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范文

时间:2023-03-21 08:13:40

高中语文课本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分析;思考研究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教学就是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综合能力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且对于阅读量来说,可以衡量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实现教学目标。课本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编制的,因此可以展现出教学的任务与目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每一堂课,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满足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说,在高中语文课本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

1.文章类型上存在问题

对于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来说,首选问题主要在文章的类型上,多以现代文为主。在教材中,文章的类型与内容上都倾向于对现代文的解析,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诗歌与散文,但是在数量上却是比较少的,这样也就造成了文章在类型上出现了分布不均的现象。其次是对于课文的形式上也出现了分布不均的现象,这样也影响了一些学生对于文体的掌握,最终造成了在写作形式上受到的相应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写作的体裁。

2.课文精读,设计略读

对于课文来说,在阅读形式上主要是在精读与略读上进行了相应调整,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阅读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教材也调整了题材之间的比例,这样也就保证了高中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教学目标。在设计精读与略读部分的过程中,就体现出了对课本阅读量的增多,并以此来满足学生对于阅读的需求。

3.进行适当延伸,满足学生对于课本阅读量的需求

当课本阅读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延伸与扩展,从课外阅读量上进行相应的补充,以此来保证学生的阅读量。且通过此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关于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相关思考

1.坚持满足阅读量的实际需求

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其实就是促使学生积极阅读的一种教学手段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数量,还要保证好学生的阅读质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并保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吸收好文中的知识,掌握好文章的主旨。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样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逐渐增强自身的写作能力。而这也成为增强学生阅读量的重要要求之一。

其次,对于一些存在不确定的因素来说的,对于这一部分来说,要重新审视好阅读量。另外,对于语文课堂来说,很大一部分都会受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以及专业能力的影响。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完成课本中的阅读内容,还可以自觉通过课外阅读来不断充实自身的阅读量。对于一些资质一般的学生来说,只能够尽可能地提高在课本上的阅读量。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阅读量存在差距的现象。

最后,教学方法上的转变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量。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发挥出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效率。此外,教师还要掌握好阅读教学的难易程度,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才会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

2.增加阅读量的外在影响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新课改实施以前,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强调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对于阅读量来说却并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在新课改的逐渐实施与发展过程中,高中学生的阅读量也得到了重视。且在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就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创新能力。

3.掌握好阅读的质量

在保证学生阅读数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保证好学生的阅读质量,杜绝出现让数量代替质量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课本进行分析,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并以此来达到阅读的效果。且在此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掌握好课文的难度,就会使阅读的进度受到影响,最终也就完不成阅读的目标。因此,在选择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出有效的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想要提高阅读效率,就必须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积极扩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不断进行阅读,提高自身的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潘庆玉.背景・理念・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评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78-79.

2.吴永军.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评山西忻州七中的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5):634-635.

3.罗瑜.《语文课程标准》若干问题反思――兼论《语文课程标准》的适应性[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3(05):745-745.

4.周志强,孙嘉卿.一个伟大传统的失落与重建――从汉语形象角度看白话文改革[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5(04):895-896.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分析;思考研究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教学就是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综合能力的基础性教学内容。且对于阅读量来说,可以衡量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教学要求课本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编制的。因此可以展现出教学的任务与目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每一堂课,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满足语文教学的目标。可以说,在高中语文课本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

1.文章类型上存在问题

对于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来说,首选问题主要在文章的类型上,多以现代文为主。在教材中文章的类型与内容上都倾向于对现代文的解析,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诗歌与散文,但是在数量上却是比较少的,这样也就造成了文章在类型上出现了分布不均的现象。其次是对于课文的形式上,也出现了分布不均的现象,这样也就影响了一些学生对于文体上的掌握,最终也就造成了在写作形式上受到的相应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写作的体裁。

2.课文精读,设计略读

对于课文来说,在阅读形式上主要是在精读与略读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阅读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教材也调整了题材之间的比例,这样也就保证了高中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教学目标。在设计精读与略读部分的过程中,就体现出了对课本阅读量的增多,并以此来满足学生对于阅读的需求。

3.进行适当的延伸,满足学生对于课本阅读量的需求

当课本阅读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扩展,从课外阅读量上来进行相应的补充,以此来保证学生的阅读量。且通过此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相关思考

