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3:26:08

公共数学论文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最新|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计算机|公文|

论文搜索:[热门]素质教育写作总结说课计划心得体会教案操行评语

首页>>数学论文>>参数方程在解题中的广泛应用

-

【加入收藏夹】【搜索相关的文章】【关闭窗口】

参数方程在解析几何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而且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近几年来高考对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的要求稍有降低,但是,可用参数方程求解的问题和内容有所增加且与三角函数联系紧密。本文以具体的例子阐述参数方程的广泛应用。

一、探求几何最值问题

有时在求多元函数的几何最值有困难,我们不妨采用参数方程进行转化,化为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来处理。

例1(1984年考题)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c=10,,P为ABC的内切圆的动点,求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由,运用正弦定理,可得:

sinA·cosA=sinB·cosB

sin2A=sin2B

由A≠B,可得2A=π-2B。

A+B=,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又C=10,,可得:

a=6,b=8,r=2

如图建立坐标系,则内切圆的参数方程为

所以圆上动点P的坐标为(2+2cosα,2+2sinα),从而=80-8cosα

因0≤α<2π,所以

例2过抛物线(t为参数,p>0)的焦点作倾角为θ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设0<θ<π,当θ取什么值时,|AB|取最小值。

解抛物线(t为参数)

的普通方程为=2px,其焦点为。

设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θ为参数)

代入抛物线方程=2px得:

又0<θ<π

当θ=时,|AB|取最小值2p。

二、解析几何中证明型问题

运用直线和圆的标准形式的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能简捷地解决有关与过定点的直线上的动点到定点的距离有关的问题。

例3在双曲线中,右准线与x轴交于A,过A作直线与双曲线交于B、C两点,过右焦点F作AC的平行线,与双曲线交于M、N两点,求证:|FM|·|FN|=·|AB|·|AC|(e为离心率)。

证明设F点坐标为(c,0),

A点坐标为(,0)。

又,设AC的倾角为α,则直线AC与MN的参数方程依次为:

将①、②代入双曲线方程,化简得:

同理,将③、④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

|FM|·|FN|=

|FM|·|FN|=|AB|·|AC|。

双曲线的一条准线与实轴交于P点,过P点引一直线和双曲线交于A、B两点,又过一焦点F引直线垂直于AB和双曲线交于C、D两点,求证:|FC|·|FD|=2|PA|·|PB|。

证明由已知可得。设直线AB的倾角为α,则直线AB

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

代入,可得:

据题设得直线CD方程为(t为参数)

代入,得:,从而得,

即得|FC|·|FD|=2|PA|·|PB|。

三、探求解析几何定值型问题

在解析几何中点的坐标为(x,y),有二个变元,若用参数方程则只有一个变元,则对于有定值和最值时,参数法显然比较简单。

例5从椭圆上任一点向短轴的两端点分别引直线,求这两条直线在x轴上截距的乘积。

解化方程为参数方程:

(θ为参数)

设P为椭圆上任一点,则P(3cosθ,2sinθ)。

于是,直线BP的方程为:

直线的方程为:

令y=0代入BP,的方程,分别得它们在x轴上的截距为和。

故截距之积为:()·()=9。

四、探求参数的互相制约条件型问题

例6如果椭圆与抛物线=6(x-n)有公共点,试求m、n满足

的条件。

分析如果本题采用常规的代入消元法,将其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来解,极易导致错误,而且很难发现其错误产生的原因。若运用参数方程来解,则可“轻车熟路”,直达解题终点。

解设椭圆的参数方程为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为

(t为参数)

因它们相交,从而有:

由②得:

代入①得:

配方得:。即

1≤≤9-2≤n-m≤2

所以|m-n|≤2为两曲线有公共点的条件。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数学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教学改革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数学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它是检验高校数学专业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是集学习、研究、实践于一体的过程,更是学生毕业资格的重要依据。

数学专业作为老牌专业,自高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剧增。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学已经向许多学科渗透,在以往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但是由于其理论的深度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许多方面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看似应用很广的学科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还是处于基础理论研究阶段,其理论性的侧重及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而且会动摇这个专业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根基。此外,作为数学专业教师,笔者曾亲身经历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同时结合指导本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经验,就目前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结合这些问题,给出相应建议。

1.存在的问题

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在时间设置方面,本科毕业论文一般都放在第七学期开始进行,这实际上是很不合理的。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与就业时间发生严重冲突,这导致许多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很不端正,随便选题,应付写作,草草了事,这严重动摇了在本科毕业论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使它无法成为检验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专业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工具。

(2)在选题方面,许多学校采取的是指导老师命题和学生自主命题两种方式。由于每年都有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师在制定论文题目的时候,尽量避免同一课题重复几年出现,尤其是基础研究的课题,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查找资料及本身的知识储备写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东西。因此,许多指导教师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但是目前各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居多)普遍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他们自身能进入相关领域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然而想要学生在几乎全新的领域内有所突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如果让学生自主命题,则由于其有限的知识储备,他们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东西,而这些知识本身就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想要有其他突破也很困难。此外,结合平时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数学专业的许多学生特别钟爱于教育方向的课题研究,而往往这些熟悉的东西由于缺乏实践性,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

(3)在文献查新方面,网络数据库是最权威的资源库,尽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计算机课程,但是许多学校根本未开设网络资源检索(或者普及率不高)这样的课程,这直接导致许多学生根本不会使用数据库查找最新、最权威的资料,而仅仅依赖于百度文献的查找,对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无法了然于心。此外,高校薄弱的科研物质基础[1],也极大了限制了学生的文献查新,有些高校的公共资源并未及时有效地向全校学生开放,许多数据库只能借助于公共平台才能查找文献。

(4)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由于论文的规范性,对学生的撰写要求非常严格。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能接触到这样的训练,最后的成文往往很不合规范。从以往指导学生的经验来看,由于科研基础薄弱,许多学生在撰写摘要、引言的时候,不知道具体写些什么,并且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较文科学生弱;再则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往往会出现许多字母、公式,由于平时缺乏训练,这让很多学生在使用数学公式编辑器的问题上犯难,甚至有些学生不习惯使用它,最终导致论文中的数学符号或者公式书写很不规范,给论文后期的修改增添了麻烦。

2.对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方面的教学改革建议

基于以上的问题,要使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得以提高,需对本科教学加以适当改革。

(1)加强数学专业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正确认识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理解本科毕业论文在本科教育中的定位,从而端正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如新生一入学就应该让学生知晓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将导致其无法毕业,优秀毕业论文将作为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标准之一。此外,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力度出台和完善对教师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激励机制,弥补因经费不足而影响对课题的研究[3],并将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作为教师晋升的重要指标之一。

(2)取消时间限制。对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本科教育过程中,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可以放到大四进行,但是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可以提前至大四前的任何时间(最晚不能超过三年级下学期)。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一些大学生创新培训讲座等,并及时告知学生可以开始毕业论文的选题准备工作,并且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可以自行选择导师),以便及时交流思想。只要通过开题,就可以开始论文的写作[2]。这既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又变中学时代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完成从中学向大学阶段的过渡。

(3)学生自主选题为主,指导教师为辅。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想法,可以将想法与指导老师交流,指导教师在做出合理可行性判断后,辅助学生选题。指导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参考的方式给学生拟定可供选择的课题。要提醒学生,基础研究和实践性课题研究要注意不同的研究方法,教育类方向的课题可能需要更多地接触实际,课题一旦确定,就要进入实践阶段,进入中小学调研,走访一些有资历的中小学教师,做好调查研究,通过真实的数据分析做理论支撑,切忌空话套话。

(4)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加开数据资源检索类的课程,让学生熟悉数据库资源检索,以便学生更好地查找资料;高校应该加大对科研的物质基础投资力度,加强资源检索平台的建设力度,例如: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尤其是增加数学专业的基础理论教材数量,加快校园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如增加电子图书阅览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购买必要的中外文数据库,实现校园网络通到哪里,资源就通到哪里。只有学生便捷地利用了这些公共资源,才能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5)认真开好数学实验及数学建模类的课程。这类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撰写数学小论文的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数学论文的结构和写法,训练他们使用数学公式编辑器的能力,加强数学公式、字母的规范性书写,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文风,为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6)做好毕业论文的评比奖励工作[4]。毕业论文工作的最终完成,不仅有学生的辛勤劳动,而且有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因此,在对优秀毕业论文进行评比表彰的同时,要对有突出贡献的指导老师予以嘉奖,体现毕业论文过程中的示范、促进作用,从而营造学校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后续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校研究,2000,9:78-79.

[2]李俊龙,胡锋,吉东风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8:41-42.

[3]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J].太原大学学报,2005,6(1):59-62.

[4]刘卫兵、陈翠、张庆.提高应用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1,32:152.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数学;模块式教学;职业能力

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数学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综合数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而同时又发展迅猛,在教学方面还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做题复习考试,教学内容都是一些老面孔,与专业结合不密切。这与当前高职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严重不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育观念落后,难以适应时展传统数学教育观以“知识本位”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专业需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要求教学内容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服务专业、注重应用、更新计算技术、全面育人”的特点和要求。因此,教育观念应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

教学内容陈旧,难以满足专业需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各院校都加强了专业教学建设,增加了大量专业实训,压缩了基础课教学时数,这就造成了数学课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同时,在课程体系上过多考虑数学学科的完整性,在教学内容上满足于逻辑上的严谨、计算上的精确,面面俱到,脱离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不足。因此研究各专业对数学的需求,更好地与专业相衔接,进行工科、经管类、信息类等专业模块教学势在必行,创新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刻不容缓,为此应进行必要的探索研究,以更好地适应高职教学,更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不容乐观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质量急剧下降,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更是薄弱,很大一部分学。觉得学数学就是为了考试,是没得选择的无奈之举,以后根本用不上。基础本身就不好再加上这种消极的态度,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另外,大学的学习毕竟不同于高中,使得很多学生不会学习,学习效率可想而知。

建立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进行专业模块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技术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所以,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要体现“服务专业、注重应用、更新计算技术、全面育人”的特点和要求,为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支撑。为此,应将高职数学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以及应用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由一元微积分和数学实验组成;专业基础模块包括多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向量和空间几何、级数、布尔代数以及线性代数和概率;应用拓展模块主要是用数学建模案例来反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强调应用性。工科、经管类、信息类三大类结合调研进行合理选块。工科教学的专业模块为多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级数以及线性代数等;经济管理类专业模块为二元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等;信息类的专业模块为布尔代数、矩阵行列式、概率、图论基础等。

