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

时间:2023-02-23 13:45:5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1篇

调研内容大致为:1.总体评价;2.目标与价值取向;3.内容及结构的合理性;4.内容的适量度;5.内容的难易度;6.内容的衔接性;7.课标的落实情况;8.课标文本的可读性与指导性。

与会过程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就当前课标实施过程中的利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阵地上,静心思量,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究竟需要怎样的课程标准来作为我们的风向标,如何解决课标与高考两张皮的问题,课标又怎样能真正地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老师说:这次课标(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也注意到各种争议,吸纳那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见,但更主要的工作,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我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首要问题也是解决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么多年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高中语文教育之间又存在着哪些实际问题呢?笔者略举几例。

一.课标仅仅是课标

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国家那么大,学校那么多,从管理上说都得讲究一些基本的规范,课标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教材编写、教材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标为依据,对学校进行教学的检查评估,就要以课标为依据,不能另立标准。考试大纲要以课标为依据,课标是要有一定的政策约束力的。对老师来说,有了课标,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培养起码达到什么水平,也就有了依据,做到心中有数。应试教育仍在发挥其负面影响力,课标的功能就更加重要,它代表正面的能量,对不良倾向起到抑制、抵挡的作用,引导教学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诚然,课标是教育课程的枢纽,发挥其一定的规范性、指导性、约束性、评价性。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感觉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与中学语文老师渐行渐远,客观地说,课标对中学语文老师是一种精神的引领,但实际操作性不强。座谈中有老师开玩笑说,我备课从来不拿课标,只是到高三复习的时候我会找出《高考考试说明》,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老师们都渐渐淡却了课标的理想化内容。如: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表述,无疑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但贯穿于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践行,缺乏实践层面上的可操作性。健康美好的情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驾驭的特质很多,学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具体认知过程,老师也需要阶段性的层层推进。

日本学者臼井嘉一教授与钟启泉教授在交流中谈到,教养之基础是语文素养,有教养的人界定为这样一种人:立足于语言感悟,能够深入地思考、准确地判断和行动自立的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运用的正误、优劣的一种直觉或者说就是对一种语言现象流行通用程度的感觉。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具体准确地对语文素养界定,即语感;语感的表现形式就是对语言运用能否正确,语言表达的优劣,语言现象的流行通用程度。当了解到这一层面之后,教学路径就有很好的切入点,教学评价也就有了一定的基准。

二.学习方式绝对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刻意追逐,出现了许多假自主的局面。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是自主,没有自主谈不上合作探究,要建立在自主的前提下才有意义和价值。另外,有意义的话题才需要合作探究,因此无需成为所有课堂的常态,而现在的课堂是一片合作探究的繁荣昌盛。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余文森教授也认为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化、绝对化问题。形式化就是重现象不重本质,有形式而无实质,课堂上各种新的学习方式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学生有外在活动却没有内在体验。绝对化是用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提倡新的就要彻底否定旧的。表现在对待学习方式转变上,明显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绝对化的倾向,似乎新课程的实施就只有这三种方式了。于是乎,每一学科、每一节课、每个学生都得自主、合作、探究,而不管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和学生基础如何。

因此,课程标准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在倡导某一种学习方式的时候,应强调多种方式并举,毕竟学习方式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学生对于知识能否最大程度的接受,最终也决定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方式应是多重性的,这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诸多方面。

三.评价与教学不对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但在现行的高考实施情况中,高考试卷主观题答案的设置是否鼓励学生做个性化解读。王栋生老师在《那个自由的马车夫》中曾经提及一篇高考作文模拟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晏子是齐国的国相。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车夫回到家,他的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离去。”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王老师困惑的是评卷时认为文章立意“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他说最怕的就是不明不白的或指鹿为马的“主流”。作文考试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考生能有自由思想和创造精神,表达合情合理,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就很好;但如有定规或不为人知的“潜规”,对善于思考的学生而言,就有麻烦。比如想到那些有个人意志与趣味、不愿为官的学生,很可能视这个材料为平庸的“励志故事”,对鄙薄车夫职业、希望丈夫控制表情的车夫之妻的“荣辱观”嗤之以鼻;他很可能未必认同“为人要低调”、“为人要谦虚谨慎”、“要从善如流,知过能改”的“习惯性立意”,而想表达一点个人见解。这其实正是语文教育所期望的。这类学生思虑深刻,如果再能严谨地表达,应当获得较高的评价。而在统一阅卷的过程中,为保险起见,不敢倡导“自圆其说”,如写成“做一个自由愉快的马车夫”,很难及格,至多38分。

