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05 14:34:29

高中语文摘抄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新课程改革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文章中蕴含的生活情理,并在生活中去实践、运用、验证,能从生活的高度理解文章这样写的原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科学性,并在学习中发展能力、健全人格、提升境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积累词汇和语言生活化。建立一套合理的奖惩机制,以实现积累的有效性,使其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并让学生在积累中自觉地学习、做事。另外,教师还要定期检测字词,批改学生的周记,对表现优秀的学习进行表扬,找后进生谈心等。

一、积累词汇

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应重视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到了高中,也应该如此。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趋向于成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学生词汇积累有很大的好处。这个环节,教师应这样做:生字、生词要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己去解决,这是他们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学生应该具备自觉和习惯,要让这种学习方法成为一种习惯。这就需要每一个学生应准备必要的工具书,不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遇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就要主动向字典请教。字典就是一个满腹学问的教师,而且态度非常好,只要你伸出援助之手,它就是随叫随到,高高兴兴地去帮助你解决困难。为了真正落实这一要求,每一篇文章的生词,教师都不给学生解释,让学生自主勾画,自主利用课文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意,或者利用工具书自主整理、理解。只有学生通过努力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才帮助他们。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形成主动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二、积累素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累素材主要是指积累精彩的语言或者段落。那么,什么样的语段才是精彩的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思想内容好;另一方面语言有艺术性。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词汇、文字并不等于语言。要想提高写作水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学生需要读书破万卷,这里的书不但指文字作品,还指生活这本大书。学生要通过广泛阅读借鉴别人文章中的精彩语句。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别人的语言或者生活中的语言,然后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变成自己的语言素养,写好自己的文章。比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这都是适合高中生阅读的优秀书刊,学生要彼此借阅。教师要专门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摘抄,每次不低于600字。事实表明,学生摘抄的时候他们是奋笔疾书,如饥似渴。他们认真完成这项作业,而且效果非常好。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没有上这一节课,学生还会要求教师把这节课补上。学期末,教师挑选出优秀的文摘并装订成册,每个学生手中一本,让他们取长补短,分享成果。

试想,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坚持摘抄,长年累月,学生就会摘抄大量的高质量的文摘,这对他们的心理、人格、思想、语文素养等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如果学生坚持高中三年,每个学生大概能摘抄10万字,并且还是养成自觉文摘的好习惯。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还促进了他们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其实,学生积累语言的过程,就是提升境界的过程,只要每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真正解放,勇于创新,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他们一定能把这项工作做好。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提高都难,语言文字不优美也难,这样的教学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灵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为中心,除了一本课本以外,就是让学生大量练习。语文教师要敢于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延伸、整合,并注重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对教材进行质疑。就语文而言,课堂的延伸就是生活的延伸,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大语文”的天地。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更没有一种亘古不变的教学模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开放式地接纳课堂生成和始料未及的体验,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变得延展开放,它改变了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了眼界限于书本的藩篱。语文课堂要突破只在教室内上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延伸到广阔的空间内,拓宽到学生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实践和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也不再单单靠语文课本,而是延伸到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研究一个课题,有的学生把清洁工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他早晨早早起床就去马路上观察清洁工工作的场景,逐渐地,他也喜欢上了这份职业,热爱劳动,并且主动和清洁工去交流,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谈心,并拍了很多照片。学生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走向社会,并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学习和实践,使自己的知识和情感得到有效提高。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语文教师应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把握正确的新课程改革方向,把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人,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设计多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要勇于创新,推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高中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J].语文教育,2008(6).

[2]孟晓庆.活化语文课堂,激发个性飞扬——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之我见[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6).

[3]罗德辉.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及实践[J].文学教育:下,2012(5).

[4]房丽.坚守有效教学,成就无限精彩——新理念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追求[J].语文天地,2011(21).

[5]阮朝辉.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大学精神文化——以贵阳学院图书馆为例建设转型的策略[J].经济师,2013(6).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2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根本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在现阶段,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存疑,尤其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达不到高中的教学目标,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大学对母语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究其根本原因,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教师求分急切的功利心极大地影响了写作教学的体系是重要因素之一。现行语文写作教学编写的旨意在解放学生思想,提高学生写作的创新性,让学生能够有创意、有个性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写作变成学生学习中的一种享受。但是,就目前来看,在教学实践中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找出这些不足之处,提高写作教学的效能已经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师写作教学存在困境

写作教学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比阅读教学、语法教学更为复杂,这也是现阶段部分教师难以达到写作教学要求的主要原因。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改革多年,但是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入,教师的写作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境,这种困境就表现在应试教育的分数至上的法宝。写作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时间效能使得教师往往“抓基础”“抓分数来得快”的项目。写作教学本身就是“慢功夫”,绝非单位时间内看得见的效果,就使得教师常常“舍远求近”。另外,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时量大(包括选修)往往无形中迫使教师压缩写作教学的时间;作文批改、评讲的时间投入也使得教师完不成一定数量的写作教学要求;教师参差不齐的写作教学水平也使得写作教学的效果不一。以上诸多原因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难以掌握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平衡点,无法突破写作教学的困境。

(二)写作教学目标错位

语文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更好的适应生活,写作应该是一种乐趣。但是,在目前的语文写作教学中,经常存在着教学目标错位的情况。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的“速成”,将记叙文、议论文等常写文体写作过程“肢解”,再给出一定的“套路”,让学生严格按照格式写作,这就导致试卷中出现了“八股文”“无病”“明显套作”等特征,鲜有佳作出现,并且一旦脱离了应试环境,到了实践运用中,学生就现了原形。这种母语教学成果早晚会成为空中楼阁,迟早会坍塌。

