲解,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手段可能会对学生有所帮助。

作者:谢而付 蒋理 王芳 黄珮珺 潘世扬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

公司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档案资源;知识产权;文化;发展;作用

1 企业档案在塑造企业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档案是创新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反映出科技员工、科研团队的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大量的科技论文,成果资料大大地促进学术交流并有利于科学知识的积累,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因此,如何挖掘科技档案资源,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档案作为企业文化主要载体之一,是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适应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交流信息、互通情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工具和纽带。

企业档案提供利用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的传递过程。是企业文化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档案作为企业的宝贵财富,以其独特性在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方面,这一文化管理的理念开始逐步进入企业。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积累企业文化方面具有企业其它管理工作所不可替代的地位。

2 知识产权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产权具有显著的生产力特征,也是先进文化。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鼓励创新,并最终使知识产权的意识、战略思想以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体制融合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活动实施,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企业成员对知识产权文化的认同,也就是使知识产权工作成为从领导到管理层,从工程师到普通员工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知识产权文化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深化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已经成为推进知识战略的重要支撑。

3 充分挖掘科技档案资源是知识产权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工艺材料研究所是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专门从事拖拉机、汽车、工程机械等方面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的国有企业研究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为充分发挥企业档案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作用,我们采取了积极的探索。

3.1 管理创新与实践

针对科研管理忽视对科技成果、科技论文的管理、工作绩效缺少对科技的要求,自付版面费制约员工的主动性,申报专利、成果、缺乏激励政策等瓶颈问题,我单位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积极探索解决途径,采取“边思考、边实践、边建章、边完善”的循序渐进方法,逐步建立、完善成果鉴定、科技论文管理、专利管理新机制,并逐年提高专利申请、成果申报、科技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质量,从而带动科研管理工作的提升。

1)强化科技档案资源挖掘的重要性

明确“加强科技档案管理,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实施科技兴所战略重要举措”宗旨,要求所级领导、室主任及高工应在参与课题研究的同时,带头撰写和,所级领导每年至少发表两篇。凡属新立项或正在实施的课题,在立项之初或在实施过程中就应着手考虑撰写论文,并以论文的发表作为课题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且与薪酬、津贴挂钩,从制度上体现科技档案挖掘利用的重要性。

2)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科研文化氛围

根据科技论文创新性特点,着重将论文管理与专利管理有机结合,即,同一创新素材,在申报专利的同时,鼓励员工完成其论文的撰写,并在获取专利申请号后。如,在2008-2010年的3年间,共有15篇本单位发表的论文系取材于前期专利申报的内容。既可避免专利申报时的“新颖性”丧失,又可提升本单位的数量和质量。

3)建立事前审查和所内鉴定制度

成果申报、专利申请、前审查是确保成果、专利、论文质量、提高刊出率获奖率的关键环节。我们从作者资格、内容真实性、数据可靠性,以及是否、是否重复投稿、是否已申请(或授权)专利、是否符合规定的申报程序等对论文进行审查。凡须的员工,应填写《科技申请单》,并提供论文原稿,交科研办审查后方可投稿。凡以本单位为主完成的科研项目,论文第一作者必须填写本单位,这样既可维护研究所的自身合法权益,又可避免日后出现的不必要知识产权纠纷和署名争议,专利申请前由学术委员会把关,在防止泄密同时保护了知识产权。

4)确定科技论文的等级及编号

结合自身实际及刊物发行级别等要素,确定了论文四个等级,再依据论文篇幅的大小细分。

5)制定科技后的量化评定规则

量化评定规则是实施论文管理的重要手段,年初,由科研办对上年度发表情况按“期刊得分”和“作者得分”两部分实施量化评定。为引导员工向“核心期刊”投稿,并注重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论文,在得分规则中,特意加高了“核心期刊”及“第一作者”分值。

为鼓励独著和减少署名人数,若独著论文,员工“作者得分”除按第1作者得分外,还可兼得“后续第2第3作者”应得分数;若某篇论文两人合著,两员工的“作者得分”除分别按第1、第2作者得分外,还可均分“后续第3作者” 的应得分数。

6)采取版面费限额报销与节约提成相结合的办法

因版面费有的刊物收取,有的不收取,一些同级刊物,虽影响力相差无几,但收取的费用相差很大。我们采取“限额报销”与“节约提成”相结合的办法,予以解决。

凡员工发表的论文,版面费按规定金额报销,员工实际支付的版面费若高于规定限额,高出部分员工自付;低于限额按差额30%提成,作为节约提成费用奖励给第一作者。以此激励员工投稿时既关注有影响力的刊物,又要关注版面费收取多少,尤其是关注一些不收版面费的高质量刊物,员工还会主动与刊物发行单位协商,设法降低费用收取。如,以2010年为例,我单位有15篇论文版面费低于规定报销限额,仅此一项就节约费用10300元,依据规定,按差额的30%提取奖励金额3090元,分别奖励了13位第一作者。

7)建立科技的奖励机制

为进一步调动员工积极性,挖掘内在潜能,鼓励多出成果,我们制定了、申报成果、申请专利奖励制度。对上年度奖项、专利、情况进行评比,评出员工、室主任等各层次第一名,予以年终表彰和奖励,凡论文被 SCI、EI、ISTP收录,第一作者还将再次获得专项奖励。除物质奖励本单位还注重精神激励,包括定期行文公布员工的情况,公布排名,还通过单位内网公示,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助推作用。

3.2 实践后的结果与结论

经过管理创新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03-2007年的5年间,我单位在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总量共18篇,年平均发表量3.6篇/年。2008年起,量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年发表总量均超过2003-2007年五年间的发表总量,年平均发表量也由过去的3.6篇/年增长至39篇/年。由于管理导向作用,论文的质量也不断提升,如2011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1篇论文,比2003-2007年五年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9篇论文,其发表量提高了三倍。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一些未被要求的员工包括工人技师也纷纷加入其中,激发了创作热情。

通过档案挖掘、鼓励创新,不断完善有关知识产权制度,将知识产权等科技管理工作的激励纳入考核,将年度“四计划”(成果鉴定、、奖项申报、专利申请计划)与所内工作计划同布置同考核,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对中层管理考核KPI指标中,对在知识产权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同时,不断挖掘档案资源,从已鉴定的科研成果资料中挖掘专利,从2007年至2011年14个课题中挖掘申请专利52项,目前已授权33项。使工材所连续四年被公司授予“专利管理先进单位”“论文管理先进单位”,一个积极向上、有利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

我们的工作,尚处于起始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论文等级划分还没有直接引入SCI、EI、ISTP,每个等级权重分值分配不尽合理,学术会议论文未考虑划分等级,版面费报销限额、节约提成比例以及奖励金额缺乏适时的动态调控措施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近年来,工材所的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知识产权拥有量逐年攀升,从2007年到2012年底,累计申请专利89项,200篇,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得到提高,促进了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专利申请量以每年20%的增长率快速增长,特别是发明专利在一拖公司申请量中的比例占有突出地位,扩大了工材所的声誉,科技档案挖掘促进了知识产权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淑霞,张红梅,张秀平.浅谈企业档案与企业文化建设[C]//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2009.

