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01:58:11

工程师申报论文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2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穗人社发〔2012〕89号)精神,为做好2012年度广州市轻工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资格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式

今年广州市轻工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资格评审工作全面采用“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并通过该系统实行“在线评审”。请申报人及各有关单位登录广州考试信息网或中国广州人事网,点击“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审核和生成有关用表,并上传“证书、证明材料”。

二、受理材料时间、地点

受理材料时间为:2012年8月16日至2012年9月15日(办公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2:00-5:00)。

请各单位务必在上述时间内按照申报材料要求(见附件1)将材料报送至广州市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中心(地址:广州市小北路266号北秀大厦8楼815室)。

三、申报评审条件和有关政策

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执行《广东省轻工工程专业高、中、初级资格条件(试行)》(粤人发〔2008〕185号)文件。

职称外语条件,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两个资格,市外来穗人员申报评审,公示要求等有关政策,依照《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2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穗人社发〔2012〕89号)文件执行。

根据资格条件的要求,论文和著作须公开发表或出版在具有CN刊号(国内统一刊号)及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ISSN刊号(国际统一刊号)的专业刊物,或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可的ISBN书号(国际统一书号)的出版物上,方可视为有效的论文或著作。

各有关政策文件可登陆广州考试信息网“职称评定”栏目的“政策法规”和“评审信息”中查阅。

四、面试答辩

根据《广东省轻工工程专业高、中、初级资格条件(试行)》(粤人发〔2008〕185号)文件规定,取得非本专业或非相近专业学历(学位),或获得非本专业或非相近专业技术资格者,申报轻工高、中级资格须参加由评委会组织的答辩。面试答辩的有关要求参照《关于在我市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开展面试答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穗人社发〔2012〕87号)执行。

我中心在受理申报材料时,将书面告知申报人面试答辩预计时间。并在正式面试答辩前的10个工作日,通过广州市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等平台和途径,将面试答辩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有关要求通知申报人。申报人不按要求参加面试答辩的,视为自动放弃申报评审,其申报材料不再提交评委会评审。

五、论文鉴定

今年在轻工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评审委员会中开展论文鉴定工作,申报人须挑选两篇论文(著作)为代表作,并填写《论文鉴定申请表》(见附件3,可登录广州考试信息网“职称评定”专栏“下载专区”下载)。

六、申报及审核要求

(一)申报人应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情况,对照省的职称政策和相应专业资格条件要求,认真、客观、如实申报,并按规定一次性提交全部申报材料(过后不补),送单位审核和公示。

(二)申报人所在单位应从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等方面认真审查申报材料,同时登录“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核对申报人所提交的纸质材料是否与网上录入及上传的资料是否一致,并在系统及纸质材料的相应栏目中加具意见。

(三)申报人所属主管部门应从材料的数量、程序、条件等方面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同时登录“职称业务申报与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在系统及纸质材料的相应栏目中加具意见。纸质申报材料统一由主管部门密封后加盖骑缝章。

七、评审收费

评审费用按广东省人事厅《关于转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的复函〉的通知》(粤人发〔2007〕35号)规定收取。

(一)高级评审费,每人780元(含论文鉴定费200元);

(二)中级评审费,每人450元;

(三)高级答辩费,每人140元(对需要答辩的对象收取)。

八、纪律要求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评价全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多出成果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发挥广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在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第三条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全省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产品试制、技术开发、技术情报、生产、应用、技术管理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仍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已取得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电子信息工程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八条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勇于开拓,努力进取,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期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

第四章申报条件

第九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高级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工程师资格或相应执业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或相应执业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3、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0年,取得工程师资格或相应执业资格满5年;

4、获得中专毕业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5年,现在野外艰苦岗位以及县城以外(不含县城)基层单位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或相应执业资格满5年。

(二)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2、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3、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5年,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满5年。

(三)助理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取得技术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中专学历后,取得技术员资格并从事专业工作满4年。

第十条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第五章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一条高级工程师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结合专业工作进行跟踪分析,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2、具有独立承担重要课题研究,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关键性技术难题或有主持市(厅)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设计能力,熟练地应用本专业有关技术、质量标准、技术规程、生产工艺,能运用所具备的知识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

3、能指导工程师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工作。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以奖励证书为据,下同)1项,或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2、参加完成1项省(部)级或2项市(厅)级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改革项目,对行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其成果经同行专家和市(厅)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认可(以成果鉴定书为据,下同),并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

3、主持完成1项市(厅)级以上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项目,经同行专家和市(厅)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4、主持完成1项或参加完成2项市(厅)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并通过市(厅)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

5、有1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其发明专利已开发实施并取得300万元以上利税;

6、解决生产、科研等项目的重大技术问题,经同行专家和市(厅)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对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有显著效果,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7、提出1项以上技术建议被市(厅)级有关部门采用,或2项以上被单位或有关部门采用,经采用单位组织同行专家评审有一项以上对科技进步或行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8、参加完成1项以上工程项目引进、消化、吸收、生产项目的安装、调试、生产技术维护工作,项目通过验收,并取得实效。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科技学术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者)1部(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不少于5万字)。

第十二条工程师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基本掌握现代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方法,能灵活运用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解决生产、部分课题研究过程中技术问题,具有组织协调、生产、科研、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2、了解电子信息专业的技术规程、熟悉和基本掌握本专业工作技术标准、生产工艺管理规程、生产、科研所用主要设备的技术性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3、能指导助理工程师的业务学习和技术工作。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厅)科技进步奖1项或2项本单位科技奖励;

2、参加完成1项市(厅)级或2项本单位工程、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改革工作;

3、在提出解决生产技术管理办法或技术革新改造等建议中,有一项被有关部门或单位采纳,经实践证明对生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4、在参加完成的工程技术研究、产品设计项目中,有1项以上经同行专家评议有创造性和新颖性,并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有1项专利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其发明专利已开发实施并获取50万元以上利税;

6、解决生产和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经同行专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对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有较明显的效果。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科技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本专业论文;

2、作为主要撰写人,撰写的本人承担项目技术报告(含项目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科学实验报告、研究(设计)报告、技术论证报告、技术开发总结报告或调研报告等)有1篇以上经同行专家评议,数据可靠齐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3、作为主要作者,出版一部本专业专著或译著。

第十三条破格申报工程师条件

破格申报工程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三章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参加者,在承担的电子信息工程项目中,有一项获市(厅)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或2项市(厅)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完成一项市(厅)级电子信息重点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经同行专家和市(厅)级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科技学术期刊上发表2篇有较高水平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

第十四条助理工程师条件

(一)能力条件

能够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完成一般性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并取得一定的工作业绩。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市(厅)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撰写较高水平的技术报告1篇以上。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在标准条件规定的基本条件、申报条件、能力业绩条件,论文著作条件须同时具备(破格申报除外)。申报人员的工作业绩和论文著作从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开始计算。判定是否具备条件的依据是个人提供的各类有效材料(原件或经与原件对比验印的复印件、复制件等)。

第十六条凡在野外艰苦岗位以及县城以外(不含县城)基层单位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时,在能力业绩和论文著作方面可适当倾斜。

第十七条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得申报;任期内年度考核未确定等次或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的,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外,在以后的2年内不得申报。

第十八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被单位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并满一个基本任职年限。

第十九条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和破格申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的人员,其申报标准条件按省工程系列评审标准条件执行,并报省工程系列高评会统一评审。

第二十条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按有关规定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工程师: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

2、助理工程师: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一年见习期满;或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3、技术员:获得大学专科或中专学历后,一年见习期满。

(二)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得《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学历,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从取得规定学历之日起,任满一个原岗位基本年限。

(三)本标准条件所称“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本专业学历或相近专业学历。

(四)“科学技术奖”是指: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相当奖励:是指同等级或有关市(省辖市)以上政府及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专业综合奖项。同一项目多次获奖,取其中一项最高奖项。

(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的省级及以上科技期刊是指:由国家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具有“CN”、“ISSN”刊号的期刊著作,须有ISBN(标准书号),国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参照执行。

(六)所称“主持完成”是指: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参加完成”是指:该项目成果鉴定书(主管部门鉴定认可)注明的前5名。

第二十一条本标准条件由省信息产业厅、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3篇

在本省从事林业工程的森林培育、森林经营、调查规划、森林保护、野生动物、水土保持、园林绿化、森林勘察、森林采育、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经济林果、林特产品以及相关专业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不在评审范围。

二、评审条件

申报中、高级林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一)林业工程师评审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认定或申报林业工程师任职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经考察合格;

2、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林业助理工程师工作满三年,经考察合格;

3、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从事林业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

4、双学士学位且助理工程师满三年;

5、中专毕业后从事林业专业工作25年以上,在技术工作岗位担任助理工程师满四年。

(二)林业高级工程师评审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2)获得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2、对不具备国民教育本科学历申报林业从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须任工程师5年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国家认可的后续研究生学历,从事本专业满12年;

