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笔记范文

时间:2023-05-22 10:49:34

高中教育笔记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e学习环境 高中历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63-02

e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是新时期教育的大势所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开始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e学习环境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相结合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有其深远的意义。

一、高中历史e学习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只是教师课堂上照本宣科、勾画重点,然后让同学们课下死记硬背。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让许多学生对高中历史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使互联网信息逐渐普及,e学习环境正是基于互联网为基础而产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e学习的相结合可以让同学们更多的接触到新的技术,互联网学习中信息技术与教学有了初步的联系,学生接触到新的事物,必定会充满好奇心,而且e学习中的教学方法和过程都与网络相结合,学生更会接触互联网上很多富有趣味性的东西。比如:在讲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秦朝的时候,教师预先搜集好关于秦制度方面的历史纪录片,讲课期间播放给学生,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通过互联网信息拓宽自己的学习视野,还可以让传统枯燥的课堂讲课变得富有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QQ群,鼓励同学们有时间就去群里交流学习。教师讲完秦朝的制度内容,课下布置任务让同学们在群里讨论,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还可以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在群里上传相关视频资料,例如教师课上讲解了秦商鞅变法相关的历史,课下紧接着可以往群里上传学生们都感兴趣的影视剧《大秦帝国》中关于商鞅变法的部分,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感兴趣的影视剧不知不觉的巩固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通过以上形式的e学习模式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极大地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本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教师除了让学生死记硬背之外,还要搞“题海战术”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印象教师要求学生买各种样式的练习题,强制给学生布置作业。这种情况下学生手中会出现很多原本不需要也没有什么意义的练习册,不仅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还大大增加了学生对学习成本的投入。而e学习模式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预先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经典习题,在讲课的间隙向同学们提问,让同学抢答,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课下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精选出本节课相关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上传到班级的群空间上面,然后通知大家去完成相应的任务,下节课进行检查核对答案。此外,先前学生如果课下遇到难题,自己就像个无头苍蝇跟教师和同学交流不及时、不方便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一直无法有效的提高。但是e学习环境中,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在班级QQ群里提问自己的疑惑,请求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进行随时的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通过与e教学模式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还能够让学习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e教学模式与高中历史课堂相结合,使知识的存储和运用更加便利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教师还要求学生对重点部分记录笔记,但是有的同学听写能力有限,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步伐,久而久之会跟别的同学脱节,追不上大部队。还有,教师课堂上让学生做笔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身就是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把原本应该是知识讲解的时间一部分时间用在了等待学生的笔记记录上。而且,长期繁多的笔记会使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杂乱无章,有时甚至为了找到一个知识点不得不去翻阅好几本笔记,也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更严重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会给学生知识的存储和运用造成困难。而e教学模式就完全不必为这类问题担心,教师告诉学生不用课堂上再因为写字慢,记录不好教师的笔记而烦恼,也不用再准备厚厚的笔记本进行大量笔记整理而复习的时候一时间找不到自己要寻找的某个小的知识点而烦恼。教师课下把上节课的所有相关知识点做成PPT形式,上传到班级的群空间上,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下载整理。这样不用再占用学生宝贵的上课时间进行笔记记录,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也不用为了寻找一个知识点而话费大量时间去翻阅好几本笔记,只需要在下载的东西上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轻轻地点击几下鼠标,就能轻而易举的找出所需要的内容。总之,e教学模式的运用会让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点的存储和运用更加的便利。

四、结语

e学习环境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以及网络的普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e教学模式学习的兴起势在必行。另一方面,e学习的兴起必将影响传统的教育观,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数字化技术有效组织开展e学习。相信e学习环境与高中历史课堂必定是一个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兴东、骈昌贵.新时代下E教育模式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

[2]胡常海.“5E学习模式”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以《评价郑和下西洋》一课为例[J].教学研究,2012(05).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育特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3-01

