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07 00:25:37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211-01

当前,我国高中生物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知识教授为主,实验教学在生物整体教学中所占比重并不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对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现状与对策进行深入探究十分有必要。

一、高中生物学科中实验课教学的现状

1、对实验课教学的认识不足。对实验课教学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许多高中生物老师对实验教学意义以及教学目标的认识上。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学习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高中生物老师仅仅把实验课当做理论课的拓展。因此,也就造成实验教学目标的错误定位。在高中生物教学大纲中,实验课教学并没有被列为单项的教学目的,一些高中生物老师将巩固高中生的生物理论知识,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技能与能力当做教学目的。还有一些高中生物老师则认为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态度与习惯。而仅有极少的一部分老师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上述情况来看,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被当成了辅教学,重点进行知识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实验课教学方式过于僵化落后。在实际的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中,会发现不仅是验证性生物实验,还是获取新知识的生物实验,其生物实验的教学环节大同小异。即先由老师演示或板书实验步骤,然后高中生进行模仿式的操作。实验操作完成以后,高中生物老师针对实验结果向高中生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又被叫做操作模仿方式,在生物教学中被长期应用。其好处在于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步骤,其弊端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让高中生的动手环节和动脑环节相脱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和落后,教学活动没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单纯地为了教学任务而简单地进行生物实验,无法引导高中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验。第二,无法体现高中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实验课教学中,高中生物老师将所有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都告知了高中生,使其无法进行自主思考,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三,重视实验结果,忽略了实验过程。

二、针对高中生物学科中实验课教学现状的对策

1、加强高中生物老师对实验课教学的认识,转变其教学观念。高中生物老师对实验课教学的观念决定了课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组织。对于高中生物老师来说,要想提高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就要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第一,高中生物老师要抛弃以往的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观念,重新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观念,积极激发和调动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以及创造性。第二,引导高中生自主参与学习、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将以往的高中生物老师课前准备转变为高中生自身动手准备,依靠自身解决相关的实验问题。第四,高中生物老师在实验课教学上,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以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方面,高中生物老师可以减少自身的演示和授课时间,对实验方案进行精心设计,高度提炼语言,给高中生多预留一些时间,让其自主探索和研究。第五,高中生物老师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实际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对于那些喜欢创新的学生,高中生物老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并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开创新的思路和实验方式。

2、改革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方式方法。第一,改变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化被动变主动,引导高中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首先,关于实验课的准备管理工作以及实验计划的制定工作,均要有高中生参与。以此帮助高中生了解实验过程,理解实验作用,从要高中生做实验转变为高中生自主做实验。其次,在具体做实验之前,高中生物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布置任务,让高中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的实验课教学中,高中生物老师不可向高中生提出难度较大的要求和任务,需要有步骤、有层次地逐步提高。例如,一开始,高中生物老师可以就实验原理、目的、步骤、报告书写等向学生提供模板,待高中生打好基础以后,高中生物老师就可要求其在理解了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以后,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制作实验表格等。最后,在实验器材的使用方面,高中生物老师要引导高中生结合实验目的以及原理,有针对性地选择实验器材,而不是高中生物老师直接将实验器材放到高中生面前,供其使用;第二,利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探究性教学方式就是结合老师的指导,高中生通过对已学知识或技能的运用,利用实验,对问题进行发现、研究和解决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高中生就是新知识的研究者与发现者。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使高中生无法直接从老师这里获得现成的结论,而是需要高中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按照一定的思路,通过对实验的设计、观察以及讨论,从而获得生物知识,培养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关于过氧化氢酶与Fe3+的催化效率的学习,在具体实验教学中,首先,高中生物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频播放,引出问题:人体细胞中在常温常压下能够发生大量的化学反应,主要依赖于生物体内催化剂酶的作用,那么酶和无机催化剂,哪一个效率更高呢?其次,高中生物老师在提出问题以后,还可以为高中生提供一些信息补充。如,补充一:H202在人的身体外面,可通过无机催化剂Fe3+可以将其分解为H20和O2,在人的身体里面,可通过酶将其分解为H20和O2。补充二:从动物内脏中可获得H202。补充三:一滴FeCl3溶液中所含的Fe3+浓度,是从肝脏研磨液中提取的酶浓度的20万倍。最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和高中生物老师自身补充的信息,带着问题自主进行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的选择,设计实验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三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43-44.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2篇