(2)取得国家认可的后续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满15年;

(3)大专毕业后直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后取大专学历,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5年以上;

(4)中专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8年以上(含28年),后取中专学历并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0年以上(含30年)。省、市级单位(含市辖区域内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工程师必须具备国家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

以上学历所学专业均指与林业工程各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第一学历为非林业专业的人员,申报林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必须有后续教育大专以上林业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申报林业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技术人员,专业理论和工作水平、实践经验、业绩成果须符合人事部、林业部人职发[]6号文件。

3、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的破格晋升条件:

必须精通本学科专业知识,掌握有关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进展动态,在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已具备晋升的基本条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由所在单位破格推荐申报评审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奖、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名,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名,二等奖前两名,一等奖前三名。

(2)在急难险重各类突发事件中做出重大技术贡献的人员。

(3)在高新技术成果引进转化推广工作中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或在企业管理中求实创新、锐意改革取得了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级经营管理者。

(4)留学回国的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或引进急需的特殊人才。

三、外语及计算机条件

(一)外语及计算机要求

参加过由国家或省人事厅组织的相应级别职称外语(中级B级,高级A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级:5个模块;中级:4个模块)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二)外语免试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评审工程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可免外语考试(陕人发[]71号、陕人发[]52号、陕人发[]121号):

(一)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世纪百千万部级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二)年满50周岁并长期(指连续工作20年以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

(三)在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不含市辖区有关单位;不含各类中专以上的院校、科研部门和三级医院)。

(四)在野外长期(指任现职后连续工作5年以上)从事农业、林业、地质、采矿、勘探、水利水电、水文勘测、测绘、公路施工、铁路施工专业技术工作的。

(五)在山区县及县辖乡镇(除市区所在地)连续工作满20年;在平原县连续工作满25年。

(六)在国外连续工作2年以上;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的(需有国家留学中心出具的留学经历证明书)。

(七)取得外语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职称有第二外语要求的;通过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水平考试(BFT)的;全国公共英语考试五级(PETS5)的。

(八)参加国家外语六级以上水平考试成绩合格申报中级职称的;

(九)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出版3万字以上的外文专著、译著的;

(十)获二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并经推广、转化已经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业绩突出,获地市级政府二等奖以上奖励前五名的;厅、局级一等奖前三名的。

(三)计算机免试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时,可申请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陕人办发[]34号)。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初次认定专业技术资格者;

2、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国家统招全日制院校毕业证书者;

3、取得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在单位受聘职称时免考;

4、全省山区县及乡镇专技人员申报高级职称者;

5、年龄满45周岁者。

四、论文答辩

从2008年开始,我省林业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评审必须经过论文答辩。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者,需在提供的评审论文中指定一篇作为答辩论文。论文答辩情况作为评审依据之一。(答辩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五、综合考核要求

申报高级工程师者,受聘现职以来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学术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考核为优秀;申报工程师者,受聘现职以来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学术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考核为合格以上。

六、评审费用收取

根据《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职称评审收费标准的复函》(陕价行函号)规定,高级职称评审费为每人400元,中级职称评审费每人200元。

六、报送材料内容及要求

(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此表要求贴照片;申报高级填写“呈报单位意见”一栏时,要求写明公示结果。

(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1份。

(三)《林业工程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简表》(附件3)一式15份,此表要求统一用A4纸打印,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学历证书、继续教育证书、任现职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书、任中级以来近五年的聘任证书(或聘任文件)、各类获奖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复印件要求加盖单位公章。

(五)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或外语免试证明材料原件及《陕西省职称外语考试免试申请表》(附件4)1份。

(六)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或免试证明材料及《陕西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申请表》(附件5)。

(七)任现职以来在正式学术刊物(有正式刊号)上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中级要求两篇(合著者排位须前2名,其中至少1篇是第一作者)以上,高级要求三篇(合著者排位须前2名,其中至少2篇是第一作者)以上。

(八)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

(九)《评审材料目录表》(附件1)粘贴在报送材料袋上。

(十)同时报送《2011年度林业工程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汇总表》(附件2),要求用A4纸将中、高级人员分开汇总打印,还须报送电子表格,电子表格要求完全按汇总表的格式,用Excel编写。

(十一)申报材料复印件须加盖公章,并按下列顺序装订成册:单位推荐函(附汇总表)—单位公示结果—学历证书复印件—任职资格复印件—外语合格证复印件或免试表—计算机应用合格证复印件或免试表—获奖证书复印件—业务工作总结—论文复印件—其他材料。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地勘、土地和测绘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我省地勘、土地和测绘工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支高技术人才队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多出成果的社会环境,根据国家和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地勘、土地和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地勘、土地和测绘工程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对在地勘、土地和测绘工程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的限制,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全省从事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岩矿鉴定及岩矿分析、采矿及选冶加工试验、探矿工程、测绘、土地调查、土地勘测规划等工程技术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仍从事上述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已取得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

第八条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努力进取,有钻研和创新精神,为本单位、本系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成绩;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期考核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第四章申报条件

第九条学历和资历条件

(一)高级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3、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0年,取得工程师资格满5年。

4、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5年,现在县城以外(不含县城)基层单位或在条件艰苦的野外从事本专业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满5年。

(二)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2、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3、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5年,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满5年。

(三)助理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取得技术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中专学历后,取得技术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第十条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第五章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一条高级工程师条件

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参与重大工程项目或主持和承担大、中型工程项目、重要技术开发与研究课题的经历和能力,能够解决生产建设、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关键性技术难题;有指导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科研、设计或生产技术任务的经历和能力。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及相当奖励,以奖励证书为据,下同)以上1项;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

2、承担完成1项省(部)级或2项市(厅)级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研等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项目,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评审鉴定(以成果评审鉴定书为据,下同)通过。

3、主持完成2项大型岩土工程勘查项目,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评审验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发现新矿种、新矿物、新的含矿层位、新的矿床类型或发现并提交地方急缺矿种普查报告,并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评审鉴定认可。

5、承担完成1项省(部)级或2项市(厅)级基础测绘、地籍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等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项目,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6、主持设计、编制的省、市、县(市、区)政区图(册)专题图(集)、重要挂图获市(厅)级以上奖励或公开出版,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承担完成1项省(部)级或2项市、县级土地调查(勘测)、土地规划、土地分等定级、土地信息(遥感)、土地整理等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项目,经省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8、主持完成2项县级以上土地工程项目规划或设计,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评审验收通过。

9、主持完成1项市(厅)级以上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项目,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10、承担完成1项部级二级课题科研、工程、技术创新项目。成果通过项目主管部门的鉴定认可。

11、主持完成1项或承担完成2项市(厅)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并通过市级以上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

12、有1项发明专利的发明人或设计人(以专利授权证书为据,下同),其发明专利已开发实施并取得300万元以上利税(有财政或税务部门证明,下同)。

13、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经市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对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有明显效果,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对外公开发行刊号的省级及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2篇以上。

2、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

第十二条工程师条件

申报工程师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较系统地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有参与或承担科技或工程项目的经历和能力;有参与或独立编写规划、设计书、技术成果报告或地图编制的经历和能力。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完成的科技或工程项目,获得市(厅)级以上科学技术奖。

2、参加完成市(厅)级1项或本单位2项地质调查或工程勘查项目,成果通过同行专家和业务主管部门审定。

3、参加完成市(厅)级1项或县级2项土地工程项目,成果通过同行专家和业务主管部门审定。

4、参加完成市(厅)1项或本单位2项测绘工程项目,成果通过同行专家和业务主管部门审定。或参与设计、编制的地图(册)、专题图(册)、较重要挂图和有关内部图(册),经主管部门审定认可。

5、有1项以上专利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其专利开发实施并取得50万元以上利税。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2、撰写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科研报告、技术成果报告或勘测项目设计、专业设计报告3篇以上,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查通过。

第十三条工程师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工程师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能力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厅)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2、完成1项市(厅)级重点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经同行专家和市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认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3、承担完成市(厅)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1项,并通过市级以上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1部(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5万字)

第十四条助理工程师条件

(一)能力业绩条件

基本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具有解决本单位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规划设计、地图编制或工程项目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取得一定的工作业绩。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市(厅)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撰写本专业技术成果报告、勘测设计报告等1篇以上。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申报人的工作业绩和著作时间从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开始计算。判定是否具备条件的依据是个人提供的各类有效材料(原件或经与原件对比验印认可的复印件、复制件等)。

第十六条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按有关规定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一)工程师: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二)助理工程师: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一年见习期满;或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三)技术员:获得大学专科或中专学历后,一年见习期满。

第十七条凡在野外艰苦岗位以及在县城以外(不含县城)基层单位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时,在能力业绩和论文著作方面可给予适当倾斜。

第十八条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得《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须从规定学历之日起,任满一个原岗位基本年限。

第十九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被单位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任满一个基本任期年限。

