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1:30:34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商管理专业 阶段式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技能,在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管理工作,但高职工商管理学生重点培养的方向是中、基层管理者。管理是一门艺术,年轻的学生经历太少,部分学生连基本的为人处事可能都有问题,而我们现在有很多高职教育一开始就给他讲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其实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并不容易,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分阶段进行,层层递进。下面我将分五个阶段来谈谈如何培养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一、第一阶段(第一期),素质教育。

在这一阶段可以不涉及专业知识,重点从观念上让学生去改变,从行为上让学生去理解作为一名管理者最基本的是什么。该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演讲能力:作为一名管理者,他的说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在众人面前说话都不清,何谈管理。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胆量,可开设演讲与技巧、演讲与主持、普通话等课程。实训演练:进行不同主题的演讲或主持人大赛。

2.写作能力,管理人员经常草拟相关文件,制作相关表格。培养学生的日常写作能力。开设课程有: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

3.礼仪:管理者经常出席一些公众场合,懂得基本的礼仪是必要的。开设课程:公关礼仪。

4.团队协作能力: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主要开设团队协作的相关培训课程。实训演练:团队游戏、集体活动、分组讨论等。

开设课程:团队精神培训

职业证书:考取普通话证书

二、第二阶段(第二期),员工教育。

没有做过员工,却要去管理员工,对毕业生来说太难了。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首先成为一名优秀员工,才能做好管理,否则没有办法让下属员工信服。我们要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员工”。该阶段强调执行力的问题。从这一阶段开始对管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主要开设一些基础型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操作技术、市场调研与预测、基础会计学、员工基本手册。实训操作:1.参观学、中型企业,写出调研报告。2.聘请企业优秀员工在校进行演说。3.小论文“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员工”。4.基本会计做账。5.校企业合作,到企业里去实习基层员工工作。

职业证书:可考取高级营销员证书(营销师四级)、会计从业资格证等。

三、第三阶段(第三、四期),中、基层管理者培养。

该阶段是我们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阶段。高职工商管理学生大部分只能胜任中、基层管理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境况的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1.简单计划的制定能力(小组计划、车间计划、月度计划、季度计划等);2.培训能力的训练(如何去培训下属员工);3.员工日常管理能力;(如:考勤管理、人事管理、基本工资的核算);4.基本制度的拟定能力(如:办公室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车间物品管理制度等)。

开设课程:计划制定与管控、培训演练、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员工管理、现场管理、物流与仓存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管理心理与管理沟通、生产运作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实训操作:1.聘请企业优秀基层管理者在校进行演说。2.以某企业为例制作基层组织计划;3.制定相关基层管理制度及相关图表;4.企业模拟沙盘演练;5.校企业合作,到企业里实习中、基层管理流程。

职业证书:可考取人力资源师四级。

四、第四阶段(第五期),中、高层管理者培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与领导意识。主要培养学生的:1.中、高层战略计划的制定能力;2.项目管理能力;3.人事管理与人事调动能力;4.市场开拓能力。

开设课程:企业经营战略管理、项目管理、人事管理与薪酬管理、营销策划、财务管理。

实训操作:1.聘请企业优秀中、高层管理者在校进行演说。2.以某企业为例制作企业战略计划;3.制定相关中、高层管理制度及相关图表;4.现场招聘演练;5.校企业合作,到企业里去实习。

五、第五阶段,顶岗实习。

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简表

参考文献:

[1]姚奇富.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高教研究》.2010,(0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蔡泽伟,姚奇富.高职教育要为现代制造业培训技能型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3-14.

[4]张芳向.技能型人才匮乏制约物流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06-01.

[5]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5,7,(3).

[6]申彩芬,孙惠芳.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石家庄经挤学院学报,2003,26,(3):577.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2篇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即将纳入全国统招,不再由高校自主招生。

近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对EMBA未来的招考方式做出重大改变。

《意见》称,从2017年起,EMBA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考生参加全国统考,由教育部划定统一分数线并向社会公布,培养院校按照国家统一招生政策自主录取;自2016年12月1日起,各培养院校不再自行组织EMBA招生考试。

《意见》同时还要求,各培养院校要综合考虑导师队伍、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及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特点,合理确定招生计划和生师的比例(每名导师指导学生人数要有上限)。严把招生入口关,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定,规范招生宣传和管理,严禁委托中介招生或招揽生源,严禁举办考前辅导班;加强复试考核,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加强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考核,对于思想政治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录取。

这一新规在工商管理教育行业内被认为是“力度最大的专业学位整顿行动”。

此前,EMBA作为中国硕士专业学位的一种类型,是高校唯一一块不需要通过统招录取的“自留地”。 “进口出口”均加强监管

EMBA是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与MBA的定位有所差别。MBA实施全国统招,考生需要参加外语、数学和综合能力等科目的测试。但高校在EMBA招生、录取和培养方式上一直拥有自,不需全国统招,也没有全国统一的分数线。

“《意见》的出台,和2014年中组部颁发的‘禁读令’有一定相关性。”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

2014年,中央下发《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的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第一条明确规定“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和各类名为学习提高、实为交友联谊的培训项目”,并且要求“已经参加的要立即退出”。

这在当时引发了官员和国企高管的退。

此次将EMBA纳入统招,教育部新闻办在答记者问时亦明确,“各培养院校应根据2014年中组部下发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

《意见》的要求可称严厉:坚决避免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学倾向,坚决杜绝权力寻租现象;严禁在本院校章程规定的办学地点以外开展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严禁与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严禁“先上课后入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加强研究生课堂考勤、课程考核、论文开题和学位论文答辩过程的监督检查,建立完备的教学档案和学籍档案。

同时,要求杜绝“培训班”式、“放羊”式的培养方式,杜绝不上课或达不到规定课时而获得学位的现象;严禁降低标准授予学位学历、“花钱买学位”等行为,严肃查处教学评价中的权力寻租和不正之风。

《意见》还提出,规范境内外游学、访学、考察等实践教学活动,未经批准不得私自组团出国(境)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或延长出国(境)时间,教师和管理人员不得持因私护照出国(境)游学;不得以游学、访学等名义,前往景点观光旅游。

相对普通专业硕士来说,EMBA和MBA的收费较高,EMBA一般达数十万元。

对MBA学费,《意见》规定,收入必须纳入培养院校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得坐收坐支。同时,严肃查处以虚假票据等各种名目套取、骗取经费问题。各培养院校现任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属于行政职务职责范围内的活动,不得领取劳务费、津补贴,原则上不承担EMBA课程教学任务。

《意见》还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标准,须按程序报经省级政府批准后执行。学费标准必须在招生简章中注明,并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

“这意味着相比两年前的‘入口’把关,在‘出口’上教育部门也将加强监管,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强教育评估。”北京社科赛斯教育集团校长李发进分析说,该集团是国内MBA领域一家规模较大的社会培训机构。 办学乱象

教育部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意见》出台,主要是针对部分院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办学行为有失规范等乱象,影响了MBA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声誉。

在规范专业学位方面,教育部门曾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国家希望专业学位的含金量能持续提升。今年3月25日,教育部下发通知,取消42所高校50个学位的授权资格,其中包括5个MBA和5个MPA授权点,同时称将加强监督管理和评估检查,对问题严重的培养院校,将依法撤销MBA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中国自1991年开展MBA教育以来,已授予MBA专业学位25.8万个。目前,MBA培养院校为231个,每年招生总数近4万人。

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部分院校开展EMBA教育,主要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学历,且拥有至少8年工作经历与至少4年管理经历的企业高管人员。根据城市、院校的不同,EMBA学费为每年10万元至60万元不等。

此后七年间,共有两批64所高校获得EMBA的招生权,“实际上开设EMBA课程的院校超出这个数字”。

某高校EMBA项目管理人员透露,有一些不在规定名单里的院校和社会机构也会以“EMBA研修班”的名义开设项目,相比“正规军”,这些项目拿不到正规学位的,属于变相的“花钱买人脉”。

李发进也透露,在2014年中央出台“禁读令”之前,一些EMBA教育的社交色彩浓厚,比如学员中可能有某市的市长、发改委主任等官员,工商企业界通过EMBA班与这些直管领导成为同学,既读书又交朋友,为完善产业链、拓展人脉提供了机会。

此外,企业领袖们还可以在这里发起共同项目或成立公司。EMBA班既可能有王石、柳传志等商界大佬授课,又能接触到互联网金融、线上线下教育、房地产、IT等各行各业的管理人才。

“2010年之前,读EMBA的人员相对水平较高,对学历、工作经历等方面把控比较严格。”复旦大学EMBA班学员、上海复瑞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力勤说。2010年前后,EMBA招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苗头,“前期的好口碑和高质量生源吸引一些人想‘混这个圈子’,部分院校也有招生和运营的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从EMBA在中国办学至今,诸如缺乏资质、乱收费、花钱买学位、教学质量差等现象在一些院校确实存在。

李发进表示,办学的院校不断增加,招生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他感觉到一些院校生源质量的下降。 招考权上收的影响

据了解,全国MBA指导委员会近日将召集部分高校代表就EMBA“统考”新规进行探讨,包括统考的科目、分数线等具体规定。

EMBA院校目前采取的是自主举办笔试、面试的方式,一般的录取条件是两封企业雇主或业内名人的推荐信和一篇企业管理相关论文,学员再参加院校组织的面试,合格后即可入学。

自主招生,意味着评判标准多样,录取灵活。

以人民大学深圳EMBA班为例,招生为笔试加面试,如果笔试不过,学校会给二次补考的机会。目前学校自主命题主要涉及管理类的题目以及基础英语,面试成绩占更大比重。

“我们在考前发给考生复习资料,认真复习问题不大的,面试主要是看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管理经历,这是我们最为看重的。”该EMBA班招生老师称。

李发进分析,EMBA未来也可能会被纳入MBA统考。由于MBA入学考试需要考外语、数学,这就给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高层人员设置了门槛。

“国内MBA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学毕业三年左右、应试能力强的年轻人。”储朝晖说。

国务院学位办在2014年作出规定,自2016年起,除EMBA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取消在职研究生联考。EMBA虽暂时无需参加全国统考,但报名、录取工作均需通过统一信息平台进行。

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实际上从2013年便有收紧趋势,当时MBA的统招分数线从150分上调至155分,这一年有40%左右的MBA院校没有招满。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全国统考多年来分为两种,每年12月的全国统招和每年10月的在职硕士联考(2016年起已经取消),前者毕业后可获得教育部认可的学位证和学历证,考试相对较难;后者只能获得学位证,考试相对容易。此前EMBA毕业者也只能拿到学位证。

业内人士还有另一重担心,经过统招的筛选,未来的EMBA教育是否会和MBA越来越同质化?过去因为管理经验丰富的申请者往往考不到高分,与MBA的招生目标相背离,清华、北大、北科大、北理工、北师大等高校从2010年开始提前面试,面试通过的考生只要统招达线就能入学。

