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范文

时间:2023-03-08 09:24:00

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范文第1篇

据鸟巢运营方介绍,李妮娜曾经参加过四届冬季奥运会,早在2013年她就曾在鸟巢参加过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北京站比赛,并在鸟巢大力推广大众冰雪健身活动,与奥运和鸟巢有着不解之缘。作为申冬奥形象大使,李妮娜为了不耽误冬奥申办的进程,将原本计划于去年举办的婚礼推迟至今,因此能够在鸟巢内完婚以给予“补偿”。

对于鸟巢运营方的“补偿说”人们也不禁产生了很多疑惑:此次婚礼是商业性质还是有着特殊背景?可以复制吗?接下来,“鸟巢婚礼”会向普通民众开放吗?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在鸟巢内部、跑道上办婚礼?在鸟巢办奢华婚礼是真的补偿还是“特权”在起作用?

2016年5月6日,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正式公布了对4463名贫困生活费调查的大数据处理结果,因为话费过高,竟有21人被“摘帽行动”取消了贫困生资格,还有32人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降级为一般困难。该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吴立平称,从2013年开始,江苏大学尝试每年以手机消费调查的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资格再认定,考虑到毕业生处于找工作阶段,调查对象面向非毕业班贫困生。对话费的月平均消费在100~150元的同学,建议采取降级处理;对月平均消费超过150元的同学,则建议取消贫困生资格。

无独有偶,南京一小学门口近日聚集了40多位家长,希望班上的一个“熊孩子”离开。这些家长所说的“熊孩子”是一名叫昊昊的男孩,他在学校经常把同班同学打得头破血流;上课的时候,还把同学的书撕掉,课堂上还随意吵闹、跳绳、跳舞;昊昊还在学校掀女同学的裙子,女同学回到家哭着闹着不想再去学校。

一家长称,昊昊已经与这个班上多名同学“树敌”,昊昊的家长也与这个班级其他同学的家长关系恶化;如果学校不把昊昊调班,她坚决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复课,她打算第二天与其他家长一起前往南京市教育局反映情况。面对家长们的请求,该校女校长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三度落泪拒绝了家长们的要求。

本题是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同学们需要完成的写作任务十分明确,就是针对“共享公共资源”,是否可能使用“特权”发表看法,可大致有以下思路。

(1)赞同使用特权是公平的。因为这些客户多付了钱或提前付了钱或为本机构做出了大贡献,自然要节省点儿时间得到方便。

(2)反对使用特权是公平的。这些客户仅仅因为多付了些钱或提前付了些钱等原因,就可以光明正大、堂而皇之地站在队伍的前列,这直接告诉人们,只要有了钱就可以高人一等,就可以享受便利,就有一种超越一般人的优越感。

(3)辩证地看待公平。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VIP用户拥有一定的特权符合商品交易的原则,这当然是公平的;但以这种形式在公共领域消费,显然又造成了对其他人的不公平。

取消特权彰显社会公平

特权,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正时强调“必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由此可见,公平是一个社会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要想保证社会公平首要是要保证制度的公正。某些人享有特权,显然是制度上的不公正。如果在制度上存在不公正,欲求社会公平,何其难矣!

《法华经》有语:“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意识是佛家视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布大地,但随着众生根性有别,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这里所强调的“平等”,早已超越了世俗的概念,甚至超乎了物种的限制,所以叫作“众生平等”。将某些人的生命权利凌驾于大多数人的生命权利之上,实乃伤害了大多数人的感情。

曾多次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些出彩的机会,如果没有平等、公正的制度做保障,又如何共享呢?

VIP制度 让我欢喜让我忧

让我欢喜是因为VIP制度的存在,确实能给许多人带来很多便利。

也许有人说,这些“特权”给大多数人造成了不公平,其实这也未必是一种不公平,从商品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拥有VIP身份的客户大多都是比一般的客户多支付了或提前支付了一部分钱的,既然人家多支付了钱,为什么不能让人家享受一些便利呢?如果不让人家享受便利,这对人家公平吗?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也许能对此进行一个合理的解释。

由此,不由得让人想起近段在全国各地爆发的反对教育不公平的游行示威,矛头直指北京高校招收北京考生过多,北京高校成了北京人的高校,有损教育公平。但静下深思,谁为北京高校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当然是北京的纳税人,所以北京高校招收北京考生过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也许有人说,保证了你的公平就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此话也有道理,但殊不知公平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犹如面对高校招生有人提出,全国一张卷,录取一个线,这样就能保证绝对的公平。试想,如果真的这样实施,那么对于教育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的考生来说公平吗?凭什么让他们为地区发展不均衡来买单?所以,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甚至可以说,仅仅站在个人角度上追求的公平只能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让我忧是因为如果这种VIP制度泛滥,真的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比如受这种VIP制度思维的影响,一些学校开设了VIP班,并且给VIP班的学生提供各种学习便利。这种人为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做法,让普通班的学生的人格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以至于整天抬不起头,进而厌倦学习,甚至沮丧消沉;VIP班的学生由于压力过大,生怕成绩下滑被调入普通班,许多人便神经衰弱,饱受精神之困扰。

