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2-22 00:42:19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比较分析

一、财政学的发展历史

(一)古典学派与财政学

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了关于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五章专门论述了财政收支、税收、公债等,他把财政学融于政治经济学之中,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了财政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财政理论体系,是财政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的里程碑式标志。

(二)德国社会学派与财政学

1872年,瓦格纳出版了财政学,建立了独立的财政学体系,核心内容:财政是以国家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共同经济。国家财政分配也应该随着国家职能范围的扩大而增加,通过对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情况的考察,1882年,他提出著名的瓦格纳法则:一国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与本国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政治压力增大以及在工业经营方面因社会考虑而要求增加政府支出。

(三)凯恩斯主义学派与财政学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它认为经济危机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而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报酬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陷阱引起的,凯恩斯主义对财政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体现在:1.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2.批判古典学派看不见的手原理,提出看得见的手原理。3.倡导逆经济风向调节的财政政策。

二、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1959年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一书标志着公共经济学的形成。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这部经典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公共经济学”这一词语。随后,在1964年和1965年,他又以法文和英文分别出版了《公共经济学基础:国家经济理论概述》和《公共经济学》,直接把“公共经济学”用作书名,他也因此被称为“公共经济学之父”。1966年开始,又有了在公共经济学名义下召开的定期会议和阿特金森主持的公共经济学会及会刊,1972年,美国《公共经济学杂志》出刊。在此之后,公共经济学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一批高水平的公共经济学著作也不断涌现出来。

三、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联系

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是一脉相承的。首先,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在研究方法上已经大致趋同。其次,不论是章节的安排还是对问题的讨论,基本上都是对“国家(或政府和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研究”,尽管在某些细节上有所侧重,但是,相比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财政学”仅仅研究“国家和君主的收入”来说,“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都把研究重点转向了“政府(公共部门)收入、政府(公共部门)支出、政府(公共部门)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公共部门)收支和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上来”。当代“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都是兼容并蓄的,融合了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此外,在宏观经济学中所涉及的有关政府融资问题的讨论也逐渐从“公共经济学”中脱离出去,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范畴。但是,就此否认“公共经济学”和当代“财政学”的一致性结论,可能有失偏H,毕竟这只是学科发展的演变过程,而没有涉及到理论上质的区别。

四、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差异分析

(一)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财政学所处的几百年里,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成熟,只需要研究有关财政收支问题就足以应付时代的要求: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复杂,有关对市场经济研究的各学派也是层出不穷,当代市场经济更多的是体现了以市场为主导的混合经济特征,这就要求财政学研究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政府经济活动,很显然,传统的财政学对此已显得力不从心,公共经济学则是应运新时代、新环境而生。

(二)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研究的范围大不相同

传统的财政学主要研究财政收支问题,特别是财政收入问题,而公共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更重要的是研究财政收支活动对经济的影响,公共经济学主要分析政府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主要后果及其与社会目标的关系。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曾经指出,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搞清公共部门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活动的全部结果:评价各种政策。此外,财政学的研究只与政治学、社会学等几个学科有所交叉,但是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与伦理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而且还广泛吸收了公共选择理论、宪法理论、官僚政治理论等等,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财政学,它研究了许多财政学所不能包含的内容,例如:公共品的最优提供、外部性矫正、公共定价、宏观经济稳定等等。

(三)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制度

公共经济学19世纪80年代诞生于国外,20世纪50年代在英语国家得到真正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国人所知。

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提供公共商品的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一方面,公共商品与私人商品的区别决定了公共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另一方面,公共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决定了公共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时,公共经济学研究各个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主要是一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那么公共经济学和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也会存在交叉领域。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多是财税、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但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社会定位或者职业取向不同,财税专业和公共管理学生的社会定位或者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不同,因此,即使财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都开设公共经济学课程也有必要区别对待,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公共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运用公共经济学研究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

一、公共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定位单一

公共经济学是当今高校财税和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质而言公共经济学授课对象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运用方向,那么教师在讲述时也要有相应的定位。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不同专业的公共经济学由相同的教师运用相同的课件年复一年的重复相同的内容的单一教学定位,实际上出现没有反映专业特色,也没有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需求。

(二)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一方面,公共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公共部门决策,必然导致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财政与金融、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行政管理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学习公共经济学需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数学基础。虽然财税专业前期都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数学等课程,但不同专业的课时安排不同,公共管理类专业没有前期的数学铺垫和薄弱的宏微观基础,导致同一教学内容对财税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难易效果不一,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如财政学和税收学专业前期开设财政学,再开设公共经济学必然有些内容重复,公共管理类专业也一样,同时还与后续课程会有知识点的重复,一定程度的重复能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正向作用,但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或轻视学习的心理,从而轻视整门课程的学习也会带来学习效果参差不齐。

(三)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不当

目前许多教师习惯拿着PPT满堂灌,偏重于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不少学生仍习惯于应试的需要采取管用的思维与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概念,忽视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很多高校基于教育评估的要求每门课程都要按照标准化的考核方式,这种平时考勤占多少、平时作业占多少、期中考试占多少、期末考试综合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助碌碌无为、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等不良倾向,既不符合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也有违公平规则。

二、公共经济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教育制度的限制

自从教育部实行教学评估以来,高校教学的创造性就被压抑得更可怜。如果教师们用一些自认为较好的教学和考核方法却可能会连累学校考核不通过。教育评估集团需要什么做就全部按照要求标准化,上课方式标准化、考勤次数标准化、试卷题型标准化,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教师们只有安全起见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标准的考核方式。

(二)学校制度的限制

学校制度的不科学一方面是学校被动的逆向选择。多数学校要靠财政拨款维持运转那么学校制度就要尽可能的配合上面制度要求,即使不靠财政吃饭的民营学院为了取得招生资格和发证资格也要通过教学评估,所以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学都走上标准化的道路。

为了让这种标准化在学校执行良好,一般学校都有采取督导制度,督导顶多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但是却有权给学校各老师打分,打分多少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收入和职称评定,为了在督导的检查中取得较好成绩或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找你谈话、大会小会挨批评,当然还是按照标准化(即使是不适合本专业特色)授课是最优选择。

学校制度限制另一方面是少数人利益的需要。目前高校排课有些没有根据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或者特长来分担,排课者为了省时省事或者照顾部分教师利益,在安排公共经济学课程时基本上不征求任课教师意见,本科生的课程多数由年轻教师承担,这些教师经常被当做万能机,分配什么课程就得上什么课程,没能很好的理解各个专业培养定位。

(三)教师的经济人选择

大家常说现代文人没有骨气,但是现代文人没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饿死可以但家庭的责任还是得承担,文人也活在市场经济中,生活所需也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既然学校只会按照课时付费,认真讲和应付讲差异不大,甚者当你认真尝试新的方法还可能得不到督导的认可,还是上熟悉的旧课最好。

目前很多学校的培养方案都是在不断的修改,但多数是在旧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师资结构做的调整。自各高校教学评估以来师资规模和结构鲜有变化,培养方案的巨大变化必然导致有些教师要上新课,上新课备课的压力很大,教师们又是培养方案改革的决策者,当然也可能是少数领导决策,所以逆向选择的结果就是决策者所提的修改意见都是在维护自身利益基础上的不关痛痒的变化,或者更直接用一些教学难度小的课程替代教学难度大的课程,或者领导们不考虑任课教师的时间和能力安排课程。同样,教学课程衔接设置时不排除有些决策者们考虑的都是自己每学期的任务量能否完成,所以很多时候违背课程衔接的逻辑。

(四)教师缺乏责任感

缺乏责任感一方面表现在备课不认真。目前开设公共经济学的专业一般也开设财政学,有时候是同一个教师拿着相同的课件讲授这两门课,即使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先后接受不同教师的公共经济学和财政学课程学习,由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两门课程讲解内容也几乎一致。

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没有能力承担的课程也不负责的承担。如果教师是具有公共经济学专业基础肯定能搞清楚两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公共经济学是对财政学的发展,财政学研究财政的收支两翼――为什么要有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具体有哪些形式;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比财政学要宽,比如公共选择理论是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的内容,均衡分析方法、博弈分析方法等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融入到公共经济中。

三、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先导

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学校所指定的制度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尽快采取自上而下的变革,取消标准化的教育评估制度替代人性化和科学的评估办法,教育评估制度的指定要考虑一线教师的意见,不要再做一些浪费人力物力、学生时间、毒害学生的要求,新制度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创新和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只有从上而下的改革才能避免学校的逆向选择,学校才有可能科学指定教学制度。

(二)科学设置与执行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设置要真正做到为了本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和就业技能必须规避培养方案决策者的个人利益导向,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教育当局必须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允许学校引进缺乏人才或者安排教师进行相关新设专业的进修,因为在学生所需学分既定的情况下开始的总课程由更多的教师分担,可能会对一些教师产生没课带无法完成任务的影响,必须载不影响收入情况下对这些教师安排进修以适应新课程的开设需要。最好是放眼未来设置培养方案,提前一两年就让一些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新课程。

(三)教学安排连贯

在教学安排中课时安排、不同课程内容的衔接等对教学效果影响重大。任何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开设前都应先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不同专业相应安排不同的后续课程。

(四)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公共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应本着不同能力培养的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通过课程内容和进度的不同以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和差别,特别是要避免与其它课程内容的重复。财政和税收专业的财政学课程应在强化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前提下,侧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更侧重公共决策的制度过程分析。

(五)教学考核方法多元化

大学教育更多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财政学属于应用教学,需要打破以往的满堂灌的做法而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从课堂上的案例讨论、到课外的自助开放实验以及校外财税相关部门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还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培养方向的需求,安排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训和实习,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开,许慧.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5(5).