1.要坚持满足阅读量的实际需求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量,其实就是促使学生积极阅读的一种教学手段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数量,还要保证好学生的阅读质量。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并保证学生可以通过进行阅读吸收好文中的知识,掌握好文章的主旨。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样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逐渐增强自身的写作能力。而这也成为了增强学生阅读量的重要要求之一。另外对于教师来说,还要在有限的课堂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教学中要求的阅读量。

其次是对于一些存在不确定的因素来说的,对于这一部分来说,要重新审视好阅读量。另外对于语文课堂来说,很大一部分都会受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以及专业能力的影响。对于一些学生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完成课本中的阅读内容,还可以自觉通过课外阅读来不断充实自身的阅读量。对于一些资质一般的学生来说,只能够尽可能的提高在课本上的阅读量。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阅读量存在差距的现象。

最后教学方法上的转变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量。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方法,发挥出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效率。此外教师还要掌握好阅读教学的难易程度,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才会得到提高,才会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

2.增加阅读量的外在影响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开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新课改实施以前,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桥强调了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对于阅读量来说却并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在新课改的逐渐实施与发展过程中,高中学生的阅读量也开始得到了重视。且在进行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就成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创新能力。在新课改的不断影响下,让学生从阅读中增强对语文的记忆力。且在实际教学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也就成为了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量要求的不但增多,让语文教学向着语文的方向发展就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样也就可以保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学习语言,感悟语言。

3.掌握好阅读的质量

在保证学生阅读数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保证好学生的阅读质量,杜绝出现让数量代替质量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课本进行分析,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并以此来达到阅读的效果。且在此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掌握好课文的难度,就会使阅读的进度受到影响,最终也就完不成阅读的目标。因此在选择阅读课本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出有效的阅读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中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想要提高阅读的效果,就必须要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积极扩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不断进行阅读,提高自身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庆玉.背景・理念・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评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78-79.

[2]吴永军.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评山西忻州七中的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5):634-635.

[3]罗瑜.《语文课程标准》若干问题反思――兼论《语文课程标准》的适应性[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3,(05):745-745.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3篇

一、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二、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三、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四、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五、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利用读本第一册中P190页的《先秦诸子散文》一文,制作表格,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文章后,填表作业,这就自然延伸到读本的篇目。读本中儒家著作《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墨家著作《墨子》中的《非攻》、法家著作《韩非子》中的《五蠹》、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等与教本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见”的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张表格的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诸如《五蠹》等文字较为艰涩一些的文章,还有待老师的点拨。

六.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本;古文用字;高中古文;古文用字注释

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代散文有许多篇,其中涉及的古汉字应用更是今天的学生所没有接触到的,需要对其进行专项的解释才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本意。而在对文章用字的解释中,有一些很容易对学生造成理解上的误导或者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全文。本文则以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进行简要讨论。

一、高中语文课本中古书用字注释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文注释是经过编者非常细心地排版编辑而成,但由于古文数量较多,一些文章年代较为久远,编者对一些古文用字的注释存在着较明显的偏差,十分容易误导学生。

1.将异体字与古今字误解为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将当时所存在的字用另一个读音相同,形体与释义均没有任何关系的字代替,即真正的通假字。而对于并不是通假字范畴之内的异体字与古今字,却依然用通假字来解释,就会造成学生对古文用字理解上的偏差了。

比如说,在《祭十二郎文》中,课本对于“远具时羞之奠”一句中“羞”字的解释就是“馐”的通假字。虽然说这样解释在对文章的理解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对于用字的具体来历以及本意却产生了根本上的注释错误。在古代用字当中,“羞”就具有美味的食物的意思,和当今“馐”字的含义是一样的,并不存在所谓的通假现象,应该属于古今字的范畴。另外,该篇古文中的“皆不幸早世”的“世”字被解释为“逝”的通假字,也是属于这种解释错误的现象,因为在当时“世”就已经具有不在人世的含义,可以直接解释“皆不幸早世”的含义,并不用解释成通假字。

将这类字笼统地解释为通假字对于学生对正文大意的理解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偏差,但会误导其对古文用字的详细理解,对学生深入学习古文有很深远的干扰作用。如果将不是通假字的地方解释为通假字的话,那么学生在今后遇见相同情况的时候,也会按照之前的注释解释为通假字,可能就会影响到对文章本意的理解。