(三)写作教学环境闭塞

高中教学的大环境基本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这对于数学、物理等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无伤大雅,但是对于语文写作教学这一形象性的教学而言,就存在着弊端,闭塞的教学环境使教师的教学思维受到了限制,学生缺乏见闻,甚至连阅读一本课外书都成为了奢侈。思想幼稚单纯,缺乏自我、灵活,“八百字”万事大吉。古人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成了子虚乌有。这就严重影响了写作教学质量,很多一线教师觉得写作教学瓶颈太细,很难提高。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编写体系的创新方法

(一)让学生走出课堂

传统的写作教学一般以教师命题、学生完成的方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符合写作教学的逻辑性。写作是一种思想交流的方式,只有真实的交流,才能在写作内容中释放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我,实现自我创造。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对学生的写作时间有强行的规定,不要求学生必须要在课堂上完成写作,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创造,防止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仓促拼凑,给学生足够的产生灵感的时间。此外,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学生局限在封闭的课堂环境中,应该使用适当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直接与自然对话,欣赏动人的自然美景,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产生心灵的碰撞,丰富学生的写作题材。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撷取触动心灵的碎片,实现“厚积薄发”。鼓励学生将平时阅读作品中收集的知识与写作进行结合,让作文变得“有血有肉”。笔者曾经在所教班级中做过调查,高中生一年阅读课外书平均不超过一本。可想而知,井底之蛙如何描绘蓝天的精彩。

(二)重视学生写作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写作素质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推荐学生以月为单位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例如,为了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我校就为学生开设了阅读书目,包括《最文摘》、《写作素材》、《课外阅读》、《读者》、《智慧背囊》、《意林》等杂志,也包括了《红与黑》、《红字》、《乱世佳人》等优秀的外国名著,学生按照自己喜好阅读,在写作时就有了丰富的资料可以摘取,写作水平得以提高。同时学校配合开设了阅读课,走进图书馆,实践下来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人格,对阅读作品的爱好也会有所不同,那么,开展阅读经验交流活动就可以有效的扩展学习的视野,为此,我校开设了“阅读BBS”沟通平台,设置了阅读写作沟通专区,在每个专区都有不同的阅读内容分享,并由语文教师担任负责人,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困惑,再由教师一一解答,这种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

3、帮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带着学习和欣赏的眼睛进行阅读,发现好的段落和精美的文摘要摘抄下来,比如,可以举行“好文章”选举大赛,让每一个学生推荐一篇自己眼中的好文章,大家一起阅读,阅读完成之后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对于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这种方式就提高了学生摘抄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练好了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将会美不胜收。当然方法因人而异,语文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摸索行之有效的路径。

(三)重视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

在采取种种方式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内容和写作经验之后,就要注重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和指导。比如,可以从作文写作技能的角度展开教学,对不同的题材进行相关的写作立意讲解,将网络文学、国外文学融入到讲座中,注重学生的反应,如果发现学生存有疑惑,就要及时的向学生解答。此外,要适时的与学生沟通,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写作技能。此外,教师也可以用写作讲座、写作大赛等形式进行。

(四)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促进写作教学

使用积极性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在写作教学中担任了“审判”的角色,在批阅作文后,教师就以分数的形式判断学生作品的成功与否,在评判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按照作家的标准进行评判,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作品,教师就给出学生较低的分数,这样,就大大的伤害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创作标准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要以肯定和鼓励为主,不吝惜分数,对于写作水平较差的作品,可以允许其更改之后再做评判。

2、因材施教,实施分层评价的制度

由于学生的水平不同,教师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不能采用固定的评判标准,可以因人而异分层评价,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适当放低评价的标准,对于基础较好、起点高的学生要提高评价的标准,重点关注学生“这一次”比“上一次”是否有提高。对于抗拒写作,在写作中存在困难的学生,要以关心和鼓励为主,真诚交流,找出其抗拒写作的根本原因,为其量身定做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结语

写作教学是一种复杂性较高的教学,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邸珍玉: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期刊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15

[2]朱顺娟: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培养[期刊论文],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7)

[3]林聪: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材设计特点及写作现状研究[期刊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12)1

[4]王本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期刊论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09)

[5]陈时曙: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09)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读物选择;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88-03

常有毕业生回校看望老师,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大家戏谈起当年花了不少精力攻关的名著《复活》,如今还记得多少,能完整说出男女主人公名字的已是少数,更不要说托尔斯泰究竟是在书写何种意义的“复活”了。这个现象可以一笑了之,把它当作应试教育失败的又一例证。当然更可以引起教师的深思:高中语文教育要为这些孩子的十八岁甚至是一生留下些什么。

全面提高W生的语文素养应是高中语文教育的远大方向。它可能不像“听说读写”能力那般容易被考查,可是它偏偏植根于一个人的内心,悄悄萌芽,利在当下,功在千秋。说它“利在当下”,是指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无论是写作水平,还是朗诵主持能力,都会略胜一筹;说它“功在千秋”也毫不夸大,因为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他的内心是充实明亮坚韧的,这对他的个人成长一定大有裨益,而一个国家中如果这样的人占绝大多数,现代社会某些浮躁、焦虑、易怒、肤浅、短视等时代病就会减少。