[2]刘宁.公共经济学的教学定位研究[J].教育产业,2006(5).

[3]刘晓玲等.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4]华民.公共经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5]洪银兴,刘建平.公共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2003.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公共经济教学;改革思路

公共经济学是教育部审核的重要经管类专业基础性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必修的基础专业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以及理论性。此门课程的主要开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式、基本理论以及发展前沿,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掌握公共经济学的概念、逻辑以及构架,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传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所以,急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由此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最终实现公共经济学教学的目标。本文主要基于多媒体分析公共经济学教学的改革思路。

1我国高校公共经济学教学的特点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的综合学科,具有严谨的学术内涵以及完备的体系结构。从整体上看,公共经济学一共具备以下三大特点:第一是多样的分析方式、较多的数学模型。公共经济学主要是通过较为严谨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公共部门不同经济行为,例如一般均衡论、博弈论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等。此外,分析问题的方式也是许多种的,例如归纳与演绎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法以及成本—收益法等。公共经济学学习难度较高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特点;第二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较多的案例。公共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而两大理论支柱是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主要研究内容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预算管理、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再分配和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等。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注重实践,并具备较为完善理论的学科,强调案例和理论联系实践。所以,通过合理设计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理论转换为实践的过程;第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公共经济学与许多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具有较为扎实的数学知识以及经济理论,并且充分运用了政治学原理。

2基于多媒体学习公共经济学教学的优势

2.1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多媒体教学的突出性优势就是互动性的学习。在过去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中,普遍采取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及技术,教师可以将视频、表格、案例、经济学知识等放到大屏幕上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展示,这样学生就能够享受到一场视听盛宴,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实时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公共经济学理论。除此之外,学生也应注重运用多媒体资源,通过网上实验室、网上图书馆等各种资源,来与教师或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沟通和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再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主动地掌握了学习,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2.2多元性的教学方式

通过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立体性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作业批改以及成绩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改革,促使教学内容丰富化、灵活化,教学过程细腻化、详细化。与此同时,通过多媒体资源还构建了合理、科学的网络平台,从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对公共经济热点的好奇心,对其进行充分的、激烈的讨论,并且合理制定评分标准,将其视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此激励学生参与到讨论之中。

2.3共享性的教学资源

公共经济学具有众多的分支、复杂的结构以及较大的知识量等特征,再加上,经济学的热点和知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出现和丰富。但是,在传统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只可以从老师的讲解中或是经济学教材中了解到关于经济学的热点和学习资料。而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可以将各种教学信息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本以外的公共经济学知识,这样能够丰富公共经济学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性学习资源。

3基于多媒体进行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应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3.1树立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观念

实行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首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观念,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向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转变;由应试教育向培养学习者创新创造能力的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仅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也深刻变更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为了更好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同时营造一个最好的教学氛围,设计一个最好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能够在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下,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

3.2共享网络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是学生进行多媒体学习的主要内容特征,同时也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目的。现阶段,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教学领域之中,学习资源也开始逐渐越来越丰富。然而,网上质量较高的经济教学资源还是相对较少的,同时也没有形成较完善的管理和组织,这就对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教学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学校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加大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力度。此外,教师也应不断开发和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进行多方的收集,有效加强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

3.3丰富教学内容系统

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在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之外,还具有较大的信息量,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之中,不仅仅要以主流经济学观点为主要教学内容,还应重视对非主流经济学派的知识观点补充。与此同时,教师应实时关注经济学理论的前沿发展趋势,常常向学生介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案例以及新动向,从而对教学内容系统进行了丰富,强调了课程内容中的时代性。教师应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把经济运行、经济理论与发展需求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独立研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多媒体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的日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通过利用多媒体来对公共经济学教学进行辅助作用,有助于促进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推动我国构建较强的教育基础,为社会和国家提供具备更高素质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潘娟.基于网络环境下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3):125-129.

[2]张志,龚健.公共管理类专业公共经济学本科特色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理论研究,2015(3):242-244.

[3]胡新.多媒体教学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0):99-104.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公共经济学作为一个学术学科,产生到发展至今,时间并不是很长,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但是其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固有的基本理论,历史渊源还是非常久远的。目前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公共经济学是由西方最初的财政学发展、衍生而来。最早提出“公共支出”一词的是被称为“统计学创始人”的威廉·配第,他在他最著名的《赋税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公共支出”“公共经费”这样的名词,并且对各种“公共经费”进行了非常系统的论述,以及“公共经费”在政府税收中的作用。

自此之后,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时代背景下,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腐朽的封建枷锁,在政治经济上不断地发出“自由经济”的声音,应运而生的众多西方思想家也从不同方面,用不同的理论和实际行动,丰富了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和思想。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它一生中最著名的文章《国富论》,文章系统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分析说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里程碑。继亚当·斯密之后的是大卫·李嘉图,它继承了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经济和财政思想,发表了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又一部经济学领域经典之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著作中阐述了一套成形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体系,提出财政是以国家为中心建立的一种公共经济。这一理论的提出,明显地突出了财政在一个国家中的作用,是经济学发展又一大进步。而之后的众多西方经济思想学者开始了对经济学深入思考,巴斯塔布尔于1892年第一次以《公共财政学》为书名出版了经济学专著,这是国家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转变的重大体现。之后于1921年汉特在他的著作《公共财政学大纲》中,又提出了“公共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第一次把公共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部分提出。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空前严重的1929到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的萧条促使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古典经济退出历史舞台,而面对如此的巨变,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思想家们也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为陷入困境的西方国家提供了出路,最有代表性的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政”,采用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用国家宏观调控进行调节控制原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带领美国和众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经济危机。发生这一经济巨变,无疑使公共经济作为经济学一个分支同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1936年在美国出版的《公共财政学基本原理》中,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应从“政府收支”转为“公共经济”,为日后公共经济学蓬勃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之后于1959年,“公共经济学”这一概念横空出世在美国学者查理·马斯格雷夫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中,他在书中提到“公共经济学就是研究政府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主要后果及其与社会目标的关系”,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让“公共经济学”这一概念在众多经济学者的眼前一亮。之后于1965年,他又直接以“公共经济学”为书名,出版了著作,标志着公共经济学作为一门正式的理论学科诞生,而查理·马斯格雷夫也因此被誉为“公共经济学之父”。

随着“公共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正是产生,公共经济学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时期,短时间内以公共经济学或公共财政学为题目、书名的著作频繁出现。1969年卡梅隆出版的《公共经济》中,把公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进行了具体区别,而且对公共经济学的范畴进行系统化扩大,引起了公共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进行转变。使其成为了经济学领域内一个有独立体系的分支。之后1977年美国学者又把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亚非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使其不在局限于资本主义国家,加上北欧地区的社会福利国家的经济发展,又引起了更多的学者对公共经济进行关注。

一路走来,公共经济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成熟,在20世纪末,由于世界经济理论的研究与数学方法的紧密结合应用,公共经济学也逐渐融入了其他各个领域,包括政治学、社会学、信息学及管理学,进而产生了许多与公共经济学有关联的边缘学科,如福利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而公共经济学自身在内容、形式、研究方法都有非常大的发展。

二、中国公共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总体说来,国内有关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比较晚,直到1990年前后才被国内经济学者所熟识。但自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不同时期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有关经济学的实践和研究飞速发展,公共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最有力量的分支更是在中国蓬勃发展,自1990年这一概念传入之后,中国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短短几年内,有关公共经济学的著作、期刊等出版物广泛出版,1994年出版了白景明的《公共经济》,1999年出版了郭庆旺等编著的《公共经济学大辞典》以及近年出版的《地方政府视角的公共经济学研究》,另外于2007年,中国第一个公共经济学研究机构——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在北京成立。

上述成果说明,公共经济学在入足中国之后即获得充分而飞速的发展,但由于中国的经济基础较国际经济水平尚有差距,各方面经济实力还不发达,所以中国公共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我们看到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公共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学者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且取得了辉煌成就,因此在中国不久的将来,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经济模式会成为中国新经济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孙开,许慧.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5(05).

[2]马骁,冯俏彬.现状与未来:国内外公共经济学研究评述[J].地方财政研究, 2009(11).

