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4:21:26

高中历史论文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1.历史图片是进行历史内容教学的最好资源。

学生通过对历史图片的有效学习,可以近距离地与历史进行接触,进而能够很好地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比如,我们在学习到“西方列强在19世纪末掀起了对我国的瓜分狂潮”相关的内容时,这个历史事实在《时局图》中就得到了充分地反映。而“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当时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是《时局图》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再结合这幅图进行对照,就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这幅漫画反映出来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对漫画的了解又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印象,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

2.看图叙史。

历史图片作为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文字信息的必要补充,同时又具有文字形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合理使用历史图片,能够促进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单张图片来讲述相关的历史事件的概况和前因后果,也可以利用多张图片,让学生梳理相关历史知识的发展进程及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死记硬背而言效果更好。因此,在教学中进行看图叙史,既能让学生解读图片中的历史信息,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

二、有效结合地图进行教学,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历史图片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图片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综合把握;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以此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解读历史图片能力的目的。

1.感知历史,掌握史实。

历史图片是历史知识的有效载体,也是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教材中的史料图片,并且要注意充分合理地运用教材中的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相关的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例如,“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一课,我们在学习到经济危机给德国带来的影响时,教材也从多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但是学生却没有形成直观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认识到这场危机,我们历史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教材中的一幅图片进行讲解。如教师可以结合“1927年的德国关于经济危机预言性的漫画”,让学生来仔细观看这幅图,进而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很直观地体会到那时的德国贫富悬殊,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经济危机的相关背景,进而使学生形成立体的知识网。

2.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图片,不失为我们教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好素材。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挖掘课本图片中蕴含的一些历史信息,让学生进行读图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真正促进历史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例如,“美国国父华盛顿”这节内容是我们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即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担任总统期间的主要事迹。对此,我们教师可以结合该课中的最后一张插图“在美国南达科他州拉什莫尔山上刻的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头像”来作为新知识的导入,指导学生看图,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华盛顿能够列入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为什么华盛顿被称为美国的国父?”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看书,自主探究。这样也可以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和认同。这样,学生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历史图片既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知识的必要补充。同时,历史图片又具有高度灵活和对历史信息高度浓缩的优点。这些都决定了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不同的图片史料在历史教学的运用策略也会不同,所达到的教学或者学习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具体的图片和史料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播,同时还要促进学生正确地使用图片史料,充分发挥图片史料应有的价值,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使历史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由于高考选科和目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位之尴尬,所以学生基本上把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到了语数外学科上。历史学科教师能够掌握的也就只剩下每周两课时。在高一高二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历史学科作为“副科”,一直不受学生的重视,不去认真学习,也就很难发现历史学科的魅力。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意愿不足,动机不强,习惯欠佳,往往会出现教师课堂讲了一半时间了,学生却连教材还没有翻开,更无从谈论所讲解的内容和重难点了。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本课讲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一脸茫然,如此而言,教师的主体身份认同与建构危机重重,具体表现有以下两方面:

1.“我的价值是什么”:主科与副科的夹缝。高中历史价值何在?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学科地位问题。“历史之于民族,正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记忆,那他就成了;一个民族如果不讲历史,那就会成为愚昧的民族”。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与之相反。一方面表现在历史学科的“副科”待遇。在高考分数指挥棒下,文综三科一共300分,而语数外分别是150分,功利性的升学压力之下,历史无疑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眼中成为“副科”;另一方面表现在历史老师的“副科”待遇。在笔者所在地区诸多学校制定的工作量值评分标准中,语文、数学和英语老师上一节课的分值为1.5,物理、化学、生物为1.0,而历史、政治和地理则为0.8,历史教师的“副科”待遇于此可见。然而,现实的“副科”历史高考得分的偏低却严重影响了学生本科批次的录取。例如,据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评价课题组发表的《2013年湖南省高考历史学科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建议》,2013年湖南省高考历史考生平均分为43.44分(总分为100分),与文科综合其他学科相比,历史成绩整体偏低。从历史学科分数与本科录取批次控制线的关系来看:“全省第一批次考生历史成绩平均分为57.63,比第二批次考生的历史成绩平均分高了5.86分,由此可见,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文科考生的历史成绩差距较大,第一批次文科考生的历史水平具有较大的优势。”这就使历史老师陷入了两难:历史究竟是“主科”还是“副科”?

2.“我应该干什么”:要求与现状的矛盾。据《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凸显课程性质,一方面要求历史教师有系统完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建构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况等历史思维能力。然而,现实的状况却制约了学科性质的体现。首先,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虽然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师招聘的最低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也有相当一部分拥有硕士学位的高中历史教师,但由于历史等原因,相当一部分教师是非全日制大学本科。他们当中的部分教师原来所学专业为中文、外语等专业,后因为在高中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而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历,其中不乏非历史学函授专业。这样的教师首先面临着专业知75识不够系统、史学理论和素养不全面的问题,所以处理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的新教材很难做到得心应手。本应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以有效应对新的课程,而事实上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其次,学生的知识水平难以有效应对新课程。在初高中衔接这一环节,由于当前学生中考历史多为开卷考试,在初中阶段,学生未能建构起连贯的学科知识体系,连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也相当贫乏。进入高中后,由于高一历史每周仅有2课时的授课时间,教师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很难有时间给学生复习、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的较高要求与现实中师生水平的欠缺使历史教师无所适从:我应该干什么?

