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范文

时间:2023-03-21 21:21:08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47-02

纵观当前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形势不容乐观,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学生觉得其与自己所学的技能无关,故而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觉得不容易出成绩,不能给学校增光添彩,所以并不是十分重视,但是按照国家或者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又不得不开设这些课程。面对此种状况,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师经过多方探索、尝试,寻求公共课程的出路。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就是这种尝试和探索之一。

一、融合的内容与目的

所谓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就是指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并在课程的内容中设置与专业相关的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把公共基础课的内容与其所学专业结合,既提高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的积极性,又进一步促进其专业学习。

二、关于融合的几种观点及剖析

论及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不是没有不同意见的。有一部分的公共课任课教师认为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要求和体系,既然如此,在教学中贯彻此要求即可,要求公共课的教学中考虑学生所学专业是缘木求鱼。有的观点认为,既然是两类课程的融合,为什么不是专业课主动融合公共基础课?也有观点认为,这种融合早就存在,不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不可能只涉及本学科的内容,只要提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就是一种融合。还有的观点认为,这种融合主要不是课程的融合,而是教师素质的融合,如果任课教师兼具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知识,那么他的施教内容就是融合的,因此,融合的重心应该是教师的融合。此外,还有的观点认为,融合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的学习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性,理论上教师也不可能涉及学生所学的所有专业,与其让公共基础课教师隔靴搔痒地讲一些专业知识,还不如潜心把自己的学科研究透彻;并且学生学习了知识也不是立即去使用,而是伴随其一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不分公共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

针对这些意见,笔者觉得有必要作一些分析。公共基础课自然是各有体系的,但每一门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某个特定专业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它要围绕这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来展开。因此,该门课程必须考虑这个专业的具体要求。一般而言,任课教师应该接受所负责课程的严格的专业训练,具备该课程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按照本课程的体系来授课是驾轻就熟之事,但我们的教学应该考虑到这门课程所在专业的特殊要求。简言之,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公共基础课也应该服从于这个目标。

至于有教师提出专业课主动与公共基础课融合,从理论角度分析,这样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任何一种融合都应该是相互的,专业课也应该与公共基础课融合,而不是只谈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但就高职教育的现状来说,目前更紧迫的是公共基础课所遇到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当前高职院的学生普遍缺乏对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一味地去纠缠专业课教师是否也要参与的问题,那就会失去改革的动力,最终使我们的课程陷于更困难的境地。

关于融合早就存在的观点,应该说有其合理性,只不过,以往的融合还不够,或者说还不是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融合,而是很随意的,有没有融合都无关紧要。我们现在谈的融合是一种主动的、有计划的融合。

提及融合是教师还是课程,其实质是一致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因为是否融合是要通过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而这传授的主体是教师。

再有,关于融合应由学生自己去完成的观点,我们认为此观点是对学生的情况了解得不够,不是很负责任。一般而言,高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较弱,尤其是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而公共基础课以理论的传授为主。因此,由学生自己去融合显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再加上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兴趣,更不用说主动去融合了。孔子说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状来开展教学工作。通过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主动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融合的具体办法

在有关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问题的分析研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去融合,换言之,就是融合的具体办法。即便我们已经了解了两类课程融合的必要性,但正所谓“知易行难”,毕竟这两类课程分属不同的专业,且需要有一个特定的公共基础课教师负责完成。

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以下的一些办法可供借鉴。

首先必须调查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并根据具体的专业制订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计划。教学必须讲究有的放矢,如果失去了针对性,盲目地展开,那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并且学生的专业种类繁多,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差别可能十分巨大,与不同的专业融合内容自然是不同的,因此在融合之前必须要先做好调查工作。这些调查既可以针对在校生,也可以邀请已毕业的学生参与。在校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教育对象,他们的意见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与之相较,已毕业的学生作为过来者,他们也许更清楚需要从公共基础课中获得什么知识。我们可以把两者的意见结合起来考虑。在调查了解中,当然必须要熟悉这个专业的整个教学计划。在掌握了学生的专业方面的信息后,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并结合公共课教学的具体情况,诸如课时、开课时间等制订融合的计划,最重要的是确定融合的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开展教学,而不是教师一时的兴趣。

邀请相关系的专业课教师,根据对方课程进行的状况,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比较而言,专业课教师显然比公共基础课教师更了解专业,因此,在双方融合的问题上,如果能得到专业课教师的支持那就更好了。最好的方式是邀请专业课教师加入融合教学,或者公共基础课教师加入专业教学,组成教学团队或小组,共同商议融合的教学计划。我们曾经和服装工程系教师合作,他们有一个专业课教学的内容是以中国的“道”为主题设计服装。在课程设计之初,公共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就密切合作,共同商议制订教学计划,在专业课中专门安排了公共基础课教师讲授我国“道”的有关知识。有学生反映,最初接触到这一主题时根本无从下手,经过公共基础文化课教师讲解后,自己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产生了很多服装设计方面的想法。学生们都认为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在专业课中安排有关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形式比较新颖。而在课程最后的作业展上,学生的作品十分出彩,受到了观展师生的好评。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有意识地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英语教学,我们根据服装工程系的具体情况开设了“服饰英语”;比如根据学生创业的要求,我们在职业道德课程中安排了《合同法》方面的内容;比如大学语文教学,我们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尽量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章。我们考虑到学生对艺术家更感兴趣,于是选择黄永玉、吴冠中的文章;历来讲到苏轼的散文都会选择《赤壁赋》,而我们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选择了另一篇苏轼的散文《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这样的选择,使得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的内容与他们有更多的联系,因此,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

在作业的布置上,也应该考虑学生所学的专业。比如我们大学语文课的作业,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要求学生以反映地方文化为内容,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手绘完成。由于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绘画水平的机会,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作业的质量非常好。我们也通过这个机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四、结语

通过努力,我们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的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做出了贡献,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公共基础文化课的兴趣。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晓锋.高校公共基础课现状及改革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3(1).