本文就实验课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列举指出实验课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如何进一步推进实验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实验课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演进,实验课在高中生物课本教学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重视。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认为实验课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所耗费的时间太长、因而不愿花费过多精力在高中生物课本中的实验教学环节上,致使课改中对于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成了一种单纯的摆设。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以及理解思考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达到一种熟练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要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的正确认知,以及其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加深其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力、生物的真谛以便其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实验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在素质教育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实验课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是几乎不存在的,尤其是偏远地区连最基本的生物设备仪器都没有,更别提实验课,当时,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讲、说模式之下,学生在这种状态之下很难对生物有一种全面的认识,有的甚至由于生物的枯燥、难解对生物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抵触、厌学心理,不利于其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生物学者开始认识到实验课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实验可以说是生物学习的根源、基础,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考以及创新能力。目前,高中生物教学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在原有的课程中增加了实验的教学内容,许多学校也加大了对生物设备的投资,购进大量的生物实验设备,并设立专门的生物实验教室供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并在课程设计中穿插安排进行高中生物实验课程设计,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另一方面,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使得许多高中生物教师自动缩短实验课时间,或者干脆忽略课改书本上的实验环节以追求按时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从而使得课改的真正目标并未落到实处,学生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并未得到质的提高,限制了其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开放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还有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还有的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只能购买有限的生物设备,造成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设备供不应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干脆为了公平起见取消高中生物实验课,由教师携带仪器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进行简单的操作演示就算是完成了实验,完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其动手实践能力,不仅不利于其今后的高中生物学习还会对其今后的专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实验课对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一)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所学知识

实验是生物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甚至可以说实验是生物学习的根源所在,随着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难度和深度的加大,许多知识不再只是停留在浅显的知识层面,而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只有在亲自动手实践中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去把握知识、运用知识、并且能够在实验实践中不断去检验知识,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更深层面的认识,更好的把握其所学内容。对于高中的生物学习来说,实验技能更是每个学生所必须掌握和具备的学习生物学的工具,通过亲自在实验室中检验自身在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熟练运用,才能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所学知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生物的含义,才能在今后的升学考试、职业方向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长期枯燥、单一、乏味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课堂更像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加上课堂上时间的限制,使得许多问题的提问不能涉及到每一位学生,这就更使得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浑水摸鱼、得过且过,对所学知识中不能理解的部分课上不参与、课下更不会不积极解决。因此,为改变这种现状,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融入到课堂中来,并且能够对所学知识不再是得过且过,而是真正抱着一种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感觉,唯有通过生物实验课来激发每一位学生潜在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将高中生物课搬到实验室,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实验深入了解在课本上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实验课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其中,通过老师对实验的示范教学,进而每一位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验,完成实验作品,形成书面报告。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不同于传统课堂中,因为无法照顾每一位学生而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是还能使学生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开放性思维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多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在这其中学生由于缺乏对知识的预先了解,并不会主动去检验教师讲授知识的合理性,久而久之似乎也习惯了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会主动去思考,而只是被动的等着老师来告诉其答案如何、思路如何、方法怎样,久而久之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受到一定的阻碍。然而随着高中生物学习的进一步加深,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其中许多晦涩难懂的内容更难被学生把握理解,在学习中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心理。而教师可以通过引进实验,让学生到实验室中去亲自动手实验自己所学内容,在实验中可能会有成功、有失败、有实验的偏差、甚至可能会迸发出新的观点、认识,引发学生们的深入思考,因此,实验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其创新意识。由此来看,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生的重要性。高中生物学习难度的加大、以及课程改革后实验在生物课程中所占比重的增大进一步证明了实验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三进一步推进实验课在高中生物教学应用中的途径

(一)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方案

要想使得实验课程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得到落实,首要就是要对之前的教学大纲进行一定的设计、重改,在其中增加实验课的课时,以及对高中生物课程的进度进行一定的重改,使得教师在教学时不只是盲目的追赶进度,而是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每一个班级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不同的进度表,根据每个班级不同的情况进行教学,实验课程也是如此,有些班级在实验课上可能由于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较强、创新意识浓厚,对于同一个实验学生们产生的问题、想法较多,因此在该实验上停留的时间就会过长,拖慢了教学进度,此时教师不能为了盲目追赶教学进度,无视学生的问题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使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得到全方面发展,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方案尤为重要。

(二)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投入

实验设备是学生实验课必不可少的装备,学校实验设备的紧缺无疑会使学生的高中生物学习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不能很好地把握所学知识和内容。尤其是随着课改的深入,高中生物课本中的实验环节的增加,可以看出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若是因为设备问题忽视这些教学内容,学生的动手实践、思维创新能力无疑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学校要舍得在学生的生物实验设备上投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得实验课真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到实处。

(三)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转变

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首先教师是教改信息的最先获得者,要明确把握国家对于生物教学课改的大政方针,及时转变旧有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培养人才的新方法、新思维。并且,还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实验知识来帮助学生们学习。当前一段时间,国家对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为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动手能力的创新青年,教师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灌输似的理论教学,而是要不断在课堂中引入实验教学、重视实验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四)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的应用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因为空间距离限制,使得教师在示范试验时学生们不能很好地观察,此时可以借助摄像头将成像投影到多媒体上以便于学生们的观察,尤其是在一些显微镜观察实验中,教师不能对其形态进行拟物般精确地描述,而多媒体投影放映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得生物实验教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史崇梅.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5,(23):70.