“语文素养”包含着对美的追求、对修身养性的渴望和自觉。对美有追求,对修身养性有渴望和自觉,对一个高中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具有了这些品质,他们就会对学习上心,形成自己的理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正直的摆脱低级趣味的人,这对语文课来说,并不是越界教学,反而是高级形态的追求。语文教师要从自身开始,寻求改变,用语文本来该有的魅力,吸引学生的主动回归。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源头”有“活水”,才会盼来“清如许”的美景,这“源头”指的就是阅读。吸收的养分是精华,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如今不缺读物,缺的是选择。因此,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读什么和怎么读都相当重要。

一、高中学生如何选择课外书

这是一个经典难题,在过去,教师的回答总是不假思索的:名著,还有《读者》《青年文摘》。殊不知,时代变了,新生代不再满足于《读者》中的心灵鸡汤式的故事,他们需要的是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他们要求与这个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可以阅读的应该是既有严肃内核,又有时尚气息,还有独家观点的有生命力的刊物。因此,就目前看来,除了《读者》,教师还要向高中生推荐《人民日报》副刊、《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看天下》《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凤凰周刊》这类报刊。比如新近一期的《新周刊》的主题是“95后,我们可以谈谈吗?”,文章认为下一个五年的科技趋势是万物互联,年轻人将引领未来的内容、技术和投资,95后是一个指标性的时代引领者,未来是年轻人投资给年轻人的产品,年轻人写的东西给年轻人看。这期杂志,不仅有对具代表性的95后的采访,还有专栏作家蒋方舟“如果青年只是重复上一代的虚张声势与言不由衷,继承上一代的狭隘与欲望,那便不配获得掌声”的犀利言论,更有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的节选。再比如《人民日报》副刊曾有一篇文章《从两件小事看玉林狗肉节口水仗》,文章评论说:“公共事务是众人之事,众口向来难调。而文明的解决方案,绝不是从自己的价值偏好出发……不要绑架道德说事,而是彼此有商量,找共识,避免自我观点的神圣化。对相反意见,要有一份温存,对生态多样性的尊重,才是真正的文明行为。”如果年轻的学子能够长期关注这样的刊物,这样的视角和文字,他就会在其中找到关于“礼的当代复兴”“她世纪”“一个人经济”“周小平传递正能量”“第一个全国公祭的烈士纪念日”“90后CEO余佳文”等社会现象的答案。一个经常关注这类话题的年轻人,他慢慢地就会明白世界对他来说可不只是手里的零食游戏、手边的作业,他就会养成放眼周遭、不做一只井底之蛙的习惯,“梦想”这样的意识就会接踵而至,而这样的阅读选择,没有成年人(比如语文教师)的示范,不一定能实现。

当然,推荐给高中学生的读物不能只有略显轻松的小说或篇幅有限的文章,那些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的书籍也不可缺少。省教育部门规定的高中必读名著数量一减再减,近几年,先是删去了《堂・吉诃德》,现在又删去了《复活》《巴黎圣母院》,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其次从译作的角度看,这几部作品要想读出文学的味道,对于高中生来说有难度。第三,这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更多适合高中生的书籍,利用这心灵成长的黄金期,主动成长。留下来的几部经典《红楼梦》《三国演义》《家》《子夜》和《欧也妮・葛朗台》,它们有各自的独特性,更适合学生阅读。

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的书籍都有自己的选择标准,没有什么所谓的唯一的书单,但大家选书的标准还是可以趋同的,那就是具有可读性,具有启发性。如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这是关于两个阿富汗少年的故事,学生可以从中读出友谊、亲情、背叛和救赎,也可以读出对战争的控诉和阿富汗的种族宗教问题。保罗・柯艾略的寓言式小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对刚刚成年的高中生极具启发性和励志意义。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让读者跟着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回望中国社会十年变迁……这样的书不胜枚举,此处只是举出几例,意在说明语文课的内涵可以延伸得很远很深。教师如果仅仅是教课本里的课文,学生学到的可能会有作者生平、文章内容、语感、答题技巧,但缺失的是思考选择的主动性、探寻“美”的主动性,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势必会缺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尽管现在从形式上很难设置“阅读课”,但如果语文教师能够真正将“阅读”纳入自己的教学内容,一定会在教学相长中让学生获得阅读的快乐,开拓眼界,提升思想境界。宇宙间有一个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你吸引而来。如果作为语文课灵魂人物的语文教师能够用语言感染学生,用博学吸引学生,用道理赢得学生,那么你的学生一定会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二、Z文教师该如何指导高中生阅读

记得《九旬叶嘉莹,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赵晓兰《 环球人物 》(2014年第14期))这篇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也有学生问过叶嘉莹:‘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她这样回答:‘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和修养。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作者陈佳冉在她的文章《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中也有过类似表述,所谓的“无用”的阅读就是当下很多人认为的带不来经济收益的阅读,她说:“‘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因为无故乱翻书,因为不带任何阅读的预期,因为起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阅读的重量不仅是来自它给你实际生活的帮助,有时更来自它对心灵造成的重击。”这两段话很好地解读了阅读对人们心灵的作用,教师要相信没有不爱阅读的学生,只是他还没有从中发现乐趣,没有养成习惯,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没有人会拒绝成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阅读的乐趣,帮助他们逐渐养成阅读习惯。

