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疫情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9 18:33:35

个人疫情报告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1篇

方法:收集我院临床门诊、住院部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医技科有关传染病检查记录,并依据SPSS13.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差异比对以P

结果:发现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在具体工作中笔者发现,因登记人员个人原因,致使漏报、错报和迟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可靠性与时效性。

结论:经过我院全体传染病登报人员的共同努力,以每月培训、考核和审查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报告质量,提高了报告可靠性与时效性。

关键词:疫情报告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48-02

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及及时性,是确保疫情报告质量的关键内容。基层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是我国疫情管控的基础工作 ,它是区域性疫情管控的分项工程,其报告质量直接关系着区域疫情控制及预防成效[1]。

1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问题

1.1数据填写不齐全:某些疫情报告记录人员在工作时存在漏填现象,其中漏填内容包括患者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发病机制、就诊时间、性别和年龄等,因患者

身份数据填写缺失,使得疫情报告记录很难全面反映出患者的真实情况,不利于今后诊疗工作的开展。

1.2填写报告时字迹不规范:某些疫情报告记录人员在填写报告时字迹潦草,很多字迹都难以辨认,给网报工作和核查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1.3报告提交不及时:某些疫情报告管理人员缺乏法规意识,在提高报告时不认真,经常出现漏报或迟报现象。

1.4分类病例时的工作失误:在临床诊治和实验诊断时出现工作失误。

1.5交接问题: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疫情报卡机制,从而使个别报告卡遗失,又因某些报告卡的填写字迹不规范等原因限制,使得保卡工作未能及时进行。

2问题解决对策

2.1建立健全报告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首先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报告管理机构,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管理系统。笔者建议,应明确各级报告管理人员的责任,认真落实管理体制,并应派专人不定期审核全员的疫情报告,如果在审核时发现问题,要么就地找相关人员问询,要么找上机机构协商解决,这样有助于提升报告管控水平。

2.2强化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全面强化报告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疫情报告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和依据[2],因此,医院应对报告管理人员进行多次法制教育,应对新就业的医生开展岗前培训,学习《传染病防治法》,使其全面了解疫情报告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新就业医生对疫情报告工作的认识,从而使其准确的、及时的上报疫情报告,提高报卡的时效性与可靠性[3]。

2.3全面提高医疗人员的责任心。近年来我国国民经历了多次传染病威胁,因近年来传染病事故的频发,给疫情报告管理人员以较大启示。如传染病扩散于医院,而医院又没有传染病患者的个人信息,那么就无法及时有效的控制疾病,从而也就无法有效保障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确保门诊病人登记信息的完善性十分重要,医务人员必须提高责任心与法制意识,认真做好病人登记工作,将病人的详细信息标注清晰,及时上报传染病报告卡,网罗人员录入才有时效,才能准确找到传染病感染者。

2.4保证疫情报告填写的质量。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疫情报告监测机制,严格要求各报告管控人员及时检测报告质量,如检测人员发现有字迹不清或漏项报告,应及时提醒报告填写人完善报告内容,直到报告填写符合要求为止。

2.5健全健全工作绩效机制。工作的动力源于按劳分配,如医院没有建立健全工作绩效机制,没有将工作效果体现在奖金分配和人员升迁上,就很难使员工养成勤勉工作的习惯,因此,笔者建议,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将疫情报告填写工作和薪酬发放联系起来,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其整改落实,并应严格执行管理和考核机制,在抽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漏填或缺项问题,应扣除相应分数,以此约束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管控报告质量。

2.6建立联网机制。要想更好的控制住疫情,医院就必须在疫情扩散前将感染者信息及时、快速的传递出去,因此,笔者建议各医院应建立健全联网数据库,并且每所医院的各个科室也应建立网络互联,从而将医院局域网与国家互联网有机结合到一起,这样做便于快速传递疫情讯息,有助于提高疫情管控能力[4]。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联网机制也有利于疫情管控信息,如一旦发生疫情,医院可以迅速做出反应。