二、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身份认同危机

高中历史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源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新课程改革进程、积重难返的学科等级惯习及教师自我提高意识不足等因素。

1.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新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至今60多年的历史证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管理体制历经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新时期教育蓬勃发展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新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呼声愈来愈高。2001年秋季,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新世纪伊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万千课堂。然而,至2008年8月,国务院始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颁布至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地方还不能足额发放教职工工资;税费制度改革和“一费制”实施后,农村教育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本身有问题;中小学公用经费不足等。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师身份的认同。

2.积重难返的学科等级惯习现代社会并非浑然一体的世界,而是由不同位置构成、彼此交织却又各自分化的场域组成,特定场域又塑造了特定惯习。“重分数轻能力”、“重语数外轻政史地”、“重理科轻文科”、“重技巧轻人文素养”等大众意识便是积淀在当今基础教育场域的独特惯习。然而,高中历史作为独特的知识领域,是一门涉及诸多学科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历史形成的制度结构使高中历史教师长期形成的固有惯习与新的课程改革场域不适应,使其产生“被改革者”的焦虑感和无方向感。改革往往意味着需要改变已经成为惯习的某种信念、行为乃至既得利益,如果不能带来身份认同所需的精神归属感、本体安全感等幸福体验,便会对改革产生信心不足、畏惧、抵抗心理,害怕放弃自己熟悉的经验,甚至认为改革“事倍功半”。

3.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不足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实中的基础教育高中历史教师距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差距,这是许多一线教师的共识。然而,许多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并不明显,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充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指引下,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高中历史教师们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切工作皆以“考试”为中心:备课主要是备“考试”,教学是为了应付考试,课后作业练习也是为了准备考试。至于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基本理念、主要任务、具体目标等方面的了解不够具体,甚至模糊不清,缺乏学习新课程的动力。对于新课改的理念普及和推广力度也还有待加强。因为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的不充分,导致了相当一批教师尤其是年龄偏大者对新课改持有一定程度的消极情绪,更不用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其次,教师们对自身知识系统构成的认识不足。对于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结构并没有一个准确认识,这样也就不知道自身的知识构成方面是否能够完全满足新课程的需要,亦或不知道从何弥补自身之不足、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知识结构,更谈不上主动提升自己。最后,激励措施不够健全,也是导致广大教师自我提高动机不强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师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的联系并不紧密。具体来说,学生的考试分数不能直接影响到教师本月或者本学期的奖金发放,而对于教师的职称晋级也关系不紧密。因此,教师产生了一种教好教坏都一样的惰性心理,故在平时也不愿意阅读更多专业书籍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综上所述,高中教师主体身份认同的危机,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

三、对策:怎样建构高中历史教师主体身份

自我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完整的‘自我’的统一性和结构反映了一个整体的社会过程所具有的统一性和结构”,在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促进基础教育工作者积极建构清晰、明确和稳定的身份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有以下对策:

1.加快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生产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巨大进步,社会生活瞬息万变,为了更快适应这飞速变化的环境,教育无疑是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时刻关注纷繁多变的社会,把握时代脉搏,把最新理念传达给受教育者。然而,教育工作者单纯依靠个人的因素,很难在这种深刻变化中时时刻刻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经常接受在职培训,在培训中可以把最新的信息和先进理念第一时间传达给广大一线教师,使他们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在发展中从事教育工作。现在可供选择的教师在职培训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地方培训计划等等。但是,如何在多种培训方式当中找到一种针对性强、实际效果好的在职培训方式却不容易。建议培训课程的设计可以适当采纳参与式课程开发,“它是一种刚刚兴起并蓬勃发展的培训方式,它是建立在开发项目中的、许多成功的参与式案例的基础之上的。”它的优势是可以使接受培训的人身临其境,这也就有更多可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2.加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广,加速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出有十多年时间,但是许多一线教师,尤其是中西部及农村非省示范性学校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理解还是不充分,甚至理解中存在一定的偏颇。这就要求有关教育部门在推行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加大宣传讲解力度,制定有效计划,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到实处。其次,我们应当意识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是适应时展要求、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以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在当前形势下,上大学尤其是好大学还是单纯由分数决定命运,教师们很多时候是很无奈和很尴尬的,他们只能在新课程新教材和应试教育模式的两难中生存。因此,高考评价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3.建立健全奖励和惩罚措施,激励高中历史教师成长进步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健全一线教师的奖金分配、奖惩方面和职称评定等规章和制度。首先,可以在教育部门当中设立专门的对各个学校具体工作进行管理的科室,且在每个学校中安排和这个管理科室相对应的职能部门。这样有利于整体上的管理有序进行,并且能够促进管理的规范化以及促进具体学校最大限度的实现奖惩公平化和合理化。具体做法方面,笔者在此处建议有两种方法:一是强制性规定教师们必须一个时间段内阅读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并且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间也同时检查教师们的学习情况;二是以奖励性为主的措施。例如:每月进行一次专业知识评比或者专业书籍阅读能力大比拼,对优胜者颁发奖金或者奖品,给予物质上的激励。当然具体的奖励标准和数量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但需注意标准既能达到鼓励的效果,同时又不会造成负面效应。拥有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必定能够有效的促进广大一线教师成长,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终生教育。

四、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及制度变迁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强大的制度惯性及各种群体的利益诉求共同制约着制度变革。消除高中历史教师身份认同内卷化困境、重建身份认同需要制度的改革、观念的更新及管理体制的创新,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面临着转变角色、提高素质、终身学习的新任务,任重而道远。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导入是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有效的、恰当的、成功的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充满强烈的兴趣,也能为我们提供一种轻松、和谐、活泼的教学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就能够更活跃,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习效率成倍提升,课堂更优化,教学更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以故事导入在色彩斑斓的历史长卷中,有很多趣味浓厚的历史故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这些故事加以包装和利用,让学生的注意力都沉陷在故事中,势必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课堂教学伊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请大家注意听,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那是在1649年,英国伦敦的一个早晨,天气清冷中又透着一丝阴暗。在血淋淋的断头台上,侍卫们推上来一个全身穿着黑色长袍,脸色惨白的没有一点血丝的男人。请问,有谁知道这个人是谁?”在我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故事中,微带神秘色彩的音调让他们都投入到故事的意境中。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那是查理一世。”接着,我告诉学生:“在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样就很轻松地就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新课的学习上。