公司范文第4篇

三管齐下,纠“不正”之风

当谈到过程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时,李志民认为,当前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是科研导向,第二是舆论环境,第三是具体措施。

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

“科研导向对整个学术环境影响很大。如果片面强调论文数量,本来一篇很好的文章就会给拆成两篇甚至三篇来发表。在一些硬指标的压力下,抄袭、剽窃论文等不端行为就容易产生。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他说,“近年来,教育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2003年教育部正式发文取消了对大学在SCI和EI的排名等,但是由于国家大惯性大,具体落实起来还需要有一个过程。有些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每年仍旧在排这个名次。”

他指出,评价一所大学或者评价一个教授,不能以的数量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而应该以产学研的贡献为主要评价指标。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评价的标准也不同。比如,在论文很少的时候,的多少确实可以反映一个教授的水平;论文多了以后,就又提出了论文的引用率、他引率、期刊的影响分子等评价指标。然而以前提出的这些指标都比较量化,容易导致个别人弄虚作假。所以,现在提出了以产学研的贡献为主要评价标准。就我国目前的基础研究能力和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而言,结合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考量一所大学或一个教授的水平高低,主要是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大小。具体评价指标就应该是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授权的专利数量、专利的实施与企业合作等。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国外同行加强交流也是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从2004年开始对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教授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情况进行统计并排名,包括每个学校有多少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有多少国际学术组织中的理事、国际会议上做过多少报告等。排名结果于每年的12月底向社会公布。

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舆论环境上,要引导科研人员围绕着‘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开展科研工作”,“比如说很多高校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那么如何建设呢?”李志民主任对如何建设一流大学予以详细地阐述,“一流大学有很多具体的标准,比如在学生来源、就业等方面,在学校教学大楼、科研实验环境等硬件设施上要一流,但是还有很重要的条件是一流大学中的教授必须是一流的。”

他认为,一流的教授要有四个标准来衡量――国际期刊上要有文章、国际会议上要有声音、国际学术组织中要有地位、国际大奖中要有名次。“这些只是基本标准,要想做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一流教授,还应有更高的要求。”他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国际期刊上不光要有文章,还要当编委,甚至要当主编、当编委会主任;国际会议上不光要有声音,还要被邀请做特邀报告;国际学术组织中不光要能当理事、当会员,还要能当理事长、副理事长,当学会主席、副主席;国际大奖中不光要有名次,还要做主要完成人。”

李志民还对学术氛围提出了建议: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应该有一个学术批评、学术讨论的氛围。“我们现在的科研氛围大多数是表扬。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种学报还设有读者反馈等一些讨论栏目。现在由于版面费的问题,学术讨论、学术批评的意见在学报上难觅踪影。再比如,现在项目验收的鉴定结论差不多都是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事实上,如果我们的科技发展真如鉴定结论评价的那么先进,我国的科技水平也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种一味表扬的风气有碍科技进步,对我们的学术发展非常不利。”

此外,他还指出了中一个常见问题:发表出来的论文都是经过修饰过的,都是一些正面的描述,成功的结果;而大量的失败事例却没有公开。“正是这些没有公开的失败结果才对科技进步有用,才可以避免再走弯路。如何让大家愿意把没做成功的事情公开,让其他人不再重复这样的错误,以免浪费更多的资源、时间和精力?从政府的角度,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来创造这样一种舆论环境,来鼓励科研人员把失败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采取措施,积极行动

“当然,要想使学术不端行为得到根本解决,不能光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要落实到行动上,在具体措施上下功夫。”李志民介绍了科技发展中心近年来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具体举措。

“科技发展中心设有自己专门用来评基金、评奖励的专家库;同时,也建了一个学风不端行为的黑名单,记录在社会上揭露出来并且经过仔细核实过的有学术不端行为的人员。凡是进入这个名单的人,在获得相关科研支持上会受到一定限制。比如说各种基金的申请、奖励申报中就作形式审查不合格处理。”“当然,我们也会定期更新这个库,我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公正地把一些有过不良行为的人记录下来,督促其改正,建立一个相对公正的科研大环境。”

此外,他还介绍了科技发展中心应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另一举措――创办“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搭建平台,打造学术新生态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创办的初衷是:搭建一个的平台,能够使新的科技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得到及时的交流;能够有效地防止论文在发表过程中的种种学风不正行为的发生,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

加快速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打破了传统出版物的概念,免去了传统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程序,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使新观点和新成果能够得到及时发表和推广,使科研创新思想能够得到及时交流。由于采取先发表后审评的方式,与传统期刊相比,要平均提前近一年的时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的科技成果能够提前这么长时间发表出来,其意义难以估量。”李志民介绍,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只要作者所投论文遵守国家相关法律,为学术范围内的讨论,有一定学术水平,且符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基本投稿要求,论文可在一周内。“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声明不要论文的版权,著作权属作者本人所有,且鼓励论文作者同时向其他学术刊物投稿,在现存的评价体系中不影响作者的任何利益诉求,因而使中国人研究出的科技成果,以最快速度在国内交流,可以改变现在中国人研究出的成果争先恐后地拿到国外去评价的状况。

“国外有没有类似的网站?”“在国外也有与此类似的网站,主要是纸质期刊的补充,期刊准备录用的文稿先在网站上发表,一般叫做预印本。预印本实际上和期刊投稿没有什么区别,在文章能够成为预印本之前,还是需要经过评审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比国外的预印本更加快捷。”

有效规避“不正”之风

“先发表后评审的模式,不但加快了速度,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过程中的不正之风。”他举例说:比如,某位科研人员有一篇很好的文章投到了某学报,发表之前需要请同行来先进行评审。这时不端行为就有可能会发生。如果评审者和被评者的研究进展相当,评审人就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要求被评者拿回修改。而评审人则可能会将其科研成果抢先在另一期刊上发表,这样最先研究出成果的那个人只能干吃哑巴亏。“这是传统过程中没法规避的问题。”