其一,共读。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将你想介绍的写作方法或者鉴赏要点与具体文段相结合,适时刺激学生的兴趣点,会带来较好的收效。比如,当教师在介绍描写对人物刻画的作用时,适时引入村上春树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的描写片段:在接待处迎接他的,是头发漂亮地向外卷曲、年龄应当不到二十五岁的女子。淡蓝色短袖连衣裙上别着珍珠胸饰。看来是在富有乐观的家庭里备受宠爱、在健康宽松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她接过作者的名片,满面微笑,像按揉大型犬柔软的鼻头一般,轻轻按下内线电话按钮。这样的段落教师朗诵时间并不会超过一分钟,但就在这样的分享中传递了几个信息:村上春树先生新出的小说值得阅读;慢慢读书的感觉很深刻很美;小说不光靠情节取胜,有时候单是里面的生动描写就足够吸引人;每每遇到这样的文字,就可以在脑海里浮现相关画面,好文字是能给人现场感和冲击力的。这个文段并不是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但教师要传递的每项信息都与语文有关。

其二,读书小组。高中生在校的学习是很紧张的,要定期举行读书会是比较困难的,这只能交由学生社团去实现,但是在班级成立读书小组就有了可行性。组员自由组合,在备选书目里选择书籍和组员共同阅读,以一两个月为期限,最后小组每位组员要写一篇读书心得,形式不限(主要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压迫感),可以是摘抄,可以是评论,可以是感悟。再由组长制作一份PPT讲稿,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小组阅读的书籍。几个小组的分享环节可以集中在一节课完成,也可以在某一周每节语文课前占用十分钟,慢慢完成。读书小组的形式很好地延续了课后的自主阅读,组员有组合和选书的自由,大家目标一致,共同讨论,效果良好。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组分享黎巴嫩诗人卡里・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我的心只悲伤七次》,学生先朗诵了那首著名的《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来填充;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这样的一首诗马上就戳中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心,谁不曾受过心灵的伤害,而纪伯伦的诗正是献给所有疲惫心灵的礼物,在这位同学的带领下,其他同学也理解了纪伯伦所谓“我教给你们的其实不是给予,而是接受”。如果不是这样的读书历程,光靠课文内容,恐怕不会得到如此深刻的思想启迪。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向学生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叔本华有言论“思考比读书重要”。“靠着学习得来的真理,就好像义手、义脚、义齿或蜡制鼻子及利用皮肤移植术等,附着在身体的器官一样,也许还不如它们来得逼真。而自己所思索得来的真理,则好像自然的身体四肢,确确实实属于自己所有。……它不能像自己思考的人,已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们强调的都是要消化知识,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映射,从而得到切实的成长。

其三,摘抄分享。这是一次分享,也是一堂课的名字,是学生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每当教师说“今天我们进行摘抄分享”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学生们的欢呼。这是一堂学生不会走神的课,因为这堂课的每一条摘抄都是一次惊喜,学生不会知道下一条内容是哪位同学提供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在这堂课前,学生交上来的摘抄作业里,大部分都非常认真地提供了自己认为优秀的素材,并标注关键词。教师批阅完所有的摘抄作业,选择那些意义丰富、有启发性的素材,制作成PPT分享给全班同学,并在每则素材底部标注分享者的姓名。这些素材不要印刷下发,而要让学生认认真真地抄下来,从而提升学生筛选整合、做笔记的能力。摘抄分享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受益:一是学生体会了哪些内容值得摘抄;二是学生学会了在摘抄的内容里标注关键词,便于日后查找;三是学生可以从摘抄的文段里借鉴学习,记诵一些经典语句;四是学生可以从出现在屏幕上的素材提供者名字中感受到一种光荣,这种光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激起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强烈欲望,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语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远大方向,它是一个人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等方面的有机整合,而课外阅读就是高中语文能够教给学生思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读什么和怎么读相当关键:应选择既有严肃内核,又有时尚气息;既有可读性,又有启发性的报刊和书籍。

回到文首提出的那个问题“高中语文教育要为这些孩子的十八岁甚至是一生留下些什么”,想必是语文教师的心中都已有了答案,要为他们留下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痛苦,不是可有可无的漠视,不是玄之又玄的胆怯。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母语身上,学生感受到的应该是一种神奇和美好,能体会到语言文字世界神奇和美好的孩子,定能领会这个世界的神奇和美好,他的内心也会是充实明亮和坚韧的。

现在来回答那个问题:高中语文教育要为这些孩子的十八岁甚至是一生留下的是一颗充实明亮和坚韧的心。这也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思想,每位语文教师在探索这“源头活水”的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凤军.重视课外阅读 提高阅读质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1).

[2]王建军,徐颖.语文教师课外阅读应注意的问题[J].江西教育,2006(06).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激发兴趣;强化积累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谈作文色变”,作文教学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实践证明,无论是从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角度,还是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都应把作文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笔者根据作文教学实际,谈一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

1改变认识,激发兴趣

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一点已经被大部分学生所认识,但是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作文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平时的点滴积累。面对高考的渐近,一些老师和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语文其他方面的学习上了。孰不知,作文的分数还是直接影响着高考语文成绩。难怪有这么一句话,“得作文者得高考”,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就应从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改变重语基轻作文的认识,摆正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去指导学生的写作,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作文考试成绩的教学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合高中作文教学。若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高中学习任务重,时间紧,高考当然是人生一件大事,但如果一味地考虑高考,一味强调应试技巧,其结果倒不会那么尽人意。其实高中阶段,教师若能很好地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多了解、多接触相应的情境和美文,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把那些对生活的情感抒发出来,其实就是很好地写作方面的历练。例如一些时评文章,教师就要抽出时间为学生播放这方面的内容,努力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见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洞察力。这样学生练起笔来就会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组织写作方面的讨论会,或举办美文展览,让学生多听、多看,以唤起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方面的欲望,减少他们对写作的畏惧感。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注意措辞,一旦发现写作比较好的作文,教师要用分数和批语来进行表扬和肯定,或当做范文在班上宣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自觉主动地投入到读写的训练当中去。