(二)以成语导入很多历史故事经过了人们的精炼变成了成语典故流传至今。如果教师在导入时引入一些与历史情节相符的成语,就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这些成语不胜枚举,如草木皆兵、围魏救赵、揭竿而起等。成语有言简意赅的特性,用它导入历史故事直截了当,有深刻的寓意。

(三)以时事导入时事既包括当前的社会热点,也包括学生比较关心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现实事件,还包括在报纸、网络上刊登的新闻。这种导入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对于历史的“违和感”,让历史更富时代气息,感觉更亲切,也能够让学生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加深对当前事件的剖析和理解。

二、幽默的教学语言

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语言的要求更高,教师如果不能妙语连珠,只是照着课本给学生读一遍,单纯地重复教材上的内容,学生肯定很不喜欢,时间一长就会觉得历史课非常枯燥,没有任何创新,他们对于历史的兴趣就会逐渐消失。历史教师的语言必须具备生动、直观的特点。这样,学生才能对历史事件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如学习《》这一课时,讲到变法失败的原因,我就将袁世凯和谭嗣同的对话编成了一则故事:“在一天的夜里,伸手不见五指。谭嗣同穿上夜行衣,悄悄来到与袁世凯约好的见面地点———法华寺,秘密约见袁世凯。谭嗣同先是进行了一番试探,然后开门见山地问:“你听说天津阅兵的事了吗?”袁世凯说:“听说了。”紧接着,谭嗣同就从怀中掏出了光绪皇帝的手谕。等袁世凯看完后,谭嗣同很谨慎地又进行了一番试探:“目前只有你才有救皇上的能力了,你如果不想护主,就去向太后告密,说不准太后还会升你的官呢?”袁世凯多狡猾啊,当然是不动声色了,还拍着胸脯说:“你把我老袁看成啥人了?皇上对我的恩泽深厚,救护皇上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谭嗣同放心,袁世凯还说:“在阅兵的时候,只要皇上来到了我的军营里,一声令下,宰个荣禄不就跟宰只狗一样吗?”

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

(一)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幻灯、投影、语音室、计算机等手段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课文所需的画面、情境。真实、可视的画面和情境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甚至能帮助学生观察到凭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弄懂那些凭教师讲授或简单教具难于表达清楚的问题。

(二)组织学习小组,激发兴趣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习小组,或者直接采用课外形成的一些学习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助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为学生创造新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这对学困生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则又形成了平等的竞争伙伴。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作为教师,我们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积极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史兴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教科书毕竟篇幅有限,只能罗列一些重要的事件与历史知识,如果在历史教学中仅是按本学科,学生的知识面会过窄,于是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其对教材深度的挖掘就要靠老师进行补充了。相关的历史知识浩瀚繁琐,教师要有的放矢,对所用的材料进行筛选。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讲解中,我补充了一部分课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例如我讲解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是北京大学时,学生会疑惑这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会是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并且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反对传统的旧道德,甚至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而这又直接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所提出的“尊孔复古”的口号相违背,明显的与政府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一致,甚至相反,北洋政府如何能容忍。如果在教学中只是按本选科,学生的这些疑问就无法解答。我补充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一是蔡元培成功的改造了北大,在北大实行的是“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由原来的“官僚收养所”成为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国立大学;另外,蔡元培是留学德国的留学生,他借鉴了德国的办学方针,在北大实行“教授治校”的原则,主张教育独立于政治之外。

我考虑到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思考问题与解读材料的能力,并没有简单的介绍。而是展示了两段材料。材料一: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2]“用诡诞的仪式,夸张的宣传,引起无知识人盲从信仰,这完全是用外力侵入个人的精神界,可算是侵犯人权。”[3]材料二:蔡元培说:“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4]通过第一段材料的两段话让学生感悟蔡元培主张的思想自由的方针,反对抱残守缺与精神专制,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让在精神自由的王国里,没有独尊的学说,他在北大实行的治校实践,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与繁荣。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思想的活动基地。通过材料二让学生理解这时蔡元培主张教育要独立于政党政府之外,并建立了教授会,确立了教授治校的原则。这就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北大的知识分子直接就敢指着北洋政府骂。让学生通过材料去感悟历史,有利于学生从深度与广度上去理解历史,也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再进一步点拨学生去分析这时期中国的政治,将其联系起来去考察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历史与现实对话,理性考察过去

“历史教学要交给学生的是一套理性考察过去的方法,一种看待世界与人的方式。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增强对个人的自我认识,并对未来的发展的可能性多一份理解,这才是历史价值所在。”⑸在这课内容的讲解中,虽然是讲解100年前的事情,但是历史与现实总是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讲解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时,给学生说明当时中国民众的思想愚昧、落后、迷信,学生会感觉这好像是很久远的时代,今天已经是科学时代了,实际上调查中国的民众生活与一些风俗习惯,我们会发现类似的现象还是会发生,我举出大家都熟悉的“气功大师”王林,是已经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的人物。他会空盆变蛇、灵魂出窍、隔空取物......这位“气功大师”被社会的明星如赵薇,成龙等吹捧,并受很多官员的拜访,究竟是确有神功还是“大忽悠”,当焦点访谈揭露他的真面目后,让人深思。雕虫小计就能让中国那么多的人闻风而动。学生通过这个当代现实的例子陷入深思,他们明白科学不能只是每天挂在嘴边,而应是科学之理性精神、科学知识、科学之思维去看待问题,理性的考察现在与过去。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时,一定会提到抨击旧道德的勇士—鲁迅。我举了高二学生都学过的《祝福》,我问学生们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学生们都踊跃发言,什么礼教害死的,自己坎坷的经历等。我讲解到祥林嫂最后死去并不是自己坎坷的经历,而是她被全社会所抛弃,最后绝望死去。同样是弱者的柳妈也是杀死祥林嫂的帮凶,她的“你放着吧,祥林嫂”,终于压死骆驼的是最后的一根稻草,祥林嫂自杀了。

