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专业范文

时间:2023-03-01 06:06:49

工程类专业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39-02

一、引言

《工程力学》这门课的教学由我校工学院力学教研室承担,开设专业有环境工程、设施农业、食品工程和工程管理等,其中仅环境工程专业为必修课,其他专业均为选修课,总共56学时。课程体系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客观地说,《工程力学》这门课对非机械类学生,尤其对缺少必要的先修课程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由于这门课理论性强、概念多,教师要讲清讲透问题本质,需要联系众多工程实例来建立概念,通过力学公理、法则及规律,经数学逻辑推理建立得出理论,然后应用于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生产实际中,物体的受力、变形、失效、破坏等现象随处可见;工程设计中,力学分析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农业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对《工程力学》课程不够重视,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学习时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不够;甚至还有学生觉得公式定理太多,理论抽象,不易理解,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兴趣,这样导致学习这门课的效果不佳。经典力学包括工程力学,理论体系严密,逻辑性很强,我们学习《工程力学》,最重要的是学习它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学好力学,对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生产科研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在建设《工程力学》优质课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我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已开设多年,学生反映良好,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建设《工程力学》优质课程,可以作如下概括和总结。首先,凝聚共识,通过对《工程力学》进行改革,把基础公共工程教育和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通过自学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其次,改革着眼于我校农业工程类各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把“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教育思想理念付诸具体实践;第三,力学教学的改革同样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要求,适应国民经济对新时代大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要求,这是我们进行《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我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环境工程、食品工程、设施农业和工程管理等)与力学教研室所在的工学院(机电、能源和自动化类)学生在基本素质、基础知识的掌握等方面,客观上存在一定差距,实验教学要求不一样,教学培养目标不一样,学生今后的去向更是不同。机电、能源和自动化类学生有前修课程如机械制图、大学物理、金工实习、机械原理等知识做基础,在讲授材料力学内容时,学生较容易接受。农业工程类专业学生不同,有些专业学生学过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有些专业甚至连这样的前修课程也没开设,如果不区别对待,采用同样的讲课模式,同样的语速,同样的互动方式,不少学生要即刻消化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就比较困难。因此,在《工程力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入《工程力学》的实例和概念,让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重点突出农业工程类专业实际应用的特色,注重能力的培养,满足并保证教育部提出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针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教师授课的着力点应侧重工程应用和拓宽拓展知识面,培养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编排与创新

针对农业工程类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和教学大纲要求,在课程的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静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基本概念、汇交力系、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任意力系与静力学专题等六章。如果以研究的问题进行重新整合,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部分,即力系的简化与等效替换一部分,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应用一部分。组织教学通常按照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可以很好地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使得力系的合力矩定理以及力的平衡方程的证明与推导等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减轻了学习负担,又提高了效率。实践证明这样编排和讲授学生易于接受,是可行的,可以推广。材料力学部分主要讲授四种基本变形,即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剪切和弯曲;另外还介绍组合变形、应力状态、强度理论和压杆稳定等问题。先讲解基本变形,后介绍组合变形,甚至可以把组合变形安排在应力状态之后讲解。四种基本变形其内力、应力公式是不一样的,但其研究方法和思路其实都是相通的。先作外力分析和内力分析,再作应力分析,建立强度条件及应用,最后作变形分析,建立刚度条件及应用。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对比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课后列一张基本内容一览表,表示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应力、强度及刚度的计算式。这样,学生会加深对各种基本变形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四、多媒体运用与模拟实验

《工程力学》优质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支持。《工程力学》这门课工程背景很强,一些工程实例,如工程结构、机构的动作及机器设备的工作状况可以通过屏幕活灵活现地展现,使学生能够将该课程与实际工程背景联系起来,增加感性认识,理解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新颖有趣,生动形象,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充分展示,尤其充分展现启发式教学的全过程。就拿“静力学基本概念”、“约束与约束力”、“材料在拉伸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这些单元来说,因为抽象概念较多,需要的图形和图片数量较多,以往教师课堂上板书的工作量很大。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消化课程的内容,而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不断在提高。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完全离开黑板粉笔。农业工程类专业开设《工程力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有些时候更能将这一分析思考的过程直接地再现,尤其是在推导力学公式时,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授课教师应根据各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适时采用最恰当的教学形式。引入力学概念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出直观生动形象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分析求解问题时,可借助粉笔黑板逐步展开,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力学的美、逻辑的美。

从当前的教学形式来看,《工程力学》实验课依然是理论课的补充,基本任务是验证定理和公式,所以一般为验证型实验。从实验内容看,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用已经制作好的试件进行加载,测取实验数据。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和讨论工程实际问题,有所收获,但这样的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目前的现状是,由于授课班级较多,软硬件跟不上,把《工程力学》作为必修课的相关专业的学生才能进入实验室,选修课的学生甚至连实验室也进不了。为弥补这一缺憾,教师只能通过多媒体技术演示力学实验过程。目前国内不少大学网上模拟实验做得比较成功,可以有效利用网上资源,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理解。

五、结语

以上就建设《工程力学》优质课程谈了一下个人体会和粗略见解,还有不少模块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比如网上例题、习题的精选、师生互动、网上综合测试等环节都需要我们做深入讨论与研究。总而言之,优质课程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关心。一个体系全新,内容适应新时展要求的《工程力学》优质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是有相当难度的,这项工作既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会只有唯一的“解答”,愿本文能成为农业工程类专业《工程力学》优质课程建设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单辉祖,谢传锋.工程力学[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君.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3,(5).

Teaching Research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DENG Zai-jing,ZHANG Ju-m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characteristics,combined with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system's design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s,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s,use of multimedia and simulation and other aspects.and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as the core,we should have a high culture though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alent throughout the teaching process.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2篇

不容乐观的就业现状与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较差的就业能力,不得不让我们对现有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通过调整与相关资料分析,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训基地不完善,缺乏就业实践平台;第二,缺少经验丰富的专职师资队伍。教师是中职院校教育、培养学生的的实施者。可是我们的中职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大学毕业就直接到学校工作,都是在学校这圈子里,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创业就业的经历有限,要求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很少;第三,传统的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方法与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不够协调。

2提升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途径

2.1通过产学结合,强化与改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

(1)校企共建,实现前厂后校,探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当地建筑工程类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分散式”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把很难操作的大量学生一起集中实训化解成“多点分散式”的实训形式,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切实受到锻炼。

(2)开展岗位教学,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内部建立工种实训场及综合实训场,依据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开展建设。实训环境按照建筑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