3讨论

医院应切实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建设,并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软硬件设施,临床、医技、疫情报告人员应通力合作,强化责任、危机意识,确保疫情报告能够及时、准确的反应出患者病情。并应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查对工作,将疫情报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找出来,通过扣分考核和完善培训机制等措施,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提高网报的时效性,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从而真正解决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的弊病,全面提高疫情报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30

[2]云南省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技术指南(试行)[M].昆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3-18

[3]衍涛.造应传染病的发展新形势建设传染病医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 14(3) : 131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2篇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

学校校长为我校疫情报告管理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老师为责任报告人,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学校教职工如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职业中毒事件的。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四、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中心学校疫情报告人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1、晨检、午检、晚检应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委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记录上。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预防。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3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动物疫情是指动物疫病发生、发展的情况。

第三条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内的动物疫情报告工作。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公布动物疫情。未经授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布动物疫情。

第四条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辖区内动物疫情报告工作。

第五条动物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县、地、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建立四级疫情报告系统。

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全国布设的动物疫情测报点(简称“国家测报点”)直接向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报告。

兽医法规

第六条动物疫情报告实行快报、月报和年报制度。

(一)快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快报:

1、发生一类或者疑似一类动物疫病;

2、二类、三类或者其他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

3、新发现的动物疫情;

4、已经消灭又发生的动物疫病。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家测报点确认发现上述动物疫情后,应在24小时之内快报至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应在12小时内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二)月报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辖区内当月发生的动物疫情,于下一个月5日前将疫情报告地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地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每月10日前,报告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于每月15日前报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将汇总分析结果于每月20日前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三)年报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每年应将辖区内上一年的动物疫情在1月10日前报告地(市)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地(市)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1月20日前报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1月30日前报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将汇总分析结果于2月10日前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第七条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家测报点在快报、月报、年报动物疫情时,必须同时报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家测报点报告疫情时,须同时报告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抄送农业部动物检疫所进行分析研究。

第八条疫情报告以报表形式上报。需要文字说明的,要同时报告文字材料。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统一制定动物疫情快报、月报、年报报表。

第九条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和从事动物防疫科研、教学、诊疗及进出境动物检疫等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本单位疫情统计、登记制度,并定期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第十条对在动物疫情报告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瞒报、谎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引起重大动物疫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80-02

传染病的疫情报告,是发现传染病疫情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医院传染病疫情监测是公共卫生监测的内容之一,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的基础,是在临床工作中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的基本方法。针对我院2013年1月份我院传染病疫情及梅毒与丙肝疫情报告情况,如何及时、有效、准确地反映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疫情,保证监测质量,使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1月份各科室门诊、住院部报告法定传染病9种,共计309例。接触传染病占:44.66%;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24.59%;呼吸道传染病占5.83%;肠道传染病占:1.62%;报告病例较多的病种为手足口病138例、乙肝43例、肺结核21例。梅毒与丙肝疫情监测漏报严重,梅毒疫情:应报76例,实报11例,漏报65例,报告率仅为14.47%;丙肝疫情:应报12例,实报3例,报告率仅为25%。根据疫情报告登记完整率、报告率、漏报率公式对资料进行分析。2013年1月份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表

2疫情严重漏报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2.1疫情监测质量与管理。疫情管理人员对疫情的监测限于回顾性调查,未主动收集每天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进行审核,未进行仔细查对。各科室的质控医生未尽职尽责负责检查、督导本科室的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的管理。

2.2医务人员对监测的认识问题。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和横断面的调查需要临床医生的参与,而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监测认识不够,缺乏对相关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基本知识,导致出现漏报和疫情报告单漏项等问题。

2.3监测中的伦理问题。监测中存在着医患问题及伦理问题,及即要保证患者具有信息权与知情权,又要保证患者的有利与无伤原则,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如此就会导致有些患者不愿告知其真实的个人情况,导致漏报,漏项等情况的发生。