2.古文虚词的解释划分不清楚

在古文用字中,有一部分的字通常在一些语境中只是表示固定语气或者结构,而在另一些语境中则表示副词或者代词,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注释,这类用字称为虚词。而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对一些虚词的注释并不是十分准确,许多学生在参考了注释之后依然对理解文中语句存在一定的困难。

比如说,在诗经《氓》一文当中“将子无怒”中“无”的解释就是一种文言否定副词,表示不要的意思。而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对“无失其时”的“无”字解释应该也是表示否定意味的副词,但课本中却解释为“毋”的通假字,在字义的解释上出现了本质上的错误。另外,《烛之武退秦师》中对“无能为也已”的“已”字解释为“矣”的通假字,也存在着这方面的解释错误。

3.部分文章用字的解释过于笼统

对用字解释的笼统化现象是高中语文课本中存在的又一问题,特别是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好几处解释笼统的现象。比如说,在《烛之武退秦师》当中,在课后注释之处对“立谈之间”直接注释为站着说话的功夫,并没有对每一个字的用法进行详解,而由于这一句的句式较为简单,所以并没有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很大影响。而在《逍遥游》一文中对“而后乃今”则直接解释为然后才开始的意思,对于文言文功底较差的学生来说,这样解释十分容易造成其只知道文章大意,而一旦将文字语句拆开就不认识的现象。

二、高中语文课本古书用字注释的建议

对于高中语文课本中存在的这类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修订改进。不只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其他版本的教材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以提高古文用字注释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1.提升教材编者古文文字功底

从事高中语文教材古文部分的编者都有很强的文言文功底,但在此基础之上,为了加大文字注释的准确度,还应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古书用字的理解,确保在课本的编辑注释当中不会出现注释错误。

2.将古代文字用法与现今语言习惯相结合

其实,古文与现代文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只是一些用字细节以及用语习惯上发生了改变而已。所以,在对古文用字进行注释的时候,就要注意古今文字的对比,尽量用较为简单明了,直接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古文中的生僻用字,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古文字的含义,对文字的掌握更牢固。

古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却依旧不能被时代的发展所遗弃。因此,对于古文的理解与传承是如今每一位华夏子孙共同的责任。未来的发展不仅依靠的是高科技文明,更需要依靠的是古文中深刻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陈浩.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古诗文注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5篇

一、直面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义在于它的内容里涉及了两个世界“理想的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世俗的世界(喂马劈柴、通信、)”的抉择,诗人在诗歌中选择了理想的世界,与幸福的世俗世界进行了决裂。海子在写下这首诗两个月后自杀了,所以海子的诗和海子的死便可引导学生思考“理想”“世俗”的冲突的问题。在讲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海子的自杀是坚持了理想还是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在讲解完海子的两个世界的抉择后,学生用诗歌《致海子》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的理解和启示。这一节课融课文的分析和学生的主动表达为一体,对学生构成一定的内在冲击。有一个学生原来非常认同海子的自杀行为,甚至也想模仿海子的自杀,在上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写道:“这节课我了解到海子的死以及老师对他的讲评。我学到了海子的死是背弃了理想与现实,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我其实也很欣赏海子,也期盼过像他一样。但现在我明白了……”。我还通过拓展让学生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人类的每一个脚印中。只有能直面冲突,能够隐忍能够积极与现实的沟通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以顽强的生命为激励

《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代表作,节选部分作者表现的是母亲和地坛给予自己的无限的宽容和永恒的等待,同时也展示了一个命途多舛的青年面对生死抉择的思考。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21岁时候双腿瘫痪,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每星期必须到医院做三次血液透析。一做就要花大半天时间。病余的时间他都用来写作。所以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②史铁生是勇敢的,他真实地再现了自己在生死问题上地懦弱和坚强。在文中,他写道:“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地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地坛对于史铁生、母亲对于史铁生远远超出了给予生命的分量。她们给了史铁生活着的精神支柱,是的,死不必着急,那么我们得全身心地用一辈子思考如何活着如何爱人。在读了史铁生的作品以后,我启发学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坛”和“母亲”,我们在接受她们爱的同时应当想到如何发挥自身生命的最大的价值。