2强化积累,夯实学生的写作功底

加强高中作文教学,必须注重积累,因为积累不是一日之功,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轻视了平时的语言积累,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就类似空中楼阁。没有词汇,没有积累,又何谈写作的提高呢?写作是一面镜子,它能折射出自己写作方面的不足和缺陷,虽然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反复强调学生要进行积累或做一些美文摘抄,但要么被学生功课忙、时间紧所搪塞,要么任务型地去做些象征性的摘抄,其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直做摘抄做得很好的学生,但不能灵活地把这些语言的精华和丰富的材料运用在写作上。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不能做到审题准,立意新,情感真实,故这就应进一步地在写作技巧上下一番功夫了。针对以上的种种,教师首先应把语言积累工作落实到实处。具体方法如下:一是让学生多诵读。可以有效利用晨读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记忆、掌握。在诵读中加强学生的词汇和美文记忆,二是扩大阅读量。学生只有阅读跟上去,才能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才能被己所用。高考时间紧张,但时间挤总是会有的。但要努力实现高效。例如每周可以抽出一节课外活动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搜集并整理一些美文印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协调时间来进行短暂阅读和欣赏。这样时间长了,也会收到一定效果的。三是增加学生的练笔次数,学生练得多了,自然就会熟能生巧,他可以在每次作文写作中有所感悟,有所改正,从而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小练笔,写篇幅短小内容精悍的日记或周记,写分析性短评,或者有意识地去背诵一些时评或短论的格式、开头和结尾等等,这些都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3高中作文教学中,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很难在写作上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除了老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强化学生积累之外,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坚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第一高考作文不外乎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各类文体的考查,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对这几种文体进行讲解,让学生熟悉这几种构思套路,要切实做到文体规范,并且要经常性地练笔,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要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讲解,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第二就是指导学生在作文时,应注意审题、立意,选题,拟题和文章布局等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在考试时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写出的文章才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以布局谋篇为例,要注意凤头、猪肚和豹尾的写作技巧,要紧扣主题,把自己的“亮点”点亮;或以立意为例,高考时,怎样使自己的作文脱颖而出呢,就是立意首先要做到新颖,其主旨要富有正能量和一定的积极意义,不抱怨,切莫去写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立意的标准要富含哲理,紧扣材料,要有一定的时代感;第三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注意文章层次的安排,字数的适中和书写的整洁度。

总之,高中作文教学中,除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强化学生积累和对学生进行科学性指导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分类地做专题训练,以弥补学生在某些专题写作上的不足;还可以在高一高二时尽量多安排一些美文欣赏课,素材交流课,写作竞赛课,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丰富学生素材,锻炼学生文笔,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的养分,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做好铺垫,为学生高考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袁会建 单位: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1]牛巍.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模式探析[J].快乐阅读,2013(8).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兴趣;阅读

高中阶段的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好高中语文要特别注重学习方式与方法。每天不仅要坚持多阅读课文,也要积极地多学习与吸收别人学习语文课程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要多练习写作功底,多读一些优秀的句子和文章。由于每个学生本身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不同,学习态度与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要采用因人而异的学习方法。在大同的基础上渐渐地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的方法,积极有效地运用自己探索出的方法,最终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一、积极的培养和营造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培养兴趣是学好语文最基础的情感,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肯认真地学习语文,这样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教学,培养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兴趣点。然而在学了语文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学生就会感到语文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对学习语文积极性也慢慢地降温,语文的成绩也就自然下降了。这时如果在老师积极、有效的帮助下,让学生认识到学语文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就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来学习语文知识,慢慢地重新培育出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多参加一些语文等方面的活动,比如,做有关语文填词游戏、读语文幽默短文、成语接龙等等,这样一来,慢慢地就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和写作是要学好语文的两大难关,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多学习以求突破

1.高中阶段学生的记忆力是最旺盛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多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看多读一些优秀的句子和文章,慢慢地积累自己的语文文学底蕴。比如,积极组织学生每天早晨阅读等等,与此同时,也要扩大学生阅读文章的范围,积极而有效地多阅读课外优秀的书籍,不仅会对学生以后的阅读

和写作文奠定很好的基础,同时也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

的兴趣。

2.在高中阶段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笔习惯,在大量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地塑造学生对写作热爱的情怀,让其发现语言文字真正的魅力所在。在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从小的方面做起,比如写点生活随笔之类的东西或者一些个人的感受日志。

要真正地提高作文水平,不仅要积累大量的阅读句子与文章,来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达到自己肚里有点东西的感觉,同时也要多加练习写作有关语文的文章,真正做到多写多练。写作是要有感而发的,平时学生要做一个个有心人,多记笔记,多做摘抄,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也要有自己的练笔。