[2] 刘俐e.高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管理及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学研究),2007(8).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 公共基础课 调查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79-01

公共基础课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所有专业学生都应该学习的思想、文化、素质类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数学、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职业指导等课程,它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职专业结构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革,特别是对职业教育质量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各行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水平,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在公共基础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公共基础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是进行基于工作链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1 调查对象及内容

针对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重视的程度,对教师的看法和要求,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上课情况等几个方面精心制作了一份调查表,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方式为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向全院六个系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95.7%。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对公共基础课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32.8%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开设非常有必要并且很重要,45.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6.2%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公共基础课,15.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公共基础课。

2.2 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比较感兴趣;不同系部的学生对于各门公共基础课的兴趣是不同的,特别突出的是体育系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具有浓厚兴趣,但是对于高等数学等课程却兴趣缺乏。对于学生喜欢的公共基础课的原因调查结果为7.8%的学生表示关键是教材内容好,与老师关系不大;17.6%的学生表示关键是老师教得好,与教材关系不大;30.4%的学生表示教材内容好,老师也教得好;44.1%的学生认为主要是自己对公共基础课感兴趣。

2.3 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情况

11.3%的学生非常满意课堂氛围,50.8%的学生对课堂氛围基本满意,29.7%的学生表示课堂氛围一般,7.2%的学生不太满意,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课堂氛围;25.6%的学生很积极地参与教学,67.7%的学生有时积极参与,5.1%的学生不积极参与,1.5%的学生表示从不参与课堂教学。50.2%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讲并认真做好笔记,30.7%的学生光认真听讲不喜欢做笔记,仍有6.3%的学生经常旷课,不愿意去。

2.4 对授课教师的看法

32.8%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非常热爱教学工作,57.9%的学生认为教师能比较认真地完成教学工作,8.7%的学生认为教师工作态度一般,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已;1%的学生认为教师好像是在应付。

2.5 对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

学生最希望通过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社交能力、外语水平、身体素质、计算机操作水平;认为最适合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式为社会实践、讨论辩论专题发言、专家讲座或专题讲座;除课堂教学外,学生还会通过听专题报告讲座、自己课外阅读原著、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学习公共基础课。

2.6 对公共基础课的感受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充实、有趣、愉快、自由、轻松这些正面的词汇来描述上公共基础课的感受,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较疲劳,内容枯燥、无聊等。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来说,52.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很多方面都有提高,公共基础课作用较大;41%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2.6%的学生却认为公共基础课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作用;还有少部分学生表示不知道是否有作用,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作用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2.7 关于公共基础课的改进意见

对于公共基础课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很多学生希望能够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建议多加入社会实践项目;对于课堂的互动情况有学生表示不满,认为还是参与度较低;建议不要拘泥于课本内容,能够让大家学到更多知识;建议多加入和专业课程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等。

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学生对于现在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持满意态度的居多,对于不同系部的调查显示文理科专业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是有差距。公共基础课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与专业课程结合度不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缺乏吸引力;课程内容较陈旧,拘泥于课本;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特色不够鲜明等。

3 结语

基于公共基础课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价值与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其教学改革也是一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任务重大而艰巨,必须摆正思想,锐意进取,勇于面对其存在的种种顽疾,加快对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强化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公共基础课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咏梅,高慧婷,车力木格,等,高职公共基础课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1(10):103-104.

[2] 陈家颐.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66-67.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3篇

一、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先进性和应用性

公共基础课的特点在于其基础性,基础性是指公共基础课是学生本科阶段所修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一要在当前的课程教学中,重视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将最新的知识融入教学实践中,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其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一)突出学以致用,彰显课程的基础地位以高等数学为例,该课程是农林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应着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课程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在理工类、农学类和经管类等众多学科专业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按照学以致用的观点,数学教学应贯彻问题驱动的指导思想,加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增设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选修课。各学科领域的数学模型只有少数特殊问题能够用解析的方法求解,多数问题的求解必须借助于专业软件,或根据问题的特点设计算法并编程求解。因此大学生应掌握计算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a和Maple等)的基本功能。为此,应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计算数学及软件应用课程;三是开设现代数学讲座。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一些现代数学讲座,如小波分析、分形几何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用数学科学的最新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

(二)以分专业教学为切入点,强化基础课对专业学习的支撑作用以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为例,应重点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实施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发挥基础课在专业培养中的支撑作用。各专业根据自身建设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块,教师根据专业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例如,应用化学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应适当减少质点运动学与质点动力学的教学内容,增加量子力学的教学内容,以便为后续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课程提供支撑。大学物理分专业教学体系,既要注重物理学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又要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侧重,使该门课程不仅发挥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同时对部分专业基础课也起到支撑作用。二是应增加现代物理学前沿内容,结合物理学研究进展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如现代物理农业和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物理经典理论的整体性与先进科技的合理取舍,精讲经典,夯实基础,联系前沿,激发创新,使物理学内容体系更具有时代气息。