VIP制度,让我欢喜让我忧,让我们扬其利,避其弊,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

公道在人心

鸟巢是一个公共文化场所,其首要特征是公共性、开放性。不是说这里不可以举办婚礼,也不是说奥运遗产不可以持续运营;而是说这样的事情必须有公开的规则,切忌将公共资源私相授受。李妮娜在鸟巢办奢华婚礼引热议,说到底,是人们对公共资源如何公平利用的质疑,因为公共资源不是个别人予取予求的囊中物,任何超越规矩的行为,哪怕是包裹着漂亮的理由,依然是对社会公平的冒犯。

家长集体要求劝退熊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暴露出了这些家长法律意识的淡薄,劝退了熊孩子,自家孩子的权益似乎得到了保障,但同时也剥夺了“熊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如果校长真的同意家长的请求,那么将会有许多“熊孩子被劝退”,那么我们只能让这些“熊孩子”在“熊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们应该为校长的拒绝点赞,因为其守住了教育的底线,保证了教育的公平。

公共资源范文第2篇

伤不起的公共资源

商业社会,利益为先,各种冠名性质的商业运作不胜枚举,为什么单单清华大学惹争议?

富豪名流,彰显华贵,各处高端会所济济一堂,为什么单单故宫的建福宫会所大惹争议?

很简单,因为商家拿着本属于大众的资源自己赚钱去了,大家当然不买账。这种属于大家共有的资源我们称之为――公共资源。它是属于社会公有、公用的自然与社会资源。同时,公共资源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象征和品牌符号,它们都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内涵和品牌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时代里,公共资源的商业利用价值开始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但是,中国目前对公共资源的品牌营销和品牌管理的意识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很多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还有待管理和完善。所以当清华“被”广告、当故宫“被”会所之后,争议声此起彼伏。

这种争议产生的原因是来自于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大众对于公共资源的商业运作认知还比较传统和保守,他们不能接受这些神圣不可侵犯的资源拿来进行商业操作;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商家的不当操作,一味追求盈利而忽略了公共资源是有公共性的。

目前国内对公共资源的品牌认知和管理尚无良好的规范制度,致使某些商家有机可乘。同时,管理部门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对公共资源价值的认知、挖掘还不够合理化。另外,在经济学上,对“公共资源”的定义,一是这些资源不为哪一个个人或企业组织所拥有;二是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地利用这些资源。这两个条件决定公共资源具备了“竞争性”,但却不具备“排他性”的特征。因此市场竞争混乱,导致公共资源的商标抢注成风。

品牌授权“授”给谁?

公共资源的品牌营销和品牌管理可以说是新的商业概念和运用,我们不否认公共资源的商业价值,但把公共资源品牌授权于商家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

对公共资源的品牌管理和品牌营销要遵循的管理体制应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外国的一些博物馆是可以举办商业性质的大型宴会的,但国外的商业运作是对普通民众开放的,并且有详细的对外公示标准,因为公共财产的商业化需要对外披露详情。公共资源的商业化要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比方说一件商品,对它进行品牌营销的时候要考虑的是消费者、厂家、市场等一系列与商品有关的利益圈,同理,公共资源是属于国家、属于大众的,那么首先就要站在国家、民众的利益点展开营销,并且要形成正面、积极的传播,无论是对商品还是对公共资源,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品牌联想。

哈佛大学现在的名字来源于1638年一位名叫约翰・哈佛的学院院长。这位院长去世时将其一生积蓄的一半和400本图书捐赠给这所大学,后来当地议会投票决定将这所大学命名为哈佛大学。目前它已成为全球接受捐款最多的高等学府,每年达数百亿美元之巨。

国外对于公共资源的保护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国外大学,也接受社会捐赠冠名。但是,冠名是有严格的考量的。接受捐赠也要看捐赠者的身份、声望和声誉,并非来者不拒,有钱就行。英国烟草公司曾经想给剑桥大学捐赠三亿英镑,剑桥大学断然拒之。剑桥认为,烟草公司的品牌形象与大学的学术形象是绝对不相符的,烟草公司钱再多也没用。人家剑桥没接受。

公共资源拥有方在进行品牌合作、授权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该公共资源在商业运作中的形象问题,也就是说商业运作的风格要符合公共资源的内涵和形象。据说,“中国移动通信教室”、“艾默生高级管理人员教育中心”、“正大体育馆”、“飞利浦照明教室”、“光明乳业餐厅”等各种新潮的商业冠名正在悄悄潜入大学校园,这已成为高校一道独特的“风景”。公共资源代表的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利益,不同程度地反映出这个群体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它不是个人的,也不是某个商业利益体的,因此,商家在进行商业运作的时候,只要以公共资源的价值和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这种有趣的冠名方式也不失为一种商业智慧。