……

由此看来,我们提倡的个性究竟是怎样的,是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还是倡导“自我认识”,是众生“人云亦云”,还是“各抒己见”。考试很复杂,高考卷子固然出得很好,但阅卷搞不好就把事情弄砸了,老师弄糊了,学生弄晕了,大家都“不知所云”。究其缘由,机械操作在试卷中扼杀了学生的灵动性。敢说的学生封闭起自己的独特思想,一个再怎么敢于表达自由思想的人可不敢拿自己的主观与高考分数相抗衡。

香港教育学院教育专家李子建曾提到一种“倒流效应”,这种“倒流效应”是指高风险的大规模考试对课堂教与学所产生的影响。其实从理论层面上看,评价及评估作为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本应和课程与教学相呼应,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对评估进行设计和选择。但是,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往往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及评价决定教学内容和方法。对此,温儒敏教授也指出,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正视高考。如果课程改革与高考脱节,就一定会产生较大问题,高中课程实施面对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课程改革和高考要求之间的关系,这在课程标准中应有一定的体现。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个性化、独立阅读这样的字眼其实距离我们的学生还很遥远。

标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要体现出现实的功效,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期盼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2篇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情怀

语文素养的培养,人文情怀的增强,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那么,怎么才能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必须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性。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编排的主题来看,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题。阅读的课文,课文分单元编排,以名家名篇为主,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从全书的要求看就可以看出,重点无疑落在:感悟语文的生命情怀。比如,教材精选唐诗宋词经典篇目,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髓收入囊中,让学生既品味了李白诗歌的雄奇豪放、飘逸不群,又感受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同时又体会了辛弃疾词风的豪放与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浸染,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那又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就要求必须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语文教师教学生“文”,对学生加强语文基础的落实、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同事也应当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解题方法的指导。但是深入贯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讲“教文”融入“育人”,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等人格修养方面的提升,更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谈“文”的赏析,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一个制高点,也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生活化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理解高中语文新课标,应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文学创作的原材料就来源于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广泛地运用语文,服务于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要让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语文走向生活,注重学生语文生活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学习语文,很好地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且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自我价值。

由于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充盈在社会的每个角落。为此,新课程理念不仅强调了语文应用的重要性,还从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与美的本质作用出发,按照学生的审美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全国著名语文教师邬建芳在讲授《再别康桥》时,用诗情召唤诗情。献课流程大致流程如下:首先,在缠绵悱恻的怀旧旋律中深情依依地吟诵起了自己的诗作《云彩》和《金柳》。其次,鉴赏评点,再现生活,走近诗人,品味诗情画意。再次,写作小组的同学们在配乐声中吟诵了自己即兴创作的短诗《爱、自由、美》、《虹》和《星辉》。最后,师生共同吟诵,声情并茂地将美推向极致。邬老师“用诗情召唤诗情”,其背后涉及的审美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正式这种召唤式的欣赏,唤起了学生对语文的审美感知能力。

三、坚持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一双线模式

高中语文课程的开设在兼顾课程基础性的前提下,应适当强化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对课程的自我选择性,学校应当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供学生学习。在理解这一理念时,我们必须注意:坚持基础课程内容的学习为主导这一基本理念不动摇,同时尊重校与校之间生源结构的差异性,学生学习主体的差异性,开设校本课程,争取让教材的编排做到审美情趣与应试考点的统一,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空间,促进不同学生思维品质的构建,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纵观普通高中n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全套教科书包括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5个系列,其编排的核心理念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语文课堂不仅仅应当重视这一基础课程的教学,同时还应当坚持《选编》的阅读、《节选》的教学、“红学”专题讲座等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双线并进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既实现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阅读欣赏活动感知祖国丰富的文化。

综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解读”这一论题进行了初步解读与探讨,并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自己能真正做到上述几点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育;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

能力,是生存的能力,是生活的能力,想要提高能力的前提是了解生活中需要何种能力,然后才谈到提高能力的方法,否则真是南辕北辙。因此首先要改变的是我们对于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认识: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的生活更具张力,使受教育者的生活更美好。所以教育应更关注生活的层面,而非局限于狭义的学习知识本身。