[3]韩康.政府经济和政府理性:公共经济学的缘起与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04).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以学生为本

《公共经济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学领域富有实践性、现实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交叉学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了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它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学生参与式用于教学中,有利于解放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

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我们设计了《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方案并付诸于实践,主要包含三个阶段:专题探讨、实践活动、论文撰写。

1.专题探讨阶段。从学期初开始,教师根据所授专业学生的情况,随机将全班分成7个小组,各组由教师指导、组长负责,该阶段充分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首先是选题,各小组在《公共经济学》的框架内,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案例,引出所要探讨的专题;接着是课件的制作和讲解,各小组成员根据所选的专题,从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然后把信息汇总,经过若干次讨论结合教师的专业意见,制作成课件,并在课堂上讲解;再接着进入到答辩环节,由其他组的学生和老师进行提问,本组学生回答;最后是点评、评分环节,由教师对各小组专题选题意义、课件内容、答辩情况进行总结点评,其他小组则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其进行评分。通过该阶段,学生大大提高了搜索相应的资料和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案例为主线,进行课件的讲解,在学生提问和答辩环节上做到了创新,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搜索和建构。虽说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但并不代表否定了教师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是意义建构的辅助者,是提供过程和经验的帮助者。该阶段教师主要是根据案例的内容,从理论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同学们所熟悉的“头脑风暴法”引导各组成员进行讨论,寻找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

2.实践活动阶段。(1)组织学生走访实务部门,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在院系的组织下,走访了财政局、税务局、复茂等实务部门。通过观摩相关部门行政事务的运作流程,进一步了解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各自的职能以及之间如何相互弥补、相互协调,有助于同学们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思辨能力,从而为理解经济现象,研究问题奠定了基础。(2)定期开展经济学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请财政税务部门人员来校做报告,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公共财政部门行政状况,另一面增加学生和实务部分人员之间的交流,学以致用。如就公民与税收开展专题讲座,从社会公众关注的“营改增”、“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等热点问题,和税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互动学习,让学生明白如何看待税收与民生的关系问题,使学生体察到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3)引导学生参与专题调研活动,提高参与性和认知性。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程内容和当前热点专题相结合,确定专题调研方向,设计调研方案,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完成专题调研任务。内容包括:就公共产品提供问题,调查了莆田市区公交车运行状况;就社会民生问题,组织开展了“保障性住房”的调研活动;围绕市场失灵理论的学习,完成了对“教育产业化”专题的调研;围绕税收相关理论,深入对“个税改革”、“营改增”等现实情况进行调研;围绕公共财政支出理论的分析,对莆田市财政支出结构现状进行调研;围绕社会保障问题,调查了城厢区龙桥街道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情况。调研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成员根据调研活动中获取的基本信息,归纳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最后按照一定的要求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在交流和研讨中,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成果的分享,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了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辩证地思考,增强了对公共经济学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期间只做启发式的引导。

3.课程论文撰写阶段。公共经济学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是基本的理论框架。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实践的发展,其相应的理论知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为此,对其经济理论知识运用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上述专题探讨阶段和综合实践活动阶段后,学生在老师进一步的指导下,开始进入课程论文撰写阶段。各小组的论文题目分别是:《论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以莆田市公交车为例》、《浅谈莆田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个人所得税,你已经OUT了》、《营改增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论市场和政府职能——以教育产业化为例》、《浅谈莆田市2012公共财政收支现状》、《莆田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发展对策》。贴近生活的论文选题,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另一方面也会即将到来的毕业论文的选题撰写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这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并且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专题研讨阶段使学生能够多维度地理解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论文撰写阶段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地综合地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最集中的一个教学步骤;是学生的各种基本技能和基本功进一步得到培养和锻炼的一个教学总汇。

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专题探讨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虽有众多长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方小组成员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学生参与度不平衡,有的“积极”,有的“搭车”,有的“逃避”,使成员之间的合作退化为“劳逸不均”;小组内部组织不协调,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不能统一起来,自主与责任产生矛盾等。这与培养团队精神为目标的主题相背离,影响教学改革的成效。(2)实践活动环节。在组织学生走访实务部门过程中,学生很难从基础的专业知识过渡到实践训练,在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方面都有所欠缺。在专题讲座中,个别同学参与意识不强,没有积极思考专家或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整个讲座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盲目的状态。学生参与专题调研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客观问题,比如调研信息缺乏准确性,有点是调查方法的原因,有的调查对象因为利益作祟,提供的信息并不十分准确,导致调研信息失真。(3)论文撰写方面。论文是对实践教学环节及专题研讨阶段学习的总结,凝聚了同学们对课本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分析。但由于受到时间和资源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在论文撰写阶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文献检索上面,而对于公司部门的走访、听取专题讲座以及专题调研等实践手段所形成的对课题的认识不足,甚至有出现论文写作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此外受专业知识面以及分析问题能力限制,大部分学生很难完成一篇优秀之作。

三、改进措施

1.小组合作学习。(1)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角色分工。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很大因素就在于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明确,角色定位不清楚。为此,教师应督促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在分工的时候必须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知识背景和能力等。小组成员应努力认清自己在小组中所扮演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2)做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老师角色。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在教学活动实施的初期,许多学生一开始可能由于对这种教学方法不了解或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或者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由于成员之间的冲突而影响参与积极性,这时教师需要为学生阐述该运用方法的概念、参与方式和注意事项。在专题研讨阶段的准备初期教师是主角,起到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给学生分配任务,确定专题的研讨方向和方法,给学生构建课题研究的整体框架提供指导;小组活动阶段教师是配角,主要是为学生的有序参与并对解答学生的疑问起服务、辅助的作用。(3)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首先,教师要抓住学生提问的机会。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要表示积极的,及时地帮助其分析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性的、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产生自信心,产生一种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欲望。其次,对于那些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让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并采取加分鼓励的方式,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对于那些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偶尔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教师更应该鼓励,如果他的问题提得不够恰当,还可以让大家共同来分析这个问题,帮助他养成提出问题的好习惯。评价方式也应丰富多样,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配以形象、生动的评价鼓励,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赞美的话语、亲切的微笑、鼓励性的手式等。

2.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安排学生走访财政局、税务局等实务部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践的适时结合,对学生提出来的疑问要及时予以解答,必要时要实地操作演示,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其次,针对学生对财政税务部门人员来校做报告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活动开展之前,先征询同学们的意见,调查他们目前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可以有针对性的举办专题报告。除了上述的实践方式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申报假期社会实践项目,赴各地城镇和农村进行调研并撰写调查报告,使学生了解公共部门现状,增强对我国公共经济和政策的认识。

3.教学论文。(1)将教学论文选题与教师研究方向、学生的兴趣和未来的学习、工作相结合,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教师在选题时,应结合自己的科研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难度适宜、的题目,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一般管理和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具体而言,起初,指导老师应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简要阐述,使学生对选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题;二是指导老师选题时不要将研究内容限制太窄,适当放宽研究的范围,以便于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的情况灵活选择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鼓励学生。虽然由于本科学生能力有限,教学论文的学术价值不是很高,但是毕竟有那么一些学生有用心去做,而且做得很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因此,教学论文完成后,指导老师可以选出优秀的论文,指出其精华部分,进而指导学生进行修改,进行投稿甚至发表,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参 考 文 献

[1]刘晓玲,周蕾,周月书,李放.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公共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指导话语

一、马克思主义的公共经济学关注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研究政府等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著作,但在他的不少著作中,对政府(国家)的经济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很多关于公共经济的思想,不但丰富和发展了西方公共经济学,还可以作为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指南。

在1850-1853年的《伦敦笔记》中,马克思摘录了大量有关国家经济职能的资料,这些笔记涉及的内容包括: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经济活动的约束、调节问题;国家利用中央银行制度对经济调节的措施问题;国家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性质及其作用问题;国家财政制度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及其结构问题;国债的形式及其作用、流转方式问题等。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对公共经济有了初步的关注和研究,可以认为是马克思研究公共经济的开端。

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开始形成公共经济思想的框架,这个成果体现在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写作单独的《国家》册问题。在“五篇计划”中,马克思的论题包括: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国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外移民。在手稿中马克思再次提到国家篇,认为应该包括:国家和资产阶级社会、赋税或非生产阶级的存在、国债、人口。

在创作一系列经济学手稿的基础上,1867年,马克思的光辉巨著一《资本论》第一卷诞生了。在《资本论》第一卷里,马克思有关公共经济的论述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在对货币理论的论述中,马克思深入地分析了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的性质及其实现形式问题;其次,马克思在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论述中,分析了国家对工作日长度进行“强制”调节问题;最后,在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论述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性质及其职能做了分析。

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继承了马克思的遗愿,花了大量精力,整理了马克思的有关手稿,出版了《资本论》第三卷。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论述了不少有关公共经济的思想,其内容主要有:首先,关于国家及其作用形式。各种具体资本的分离及其相互竞争过程,是不可能离开现代国家的“协调”和“监督”的。从这个角度看,现代国家的经济职能具有两重性,即一方面执行着“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的职能;另一方面又执行着“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1]。其次,在对总资本各种形式的分析中,反复提到国家的具体职能,并对国家调节、监督社会资本的各种手段做了简单论述,如国家赋税制度的性质;国家在不同时期实施的保护关税制度和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性质与意义;国家财政制度、国家预算、国家债务的实质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影响;国家借助于经济立法,调节和监督总资本运动的性质与意义,如工厂法、银行法、土地法、公共工程法、移民法、济贫法等法律法规。至此,马克思的公共经济思想基本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的公共经济学:思想框架与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思想的框架和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归纳为“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建构基础和四大理论内容”。