高中数学与以前初中学的数学知识在本质上有区别。再加上高中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灵活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使得广大高中生的数学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等现象,为数学教育者的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得展开。根据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主动探寻高中数学这门课的特点,根据这门课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展开数学教学工作,达到教学目标。

一、高中数学教育的特点

从高中数学这门课正来看,数学的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例如初中时,学生数学课主要学的函数,到了高中,不仅要加深的函数学习,还在函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集合的相关知识,而在集合这部分知识中,“对应”“映射”等知识的抽象性表现的特别明显。第二,数学知识内容多,难度大。高中数学与初中的数学知识相比,内容明显的增加,知识点繁琐且复杂,难度比以前要大许多。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上,老师通常是将知识点细讲,并有足够量的习题练习,而高中,老师一节课讲下来,只是似是听懂但是一做题仍旧无法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再加上高中的数学知识比以前难得许多,一些老师为了赶进度,使得原本学生就难以理解的知识更难明白。

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听讲、复习三个主要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是高中生学习数学,了解数学知识的首要环节,而且课前预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在这个环节中,数学老师不仅仅要积极引导高中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还要在每一节课结束时,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和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向量这一单元时,老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留下预习作业,布置几个简单的有关向量的问题。课中师生互动是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学习特别吃力,此时就凸显出老师讲解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老师要是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理解、领悟数学的定义、概念、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课上师生之间在加强沟通交流,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以外,课后的复习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资料,给学生多讲解一些典型习题,带领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度。

2.带领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使学生在巩固和复习知识最重要的参考资料。因为课堂笔记的整理有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掌握一种科学严谨的、条理清晰的思维方式,便于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将老师总结的知识要点系统化。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带领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学生很难把握好做笔记的技巧,容易因为记笔记而错过要点或者听到要点记不全笔记,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告诉学生书上有的,教材上有的,简单易懂的不需要记,只需要记录教材上没有的,所学单元的重点疑难的知识。第二,在课上做笔记不需要从头记到尾,而是灵活的记录,记录知识的关键点,也就是所谓的详略得当。最后一点,老师一定要对学生定期整理笔记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做题,考试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的又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公式,一定要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换句话说,就是对笔记加以补充整理,加深、巩固、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运用能力,以便期末考试时复习。

3.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做到举一反三

高中数学还具有的一大特点就是灵活多变性,特别锻炼高中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因为自由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创新意识的举一反三的能力。所谓举一反三,也可以指对一道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因此,教师不再只是一味的知识与思想的传授,而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其最主要的优点是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多个步骤激发和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其承认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认知、分析、反思世界的一个过程。是其对社会行为的一种理解和创造。并不是教师的一种刻意、死板的传授。在教学上反复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甚至更加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认为高中数学老师要对教学的只是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按照知识的规律等进行教学,并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培养创新意识,做到举一反三。

例如,在学习解不等式这部分内容时,除了用常规的方法解题外,还可以借助图像来解决问题。比如:解不等式x2-2x-3≤0 ,这道题学生很容易就解出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3和-1,辅之以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题,轻而易举的找出答案。同样的,在解决这道题:解关于x的不等式:x2-(2n+1)x+n(n+1)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的数学知识虽然具有复杂性、抽象行、独立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但是,只要老师把握住高中数学的特点,根据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整理出一套适合高中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法,并且在现实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整改优化,促进课堂效率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洪云,蓝毅斌.藏族学生数学教育现状分析和教学方法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6):62-64.