长江商学院一位EMBA班主任也感到担忧,“国内传统大学的管理学与实践脱钩,EMBA和一般的管理学差别太大,不可能继续学习‘术’层面的东西。此外企业家脱离学校太久,重新考试有难度,他们的学习需求也不是一般性的知识,更注重的是企业家格局、经验和视野拓展。”

李发进认为,如果EMBA纳入统招,将在两年前“禁读令”之后,继续打破EMBA原有的教学模式,压缩生源。他分析,今年开始EMBA和MBA一样,都集中在12月一次统考入学,过去春、秋季入学的学生会分流;今年会有学生赶报EMBA自主招生末班车,导致明年入学人数的减少;突然的政策变化,让准备今年12月统招考试的时间紧迫,也会导致报名人数和通过率的减少。

这些都可能导致明年大多数EMBA院校面临缺乏生源的困境,尤其是那些排名靠后的院校。 如何提高选拔质量

目前的EMBA院校中,只有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属于两所体制外民办学院,它们是否会被纳入统招范围,目前还不明朗。

一所著名高校的EMBA项目负责人认为,新政主要针对一些不在教育部名单里的院校和社会机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主任陈杰平表示,该学院的招生一直需要多轮考试,门槛高、通过难,因此新政对中欧来说并不存在实质性影响。

对中西部地区的一些高校来说,新政一旦落地,或将影响报名及就读人员的构成。

“一线城市EMBA报名者相对年轻,学习能力较强,他们更加欢迎全国联考。但在二三线城市,部分报名者学习欲望强烈,应考能力却相对较弱,统一考试可能会拦住一部分这类人群。”湖南大学EMBA项目的一位招生老师表示。

由于不需要全国统一考试,还可以拿到学位,近年一些企业高管、官员,确实通过EMBA教育曲线获得硕士学位,加之一些培养机构追逐利益,忽视培养质量,导致教育水平低下。 由于不需要全国统考试还可以拿到学位近年些企业高管、官员确实通过EMBA教育曲线获得硕士学位加之些培养机构追逐利益忽视培养质量导致教育水平低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为此可选择的治理途径有两条。一条是传统行政治理路径,即用行政手段进行治理,把EMBA项目招生、培养的自收回来,举行统一的招生考试,再由政府部门对学校的培养提出要求;另一条则是进一步推动学校用好招生、培养的自改革,激励高校重视培养质量。

熊丙奇认为,把EMBA招生纳入统招有违其人才培养的初衷――统一入学的笔试考试,难以考出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和经验。目前,中国学术性硕士的招生也在大力推进免推(免试推荐)招生改革。从各国经验看,也鲜见大学EMBA项目采取统一笔试方式选拔人才。此外,统考也不能解决EMBA培养质量的问题。

在熊丙奇看来,EMBA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乱象,与现行的学位国家授予制度相关。要让EMBA真正重视培养质量,必须加以改革,建立新的学位认证制度,即学校自主办学、自授学位,学位含金量由专业机构认证和用人单位认可。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窦文宇曾以客座教授身份执教内地EMBA项目,他认为,教育部门“统考统招”的要求真正实施会有难度:“国外没有统考,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招生原则,或者他选定第三方的GMAT考试。对国内EMBA品质担忧是正确的,但是否一定要通过全国统考解决?”

在美国的大学,MBA、EMBA招录通常参考第三方考试机构的成绩来录取,最常见的是GMAT考试成绩,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和沃顿商学院都明确要求GMAT成绩。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托;发展现状;刚性兑付;业务转型

信托是普通法对世界法律制度的重要贡献之一。最早的信托概念源于《罗马法》中的“信托遗赠”制度,而现代意义的信托则是以英国13世纪的尤斯(USE)制度为原型逐步发展起来的。从国外信托的内涵看,所谓信托是指财产所有人基于信托协议将财产移交给受托人占有、使用及处分,同时约定将管理的利得交给特定的人或用于实现特定目的的一种制度。“资产转移”与“由他人管理”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信托的基本特征,受托人对转移资产且不参与管理的人所承担的责任即为信托责任。

一、国内信托业发展历程

广义上,信托可分为“内置式管理”与“外置式管理”两种信托模式。“内置式管理”是指委托人依据公司法成立公司并作为股东将其资产移交给专业经理人经营管理并实行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模式;而“外置式管理”是指委托人将资产转移至特殊目的载体且由他人进行管理的模式,这也是通常提及的信托概念。目前国内外信托业基本上都是采取“外置式管理”的模式。按照受托人接受信托之行为是否具有营业性,信托业务可分为商事信托(营业信托)和民事信托(非营业信托),而我国信托法则从信托目的的角度将其分为民事信托、营业信托和公益信托。此外,按照信托资产的来源可分为集合资金信托、单一资金信托和管理财产信托,按照信托资产的功能可分为融资类信托、投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类信托。

虽然我国《信托法》2001年就已出台,但从完整意义上的行业法的角度看,相较《银行法》及《证券法》,《信托法》显得“先天不足”,只有行业行为法部分,缺少行业法部分,其他配套的行业法律法规(如信托登记、转让、税收等)也都欠缺,导致行业发展受阻,成长缓慢。而自2007年“新两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及《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与2010年《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后,信托业终于有了较为明确的法律规范,行业发展逐步驶入正轨。2009年以来,得益于银行出表需求,国内信托业开始了长达4年的高速增长。2009年初资产规模仅为1.22万亿元,但当年底就突破2万亿大关,达2.02万亿元;2012年底,资产规模增加2.66万亿元,达7.47万亿元,超越了当年保险业7.35万亿元的总资产规模,也超越了银行理财7.1万亿元的留存规模,跃升为金融业第二大支柱。2007~2012年的6年间,信托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占当年度GDP的比重也由3.0%增长至14.3%。信托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与信托业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中国金融子行业的结构,促进了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为民间理财资金打开了一个新出口,提高了金融体系运行效率。但是,主要依赖通道类与融资类业务的业务结构风险很大,一旦相关领域被调控,业务增长就会失去引擎,属于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经济转型加速的新时期,信托业的业务结构调整显得更加迫切。

二、国内信托业转型期的现状分析

(一)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今年2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显示,67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9.45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54万亿元,同比增长70.72%,进一步巩固了信托业作为我国第二大金融业态的地位,但是相比1季度末的8.73万亿元,环比仅增长8.29%。与去年2季度的增速下滑有所不同,今年前四个月,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尚能保持5%以上的月环比增速,但到了5、6月,资产规模月环比增速仅分别为1.9%、0.44%,6月份增量仅400亿元,月度环比增速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这一变化预示着信托业转型的时点已然来到。

(二)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今年上半年,67家信托公司实现经营收入350.7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59.00亿元,同比增长35.44%;相比今年1季度的152.41亿元,2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30.16%。实现利润总额257.76亿元,人均利润155.6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69%,人均利润同比增长9.04%。就已清算信托项目为受益人实现的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而言,2季度再创历史新高,6月清算项目的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达到7.80%,相比去年6月的6.52%,同比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对比一年期定存3.25%的利息率、银行理财产品4.11%的平均收益率和2.5%的平均股息收益率,信托公司俨然成为近年最能为投资者赚钱的金融机构。

(三)行业固有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分析

2013年信托行业的固有资产规模继续稳步增加。截止2013年2季度末,67家信托公司固有资产规模2517.29亿元,相比去年2季度末的2003.51亿元,同比增长25.64%;全行业所有者权益2248.72亿元,相比去年2季度末的1806.83亿元,同比增长24.46%;其中:全行业实收资本为1014.78亿元,平均每家15.15亿元,相比去年2季度末,同比分别增长11.08%和9.47%。固有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的增加,进一步增厚了信托公司的行业风险抵御防线。

(四)行业资金投向分析

信托业2季度数据表明,就占比总资产规模94.2%的资金信托的投向看,目前信托资金投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领域,但是2012年以来,各领域的占比排位已经发生转变。

1. 第一大配置领域是工商企业信托。截止2季度末,资金信托运用于工商企业的规模为2.62万亿元,占比高达29.40%,创历史新高,相比于去年底,规模增长了40.86%,占比提高了2.75个百分点。这说明信托公司充分意识到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历史性机遇与国家领导层对经济发展政策的思路转变,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2. 第二大配置领域是基础产业信托。2011年之前,基础产业一直是资金信托的第一大配置领域,2012年2季度开始,基础产业退居资金信托的第二大配置领域,但占比恢复增长。今年2季度末,基础产业信托的规模达到2.39万亿元,占比进一步提高到26.84%,与去年底相比,规模增长了44.87%,占比提高了3.22个百分点。基础产业信托在今年上半年的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持续性融资需求以及国家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后信托公司的产品创新,表明信托公司上半年加大了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但同时需要高度警惕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融资背后的风险。

3. 第三大配置领域是证券投资信托。2012年以来,随着信托公司证券账户的解封以及证券市场长期低迷后逐步开始显现的投资价值,加上机构客户对现金流管理的需求,信托公司加大了证券投资信托的力度,使证券投资信托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一跃成为资金信托配置的第三大领域。今年2季度末,证券投资信托规模达到了9765.85亿元,占比为10.96%,相比去年底的9022.18亿元,增长了8.24%。

4. 第四大配置领域是金融机构信托,主要运用方式是存放同业。2季度金融机构信托规模为9512.86亿元,占比为10.68%,规模同比增长49.53%,规模环比增长23.22%。金融机构信托规模的较大增加,是信托公司主动加强信托产品流动性和安全性管理的结果。

5. 第五大配置领域是房地产信托。由于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以及房地产市场自身风险的加大,2012年开始房地产信托占比开始降到10%以下,并从资金信托的第三大配置领域退居到第五位。随着今年上半年楼市的小幅回暖,房地产信托又出现明显增长。截止2季度末,房地产信托规模为8118.63亿元,相比去年底的6880.69亿元,增幅达到17.99%,但占比却从去年1季度的13.46%下降至如今的9.12%。占比的持续下降,表明信托公司已经对调控周期下的房地产行业采取了谨慎参与态度。

(五)行业业务结构分析

虽然2012年信托业实现逆周期增长,但面对经济下行、政策变化及同业竞争的压力,其经营模式也面临调整和转型的需要,而这种转型的变化已在其业务结构中有所反映。

1. 信托客户的高端化与去通道化并进。2010年之前低端银行理财客户资金主导的“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比第一,中端合格投资者主导的“集合资金信托”占比第二,高端机构及个人客户主导的“非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比第三。但到了今年2季度末, “非银信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比48.78%,位居第一,且比例一直在提高;“集合资金信托”占比23.37%,首次位居第二;“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占比22.05%,首次退居第三,且由于规范银信合作的监管措施的持续实施,预计占比还会继续下降。至此,资金信托的客户结构终于完成了由“低—中—高”到“高—中—低”的正态分布结构的转型,呈现出了高端化财富管理的发展趋势。