(三)搭建课程平台,增强基础课的适应性例如,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要切实把体现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议课程体系按照1+X模式进行设置,即:1为各个专业必修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X为一系列后续计算机课程。X的数量以及课程设置随着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要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特点。理工类主要涉及程序设计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等课程,文科及艺术类专业主要侧重于应用性的课程。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公共基础课的专业教育价值

公共基础课质量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认知能力,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能力。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的不同点在于教学内容偏重基础性,涉及的学科、专业很多。推进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要着重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改进实践教学内容,要联系现代科技发展和学科前沿开展实践教学;二是设置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模块;三是加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尽快提高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服务于学生的能力;四是改进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方式。

三、重视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发挥辅教辅学功能

按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公共基础课,是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战略选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公共基础课教学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丰富的公共基础课教学资源网,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提供有效的补充。高校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首先要重视改善网络教学硬件环境,特别是提高网络带宽和加快无线网络平台建设。大力倡导自主开发和研制具有校本特色的优质课件和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建设要覆盖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全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例如,高等数学网络教学平台除了为本科教学服务外,还应按照考研数学科目,分类建设网上教学资料库,为考研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大学物理网络教学平台应包括理论教学课件和实验操作视频等;计算机公共课网上教学资源库,应集课件与实验指导等于一体,全面采用现代化、网络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公共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还应注重学科交叉与资源共享,如结合高等数学和计算机课程,将计算物理引进教学平台,充分利用成熟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数据处理功能,分析大学物理学中的众多理论模型。

四、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保障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等农林院校基础课教学单位普遍完成了从纯粹的基础课教学到专业教育与基础课教学并举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大量引进,公共基础课师资队伍呈现低龄化现象。大多数农林高校承担基础课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基本上没有助课期,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障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团队建设。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要立足高素质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和实践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形成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教学队伍。

(一)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尽快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要发挥团队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建设一流教学团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科学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坚持以说课为主的集体备课制度,组织对新进青年教师的跟踪听课和讲评活动,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使青年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增强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二)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实现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技能、课件制作等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这些工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固然非常重要,但教学质量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目前迫切需要提高的是教师的知识面和综合业务水平。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安排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尽快提升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4篇

一、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然而,很多学生甚至包括教师在内,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远远不及对专业课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共课的实用价值及其重大意义。

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当今全球性科技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因此,加强科技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建设意义重大。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薄弱的就是创新能力。很多外国人都说中国人聪明,老百姓当中确实有不少心灵手巧的能人,却无法真正地担当起创新的主角,而从高校、高职走出的大学生呢?有的成了书呆子、考试机器,有的成了机械的机械操作手…也不能让创新的机制真正运行到位。“症结”在哪里呢?一句话,学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够好!要么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基础课程的学习,要么不重视实践,不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很多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丝毫不沾边,事实上,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各自独立。

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同学们增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就是力量”,这句名言虽经百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学生在没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的认识是懵懂的,甚至是浅薄的,而《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些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将来认识社会提供了可靠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他们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深刻的领会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二、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现代教育的方向是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和发挥教育过程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自然也要遵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却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准确定位。公共基础课主要可分为三大模块: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公共基础课、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内容抽象,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那么对教学内容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高职学生文化水平低、基础薄弱,是普遍的现象,甚至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都未达标,他们对基础课存在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对数学、英语等课程。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定位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很多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2.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设置倾向于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设置,过分强调系统性和严密性,理论性强,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同于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这种教学设置没有体现出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特色,缺乏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造成了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影响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增加了困难。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已成了高职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职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

公共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专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

1.密切关注专业变化,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不同的历史时期学科的发展有所不同,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要真正做到基础教学服务于专业,就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时刻调整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专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比如在经济学中,高等数学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为了使学生脱离繁复的计算,更好地投入学习,我们增加了数学软件的学习。利用计算机使麻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计算变得简单,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2.组织专门人员编写教材,打造好教学内容选取的基础。为了解决教学内容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教材编写。编写的过程中认真参考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专业课程实施深入的调研,了解相应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确保教材编写的质量和实用性,使得课程内容与专业内容更好地衔接和结合,增强课程内容的专业针对性。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学风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64-02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系统重要的反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用好考试这根指挥棒,不仅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良好的学风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近些年,高校已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作了很多改革,但考试改革滞后,考试仍存在着考试内容局限性大、考试题型标准化、考试形式单一、评分标准精量化、考试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考试作为重要的教学、学习评价反馈作用得不到发挥,并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如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考试作弊成为一个比较特有的现象存在着,成为影响高校学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考试违纪作弊中,公共课、基础课的作弊尤为严重。

一、公共课、基础课考试面临的尴尬

大学本科专业学习往往是公共、基础、专业三段式课程设置。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设置的全校性通识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基础课是指某一大类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掌握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打基础。

笔者对云南农业大学2010―2013学年六个学期期末考试违纪人数进行统计,3年内作弊人数250人,其中,公共课作弊人数139人,占到55.6%;基础课作弊人数71人,占到28.4%;专业课作弊人数40人,占到16%。即使按每一学期分析,公共课、基础课作弊人数高居前列(见表1)。相关资料显示:某综合性大学对16 000 余名在校生2002―2003学年考试状况作了调查分析,全学年各门课程考试作弊人数共计73人,其中公共基础课有41人,占作弊总人数的56.2%。

