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0 02:04:16

歌德名言范文第1篇

一、激之以趣

1.故事激趣。强烈的好奇心是初中学生的共同特征,他们反感教师的空洞说教。如教学《晏子使楚》时,有位教师用歌德的故事导入:“在我们开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德国著名的大文学家歌德的故事。一次,歌德和一位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赶紧让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你们知道歌德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回答)可见巧妙的语言能让人转败为胜,由被动走向主动。今天,我们来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请大家仔细品味晏子过人的智慧、犀利的语言。”听完这个故事导入,学生也对课文中晏子的故事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种积极的情绪必将促使学生对本文展开积极而深入的学习,从而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2.悬念引趣。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堂伊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叫三声夸克》这篇文章时,首先拿出一个盒子,让学生猜里面是什么,在学生众说纷纭中教师打开盒子,结果里面还是个盒子,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很想知道里面究竟是什么。在这种积极探究的情绪中展开课堂学习,课堂教学的效率明显提高。

二、动之以情

1.图片动情。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考虑到对于在小镇中生活的大部分学生来说,根本就没见过紫藤萝,必定会影响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于是,我在上课前首先展示了一组各种角度拍摄的紫藤萝花图片。当那深深浅浅的紫,那美丽的充满生命力的藤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时,他们在震撼的同时也真正明白了何以叫“紫藤萝瀑布”。这样的导入既促使学生带着对紫藤萝浓烈的喜爱之情去探究文本,也为更完满地达成本课目标作了一个铺垫。

2.音乐融情。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美好情感。在教学《父母的心》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韩红演唱的《天亮了》,同时满含深情地讲述了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当著名歌手韩红饱含深情的歌声在耳畔响起时,师生们的心都被深深打动了,大家都沉浸在一种被伟大的父母之爱感动却又被淡淡的忧伤所感染的复杂的情绪之中。这就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顺畅地进入川端康成的充满“浓浓的爱,淡淡的忧伤”的作品《父母的心》中。

三、晓之以理

1.名言明理。青少年对名人都极为崇拜,名人在他们的心目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光环效应。教师若能恰到好处地利用这种心理,根据授课的主旨,选择针对性较强的名人名言作为导入语,可以产生使人惊警、扣人心弦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以荷兰画家凡·高的名言“情感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导入,学生齐读名言后,教师深情叙述:“同学们,我们从凡·高的这句名言中可以读出一个‘情’字。确实,亲情、友情、爱情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三大情感,拥有了它们,人间便充满了温暖。特别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是人们的第一情。”学生带着对凡·高名言的思索进入课堂学习,也对本课的主旨有了初步的了解。

2.释题悟理。在文章的题目上做文章,以释题来导入新课,开门见山,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或掌握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例如教学《幼时记趣》这课时,有位教师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幼”是什么意思?(生答“小”)教师引导:这种翻译方法叫“换”,就是把文言字词换成同义的现代汉语;“时”怎么翻译?(生答“时候”)教师引导:这种翻译方法叫“增”,因为古汉语常用单音节字,而现代汉语常用双音节字,所以有许多文言字词可以用组词的方法增加一个字来进行解释;“记”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翻译成“记录”,那“趣”呢?(生答“有趣”)教师引导:那两个字连起来就是“记录有趣”,讲得通吗?学生立即纠正应该是“有趣的事情”,教师及时解释,这是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词类活用。通过这段导入,学生带着能学好文言文的自信,带着初步掌握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愉快地踏上了文言文学习的旅程。

歌德名言范文第2篇

空寂大漠,驼铃阵阵,因为跋涉的心热爱远方的绿洲;辽阔长天,雄鹰点点,因为飞翔的心热爱蔚蓝的苍穹;苍茫大海,帆影幢幢,因为远航的心热爱彼岸的港口。因为有了热爱,所以才有如许伟大的壮举。

一方黑板,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写春秋。若不是因为热爱中华文化,叶嘉莹教授怎么会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并辛勤地将其传授给莘莘学子?因为热爱,虽已90岁高龄的她仍坚持上课,乐此不疲地传播着中华文化。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啊!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因为热爱而毕生致力于伟大的事业并作出卓越的贡献。

古希腊哲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热爱科学,专心致力于数学问题的研究,甚至当罗马士兵闯入他的住宅时,他仍视而不见,在地上画图研究几何问题,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让我画完这张图”。正是因为热爱,他在数学、力学等多个领域都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程开甲,一生情定核裂变,为了急需的原子能研究,八年间他两次改变专业,后调进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因为热爱,他在短时间内召开了几百次任务会,提出具体研制要求,最终研制出1000多台测试仪器;因为热爱,他不顾核辐射危险,亲自进入地下爆心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第一手资料;因为热爱,他潜心研究,开创了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新领域,为国防科技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就像独立的音符离不开乐谱整齐的五线谱,就像海底的深鱼依恋大海的怀抱,就像干渴的旅人渴望绿洲中柔和的清水。因为热爱,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壮举!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我们要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去创造属于自己美好的明天!