如果说史铁生是个身残志坚的典范,那么孔子、孟子他们则是我们民族道德思想的楷模。以往讲孔子、孟子常常把他们神化,我尝试着让孔子孟子变成一个普通人。他们从小坎坷的经历、他们处处碰壁的境遇、他们执着不渝的精神、他们可贵的责任和使命感、以及他们思想上的局限等等。也许因为不再那么高大全了吧,学生反而喜欢他们了。从而由喜欢人到喜欢他们的思想。在学完这一单元后,我让学生写一句你对儒家思想记忆理解最深刻的话。可喜的是50%学生的人写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只是课文上中的句子。这也说明孔孟的思想对同学的影响。

三、把承担责任和播撒阳光为使命

当史铁生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情后,史铁生开始用自己的笔和生命来解释如何活着这个问题了。正如在授奖词说的那样:“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希望唤起了人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呐喊自序》中鲁迅在仙台学医,课间休息时老师放的画片中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的一幕让他毅然弃医从文。是什么让鲁迅改变了人生的设计?是什么让鲁迅在寂寞中依然呐喊?不是待遇不是荣誉,而是出于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责任。《宽容序言》中那个找到山外世界的漫游者,不惜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回到无知山谷,将山外绿色牧场的信息告诉给山谷里无知的人们。他被处死了,但我相信当无知山谷的人们沿着他开辟的道路来到绿色牧场时,他一定微笑了。是勇于承担祖国和民族的责任,让鲁迅和漫游者的名字永被铭记,让民族精神和文化生生不息。

四、小结

从课本挖掘生命滋养之源,浇灌学生心灵之花。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6篇

要了解一个作家、一篇作品,自然要知人论世,学习苏轼也不例外。要了解@几篇课文,苏轼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被贬黄州这个重要背景是必须要了解的。

苏轼科举成名后不久,年仅二十六岁即出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在凤翔任职三年后被调回京城负责编修国史。次年,他的父亲与世长辞。苏轼在老家守孝三年。正是在这三年里,发生了王安石变法。苏轼重返朝廷的时候,不赞同王安石变法,于是他主动申请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这一去就是八年,期间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担任知州。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十四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当时,变法派领袖王安石在三年中先后两次被罢免宰相,后来只好心灰意冷地闲居南京。反对派的领袖人物司马光则常年闭门著书,不问国事。由于种种原因,变法与反变法的争论,最后已经逐步演变为排斥打击异己分子的残酷政治斗争。于是,苏轼成为了这次政治斗争无辜的牺牲品。“乌台诗案”使苏轼被贬黄州。

而此时的苏轼,神经也是高度紧张的。用苏辙的话来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好在苏轼系狱五个月后,案件终于作出终审判决,苏轼因为“诽谤朝政,妖言惑众”的罪名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

像苏轼这样的犯官,除了一份微薄的食物配给之外,没有正常的俸禄。苏轼首先面对的是物质生活的三大难题:花销问题、住房问题、吃饭问题。这些问题苏轼都潇洒地解决了:没钱,那就粗茶淡饭,自得其乐;没房,那就自己修建,自此“雪堂”诞生;没粮,那就自己动手,开荒种地。“东坡居士”的美名就此产生。其次,苏轼面对的是精神生活的三大难题:自我价值的实现;黄州湿热,健康存在隐患;少有朋友,缺乏交流。这些问题,苏轼也都潇洒的解决了。他耕种庄稼、走进厨房、广交朋友、慈悲为怀;他撰写著作、勤奋读书、强身健体、反躬自省。黄州的苏轼没有颓废,没有消沉,而是尽可能地反思自己的过去,充分理解现实的处境,努力创造生活的乐趣,积极探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黄州苏轼的潇洒。也正因为如此,从元丰五年(1082)七月到十月,苏轼在黄州赤壁的三次歌咏,才能够成为千古流传的绝唱,因为它代表着四十七岁的坡已经走向成熟与圆融的人生境界。