3管理对策

3.1医院监测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相关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基础。医院疫情监测需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需把疫情的监测做到认真、细致、无差错。传染病的报告率应该达到100%,即:报告率=传染病报告数/查出病人数×100%;登记完整率=登记完整数/检查数×100%;传染病的报告准确率应达到100%,即:报告准确率=传染病报告准确数/查卡数×100%;传染病的报告及时率应达到100%,即:报告及时率=传染病报告及时数/查卡数×100%;漏报率=1-报告率。

3.2医院监测系统可主动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医院有完善的传染病管理组织机构及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领导小组,但仍然会有漏报等情况发生,在于被动监测次于主动监测,常规报告属于被动监测,质量较差,采用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可减少漏报和误差,提高监测效率。

3.3疫情管理人员、临床医生及相关检验人员积极参加传染病疫情相关知识培训。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要求做好培训记录;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第37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等;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并设置相应奖罚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规定知晓率应达到80%,即 :知晓率=准确回答人数/考核人数×100%

3.4监测中注重伦理问题同时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任何强加于研究对象而又不告知其事实及可能结果,都违背了知情同意原则。在监测中应注意对研究对象的隐私保密,一切从监测对象的健康和利益出发,这样既避免了对隐私的侵犯,又保证了所获信息的可靠性。

4结论

对综合医院的传染病监测管理需要长期,系统的管理与监测机制,且需要各科室各部门积极主动,工作认真细致严谨,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院感染,准确有效执行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监测,保证综合医疗质量,进一步保障病人就医、住院质量。参考文献

[1]刘小玉,白秀军,谢景霞,张泽斌.医院感染监测中存在的缺陷及对策.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2)

[2]王爱华,刘宏斌.二级综合医院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对策.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8)(733-734)

[3]罗世杏.对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体会.中华医学与健康,2006.11(42-42)

[4]曾光,刘德辉.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检查的方法和内容.疾病监测,1993.5(11-2928)

[5]韦平新.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调查研究.中国卫生法制,1995.4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因素

学校为一个人口密集区域,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具有较严重的危险性。但学校疫情防治具有相对滞后性,会影响传染病情的控制处理[1]。如何有效缩短疫情报告时间,是有效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方法。本文重点分析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高疫情防治效果。

1 临床资料

抽样选取某地4所院校出现的5例疫情(分别为甲乙丙丁4所学校),对学校疫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5例疫情为细菌性痢疾,其中2例为福氏1a型,3例为福氏2b型。同时由相同调查人员对现场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个体诊所有关人员、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学校以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结果

2.1疫情发现者以及发现时间 疫情发现时间,从快到慢分别为专职校医、卫生院临床医生、教师以及乡防保医生,病情发现时间为甲校(5d)、乙校(8d)、丙校(11d)、丁校(15d),见表1。

2.2就诊地点与就诊时间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疫情发现较早的甲乙两所学校的就诊人数为23、55例,但有52.2%、52.7% 患者在同一地点接受治疗;而病情发现较晚的丙丁两组患者,就诊人数为80、120例主要集中在个体诊所中,表明影响疫情治疗效果的是就诊地点。其中甲校疫情发现时间明显早于乙校,表明集中于校医室更容易发现疫情。

3 讨论

传染病是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主要为微生物,少数为寄生虫。在对传染病进行防治时,防疫部门应制定明确的疫情报告,并针对具体传染病的传播,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2]。在发现疫情后应及时向防疫部门报告,将其称为法定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以及易感人群。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断裂,即可切断传染病传播。学校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场所,一旦出现传染疫情,会迅速传播蔓延,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同时严重疫情还会导致教学秩序混乱,导致不能正常授课。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其具有相对独立性以及社会性,这与学校的传染疫情密切相关[3]。本文选择4所一般情况相同的发生疫情的学校,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因素进行分析。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本次研究中学生疫情的发现,其中发现快慢学校分别为甲校(5d)、乙校(8d)、丙校(11d)、丁校(15d),发现病情人员从早到晚分别为专职校医、卫生院临床医生、教师以及乡防保医生,集中于校医室更容易发现疫情。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应建议学生实施寄宿制,同时建议学生在看病就诊时,以校医为主。若在1d内发现相同病例异常增多,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疾病。同时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诊断治疗水平,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控疫情的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任务.试论中小学校区传染病疫情的防控举措[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707-708.