教育部、各高校对各类考试违纪作弊现象都制定了严格的防范和惩罚措施,对考试违纪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轻则通报批评,重则失掉学位,甚至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在重罚之下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却屡禁不止,而作为高校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何成为作弊中的“重灾区”引人深思。

二、公共课、基础课考试现状分析

公共课、基础课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跟课程性质有一定关系,主要是涉及素质教育类课程、基础理论课程,起着拓展素质,打基础作用。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中,认为专业课才可以学到技术和本领,而公共课和基础课,被认为是伸缩性很大的“软件”,学得好不好无所谓,所以往往忽视了这些课的学习;而在考试时为了应付过关,有些人就选择铤而走险。这是学生个人因素。但单纯分析学生因素,把作弊归结到学生个人身上,对学生“严防死守”,显然是不全面的,还应该看到它与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学、考试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1.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强。公共课、基础课作为基础的理论课、素质拓展课,理论知识多,一些课程从小学学到大学,而大学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仍然体现在大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照书本教、按书本考,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为一种应付。

2.考试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课程考试以闭卷笔试为主,闭卷笔试考试往往侧重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再现水平的考查,考试内容和题型枯燥乏味,考记忆知识多,创新能力要求少。学习被理解为这样的考试必然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知识、死记硬背,考前搞突击,应付考试。

3.考试过于集中,“一考定成败”。公共课、基础课大都属全校统一安排课程,每到学期末,学生通常要进行七、八门课的考试,形成统一考试要求多,因材施考少。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而到期末则疲于应对考试,为了考试过关出现违纪作弊现象。

4.考试评价功能单一。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高校都是在期末进行总结性考试,分出学生成绩的档次。这样的方式仅把考试作为给学生某门课程下个结论的工具,一次考试定结论,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得到学分,考什么学什么,长此以往,人们总把分数看成是一个学生学业水平的具体表现,似乎分数越高学业水平就越高,导致学生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总结性考试造成“课程结束就考试,分数出来就了事”的现象,这样的考试不能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失去了学校开设这些课程的良好初衷。

这些因素使得课程的学习处于应付状态,出现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败坏了学风和考风。

三、推进公共课、基础课考试改革,正考风促学风

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应试教育考试模式已成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因此,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推进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从应试考试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减少考试作弊现象,用良好考风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是当前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手段。

1.转变考试观念,树立现代考试观

现代教育观是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以全面提高和发展人的内在素质为目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建立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考核机制。

考试观实际上是教育观的反映,巩固和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必须配合建立和创新考试模式。高校要消除应试教育下的应试考试观,公共课、基础课也应树立素质、能力为主的考核观,首要的是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为核心的传统考试观念。帮助教师在观念上由注重考核书本知识到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转变;由笔试闭卷考试为主向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转变;由重视一次性结课考试向注重全程性考核转变。

2.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促进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考试内容是考试的关键环节,是考试改革的核心。考试内容不能简单的考教材、考背功,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考试内容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应用能力。改革考题的内容、题型、难度,增加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和能力题,考核在能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技能的情况下,更多的要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在信息时代收集信息能力的考核。

在考试方式上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改革要辅之考试方法的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呈现改革效果,应根据公共课、基础课的不同特点,富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主导考试方法,如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采取闭卷考试,侧重于知识应用和能力的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对语言类的一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专题报告,现场实践技能操作、集体讨论与独立完成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特长、发挥能力的机会,从而增强考试的信心。

3.推进公共课、基础课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进

公共课、基础课同样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就要求课程学习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云南农业大学校从2011年起运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搭建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包括语言数字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农科高等数学学习、大学语文学习、新理念大学英语学习、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等六个平台、四个网络考试系统,从而从根本改变公共课、基础课教学与学习方式。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课程的相关知识以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网页等形式提供给学生自学,学生在平台上自主学习、练习、作业及测试,教师在线互监测、指导、评价,形成了教师主导―网络学习平台支撑―学生个体自主参与的自主学习模式,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考试作弊也呈现下降趋势。

4.加大考教分离力度,发挥考试的诊断作用

公共课、基础课课程多是学校统考科目,通过考试,教师得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公共基础课,加强试题库建立,实现考、教、评分离,使考试成为检验教学质量的独立环节,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改,促进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5.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考试规章制度

考试纪律是学风的具体体现,考试纪律在执行上不要时紧时松,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态,要持之以恒地抓和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增强,孙萍茹,王秀梅,安连锁.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2,(3):93-97.

[2] 平沪生.考试作弊问题中的学校体制性因素及治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9-61.

[3] 邹伍祥.高校制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5,(3):73-77.

[4] 吴国荣.刍议网络教育考试模式改革与评价体系的建立[J].实践探索,2005,(7上):40-43.