【亮点寻踪】

引用名言,彰显文采。文章开篇引用歌德的话,短小而精悍;三个排比句颇有气势,形象展示了“热爱”的美好愿景。结尾部分,再次运用排比句形象地阐释了热爱与事业的关系,富于气势,并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收束全文,回应题旨。首尾名言的引用,彰显了作者的文化积淀与文采。

论据充实,论证有力。文章引入材料中叶嘉莹的事例,进而引出因为对事业的热爱,才能作出伟大的贡献这一论点,然后为了论证这一论点,作者又列举了阿基米德、程开甲的事例,论据典型充实,论证严密有力。

【技法提炼】

歌德名言范文第3篇

1.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

——[汉]陆 贾

2.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

——[明]吴承恩

3.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清]金 缨

4.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 迅

5.不会宽容别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俄国]屠格涅夫

6.人本该是有良心的,就连最残酷的心也会有宽恕他人的短暂、美好的记忆。

——[捷克]塞弗尔特

7.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

——[美国]弗罗斯特

8.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

——[美国]阿诺德

9.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 ——[荷兰]斯宾诺莎

10.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法国]雨 果

【经典素材】

佛家禅语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突然看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道有出家人违反寺规越墙出去溜跶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象听到老禅师此番话后,小和尚当时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小和尚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歌德的宽容

著名诗人歌德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时常抨击他文章的人,这个人当着歌德的面出言不逊,乱说一气,并且挡道不让。歌德微微一笑,闪在一边,并不做任何辩解。旁人看了很生气,劝歌德要反唇相讥。歌德笑着说:“我若和他一样,岂不也成了疯子?”歌德的做法就是一种智慧,“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对于疯子没必要和他理论。在宽容的智慧下,它会使自私者无地自容,它会让高尚者的心灵更清澈,让卑鄙者的灵魂更龌龊。

李斯特义收学员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解释说,她之所以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让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经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第二天,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肚量宽宏

歌德名言范文第4篇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年)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代表作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等。他是德国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欧洲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歌德的伟大成就离不开父亲对他的培养。在歌德四岁时,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并培养他的演讲才能。父亲常常找来很多朋友,就像开会一样,坐在一间大屋子里,前面放一把椅子,然后把歌德抱到椅子上,让他在大家面前练习演讲。开始时,歌德有些胆怯,说话结结巴巴,缺乏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歌德的口齿开始变得伶俐起来,他经常因为语言生动和感情充沛而得到大家的喝彩,这时,父亲总会在旁为小歌德鼓掌。善于放大孩子优点的父亲使歌德变得更加自信。歌德五六岁时,父亲常常带他到外地去旅游。每到一个地方,父亲就给他讲解有关当地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等。第二次再来这个地方的时候,父亲就让歌德把上一次听到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这些有趣的旅游,开阔了歌德的眼界,也培养了他对历史、地理的热爱。在父亲的悉心培养下,歌德从小就对自然科学、文学、音乐和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养成了刻苦读书、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为日后成为世界大文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朋友的称谓

古人云:“同门(师)日朋,同志日友。”就是说在一起读书的叫朋,有共同的理想、志向和抱负的叫友。古代有许多不同的称谓表示各种朋友关系。

竹马之交:小时候就结交的朋友。竹马是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这里代指儿童。郭沫若的话剧《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场:“他和蔡文姬是竹马之交,他们是太亲密了。”

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朋友。《诗经》中把儿童的发髻称作“角”,后来人们习惯称童年时代为“总角”。《晋书・何劭传》:“劭字敬祖,少与武有总角之好。”

布衣之交: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贫贱之交:贫困微贱时结交的朋友。《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尔汝之交: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朋友。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世说新语・言语》:“(祢衡)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

莫逆之交:志同道合、心意相投的朋友。《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忘年之交:年龄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南史・何逊传》:“(何逊)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赞,因结忘年交。”

刎颈之交:哪怕死也不变心的朋友。《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君子之交:品行高尚者之间结成的朋友。《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牢外名人妙语拾趣

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演讲或交际中,往往口出妙语,或风趣隽永,或一语双关,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国家的新闻记者问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请问,中国最近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的?是导弹吗?”对于这个涉及国防机密的问题,并没有以“无可奉告”顶回去,而是风趣自然地用双手在空中做了一个动作,然后带着几分俏皮地说:“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一句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这句精彩的答语,收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效果:一是礼貌地回绝了涉及国防机密的提问;二是暗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对付外来侵略。