[2]宋奇,宋文.如何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3(3):785-786.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6篇

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大部分地区发生了散发病例,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儿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遏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在周边县市发病多,疫情处于包围的严峻形势下,我县采取了有效措施,积极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发病率控制在11.6/10万以下,列全市最低,现报道如下。

1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方法

1.1政府主导、领导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手足口病传播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极易在短时间内造成流行,特别是农村由于人口多。卫生条件复杂等因素,对防控工作十分不利,因此,县、乡政府加强了领导,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具体负责领导防控工作,建立医疗、疾控专业防控队伍,研究制定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拨专款购置了防控物资,县政府多次召开乡镇长会议,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加强了督导检查,落实了承包责任制,与各单位各村街签订了责任书,做到了信息畅通、分工明确、具体到人,使整个防控工作有组织有领导,为遏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1.2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病知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由政府组织发动,卫生、宣传、新闻、教育等部门密切协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单、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大了宣传力度,疾控员和村医生采取上门宣传、面对面宣传和学校课堂宣传教育,认真讲解手足口病危害、防控意义、防控方法等,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争取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号召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个人卫生,加强环境整治,防止病从口入,防控知识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医疗机构的有关科室医生及疾控机构人员进行手足口病防制、诊断、治疗等知识的培训,重点做好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发现、诊治能力和疾控人员的防控水平。

1.3加强疫情监测,提高疫情报告灵敏度 县、乡、村三级医疗和疾控机构加强了手足口病的疫情监测和及时报告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疫情人员加强了对网上疫情的浏览,及时发现本地和外地报告的我县患者并快速通知所在乡镇的防保站。直报单位一旦发现疫情及时进行报告,无疫情时向疾控中心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加强了与教育部门的配合,认真落实托幼机构和小学学生晨检制度,及时发现病例,并在发现病例后立即动员家长对患儿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加强了学校及托幼机构的爱国卫生活动、疫情报告管理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1.4快速进入现场,有效控制疫情续发对发现和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及时进行核实。采取外堵输入内控蔓延的办法,第一时间内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消毒处理,指导病家处理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餐饮具消毒、不外出、不走亲访友等方法和知识,同时加强追踪性调查,查找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疑似和确诊病例所接触过的玩具衣物等物品,病人所到过的场所及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对患者进行严格隔离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续发病例的发生。

1.5加强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全力做好患者的诊治工作医疗机构强化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实行了预检分诊制度,设立了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和隔离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儿科、皮肤科、医院产房、儿科病房严格消毒,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医源性传播。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史,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临床诊断和规范治疗,努力防止死亡病例的发生。

2 体会

2.1普及群众的防病知识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复杂,预防控制比较困难,只有广泛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实行群防群治才能够实现防控目标。开展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掌握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怎么传播、怎样预防、怎样控制等知识效果十分明显,调动群众的防制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身保护能力,对手足口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提高疫情报告的灵敏性严格疫情管理,坚持疫情报告制度。提高县、乡、村疫情报告人员的责任心,发现疫情及早报告,及早采取措施,对控制手足口病疫情十分重要。从“非典”以来建立起来的疫情报告网络系统,组织健全,报告规范,能够准确及时地提供疫情信息,为制定防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传染病防制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3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和蔓延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县、乡、村疾控网络体系职能,重点突出“早和快”措施,对发现的每一例手足口病疫情。疾控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到达现场,及早隔离患者,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和防控知识宣传,做到了处理彻底、指导到位,消除了传播机会,最大限度地控制二代病人的发生。实现了预防控制的目标要求。