此外,由于是采用网上的形式,还对规避论文的抄袭、剽窃等行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的纸质版本,因为订阅量有限,看到的人很少,不端行为很难被发现。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发表的电子版文章,如果有抄袭、剽窃等现象就很容易被检索出来。”李志民透露,在开始做可行性研究的时候,还有很多老师担心在网上发表电子版论文会加重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作弊者只需拖拖鼠标就可以变成另一篇论文。但经过实践后发现,随着访问量的逐渐增大,其实监督力度会随之加大,抄袭、剽窃现象很容易被发现,这反而有效地规避了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和学术监督,“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于2005年11月21日正式开通论文评论的功能,注册用户可对在线的所有论文进行评论,与论文作者及其他用户进行学术交流。“另外,我们还制定了《在线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来规范作者的科技论文写作和发表行为。一旦发现有作者违反上述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将在查实其不良行为的事实后,在网上公开谴责,并取消其已在线发表的论文,收回刊载证明。同时将其列入有不良行为者名单,禁止其三年内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同时通知其所在单位,建议对其进行其他处罚。可以说,从2003年10月创办至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已成为了一个非常正规的学术网站。”

成为学术交流的主渠道

“我没有想到在SCI和EI收录国际期刊上会被中国科学家奉为如此的神圣。”李志民不无感慨地说,“其实SCI和EI对我国科技发展是一柄双刃剑。想想看,中国人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不是先在国内发表、在国内同行中交流讨论,而是先送到外国人那里去投稿、评价。等到一年以后,可以买到国外杂志的中国科学家才能看到。国家拿出钱来搞科研是为了什么?这种状况对我国的科研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不利,也削弱了我国科技界在国际上的影响。尽管我们鼓励和提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但任何国际合作都是要建立在对自己国家有利的基础上的。科学无国界是指自然定律无国界。但人是有国籍的,科研经费的来源、技术的使用范围等是有国界的,我们应该鼓励中国人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能够尽快地先在国内交流。‘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就为在短时间内快速交流新成果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当然,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可、观念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从以前纸质的学报等载体转变到现在的电子载体是需要一个认识过程的。不过,这个转变还是挺快的。”他高兴地说:“目前,已经有二三十所高校正式认可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论文可以计算完成工作量,可以作为完成课题结题,研究生可以毕业,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等等。这比预期的进展还要快一些。”

“其实,把文章发表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版面费。”李志民说,学报这种模式是一种商业的异化,也是一种科学的异化。科学家写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但用来交流的平台(如学报)却被出版商垄断。要交版面费、查找论文要订阅期刊,检索文章还要购买数据库。知识的贡献原本是科学家的,却让出版商垄断,并且还要三层收费,这显然不合理。因此,欧洲的科学家为了打破出版商的垄断,提出还学术本来面目。2003年始他们把三百多种学报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联盟,现在加入这一联盟的学报已经有两千多种,凡是投到这两千多种学报上的文章,只收取相当于一百美元的评审费,其他费用全免。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连这一百美元也免了,评审费由科技发展中心出。在网站上论文不收取任何费用,查阅、下载论文也不收取任何费用,是一个完全公益性的论文网站。这一举措将改变目前的学术出版系统和整个学术生态。”他自信地说。

“能保证一直是免费的吗?”记者追问。

“一直会是免费的。”李志民承诺,“网站是政府出资办的,是公益性的。当然现在我们也在思考自身如何良性运作。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可以发展学术的个性化服务。现在网站上每天收到的投稿论文超过一百篇,审查后每天三十多篇。按这样的发展速度,以后可能每天会收到投稿七八百篇。所以,可以按照某个研究所、某位科学家的具体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学术的个性化服务是可以适当收费的,这个费用就可以用来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行。这也是网站的一个发展方向。”

“技术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举例说,传统的学报好比胶片相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电子期刊好比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成为市场主流也就是五年的时间。五年前,传统的胶片相机公司还花钱刊登广告,攻击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不高、照得不清晰、冲洗贵、不方便等等缺点;五年后的今天,数码技术提高了,数码相机以前存在的缺陷解决了。胶片相机公司不得不顺应潮流宣布减小或停止胶片相机的生产。”

“您认为,不久后的某一天‘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样的电子学术网站会不会完全替代纸质的学报,就像数码相机替代胶片相机一样?”记者问。

公司范文第5篇

〔关键词〕CSSCI;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定量研究;科研成果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5.019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5-0079-06

关于图书馆学术或服务的机构属性定位一直存在分歧,甚至司步林[1]专门发文与程焕文先生进行学术与服务定位的辩论。笔者以为,学术也好,服务也罢,高校图书馆员致力于学术领域的探索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图书情报事业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实践机构,高校图书馆应该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阵地。在对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能力分析基础上,有效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图书情报学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实践上的延伸,还能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声誉,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作为数据源,结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本科院校图书馆发表的CSSCI源刊论文进行统计,对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能力与影响力进行分析。

1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定量研究综述

赵美娣,缪家鼎利用[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和维普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统计高校图书馆的作者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上2002-2005年发表的论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鄂丽君选择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来源,选定2004-2008年作为检索时间区间,选择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10种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3]为数据来源期刊,对高校图书馆产出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叶佩珍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对2000-2008年广西高校图书馆员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4]。黄娟等选择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学科信息门户(.cn)列出的国内(不含港澳台)305个主要高校的图书馆为样本进行研究,计算出每个高校图书馆的总被引频次和h指数,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5]。

从文献分析看,关于高校图书馆科研产出的研究在统计期刊上都只局限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忽视了高校图书馆在其他期刊上。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权威性索引数据库,在高校图书馆学术产出领域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21数据来源

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发表载体——学术期刊进行了科学量化评价,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6],CSSCI成为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展的规范性动力。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指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题录数据可以显示被引频次,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管理及评价工具。《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也是综合性的期刊论文数据库,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笔者选择这3种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采取信息计量学的方法,对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各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的均衡性,以期反映出这一阶段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水平及影响力,揭示高校图书馆及馆员的著述特征、科研能力及影响力。

22数据处理

选择CSSCI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选定2006-2010年作为时间段,在作者机构中分别输入“大学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进行检索分别获得6 334篇和3 319篇,共计9 653篇文献数据。由于CSSCI数据检索后,没有合适的数据库导入进行数据处理,因此,笔者选择微软公司的Excel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逐条处理排除非大学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的文献,再根据最新的大学合并情况把数据进行合并,获得论文的基本数据。从论文总体质量而言,CSSCI源刊具有代表性;从论文的影响力来看,《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由于巨大的论文收集量,作为引文频次分析源数据库更具有实际意义。从对检索出数据进行分析看,鉴于独立学院、成人高校、民办院校及高职高专类院校图书馆CSSCI论文处于绝对少数,因此,本文是针对公立本科院校图书馆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分析。在对文献分析过程中,对于一稿多投的文章,根据发表的时间归属到某一刊物。另外,院系图书馆也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一并计算在内。

