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22 15:45:48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1篇

一、素材选择要“精”

制作课件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精心选择素材,突出主题,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如何做到素材选择上的“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了解课标,确定选材方向。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理论性强,课堂教学不能面面俱到,制作课件,选择素材要符合课标的需要。人教版必修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标其中一个要求是: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一位老师在讲解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这一目内容时,课件以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为素材,来实现课标。内容如下:

《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帕帕迪斯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30岁,他是家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帕迪斯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雅典民主政治生活有津贴制度保证。)

《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帕帕迪斯的妻子海伦和10岁的儿子也想跟着去公民大会瞧热闹,帕帕迪斯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和儿子,三人一同前往。到了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正式开始,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这时,监察员看见他们,大声地冲着帕帕迪斯喊道:“喂!你的妻子和儿子不能来这个地方!”外邦人和他的妻子儿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不是雅典公民。)

《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海伦生气地离开了会场,帕帕迪斯一个人进去后,听到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妨碍者的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帕帕迪斯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写了谁也不知道。这次投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特森。他的名字被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争相谴责他不利国家的行为。“他以为自己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 一个公民愤愤地说。这种表决的方式,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称作什么?

上面3张幻灯片,展示了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使得学生很快知道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达到了实现课标的目的。

(2)素材内容要避免与教材内容重复。新课程改革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决定了我们制作课件的目的在于补充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因此,选择素材要考虑与教材内容是否重复。如下,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个课件中幻灯片内容: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这8年相当于过去的全部投资的总额。其中,纺织业新设厂27家,投资额2 998.4万元……面粉业新设厂91家,投资额472.3万元;烟草业新设厂12家,投资额为601.9万元。

——《中国近代史教程》

请你思考:短暂春天民族工业的表现?

从素材内容来看,基本上是重复了教材内容。教师要讲清这一个问题,只需要学生阅读教材就可以了。

(3)素材内容多样化,但要合理运用。除文字材料外,图片、数据以及视频影音等素材,如选择恰当,其效果比文字素材还好。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发达的古代农业》中涉及隋唐时期农具曲辕犁,课本没有图片介绍,学生自然不能理解这种犁对农业生产所起的作用。教师可以展示幻灯片(图略),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明白,教师也很轻松地把问题讲清楚。

课堂上使用课件教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慎用文字外的素材,不能为了过于追求学生课堂活跃,过多使用图片或影音资料。否则,会冲淡教学主题,只会适得其反。

二、好的素材源于积累

对于喜欢用课件教学的老师来说,都明白好的素材在课件中的重要性。因此,平时要多去积累,以便在使用素材时有选择余地。比如,在讲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时,可选取李鸿章写的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作为课件素材: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拨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这份奏折是李鸿章在19世纪60年的,无异于一篇科普文章。学生通过对这段材料学习,不仅体会到了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过程,还认识到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拖着辫子的李鸿章如此细致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所体现出的科学意识。像这类素材,主要靠平时留心收集备用。

三、他山之石,重视借鉴

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制作出大量优秀的课件,并上传到网络成为共享的资源。通过下载,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素材,借助这样一个便捷的途径来迅速提高制作课件的质量。下面,是浙江海宁高级中学朱能老师获得全国一等奖的人教版必修三《百家争鸣》课件中所使用的一段素材:

思考讨论之二:1988年1月,全球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在法国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其中说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请谈谈你的感想或者认识。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Prezi;高中历史;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13/14-0105-03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不断融合,教师制作课件并应用于课堂已成为常态。学科课件的制作一般采用的是Powerpoint软件,众所周知,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是相对封闭、线性和可预测的,而人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和跳跃性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获取学习内容,进行知识建构,这是一个拖拉式的信息传递过程。[1]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引入Prezi软件,探讨使用Prezi软件制作符合学习者思维特征的课件,为教师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Prezi简介

Prezi软件的演示方式与Powerpoint是完全不同的。[2]该软件由Adammlai-Fischer和Peter Halacsy于2009年4月推出,其目的是解决传统幻灯片非线性的演示方式与人类思维发散性之间的矛盾。目前,Prezi有网络版和计算机桌面版(最新版本是6.19)两种版本。另外,为了促进Prezi在教育领域的运用,Prezi还为学校、科研单位等机构提供了专门的教育授权。[3]在进行Prezi课件制作前,使用者先在Prezi官方网站上免费注册,注册后可以直接在Prezi网站上进行在线编辑,也可以下载Prezi电脑桌面版离线制作,本文案例是使用电脑桌面版进行制作的。