[5] 刘敏.建立高校素质教育考试模式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01,6(4):52-54.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职业高中 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 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走在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道路上,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寻求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契合点的原因

(一)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部于2008年12月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全面启动了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 ]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规模扩大,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也开始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文化基础课的学科教学要求。2006年的职成司的专题报告《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表明,职业学校文化课还存在过于强调知识的学科性和系统性,与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新知识,教学安排与教学方式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相适应等问题。新《教学大纲》中的公共基础课不再提“应达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水平”,而是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着重体现学以致用,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教学活动。要求进一步淡化学科体系,增加贴近本专业、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特征的新知识,有机衔接专业课程,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要求。随着职业学校规模的扩大,社会对职业学校认同度的提高,职业学校不再是普高升学无望后的无奈选择,而是主动选择的目标,再加上大学生就业难的刺激下,学生产生了危机意识,主动思考未来职业规划,当然还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距大。这就需要公共基础课要适应学生学情发展。

这些新形势和新情况对公共基础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公共基础课教师要主动寻求与专业课的契合点。

二、寻求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契合点的基本条件

首先,要定好位,管好自己的田。因为这是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教学目标要明确,不同的课程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如语文课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数学课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能因为职教特色而迷失方向,最终上成了“四不像”的课,造成教学的混乱。

其次,研究职业教育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知己知彼”,是寻求契合点的必要条件。公共基础课教师要了解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需求。

第三,寻求教学内容切入点和结合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大目标,在大目标之下要有序列地进行分解细化成小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的课堂目标。这就是契合点。

三、寻求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契合点的策略

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指导下,校本课程能与当地经济相结合,更具现实意义。如何开发与专业相结合的公共基础课的校本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亟待解决的困境,研究的人甚少。2012年笔者与会计专业叶海鹤老师合作申报了瑞安市课题《中职会计专业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下面以职业高中会计专业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为例,提出寻求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契合点的基本策略。

(一)推荐与专业知识和职场背景相关的入门读物。如会计专业的入门级读物,如从《小艾上班记》中了解一个企业从工商注册到建账到全盘账务处理的全过程,也了解了一位会计的职业生涯轨迹和发展机遇。在《故事中的会计学》中掌握日常财务处理和做账基本常识等会计基础知识。在阅读《富爸爸穷爸爸》中见识了一种与平时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和财富观,这也让我回忆起自己无法应对学生那句“会计就是要做假账”时的尴尬,如果我当时懂“合理避税”也能说出让学生信服的话来;这本书还改变了我对会计专业的误解,还可以激励学生对自己就读会计专业产生一种学习动力和专业认同感,因为能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懂一些经济运作的规律。《小狗钱钱》中理解了何为资本运作和基金的概念等理财知识。

(二)进课堂听专业课。进课堂听课,以学生的身份来听课,就会到专业课感同身受学生学专业课之难。在听了某老师的“企业财务会计”课,那堂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报告中”的“现金流量表”。在听课中和课后与学生交流中我弄明白了“财务会计报告”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纯文字的报告,而是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的。还有“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的折旧”等的概念,这就需要专业课老师有充分的实践经验来分析,或用生动的案例,或设置情境来带动学生的学习。

(三)掌握本专业发展的历史典故。了解本专业的历史典故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可以渗透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具体做法:梳理了会计所有专业课,通过学习会计史、搜索网络和借阅会计类杂志,与学生一道整理了《会计史话》小册子,分为四个版块:史海钩沉、人物春秋、准则伦理、会计文学。如“史海钩沉”版块中有介绍绍兴师爷、山西票号、江浙钱庄、寺院会计、会计溯源、中国四大会计事务所、国际会计事务所等。“人物春秋”版块中有古今的会计名人,如管仲、刘晏、白圭、张仓、墨翟、傅山、王安石、帕乔利、潘序伦等。“准则伦理”版块以小知识的形式介绍会计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会计文学”则以文学作品形式表现会计职业,如小说、诗歌、散文、笑话等。

(四)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结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问卷调查》的教学要求,笔者在班上选了十位学习主动性强,有不想参加高考,打算毕业后马上参加工作的学生,组成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小组,主要任务有设计问卷调查,电访或走访已毕业的学生,情况汇总数据分析。问卷调查中涉及毕业生所在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毕业后从事过的工种,工资情况,在同一岗位工作的时间,最需要的工作能力,工作感受及给学弟学妹的建议等。

(五)走访企业了解具体需求。访谈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主管,可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要求,以及企事业单位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笔者和课题组叶老师走访了瑞安市建树针纺有限公司、浙江嘉晟会计事务所两家企业。在与企业会计主管的沟通中发现,企业的会计活动中对会计人员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未来的学校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内容上需要增加企业会计活动方面的听说读写内容。会计事务所的具体工作与企业也有很大的差别,至少有三十几种应用文写作模板,可见加强学生举一反三写作训练。听老会计介绍,如事业单位的报账员、学校的财务室,他们的具体工作与企业会计的差异也是很大。

(六)研究语文能力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的契合点。利用会计专业学生下企业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发放“会计人员社会需求调查问卷”,了解当下企业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调查中发现,企业认为现在的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1.专业知识不足,作为一名会计专业人员,还要对审计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实务经验弱、缺少职业规划及能力与职位的定位不相匹配。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安于现状,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议和见解。4.自学能力弱。对新政策、新法规的学习和实施的敏感度不高。可见,企业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知识、计算机知识、经济法规知识之外,更注重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人文素养。

笔者在课题《中职会计专业语文校本课程》的单元教学要求中,把语文与会计职业综合能力分解成:读图能力、解读财经文本能力、运算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研习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并按校本教材的教学内容落实到各个单元里,如表一。

表一: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公共基础课不只是通识课程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公共基础课老师更要转变思想,打破一个教案可以通用在所有专业的现状,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实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2008.12