3结果分析与讨论

31高校图书馆科研产出论文总量及期刊分布

9 653篇文献数据用EXCEL进行处理后,4 246位高校图书馆作者发表CSSCI源刊论文8 238篇,其中发表在图书情报类CSSCI源刊7 547篇,占总论文数的916%;其它类CSSCI源刊690篇,占总论文数的84%,分布在221种刊物。从年度分布来看,2006年1 582篇、2007年1 428篇、2008年1 605篇、2009年1 839篇、2010年1 784篇,整体上高校图书馆论文产出成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图书馆工作者学术研究领域的广泛性。表1列出最多的前21种期刊。在非图书情报期刊中,发表高校图书馆作者论文最多的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93篇)、科技管理研究(45篇)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4篇)。

从占期刊被CSSCI收录全部论文的比例来看,在2006-2010年连续入选的15种期刊中,高校图书馆的平均比例为284%。发表高校图书馆作者比例较多的期刊依次是大学图书馆学报(513%)、图书馆建设(481%)、图书馆工作与研究(472%)、图书馆学研究(464%)、图书馆论坛(435%)、图书馆(42%)、图书馆理论与实践(403%)。这说明高校图书馆作者更多集中在图书馆专业的CSSCI源刊,情报专业类CSSCI源刊相对较少。

35高校图书馆CSSCI基金项目产出分析

基金项目既为科学研究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也是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8 238篇CSSCI论文中,有各类科研项目基金论文2 053篇,项目基金论文比例达到了25%。CSSCI将基金项目分为9种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其它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其它部委基金项目、中科院基金项目、社科院基金项目、省市基金项目、其它基金项目。从论文受基金项目支持的结果来看,323篇论文产生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23篇产生于国家各部委基金项目、413篇产生于省市基金项目、1 196篇产生于其它基金项目、1篇产生于中科院基金项目。其中,有224篇论文产生于多个多层次、多部门的基金项目。

4结果分析与讨论

科学研究能力及产出评价需要质与量并重的评价基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因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首选的数据源库。相对于选择图书情报类中国核心期刊作为数据源而言,CSSCI能够关注到发表在其他高水平期刊的论文,发表在非图书情报类CSSCI源刊论文达到84%就是证明之一。笔者不认同将高校图书馆进行科研能力综合评价的研究,毕竟,高校图书馆绝大多数馆员从事业务工作,只有很少的图书馆内设专门的研究机构。由于各个高校图书馆受到所在高校科研政策、评价机制的影响,在非统一性基础上的排名并不具有太大意义。但是,简单的论文统计分析可以给我们大致的评价结论,本文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反映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图书情报科学研究领域的位置和贡献,也能反映出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和个人间的学术产出差异。

41论文发文量及其期刊分布特点

2006-2010年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CSSCI源刊论文为22 135篇,高校图书馆以7 547篇占据了34%的比例。这说明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力量,当然,考虑到高校图书馆3万多人的从业队伍,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产出还相当不足。从的期刊来看,除了以“大学”命名的大学图书馆学报外,中国图书馆学报(152%)、情报学报(102%)、图书情报工作(275%)发表高校图书馆作者论文比例偏少,表明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水平总体还偏低,在权威性期刊有一定难度。结合论文被引频次,大学图书馆学报既是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发表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期刊,也是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来源。高校图书馆参与创办的学术刊物比较少,在进入CSSCI源刊目录的20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中,仅有大学图书馆学报。在偏重反映图书情报学先进理论研究的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情报知识等刊物上的数量不足,反映出高校图书馆从业者可能更重视反映实践工作。

42论文多产机构及个人特点

从各高校图书馆发文量看,以985/211工程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具有整体上的优势。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5年发表CSSCI源刊论文超过百篇,其他大学也大多数为省部共建单位或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从地域分布上看,多产论文机构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比如广东省有5所、天津和江苏各有5所、上海和浙江各有4所。论文多产作者则主要集中在地方院校,比如郑州师范学院袁红军、新乡学院秦珂、江南大学吴薓年、河北师范大学马恒通等。在文献[2]统计的2002-2005年在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多产作者中,秦珂、马恒通超过20篇;安徽科技学院王玉林、淮阴师范学院施振宏超过10篇。4位作者在学术探索过程中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同时,也难得的保持了科学研究的持续性,这为高校图书馆致力于学术探索的业内同仁而言具有典范意义。

43基于被引频次的论文影响力研究

尤金·加菲尔德指出:“引文分析是科学管理的有力工具,通过引文分析可以了解科学史和科学结构,同样引文分析也可以用来评述科学期刊和科学家”。因此,论文被引频次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从笔者统计的多产论文机构CSSCI源刊论文的被引频次统计看,尚有144%的论文没有任何引用,对学术研究的贡献非常小。在篇均被引频次超过10次的机构中,上海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位居前三位;在30篇高被引频次论文中,985/211工程大学图书馆有21篇论文被引频次超过50次。表明国内高水平大学图书馆在图书情报学术研究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另外,从多产CSSCI源刊论文作者与高被引频次作者比较来看,高被引频次论文作者与多产作者间不具备相关性。

44科研项目对高校图书馆学术的支撑

公司范文第6篇

结果显示,我国检验医学论文数量逐年增加。1993-2002年5510篇,2003-2012年11649篇,论文数成倍增长。但2003年后每2年的论文数量差别并不大,都超过2000篇。2007-2008年数量为10年中论文最少的一个组别。

原因是“中华医学系列期刊”版权被万方公司整体买断,2007年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部分检验医学期刊已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虽然本文的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检验医学论文数量的真实情况,但不影响论文数增长的态势。

2检验医学、临床检验、检验科等是检验医学研究的主要关键词

从表1可看出,医学检验、检验科、临床检验、检验医学、质量控制是我国检验医学论文使用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证明了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关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某种疾病或某种检测方法的关键词逐渐减少,如脑脊液、军团病聚合酶链应、糖尿病等;而质量控制、教学改革、管理、实验室、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等与检验医学相关的关键词比例逐渐增多,说明检验医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研究层次和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

3临床医学、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和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是检验医学主要的研究领域

临床医学、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和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研究论文数量占前20个学科论文数的69.57%,说明这3个学科是检验医学研究最主要的学科领域。从表2还可看出,进入21世纪后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论文超过临床医学跃居第一,表明检验人员更加关注与检验医学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规范的研究。

预防医学在20世纪70年代未进入前20个学科领域,而80年代就进入了前4位,反映了我国预防医学已经进入了靠科学仪器检测的量化监测阶段,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生物技术发展到分子水平,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可否认,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预防医学和卫生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将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检验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公司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技攻关项目 主题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N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4-060-02