我问学生们在今天的社会中有没有柳妈,学生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我就提醒他们,在中国婚嫁礼仪上一些风俗上,他们不会选没有丈夫的,再嫁的或没有儿子的女人,这说明传统的旧道德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有遗毒,我们能说今天的中国国民是健全的国民吗?是充满人性的国民吗?当年的鲁迅,胡适等人抨击国民的病症目的是为让中国的国民有一个健全的灵魂,今天的学生们你们应该做什么。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此时的课堂效果可谓是“无声胜有声”。有关历史教育的功能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眼光,培养学生成为当代的公民。历史是“死”的,可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可以警醒世人,历史是“经验的灯”指引我们行动的路,积极发挥历史的借鉴功效,变“死”历史为“活”历史。

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的认识

“教无常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这一课中,我运用了讲授法、历史情境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将其结合起来运用。如历史情境法,在这里我导入新课时使用了这个方法,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去感悟历史。我先用音乐去营造课堂氛围。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柏拉图特别重视音乐,认为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音乐教育使学生受到美得享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音乐是最公平的,没有阶级性,国王贵族听到也好,乞丐听到也好,都同等的感受到了音乐的美。“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好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做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6]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音乐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理智,影响他们的情感与性格。所以在讲解《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导入设计时我播放了歌曲《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的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这首明朗爽快的校园歌曲很快将学生带入音乐境界。一首歌曲唱罢,当学生还沉浸其中时,我给介绍这是由胡适做的新诗,原名《希望》,后谱成这首家喻户晓,流传广泛的经典歌曲。这首新诗的来历是这么回事,是胡适的朋友冯友兰送给胡适的一盆花,胡适将其带到家中小心栽培,却迟迟不开花。

介绍这首歌曲的来历以后,我将其移情于历史,向学生说明胡适确实将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移植中国,希望在中国开花结果,那种心情的期待何止是一日看三回啊!如今先哲已故,歌声在耳,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用心良苦。在这里借助音乐作为手段去涤荡学生的心灵,将学生带到特有的课堂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并通过自己的解说让学生明白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发动的开启民智的启蒙运动,同时它也是中国人民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结果。让学生将新文化运动放到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在中外文化的联系中进行对比,深化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开阔学生的史学视野。再如: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感知事物发展的复杂性,曲折性,多样性等。在讲到新文化运动中,我刻意想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自己的判断。古代教育家苏格拉底不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让知识在学习者自己头脑中产生,教师就是帮助知识产生的“产婆”。我在讲解新文化运动时,意图让学生形成一种理念,就是事物的发展自身是复杂的,曲折的,又有许多的不确定的因素。我将陈独秀离职北大的事情给学生们做个介绍。陈独秀被迫从北大离职,这是一段曲折的事情,陈独秀是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又是《新青年》杂志的主编,受到了蔡元培等新思想追随者的敬仰,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诋毁。如翻译家林纾将矛头指向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特别是陈独秀更成了众矢之的,本来他就得罪了很多人,桐城派的有些人都状告到总统那里,说《新青年》言论过激,诋毁孔孟,毁坏伦常。甚至借着陈独秀的私人作风问题大做文章,说不配做表率之类的,给蔡元培施加压力,最后陈独秀被迫离职北京大学。

问题设置:“同学们从陈独秀离职北大感悟到了什么?学生们都各抒己见,发表言论,主要有以下的观点.观点一:陈独秀的离职原因很复杂,在这里有他个人的原因,如私德方面的不能容人等,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于当时新旧势力激烈对峙的结果。观点二:蔡元培本来很器重蔡元培,他的思想方针是兼容并包,办学宗旨是教育独立,从他的本心来说是不愿意看到北大内部出现这样的问题,可最终还是屈服于压力,可见,很多情况下个人理想与社会实践是有差距的,理想屈服于现实。观点三:陈独秀被迫离职北大,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巨匠,同时又是《新青年》的主编,他的离去必然使新思想的传播受到影响。所以中国这场开启民智的思想启蒙运动任重而道远。观点四:陈独秀原信仰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后又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这前后思想的转变与离职北大应该是有关系的吧。所以一个人的人生跌落到低谷并不可怕,只要再站起来,崭新的自我又会出现。“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们在讨论中形成了自己的判断,逐渐的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让知识产生于学生们自己的头脑,这才是正确的为师之道。教育具有广阔的的天地,你给学生一片施展的空间,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做一个精神的高贵者。我引用了两句名言:第一句是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第二句是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总之,这节课我立足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钻研与解剖,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其目的与动机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打开学生的思维,尽可能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养成学生去理性地,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停留在窄、死、浅情况,从而达到开阔学生史学视野的目的。但是,教学又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我也是觉得学生讨论的时间相对不足,有些地方设计的不精巧,不恰当,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启发式教学模式强调教与学的互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相互融合,强调学生心智的开发与个性的发展。由此,我以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启发性问题的创设,注重问题情境的渲染与营造,使得问题本身具有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吸引力,并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以及激励肯定,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地踏出思考的第一步。

还是在《商鞅变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商鞅变法的始末时,首先给出材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商鞅是怎样进行改革的,他从哪一方面最先入手,又为什么这样做。为此,我有如下设计:师:商鞅初涉政坛时,怀才不遇。在魏国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商鞅转移阵地,来到秦国,向秦孝公建议变法改革,引起了秦孝公的共鸣,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商鞅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进行改革的吧。(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思考问题)师:有谁知道商鞅首先进行了哪方面的变革?生:经济!师:说得非常好。那谁可以告诉老师,商鞅从经济的哪个方面开刀呢?生:农业!师:农业呀。有没有人和老师一样疑惑,为什么商鞅要从农业最先着手变革呢?(提出疑问,故弄玄虚)生1:为了富国!生2:农业是封建社会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生3:民以食为天!……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根据教学内容,归纳出商鞅在农业上的改革措施,并尝试思考这些措施的作用,以此达到“教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