Prezi的优势

1.强大的媒体整合性能

在Prezi中,教师可以快速插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Flas等各种媒体素材。随着Prezi技术的发展,目前最新版本的Prezi几乎支持所有常用的媒体格式。教师在完成教学设计后,首先搜集并处理各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媒体素材,再利用Prezi进行整合,即可做出具有Prezi特色的多媒体n件。

2.非线性的内容呈现方式

Prezi最大的特点就是非线性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虽然Prezi和Powerpoint一样属于演示软件,但其非线性的演示方式具有“革命性”的变化。Powerpoint是由一张张幻灯片组成,而Prezi软件是用一张无限大的“画布”(Canvas)作为展示界面。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媒体素材均可以嵌入到这张“画布”中。在播放时,不需要切换页面就可以通过界面缩放、平移、聚焦和旋转等方式来实现非线性演示。

3.超强完美的缩放技术

人类思维是“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4]Prezi软件具有完美的缩放技术,既可以呈现整体,又能引导学习者关注细节,进而很好地展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给学习者以清晰的整体感及内容的层次感,帮助学习者理解当前内容与整体知识的关系。

4.有较强的交互性

在课件播放时,使用者点击任何一个元素和对象(包括文字与图片),都会呈现放大的效果,再点击其他空白处,又可实现收缩,且滚动鼠标的滑轮同样可以轻松实现缩放效果,移动鼠标可以实现随意的平移,因此交互性较强。

5.有较强的跨平台性能

Prezi制作的课件,有较强的跨平台性能,可以在PC机及苹果机上播放,即使没有安装相关的组件,也能正常播放,使用者不用担心终端是否装有插件。

Prezi 交互式课件的设计原则

使用Prezi软件制作交互式课件也需要遵循课件设计的一般原则,如教育性、科学性、交互性等。但鉴于学生思维特征及Prezi软件的特殊性,在设计Prezi交互式课件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原则。

1.结构设计的非线性原则

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辅助教师进行知识传授为目的的,学习者按照课件预先设定的顺序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新的教学观强调学习者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倡导学习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获取学习内容,学习由一种线性的活动变成了非线性的活动。因而,课件的结构也要由线性结构向非线性结构转变。

2.学习内容的逻辑性原则

设计Prezi交互式课件的非线性结构关键在于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内容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效果。例如,对于结构化的知识,可以在Prezi的“画布”上将各知识点编织成一张网,体现各知识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对于具有层级关系的概念等,可以通过层层设计,实现由整体到局部的不断聚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使用Prezi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对于那些没有明显层级结构、空间分布、时间顺序等逻辑关系的学习内容,则不适合使用Prezi来制作课件。

3.认知负荷的最小化原则

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John Sweller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认知负荷理论。Sweller认为,认知负荷是学习者为了完成所给认知任务,在工作记忆上进行的心智活动所需的全部心智能量,具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其中,外在认知负荷是由不合理的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材料组织与呈现方式引起的认知负荷。[5]

Prezi 交互式课件的制作实践

为了进行Prezi课件制作的探索与实践,体验其效果,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为例,运用Prezi软件开展课件制作的实践。历史学科具有比较强的时间顺序逻辑,因此比较适合用Prezi来制作课件。

1.课件制作前的教学设计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对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那只是简单的基础学习,欠缺全面深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至关重要的一课。本课的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在课件设计时,教师应以时间为顺序,以制度为主线,将制度内容、特点、意义及影响作为课件的主要呈现内容,让学生通过课件学习,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全局整体的认识,同时通过阶段的转换学习对各制度之间的内容有一个具体清晰的认识,并使内容产生关联,有效进行历史知识的建构。

2.整体布局设计

笔者运用空白模板(Blank),从零开始设计课件结构,根据上面的分析和设计的内容,按先后顺序,设置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以及宗法制四个框架,在各框架之间插入箭头等可视化元素,使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各要素之间的流程、转向更加清晰。同时,为了加强视觉效果,在各个框架内分别插入相应的图片,以免内容单调。