2.2深化“2+0.5+0.5”学习与就业相结合模式

强化校外顶岗实习针对建筑行业受气候影响的季节性和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继续深化“2+0.5+0.5”学习与相结合就业模式,即4个学期在校内学习(中间阶段开展校内外生产性实训),0.5个学期根据学生自选方向,在校内进行专业强化实训,0.5个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导师加强指导,安排专业教师分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尝试校企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

2.3实行“三阶段两能力”学用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学用递进“三阶段”内容。第一阶段———基础/工艺实践阶段,以学为主。以基础课程教学实验、材料工艺加工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如专业概论课与参观实习、实验、上机、论文写作、金工实习、测量实习、社会调查等。第二阶段———技术/工序实践阶段,学用结合。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和单项工序过程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生产与管理实习、课程设计/大作业等。第三阶段———工程/项目实践阶段,应用与创新。以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和项目综合设计与组织能力、施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如科技活动周、专题研究、前沿讲座与学术报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2)课内外相结合的“两能力”内容。第一,人文社会实践能力。以思想政治系列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主体,以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与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服务、读书活动、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为辅助。第二,工程技术实践能力。以课内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教育和实践教学为主体,以课内外科技立项、各种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科研和开展科技服务等为辅助。

2.4加强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推进建筑工程类专业“双证书制度”对中职业建筑工程类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将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三个层次。把建筑工程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课程对接,根据职业资格认证(施工员、测量工、材料员、造价员等)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并融入各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并取得建筑工程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工程类专业;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毕业能力;课程体系;ABET

中图分类号 G6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1-0074-06

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①(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 and Technology, ABET)作为美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认证机构,自20世纪60年代末下设不同认证部门分别负责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的评估认证工作。他们分别为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制定不同的认证标准,并以此为依据来对美国数百个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开展评估和认证,以促进美国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质量的提高。ABET将“工程”理解为一种职业,其将经研究、经验和实践所获得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应用于方法的开发中,从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力量为人类服务;而工程技术则是技术领域的一部分,需要运用科学、工程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技术技能来开展工程活动(engineering activities)[1]。为促进美国工程类和技术类专业学位资格实现国际互认,ABET先后于1989年和2001年签署《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成为这两个国际性协议的正式签约会员。如今凡通过ABET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认证的专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国际认可。本文将对美国ABET工程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窥探工程类专业与工程类专业质量标准的差异,以期厘清技术类专业与工程类专业之间的关系,为我国高等技术类专业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ABET工程类与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体系结构比较

ABET工程类和技术类的专业认证标准体系都由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两部分构成。通用标准规定了所有参与认证的专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设备和学校条件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标准则是在通用标准的基础上,依据不同专业群②的特殊性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如2015-2016年ABET分别将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划分为28个工程类专业群③和24个技术类专业群,并对这些不同的专业群制定了相应的专业标准:工程类专业标准对不同专业群所开设的课程和师资队伍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2];而技术类专业标准则对不同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3]。参与认证的专业必须自证其已达到所属专业群的具体要求。

在此基础上,ABET根据学位层次差异对这两类专业认证标准做了进一步区分。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则细分为副学士和学士两个层次。学士层次的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比副学士层次在学生毕业要求这一指标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技术类专业不同,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只针对学士学位及以上层次专业。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不仅针对学士层次的工程类专业制定了相关的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而且还专门针对硕士层次的工程类专业制定了适用于较高水平的通用标准。其要求参与认证硕士层次的专业在达到本科阶段工程类专业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再为本科毕业生增加一学年的学习年限,而且还必须制定和公布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要求,并定期对其进行审核。这类专业必须证明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工程专业领域具备运用硕士水平知识的能力。2014年,ABET董事会建议从学生与课程、专业质量、师资队伍、设备和学校支持等五个方面对工程类硕士层次专业认证标准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4]。可见,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所适用的学位层次要求明显高于技术类专业。据统计,2012-2013年,全美EAC共有2087个可授予学士学位和28个可授予硕士学位的工程类专业参与ABET认证[5]。全美共有278个可授予副学士学位和360个可授予学士学位的技术类专业参与ABET认证[6]。

二、ABET工程类与技术类认证标准具体内容比较

工程类和技术类本科阶段专业的通用认证标准都对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能力等八项指标做出了较为详细明确的要求。其中,在学生、培养目标、持续改进、设施和学校支持这五项指标中,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的通用标准要求大致相同,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毕业要求和课程这两项指标上。

(一)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各专业对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动手能力(behaviors)等作出的规定和描述。而独特的知能结构是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内在基础条件。因此,比较工程类专业与技术类专业在毕业要求这一指标上的差异有助于这两类专业型人才培养的区别。

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有关毕业要求的认证标准都从工程科学知识的运用、实验、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现代工具的使用、个人和团队合作、工程与社会、沟通交流、职业规范和终身学习等方面对学生毕业能力作出了规定和要求,全方位描述了各类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要求相关专业记录学生的毕业要求,说明其毕业要求如何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具体见表1。

工程类和技术类专业也对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不同要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技术类专业明确要求参与认证的专业必须有记录、有效的程序对毕业能力进行定期审核和修订,而工程类专业对这一点则不作要求。可见,技术类专业对学生毕业能力的要求更具时效性,而工程类专业对学生毕业能力的要求更具稳定性。其次,尽管这两大类专业都要求本科阶段的毕业生具备运用工程科学知识、实验、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能力,但对于这些能力所需达到的水平提出了不同要求。如在运用工程科学知识方面,技术类专业对毕业生运用工程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类型进行了明确限定,强调其只限于解决较为具体的工程技术问题,而工程类专业仅强调学生具有运用工程科学知识的能力,对其解决问题的类型和范畴并没有明确界定,可见工程专业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更具开放性。在实验能力方面,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都要求学生具备开展实验能力和分析、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但二者区别在于,前者还要求学生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即按照设定的实验目的和既有的实验条件,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路径,并将实验结果应用于系统、程序、部件的设计和研发中;后者则强调运用实验结果来改进已有系统、程序或部件的实际应用能力。在问题分析方面,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要求学生分析和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前者主要针对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针对一般性工程技术问题。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方面,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都对毕业生的设计能力提出了要求,但前者强调在现实条件下,根据既定需求设计新的系统、部件或程序的能力;而后者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所需的设计能力。在现代工具的使用方面,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都对毕业生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但前者是为了满足工程实践活动需要;而后者则是为了满足一般工程技术活动需要。在个人与团队合作方面,由于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合作,因此这类专业要求毕业生具备跨学科团队合作的能力。技术类专业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但其主要致力于一般性的工程技术活动。在工程与社会方面,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具备现代工程意识,了解工程方案与社会乃至全球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技术类专业则要求学生关注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看,这些能力的差异总是与这两类人才所从事的活动和要解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为了对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的毕业要求进一步区分,有必要对这两类不同专业人才所从事的活动类型和所需解决的问题类型进行甄别。国际工程联盟通过《华盛顿协议》和《悉尼协议》分别对“工程师”和“技术师”这两种不同类型人才所从事的活动和所需解决的问题作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和说明,详见表2。简单地说,工程类专业要求毕业生可以从事复杂工程活动,并具备解决活动中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技术类专业则要求毕业生可以从事一般性的工程技术活动,并具备解决活动中一般性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毕业要求这项指标以能力要求为主,而能力是动机、意向、态度、价值观、策略、素养、自我认识、概念知识等因素的复杂组合。一项复杂的能力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来判断,而必须通过其表现来推断[8]。而且该项指标的陈述用词仍比较笼统。因此,参与认证的相关专业还需要对这些指标进一步细化,将每项毕业要求与可观测、可测量的重要行为联系起来,建立可测量的毕业要求考查标准。