1920年,加里宁在一次会议上作报告。当时,有些农民对工农联盟的重要性不甚理解,向加里这样质问:“什么对办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对此,加里宁提高嗓音反问道:“那么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左腿还是右腿?”农民们听了以后欢呼起来,掌声经久不息。加里宁的一句话,既恰当地反映了工农联盟的本质,又以左右腿同等重要作比,不易让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

泥瓦匠出身的德国前国防部长舒尔茨先生,学历虽然不高,但却留下不少名言,在德国几乎无人不晓。在他担任国防部长时,有记者调侃地问:“部长先生,做国防部长与做泥瓦匠,两者有什么共同性?”舒尔茨轻松地回答:“两者都必须站在高处而头不晕。”做泥瓦匠居高不晕才能干好活,做政治家也要高瞻远瞩、头脑冷静、不忘乎所以,才能控制时局。舒尔茨先生一语双关,语意中肯,不仅巧妙地利用自己低微的出身,于调侃之间道出为人做事之真谛,使人感到做泥瓦匠和做政治家同样不易,还讽刺了那些以出身评价人的价值的世俗陈腐观念。

曹雪芹应对

传说清朝时,北京香山四王府村只有两眼水井,一眼在街中心,一眼在财主张伯元家后花园里。张伯元依仗权势,硬是把街中心的井给填了,人们要吃水只能到他家里去挑。他在井旁放了一个瓦罐,谁要挑水就得投进一个铜钱,村民们恨透了他。于是张伯元就写了一个上联:

丙丁壬癸何为水火

张伯元扬言:只要有人对出下联,他就认输,不再收水钱。曹雪芹得知后,心想,这有何难。他叫人拿来纸笔,挥笔写道:

甲乙庚辛什么东西

歌德名言范文第5篇

在17世纪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培根刚从外面回到家里,就脱去外衣,急急忙忙去院子里抱回一大堆雪。亲自动手把雪满满地塞进死鸡的体内。他想好好观察一下雪的保鲜作用究竟如何,想知道冷却在保存尸体方面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可是他过于兴奋也过于疏忽厂,他在这次实验中受了凉而且没能得到及时的医疗,从而演变为支气管肺炎。后来赶来诊治的医生这样告知他的亲友:“他的胃严重受寒,并进而影响到他的肺,我救不了他了。”就这样,培根于1626年4月9日去世,享年65岁。

虽然培根说过:“人要注意自己年龄的增长,不要以为自己永远可以做与过去同样的事情。”但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已不是年轻人,是必须注意防寒保暖的。不过,培根否认自己一生都在从事研究,但他承认:“为了科学,我经历了如此多的艰辛,始终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因为风寒诱发重症致死的还可举出德国的歌德和法国的贝尔纳。

歌德是德国著名的诗人、戏剧家和思想家,写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和《伊菲格尼》等剧本以及长达12000余行诗句的巨著《浮士德》等作品,他逝世于1832年3月22日,享年83岁。有关他的死因,人们只简略地写着“受寒”两字。但我们相信,歌德受寒后一定诱发了更严重的病症,这才导致他魂归西天的。歌德曾经把“希望活下去”的信念说成是“最高尚的情操”之一。然而面对死神的纠缠,有效的医疗措施或能延续生命,但仅靠信念还是活不下去的。

克洛德・贝尔纳是巴黎科学院院士和理工科学院院士,是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病理学家和实验病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研究了胃液和胰液在消化中的作用,指出消化的主要过程在小肠,而不是先前认为的那样发生在胃部;他对糖尿病的病理进行了解释。他发现了肝的葡萄糖生成机制,并成功地分离出糖原,亦即所谓的“动物淀粉”。他在血管舒缩系统的研究和药物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贝尔纳由于在简陋实验室里着了凉并感染上了肾炎,于1878年2月10日晚上9时许慢慢停止了呼吸,终年与培根一样,也是65岁。

他在临终时对未能全部完成发酵研究表示遗憾,他对陪护在旁的两位忠实学生说道:“应该尽早完成,要不太可惜了。”

贝尔纳得到了国葬的荣誉。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这礼遇献给了科学家――以往,只有伟大的政治家和杰出的军事家才有资格国葬。

歌德名言范文第6篇

有个极善于玩斧头的人,常在大街上当众表演他的绝活。他先在助手的鼻子尖上搽上白粉 ,然后举斧砍去,总能一斧头砍掉那鼻尖上的白粉——绝不要再来第二斧,而且决不会损伤 助手的鼻子。这太让人佩服了!出神入化只要一斧头,还决不会伤及助手的鼻子!自然,这就 是“巨匠”!

那么,巨匠何能?请听歌德的名言。

歌德的那句名言是这么说的:“巨匠在限制中表现自己。”

此言的确深刻至极:全无限制的发挥不能叫本事——那太随意,也太容易!只有在极严格 的限制中大显身手才叫鬼斧神工呢!