在完成整体框架设计后,分别进入每个框架进行内容编辑。例如,王位世袭制的定义,分封制的内容和意义,宗法制的内容、特点、意义和影响等。同时,对每部分内容增加知识内容及知识拓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梳理和学习,进行知识的内化与拓展。最后,增加综合应用板块,做到设计既有整体又有局部,既有基础知识又有拓展知识,既有知识的理论内化又有知识的实践应用,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4.调整播放路径的设计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需要进行课件的调试。笔者以学习者的角色,通过鼠标拖拽、双击、滚动滚轮等操作移动和缩放画布进行内容的浏览,也就是根据学习者的思维特点,进行非线性播放,发现问题及时作出路径调整,特别是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体现科学性与合理性,既要体现思维发散性,又要实现问题聚焦。具体方法是:先点击界面左侧缩略图下方的“EditPath”按钮,进入路径编辑状态,接着依次点击各个框架内容,框架缩略图会自动添加到左侧的路径面板中。这些路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符合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在整个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随时点击界面右上方的“Present”按钮预览课件播放效果。

5.课件的预览与

课件制作完成后,点击屏幕右上方的分享按钮,执行“Download as portable prezi”命令进行课件操作,将课件成Prezi可执行文件格式,这样在没有安装Prezi软件的计算机上它也能正常播放。后的课件是zip格式的压缩包,解压后,运行可执行文件Prezi.exe便可播放课件,另一个文件包是运行于苹果系统的课件。另外,使用者也可以将课件同步到Preiz网站的个人账户空间,使用时在任何联网的计算机上登录Prezi网站都可以看到已经同步的课件,并进行在线播放。课件框架如左图所示。

结论

从教师制作课件的层面看,Prezi软件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减少了课件制作的工作量,提高了课件制作的效率,教师只要进行简蔚牟僮骶涂梢允迪智看蟮慕换バЧ。从学生的层面看,由于Prezi是非线性呈现,且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有选择地进行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另外,由于所有内容都在一张“画布”上呈现,学生对知识会有一个全局的概念,通过知识之间的关联,更容易实现知识的建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1]王继新.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Prezi官网[EB/OL].http://.

[3]马萌.新型演示软件Prezi介绍及其教学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3).

[4]何章强.高校课堂教学中Prezi课件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1):4-5.

[5]杨丽勤,郭峰.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PPT课件设计原则[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与学习者的认可。历史课程,贯穿从小学到大学学的课程体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历史意识,促进高中学生形成民族观念的重要教学实践。在将对话教学应用到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

高中历史;对话教学;问题;应用方法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历史教育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传承极为重要。历史学科,不仅是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也是考试的必考学科。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影响着个人历史观念的建立,也影响着其最终的学习成果与个人发展。对话教学模式具有先进性,将对话教学模式与高中历史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更能促进高中学生历史学习成效的提升。

一、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应用的不足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对话教学模式已经被许多历史教育工作者引入,并给历史教学带去了生机与活力。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话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效率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历史教学流于形式

在许多创新方法应用的初级阶段,流于形式的问题广泛存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方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会提出问题,但课堂问题的深度不足,并无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运动,学生也很难针对教师的问题去讨论。在肤浅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只能从教材中机械地寻找答案。在提问过程中,一些教师无法快速转变自己的角色,依然将自己安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讲究一言堂,让对话教学流于形式。

(二)对话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手段的丰富,会吸引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激发课堂的活力。在对话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在课堂中,教师负责提出问题,要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要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很少有教师能够将不同的方法整合在一节课里,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了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最终质量。

(三)对话教学内容单一

对话教学的内容,关系着师生在课堂中的投入度。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对话,是对话教学法应用的妙招之一。但是,很多教师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内容过于单一。粗糙与简陋的多媒体课件,成为了课本文字的另一个载体。教学内容中缺少图片与视频资源,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活力。单调的课件不利于师生对话的开始,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

二、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应用方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模式,对于历史教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开发合理的对话教学内容与方法,才能让历史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教师积极转变个人课堂身份

教师成功转变个人角色,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法的重要前提。教师不能转变自己的身份,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会形同传统教学模式。当代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接受全新的教学理念,学会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与沟通,平等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课堂中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从中发现不足与优势,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不足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确个人历史学习的方向,才能让历史学习内容为学生所消化。教师成功转变自己的课堂身份,需要学校的校长重视新型教师的培养。利用教务会议,引导全校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思想,鼓励教师成为新思想的使用者。更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此为动力激发高中历史教师自主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明确个人成长的目标。

(二)丰富对话教学的应用方法

丰富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对话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加明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力度,把握好历史课堂教学的方向,尽最大可能去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用对话的形式丰富课堂活动选择,将不同的活动组织在一起,才能让高中历史教学更有吸引力。比如在讲解鸦片战争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聊一聊他们所了解的鸦片战争,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去了解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情况,明确接下来的教学重点。在课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小组学习,在小组内提出与解决问题,并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开展组间讨论。用合理的引导丰富学生课堂中的对话形式,才能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体,积极去学习历史知识。