(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区分不同专业的核心指标之一。尽管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认证标准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比如:都未对课程的学分分布和课程内容等作出过多硬性规定,都强调课程体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这一原则,都要求开设数学和基础科学等学科领域的课程等,但由于这两类专业致力于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其课程体系认证标准仍呈现出一些明显差异。

其一,工程类专业对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的要求明显高于技术类专业。工程类专业不仅在通用认证标准中明确要求所有学士学位水平的专业必须提供一整学年的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中大部分专业还对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作出了进一步规定。如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电气/计算机/通信/电信工程等专业都要求为学生提供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微积分为基础的物理、化学等高级课程内容;而技术类专业仅在通用认证标准中要求提供线性代数和三角函数之上水平的数学课程和基础性的物理和自然科学课程。

其二,与工程类专业相比,技术类专业更关注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对于解决技术问题、生产和实现新产品或系统的应用价值,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如技术类专业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必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要求相关专业必须提供与实验相结合的物理或自然科学课程。与之相比,工程类专业更强调数学和科学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其涉及的范围和深度更为宽广和深入,更强调数学和基础科学课程对工程科学知识学习以及工程设计和研发的理论价值。

其三,工程类专业和技术类专业都要求参与认证的专业为进入最后专业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综合性的顶峰体验⑤,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开展项目等形式来整合本科阶段所习得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将专业教育与企业现实工作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但其认证侧重点和要求有所不同。工程类专业的认证标准明确要求为学生提供专业设计方面的综合体验,这种体验是以高级数学、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为基础,其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conceptual design)和开发能力。工程类专业的顶峰体验项目更为复杂,其通常需要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要求学生具备全局观和现代工程意识,在给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并结合相应的工程标准,整合和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原理和工具,根据既定需求来设计和开发一种新的工程系统、部件、程序或技术方案来解决复杂的现实工程问题,以帮助学生从课程学习顺利过渡到真正的工程实践活动之中。基于此,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参与认证专业必须说明该专业是怎样在前期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专业设计顶峰体验以及这种设计顶峰体验通过何种方式将相关的工程标准和各种限制性因素纳入其中予以考虑[9];而技术类专业的综合性体验则是以初级数学、应用性科学和工程知识为基础,其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类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非技术技能来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的能力,以此对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和考察。虽然技术类专业的顶峰体验项目中也会涉及项目设计等环节,但其难度和要求明显低于工程类专业。而且与工程类专业不同,技术类专业认证标准将这种综合性体验项目如何促进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作为重要观测点[10]。

其四,技术类专业将咨询委员会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明确要求参与认证的专业必须组建由毕业生利益息息相关的企业机构代表组成的课程咨询委员会,并利用该委员会对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课程、培养目标进行定期修订,为专业目前和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参与认证的技术类专业必须说明本专业咨询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并提供该委员会参与本专业课程及培养目标审核和修订的相关活动及其凭证。与技术类专业不同,工程类专业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三、启示与借鉴

(一)构建符合技术类专业特点的认证标准,加快我国技术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步伐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学科;独立实践课程;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01

当前不少工科高校都开办了工程类专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着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也设置了一系列与社会应用相关的独立实践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在这些独立实践课程考核中更为有效地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检验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延伸能力、创新能力还缺少针对性的办法,本文尝试构建这样一种评估体系,以提高工程类专业独立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

一、现行工程类专业独立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高校就业考评政策的指引下,工程类专业的实践课程也不可避免地以结业考核为目的,仅强调了设计任务的最终成果是否完成,忽视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效果、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类考核方式的形成与独立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独立实践课程受时间、经费和安全因素限制,难以与项目实际近距离接触。大多数工程类独立实践课程均会结合实际项目给学生下达设计任务,大部分设计对象位于校园外,校方出于安全和经费限制的考虑,往往对这类外出实践活动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学生对设计对象的了解通过书面资料获取,或者通过视频、仿真资料了解,缺少直观认识。

(二)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普遍把其当成作业看待。现有轻过程重结果的考核模式使得更多的学生把实践课程当做普通作业,只需提交上去就能完成考核,从而产生“轻视”实践课程的学习态度。

(三)理论与实践能力均强的“双师”型任课教师缺乏。鉴于工程类专业的应用性较强,承担独立实践课程的教师既需要掌握相关理论课程,又需要对实践环节非常熟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解答学生的疑问,从而提高实践环节的培养质量。

二、工程类专业独立实践课程新型评价体系结构

结合前文分析的现有考核问题,设计出如下图所示的实践课程考核体系,从四个大的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课程,并将成果审查答辩环节引入独立实践课程的考核,从问与答的交流中了解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1-4]。

三、工程类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建议

为了使得上述专业实践课程考核体系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做好以下配套改革:

(一)改革考核理念,扭转教与学观念,提升对实践课程的认识。实践课程的考核应突出其三大目标,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养;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搜集文献、解决问题[4]。三是评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

对照上述目标,交通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考核改革首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环节学生独立思考、搜集文献、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实践课程的考核应从重结果向重过程、重学习效果方面转化。

(二)优化各独立实践课程与相关理论课程的时间安排,为独立实践课程教学提供固定场地和时段,以实现集中辅导与个人引导相结合的灵活教学手段,也有利于中期过程监控。

(三)独立实践课程的考核可以分时段与轮次,建立课程阶段性考查――含教学单元考查、项目任务教学考查、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相结合的全过程考核体系[5-6]。

(四)独立实践课程的任课教师应丰富实践环节教学实例,完善教学手段。

能否运用符合工程行业发展和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提供有针对性、科学的教学实例,是教师能否胜任实践教学的关键。任课教师除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外,还应设法了解工程类学科的课程体系、社会需求或相关应用技术基础,积极参与科技服务社会的咨询任务,在此基础上,搜集教学素材、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交流。

四、小结

本文提出的实践课程评级体系是作者从教多年来的思索和总结,所提出的与实践课程考核配套的教学改革建议涵盖了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四个方面应作出的努力和改变,在各门实践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积极探索具体课程考核的多样化方式和现代化手段,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以使工程类本科专业的课程考核更好地反映时代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浩钰.设计类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06):105-106.