(一)逻辑起点:政治经济关系原理与国家(政府)的经济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政治本质是由国家的经济本质决定的,国家的经济本质又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马克思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论断告诉我们:“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认为,“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者,其特殊经济本质取决于生产方式的特殊本质,只有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国家的特殊经济本质和政治本质,这是衡量国家不同性质的根本标准。”[3]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阐述了国家(通过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性质和作用形式。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现实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构成了国家的现实基础,并且是创造国家政权的力量;而国家的现实基础规定了国家经济职能的基本性质和作用形式。同时,马克思分析了国家和社会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在私有制条件下,国家采取的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4],即以一种表面上的“公共利益”的代表姿态出现的。实际上,“国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5]。这就是说,国家从总体上概括了一定社会的经济利益关系,集中表现了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性质。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现代国家经济职能的性质。

(二)建构基础:对资本主义形式公共经济的批判

1.对资本主义形式公共经济主体的批判:批判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政权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6]国家利用其“控制”的财政、金融、赋税、国债等经济机制调节社会经济运行,完全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马克思认为:“现代的资产阶级财产关系靠国家权力来维持,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权力就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关系。”[7]因此,现代国家作为社会结构的上层建筑是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但同时,作为“维持”社会经济运行和所有制关系的力量,现代国家又是经济体制的一种内在机能和要素。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的:“现代的国家政权只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8]

2.批判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1)资产阶级国家经济职能的实质:马克思认为,在一些国家(例如美国),“甚至可以在生产方面感到铁路的必要性;但是,修筑铁路对于生产所产生的直接利益可能如此微小,以致投资只能造成亏本。那时,资本就把这些开支转嫁到国家肩上,或者,在国家按照传统对资本仍然占有优势的地方,国家还拥有特权和权力来迫使全体拿出他们的一部分收入而不是一部分资本来兴办这类公益工程,这些工程同时又是一般生产条件,因而不是某些资本家的特殊条件”。[9]所以,资本对共同的、一般的社会生产条件的投资和发展,就成为资产阶级国家经济职能的实质。

(2)资产阶级国家作用形式及职能的两重性

马克思指出,随着现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国家的职能也必然朝着两个看来似乎是十分矛盾的方面发展:一方面,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巨大进步相适应,国家作为一种“公共权力”机构,对社会经济运行调节与控制的功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国家“只有在它们是管理和处理生产的资产者的共同利益的委员会这个情况下,才是正当的”[10]。另一方面,与社会阶级关系对抗的日益发展相适应,国家作为一种“阶级专制”机器,对社会阶级矛盾与冲突的“协调”与压制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3.批判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公共经济的方式:扩张掠夺与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国家政权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所以,不论剩余价值怎样分配与利用,其最终的作用效果仍然体现在资产阶级身上。

(三)公共收入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赋税思想

1.确定了赋税的性质。马克思认为,赋税是“国家的措施”之一,它是依靠“为榨取一定劳动量而颁布的强制性法令”而取得的。[11]

2.阐述了有关赋税的一般原理。(1)赋税作为“国家的措施”之一,在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漫长历史中,在不同的社会形式中发挥着作用。但是作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措施之一,赋税还是取得了一些特殊规定性,成为强化资本对雇佣劳动剥削,对部分剩余价值占有的一种强制性的工具。他指出:“这个阶级以国家的身份通过巧妙的征税办法对工人进行盗窃”[12]。(2)赋税是公共支出的主要来源。诸如修筑道路这样一些社会公共工程或社会基础设施,就会转为由国家来承担,这些费用是通过征收直接税或附加税取得的。这样,“在由国家利用赋税来修筑道路的地方,修筑道路就不是单个人的私事。”[13](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赋税在形式上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第一,从实物税向货币税的变化“在商品生产达到一定水平和规模时,……货币变成契约上的一般商品。地租、赋税等等由实物交纳转化为货币支付。”[14]。第二,从以直接税为主,转向间接税和直接税并举、以间接税为主的形式。“城市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农村而实行的特别措施,就是消费税和入城税,一般说来,是间接税,这种间接税起源于城市……直接税则起源于农村。”[15]第三,赋税的变动与剩余价值量变动密切相关。(四)公共支出理论

1.论证了公共支出的必要性和范围。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产生修筑道路、铁路及其他公共工程的必要性。公共支出并不仅仅限于政府、军队、官员等的消费性支出。

2.阐述了政府职能范围的变化与公共支出增长及其原因。马克思提出,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交通、运输、通讯联系、信息、城建、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等等,都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的、一般的社会生产条件。在这些生产条件上投资的微利或亏本的实际,使更大量的“公益工程”的发展转嫁到国家的肩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经济职能随着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而膨胀起来。

(五)宏观调控理论

1.分析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马克思从分析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人手,揭示了为什么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宏观调控。他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指挥”只能由国家——政府来担当。

2.提出宏观调控的货币手段和财政手段。(1)宏观调控的货币手段。马克思论述了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分析1847年和1857年英国的两次货币金融危机后提出这样的思想: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正确的货币金融政策可以缓解危机,错误的货币金融政策可以加深危机。[17](2)宏观调控的财政手段。马克思认为,财政手段的调控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入分配来说至关重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社会生产结构的概念,它指的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财政支出结构对于产业结构具有很大影响,在确定了财政收入规模,解决了财政资金筹集问题之后,财政支出的流向和流量成为制约产品结构,调节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比例关系,制约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调控投资结构的重要手段。[18]

(六)公共信用理论

1.公共信用成为资本的信条。“国债,即国家的让渡,不论是在专制国家、立宪国家,还是共和国家,总是给资本主义时代打下自己的烙印”。[19]存在于前资本主义的公共信用,为资本主义公共信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存在于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信用,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有的印记。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公共信用所反映的债务积累实际地表现为资本积累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国债资本的积累,不过是表明国家债权人阶级的增加,这个阶级有权把税收中的一定数额预先划归自己所有”[20]。

2.公共信用推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公共信用的发生有两个显著的后果:第一,容易产生“有闲的食利者阶级”,并使这个阶级中充当政府和国民之间中介人的金融家大发横财;第二,公共信用也使交易投机和现代银行统治兴盛起来。

3.公共信用与赋税制度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借债使政府可以抵补额外的开支,而纳税人又不会立即感到负担,但借债最终还是要求提高税收。另一方面,由于债务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的增税,又使政府在遇到新的额外开支时,总是要借新债”。[21]

4.公共信用制度运作的基本特征。马克思指出,国债券、国库券作为公共有价证券,具有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一般属性,同时也具有受公共信用制度制约的特殊属性。首先,国家作为债务人,“对借入资本每年要付给自己的债权人以一定量的利息。在这个场合,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书”[22]。其次,国债券、国库券本身也是一种“幻想的虚拟资本”。“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23]总之,公共有价证券所表现出来的货币资本的这种虚拟性,在实际上根本不是资本,“它仅仅是对现有资本或未来收入……的所有权证书的积累”。[2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指导话语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公共福祉关怀必须成为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学科,关注的是公共部门在参与资源配置、协调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行为方式和作用效果。然而,公共经济的发展服务于谁的问题,却是西方资产阶级公共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学区分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力量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满足,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包括社会治理理念和措施,都必须在根本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25]马克思主义的公共经济思想同样也是从对人的公共福祉关怀出发来论述的。强调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归宿。

第二,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公共经济思想注入到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中。当前,我们在公共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大多应用的是西方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观点。在当前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投入,尤其在大力推进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等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不仅要吸收借鉴西方理论成果,而且更应努力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公共经济学思想,使之更加丰富和完整,并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

马克思主义的公共经济思想,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以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为目标,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内在本质,进行了科学抽象,然后才用叙述的方法把这一思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简单上升到复杂地叙述出来,揭示了政府等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本质及其运行的规律,为解决中国公共经济学的四大难题提供了不少的理论支撑和借鉴,如关于政府(国家)经济行为的本质及其两重性的论述可以成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支点,公共信用理论可以进一步明确公共经济责权的配置问题等。

第三,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研究方法论作为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对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具有同样的适用价值。马克思创建了唯物辩证法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对经济运动和以前的政治经济学进行了研究,他的第二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更进一步将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在具体方法中,马克思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经济科学研究更具有科学性。马克思《资本论》中贯串始终的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方法,“这种分析却既因哲学唯物史观的运用而使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超越了纯粹的表象描述而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又因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实证而使哲学的逻辑推演,超越了纯思辨的抽象论证而具有透彻的经验说服力。”[2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3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3]赵玉琳.社会主义本质论[M].经济学家网,/news-detail.jsp?keyno=3958,2004-08-06.

[4][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8、38、70.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31、468.