[2]唐志哲.初探新课程下高中生物实验的创新教学[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2,(02):33-34.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现状;改革对策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在国家经济水平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积极的改进,实现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又好又快发展。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对策。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时展严重脱离

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对课程的理念认知往往出现偏差。教师按照教授的方式,突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忽略了生物的试验教学环节。部分教师认为当前生物的教学任务量大,知识点多,课时有限,授课知识占主要时间和精力,如果基础打不牢,更别谈拓展和实验。教师由于受到观念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教学案例往往是年如一日,不改变,不修整,与时代脱节,加上部分老教师拒绝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得学生听课如同嚼蜡,教师上课,自说自话,理论与现实脱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的过程的偏颇,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

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偏科的现象

学生在教学中习惯处于被动的地位。高中生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生物科目在高考中所负的分值远远不及英语、数学和理化,因此,即便在综合考试的今天,生物课仍然没有一个合理的地位,生物学科在学生的意识中处于劣势,因此在态度上没有给予正确的认识,学生对生物课兴趣点低,没有投入过多的热情,再加上生物课本身知识点丰富,甚至有晦涩的地方,因此,学生的轻视使得生物课进入窘地。

3.实验教学比较落后

生物课的教学可操作性不强,教材的辅助及配套跟不上授课的需要,尤其是大量的实验是巩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课程的实验设备陈旧,甚至有的学校不配备实验教程和实验器材,大纲要求的必做的实验根本无法完成,部分学校长期存在黑板画实验,讲实验的现象,学校实验员缺乏,有的学校没有配备,学校实验环节全部由生物教师一人探究,创新能力差,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对策

1.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接收知识并应用知识的最终受益者。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点,在教师的引导下,注重把握学生的特点,牵引学生的思维,将生物的教学讲授变得生动化、生活化。比如在学习人体的时候,可以通过挂图、通过校医院的考察等多种元素的引进,让学生首先对身体感兴趣,再进一步讲授。再比如说,90后的学生对星座以及性格感兴趣,在生物课讲授基因知识时,在黄牛、花牛等牛的配对中进行解释外,可以将遗传和基因等知识同星座以及性格相结合,让学生在意识中认识生物知识就在身边。通过情景模拟,课堂论战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自主去探寻答案。当学生的兴趣点被挖掘出来,知识的大门自然而然就敞开了,学生原本对学科的偏见,也会随着他们的兴趣点而变淡,尤其是当他们知道所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工具,会让他们更加喜欢生物。甚至在高考志愿填写的时候,也会对该科目的继续深造产生强烈的愿望。因此,变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端正学习生物的态度,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重要环节。否则,即便在强调改革,学生不接受,不认可,也是枉然。

2.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宽松的教学氛围同严肃的高考对比是鲜明的。一个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氛围的培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不再一言堂,甚至独尊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简单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和互动会影响教师讲授的情绪,当然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学相长。和谐自然的教学氛围是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并应用知识。因此,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讲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允许学生和教师间,学生同学生间,甚至不同年级间的交流。大家在讨论中学习,在平等的地位上学习,有助于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和学生读死书的行为。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散思维,敢于质疑的求学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注重氛围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由理论和实验部分组成,这是构成学生思维能力体系的重要反映指标。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要根据知识的规律,从感性材料入手,通过实验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从认识――实践――认识的飞跃。学校应该对生物课程的建设加大力度,尤其是实验课的器材和实验室的提供,配备专门的实验员。由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共同配合,精心设计,在强调理论的同时,同步进行实验研究,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和探究,得出预计的或者是探求的结果,并将学生所得写成实验报告,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认识到生物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新高中生物的教学,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对策。

【参考文献】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应用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改变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微课的出现可以说是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被高中教学单位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微课教学的优点有很多,比如它可以微化学习内容、利用课余零碎时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多种智能设备进行教学授课。鉴于微课突出的优点,其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也并不稀奇。

一、微课存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不借助于动态的展示,动植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很难展现出来,因为学生无法直观地观察,所以学生无法完全了解掌握已经学习的生物知识。而微课刚好具有活灵活现的动态视频效果和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的优点,可以弥补这一遗憾。因此,把微课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一定的基础,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放大微观世界的变化

对于理科生而言,最难的也就是生物,因为它无法直观地描述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而只是单纯的抛出来一个结论让学生记,学生无法深刻地记住老师教授的知识点也是正常的事情,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程度,微课当是首选。另外,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大多数高中生都能熟练地操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微课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接触微观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通过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也都知道,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上,学生翻看课本,或者紧盯着黑板听老师的讲解细胞分裂、生物进化等知识,这样的授课方式单调乏味,不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就连授课老师也不甚满意,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如果把微课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将会有一定的变化,它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充实、科学、丰富,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另外,从另外的层面而言,微课是利用课余零碎的时间,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而且可以优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理念,为培养健康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生物学领域大都是科学方法和实例,在传统生物教学中,老师讲授的方法也都是通过实验模型、挂图以及用粉笔简化和语言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的知识点。这样的授课方法不仅会耗费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学生依旧一无所获。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微课进行授课的时候,因为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所以无论在课前、课后、还是在上课过程中都十分方便,可见其应用范围广。我们可以按照步骤去走,课前自学时使用、课上讲解时也可使用、课后复习拓展时也可使用。