一、“生活语文教育”的意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会背三字经的孩子是否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着尊老爱幼,熟读《岳阳楼记》的学生是否在课余饭后心忧天下。“语文能力”是否异化为了“学习语文的能力”而与生活背道而驰?这一问题不是今时今日才被关注,从赫尔巴特到杜威,再到加德纳,教育理念进步的过程正是各种人的因素,日常生活下的人的因素,对教育的渗入的过程。我国的方明生博士,从作文教育的角度对语文学科内的“生活语文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与日本的比较,方明生博士进行了这样的总结:“今天,日本正在推进国家主义、竞争能力主义的教育改革,这一进程带来了‘考试学力’的过渡膨胀及‘竞争失败者’的持续增加,它使教育脱离了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现实的、生动的生活、生产活动,以‘竞争中取胜的能力’和‘安于自己的能力的程度而适应生活的能力’的区分法,推进使国民稳定的教育,造成阶层分化的激化。”这也是我国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因此,方明生博士指出,在这样的状态中“真正应该培养的生存能力是需要在认识现实的种种矛盾,提高批判能力的同时,主体地确立自身特有的生存方式,形成面向未来、自主生活的力量。作为培养这样能力的教育,生活作文教育有着重大的价值。”推而广之,“生活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韩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生活语文教育”观的体现

1.教育目标

韩国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养成”意思的动词,而我国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用学习修饰的偏正短语。可以看出韩国课程标准没有刻意强化学习这一行为,而是更多的关注了像“养成”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理念。潜移默化的理念与生活中的自然成长是相符合的,教学一线的老师也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总是用培养,开发,熏陶,这些使学习者被动接受的词语来限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基本上忽略了学习者的主题地位,更忽视了学习者得自身生命运动。”

韩国课程标准教育目标内容体系的划分及标准的设定也值得我们深思。它分为“谈话、阅读、作文、语法、文学”五项内容。这里的“谈话”与“语法”;“阅读”与“文学”可以看作是知识与能力(生活能力)的相辅相成,而“作文”则是知识与能力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

每项内容的能力要求又分三个方面。其中,“谈话”一项的能力要求是:“①理解对话的原则,能够根据对象和情况有礼貌地交谈。②学会聆听,能够通过沟通与妥协来解决问题。③认识到否定性语言的危害,养成用积极的语言进行对话的习惯。”这三项要求无一不围绕日常生活展开。与人交谈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呢?语法知识的学习是正常交谈的基础,但是不能代替谈话能力的培养。“阅读”一项的能力要求是:“①从文章结构方式体现的思考过程的角度认识阅读的特点。②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③养成自主选择阅读种类的意识,通过成功的阅读经验充实自己的人生。”同样,文学知识对于阅读活动来书必不可少,但是它也绝对不能代替阅读能力的培养。

2.教育方法

这一部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情况、经验。”如多次提到要注意收集和传播“学生成功的学习经验”,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状况”。教授方法的指导并不宏观,而是针对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者对教育目标中的一些要求提出针对性的培养方法。比如,强调“让学生通过谈话方面的练习,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用自主开发的材料学习等。”并且强调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指导知识性的教学,认知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培养元认知能力的方法,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问题出现较多的细节,虽然显得零散逻辑性不强,但是的确能对实际教学给予很大帮助。

3.评价

这一部分中,强调要从“教授,学习的过程,一体化”的角度来设立评价标准,从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从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的课程标准才有可能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能力来自于生活。从“生活语文教育”的视角来接近语文教育,便可以有的放矢的看到语文学科的“有用之处”,并且让学生用得起来。

参考文献:

[1]黄荣华.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M].复旦大学出版社.

[2]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胡适;语文教育思想

胡适的学术研究涵盖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他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新时期语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价值。胡适在很多文章中阐述了自己对语文的观点。经过总结分析,我得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与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效。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语文的课程性质上来看,《课标》继承和发展了胡适提出的语文的“工具性”性质

胡适对语文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便是明确界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他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工具性和应用性。胡适提出语文是“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自由”二字,把语文从单纯的工具性解放出来了,赋予了语文工具性以鲜活的内涵,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正如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从教学理念上来看,胡适“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当时很具有前瞻性,它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早从孔子办学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国的办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私塾教育、书院教育为主,教学方式也基本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胡适在当时就已认识到,这种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当时的语文教育,尤其在师生关系上,胡适主张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些教育主张,在当时是极具超前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对当下的教学也极具指导意义。

胡适的这些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不谋而合,如针对写作方面:《课标》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再有针对阅读方面:《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都是胡适“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课标》中的继承和发展,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提倡的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完成由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而这正是新课改最大的突破。

三、从教学方法上来看,胡适重视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和文法教学,他的这些主张在《课标》写作教学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和完善