但是,公共资源拥有方和商家最终应该是双赢的结果,而不是其中一方被另一方所利用,尤其是公共资源,如果一味被商业操作而失去本来的品牌气质,那么它的品牌形象所遭受到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商家所追求的无外乎就是一个借势宣传的目的,通过借助公共资源本身在人们心目当中的良好形象提升自身产品的影响力,但要有的放矢,人们往往只看重公共资源的巨大的影响力,而忽视了自己的产品和公共资源之间究竟有多少内在的联系。俗话说:不能乱点鸳鸯谱。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有这样的意识。正是因为清华大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引得各商家纷纷登门拜访,著名酒品牌五粮液也曾找到清华,提出愿以5000万元为清华大学捐建一座综合体育馆,但要求必须命名为“五粮液体育馆”。这个要求最终被清华大学拒绝。一边是诉求饮酒文化的企业,一边是倡导运动、健康的体育馆,两者理念本身就有冲突,合作起来,难免滑稽。清华大学的这座体育馆虽然至今还没有建起来,但总比建成后被叫做“五粮液体育馆”要好得多。

公共资源的品牌升位

在美国许多博物馆也都是免费的,大部分的美国博物馆,不论公立私立,都有政府资助,但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社会,即以自身筹款为主,以政府资助为辅。除了社会捐款,自营商店和会员制也很有特色。

公共资源的合理化商业利用是值得推荐的,就看你会不会利用。2009年深秋至2010年初春,美国国家地理博物馆举办中国秦俑展,这不是第一次,但却是史上“阵容”最强大、观众人次最多、影响也最大的一次。最终这场展览圆满结束,这都归功于出色的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首先,国家地理和秦俑之间有历史、文化方面的种种关联,便于在宣传的时候找准切入点;其次,运用时尚的社交网络等平台告知大家,形成良好沟通氛围;第三,合作中寻求文化延伸的平台,比方说和华盛顿国家歌剧院合作,在拍摄歌剧《图兰朵》演出预览视频时,以兵马俑展厅作为拍摄场地;第四,借势名人效应,如美国政要、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等社会知名人士等参观展览;第五,宣传形式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展览,对美国国家地理博物馆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品牌营销机会。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打破了人们对博物馆庄重、严肃的既定思维,与时俱进地、创新地、多元地和各种潮流相互融合,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风格。同时,在整个商业运作过程当中对公共资源的品牌价值没有造成伤害,反而使美国国家地理博物馆的品牌美誉度得到了提升。

还有我们国家的鸟巢、水立方。2009年8月8日,鸟巢正式拉开商演帷幕,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顺利举办,场馆座无虚席。随后,包括《图兰朵》、车王争霸赛、欢乐冰雪季等活动相继在鸟巢上演,得到中外游客的热情关注。朝阳区“两会”期间公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显示,截至目前,鸟巢、水立方分别实现运营收入3.7亿元和1.5亿元,其中鸟巢在本市现有奥运场馆运营中高居首位,奥运功能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2%。

公共资源范文第3篇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集体设施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与价值;加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的变化,有些公共资源被闲置与废弃。而现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金、资源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些公共资源的废弃与浪费,实在令人惋惜。

近几年来,有些地方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集中投入办教育,几个行政村只办一所学校,致使原来的一个村一所的小学校舍被闲置。加之过去实行村学村办,有的村实力不够,只好向上级“化缘”,而这些学校的管理又属于乡镇一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文教办),且基层政府对村级办学也给予了较大的投入,由此而造成这些校舍资产权属也不十分明确,以至于这些闲置的资源维护利用困难加大;再者有些地方搞行政村合并,原有三四个村合并成一个村,办一所学校天经地义,而限于资金压力,只能举债办学。一边是要求农村村级组织消赤减债,一边是村级校舍资源闲置。

在农业建设用地问题上,也存在类似情况。由于农村生产经营的发展,一些农业企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催生,而这些农业生产经营的新载体,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仓容、库棚等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本来就十分紧张,在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条件下,不可能飞来一块土地搞仓容库棚建设。但是,现在农村仍然有供销社代销店、粮店等一些计划经济时期的老产业,在市场经济和企业改制的情况下,占驻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产业转型升级也造成公共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有些地方喜欢“创新”,一个乡、一个村搞一个产业市场,产业一转型,原有的市场功能全部丧失,而这些市场经营者又难以跟上产业转型的速度,只好让这些资源闲置,从而造成浪费;有些地方喜欢“复古”,放弃现有的产业和资源,搞旅游、休闲,搞一些所谓的“软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有的产业和资源的浪费。

在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应该珍惜和合理利用农村的公共资源,让这些公共设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在如何整合、开发、利用好这些闲置资源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各地应结合“三农”的具体发展变化,针对实际情况,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盘活农村公共资产、资源,有效利用其功能、价值,让其发挥应有作用,可以节省“三农”建设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公共资源范文第4篇

一、公共资源交易种类

依据我国《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应当公开交易的公共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政府采购类

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二条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应当进行政府采购。

(二)建设工程类

我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

(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

(2)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非国有企业的一般性自建工程虽然也具有可交易性质,但法律未规定应当公开交易。

(三)土地及矿产资源类

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或者农民集体所有。可交易土地,主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除划拨用地外,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有偿出让。国家土地有偿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权人,该土地使用权人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后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依据我国《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豪华住宅用地,有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招标方式;没有条件,不能采取拍卖、招标方式的,可以采取双方协议的方式。此外,矿藏属于国家所有。向具有开采权资质的企业出让矿藏开采权的行为,属于公共资源交易行为。