[9][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4、2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4-31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8.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7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260.

[16][19][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7、823、824.

[17][18]曹新.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习与探索,1994,(6):16-17、18-19.

[20][22][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39-540、527、527.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6.

[25]高湘泽,一种充满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社会发展理念[N].光明日报,2004-05-25,B1.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培养模式;创新

一、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所指的研究生主要是全职硕博研究生。从严格意义上说,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传统财政学更为宽广,但本文并不区分这两个专业,而将其视同一致。

1、社会需求的新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流动性强的特征。首先,社会需求多元化。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天然”地与政府部门联系密切,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非政府部门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研究生的实际就业状况表明,政府机关和高校科研机构已不再是该专业研究生的主要去处,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公共事业部门以及社会中介组织也逐渐成为本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根据我们对本专业研究生的跟踪统计,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有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和公司等三个方向,且人数结构也基本保持在“三、三、三”比例。其次,岗位间流动性强。现代社会发展和激励模式的改进使得原本“从一而终”的就业模式基本不复存在,出于效率和公平等原因的考虑,就业单位经常要求毕业生在其内部不同岗位间进行交流体验。这种岗位间流动不仅符合就业单位的利益要求,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条件。根据调查,不论就业单位的性质如何,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后五年内往往都有两个甚至更多岗位的经历。再次,单位间流动性正在增强。除了上述单位内部岗位间的流动性外,目前毕业生在单位之间的流动性也在逐步增强,特别是在政府到企业,企业到企业之间的流动性尤为突出。

2、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公共经济学(财政学)学科在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等三个方面呈现出新的趋势。第一,研究范围更为宽广。随着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与市场的分工边界重新厘定,第三部门即非营利组织兴起且发展迅速。除政府部门外,市场中的公共企业以及第三部门也成为公共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之间合作的现象日趋增多。由此,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的研究范围相应扩展。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不仅关注政府这一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而是要研究以政府经济活动为主体、以企业和第三部门公共经济活动为补充的所有公共经济活动,三种主体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制度安排、行为、效应都成为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研究内容深化细化。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且相对稳定之后,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的研究逐渐由关注宏观制度改革转向有关理论、制度的更为具体问题的研究。同时,公共经济学(财政学)在与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交流融合中也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优势,再加之以制度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博弈论等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积极吸收和运用,公共经济学(财政学)对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化。譬如,对公共支出理论的研究,传统财政学大都侧重于研究总支出,也不大注重支出决策的政治过程,现代公共经济学则不仅细化研究每类具体的公共支出及其经济效应,而且也将支出决策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第三,研究的问题更为实际。一方面注重政策化,不仅关注公共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而且更为关注公共经济理论如何与现实结合,转化为公共政策:另一方面注重本土化,公共经济学(财政学)要在中国保持生机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国情,立足现实,中国学者在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税制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收获。

3、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挑战

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趋势为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宽、细、实”的挑战:其一,如何通过培养模式改革,使学生拥有比较宽厚、系统的知识基础和较为全面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未来宽口径的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二,如何通过培养模式改革,使研究生掌握国际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标准的学术规范,以形成扎实学风和良好学养,做深做细研究,做精做好工作?其三,如何通过培养模式改革,使研究生能够“顶天立地”,不仅具有开阔的国际研究视野,还能了解国情,关注实际,提高能力,做出有思想、切实际、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具备长期发展的视野与能力组合?

为应对上述新挑战,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首先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既要培养符合现代经济理论研究要求,富有学术竞争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也要为社会、企业和政府部门培养人格健全、知识全面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应对新挑战的公共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1、利用一个平台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当前研究生的培养平台主要在各个学科,即使在同一学院内部,各个二级学科之间的交流都不是很畅通,更难以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因此,要真正提高研究生的知识基础、提升其专业素质,实现“宽口径”培养,必须要有统一、开放的平台为基础。2006年,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重点研究基地在山东大学成立。该基地融合了山东大学财政学、卫生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人员,为实现跨学科研究与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研究基地通过聘请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单位的教师授课,由不同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同一课题研究,组织多个专业研究生共同参加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讨论班,举办跨学科的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交流会,编辑出版《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齐鲁文库》、《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报告》、《山东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报告(workingpaper)》等系列出版物,建设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网站等方式,重点关注公共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评估,在促进各学科研究相互交流融合的同时,也为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研究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论文选题、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的学习借鉴、学术交流与讨论以及学位论文出版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通过该研究基地平台,不仅实现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单位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也实现学科交叉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对于学生宽厚知识基础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迄今,在研究基地的平台上,由研究基地研究生自主发起、主要由研究生主讲、由研究生点评的公共经济学讨论班已成功举办50多期,由研究基地培养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的《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齐鲁文库》已出版四批共17本,主要由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完成的《中国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报告》已出版四辑,由研究基地师生共同完成的《山东大学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报告(workingpaper)》也已出版40余期,研究基地作为跨学科培养的新形式和新平台,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2月,我们依托基地研究力量和研究方向自主设置的公共经济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正式获批,并于2010年开始招生。

2、全面实行研究生“双导师”制

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学生往往局限于甚至“隶属”于某一位导师名下,主要接受一位导师的指导。这种模式虽保证了导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但往往会因导师的专业限制而无力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特别是导师作为高校中的专职教师,社会经历有限,可直接动用的培养学生的资源有限,存在着培养社科类学生的“天然不足”。为弥补这一不足,山东大学全面推广“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的培养模式,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的每位研究生除有本单位的指导教师以外,还选定来自校内其他单位、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专业人员作为第二导师(称为“合作导师”)。“合作导师”负责提供专业实习、合作研究等条件,协助校内导师开展研究生指导工作。通过“双导师”制,学生向拥有不同知识结构、学缘结构的导师学习,更多了解和认识社会,开阔研究视野,发现研究课题,提升研究水平。迄今,我们已经聘请了来自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方财政部门与发展改革部门等单位的10余名专家学者出任“合作导师”,与荷兰蒂尔堡大学、法国雷恩一大、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等实行了博硕士生的联合培养制度。“双导师制”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又扩大了学校与其他单位或部门的学术交流和社会联系,还可以有利于高校服务社会目标的实现,可谓一举多得。

3、着力推动研究生的“五种经历”

当前大多数研究生只拥有单纯的校园教育经历,这虽然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有助于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但过于单一的经历使学生缺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不利于学生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着力推动“五种经历”,即在研究生学习期间,通过学校联系和鼓励、学科组织和筹划、导师指导和推荐等多种措施,使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在学期间确保:(1)10%以上的同学拥有第二校园经历。目前我们在国内与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建立了研究生层面的交流制度,每年都有同学到另一所名校交流学习1学期,学生不仅在专业学习上有所收获,还可以感受不同的校园文化和学术风格。(2)10%的同学拥有海外学习经历。目前我们已经与法国雷恩一大、荷兰蒂尔堡大学进行了研究生层面的实质性联合培养和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专业与提高外语的同时,还开拓了国际视野。(3)100%的同学拥有专业实习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经历。每年的寒暑假,我们都要求学生回家乡进行专题社会调查,2007-2009年,我们还结合国家课题研究,连续三年在全国各地组织了由全体研究生参加的农民入户调查,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从专业视角观察分析经济问题,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组织能力。(4)100%的同学拥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坚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理念,让每位研究生都参与课题研究,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扩大专业知识基础,并接受到科学系统严格的科研训练。(5)100%的同学拥有参加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我们每年主办或参与主办1~2次国际学术会议或大中型全国性学术会议,每位研究生都能有机会进行学术交流,还鼓励并资助研究生参加博士生论坛及其他全国性学术会议甚至国际会议,提高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五种经历”的锻炼学习,使得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4、创新教学方法,扩展教学内容

传统的研究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不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强调研究生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研究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一方面,我们开设专门的“前沿讲座”课程,全部由学生主讲、学生点评,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人人受益。另一方面,我们还与地方的财政局、税务局以及企业签订校财、校税或校企合作协定,设立学生实训基地。对于一些现实性很强的教学内容,聘请实际部门工作人员主讲,并实现现场教学。

我们根据现代公共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对传统财政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扩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强调公共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我们充分利用本学科团队在公共品基础理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研究上的特色和优势,既向学生介绍最新理论动态,又同时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研究,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第二,重视公共政策的教学。考虑到本学科突出的应用特性,我们在研究生教学中还特别强调对公共政策内容、方法以及案例的介绍,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已有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加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扎实进行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的指导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规范学术研究,提高研究水平,我们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专题研究以及聘请其他单位、其他学科、其他领域专家讲座的形式,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指导,就如何进行社会调查、调研报告写作、论文选题、资料搜集与文献综述、学位论文写作、学术交流以及学术评价等给予全方位指导,使研究生人人掌握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我们还特别注重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针对近年来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的问题,为防患于未然,山东大学专门出台了《山东大学学术道德规范》,我们从研究生入学伊始便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约束学生的学术研究符合学术道德规范要求,避免出现失德、失范问题。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