2. 信托财产的多样化。从信托财产的形态看,相比于资金信托而言,财产信托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2011年财产信托的资产规模仅为1706.26亿元,然而至2012年底,其规模快速增加到4856.0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84.6%,远高于同期55.27%的信托资产总规模增长率。今年上半年财产信托规模继续增加,2季度为5480.46亿元,相比去年底又取得了12.86%的增长。虽然财产信托在信托总规模的比例仍然很小,2季度占比仅为5.80%,但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常态化以及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推广,特别是随着今后信托登记制度及信托税收制度的完善,真正意义上的不动产势必会得到较大发展,从而推动财产信托再上一个台阶。

3. 信托功能的服务化。服务信托的主要功能不是投融资,而是利用信托灵活的制度优势为客户提供财产方面的事务管理服务,统计口径上为“事务管理类信托”。相对于占比81.46%的资管类信托(融资类与投资类),服务信托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2010年末服务信托的规模仅为5201.29亿元。但从2012年起服务信托进入快速增长轨道,当年末就达到了1.14万亿元,同比增长达86.10%,占比也由2011年的12.75%提升到15.28%。截止今年2季度末,服务信托规模继续增加到1.75万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到18.54%。未来随着企业年金信托、公司管理服务信托、公益信托及家族信托的开展,信托的服务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服务信托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三、国内信托业转型期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挑战

(一)目前信托业主要面临以下几类风险:到期兑付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

1. 到期兑付风险,又称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信托项目到期时,作为委托方的融资者无法按期给付约定本金和收益的风险。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信托的兑付风险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信托、地方政府基建类信托、工商企业信托、矿产能源类、艺术品信托等领域。引起兑付风险的直接原因比较多元,比如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目前主要为重点领域的政策调控风险,如对银行非标债权类表外理财业务的监管、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全面审计与监管升级,以及宏观经济增速下滑风险。

2. 流动性风险,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信托、工商企业信托等领域,是指融资方投资建成的房屋或生产的产品发生滞销而引起资金回笼困难、难以到期兑付的风险。在实务中,项目的流动性风险是引起兑付风险的直接原因之一。

3. 管理风险,是指信托公司在项目的前期尽职调查、项目过程追踪与风险防范等管理环节出现疏忽或过失而引发的风险。例如有人欲通过编造融资项目、伪造项目材料及公司公章以骗取信托资金而项目负责人没能甄别出材料真伪,或者虽然项目真实但融资方在过程中挪用信托资产偿还私人债务而项目负责人没能及时发现并阻止,等等。

4.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项目相关方的道德缺失所引发的风险。实务中最常见的是相互串通式的道德风险,即信托经理收受重金贿赂,帮助不达标的企业包装其融资担保物、美化企业财务报表、疏通信托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成员等,以做成信托贷款计划,收取高额贿金。也有信托经理和中间人合作,分摊资金需求者额外支付的中间费,并有意忽视风险防控。此外也包括第3项中提及的融资方单方欺诈或挪用资金的道德风险。

5. 法律风险,是指由于相关法律欠缺、模糊或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这主要体现在现行《信托法》对于事务管理类信托的业务开展各环节缺乏明确的规定。虽然有些管理类信托可以根据《信托法》设立,但具体业务如何开展、相关主体的权利及关系都没有明文规定,如果出现法律纠纷,虽然短期内可参照同类的诉讼案例做司法解释,但我国属于成文法系,后来的判罚不受原先案例限制。因此,按照过去的案例对相关信托业务纠纷做司法解释不免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二)“刚性兑付”约束亟待破除

所谓“刚性兑付”是指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先行给付本金及收益完成项目清算。事实上,我国并没有法律条文规定信托公司需要刚性兑付,此概念只存在于资金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刚性兑付”只是监管层与信托机构出于维护行业和社会稳定而共同推动形成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但目前信托公司解决兑付危机的手段较为有限,主要包括:延期兑付、用自有资金、风险准备金或未分配利润接盘、关联公司(如股东)或第三方公司(如资产管理公司)接盘、借新还旧、转让信托受益权、利用基金滚序型信托、资金池等模式作为风险缓冲等。但这些终究不是长久之策,且资金池等模式本身也蕴含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对信托公司的实力要求也很高。在这财富爆炸的时代,未来必将面对更大规模的项目,以目前的“刚性兑付”措施将无力应对,且该做法本身也对行业发展有着极大限制。

(三)资产管理市场混业竞争的挑战

目前国内资产管理市场已形成了混业竞争格局。所谓资产管理业务,本质仍是基于信托关系的信托类业务,因此也具备信托跨市场开展投融资活动的制度优势。2012年资管业务放开前,除了信托公司开展的信托业务外,基金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等,实质也都是基于信托关系的业务安排。资管业务权限放开后,证券、公募基金、保险、期货甚至PE/VC私募基金等机构都被赋予了以资产管理公司形式经营信托业务、开展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资产管理业务的权限,促进了混业局面的形成。信托公司受到的冲击不可谓不大,一是通道类业务、融资类业务等低难度业务直接受到券商、保险、基金子公司等同业机构的猛烈冲击,通道费率已降至万分之二三;二是创新型融资业务领域中亦受到同业机构夹击,例如券商股权质押融资的市场份额已由2012年的不到2%激增至10%左右,且基金子公司还在信托难以涉足的定向增发类业务上大行其道。信托业曾经的优势业务正在受到挑战,业务转型与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四、对于国内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基于资产管理混业的大背景加快推进信托行业立法工作

之所以监管部门可以对非信托金融机构放开资产管理业务权限,主要仍是由于我国信托行业法的缺失,导致了行业边界模糊、行业参与主体不明确,使得信托越发成为金融机构均可运用的业务模式。虽然后期颁布了信托机构相关管理办法,但也只是针对信托公司进行监管,对于其他开展具有信托实质的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相关法律定位与业务管理均缺失,监管套利等问题由此产生。根据信托的内涵可知,目前各类资管或理财业务本质上都属于信托范畴,都是广义上的信托业,理应受到信托法律法规的统一约束。因此,建议政府及监管部门能基于信托实质管理与资管市场混业格局既成的角度,积极开展广义金融信托领域的调研工作,加快推进相对现行不完整的信托法和狭义视角的信托行业法的修订与补充,将经营信托业务的相关机构或部门纳入“大信托法”的监管范围。一方面,有利于化解潜在法律风险,促进信托业务发展,更有效地发挥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从“牌照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适应金融混业趋势下的监管要求,更有效地对资产管理领域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二)通过业务创新塑造差异化市场竞争力

信托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连通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体经济的金融业态,具备“多方式运用、跨市场配置”的特点,因此一直都是表外融资的金融实践“先行者”。根据《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将从试点阶段进入常态化阶段,信托可以从多个方面参与到证券化的过程中,帮助银行实现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标准化,同时能更深入地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中来,并完成自身的去通道化。此外,在资管混业与信托法开启修订的现实面前,如果包括银行在内的资管业务的法律属性及地位得到新信托法的认可,那么信托将面临传统通道业务消失的风险。因此目前必须主动摆脱对通道类业务的依赖,通过进一步业务创新,大力发展基金型资金信托、事务管理类信托,并通过在财产信托、服务信托、企业资产管理、高端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三)可考虑在产品结构化设计阶段引入风险缓冲机制

当前阶段可以探索在信托产品设计阶段直接引入风险缓冲机制以完善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一是“优先劣后”的结构化设计,这种设计可较好地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劣后受益人须在优先受益人全部得到偿付后才能获得分配信托收益的权利,故其除了获得预期收益还可能获得信托投资的超额收益,而这也为享有优先受益权的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风险缓冲;二是“错期设计”,即将信托计划期限和用资期限合理错期,当贷款安全到期时信托计划可提前清算结束,若未按期收回本金兑付风险也不会马上出现,这样既可分散信托产品的兑付期,又可为信托公司处置抵押物提供了时间;三是发展“基金型信托产品”,此类产品既可通过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又可提高信托公司自主管理、客户营销、产品创新、风险管控等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将来进军高端财富管理领域打下基础。

(四)加快推进信托产品的二级市场交易转让机制

“刚性兑付”的破解难点在于:除证券类等少量信托产品可中途赎回外,大部分信托产品流动性比股票、基金等差很多,而如果没有刚性兑付这一防线,投资者利益将很难得到保障。但是在二级市场交易中,产品转让须由独立第三方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财产权利登记为基础,而国内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尚未成型,使得投资者无法通过北金所等三方交易平台实现直接转让,需与投资者一对一谈判,并到信托公司完成受益权变更登记,这极大地增加了手续复杂程度与转让难度。建议银监会与证监会等机构联合起来,首先建立起信托财产的强制登记制度,其次是成立全国统一的信托产品转让信息平台,为需要流动性的投资者提供信托产品转让信息服务;再次,尝试赋予信托公司做市商资质以便其沟通协调二级市场的交易工作,或是与拥有做市商资质的券商协调好业务关系;最终,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面向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信托产品自由转让的二级交易市场,彻底改变目前信托受益权转让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风险难以高效转移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曹芳.中国信托业制度变迁与业务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2]胡莉铭.国外信托业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6,(8):24-25

[3]李将军.中国信托业的金融逻辑、功能和风险防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3):6-11

[4]周耀,邢陶然.我国信托业的发展环境及创新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10):18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银监会于2008年4月底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报》显示,07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0万亿,达到52.6万亿,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首次突破8%,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161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79.02%,这充分说明当前中国金融业有保持金融稳定的能力,但是银行业、保险业等仍将面临着严重的金融风险。本文以目前汇率改革触发的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增值、金融也不断对外开放及美国次级债波及全球的金融环境下,探讨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并相应提出对策。

一、目前中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美元货币持有及汇率风险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级债影响波及全球,虽然说中国的金融环境处于不流通的内部环境,但是对中国的影响也将会局部扩展开来。美国为了转嫁次级债的风险,通过不断使美元贬值,降低利率等金融手段,在我国汇率改革后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自2006年人民币自由浮动制度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达到15%以上,我国因持有美元而导致持有资产的贬值,美元资产通过兑换人民币及购买人民币资产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加大人民币流动过剩,从而产生流动过剩风险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二)中国金融机构存在着历史性的坏账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格局,由发展历史的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金融机构的历史性坏账。据中国工商银行根据最近公布的一项报告,其不良资产占比虽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维持将近20%水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把资本金与风险资产比例达到8%作为权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的一个指标。据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报》显示,07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0万亿,达到52.6万亿,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首次突破8%。但是四大国有银行的中行工行建行三大上市国有银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2.53%、93.75%、93.48%,虽然显示加权平均已经达标,但是其风险依然不减。

(三)保险企业的资本充足率偏低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还是经营管理水平相距甚远。当前困扰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因素既有保险企业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营销管理水平方面的问题,更有信用上的问题。而我国的信用疲软现象却十分突出,它在国家信用、公司信用和个人信用方面均有表现。随着保险业开放度的提高,内资保险公司在风险处理技术、科技运用水平、信息管理水平、资金运用效率的差距将显现出来,人才流失也在所难免,这必然会压缩内资公司的生存发展空间。