三、告诉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必要技能和技巧

1.积极培养学生早读的习惯是及其重要的,一定要大声朗读出来,不仅要读课本,还要读高中语文基础手册。

2.上课前预习,上课时要认真听,作业不要多做,做老师布置的就行,到了考试就不用那么临时抱佛脚地背书了。

3.平时多看点像《青年文摘》《读者》等一些优秀的书籍或杂志,当然有空能看些名著更好。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写作和描述文章方面的水平。

总而言之,学习高中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身上不同的特点,让其真正地爱上语文,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写作能力;教学方法

一、引言

高中是学生生涯最为重要和紧张的阶段,在课堂学习之外,自然不能缺乏自主学习。河北师范大学的刘萍认为[1],自主学习的含义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事先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详尽的计划和安排;其次,对自己后来的实际学习活动进行监察p评价以及反馈;最后,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p修正和优化。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虽然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水平已经明显提高,但是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要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来弥补这些缺陷,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语文写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考试中所占比值也是不可小觑的。但是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现阶段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据相关调查[2],很多学生在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上,总保持一种老师说什么就记下什么,课后却不思考的习惯,在表现积极性的方面无疑是个坏习惯。究其原因,若想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只有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中语文写作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在日常课堂学习中,老师总是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授课。而此时,学生们得到的知识点就相当单一也枯燥[3]。若没有课上与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只能学到1就是1,学到2就是2,无法将1和2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因而,在写作中就无法做到举例到位、内容新颖,甚至无从下手。

(二)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写作本身涉及到的内容广泛、逻辑性强,而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平时做好知识点的积累和理解。学生只有会学习,才能学好习,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假如学生平时就主动积累和了解一些修辞用法、经典故事以及美词美句,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名人进行事迹了解,那么在写作时就会才思泉涌、逻辑清晰。

(三)学生知识面狭窄。高中语文写作题目的特点比较明显,与时俱进且具有重重含义,并且要求学生对主旨的认识明确、无偏差。但是,写作题目有时候要求撰写励志、讽刺、传颂等方面的议论文,或者文学、科技方面的文章。知识面狭窄的学生就无法准确完成写作题目,因而会出现“跑题”的低分现象[4]。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众所周知,一切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来源于自身对这个事物的兴趣[5]。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激发其写作热情。例如,在学校里按时举行征文大赛、辩论赛或者美文摘抄赛等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去收集美文,学习模仿高级的写作手法。而且,参加比赛更能满足学生的荣誉感,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二)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写作亮点。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写作手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不要主观地认定其表达方法的对与错,鼓励其对不同文章的热爱。例如,“春天来了”这句话,有的学生会表达为“春姑娘向我们走来”或者“春天的香味扑鼻而来”等等,不能究其表达的是否符合惯用手法,要鼓励创新与写作亮点,这样才能鼓励学生的自主性。

(三)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学校针对大多数学生制定的,而学生个体又存在特殊性,所以课堂教学不能全面满足学生对语文写作的需求。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后学习时间,针对自身欠缺的立意能力、审题能力、修改能力、遣词造句能力、谋篇布局能力等方面进行选择性的强化。这样才能做到课上与课下完美结合,全面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五、结论

总而言之,本文首先结合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对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解到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中的重要应用,进一步提出了三条有效的应对策略,并引导学生依据其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课后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课堂质量与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反思[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1,10.

[2]陈熹.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3):81.

[3]刘基兵.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应用剖析[J].高考(综合版),2015(10):240.

[4]刘志勇.基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J].科技风,2015(02):24.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能力;教学策略

学生的作文能力难以提高一直是困扰众多高中语文教师的难题,面对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好坏不一的现状,教师先要做的就是正视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然后再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要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经过几轮的高中教学,笔者总结了几点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大阅读的概念为写作奠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的吸收和积累,写作时就可能无话可说、无词可用,就更谈不上将作文写好、写出新意。因此,我们教师要重视阅读,让学生多进行阅读训练,从而为作多方面的积蓄,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里笔者想强调的是,本文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是指教师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的支离破碎的讲解与解读,更多的是我们要建立一个大阅读、大语文的概念,走在大街上,我们收到一个超市活动的宣传单,看到商场打出的促销广告,我们都应当把它当成一次阅读来看待,分析主题思想、表达策略等。当然不仅仅如此,我们还要从当前热门的《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杂志的阅读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逐步扩展到阅读梁晓声、莫言、铁凝的中短篇小说,以及汉赋传奇、明清小说、唐诗宋词等,一步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延伸学生的思路。除此之外,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之上还要进行有效摘抄,可以是摘抄佳词名句,可以是摘抄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篇章,也可以是记录自己阅读的点滴感受,抑或重复文章的故事情境与景物描写等。这样,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

1.材料的新颖度或论说角度独到。新鲜的材料能给我们以强烈的刺激,看惯了描写城市生活内容的文章,偶然看见描写田园风光的文章,就会有一种十分清晰的感受,在考试作文中尤其这样。一位阅卷教师一天要看几百篇内容差不多的应试作文,陡然间读到几篇不同凡响的文章,自然会“高抬贵手”。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准备中储备一些新颖鲜见的材料。同样的一个话题,从不同的角度论说,效果是不一样的。

2.语言表达有独特的味道。语言风格是一个成熟作家最显著的个性。大多数高中生还不可能形成完全独立的语言风格,但追求一定的个性还是有可能的。在文通句顺的前提下,你的言语习惯一定要有你自己的独特味道。

3.表现手法和技巧。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在文章体裁上、在结构组合上、在修辞手法上,每一篇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将作者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感受思想内容的同时,学习模仿其写作方法,并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发挥想象力