三、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主题要明确

大家也都知道,高中生物知识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运用微课授课,为了减少授课的麻烦程度,学生能轻易理解的东西就不用运用微课讲授,使用微课授课时,要有不易解决的问题,围绕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探讨,选题一定要有价值,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最好的授课成果。

(二)内容简明扼要

运用微课上课,其实是主要的运用视频教学片断进行讲授。根据学生对事物关注度的时间限制,视频的播放时间一般在8-10min为宜,如果时间进行过长,上课不但无法让学生全心关注,也会不利于学生后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接受。

(三)微课视频要有吸引力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通过多种终端设备对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所以,要吸引学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微课视频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把内容设计的更能吸引学生,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要让他们有要求再次观看。

(四)微课内容要深入浅出

之所以运用微课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授课活动,就是为了把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的展示出来,让学生能理解记忆,节省更多的学习时间。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把它运用到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因此,我们更要快速的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把微课内容与具体课堂教学情境结合起来,运用微课进行授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养成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至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不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让高中课堂变得人性化、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曾祥翊,蔡耘.泰州教育信息化助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调研报告--“江苏泰微课”建设与应用经验[J].中国电化教育,2015,(6):42-46

[2]王玉龙,陈奕如.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以中国微课网的微课资源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5,(4):56-62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5篇

创新是一种能力,指的是人们通过具体创新活动获取成果的某种能力,它综合了一个人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等三大能力。就高中生物课而言,课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鉴于此,重点解析了在高中生物课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以期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能力;对策

创新是一种动力,它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民族积极进步的动力,一个能在世界上立足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充满创新激情的民族。创新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核心,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想,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深入推进学生生物素质的提升,笔者在本文中就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培养方法展开讨论。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奇妙的世界、千奇百态的生物学现象,充满着足够的好奇。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把学生的好奇,进一步转换成学好生物的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树叶照片”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把照相用的底片,放在植物的叶子上,让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几天后,摘掉叶子,拿掉底片;将酒精隔水煮沸,然后把叶子放入其中,叶子会溶解出色素,溶解完以后,把褪色的叶子拿出来,取培养皿,将叶子放入其中,滴加碘液,叶子上呈现出照片,“树叶照片”制作成功。其次,教师指引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底片的黑白浓度不同,能够接受的光线也不同,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就存在一定差别,如此,碘染色的效果自然不同,这是“树叶照片”的生成原理。通过实物实验,让学生觉得学习本身不只是理论知识的记忆,更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这样的学习过程,也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重视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使用

(一)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师生互动,改变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和学有机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优势,有助于教与学之间的互补。因而,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听听他们关于学习理论知识的切实感受,从而进一步激发自己不断更新教学结构、提升自身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归纳总结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特征的相关问题:向日葵为何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某一些毛毛虫的身上,为何会有毒性很大的毒毛?紫薇为何又叫痒痒树?通过提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思考,更好地学好生物的理论知识。

(二)理论知识的巩固

在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学生先理解后巩固,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组织知识点,让他们意识到组织知识点的关键作用,有助于学生更牢固地记忆理论知识。知识的记忆方式,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教师要把常用的、高效的记忆方法传授给学生,然后,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记忆特征,使用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巩固好。

(三)理论知识的使用

在一段时间的生物理论知识学习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做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时,完成对知识的运用,也通过这个过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能力。然而,习题做完后,多数学生,会特别在乎是否符合标准答案,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考试,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根本目的,才会让学生更放松,更好地学好生物。

三、重视实验教学

从本质上讲,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实验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整个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实验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合理构建他们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生物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日常的生物实验课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并指引他们如何尝试,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试验。例如,在进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时,使用洋葱做实验对象,学生可以使用洋葱片,也可以用洋葱的芽尖,教师应先观察一下学生在载物台上都看到了什么并且及时肯定他们的观点,然后,再指引学生怎样正确的切片、制片,从而顺利高效地完成这次实验。

(二)重视设计性的实验

高中生物的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以期大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进行生物设计性实验首先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具备基本的实验能力,能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在进行设计性实验时,教师要事先鼓励学生加强课程预习,然后在实验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沟通后再进行实验课,让学生用实验结果去验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样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层记忆。同时,学生在操作实验时,很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教师要鼓励他们,勇于用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更改实验的变换条件,重新设计实验。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的机理”时,学生先是及时了解了这种酶的性质,然后部分学生提出了“高温水浴”“把淀粉换成蛋清液”等创新想法,此时,笔者及时肯定了这些想法并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尝试,去创新,通过多次对比试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加深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深度,强化了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指导学生准确地撰写实验报告

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准确地撰写实验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结合自己实验使用的理论知识,搞清楚假设、常量、变量、对比组、参照物等概念,然后再通过对变量的控制,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最后,用撰写实验报告的形式,将整个实验使用的理论知识、实验具体的操作过程、得出的不同实验结果描述清楚。如此,学生就能在每次实验中知晓实验的本质,而不是只是强调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通过对实验报告的准确撰写,有助于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验成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因而,可以通过挖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使用,重视实验课的关键作用等措施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

作者:张增峰 岳丽霞 单位:山东省莘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玲花.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对策[J].好家长,2014,(51).