二、总结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合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抽象成分、概括升华的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始反思性学习是尤为必要的。基于此,我以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以考察学生概括、整合能力为目的的总结性问题,并适当地把这些难度较大、知识涵盖面较广的问题设计在以小组活动为背景的探究性活动中,从而降低问题本身的难度,增加问题探究的趣味性,提高知识整合的张力,让学生们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完成自主整合。

在教学选修一第九单元《》的最后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重新梳理本单元所学内容,夯实学生对这一近代史上伟大变革的基础认识,并深化他们对这场近代思潮变革的认识,我将教学总结渗透到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中,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评价?在这个探究活动中,我抛砖引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从性质、背景、内容、影响与局限这五个方面,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对这场声势浩荡却走向失败,然而影响深远的思想改革作出自己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总结性问题,帮助学生们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并启发学生们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鼓励学生们大胆思考,允许学生们有一样的见解。

总之,高中生思想已经具有独立而较为稳定的自主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正视并尊重他们思想的自主性,更要以此为助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融入到历史学习中。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1)图文并茂;(2)短小精悍;(3)便于开发。本文所研究的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并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一般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内,其中,微课程可细分为如下几部分,依次为:(1)微视频;(2)微练习;(3)微课件;(4)微反思;(5)微教案。

2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是新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相比,其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2.1主题突出

微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一般而言,微课程是以某一知识点或某一教学环节为着力点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微课程的内容更加精简,主题更为鲜明,该概念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很多教师的热情追捧。

2.2使用方便

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微课程中,教学视频为核心组件,从本质上来说,微课程其实是整合课件、教学设计、学生意见与专家点评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源,而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类型多样、结构紧凑、主题鲜明的资源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完整的教学环境,由此可见,微课程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2.3传播多样

由上文可知,微课程具有主题鲜明,结构紧凑和内容具体等特点,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微课程更加容易表达研究的内容,同时,也更加容易转化研究的成果,由于微课程的容量比较小,因此,人们可通过手机、网络和微博等方式参与主题的讨论。因此,与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同,微课程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这也是其值得我们去借鉴和运用之处,通过采用“微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挖掘其潜力,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3微课程的制作方法

虽然正如前文所述,“微课程”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但这并不表示“微课程”的制作方式和方法也简便,实际上,要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发挥实际效用的“微课程”,必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脚本开发

脚本开发可分为如下几个环节,分别是:(1)主题的选定;(2)方案的设计;(3)素材的准备,作为教师独自在场的一种授课方式,微课程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恰当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从原则上来说,一个微课程对应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往往会选择教学的重难点来设计微教案,在主题选定后,我们还需要围绕主题来详细地设计教学的方案,同时,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史料,为之后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2视频录制

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我们可将微课程分为如下几类,依次为:(1)讲授课;(2)练习课;(3)讨论课;(4)实验课;(5)演示课,通常情况下,一个微型课只能对应一种课程类型,然而,这也不排除一个微课对应两种以上的课程类型。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的课程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新型的教学方法或手段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不断地完善微型课的课程类型,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3.3教学反思

教师在结束微课程后,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使用情况,同时,结合教学的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自己在微课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通过讲述自己的教学小故事来表达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完成上述三个步骤,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程”在教学实践当中的作用,真正实现物尽其用,发挥“微课程”的价值,让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切实地学到知识。

4历史“微课程”的设计及运用策略

教师要想设计出一个优秀的历史微课程,除了熟悉教学的内容外,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一番工夫,历史教师要学习并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收集最为优质的课程资源。

4.1注重与课堂的整合

在现代化的教学条件下,微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学生的自身兴趣与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结合教学任务的实际需求,微型课在课堂中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角色,常见的有概念讲述、巩固练习和课题引入等。然而,无论是哪一个角色,微型课都需要紧紧地围绕着模块主题来进行,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将现实课堂与微课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首先需要准确地把握住主题的知识框架,其次,遵循历史学科的思维逻辑来分析并重组讲授的内容,比如讲述一段史实,而对于那些需要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内容则不列入微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内。

4.2注重细节的研磨

教师要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深思的微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无论是从历史知识的讲解层面,还是从历史现象的阐释层面,历史教师都需要妥善地解决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微问题。尤其是在构建微课程时,教师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细分课程,将主题的重点内容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小主题,比如将内容有关联的微课程组合成若干个历史的小专题,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仔细地打磨自己的教学语言,将语言进一步地精简化,通过流畅的语言来传递有效的信息。在录制教学视频时,我们需要准确地使用历史学科的术语来分析教学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注重词汇之间的衔接,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3要注重课程的互动

在设计历史微课程时,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拨,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传输正确的历史观,同时,不断地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微课程的意义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是一门结构完整的课程,它除了呈现微视频外,学校还要积极地完善硬件的设施,进一步地开发师生交流的工具,构建出一个历史学习的共同体,实现微课程功效的最大化。

4.4要注重资源的动态生成

尽管微课程的一大特征是片段化,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微课程是不具备系统性的,事实上,片段化是针对微课程是围绕着某一教学环节或知识点而言的,而微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是系统而连续的。在完成一个微课程的设计后,我们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来不断地充实微课程的资源体系,而评价与反馈是微课程设计中的主要依据。教师唯有注重上述几个要点,在对“微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真正发挥“微课程”的实际效用,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素质教育,学习到真正的课堂知识。

5运用微课程的具体实例

具体来说,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将“微课程”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以时间为主脉络。例如,在分析我国的中央与地区的关系过程中,通过列举三个素材,分析从1950年至今,我国中央与地区的关系演变过程,素材1:1950年,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而五十年后的今天,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团结,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五十年的沧桑巨变无疑揭示了一个真理。———摘自《在庆祝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素材2:为了庆祝和平解放50周年,中央代表团在拉萨向自治区特别赠送了“民族团结宝鼎”,该宝鼎四周的浮雕依次雕刻着“签订17条协议”、“民主改革”、“川青公路通车”、“派人来”、“腾飞中的”和“全国56个民族大团结”等具有历史价值的画面。———摘自《中国青年报》素材3:2008年,达赖分裂势力在拉萨策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烧事件,该事件严重地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这一事件也再次证明了达赖集团分裂国家的阴谋,让更多的人认清了达赖这一势力罪恶的面目。通过上述做法,可以让学生对我国中央与地区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关系的演变历程,进而能够更加深切地理解我国党与政府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