截至目前,山东大学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施6年有余,在以上创新实现路径下,我们做到了培养平台创新、培养资源创新与培养措施创新,效果明显。其一,研究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科研、主动交流的积极性更高,出国和到其他名校学习研究的比率不断提高,参与研究课题和社会调查的比率达100%,硕士博士生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率达100%,不少同学作主题演讲和讨论发言。其二,知识基础更为扎实,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提高,社会调查研究能力明显提高,国际交流和研究能力普遍提高,科研成果突出。如,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在学期间即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税务研究》、《财贸经济》、《宏观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其三,就业竞争力强,层次提高,发展顺利,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三满意”。本专业研究生近年来就业率100%。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 绿色经济 碳博弈

引言

所谓绿色经济实际上是以市场作为导向、以传统的产业经济作为基础、以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此种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了能够充分适应人类环境保护和健康需要出现同时表现出来的一类发展状态。公共经济学也被称之为政府经济学以及公共部门经济学。它指代政府和其附属物,主要体现与代表了国家政府的行为。尽管政府和企业、家庭能够共同参与国家国民经济建设,不过此种行为方式与目的却是非常另类的。接下来,本文将站在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绿色经济和碳博弈。

一、经济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

首先,经济外部性理论。所谓经济外部性理论在经济学中主要是一个经济体的生产决策或者消费无意识的影响到其它经济体的福社或者生产能力。此处所谓的“影响”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即积极的外部性,很多时候被人们称之为正外部性,而第二种为不良的外部性,也称之为负外部性。而所谓的公共物品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此处所说的公共物品主要由下面两个标准来进行判断: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竞争性指代某一个经济体作用于某一个产品或是服务的消费影响至其它经济体体对相同产品或是服务的消费能力[1]。所谓排他性则指代,是否可以真正阻止某一个经济体对某一类产品或是服务消费的能力。而环境为公共物品最为典型例子。公共物品可以借助财产权利的不断分配和对其独体使用保证而真正成为私人的物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共产品理论一般都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因为环境产权的不明晰而导致的。

二、关于排污权的经济学解读

所谓空气污染实际上为劣质品。此类劣质品会随着社会、名族乃至国家的富有而被正常品所取代。此类排放对身体和环境所提供出的审美设施的影响较为明显,因而它们更容易被很多人当成是劣质品。首先,二氧化碳对身体和环境所提供出的审美设施的影响不如别的污染排放如此明显。其次,随着一个群体或者国家财富的加剧,对能源和物资的需求亦越来越高。而二氧化碳就是此两个方面需求最为直接的后果,因此对它的需求也一定要随着GDP的不断增加而增加。从这些理论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一个固定技术水平下,其二氧化碳根本不可能被人类当成是劣质品来进行定义。总的来说,作为作者或者说作为读者,根据理论进行分析,也可以将排污权归类为一个真正微观经济主体地博弈模型,不过此领域的现有研究通常是富有争议与矛盾的,主要是因为限制条件较为复杂模型构建的假设条件完全不同。

三、碳博弈的简单解读

本文所说的碳博弈,主要是指在国际气候不断变化的谈判中,所有国家按照自己所把握的信息,用策略进行集合,做出和自己利益较为匹配的行为。所有博弈人员在不断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每个人借助自身的优势和学习对方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而有效选取自己的行为,以此实现自己最终设计好的目标,几乎能够这么说,国际碳博弈的最终结果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通过研究、行动等互动而形成的理论。以美国为首的某些发达国家由于自身的利益,经常性的阻燃国际气候协议的实施和形成,国家与国家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2]。此次激烈的博弈,最终导致哥本哈根会议的没有研究出任何结果,分析原因能够发现,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国际气候会议的本质是怎样分配好温室气体排放权,此问题引申至广义的碳博弈,则为政府、企业和消费人员在相同市场的维度下实施博弈。政府、企业以及消费人员之间都可以构建假设同时实施博弈模型建立。下图1所示

四、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及多种碳博弈模型讨论

使用“污染排放税”对污染排放进行控制能够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污染排放税的基本原则为:如果税率能够和所想控制经济的外部性价格相同,那么市场自身就会把会实现生产此类产品或者服务的最优水平于固定的减排技术下,作为污染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选择减排或是纳税。不过现实和理论分析毕竟有所差别,目前很少存在有完全信息的市场,在此类存在不确定性要素的情况下,一些国家或者企业的污染许可证就非常有优势。假若一个国家的环境保护部门根本不清楚国民经济的减排成本曲线,那么就根本不能计算甚至完全不能判断社会最优污染水平中的最优税率到底是多少。假若一个社会或者一个国家的基本工作就是减少污染排放,那么应该使用排放交易机制[3]。排放交易体系可以充分保证给定排放量目标的最终达成。政府此时仅仅只需要决定社会的最优污染排放总体水平就可以。

五、结语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PPP;公共经济学;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

中图分类号:F81;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1)03―0079―07

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与发展相适应,西方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描述为:财政学一公共财政学一公共经济学。虽然学科体系和内容均有较大变化,但核心理论体系仍然相对稳定。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席卷全球,公私伙伴关系理论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创新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被学术界广泛认可。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即政府与市场关系、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等三个方面探究公私伙伴关系(PPP)理论对公共经济学的融合与发展。

一、公私伙伴关系的一般理论

1 公私伙伴关系概念

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简称PPP)有着多种定义,不同机构和研究者赋予其不同的概念外延与内涵。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定义PPP为,政府与私人伙伴(包括运行者和融资者)之间建立的一种协议,该协议以政府向私人伙伴进行大量风险转移与私人伙伴追求利益目标结盟的方式供给服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6)认为,PPP指一种私人部门替代政府部门供给基础设施资产和服务的合约安排。PPP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服务的私人部门供给;二是大量风险由政府转移给私人部门。欧洲委员会(EC,2004)认为,公私伙伴关系术语不是定义在集团水平,它是一种在政府当局和商界之间的合作形式,用以供给基础设施的融资、建设、创新、管理和维修等。标准普尔(sP,2005)认为,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长期合约关系的媒介,包括风险分担和多部门之间的专有技术人才和融资共享,从而达到理想的政策结果。欧洲投资银行(EIB,2004)认为,PPP是组成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问关系的专业术语,目的在于引入私人部门的资源和专业技术,以帮助提供公共资产和服务。因此,PPP是一种从松散的、非正式的和战略的伙伴关系,到一个宽范围的工作合作安排,是集设计、建造、融资和运行(DBFO)于一体的服务合约和正式的合资公司。

2 公私伙伴关系的特征

笔者认为,经合组织对PPP的界定具有普适性。虽然不同的PPP界定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本质特征却是共同的。

(1)改善激励效率。PPP模式对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均能够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就公共部门而言,伙伴关系是其熟知私人部门并与之互动的媒介。因此,公共人能够从私人部门获得更多先进的管理技能和专业技术,伙伴关系使政府有更多机会接近顾客(公民)或者其它的特殊服务接受者,这样,政府能够有效抉择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Allen,1999)。对于私人部门,公私伙伴关系的风险分担机制激励其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并据此获得投资收益。而且,私人行动者常常不受官僚红头文件的约束并相对独立于政治干预,能灵活执行计划,工作更有弹性和效率(Alien,1999)。

(2)低成本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私人部门是规模经济的,其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可能遍布全球,因而,他们的建设和管理成本较低。相反,政府在投资管理方面相对弱势,尤其缺乏技术管理专家。在项目建设中,私人部门极力追求优良的成本收益运行方案,如改变项目规格或者运用新技术、创新良好的项目管理技能以及保持适度的企业规模等以降低成本(Dosi,1988)。而且,私人部门还通过雇佣非联盟劳动力从而降低工资成本(Hundley,1991;Gregory,et al,1999)。事实上,PPP模式的成本优势乃制度使然。据研究,美国公共服务外购比传统公共部门供给节约成本10%~40%。英国和意大利的合同外包成本节约也达到20%(Domberger,et al,1997)。

(3)公共部门获得使用私人资源的权利。PPP模式为政府提供使用私人资源如专门技术、专利技术和资本的机会(Seader,2002),从而弥补公共资源不足的缺陷。私人部门拥有诸多的技术优势,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大大加快了世界的改革与创新进程,尤其在信息和通讯等高科技领域更为明显。相反,作为“通才的政府”本身不能创新技术,而且它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引领发展。同样,伙伴关系也为私人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起到了推进器的作用。在公共融资不足的情况下,伙伴关系能够正常运行项目,政府也因此能够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4)实现多重政治利益。私人部门可以协助政治家实现丰富的政治利益。如针对敏感的政治问题,因政党的领导关系不能够或不便于直接承担项目,PPP可以在不引起异议的情况下实现政治利益。鉴于私人部门处理问题弹性的优势,政治家常常会选择依靠私人伙伴巧妙而适度地运作相关事务(Seader,2002)。还有一项政治利益是,PPP项目使得政府大大减少资本支出并将资本项目在政府预算平衡表外处理(Marlow,et al,1989;Joulfaian,et al,1991)。政府认为,私人部门运行基础设施,需要收入以弥补成本、偿还债务或者获得利润,因此,对使用者收费在政治上是可行的,并降低了政府净支出。