加强高职数学与专业课的联系 实施模块式教学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数学教师对高职各专业知识了解有限,与专业教师缺乏沟通,且不同专业又有着不同的问题,为此数学教师必须去面对专业知识问题,认真听取专业教师对数学课程、内容、范围的要求和建议,针对不同专业搜集相关典型案例,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依据。例如,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少接触到曲线的凹凸性及函数图形的描绘、变力作功、液体静压力等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花很多时间来学习这些内容,而要把重点放在今后工作中经常接触的单利、复利、税收、最小投入、最大收益、最佳方案等知识点上,这样更实用、更有价值。而线性代数与计算机原理有直接的联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把这方面的知识作为重点。同时,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作为例题、习题讲解和练习,对内容拓宽和深化,强调知识应用可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反复学习,学生得以反复记忆,进而熟练掌握,这更有利于所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其岗位职责,为用人单位创造良好效益。让学生看到学习数学能够应用于实际,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到:

1.由传统的“面向定义”转变为“面向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问题驱动教学。删去那些繁琐的计算与复杂的推理过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加强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自觉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职业能力。例如,函数作为过渡性衔接内容可少讲,只需重点介绍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等,空间解析几何是多元函数微分学的预备知识,加之学生在中学已接触过,可略讲;导数与微分中重点介绍导数,微分则利用导数即微商这一关键点略讲。

2.教师应有意识地收集与各专业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尽可能多地将数学与工程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军事学等领域联系起来,展现高等数学的巨大魅力。例如,在生活实际中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是比较难的,在介绍微分方程时可以举抵押贷款买车买房问题、人口增长等多个例子。这些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的巨大作用,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最新前沿动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3.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课程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方法加以阐述,例如类比、演绎、递推、构造、换元、化归、建模等方法,这对深化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就拿建模来说,一切数学概念和知识都是从现实世界的各种模型中抽象出来的,利用建模思想进行教学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也强调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再引入概念和方法。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中贯彻建模思想,应强调量的差异,应举更多有实际意义的例子,贯彻数学建模思想,是将解决问题思想贯彻到每个环节,而不只是用做某些部分的引入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资源。例如使用讲义课件、网上答疑、题库、数学软件、数学文化、数学论坛等,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会有很大的促进。而且网络教学可随时进行,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避免选修课与必修课在上课时间上可能出现的冲突,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提优补弱。网络技术促进了教学的自主化、互动化,使数学教学更现代化,更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合理运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一种崭新的教学元素,这种教学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特别是涉及图形教学,它富有动感。像定积分的概念教学时,用多媒体可以清晰地观察出分割、取近似等每一步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接受。但有了多媒体,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应用,像求导、积分等计算用传统的“黑板+粉笔”,学生更能明白解题的思路、过程。总而言之,要合理选择,两者结合,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数学软件 高职现有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在教师讲解后学生反复练习、训练,对学生而言其实是一种浪费。一是学生就业后用到纯数学的知识很少,用到的只是数学的精神、思维方法等;二是在信息时代,大量的数学计算、画图等用手工操作太费时费力,而用数学软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要详细介绍教学所使用的软件mathematica和matlab,把运用数学软件包求解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软件求导数、积分、解微分方程等复杂的运算。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可以达到使学生由“学数学”向“用数学”的转变,更新计算技术,减少大量的繁琐计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应用能力。

全面改革考试评价方式

高职数学除了提高学生综合数学能力外,主要是为专业服务,传统考核方式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通常的限时考试使学生机械地套用定义、定理和公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也不能真正地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会使较多的学生越来越对数学产生恐惧、厌烦心理,为考试而考试,与我们的教学出发点相违背。目前我校学生的数学成绩由平时25%、期中闭卷考25%、期末50%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提出问题、上课发言、上课出勤率等,另外两块都打出具体分数。笔者认为,考试评价制度应进行改革,高职教育的考核方式应灵活多样。由平时成绩、数学实验(数学软件应用)和闭卷考试三块组成比较合理。平时除了作业情况、学习态度等之外,还可结合小论文的形式,数学论文由教师事先设计好题目。例如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可设置与单利、复利、税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最小投入与最大收益、最佳方案、概率、统计等有关的问题,要求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可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给出可行性建议,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评分。数学实验主要就是上机情况,看学生对数学软件掌握得如何,便于今后进一步的应用。期末闭卷考试这部分以考核学生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数学学习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同时又能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数学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重要工具;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引入模块式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一种创新,体现以能力为核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与专业结合的模块式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当然,如何更好地进行高等数学的模块式教学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许景彦,吴素敏,王风莉.试谈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教育探索,2007,(6).

[2]陶金瑞,霍凤芹.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成都大学学报,2007,(6).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范文指路】

一切皆有可能

文/顾成娟

水能流向天空吗?答曰:绝对不可能!可是,天上的彩云却正是地面流向天空的水,当水变成气体,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人生不也这样吗?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升腾之日,一切皆有可能。

一个小学即辍学、靠帮人推磨换书看的放牛娃,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吗?在一般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是50年前的那个放牛娃。

一个高考数理化三科总成绩不足100分、复读都没有学校肯要的落榜生,他会成为著名的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吗?一般人看来也不大可能,但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孟非正是当年的那个落榜生。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总是同诸多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因而其发展就具有多种可能性。丘吉尔说:“一个人活得愈长,他就愈能认识到一切取决于机会,任何人哪怕只回顾一下十年前的经历,他就会看到,某些看似毫不重要的细节实际上早就左右了他的全部命运和前程。”世界充满偶然性,也充满奇迹,奇迹正是偶然性的表现。

一粒沙子偶然进入蚌中,想不到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一粒种子偶然遗落在石缝间,想不到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一滴水偶然被阳光蒸发,想不到会成为自由飘动的云。一切皆有可能,世间充满偶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偶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偶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是偶然。偶然充满魅力,偶然创造神奇!

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等天上掉馅饼吧!

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种子,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颠簸,也不会成为自由飘荡的云。没有“踏破铁鞋”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费工夫”的快乐?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株小草,但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会助你长成参天大树;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朵无名的花儿,但一切皆有可能的付出会助你将来艳压群芳。朋友,一切皆有可能,我辈当努力。

【专项品鉴】

“一切皆有可能”是这篇文章的观点,具体而言,即只要付出努力,一切事情都会达到自己所要求的目标,一切不可能都会成为可能。作者为证明论点,列举了事例,引用了名言,使用了比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展开论证。

一、事例选择典型。作者选用了轰动中国的莫言和红极一时的孟非两个人的事例,用他们的经历证明了“只要努力,一切都会成为可能”的观点。典型的事例,让读者容易接受,也更有说服力。作者没有叙述他们的努力过程,而是用两组鲜明的对比:放牛娃――诺贝尔奖得主、落榜生――主持人,就把他们背后的努力展现了出来。

二、名言引用得当。在两个事例之后,作者并没有立刻作出总结评论,而是引用了丘吉尔的一句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成功的取得,需要机会,偶然性有时可以创造奇迹。

三、评论归纳及时。用丘吉尔的名言得出“偶然可以创造奇迹”的结论,接着便列举了一系列的事例,如沙子、种子和蒸发的水,引用了一系列的诗句,来证明“偶然有无限魅力,的确可以创造神奇”。在众多的事例之后,运用推理的方式,作者从中得出共性的结论,论证过程水到渠成。

四、论证严谨全面。如果说成功靠的仅仅是偶然性,那这个观点就片面了,作者随即笔锋一转,成功可以靠偶然,那是否可以等“天上掉馅饼”的事?结论是“不能”。接着用同样的事例反证之,在这些“偶然”的背后有着“磨砺、艰辛、痛苦”,一圈转回,偶然的背后是努力与拼搏。这样的论证,让全文更加严谨,论证更加有力。

【借鉴指津】

议,即评析商议;论,即谈说论理;议论,即评析论理之后形成观点,此观点就是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但是支撑论点的却是充分的论据和严密有力的论证过程。如何在议论过程中,让论据充分地证明论点,让论证过程更有力呢?

首先,论据要典型、概括、凝练。能证明一个论点的论据有很多,但是在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众所周知的事例,要准确概括事例,紧扣论点;要选择和观点一致的名人名言,这样用在文中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事例论据要归纳评论。如果能用众多的事例说明一个道理,一定会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叙述完事例后,为了突出事例的目的,要对事例进行评论,这样可以让事例更好地为论点服务,更充分地证明论点。

再次,论证方法要运用得当。如运用对比论证,可以从正面和反面选择不同的事例,使所举事例形成正反鲜明的对照,然后加以分析,从而揭示材料的意义,发挥事例的论证作用,进而论证观点。运用比喻论证可以把抽象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清楚明白,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最后,论证过程要全面严谨。世上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一个观点切忌说得过于绝对化,因此在论证过程中用语要严谨,论证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要把个例单独列出来分析,不能影响观点的准确性,这样才能让论证过程更有力严密。

【我仿我秀】

活出自己的精彩

山东高密市豪迈中学 赵贝宁

当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从啼哭的第一声起,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也可能会踏出不同的人生之路。在自己的人生角色中,只要每个人认真对待生活,努力奋斗,都会活出自己的精彩,都会享受美好的人生。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年幼时由于家境贫寒,只能在杂货铺当伙计。可是他从没有放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而是以莫大的热忱投身到对数学的研究之中,最终攀上了数学高峰。正是他顽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使得他单调的人生轨迹开始改变:10岁在杂货店当学徒,19岁发表了数学论文,25岁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就是凭借着对生活永不放弃的态度,活出了自己人生的精彩。

“钢琴王子”刘伟,在童年时一次的玩耍中,不小心触碰了高压电,导致双上肢被截肢,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在母亲的帮助和鼓励下,他用脚学会了做双手可以做的所有事情。至此,他竟异想天开,想学钢琴,面对这不可能实现的事,甚至没有一个老师认可他的想法,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倔强和对钢琴的满腔热爱,竟让双脚弹奏出了世界上最美的钢琴之音。他,用自己的倔强和努力,用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汗水,活出了自己生命的精彩。

人活着,要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独一无二;人活着,就要活出自己的那份幸福与骄傲;人活着,就要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生活精彩。

活出自己的精彩,不需要你活得万众瞩目;活出自己的精彩,不代表就要活得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平平淡淡也好,轰轰烈烈也罢,只要活得舒心,活得坦然,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便是自己人生的精彩。成功人有成功人耀眼的精彩,平凡人也一样能活出平凡人平淡的精彩。只要做着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事,就是活出了精彩的自己。

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快乐平凡的事,这就是她的精彩;“雷锋标兵”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让自己快乐的事,这就是他的精彩。就算是一个平凡的农民,在收获粮食的时候,汗水也会熠熠发光;一个普通的老师,在看到自己的学生成绩有所进步时,唇边也会浮现会心的微笑。他们活得那么平凡,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努力换来了属于自己的别样快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精彩?