第二十条取得非地勘土地测绘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转岗到地勘土地测绘工程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一年后应转评本专业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其转岗前后任职资格时间合并计算满一个基本任职年限。

第二十一条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资格以及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按省工程系列标准条件执行,并统一报省工程系列高评会评审。

第二十二条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得申报;任期内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或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的,除取消当年申报资格外,在以后的2年内不得申报。

第二十三条有关问题的解释:

(一)本标准条件所称的“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

(二)本标准条件所称的“主持完成”是指: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承担完成”是指:该项目成果鉴定书(主管部门鉴定认可)注明的前5名。

(三)本标准条件所称的“市”是指:省辖市。

(四)本标准条件所称的“科学技术奖”是指: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进步奖;“相当奖励”是指同等级与地勘、土地、测绘工程专业有关的市级以上政府及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专业综合奖项。同一奖项多次获奖取其中一项最高奖项。

(五)本标准条件所称的“省级及以上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是指:由国家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具有CN(国内统一刊号)或ISSN(国际统一刊号)的学术或科技期刊;具有国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参照执行。著作须有ISBN(标准书号)。论文、著作、技术报告作者,须为本人独立撰写或为第一作者。

第二十四条本标准条件由省人事厅、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5篇

现将《湖北省工程系列环境保护专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中队伍建设的要求,客观公正地主人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使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使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职称评审经常化以来的有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本条件适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中从事环境保护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监测、环保宣传教育等)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第三条环保工程专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分别为:高级工程师、工程师。

第二章资格认证条件

第四条申报条件

一、申请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成绩显著;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有良好的职业首先;能够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学历、资历要求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评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八年以上,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攫取,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工程师工作五年以上。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评审工程师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工程师;

2、获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或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取得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四年以上。

三、破格申报条件

(一)高级工程师

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第1条,或第2至5条中的两条:

1、获得国家科技奖,或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的主要贡献者;

2、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或获两项以上省(部)级科技三等奖的主要贡献者;或获三项市(厅)级科技三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

3、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发表一篇论文,在全国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或性情脖二篇论文;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三篇以上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4、独立完成并正式出版过有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的5万字以上专著或译著(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

5、直接主持管理过省(部)级环保大型项目、重大课题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或在复杂的疑难技术工作中有创新、突破,得到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可,并取得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

(二)工程师

破格申请工程师任职资格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

1、获得省(部)级科技三等奖或市(厅)级科技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或两项市(厅)级科技三等奖主要贡献者;

2、在省(部)级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两篇以上有学术价值的论文;

3、承担省级以上环保项目,做出显著成绩,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或获得国家专利证书者。

凡破格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在具备上述条件的同时,还必须参加由评委会组织的专家答辩,成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各级评委会原由上不受理超级破格申报。

四、申请评审环保工程专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独立核算,内年度考核或任职期满考核为称职以上,其中,破格申报晋升的人员,近两个年度考核中,至少有一次为优秀。

五、获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1、掌握一门外语,水平达到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定的标准。

2、掌握计算机技能,水平达到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定的标准。

第五条评审条件

一、高级工程师

(一)专业理论水平

1、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本专业的其一领域在有较深入的研究,较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具有指导研究生或工程师的水平和能力。

2、在环保科技运用过程中,能够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和现代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并能将国内外先进技术或新理论应于实际工作中,具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能力。

3、在本专业生产、科研、监测及环保技术管理方面有独创的见解,并能解决管理、科研、监测的难题和环保产品技术中的重大问题,具有为本部门科技进步和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的能力。

4、了解并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熟悉环保科技标准、技术规范,并能指导和解决环保科研、监测、鉴定、技术管理等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在工程师任职期间,有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省(部)级及局级重点环保项目或大型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成果报告编制全过程的,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2、在指导和组织重大环保科研项目和大型环保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中,能够解决复杂或关键性的技术问题。

3、在重大环保科学研究项目中,取得较好成果并担任主要负责人。

4、主编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编写或制定本行业规章制度、实施条例、管理规范或环境标准。

5、工作善于创新,能够推广和应用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出色完成任务。

6、有参与评审、鉴定重点环保项目的经历和能力。

(三)业绩和成果

1、担任医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国家科技奖;

(2)获省(部)级环保科技奖、优秀工程奖、优秀设计奖或相应级别奖励;

(3)获得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环保科技奖、优秀工程奖、优秀设计奖二等奖一项以上,或二等奖三项以上;

(4)获得国家专利并在环保生产技术中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并经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

(5)主持省(部)级环保工程项目的技术设计工作二项以上,经省(部)级主管部门审定,其项目水平先进,近期完成,工程质量优良,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6)主持开发、推广的环保科技成果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

(7)参加制定或审定的环境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或规划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付诸实施;

(8)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业绩突出,所主持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使本部门获省(部)级表彰;或获省级业务主管部门表彰和奖励。

2、撰写以下论文、著作之一者:

(1)正式出版过专著、译著;

(2)在重要学术刊物上两篇以上,或在市(厅)级专业资料上论文四篇以上;

(3)在国际性或全国性专题学术会议上发表、宣读论文两篇以上,或在省(部)级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宣读论文三篇以上;

(4)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编写者。

二、工程师

(一)专业理论水平

1、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

2、熟悉本专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掌握环境质量标准,熟悉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

3、能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理念知识解决工作中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4、较全面地掌握国内外环保科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了解国家和本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担任助理工程师期间,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省(部)级环保攻关项目或重点环保科研基础上的主要参加者(等级内额定人员);

2、有主持完成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和成果报告编写全过程经历;

3、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过省(部)级环保科技或环保工程项目或国际环境合作项目的全过程,并在项目中负责专项技术工作,实际参加了报告中相应章节或专题(专项)报告的编写;

4、作为负责人主持过一项市(厅)级环保科技或环境工程基础上的全过程,并负责编写项目中的专题(专项)报告;

5、作为负责人主持过一项市(厅)级环保科技或环境工程基础上的全过程,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过二项以上项目的全过程;

6、所撰写的总结、文件、学术报告、技术规范、法规、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学术、政策水平,被有关部门采纳。

(三)业绩与成果

1、取得下列科技成果之一:

(1)市(厅)以上科技奖的获得者;

(2)参与市(厅)级民上环保基础上,在技术岗位上出色完成任务,并参与编写过专项成果报告不少于二份;

(3)曾担任过一般环保基础上或专项技术负责人不少于二的上,并圆满完成任务;

(4)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参加编写过环保专题研究、专项技术的报告或小型项目的报告二份以上,均一次验收或达良级标准;

(5)主编的报告或所取得的成果至少有一份被同行专家主定为有创新或达省级先进水平,或获省(部)级环保科技奖;

(6)在科技管理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为本单位赢得荣誉,并创造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撰写以下论文、著作之一者:

(1)参与正式出版专著、译著;

(2)国家、行业标准参加编写者;

(3)在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省级刊物上;或在市(厅)级专业资料上两篇以上;

(4)主笔编写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报告、环境工程、专题技术报告二篇以上。

第三章附则

第六条凡在五年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1、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恶劣影响的;

2、考核不称职或边疆二年考核基本称职的;

3、伪造学历、资历,或申报业绩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的。

第七条本条件由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6篇

一、评审依据

(一)工作经历(能力)条件和业绩成果条件,执行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粤人发[]89号)、《关于印发广东省林业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资格条件的通知》(粤人职[]18号)。

(二)论著、论文条件,执行粤人发[89号、粤人职[]18号和原省人事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刊物等级划分规定的通知》(粤人发[]300号)。

(三)学历、资历条件,执行原省人事厅《关于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粤人发[178号)、《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粤人发[]177号)和《关于明确当前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若干问题的通知》

(四)职称外语条件,执行原省人事厅《关于调整完善我省职称外语政策的通知》(粤人发[]120号)。2001年广东省职称外语考试合格成绩单不再作为职称外语条件的有效依据。

(五)计算机条件,执行省人社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科目更新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号),免试范围同时执行原省人事厅《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粤人发[]81号)、粤人发[5]177号。

(六)省外来粤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执行省人社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的暂行办法》(粤人社发[2号)。

(七)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两个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执行粤人发[]197号。

(八)具有国家公务员身份的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严格执行原人事部《<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具体说明》(人职发[号)、原省人事厅《关于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具备公务员身份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问题的批复》(粤人函[号)、粤人发[号。

(九)继续教育条件,执行《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直接申报高、中级的人员需提供相应资历要求的继续教育证明。本年度申报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提供任现职以来至2011年的继续教育证明,并全部填写到《评审表》内。

(十)真实性证明,申报人须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表七)、评前公示表(表八)、在现工作单位缴交今年连续半年以上的社保凭证原件,并在所有复印件上加盖真实性的意见。

(十一)评审答辩要求,执行粤人社发号。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资格评审在专业组评审环节执行答辩制度。评审组认为其他级别个别评审对象的水平鉴定需要以答辩方式测试的,由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通知申报人到会答辩。申报人如不按时到会答辩,其评审材料不提交评审会评审。