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的夜晚,苏轼与几位要好的朋友泛舟在赤壁饮酒赏月,写下了《前赤壁赋》。同年十月十五日夜,苏轼与友人再次夜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东坡居士对着赤壁长啸一声,引得身边的草木为之摇曳,山谷间掀起阵阵回响。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这三篇歌咏赤壁的佳作便成了苏轼人生的绝唱。

一直默默无闻的黄州等来了失魂落魄的苏轼,他和它碰撞到了一起。最终命运做了如下安排:苏轼在黄州“赤壁”抒情怀古,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飞跃,而“文赤壁”也因此名声大震,天下皆知。黄州成就了一个新的苏轼,让他开始了智慧的人生;苏轼也成就了一个新的黄州,让他成为了真正的名胜。如果我们不去“知人论世”,不了解苏轼的被贬黄州,不了解苏轼在黄州经历的生活和精神之困境,不了解苏轼如何突围人生的困境,就不能理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意,就感悟不到一代文宗的作品和其本人的无穷魅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将《前赤壁赋》放在必修精讲的位置,将《后赤壁赋》附在课后习题中,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放在必修四的宋词单元。这几篇作品都是苏轼被贬黄州的作品,而且都作于元丰五年(1082)。它们有着共同的创作背景,因此,引导学生学习这些作品时,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去学习和欣赏。

当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我们的教材是将苏轼的作品分散安排了,可是在学习的时候缺乏整体感知的力度。共同的背景,不同的内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情怀与哲理。这些都值得我们在了解了苏轼的人生经历,尤其是黄州与苏轼的不解之缘之后所能整体感知的东西。不论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带给我们的优美,还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引发我们的深思;不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雄浑,还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都是苏轼带给这个世界的精神愉悦。他将勤政爱国、关注民生的执着精神,达观自我、超然物外的旷逸气质,热爱生活、诙谐天真的盎然情趣,从容不迫的潇洒风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终于成就了一个可爱的坡,一个伟大的坡。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坡传》中所言:“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但是凭坡的作品而研究其内在的本性,借此以窥探他那幸福的秘密,便不是难事了。坡这位天纵大才,所给予这个世界者多,而所取自这个世界者少,他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把稍纵即逝的诗的感受,赋予不朽的艺术形式,而使之长留人间,在这方面,他丰裕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7篇

感激有了这样一个比赛,让我和学生都不断成长。感激这样4个月的相处,让我发现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曾展现出来的光芒。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也许,他没有在课堂上闪耀过,但请相信,他终会找到让自己发光的舞台。

课本剧这种活动形式,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热情――写作能力突出,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改写剧本;对舞台有经验,对全局有把控力的学生当导演;普通话标准,感情丰富,乐于表现的学生当演员;会美工,能画画的学生做道具。总之,每个孩子都能在课本剧编演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强项。在《宽容》这部剧的准备阶段,同学们每天在一起背着自己的台词,讨论哪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神态、什么样的语调来展现;讨论我们的道具应该用什么样的材料、用什么样的颜色才能更符合整个剧的风格;讨论在未明和阿水离别时应该用怎样的音乐,在先驱者和长老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

同学们主动探讨剧本,改编剧本。理解剧本的思想,揣摩剧中人物性格。诚然,这些活动在平时的语文常态课堂中也是必要环节,但是这次,学生们把课堂上的“不得不去这样做”,变成了“我愿意去这样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学校教育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课本剧这样的活动形式,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大中学校的学生纷纷组织剧团,踊跃参加戏剧演出活动。很多学校甚至走上街头,排演了很多进步的戏剧宣传时事。直到现在,在高考升学压力下的许多高中,也都坚持保留学校的话剧社。以贵阳市乌当中学为例,每年学校的校庆活动节,学校会组织话剧比赛。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剧目。2014年的《雷雨》中,学生将老艺术家的语言表情模仿得惟妙惟肖;2015年的《孔雀东南飞》哀婉动人,甚至评委老师都为之流下眼泪。每年也都会发掘不少表现力很棒的学生,相信学校的舞台,会让他们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人生,挖掘自己的潜能。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课本剧比赛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对于现在的高中学生来说,要在辛苦的学习之余进行话剧排练,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4个月的坚持,意味着牺牲本该用来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这4个月的相处中,在与剧中人物的碰撞中,在无数次进入剧中人物的心灵中,他们开始了解生活,开始思考生命,开始懂得情感,开始明辨是非,这些不就是我们的语文教育想要教给学生的吗?当未明悲愤地喊出“不!上帝喜欢勇敢的人!长老的圣书是虚假的旨意,山谷的律法是众人的枷锁,它挡不住我对真理的渴求,压不灭我出山谷的愿望。”的时候,我和台上的孩子们一样激动得无法克制。当村民们低头忏悔道:“你救了我们,可是当初却是我们把你杀死!”的时候,当大家低声说出:“请接受我们的痛悔和歉意吧!先驱者!我们为自己曾经的愚昧忏悔!”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泪光。我相信,在这些台词一次次激烈撞击他们心灵的时候,他们都可以感受到宽容的力量。他们终会领悟到―― “也让我们记住我们曾经演绎的不幸,让那些不宽容的严酷导致的悲剧,永远不再重复,不再继续…… ”