[2]简晓春,叶勇.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5):107-110.

[3]陈棣沭,韩睛.中美大学课程考核方法之比较分析[J].教育与现代化,No.2,2010,(6):91-96。

[4]黄亚红,曹弋.对当前大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No.2,2007,(02):67-68.

[5]邵进,吕浩雪.大学课程考试的功能、形式及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2001(6).

[6]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创新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3):85-87.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材料学”;航空航天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24-03

“工程材料学”是航空主机类专业(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虽然仅有48学时,但承担着为未来的航空工程师构建材料知识体系的重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近年的工作实践,对该课程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研讨。

一、高度重视航空和材料领域发展对“工程材料学”课程教学的影响

材料学既是基础科学,也是应用科学。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解决了很多工程领域的关键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得材料科学成为最活跃的科学领域,材料产业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工程材料学”以物理学、化学等理论为知识基础,系统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着重培养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中提出的对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学”具有较长的开设历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工程类课程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有必要以新的形势为背景反思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航空以众多学科知识、先进研究成果为基础,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多个分系统组成的大系统,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综合设计。现代航空技术一百多年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探索天空,也使得飞行器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劣,工作环境更加严苛。现代飞行器不仅要具有速度快、航程大、载重多等特点,还要满足节能低碳等要求。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诸多难题提供了可能,“一代材料,一代飞机”已成为飞行器发展公认的规律。这对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的材料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飞行器及其主要部件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工作中,要全面认识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才能挖掘材料的潜能,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满足工作需要。面对航空航天迅猛的发展形势,仅了解和掌握已有材料的知识是不够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要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分析材料领域的发展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影响,同时要认真研究具体工作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要求,明确材料发展的需求。在新型飞行器的研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用户对飞行器总体性能的多种要求,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统一的优化。在落实对飞行器性能的要求时可以发现,很多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比如飞机的航程和机动性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为了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需要对飞机进行一体化设计,要及时掌握各种设计方案对飞机主要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对飞机整体结构进行综合优化。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工程师都需要和材料系统密切配合,才能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降低全系统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综合性能。材料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材料科学与技术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发展最快速的学科之一,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工程等主要方向上的发展日新月异,促使“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的不断充实。

“工程材料学”课程要系统讲授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使得学生掌握工程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早期的航空工程结构以自然材料为主,如在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上,木材占47%,普通钢占35%,布占18%。随后,以德国科学家发明具有时效强化功能的硬铝为代表,很多优质金属材料被开发出来,使得大量采用金属材料制造飞机结构成为可能,也使得研究者们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于金属材料的探索。相应地,这一时期“工程材料学”课程内容也以金属材料为主。上世纪70年代以后,复合材料开始在航空领域应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优点使得工程技术人员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航空工程师首先采用复合材料制造舱门、整流罩、安定面等次承力结构,而现在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机翼、机身等部位,向主承力结构过渡。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制造性能被大量应用在复杂曲面构件上。复合材料构件共固化、整体成型工艺能够成型大型整体部件,减少零件、紧固件和模具的数量,降低成本,减少装配,减轻重量。复合材料的用量已成为先进飞行器的重要标志。相应地,复合材料必然要在“工程材料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钛合金的开发和应用使得飞行器具有更好的耐热能力,提高了发动机、蒙皮等结构的性能,有效解决了防热问题。“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及时反映材料科学在提高飞行器性能方面的新应用与新进展。与此同时,其他相关学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得主机专业教学内容大幅度增加,“工程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二、认真分析专业教学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不同要求

“工程材料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是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航空航天主机类专业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该课程对主机类各专业采用同一标准教学。虽然主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有其共性要求,但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差异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工程材料学”课程应该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主机类专业根据航空领域中的分工培养学生,毕业学生的工作要求有所不同,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不一样。就材料方面知识而言,不同专业学生也会有所区别,应按照专业特点纵向划分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要求。不同专业主要服务对象的材料特点是确定课程要求的主要依据。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要全面统筹飞行器产品及各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主要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机外形设计、飞机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机故障诊断及维修等工作,要求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对现代飞行器设计技术的影响,因此要较全面地掌握主要航空材料的性能、制造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轻质高强材料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学习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培养能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飞行器动力的重要部件对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性能要求较高,要求材料和结构具有在高温下长期工作的组织结构稳定性。因此,材料在高温下的行为、性能和分析、选择方法应该是该专业“工程材料学”课程的重点。飞行器制造工程和机械工程等专业要针对现代飞行器工作条件严酷、构造复杂的特点,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实现设计要求,并为飞行器维护提供便利。该专业要求学生理解飞行器各部件的选材要求,掌握材料的制造工艺。飞行器零部件形状复杂,所用材料品种繁多,加工方法多样,工艺要求精细。很多新材料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其制造技术具有新颖性的特征,设计、材料与制造工艺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特点非常明显,这就要求学生在“工程材料学”课程中把材料基础打好,适应工艺和材料不断发展的要求。虽然各专业对“工程材料学”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但课程基础一致。

该课程名称为“工程材料学”,即明确其重点在于将材料科学与技术的成果运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把材料基本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工程材料学”是相关专业材料学科的基本课程,学生要通过该课程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微观和宏观基础知识,学习材料研究、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材料结构与性能等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等技术,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创造条件,为将来从事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等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在明确了各专业对该课程的个性化要求的基础上,更要明确共性要求。“工程材料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材料方面的科学概念,提升材料方面的科学素质,扎实的材料科学与技术知识基础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工程材料学”课程采用“公共知识+方向知识”的模式比较合适,即把教学内容划分为每个专业均要求了解的材料领域知识和根据各个专业特色需要重点介绍的知识两部分,既满足了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需要,又注重了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促进了基础理论和专业应用的融合渗透,较好地满足了材料、设计、制造、维护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增强了跨学科、跨专业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研讨问题的能力。

三、多管齐下建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工程材料学”课程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创新目标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方案,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要求,注重与专业课程体系的融合,注重与工程实践教育的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充分调研与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对课程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要对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内容进行修订,与相关教学环节有效整合,拓展教学活动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加强与后续课程及实践活动的联系,解决学科基础课的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脱节或不衔接等问题。