文学来源于生活,要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就必须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观察生活方面,对于具体的自然景物、生态建筑、花鱼鸟兽都要采取一定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表及里、或由动态到静态。在深入观察具体事物的前提下,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由春夏秋冬、风花雪月,联想到一定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存在价值等,引导学生向深处思考,从多个角度进行发散思维,在不断分析、整合的过程中,一步步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深入思考能力。有了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学生的作文就有了汩汩流淌的源头,就为他们写出思想深刻、文采斐然的作品提供了素材的源泉。

四、在不断反思与修改中提升作文能力

所谓作文反思,就是在作文之后,学生从自身出发,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从作文立意、骨架结构、语言选择、修辞选取等多个角度进行反思,这些内容属于课后反思的项目。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反思,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深刻感受到了,写作文后记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方法,即学生在教学反思之后,针对自己的具体想法,还有可行性操作的构建,做出具体的想象,并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当然,其中还包括一时灵感闪现所冒出来的奇词异句,供随后进行修改时运用。在此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学生必须是主动进行作文反思,且必须真实。我们教师不能为了追求一种表面的形式而要求学生被动地进行反思与后记,应该通过对于学生作文意识与反思思想的引领,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反思、积极后记的习惯,为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学生进行了反思,有了修改思路,接下来就要具体修改作文。在修改作文时,我们也要注意指导学生: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树立一定的修改意识,通过“推敲”典故的讲解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史实叙述,让学生深深懂得,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让学生在修改作文层面下大工夫,从而写出一篇篇精彩的作文。其次,我们要给学生作文修改以一定的指导,包括从文章立意、结构调整、语言润色、材料选择等各个层面进行修改、锤炼。除此之外,在批改方式上,我们也要坚持自我修改、小组修改、教师指导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力图使得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进行自我认识与反思,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

总之,写作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写作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在学生“乐学”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考空间,教给学生恰当的写作技巧,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能龙.如何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2(34).

2.林建中.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02).

3.李倩.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策略[J].成才之路,2012(20).

4.孙信斌.论新课程下的高中作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0(34).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8篇

由此可见,高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多是为考试服务,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欣赏能力的较少。当然,在现今的历史背景下(家长要升学率、上级主管部门看升学率、学校考核依据升学率),教师一切为了考试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与考试成正比例的真正的语文教学之路呢?

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理论支撑

1.《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

其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其中,特别指出:

(一)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四)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

其课程性质规定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其基本理念是: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3.《江苏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内容

现代文阅读A.文学类文本B.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作文由以上三个文件的精神来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着重于读、写。要在教学生读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并且养成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鉴于此,笔者建议在给学生设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用文学的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例举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举措

1.赏评课文

刚上高一的学生,如果一开始就布置学生写一篇文章评析,他们大概无从下手,所以,高一初,老师要带领学生把课本上的优美文章(不同类型的)从不同角度作详细赏析。课外作业就布置学生回顾老师所讲内容,对学过的课文就某一方面作赏评。这样的作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也可以教会学会赏评文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及学习兴趣。

2.赏评课外美文

“赏评课文”作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的赏评文章的基本方法及能力,接下来就要拓展到课外,让学生放开眼界去阅读,并且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鉴赏能力。

3.举办赏评文章大赛

在学生有了一定赏评文章能力的基础上,可以举办“赏评文章大赛”、“文章品评沙龙”等活动,用以激发学生阅读文章、赏评文章的兴趣,交流阅读心得经验,更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及能力。当然,“赏评”的作业内容不仅指文学类文本,还包括所有学生愿意看的文本,当然也包括中外诗歌、文言文。这项作业如果能够坚持下来的话,高考及各类考试中的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应该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所以,高中语文作业的改革并不与考试冲突,反而比一味的做题更有效果。

4.做作文摘抄

这一种作业很多老师也会布置,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其实,这确实是一项很好的措施,就看老师是如何布置的。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你能够模仿的一篇优秀的作文,然后编写提纲、点评本文的优缺点、背诵其中的优美语段。中学生不可能个个成为作家,所以作文中的模仿必不可少,布置这份作业就是为了模仿优秀作文的构思某篇、优美语句。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能力必有提高。但是,这种作业要求教师的检查督促,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5.课前口头作文

每天上课前拿出5分钟时间,用于学生的口头作文。作文内容为最近发生的事,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学生身边发生的小事。体裁不限。要求是:就某一事准备一段文字,可发表看法,可叙述事情经过。脱稿朗诵给全班学生听。这项作业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对生活加以思考,提高对问题的认识能力。

6.积极参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文学社团,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所以,除了统一的作业以外,还可以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学社团及活动。或者参与社会上的调查等。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上几个措施是笔者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归结出来的,实际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到了高三年级,还有加强模拟练习的训练,毕竟能力很重要,做题方法也很重要。这只是笔者对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粗浅探索,希望以此砖引出更多专家的美玉。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5-01

语文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百科之父”,它不仅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应用、探究和审美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自身发展打下基础。但是从实际工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热情,随着学科压力加大,甚至出现厌学心理,这也是成绩很难提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在强化教学反思的同时,完善教学对策,确保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问题

从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来看,虽然新课标让高中语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教学方式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忽视了实效。加上很多高中生对语文不搭理的态度,很容易将语文限于尴尬的处境。