1.从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上来看

胡适认为善于积累素材,整理思想情感和经验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良好习惯,他认为写作教学要重视素材的收集和真实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收集材料,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学识去写文章。他说,“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无论是听来的,或是看来的,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罢了,倘若费一番功夫,把它删除的删除,整理的整理,综合起来作成札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会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

《课标》沿袭了胡适对写作教学的教育思想,提倡多读书、多练习,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主张学生厚积而薄发。在这一目标上,《课标》和胡适是最一致的,目标就一个 ――学会积累和写文章。

2.从文法教学上来看

胡适重视文法教学,他认为文言写作不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他主张写作教学应摒弃文言,采用白话,这也体现了胡适倡导的“实用主义”的思想,主张以写实主义文学代替假文学。

而课标也规定:“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用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课标》继承和发展了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胡适作为20世纪初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推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书光.胡适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课程标准 解读

前言

高中语文课程教科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文本,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的载体。依靠文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能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潜能,更能延伸扩展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 解读文本步法之一:走进文学作品,作身临其境的感受

任何作品,要从内容到形式把握适当,首先就要将语言还原为作者所建构起来的意象,然后让自己置身其中。如读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就应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眼前浮现这十个字所构成的画面:雨后,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唯有这样身临其境,我们才能理解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以语言抒发性灵之妙趣。而要做到身临其境,有两种办法:

1.1 有感情地诵读。通过朗读,文字符号又变成了富有感染力形象化的声音符号。眼与心谋,耳与口谋。可以有效、快捷地领悟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写作意图,领悟作者的构思匠心和语言运用技巧。当“书读百遍”读流畅了,读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处理得恰当好处了,其义也就自现了。文学作品就要活化成鲜活具体可感的情境,学生就不知不觉就身临其境了。使人物之话,如出己口;使文章之情,如出己心。

当然,朗读训练要得法。教师的范读与指导要准确到位。如能采用录音或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如分角色朗读、情景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

1.2 绘声绘色地转述。转述其实是激发学生调动一切可用信息,使文本文字尽可能准确地意境化的方法。转述将我们的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作品描写的情境用语言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转述可以逐步完善,也可以多人互为补充。随着转述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我们想象中的情境也就会愈加鲜明与形象。比如李煜词《浪淘沙》最后两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能把昔日“帝王”与如今“囚徒”这两种天壤之别的生活情境,用语言绘声绘色地转述出来,学生自然难以忘怀,哪用得着教师喋喋不休地条分缕析?需要指出的是:训练之初,学生往往发现不了文中重点之处,老师应多加指点。

2 解读文本步法之二:转换作品角色,换位思考

言为心声,作家写诗作文的愿望,都是真诚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一定的文字传达给读者,以唤起读者相类似的情感体验,进而陶冶读者的道德情操。所以,身临其境之后,读者要准确细察、咀嚼、体味作者之心。即将心比心,用心灵去感受心灵。由于不同的作品之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事、寓情于人、寓情于理等等所以将心比心也有不同的切入点。

2.1 换种说法试一试。比如《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一句,如把“执”改为“握、拉、牵、抚、捏”等动词,表现力有何不同?在比较中让学生准确把握词人内心情感。

2.2 抓住悬念想一想。比如《虞美人》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面对良辰美景,词人为何盼望快些了结?抓住这个悬念想一想,顺藤摸瓜轻而易举就能抓住到词人绵绵不绝的愁绪,进而感受到词那不可抑制的故国之恋。

2.3 紧扣文眼品一品。如《扬州慢》,只“空城”二字,思想感情全出。其余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便迎刃而解,真有势如破竹之妙。

2.4 知人论世揣一揣。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结合当时被贬永州的背景,结合作者渴望昭雪重用的愿望,学生便不难发现:诗中的在恶劣环境中依照倔强地垂钓的老者,不就是对梦想苦苦追求的诗人的化身么?