[2]卢启艳.浅析如何完善高中生物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

[3]李之群,何志武.归纳思维与创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4]朱益鸿.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点拨引导[J].文教资料,2005,(24).

[5]郭树忠,舒茂国,李立文.RNA干扰技术简介[J].中国美容医学,2005,(02).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课 课堂教学 探索性教学

生物学既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又是一门处于活跃发展时期的边缘学科,所以生物课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学习素质。通过实验了解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规律,是学习和了解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课是生物课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学好、学会生物学课程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高中生物学实验课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以往的高中生物实验课多是教师严格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演示实验内容,学生则是被动地观看、重复整个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考察标准也多是一份实验报告。这样的实验课,学生真正学到的仅仅是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操作,但真正需要培养和锻炼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却完全没有得到体现。针对这种情况,“新课改”提出要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高中生物实验课探索性教学方式逐渐得到推广应用。探索性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收集整理各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和开展实验。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动手实践,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总体而言,高中生物实验课探索性教学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真正学会探索

在生物学发展的过程中,每个发现和成就都经过了研究者开创性的设想、周密的实验设计、严谨认真的操作、细致的观察分析以及大量的推理和验证,正是这些研究孕育了生物学。作为初步系统接受生物学知识的高中生,除了要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生物学领域的好奇心外,还要培养踏实的学习态度和澜鞯难芯肯肮摺>咛宥言,教学中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结合科学家的事迹,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以孟德尔两个遗传基本规律的创立为例, 从大胆的设想到实验方案的确定,从材料和性状的选择,统计的方法到结论的推理验证,无论哪一环没有完善的考虑,那么这两个奠基经典遗传学的定律就无从谈起了。做学问就是如此,光有假说或猜想还不够,实验验证的方法和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照并学习科学家的思路,踊跃自由地思考、讨论,设计严谨的实验方案,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通过这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把科学思想和方法结合到授课中,启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还以孟德尔之的遗传学两大规律的发现为例,他在研究时,对复杂的杂交表型,只选取其中一对差异最明显的性状观察记录,大大简化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另外他首次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生物学的研究中,这些研究方法都是学生在自己设计实验时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二、创设或改良探索性实验,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高中生物课程中很多实验课内容都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将这些模拟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和动手的机会,将学生的实验操作由被动重复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举例说明: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个时期这个实验的教学中,在完成教程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可做适当拓展,引导学生自己做进一步探索性实验分析:实验材料为什么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其他植物的细胞是否可以?在选用材料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染色体和染色质区别在哪?染色的机理是什么?实验方法有没有可改进或简化的可能?在确定这些问题和实验目的后,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进而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课中,如果课堂时间充分,教师还可根据学生们的探索性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完整设计一个用其他植物细胞为材料,用其他染色剂染色的实验。

通过类似以上这样的实例可发现,学生得到主动在实验课中探索学习的条件时,是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探索性教学的思路,适当设计探究性实验,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学生在自己通过实验更好掌握了知识的同时,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增强,有利于其个性的发展。

三、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性实验时要适当给予指导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当尽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分析,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设计,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毕竟高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比较系统地接受生物学知识,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都有限,完全放任而不做适当的指导极有可能会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遇挫或绕弯路,严重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上进行探索性教学时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适当指导,有效监督,适时鼓励,合理纠正,要兼顾教授知识和培养能力。

例如,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时,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现象进行提问,比如在家包饺子时,妈妈经常会把白菜剁碎了放上盐,静止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以及自己的观察,可以得出会有水分渗出来的结论,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授课教师可以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水为什么会渗出?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学生自然会想到是植物细胞中有水分流了出来。然后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放盐后植物细胞会流出水?这一连串的问题刺激了学生们求知和思考愿望。

四、结语

总之,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主动思考问题,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探索性实验课教学比简单的模拟重复更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不仅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S].2014.

[2]邓卫民.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D].郑州:河南大学,2007.

[3]李雪娟.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1).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科学素质;培养;教学;探究;运用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新时期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科学素质主要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及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内在素质。其中包括人们掌握的科学技能、知识、方法及科学能力、素质等。加强高中生科学素质培养,可让他们更深入地掌握科学规律,将科学方法转换为自身思维与行为方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以下为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生物学科基础性教学

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开展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基础。在获得基础知识过程中,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指导下,将传授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怎么学,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另外,应该将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渗透在其中,如采集、观察、调查、使用实验仪器等,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探索能力打好基础。一堂有效果的生物课,教师应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建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以实现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相结合。

二、注重培养科学的思维与方法

科学的思维与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核心因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即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生长素的发现”及“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等,这些都是理解科学、研究科学的过程,也是提高科学思维与方法的好例子。例如在“生长素的发现”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其中达尔文的胚芽鞘生长实验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再将学生的推想与达尔文的推想对比,以此激发学生大胆证明达尔文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合理设计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既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感受到科学家研究的方法与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三、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