“工程材料学”在第四学期开设,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在前期开设的课程中,“大学物理”和“航空航天概论”是两门直接相关的课程。“大学物理”提供了学习“工程材料学”的科学基础,认真分析“大学物理”知识点在“工程材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航空航天概论”以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为主线,介绍飞行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如果在“工程材料学”课程讲授之初让学生重新回到机库,从材料发展的角度再次审视航空航天的进步,结合材料学的概念研究飞行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会使得学生对该课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相关专业的后续课程中,有好多课程与“工程材料学”密切相关,如“飞行器总体设计”、“发动机原理”、“先进制造技术”等,如果在“工程材料学”中对有关知识点作简单介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综合分析相关概念,加深理解。在主机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工程训练”是集中式的工程能力培养环节,其教学内容与“工程材料学”密切相关。“工程训练”教学内容以机械制造工艺和方法为主,包括热处理、铸造、锻造、焊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钳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塑性成型等,每一种制造工艺和方法都与工程材料密切相关。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材料是加工对象,对材料的性能等的介绍很简单,学生的认识较浅。如果在“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加工工艺和方法对材料作较深入的介绍,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不同材料加工工艺和方法的适应性,可以促进学生把材料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工程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分析研究实际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表现来认识材料的性能,通过感性认识来体会材料变化的规律,把深奥的材料科学理论知识和生动形象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强化了工程训练效果,还能让学生把材料的知识学活,留下更深刻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航空航天主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是重要的综合学习环节。课程设计任务一般是完成一项涉及本专业一门或多门主要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性的设计工作,通过一系列设计图纸、技术方案等文件体现工作成果。很多主机类专业的课程设计涉及材料的选用、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按照教学计划,“工程材料学”先行开设。因此,在相关课程设计中,有目的地提出材料问题,引导学生在更广的范围里选材,在更加深入的层面上分析材料性能,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材料科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材料知识转化为初步的工作能力,克服课程知识的碎片化倾向。

四、结语

航空航天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该领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学是航空航天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材料学”要按照现代大工程观的要求组织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培养质量。航空航天领域和材料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工程材料学”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科领域的发展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按照理论实践结合、突出工程应用的要求构建知识体系。在教学工作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深入研究材料学的基本要求和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公共知识+方向知识”的“工程材料学”课程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统筹考虑专业教学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以及课程设计、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以“工程材料学”课程为中心,注重课程的纵向推进和知识的横向联系,不断加深对材料学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多角度研究分析、跨专业交流合作、多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张校,姚可夫.工程材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风云.工程材料及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少刚,郑勇,汪涛.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M].国防科技出版社,2016.

[4]闫康平.工程材料[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于永泗,齐民.机械工程材料[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Discussion on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urse Teaching for Aeronautic Majors

WANG Tao,ZHOU Ke-yin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Jiangsu 210016,China)

Abstract: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y key roles in aeronautic and astronautic fields.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urse is the main path for students form aeronautic majors to learn knowledge of material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outstanding aerospace engineers training plan,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quirements of material knowledge for different aeronautic majors in order to explore a way to improving the educating effect without increasing total class hours.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6篇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地质》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张永杰(1981-),男,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研究,(E-mail)。

摘要: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地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根据长沙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非地质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调研结果,从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校外实践教学经费不足、校外实践教学场地偏少与实践教学师生比例过低等4个方面分析了高校非地质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课时安排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实践、实际工程讨论式教学方法、结合工程实践开展实验与校外实践教学方法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为相关课程讲授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4104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如何在有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内增强学生对众多地质名词和工程地质现象的理解与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通过课堂、室内试验与校外实习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各种真实的地质现象与工程地质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工程地质实践教学由室内实验与校外实习两部分组成,近年有学者提出应从课堂教学、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三方面进行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本文对非地质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并总结了实践教学工作的相关经验,旨在促进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参与性以及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

一、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践教学管理松散,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1]。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践教学课时不足

长沙理工大学非地质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学计划为32个校内讲授课时(含4个室内实验课时)与1周校外实习;中南大学非地质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为32个校内教学学时和1周校外实习学时,其中校内32个学时安排了2个学时的矿物岩石标本观察描述、2个学时的电视录像教学和2个学时的地质图阅读作业讲评;湖南大学工程地质课程仅设置32个讲授课时,其中包含4个室内实验课时,但从2013年开始增加16个课时的班级讨论,未设置校外实习课时。通过上述比较可知,3所学校工程地质课程的总学分相同,但安排有所侧重,湖南大学缺少校外实习课时,而长沙理工大学与中南大学则缺少讨论课时,应进行相应调整。

(二)校外实践教学经费不足

受学校办学经费限制,实践教学环节经费相对不足。目前校外实习经费标准最高是每人每周100元,对于两个教学班60~70名学生而言,上述费用仅够1周校外实习的包车费和现场讲解协调费,且实习场地只能位于长沙附近,便于当天往返;若到距离较远的场地,即便老师与学生自己解决住宿、饮食,交通费也会远远超出预算费用。这种情况下老师只能带领学生在长沙市附近的几个固定实习点进行工程地质基本理论实习,与公路、水利、隧道等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仅根据具体建设情况临时安排。实习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习的有效开展。

(三)校外实践教学场地偏少

实习场地是工程地质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根据场地或工程建设的时效性,实习场地可分为2类:一类是固定的实习场地,其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出现较大地形、地貌或地质情况变化,一般位于公园、旅游景区或废弃矿区内,适合工程地质基础理论实践教学,如长沙的岳麓山、石燕湖等,但该类场地较分散,实习费力耗时,并且实践内容有限;另一类是临时性实习场地,实践内容随工程建设进度而发生变化,如湘江综合枢纽工程、长湘高速公路、南湖路越江隧道等,适合工程性实践教学,但其时效性较强,并非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具有这一实习条件。

(四)实践教学师生比例过低

工程地质课程每个教学班一般包含2~3个行政班,由1名老师授课,校外实践教学时往往由该老师带队,此时师生比达到1∶60~1∶90,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负责联系车辆、实习场地和安全等后勤管理工作,又要指导学生实践并进行相关讲解,工作量与责任大,实践教学难度较大,实践教学效果十分有限。若按照行政班单独进行实践教学则费用太高,且学校现有师资力量难以满足要求。

二、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为培养非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工程地质实践能力,提供实践教学质量,针对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总结相关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教学经历,从教学课时安排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实践、实际工程讨论教学、结合工程实践开展实验与校外实践教学方法等5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教学课时安排调整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张永杰,等非地质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工程地质课程教学经验,并参考中南大学与湖南大学的课程安排,对校内32个学时的讲授内容与时间进行调整。课堂讲授安排20个学时,重点讲解工程地质基础理论,如岩石、地质构造、风化与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以及岩体结构与稳定性分析;课程内容讨论安排10个学时,结合典型工程实例对常见不良地质现象与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地貌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和工程地质勘探等相关内容进行课堂讨论;矿物岩石标本观察安排2个学时,通过讲解与观察了解矿物与岩石相关特性。与之前相比,减少了理论讲授,增加了针对具体工程问题的课堂讨论。这样调整课时有利于教师将部分工程实践性较强的知识讲授得更清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增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二)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实践