(三)合理设计与利用历史教学内容

在多媒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今天,对多媒体课件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就成为了对话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效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魅力,推动对话教学模式的实施,才能让高中历史教学变得高效高质。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一段抗日战争纪录片去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针对一段视频去交流,发表自己对于抗日战争的观点。要改变课本内容过于枯燥、单一的现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去提高教学内容的形象性,用图片让学生去猜测其所对应的事件,丰富师生对话的载体,让学生有更多的热情与教师主动交流。只有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变得全面且丰富,才能促进对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认可并接受全新的教学方法,是高中历史改革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全新教学方法的引入工作,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科学习的魅力。将对话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以此给学生创造更加开放与平等的学习环境,才能推动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孙曈 单位:衡水第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任再一.对话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研究[J].才智,2015,32:123.

[2]唐惠玲.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对话教学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70.

[3]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03,10:12-15.

[4]任世江.关于完善历史课程标准的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3,12:12-17.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多媒体技术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相结合,有利于创设一种视觉化、生动化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了解历史的强烈渴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投身到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同时,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将学生过去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发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当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并非那么完善。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缺陷

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很多便利之处。与此同时,也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虽然,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了一种生动化、视觉化的教学情境,然而这种历史教学情境是虚假的,会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重心无法集中到课本知识点上面,而是沉浸在虚拟的画面中;再加上教师需要制作相关的历史课件,会耗费大量时间,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教材学习中,对教材内容缺乏一定的研究,也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中,需要注意一定的适度性。

二、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应用中,需讲究适度性

1.始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不能对多媒体教学产生过度依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制作相应的历史课件,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投身于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以及主动提问。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于课件,要有自己的教学节奏以及教学风格。还需要与学生交流互动,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2.重视历史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取得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以及每位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点,来制作恰当的历史课件。不能为了纯粹的画面感而忽视了课本重要的知识点。如果课件制作的太过漂亮,会造成学生沉浸在画面中,忽视知识点的掌握。因此,教师需要了解与重视教育心理学中相关的注意规律。课件不能太过花哨,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历史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价值。与此同时,也要认清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不足的一面,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相关教材内容,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适度性,以期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耀.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华章,2013,21(05):229.

[2]陈长丰.转变理念更新手段强化课堂提高效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2,19(12):87.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不足

【中图分类号】G633.5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带来不小的打击。多媒体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高中历史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给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带去了希望。将多媒体教学活动应用于历史教学活动中,利用教材内容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创新历史知识的呈现与解释方法,会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变得与众不同。

一、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不足

多媒体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倡的创新教学模式,得到了诸多教育管理者与实践者的青睐。但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还存有几点不足:

1.多媒体教学意味着教学先进化

部分教师错误的以为,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就一定具有先进性。而不用多媒体的课堂活动,就是传统与落后的。这样的教学思想过于极端化,过于重视多媒体的教育作用。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一切教学所用的设备都是服务于学生提高的。教师的教学思想错误,不论利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技术实施教学,课堂仍然是灌输式的课堂,而学生仍然是教学活动中的被动接收者。

2.忽视学生的历史学习起点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将多媒体教学的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为了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备课,不仅要备内容,更要备学生。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结合起来,从中开发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教学活动成为知识传授与内化的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只是备课工作的一小部分。再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需求,也是无用的。

3.多媒体优势夸张化

教学创新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推出,让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甚至迷信于多媒体,无限夸大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好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历史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部分教师过高地估计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只顾着用好看的课件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没能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热热闹闹地过了一节课,学生的脑子还是空荡荡的,教学活动是无效的。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才能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下面,笔者就来分析几点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正确应用方法:

1.多媒体教学不宜过于花哨

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中,讲究美观是必然的,但过于花哨的课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件中的背景、实例、图片以及文字,教师花心思去设计与制作,绝不意味着力求花哨。过于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加上许多声效与动感效果,忽视课件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利用多媒体实施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改变哗从取宠的课件设计方法。用最直观的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转变,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历史课本上的知识才是目标。比如在讲解《发达的古代农业》时,古代农业的特点、工具、农作物等都与现代不同。农业与许多高中学生的生活较远,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图片与网络上的图片给学生构建一个古代的农业世界,让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历史知识。用图片让历史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直观与有趣,有利于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