科学素质的基本要素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操作作为一种技能,强调动手能力。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实验操作技能越来越重要,教师应从操作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科学技能。当前高中生物新教材与传统教学相比,最主要变化在于实验内容的增加,同时也强调对实验材料处理技能的培养,例如处理洋葱表皮、洋葱根尖,处理生物组织样液等,这些都促进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在实验过程中,有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采集,例如在观察藓类中的叶绿体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采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很重要。例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与观察、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些实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完成整套方案。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应学会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最终得出结论。

四、注重科学探究和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加强科学探究,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创造能力等。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并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进行研究,研究的课题可由教师或者学生拟定完成。经过各种探究性实验及调查活动,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总结,让学生学会写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科学小论文及调查报告等,真正将探究课题落到实处。

五、应用科学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并改变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与主要工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生物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水平、通过现象获得本质,挖掘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概括,直到得出结论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分析与结论、观察与思考、应用与实践”的教学原则,挖掘教学中的潜在因素,对学生实行科学教育方法和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生物学知识。在新教材中,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筛选、利用,积极引导学生的应用发展方向。

六、培养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生物学基本概念,切实掌握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后,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新信息题,这是一个从学习知识到灵活运用知识的深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迁移过程,更是一个知识能动飞跃的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将生物学置身在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并树立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观念,这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

作者简介: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技术

“翻转课堂”在我国最先适用于英语教学,改变了英语课堂中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课堂的进程主要以教师课上传授知识、课下布置家庭作业为主要基调,完成传统课堂的“翻转”主要依赖于给学生课前预习、观看教学录像、上网搜集资料、记下重点难点等自主学习形式,课上学生和教师之间就学生预习中存在的困难和疑虑做出交流和解答,这种答疑解惑的方式既可以使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将理论证明给学生,也可以使学生之间进行小组活动。大量实战经验告诉我们,“翻转课堂”的实际教育意义远超于理论研究,改善了我国教育课堂的传统模式。

一、对传统高中生物教学课堂的研究

1.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进化和生命特征的学科,是以实验为理论依据的自然科学。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要求学生依照课本阅读生物实验过程、背诵并记忆实验理论,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对于探索的好奇。传统的生物教学重视教师的讲授能力和知识储备,固化了高中生物课“一言堂”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成果。

2.传统高中生物课堂中存在的弊端。受课堂时间不足、实验设备短缺、不具备实验场地等多种实验条件的制约,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由于生物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进程的安排中会相对减少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降低学生对生物理论研究的热情,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记忆实验结论。学校生物实验设备的短缺和实验场地的不足是地方政府和校方对生物课程不够重视的表现。由于缺少生物实验的实践锻炼,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逐渐退化,普遍降低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水平。

二、翻转课堂的发展优势

1.特色学习方式的养成。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报告指出,将“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发展大方向。“翻转课堂”的践行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满足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特色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在“翻转课堂”的要求下,学生自主完成课后预习、观看教学录像、上网搜集资料、记下重点难点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还可以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展现孩子天马行空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促进教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教师对教学任务进行课前准备,课上完成课本知识呈现―传授―整理的教学任务,主要的教学技术含量的储备集中在教师身上,忽视了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学技术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教给学生通过观看影音资料、上网搜集信息和动手实际操作等方式实现学习的自主化。这样一来,教师在“翻转课堂”上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掌握生物学习的技术方法,创造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课堂环境,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学技术滞后的尴尬局面。

三、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课外应用。以高中生物实验课程“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为例,在翻转课堂的课外应用中,教师首先要对各种细胞的教学进行课程分析和设计,对教学内容作出选择。比如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各种植物的绿叶采集样本,准备好观察绿叶细胞的实验设备,在课堂进行绿叶细胞的提取和研究活动。其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环境――“对绿叶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绘制”。这样一来,教师在翻转课堂中的课外教学任务就完成了。

在翻转课堂的课外应用中,要求学生首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进行大致掌握。学生就视频和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自动生成知识研究体系,在课堂上与教师形成信息交流平台,为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课上应用做充足准备。

2.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上,教师已经创设了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环境――“对绿叶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绘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实验注意力,教师创设的自主学习环境表面上看似一堂绘画课,实际上已经完全达到了学生对绿叶细胞形态和结构充分掌握的效果,这就是翻转课堂的优势,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高中生物教育的传统模式焕然一新。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课上应用主要表现在对实验课题的独立研究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模式上。学生将翻转课堂的应用成果以思想交流和学术汇报的形式展现出来,最终生成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评价和反馈。翻转课堂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色和长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中生物传统课堂对翻转课堂优点的借鉴和应用改变了高中生物教育停滞不前的现状,扭转了课堂单调、枯燥的历史局面。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将信息化学习带入了高中生物课堂,诸如计算机、手持式智能设备和电子书等学习媒介,使学生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加广泛的学习空间。翻转课堂的应用与时俱进,已逐步成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15-16.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9篇