(5)分担风险。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进行风险分担能有效地阻止政府失效。伙伴关系能够有效地将特殊风险配置给适合管理风险的伙伴,因此整体失效的可能性大大减弱(Allen,1999;Seader,2002;Skelcher,2005)。同时,伙伴关系为公共部门接近私人部门的专门技术提供了机会。而仅从风险角度考虑,私人伙伴必须保证其引入技术的效率性,这必将减少公共部门因研究、创新和执行所带来的成本风险。而且,伙伴关系合约签订以后,私人部门会尽力压缩建造和运行成本,从而减少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融资风险。另外,有些项目私人伙伴直接与市场签订合约,公共伙伴甚至脱离市场风险(Seader,2002)。

二、PPP主义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认识

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理论日益盛行,并成为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政府大规模介入经济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近30年的持续“繁荣”。然而,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国家的“滞胀”危机引发人们对国家干预主义的重新思考。人们发现,与市场一样,政府干预也会失效,表现在委托失效和懈怠失效两个方面。前者是政府在比较优势里的积极行为,包括对必需品分配的

国有零售商业、国有矿业和制造业以及出口商品垄断权的国有企业的无效委托等;后者是政府在相对优势领域的懈怠行为,如交通和通信设施的退化,既有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和在信用配给中主张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等。政府失效的原因有:

第一,政府政策的低效率(Skelcher,2005)。主要体现在:首先,行政困难。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发现它们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责,行政困难重重,如缺乏训练有素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其次,决策者不能成为工作的内行。多数政策既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技术专家作出的,而是由政治家作出的,他们却不具有做出好的决策的专长。而且,政治家们关注其政治生涯,将不得不寻求政治支持并承受着政治压力,他们的决定受到不同利益集团和政治权威的压力。因而,许多公共政策是政治和效率折衷的产物。再次,公仆是自利的。官僚热衷于政治生存、晋升或其它奖励,努力实现最大化个人收益或增加集团利益。极端情况下,公共雇员可能陷人非法管理,如寻租、行贿受贿、追逐私利等。

第二,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失败说认为政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在于:(1)缺乏竞争压力。公务人员的选用及其工作内容缺乏竞争性。他们以非竞争的方式被任用,并从事着垄断性质的公共服务。(2)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有限。由于产权约束不力,官员花费纳税人的钱无需担心成本问题。为追求选票和政绩,尽量满足来自各方面的要求,结果公共产品超量供给。(3)有效监督虚置。由于被监管者提供给监管者加工后的信息甚至虚假信息,监管者难以获得系统的真实信息,导致信息不对称,很难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第三,政府规模倾向膨胀。政府机构、人员和支出膨胀是政府发展的不二法则。政府均具有无限扩大的冲动,主要通过增加人员来扩大机构规模、增加机构层次、提高机构级别,最终达到扩大权力、提高待遇的目的。人员、机构的扩张必然带来财政支出的扩张。而政府行为的非成本核算性,易导致政府预算的扩张。

第四,政府官员的寻租活动。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分配格局的扭曲,产生寻租活动中资源的浪费、经济寻租引起的政治寻租资源的浪费和寻租成功后所损失的社会效率,必然导致总的社会福利下降。

PPP主义认为,市场、政府和第三部门失效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们在资源配置方面又有着各自的优势。因而,它们必须进行合作,并形成一定的制度规范。

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多维复合的。公共财政强调政府和市场分别作用于不同领域,市场有效的领域,政府决不应该进入,而市场无效又是需要的,政府一定去做。PPP理论也认可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但并不认为边界之外就是,市场失效领域政府不一定能够做得更好,相反,政府失效比比皆是。PPP提倡政府与市场职能边界在清晰基础上的适当模糊,尤其轻资产所有权关系,视双方或多方合作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常态(唐祥来,2009)。

二是放松市场规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市场实施过多的经济性规制,导致大量的效率损失。经济性规制膨胀不仅引发“寻租行为”,导致资源浪费,还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通过技术和组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不可避免地导致被规制企业的低效。同时,大量市场管理机构会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而消费者是企业“寻租”成本的最终承担者,过多的经济性规制必然导致社会福利受损。

三是提高公共支出效率需要通过竞争和激励得以实现。公共支出效率的低下严重阻碍着政府为社会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因此,社会公众进一步约束公共支出的范围,致使公共支出更加不足。PPP理论提倡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准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引入私人资本,以弥补公共支出的不足,同时又能达到增加和优化公共服务的目的。PPP模式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与监督、激励与竞争并存,且私人部门充分发挥其建设与经营高效的优势,实现提高公共支出效率的目的。

四是政府与市场的交易是实现公共服务最佳供给的重要前提。传统的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内部存在弱的市场交易性,而当发生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交换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公共利益受损和腐败的产生。以政府购买方式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将产品生产交给了经营管理专家――市场,基本上实现了社会分工的合理配置,但信息不对称和政府与市场交易成本的提升,未能实现公共支出效率的提高。PPP模式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组合为一个统一体,将政府与市场的外部交易转化为内部交易,信息不充分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同时,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既排斥又相容,实现PPP项目动力稳态。

三、公私伙伴关系理论与公共产品理论

萨缪尔森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是公共产品理论建立的重要标志。公共产品论的引人,使财政学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明确了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分工,形成了彼此的职责边界。早期公共产品理论的核心,强调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斯对灯塔问题的分析,私人供给公共产品问题得到重视。80年代起,人们对于私人供给公共产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大拓宽了传统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也使得人们重新审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PPP理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公共产品理论(唐祥来,2005):

1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前①,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是单一的,主要采用的是政府和市场的两分法,尽管第三部门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人们主要还是聚焦于政府和市场,尤其是政府和市场职能边界的划分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PPP主义认为,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合作空间,特别是在准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多主体供给不仅能够解决公共财政支出不足的矛盾,更在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准市场,变供给主体之间的市场交易为内部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依据主体合作类型将PPP主体分为:政府(公共部门)与市场伙伴关系、政府(公共部门)与第三部门伙伴关系、不同政府伙伴关系以及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等。这是一种创新型的双主体或多主体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2 放松所有权约束,强调服务供给效果

传统公共财政强调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通常情况下,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多半是公共产权。PPP理论则以服务为中心,以社会公众对服务需求满足程度为宗旨,不过分追求资产所有权关系的明晰,而是以资产所有权关系形式对服务正面或负面影响为选择标准,注重产权对于公私伙伴服务供给的激励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将产权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作用不切实际地扩大化,以致产权关系成了争论的焦点和判断政策与制度是否优劣的分水岭。事实上,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公营还是私营,而在于垄断还是竞争。在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方面,竞争往往优于垄断(萨瓦斯,2002)。PPP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合同出租,政府不必花费公共支出去交换私人部门的服务,而是以特许或其它的方式吸引私人部门直接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公私伙伴关系,既引入社会资源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又借助

价格机制显示真实的需求偏好。此外,PPP实现了充分发挥公私两部门在管理、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各自目标中寻找共识与合作,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从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3 提升公共支出效率

提高公共支出效率是公共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棘手之所在。垄断和委托激励的低效使得政府项目超预算以及政府预算的不断扩张,提高效率对于许多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而言仍然还是个奢望。PPP从三个方面改善了公共支出效率:一是促进政府预算支出最小化。由于引入私人资本,大大压缩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众所周知,无论采用何种融资方式建设和运行基础设施,政府或使用者必须为其付费。而通过使用PPP模式,政府可以在长期内摊销成本,而传统公共供给模式的实时付费并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私人部门以低成本提供服务。私人部门不仅拥有先进技术、建设经验与管理优势,且有充分的激励机制使其生产成本最小化,并压缩成本(唐样来,2009),因而,公众的付费减少。三是降低公共部门的风险成本。PPP项目涉及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融资成本。私人部门通常同时承接许多相似的项目,可以将风险分散到大量项目中。同时,私人部门拥有多种融资工具和成熟的融资技术,且能顺利地进入市场,将风险配置给相应的团体,定价风险并有效地承担风险。

四、公私伙伴关系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是财政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马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论》到罗森的《公共财政学》.都以较大篇幅论证公共选择问题。他们将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引入到财政学研究领域,对公共财政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引领性作用。布坎南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张馨等,2003):

第一,公共选择论扩大了财政实证分析的领域。首先,可选择的财政制度在个人选择上,对私人经济中个人和集体行为的现存和潜在的影响;其次,可选择的财政制度在公共选择上,对公共经济中个人和集体行为的现存和潜在的影响;再次,可选择的政治和集体选择制度在公共选择上,对公共经济中个人与集体行为的现存和潜在的影响。

第二,修正了财政学的范围。福利经济学在财政学中的运用,缺乏规范税收理论论述的正统性,而公共选择论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

PPP理论将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和产权理论结合起来,并且将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置于同一个“市场”内,分析他们的行为及其影响。PPP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融合了公共选择理论。