[2]陈艳红.小艾上班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5

[3]邱庆剑、邹静.故事中的会计学.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06

[4]罗伯特·清崎、莎伦·莱希特、萧明.富爸爸穷爸爸.南海出版公司.2011-04

[5]舍费尔、王钟欣、余茜.小狗钱钱.南海出版公司.2009-02

[6] 许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6(4)

[7] 施杏姑.高职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浙江师范大学, 2007(3)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7篇

既然职业核心能力是跨越具体专业和职业的可迁移的通用的能力,那么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并且应该承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任务,公共基础课程也不例外。调查结果显示:88%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能增加自己对这门课程的关注度和努力程度;93%的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持乐观态度;87%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能胜任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这一工作。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实践活动。具体表现在:

1)专项活动行为训练。专项活动行为训练以职业核心能力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能力因子为培训目标,以预先设计的活动任务为载体进行专项培训,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国外职业培训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方式。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借鉴这样的培训方式,结合高职学生的能力特点、现代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律,紧扣课程内容的同时又拓展出去,设计突出某个职业核心能力因子又兼顾其他几个职业核心能力因子培养的专项活动“任务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督促和指导下进行专项行为训练。如: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西方人经常出现的大型超市、大型购物商场、公园、大学、展览会等场所用英语采访他们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感受和体会,返校后分类、归纳和整理,编辑成访谈录,通过PPT展示活动过程和内容要点,最后展开全班讨论。这个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同时兼顾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设计专项活动任务包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该任务包与职业核心能力因子、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关联度以及可操作性,要能支撑该任务所有能力点的训练需要,能贯穿训练的始终。专项活动任务包是将职业核心能力因子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连接起来的桥梁,是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

2)体验式教学。课堂永远是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增长的主要场所,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忽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体验式教学增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遵循“课程任务化,训练模块化”的理念,通过项目实践这一环节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供了平台,将交流、合作、信息处理、问题解决等职业核心能力因子渗透于任务教学的情境,包括下达项目任务书、制定项目方案、方案评估、实施计划、项目施工、成果展示、评估总结7个步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合理并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发现个体的能力盲点和能力增长点并加以调控。教师要抓住三点,即课程内容任务化、学习过程行动化和学习结果具体化,控制进度和方向以及提供指导意见。从总体上说,与人交流的能力嵌入语文、思政等课程;数字应用能力嵌入数学等课程;外语应用能力嵌入英语等课程;信息处理能力嵌入计算机等课程;与人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嵌入就业指导等课程。但这并不排斥某一门课程突出某种能力因子培养的同时兼顾其他能力因子的培养。由于体验式教学会占用较多课堂时间,所以可将相当一部分内容并入隐性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扩展性和课堂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体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

3)隐性课程。由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跨行业的属性,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因此渗透式的培养方式非常重要。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是一种相对间接式的教育媒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能离开课堂,但又不能局限于课堂。隐性课程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开发隐性课程,即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职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促进其附加值最大化,进一步推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由公共基础课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牵头,讨论、设计、指导校园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和职业技能竞赛,包括设计活动方案、制定赛事规程、编写评价指南,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突出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处于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预见性、计划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弱项能力因子得以提升,而强项能力因子得以强化,整个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实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1)制定测评制度及其实施细则。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定,应遵循“真实性、有效性、充足性和与标准相关性”的测评原则,以考生实际活动中完成某项或几项任务的证据为评估依据,以能力点为观察点,对照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综合评估学生某个能力因子所达到的程度。根据该项任务在各活动阶段能力点评估的要求,提供相关的业绩成果证据。证据内容可以是某项任务的成果(包括产品、作品、文件、报告、计划、设计方案、研究成果等),也可以是活动完成的资料;证据形式可以是原始实物资料,也可以是记录成果或任务完成过程的文字或照片音像、电子资料等。可以先尝试在过程性考核这部分运用以上所述的测评方法,以定量纪实性评价为主,然后逐步扩大比例,延展到终结性考核这部分,最终形成将知识、技能、职业核心能力融为一体的考核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2)加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学科知识背景,还要具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自觉意识和科学方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此外,还应努力建设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权的职业核心能力测评点,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参加职业核心能力师资培训,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师和测评师资质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中的覆盖率。

3结语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又是学生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迫切需要。有效利用公共基础课程资源,采取合理的保障措施,可以拓宽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增强学生就业、从业的竞争力及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岗位迁移能力。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科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204

0 前言

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在我国已经有了一段的时间,最开始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扫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性质也发生了转变,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素质培养。当前阶段要想促使大学计算机教学基础课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便于能全面的促进学生发展。下面将对文科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详细的讨论。

1 《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设计理念

1.1 融合通识教育理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我国不断的深入发展,计算机与其他的学科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交叉形式。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一定要重视起对学生计算机教学中的通识教育理念培养。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在未来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通过计算机基础素质的提升来为日后学生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同时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强调学科的智慧性和知识性。同时应当对计算机教学基础进行层次上的划分,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和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手段等,以便于能促进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中得到更高的提升,促使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能得到发展。

1.2 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在对文科院校的学生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起对学生的分级教学案。而在分级教学中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性等方面来进行实施。面对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求,应当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来实施分级教学[1]。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于学习中的个性化发展,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3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在对文科院校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实践条件。例如采取多媒体制作方式或者综合性实验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全面性提升。