于是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次,画家碰到一个奇怪的考题:“请画一幅花香图,但绝对不许 出现花朵。”这难不倒画家,只见他挥笔画出,一个骑马者从春天的原野归来,马蹄高抬, 美丽的蝴蝶正围着那马蹄翩翩飞舞。天!连马蹄都成了香的,想必原野开满了鲜花!

瞧!“不画花”也“有花”!这就叫“在限制中表现自己”。

还有个真人真事。一次,友人曾让齐白石老人画一幅画,题曰《蛙声十里出山泉 》,细想 此题很难,因为“蛙的叫声”既无形状也无色彩,的确虚幻之极!但这难不住白石老人,他 淡淡几笔勾勒出山石与清泉,清泉中还游动着几个极活泼的蝌蚪。妙!今天的蝌蚪的确意味 着明天的蛙鸣,如此出色的想象,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吗?

于是想起命题作文——一种“在限制中表现自己”的写作样式。难道不是吗?写作不能离 题 ,必须体现题目规定的种种要求,此即“限制”;不因“限制”而缩手缩脚却写得从容舒展 ,此即“表现”。

现在,就让我们做一个具体的分析。有个作文题叫《秋天,在我的窗前》,此题的“限制 ”的确苛刻,即写作者只能从“窗前”这一特定的角度去写,但这却难不住会想象的同 学。为什么?因为观察角度虽已定死,但窗前有何景象却尽可以想象,尽可以大显身手!果然 ,有个同学极聪明,他从从容容地写道:我的窗前有一条从农村通往城市的公路,改革之 前,每当灾年的秋天,农民们总要沿着这条路进城乞讨。改革之后的秋天,“路上 却天天 洋溢着笑声”,丰收的农民总是开着自己崭新的拖拉机由这条路进城,去时卖的是丰收的余 粮,归时买回来的是冰箱与彩电,“车上满载着欢乐与阳光,满载着永远拉不完的笑声,这 丰收沉甸甸,这秋色亮晶晶,在我的窗前定格成一幅生动无比的图画……”试想,如此巧妙 的构思与表达,不正是“在限制中表现自己”且表现得很出色吗?

歌德名言范文第7篇

飞瀑之下之所以有深渊,是因为瀑布飞流直下,奔泻不已。水滴可以穿石,绳锯可以断木,飞瀑之于深渊,真是关系密切,作用巨大。飞瀑是深渊之因,深渊是飞瀑之果。看到飞瀑下的深渊,自然会对飞瀑肃然起敬。可是有些人,站在深渊面前,赞叹的只是那一潭深邃的绿水,却忘记了飞瀑日夜冲击的辛劳。这如同有些人对博学者的成就大加称颂,却很少想到他们的惊人成就从何而来。而事实上,创造惊人成果的过程更加值得赞扬。

“深渊”来自“飞瀑”。成功在于积累,持久不断的积累,是一切成功的前提,没有哪一项成就,不凝聚着无数次的积累!有一种药物,名叫“六六六”,它是积累了665次失败的经验,直到第666次才实验成功,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六六六”诞生的过程。这种药物实验的成功包含着665次失败经验的积累,如果把“六六六”比作“深渊”,那665次的不断实验自然就是奔泻不已的“飞瀑”。

《浮士德》一书用去歌德整整60年的时间,活到七八十岁的人数不胜数,但写成《浮士德》的只有一人,什么原因呢?是啊,用得着这句话了:没有飞瀑,哪来深渊?

报载某家书店的一位青年厨师,竟然能把《英汉大字典》背下来,被誉为“活字典”,后来成为南京一所大学的外语系教员。同样的道理,这深渊亦来自瀑。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知崇拜歌德的盛名,却不去学习他60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些人只羡慕这位厨师成为大学讲师的好运,却不去学习他每天背单词的刻苦精神。这些人可谓是“徒见深渊,不见飞瀑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名言恰为“飞瀑之下,必有深渊”的含义从反面做了最好的诠释。积累是成功的前提,我赞叹“深渊”,更赞扬“飞瀑”;我期望“深渊”似的成就,更愿付出“飞瀑”似的辛劳。“深渊”啊,你使我神往;“飞瀑”啊,你催我奋发自强!