二、申报材料要求

(一)请使用新版(09版)评审表,用计算机填写并打印。下载路径为: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广东人事--下载中心--职称评审--新版职称评审表。只需纸质报送,暂不需网上报送。

(二)请按以下顺序和要求提供并分类装订各类材料:

1.《 ( )级专业技术资格送评材料目录单》(表一)若干份(依材料袋数而定),贴于材料袋的封面,并在页首写上申报人手机号码。如有多袋材料,请在表一上标明,如3-1,3-2,3-3,并在表一中用加粗字体注明袋中内容。

2.《广东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表二)1份,请按表格要求走完所有程序,并签名盖章。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及业绩成果情况,请将重要的排在前面。

3.《( )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基本情况及评审登记表》(表三)20份,其中原件1份。请将原件放在首页,并将20份一起折叠,有字的一面朝外。不要填写页首的编号。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及业绩成果情况,请用序号列明,并将重要的排在前面。

4.《 广东省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信息录入表(普通)》(表四)1份。时间请写到月份,出生地请写到县一级,联系电话务必写明手机和办公号码。评委会(专业组为):广东省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资格评审委员会(林业水产热作组)、广东省林业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委员会(林业、园林、森工)、广东省林业工程技术工程师资格评审委员会(林业、园林、森工)。

5.《证书、证明材料》(表五)1份。

6.《业绩、成果材料》(表六)1份。

(注:5.6中的材料除英语、计算机水平和2010年以来的继续教育情况需提供原件,其它为复印件。复印件须由所在单位经办人加盖真实性的意见。论文原件无须装订。)

7.《贴资格证相片、身份证复印件页》(表七)1份。为方便使用,照片请小面积点贴。

8.《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前公示情况表》(表八)1份。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请相关人事、纪检部门监督并加盖意见。

9.《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聘任期满)考核登记表》(表九)1份。请同时提供近3年的年度考核表,并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加盖真实性的意见。

10.在现工作单位缴交今年度连续半年以上的社保凭证原件1份。

11.专业技术工作资历计算和所申报材料的时效均截止于2012年8月31日。

如无内容,请在表格内填写“无”。请一次性提供送审材料送所在单位审核、公示并上报。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受理材料后,不得再对材料进行调整和补充。评审结束后,请在规定的时间内领回材料和证书,逾期不予保管。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人应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岗位情况,对照我省职称政策和相对应的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及申报材料要求,认真、客观、如实地准备材料。

(二)申报人所在单位应认真审核申报材料:

1.审查申报材料的合理性。看申报材料是否符合所申报专业的类别和范围。

2.审查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看申报材料是否属实,并加盖真实性意见。

3.审查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看申报材料是否完整提交,表格是否填好,工作负面情况是否如实填报,同时或不同时申报其他系列(专业)的资格是否如实填报。

4.审查申报材料的时效性。论文、工作业绩、工作经历、英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学历(学位)等取得时间是否在今年8月31日前。

申报人所在单位负责对评审材料进行评前公示,《评审登记表》、单位投诉受理部门及电话要在单位显著位置张榜和单位网站首页进行公示,其他申报材料放置在单位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供查验。申报人所在单位还须对表二(继续教育情况、工作负面情况说明、单位考核及综合评价、评前公示情况)、表三(评前公示情况、单位审核无误并承担责任的申明、单位审核评价意见)和表八加盖意见,对所有复印件加盖真实性的意见并注明经办人。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材料,申报人所在单位应注明原因并退回申报人。评审结束后,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协助评委会对申报人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并及时反馈情况。

(三)申报人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当地政府人社部门要认真审核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审核材料是否符合申报专业的评审范围和评审条件。主管部门要在表二(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审核意见)及表(上级人事/职称部门意见)中加盖意见。当地各级政府人社部门要分别在表二(县/区人事部门审核意见、省直主管部门/市人事部门审核意见)中加具意见。

(四)送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省林业厅人事处)受理评审材料。

(五)评审结束后,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协助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对申报人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并及时反馈情况。

(六)省人社厅专技处审批后,由我厅人事处发放职称证书和申报材料。

四、评审收费

按照《关于转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的复函〉的通知》(粤人发[]35号)收取评审费。正高级评审费由我厅人事处代收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非税系统缴交,其他级别评审费在省林业厅非税系统缴交。每位申报人只可申请开具缴款通知书1次并尽快缴款,缴款时限为2012年9月15日。如因特殊原因不能缴款,请及时致电省林业厅人事处。

五、受理时间和地点

受理时间:8月16日至9月15日(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逾期不予办理。请于送材料前先致电预约。

受理地点:广东省林业厅人事处(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343号509房)。

联 系 人:段孟涵、曾国技、孔华清

联系电话:

附件:1.《关于做好2012年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粤人社发119号)

2.《关于印发<广东省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粤人发]89号)

3.《关于印发广东省林业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资格条件的通知》(粤人职[]18号)

4.《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刊物等级划分规定的通知》(粤人发[300号)

5.《关于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粤人发[]178号)

6.《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粤人发[]177号)

7.《关于明确当前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若干问题的通知》(粤人发[]197号)。

8.《关于调整完善我省职称外语政策的通知》(粤人发]120号)

9.《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科目更新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176号)

10.《省人事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粤人发[]81号)

11.《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外来粤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确认的暂行办法》(粤人社发[306号)

12.《<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具体说明》(人职发[]17号)

13.《关于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事业单位具备公务员身份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问题的批复》(粤人函[]301号)

14.《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阶梯递进;双证通融;食品专业;课程改革

食品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在许多综合性院校都有开设,该专业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且偏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培养目标决定了各课程的培养方案编制过程中考虑到了许多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到“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这类课程的教学方案编制就体现了这一特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大量实例来进行讲解,通过教师的切身体会传授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的心得技巧。同时,也给学生安排了大量的实践训练内容,可以说教学内容非常翔实,这一点结合本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可见一斑,其课程总共开设36学时,18次课,以清华大学出版社孙平等主编的《科技写作与文献检索》一书作为教材。

一、目前“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笔者认为,“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首先,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来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培养的学生是工程师,或者起码是“工学士”。工科教学与理科有许多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在于贴近应用、贴近生产实践的程度不同。毕业生毕业之后的去向主要是生产一线,而不是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对一个生产一线的工程师来说,学会如何撰写研究论文,如何检索科技文献确实很有必要,但决不能只满足于会撰写科技论文和检索科技文献。毕业生在新技术的研发、新工艺的探索上除了要依赖科研文章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利用其他科技数据库,比如说专利数据库。新成果形成之后也不一定要发表或者完全不能发表成科技论文,而是要申报各类国家专利。而“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以前的教学完全不涉及专利文献的撰写、申报、检索工作,专业也不开设任何其他讲解专利领域范围内的课程。这实际上造成学生毕业之后该领域的知识匮乏,既不利于学生建成“创新型、应用型”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学生毕业后从事专利申请及维护相关工作。现代企业非常重视新技术的研发和保护,学生相关知识的缺乏会导致不能很好地胜任这部分任务。同时,本课程以前也不涉及各种横向和纵向项目的申报工作,本专业也没有其他涉及项目申报的课程内容。现阶段办学不能光靠教育经费,培养一个合格的工科毕业生所需要的经费远大于纵向划拨的教育经费。我们可以通过各级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申请到大量的经费来支持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联合国的各种公开招标项目到部级的各种基金项目,到大学生的各种创新训练项目,这其实都为我们敞开了大门。但是,缺乏项目申报的相关知识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制约。

其次,现阶段“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还体现在所教知识的老旧与过时。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在科学研究领域纸质文档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是“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涉及文件的检索调研时仍然在大讲各种纸质出版物,对各种网络数据库完全不予介绍。

再次,现阶段“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仍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下练习的方式。这对于进行论文撰写的技巧训练是合适的,但对于文献检索的技巧训练不合适。

二、“阶梯递进、双证通融”的培养模式

“阶梯递进、双证通融”的培养模式是由湖北文理学院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申报并获得立项建设的湖北省教学研究改革项目。本项目倡导通过重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采用新式教学方法,使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将本科教育与职业认证相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合格的卓越工程师。

这种培养模式主要就是通过“双证通融”的课程改革,使学生除取得学历资格顺利毕业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某些职业资格考试,或者通过课程培训加强学生通过资格考试的机会和能力。

三、基于“阶梯递进、双证通融”培养模式的“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重论文轻专利的缺陷,新的“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把专利的撰写、申报、检索纳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聘请具有专利人资格证书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通过教师在申请专利过程中的实例教学快速培养学生专利撰写和申请维护技能,熟悉专利相关事物。