2 文科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当前阶段我国的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说,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并不是重视,因此,在当前有必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便于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2.1 分级教学的开展基础

分级教学的开展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个性等方面来进行划分,同时当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实际需求等方面的内容。之所以能在文科院校中实施分级方式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多数采取学分制方式来进行考察,这就为计算机的分级教学提供了理论上的保障[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来进行灵活的选择,可以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内容,从而促使教学中以人为本概念得以展现。同时,现代院校当中都有局域网,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能够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和视频教学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好环境,同时也为分级教学和合作学习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

2.2 分级教学的实施

(1)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是一种比较适合计算机这种操作性强的技能学习方式。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求实践性,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计算机来解决其他的相关问题,以便于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质。在教学中采取传统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对此,教师应当积极的利用任务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让他们通过任务方式来探寻新的学习内容,并找到更加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式。(2)协作教学方式。对于文科院校来说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基础能力上得到提升,而不是培养学生在软件方面成为专业的人才。例如我校的“Excel高级应用技巧”课程,即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延伸和提高,又是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在完成一个综合案例设计过程中,教师首先按学生能力划分为多个工作小组,并将综合案例切割成多个模块。然后根据各工作小组的层次来分配模块任务,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与其他同学之间相互沟通,同时也能对当中不明白的地方通过协作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协作学习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能够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这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完善学生协作能力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实施分级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3 结语

文科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等来进行分级教学。在分级教学方式中,教师还应当重视起学生的实践性和协作性提升,促使学生在教学改革中得到全面提升,真正的帮助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云,韩存梅,边宗,达娃次仁.浅析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工程师,2014(01):10―12.

[2]张艳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计[J].现代计算机,2013(10):60―63.

[3]熊晓明.《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信息通信,2013(04):71―75.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9篇

在学校进行煤企单招学生后,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知识情况,再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将来的发展方向,针对公共基础课改革提出建议。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建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深度,以便煤企单招学生都能够掌握。另外,还要根据煤企单招专业的特点,建议将一些社会上或者是企业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安排进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大致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兴趣,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成绩。

2.加大对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

针对煤企单招学生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传统的情况,要加大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煤企单招学生绝大多数基础知识比较差,本科院校煤企单招学生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非常落后,致使学生更加不愿意听课,“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会使越来越多的单招学生失去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兴趣,致使煤企单招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辅导员要根据煤企单招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建议有针对性地改革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煤企单招大多数学生都是男生,男生一般不愿意死记硬背。可以根据男生的特点,穿插一些实例,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跟老师互动。这样将会最大限度地激发煤企单招学生学习公共基础课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改变教师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教师要不断改变角色,尤其是煤企单招学生公共基础课,要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煤企单招学生大多数都从事煤炭行业,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公共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再是只要求学生记住理论知识就合格,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公共基础课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为煤企单招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本科院校煤企单招是一种非常新颖的培养模式,然而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辅导员必须重视并积极参与煤企单招学生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改革。

公共基础课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 公共基础课 职业能力 终身教育

[作者简介](1980- ),男,山东泰安人,江苏开放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方面的研究。(江苏 南京 210036)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改立项青年专项课题“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探索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QN-0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38-03

一、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内涵

通识教育的提出,初衷是对基础教育的一种概括性称谓,现如今就其性质而言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接受的一种非专业教育。它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使其能获得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培训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人性教育。

陈向明教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它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①李曼丽教授从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进行系统诠释:“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非专业教育;从目的上看,它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公民;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教育。”②因此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人性教育、全面素质教育、思维方法教育。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的人格,它不仅适用于普通本科教育,也同样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局限于某一技能的培训或某门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各方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只有重视通识课程的设置,才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长效发展,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评价与需求分析

1.学生调查的基本情况。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笔者对已经毕业2年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一共发出100份,收回92份,有效90份,调查数据如下: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比例设置一项结果为:74%的学生认为“专业类课程”设置比例较高,26%的学生认为两类课程设置比例合理。

第二,62%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教育与通识教育同等重要。在问到认为专业技能教育重要还是通识教育重要时,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生认“专业技能教育”更加重要,8%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更加重要,62%的同学认为两类教育同等重要。在该调查问卷中,认为“专业技能教育”重要的同学多为在校学生;选择“同等重要”选项的同学多为已毕业两年多的高职学生,可以说通过社会生活的锤炼更能反映出其工作中最真实的想法。

第三,在工作当中,哪些技能更加重要。针对已经毕业的学生,问卷专门设计了这个选项。学生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总结出除了专业技能知识外,还有一些技能同样对工作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技能及其权重分别为“沟通能力”81%、“写作能力”40%、“交际能力”75%、“计算机技巧”43%。同“专业技能知识”66%的权重相比,这些技能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不亚于专业技能知识的地位。

第四,通识教育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在问卷中提到,你认为在学校里通识教育应该教授哪些技能知识时学生的选择如下:“管理学知识”81%、“沟通技巧”70%、“社交礼仪”68%、“法律知识”51%、“写作能力”43%、“谈判技巧”61%、“其他”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除了对学校里的专业技能知识有很大期望,同样也希望能够学习到其他方面的知识,期望可以通过这些专业课以外的知识来锻炼自己全方位的能力。