2.多媒体教学容量不宜过大

高中历史课堂时长一般为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如果教师一直利用黑板、粉笔与一张嘴进行教学,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同样,如果教师一直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感到厌烦。因此,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地利用多媒体。平衡好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导作用,才能让多媒体教学更有意义。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教可以科学地减少自己的口述传授知识,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变得轻松下来,也让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方式去学习。比如在讲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引出对外开放的外在环境,也就是对外开放的原因。利用多媒体所呈现的内容,与学生讨论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以多媒体为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再用多媒体去验证师生的互动内容,促进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完美结合。把握好多媒体利用的时间,找到切入点,才能保障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3.多媒体教学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无论教学方式如何变化,教师都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什么技术也不能代替学生。多媒体教学方式让教师摆脱了黑板与粉笔的限制,也让师生互动有了更好的载体。但这绝不意味着多媒体教学可以完全代替黑板式的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直接搬到多媒体课件上,无法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价值。黑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教师要在黑板上罗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将多媒体视为解释重难点的方式。像在讲解太平天国人物关系时,教师可以将主要人物列在黑板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张有图、有字、有线的人物关系图,让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明确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多媒体课件的受益者,结合黑板与多媒体,促进历史内容的立体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多媒体与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结合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多媒体教学,给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自主地去拓展课外历史知识。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调动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性,让历史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席云. 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2,14:156.

[2]李培芹.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正确应用多媒体[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136-137.

[3]徐红英. 论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2012,12:219.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兴趣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在现阶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多媒体以其极强的交互性和模拟功能更加显示出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几乎已经融入各个阶段及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历史学科由于它所特有的不可逆性和过去性,使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更加注重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既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最佳表现效果又充分体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特色,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理运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艺术,增强教学效果。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与否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成效息息相关。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传统的“黑板+嘴巴+粉笔+教材”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形式单一,缺乏教学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更无兴趣可言,这就给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带来相当的困难,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听互动功能,创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观古今于一瞬”,把学生带入相关的历史情境中,给其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使学生觉得历史不是枯燥无味的史实堆积,而是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这就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并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涉及面过多、过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拓展知识点,板书时间太多,学生参与机会较少,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效率不高。多媒体技术辅助历史教学,有利于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将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再现的历史现象、历史场景以直观、生动的动画等手段呈现给学生,使其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增强其对重要历史事件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度,从而加深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探索和把握。

(三)有利于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逐渐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声情并茂的历史情境,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形象化,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并透过历史现象看到历史本质,逐渐提高其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多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可以产生很好的视听效果,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环节,自主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根据自身历史课堂教学经验,对于如何做好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现总结如下。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嵌入动态形势示意图,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关于战争过程等历史事件是需要讲述的,仅凭历史老师一个人讲述,并在黑板上挂相对应的图,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相对应的整体印象以及对战争过程的认识。此时,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把战争过程运用动态的形势示意图来讲解,再加上老师旁白解说,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冲击力,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的自我成长。

(二)教学情境设置运用多元化媒体形式,使历史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养成高尚情操和形成良好品德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声响、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得情境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三)运用网络资源,充实多媒体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断充实多媒体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适当嵌入习题,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与学生成绩密切挂钩。因此,针对教学重点,在多媒体辅助历史课堂教学中适当嵌入习题,检测教学效果,势必会起到提高课堂的效率,达到巩固课堂学习的目的。

(五)正确处理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几个关系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个教学手段,有利有弊,应当辩证的看待。运用得当则会变枯燥的理论为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使用不当则会使学生产生眼花缭乱之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笔者认为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教材的关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材是学习的载体,历史教材拥有丰富的资料与素材,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专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计课件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会,而且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真正让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三是,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师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要对多媒体课件有主导控制权,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人性化的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这些是多媒体无法替代。

三、结语

总之,多媒体辅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虽然被青睐有加,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它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广大历史教师应在勤奋钻研教材,深入学习新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最大效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成建碧.小议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A].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2] 朱俊苓.多媒体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之我见[A].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

[3] 刁春英.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原则[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

[4] 王辉.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历史课堂精彩起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6)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现状 课程设计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存在很多问题,违背新课程改革下对高中历史课堂设计的要求,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从而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将原本内容丰富具有情节的历史课堂转变为无聊的课堂。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首先分析了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