在讲解工程地质名词时多配置图片,特别是实际工程图片,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也便于记忆,因为图片给人的印象远大于文字。对基本原理或机理的阐述也应多采用动画与简短视频,并结合典型图片,加深印象,增强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2]。上述方法既可将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工程实际进行生动讲解,又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三)实际工程讨论式教学方法

首先,结合教学内容、往届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难易程度以及工程地质实习计划安排,选取典型工程进行讨论式教学。典型工程的选择应能体现教学的关键知识点,讨论内容尽量不与校外实习内容重复;应提早确定各工程实例的讨论主题、要求与考核计分方式,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一般10人一组,并提前1周将实物照片、视频以及相关地质勘察、设计与施工等资料分发给各组学生,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各组派代表在课堂上对相关图纸、方法与原理进行讲解。各组之间相互评分,同时注意区别各组内不同学生分数的层次性,一般分为3个等级,以此作为学生平时考核成绩。通过上述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找出答案,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3]。

(四)结合工程实践开展实验

非地质类专业工程地质课程的室内试验主要是进行岩石矿物标本观察。如何在仅有的2个课时内高质量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增强观察印象是实验课成败的关键。一方面,应合理安排试验时间,可在理论知识讲解后即安排学生实验,这样可加深印象,提高实习效果[4];另一方面,应合理划分实验的时间段,将90分钟的实验时间划分为20分钟、30分钟与40分钟3个阶段。前20分钟由学生自由观察各类标本、模型,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对各样本有个总体认识;中间30分钟由教师结合学生提问,对典型、常见的样本进行详细讲解;最后40分钟用PPT播放讲解与样本对应的工程实例照片,并要求学生完成部分样本特征的描述,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五)校外实践教学方法

工程地质课程重在实践,通过实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如何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关键是组织好校外工程地质实习。具体可从实习场地选择、实习方式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对校外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1选择实习场地

根据工程地质课程内容和实习要求,将实习场地分为固定基地与工程性临时基地两类。固定基地应尽量包含工程地质基础理论的相关内容,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地层出露齐全,构造形迹丰富,工程地质现象集中,河谷地貌明显,周边工程能体现所处位置的工程地质特征。如长沙理工大学近年来将岳麓山、南郊公园湘江岸坡、丁字湾采石场、石燕湖地质公园、跳马石灰岩采石场、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等确定为工程地质实习固定基地,它们基本涵盖了工程地质基础理论的相关内容,且与课堂工程讨论教学内容也不重复。

工程性临时基地应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周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选择,以体现相应专业的工程特性与针对性。如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可选择长沙周边施工的三环线高速公路、长湘高速公路以及市政道路等;岩土隧道工程专业可选择长沙市正在施工的地铁项目与基坑工程等;水利工程专业可选择正在施工的湘江综合枢纽工程等。

2调整实习方式

实习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启发式教学。对于岩层产状、断层类型、褶皱类型以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内容,可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进行相应量测,指导老师仅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做总结分析,避免每到一个实习场地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

对于每一天的实习内容,应在结束前安排0.5~1个小时的讨论环节。由部分同学对当天实习内容作简单实结,指导老师可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现场讨论解答,加深学生对实习内容的理解。

在工程性实习场地,指导老师还可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工程项目的概况、设计、施工情况和地质条件,以及他们对现场地质与工程关系的认知和项目开展中的经验教训,然后再组织学生参观工程现场。

此外,应争取做到20~30个学生配备1名实习指导老师,确保教学实习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3完善考核方法

校外工程地质实践教学考核成绩应从出勤情况、现场表现、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与实习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重在考核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以及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对未参加实习或实习报告大部分内容雷同等不同情况的学生要给予准确评定,体现成绩的层次性[5]。总之,考核方法应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践能力。

三、结语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工程地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工作中应给予充分重视。笔者根据相关调研结果,对提高工程地质实践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如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的调整,课堂讲解与实际工程的结合,提高实习过程中师生的比例,在实践教学中精心组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从反馈的结果来看教学改革效果良好,学生到课率在95%以上,学习积极性较高,特别是讨论实践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当然,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叶斌,陈永贵. 中日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4):60-64.

[2]王哲,陈东瑞,张勇.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125-127.

[3]程建军,王海娟. 水利类本科专业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3):98-100.

[4]肖武权.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92-93.

[5]陈永贵,王桂尧,黄生文等. 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104-107.

Prac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geology course for nongeolog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ZHANG Yongjie, WANG Guiyao, LIU Longwu, CHEN Jieji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P. R. China)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 with engineering geological theori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urse was investigated for nongeolog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of three universities in Hunan province. Then four problems were present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urse, including shortage of practical teaching class time, lack of outside practical teaching funds, shortage of outside practical teaching place and low ratio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ive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were suggested, which were arranging reasonable teaching time, combining teaching contents with the practice, adopting practical engineering discussion in teaching, combining experiments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using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工电子;雨课堂;EWB;Multisim;双创;混合式教学;专创融合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山东工商学院面向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1],校内开设本课程的专业包括工业工程、安全工程、物业管理、工程管理等。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学内容涉及电工电子的各个领域(电路、数电、模电、电机拖动等[2]),信息量大、知识面广。而学生理工基础薄弱,有些专业的学生连大学物理课程都没有修过,仅有的物理知识局限在初中、高中水平,学起来事倍功半。各专业需求不同,工业工程专业本课程的理论学时为72,实验学时为16;安全工程专业本课程理论学时为48,实验学时为8;工程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对于本课程的课时选择也有差别,教学实施过程复杂。受学时和教学惯性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将逐渐下降,如多处知识点搞不清楚后往往会丧失学习的信心。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偏少、形式单一,缺乏学生创新的土壤,缺少差异化的实验内容。学校的实验室设备较少,试验台是固定好的实验板,只能做固定的实验,学生通过插拔连接线获得参与感。学生缺少新鲜感和创新的余地,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同行交流和走访调查发现,以上几个问题在其他高校中也非常普遍[3-8]。在建设“新工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课程团队从案例引导式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虚实结合的实验环境、结合“双创”的课外实践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案例引导式教学法