2.4防控医院交叉感染医院是医疗救治机构。患者、陪护人员、医务人员等人流相对集中密集,不可避免地可能发生传染病相互传播的机会。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并能严格执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设立发热疱疹专室和专用病房,实行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度。严格分诊及时隔离消毒,加强对患者陪人、医务人员预防知识宣传指导是我县控制手足口病在医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1人口流动性大给防控手足口病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外出打工、经商等人员增多,人口流动性加大,对传染病的控制、追踪和疫情控制带来一定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建议从提高居民自我防病意识人手。加大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规范个人卫生行为,提高卫生防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爱护个人和他人的健康,患病及时就诊、主动隔离、主动报告,配合疾控部门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3.2接诊医生填足口病报告卡时项目不全、不详细,给防控工作增加难度

医疗机构个别临床医生接诊确诊后,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项目不全,特别是患者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情况不详细(也有是患者故意隐瞒真实姓名和现住址造成的),给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增加难度。建议临床医生增强责任心,详细询问患者有关信息,如实全面地填写报告卡,为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控制疫情提供可靠信息。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7篇

一、紧急动员,立即开展我镇家禽生产大普查

各村立即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家禽生产情况及规模养禽场、散养户开展普查。普查内容:1、目前家禽存栏量。2、禽流感疫苗注射量。3、没有注射禽流感疫苗家禽量。4、注射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卡发放情况。5、家禽疫情情况。6、养禽户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明白纸发放情况。各村包点点长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各村务必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如有失误,各村点长、村委会主任负全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零报告制度。

各村务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按镇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要求,各村委会主任为疫情监测员和报告员,有无疫情均在每日10时前报镇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镇防指一接到疫情报告就立即上报县防指,并立即派人到现场诊断开展扑疫工作。如延误报告,各村点长、村委会主任负全责。

三、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强制免疫工作。

我镇第一批禽流感疫苗注射后,按县防指要求,近期将开展第二批禽流感疫苗注射工作。第二批禽流感疫苗注射工作由镇政府组织实施。各村委会和动物防疫员具体操作,务必做到所有家禽一只不漏,免疫率100%。如有漏防,一旦发生疫情各村点长、村委会主任负全责。

四、家禽圈养制度

各村务必做好家禽圈养制度宣传,一律不许散养。镇将组织督查组,发现有散养家禽,一律视为染疫,就地予以扑杀。

五、各部门密切协作,各司其职

畜牧部门认真开展疫情鉴别、免疫接种、疫情监测及家禽检疫工作;工商部门切实加强对违法经营畜禽及其产品执法力度。对未检疫家禽坚决不予上市,每日确保对家禽市场消毒,坚决关闭活禽宰杀摊点;财政部门确保疫情防控所需费用;*部门协助工商、畜牧部门对家禽市场监督及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优先运送控制扑灭疫情人员及防疫物质调运;卫生部门负责人禽流感的预防、监测和控制,严防禽流感在人群中传播,并做好疫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广播、电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正面宣传工作,宣传防控科学知识,增强广大群众防范意识,消除恐慌心理,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以上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信息共享。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以法追究其责任。

六、严格执行疫情制度

各村应大力宣传疫情报告制度即由村疫情报告员向镇防指报告。镇防指向县防指报告,一级一级上报,不得超级上报,如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按正常疫情报告程序上报或向外疫情情况,将按扰乱社会治安论处。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动物 疫情 监控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242-01

一、前言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动物疫病频发,诸如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给畜牧业经济和群众的生命安全都造成了较大的干扰。更有某些病毒变异在人群中传播,导致疫情失控。因此必须建立起严密的动物疫情监控体系,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二、中国动物疫情难以监控的主要原因