一、PBL教学模式简介

所谓PBL,为Problem-Based Learning的英文简称,它是指一种基于现实问题为导向,围绕学生为主体而实施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努力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问题查找、资料分析及问题解决都有着极为现实的辅助意义。在我国教育事业中,PBL教学模式得到各阶段教学的普遍应用,因为其具有其他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如下:提出问题、创设小组、解决问题、展示成果。按照这四个基本流程,笔者将对PBL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如下思考:

1.提出问题。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模式,首要环节便是问题的提出。问题设置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关于本节课主要内容的思考,高中生物课程具有诸多的知识点,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应用PBL教学模式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性,让知识深入人心。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跨膜运输”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身体的细胞是如何搬运货物的?”通过这类趣味性而贴近知识点的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进而在后续的实验模型或小组讨论中得出答案。

2.创设小组。

PBL教学模式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施行,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需要采用一定的形式或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得出问题的答案,亲身参与,将生物学知识掌握牢靠。为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异质学习小组,对上节中“细胞跨膜运输”的问题设立一些问题假设,引导小组带着假设去探究生物知识。例如让学生思考“细胞在跨膜运动中,会不会带有蛋白质、能量及糖类物质?”进而让学生深入问题本质,进行小组讨论,并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代表发言,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PBL教学模式中极为关键的教学环节,解决问题也是课堂假设的过程。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解Q问题,主要是实施具体的生物实验,深化问题探究过程的同时也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在上述“细胞跨膜运输”的问题引导下,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流程,进行课题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要营造活跃、宽松的学习氛围,师生一起观察并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与假设相符或相悖的问题,给予及时指正,并结合形象化的问题讲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展示成果。

成果展示是PBL教学模式实践的最后环节,是综合学生智力成果和知识点评的过程。在上述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的一系列环节后,老师可就学生在“细胞跨膜运输”问题上出现的意见分歧及实验操作结果进行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总结与点拨,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形成实验报告,展示各小组的实验成果,同时对“细胞跨膜运输”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综合学生的问题、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

PBL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能起到明显的取长补短效果。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培养其综合思考能力,锻炼合作学习精神,有利于高中生物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中生物观课报告范文第10篇

1.1高中生物实验的内容

根据实验的主要方法,可将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的实验划分为7种类型:观察类、检测类、探究类、模拟类、调查类、设计类和搜集类[5].其中,观察、检测和模拟类实验比较常见;设计类实验是学生探索和发现真理的重要途径;调查类实验主要是针对已经存在的事实或现象,要求学生通过对客观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了解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信息的能力;而搜集类实验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拟出资料收集的具体方案,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归类整理,并以各种形式(如黑板报、论文、报告及辩论赛等)展示.在选修模块实验中,选修1的实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全部为实验操作,不同实验内容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基本概念或原理,有的侧重实际应用,还有的侧重科学方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实验类型大多数为引导式探究.在引导式探究活动中,学习资料中提出的实验结构或程序,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通过参与探究过程有所体验和发现,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6].根据选修2的实验中的活动建议,主要是进行调查、讨论和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和技术,能帮助学生体会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修3的实验中,除了技术要求较高的“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外,其它实验都不在实验室进行,而多为口头交流、辩论等活动,由于本模块实验所涉及的科学领域研究进展迅速,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练习撰写专题综述报告并组织开展这些活动[7].

1.2高中生物实验的特点

1.2.1实验数量多,类型多样化且综合性强仅《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列举的实验活动建议就有68条,当然这些实验并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但大多数是最基础的,学生掌握这些后,还要了解教材以外的实验,如试卷和课外书上出现的,要对大纲要求的实验有所扩展和延伸,才能够学以致用.实验数量多则相应地要求实验课时也多,据统计,实验课时甚至占到生物课总教学时间的40%[8].高中生物实验类型多.各种类型实验的方法不同,包括显微镜观察、染色鉴定、模型制作、多媒体技术模拟、户外调查及课外收集信息等;实验形式也不同,包括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完成及独立完成等.高中生物实验综合性强.往往一个生物实验中融合了多种实验类型特点.如“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考虑单一变量并进行定量分析;又如“设计并制作生态瓶”的实验不仅需要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制作完成,而且也是一个模拟实验,模拟的过程充满探究的要素,此外,实验还要求学生对自己制作的“生态小瓶”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这无疑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1.2.2科学探究受到重视,实验内容贴近生活且技术比较先进课程标准的4个基本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能力目标别提出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并详细列举了11条与探究紧密相关的能力,这为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强调和重视科学探究还具体表现在新课程实验的结构和内容上,必修的3个模块中,具有探究性的实验几乎占到全部实验的三分之一,而选修部分的生物技术实践模块的13条活动建议中几乎均包含探究性的内容,另外2个模块的活动建议也多为可以进行资料收集探究的活动或调查[9]102.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以不同层次和形式融合到实验教学中.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如调查类和搜集类的实验都要求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调查和搜集信息,并对这些调查和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等.如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中有果酒、果醋及腐乳的制作等,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中对设施农业的参观和对绿色食品生产或消费情况的调查等,这些实验活动贴近生活,实验材料也来源于生活.实验技术比较先进.特别是选修部分的实验,大都与生命科学新技术、新应用紧密联系.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及干细胞研究等.此外,还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的维持”等.