歌德名言范文第8篇

19世纪的德国在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后开始致力于民族统一。鉴于德国政治和宗教上的分裂,人们试图在政治以外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层面谋求统一。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政治历史背景下,歌德、席勒的人格、世界观和文学作品逐渐演变为德国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德国在意识形态层面谋求统一的基础。19世纪上半叶,在德国反拿破仑战争、争取民族自由和解放的语境中,席勒因其对自由的礼赞而成为公众瞩目的民族英雄。人们对席勒的崇拜远在歌德之上。在19世纪下半叶德意志帝国谋求统一的语境中,对民族统一和民族认同的需要超过了对自由的要求,歌德的地位逐渐超过席勒。歌德作品中对和谐、人道的追求以及浮士德精进不已的精神使其一跃成为德意志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代表。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后,对歌德的经典化更加意识形态化。德国在获得政治统一后,需要通过歌德进一步赢得民族精神上的认同。歌德成为一种近乎民族宗教的领袖式人物。

另一方面,19世纪营造偶像的现象——包括对歌德、席勒、尼采、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偶像崇拜——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宗教世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在2005年慕尼黑贝克出版社出版的《德国新教信仰文化史》中,德国历史学家霍尔沙从宗教文化史和宗教社会学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和阐释。霍尔沙认为,19世纪人文思想和文化领域营造偶像的现象从情感、组织形式到虔诚程度都具有宗教特征。概括说来,随着宗教中神的地位下降,开始出现对人文思想领域人的偶像崇拜;随着教会组织的松动和解体,各种类似宗教团体的共同体、协会、俱乐部或私人交友形式出现;随着正统教会信仰的衰落,各种世界观、思想、理念、精神、理论、主义涌起,并分别要求以自己的体系囊括和解释整个世界,取代旧有的信仰和教会,建立新宗教。各种世界观从某种程度上都带有宗教特征和宗教功能。换言之,启蒙运动导致正统教会信仰和组织的衰落,但人们的宗教意识和宗教虔诚并未消失,只是转移到了世俗的事物和人物身上。一种世俗化的、普遍的、抽象的“宗教性”取代了具体的、组织和仪式。

同时,18世纪下半叶起,在德国逐渐形成一种所谓“有教养阶层”,它包括贵族、上层和工商市民、高级国家公务员、军官、大学教授、中学教师、自然科学家、人文学者、医生、法学家、律师以及部分牧师。与其他阶层相比,该阶层受到最良好的文化教育。也因此,该阶层受启蒙思想和人文主义影响也最为深刻,批判和反对正统教会的呼声也最为高涨。各种自由宗教思想的发起者或自由教会的倡导者大多来自这个阶层。这些正统教会的反对者和自由思想家不是没有信仰,——比如他们信仰泛神论、自然神论、无神论、一元论或者某种抽象的理念、精神和世界观——而是他们的信仰不符合正统教会的要求,对于正统教会来说属于异端邪说;他们也不是不要组织,而是希望以自由结合的团体取代僵化的正统教会组织。为与正统教会划清界限,在有教养阶层中逐渐形成一种以施莱尔马赫为旗手的“新新教”或“文化新教”,也称“教养宗教”。歌德、席勒于是被有教养阶层奉为“教养宗教”的“圣人”。各种正统教会的反对者和自由教会的倡导者,无一不在歌德的作品中看到了泛神论倾向,看到了对美、和谐和艺术的信仰。他们因此视歌德为其自由宗教团体的先知和偶像。

二歌德、席勒经典化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在席勒1805年逝世以前,歌德、席勒的影响主要限于魏玛和周围的朋友圈内。席勒的逝世才真正引发大规模的敬拜活动。因为德国当时正处于反拿破仑战争、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时期,席勒的自由理念被用来鼓舞民族士气。席勒也因此成为德国自由解放的倡导者,被升华为偶像式人物。当时的年轻作家和诗人都对席勒推崇备至。1813年的青年学生运动、反拿破仑的民族解放运动都受到席勒自由精神的鼓舞。1812年在席勒的出生地奈卡河畔的小城玛巴赫成立了席勒纪念馆,1825年举行了第一届席勒节,1828/29年出版了歌德与席勒的通信集,1830年出版了席勒传记,1835年在玛巴赫成立了席勒协会,负责在每年的11月9日和5月9日举行席勒逝世和诞辰纪念活动。

与此同时,人们对歌德的看法却存有分歧。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青年学生认为歌德有亲拿破仑倾向,民族立场不像席勒那样坚定;另一方面,歌德逐渐演化为德国人、德国文化和德意志精神的象征。此时已经出现“歌德时代”的说法,即把歌德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列为一个文学史时期。然而,对歌德的升华和圣化主要发生在1832年歌德去世以后。歌德的崇拜者首先以“魏玛艺术之友”的名义出版了歌德的遗作和《浮士德》第二部。随后出现各种回忆录和传记。其中著名的有爱克曼编辑出版的《歌德谈话录》(1826/48)和李默1841年出版的《歌德回忆录》。歌德的好友李默早在1837年就曾说到:“我们德国人在歌德身上看到了我们的升华和荣耀。”