(四)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还很高,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除农行尚未上市外,其余都通过渠道上市融资,但是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还很高,而2003年11月标准普尔公司的《中国金融服务业展望2004年》报告中提出,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估值为40%以上,因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不可能在短期内将不良贷款比例降到15%目标。

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也正因为它们是国有企业,财政部就必须加强对它们的监管。央行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总的来说是一种外部监管,并不能完全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内部问题。目前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有“国有企业病”,如所有制缺位、局部利益极大化、预算软约束、效益递减等等。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不像国有工商企业那样困难,是因为银行的特殊业务,即存款业务,不会产生现金流量问题。因此,财政部作为出资者,要真正行使管理的职能,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1)按国际金融标准建立我国商业银行谨慎会计准则和审计规则。保证商业银行会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利于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2)要建立科学的指标管理体系。该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科学地衡量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以此作为考核的基础。(3)降低成本与费用项目。精兵简政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和人员,停止自身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成本支出。(4)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约束和预算约束。不要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上交税收量大而忽视了它们的企业性质。如果国有商业银行不以利润润为经营目标,就难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就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

(二)经营金融管理技术和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拓展经营范围

金融创新应包括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所谓观念创新是指要以效益和质量至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组织创新是指构造责权利明晰、运作高效的金融企业管理体制。所谓产品创新是指要以市场客户需求,发展高需求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这虽然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却不利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目前世界金融先后走上了混业经营的道路,因而,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是金融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变革。

(三)积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金融企业的资本金

人才是金融业的重要资产,我们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战略投资,构筑本企业的人才高地,建立起人才开发途径,培养市场竞争意识强,熟悉金融业务和金融政策法规、国际惯例,并会使用现代管理手段、科技手段的金融人才队伍。我们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对现有金融人力资源加以市场化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教育培训机制,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凝聚力、归属感。利用当前的融资环境,发行部分可转债从而逐步提高公司的资本金率。

(四)不断提升金融业的监管水准

金融监管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直接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金融监管体系,但在金融监管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监管不力。当前非现场监管技术相对落后,工作效率偏低,技术分析只是在表面上,监管力度和深度明显不够,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的过程未能有效监测。第二,监管理念落后。目前,金融监管部门往往只重合规性监管,而对风险性监管力度不足。第三,监管责权不明。因为监管责权的不明确,导致监管失控状态时,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推委现象。按金融监管责任制,监管对象的第一监管责任人应对被监管机构的市场准入、营运、退出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制度落实不到位。如监管人员不足,监管工作处于表面化,没有严格按具体操作规程办。第四,监管处理问题的时效性不够,监管过程中虽然发现问题,但是处理问题的时间上相对滞后,这导致了最佳管控时间的错失,从而导致现象往往是问题比较严重时才出招,此时却是事倍功半。就像当前金融管理当国际大环境中处于经济滞涨时期,而我国且处于经济通货膨胀时期,而又因为国际的联动性及相关性,从而导致当前抑制通胀的手段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我们必需建立一套科学化的具有预期性、前瞻性的金融管控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中阳著,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架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8

[2]谷秀娟著,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及应用[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2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银监会于2008年4月底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报》显示,07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0万亿,达到52.6万亿,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首次突破8%,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161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79.02%,这充分说明当前中国金融业有保持金融稳定的能力,但是银行业、保险业等仍将面临着严重的金融风险。本文以目前汇率改革触发的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增值、金融也不断对外开放及美国次级债波及全球的金融环境下,探讨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并相应提出对策。

一、目前中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美元货币持有及汇率风险

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级债影响波及全球,虽然说中国的金融环境处于不流通的内部环境,但是对中国的影响也将会局部扩展开来。美国为了转嫁次级债的风险,通过不断使美元贬值,降低利率等金融手段,在我国汇率改革后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自2006年人民币自由浮动制度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达到15%以上,我国因持有美元而导致持有资产的贬值,美元资产通过兑换人民币及购买人民币资产达到保值增值的效果,加大人民币流动过剩,从而产生流动过剩风险导致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二)中国金融机构存在着历史性的坏账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的格局,由发展历史的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金融机构的历史性坏账。据中国工商银行根据最近公布的一项报告,其不良资产占比虽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维持将近20%水平。著名的巴塞尔协议把资本金与风险资产比例达到8%作为权衡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的一个指标。据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报》显示,07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首次突破50万亿,达到52.6万亿,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首次突破8%。但是四大国有银行的中行工行建行三大上市国有银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2.53%、93.75%、93.48%,虽然显示加权平均已经达标,但是其风险依然不减。

(三)保险企业的资本充足率偏低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还是经营管理水平相距甚远。当前困扰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因素既有保险企业资本充足率的问题,营销管理水平方面的问题,更有信用上的问题。而我国的信用疲软现象却十分突出,它在国家信用、公司信用和个人信用方面均有表现。随着保险业开放度的提高,内资保险公司在风险处理技术、科技运用水平、信息管理水平、资金运用效率的差距将显现出来,人才流失也在所难免,这必然会压缩内资公司的生存发展空间。

(四)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还很高,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除农行尚未上市外,其余都通过渠道上市融资,但是中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还很高,而2003年11月标准普尔公司的《中国金融服务业展望2004年》报告中提出,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估值为40%以上,因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不可能在短期内将不良贷款比例降到15%目标。

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也正因为它们是国有企业,财政部就必须加强对它们的监管。央行对商业银行的金融监管总的来说是一种外部监管,并不能完全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内部问题。目前我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有“国有企业病”,如所有制缺位、局部利益极大化、预算软约束、效益递减等等。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不像国有工商企业那样困难,是因为银行的特殊业务,即存款业务,不会产生现金流量问题。因此,财政部作为出资者,要真正行使管理的职能,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1)按国际金融标准建立我国商业银行谨慎会计准则和审计规则。保证商业银行会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有利于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2)要建立科学的指标管理体系。该指标体系应能够全面科学地衡量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以此作为考核的基础。(3)降低成本与费用项目。精兵简政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和人员,停止自身固定资产投资,减少成本支出。(4)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约束和预算约束。不要因为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上交税收量大而忽视了它们的企业性质。如果国有商业银行不以利润润为经营目标,就难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就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

(二)经营金融管理技术和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拓展经营范围

金融创新应包括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所谓观念创新是指要以效益和质量至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组织创新是指构造责权利明晰、运作高效的金融企业管理体制。所谓产品创新是指要以市场客户需求,发展高需求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这虽然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却不利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目前世界金融先后走上了混业经营的道路,因而,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是金融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变革。

(三)积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金融企业的资本金

人才是金融业的重要资产,我们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战略投资,构筑本企业的人才高地,建立起人才开发途径,培养市场竞争意识强,熟悉金融业务和金融政策法规、国际惯例,并会使用现代管理手段、科技手段的金融人才队伍。我们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对现有金融人力资源加以市场化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教育培训机制,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凝聚力、归属感。利用当前的融资环境,发行部分可转债从而逐步提高公司的资本金率。

(四)不断提升金融业的监管水准

金融监管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直接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金融监管体系,但在金融监管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监管不力。当前非现场监管技术相对落后,工作效率偏低,技术分析只是在表面上,监管力度和深度明显不够,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的过程未能有效监测。第二,监管理念落后。目前,金融监管部门往往只重合规性监管,而对风险性监管力度不足。第三,监管责权不明。因为监管责权的不明确,导致监管失控状态时,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推委现象。按金融监管责任制,监管对象的第一监管责任人应对被监管机构的市场准入、营运、退出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制度落实不到位。如监管人员不足,监管工作处于表面化,没有严格按具体操作规程办。第四,监管处理问题的时效性不够,监管过程中虽然发现问题,但是处理问题的时间上相对滞后,这导致了最佳管控时间的错失,从而导致现象往往是问题比较严重时才出招,此时却是事倍功半。就像当前金融管理当国际大环境中处于经济滞涨时期,而我国且处于经济通货膨胀时期,而又因为国际的联动性及相关性,从而导致当前抑制通胀的手段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我们必需建立一套科学化的具有预期性、前瞻性的金融管控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中阳著,金融机构现代风险管理基本架构[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8

[2]谷秀娟 著,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技术及应用[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12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营运资本 关键因素 方案选择

一、营运资本管理的研究背景

1.营运资本管理的必要性

营运资本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在营运过程中所需的资本,它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一部分,对企业经济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起到了直接的决定作用。从会计角度来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就是指营运资本,它反映了企业对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来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总和就是营运资本,它是整个财务要素的组成部分,它与许多财务指标紧密联系,是企业所有短期性资本运转的统称。然而企业往往只关注长期财务战略,忽视对营运资本的管理,最终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降低,经济效益的下降。因此,需要企业采取科学合理的营运资本管理措施,加大短期财务筹划力度,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水平。

2.国际国内营运资本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必须具有良好的营运资本管理。科学合理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实施,是资本营运管理目标实现的保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策略中,很多企业都有适合自身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根据史密斯和赛尔对美国一千家公司抽样调查,实施了营运资本策略的企业约占百分之三十,其中六成的企业存在一种所有人员都了解的营运资本策略。调查表明企业规模越大,实施正确的营运资本策略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商业信用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企业通过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和控制,达到了流动资产上的“零”投资,流动资产占用达到最低水平。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缺少切实可行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尤其是老牌的国有企业,都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流动资产“越大”,企业实力“越强”,盈利能力“越高”。向着流动资产“零”投资的反方向发展。长此以往,企业财务风险越来越大。根据有关部门对我国3911家企业调查显示,只有56%的企业感到流动资本管理很有必要,其中:26.8%的企业感到资金“有所紧张”,资金缺口在10%以内;16.7%的企业感到资金紧张“明显加剧”,缺口在10%到20%;12.5%的企业感到资金“严重紧张”,缺口在20%以上。因此出现两种表现状况,一种是流动资金紧缺,一种是流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加大。以上研究调查情况表明,我国企业对营运资本缺乏科学严密的管理策略,许多企业仅仅凭经验对营运资本进行管理,营运资本的使用效率比较低,不能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营运资本管理可行性方案分析

1.某科技产业公司基本情况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由自然人筹资兴办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矿用设备及配件。公司依托周围高校科技研发环境,利用高校科技成果优势,扩大科技成果转换力度,培植科技产业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公司经过几年的运营,已经将其科研成果,实际运用到了主要产品上。取得国家专利5项,2007年公司产值已经过亿,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打入了国际市场,也成为了当地同类型公司中的纳税大户。并且培养了大批生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综合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随着公司的日益壮大,营运资本的管理也随之提到了工作日程。企业负责人已经意识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中心是市场,而财务管理是开发与稳定市场的手段。科学合理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又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运营策略,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保证。