为促进山西省科研事业的发展,山西省财政设立了科技专项资金,资助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科技厅管理的科研项目在资助范围和资助金额上都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增加,同时形成了严谨的立项申报、评审与成果鉴定的完整体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与示范意义,对山西省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山西省科技厅管理的科研项目包括科技发展计划、基础研究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软科学计划等项目,管理部门涉及工业处、农业处、基础处、计划处、条财处、政策法规处等部门。

国内目前的项目分析,基本上涉及技术项目、风险项目等建设项目。对基金项目的分析,学科上仅涉及图书情报学领域的分析,内容上仅涉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分析。对省级基金项目的分析从发表的文献来看还没有出现。

本文立足于山西省自然基金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研究人员、研究主题、发文情况、合作研究情况作了实证分析。

一、项目研究人员

1.核心作者的单位和学科分布分析。通过整理2000年到2005年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发表的科技论文,来研究项目核心作者。核心作者是指在某一学科研究中造诣较深、获得科研成果较多的学科带头人。对58篇论文的35位第一作者进行统计确定了核心作者。根据普莱斯公式,m=0.749根号下Nmax(m位杰出科学家中最低产作者数,Nmax为杰出科学家中最高产作者数),可知m=0.749根号下5=1.7,也就是说发表2篇以上论文的作者可以看作是自然基金项目的核心作者,表1仅列出数在2篇以上的作者姓名。

2000年-2005年山西自然基金项目,共58篇,共涉及第一作者35位,其中,在两篇以上的第一作者有9位,共被收录24篇,占论文总数41.37%,只有一篇的第一作者有34位,占论文总数的58.62%。高产论文作者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其主要学科分布为:化学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农业基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2.第一作者年龄分布分析。按照山西省自然项目发文第一作者出生年代及发文总数进行归类,列出表2。

从第一作者的年龄阶段,可以看出,自然基金项目立项完成人员的第一作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大多分布在60年代后出生的中青年,占第一作者总数的91.42%。提示山西省自然基金项目完成趋于青年化。

3.合作论文分析。合著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某学科领域内或关于某一主题合著论文的数目与论文总数之比。合著率越高说明该研究领域的合作化趋势越强。研究论文的合著情况,一方面可以反映论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该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点以及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上表是关于2000年-2005年,山西自然基金项目收录论文作者合作情况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论文总数为48篇,2人及2人以上合作(合作者最多的6人)的论文有48篇,占论文总数的97.71%,其合著率很高。这说明涉足领域较广,合作研究较多。其中2-4人合作研究的较多(41篇),占论文总数的85.41%,有些作者合作次数较多比如赵兴和王玲合作3次。而单个作者独立完成的项目没有。而且纵观近五年来论文合作度的变化,可以看出,在自然基金项目立项的起步阶段,合作程度相对较低些,随着自然基金项目的开展,合作度不断增加,相互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4.职称分析。自然基金项目研究人员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2人,助教2人,其他8人,高级职称占有绝对优势,除了高校职称外还有其他职称存在,说明与其他机构合作得比较密切。

5.学历分析。在所有发表文章的作者中以硕士、博士为主,硕士22人,博士10人,可以看出该项目研究方面投入的人力学历还是比较高的,基本上没有本科生。

通过对作者分析,还可以看出合作者相对较多,大部分项目都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独著的很少,许多文献是以合著的形式发表的,个人名义的研究成果较少在期刊中发表。

二、主题分析

通过主题分析,可以看出自然基金项目的主要立项方向,表4列出科技攻关项目发文所属中图分类号、主体及发文总数。

首先,在化学工业方面的文献数量是最多的,提示对化学工业已经开始重视了。其次,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综合性农业科学的研究也不可忽视。文献数量相当,在近几年内发表文献8篇。

三、合作发文分析

统计作者为同单位并且合著的2篇以上的机构,其分布如表5所列,由表5可以看出,中北大学居于第一,合著论文16篇,太原理工大学居于第二,合著论文3篇,其余机构均为2篇。

统计作者为同省不同单位并且合著3篇论文以上的机构,其分布如表6所列,通过表6可以看出,同省之间的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是有的,但是数量不是很多,集中在1-3篇之间。

统计作者为不同省不同单位并且合著3篇以上的机构,主要是: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华北工学院四所大学,每所大学各有1篇论文。

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同单位合著论文所占比例还比较大,其中同单位合著2篇以上的合著论文数达到29篇;同省不同单位合著的合著论文13篇;不同省合著的论文1篇以上的合著论文仅有1篇,仅同吉林省,黑龙江,北京市,云南省合作过,仅一次,说明我省与外省的合作还比较少。

四、项目申请及完成情况

1.项目周期。从表7可以看出,自然基金项目的完成周期多集中在2-4年,完成文献发表了41篇。提示项目从申请到完成大都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2.发文期刊分析。通过对出处的载文量分析,可以大致确定查找项目资助发文的主要媒体。在所统计的文献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共16篇,占总数(33)的48.48%,由表可以看出文献比较集中地发表在专业或行业期刊上,而且大多发表在非核心期刊上。

3.合作研究分析。为方便统计,将的单位分为以下几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公司、企业,其它。

山西自然基金项目完成的机构,1所机构完成的项目为24项,2所机构合作完成的项目为17项,3所机构合作完成的项目为1项。一所院校或是机构独立完成的占总项目的50%。

通过表9可以看出:许多高校之间研究合作项目,而且不少高校研究所研究课题是自然基金资助项目,其中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都是由相关的研究院。

可见,高校是自然基金立项的主要机构,而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三所大学更是遥遥领先其他研究机构,表现出较强的学术研究实力,在自然基金立项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获奖情况分析。根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研究成果,在山西省获得科技进步奖项的情况,进一步分析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的完成情况。

从基础类项目获奖情况来看,2000年-2005年获奖的是编号为2004-1087和20031073的项目,只有2项;从应用研究类项目获奖情况来看,2000年-2005年获奖的是编号为20051015、20051090和20021041的项目,共有3项;基础类和应用研究类加起来为5项,年均获奖不到1项。与自然基金项目的立项情况相比,获奖的比例是比较少的,表明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文为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07041022-02)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潘杰义,刘西林.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优选决策模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