(四)国有产权类

国有产权主要是指国家所有的房屋、车辆、设备及其他动产、不动产。国有产权出让通常发生所有权转移,属于可交易公共资源,实践中均列入了公共资源交易的范畴。此外,通过司法途径强行将刑事犯罪嫌疑人或者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财产公开出让的行为,通常也列入产权公开出让的范畴。

除以上四类以外,国有房屋出租、交通线路运力投放、无线频道利用权转让、国有广告牌出租及其他公共信息资源利用权出让,也属于可交易公共资源范畴。

二、公共资源交易当事人

公共资源交易当事人是指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发标方、应标方和交易机构等。

(一)发标方

在建设工程招标活动中,依法提供可交易建设工程项目的是发标方,通常被称为招标人。在开发项目招标活动中,依法提供开发项目信息的是发标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依法提供政府采购信息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为发标方,通常被称为采购人。在土地出让中,依法提供土地使用权出让信息的是发标方,通常由县级以上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国有土地出让权。在矿藏开采权出让活动中,代表政府出让该开采权的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是发标方。在产权出让活动中,国有产权出让方通常是各级政府。

(二)应标方。公共资源交易应标方通常是根据公共资源交易信息要求,依法定程序参与竞标活动的企业。在建设项目招标活动中,应标方是依法参与建设项目承揽竞标的建设工程勘探企业、建设工程设计企业、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及建设工程监理机构。在开发项目招标活动中,应标方是依法参与该项目开发承揽竞标的企业或者科研机构。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应标方是依法参与政府采购竞标的供应商或者维修项目承揽企业。在土地出让活动中,依法竞标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或者个人是应标方。在矿藏开采权出让活动中,依法参与开采权竞标的企业是应标方。在产权出让活动中,依法参与该产权竞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应标方。

(三)机构

公共资源交易机构是指受公共资源交易发标方委托,代为从事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机构。公共资源交易机构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指通常由政府依法设立,受公共资源发标方委托,组织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机构,即各地政府设立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另一类是经依法设立,受公共资源发标方委托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中介机构,包括受委托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造价咨询公司、招标公司等。

三、公共资源交易职能划分

可交易公共资源必须通过公开招标、公开采购、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交易,这是由可交易公共资源交易的性质决定的。在可交易公共资源公开交易过程中,通常出现三项职能,即交易管理职能、组织职能和监督职能。

(一)交易管理职能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职能是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由政府承担的维护交易活动有序开展的职能。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职能通常包括:

(1)提供交易场所;

(2)建立交易信息公开网站;

(3)制定交易规则;

(4)维护交易秩序。

(二)交易组织职能

公共资源交易组织职能通常指政府依法设立的集中交易机构受公共资源交易发标方委托组织的一系列交易活动。公共资源交易组织职能通常由政府设立的集中交易机构协助发标方完成下列活动:

(1)选择机构或者自编招标采购文件;

(2)公共资源交易信息;

(3)选择评审专家;

(4)向投标人发出资格预审结果通知书并告知获取招标文件的方法;

(5)统一组织潜在投标人踏勘现场;

(6)公正选择投标人;

(7)接受投标文件;

(8)公示中标候选人;

(9)确定中标人;

(10)发出中标通知书并书面告知其他投标人;

(11)签订中标合同等。

(三)交易监督职能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职能是指政府职能部门依法监督交易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所实施的监督行为。公共资源交易监督行为通常包括:

(1)交易信息条件审查;

(2)委托的招标机构合法性确认;

(3)交易方式合法性确认;

(4)交易评审组织组建方式合法性确认;

(5)应标人资格审查;

(6)中标、废标、中标人以及交易结果有效性确认;

(7)交易过程跟踪;

(8)中标合同的履行监督;

(9)交易违法行为处理等。

四、公共资源交易腐败现象种类

2009年,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依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一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索贿受贿;

二是一些部门违法违规决策上马项目和审批规划,违法违规审批和出让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提高建筑容积率;

三是一些招标人和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

四是一些招标机构违规操作,有的专家评标不公正;

五是一些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违规征地拆迁、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质量和安全责任不落实;

六是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乱上项目,存在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豆腐渣”工程。

笔者认为,政府采购领域、国有产权交易领域、电力工程交易领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除了政府投资项目审查机制不健全外,与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不透明有关。

五、公共资源交易与监管职能模式

近年来,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现象已经影响和制约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现状,不少地方对传统的公共资源交易机制进行了创新。从创新实践看,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与监管分离大致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集中交易与行业监督相结合模式

该模式由政府设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定可交易公共资源必须委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统一的交易场所公开交易,法定的建设、财政、国土等交易监管职能部门不得组织交易,但应当分别依法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进驻统一的交易场所,实行行业全程监督,政府监察机构仍实施交易监察职能。

(二)集中交易与集中监管相结合模式

该模式由政府分别设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机构,法定的建设、财政、国土等交易监管职能部门不再行使交易组织职能,也不再行使交易监督职能,必须根据政府的要求向政府统一设立的交易监督机构授权,由该统一的交易监督机构对集中交易中心组织的交易活动实施全程监督,政府监察机构仍实施交易监察职能。