《宽容》能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绩,是对这4个月无悔付出的孩子们最好的一份肯定。不过我相信,就算没有这个成绩,我们在自己心里也一样是王者,因为这样的生命体验已经让我们升华了自己。

作为指导老师,课本剧的活动形式,也给了我很多教学上,尤其是语文教学上的启发。

在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教师提供给学生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帮助,共同研究在编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本剧活动的主体始终是学生,课本剧编演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能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为何在语文常态教学中,语文教学变得枯燥,变得毫无美感,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学生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以课本剧活动为契机,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又未尝不可。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我也感受到自己和学生一起成长着。以课堂表现和分数标准来评判学生,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让我震撼、让我感动的地方。有学生会跑到学校的小花园,找来枯树枝为道具做准备;有学生会在大家都加班加点排练的时候主动为大家准备晚餐;有学生在训练结束后主动收拾好练习室。正是这4个月的相处,让我开始用不一样的眼光去审视这些孩子。我开始明白,作为一个老师,要学会全面地去看待学生,更应该主动去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人性的美好,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些美好的经历,让我们提升了自我,完善了自我。

总之,课本剧表演是对语文课堂进行了有益的延伸、扩展和深化,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法实施的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通过课本剧活动可以得到实现。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课本 设计 创新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来,会经常听到学生发出“语文课本看什么?”、“语文课本看不看都一样”、“语文到底学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感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劲头远远赶不上数理化,他们甚至厌烦了语文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厌倦呢?我想,从自主性学习角度来看,语文课本的设计失之简单笼统,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自学,是因为它的设计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

这种不足和缺陷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语文课本不能明确显示高考语文大纲的知识系统。因为这个缺陷,很多学生学了几年,还弄不明白语文到底要考什么,不能通过语文课本,而只能通过别的途径获得这一知识。语文课本不能和考试挂起勾来。而别的科目,如数学,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它的课堂教学是直接和考试链接在一起的,以学生的训练为主,目的明确。语文课本难道就不能明确体现考试的要求?我们首先要廓清一个意识上的误区,考试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素质教育也不否定考试,如果矛盾的话,政府早就废除考试制度了。再说,为什么单单语文这一科就不能有一点考试意识呢?

2.课文的设计太简单。就那么一篇课文带几道题。关于作者和背景的知识,只在注释中有一两句话。关于课文的内容和特色,一句话也没有。比如诗歌鉴赏《李杜诗五首》,就五首诗带几个简单的注释。你想,课文就是范例,相当于数学上的例题,是为了给学生诗歌鉴赏做示范,而示范又在哪里呢?所以,每一首诗歌都要配上鉴赏的文字,以便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文学鉴赏这一活动。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文言文的注释部分应放在正文里,每一段下面加上注释,这样使学生对文言这一语言的学习更为重视,现在很多专讲古汉语的书就是这样设计的。

3.课文后的练习不能紧跟高考,和高考的形式有很大的差别。高考的题型有选择题和简答题两种类型,但是,课本里的选择题就很少。简答题是有模式的,体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而课文练习就体现得不太明显。课本里的现代文阅读和高考差别很明显,以至于专家讲解高考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就和讲解课文不同。文言文课后练习和高考差别更大,高考主要是选择题,有关语言文字和文章内容的考察,体现了高考“让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原则。高考以人物传记为主,而课本里此类文章很少。