自己的路自己走,只要我们一步一步认真地走过,无论成功或失败,那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

【点评】

本文提出了“人只要认真对待生活,就会活出自己的精彩”的观点,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用不同的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并且用补充论证的方法,更全面地证明了论点,让文章结构更严谨。

一、事例论据典型,紧扣论点。作者列举了华罗庚和刘伟的例子,一个是从努力取得成功活出自己精彩的角度,一个是从逆境成才活出自己精彩的角度,这两个事例一个比一个震撼人心。典型的事例,充分地论证了论点,让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二、事例之后及时总结归纳。在每个事例之后分别用一句话对事例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归纳,然后在两个事例后,用排比句的形式再一次深入总结,让结构看起来更加严谨。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v加入收藏

v免费注册

v用户登陆

v入会指南

欢迎光临莲山课件,本站有十一万套免费课件、资料网站首页课件站教案站资料站试卷1站试卷2站作文站幼教站公文站

站内文章搜索文章标题文章作者录入者关键字所有栏目领导讲话├党建党委├人大政协├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思想宣传├统战民政├政法武装├安全稳定├群众团体├经济工作├城建环保├经贸商务├财税统计├发展改革├办公厅室├农林牧渔├工商计生├国土质监├旅游广电├科技卫生├劳动保障├民营招商├乡镇街道├交通运输├粮食档案├物价审计├政府综合├老龄残联├教育文体├水利气象├扶贫开发├目标├金融保险├邮政通讯├学校讲话├企业讲话├高层讲话会议发言总结报告├个人总结├半年总结├年终总结├活动总结├党政报告├工作报告├调查报告├调研报告├述职述廉├考察报告├情况报告├自查报告├计划规划实习报告演讲致辞├竞聘演讲├就职演讲├爱国演讲├征文演讲├其他演讲├会议致辞├节庆致辞├欢迎欢送├婚丧致辞├晚会宴会├生日聚会├慰问贺电├会议主持├开业闭幕├其他致辞├祝福诗诵├倡议致信├节目串词主题征文各类材料├事迹材料├汇报材料├经验交流├申报材料├求职自荐├简讯报道├贯彻落实├学习体会├工作体会├企划方案├企业文化公务考试党团辅导├民主生活├入党申请├入团申请├转正申请├鉴定材料├党课讲座├思想汇报├党会发言├入党相关党团知识常用公文├通知公告├规章制度├决议意见├请示报告├文书合同├实施方案├会议纪要├公文范例├法律范本├模板简历├岗位职责├辞职书├检讨书广播稿学术论文├经济管理├文教卫生├政治法律├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企业管理综合论文学校用文├计划总结├教学体会├试题资料├教学评语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数学论文├德育论文├英语论文├政治论文├物理论文├化学论文├生物论文├历史论文├地理论文├自然论文├音乐论文├体育论文├美术论文其他论文文秘知识├文秘写作├文秘常识├文秘礼仪├名言谚语├精品文章恋爱情书站内帮助├站点动态├推荐导航主题搜索

输入公文的标题,字数尽量少,不能带标点

您现在的位置:莲山课件>>文秘公文>>学术论文>>综合论文>>正文

从国外企业看国内烟草企业的品牌营销

从国外企业看国内烟草企业的品牌营销

作者:佚名资料来源:网络点击数:427更新时间:2006-9-33:28:09

-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烤烟种植面积、卷烟产销量、卷烟增长速度、吸烟人数等4项指标雄居世界第一。与这些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烟草企业在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品牌营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烟草企业存在着巨大差距。就美国的菲利浦.莫里斯公司(“万宝路”品牌的拥有者)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以及营业利润等方面都超过了我国所有烟草企业这些指标的总和。中国的产销量是世界上最大的,但为什么在一些“核心”指标上要远远落后呢?思潮公司认为:除生产技术外,我国烟草企业在品牌营销上的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随着商品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品牌营销在烟草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国的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有哪些不足呢?我们将以西方发达国家烟草企业为参照,探讨我国企业在品牌营销方面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香烟的品牌建设收到区域的限制

烟草行业的地方保护主义由来已久(主要因为地方政府为了通过高额的烟草税收来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也是限制中国烟草企业品牌营销发展的最大问题。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已经三令五申地指示不允许地方保护,但是这个趋势没有丝毫停止的意思,这样使外地卷烟进入当地市场非常困难。上海思潮市场咨询公司在进行一项调查时发现,一些消费者非常熟悉香烟在登上外地市场货架的难度相当大,甚至在有些店铺里,只能把这些香烟存在仓库里。短期来看,地方的烟草公司的利益确实得到保障,但这无疑损害了那些以全国市场为目标的大型烟草企业的利益,更加抑制了中国烟草行业的发展。

然而,短期之内消除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思潮公司建议烟草企业在推广品牌时首先要考虑本地市场及周边地区,然后进入壁垒较低的市场。

2中国烟草品牌过多,且以低档烟为主

我国烟草市场卷烟品种过多,每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比较低、知名度也不高。据统计,我国烟草市场上生产卷烟的企业有几百家,现有品牌2000多个。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烟草市场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的菲利浦•莫里斯公司(PhilipMorris)在美国市场上占有率超过40%,“万宝路”品牌人人皆知;而日本日本烟草公司(唯一一家政府授权的烟叶买主和卷烟生产者)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主力品牌MILDSEVEN在全球内几乎家喻户晓。

在我国的2000多个品牌中,低档产品占绝大多数的比例,且供过于求,而中高档产品的供应量不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中高档产品的需求必然会增加,可以说现在正是塑造中高档品牌的良好时机。同时,这对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也有相当的帮助。我们发现,国外烟草企业的主力产品都是以中高档产品为主。中国企业在这一点上路任重而道远!

3让烟民多一点“上帝”的待遇

品牌是由消费者建立的。“消费者就是上帝”这一真理在烟草行业同样适用,这也是日本和欧美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企业要树立起品牌形象,必须清楚消费者的需求与感受。感受消费者的感受,担心消费者的担心。一些国外烟草企业率先在开发产品时降低了香烟中焦油的含量,加入其他替代成分,以减少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国内企业和西方企业在这一方面上的差距是相当大的。我们不要老是把精力放在改变香烟的口味或是包装上,更要提倡“服务兴烟”,多从消费者的角度想想,让他们真正作一回“上帝”!

4广告宣传需要另辟途径,出奇制胜

由于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性,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规禁止烟草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广告。同时也禁止在各类等候室、影剧院、会议厅堂、体育比赛场馆等公共场所设置广告。那么我们企业有什么样的方式既对品牌进行了宣传,又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英国著名的英美烟草BAT的经验值得借鉴。早在1912年,英美烟草就出巨资在英国圣安德鲁斯设立了一年一度的“登喜路”杯国际高尔夫公开赛,经过几十年的孕育,“登喜路”杯已经成为了国际著名的高尔夫赛事,同时,“登喜路”香烟也借此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品牌。

同样,为了让长大之后可能成为烟民的年轻人能够了解和记住包括万宝路在内的香烟品牌,莫里斯公司曾经别出心裁地印制数千万个精美的书皮免费赠给全美的许多中小学。并在书皮上加上附注的“请三思”、“不要吸烟”等暗示性字样,既让反烟人士抓不到把柄,又着着实实地给莫里斯公司的万宝路等香烟品牌做了间接营销传播。这一举措在当时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而且展示了莫里斯公司在公众面前的健康形象。我国企业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不难得到一些启示。

5品牌宣传要考虑“品牌内涵”与“本土化”两方面的影响

中国烟草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的同时应当注意宣传媒介与品牌内涵的一致性,选择符合品牌特点的宣传手段。“万宝路”品牌长期以来一直给人以粗犷豪放的形象,根据这一特点莫里斯公司所选择的宣传手段之一是赞助F1的法拉利车队,他们所看中的就是法拉利车队的奔放、狂野的品牌个性与“万宝路”的特点非常吻合。“万宝路”让消费者联想到一个潇洒、豪迈的成功男士形象。

品牌营销的“本土化”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70年代香港市场“万宝路”香烟的广告宣传充分证明了“本土化”的重要性。万宝路的牛仔形象在香港播出时,香港人虽然欣赏它的画面和音乐,却对终日骑马游牧的牛仔却没有好感。因为在香港人的心目中,牛仔是低下劳工,这在感情上是格格不入的。针对这种状况,万宝路迅速对宣传策略作了调整。于是,在香港电视上出现的不再是美国西部牛仔,而是年轻洒脱、事业有成的牧场主。经过这一改变之后,万宝路香烟在香港迅速打开市场,销售量直线上升。

6企业品牌的多元化发展

在这一方面,莫里斯公司依然做得相当出色。该公司除了拥有著名的万宝路牌香烟外,还拥有MaxwellHouse牌咖啡和MillerLite啤酒等产品,这些品牌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在加利福尼亚等地进行了房地产投资。正是由于多元化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公司形象,才使得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一直稳坐烟草界龙头老大的位置。

目前,我国一部分烟草企业也在拓展多元化的发展,这不仅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而且其他品牌发展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对烟草的品牌营销也有相当益处。但是,多元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在进行相关决策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们是否真正做到理性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果。思潮公司建议,在进行多元化决策的时候,各企业家可以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竞争力的策略。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数学改革 高职 探索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在数学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数学公共基础课内容常年不变,明显滞后于时代的步伐;实践性教学比例明显偏低;教学方式方法僵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充分运用;考试考核方法不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缺乏灵活性。总之,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高职数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从高职教育的定位看高职数学改革的必要性

现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务都已基本形成一定的共识: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依然存在两种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在办学理念上倾向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数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办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二是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教学要求和考核偏重于少数学生的“专升本”,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纠正对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偏颇迫在眉睫,在对高职教育正确定位基础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也就十分必要。

二、高职数学改革的途径

1.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实践。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材的改革。目前高职数学教材大多属本科压缩型,必须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加以改进。因此,高职“高等数学”应改为“应用数学”。高职数学的教材、教学大纲等应该偏向于数学的应用方面。