(三)行业交易与集中监管相结合模式

该模式要求政府设在监管职能部门的工程招标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土地交易中心进驻统一的交易场所交易,同时设立统一的公共资源集中交易监督机构,即保留传统的由法定的建设、财政、国土等监管职能部门分别组织公共资源交易的职能,但法定的交易监管职能部门不再行使交易监管职能,须根据政府的要求授权集中交易监督机构实施统一的监督,政府监察机构仍实施交易监察职能。

公共资源范文第5篇

“水城县2015年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老鹰山棚户区建设项目(二次招标)标段工程监理招标公告”

……

走进贵州省公共服务中心大厅,硕大的显示屏上滚动播报着全省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

2015年12月9日,贵州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成为全国首个覆盖全省的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将省内所有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集中在一起,投标者可以实时查询各地招标情况,交易过程变得更加阳光透明。

从分散交易走向同一平台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曾经是腐败的高发区。

传统的公共资源交易分散在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招标、投标、开标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权力寻租。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易方式中,主管部门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项目落实的监督者。

“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公共资源交易普遍存在市场之外有‘市场’、交易背后有‘交易’的现象。”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洪坦言。

加强公共资源市场监管,切实治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腐败问题,成为贵州公共资源配置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2012年以来,贵州以底层突破的方式开始探索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工作。

截至2014年6月,贵州建立了包括省级、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在内的11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涉及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药品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土地和矿业权出让等6大类139项公共资源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分别进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阳光交易,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了全覆盖。

在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小不一的开标室每天都会进行交易项目的开标,直到项目开标前半小时,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证书、标书密封情况、投标报价等信息才会完整公布,最大限度避免了投标人与招标机构围标串标。

与此同时,通过电脑匿名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凭手机短信收到的验证码进入评标区,项目开始评审时,评标专家才知道评标项目信息。

评审专家与招标机构进行物理化隔离,招标机头不再参与评标过程,评标专家只能通过变声答疑系统和电子展示平台与招标机构进行沟通,避免了招标机构对专家的影响。

全封闭的评标区被高清摄像头全覆盖,项目业主、行业主管部门对评审过程全程监督,交易人员的一言一行,甚至是写在纸上的每一个数字,都能通过电子监控清晰掌握。

全省11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继完善了招投标制度以杜绝腐败。通过物理、技术、流程的“三重隔离”措施,交易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被有效制止。

从信息孤岛走向互联互通

企业参与公共资源电子交易,需要办理数字证书,贵州目前有四家数字证书认证服务机构,各数字证书却不能兼容互认,交易企业参加各交易中心的投标,就需要办理多张数字证书。

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一部负责人陈天福说:“企业要在不同的交易中心投标,交易员就要同时携带多张数字证书,给企业带来了诸多不便,还增加了交易成本。”

交易流程不尽统一、交易信息不能互联共享、各地专家量小易同地异化,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全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发展不平衡,建设公共资源互联互通平台成为新的要求。

2015年12月9日,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成为全国首个覆盖全省的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交易主体能在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全省交易。

“全省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情况,都能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进行查询,各类招标公告、中标结果信息、交易企业的基本信息等,都能通过服务平台查询并接受监督。”张洪告诉记者。

数字证书兼容互认系统成功上线,数字证书实现全省“一卡通”,交易企业只需办理一张数字证书,注册一次企业信息,就可以在全省所有交易中心参与电子招投标。

通过互联互通平台,全省不同地域的评审专家,能就近在当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远程异地电子评标。远程智能监督系统则弥补了监督手段单一的不足,监督人员可实时远程调看交易现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互联互通平台的建成,汇集了来自全省各地的交易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还能分析出企业的中标频率,发现投标过程中的围标、串标、陪标等违规行为。公共资源交易的变成了充分竞争的状态,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陈天福说。

从现场监管走向智能化监督

自贵州各地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来,全省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52746宗,交易金额达8568.33亿元。

互联互通平台的上线运行,实现了全省交易数据聚集分析,有效弥补了现场监督力量分散、人工监督手段单一的不足,监督方式更加科学快捷,公共资源交易由传统监督向智能化监督转变。

2015年11月,通过数据统计,贵州工程建设项目144宗,占总交易数的37.9%,交易金额82.34亿元,占总交易金额的87%;政府采购226宗,交易金额3.58亿元……

参与公共资源交易竞标的企业信息一目了然,除贵州本土企业外,还有来自北京、江苏、广东和四川等地的企业参与交易竞标,注册资本金超过1亿的有近2000家。

“这些数据,动态反映了公共资源市场交易运行状况和竞标企业类型。目前,贵州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服务平台已搭上“云上贵州”大数据平台,省、市11个交易中心的数据库与贵州省“电子政务云”接轨,整合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陈天福总结道。

贵州公共资源交易“掌上平台”APP已建设完成,用户可以及时收到通知公告、重要新闻、工作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招投标交易可实现即时查询,为交易各方提供全天候在线答疑。

公共资源范文第6篇

“现在开始起拍,底价每平方米10元。”

“我出20元。”

“我出30元。”

“我出90元。”

“还有没有高出每平方米90元的?”

“没有……成交!”