部分学生理工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欠缺,教学从实例出发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案例是天然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结合点,能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合理。案例引导式教学法将学习内容模块化,适合不同学时的班级选用。案例引导式教学法分为三个步骤:案例导入、理论教学、案例分析。首先是案例导入:教师团队对电工电子内容进行整理,分为电路、电机、模电、数电四大模块,每个模块设计若干案例。在讲授课程内容之前,教师给学生该案例的描述和相关的知识点列表,明确课程资源和案例考查内容,学生根据知识点索引有针对性地学习课程内容、查阅资料、思考案例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探索性解决。其次是理论教学:课堂上对案例呈现的相关知识点展开讲解。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采用多媒体辅助。经验表明,通过动画讲解抽象的电学理论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最后是案例分析:该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前期所学知识和课堂授课内容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分析学生的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总结理论知识在案例中的应用情况。比如在二极管整流模块教学中,可以引入手机充电器的案例来讲解。手机是学生最常见的电器设备,通常能够引起他们足够的兴趣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半波整流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的效率、变压器的原理、电容滤波电路的作用、二极管的应用,巩固电容、电阻、电源、正弦交流电路等电路知识。在电机拖动部分,可引入教室里的电风扇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三相异步交流电机的原理、定子线圈的缠绕、电机拖动的机械特性曲线和电器控制电路。案例引导式教学法把知识点模块化,使得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掌握,更贴近实际应用,使得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不再充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仅依靠课上时间很难把所有的内容模块讲透彻。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前期结合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课程建立SPOC课程,后期依靠学校搭建的平台,建立线上课程资源。教师可自行录制专业视频,每节视频时长为15~20分钟,讲解模块化知识点。平台不仅可以视频、PPT、作业,还有在线上论坛发表话题和评论的功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上课之前,教师提前给学生学习内容通知,学生在空闲时间提前学习相关的视频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来到课堂。在课堂上教师有比较高的灵活度,可以着重讲解重点和难点,也可以发起关于知识点的讨论,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就对课程保持了高度热情。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限制,有效利用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让学生远离游戏,提高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的效果不一样,掌握程度相差较大,在课堂上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容易造成班级学习两极分化。这反而让教师的工作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教师不但要正常线下备课,还要把握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应变,更好地掌控课堂。因为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可把学生分组,按照团队组织的形式查找资料、相互讨论,最后由团队轮流派代表发表分析结果。团队的形式能够让队员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实践证明,运用该方法后学生积极性显著提高,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都被激发出来,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都得到大大提升,小组之间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帮助的学习风气。基础课程通常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作业来巩固。我们要求每个团队选出代表讲解习题,教师在旁监督,要求讲解思路清晰、板书详细、结果正确。同时,其他团队成员在下面要随时应对来自同学们和教师的质疑,最后将板书结果拍摄下来,整理成电子参考资料供大家参考。这样的教学过程严肃、活泼、紧张、有趣,受到学生的欢迎。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团队利用雨课堂的相关软件在课堂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利用随机点名的功能让学生回答问题,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利用弹幕功能让学生发表感想,以达到“共情”的效果。教师在后台不仅能清晰地看到学生的到课情况,还可以统计学生答题的数据。手机不再是上课的障碍,而是成为得心应手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后,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到课率、听课及参与情况、作业及实践情况、个人考试成绩。其中到课率及听课情况占10%,团队表现占30%,考试成绩占60%。从开课到结课,学生每节课的表现都能在考核结果中体现出来,基本上实现了全过程考核。从中还可以看到,团队考核占据相当重要的比例。在全过程团队考核的方式下,学生很少有偷懒、抄袭的情况,基本上都能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虚实结合的实验环境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较多、跨度较大,实验分布在不同的实验室,如电路、模电、数电、电机拖动实验室等。课程大部分的经典实验都可以在实验室完成,如基尔霍夫定律验证、戴维南定理和有源二端网络研究、单管放大电路、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等。这类经典实验有成熟的设备和教材,有实验教师专门指导,学生通过这些实验能快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操作和基本理论。但是该类实验设备比较单一,实验类型基本上是固定的,大部分的实验学生通过接插电路即可完成,除非改动设备,否则学生很难对实验进行创新。为弥补以上不足,课题组利用EWB、Multisim[9]、Pro⁃teus[10]等一系列软件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室,根据课程内容编制仿真教材、积累案例[11-12]。仿真实验一般是基于传统实验的拓展和创新,趣味性和挑战性更强。学生可利用仿真软件和教程完成所选实验线路的搭建、仪器仪表的选择,得出仿真结果。这样,学生既熟悉了仿真软件,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可以节省实验时间,缓解了学校实验室压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效果相当好。虚拟仿真实验与传统实验室相辅相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详见表1、图1、图2.

四、结合“双创”的课外实践

教育部鼓励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13-15]。团中央和教育部组织了“互联网+”“挑战杯”等面向大学生的大型赛事。山东工商学院建立了创新实验室,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和各类科技协会,为学生参赛提供一系列软硬件设施和便利条件,推进专业+创新、专业+创业两大类专创融合的进程,详见图3。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涌现出许多创意并急于验证。有的学生有一些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在课余,教师可指导学生购买元器件,通过组装、焊接、创新实现自己的想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录制趣味视频及教程,引导他们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学习。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传播方式普及的电工电子小知识,虽然不及电类专业有深度,却能受到更多非电类专业学生的欢迎。科技协会组织学生参加比赛,通过每年纳新,形成以老带新的模式,逐渐具备“造血”功能。电工与电子技术任课教师在公开课和学生测评中都获得了广泛称赞。图3学生课外实践活动

五、结语

本文通过多轮教学改革的探索,分别在案例式引导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虚实结合的实验环境以及结合“双创”的课外实践四个方面总结了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改革的经验,全方位地阐述了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切实良好的应用效果,对非电类专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具有借鉴意义。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完成了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30余项,带领学生参加了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证明该教学方法确实是行之有效。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学分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15-01

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大多是以面向施工一线技术岗位就业为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施工一线技术岗位则要求建筑工程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及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当前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则都以培养学生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零距离对接为最终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就成为所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及全部任务。

根据现有的教学体系和各自实训条件,各个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都会根据本专业开设课程所对应的岗位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用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并不是每个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考核都落到了实处。有相当一部分都将实践教学最终培养目标未能完全实现,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流于形式,致使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目标不能实现。

当然,这样的现状并不是说明各高职院校要求不够严格,也不是说某位教师责任性不强,究其根源,主要是没有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考核制度。要培养与施工一线技术岗位能力需求零距离对接的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则必须根据现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现有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现有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多数以男生为主。这些学生,被高职院校录取时,高考成绩一般都只是高出各高职学院录取分数线10分到30分。因此,他们的理论学习基础以及理论学习方法都不是十分出色,并且,学习自觉性和自律能力均相对较弱。相反,这样的学生,其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却十分浓厚。这样的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如果没有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及标准,他们则会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作业为目标,对于个人技能的熟练掌握就会放松,更有甚者在实践教学期间放松自我约束,逃课、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