(一)忽略了学生情感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让语文成为集历史、哲学、文艺、政治于一体的学科,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多种特点,特别是中国古诗词,具有突出的表现特色。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则收录了各种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体会中国古文化的魅力,感受丰富的人文情感。但是从实际工作来看,很容易忽视情感表达,而将重点置于词语、结构分析上,这样就会剔除文章情韵,让学生只能得到词意,根本不能和古人情感进行交流,学习效率自然有限。例如:在《再别康桥》学习中,如果问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少有同学能够回答,更不可能感受到作者对美好时光与母校的想念,而是停留在简单背诵上。

(二)不够注重教学营养

生活作为万物生存的空间,同时也滋养了文明与文化,它为文学展示了丰富的素材,文学则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彩。受学业压力影响,高中生大多是寄宿生,和生活接触较少,也正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进行语言学习时缺少生气,在作文时甚至根据例文的思路,缺少自我发挥和真实感。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同时对综合学习,充分应用社会、家庭、学校资源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忽略了学习差异

从教学过程来看,接受与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反应上也存在差距。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能将学生视为统一反应,而是进行分层教学,对学习能力和反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照顾,这样就能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得到提升。如:在《鸿门宴》学习时,“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虽然有几个同学能翻译,但是很多同学课后反应不会翻译。

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融情于魂

情作为认知活动发展、启发与维持的能量,如果没有情,也就没有智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就像肥沃的土壤,只要将知识的种子洒在上面就能成长。例如:在《赤壁赋》学习时,我们可以将苏子和客以及景物描写有机的联系起来,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从和谐明丽的情境,体会苏子与客和乐畅饮的情怀;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客人用箫声对生命进行喟叹;在“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中展现苏子乐观达人的胸襟和生活态度,这不仅能揭示生活境界,在古意蕴的诗词中还能帮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感受历史文明的博大与宏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为长期学习打下基础。

(二)入味深质

生活作为教育的主要渠道,它随时都在影响感情,更新认知,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将有效生活融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荷塘月色》学习时,可以通过收集与网络文章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姿,这样就能将无形转化成有形,加深理解。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具有生气,老师应该主动放弃“挤牙膏”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读好书、多读书的环境下,感受文化意蕴和语言魅力;具体如:通过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览《青年文摘》、《读者》、《杂文》等刊物,让学生在感受他人写作魅力的同时组织自己的语言,长此以往,摘抄、美句就能成为自己的知识积累。对于课外知识,为了注入创新思维,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组织有意义的热门话题或者征文活动,在激发学习热情的同时,活跃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对高考以及长期性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老师必须根据教学问题,从各方面改进教学策略,保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五红.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旬 ,2013,(7):23-23.

[2] 黄秀英.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阅读(中旬),2012,(9):105.

高中语文摘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1. 高中生语文学习现状。

(1)学习无计划。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他们总是考虑“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

(2)不会听课。主要表现在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课堂上或开小差,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而不会让自己的思路与老师保持同步;课后不及时复习,听完课就万事大吉。

(3)不总结,不能形成知识体系。做错的习题不及时纠正与反思;对章节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再多的知识也是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4)不会科学利用时间。有的学生虽然整天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生不善于挤时间,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

2. 课堂提问是教师主要的课堂教学行为。

整个教学活动的推进,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重点、难点的落实与突破,学生的思维倾向、思维训练、语文素养发展,无不是在课堂提问中展开、形成的。正因如此,课堂提问的有效度倍受各科教师的关注。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论文、课题也是多如繁星,数不胜数,其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千秋,教育文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方法之探究》。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笔者也清醒地意识到有效提问的至关重要性,所以,长期以来,都在努力探究更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问方法。现将自己一些浅薄之见,结文呈出,旨在引来方家之玉,以指点迷津,澄清视界。万望如愿!

3. 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独立。

4. 帮助学生确立具有个性的学习策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策略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高效的学习策略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有效的统一方式。每个人的思维类型不一样,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及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5. 教学目标准确、明确,且具有弹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制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教学之前,教师都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教参中的有关提示,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一要求是准确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目标要求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接,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应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

6. 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升华。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升华。课堂反思可以发生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某位语文老师在一次作文课上读了一位学生构思新颖的文章。在读完之后就听到有学生大声地说,抄的别人的。这时候,同学们都把目光看向了写这篇作文的学生,他愧疚的低下了头。出现这种比较突然的状况,教师一时间也呆住了。然而经过短时间的反思之后,老师就把话题转移了,他要学生说一说此篇文章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评价完成后,老师又问到:“学生们今天大家可以欣赏到如此优秀的作文,最应该谢谢谁呢?”学生们似乎突然之间就清楚了老师的用心,为这位同学献上了非常热烈的掌声。老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们每一周都摘抄一篇优秀的文章。在进行教学的过程里,发生了老师没有料到的状况,老师经过短时间的思考,改变了原定的教学计划,要自己的课堂教学顺利的继续下去,同时,老师在解决状况的时候始终都在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因此,这个教师的教学反思是非常成功的。

事实表明,有效的教学唯有在教学实践与反思后才可以实现。一个优秀教师肯定是一个优秀的反思者。反思主要为了超越,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的明确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进行反思的老师其有效教学就会取得进一步的升华。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一个过程,还是一种理念。我们要真正意义上的走进新课程,把教学的过程当作是交流、沟通、共享的一个过程,给学生自己探索的机会和空间,要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以及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艳.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0,(18):60.

上一篇:优美语段摘抄范文 下一篇:比喻句摘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