以上是我想到的,问题可能还有。近几年来,语文教学频繁地受到社会的强烈批评,认为语文教学效果极差。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手中的枪――课本不好使。现在的语文课本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自学,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更谈不上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了。现在的语文课本体现的是以老师的教为主的原则,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以老师的教为辅的原则。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9篇

1 家国天下篇

1.1 课文素材:①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挫折,有迂回,有进退,有失败。自然也就不免有清谈者,有酣睡者,有摇头者,有叹气者,有彷徨者,有哭泣者。但是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他们像蛛丝一般无力,绊不住历史的脚步。(刘征)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服务观点:①谁才是历史的脊梁;②怎样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国人;③真正的爱国者。

1.2 课文素材:①假若我只是一只鸟,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艾青)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③拜伦,为自由而战的歌者;拿破仑,为民族解放而战的英雄。服务观点:①真正的爱国情怀;②对崇高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③人生的价值。

1.3 课文素材:①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以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迈。李广,汉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后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②周公吐哺:《史记》记载,周公在吃饭时多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为接待贤士人才而中途停止吃饭。曹操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服务观点:①呼唤伯乐;②正确选才;③善待人才的作用与埋没人才的恶果;④改革用人机制,人尽其才。

2 立志立业篇

2.1 课文素材:①封狼居胥: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现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指建功立业。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③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主,稍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服务观点:①成大事者必立大志;②要有胸怀天下的志向;③不同时代、世界观的人志向不同;④立志关键还要有践志的豪情。

2.2 课文素材:卧薪尝胆: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逐,欲报吴仇,苦心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服务观点:①忍常人之不能忍,才能做常人不能做的大事;②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才能成功;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④直面挫折,勇敢崛起。

3 求师求学篇

3.1 课文素材:①或作讲演,则甲已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②北大的传统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大的学风为“钻研、求实、创新、向上”。服务观点:①学习应当实事求是,刻苦钻研;②主观主义是学习的大敌;③谦虚、求实是学习的基本原则。

3.2 课文素材:①囊萤趁月:囊萤,晋代车胤家贫买不起油灯,夏季聚萤火虫于囊中,就其光而读书。(《晋书・车胤传》)趁月,南齐江泌家贫点不起灯,常在月光下读书。(《南齐书・江泌传》)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服务观点:①学习应有“穷且益坚”的韧劲;②逆境出人才;③学问来自不懈的努力。

4 道德品行篇

4.1 课文素材: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②1936年10月19日,鲁迅于上海逝世,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地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服务观点:①德怀天下的人,才是真正的伟人;②高尚的德行是世间最美的情怀;③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必须要爱人的德行。

4.2 课文素材:①负荆请罪:蔺相如凭“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机智与勇敢拜为上卿,官位在有攻城野战之功的廉颇之上,廉颇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退避再三,处处先考虑国家的危难而把个人恩怨放在脑后,打动了廉颇,廉颇背负荆条,上蔺相如府上请罪,结为生死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怀。宽容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中,对异己要宽容;宽容不仅体现在人类之中,也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宽容〉序言》)服务观点: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②宽容是一种美德;③宽容是人与人友谊的桥梁。