2.5 找粒水珠映太阳。如《荷花淀》“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两处细节描写,就是可以映照太阳的水珠,学生可以借此领悟妇人心底的瞬间波澜:突出其来的惊讶,深情的依恋,别后的为难,种种情感一时迸发,又继以理智的自律,从而认识到一个进步妇女丰富的内心世界、深明大义的高尚情操。

2.6 跳出言外觅真言。如《荷花淀》中“这有什么看头哟?”《雷雨》中的“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都有丰富的潜台词,都有一定的言外之意。

3 解读文本步法之三:理性分析作品,动情达理

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强烈的感情,是建立在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理性之上的。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关于路的“有”、“无”到决定“走”的比喻之所以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也正是因为它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哲理。我们领悟文章之妙,仅仅领悟到感情过于肤浅,我们还必须透过感情悟理性,对文学作品加以理性解读,从而实现由动情至达理的飞跃,完成悟情至悟理的升华。

因此,教师应在学生身临其境、将心比心的对文学作品有了感性领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部的逻辑关系,提出含有较大信息量与挑战性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大量的感知中总结规律,深化理性顿悟。

理性解读的悟性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培养。首先,要配合其他学科,让学生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吸收科学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新成果。让学生在千姿百态的文学作品面前,能从各种不同角度去了解它们的方方面面。准确把握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联系与区别。在反复玩味与思考中,不断完善人格修养,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审视文学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还应鼓励学生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琢磨文章的意义及语境氛围,让学生在“口欲言又止,手欲写又停”的情况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研究,理清思路,找出相同之处,并且鼓励他们大胆地言说和书写。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理解力,鼓励他们发挥想像,作理性思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也是学生创新精神所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蔡明,范富来,米学军.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5.

[2]刘浩.语文学法纵横.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6篇

一、为了“贯彻”新课改精神,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理念,丢掉“满堂灌”的帽子

我们不少教师走向了极端,刻意与过分地追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使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突出,课堂节奏也显得随意而不紧凑。在我们的一些示范性的公开课里,经常可以看到如下情况:教师要么是设计几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这些已经预设好的问题进行所谓的“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生之间叽叽喳喳“讨论不休”,到了一定时间,教师一声令下,学生便整整齐齐地停止了“讨论”,然后开始逐一回答问题,而教师为“贯彻”新课程中强调的对学生激励性、肯定性评价的要求,“尊重”学生“个性”,也一味地表扬“说得很好”“非常正确”,对学生发言中明显的错误也不及时给予指出,这对学生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实则类似于“放羊”,随学生讲一气,等到学生“充分发言”后,一节课所余时间已不多,很难引导到关键问题和重点问题上,没有注重整合和优化,本应有主导作用的教师基本上是个摆设,还美其名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么是以问代讲,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常用“对不对”“是不是”发问不止,与学生缺少真正的信息沟通,因为学生要做的就是回答“是(对)”或者“不是(不对)”,根本不需要太花费脑筋,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实则仍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需要配合好教师的“问题”即可。这些情形都很难真正培养学生质疑和思考的良好习惯,实际上是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的。

二、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让学生自己去学,去讨论

这样做本意是好的,也确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但若没真正理解课改理念,往往会出现两大弊端:(1)会导致有些学生自由过了头,课堂纪律难以掌控。让自觉性高的学生自己去学、讨论,他们固然会认真去做,不会讲闲话,但对那些学习习惯不好,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来说,却给他们创造了讲话的好条件,所以教师有时还要花部分精力去强调纪律;(2)对于有的知识点,仅靠学生自己也是难以完全理解和把握的。因为现在高中的知识,本来已有一定深度与广度,若靠学生自己学,还真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对于我们这些县级中学来说,农村学生的积累本来就不够,见识也不够,在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下,现在大多数时间都在研究见效相对较快的数理化和英语,对语文并不太重视,所以课余时间基本上没有语文的一席之地,语文的阅读与积累等功夫到哪里去完成?又谈何语感?谈何语文素养?我们现在很多学生语文基础相当薄弱,写作文写不出几句话,找不到几个事例,阅读时连文章都读不懂,遑论答题!遑论“以生为本”!因为他根本就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

三、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交流,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但有的教师也许认为分小组合作讨论了,便是“合作学习”了。而且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实际上,在我们县级中学的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中,发表看法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人,让人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性,也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怎么能预期的教育效果?

虽然这些问题不容易解决,尤其是在高考指挥棒下的县级中学中更难解决,但大家都感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态度较积极。只要我们真正贯彻了新课程的理念,而不仅是流于形式,静下心来,潜心探究新课程,认真研读新教材,准确把握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那么便可构筑新课改的铁壁铜墙,浇铸璀璨的新课改之花!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得与失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第一届课改学生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笔者在担任了第一届初中语文课改时期的教学工作后,又担任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在近两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过程中体会颇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石。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成功之处将极大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但其中的不足之处也将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站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角度上,回顾初中语文课改既有得也有失。

(一)

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来说,初中语文课改都为高中语文教学开拓了新的局面,为高中语文课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改开拓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带来了生机。