2.营运资本管理方案

该公司目前市场前景很好,企业的收益也很大。但由于企业扩张较快,资金明显短缺。因为主要投资者是自然人,也就意味着面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较为困难;其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并不等于寿命长,因此应该考虑企业长期经营风险;其三,人员更换频繁,人才流动性强。鉴于以上三个原因,该公司要想抓住市场机遇,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就应该对营运资本进行有效管理,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益。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三套营运资本管理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A方案:只考虑对流动资产投资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营运资本管理策略,也称之为流动资产的结构管理。首先确定一个能够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量,其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流动资产水平。根据管理者的风险喜好程度,分为激进的、中庸的、稳健的财务政策。

激进的财务政策,具体是指企业不采用短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资,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而是将部分长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的办法。此策略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

中庸的财务政策,是遵循短期资产由短期资金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来融通的原则。所谓的短期资产是流动资产,而长期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当然也包括无形资产和长期资产。另外,在流动资产中有一部分最低的产品和原材料储备是经常占用的,也属于长期占用资产,称为长期流动资产。它的风险和报酬处于中等水平。

稳健的财务政策,是企业将部分短期资产用长期资金来融通的筹资组合策略。具有低风险、低报酬的特性。

B方案:仅仅考虑流动负债的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所谓流动负债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一年以上的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者使用的资产。流动负债的融资政策基本内容包括:使用短期投资、商业信用,短期融资的融资政策。按照我国的金融信贷政策,短期融资程序简便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比如:商业信用融资具有方便,没有现金折扣和限制较少的优点;短期融资券是由大型工商企业或者金融企业所发行的短期无担保本票。它具有筹资成本低,筹资数额大,能提高企业信誉的优点。

C方案: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仅制定和使用对流动资产的投资政策,而且制定和使用流动负债的融资政策。

流动负债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它的特点是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营运资本管理策略必然包括流动资产的投资政策,因为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用流动负债进行短期融资,具有很多特点,比如成本低,偿还期限短,客观上国际国内宏观政策变化的影响也较小,所以营运资本管理策略还必须包括流动负债的融资政策。因此适时适度地对流动资产投资的同时,考虑对流动负债的融资效果,两条腿走路,这是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稳健策略。

三、营运资本管理方案选择的关键因素

该科技产业公司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产品的研发成本较高,产品的利润附加值也较大,生产周期不算太长,拥有高校科研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管理特别是营运资本管理方面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多少合适,融资方案如何选择等等,都没有具体的可行性方案。因此要求财务部门制定好营运资本管理基本策略,确保公司健康发展。公司根据具体情况,聘请有关专家,对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加以分析,并结合国家有关科技产业类企业的有关政策,采用调查研究、现场模拟、数学模型测算等方式总结出选择营运资本管理策略的四个关键因素:

1.营运资本管理制度成本

建立及实行营运资本管理制度,对企业长远发展来说有益无害。但是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并且不断完善制度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如果营运资本管理制度成本高于管理效益的话,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营运资本制度建设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2.营运资本管理制度效果

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所有的决策都围绕着企业的利润目标。实施管理制度,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话,再多的营运资本管理制度决策方案都是无效的。

3.营运资本管理风险度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风险偏好。虽然营运资本管理方案制定的非常完善,但是风险程度非常高。此时企业应本着谨慎性的原则,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如果其他评价因素基本相同,应该选用一种风险比较低的营运资本管理方案。最大限度降低营运资本管理中的风险。

4.营运资本管理的可行性

营运资本管理方案确定后,要进行可行性论证。一个方案的好坏,除了要看自身的各种因素搭配外,还要看其实行的内外部条件是否成熟。一个再好的方案如果不具有可行性,或者说受企业内部实际情况的制约,实施条件不具备等,都会使得营运资本管理方案无法实施。这是评价和制定营运资本管理制度的关键因素。

四个关键因素从成本效益,风险偏好等角度加以考虑。它可以全面反映营运资本管理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是否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四个关键因素的评分及加权分数,可以让企业管理层更清晰的比较与选择营运资本管理方案。

根据专家调查研究数据,从四个关键因素角度对以上A、B、C方案进行评价,如下表: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C方案无论从营运资本管理制度还是效果,还是从风险度到可行性方面,同A、B两方案相比,加权得分最高。因此,该科技产业公司应当选择C方案加强对营运资本的管理。也就是说公司负责人既要关注企业流动资产投资,也要重视企业对流动负债的融资政策。另外,目前在市场经济和国家金融管控政策的改革与创新环境下,对于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企业,在营运资本管理方面,还应采取如下灵活措施:投资融资的多样化;研发、生产、销售的综合化;人才成本管理的集优化;财务成本管理的规范化。只有结合公司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投资、融资方式,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汪平,辜玉璞,闫甜.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报告数据的分析.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2006-07-01

[2]辜玉璞.我国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政策的实证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03-01

[3]刘怀义.营运资本管理政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4]胡爱萍,秦国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方法研究.会计之友,2010年第10期上

[5]袁卫秋,董秋萍.营运资本管理研究综述.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12期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质量特色延伸发展

浙江江南理工专修学院是一所民办高职学院,地处浙江东南玉环县,现有学生3000人,占地150亩。民办高职受教考分离的约束,要自筹经费、自找生源,如何生存和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拼搏!从学院三年来的办学实践,我们的体会是:质量是生命之源,特色是立身之本,延伸是发展之路;办大、办强、办出特色是学院追求的目标。

一、教育质量——“宽进”“优出”

民办高职在其他高校之后招生,生源质量相对偏低,学生缺乏刻苦的学习态度,文化基础较差,有的学生生活散漫,有逆反心理,不愿受管。将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培养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并非一件易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了“宽进”“优出”的指导思想。对民办高职来说,“宽进”“优出”是个矛盾的统一体,不“宽进”,没有生源,“优出”无从谈起;只有实现了“优出”,培养出高质量的有用人才,学院的社会信誉才会提高、生源才会拓展;有了生源,资金、设备、师资就容易解决。在“宽进”的条件下实现“优出”,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必须做实实在在的努力,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教育优化

1.要关爱尊重学生对“宽进”学生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去分析,他们也有许多优点,如大多数人幼稚中透露出单纯,倔强中反映出豪爽,固执中反射出开朗。他们需要关爱和尊重,关爱可消解他们不服管的逆反心理,尊重可重树他们的自信,鼓励可促进他们的转化。教师要有转化学生的信心,学生才有信心转化。

2.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根本问题在思想政治方面。一个人有了爱国主义思想,有了远大理想,就会坚持发奋学习,就会注重锤炼品德,就会勇于进取创新。因此,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做细、做实,教育形式要多样化,要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3.要重视教育管理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要有配套的规章制度,要公布、宣传、实行这些规章制度。在执行规章制度中要重视检查、督促,要有奖有罚,奖罚公平得当,奖罚要能服众。有的学生对“管”有习惯性的反感,我们反复强调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必须学会被人管,学会管别人,更要学会管自己。工作中,我们强调要重视过程管理,学院的领导和管理干部都着重抓过程管理、“事必躬亲”,以抓好过程管理来实现目标管理。

4.要培养学生干部要重视发挥团委、学生会各类学生干部的自治自管作用,全校学生干部的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果这些干部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那么管理工作就能好做得多。对学生干部要重培养、严要求,还要讲清工作任务,提供工作方法。我院的学生,以前在学校里大都没当过主要干部,干部该怎么起作用、有哪些职责、应讲究哪些工作方法,他们都不太了解,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要精心选择干部、耐心培养干部、大胆使用干部。

(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学院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专修学院特点的教学计划,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专业课、实践和军训等方面;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学时上,要严格遵照上级规定,统考课加强,校考课开足;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注意培养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委托主讲教师制定了所有校考课及大部分实践环节的大纲,使讲课、辅导规范,检查有据。教学计划中,还增加了某些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容,增加一些课时,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2.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学校逐步完善教学规章制度,立下规矩,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教师、学生的考勤和考试制度,校考课区间学分制,考试资格认定制度,教师辅导制度,教与学的奖励制度,管理干部听课、下班检查制度等。

3.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教学中,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了“精讲多练、勤考核、细分析、有措施”的要求。“精讲”是指因材施教,以“必需、够用”为度;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问题形象化;重点、难点由浅入深反复讲,分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讲。“多练”、“勤考核”是按考纲要求,编出能覆盖全部知识点的练习题和考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尤其是复习迎考阶段,一定要拿出规范的模拟试题给学生练习,并进行考核。“细分析”就是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对每次考试成绩,进行认真分析,细分成绩档次,分析教与学的经验或问题,细找学不好的原因。“有措施”就是通过分析后进行查漏补缺,属于知识性方面的缺陷,由主讲教师和助教去解决,根据后进生面的大小,或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和分层辅导;后进生面过大,可安排多个教师帮助辅导;对于学习思想、学习态度上有问题的学生,则由班主任或教务处、学生处干部负责教育,务求人人有所进步和提高;对于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良的学生,可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表扬,努力营造勤学、好学的风气。

4.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江南理工专修学院自创办以来,就高度重视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克服困难,以比较优惠的条件从知名和重点高等院校中聘请专家来治校、教授来教学,并依靠这些专家教授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逐步顶班上岗。学院给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业务提高方向,指导他们制定三年进修计划,一般要求他们经两轮全程助教,经过几次试教后才开课主讲;对于课程设计、大型实验之类的实践环节,都要求在主讲教师指导下试做一遍,然后去指导学生,给青年教师打下扎实基础,使学院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办学特色——“明需求、高起点、重实践”

上级领导非常重视专修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要求专修学院办大、办强、办出特色。特色是专修学院的立身之本,有特色才能吸引到生源,才能将学院办大、办强。我们经过周密思考、准确定位,提出了“明需求、高起点、重实践”的办学特色。

(一)明需求

1.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开设急需专业玉环县原是个“小岛、小农、小企、小城”的小县,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弘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创造一流”的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一跃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和浙江省教育强县;年销售上1000万以上的企业已有169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6家;1978年到2000年工业总产值从4750万元增加到190亿元。民营企业飞速发展,已形成了科技、汽摩、机电、阀门、包装和眼镜六大县级工业园区。但县领导也清醒地看到,玉环企业装备落后,科技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科技人才匮乏,全县职工16222人,持有工人技术等级证书的仅300人,这已成为玉环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玉环县办专修学院,突出理工,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工商企业管理和会计等最急需的五个专业。

2.根据社会和群众的需求,指导招生和就业学院一直将社会调查作为办学中一个经常性的课题。申办学院时,从社会需求的角度作过周密论证;各专业的招生,是分别对玉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对各职业中专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和升学意愿做了详细调查后确定的。学院还走访、调查了十几个工厂、企业,向厂长、经理、车间主任、工人师傅了解毕业生在实习中的能力和表现,征求他们对学院的意见和要求;向实习生了解进厂的感受,听取他们对学院的意见和要求,以有效地改进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指导。