2.结合专业,对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有所取舍。

高等数学课中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教师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与专业相结合的概念详细地讲述,效果会更好。例如:在讲导数时,我对管理类专业介绍产品总产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总产量的变化率,产品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就是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边际成本);对机电类专业授课时我重点介绍质量非均匀分布细杆的线密度、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等变化率问题。函数的极限的定义不过是无限逼近的一种非常严谨的学术性描述,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毫无必要,可以删减。

3.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推导。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学生不必对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只要能用这些公式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花时较多的理论推导、公式证明都可删减。例如,用导数定义求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导数公式时,只讲其中一个就足够了,一个都不讲也可以。教师把用于推导公式的时间来让学生反复利用这些公式做更多的练习,解决具体问题,效果会更好,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4.数学建模,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建模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使产生的模型能有效地用于对实际问题的求解,至于对模型的求解和结果的验证,可通过计算机完成。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设数学建模课,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向数学课程的渗透,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分析过程在计算机上以动态方式显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微机室里完成求函数值、导数、定积分等数值计算等。数学实验课从问题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为主,利用合适的软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意义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独立参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5.灵活地开设数学选修课。

为了缓解课时少的矛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职业院校应开设数学选修课。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开展教育改革,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难免对数学课造成一定冲击。学生的数学基础过于薄弱,必定影响其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少高职学生有“专升本”的愿望,他们都渴望在理论课上能有比较完整的专科水平的学习,以利于将来的发展。所以,职业院校应该为对高等数学有兴趣、有要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开设数学选修课不失为解决当前高职数学中教与学矛盾的方法。如微分方程、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积分变换等课程,职业院校都可以开设并提供给学生选择。

6.考核方法的改革。

长期以来,数学考核的唯一形式是限时笔试,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容易使学生养成机械地套用定义、定理和公式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一些思维灵活,但计算不严谨的学生往往在这种规范的试题中失分较多。显然这种考核形式并不能真正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这种考试形式只能使教师面对考试成绩表上逐年增加的不及格率,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叹息声中无可奈何,并使学生在消极被动地应付考试的过程中,对数学的恐惧与日俱增。

我院在实际教学中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成三块:一是平时成绩(占10%),包括平时作业、提出问题、上课发言、数学实验成绩等;二是开放式考试成绩(占20%),这部分考核以数学建模的方式和数学论文的方式进行,学生自由组合,三人一组,教师事先设计好题目(例如按揭贷款月供的计算),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学生可根据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给出可行性建议,最后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评分;三是闭卷考试成绩(占70%),这部分以基本概念、基本计算能力的考核为主,按传统的考试方式,限时完成。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端正数学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广大高职数学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本院校特色,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力求成功。

参考文献:

[1]杨建立,杨京楼.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教育与职业,2006,9.

[2]王翠霞,孟维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教育与职业,2003,11.

[3]袁华春.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4,12.

[4]王立冬,马玉梅.关于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考.数学教育学报,2006,15.

[5]周元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国冶金教育,2006,3.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第7篇

最近几年,以Internet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网络风靡全球,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一直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呈爆炸式增长。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也吸引了多学科的研究兴趣。(1)对科学和技术社会学来说,电子网络的兴起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作为人类交流技术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为技术社会学家考察技变迁与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案例;另一方面,由于科学家群体从一开始就是使用网络最多的用户,以及交流在科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电子网络被科学家采纳和使用的状况及其对科学家工作方式和科学交流体制的影响程度,也开始引起科学社会学家的重视。许多人已经注意到,科技界日益增加的上网人数和用网频率正在引起科学活动方式(特别是交流方式)的重大变化,但迄今为止,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科学家群体对网络技术的采用仍很不平衡。我们认为,注意到这两方面情况是十分有益的,它将使我们在考察和估价一项技术创新的社会作用时,避免单向性的思维和简单化的结论。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要评述技术社会学和职业社会学的关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就电子网络对科学活动方式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1职业组织中的技术变迁

关于技术变迁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典型立场和观点:

一是技术决定论,二是社会决定论。按照技术决定论,技术的后果与影响是内在于技

术之中的,因而一种机器(技术)一旦被发明出来,它对社会关系的改变就只是个时

间问题。正如埃吕尔(J.Ellul)指出的,“在技术与它的使用之间不存在什么差

别。(在技术面前)个体面临着一种唯一的选择,或者按照技术规则所要求的去使用

技术,或者根本就不使用技术。”(2)因为一旦技术(系统)被使用,它们就需要高

度的一致性,而不管使用者的意图如何。社会决定论则认为,社会的运行有其内在的

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受现有的常规秩序及其意识形态基础的支配。按照这种观点,所

有的技术变迁都会被置于常规秩序中加以权衡,因此,新技术要么不被采纳,要么经

过改造以适应现有的社会结构。(3)

极端的技术决定论和极端的社会决定论由于各自的理论缺陷而受到来自各方面的

批评,以致于它们常常不得不汲取对方的某些观点而使自己的立场更加“温和”。许

多人已认识到,技术和社会结构从性质上看既有“柔性”的一面又有“刚性”的一面

:柔性或可塑性意味着允许技术与社会结构互相决定(支持或约束)对方的发展,刚

性则规定了这种相互决定的限度。从目前有关研究的文献看,两种决定论的分歧尽管

依然存在,但争论已主要不是诉诸思辩推理,而是将问题转变为可以经验地加以检验

的具体假说。如果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在技术变迁中是重要的决定因素,那就应看到

,相同的技术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使用情况是不同的(或者,相同技术被采用的形式

是不同的);相反,如果技术自主地发挥作用,则可预期该技术将以相同的方式被用

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近年来的经验研究表明,技术革新尽管无疑是推动社会变迁的

重要力量,但其起作用的方式和程度要受到新技术植根其中的社会因素的制约。

比如,诺伯(D.Noble)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美国自动化工具机的开发深受少数

大的用户(特别是空军)的实践和利益以及管理人员试图控制其功能的兴趣的影响。

他还发现,在食品零售业中,超市系统内部的关系,零售商、供货商、消费者和政府

之间的关系,共同影响了美国肉类加工的中心化和结帐扫描的电脑化。(4)托马斯(R

.Thomas)在其近作《机器不能做什么》一书中则认为,如果既有的社会关系体系抵

制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就很可能被改造以适应这些社会关系。他十分强调工程技术人

员的价值体系对技术采纳过程的社会选择作用,认为尽管这种价值体系是由经济理性

加以引导的,但这种理性本身却深受决策者的社会背景的影响。(5)在对电脑技术的社

会研究中,人们尤其看到了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性。由于电脑技术具有更大的弹性,

社会因素有可能在它与各种工作体系结合的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卡劳恩(C.J.Calh

oun)在“微机革命”一文中考察了办公电脑化由于妨碍既有的地位体系而受到的抵制

,发现高级管理人员会抵制那些影响他们的地位或其秘书部门地位的技术变迁。(6)在

探讨电脑对组织的影响时,科林(R.Kling)也认为社会环境能极大地影响到一项技术

的哪些方面被开发、如何使用该技术以及使用该技术会带来什么后果。比如,电脑技

术在一种情况下可降低资源利用的不平等,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则会提高组织的精英控

制水平。(7)

上述研究结果推动了职业社会学(thesociologyofworkandprofessions)

对不同工作体系中技术变化情况的研究。在这个领域,传统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技

术因素对职业群体的影响方面,认为一个组织所做工作的类型、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

的性质以及原材料的具体种类,决定着组织成员之间任务关联的互动被社会地构造的

方式。(8)而新的研究兴趣则表明,工作群体的社会结构可以影响该群体所采纳和使用

的技术形式。这种侧重上的差别也反映在目前对电子网络的社会影响的研究中。许多

人一开始就已注意到,电子网络技术的采用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比如导致了更多

的分散化,降低了一个组织或群体中的地位差别,减少了对共地域的合作生产工人的

需要,提高了组织的整体效率等。但也有人认为,这些人所提供的证据大多只具有相

关性而不具有因果必然性,并且他们很少关注不同工作体系中电子网络技术使用情况

的差别。赖斯(R.Rice)等人在对美国一所大学的教师群体使用电子网络情况的调查

中就发现,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运筹学等学科领域的教师是使用电子网络最多的群

体,而哲学人文学科对网络的使用则明显较少。据他们推测,学科际合作的程度和应

用取向的水平可能是影响不同学科领域使用电子网络的重要因素。(9)

赖斯等人的工作已涉及到电子网络技术在科学中的不同工作群体和学科组织中的

应用问题,提出了把科学作为一种工作活动(workactivity)和置于有组织的

和常规性的背景中的一组任务,并研究它与技术变迁的社会互动的可能性。正如福柯

斯(S.Fuchs)在概括他的研究方法时所说的,“科学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组织加

以探讨,其技术和社会结构决定着科学家群体做研究的方式。”(10)如此,通过检测

电子网络技术被科学工作群体采纳和使用的差别,人们就可以对两组重要因素加以比

较,即电子网络技术适应科学工作单位现有惯例的程度(或它瓦解科学工作系统整体

各组成成份的多少),以及该技术对科学工作系统中现有交流关系和地位结构的影响

。这显然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分析视角,它可以使技术社会学和职业社会学已有的

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在考察电子网络技术与科学社会结构互动关系的研究中有效地

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我们下面将提到,沃尔什(J.Walsh)等人已提供了一个很好

的研究范例。

2不同学科对CMC的使用情况:一个研究范例

1991年1月至1992年10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社会学家沃尔什和吉尔吉亚大学社

会学研究生贝马(T.Bayma)就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使用电脑媒介交流网络(comput

ermediatedcommunication,CMC)的情况进行了一项社会学调查。(11)调查以他们

所在的两所研究型大学中四个学科的教师名录为抽样框,采取滚雪球抽样(随机开始

)方法抽出67位科学家(其中分别有数学家15人、化学家15人、粒子物理学家18人、

实验生物学家19人)进行开放式访谈。访谈内容不仅包括被访者使用电脑网络的情况

,还包括他们的研究工作、研究群体和所属学科的性质等。然后,两位调查者又用档

案和文献资料核查了个案访谈数据,补充了关于各学科性质的更充分的信息,在此基

础上讨论了科学家采纳和使用CMC的人数、频度、选择偏好、体制化水平及其它相关

问题。

沃尔什和贝马的研究假设是:不同科学工作群体的社会结构和各个学科的不同组

织方式,可能会影响到科学家采用CMC的形式。通过调查,两位研究者发现,科学中

的每个领域都有相对特殊的职业组织和工作方式,它们对CMC与科学工作的结合产生了

显著影响。让我们先概括一下这次调查的结果,然后再看他们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社