初中语文课改就像一块实验田,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来进行播种。这实际上为教师们提供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创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便产生了。“教无定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合理利用大众传媒手段等,这其中不乏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说,这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极大丰富初中语文课堂的同时,也为高中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经历过语文课改教学的学生们,在形式多样的课堂熏陶下思维是异常活跃的,他们会给高中的语文教师们提出各方面的知识欲求,这势必会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发展与变化,促使高中语文课堂的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活跃了,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课改促使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转变,为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双主体”教学关系奠定了好的基础。

新的教学理念中,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而初中课改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实现这一“双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事实上,初中语文课改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学生的主体意识已被唤醒,这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为师生研讨问题,共同成长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

三、初中语文课改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激活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章节,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丰富的内容,比如中国的京剧介绍、广告设计、设计导游词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发散的思维,这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已在初中阶段得到很好的培养,在高中阶段再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初中语文课改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比如大量阅读、古诗词鉴赏阅读等,甚至在中考试题的设置上都对这一方面有所涉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初中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力地推动了高中阶段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物。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①“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②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不以分取人,这为习惯了以高考指挥棒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高中语文教学做了一次示范,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物。

(二)

但是,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初中语文课改的不足之处,对于知识强调体验,对于基本技能却不够重视。

一、语法知识的淡化处理,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难度。

语文语法知识早已作为非考试知识,在所有的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找不到一章关于语法知识的内容,许多学生连什么是主、谓、宾都没有听说过,而这块极其重要的知识实际应该在初中时期得到补充、巩固、加强,但遗憾的是这块知识却成为盲点,因为这块知识的缺失使得高中的许多知识点无法讲透,特别是古文教学更是让教师头疼,教师只能生硬地将一些语法现象讲给学生听,而学生也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更加不会举一反三。语法知识向来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它可以不是考试点,但却应该是知识点,而且应该是最基础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语法知识没有系统地学习的话,不仅语文学习会受到影响,甚至连英语学科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课改中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工具性的重视不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③初中语文课改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非常重视,重视培养学生的过程体验及思想上的升华,却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应用文体掌握得不够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好,而书面表达能力尚不足等。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又增添了负担,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不少,但却无法将这些体验表达出来,这无疑没有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课改应更具科学性,为高中语文教学铺好路、搭好桥。初中语文课改下一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教材的改进与研究,反思初中语文课改可以是我们在下一步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中更具研究性、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石,这块基石的厚重与否,取决于我们语文教育者的努力探索,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初高中语文教学定能成为一条线索明晰、流畅的教育过程。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历史知识;渗透

一、前言

语文是人文社会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是人们互相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汉语及汉文工具。语文不仅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同时又是规范的语言文字实用工具,更是用来开拓及积累精神财富的重要学问。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以文学素质为前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培养。时代的迅速进步及发展迫切的要求各个学科间的渗透与交流,语文教学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文学世界,语文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必将为高中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二、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语文课程资源得以丰富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两大方面,即课外学习资源和课堂教学资源,比如教学挂图、教科书、其他图书、工具书、报刊、演讲会、研讨会、辩论会、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电视、电影、网络等等,并且国内外重大事件、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均可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由此可知,语文课程资源有着非常宽泛的资源范围,这便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资源意识,对其他学科为语文课程所创设及提供的资源加以高度重视,其中,历史知识内容便将有效的资源提供给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得以极大的丰富。

2、语文课程性质得以体现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育还与中华民族血脉延续及文明传承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过程当中,历史知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忘却过去就相当于背叛,只有对历史深刻的加以学习,才有助于对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理解,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切身的感受到历史知识的文化环境冲击,并且培养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充分的体现出了语文课程性质。

3、语文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7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加以制订,并于2003年4月正式出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两个课程标准体颁布实施,意味着课程改革的开始。实施新课程需要对课程标准切当运用及正确解读,而两个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历史”,明确要求以现代观念与历史眼光对古代作品、古代诗文的思想倾向及内容进行学习、审视,表明语文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的高度重视。所以,对历史人物知识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要求。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应用

1、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就孟子的观点来看,对作者书画诗词的品读,就必须充分了解作者本人,而要想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则需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文章的主要内涵及思想加以准确把握。因此,孟子的“知人论世”便逐渐成为古代文论的观点,并且流传至今。因此,在目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对孟子的“知人论世”提起重视,将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成是理解全文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均需要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以解读,而对历史背景不了解,均无法正确的理解文章主旨。比如,李商隐的《马嵬》,便需要对唐玄宗后期的政治状况以及社会背景进行全面了解,熟悉在马嵬之地杨玉环被绞事件,以此深刻体会历史氛围与历史背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文章加以理解,这样不但有助于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而且对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大有裨益。