这是永川区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举行的一场门面租赁竞拍活动,竞拍场面非常热烈。看到此情景,在场的永川区监察局副局长任伯平露出了微笑。

2012年8月,永川区出台相关文件,建立了小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镇街、园区、部门等小额公共资源交易全部纳入交易平台。由此,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型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开始得到破解。

监管盲区

2011年3月的一天, 永川区办。

“您好,请问您是陈老师吗?”一名中年男子在门外伸进头来询问。

“我就是,请问有什么事情?”办工作人员陈腾灿抬头看见门外的男子神色有点怪异。

陈腾灿起身将这名男子迎进办公室。

“我举报一个事。按照规定,我们街道所属的道路整治工程应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方,可街道直接通过议标的方式发包,街道领导从中收受好处费。”男子低声说。

“你确定?”

男子用力地点了下头。

“这事我们会转给相关部门调查清楚。”陈腾灿对男子说。

这个季度,陈腾灿已经处理了好几起类似的,都属于小额公共资源交易范围。

早在2008年,永川区就建立了区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强化对小额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管理。截至2012年底,交易总额达到164.38亿元,增收节支约10.83亿元,但小额公共资源交易却始终游离在平台之外。

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永川区使用国有(集体)资金投资的小额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重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明显增加。2011年,全区小额公共资源交易1240宗,交易金额高达5亿元,占全部公共资源交易额的6%。

由于对小型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管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制度,没有规范的交易平台,导致交易过程透明度不高、程序不规范,成为监管盲区。

二次创新

“2010年,永川区涉及农村资产资源和小额公共资源交易的举报案件有81件,同比上升50%;2011年有96件,同比上升18.5%……”看着这一连串数据,永川区委书记胡际权陷入了沉思。

怎么办?

“必须把小型公共资源交易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进行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二次创新。”胡际权斩钉截铁地说。

永川区开始了新的探索,区纪委、监察局成为具体负责单位。

“大家对解决这个问题一点头绪都没有。”接到任务时,任伯平着急起来。

办公室里,任伯平在互联网上不停地搜索。

搜索结果显示,只有浙江省宁波市在推行小型公共资源统一交易。

看完相关信息,一个念头闪过任伯平的脑海——“借技”。

2012年5月,永川区纪委、监察局派人到浙江宁波学习取经。

不久,经过反复论证,永川区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小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实施意见》、《永川区小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永川区小型公共资源交易操作细则(试行)》。

针对小型公共资源交易,实行“三分离”监督管理体系。

所谓“三分离”,就是各镇街、园区、区级部门建立小型公共资源交易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和小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领导、操作与监督三体分离,相互制衡。

在交易额度上,镇街国有投资在5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工程建设项目,区级各部门、园区投资在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工程建设项目,都要通过平台公开选定施工单位。

镇街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以及与项目有关的重要设备和材料采购,区级各部门、园区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5000元以上政府采购目录外或标准以下的货物及服务项目类采购,农村(社区)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工程建设项目,都要通过平台进行交易。

捧着这三份文件,永川区纪委、监察局的工作人员长吁了一口气。

阳光交易

2012年9月26日,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现在开始唱标。第一家投标单位重庆搏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总价人民币241200元……

“第二家单位重庆恒通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总价人民币238680元……

“第三家单位重庆永川渝达建筑有限公司,投标总价人民币238000元……”

正在进行的是卫星湖街道办事处大柏树道路工程招标开标会,这是首次通过卫星湖街道的小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的建设项目。

交易中心设有相互隔离的开标室、评标室、监督室,交易全过程都在音频视频的同步监控之下。

“所有投标单位的投标唱标完毕,如无异议,请各投标单位代表上台确认签字。”当听到主持人说出这句话时,现场的卫星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军紧绷的神经终于舒缓下来。

“这次很透明,我一点意见都没有。”投标单位代表签字确认后,纷纷走出开标室。

小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功能不断显现。

目前,永川区已在全区建成57个小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在镇街、园区、部门的全覆盖;已有新城建管委、中山路街道、来苏镇等28个小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运行,共交易项目17个,总投资920万元。

公共资源范文第7篇

一、提高对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重要性的认识

公共资源统一进入招投标平台进行公开交易,是加强公共资源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统一进场公开交易,可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腐败行为的产生,进一步促进廉政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托市、县招投标中心这一平台,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监管,确保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规范化和公共资源的保值增值。

二、明确统一进场交易的公共资源范围

下列公共资源必须统一进入市、县招投标中心相关交易机构交易。

(一)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实物资产和债权,有限责任公司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集体)产权的有偿转让;

(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国有产权、实物资产、债权的有偿转让,资产的有偿租赁;

(三)公用设施冠名权、排污权、户外广告设置权、公交线路及出租汽车营运权等各种政府特许经营权、使用权的取得或转让;

(四)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没收的物品;

(五)政府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及政府采购项目,土地、矿产、森林等权属的取得;

(六)涉及国有(集体)权属的其他有偿使用的交易品种和相关公共资源衍生权的转让。

属于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和国有土地、矿产、森林等权属的公共资源交易,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按本实施意见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的监督管理

(一)督促交易项目统一进场。

各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履行对本行业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职责,督促相关公共资源项目统一进场规范交易,确保公共资源统一进场规范交易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规范项目交易操作程序。