会学解释。

沃尔什和贝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科在采用CMC方面存在明显差别。首先,

科学家对采纳和使用CMC的必要性有不同认识,不同学科的上网人数和用网频度存在

差异。在所调查的四个学科中,数学家已开始普遍使用CMC进行一种近似于“面对面的

”讨论、交流和合作,许多人“已简直记不起以前是怎么工作的”。类似地,粒子物

理学家也认为,入网是其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一项成功的研究需要高效率地使

用CMC。在物理学家的工作中,CMC既被广泛用于传递重要的信息(比如“机器出毛病

了”),也被作为不太紧迫的信息(如会议日程)的常规手段。相反,没有一位

化学家认为要使工作有成绩就必须上网。占化学家群体很大比重的工业化学家和有机

化学家大多既不使用电子邮件也不进入BITNET或Internet,他们最典型的回答是,“

事实上,我根本就不与网络打交道”。不过,物理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似乎较多地使

用网络,他们的态度也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类似。实验生物学家一般把CMC视为与电

话、传真等一样的交流手段,只是在相对特殊的情况下才使用网络。沃尔什和贝马根

据使用CMC的次数将科学家用户分为两类:一是“中等用户”(moderateusers),

每天用网约两次;二是“高频用户”(heavyusers),每天用网约十次。他们发现,

大部分被调查的物理学家是中等用户;数学家中有一半中等用户和一半高频用户;化

学家约有一半人用网,其中大部分为一天一次或低于一次,小部分为中等用户,只有

一个高频用户;在生物学中,有1/4的人用网,其中约有一半人用网频率为一天一次

或低于一次,其他人则介于中等和频繁之间。

其次,在选择具体网络手段时,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有不同偏好。数学家最普遍使

用的是E-mail,所有被访者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这一手段发送或接收邮件。此外,也有

人使用mailinglist,newsletters,publicbulletinboards(比如Internet新

闻系统中的Sci.math),寻求帮助或给他人提供帮助。在物理学中,除普遍采用电子

邮件、邮件名录、业务通讯外,预印件也由物理学家通过网络实现了电子化,pre

printsbulletinboards已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圈的一部分。化学家在电脑网络中使用

较多的是CAdatabase,其中存有1967年以来各国化学家的英文摘要。除物

理化学家和理论化学家外,其他人很少使用电子邮件或预印件公告栏。生

物学家使用

较多的网络资源是有关核酸顺序和蛋白质的贮存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从Internet的Ge

nBank获得。此外,他们还使用Medine或类似在线的文献参考数据库,约半数被访者

提及互联网或所在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参考服务系统。多数生物学家不使用电子邮件,

对公告栏的使用也很有限,仅限于分发和交换电脑使用的信息,而很少用于交换实质

性信息。

再次,CMC在不同学科中的体制化程度也有所不同。由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能,

各个学科(作为一个共同体而言)一般都倾向于鼓励对网络的使用。一旦某种技术应

用被认为是可行的,体制性的动力就会促使其常规化和标准化。尽管如此,调查仍然

发现在CMC体制化程度上,各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特点。CMC在数学中的应用已比较规范

,最初遇到的数学符号传送上的困难也已基本解决。目前美国数学会(AMS)采纳一

种叫TeX的文字处理语言作为通用标准,得到数学界的认同。在物理学中,美国物理

学会(APS)为鼓励人们使用网络,已允许向其刊物提交电子稿件,甚至通过免掉排

版费给以鼓励。自1991年,《物理学评论》开始为供稿者提供其电子邮件地址。1991

年的APS会员名录用11页纸的篇幅介绍E-mail的使用方法,而同年为生物学家出版的

FASEB名录却没有这项服务。此外,预印件公告栏也在洛斯阿拉莫斯建立起来,为订

阅者提供所有新撰写论文的摘要或全文。这项服务得到广泛响应,到1992年底已有50

00名订阅者,每月至少收到1000篇新论文,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个替代性刊物。与

数学和物理学不同,许多被访问的化学家抱怨通过Internet传送化学论文(特别是图

片)有版式方面的技术困难,但没有人提到使用TeX。由于化学家普遍使用化学文摘,

美国化学会(ACS)也着手建立了CA数据库。约半数的被访者认为CA库很有用,可使他

们在做课题或写论文时参考更多已有研究文献。但也有一些人宁愿在图书馆查阅CA,

认为上网不如看论文那样有明显效果,且费用也较昂贵。在生物学领域,基因库和蛋

白质数据库也已成为基因表达、确定基因顺序和合成新型基因的重要工具。《遗传学

》、《生物化学杂志》、《分子生物学杂志》目前都要求将基因排序数据和结晶学数

据存入已建立的电子数据库,并许诺作者的资料在论文出版后一两年内不公开。尽管

如此,与化学一样,保密问题仍然困扰着生物学对CMC的体制化努力。《科学》杂志

的一篇报道称,一个为虫类生物学家建立的信息系统WCS(WormCommunitySystem)

没有得到有效使用,只有1/4的目标实验室鉴约,大多数使用者不提供自己的非正式

资料,研究共同体也没有做出相应努力使其成为相关非正式知识的存储机构。

沃尔什和贝马认为,四个学科在使用CMC上的上述差别可简单表述为:数学和物

理学倾向于使用CMC的非正式交流功能,而化学和生物学则大多局限于使用其正式信

息(已刊登出来或已申请专利)。他们将这种差别归因于各个学科的不同组织环境和

社会结构,认为如果一个研究群体规模庞大且高度相关,或者规模虽小但地域分散,

那么CMC就会被采用以满足其结构要求;在中等规模且相关性不大的研究群体中,传

统的交流方式(如面对面交流、普通邮件、电话、传真等)会与CMC一样发挥作用。

此外,各学科与社会的关联程度特别是市场化程度,会影响到对CMC的技术选择:那些

较少受市场化干扰的学科将欢迎CMC的信息社会化方式,而那些与商业和市场关系密切

的学科则会选择能保持其对信息的所有权的交流方式。具体说,以下几种社会因素将

对CMC的使用产生影响:

第一,研究领域的规模相对而言,数学和粒子物理学是较为独立的小领域,而

化学和实验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却十分广泛。比如AMS有会员27000名,而ACS则拥有会

员140000名。由于非正式交流更适合在小群体中进行,因而数学家和粒子物理学家比

化学家和实验生物学家更多地使用网络(尤其是E-mail)进行非正式交流。

第二,重要信息源和各研究单位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数学是一个高度分化的学

科,且每个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很少。在数学中,研究共同体通常由一些地域上分

离的个人或小合作者群体组成,重要信息源(有类似思想的同行)十分分散。据沃尔

什和贝马给出的统计数据,数学论文的平均作者数比其它学科要少,但机构/作者比

却最高;合作论文中当地合作者很少,而跨国合作者居多。(12)因此对数学家来说,

“交往就是我们的实验室”,只有依靠频繁的交往(如参加学术会议、安排访问性职

位)才能改善知识传递。在一定程度上,CMC受到数学家欢迎正是由于它可以帮助那

些远离数学中心的人,使那些没有交谈对象的数学家摆脱孤立。

物理学,尤其是粒子实验物理学,需要耗资巨大、建造周期很长的大型精密设备

,以及大量研究人员、组织人员的分工合作。其研究典型地属于哈格斯特龙(W.Hag

strom)所说的teamwork,即一种有劳动分工和等级制度的大规模合作研究结构。并

且,这种合作具有“交互性的互赖性”(reciprocalinterdependence),即研究项

目参加者所分担的工作具有高度相关性,研究结果需要随时反馈,个别合作者的行为

会直接、迅速地影响到该群体中的其他人。交互性互赖的组织要求有方便、直接、价

格便宜的交流环节加以协调,因而CMC一经采纳便很快成为合作实验协调系统的核心

部分。

化学和实验生物学都是高度异质性的学科,有许多分支领域和大量研究机构(小

组),研究工作分散进行,研究群体之间不大需要分享数据信息和紧密协作,重要信

息源基本上限于实验室之内,远距离合作较为少见。与物理学不同,这两个学科中的

研究合作只具有“接续性的互赖性”(sequenticalinterdependence),即一个小

组的工作结果是下一个小组的工作起点;或“合伙性的互赖性”(pool

edinterdependence),即每个小组分头完成项目的不同部分,它们各自的工作进度

将对最终工作汇总产生影响。这种低度相关减轻了组织协调的压力,组织者只需通过

“标准化”或“时间表”就可满足互赖性需求。换言之,CMC并不是不可缺少的交流和

协调手段,研究者可能在没有其他人信息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他们也可能去查寻外部

信息,但大多是出于文献调研的需要。

第三,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化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商品化程度要远高于数学和物

理学,其投入(如实验设备和材料)和产出(科研成果及其转化的产品)都更倾向市

场化。各种商业性广告以及原料或仪器生产厂家已进入研究活动圈,专利权、信息所

有权及其中巨大的金钱回报,导致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在信息共享和网络使用上与数学

家和物理学家产生不同认识。许多被调查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担心他们的成果被剽窃

或被无偿占有,工业科学家在保密问题上由于体制性迫力而更加谨慎。商业性因素使

预印件文件(preprintsculture)和其他非正式交流方式一直未在这两个学科中占

据主要地位,科学家对CMC提供的非正式手段的电子等价物也不大接受,而是更希望

与CA库或基因库那样的正式信息系统建立联系。

沃尔什和贝马的讨论还涉及论文出版周期和稿件采用率对科学家寻求替代交流途

径的影响。他们发现,出版物滞后程度最严重的数学(论文出版平均间隔为20个月左

右),以及稿件采用率最高的物理学,是各种替代交流(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的需求

者,因而也是CMC的积极实践者。

3电子网络对现代科学交流系统的作用

电子网络应用于科学工作的意义在于,它为科学家的研究实践开辟了一条通往新

信息源和潜在合作者的通道。事实上,网络技术的巨大社会影响正是来自它所引发的

一场真正的交流革命。从互联网产生和发展的短暂历史看,它最初虽带有较强的军事

目的,但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为人类的交流服务的。作为一种广泛的、公开的和对大多

数人有效的交流方式,电子网络可以比任何已有的交流技术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

和更准确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前述沃尔什和贝马的研究工作尽管突出了各

学科应用CMC的特殊性,但它也表明,这种新兴的交流媒介已经对科学家的交流方式

产生了普遍影响。

科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公共知识,科学交流是科学活动的核心部分之一。科学交

流系统通过种种方式(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把分散的发明、发现、研究成果等汇集

到一起,实现科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换,使个别科学家的贡献转化成为公众所有的知识