2、在成语教学中的应用

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约定俗成的定型的短句或词组,相当一部分均是由古代逐步沿用下来的,往往在用词上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代表着某个典故或者某个故事。在高中语文课文中蕴含着大量的成语,有些学生便是由于不理解某些成语的意义,进而对整篇文章的认识带来直接影响。我们如果知道成语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便可以理解成语背后隐含的意思,那么就能够更好的解读课文。比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通过了解历史人物我们理解了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以及廉颇的“负荆请罪”,明确了用“将相和”形容廉颇与蔺相如二者的关系,这篇文章有着相对较长的自然段,整篇文章的理解较为困难,而如果事先了解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事件,了解有关和氏璧的历史信息,那么就能够更加简单的解读整篇文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鉴于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的密切关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历史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语文教学与历史知识有机加以结合,以此增强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金力东.运用历史知识,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中学教学参考,2010(8).

李春华.百年回顾: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进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丁辉.中学语文现代口语交际教学的历史线索梳理.考试周刊,2008(1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评价、现状

Abstract:Implementation of high school Chinese course standard,present curriculum reform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but the education evaluation has failed to follow the pace of the class.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educational evalu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around but.high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evaluation has the purpose of evaluation of one-sided.narrow the scope of evaluation,evaluation criteria of evaluation of the main single,with many problems such as limitations.

Key words:High school language Education evaluation Present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语文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学的更具体的应用性分支,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是语文教育评价这个应用性分支的更细的分支。具体地说,高中语文教育评价就是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各种方法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语文发展变化及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并为高中语文教育决策提供相关依据的过程。

新的课程标准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创新与发展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和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强调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理念,是语文课程在新世纪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一次革命性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着评价目的片面、 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标准教条化、评价主体具有局限性等诸多不足。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评价并未形成统一的系统,在实施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不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一、 教育评价目的片面化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这是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确定的评价目的。

由于我们过去只习惯于从“知识和能力”上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许多教师总觉得评价“知识和能力”是“实”的,而评价“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虚”的。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无论他们从事听、说、读、写的什么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他们总得借助一定的方法,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态度,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应该也像对“知识和能力”的评价一样都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题中之义,而不是外加的。可以说,三个维度的评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育评价所要突出的语文课程整体性和综合性特点,这样的评价也才更有利于实现语文教育的总体目标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 教育评价范围狭窄

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长期以来,高中阶段语文教育评价存在着评价范围狭窄的不足,过分强调学生的作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习结果,评价具体的课程方案优劣的唯一指标,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表现。

三、 教育评价标准教条化

学生对现实的客体进行阅读、思考后,勇于表达一直情感思维水平的语言形式应是各具情态的,但现行的语文教育评价中,通行的评价标准却是单一的、教条的。

语文教育评价的单一化主首先表现在格式的标准化。把标准化考试方式引入语文评价体系后,主客观试题也都试图标准化,逼着学生按照一定的套路来思考。其次是教育评价过程的要点化。现行的评价形式主要是试卷,试卷有参考答案,对主观性的问题,参考答案一般也罗列几个要点,供师生参考。但在实施过程中,为追求评价的标准统一,阅卷方便,便对参考答案简单化和绝对化,使参考答案变成标准答案,唯一答案,以致学生在答题中答要点,老师阅卷找要点。学生心中本来生动活泼的大千世界就变成了几个要点,几个原则的构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肢解殆尽。第三表现在教育评价结果数据化。对语文教学成效,学生掌握程度一律以数据量化,不能全面准确地衡量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掌握程度。

四、 教育评价主体具有局限性

现阶段,语文教师在教育评价中已经丧失了参与评价的权利,更不用说学生自己参与评价。语文教学评价在这十多年里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克城市由上级制定的,授课计划是由教学参考书预定的。更为严重的是所有学生的考试试卷包括练习题都是由校外人士设计的。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是以他们提供的“标准答案”为标准的。语文教师完全无能为力,也没有能力利用评价来激励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语文教育评价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别重视考试的国家,它起着调节语文教学的作用。好的教学评价能引导语文教学走上正确的轨道,反之,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针对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方面的现状我们一定要探索一条既能顺应世界教育评价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语文教学评价新路来,使教师主动地参与到教育评价的改革中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美]布卢姆,等.教育评价[M].邱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6.