2.朱红,王素荣.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北京:中国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3.山西省科技厅数据查询,www.sxinfo.省略/xxfw/list.phpcatid=63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公司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课程设置;撰写形式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1-0132-03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手段,还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模式的新生力量,主要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论文反映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水平,关系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独立学院都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课程设置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与母体学校相区别的设置,但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却多半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尤其是文科语言类的专业,依然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存在。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与应用,但在毕业论文环节又绕回到了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状态,此种矛盾不仅困扰了众多的学生,也令许多论文指导老师一筹莫展。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较常见的问题有:科研经验不足、科研兴趣偏低、选题困难、难以创新等。论文指导老师抱怨较多的方面则是:学生逻辑论证能力差、阅读量太少、科研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度不高、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不够等。从师生两方面反映的困难不难看出,诸多问题的存在与课程设置、学习过程中缺乏与撰写学术论文相应的支撑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与培养过程中重实践与应用的模式不匹配。为此,相继有学者对独立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展开研究。在知网的搜索显示,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文章,以“独立学院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论文有22篇,时间段集中在2008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为3.6篇。而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有关论文为3篇,研究角度集中在写作过程调查、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有青年学者提出以配音讲解作品替代学术论文的做法。[1]147-150也有学者认为毕业论文要与社会接轨。[2]123甚至还有学者对毕业论文与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讨,主张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实习、就业紧密相关外,还提出学生可用外语类职业资格证书、部级竞赛获奖证书等方式申请免撰写毕业论文。[3]99-102与此相对应的,公立院校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进行研究的论文则高达上万篇,时间也要久远得多,有专门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如《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4]84-87,也有专门针对文科专业的,如《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5]110-112姑且不论独立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事物,但相关研究论文绝对量较少,是否就意味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的重要性偏低,必要性不具备呢?答案是否定的。课题小组以南国商学院英语类本科专业2013届、2014届和2015届连续三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重点校级课题中所采集的有关数据显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研究设计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结合学校英语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现实情况,提出改革的方案,进行改革实践,推动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科学发展。据此,特拟定了如下研究内容:一是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二是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三是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其他形式的毕业设计是否感兴趣,具体做法包括: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

三、项目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为期三年的试验实践的方式进行,最终通过分析试验和调查问卷数据,得出研究的结果。

(一)研究过程

1.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学校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可见,在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总体上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期望。2.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2013届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三年级之前阅读和写作课程分别开设了两个学期,之后再无写作课程。也就是课程设置中并无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课程,但学生毕业之时要求撰写毕业论文。2014届和2015届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阅读和写作课程依然在低年级各开设了两个学期,但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均开设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这意味着学生刚开始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就要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了。此外,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论文指导老师的职责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等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撰写学术论文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唯一形式。显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毕业检测形式不匹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3.开展毕业论文改革实践。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在毕业论文论文撰写阶段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论文撰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是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凡是在本学科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译文的,且文章字数与毕业论文字数相当(约5000字),无论文章使用的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只要在答辩前出刊,均可直接参与全英文答辩。选择公开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内容要素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有较大不同,内容有“拟撰写字数”、“论文内容概要”、“拟发表刊物等级”和“进程安排”等方面。计划书通过后,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最后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允许参与答辩。二是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能够胜任不同文体文本的笔译、口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翻译是毕业生必备的技能,鼓励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无疑具有很强的职业预备性。翻译资料的方式可以是中译英,也可以是英译中,原始翻译资料的总字数需达到3000字以上。译文被公司采纳的学生,需结合翻译实践撰写2000字左右的全英文论述文章,经论文指导老师审定合格后,可以凭借书面的采纳证明申请参与全英文答辩,答辩时还需提供翻译原件和译稿。选择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要素有翻译类型选择“英译中/中译英”、翻译字数选择“1500字汉译英+1500字英译汉/3000字汉译英/3000字英译汉”、“拟翻译的内容概要”和“翻译公司的相关信息”(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三是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商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近年来对毕业生就业开展的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从事与市场有关的工作。因此本项目提倡学生结合专业实习撰写有关的调研文章或论述文章,且字数、文章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时,经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视为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参与全英文答辩。在此过程中,选择撰写调研报告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与撰写普通学术论文相同,但要求学生通过制定调查问卷,收集下翔实的数据,文中就调查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且调查问卷需附在正文之后,供答辩小组成员参考。四是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通过适度的问卷调查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也是比较贴近实际、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对三届毕业生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在导师的指导下,大量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类似的选题如:《英汉广告幽默文化对比》《中美灾难文化价值观异同》《中美商务谈判文化风格差异对比》和《中美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等。事实上,这些选题被学生认为易于撰写,并且完成得较好。五是告知学生还可用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替代毕业论文的撰写。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设计,字数、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经审定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形式均可由学生开展。如与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相当的有主持或者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参与翻译实践相当的有参加省级(含以上)口、笔译大赛并获奖;通过部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等。视具体情况,由学生提出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审定合格的,均可视为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

(二)研究结果

1.改革实践数据统计。2013级305名毕业生中,有4人参与了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3%。2014届200名毕业生中,共有42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7人在公开刊物,占毕业人数的3.5%;35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1%。2015届290名毕业生中,共有66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2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占毕业人数的0.6%,51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6%,15人进行调查研究,占毕业人数的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3.3%。三年的数据表明,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绝对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由于2015届为学院迄今为止毕业生人数较多、参与毕业论文改革人数最多的年级,故选择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问卷以不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的形式,就“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无必要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撰写方面遇到何种问题?”,以及“最希望以何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等十项内容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普遍承认完成毕业论文是必要的、的确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明显帮助;但资料贫乏、科研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跟不上和难以创新凸显了教学与检测的不对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确需要进行改革,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的全面对接;有学生认为实践能力远比科研能力重要,学校需要对所开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改变以对接毕业论文改革。且不论学生看问题有无偏颇,从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考察来看,学生要求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对接的要求无疑是正确的。3.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反馈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的学生均是使用中文撰写,虽然答辩时使用的是英文,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其使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是否要求学生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全英文的文章还有待进一步商榷。第二,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反馈,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所翻译的译文初稿水平并不能达到相应要求,都需要指导老师的大力修改方能达到公司期望的水准。虽说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但指导老师认为译稿的最终水平并非学生真实翻译能力的体现。如果委托公司借此聘用学生担任正式的翻译,日后在无教师指导下的翻译水平能否保证还有待考证。第三,暂时还未对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进行实践研究,也没有学生提出相关置换申请。课题组成员认为,毕业检测的形式应该没有穷尽。从研究的结果中发现,对于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的独立学院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而言,虽然更看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恰当的科研对于提高其综合的语言能力和研究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关教学与检测对接问题的探索,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展研究,也需要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方面积极改革,更需要对不同形式的毕业检测进行利弊分析,力争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相一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一致,在校学习与求职就业相一致,最终实现毕业论文撰写形式多样化、方式合理化、效果显著化的目标,提高独立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庆,黄运婷.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奚道同,等.民办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

[3]王淼.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海外英语,2014(6).

[4]成强,张奇惠.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

[5]谢雪.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6).