1.病源多为多来入侵

有些养殖户引进动物时,缺乏计划,过于盲目,从疫情高发区进行了引进,导致病源随之进入本地的动物群,造成疫情的出现。例如,在20世纪最后几年的上海,华东某些地区犬类出现了伪狂犬病以及呼吸障碍综合征疫情,上海某些农场在未经检疫处理的情况下从该地区引进了大量犬类,导致后来上海爆发了这类疫病,其根源在于防疫意识不足。

2.防疫观念淡薄

规模化养殖场消毒、驱虫、灭鼠工作流于形式伪狂犬病等通过呼吸道传播,动物舍内通风和消毒不彻底,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动物附红细胞体通过注射过患病动物污染的针头连续使用或蚊虫、螨虫的叮咬传播疫病。鼠类是伪狂犬等病毒的宿主,其在动物场内污染饲料和迁徙,机械的携带和传播疫病。

3.病原的多重感染多

近两年动物病以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要流行形式,动物病的发生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所致,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而造成的。据笔者调查80% 的发病动物只都是两种或两以上疫病混合感染,且70%以上发病动物只都是以病毒病为主,病毒病又以动物瘟、动物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为主。

三、动物疫情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1.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淡薄

在农村,养殖户知识水平不高,对动物防疫基本常识及严重后果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动物疫病。自家饲养的动物感染疫病,不主动治疗,动物死亡后也不懂得科学处理。农民淡薄的动物防疫意识,很多时候是重大动物疫病出现的主要原因。

2.散养动物感染疫病不及时报告甚至不报告

养殖户家庭散养的动物,缺乏必要的防疫计划。在农村,多数为散养,数量最多的也不过十几只或者几十只。如果出现重大动物疫情,动物死因不名,养殖户损失不大,养殖户们不会主动报告,也不请兽医诊治。

3.养殖户擅自处理可能染疫的动物

农民散养动物已染疫,但未经检查、诊治或报告;部分农民由于卫生意识相对较差,为了减少自身损失,养殖户有的甚至直接宰杀并食用异常死亡的动物。还有的农户位于受威胁区,认为接种疫苗后的动物肉尸毒性更强,处于自己能食用到可口的动物肉品的动机,对家养动物故意隐藏,拒绝接种疫苗。

四、建立动物疫情监控体系的具体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力度。监测的重点地区是畜禽场、交易市场以及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地区,对这些地区要强化措施,着重检测,从而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疫情动态。还要加大力度排大动物疫情隐患,出台制度保证疫情报告和疫情核查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使疫情隐患被彻底消除。

2.强化检疫监管力度。活禽交易市场要定期休市,要制度完善消毒制度,动物及动物产品无论是屠宰、经营环节还是运输、储藏环节,都要进行监督检查。生猪规模化养殖场,要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不断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的力度,对出售、收购病死畜禽,屠宰、加工感染疫情动物的不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绝不手软。

3.疫情报告制度化。对疫情报告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要出台措施保证执行效果,充分发挥各级疫情报告网络的作用,发挥村级疫情报告观察员的特长,出现疫情及时发现并上报。由于缓报、瞒报疫情,导致疫情扩散蔓延的单位和个人,都要按照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如何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的建议

1.报告要及时。前提是各级要制定一个细化的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特别是针对县市区级的主管单位,要明确规定所在区域内,一定时间内,动物发病、死亡达到多少头(只),必须作为疫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而且要做到明确分类,还要降低下限设置的值,防治零星的散发性的疫情被遗漏。还要强化处罚措施,加大对谎报、迟报单位和人员的处理力度。

2.有报必核查。第一,无论疫情报告的来源是正式渠道还是非正式渠道,各级的主管单位都必须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核实检查,要对核查的结果切实负起责任,绝不能、敷衍塞责。核实检查的结果必须及时对上级部门、对有关群众、对报告人进行回复。第二,如果疫情的报告人是疫情监控部门,上级单位也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核实检查。