6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虽然不是在我国的教育背景之下产生的,是从美国来的舶来品,但是它却有着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使用方便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此种教学方式,为我所用,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展开全文,笔者在使用此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方式给笔者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所带来的好处,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此文的创作,来进一步推广“微课程”教学方式的普及,以期促进我国新课改的尽早实现,促进我国素质教学目标的尽早实现,最终促进我国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体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7篇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再一味进行讲解,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多看、多记、多提问、多思考,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等。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不是让学生闭门造车,也不是只是用多媒体放几段视频、多找几个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教师必须宏观把握课堂,指导学生能自觉、主动、相对独立地借助于已有的知识、技能有效地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完成历史学习活动。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而资料的查找、整理和分析工作则由学生自己完成。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应先让学生通过对已搜集资料的分析来推出结论,然后再适时进行点拨,起到主导作用,宏观把握课堂,把微观知识交给学生去处理。

二、“授之以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历史课相比于其他学科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的学习方法有复述法、图示法、提炼法、巧用资料法等。例如,图示法,可以简化教材、化零为整、纵横比较、宏观认知、完整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特点简表用此种方法,学生就能理清思路,记忆深刻,对知识进行宏观把握,无论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是进一步分析,都会事半功倍。

(二)角色互换,让学生自己主持上课

以前一直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听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次“小老师”,自己主持上课。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更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还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在学生主持讲课的过程中,各种学习方法的运用都得到了锻炼,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主持讲课的任务是以小组任务的形式下发的,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提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有利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

(三)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

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应该由学生组成小组合作解决,或是整个班级共同讨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不要怕讲错。这样的讨论往往能激发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的思路,最后达到深化其认知的效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课本知识的把握更加娴熟,而且培养了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精神。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小组、班级的讨论下解决了出现的问题时,学生的自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学生对历史课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升华,这需要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对课本知识烂熟于心,并且敢于质疑,而不是固守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些练习题,自己找相关资料,自己设问。这样既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又加深了对教师和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的益处。刚开始设计练习题的时候,可以先对已做过的练习题进行改造,多设计几个新的问题。知识掌握扎实之后,学生可以自己尝试找相关的材料,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材料选取的途径可以多样化,比如新闻、纪录片,甚至是歌曲和电视剧。当然,材料的选取和问题的设置要新颖、独特,突显创新性,对于设计非常巧妙的训练题,可以全班印发,共同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取长补短,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有一句话说的好“改变愚昧就从不相信开始”。对于在学习中存在的疑惑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来,教师对于自己当堂回答不了的问题要坦诚地承认,而不能含糊解释了事,然后通过课下查找资料、班级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这也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学生通过提出疑问、查找资料、共同讨论,解决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既深化了课本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一举三得,一箭三雕。总之,高中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只是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的不是死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鼓励学生去创新。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8篇

(一)运用史学理论研究成果能够适应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

结合当前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标准,可以发现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设置层次更加多样、类型更加丰富的历史课程,而且还要积极地引用大量的鲜活、生动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引导学生以多样式、多角度的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具时代性的科学的历史观,而史学理论和方法可以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资料和史学范式,有利于历史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之更加适应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理念,因此,在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积极的运用史学理论研究成果。

(二)运用史学理论研究成果是教师专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很多高中历史教师主要的依照教材进行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知识的解说,很少有超出教材范围外的知识拓展或者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建设性的解说、评价,有很少部分教师认识到了教学中应用史学理论研究成果的意义并进行了实践,然而应试教育及自身的史学理论研究成果知识的限制,加上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学习的机会少,这不仅增加了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难度,而且阻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因此,正视自身理论知识的缺陷,积极学习先进的史学理论成果,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历史教学专业素质,已经成为教师专业不断发展进步的迫切要求。

(三)运用史学理论研究成果是当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对整体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的初步的、基本的认识和掌握,有利于其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然而还没有达到深入的、多角度的、辩证的认识历史事实与当今时代、局部历史事实与历史进程、我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等种种的联系和区别,再加上,高中学生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对其科学合理的教学和引导对其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而运用史学理论成果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其对人文主义和精神的理解及认识,还可以培养其科学健康的价值观,具体来说,将史学理论研究成果中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知水平,帮助其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文明的思想,促进其开放意识的形成;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成果运用教学中有利于在历史学习中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此,运用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二、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史学理论成果运用氛围,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不断的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等多种观念和方法从多种角度找到正确的分析和思考角度,并用正确的历史语言表达出来;应当不断地打破传统教学活动中单传的依靠教材,过分侧重于历史事件的梳理,而应当积极地使用大量的历史史实资料和丰富的史学理论成果,模拟或者想象相关的历史场景,指导学生在原有所学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先关的历史知识在新的史学理论角度或视角下进行创新的理解和阐述,进而将得到的新的启发和结论有效的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充实的历史材料,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灵活的、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为其提供良好的史学理论成果的学习和运用环境,促进史学理论成果在教育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二)提高教师史学教养素质,促进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入