1.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

1.1在教师方面

1.1.1教学不够系统化

高中历史课本的内容安排,本身比较抽象,历史事件的安排不是很集中,学生学起来可能会觉得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应该准备好具有逻辑性与系统性的课件,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的专业限制和职业能力限制,某些教师不能系统地整理教材,不能清晰地历史事件脉络,导致上课时学生不能清晰地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整堂课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不清不楚的状态,严重降低课堂效率。

1.1.2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

某些教师虽然岁课本进行了系统的整体和设计,但是在课堂上却不运用任何适应高中生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课件进行“填鸭式”教学,导致本来学习压力就很大,还要面临背书的任务的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忽视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将历史课作为“休息课”,课堂主体不是学生,而是教师。

1.2在学生方面

1.2.1对历史没有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历史课本知识复杂,无论横向还是纵向来说,都有大量的知识链条需要学生掌握,但是由于知识点和需要记忆点繁多,很多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1.2.2错误认识历史课程的重要性

在整个高中教学的课程安排中,学生甚至是教师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将语、数、外作为主要科目,而历史课在很多学生心里就是一个不用费太多时间学习的副科,这种心理是历史课堂得以顺利进行的绊脚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态。

2.对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探讨

2.1合理进行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

合格的高中历史老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外,更要具备分析教材、合理安排课程体系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设计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比如在教学历史课程之前,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或者说一些顺口溜的方式,先让学生将课本放下,跟着教师清晰的思路走进历史知识的故事情节,大概了解后,再细化到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记忆与理解,也可以在每节课都安排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互相研讨,实现知识的共享,互通有无。

2.2将课堂主体地位转化为学生,进行情景式教学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严重违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理念。高中历史知识繁多,结构复杂,只凭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尤其是教师“一言堂”现象,抹杀了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将课堂主体的位置归还于学生,为学生提供整体清晰的学习框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朝代更换及事件时,教师讲解完应该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整理,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某些教师会在上课之前检查课本知识背诵,有时候都会用半节课的时间检查时间,学生都怕叫到自己,导致课堂气氛压抑。将课堂主体转化为学生后,学生并不用利用那么多的时间进行单一的课本背诵,而是每个学生都总结本节课的一个小故事或者小情节,然后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说的学生自己思路清晰,听的学生也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缺。

教师要学会利用时间,进行情景式教学,为课堂增强趣味性,比如在教学具体的历史事件时,与其让他们背,还不如让他们进行简单的排练,分组演示,自己演示过的东西往往会记忆深刻。还有一些学生幽默搞笑,可能所排练的内容也很有意思,这样学生记住这个高兴的时刻,无压力地记住历史知识。

2.3定期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标准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设计课程和安排教学体系时,要逐步了解单元的特点,根据每个单元的侧重点进行课程设计,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明确阶段教学目标,清晰地分析重难点,合理地安排每个课程内容应该是使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每一节历史课都生动有趣,学生不再迷惑知识的连续性,老师不再发愁学生不能掌握知识的现状,根据教学目标安排,逐步击破历史知识的疑点难点,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体会到学习历史知识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进行专题学习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知识点分布较散,教师除了进行系统的课程设计之外,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进行专题学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将教材知识进行重新组合,以不同的类别整理出不同的专题。尤其在阶段性复习和最后的复习时,专题学习可以填补系统式学习的差漏。除此之外,专题学习更方便学生展示与共享。在同一个专题中,教师可以以小组方式进行比赛,比如古代历史事件中以少胜多的是哪几个事件?虽然这几个事件并不是在同一时间发生,涉及的人物、地点、背景不同,但是性质一样,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采用传统的顺序记忆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

3.结语

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存在很多问题,影响课堂学习效率,但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对高中历史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得出一系列解决方法。让高中历史更有趣,吸引学生,学生爱学,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进一步达到。

参考文献:

[1]王俊燕.基于专题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探讨[J].考试周刊,2014(64):52-53.