同时,聘请兄弟院校法学院教师开设“专利法律知识”网上课程,并由本院教师自建“专利实务”网上课程,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全国专利人资格考试”相关课程内容。每年测试学生的“专利法律知识”和“专利实务”课程掌握水平,对达到报考“全国专利人资格考试”基本要求的学生统一组织参加全国性专利人资格考试,帮助学生拿到专利人资格证书。

针对“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没有讲授项目申报相关内容的情况,我们改变了授课内容,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作为客座教授,以公开讲座的方式向师生传授各种项目的文本撰写技巧,并在2015年全年集中组织了3次专题讲座。

针对“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在进行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时与实际脱节的情况,我们改革了授课内容。文献检索方面在课堂上主要教授包括中国知网的使用技巧、科学信息研究所下属的四大文献索引使用技巧、中国和多国专利数据库使用技巧等诸多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技巧。论文写作方面主要讲授教师发表文章的实例,重点介绍教师结合本区域建设所发表的论文成果。

针对“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教和训练脱节的情况,我院建设了统一的微机阅览室,课程教学和学生训练全部安排在微机房中同步完成。

四、教改成果

自从2014年起启动新教学方案以来,“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支持了化学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阶梯递进、双证通融”培养模式改革。

2015年全年,本院教师和学生发表第一作者科研论文98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共72篇,SCI论文5篇。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2篇,SCI论文1篇。

2015年我院教师共有8项发明专利成功申报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学生共1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21人参加“国家专利人资格考试”。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8篇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水利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水利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人职发〔1994〕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水利工作实际,制定本评价条件。

第二条本评价条件为从事水利工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等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的依据。其适用范围如下:

(一)科学研究

从事水利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科学试验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规划设计

从事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勘测、设计与咨询、环境评价、建设后评价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施工建设管理

从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施工监理、工程概(预)算、造价咨询、审价、招标、设备安装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生产运行

从事防汛防台抗旱、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供水、水土保持、水政监察、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区域水利管理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按照本评价条件评审通过并获得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者,表明持证人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是聘任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务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四条思想道德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为我省水利事业发展服务。

第五条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一)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水利专业助理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

(二)通过省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业务考试,成绩合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评审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

2.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三)获得以下学历(学位),经考核合格,可认定或初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出站人员,在站期间能够圆满完成研究课题,并取得科研成果,经考核合格,可认定高级工程师资格;

2.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3.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水利专业工作满3年(学历或学位取得前后从事水利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年限可以累计,但学历或学位取得后从事水利专业工作须满1年),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第六条破格申报条件

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或资历条件,但水利工作业绩和成果突出,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相应的水利专业技术资格。

(一)破格申报仅限于“单破”,即破学历或破资历(指从事水利专业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工作年限),破资历提前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

(二)破格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条件:不具备规定学历或资历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突出,具备下列7项条件中的2项,可破格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

1.在省、部专业性学术会议或报刊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或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译著。

2.在本专业研究或技术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参加者;或县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的主持者或主要参加者。

3.获得县级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不含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团体授予的称号),或市厅级以上授予的水利行业的单项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的主要负责人。

4.国家或省、部科技攻关获奖项目的参加者、市厅级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获奖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受到表彰者。

5.中型水利工程(含单机500千瓦以上、市级重点农田水利、万亩以上围垦工程,下同)或大型水利工程分部工程的专题研究、咨询、勘察、设计、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参加者。

6.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解决了研究、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取得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达到同行业中先进水平,并得到了业务主管部门的确认;或获市厅以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优秀工程奖、优秀工程咨询奖等的主要贡献者。

7.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且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15年以上;或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20年以上。

(三)破格申报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不具备规定学历或资历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突出,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3项,可破格申报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

1.在国际或国家专业性学术会议或报刊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或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译著。

2.在本专业研究或技术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获省、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的主持者。

3.获市厅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或列入市厅级以上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或市厅级以上科技劳动模范、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不含协会、学会等团体授予的称号)。

4.主持中型以上水利工程技术工作或重要专题研究,成绩突出,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获得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银铜质奖或省、部二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金银铜质奖、国家优秀工程咨询奖、国家质量管理奖,省优质工程奖、省优秀工程咨询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

5.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发明专利1项,以上。

6.具有本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20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25年以上。

第七条其他条件

(一)外语要求。长期在野外从事水利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人员,职称外语成绩不作为必备要求,仅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除上述情况和符合相应免试条件外的申报人员,需取得有效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除符合相应的免试条件者外,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的人员,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3个以上科目(模块)合格证书;申报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4个以上科目(模块)合格证书。

(三)年度考核等次要求。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的,近4年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申报评审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的,近5年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四)继续教育要求。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的,参加继续教育应达到《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第八条从事水利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利水电量测技术以及模型试验相关理论,有参与中、小型水利工程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水利工程专题或子专题科研工作;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县级重点科研项目或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专题或子专题科研工作;

(3)作为技术骨干,在科研工作中,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参与编写研究大纲,确定技术路线或科研方案;

(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利工程模型试验、实验检测的具体操作以及测验项目数据的采集整理;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利科研项目的原型观测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数值计算、资料整理。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的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完成1项以上县级以上综合研究课题项目(且至少为单项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并经评审通过;

(4)参与完成1项以上县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或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并经评审通过;

(5)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实效;

(6)主持完成1项以上应用科研专题项目,并经评审通过。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2篇以上署名为第二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九条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有参与水利规划、勘测、设计与咨询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项目专题或子专题的规划、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并编写技术文件;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小型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并编写技术报告;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编写;

(4)作为技术骨干,在已完成的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吸收采用了国内外新技术成果。

(三)业绩和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获得者,或市厅级以上勘测、设计、咨询成果奖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编制1项以上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并经审查合格;

(4)参与完成1项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工作,或主持完成2项以上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等专题项目,或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并经审查合格;

(5)主持完成1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或参与完成3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并经审查合格;

(6)参与编写1项以上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并经批准实施;

(7)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实效。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2篇以上署名为第二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十条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掌握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及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有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理、施工方案或施工图审查、造价咨询、招标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水利工程分项目施工建设;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小型以上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担任项目副经理或技术员、施工员、监理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岗位职务;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编制各时段的工作计划及各种标书、承包合同;

(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施工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与经济核算等管理办法的制定;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编制本专业技术标准、施工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管理办法、监理工作报告、施工图审查报告或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等。

(三)业绩和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的获得者,或市厅级优秀工程奖等获奖工程的主要参加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完成1项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或主持完成1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或参与完成3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城市厂矿供水工程等施工建设工作,投产后运行正常,未发现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4)参与编写1项以上本专业技术标准、施工规程、管理办法等,并经批准实施。

(5)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

(6)参与完成3个及以上水利工程项目的招标或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的编制或审核。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非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2篇以上。

第十一条从事水利工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掌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的要求,有参与区域水利管理和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技术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中型以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或主持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县级以上防汛防台抗旱、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供水、水土保持、水政监察、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区域水利管理的技术工作;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制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或参与编写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或按照工作计划独立组织实施;

(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文测站的水雨情或重要水利工程的水情、工情等基础资料调查及资料整编工作;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行政许可的技术工作,或参与解决水事纠纷或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的技术工作。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获得者,或市厅级以上优秀工程咨询奖、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奖项的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制定1项以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并被批准实施;

(4)参与完成1项以上水利工程运行状况的鉴定分析,制定维修、除险加固实施方案,并取得实效;

(5)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行政许可、技术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方案等技术工作,并取得实效;

(6)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或水事纠纷的调解,并取得实效;

(7)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文测站的水雨情或重要水利工程的水情、工情等基础资料调查及资料整编工作,并验收合格;

(8)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实效。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2篇以上署名为第二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四章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第十二条从事水利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具备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并对本专业范围内某业务领域技术较为精通,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用科研项目的经历,具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经历与能力,撰写过水利科研课题立项报告和技术成果报告;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市厅级以上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研究,或主持县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

(2)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省部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专项、专题或二级课题的研究;

(3)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市厅级重点科研项目的试验研究;

(4)主持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用科研专题项目研究;

(5)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编写;

(6)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提出新理论;

(7)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水利国际合作项目研究。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并通过相应技术鉴定,被同行专家认定为达到先进水平;

(4)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用科研专题项目1项以上,并通过评审;

(5)主持完成县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并通过评审;

(6)主要参与编写完成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1项以上,并被部、厅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施行;

(7)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成效显著。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十三条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熟悉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主持小型以上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勘测、设计与咨询项目工作的经历和能力,或承担过大、中型项目专业负责人工作,解决过专业难题,有协调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或作为专业项目负责人,参与中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或主持小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

(2)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大、中型项目专题项目的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或主持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

(3)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编写;

(4)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提出新理论。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省部级以上勘测、设计、咨询成果奖的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大、中型流域或区域水利规划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流域或区域水利规划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审查合格;

(4)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审查合格;

(5)主持完成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等专题项目3项以上,经审查合格;

(6)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勘测和设计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3项以上,并编写技术咨询报告;