财富。可以说,没有科学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就不会有科学中的专业一致和科学共同

体的出现。为了实现有效交流,现代科学成功地发展出了自己的正式媒介系统(学术

会议、定期出版物、图书馆等),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种非正式渠道(私人

通信、访问讲学、暑期研讨班、论文预印本等)。齐曼(J.Ziman)曾经用实验室代

表个别科学发现,以图书馆代表科学交流,认为实验室若是没有图书馆,就好象是一

只剥去了大脑皮层的猫,以此比喻交流在科学事业中的重要地位。(13)。今天看来,

齐曼的比喻无疑仍然生动,不过多少有些过时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知识和

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现代科学精心建立的交流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馆

的扩容压力,以及浩瀚繁杂的文献海洋给人们查找所需信息带来的困难,已引起了大

大小小的创新努力。从科学实践看,目前人们解决信息危机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建

立专业化的科学信息服务系统以提高原有正式交流媒介的容量和效率,以及寻找更加

多样化的非正式交流方式。显然,电子网络的出现为这两种努力提供了新的动力,使

多年来人们期望的科学交流系统的重建有了新的可能。

的确,电子网络作为一种新型交流媒介尽管仍不尽成熟,但已表现出传统媒介无

法比拟的优势。它的信息容量几乎是无限的,它对信息的传播既迅速又准确,通过它

和接收信息完全不受时空限制。更为重要的是,电子网络潜在着对正式的和非正

式的两种科学交流方式的兼容,既可为保存科学成果提供一种世界性档案,又可作为

私人联系和非正式讨论的更经济和更有效的替代途径。随着更先进的技术的出现,曾

经局限电子网络应用的技术障碍也逐步得到克服。比如前述图片和文本传送中的技术

问题,由于像BITNET那样的以传播文本信息为基础的网络,以及像Mosaic那样的图像

分辨技术的出现而得以解决。如果仅仅从技术上看,我们似乎可以乐观地预测,电子

网络最终将取代现有的科学交流系统,并完全改变科学家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

强调新兴交流技术的革命性质,并预言某种交流手段的出现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

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前述更广泛的技术决定论的一个变种。60年代广泛流行的“麦

克卢汉主义”,可能是试图将交流手段的决定性作用理论化的第一次认真的努力。在

《认知媒介》一书中,加拿大哲学家麦克卢汉(M.Mcluhan)写道:“当任何一种新

技术手段在社会环境中出现时,它会在这个环境中一直传播下去,直至渗透到每一个

社会机构。”(14)这位“电子时代的预言家”认为,社会生活比之于被传递的信息内

容,要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传递手段的性质和特点。他由此对电影、无线电、电

视、电话、电报等电子手段的社会作用

给予了乐观的估计,认为以它们为核心的大众

交流媒介将取代过去五百年盛行的印刷术及其社会地位。但是,正如米哈依洛夫指出

的,交流方式的变迁史并没有为这种决定论提供支持性的证据。文字的产生并没有消

除口头交流的需要,印刷术革命没有取消私人通信,电子媒介不仅没有完全替代图书

的功能,反而使图书的作用更加有效,使之传播得更为广泛。”“看来,每个科学发

展时期都给科学交流系统带来自己的变化。科学交流系统的重要特点在于,以往的方

法和手段没有为新方法和新手段所取代,而只是为新方法和新手段所补充。”(15)按

照米氏的观点,科学交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内部结构对于外界影响的反应异常

稳定,不将整个系统破坏,便无法取缔任何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稳定性和

保守性是现代科学交流系统的基本发展规律。

在一定意义上,前述沃尔什和贝马的研究结果已部分证实了米哈依洛夫的有关假

设。他们的调查显示,电子网络对科学交流系统的作用有以下三种具体的代表形式:

(1)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原有的交流方式。比如在数学中,作为纸和笔的电子等价

物,CMC已经承担了原有交往安排(如旅行)的大部分功能。数学家仍然旅行,但其

作用范围已被窄化且重点发生了转移。基于工具流的考虑,他们更喜欢访问同行

的网址,并向同行提供自己的网址。(2)与原有交流方法和手段并存。化学文摘是化

学界普遍使用的参考工具,一些化学家已主要从网络的CA库获得所需信息,另一些人

却继续去图书馆查阅CA期刊。在生物学领域,电子邮件、传真、数字电话等手段的作

用似乎是并列的,不管它们是否以网络为媒。(3)对原有交流媒介加以改造。在这方

面,物理学界对预印件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沃尔什和贝马所做的研究的意义当然远不限于此,他们的社会学视角使他们有可

能把一项技术变迁与其社会环境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电子公告栏较低的声噪比,未经

专家同行评议的电子预印件并未影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广泛使用这些网络技术,但却

被化学家和生物学家视为重要缺陷;CMC的信息社会化特征对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来说是

真正的问题,而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来说却是网络合用的基础和最主要的优越性。我

们从中得到的最大启发是,评价一项新技术(比如电子网络)的实际作用,只有与特

定职业组织(比如科学)的社会结构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对于科学交流系统而言,更

可能的情况是:即使网络技术今后持续改进,并因此而使科学交流实践发生重大变化

,仍不会出现各学科都能充分利用网络各项功能的情况,也不会从根本上瓦解各学科

已建立的科学交流体制。手段的多样性和形式的可变性将是当代科学交流系统的基本

特征。正如交流理论家伽尔维(W.D.Garvey)指出的,“科学交流系统的创新者,尤

其是那些完全按照其它学科的模型设计一个学科的交流系统的人,很可能被大多数学

科中的科学交流过程的总体相似性所误导。这些相似性掩盖了学科之间的重要差别,

为一个学科设计的交流创新可能被证明不适合甚至有害于另一个学科。”(16)

4结语

最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莫过于持续不断的技术革命,以及它们所引起的“

吵吵嚷嚷的”(clamorour)社会反应。甚至,有些技术(比如克隆技术)在其实际

影响尚未表现出来之前就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应接不暇的技术变迁显然加强了奥格

本式的忧郁:人们几乎没有机会仔细体验一项新技术的滋味,更新的技术(或原有技

术的升级)又已经扑面而来。无所适从的感受不仅困扰着普通人,也困扰着那些创造

技术的人。因此,我们的时代尤其需要“学者式的冷静”,以在变化中调整步调和建

构秩序。

电子网络作为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之一,其潜在价值已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

,政府部门的政策多是为了推进网络建设和鼓励人们“科学地”使用网络,对网络如

何与各种工作体系结合,以及网络使用所产生实际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则需要学术界

做具体的调查研究。本文提到了沃尔什和贝马关于网络在科学中运用情况的研究报告

,但应该指出,他们的调查是在美国背景下进行的,且调查范围不大(只限于两所大

学中的四个自然科学学科),所使用的滚雪球抽样方法也有局限性,因而其结论的普

遍性是有待检验的。比如,他们没有强调网络可得性(涉及科学家购置电脑和使用网

络的费用,国家或地区网络设施的总体状况和建设进程,政府对网络运行的监控和管

理策略等对科学界实际用网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可能是我国许多科技人员尚未用网或

用网效率不高的社会原因之一。鉴于此,我们目前正在设计一项针对中国科技人员用

网状况的社会学调查,试图对更广泛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有关该项调查的情况和

研究结果,我们将另文报道。

【参考文献】

(1)详细分析可参见:L.Sproull&S.Kiesler,Connections.Cambridge,MA:

MITPress,1991.

(2)J.Ellul,TheTechnologicalSociety.NewYork:RandomHouse,1

964,P.68.

(3)J.Ellis,TheSocialHistoryoftheMachineGun.Baltimore,MD:J

ohnsHopkinsUniv.Press,1986.

(4)R.Thomas,WhatMachinesCan''''tDo.Berkeley,CA:Univ.ofCalifornia

Press,1994.

(5)R.Thomas,WhatMachinesCan''''tDo.Berkeley,CA:Univ.ofCalifornia

Press,1994.

(6)R.Thomas,WhatMachinesCan''''tDo.Berkeley,CA:Univ.ofCalifornia

Press,1994.

(7)R.Thomas,WhatMachinesCan''''tDo.Berkeley,CA:Univ.ofCalifornia

Press,1994.

(8)S.Fuchs,TheProfessionalQuestforTruth.Albany,NY:SUNYPress,

1992,P.112,P.7.

(9)R.Rice,"NetworkAnalysisand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Systems",inS.Wasserman&J.Galaskiewicz(eds),AdvancesinSocialNetwo

rkAnalysis.ThousandOaks,CA:Sage,1994,PP.167—203.

(10)S.Fuchs,TheProfessionalQuestforTruth.Albany,NY:SUNYPress

,1992,P.112,P.7.

(11)本节概述的调查结果均引自J.Walsh&T.Bayma,"ComputerNetwor

ksandScientificWork",SocialStudiesofScience,Vol.26(1996),PP.66

1—703.该文所指的“网络”或“CMC网络”不包括那些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Comp

uter-basednetworks),如数字电话系统或传真通讯系统。

(12)本节概述的调查结果均引自J.Walsh&T.Bayma,"ComputerNetwor

ksandScientificWork",SocialStudiesofScience,Vol.26(1996),PP.66

1—703.该文所指的“网络”或“CMC网络”不包括那些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Comp

uter-basednetworks),如数字电话系统或传真通讯系统。表1和表2。

(13)J.Ziman,PublicKnowledge.Cambridge:CambridgeUniv.Press,1967,

P.102.

(14)M.Mcluhan,UnderstandingMedia.NewYork:TheNewAmericanLibr

ary,1964,PP.161—162.