公共资源统一进入市、县招投标中心进行规范交易,必须提交权属证明,并按照市、县招投标中心相关交易规则及申请登记、挂牌公示、咨询洽谈、公开竞价、签约成交、结算交割、交易鉴证等程序进行。

(三)强化交易过程监督管理。

对公共资源统一进入市、县招投标中心相关交易机构交易的行为,市、县招投标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综合监管,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强执法监察,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行业监管,共同督促交易行为的合法合规,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四)严格公共资源变动登记制度。

对申请公共资源转让变动登记的,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市、县招投标中心相关交易机构出具的交易凭证方可办理产权变动登记手续。凡违反本规定进行场外交易的,不得办理变动登记手续。工商、建设等部门在受理变更登记时,除要求单位依法提供变更登记所需资料外,还须提交市、县招投标中心相关交易机构所出具的交易凭证。不能提交上述文件资料或其他合法证明的,不得办理。

(五)加大对违规交易的查处力度。

公共资源范文第8篇

一、总体要求

遵照“能够推向市场的都要推向市场”的原则,从区直部门中公共资源的重点项目抓起,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垄断性社会资源和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对已经推向市场的资源项目,要继续推进,巩固提高,着力完善规范;尚未推向市场但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的资源项目,要重点突破,加快推向市场,务求实效;条件尚不成熟的资源项目,要抓紧做好规划评估、完善配套措施等前期工作。区直各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选择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形成上下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

二、配置项目

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年,各乡镇各部门必须切实抓好规划、评估、审核、交易、监管等环节,从以下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见附件)抓起,务求实效,不断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领域。

(一)已推向市场并将继续推进的公共资源(9项)

建设用地使用权、矿产资源开采权、国有资产转让、剩余安置房出让、办公设备采购、救灾救济物资采购、户外广告设置权、市政道路保洁承包权、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

(二)条件基本成熟拟推向市场的公共资源(9项)

区中心道路维护、区医院绿化、保洁、医院食堂、医院印刷品、簿籍、学校食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海珍品试验场生产场地、区水产养殖池塘养场地。

除以上领域或项目要重点推进外,凡属于法律法规许可,群众比较关注、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公共资源项目,都要逐步纳入市场化配置的轨道。所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原则上都要进入市场招投标中心交易,做到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统一收取费用,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现场监管,收益统一上缴财政。

三、措施保障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发挥职能作用,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区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有关科室承担日常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区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要履行职责,负责统筹、指导和协调全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涉及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政策性强,难度较大。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负起责任,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各牵头主抓单位要对该系统公共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了解掌握资源现状,探索配置有效途径,既要有总体的部署规划,又要有局部的工作方案;要加强组织协调,及时督促责任单位认真组织实施。各实施责任单位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责任人员和时限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及时向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反馈情况。

公共资源范文第9篇

1月11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主办的“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财政部国库司采购管理一处处长杜强、中国招投标协会副秘书长李小林、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慧等领导出席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高校的理论专家,广东、北京、深圳、大连、合肥、佛山等省市的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府采购机构的业界同行,以及中国政府采购报社、中国政府采购杂志社等媒体的资深人士参加论坛。

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卫东同志作为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地方实践层面的代表应邀参加此次论坛并作了题为“公共资源交易‘合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的主题演讲,同时主持“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的法规及政策研究”分论坛。在主题发言中,黄卫东局长首先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解、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总体建设情况、各地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的探索”三个方面对全国公共资源交易事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当前的公共资源交易处在由地方层面“自下而上”的探索上升到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改革的重要发展时期。之后,他从“法律体系、运行规则、专家队伍、诚信体系、电子化推进”五大方面对当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和推进发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减少和防范新的类似问题的产生。最后,他重点针对公共市场和政府采购的监管工作,从“统一市场、规范运行、创新监管”三个层次对公共资源交易合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做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希望可以通过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大胆创新的探索实践为全国同行提供研究和借鉴样本。黄卫东局长的精彩发言得到了李小林副秘书长、刘慧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王丛虎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刘小川院长、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冬如博士等与会领导和代表的一致好评,认为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创新的做法和举措值得公共资源交易理论界、实践界、媒体界的专家、同仁和学者加以研究、思考和探讨。

此次论坛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统一规范高效开放的市场体系的精神和谋划中国即将加入GPA(政府采购协定)后政府采购如何定位和发展的形势下举行的。此次论坛上,与会代表还重点围绕“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改革走向、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的实务问题研究、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的法规及政策研究”等三个主要议题展开讨论,具体探讨了“公共市场与公共资源交易和配置”、“政府采购与招标机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所涉及的法律和机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合理模式的机制、监督、主体定位”、“政府采购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政府采购执行机构面临的定位和权限”、“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等7个方面内容。此次论坛的成功举行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创新思想、探讨交流,共同研讨公共市场和政府采购如何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地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发展要求。

公共资源范文第10篇

(一)公共资源交易模式(Pattern)就是把解决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这种模式是成熟的。需要提炼,需要总结。

(二)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是标准的。是可以复制或直接借鉴,容易推广的。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可以形成制度标准、管理标准、应用标准等等。

(三)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是可评价的。可以通过第三方评价体系,得到普遍的肯定。