首先,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当有意识的进行运用史学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实践教学,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完成教学意识的不断转变和深化,更加注重史学理论成果的运用,一切的历史教学活动应当以此为指导,在学生的历史学习和自身的历史教学及史学知识的完善等方面有意识的、主动的运用多种史观来引导和学习,进而促进教学理念的成果转变。其次,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史学理论素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余应当加强对史学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及时的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新成果,不断地奠定自身的史学理论功底,丰富史学知识,并不断地结合新课改要求和先进的史学理论成果从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分析各个历史知识,深入对其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新的论述和结论,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提高历史教学的备课质量,并在教学中结合当今社会现状来思考和感悟历史,这样就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只有教师史学知识和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才能在具体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再次,教师应当深入的研究并吃透教材内容。当前我国各个地区使用的历史教学教材并不统一,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分析并把握各教材的侧重点,合理的整合教材不同板块及其之间联系,不断地提升已有理论,结合史学理论成果和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及兴趣,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及时的补充教材中没有而学生又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并适量的删减教材中不必要的内容和知识,探索学科规律,逐步的实现教学中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最后,教师应当建立新型教学评价模式。根据新课改对学生评价的全面、多元和发展的原则不断的更新各种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模式,打破传统的百分制评分模式,指引学生综合利用多种史学观念和理论来表达和阐述自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旨在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史学理论知识的运用。

三、结语

如何进一步的完善并推进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教育界及史学界的关注,随着史学研究的进步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史学理论的运用将会不断地成熟,起作用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彰显。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9篇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与资源发生关系后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该理论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从而明确了信息资源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教育部也相当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把QQ群作为重要的介质媒体,学生依据这一媒体进行合作探究不仅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且顺应了课程改革的需求。

(二)可行性

我国研究青少年心理的专家郝滨先生曾说过: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急于在所有人面前树立和维护独立自尊的自我形象。但是他们的习惯性防卫心理同样也很强,这种心理使他们在现实的世界里不敢在众人面前真正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因如此,许多一线的高中历史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亲身感受:在传统的课堂上把一个问题抛出来以后,能得到学生呼应的,远比想象中的少(当然,这也与老师的设问技巧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关)。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中学生更加倾向选择一些隐蔽的虚拟性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在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QQ群聊因符合了中学生的需求而受到越来越多中学生的青睐。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在2010年曾随机对城区200名中学生使用网络QQ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基本上都拥有QQ,而且是免费申请的QQ号码。97.6%的中学生经常利用QQ进行交流。由此可见,把QQ群聊的网络小组主题探究学习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现状,是可行的。

二、基于QQ群聊的网络小组主题探究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做好探究前的准备

基于QQ群聊的网络小组主题探究学习是一种以QQ群聊作为媒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成员共同提高的学习。成员间的参与性与协作性是影响这种学习成败的关键。因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探究学习开展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性别、成绩、特长、性格等因素对全班同学进行科学分组,每组人数宜在5—7人之间。这样分组,能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群帮,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另外,在自荐及民主选举的基础上,每一小组应设立自己的小组长。组长应根据组员的特长予以明确分工,并注意协调各组员的工作,加强本组的团队协作与交流。

(二)精心设计探究主题

精心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主题探究学习的保证。探究的主题首先必须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核心问题,其在文本上表述要准确;其次探究的主题必须具有启发性,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再次,探究主题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务必要选择那些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题目;最后,探究主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因为对于还没有建构起宏观历史观的高中生(特别是高一、高二学生)来说,探究的主题过大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这样反而会影响探究的效果。为此,笔者建议细化探究的切入口,从而使得整个探究活动充实而又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以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课为例。本课要突破的重难点核心问题是对三民主义内涵的理解。三民主义作为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其本身就是带有宏观时代背景的历史概念,且理论性很强。因此,在设计探究主题时,笔者决定细化探究的切入口,把三民主义这一历史概念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设计层层递进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同时,笔者还利用了群空间服务提供的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功能向学生传输相应的文字材料、图片材料以及视频材料,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问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状况如何?面对那样的社会状况,你们可能会提出怎样的救治方案?(利用群相册功能,为学生提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图片资料,为学生理解这一宏观的时代背景作铺垫。)问题2.为了救治当时的中国,孙中山提出了怎样的救治方案?其方案内涵如何?能否救治中国?你们如何评价它?(利用群共享文件功能,为学生提供三民主义内涵的原始材料,以便学生突破对三民主义内涵的理解。)问题3.比较你们与孙中山先生的救治方案,你们认为哪一个更为完美?为什么?(鼓励学生通过群聊讨论,认识到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是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这三道探究题目围绕核心问题所设,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群空间提供的素材又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习效果更佳。

(三)重视探究过程,向探究要效果

好的探究主题犹如茫茫海洋中的航海灯,但学生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还得看探究的效果如何。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探究的过程,向探究要实效。在“先学后教”理念的影响下,基于QQ群聊的网络小组主题探究同样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鼓励每小组同学充分利用群空间提供的服务素材,围绕探究主题进行有效的交流。首先进行的是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老师布置的主题进行深入认真的分析,深刻理解讨论的意图和意义,然后再进行讨论。发言时,由于每小组成员人数较少,故可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在每位参与者发言结束后,大家综合所有发言者的内容,形成本小组的观点。小组长在班级QQ群上发表本小组经过讨论后形成的结论,从而使合作交流进入到组间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各小组之间最容易出现多种观点的碰撞,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体现。其实,合作探究伊始,教师就被拉进每一个群中,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充当监督者,同时也是一位指导者。他(她)应当引导每一小组就初期结论进行互相评价,从而使学生对讨论主题有不同方面的认识。还是以必修3《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课为例。学生经过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对三民主义的内涵还是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一小组(设为A组)在QQ群上结论时认为“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体现出资产阶级要求反帝的愿望”;而另一小组(设为B组)则认为“‘民族主义’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反帝的愿望”。于是,笔者通过QQ聊天询问B组同学何以得出此结论。B组同学表示是基于对“民族主义”的内涵(用暴力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政府)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民族危机深重)这两方面的思考,从而认为“资产阶级有反帝的愿望,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笔者立即对该组的结论予以肯定,同时鼓励各小组进一步思考:资产阶级为什么不敢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呢?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笔者通过发送功能,将一段反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民族资产阶级软弱绝望的视频发送到群空间里。笔者试图通过适当的点拨引导及构建新的情境,帮助学生不断获得对三民主义的理性认识。上述可见,基于QQ群聊的网络小组主题探究学习充分体现出网络时代下师生双向互动的交往关系。以QQ群作为媒介,学生通过组内的合作探究以及组间的交流碰撞,不断地提高自身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而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又能不断地拔高学生的历史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度。师生的互动,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当然,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未必时刻处于在线的状态。因此,对于网聊讨论的内容,我们必须要做好保存。