3.疫情当定性。所谓定性,指的是对发现的疫情的病源进行判断,尽快得出结论。疫情出现后,要进行样本采集并及时送检,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定发生的是什么疫情,或者至少要排除某种疫情,只有这样疫情处置才有科学依据。

4.处置讲规范。重大动物疫情的处置,除了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外,最主要的就是扑杀病畜(禽)了。一是启动应急预案必须有专家建议意见,二是划定疫点、疫区必须有专家意见,三是确定扑杀范围必须有专家意见。

六、结束语

建立动物疫情监控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在全面掌握动物疫情动态信息的前提下,增强动物疫情预测能力,设置预警级别,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才能确保及时、有效的处理动物疫情。此外,要注意预警的及时调整和接触,还要注意疫情信息的公布,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疫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黎永锋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吉林农业-2011年7期

[2]黄诚 关于当前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 中国动物检疫-2012年8期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9篇

为严防手足口病在我区的蔓延,确保全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把疾病防治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区疾控中心整合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开展防治工作。先后成立了以中心安秀海主任为组长、各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各业务科长为成员的区疾控中心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加强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要求疫情报告人员要准确、及时报告疫情,为迅速有效开展防控手足口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月7日,疾控中心组织召开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中心全体中层干部及手足口病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中心领导在会上传达了全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调了我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要作为“第二次非典”来抓,人人都要牢固树立紧迫感和政治敏感性,忠于职守,履行职责,竭尽全力把防控工作做好。

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局对手足口病的防控要求,结合**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区疾控中心不断强化落实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加大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力度。一是与教育部门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了对辖区托幼机构、小学等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宣传和防控指导。二是实行工作关口前移,深入医疗机构主动开展疫情搜索,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指导医疗机构提高疫情报告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三是重新调整充实了中心手足口病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四是认真落实《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报告渠道畅通,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五是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按程序进行报告、分析和处理。六是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和分析,发现异常升高、病例呈聚集性分布等情况,及时核实并向区卫生局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七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上报的所有疑似病例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做到只要有病例出现,决不漏掉一人。只要哪里有疫情出现,工作人员一定要出现在哪里。

当前是传染病的高发时期,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主要抓好防控宣传“五进”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课堂、进重点公共场所、进家庭)。区疾控中心不断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广泛深入社区、村居、农户、课堂,通过发放宣传明白纸、组织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培训和防治知识宣传,实行工作关口前移,全面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一、加强应急健康教育培训。5月7、8日,与区教委配合,对辖区托幼机构负责人及中小学校分管领导和卫生老师进行了手足口防治知识培训,现场发放手足口病宣传材料、洗手6步法等宣传资料6000余份,加强了对辖区学校、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的宣传教育力度,督导加强对儿童的晨检、午检制度。印刷了“手足口病个人防治措施”宣传页近70000份,由中心安秀海主任及分管副主任兵分三路,分头将防控手足口病宣传材料送到辖区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辖区各医疗卫生机构。二、加强重点区域宣传。针对农村流动人口较多、生活卫生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冒雨到十六里河农村进行了防控手足口病知识宣传,工作人员走街串巷,深入家庭、商店、摊点,利用喇叭宣讲、现场讲解及发放材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加强了对农民工及流动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及小街小巷等的宣传教育,着力培养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重视个人饮食卫生,不断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让群众知道病毒EV71主要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环境卫生差、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只要做好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就能有效预防,从而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三、加强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监测点的培训。5月13日,组织召开了市中区手足口病暨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会议,辖区各医疗机构的分管领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51个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的工作人员80余人参加了会议。邀请了**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盖中涛、**市疾控中心徐淑慧所长等专家前来授课,主要讲授了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及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疫情报告和管理等。这次会议不仅是一次明确各部门职责和相互配合协调的会议,而且是一次师资培训,要求参会人员回去后,要对本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层层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个个精通。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全力以赴投入防控工作,切实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不发生疫情暴发,确保不发生死亡病例。在防治措施上,贯彻“四早、四严”方针: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救治,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严格流程、严格纪律。与其它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实现工作联动。