(7)主要参与编写完成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1项以上,并被部、厅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施行;

(8)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或提出新理论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成效显著。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十四条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熟悉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施工程序、工艺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主持小型以上水利工程建设的经历,或承担过大、中型项目专业负责人工作,能解决小型以上工程施工管理、基础处理、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测量放线等专业技术难题,能协调各工序间的技术工作;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监理,或担任过中型水利工程专项施工建设和监理负责人,或主持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监理;

(2)主持编制水利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投标文书、监理规划和细则、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等;

(3)作为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在施工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安全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等工作中妥善协调各业务部门间的关系;

(4)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编写;

(5)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工程质量优良,已通过完工验收,运行正常;

(4)主持编制水利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投标文书、监理规划和细则、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等2项以上,并已实施;

(5)主持招标的工程项目累计中标价达1亿元以上,或主持编制的各类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累计造价达1亿元以上。

(6)主要参与编写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1项以上,已被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施行;

(7)作为项目主持人或专项工程负责人,在主持完成的工程施工建设中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并科学地组织施工,工程质量优良,按期完工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专业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

第十五条从事水利工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熟悉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为区域水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建议的经历和能力,能协调有关部门间技术工作,解决过关键技术问题;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主持大、中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全面技术工作,或担任重点工程的技术改造、改建、扩建、除险加固、自动化工程等项目负责人,或担任重点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人;

(2)主持重点江河、重点工程的控制运行和调度计划、防汛防台抗旱预案、水情测预报、站网规划、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环境评价报告的编写,水雨情和工情资料收集整编等工作;

(3)主持县级以上防汛防台抗旱、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供水、水土保持、水政监察、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区域水利管理的技术工作。

(4)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调研解决区域水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制订相应工作方案或改革办法;

(5)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水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编写;

(6)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查处重大水事违法案件、重要河湖清障、调解跨区域水事纠纷、重大行政复议应诉;

(7)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市厅级以上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报告、专题报告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并被采纳运用;或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验收合格;

(4)主持完成水利工程运行状况的鉴定分析报告1项以上,制定维修、除险加固实施方案,成效显著;

(5)主持编写重点江河、重点工程的水情测预报、防汛防旱调度方案、防洪防台预案、站网规划、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环境评价报告或水雨情和工情资料收集整编等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验收合格;

(6)主持完成水行政许可、技术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方案等技术工作3项以上,成效显著;

(7)主持完成重大水事案件的查处、水事纠纷的调解3项以上,成效显著;

(8)主要参与编写的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章制度等1项以上,被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并施行;或主要参与制订区域水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工作方案或改革办法等2项以上,被当地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并施行;

(9)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成效显著。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从事区域水利管理的人员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从事水利工程生产运行的人员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专业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

以上工作业绩、工作成果、论文论著,申报者均应提供相关的、有足够证明力的佐证材料。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评价条件为相应评审委员会对申报者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评审委员会在对申报材料充分审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产生评审结果。

第十七条本评价条件中“水利工程”,包含防洪、防台、排涝、供水、灌溉、水电、水土保持、围垦、环境水利、水运、河口海岸工程等水利相关工程。“区域水利管理”是指承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水利业务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本评价条件中涉及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等均应为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后取得。

第十九条水利工程各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

(一)陆地水文专业:水力学、气象学、陆地水文学、地下水文学、水文勘测、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环境水利等;

(二)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专业:工程水文学、水力学、工程力学、运筹学及系统工程、水利技术经济与水利水电规划、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灌溉排水、水利工程及水工建筑物等;

(三)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专业:水力学、流体力学、泥沙运动力学、水文学、结构力学、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河流模拟等;

(四)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水文学、水力学、结构力学、上力学、建筑结构、农田水利学、水工建筑物、抽水站、农村水电站、水井排灌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等;

(五)水土保持专业:土壤学、地质学原理、土壤侵蚀原理、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水文及水力学、水土保持林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上保持技术经济学等;

(六)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水轮机和水泵、水力机组调节、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电站自动化等;

(七)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结构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工程水文、工程地质、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等;

(八)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运筹学、电工电子学、建筑材料、结构力学、工程经济学、施工系统分析、水工建筑物、施工机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第二十条本评价条件中规定的工程项目或科研课题复杂程度和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等级,参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第二十一条申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申报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行政职务、现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时间、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情况)应在本单位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无异义后按规定程序报送;经相应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将由评委会办公室在相应的门户网站上对申报者的姓名、工作单位、现专业技术资格及取得时间等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第二十二条申报参加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的人员违反有关规定的处理。

(一)申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评审资格,已取得资格证书的,由发证机关收回其相应证书,并从评审次年起3年内不得参加相应资格评审:

1.伪造、变造证件、证明的;

2.提交虚假申报材料的;

3.有违纪违法行为,仍在处理、处罚、处分阶段的;

4.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后曾有严重违反纪律行为而受到处分,在申报材料中未反映的;

5.其他严重违反评审规定的行为。

(二)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年限上延迟申报:

1.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含)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申报。

2.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第二十三条本评价条件中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一)“重点江河”是指我省水系干流和主要支流。

(二)“流域规划项目”和“区域规划项目”,可根据其涉及范围和重要复杂程度,认定其相当的型别。如重点江河的流域规划、全省水利发展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均可视为大型项目。

(三)“主要贡献者”是指项目主要研究设计、施工管理者或技术决策并实施者。

(四)“获奖者”是指国家有关机构规定的获奖项目、课题各等级内额定获奖人员(有个人获奖证书),“主要获奖者”是指排名前5位的获奖者。

(五)“主持”和“主持者”是指担任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生产运行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大型项目二级管理部门负责人、专项工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

(六)“技术骨干”是指承担项目具体实施工作,独立处理各种常见技术问题的专业人员。

(七)“主要参加者”、“主要技术骨干”、“主要参与”是指项目、课题、工程的分项目、子课题的负责人,或中小型项目的专业负责人、施工建设中型项目副经理、小型项目经理以及主要单项建筑物的主要设计人或施工负责人,或生产运行技术负责人。

(八)“市厅级”指省辖市、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部级归口部门对应的市、厅、司(局)级;“县(市)级”包括县本级以及市、厅级业务主管部门,以及县(市)综合管理部门,如发改委、经委、农委(办)等。

(九)“公开发表”是指论文刊登在有国内或国际统一刊号的专业报刊上或论著、译著经出版社正式出版,无正式刊号的内部报刊以及内部铅印、油印资料成果,均不得作为“公开发表”。

(十)“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是指省、部级以上专业学会(协会)或省部以上业务部门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有正式刊号的刊物;大专或高职以上学校主办的学报视同省、部级以上刊物。

(十一)“佐证材料”是指能提供本人在所完成的业绩成果中地位、作用的书面证明材料。

(十二)“有指导水利专业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是指有实际材料证明经组织安排有明确的指导对象并完成了指导的全过程。如作为单位负责人,处、科室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部门经理等所负责的工作任务中有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工作,可视为有指导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进行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十三)“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是指有关政府部门有明文认定的“重点工程”或“重点项目”。

(十四)实践、业绩成果、论文论著各条件中2项超过50%(含)的可以按5舍6补的原则补算够1项。如业绩与成果中某条规定,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完成省部级项目1项或市、厅级2项以上,若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市、厅级项目1项可计为半条,而在另一条件中,又完成规定条件的一半以上,那么,这2项相加可以视为达到一整项条件。

(十五)本评价条件中所称“以上”均含本级。

(十六)本评价条件中所称的“年”均为周年。

第二十四条本评价条件将申报的水利工程专业划分为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等4个不同的工作性质。一人兼多个专业岗位的,可以自行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申报。专业资格评审时,将综合评价申报人的总体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五条本评价条件中的申报条件、评审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9篇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水利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水利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水利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人职发〔1994〕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水利工作实际,制定本评价条件。

第二条本评价条件为从事水利工程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等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的依据。其适用范围如下:

(一)科学研究

从事水利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科学试验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规划设计

从事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勘测、设计与咨询、环境评价、建设后评价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施工建设管理从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施工监理、工程概(预)算、造价咨询、审价、招标、设备安装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生产运行

从事防汛防台抗旱、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供水、水土保持、水政监察、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区域水利管理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按照本评价条件评审通过并获得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者,表明持证人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是聘任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务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四条思想道德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为我省水利事业发展服务。

第五条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一)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学历(学位)、资历条件:

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水利专业助理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

(二)通过省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价业务考试,成绩合格,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评审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

2.获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三)获得以下学历(学位),经考核合格,可认定或初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出站人员,在站期间能够圆满完成研究课题,并取得科研成果,经考核合格,可认定高级工程师资格;

2.获得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3.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毕业或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水利专业工作满3年(学历或学位取得前后从事水利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年限可以累计,但学历或学位取得后从事水利专业工作须满1年),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工程师资格。

第六条破格申报条件

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或资历条件,但水利工作业绩和成果突出,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相应的水利专业技术资格。