二、确立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的两点看法

(一)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的定位

做好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定位必须了解大背景和环境。东亚模式、中国模式的核心就是政府的作用,强势政府或者政府干预占绝对主导作用。从趋势分析,中国改革脉络基本清晰,以30年左右为一阶段,中国改革分三步走,即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是政府向市场放权,目的是追求利益,核心是效率;社会改革是政府向社会放权,目的是分配利益,核心是公平;政治改革是政府向人民放权,目的是放弃权力,核心是民主。早在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预测21世纪中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富强是国强民富,经济变革的结果;民主是政治变革的结果;文明是社会变革的结果。我们在品读十报告也可以注意到这方面的不同:经济改革是全面深化;社会改革是加快推进;政治改革是积极稳妥。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来理解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定位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定位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即:政府不能再强势了;市场能调节的,政府都要退出;政府干预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仍然起基础性作用;政府权力必须制约和监督。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重点做好三界定:

一是界定政府通过何种市场化方式有效的配置资源。公共资源交易是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体。界定两者关系是一大难点。可以遵从两大原则:充分利用市场的透明竞争机制,如招标、拍卖手段;如何确定公权的有效分离或制约。以公共支出为例,就是要解决其配置资源模式是政府集中行为还是纯市场化的关系。即集中采购和纯市场化的招标的选择问题。在工程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都进入统一平台后如何有效界定公权力需要认真考虑。在界定公权力时要关注两点:国际惯例和中国实践。政府采购是国际惯例,英美等西方主流国家都是通过采购官或合同官实现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招标和专家评审制度是中国实践或中国特色。比如:“让专家评审成为各方免责的制度”就需要大家反思。

二是界定公共领域与私营领域的关系。公共资源交易不应与私人或社会市场交易混同,不应将自由经济中的企业或个人交易行为在公共资源市场中交易。应当避免个体或企业的工程招标、玉器珠宝交易市场、粮食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跨国公司采购中心等纯私营行为的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市场。

三是界定政府关系。即本级政府与他级政府的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关系;政府内部关系等等。

公共资源交易内容定位准确就可能成为模式;定位不准肯定不能成为模式。定位的基本要求是,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二)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具有层次性

实际上,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是科学系统的构造。我们分阶段是实践现状理解以便于有步骤推进。其层次性特征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化。制度体系包括体制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实际上就是人财物的使用。制度化建设是基础,基础牢固准确对后面的发展非常重要。二是专业化。职业化电子化能力。即专业水平和科技利用程度。三是科学化。科学化的标志事件可以是:健全的诚信体系,强大的调控能力和政策功能,交易指数等。

三、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发展方向思考

理性而言,“东亚模式”、“中国模式”还有“合肥模式”都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合肥招投标模式,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喻为是“体制新、制度全、领域宽、监管强、效益好、形象正”,有人认为是“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交易平台、统一自行、统一中标规则”。合肥招投标监督管理局最近将之定义为:着力构建体制、制度、科技、程序、诚信、能力并重的“六位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防腐”的长效机制。综合看来,招投标的成功经验离不开以下因素:

一是组织的力量。坚强有力的党政领导是合肥招标投标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党委、纪委、部门、单位对招标投标的实现重视程度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样。6年前合肥就冲破落后思想观念和滞后法律条款的障碍,实现招标投标统一授权和集中执法。有些地方现在还处于讨论之中,根本无法实行。这也是许多地方学习后认为“无法复制”的主要原因。认识程度和重视层次及程度影响推进效果。二是干部的力量。干部的认识水平、管理水平、专业水平和协调组织能力是取得成功的主要力量。三是制度的力量。招标投标制度建立要完善;制度执行需有效。合肥实践中有许多好的制度经验。如对招标投标价格的制度设定可以说抓住了采购的牛鼻子。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采用有效最低价法能遏制价格虚高的现象,提高资金节约率;出让租赁项目采用有效最高价遏制价格虚低,保证财政收益;重点建设工程大宗材料集中采购保证价格和质量;向社会开放评标过程取得各方信任等。

除了合肥,许多地方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如以蚌埠市牵头起草的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服务标准体系正式;如长丰县自主研发的高智能化的电子评标系统;如广州、南京等地。全国各地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提出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基础条件。现在是非常好的契机,也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向公共资源交易方向的转变应注意几个方向:

在量的基础上是更注意质的发展;在面的基础上更注意专的发展;在交易的基础上更注意管理的发展。量大容易把控不了质量;面宽容易把控不了专业;过于注重交易容易忽略管理。可以在质量上下功夫,注重项目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可以在专业上下功夫,推进招标或政府采购职业化资格,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可以在管理上下功夫,重点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规范和权利义务责任。

诚然,如果一个地方要确立成为公共资源交易模式,除了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注重实践外,更重要的是赢得国家特许政策支持,成为该领域的国家试验区或科学创新发展区,以营造有利于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发展的环境。营造环境主要是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即冲破滞后的、不合时宜的公共资源交易法律条款的束缚;当受到外在强势权力或利益干扰或冲击公共资源交易时能起到天然屏障作用。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新鲜事物,是中国独有的经济改革现象。也是很值得开拓创新和发展的一项事业。它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历史责任。

上一篇:送电线路范文 下一篇:交际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