[4] 张玉新.高中语文教育评价概述(上)[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程目标 层次 实施途径

语文是母语教育,更是基础教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程目标的制订、语文课程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以及语文课程教学的课堂构建,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语文课程的规律,实现构建性课堂的设置和科学实现;系统理解语文课程的目标基础上,依靠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语文课程的层次性目标,依托目标的实现,进而实现语文课程体系的综合改革。本义通过分析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层次实施的现状,构建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实施途径,突破高中语文课程传统教学的定势思维,实现语文课程的科学拓展。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层次的现状

(一)课程教学目标层次制订不科学、不合理

在教学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无目标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早已有之,在过去它主要体现为教师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铃声一响,走进课堂;要讲什么,等我来想”。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明显好转,但部分教师基于对新课程改革的错误认识,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类似现象。不少教师认为,新课程提倡开放性教学,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于是课堂教学没有目标,一味提倡“学生自主”“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教师跟着学生走,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不作为”状态,课程教学目标层次制订的不科学、不合理,甚至没有制订目标层次直接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佳。

(二)目标层次的制订太过笼统

在语文教师的备课本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表述:“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学习主人公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作文水平”“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等等。这些现象普遍反映高中语言目标层次的制订太过于笼统。这种用标的制订是高中语文传统教学目标制订的通病,对教学目标大而空的陈述,使人既不知从何做起,也不知凭何落实,更不见达成的梯度和要求。这类教学目标的最大弊病在于定位过于宽泛,把课堂教学目标等同于课程目标或单元目标,定位过大,兼容性太强,笼统地用教育目的或课程目标代替了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具体所指。

(三)目标层次制订不够全面,教学目标单一

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订,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健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情境化,它既应该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又应该适应教材的具体特点、学生的具体学情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这就要求老师在制订时要全盘谋划,从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统筹兼顾,既要有以感知为基础的认知目标,又要有以能力训练为主导的技能目标,同时还应制订学生的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把各个方面的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之三维一体化。

二、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实施途径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必须通过合理的课程组织和安排来完成。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受个人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各有侧重。高中语文要正视这些现实,选择恰当的切入点。目前高中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一本教材、一种讲练、一套模式的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培养学生实践教学结构体系。

(一)教师要认真分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化,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从宏观层而上讲,有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直至课时目标等不同的层次。在制订课时目标时,教师首先要把握住宏观的层次,不能把眼光只盯在一篇课文上,要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从整体出发,把眼前所教的“这一课”放到一单元、一册书、一个学年、一个学段(高中阶段)乃至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使其上下关联,互为照应,分解合理,体现出科学的序列性。

(二)重视单元目标,把握目标教学系列

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制订,其思路一般是:基于课文,紧扣教学单元,体现一册书、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段的要求,关联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找准位置,分解合理,落实到具体课文教学中。其中单元目标的理解是关键,一是因为单元目标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二是因为总目标的落实和具体化主要在于单元目标。因此,在制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要了解: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处于什么位置?它所在的单元有什么特点?这个单元有什么是值得学生去学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单元教学要点为突破口。教师在制订具体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应仔细阅读教材中的单元提示,认真把握单元教学重点,对全单元的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单元教学重点分解在各个具体的课文中进行落实。

(三)分化语文教学职能

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从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开设不同系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语文课程。高中语文一肩担众任,除了培养语文能力以外,还有美育、德育职能。就是语文能力,也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各方均顾,同等发展,理论上可以,实际上不行。有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如学生个体语文能力高低不平、专业对语文能力要求不一。也有一些主观上的原因,如在这个时期,个性发展成为首要需求。所以,为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高中语文教学做到有序、有益,分化其教学职能,实为有益之举。

(四)丰富课程组织形式

如打破班级授课模式,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不拘泥课堂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语文课程进入实际生活,多开展一些类似专题讲座、专题演讲、专题辩论的情景教学活动;改进讲学传统,让对话进人语文课堂;丰富教学手段,让多媒体、语音室甚至电影院进入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变得有趣、生动。

(五)转变课堂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因此,我们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讲授中心、笔试中心的做法。高中语文教学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和“一个改进”。“三个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到以对话为中心,以一纲一本为中心到以多纲多本为中心。“一个改进”即要改进教学评价方法。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监督导向职能,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可将平时的口谈、笔谈、面谈、网谈以及课堂练习、课堂讨论等纳入评价体系来。

上一篇:平面设计课程范文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