(一)破格申报仅限于“单破”,即破学历或破资历(指从事水利专业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工作年限),破资历提前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

(二)破格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条件:不具备规定学历或资历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突出,具备下列7项条件中的2项,可破格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

1.在省、部专业性学术会议或报刊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或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译著。

2.在本专业研究或技术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参加者;或县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的主持者或主要参加者。

3.获得县级以上劳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不含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团体授予的称号),或市厅级以上授予的水利行业的单项先进个人或先进集体的主要负责人。

4.国家或省、部科技攻关获奖项目的参加者、市厅级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获奖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或受到表彰者。

5.中型水利工程(含单机500千瓦以上、市级重点农田水利、万亩以上围垦工程,下同)或大型水利工程分部工程的专题研究、咨询、勘察、设计、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参加者。

6.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解决了研究、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取得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技术达到同行业中先进水平,并得到了业务主管部门的确认;或获市厅以上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优秀工程奖、优秀工程咨询奖等的主要贡献者。

7.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且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15年以上;或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20年以上。

(三)破格申报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不具备规定学历或资历条件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突出,具备下列6项条件中的3项,可破格申报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

1.在国际或国家专业性学术会议或报刊上,发表过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或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译著。

2.在本专业研究或技术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获省、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上的主要参加者;或市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的主持者。

3.获市厅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或列入市厅级以上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或市厅级以上科技劳动模范、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不含协会、学会等团体授予的称号)。

4.主持中型以上水利工程技术工作或重要专题研究,成绩突出,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或获得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银铜质奖或省、部二等奖,国家优质工程金银铜质奖、国家优秀工程咨询奖、国家质量管理奖,省优质工程奖、省优秀工程咨询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贡献者。

5.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发明专利1项以上。

6.具有本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20年以上;或具有本专业中专学历,从事水利工程技术工作25年以上。

第七条其他条件

(一)外语要求。长期在野外从事水利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人员,职称外语成绩不作为必备要求,仅作为专家评审的参考依据。除上述情况和符合相应免试条件外的申报人员,需取得有效的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

(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除符合相应的免试条件者外,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不含45周岁)的人员,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3个以上科目(模块)合格证书;申报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的,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4个以上科目(模块)合格证书。

(三)年度考核等次要求。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的,近4年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申报评审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的,近5年的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四)继续教育要求。申报评审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的,参加继续教育应达到《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水利专业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第八条从事水利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利水电量测技术以及模型试验相关理论,有参与中、小型水利工程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水利工程专题或子专题科研工作;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县级重点科研项目或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专题或子专题科研工作;

(3)作为技术骨干,在科研工作中,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参与编写研究大纲,确定技术路线或科研方案;

(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利工程模型试验、实验检测的具体操作以及测验项目数据的采集整理;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利科研项目的原型观测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数值计算、资料整理。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的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完成1项以上县级以上综合研究课题项目(且至少为单项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并经评审通过;

(4)参与完成1项以上县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或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并经评审通过;

(5)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实效;

(6)主持完成1项以上应用科研专题项目,并经评审通过。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2篇以上署名为第二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九条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有参与水利规划、勘测、设计与咨询的经历和能力;(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项目专题或子专题的规划、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并编写技术文件;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小型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并编写技术报告;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编写;

(4)作为技术骨干,在已完成的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吸收采用了国内外新技术成果。

(三)业绩和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获得者,或市厅级以上勘测、设计、咨询成果奖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编制1项以上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并经审查合格;

(4)参与完成1项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工作,或主持完成2项以上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等专题项目,或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并经审查合格;

(5)主持完成1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或参与完成3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并经审查合格;

(6)参与编写1项以上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并经批准实施;

(7)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实效。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2篇以上署名为第二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十条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掌握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及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要求,有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监理、施工方案或施工图审查、造价咨询、招标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水利工程分项目施工建设;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小型以上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担任项目副经理或技术员、施工员、监理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等岗位职务;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编制各时段的工作计划及各种标书、承包合同;(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施工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与经济核算等管理办法的制定;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编制本专业技术标准、施工规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管理办法、监理工作报告、施工图审查报告或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等。

(三)业绩和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的获得者,或市厅级优秀工程奖等获奖工程的主要参加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完成1项以上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或主持完成1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或参与完成3项以上小型水利工程、城市厂矿供水工程等施工建设工作,投产后运行正常,未发现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

(4)参与编写1项以上本专业技术标准、施工规程、管理办法等,并经批准实施。

(5)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

(6)参与完成3个及以上水利工程项目的招标或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的编制或审核。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非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2篇以上。

第十一条从事水利工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具体要求见附则第十九条)。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必备条件:

(1)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掌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的要求,有参与区域水利管理和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技术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中型以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或主持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

(2)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县级以上防汛防台抗旱、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供水、水土保持、水政监察、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区域水利管理的技术工作;

(3)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制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或参与编写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或按照工作计划独立组织实施;

(4)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文测站的水雨情或重要水利工程的水情、工情等基础资料调查及资料整编工作;

(5)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水行政许可的技术工作,或参与解决水事纠纷或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的技术工作。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县级以上科技奖项获得者,或市厅级以上优秀工程咨询奖、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奖项的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参与制定1项以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并被批准实施;

(4)参与完成1项以上水利工程运行状况的鉴定分析,制定维修、除险加固实施方案,并取得实效;

(5)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行政许可、技术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方案等技术工作,并取得实效;

(6)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或水事纠纷的调解,并取得实效;

(7)参与完成3项以上水文测站的水雨情或重要水利工程的水情、工情等基础资料调查及资料整编工作,并验收合格;

(8)参与完成1项以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革新和推广应用,并取得实效。

2.从事助理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2万字以上);(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的专业报刊上发表过1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或2篇以上署名为第二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四章水利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第十二条从事水利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具备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水平的能力,并对本专业范围内某业务领域技术较为精通,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主持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用科研项目的经历,具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经历与能力,撰写过水利科研课题立项报告和技术成果报告;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市厅级以上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研究,或主持县级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2)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省部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专项、专题或二级课题的研究;

(3)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市厅级重点科研项目的试验研究;

(4)主持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用科研专题项目研究;

(5)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编写;

(6)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提出新理论;

(7)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水利国际合作项目研究。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并通过相应技术鉴定,被同行专家认定为达到先进水平;

(4)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应用科研专题项目1项以上,并通过评审;

(5)主持完成县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并通过评审;

(6)主要参与编写完成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1项以上,并被部、厅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施行;

(7)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成效显著。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十三条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熟悉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主持小型以上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勘测、设计与咨询项目工作的经历和能力,或承担过大、中型项目专业负责人工作,解决过专业难题,有协调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或作为专业项目负责人,参与中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或主持小型流域规划或区域水利规划;

(2)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大、中型项目专题项目的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或主持小型水利工程的勘测、设计与咨询工作;

(3)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编写;

(4)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提出新理论。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省部级以上勘测、设计、咨询成果奖的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大、中型流域或区域水利规划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流域或区域水利规划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审查合格;

(4)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审查合格;

(5)主持完成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等专题项目3项以上,经审查合格;

(6)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勘测和设计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3项以上,并编写技术咨询报告;

(7)主要参与编写完成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1项以上,并被部、厅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施行;

(8)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或提出新理论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成效显著。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

第十四条从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熟悉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施工程序、工艺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主持小型以上水利工程建设的经历,或承担过大、中型项目专业负责人工作,能解决小型以上工程施工管理、基础处理、土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测量放线等专业技术难题,能协调各工序间的技术工作;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监理,或担任过中型水利工程专项施工建设和监理负责人,或主持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和监理;

(2)主持编制水利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投标文书、监理规划和细则、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等;

(3)作为技术负责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在施工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安全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等工作中妥善协调各业务部门间的关系;

(4)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编写;

(5)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工程质量优良,已通过完工验收,运行正常;

(4)主持编制水利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投标文书、监理规划和细则、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等2项以上,并已实施;

(5)主持招标的工程项目累计中标价达1亿元以上,或主持编制的各类工程造价咨询成果文件累计造价达1亿元以上。

(6)主要参与编写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1项以上,已被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施行;

(7)作为项目主持人或专项工程负责人,在主持完成的工程施工建设中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并科学地组织施工,工程质量优良,按期完工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专业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

第十五条从事水利工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

(一)专业理论知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法律法规,熟悉招标、投标、合同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等。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有为区域水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技术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技术咨询和建议的经历和能力,能协调有关部门间技术工作,解决过关键技术问题;

(2)有指导水利专业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具有下列实践之一:

(1)主持大、中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全面技术工作,或担任重点工程的技术改造、改建、扩建、除险加固、自动化工程等项目负责人,或担任重点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人;

(2)主持重点江河、重点工程的控制运行和调度计划、防汛防台抗旱预案、水情测预报、站网规划、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环境评价报告的编写,水雨情和工情资料收集整编等工作;