个人疫情报告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5-74-0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承担了所辖街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预防及协助疾控部门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等工作。近年来一些新发传染病如SARS、甲型H1N1流感、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等均易在社区传播,因此加强社区传染病管理成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传染病管理人员偏少,且大多兼职,要做好社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从2003年我国为有效应对SARS而实施了一系列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措施以来,我们按要求不断强化管理,健全网络,完善制度,基本杜绝了传染病疫情的漏报、迟报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在此简单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1 构建防控平台。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1.1完善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制定了《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培训制度》、《疫情报告资料使用和保存》及《疫情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流程》等相关规定,将疫情报告管理、登记、核对与自查、奖惩制度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细化为具体的工作要求,发放到中心各临床诊室和辖区社会医疗机构,要求相关制度张贴上墙,医务人员必须熟记填报要求如报告病种、程序、方式、时限等内容。

1.2健全传染病防控组织网络

组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为组长的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监测报告、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疫点消毒及后勤保障等职能小组,其成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会医疗机构的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共同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及处置。

1.3建立应急反应机制

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立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门诊常年实行预检分诊,腹泻病门诊、发热门诊按规定配备相应的急救、消毒、防护药械及物品。

2开展宣传培训。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

2.1强化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重点传染病防治专题培训,增强大家特别是临床医生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疫情上报意识。每年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处置模拟演练,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突发疫情快速反应能力。对新调入或聘用的医务人员,及时安排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专题培训。

2.2做好社区宣传指导

积极配合社区居委会利用黑板报、宣传单、健康咨询及讲座等形式在社区、学校、托幼机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等处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及干预的知识宣传和指导,提高社区居民对传染病危害及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有效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效果。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从而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扩散。

3疫情规范处置.有效防控相关传染病

3.1监测信息规范上报

要求辖区所有社会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卫生室等)的医务人员认真执行疫情报告管理制度,门诊日志登记项目齐全,发现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按规定做好登记,填全传染病卡片必填项目,文字要工整、清晰,临床诊断明确、合理,并及时上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防保科有传染病总登记簿,配备疫情报告专用电脑,收卡后疫情上报人员要逐项审核报告卡,与填卡人一同补全漏项、更正逻辑错误等,完成登记、网络直报、卡片编号并归档保存。工作人员在登记、收卡、查对、签收和上报的各个环节要认真负责,保证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如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等)达到标准。为防止个别患者取回检查报告单后因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复诊而导致的传染病迟报现象,要求检验科和放射科医生在查出传染病阳性结果时按《随时反馈制度》的规定以最快方式通报接诊医生,做好反馈记录。临床医生报卡时在《收卡登记本》上登记,并由防保科报卡人员确认签名,防止在出现传染病漏报或缓报时双方互相推诿责任,达到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的目的。

3.2传染病疫情及时处置

疫情报告管理人员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上查询或临床医生上报等途径获得本辖区的新发传染病病人信息,如需疫情处置的要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疫点消毒,追踪调查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力争不出现传染病扩散或二代病人。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暴发疫情时,要及时上报分管领导和疾控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小分队赶赴现场共同参与落实相应的处置措施。

4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4.1加强日常工作监管

每月月初由分管领导牵头组织人员认真检查门诊日志及病房、检验科、放射科、防保科等处各类登记本,上网核对传染病报告卡,抽查流调、疫点消毒及预防记录,并通过上门调查或电话随访来检查工作完成质量,认真做好疫情报告自查记录。每季召开社区传染病管理工作会议,通报辖区近期的季度疫情分析及汇总材料,讨论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合理协调解决,对下阶段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4.2落实奖惩措施

上一篇:动物疫情报告范文 下一篇:思想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