现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高职院校都是以学年制进行教学,每学期开设相应专业课程,每门课程大多都设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学内容。理论课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实践课程则由相应的专业课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予以考核。最终,根据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平时表现、实践考核成绩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本门课程是否合格。这样的考核体系,对于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要求的高职学生而言,则显得有些欠缺。

针对这样的学情,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到导向教学法,即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操作―检验校正―总结评价五步实施实践教学。例如:在理论教学部分完成信息收集的主要部分,留有一定的课外信息要求学生自主收集;在实训前夕,应使用一定的学时制定实训计划。在初期,学生应在教师的参与下制定计划,到后期学生掌握此工作流程并具有了相对独立制定计划的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独立制定计划,然后交老师审查;确定计划无误后,做出决定进行实际操作;检验校正时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参与,互相检查;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评价,让学生清楚此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进而为下一此实训积累经验。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工作能力,为学生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针对现有教学体制改革,首先应该明确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学生综合考评中予以凸显。并且和理论笔试考核相同,设置相应的补考、清考环节。其次,打破原有的课程总体学分制的束缚,将原有的课程学分一分为二,理论考核合格取得理论学习学分,实践技能考核合格取得实践学习学分。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考核以30%―40%的比例,分解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当中去,从学生理论学习成绩和实践学习成绩中体现。最后,实践教学考核应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及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这样,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练习就会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目标也能落到实处,从而完成既定的人才技能培养目标,实现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教学认为,当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应用性人才。第二,深入国家大、中型建筑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等企业,对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对就业岗位进行分析,当然也不可忽视有市场优势的小型企业,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岗位,围绕能力培养把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块。第三,注重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双证制”,加强职业能力考核。在加大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实践教学体系中引入“双证制”,即在获取文化素质证书(含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的前提下,学生毕业前还应获取土建施工员、土建造价员、材料员、质检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和钢筋工、混凝土工、抹灰工建筑技能上岗证书。为毕业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并且在较短时间内能够顶岗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福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9-40.

[2] 陈曦萌.“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沿革及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1-14.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交通类专业 卓越工程师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raining Approach of Excellence

Engineer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ZHONG Yongqiang, ZHU Yanru

(Transportation College,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ively implement of “Excellence Engineer Plan” of Education Ministr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new training approach of excellent engineers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in the new situation.In the paper, the training approach of excellence engineer is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corporate training program development ,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reform , training international, strengthening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of students, actively guide and coordinate by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aspects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training of excellent engineers of 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Key wordstransportation specialty; excellent engineers; training approach

0 引言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为此,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计划实施期限从2010年到2020年,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1 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途径

“十二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和攻坚时期,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运输服务保障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两型”行业建设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更好的服务“十二五”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交通类专业应着力从下面几个方面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途径。

1.1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包括重构交通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增设综合性跨学科的工程类课程;应重视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不同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技能培训以获得国家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如:施工员、试验检测员、造价员、注册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1.2 制定企业培养方案,重视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卓越计划”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是关键所在,包括培养标准,计划(课程实践环节在企业如何安排实施,工程条件等),企业实训成为了“必修课”。为避免培养只会“纸上谈兵”的工程师,应与大型交通行业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着力创新机制,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让交通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过程之中,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程需求。例如采用“3年在校学习+1年企业学习”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交通行业企业学习阶段应尽量遵循企业认知教育专业技能实训生产任务实习毕业设计成果汇报展示的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卓越人才。企业学习阶段可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分别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授与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工程师担任导师,实行联合指导,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计划的学生,必须保证在企业实训的时间;而参与计划的教师,其考核方式也做了改革,鼓励在职教师到企业亲历工程实践,了解企业需求。

1.3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包括基于工程实际问题的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参与式(模拟学术会议、模拟招投标、PPT 演讲竞赛等)、研究性学习等。另外,可以充分利(下转第16页)(上接第11页)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多种互动交流和学习活动(如远程专家讲座等),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由此将学习过程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究―创造”,达到由学会到会学、乐学、创造性地学习。

1.4 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推动基于工程问题的学习、基于工程项目的学习、基于工程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充分利用地方创新资源和科研项目,深度融入国家或省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园区的建设,组织学生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创新实践。例如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我校与多家业内企业合作,建立了校级校外实习联合培养基地,逐步在企业设立一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让学生在企业一线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同时,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5 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协调

政府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卓越计划”给予支持:

(1)与教育部门、行业学协会、企业、高校共同构建交通类专业“卓越计划”组织管理体系;(2)研究制定交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为“卓越计划”培养提供依据;(3)选择部分通过交通类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参加“卓越计划”的试点;(4)鼓励道路交通企业、勘察设计机构及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卓越计划”。

1.6 交通类人才培养国际化

首先应制定中国工程人才培养通用质量标准,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可与国外同类型学校交通学科的工程教育对比差距,力争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的高起点;积极建设国际合作平台,与高水平大学、企业和中学建立人才选拔培养的合作机制,比如我校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间的合作办学,就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行动之一。

2 结语

实现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卓越计划”,需要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和政府携手合作,更需要建立健全工程教育的一整套体系。“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对于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傅越千,楼建明.电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的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22(4):67-71.

[2]陈金陵,梁桥.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10.6(11):35-39.

[3]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4-5.

工程类专业范文第10篇

针对土木类专业部分青年教师工程素养低的问题,阐述了工程素养的内涵,概述了青年教师群体工作的现状,从

>>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有效专业素养提升的策略 智能网联背景下汽车类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策略研究 影视类专业青年教师培养浅谈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措施研究 浅析热动专业青年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提升高职软件技术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策略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析 试论青年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策略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策略 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护理专业青年教师的选拔与培养策略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土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与探索 “卓越计划”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青年教师的自我提升 现代教育技术下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校本培训模式研究 助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7-30.

[3] 樊小杰.系统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育机制[N].光明日报,2014-12-02.

[4]张俊平,禹奇才,童华炜等.教师素质提升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育,2011(12): 21-23.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 李国强.我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现状与若干问题[R].第十二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大会报告,2014,上海.

[7]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8] 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N].人民日报 ,2010-07-09.

[9]樊一阳,易静怡.《华盛顿协议》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 2014(8):45-49.

[10]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 1-3.

[11]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R].邓小平文选[M].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 28(4):116-119.

[13]禹奇才,张俊平,张灵,等.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地方重点建设高校培养目标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42-43.

[14]张俊平,禹奇才,童华炜,等.突出大工程观 彰显应用特色――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5):31-33.

[15]焦楚杰,张俊平,禹奇才,等.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类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C]∥2013第三届高等教育理工类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哈尔滨,2013.935-938.

上一篇:用户管理范文 下一篇:电工电子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