(15)米哈依洛夫等著:《科学交流与情报学》,徐新民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88年,第64页。

(16)W.Garvey,Communication:TheEssenceofScience.NewYork:Perga

公共数学论文范文第8篇

做一名教师是我儿时最朴实的梦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生最执着的追求。受我舅公、舅舅、姨夫等人的影响,1996年我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师范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师范学校录取。1999年师范毕业后,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农村,成为一名奋斗在三尺讲台的小学教师,不知不觉间,十二年的时光悄然飞逝,虽然我渐渐褪去年少轻狂的不羁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是我这颗热爱着教育事业和祖国未来的心。

为了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直以来我坚持不断的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给自己充电加油。年7月我取得了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大专文凭,目前我正在自学报考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

【工作情况】

年3月取得小学一级教师资格至今的6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工作在最基层的村小,也一直承担着包括语文、数学在内的所有学科的教学,应该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风格,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现将担任小学一级教师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树师德,铸师魂,做一名道德高尚的教师。

何谓“师德”?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何谓“师魂”?“师魂”就是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德的核心。

1、树师德。

(1)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作为一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党员老师,我始终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教师风范和教师素养,遵纪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体现出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任现职以来,我一直坚持出全勤,工作积极主动,勇挑重担,顾全大局,服从安排。

(2)人格魅力不断完善。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因此要想培养出优秀品德的学生,教师必先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态度、爱心、道德等,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一种榜样在学生人格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那些把关心留给社会,把热心留给学校,把忠心留给教育,把爱心留给学生,把真心留给同事,把耐心留给自己,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的教师不正闪烁着人格的巨大魅力吗?

2、铸师魂。

(1)大爱无私。

“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

师爱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给予学生平等的关爱,科学的看待,客观的评价,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效果,让师爱焕发出最绚丽的光彩,也让每一个学生释放出最无穷的能量。

师爱要坚持严慈相济。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种种精彩表现,始终不惜褒奖之词,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不断进取;而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尤其是造成不好影响和不良后果的言行,我坚持批评说教相结合,使其在认识错误的基础上端正态度、积极改进。

(2)责任是金。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不是产生于血缘关系的亲情,而是产生于责任。做为教师应该首先有对于国家、民族振兴的责任,有对于人民朴素的感情;要真切的明白,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一言一行,关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复兴,关乎无数个家庭的希望,关乎无数个孩子的幸福。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更加应该“铁肩担道义”。

二、教好书,育好人,做一名技能娴熟的教师。

教书育人是我国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原则。教书就是指教师以传授多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形式所进行的教育工作。而育人就是指教师通过教书这一种形式来开发青少年一代的智能,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他们健康的个性的品质和体魄。教书育人要求我们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成才成人,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起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1、教人求真。

怎样教好书?我坚持课前、课中、课后三管齐下,使教育教学的效果持续不断的影响着学生。

(1)以课前充分准备为基础,不但包括每节课前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而且更包括支持不断地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对他人教学经验的借鉴。

(2)更为重要的是,在每个不可完全预设,不可重复的课堂上,教师需根据自身特点与善,学科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一般特征和现实表现以及鲜活的教育情景灵活地把握,而不必拘泥于课前准备方案的机械执行。

(3)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教师及时总结反思每节课上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这是教师积累职业经验,求得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路径。

2、学做真人。

(1)树立全面的育人意识。育什么样的学生?我认为不仅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坚持这样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多方面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人。作为一个教师应有这样的育人意识。

(2)实现最佳的育人效果。

我认为要做到一这点,教师就要具备四种知识结构:一是本体性知识;二是条件性知识;三是实践知识;四是文化知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钻研教育规律,科学实教;精通业务,传授透彻;联系实际,提高教研能力;灵活施教,善于启导;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等。

【工作成绩】

1、教学成绩:

(1)-学年度四年级语文期末统考成绩全乡第一。

(2)-学年度五年级语文期末统考成绩全乡第一。

(3)-学年度五年级数学期末统考成绩全乡第二。

(4)-学年度三年级语文期末统考成绩全乡第二。

2、论文获奖:

(1)年数学论文《小学数学也要重视说话训练》获县三等奖。

(2)年语文论文《如何在玩中锻炼学生》获县三等奖。

(3)年德育论文《把心交给学生》获县三等奖

3、辅导学生:

(1)年辅导方绍峰同学获县“我眼中的交警叔叔”征文三等奖。

(2)年辅导江琦君同学获县演讲比赛三等奖

4、其他荣誉:

(1)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2)年在市教师素质能力考试中获得优秀等级。

(3)年被评为“学校教学能手”。

(4)年被评为“县少先队优秀中队辅导员”。

(5)年被评为“乡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展望】

在这些年工作的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及领导与其他老师的扶携,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此其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将自己奉献给教育事业,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为学生的长大成才,在“基础教育”的这方沃土上,甘为学生作坚实的基石。

教师职称述职总结(教师述职报告)

一年来本人在上级党委和中心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并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一和党保持高度一致。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努力钻研业务,认真履行职责,廉洁秉公办事,依靠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指导帮助,在综合科全体同志的帮助支持下,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坚持学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思想素质、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本人一直比较重视理论学习,一年来能积极参加交通厅组织的干部理论培训班及中心党支部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学习国务院《意见》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每次学习都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尤其是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中本人也经常自我剖析,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不断完善品德修养,自觉将认识的提高和学习的成果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转化为努力工作的动力。到中心工作后,工作职责和内容发生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要随之转变,要做好综合科的工作,必须具备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为此本人平时注重加强业务知识、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工作需要认真学习了有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人事、办公室、党建、纪检、教育、群团、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认真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将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多思多想,勤于总结,能客观的对待工作和问题,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积累,使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认真履职、开拓进取,为做好中心的工作尽心尽力。

(一)自觉履行岗位职责,组织和调动本科室同志做好日常工作。科室职工之间能默契配合,团结协作,互帮互助,遇到问题都能积极进行沟通,互相研讨。本人与综合科的同志间能做到勤谈心,常沟通,积极探索政治思想工作新方式新方法,把政治思想工作寄予平常的实践工作中去,防微杜渐,实时引导,使职工思想和行动始终沿正确的轨道发展,并按上级的要求做好综合科的各项工作。(二)建章立制,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先后建立了财务内控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使财务管理规范化;建立了车辆管理制度,使车辆管理有章可循;建立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建立ab角制,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党费管理管理使用办法,规范党费管理;建立招投标管理办法,提高透明度。做到用制度化规范言行,从自身做起。

(三)积极负责地做好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本人能认真负责地做好单位办公室其他日常事务工作。一是做好考勤、车辆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二是组织科室人员做好安保、平安建设、综治等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狠抓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及时准确的上报报表并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加强监督管理;三是严格办公用品采购,坚持货比三家,并组织做好《福建交通》、《建国周年》画册印刷费招投标工作;四是抓财产管理,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年初、年末都要对中心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盘点,保证账账、账实、账卡相符。做好固定资产核实工作,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认真落实为职工办实事项目,协调解决关系职工身心健康、生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问题,协助单位领导改善了职工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六是快速反映,完成了临时工作和紧急任务。

(四)加强财务管理,夯实内业基础。能按照上级的要求,认真执行电算化管理办法,严格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完善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使财务管理规范化。不私设小金库。

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严格会计核算。按时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及时交纳税款。资金使用上做到量入为出,管好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预算的日常管理,把好行政经费与专项经费开支审核关,严格控制行政经费支出,确保预算资金专款专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行政经费与专项经费不超支。及时编制预、决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五)组织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年初计划安排,于年10月25日-27日协助单位领导举办全省交通系统新闻写作与摄影培训班,培训人员55人,完成本年度教育培训任务。并组织做好专业技术人的继续教育工作,着力培养和提高人员素质。

(六)以人为本,做好人事工作。能坚持原则,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做到以人为本,广泛征求全体职工的意见,深入调研,对大家不理解的问题,能做耐心细致的解释。钻研政策法规,抓好工作落实。同事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讲团结,顾全大局,协调好科室内外的工作关系。

(七)结合日常工作,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对职工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大宗物品采购、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福利发放等,均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增强办事透明度。做好党费收缴、使用工作。

三、廉洁从业、遵章守纪,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

本人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自觉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学习《中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起表率作用,把握原则,严守组织纪律,不利用工作上的权力谋取任何私利,严格执行物品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同时能够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的要求,加强综合科的廉政教育和管理,做到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按章办事。

四、正视不足、勤勉改进,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任职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指导,离不开科室同志的精诚团结和密切协作,我只是尽了一份我应尽的职责。与此同时,自己也感到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一是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刻性不够,在学习中存在着浅尝辄止、急于先学的现象;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同本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还做得不够。针对以上不足,本人决心在今后学习、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一是加强学习,完善自我;二是宏扬正气,清正廉洁;三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今后本人将理清思路,总结经验、查找差距、扬长避短,积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以更加成熟的思维,更加理性的工作方法,在领导的带领下与同志们一起,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教师职称述职总结(小学校长述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们、老师们

下午好!

作为镇18所小学中最年轻的校长,走马上任三年以来,肩负一所生源较少的基层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责大任,我觉得自己是十分幸运的。其原因至少有三:1、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教委办领导愿意提携我,栽培我,给我很多机会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不断磨练,在树立自信的同时树立威信;2、柯坑村两委、校董会领导深知“家乡大计,教育为本”,十分关心、支持学校工作,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为我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3、教师是学校的生命,我们这支教师队伍是年轻、热情、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学校展现着蓬勃朝气,三年来,学校老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团结协作,创造出可喜的业绩。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接下来,根据上级安排,我对自己三年来任校长一职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回顾,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德:作为学校法人代表,本人坚决拥护、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校长职责和义务,坚持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不动摇,致力于教师业务成长和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长期不变,努力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坚持依法治校,安全为重,三年来学校无任何违法乱纪现象和安全事故发生。认真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决定,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同时对全体师生负责,不争功,不诿过,尽可能地关心每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尽我所能为教师排忧解难,努力促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团结、和谐的集体;

二、能:一校之长,要协调上下内外关系,建立必要的社会关系;要应付各种名目的检查、验收、督导;要为学校发展谋划,即使三头六臂也无法尽善尽美。因此,我紧密团结学校行政班子,协调安排,分工合作,依靠全体教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办好学校。其次,投身素质教育改革,作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引领者,我的观念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做法大致有五点:1、参加各类培训如校长岗位培训、泉州市骨干教师培训等;2、参加各级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并有几次在活动中授公开课;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博客加入晋江市骨干教师群组,在网络中学习、交流经验。目前,我的博客综合指数列居泉州市榜首,并有文章《话说小学校长》被刊登在《成长博客周刊》刊头。今天才得到的消息,我的博客参加由“中国课堂教学网”,“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教师课堂教学博客大赛”,荣获“十佳课堂教学博客”第二名;4、利用工作之余广泛阅读管理类、教育教学类、人文类书籍上百本,如《素质教育在美国》《做一名书生校长》《领导的三大能力》《教育的十字路口》等等;5、利用假期参加函授,目前正在进修中文本科。通过学习使自己不断吸收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三、勤: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意味着经验不足,与此同时,我更相信古训“业精于勤”“勤能补拙”,投身学校工作以来,我主要做到四勤:1、勤读书,这一点刚才已经说过,这里不再赘述;2、勤请教,人人都是一部无字的书,在组织工作,开展活动前,我经常向领导请教,向有办学经验的校长请教,向学校老师请教,向更多人请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少走弯路,少犯错误;3、勤反思,工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可以停止,只有不断地回顾、反思甚至深刻地自我检讨,才能不断得到提高,鉴于此,我几乎是事事反思,事事总结;4、勤动笔,思想可能一闪而过,难以捕捉,化成文字才可以时时对照,为此,我将自己的反思与总结还有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记了下来,除了博客上百余篇文章外,六个学期以来,我还攒下了八本厚厚的工作笔记。