2.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评价与需求概况。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与通识教育重要程度”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更能体会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简单的熟练工人,而是具备专业技能、完备的知识以及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将来的发展能否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这些都是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已毕业学生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无疑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2)“工作中需要的工作技能”数据则显示出在工作中专业技能十分重要,但沟通、社交等能力也不可或缺。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人的溺爱下成长,多数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与人沟通、社交的能力。这样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融入群体,而通识教育的一系列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3)“通识教育应该教授的技能知识”数据说明了现代的大学生渴望知识、能力的获取。他们不仅仅满足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也希望能获得自己感兴趣、将来对自己有所帮助的技能知识,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力。

三、通识教育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耦合关系

1.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困境。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还主要局限于指令性课程的开设,作为必修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并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近年来,高职院校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人才模式,由于公共基础课其体系过于陈旧、内容老化、只注重理论性和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缺乏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等特征,这样就出现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争课时的矛盾,并导致了一些高职院校纷纷削减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课时数,增加岗位技能培养课时数的现象。然而这种过于注重专业技能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则出现缺乏文化底蕴、沟通能力差、没有创新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等一系列问题。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到底该不该开设,如何开设,如何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也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这种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基础课体系的重构,增加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公共基础课课程的开设;另一方面是教学模式的重构,增加公共基础课的实践课时数,增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艺术性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

2.通识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面向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教育也要遵循大学的办学理念,实现大学“传承文明、创新知识、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基本功能。把高职教育仅局限于某一项技能的培养训练,片面强调“毕业生就业率”,则偏离了大学的办学理念,也与大学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

通识教育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不是和专业技能课程相对立的。通过通识教育学生能形成一种知识的系统观,形成一种整合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本来文化基础就比较薄弱,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再加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过于强调‘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教育’,则使得学生虽然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但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创新能力等普适性技能出现一种缺乏。”③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需要的不仅是专业技能,还需要一种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这恰恰是通识教育成果的体现。“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为了有一个长远持续的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全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④,并且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工作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可以说加强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通识教育和公共基础课之间的关系。职业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可以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则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作为一个职业人,他不仅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一般职业能力,因为一般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岗位变换所必备的能力。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课承担着传授学生专业技能的责任,而公共基础课则承载着教授学生一般职业能力的责任。而且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只有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课之上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课不仅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使其能适应社会变化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必然路径。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的推行需要公共基础课作为载体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认知培养、能力教育、人格培育等特性;公共基础课的定位应以通识教育理念为依托才能更好地实现与专业课的无缝对接,走出当前的困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四、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公共基础课改革思考

高职院校要想有效实施公共基础课的改革,必须从通识教育的视角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

1.更新观念,确立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也不例外。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思想,它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延伸,通识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素质、能力、社会适应性的培养,这不是专业技能教育可以单独完成的。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应该贯穿于高职教育的整个过程,专业技能教育应该和通识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高职院校由于学制较短、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学生所能学到的专业技能也有所局限,而且过分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则使得学生的适应面过于狭窄,将来毕业后难免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有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以通识教育为依托,完善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只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2.改革公共基础课教学教法。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出现厌学的状态,因此就要对教学教法进行改革。首先,教学方法上突破原有的“讲台式”专一模式,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计算机模拟法等,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且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成绩考核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作为推进教学手段改革的载体。通过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学生可以在教学网站的平台上观看视频点播、电子课件,通过微博、微信、QQ等通讯工具成立虚拟兴趣小组,实现网上交互式学习的实践,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的整合。再次,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从奎苏姆宾的四个教与学的步骤来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基本理念”。⑤通过这四个教与学步骤的滚动循环过程,学生能将认知层面所学到的知识上升到概念层面和情感层面,再落实到行动阶段,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后,在考试方法上,不再是传统的以理论纸质考试为主,而是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比如形成性考核、无纸化考试等方法,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则更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实现与专业技能课程的相结合。首先,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把握 “必需、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内容进行删减,去除过于“繁、旧”的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摒弃过去那种严格要求知识理论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其次,体系构建要以工作技能为切入点。公共基础课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因此要把握其“工具性”的特点。课程设计的理念,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例,以工作流程为导向,教学内容采取模块化、项目化,针对学生专业选取不同模块或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开设第二课堂,引入“学长制”,更有利于公共基础课的开展与学习。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而且可以扩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入“学长制”,让低年级的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产生一种良性互动,低年级学生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同时也能及早了解专业优势,能感悟到公共基础课对专业知识的支撑作用,从而产生对公共基础课学习的动力。

4.实现与终身教育的相结合。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持续人的一生,是人各个阶段学习的总和。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公共基础课,无疑与终身教育的目的不谋而合,贯穿于“社会人”的一生,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我国正处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这为广大学生带来了职业竞争上的机遇和挑战,而这种职业竞争力的培养,则需要学生不断地学习,不能仅局限于学校,还要延伸到将来的职业领域。只有通过终身教育、终生学习才能够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公共基础课的改革要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学生只有在具备了一定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才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愿望。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职业岗位也在不断变化,一个人如果只掌握一种专业技能则只能使自己的职业道路越来越窄,难以适应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因此,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在将来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等职业教育只是终身学习的一个阶段,学校应该为将来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公共基础课改革,就是要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建立以人为本的能力观,实现学生个性和能力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注释]

①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

②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③王育培.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热”的“冷”思考[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8):30-31.

④朱景建.高职院校强化通识教育势在必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1.

上一篇:素描基础课范文 下一篇:动画造型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