(二)高起点

1.聘请高素质的教师学院从办学第一年起,就以比较优惠的条件,从多所名牌高校聘请领导干部和教授,到目前已聘请了43名正副教授,其中有专家,有原大学里的系主任、研究所所长,有研究生导师,有双博士生,有高级工程师。他们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治学精神、人格魅力,吸引、教育了学生,社会影响很大,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带动了青年教师的提高,通过老教授的传、帮、带和青年教师自已的努力进修,学校已有1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有5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有15名青年教师被聘为助教,其中12名已能独立开课。

2.购置高标准的实验仪器设备办学初期,学院经济困难,在县领导和各企业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努力,投入专项资金500多万元,添置了15台普通机床、10台数控机床、2台铣床、2台磨床、350台电脑,建立了多媒体语音室、财会模拟实验室、制图力学实验室、电子电工机床线路控制室和微机原理实验室等10多个实验室和3个金工实习车间。

(三)重实践

1.重视计划安排学院将学生实践教学分成设计型、操作型两大类;操作型实践教学又分成校内操作和校外实践基地、岗位实习两类。在计划安排中要保证实习、实践教学的时间,前5学期,每学期安排2星期校内或校外实习,最后一学期安排3个月社会实践。

2.提出明确要求在组织领导上,由院长亲自挂帅,教务处、学生处、实训处分工负责;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对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也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他们写出说明书,画出课程设计的全部图纸,经领导审查后上岗指导学生,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正规化。

3.加强教学检查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做好实习生的思想工作;学院领导和管理干部,定期下实习单位检查毕业生实习情况,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最后要抓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组织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答辩,完善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办学特色是办学综合效果的体现。首先,要有一个素质高、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要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创新意识的教育改革热心人,要有脚踏实地干工作、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思想作风;办任何事业,人是决定的因素,领导者和骨干教师的素质,是形成特色的关键。其次,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特别要在有人才供需关系的企业建实践基地,既直接为当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服务,又为培养人才服务。第三,还要注意对学生德、智、体、能诸方面的全面素质教育。

三、延伸发展——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成职教同步发展

浙江江南理工专修学院,是由原坎门西台初中——坎门职技校、坎门文化技术学校——玉环县技工学校、玉环职业教育中心延伸发展而成的;目前的办学格局是三校一地,统筹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成职教同步发展,并与国外几所职业技术大学达成了合作办学意向。目前在校3000学生中,高职生1200人,中专生1200人,成教学员600人,这种发展道路和办学格局,显然具有小县城民办高职的特殊性,也具有民办高职发展的共同规律。

1.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玉环县地方民营企业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工场,到简单机器操作的工厂,到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上档次、上等级的工厂,再到自动化程度提高、流水线生产、产品畅销全国、远销国外的实业公司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各厂工人的数量从十几人增到几十人、几百人、上千人;这些工厂对工人素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过去只要求能干体力活的工人,现在既需要技术人员,又需要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WTO后,更需要科研开发人员和外经贸人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及其家长对子女的就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只要求进厂找份工作,现在却要求有技术、有专长,目光远大的人还要求有学位;反映在就学的要求上,开始只是进职技校学点技术,现在却要求上大专,有的还想读本科,也有的想出国深造。上述发展趋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共同的。所以,学院大中专都办,中高等教育融通,相同专业大中专专业衔接,这是社会的需求,是时代的必然;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群众收入的增加,又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专修学院要以校养校、滚动发展,收费显然较高,但据我们在玉环当地调查,87%的家庭都能负担子女的学费;对于13%的困难学生,学院依靠企业的委培制度和投入的教学奖励基金,以及学院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可以予以解决。

2.成职教同步发展是民办高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头十年的技术与教育计划》指出:职业教育要满足现实需求与发展需求,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开放的、灵活的、多元化的职教体系,涵盖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浙江江南理工专修学院已在办学功能多元化上做了有益和有效的探索,在办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全日制学校教育,并积极开展业余职业培训,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为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到目前已培养了2000多人次;委培制度也在施行,中捷公司每年为30名贫困生负担50%的学费,学生毕业后到中捷公司服务和就业。目前正在进行“3+2”、“2+3”、“2+3+2”和“中、专、本”延伸办学模式的尝试。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质量特色延伸发展

浙江江南理工专修学院是一所民办高职学院,地处浙江东南玉环县,现有学生3000人,占地150亩。民办高职受教考分离的约束,要自筹经费、自找生源,如何生存和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拼搏!从学院三年来的办学实践,我们的体会是:质量是生命之源,特色是立身之本,延伸是发展之路;办大、办强、办出特色是学院追求的目标。

一、教育质量——“宽进”“优出”

民办高职在其他高校之后招生,生源质量相对偏低,学生缺乏刻苦的学习态度,文化基础较差,有的学生生活散漫,有逆反心理,不愿受管。将这样的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培养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并非一件易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了“宽进”“优出”的指导思想。对民办高职来说,“宽进”“优出”是个矛盾的统一体,不“宽进”,没有生源,“优出”无从谈起;只有实现了“优出”,培养出高质量的有用人才,学院的社会信誉才会提高、生源才会拓展;有了生源,资金、设备、师资就容易解决。在“宽进”的条件下实现“优出”,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必须做实实在在的努力,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教育优化

1.要关爱尊重学生对“宽进”学生的情况,要实事求是去分析,他们也有许多优点,如大多数人幼稚中透露出单纯,倔强中反映出豪爽,固执中反射出开朗。他们需要关爱和尊重,关爱可消解他们不服管的逆反心理,尊重可重树他们的自信,鼓励可促进他们的转化。教师要有转化学生的信心,学生才有信心转化。

2.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根本问题在思想政治方面。一个人有了爱国主义思想,有了远大理想,就会坚持发奋学习,就会注重锤炼品德,就会勇于进取创新。因此,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做细、做实,教育形式要多样化,要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3.要重视教育管理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要有配套的规章制度,要公布、宣传、实行这些规章制度。在执行规章制度中要重视检查、督促,要有奖有罚,奖罚公平得当,奖罚要能服众。有的学生对“管”有习惯性的反感,我们反复强调人的基本属性是社会性,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必须学会被人管,学会管别人,更要学会管自己。工作中,我们强调要重视过程管理,学院的领导和管理干部都着重抓过程管理、“事必躬亲”,以抓好过程管理来实现目标管理。

4.要培养学生干部要重视发挥团委、学生会各类学生干部的自治自管作用,全校学生干部的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如果这些干部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那么管理工作就能好做得多。对学生干部要重培养、严要求,还要讲清工作任务,提供工作方法。我院的学生,以前在学校里大都没当过主要干部,干部该怎么起作用、有哪些职责、应讲究哪些工作方法,他们都不太了解,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都要精心选择干部、耐心培养干部、大胆使用干部。

(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格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学院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专修学院特点的教学计划,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专业课、实践和军训等方面;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学时上,要严格遵照上级规定,统考课加强,校考课开足;坚持“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注意培养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原则,委托主讲教师制定了所有校考课及大部分实践环节的大纲,使讲课、辅导规范,检查有据。教学计划中,还增加了某些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容,增加一些课时,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

2.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学校逐步完善教学规章制度,立下规矩,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教师、学生的考勤和考试制度,校考课区间学分制,考试资格认定制度,教师辅导制度,教与学的奖励制度,管理干部听课、下班检查制度等。

3.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教学中,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了“精讲多练、勤考核、细分析、有措施”的要求。“精讲”是指因材施教,以“必需、够用”为度;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问题形象化;重点、难点由浅入深反复讲,分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讲。“多练”、“勤考核”是按考纲要求,编出能覆盖全部知识点的练习题和考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尤其是复习迎考阶段,一定要拿出规范的模拟试题给学生练习,并进行考核。“细分析”就是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对每次考试成绩,进行认真分析,细分成绩档次,分析教与学的经验或问题,细找学不好的原因。“有措施”就是通过分析后进行查漏补缺,属于知识性方面的缺陷,由主讲教师和助教去解决,根据后进生面的大小,或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和分层辅导;后进生面过大,可安排多个教师帮助辅导;对于学习思想、学习态度上有问题的学生,则由班主任或教务处、学生处干部负责教育,务求人人有所进步和提高;对于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良的学生,可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表扬,努力营造勤学、好学的风气。

4.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江南理工专修学院自创办以来,就高度重视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克服困难,以比较优惠的条件从知名和重点高等院校中聘请专家来治校、教授来教学,并依靠这些专家教授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逐步顶班上岗。学院给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业务提高方向,指导他们制定三年进修计划,一般要求他们经两轮全程助教,经过几次试教后才开课主讲;对于课程设计、大型实验之类的实践环节,都要求在主讲教师指导下试做一遍,然后去指导学生,给青年教师打下扎实基础,使学院逐步形成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办学特色——“明需求、高起点、重实践”

上级领导非常重视专修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要求专修学院办大、办强、办出特色。特色是专修学院的立身之本,有特色才能吸引到生源,才能将学院办大、办强。我们经过周密思考、准确定位,提出了“明需求、高起点、重实践”的办学特色。

(一)明需求

1.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开设急需专业玉环县原是个“小岛、小农、小企、小城”的小县,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弘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创造一流”的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一跃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和浙江省教育强县;年销售上1000万以上的企业已有169家,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6家;1978年到2000年工业总产值从4750万元增加到190亿元。民营企业飞速发展,已形成了科技、汽摩、机电、阀门、包装和眼镜六大县级工业园区。但县领导也清醒地看到,玉环企业装备落后,科技开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科技人才匮乏,全县职工16222人,持有工人技术等级证书的仅300人,这已成为玉环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玉环县办专修学院,突出理工,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工商企业管理和会计等最急需的五个专业。

2.根据社会和群众的需求,指导招生和就业学院一直将社会调查作为办学中一个经常性的课题。申办学院时,从社会需求的角度作过周密论证;各专业的招生,是分别对玉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对各职业中专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和升学意愿做了详细调查后确定的。学院还走访、调查了十几个工厂、企业,向厂长、经理、车间主任、工人师傅了解毕业生在实习中的能力和表现,征求他们对学院的意见和要求;向实习生了解进厂的感受,听取他们对学院的意见和要求,以有效地改进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指导。

(二)高起点

1.聘请高素质的教师学院从办学第一年起,就以比较优惠的条件,从多所名牌高校聘请领导干部和教授,到目前已聘请了43名正副教授,其中有专家,有原大学里的系主任、研究所所长,有研究生导师,有双博士生,有高级工程师。他们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治学精神、人格魅力,吸引、教育了学生,社会影响很大,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也带动了青年教师的提高,通过老教授的传、帮、带和青年教师自已的努力进修,学校已有1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有5位中青年教师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有15名青年教师被聘为助教,其中12名已能独立开课。

2.购置高标准的实验仪器设备办学初期,学院经济困难,在县领导和各企业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努力,投入专项资金500多万元,添置了15台普通机床、10台数控机床、2台铣床、2台磨床、350台电脑,建立了多媒体语音室、财会模拟实验室、制图力学实验室、电子电工机床线路控制室和微机原理实验室等10多个实验室和3个金工实习车间。