(四)及时做好总结与评价

及时的总结、及时的评价对小组主题探究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的作用。及时总结,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吸纳他人之长,从而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笔者建议历史教师在QQ群上对探究内容进行初步的反馈与总结,在正式授课的过程中进一步强调,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的评价激励则要相当及时。对于一些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积极鼓励与赞扬;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认真的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也要及时地进行表扬。

三、基于QQ群聊的网络小组主题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将QQ群聊作为载体引入到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来,开拓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空间;但QQ群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它在中学生群体中疯长的时候,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小组讨论的效果,而且还会给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基于QQ群聊的网络小组主题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当学生对老师设定的主题不感兴趣时,可能会在小组群内讨论其他无关的话题,甚至会脱离讨论组,利用网络环境玩QQ游戏,这就会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

2.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隐蔽性特点,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利用QQ群的共享功能传抄作业,这就给教学监管带来很大障碍。

3.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横向性特点,当学生进行网络小组主题探究学习时,许多虚假不良信息可能会在学生中传播,这就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二)相应问题的应对策略针对上述问题,历史教师在工作中趋利避害,对不良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制衡,制衡的主要途径有:

1.针对学生兴趣难以持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历史老师应该尽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自己在各小组讨论群的监管作用,密切关注各成员发言的频率,对注意力分散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提示。

2.针对学生利用网络环境传抄作业以及玩QQ游戏、传播虚假信息的问题,老师不仅要抓思想,强化学生参与主题探究的同时提高他们自身的抗干扰能力;而且抓管理,制定和完善有效的利用网络参与主题探究的管理制度,从严管理、规范行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QQ群聊的网络小组主题探究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探索教育真理的道路仍然很长,这种学习的方式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今后,我们除了要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外,还需要正本清源,将其与传统教学紧密衔接,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规避各自的缺失,以便在历史教学中取得新的突破。

高中历史论文范文第10篇

据了解,高中学生中有大部分人对历史都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对学校开展的历史课并不太喜欢,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沉闷,课堂枯燥,让人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都是照本宣科,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知识,将教材中的知识作为唯一真理,却忽略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应付考试。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是以史实为基础,结合历史结论而构成的陈述性的历史知识教育理论。例如,在旧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认为经济危机是属于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是因资本主义的内部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但是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逃脱这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对历史教材中的历史结论的正确性进行考证。随着史学研究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更新的历史研究理论成果将成为历史教学的最佳依据。

二、史学研究理论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以新的研究成果对教材中有误的观点进行纠正

尽管高中历史教材在这几年经过了数次修订,但是因为传统思想的限制,导致历史教材一直无法随着史学研究新的理论成果的出现不断更新,现行的历史教材中仍然有很多观点停留在过去片面陈旧的阶段。比如,在历史教材中仍然将列宁的观点作为结论,即认为帝国主义是腐朽即将死亡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够适合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帝国主义仍然还存在,这就表明,即使是“万恶”的资本主义仍然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方面。对于这些有误的、主观的观点都需要进行纠正,这就需要史学研究理论成果对教材修订进行补充。通过史学研究理论成果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让学生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历史,以时代的角度看待历史,达到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例如,在学习“雅典民主政治”的时候,教科书上对雅典民主政治固有的评价是:人类历史的进步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这个观点是不完善的,并没有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全面的概括,会导致学生在对雅典城邦政治体系进行解读时出现谬误。现代文明史的研究中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教师应该将这些新的观点引入教学,让学生了解到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有局限性的,城邦政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让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以及西方政治体系发展有全面的了解。

2.将新的史学观点引入教学中

历史结论都会受到所提出的时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更,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也会因为时代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历史结论。历史研究学者所提出的新的时代观点,看似与历史教学中的知识没有实际联系,但是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应用这些观点在课堂中引入相关的历史问题,将时代背景和历史相结合,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历史事件的相关结论是由历史学者的历史判断和道德判断进行总结,在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被片面的观点误导,让学生独立思考历史事件,得出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例如,提到中国近代史,讲到这段“国耻”的时候,通常都会提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观点,过去也一直将这个观点视为真理,但是这样的观点并不符合时展趋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阐述这个观点。在讲到“十月革命”这个内容的时候,根据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是阐述俄国革命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意义,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将新的观点引入课堂,“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开启了世界现代史,让学生了解“十月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开阔学生的史学视野。

3.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史观看待问题

近几年以来,很多历史研究学者从科学和宏观的角度对我国历史的各种重大事件进行重新的审视。但是在我国中学阶段历史教学方面,不管是课堂上的教学模式还是教材,都是以应付考试为目标,迎合应试教育。为了实现新课改中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不同的考量。例如,近代史上众所周知的慈禧一直是被视为清政府腐朽势力的代表,以反面的形象被人唾弃,但是却没人知道慈禧其实是第一个敢于挑战世界的统治者,尽管最后没有成果,并且间接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但是却给予对外抗争一定的支持。与此类似的历史实例还有很多,因为历史教材的片面记录误导了学生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因此,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片面记录的“史实”并不准确,需要教师扩充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去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以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评价,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点。在过去讲解到“新航路的开辟”的时候,教师通常都是以全球史的角度,讲述新航路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的影响,现在各种新的历史理论的提出,可以借鉴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理解,从文明史的角度可以看出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现代化的角度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人类走进近现代的初始阶段。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三、结语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将史学研究理论成果作为指导方向,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突破过去教学模式中所形成的定向思维,有助于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对已了解的相同内容进行不同方向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吸取不同史学研究成果,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观点。新的观点和知识点促进了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问题作出分析和解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形成。

上一篇:地理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