(3)主持县级以上防汛防台抗旱、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田水利、农村水电、农村供水、水土保持、水政监察、质量与安全监督等区域水利管理的技术工作。

(4)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调研解决区域水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制订相应工作方案或改革办法;

(5)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水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编写;

(6)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查处重大水事违法案件、重要河湖清障、调解跨区域水事纠纷、重大行政复议应诉;

(7)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

(三)业绩与成果

1.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取得下列成果之一:

(1)市厅级以上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2项以上县级科技奖项的主要获得者,或市厅级以上优秀调研报告奖等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2)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方面国家专利1项以上;

(3)主持完成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报告、专题报告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并被采纳运用;或主持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或主持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验收合格;

(4)主持完成水利工程运行状况的鉴定分析报告1项以上,制定维修、除险加固实施方案,成效显著;

(5)主持编写重点江河、重点工程的水情测预报、防汛防旱调度方案、防洪防台预案、站网规划、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环境评价报告或水雨情和工情资料收集整编等2项以上(主要参与3项以上),经验收合格;

(6)主持完成水行政许可、技术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组织实施方案等技术工作3项以上,成效显著;

(7)主持完成重大水事案件的查处、水事纠纷的调解3项以上,成效显著;

(8)主要参与编写的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章制度等1项以上,被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并施行;或主要参与制订区域水利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工作方案或改革办法等2项以上,被当地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并施行;

(9)主持开发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项目1项以上(主要参与2项以上),成效显著。

2.从事工程师工作期间,撰写以下著作、论文之一:

(1)主编、参编或组编、编审过公开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著或译著(3万字以上);

(2)从事区域水利管理的人员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署名为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从事水利工程生产运行的人员在省、部级公开发行专业报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专业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以上工作业绩、工作成果、论文论著,申报者均应提供相关的、有足够证明力的佐证材料。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评价条件为相应评审委员会对申报者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评审委员会在对申报材料充分审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产生评审结果。

第十七条本评价条件中“水利工程”,包含防洪、防台、排涝、供水、灌溉、水电、水土保持、围垦、环境水利、水运、河口海岸工程等水利相关工程。“区域水利管理”是指承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水利业务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本评价条件中涉及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等均应为任现专业技术职务后取得。

第十九条水利工程各专业必备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

(一)陆地水文专业:水力学、气象学、陆地水文学、地下水文学、水文勘测、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环境水利等;

(二)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专业:工程水文学、水力学、工程力学、运筹学及系统工程、水利技术经济与水利水电规划、水资源规划及利用、灌溉排水、水利工程及水工建筑物等;

(三)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专业:水力学、流体力学、泥沙运动力学、水文学、结构力学、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河流模拟等;

(四)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水文学、水力学、结构力学、上力学、建筑结构、农田水利学、水工建筑物、抽水站、农村水电站、水井排灌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等;

(五)水土保持专业:土壤学、地质学原理、土壤侵蚀原理、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水文及水力学、水土保持林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上保持技术经济学等;

(六)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水轮机和水泵、水力机组调节、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电站自动化等;

(七)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结构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工程水文、工程地质、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等;

(八)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运筹学、电工电子学、建筑材料、结构力学、工程经济学、施工系统分析、水工建筑物、施工机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

第二十条本评价条件中规定的工程项目或科研课题复杂程度和大、中、小型水利工程等级,参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

第二十一条申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申报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行政职务、现专业技术资格、取得时间、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情况)应在本单位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无异义后按规定程序报送;经相应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将由评委会办公室在相应的门户网站上对申报者的姓名、工作单位、现专业技术资格及取得时间等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第二十二条申报参加水利专业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的人员违反有关规定的处理。

(一)申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评审资格,已取得资格证书的,由发证机关收回其相应证书,并从评审次年起3年内不得参加相应资格评审:

1.伪造、变造证件、证明的;

2.提交虚假申报材料的;

3.有违纪违法行为,仍在处理、处罚、处分阶段的;

4.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后曾有严重违反纪律行为而受到处分,在申报材料中未反映的;

5.其他严重违反评审规定的行为。

(二)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年限上延迟申报:

1.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含)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申报。

2.受记过以上处分或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第二十三条本评价条件中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一)“重点江河”是指我省水系干流和主要支流。

(二)“流域规划项目”和“区域规划项目”,可根据其涉及范围和重要复杂程度,认定其相当的型别。如重点江河的流域规划、全省水利发展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均可视为大型项目。

(三)“主要贡献者”是指项目主要研究设计、施工管理者或技术决策并实施者。

(四)“获奖者”是指国家有关机构规定的获奖项目、课题各等级内额定获奖人员(有个人获奖证书),“主要获奖者”是指排名前5位的获奖者。

(五)“主持”和“主持者”是指担任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生产运行单位技术负责人,或大型项目二级管理部门负责人、专项工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

(六)“技术骨干”是指承担项目具体实施工作,独立处理各种常见技术问题的专业人员。

(七)“主要参加者”、“主要技术骨干”、“主要参与”是指项目、课题、工程的分项目、子课题的负责人,或中小型项目的专业负责人、施工建设中型项目副经理、小型项目经理以及主要单项建筑物的主要设计人或施工负责人,或生产运行技术负责人。

(八)“市厅级”指省辖市、省级业务主管部门、部级归口部门对应的市、厅、司(局)级;“县(市)级”包括县本级以及市、厅级业务主管部门,以及县(市)综合管理部门,如发改委、经委、农委(办)等。

(九)“公开发表”是指论文刊登在有国内或国际统一刊号的专业报刊上或论著、译著经出版社正式出版,无正式刊号的内部报刊以及内部铅印、油印资料成果,均不得作为“公开发表”。

(十)“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是指省、部级以上专业学会(协会)或省部以上业务部门主办的公开发行的有正式刊号的刊物;大专或高职以上学校主办的学报视同省、部级以上刊物。

(十一)“佐证材料”是指能提供本人在所完成的业绩成果中地位、作用的书面证明材料。

(十二)“有指导水利专业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工作、学习的经历和能力”是指有实际材料证明经组织安排有明确的指导对象并完成了指导的全过程。如作为单位负责人,处、科室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部门经理等所负责的工作任务中有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工作,可视为有指导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进行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十三)“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是指有关政府部门有明文认定的“重点工程”或“重点项目”。

(十四)实践、业绩成果、论文论著各条件中2项超过50%(含)的可以按5舍6补的原则补算够1项。如业绩与成果中某条规定,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完成省部级项目1项或市、厅级2项以上,若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市、厅级项目1项可计为半条,而在另一条件中,又完成规定条件的一半以上,那么,这2项相加可以视为达到一整项条件。

(十五)本评价条件中所称“以上”均含本级。

(十六)本评价条件中所称的“年”均为周年。

第二十四条本评价条件将申报的水利工程专业划分为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等4个不同的工作性质。一人兼多个专业岗位的,可以自行选择其中一个专业进行申报。专业资格评审时,将综合评价申报人的总体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五条本评价条件中的申报条件、评审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工程师申报论文范文第10篇

本条件适用于全省从事林业、园林及相关专业的科研、设计、生产、技术、咨询、管理等岗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在职林业专业技术人员。

二、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热爱本职工作,积极钻研业务,勇于开拓,努力进取,在工作中不断做出显著成绩。

(三)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五)参加统一组织的中级职称外语考试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或经批准免试者。

(六)按省林业厅、人事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林人[]225号文件)规定,完成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根据继续教育证书认定)。

(七)申报林业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参加中级专业知识水平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

三、学历、资历条件

凡申报林业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学历、资历条件之一:

1.获博士学位,经考核合格者。

2.获硕士学位,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满3年,经考核合格者。

3.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满4年。

4.双专科毕业生申报可按本科对待,但所学专业之一须与现工作岗位对口,时间从取得省教育厅颁发的双专科证明之日起计算。

5.大学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满5年。

6.中专毕业,在本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满15年,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满5年。

四、专业水平和业务实绩

凡申报林业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在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实绩方面须同时具备下列各项条件:

(一)较系统地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并能在实践中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

(二)熟悉本专业技术规程、规范、标准,能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能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工作。

(四)主持或参与林业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工作,或开展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县以上业务部门证明)。

(五)结合本专业实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CN、ISSN刊物或《安徽林业科技》,下同)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不少于2000字)。

五、破格晋升工程师的条件

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条件,担任助理工程师职务满5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工程师任职资格。

1.在任助理工程师期间,获省(部)级四等奖以上或市(厅)级一等奖(主要完成人)。

2.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二篇(须独著)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每篇不少于2000字),并做出显著成绩,在工作中受到县级以上单位的表彰奖励。

3.研究成果在全县(市)予以推广(须有县级以上单位证明),并受到县级以上单位表彰奖励。

六、申报林业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专业水平考试工作,由各市林业主管部门会同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七、本条件从2010年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上一篇:中级工程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专业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