此后,歌德和席勒的追随者参半,两派相轻,争执不休。直到40年代,文学史家盖尔韦努斯站出来进行裁决。盖尔韦努斯称两者同为“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两人各有千秋,共同构成德国民族文化的遗产,为未来的民族国家奠定精神和文化基础。1859年人们以席勒的百年诞辰为契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德国自由解放的活动。席勒成为号召德国自由解放的民族英雄。魏玛的歌德-席勒纪念碑此时开始破土动工。同年,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由德意志基金会,作为出版研究歌德作品、保护歌德精神遗产的核心机构。1863年,自由德意志基金会购得歌德在法兰克福的故居。1867年考塔出版社出版歌德作品的专利被取消,各种版本的歌德作品竞相面,促进了歌德在各阶层的普及。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后,歌德、席勒的作品就成为高级人文中学的必读作品,被列为文学经典。1885年5月21/22日成立了德意志歌德研究会。研究会的任务不仅是从文学角度研究解释歌德的作品,而且还要深入挖掘歌德作品中的民族精神,树立歌德作品中真善美的理念,并且号召人们以歌德的人格、精神和理念为生活的榜样。

1900年前后对歌德的崇拜名目繁多,一发不可收。比如1905年,有人仿照宗教文学中的《每日必读》出版了《歌德每日必读》,仿照虔诚运动中的《箴言集》出版了不同形式的《歌德语录》。还有人制造了歌德胸像和纪念币,出版了以歌德意大利之旅的行踪为线索的《意大利导游手册》。歌德在魏玛的书房成为人们群起而效仿的对象。各式歌德传记如同宗教中的圣人传层出不穷。《浮士德》犹如有教养阶层的《圣经》,其中的格言警句成为市民生活的至理名言。歌德的诗歌被当作宗教赞美诗一样来颂读,当然它们表达的只是“世俗的虔诚”(歌德语)。1905和1914年相继出版了《歌德布道文集》和《席勒布道文集》。歌德研究会在魏玛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集会,时间选择在圣灵降临节。人们还像庆祝圣诞节和复活节那样庆祝歌德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可见,歌德、席勒偶像的树立和敬拜在形式上与宗教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作品的经典化过程也与宗教文学的经典化异曲同工。何况在魏玛朋友圈子,人们早就开始称歌德、席勒为“圣歌德”和“圣席勒”。只不过人们崇拜、纪念和庆祝的不是基督教的神,而是人的精神、理念、世界观和不朽的人格。

歌德名言范文第9篇

有一个流行的故事,说是贝多芬与歌德结伴而行,路上碰到前呼后拥显赫出行的公爵,歌德立即恭敬地肃立在路边,鞠躬致意,且目送公爵远去。贝多芬则昂首迎着公爵,无所顾忌地穿过公爵行走的队伍。贝多芬高傲地说:“公爵有的是,贝多芬只有一个”,这似乎已成为一句励志的名言。贝多芬的言行被视作自尊有骨气的典范,而歌德则被指责为怯懦和人格卑微。然而莫言评价说,其实贝多芬这种“愤青”式的行为并不难做到,这种言行并非表示自尊和勇敢。对权威和规则的敬畏,有时恰恰表现了一个人的成熟和谦逊,诸如英国公民对王室的敬重。倘有人对出行的英国女王扔臭鸡蛋,这并不能显示他英勇无畏,倒是显得粗俗、虚荣和没有教养。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获奖演说中讲到他在军队生活中的一个故事:一天晚上,莫言在办公室看书,一位年老的首长推门进来,他大概是来找人的,看那个人不在,便自言自语地说:“没有人?”这话显然并不是问莫言,少年气盛的莫言却觉得这位首长漠视他的存在,于是冲动地抢白说:“难道我不是人?”这位首长没有回答,只是尴尬地笑了笑。莫言描述他当时的心情:“我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现在想来他感到很内疚,他为什么内疚呢?作为一个下级军人应该尊重首长,作为一个年轻人应该尊敬长者。他的心底里其实很希望老首长能重视自己,很在乎老首长对自己是否在意。莫言在这样一个庄重的场合,讲这样一个小故事,大概旨在说明人是一种社会存在,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他是否要说明人的尊严和价值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肯定或否定,即不必靠别人赋予,有时过份的自尊,恰恰表露了自卑。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一方面是好评如潮,另一方面也有苛刻的评价。《咬文嚼字》杂志指出莫言文章中有许多文字方面的错误,莫言迅速作出应答,非常诚恳地表示接受并期望有更多的批评与指正,同时承诺在再版时一定予以修正。《咬文嚼字》杂志也曾对一位自认大师的散文作家指出文章中的用词不当,该作家表示强烈的愤慨,在文章中,在自己的著作中愤愤不平地多次给予反击。他大概是要维护自己作为大师的尊严,证明自己的无差错,指责别人水平太低且居心不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黑字白纸,读者自然能够分辨。该作家的言行是维持了自己的尊严,还是失却了学者的风度?刘半农在他的杂文里讲了一个故事,说甲乙二人同时在地上看到一个黑点,甲说是黑点,乙说是虫,你看他还在爬呢。甲坚持说即使在爬,也不是虫。甲的这种固执己见,死不认错,在生活中颇多见,不限于文人,他们所要保持的是一种叫面子的东西,而不是自尊。