公司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校;科技统计;科研管理;影响作用

科技统计是统计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广义而言,它是对某一个国家、地区或部分科技技术活动规模、结构和功能进行连续的年度数量测量。科技统计的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对科技活动的现象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以取得数理上的具体认识[1]。高校科技统计是高校科技处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是通过对高校科技规模、水平、结构和效益等方面的定量测试,不仅能反映本单位目前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发展趋势,而且是学校制定科技政策、确定学校工作重点和发展规划的科学依据。因此,搞好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2]。

一、高校科技统计的内容和任务

1、科技活动人员情况

科技人员指高等院校在册教职工在统计年度内,从事教学、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工作,以及直接为上述工作服务的教师和其他技术服务人员、辅助人员,除此之外,还包括本年度从事科技活动累计工作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外籍和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与访问学者。科技人员按年龄、性别、最后学历、职称、所属原学科分类统计,其目的是了解各校科技活动人员年龄、学科分布比例,结构是否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大小[3]。

2、科技活动经费情况

科技活动经费是指当年全校理、工、医、农学科科技经费收入、支出、结余情况。包括学校财务和外单位直接进入系、所、公司等财务研究与发展和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与科技服务经费。其目的是了解各级职能部门不同类型的纵向和横向项目实到经费使用情况以及学校配套经费情况。通过学校对项目的经费配套可以了解学校对哪类项目的关注度及政策导向。

3、科技活动机构情况

统计学校经国家、省部级及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研究机构在当年承担立项课题情况以及立项课题经费分类统计。其目的是了解科研机构中的科研人员、立项数、经费支出数等情况及所占学校总体情况的比例。

4、科技项目情况

统计当年正在进行的有经费与人员投入的R&D项目, R&D成果应用项目和其他科技服务项目, 其目的是了解学校研究课题的科研人员、实到经费、学科、项目来源、组织及合作情况,科技项目是衡量一个学校科研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5、科技交流情况

统计学校当年进修访问学者、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的数量、经省外事办审批过的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次数。

6、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情况

统计学校技术转让与专利情况。

7、科技成果情况

统计学校当年数、著作数及三大收录数。通过对论著的统计可以了解学校各学科学术发展的情况,直接反映了高校学术发展的水平。文章的水平高低往往代表相关领域研究能力的强弱。

8、科技成果奖励情况

统计学校当年科技成果获奖情况。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的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技成果的奖励也成为科研管理部门、科技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科技统计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科技统计是进行科学化决策的重要依据

科学决策是科研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科技统计服务于科学决策。高校管理者需要清醒、准确的判断,而支撑科技决策的基石则是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必须以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为依据来制定正确的科技决策、确定学校科研发展规划。正确的科技统计分析,可以使高校管理者对学校的科技状态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确定高校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的分布、配置的合理性,找出不同学科的优劣,对于优势学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其得到更迅速的发展;对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学科,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引进科技人才,加大投入力度,使其在短期内获得较快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科研工作全面健康的发展[4]。

2、科技统计对科研管理的促进作用

科研管理以科技统计的数据为依据,下面以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数据为例,侧重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几方面内容,分析科技统计对科研决策的作用。

(1)科技投入。

如图1-1和2-1表所示,全省各级政府的科研经费投入除了国际合作项目经费呈下降趋势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经费的涨幅较大,说明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校企业联合,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多领域、多渠道地开展服务企业,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共建实体、人才合作培养等形式,与企业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各高校坚持创新发展,注重产学研合作,使高校这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企业这支转型升级的主力军,结成更加紧密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某高校2008-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报表为例,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包括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专项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费、主管部门专项费、国务院其他部门专项费、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等,通过对经费来源的比较分析,自2008年至2009年,各类经费增长过于平缓,说明对此高校来说,来自政府的科研经费目前已达到一种较饱和状态,若想打破这种现状,需要开辟项目的来源渠道,首先要丰富该校的学科发展,学科发展又离不了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要素。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吸引人才引进,带动了多种学科的发展。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开放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该校为鼓励横向项目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如减少学校管理费,提高成果转化科研人员的分成比例。同时将部分管理费的分配权下放给学院,根据学院科研纵横比例加大考核力度,提高横向科研考核比重。政策的调整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各项经费呈上升势态。

高校成为新知识、新技术的“孵化器”势必成为高校又一重要使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这种新知识、新技术的集中体现,科研成果和科技发明能够通过政府、高校与产业的有效合作迅速进行产业化,真正成为经济繁荣的“发动机”[5]。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商业化,不仅能够促进科学知识发现、刺激技术创新、提高生活质量、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并对开拓和发展技术市场,促进技术交流和进步有重大意义。

(2)科技产出。

图3-1:浙江省高校知识 3-2:某高校知识产权授权数

产权情况

如图3-1所示,全省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在五年间有了显著的提高,说明在此期间全省高校加大了知识产权经费的投入,提高高校知识产权的整体能力和不平。以某高校为例,2008年,发明专利占全省的1.49%,实用新型占全省的10.3%,学校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加大了知识产权奖励力度,在晋升职称及针对学院考核体系中也加大了专利项目的比重,鼓励老师发明创造,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在之后的五年间,知识产权上升力度加大,至2012年,发明专利占全省的5%,实用新型所占比例也有所提高。

图4-1:浙江省高校论文情况 图4-2:某高校论文情况

如图4-1所示,2008至2009年,浙江省高校论文相关收录数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在2008年,全省高校的SCI收录数占总数(30438)的16.5%,EI收录数占总数的13.3%(仅指EI期刊收录数,EI会议收录不在统计范围内),ISTP收录数占总数的7.2%。说明全省高校的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薄弱,高水平论文所占比例偏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校进行了政策调整,自2009年开始,各项指标上升明显。以杭州某高校为例,在2008年,SCI收录数占总数(781)的8%,EI收录数占总数的10%,ISTP收录数占总数的15.5%。数据说明,此所高校高水平文章偏少,基础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增强。学校针对这一情况,调整了科研业绩点和奖励政策,制定出合理的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科技成果奖励及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在业绩点文件中,提高SCI的业绩点,拉高EI期刊收录业绩点,降低EI会议收录业绩点。科技奖励文件中,只奖励SCIE、SSCI和A&HCI等高水平收录论文。新的政策引导了教师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成果,激发了教师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科研发展。自2009年,各项数据呈明显上升趋势,截止2012年,SCI收录数占总数(32471)的25.4%,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EI收录数占总数的17.9%,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直接服务于市场经济。在科技管理方面更是如此,要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就不能忽视科技统计信息化对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促进作用。高校科技统计不仅能正确反映高校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发展趋势,更加重要的是科技统计信息是各级领导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建立创新机制、确定学校发展规划和计划的重要科学依据,是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决策必不可少的一种信息,是反映和认识科技活动的重要手段,是科技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因此,加强高校科技统计信息化是提高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6]。

【参考文献】

[1] 李岩,刘广丽,于红莉,王晶.如何做好高校科技统计工作[J].长春大学学报,2002.12(2)68-69.