(三)重实践

1.重视计划安排学院将学生实践教学分成设计型、操作型两大类;操作型实践教学又分成校内操作和校外实践基地、岗位实习两类。在计划安排中要保证实习、实践教学的时间,前5学期,每学期安排2星期校内或校外实习,最后一学期安排3个月社会实践。

2.提出明确要求在组织领导上,由院长亲自挂帅,教务处、学生处、实训处分工负责;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指导书),对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步骤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也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他们写出说明书,画出课程设计的全部图纸,经领导审查后上岗指导学生,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正规化。

3.加强教学检查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做好实习生的思想工作;学院领导和管理干部,定期下实习单位检查毕业生实习情况,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最后要抓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组织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答辩,完善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办学特色是办学综合效果的体现。首先,要有一个素质高、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要有十几位甚至几十位具有强烈事业心和创新意识的教育改革热心人,要有脚踏实地干工作、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的思想作风;办任何事业,人是决定的因素,领导者和骨干教师的素质,是形成特色的关键。其次,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特别要在有人才供需关系的企业建实践基地,既直接为当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服务,又为培养人才服务。第三,还要注意对学生德、智、体、能诸方面的全面素质教育。

三、延伸发展——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成职教同步发展

浙江江南理工专修学院,是由原坎门西台初中——坎门职技校、坎门文化技术学校——玉环县技工学校、玉环职业教育中心延伸发展而成的;目前的办学格局是三校一地,统筹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成职教同步发展,并与国外几所职业技术大学达成了合作办学意向。目前在校3000学生中,高职生1200人,中专生1200人,成教学员600人,这种发展道路和办学格局,显然具有小县城民办高职的特殊性,也具有民办高职发展的共同规律。

1.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玉环县地方民营企业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工场,到简单机器操作的工厂,到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上档次、上等级的工厂,再到自动化程度提高、流水线生产、产品畅销全国、远销国外的实业公司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各厂工人的数量从十几人增到几十人、几百人、上千人;这些工厂对工人素质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过去只要求能干体力活的工人,现在既需要技术人员,又需要营销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入WTO后,更需要科研开发人员和外经贸人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及其家长对子女的就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始只要求进厂找份工作,现在却要求有技术、有专长,目光远大的人还要求有学位;反映在就学的要求上,开始只是进职技校学点技术,现在却要求上大专,有的还想读本科,也有的想出国深造。上述发展趋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共同的。所以,学院大中专都办,中高等教育融通,相同专业大中专专业衔接,这是社会的需求,是时代的必然;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群众收入的增加,又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专修学院要以校养校、滚动发展,收费显然较高,但据我们在玉环当地调查,87%的家庭都能负担子女的学费;对于13%的困难学生,学院依靠企业的委培制度和投入的教学奖励基金,以及学院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可以予以解决。

2.成职教同步发展是民办高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头十年的技术与教育计划》指出:职业教育要满足现实需求与发展需求,就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开放的、灵活的、多元化的职教体系,涵盖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浙江江南理工专修学院已在办学功能多元化上做了有益和有效的探索,在办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全日制学校教育,并积极开展业余职业培训,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为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到目前已培养了2000多人次;委培制度也在施行,中捷公司每年为30名贫困生负担50%的学费,学生毕业后到中捷公司服务和就业。目前正在进行“3+2”、“2+3”、“2+3+2”和“中、专、本”延伸办学模式的尝试。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特色是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优化该专业的结构,提升该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满足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文章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分析入手,对中国计量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定位和教学体系改革提出若干思考。

一、引言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中不难看出一方面教育部进行专业整合的初衷是为了摒弃以前专业划得过细的做法,把目标转向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层次、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上来。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专业。但另一方面,又由于新专业是由五个专业归并而成的,目录中确定的培养目标只能是具有宽泛性和普适性要求的基本目标,给各个高校的具体操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由于侧重点不同,信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国内高校中出现了多种方案。2005年以前有主干学科结构、知识模块结构、功能模块结构等七种方案。2005年以后仍然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于专业方向,有三、四、两个之划分;对于能力组成,有五项、三项之划分;对于核心课程设置,有十一门、八门、十门之划分。有的认为应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为核心,有的则认为应围绕erp企业资源计划课程。对于知识体系,有五模块、三模块之划分。总之,目前我国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多是一种多学科课程的拼盘式组合,没有形成专业自身的专业基础理论体系。

中国计量学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坚持走特色化办学、差异化竞争之路,把特色办学理念贯穿于创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我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优化该专业的结构,突出该专业建设的特色,需要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计量学院的办学特色,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重新进行定位。

二、专业特色定位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管专业是2000年设置的,10多年来专业在学校和分院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就和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浙江省精品课程一门、浙江省重点教材两部;在学生实践教学中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但是随着社会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专业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二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是采用“拿来主义”;只注重单科课程设置,忽视课程之间的整合,不少课程内容严重重复,浪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三是实践环节薄弱,纯理论的课程占的比重过大,实践课程占的比重太小,实践教学明显不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四是专业定位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度难以考评。

专业建设是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之一,处于教学建设的龙头地位。特色是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也是学校办学优势的具体体现。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或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反映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个性和明显优势。它具体体现在学校或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诸多方面,它是学校或专业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综合反映。

目前国内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经济管理模式(即m模式);二是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即i模式);三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代表的侧重于计算机系统导向模式(即s模式)。经过前期多次学科讨论,参照国内外著名高校的经验,我们拟将“信息管理”作为学科定位,以“信息安全管理”作为专业特色定位。这样的专业定位是依靠学校优势学科,以社会需求和学生能力为导向,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与水平。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中国计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是中国唯一获得全球首届“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的学院,是通过gbt/19001-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学院。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先进的标准,精密的计量,卓越的质量”教学管理方针,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使学院成为我国培养质量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摇篮。

三、专业教学体系

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靠课程体系的整合和设计来支撑的,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市场(就业)和特色五个方面的导向作用。课程是教学之根本,其主要任务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据专业培养的总体目标来设计一套最优的课程体系。信管专业也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才。纯理论课教学是解决不了动手能力问题的,也无法培养出应用型、高级的信管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系列环节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信管专业本着专业定位、特色定位从知识、能力、素质、市场(就业)和特色五个方面来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

(一)信息管理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具有信息获取、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三是掌握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文献信息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和能力,能利用计算机网络采集和信息,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具备文档管理的能力,包括文档、数据、信息分类管理等;五是具有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或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或组织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胜任力——学习能力和读写能力。不断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不断地追随管理专业的新发展,能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量的新知识,并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追踪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前沿,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信息,以适应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具备读写能力,信息管理人员才能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传递。二是敏锐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三是熟练操纵因特网的能力。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把已获取的新信息通过一定的综合分析、计算、试验操作,最终找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得出科学结论。四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五是创新能力。

开设的主要课程:专业主要课程:信息资源管理学、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分析与预测,信息组织学,信息计量学,专业实践课程:统计软件实习,管理软件实习。

就业方向:可以在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机构,从事文献和文档管理、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咨询服务和管理工作等。毕业生经过考试可以成为信息处理技术员、国家信息分析师。

(二)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在当前是全球的热门话题,而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体系,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认证)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此体系的建立将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提升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增强组织抵御灾难性事件的能力,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将大大提高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发展。其次,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对信息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通过与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工作接续起来,使得信息安全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最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将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从而成长为企业向国际化发展与合作的有力支撑。

bs7799标准是全球第一份关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bs7799-1现在已经被采纳为iso/iec27002:2005;bs7799-2也于2005年被采纳为iso27001:2005。该标准当前已被诸多国家采纳为国家标准。截至2007年9月已经有超过4000家组织通过了iso27001:2005的审核,获得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信息安全管理技术能力;二是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此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及其重要性,认识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何需要iso27001,学会如何建立一套符合企业(组织)需要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开设的主要课程:计算机安全与技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建立与实施。

就业方向: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获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以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管理。

四、结论

信管专业的特色培育和课程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为此,我们将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囊括管理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作用是对整个体系中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评价专业定位、特色定位与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程度。

参考文献:

1、陶雷,莫赞,张立厚.应用型本科“信管”专业课程体系探究及建构实践[j].情报杂志,2010(2).

2、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8).

3、cisc2005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邓晓红.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6).

5、张劲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8(11).

6、张庆华,谭旭红.基于集成化模式开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3).

7、朱顺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7).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吉林省;城市配送;发展现状;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F252.1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Urban distrib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ctively develops urban distribution, 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alyses urban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Extract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Jilin urban distribution demand, forecasts typical urban distribution demand and analyzes the results.

Key words: Jilin province; urban distribution; current situation; demand forecast

0 引 言

城市配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经营主体通过集货、分拣、配货、配装、运输、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物流活动,采用集成化和规模化的模式将货物送达目的地的物流活动,是物流链条中“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解决好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利于促进城市物资流通,加快城市运作效率;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目前吉林省城市配送中出现了整体规划协调难度大、标准化程度低、配送监管责任不清、城市道路通行困难等问题,如何结合自身环境条件与特点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城市配送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促进城市配送物流健康有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几年来,国家及省相继提出了促进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的有利政策。2013年2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建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等七部委联合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2013年10月,商务部、财政部将城市共同配送工作纳入现代服务业产业试点范围,确定了长春市等15个第二批试点城市。基于这样的需求环境和政策背景,吉林省商务厅流通处对吉林省主要城市配送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掌握城市配送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未来吉林省典型城市配送需求总量进行预测,以期为科学规划布局建设提供方向性的参考。

1 吉林省城市配送发展现状

1.1 物流业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物流运行总体趋势良好,社会物流需求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为保证全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2013年,吉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 316.7亿元,同比增长8.8%,增长较快,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构成情况如图1所示;吉林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3 151.8亿元,比上年增长9.0%。从物流总额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为24 594.8亿元,占吉林省社会物流总额的74.2%,同比增长9.7%;外省市及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7 413.5亿元,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22.4%。其中,外省市流入物流总额为6 284.6亿元,同比增长9.3%;进口物品物流总额为1 128.9亿元,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分别增长6.7%、19.0%和13.0%。2006~2013年吉林省物流总额与GDP走势如图2。

2013年,吉林省物流增加值为770.7亿元,同比增长8.8%,增加值增速缓慢。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为546.7亿元,同比增长8.3%;贸易业增加值为157.3亿元,同比增长9.9%;仓储业增加值为55.2亿元,同比增长9.0%;邮政业增加值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5.9%;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9%,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吉林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物流园区步伐加快。