歌德名言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歌德;《诗与真》;媒介;自审;方言

中图分类号:I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4-0150-02

《诗与真》是歌德(1749-1832)59岁时开始写作的一部自传,在西方传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真实是传记当然也包括自传的最高标准,甚至“事实是界定传记文学的一个关键词”[1]。小说、戏剧和诗歌之所以被划分为虚构性作品,而历史、传记则属于非虚构性作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对事实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叙述策略。而歌德却反其道而行之,公开把自己的自传称之为“半诗半史”的体裁,首次提出了在自传作品中虚构因素(诗)与真实因素(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联系。歌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掩饰、不否认自传里有虚构、有想象,如果说“真”是自传的目的,那么“诗”就是自传的手段,他是用诗的笔调,运用想象力去实现“真”的目的,这样看来,在歌德这里,“虚构不但不妨碍真实,反而能够帮助作者再现真实,这就是诗与真的辩证关系”[2]。《诗与真》开创了近代意义上真正“自传”的先河,仅凭这一点,它在世界文学史上就已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诗与真》的价值并不局限于此,作为歌德晚年写了20多年的作品,《诗与真》并没有拘泥于任何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博大精深,充满着歌德最圆熟、最周密的洞察力,展现着他“一代文豪”的天才,触及了许多现代性命题,给予当下以深刻启示。

一、媒介:延伸人体又截除人体

歌德童年时在他的姨夫那里读到一套当时著名的游记丛书,其中第7部标题《荷马著:特洛伊王国征服论》,附有法国戏剧风味的铜版面。歌德对这部书的感受是:“插图对我的想象力有很坏的影响,以致荷马诗中的英雄很久还只是以这样的姿态浮现于我的脑海中。”[3]在《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1843)的前言里,费尔巴哈就他所生活的时代――19世纪这样评论道,这个时代“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外貌胜过本质”[4]――而且是有意识地这么做的。他预言式的抱怨到20世纪已经变成有普遍共识的判断:“当一个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时,当形象对经济健康、政治稳定和个人幸福的追求变得不可或缺时,这个社会就进入了‘现代’。”[5]而这样的现代社会的最大危险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6]。

这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呢?按照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说法:“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是我们的部分机能向各种物质材料的转换。”[7]也就是说,媒介与人的关系仅仅是相对独立的,实际上媒介对于人的感知有强烈的影响,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感官起作用。媒介延伸人体,赋予它力量,却瘫痪了被延伸的肢体。在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既延伸人体,又“截除”人体。这样,增益就变成了截除,于是,中枢神经系统就阻塞感知,借此回应“截除”造成的压力和迷乱。具体针对图像(包括插图)和语言这两种媒介来说,由于小说中的语言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它存有大量空白,所以它要求受众深刻参与、深度卷入,因为它的清晰度低,所以它为受众填补其中缺失的、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机会,留下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调动了人们再创造的能动性。相反,高清晰度的媒介叫“热”媒介,由于它们给受众提供了充分而清晰的信息,所以受众被剥夺了深刻参与的机会,被剥夺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加拿大学者诺思罗普・弗莱在《伟大的符号:圣经和文学》中也感同身受地这样写道:书面文字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提醒物,它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并且给我们震撼人心的浓缩的想象,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马歇尔・麦克卢汉总结到:“媒介的清晰度高,参与程度就低。媒介的强度低,参与程度就高。”[8]而歌德以自己独特的感受“插图对我的想象力有很坏的影响”先知先觉地预言了麦克卢汉的结论。