[2]吴自兴.以文史尝试新法――历史课程设计实施一例[J].历史教育,2007(8):85-86.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历史;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不仅直观、形象、生动,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且信息量大,传递方便。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使用显得更加相得益彰。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的具体模式,形成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一些基本原则,解决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一些“瓶颈”问题,藉此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深化课程改革。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输送包括有正文、录像、动画、声乐、高质量的图表等综合内容。这就能帮助教师开拓思维,改变传统的角色和方法,强调自己是学习的推动者而不是资料输送中心。教师可利用新科技,设计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学习任务,自己旁观聆听,争取深入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还能为教师提供测验结果和有关学生成绩倾向性信息,为师生教学作出决策,引导他们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问题

在现实中,部分历史老师经验主义、拿来主义严重,缺乏了对课堂的理性思考,表现为过分依赖“拿来的课件”,不再花费心思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有些历史老师认为有了他人的课件,上课就有了法宝,于是就不再课前用心研读文本、仔细揣摩学生学习基础,深思熟虑的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备课环节被严重地忽略了,意味着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大大减少。没有了精心的备课,先进的教育理论就没有了实践场所,新课程内容也就谈不到落实了,也就难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精心的备课与课堂中的清醒实践,就没有反思与继续实践的基础,就没有反思性的教学,也将很难形成预期教学效果。同时,经验主义、拿来主义使教学创新减少,完全被他人课件的思路牵着走。当一个历史老师完全被他人的课件思路所牵引,他就逐渐地失去了自己对教学重心把握的意识,既不明确课的教学灵魂在哪,也不知道这样设计的目的和重心。教学创新少了,也就难找到一堂课的亮点了。历史教师没有了研究、没有了创新,盲目地利用他人的课件,最终失去了课堂激情,失去了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对策思考

1.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常规教学,简单设计问题,学生直接寻找“标准答案”,无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也无法对学生历史思维进行有效锻炼。利用多媒体教学整合教材,优化设计,对教材原有的叙述模式和例证资料进行调整和重构,串讲教学内容,进而将本课分成活动板块,通过材料的呈现与解读,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走进历史立体图像,感受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民主和开放的氛围中让学生理解、感悟历史的重要地位。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和重整,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参与发现、获取知识的探索,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建构。

2.创设历史情境,引导情感体验

历史是人类过去活动的“遗存”,历史课堂利用“遗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有益于情感体验和正确态度的形成。历史教师通过积极创设合情合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情感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进入情感体验。通过图片、文献、口述、实物等的呈现和解读,创设了接近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真实的感受和理解,并在内心深处形成感应和共鸣,达成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三)根据需要,对“拿来”进行改进

网络时代,他人的课件,我可以拥有,但要根据我的需要进行取舍,只要有养料,都可以取之滋润自身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拿来”的同时,要重视改进。一是取其中的史官和最新成果。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史学范式、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史范式等,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整个历史进程的认识。多元并存,彼此宽容,既是学术发展之路,也是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如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孙中山”,非常形象,也易于学生掌握。二是获取其中的资料而为我所用。在课堂教学中,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言,情境体验是十分有效的。历史材料是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形成历史情境的主要“中介”,离开了历史材料,历史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对“拿来”的课件中的有价值的图片、史视频和音乐,要注重收集和运用。如在教学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中,介绍知识点时,《我爱你嘉兴》中有如下一段材料让人眼前一亮,“拿来”而适当用之,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是一个持久的值得每个历史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找寻理论和实践的切合点,为历史教学激发新的生机,为多媒体技术拓展更新领域的突破,从而更好的实现新课改理念,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人文素质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有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探究并揭示历史教学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使历史教师完成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引入历史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多媒体声像结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加强情意,寓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于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吴疆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与综合学科课程整合方法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多媒体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120-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最为突出的运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得到不断发展,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形式更加活跃,让学生学习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特别是多媒体中的形象画面、逼真情境、直观体验可以让学生在虚拟境界中更好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并激发学生自主进行历史知识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一、合理布局多媒体教学素材

眼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必不可少辅助教学手段。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课件制作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并结合学生吸收能力、知识水平、个性特别以及创新能力和意识,尽可能地将所要教学历史知识展现出来。首先,在多媒体制作之前,必须全面考察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和延拓知识,并把握好整个课堂的重心和中心,梳理出课本中需要通过更加形象的方式来展现内容,进而进行课件制作。比如:《太平天国》一课中,教师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难点、重点之后,对《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等进行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化多媒体处理,并构建出清新的版面,逼真地还原历史的真相,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多媒体教学必须围绕学生来开展,因此,历史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进行素材选择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年龄层次、智力水平、心理需求、品味格调、兴趣爱好等等,让多媒体素材不仅可以有效达到教学目的要求,而且还人吸引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更加易于掌握知识内容;再次,就是在多媒体课件内容容量的抉择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切莫过多过滥,必须尽可能地使课件内容更加突出重点、更加详细形象、更加浅显易懂。