高中语文课本范文第10篇

1.这一学法可以避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产生在机械学习中,来自某项学习的先前与后继学习的干扰,是导致该项学习被遗忘的重要原因。先前的学习对当前的学习与保持的干扰叫前摄抑制,当前的学习与保持受后继的学习的干扰叫倒摄抑制。在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学习时,若是把它从课文中分离出来进行,那词语就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就无法对每个词语的各个义项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都做出或部分的做出思考、分析、理解。实际上,把词语从课文中分离出来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机械学习的过程。我们知道,在学习中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大语文论坛•教法一得趣,从而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的互动中来。倘使把词语学习放于导入新课之后进行,就会使学生已被激发起来的兴趣渐渐冷却下来。因为此时他们所应注意的对象已不是导入新课时所应提及的总的学习对象———课文内容,而是具体的某一点———词语,这一点虽为课文内容之一,但这一学习环节又使它脱离了课文而存在。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产生。在课堂上,若学生的学习是在“导入新课———词语学习———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导入部分的学习对词语的学习就会产生前摄抑制,而词语的学习又会对分析课文产生前摄抑制。同样,词语的学习又会对导入部分的学习产生倒摄抑制,而分析课文也会对词语的学习产生倒摄抑制。这就造成学习者前后学习思维的混乱,以致于容易遗忘所学知识。而把词语学习贯穿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进行,这样词语的学习就成为分析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这一学法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这就不再是机械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又因有意义学习不会产生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所以这一学法也就避免了上述学法所存在的混乱现象,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巩固和加深。学生的单元测试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单元测试时,有这样的题———“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选项的词语依次是“文不加点”“安然无恙”“战战兢兢”“正人君子”。这四个词语都在单元课文里出现过,对这些词语的学习学生是把它从课文中分离出来进行的,还把词语的音、形、义写在作业本上,老师对其也作了认真批改。然而测试出来一看,全班50名同学只有22人选对,且仅有一个同学讲得清原因。而后来我们改变了学生的上述学法,引导学生把词语的学习贯穿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即运用了“导入新课———分析课文”的学习过程。随后的单元测试,同样是选自课文的词语“骇人听闻、不可一世、自吹自擂、开天辟地”。测试结果,全班50人只有5人出错,且多数讲得清原因。这之后,对课文中词语的学习,我们继续引导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法,而每次的测试表明,学生对词语解答的正确率都在95%以上。这说明,词语的学习贯穿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学法,优于在导入新课后把词语的学习从课文中分离出来学习的学法。

2.词语学习贯穿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符合正确思维的一贯性原则正确思维的一贯性,是指同一对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具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性质。而在这一学法所形成的“导入新课———分析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导入而高度活跃,并把注意指向导入所引起的对象上,进而可通过分析课文来明确注意的对象。这一思维过程是一贯的。思维的一贯性还强调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既肯定又否定同一对象。倘使把词语的学习从课文中分离出来进行,即用“导入新课———词语学习———分析课文”的学习过程。那么在导入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由对课文的认识转移到词语上来,最后又转移到对课文的分析上。即才肯定了由导入所引起的认识,又因要学习词语,而只好把它置于一旁,而学完词语后又要提及它,这无疑是在思维活动中做了一个既肯定又否定的过程。所以,把词语从课文中分离出来进行学习违反了课堂学习的逻辑性。很明显,把词语学习从课文中分离出来进行所收到的效果,没有把词语的学习贯穿在对课文的分析过程中进行所收到的效果好,其原因就在于它违反了课堂学习的科学原理。

二、词语学习贯穿在对课文的分析过程中进行,有其现实意义

1.学生易于接受前文的分析表明,这一学法降低了课堂上学习的难度,因此是可以被采用的。调查发现,把词语的学习贯穿在对课文的分析过程中进行,比把词语的学习放在导入新课之后进行要易于理解和接受。这说明,采用这一学法有优越性。

2.这一学法可以节约课堂学习时间,加快学习进度由于这一学法学生易于接受,故学生可以加快学习进度。而且,实践证明,把词语的学习从课文中分离出来进行,对一般课文中词语的学习要用10分钟左右,多则要用15分钟。而采用“把词语的学习贯穿在对课文的分析过程中进行”的学法,则一般只需5分钟即可,多则8分钟左右。加之这一学法不需教师在课后设巩固环节———学生听写词语。因此大大的节约了时间。可见,这一学法是值得采用的。

3.这一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一种能力或特性。前人研究表明,对学生来说,创造性培养的基本策略,应是在学科知识学习中进行发散性认知加工,又将发散性认知加工方式与集中性认知加工方式相结合的智慧活动的训练。前者强调主体去主动寻找问题的“一解”之外的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后者强调主体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强调思维活动中的记忆作用。而把词语的学习贯穿在对课文的分析过程中进行,即进行发散性认知加工方式训练过程———学生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敲词语的含义,或用替代法换用其它的词语,看是否文通句顺,符合原意。然后再进行集中性认知加工方式的训练过程———查工具书找出(或教师直接说出)准确义项,加以记忆。其这一整个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性认知训练又将这种训练与集中性认知加工方式相结合的智慧活动的训练过程。所以,对词语的学习采用这一学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应该采用的。

上一篇:大学语文范文 下一篇:高考作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