二、难得的自我反省意识

歌德在《诗与真》中第一部“呱呱落地”中讲了他童年时期的一次不可思议的经历,这次经历使他不安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次经历是这样的:童年时的歌德认为,不管怎样,自己写的诗总比人家的强。然而,不久他就发现,那些写了非常蹩脚的作品的同伴,也都和他一样,自认为自己的比人家的诗要好,这还不算,更使他惊讶的是一位和他关系不错的少年,这位少年让他的家庭教师代他写作,他不仅认定那是最好的作品,而且竟然还相信那是他自己的作品。歌德眼睁睁看清这种谬论的妄想,结果有一天他竟突发奇想:“我是不是也与他们没有两样呢?那种诗是不是确实比我的好呢?我觉得他们都愚不可及,是不是我在他们眼里也同样地愚不可及?这使我不安了很久很久,因为我还不能完全找到判断真实的外在标准。”[9]从歌德写的这一次不可思议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歌德在童年时期就萌发了自我反省的意识。歌德对美的追求是无限的,直到“不感”之年,尽管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早已誉满欧洲,但他的更高追求却不在文学,而是绘画。就在意大利逗留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作画即达一千余幅!只是歌德之所以成为歌德,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自知之明,在意大利饱尝了那些第一流大师的杰作以后,深知自己在这个领域不能望其项背,才使他的追求目标发生战略性转折:主攻文学。歌德名作《浮士德》中主人公浮士德的一段自白,普遍被认为是歌德自己心象的写照,浮士德心中有“两个灵魂:一个沉溺于,执著于凡尘;另一个则竭力挣脱世俗,向崇高的灵空飞升”。歌德的非凡之处不仅在于他自己能及时地、透辟地分析出两个自我即“灵”与“肉”的矛盾,更在于他始终让崇高的精神追求作为他征途上的旗帜,懂得以理性的要求抵御感性的欲望,这与他的自我反省意识密切相联。

稍微浏览一下西方文化史就会发现:一切真正的思想家和艺术家既不是自恋狂也不是民族自大狂,他们总能站在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巅峰上,超越民族狭隘意识,在自己的作品中渗入对自我、对本民族的批评与自审。我们知道歌德是第一位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他认为诗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事实上,歌德自幼便对欧洲传统以外的文体深感兴趣,晚年摆脱繁忙公务后更是不断地博览群书,从阿拉伯、波斯的诗歌到中国、印度的文学和哲学无不悉心阅读,1814年开始写作《西东合集》时,他就自喻为“东方之旅者”,正因为他超越了狭隘自我中心主义,才造就了他的博大深精,歌德的这种不寻常之处,在他的童年的那次不可思议的经历中表现出的难得的自我反省意识就初露端倪。

三、方言:灵魂的故乡

《诗与真》的第二部“年轻日子里的企望,年老之后的收获”有一段对“南德方言”的论述,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歌德是这样写的:“不论是哪个地方的人,对自己的方言总有一份爱好。毫无疑议,方言正是灵魂的故乡。但是,众所周知,迈森的方言①支配了其他地方,甚至曾一度专横地排斥了别的语言。多年来,我们就苦于这种支配,其后历经抗争,好不容易地使各地方恢复了以前的权利。生气蓬勃的青年必需忍受这种长久地不停歇的监督,非常痛苦。关于这一点,一个人只要能想到如果屈从发音的变化,那么想法、想象力、感情,甚至连同生长的地区而产生的独特性格,也都不得不牺牲掉,便可思过半矣。那些极有教养的男女,向我作此苛刻要求,但这不能使我苟同。”[10]

语言是所有人都有的,同时只有人类才有。希腊人把人定义为“会说话的动物”。语言对人的重要性几乎怎么说都不为过,用不着什么时尚潮流,自古以来,喜欢反省、思辨的人鲜有不被丰富而有趣的语言现象所吸引的,中世纪初的大思想家奥古斯丁对语言做了全方位的思考。他把《约翰福音》开篇的一句理解为“太初有言”,明确提出了言语创生万有的认识。奥古斯丁还区别了声音与意义,他认为:“声音与意义是两回事,声音方面有希腊语、拉丁语的差别,意义却没有希腊、拉丁或其他语言的差别。”[11]按照他的说法,声音因人而异、随时而异,意义却是同一的,声音与意义各自为政,泾渭分明,毫无关系。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歌德睿智指出了声音与意义的微妙联系――即发音与想法、想象力感情的密切联系,使我们联想到20世纪思想家海德格尔名言:“人们似乎作为语言的创造者和主人在活动,而实际上语言才是人的主人。”[12]既然语言是人的主人,语言的发音就不可能对人的思想感情毫无作用,而歌德就此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做出了说明。另外,方言的丰富性、生动性以及它与人的思维、创造力及地域文化的密切联系,是否提醒了我们中国当下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各地区的方言呢?

歌德认为:“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13]而他的自传《诗与真》就是这样一部独创性的作品,智慧的火花散落其中,我们根本想不到会在一部自传中发现那么多的东西,之所以以章节划分,只是为了叙述的便利,实际上是在削足适履,因为我们是在艺海拾贝。

参考文献:

〔1〕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2〕杨正润.外国传记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02.

〔3〕〔9〕〔10〕歌德.诗与真[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23, 14,172.

〔4〕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0.

〔5〕苏珊・桑塔格.形象世界.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7〕〔8〕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61,364.

〔11〕奥古斯丁.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96.

〔12〕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132.

上一篇:离职证明范本范文 下一篇:励志的名言警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