二、科学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历史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历史人物图像、历史地图、历史声音、历史事件影视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声形并茂地形式清晰鲜活地再现场景和历史事件,有效拉近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引领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穿越时空隧道,达到与历史人物的情感共鸣,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欲望和探索兴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丰富课堂气氛,加强学生融会贯通能力培育,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点更加易于理解、熟记与运用,就必须科学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积极探索多种多媒体教学形式,让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活力,比如要经常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引入,如上海正在举行世博会,每个国家的展馆可以用图片形式给学生们看,并且对各国的历史进行引述,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可以引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注意把握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内容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特性,把握好多媒体只是一种优化教学的工具而已,切莫避重就轻地讲解媒体知识。在实际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少数高中历史教师为了体现更好的效果,通过使用大量多媒体资源,比如:投影仪、幻灯片、影印机等等,一个个轮流上阵,形式上似乎课堂内容非常充实,但实际效果如何,并不如意。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偏离学习重点,一堂课下来学生感到一片茫然。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一定必须综合把握好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注意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设备,不能够盲目地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性,将一些不必要的多媒体设备搬上讲台,这不仅不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期望的效果,甚至有可能让学生学习重心失衡、学习中心推移、教学目标偏离,以至于事倍功半。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挖潜无限。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通过引入大量的图片、影像等文献资料展现课堂内容、充实教学内容,让历史教材中的几行字、一段话变得更加形象、更加具体、更加直观、更加丰满、更加富含意境,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直观而生动的历史情境时,检验历史知识的形象思维,在遨游广阔的历史知识海洋的同时,不断地加强自主思考、自我联想、自我感悟、自我探寻和自我发掘,不断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深入理解想象历史的前因后果,并将历史与现实联系更加密切,进而促使学生加强灵活运用,不断培育和促成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了他们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们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的技术与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雅妮.高中历史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J].科教导刊,

2012(1).

[2] 魏静.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

高中历史课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历史

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欣赏音乐和观看电影、电视中的过程中领悟和体会历史。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精美的课件来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历史课。然而,如何合理、适当的在历史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这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

一、何谓多媒体

多媒体(Multimedia)是指综合集成两种以上的媒体(如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而构成的,共同表示、传播和存储同一信息的载体。本文中的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教学所需的多种媒体信息和教学控制策略组织成特定的可演示的计算机程序(即通常所说的课件),并应用于日常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教学中的逐步应用,多媒体教学越来越被大家所熟悉和接受,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的深人开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历史是人类过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世界中不能重演。历史知识这种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对其理解、掌握、巩固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多的是依靠教师本人通过语言的生动讲解和展示历史图片来实现。但历史是一本生动的、活的教材,仅靠讲述和图片展示是很难想象到气势恢宏的历史场面和美妙绝伦的艺术珍品的,而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凭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图片视频等综合一体化,将已逝去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枯燥、不易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更直观、具体、形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首先,课件制作必须讲究课件内容的科学性,即课件的内容无科学性错误。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具体来说,课件所呈现的知识内容、绘制的图形与其配合的解说词、视频等都必须具有科学性。教师应严格把关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资料,特别是通过网络搜集的资料鱼龙混杂,教师一定要仔细辨认,去伪存真。对历史影视剧资料的使用则一定要谨慎选择。要采用正规出版社发行的大型历史纪录片等史料,严格审查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对于与史实不相符合的材料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其次,历史课件的内容要简洁、扼要,重点突出。历史课件所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要保证学生都能一目了然。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要体现出历史课件的易操作性。最后,历史课件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屏幕的背景颜色和布局,文字的字体、字型、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和视频的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按钮和提示文字是否同整个课件的风格相一致等方面。在历史课件的布局方面,作为一个画面,历史课件要构图讲究、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画面美观、富有感染力。

2.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必然要是重点突出,对难点要巧妙突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优化组合,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产生多元效应,使学生的视觉、听觉并用。因此教师如果能够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运用多媒体来配合教学,并以此为默契,引导学生自觉对重难点进行思维,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冷战”政策的概念及表现。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冷战”这一连成人都感到陌生的概念,巧妙使用多媒体演示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两组录像,引导学生思维:在武器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思维中互相启发和沟通这一难题,以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找出二者区别的关键点,从而真正认识到冷战的含义。至于冷战的表现,采取总分总的办法,出示幻灯片《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同时边演边讲,声情并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多媒体运用的弊端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干干净净。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会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多媒体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另外,好的板书有提纲要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加之多媒体播放停留的时间间隙较短,学生来不及笔记或者记忆。

五、结语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上一篇:概念股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课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