1.2 典型城市配送现状

1.2.1 长春市城市配送现状

随着长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商业不断繁荣,目前长春城市配送物流需求旺盛,每天运进长春市的居民生活用品平均在7 260吨,往返车辆3.9万以上台次。城市物流配送业务也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体现在城市配送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配送物流主体逐渐多元化,现代装备和先进技术应用加快,城区内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长春市城市配送总体运行平稳,但也存在配送效率低下,配送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机械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据统计,长春市的3 676户物流企业中,30%以上是只有1~2台车的运输户,相互压价、不择手段地争夺客户以及损害客户利益的现象常有发生,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目前大型物流企业或集团较少,这些中小企业特别是众多的小微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运营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足。

2013年9月,长春市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15个物流配送试点城市之一。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长春市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的意见》,并决定在2014年启动长春“712”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试点工程。“712”工程的具体内容即:扶持、升级、改造、新建“7个中心、100个节点、2个平台”,其中“7个中心”:重点建设蔬菜配送中心、水果配送中心、冷链配送中心、医药配送中心、日常消费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配送中心、铁路零担配送中心7个中心。“100个节点”:搭建100个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末端站点。主要模式有大型商企或连锁门店自建配送点、各大商圈布局配送点、机关院校企事业单位配送点、社区配送点、快递配送点五种,每种模式启动20个站点。“2个平台”:整合2个城市配送资源平台。一是整合公共信息平台,以大型综合物流配送中心为载体建设市级共同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与配送企业载体的有效对接,完成城市共同配送信息资源的整合;二是整合集中调配城市货物的服务载体平台,在市物流共同配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撑下提升城市货物的配送效率。

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展开,长春市逐渐开工建设一批功能全、影响大、辐射强的商贸物流项目,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

1.2.2 吉林市城市配送现状

吉林市配送企业总体规模比较小、服务内容单一、运营效率较低下,配送企业发展缓慢,竞争力较弱。近几年来,物流运输品种结构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体积大、价值低,为工业服务的石化、建材、粮食和煤炭产品,约占全市货运总量的60%以上。而在城市配送中体积小、重量低、价值高的电子通信类货物和日用商品的比重相对较小。据统计,吉林市现有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中85%以上是小规模的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户,运输资源分散导致物流成本难以降低,企业效益难以增加。旧有的仓储设施数量少,功能比较单一,作业效率低,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3 松原市城市配送现状

松原市物流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大中城市相比,没有竞争力,周边城市经济不发达,没有强大的经济腹地做支撑,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小,物流设施技术落后,服务质量低。截止2013年年底,全市物流企业仅为57家,且大部分都是小规模企业且为民营企业,平均车辆拥有量仅为2台,远远不能够承担物流业迅速发展的任务。在配送企业方面,大型企业寥寥无几,规模普遍较小,城市配送车辆技术水平落后、非法改装、客车载货、“大吨小标”等问题突出,城市配送车辆标准不高、标识不统一。加上运力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调控政策不健全等。配送技术上,信息化程度低下,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并且配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松原市城市配送的运行效率和未来发展。

2 吉林省城市配送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配送车型不标准

目前,吉林省内城市配送车辆技术水平落后,非法改装、客车载货、“大吨小标”等问题突出,城市配送车辆标准不高、标识不统一;多数城市配送车辆不符合《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和《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的具体规定。配送运输无封闭装置,经常在外。许多从事冷藏保鲜运输的车辆不是专用车辆,不能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2.2 城市配送运力调控不科学

吉林省多个城市内普遍存在城市配送运力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调控政策不健全等问题,城市配送车辆没有统一的运营服务规范,较零散、无集约化。当城市物流配送量达到高峰时,一方面是配送企业没有足够的运力把积压的商品配送出去,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社会闲散货运车辆经常被闲置,利用率较低。

2.3 道路通行限制较多,城市配送运输通道不畅

目前,随着城市内部交通压力的增大,出于安全方面的某种考虑,长春市和吉林市均对货运车辆实施了限行、禁行措施,但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配送车辆通行管控机制尚未形成。向社会限制、禁止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的区域和时段不及时,配送车辆通行便利的管理政策不完善。城市管制的这些路段周边一般都集中着大量的商业设施,一方面大量人口聚集,另一方面因对商业设施配送物资,配送车辆也大量聚集。由于这些道路的限行,加之物流通行证管制,使很多货运车辆不得不使用大量由金杯车改造的贴膜车以及出租车、电动车等送货,导致送货车辆分散,数量增多,反而加大了交通压力,降低了运送效率。

2.4 城市配送企业运营不规范

运输企业是物流配送的市场主体,是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在吉林省内,城市配送运输企业与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的合作较少,对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应用也不多,运输组织方式较为落后,配送运输服务质量不高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再者,吉林省各城市市区内普遍存在非法改装、假牌假证、无证运输等严重违法现象。

2.5 城市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吉林省内物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低,直接导致“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城市配送区域不断扩大,配送需求量不断跃升,需要投入更多的配送车辆。但由于物流供求信息渠道不畅,城市“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有货找不到车,有车找不到货”,造成比较严重的空驶等问题。停车收费、罚款等也直接推高了物流配送成本。许多城市对货车车型、送货时间、行驶路线和车辆停靠都有严格管制,动辄罚款,使“最后一公里”变得漫长而沉重。再加上城市配送的效率和效益不高,同城配送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都使得城市配送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2.6 城市配送设施不足,装卸难等矛盾突出

吉林省城市物流配送设施主要由集散中心、临时中转中心及末端接货平台三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小件物品共同集货及分拨设施(临时中转类)、商业区配送卸货和揽收设施。商业区、写字楼、住宅区、高校等地区人口密集,物资收发量大,物流配送服务需求迫切。然而,由于城市规划较为落后,商业区及其他区域物流配送配套设施不足,导致送货车辆、送货人员缺乏停车及卸货空间,只能停靠在周边马路等待卸货、派件或取货,配送成本增加,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矛盾突出。

2.7 城市配送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协调管理难

城市配送管理涉及到城市交通警察、运管局(处)、城管、规划、商务等部门以及众多的工商企业,城市配送管理涉及面广,协调管理难度较大。运管部门重视保护城市配送企业的利益,力图更好地满足配送需求与提升配送企业服务,希望减少城市交通限制,增加城市配送节点;交警部门为了交通的顺畅,往往限制配送车辆的通行与停靠;土地、商贸、规划部门在规划道路、商业网点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配送需求,没有为城市配送预留配送站点与通行通道,往往容易在配送过程中造成交通拥挤。

2.8 城市配送缺少统一规划和科学设计

城市配送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行业、多领域、多环节,投入大,公益性强,需要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并与相关规划搞好衔接。目前吉林省仅长春市进行了“城市物流共同配送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初步研究制定了相关实施办法,其他城市还处于自由发展状态。需要从吉林省的层面进行整体研究和设计,增强城市共同配送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探索制订地区标准,研究出台支持城市共同配送的本地化、差别化政策,完善协调机制,创建良好环境,为开展城市共同配送提供制度保障。

3 吉林省城市配送需求预测分析

3.1 配送需求影响因素

影响城市物流配送需求的因素十分广泛且复杂。根据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影响其配送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是城市配送的本源性需求和核心影响因素。影响城市配送需求量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2)宏观政策因素。宏观政策是国家和地区政府对经济发展所做的宏观调控和引导的措施。政府制定相关法规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有利于提高市场的公平性、透明度,有助于物流业的发展,可促进吉林省物流配送需求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物流需求将产生刺激或抑制作用。

(3)市场环境因素。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是影响配送量的一个因素。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长吉图战略的实施,吉林省正在加速与周边区域的相互融合。许多省外或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大量涌入吉林省物流市场,给传统的运输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冲击,这就需要吉林省交通运输业要加快建设步伐。

(4)居民消费水平。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其购买能力相应增强,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需求使作为物流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配送量急速增加。

(5)运输环境和配送服务水平。运输业的发展势必推动物流的进步,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导致城市配送的增长。城市交通的合理性和畅通性是衡量城市配送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低劣的配送服务水平,使丧失客户在所难免。目前众多企业出于保证物流配送服务质量的原因,越来越倾向选择专业物流供应商,放弃自营物流和一般物流供应商。

3.2 典型城市配送需求总量预测――以长春为例

3.2.1 预测指标的选取

物流需求是拥有货物、需要物流服务的劳务需求。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因此通常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估算物流成本来表示。根据研究,地区生产总值(GDP)直接影响城市物流需求,二者之间的发展速度有正相关关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刺激了对城市物流的需求。城市物流需求与工业增加值密切相关。物流需求分析包括长春市市区经济总量(GDP),长春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第二产业增加值。收集的统计数据见表1。

3.2.2 预测内容

预测2015~2020年城市配送需求总量。

3.2.3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通过运用多项式回归方法及线性回归方法对GDP及第二产业增加值进行预测,根据拟合程度分配权重,多项式曲线拟合模型与线性拟合模型分别给予0.5权重,得到综合预测量;通过建立历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回归关系,来预测未来年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测结果见表2至表4。

基于以往研究,城市配送系统需求与经济因素影响关系存在结构方程模型,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城市配送需求总量影响最为显著,影响系数为0.82。因此,长春市未来年份城市配送总量见表5、图3;三者之间的变化情况见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长春市城市配送量一直在保持平稳增长,与之紧密相联系的经济因子GDP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城市配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同样呈增长趋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配送物流需求的变化规律。

3.3 需求预测分析

由以上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今后十几年,长春城市物流需求总体上将有较大的增长,城市配送物流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解决好吉林省城市配送问题才能满足未来的城市物流配送需求。吉林省大中城市要根据城市物流配送需求,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动城市共同配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配送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城市配送运输需求的调查,配送特点及预测,可制定城市配送车辆运力调控计划,达到引导城市配送企业调整运力结构、配置运力资源的效果,对解决城市配送通行难等问题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规划者应本着以民生考虑和方便群众的原则从整体出发,全盘考虑,根据物流配送需求的发展趋势对城市物流进行整体合理规划,促进城市配送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运输管理局. 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报告[R]. 长春:吉林省运输管理局,2014.

[2] 长春统计局. 2005~2013年长春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 董爱卉. 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交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佚名. 解题城市配送[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5):32.

[5] 刘培军. 再谈城市配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10):40-42.

[6] 张斌. 浅谈电子商务下城市配送问题[J]. 物流科技,2014(4):118-120.

[7] 程玉贤. 吉林市与长春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 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 许茂增,余国印. 城市配送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流通经济,2014(11):29-36.

[9] 华光,姜彩良,董娜. 我国城市配送发展的瓶颈和应对策略[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6):74-75.

[10] 张斌. 浅谈电子商务下城市配送问题[J]. 物流科技,2014(4):118-120.

[11] 史瑞菊. 基于“云”理念的城市配送优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2] 崔丽,张浩,马龙云,等. 城市配送需求与经济因素影响关系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2(15):63-64.

[13] 韩丽娟. 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4] 曹文琴,伊俊敏. 影响中等城市物流需求的相关经济因子及其灰关联分析[J]. 特区经济,2006(9):342-343.

上一篇:工商管理大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工商研究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