其一,以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为基准,研究个体行为对集体行为的影响效度。基于“国家整体利益观”的虚置,PPP主义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应该并能够从个人角度去探询其行为动机。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包括政府、者、私人企业和社会公众等个体,均有着不同的行为目标并为之努力,而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集体行为。PPP主义强调,为达到“一致”的集体行为,对每个个体都必须实施激励政策。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行政管理重新构建激励架构。

其二,人都是有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其本性及基本动机都是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市场决策的个人一样,参与公共决策的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动机,是以追求自身及其集团的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PPP主义强调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调节个体的利润空间,针对公共部门失效的弊端,必须对其进行市场化改造。一是把所有可能由私人部门完成的活动和决策都交给私人部门去完成,而且,进一步放松市场规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部门效率;二是在公共部门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重建竞争结构和激励结构,打破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垄断。以市场竞争的力量来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

其三,社会的一切政治经济行为均为一系列的交易过程与结果。与经济领域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一样,政治领域的各种活动也是交易的结果。党派和国家各要素之间以及组成集团的个体之间,均为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

PPP主义高度赞赏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失败理论”,不仅启发深远并进一步研究解决政府失效的良方,完善并发展了公共选择理论。他们认为,既然存在政府失败,那么市场缺陷就不是将问题转交给政府处理的充分条件,相反,市场的竞争机制倒为克服政府失败提供了可能。PPP主义倡导,以适应市场机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基点,压缩政府规模,减少政府的活动范围,并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施政府再造。其核心内容是:一方面,在公共管理中积极引入私营部门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和经验,形成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吸引私营企业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管理中来,使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由此可见,公共选择不仅仅是个政治程序,更是一个成本、利益交易的过程。政治家、政府官僚均是理性人,其行为符合个人及其集团利益最大化目标。市场失效领域政府并非有效,相反,政府效率可能更低。因此,政府独自配置公共资源并实现优化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在公共管理中,利用市场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不仅能约束政府及其人的自利行为,更在于因引入私人资本与管理技术,形成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博弈均衡,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统一(唐祥来,2010)。

公共经济学范文第10篇

是的,我们不能只是抱怨,而必须要做点什么,而且“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静作为媒体人,唤起大众是她的使命,而作为学者,我们的使命则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可选择方案。希望此文可为其一。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清洁的空气是一种“纯”公共物品。但凡纯公共产品,就免不了发生因众人的过度使用而致的“共有地悲剧”,进而对公共物品本身带来破坏。更重要的是,空气污染还是一种“可移动的外部性”,可以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转移,从而进一步放大了负外部性的影响。

由于负外部性具有显著的“非经济性”,有损社会整体福利和效率,因此即使是从效率的角度(更不用说公平了),也必须采用一些办法进行减弱或消除。放眼世界各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历史,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更多、更广泛使用的是经济方式(当然需要与法律、行政管制共同配合),通过某种精致的制度设计,将污染者的行为与其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其主动地、自觉减少污染排放。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庇古方案

庇古是一百多年前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因提出“庇古税”而名垂青青史。针对环境污染(更广义的是负外部性),庇古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向污染者征税或收费,以提高其污染成本,进而促使污染者自发降低污染排放。具体操作上,庇古税既可针对生产者实施,如正在立法中的我国环境税,也可针对消费者实施,如燃油税。

庇古税是一种经典的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案,为各国所广泛采用。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了减少污染的持久的经济激励,二是通过征税、收费,政府可获得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的相关支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庇古税的不足之处也越来越为大家所认知,一是税率确定困难,理论上讲,应当根据污染者排放的污染量确定个性化的税率,即“一企一率”,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政府通常就只确定一个共用税率,并适用于所有的污染者。但问题随之而来,因为所有的比例税率都会产生“超额累退”的效应,在一个共同税率下,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承担的相对税负必须低于污染排放量较小的企业,进而引出明显的有失公平问题。理论上讲,污染税率应当随着污染排放量的减少而降低,但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税法一旦制定就具有法律刚性,各国都不可能轻易进行调整。其二,在我国特定的情况下,收取污染税费因为可以创造一笔财政收入,对政府而言反而创造了一种收钱的激励,企业排得越多,政府收钱越多,如果同时公共支出方面又不能保证用于环境保护的话。这反而形成了公共政策的“逆向”效应,即污染越多,政府收入越多。其三,对于一些缺乏需求弹性的污染产品而言,庇古税的效应有限。以汽油税为例,在我国现阶段的公共交通条件和城市结构条件下,无论把税提到多高,都会因为没有其它替代品,车主仍然会不得不消费几乎同等数量的汽油,排放数量相同的尾气,此时加税,除了增加消费者负担,达不到环境治理的效果。

二、政府补贴

即政府通过向污染企业提供拨款、贷款和贴息等方式,鼓励其更新设备、采用防污治污新技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人类活动,就有环境污染,就有生态破坏。发电、燃油、汽车都是工业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污染也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环境问题上,我们要做的不是彻底消灭污染,而是将污染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换言之,对于污染排放企业,政府不可能仅采用“关停关转”这类简单粗暴的做法,而是要促进其通过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等减少污染排放,为此需要巨额的设备改造、购置投入。如果没有政府补贴,企业很难主动而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根据情况,分别采用提供拨款、贷款和贴息的方法,鼓励和促使企业更新设备、进而减少排放。

三、科斯方案

作为影响了中国改革进程的经济学大师,科斯因其产权经济学和交易成本蜚声世界。在减少污染方面,科斯方案的核心可浓缩为“界定权利、创造市场、准许交易”十二个字。具体操作上,有两个步骤,一是首先确定某一地区对于污染物的环境容量,即规定某一地区总的排放量;二是按一定的原则,将总排放量分配给该地区的生产者;三是创造一个交易市场,允许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易、转让其排污额度。相对于庇古税,科斯方案的优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成本低,方便监管部门执行,因为不需要政府时时处处对企业实行监控,二是公平、灵活,适用于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比如,有的企业技术比较先进,污染排放量小,于是就可以将富余的排污权配额出售,获得经济利益,而有的企业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暂时无法降低排污量,自己的指标不够用,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排污权,以解燃眉之急。对于政府和社会公众而言,只要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一定标准之内,目的就算达到。正因为科斯方案具有这些优点,所以成为近二十年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控制环境污染的主要政策选项。如美国的“泡泡法案”,都建立在排污权交易许可的规则之上。

四、责任准则

所谓责任准则是指政府规定,明确生产者必须遵循关于排污的某种指令、采用某种技术、以及可容许的排放标准等,违者将受到严厉处罚。操作上有两种方式,一是事后罚款或收取违约金,如果企业有违反了相关规定,政府就予以罚款或扣掉事先交纳的违约金,让污染者蒙受经济损失。二是事先收取押金,以电池为例,其对环境的巨大危害人所共知,因此必须对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实现电池回收呢?垃圾分类当然是其中之一,但效果不彰。此时就可建立押金制度,假如一节电池本来是卖两元钱,现在加一元押金,消费者使用后,如果将旧电池交回,则可以取回他那一元的押金。当然,这要求回收点要尽量方便消费者,随处可得。不过,即使有的消费者嫌钱少不方便,不送回旧电池也没有关系,因为只有要这个制度存在,就一定会创造出这样一个市场,社会一定会分化出一部分人专门做这个生意,啤酒瓶回收即为一例。

五、一体化解决方案

经济学上,一体化的中心意思是将污染者和受害者合并,由其内部处理。这也是消除内部性的一种经典方式,常见于企业之间(最近的例子莫过于嘀嘀和快的的合并了)。针对环境污染,可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区域协作,如针对京津冀的雾霾问题,理论上可由三地自愿合作,有人付费、有人减排,进而达到将总排放控制在可容忍范围之内的目的。但兹事甚难,主要是北京、天津未见得愿意付费,而河北也未见得愿意收点钱就减排,其中存在诸多的政治考量。即使北京愿意付费,河北愿意收钱减排,下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应当付多少钱?由于污染的特殊性,极易在双方之间形成污染方相对于受害方的强势不对等关系,前者完全可以凭借其污染的“垄断”地位地索取高价,进而导致谈判破裂。这进而引出第二种解决方式,即将这类涉及多个行政区的区域性问题交由其上级来协调处理,这就是行政一体化。行政一体化的方式看似简单,短期内也有效果,但问题在于中央政府很难长期置身于类似区域性事务,因此常常有头无尾,没有长效。

有鉴于此,除了经济学解决方案之外,还需要法律与行政管制与之配合。

总之,针对当前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雾霾问题,理论上是可以有很多解决方案,基于经济学的方案是其中应用得最广的一种。但是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有利有弊,不可能指望其中哪一种能“毕其功于一役”。更现实的选择是多管齐下,配合使用,用一种方式之利而用另一种方式弥补其弊,打出一套治理雾霾的“政策组合拳”。简言之,集经济激励、法律、行政规制、与自愿合作为一体,政府、企业、居民协力而为,方能收到共同治理之效。

上一篇:技术经济学范文 下一篇:新制度经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