四、绩:1、村两委、校董会多方集资,乡贤侨胞慷慨解囊,XX年竣工的幼儿园、综合楼将以前孤零零的两座楼房连成一体,前段时间又投入近十万准备建设多媒体、语音室等现代化多功能教室,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柯坑小学一定能建设成一座环境优雅,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学校;2、狠抓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教研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只有抓好这个中心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做法是:⑴、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对老师的备、教、批、辅、考、教师档案等方面进行月检。⑵、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类培训活动,自觉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不断更新教学理念。⑶、坚持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效益。三年来,我们坚持“科研兴校”,围绕晋江市级课题开展每学期每位老师一节公开课,课后必研讨的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借此平台,学校教师先后在学区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在语数优质课比赛获得佳绩,共计5人次。3、开展兴趣小组,并通过组织校级各类活动,为学生特长发展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校级以上技能竞赛,三年来学生在排球、写作、唱歌、演讲各方面均有良好表现,佳绩频传。应该声明的是:学校三年的工作业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我不敢居功,这里的一幢新楼、一块奖牌、一张奖状,凝聚着柯坑村两委、校董会,柯坑小学全体师生的心血和汗水。共2页,当前第1页12

五、廉: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一费制”标准,规范收费,阳光收费。本人能注意自身形象,以身作则、廉洁自律;能集思广益、察纳雅言,坚持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坚持走群众路线。

当然,由于经验不足,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也由于个人思想水平不够高,工作方法上也可能较为简单,衷心欢迎大家多提批评意见!

教师职称述职总结(初中数学教师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

大家好!首先感谢上级领导给我这次述职机会,同时,也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出席,诚请大家批评指正。

自去年暑假开学至今,我在工作中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一、一直担任初三两个班的数学老师;

二、在上学期,协助闫副校长开展我校政教方面的工作;

三、本学期开始的,协助刘副校长开展我校教导方面的工作。

对待教学工作,我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误人子弟,愧对良心。为此,精研教材,深思教法,不断学习,努力提升业务素质;认真备课,专心上课,不断积累,努力增多实践经验;虚心请教,勤以补拙,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我是刚起步,没有经验,是仰仗各位领导的扶植与各位老师的支持才得以顺利开展的。

上学期,我主要负责学校的班级量化管理工作及班主任量化管理工作。每天早晨记录各班出勤情况,每周五整理各班出勤、卫生、纪律等方面的数据,每月底汇总各班及各位班主任的量化成绩,按量化管理实施办法进行评比,将结果公示并上交闫副校长。

本学期伊始,服从校委安排,转而协助刘副校长开展工作。日常的,是协助刘校长进行教师量化管理,主要包括教师量化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师活动资料的收集,记录和存档。

面对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我在此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团结在以郄校长为核心的校委周围,为大家服好务,并请大家随时监督、批评与指正。

教师职称述职总结(校长述职报告)

我是心怀着对教育的梦想到学校任职的,我心中经常在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办怎样一所学校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育。因为有了这些追问,才使我的工作和我的生命更有意义,在学校工作的两年多来我非常幸福,我觉得这小小的十几亩土地上有做不完的工作,在这里,我可以用我的知识、智慧、情感和我一生中最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为这所学校留下一些或许对未来有用的东西,我的心中充满快乐。

刚过去的一年对学校来说非同寻常。这一年,我们有非常难得的机遇,振兴和加强初中成为整个教育关注的焦点,我认为,一旦我们没有能够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成为虹口区乃至市知名的品牌学校,那么我们将不仅愧对学校那么多前辈们的期待,而且,我们可能连学校未来的生存权都会葬送掉。所幸的是,我们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靠我们自己,克服了并校引起的管理困难、克服了学生来源质量不尽理想的困难、克服了由来已久的财政困难、克服了学生人数过多引起的场地太小设施较差安全隐患过多的困难、克服了生源锐减招生困难和人员富余的困难,我们不仅没有被困难击垮,在一年的乐观情绪和充分的自信中,学校反而一越而成为令整个教育界瞩目和震动的新兴学校,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教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领导先后亲临我校指导工作,一年中我们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各区县和兄弟学校教育代表团达47批。我校由一所被兄弟学校同情的学校一变为关注和争议的对象,成为令许多名校恐惧的竞争对手。一年中我校师生共获各类市区级奖项308人次,共213项,学校所获荣誉的数量和级别为办校以来之最。初三毕业年级完成预定的升学指标,小学一年级完成招生任务,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是近年来最高的。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总满意率达78.66%,年投诉率共76起,小于千分之三。教职工对学校很满意和较满意率达97.56%。今年暑期学校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筹资金150万用于第二期办学设施改造,进一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今年也是我校创收最好的一年,学校年总收入达3399452元。今年也是教师福利待遇最好的一年,奖金福利达3729288.60元,含学校承担的四金1298654.82元。今年十二月中旬,由我校独立编撰的初中仿真练习题库共五册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我校还将承担三十二册的一课一练编撰任务,预计明年五月将面世,这一举措一方面打造了学校品牌,另一方面锻炼和培养了我校教师的命题能力,为这些教师成为学校引以为豪的名师创造了条件。今年年底,学校在近几年中首次实现财政赢余,为明年学校进一步振兴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今年区教育督导室对我校进行了督导检查,被评为优秀,全区共l2所学校被评为优秀。今年12月初,我校正式被区教育局认定为重点扶持的初中,将在未来三年内受到政府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副区长亲自联系我校。我相信,我校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战略决策,有全体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学校一定有美好的未来,一定能成为名校。

总结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我认为我们做对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却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坚持以校为本,走自主发展道路,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做的三件事分别是,

一、我们围绕办学理念以校为本作出符合校情的战略选择,我们的战略选择是学年度的管理与合作年,学年度的学习与服务年,学年度的质量与创新年。在管理合作年中,我们初步建构了教育服务诚信体系,这一体系包含四个内容,1是作出质量承诺,2是制定质量管理制度,3是改革质量管理部门,4是建设校内人才市场。这四个内容中,我们已和五个年级的家长签订了质量承诺书,质量管理手册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信息室、开发室、主管室、质管室四大部门已独立开展工作,部门间的磨合已日趋成熟,校内第一次竞聘活动已顺利完成,竞聘上岗的教职工工作十分努力,团结协作风气日盛。正是通过管理与合作年,我校成功地完成合并任务,并成功地管理了64个班级,为今后其他学校的“关停并转”树立了典范。今年下半年的学习与服务年,是我校围绕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初步完成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的关键一年,预计这一年中,将发生许多真实的思想观念冲突,我认为思想观念冲突是改革中必然的过程,我希望通过这一年的学习与争论,我校将形成教育服务观念,为下一学年的质量与创新年打下思想基础。

二是我们努力实施民主管理,为学校中教职工的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我们加强了校务公开工作,实施民主决策,改革了教代会制度,初步改变了学校管理方式,我相信,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人性化、扁平化、同心圆式的现代民主管理模式一定会在学校形成。

三是我们在努力塑造学校文化,努力形成学校共同价值观体系。我们正在形成学校和教职工的真善美的三个世界,即求真的知识世界,向善的人际世界,美好的心灵世界。学校文化积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许需要广大教职工一趣努力花费五至十年的时间才能初步形成。

我们努力在做的三件事,已带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我想学校的崛起将不是偶然的,而是持久的。

为了有效地带领这所学校成向成功,这一年中我个人做了以下几件事:

1、我坚持读书学习,我认为校长不是一个职务,而是一个职业,如果是一个职业,我必须具备这个职业所需要的一切素质,我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把握各方面的信息,使自己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感觉,必须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始终在时代前列,才能领导这所学校不被激烈的竞争淘汰。我坚持不懈地吸取哲学、经济学、历史、教育、企业经营管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笔表达自己的思想,使读书、思考、写作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2、我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努力由教师转变成时代所需要的教育思想家、学校经营者,这一角色转变要求我做两件新的工作,一是学会传播、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二是学会开拓市场,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我认为这两件新的工作更符合学校利益。为了做好这两件新工作,我几乎不参加各种各样的应景的应酬活动,放弃了许多休息的时间。

3、我在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首先对自己的言行保持清醒,虽然我个人的成就和知名度为学校带来了一些收益,这所学校的无形资产在增值,使我心中充满个人价值得到实现后的喜悦,但是,我清醒地知道,是这所学校中每一个人的努力造就了我,如果我不能更努力地将学校命运与自己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不能与这所学校荣侮辱与共的话,我的所谓名声也将会被轻易毁掉。第二,对这所学校的现状保持清醒,我清醒地意识到学校的办学行为与我们的理念之间存在着多么大的距离,我们才起步不久,如果我们不能每年有所进步,那么,我们的所谓名声也将不会长久。因此,我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4、我立志为学校振兴长期工作。校内外总有些人出于好意猜测我将要离开学校,虽然我不会一辈子留在这里,我把我离开学校的时间设定为:1、我已亲眼目睹了这所学校成为名校,而且真正进入良性循环,地位不可动摇。2、大家对我厌倦了之前我会自动退出,总有一天大家会对我厌倦的,人们总喜欢新事物,我也喜欢新事物。3、我犯错误了,我就会离开。我最厌恶的是不做为,我宁愿犯错误也不愿不做为。我经常犯错误,因为我喜欢挑战权威挑战许多司空见惯的东西,喜欢冒险,所以我不停地犯错误。而一旦我犯了大家无法原谅的错误时,我自动走下主席台,我不会请求宽恕,如果我的所做所为不符合学校利益,我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应该付出代价。我在这所学校中所做的事极少有短期的战术上的考虑,大多是长期的战略上的筹划。所以,我现在并不打算离开,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做,我还有那么多梦想。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领导找我谈过话,征求过我意见,我准备了一大堆话打算在领导找我谈话时要说,可没人找我谈。

上一篇:医疗卫生机构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职数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