2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实验内容及存在的不足

2.1实验内容

在高师生物科学(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生物类专业必修课比重大,几乎每门专业课程均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及人体生理解剖学等实验,每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数均在8~12个.

2.2存在的不足

2.2.1课程内容强调专业性,缺少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联系受传统高师生物课程观的影响,实验课内容倾向于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突出学科专业性,而师范性不明显,验证性实验占据主导,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欠缺,缺少与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机联系的问题尤其突出.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高中生物新课程很注重知识的时代性和前沿性[10],但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往往多年不变,不能反映生命科学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学生科学素质、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不符.2.2.2实验教学内容缺乏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理念,就是要改变轻视学生生活的现状,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和体验知识.从课程标准建议了大量的调查类和搜集类的实验可以看出,高中生物实验更加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知识.但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内容大多是对理论的验证,更强调实验的学术性,相对而言忽视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实自然、社会的联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让师范生深切地体会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可能会影响到以后工作的教学质量.2.2.3实验教学缺乏体系建构生物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自然科学,应有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实验体系,但师范院校的实验教学缺乏这种体系的建构[11]75.每一门课程仅从单一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和完备性方面设计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各门课程自成体系,与本专业其它课程联系不紧密,对课程内容整合较少,因而造成一些实验内容重复,如微生物学中的“霉菌观察”与植物学中的“菌类植物”实验内容基本一致.2.2.4实验教学模式化高师生物学实验教材编制模式化,实验设计程式化,即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内容与材料等仪器与设备等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报告[11]76.实验过程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履行三步曲,即按实验指导的要求或教师总结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12].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药品配制等实验的准备过程和实验方法步骤的设计参与度低,对实验方法步骤缺乏必要的思考理解和创新,师范生独立实验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2.2.5研究性实验内容缺乏目前,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实验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虽然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但仍属于间接获取知识的渠道,对培养师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利.

3有效衔接高中与大学的生物学实验教学

3.1加强高中相关实验内容的渗透,增加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实验内容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教师要致力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了解其基本内容和方法手段.在保证实验课内容达到本科水平的前提下,选择与高中生物教学联系密切并能充分发挥现有实验条件的实验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力争使中学生物学实验中的基础部分、经典部分成为高师生物学实验的研究主题之一,使得高师生物实验内容与手段上形成和中学生物学实验的包涵关系.

3.2改进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生物学实验手段,使实验内容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实验内容上,应该结合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岗位的要求,组织各教研室有经验的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剔除内容陈旧、技术落后的实验,增加反映现代定量分析、探究性、设计性和综合应用的新实验技术内容,跟上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在实验课程中,可以结合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最新研究进展,在课堂讲解或是实验过程中穿插介绍,补充同一个实验的不同技术与方法.有些新技术、新方法,即使因为条件所限不能亲手做,但也应让学生有所了解,如光合强度的测定既有传统的改良半叶法、氧电极法及红外线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法,也有较为先进的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

3.3整合实验内容

在制定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教学计划时,要统筹规划、互通有无、科学整合以及合理安排实验内容,避免学科间实验的简单重复,以增加实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教学中,接触和了解更多的实验内容与方法,这也契合高中生物实验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实际上,高中生物涉及的68个实验,均可按照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分门别类,分别归入或融入到具体的相关课程实验中去,使学生在大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基本能接触到所有的中学生物实验内容.

3.4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将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为实验内容要求由低到高的生物基础实验、综合训练实验、研究设计实验3个不同层次的新体系[9]101.生物基础实验主要完成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及实验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掌握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训练实验则由学生实验小组(6~8人)自己设计方案、准备药品仪器及独立撰写实验论文,完成大纲规定的提高性内容或感兴趣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设计实验为教师根据本地生物资源或结合本地生产实际而开设的科学研究性实验项目,在教师的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科研意识和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所应具备的科学态度.

3.5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准备实验也是一名生物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之一.高师院校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该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如动植物实验材料的采集与培养、试剂的配制、仪器的调试、微生物菌种制作及消毒灭菌等,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实验从始至终的全过程,这将提高师范生准备和组织生物实验的能力.

3.6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锻炼文字驾驭能力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实验内容加以组织、润色,并且用科学、准确、生动及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能够用生物专业语言表达、组织及研究实验,还应认真对待学生的实验报告,对表达不准确和书写不规范等情况及时纠正.

4结语

加强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既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教师的迫切要求,也是生物学师范教育的重要任务.所以,高师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发展必须对生物学实验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面向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更新实验教学观念,在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实验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找准二者的切合点,统筹规划.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手段,使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内容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机衔接,将高中生物实验的全部内容或活动建议有机地融入到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合格的中学生物师资.

上一篇:小学观课报告范文 下一篇:语文观课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