[2] 吴利平.对高校科技统计的几点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18(6)986-987.

[3] 国家教委科技司.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 张似阳.高校科技统计与科研管理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1)75-76.

[5] 郭军杰,何梅,黄甫宜月.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现状分析及其市场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3)80-83.

[6] 王贵怀,刘秋桂.加强高校科技统计,促进科研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25(1)47-49.

【作者简介】

公司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兴通讯 科研院所 校企联合

中图分类号:F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57-02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的来源主要是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三者的科技成果占了全国科研成果总数的近80%。企业创造的科技成果数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并占到了总数的近1/3,这说明企业正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由于多年来我国科研体制方面的原因,科研院所和高校聚集着大量的科技人才,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形成了较好的研发体制,长期以来有稳定的科技成果产生。近三年关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构成的统计表明:科研机构和高校登记的科技成果平均占总数的44%,所以目前来说科研院所和高校仍然是产生科技成果的主要源泉。

中兴通讯是我国第二大通讯制造商,本身是企业,又有研究所,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与高校的合作也比较多,因此可以通过中兴通讯研究人员或者说科研骨干的情况,看我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动模式。

一、中兴的科研骨干统计分析

根据2005年至今作者机构是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的科技文献,将这些文献的作者进行整理,其中发表文献数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如表1所示。

在统计过程中,我们统计了近五年四篇以上的作者和近五年发表三篇且至少有一篇是在近三年发表的作者,共统计为56人。可以将这56人认为是中兴的科研骨干。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有60%的人发表的文章在3篇左右,有10%的人发表文章在4篇左右,有10%的人发表文章在5篇左右,有10%的人发表文章在6篇左右,剩下的10%的人发表文章在7篇以上。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兴的科研骨干分布比较合理,科研人员数量呈现金字塔形。这表明中兴通讯已经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科研队伍,既有专家主导、学科带头人的领导,又有大量的高素质的基层科研人员,组成了梯形研究团队。这种研究团队的建立,有利于组织快速、高效的运作,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人才资源的利用率。

二、科研骨干与高校科研人员合作程度分析

(一)科研骨干与高校科研人员合作发表的论文数

中兴通讯科研骨干56人中有30人选择与高校合作研究科研课题,占科研骨干人员的52.63%。依照合作程度的不同,大致可划分为:所有论文都与高校合作、部分论文与高校合作或完全不与高校合作。本文统计得出,选择所有论文都与高校合作的有14人,部分论文与高校合作的16人,完全不与高校合作的27人。完全不与高校合作的原因有:一是研究的课题与大学研究项目没有交叉;二是研究的课题完全是企业内部的纯企业商品;三是本身研究人员具备了高素质的研究能力。

从表2中兴通讯科研骨干与高校科研人员合作发表的论文来看,合作发文总数是比较高的,芦东昕、李立宏、蒋莹滢、彭志威、朱小康、周庆标、赵继军、张洪渊、张大勇9人所有论文全部是与高校合作发表的,部分骨干的大部分论文是与高校合作发表的,足见中兴通讯科研骨干与高校科研人员的互动比较频繁。

(二)以最多的前十人为例进行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量排名前十位的著者中,有八位不同程度的选择了与高校合作共同研究课题,总体合作率超过了60.98%,远远大于37.96%。这说明数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越依赖与高校的合作。通过与高校共同研究课题,可以知识互补、聚集人才,从而提高研发能力,增加论文的发表量。其中,最多的著者芦东昕发表的16篇论文都是在和高校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发表的。发表量较多的李立宏的全部也都是在和高校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王衍文的大部分课题也选择了与高校合作共同研究发表。只有两人完全没有高校的参与。

(三)与中兴通讯密切合作的大学研究人员统计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与中兴通讯密切合作的大学研究人员量从2005年至今都是3篇以上,几乎和中兴通讯的科研骨干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当。这些研究人员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中兴通讯的科研项目,与中兴通讯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说明中兴实行了积极与高校联合,进行多项科研项目开发,企业与学校互动,提升中兴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这些高校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点高校包括有北京、南京、上海、哈尔滨等各地的大学,横跨东、中、西三个地区,是国内各个研究领域里的人才精英,中兴与他们的合作,有利于中兴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优秀人才,建立强大的科研队伍。统计显示,顾国昌发表了7篇论文,在中兴通讯整个科研骨干队伍中论文数量处于前列,说明中兴已经将优秀大学的优秀科研人员纳入了自己的人才团队中。大学研究人员广泛参与了中兴通讯的各种研发活动,成为了中兴通讯最重要的技术创新力量。

(四)科研骨干中身居两职的人员分析

在中兴通讯科研骨干队伍中,有一些人身兼两种背景。他们既是国内著名大学的科研人员,也是中兴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员中,有的是该大学的某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的是该大学的教师,有的是该大学的博士后、研究生。他们借助大学与企业的优势进行科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芦东昕是中兴通讯中最多的作者,说明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一些大学科研人员取得科研成果,也有利于中兴聚集身处高校的科研人才为中兴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服务。

三、中兴通讯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互动的启示

中兴通讯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致力于与高校、科研机构在课题研究、成果转化和人力资源培养、引进、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近几年更加大了产、学、研合作的力度和范围,双方从中受益良多。目前,与中兴通讯展开各种形式技术交流的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几十所,例如与北京邮电大学共建了光通信联合实验室,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了无线通信联合实验室,与清华大学共建了多媒体实验室等;联合开展了在无线、传输、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化等领域的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已超过百项。在中兴的呼吁下,2002年“中兴通讯―高校战略合作发展委员会”在深圳成立。高校战略合作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对中兴通讯的发展以及对高校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会促进企业和高校共同发展,是对“名校与名企合作模式”和“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相结合模式”的积极探索,必将达到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各自优势,注重科研的前瞻性与实用性并举,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目的。通过战略合作发展委员会这种跨学科、跨地区、校企结合的新型合作模式必将有力推动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中兴通讯这样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根据自身发展、项目开发和技术提高的需要,有针对性的与具有科技优势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组建联盟。企业在技术开发中,提供技术、设备、人员、资金等,高校提供人才与技术。通过企业与高校的资源互补,从而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企业对研发成果具有一定的支配权,利于提高成果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构建互动模式,有助于企业对外部人力、智力、知识资源的利用,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企业还可以逐步培养自身特有的核心能力,最终形成综合优势,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利润增加,促使企业将一定的利润投入到新的项目研发中去,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本文为山西省软科学项目(编号2008041043-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上一篇:商业分析论文范文 下一篇:发表英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