[2]谭克荣.漫谈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特点欣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7):26-26.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文件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一直以来,教师都在忙于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却忽视了研究学生,学生学习方法单一、被动、缺少归纳等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数学能力、数学素养以及创新精神都不利。我认为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是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高中学生很多都认为数学不需要阅读,阅读是文科的事情,但他们不知道数学中基本知识都来源于课本,所以在课前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阅读内容,使学生通过阅读明确自己要了解什么内容,教师可以指出重点、列出提纲编成思考题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学中以问题作为载体,以问题引领教学,以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结构、合作探究,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数学中的专用名词、术语等,许多学生不解其意,只会死记硬背,教师应在布置阅读内容之前作出解释。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在阅读到不懂的内容要作出标记,上课可以留一段时间来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还可以设立数学阅读课,给学生提供数学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慢慢的形成习惯。只要能天天坚持阅读数学,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 听课指导

高中学生在听课、做笔记、思考之间不能作出合理的安排,很多学生是把听课、做笔记、思考同时进行,一部分学生一字不差的的记录教师在黑板上的解题过程,等到课后做作业时又不知道怎么下手。就我班上的学生来说,我在讲例题时,大多数的学生是边听边做笔记,这样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只是把笔记做好了,边听边做笔记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进来,影响了听课的质量,使得自己的思维没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课堂上教师讲的时候学生应该认真的听教师讲,每讲一个步骤要思考,要边听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讲完后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在把题从头到尾在做一遍,巩固知识。

三、 独立思考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困惑:老师讲的时候感觉简单,也听懂了,就是到自己做的时候就不知道从那里下手了,感觉力不从心。这说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应该在作业、试卷评讲做起。在作业中遇到上课类似的题,应该把笔记拿出来看,要把整个解题的思路和步骤看懂,自己要归纳方法,找到第一步干什么,下一步干什么。也可以鼓励学生间要互相讨论找到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之间合作能力。考试的试卷要及时的批改、及时讲解,评讲试卷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先纠错,把自己做错的题在做一遍,不能做的用彩色比做标记,在讲解时让学生自己比较和老师的方法、步骤,让学生自己找到那里思考错了,思路错在那里,在要求把错的题记在纠错本上,还要让学生经常看纠错本。在平常考试时,教师可以有意的把学生经常错的题做成试卷考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不仅应当教授数学知识,更应注重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探求新知,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守义. 初高中衔接――善始者成功[J]中学数学参考,2013

[2]中共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预习笔记 高中数学 预习方法

数学作为最重要的高中科目之一,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高考的必考课程,更重要的是,学好数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其目的也是服务于生活。然而随着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应试化,数学题目越出越难,越来越与现实脱节。高中数学教师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都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己的授课质量,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很好。如果学生还是被动地学习,强制自己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并只是针对高考有目的地做题,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应付考试上,没有主动研究探索这门科目的积极性,这样是培养不出优秀的数学人才的,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在。所以要让每个教师都明白他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培养出高分学生,而是高能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数学,探究数学的奥妙。

一、预习笔记的用处

预习笔记针对的是那些重点难点、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的内容。学生提前对上课内容进行预习,并对其中一些理解和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记录,提高预习效率,在教师上到这里时能够极大地降低学习难度,并且与教师授课的内容做比较,找到自己预习笔记中存在的问题,对其思考总结,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能够更轻松地学好数学。学生感到轻松,就会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把数学成绩提高上去,还能为祖国培养出数学人才。

预习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对高中生来说,科目众多,学习压力很重。对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预习是自己与优秀学生缩小差距一个重要方法,对于优等生更是如虎添翼。但是,通过笔者调查研究后发现,很多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都有预习的习惯,但实际效果并不好。而预习笔记,则能强化预习的效果。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留在预习表面,把书匆匆看过一遍就当预习完了,不懂的还是不懂,也没有任何标注,等教师讲到时也是迷迷糊糊的,这样的预习当然没有效果。所以,预习笔记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学生在预习时通过标注看不懂的定义、定理、证明等,对一些重难点的公式定理进行摘录,对内容思考并将其写下来,最后加上教师讲完课之后对预习笔记的内容和教师讲课的内容总结,这样不但能够使预习效果最优化,学得更轻松,而且下次做预习笔记时会做得更好。

二、预习笔记的几种方法

1.标注型

标注型预习笔记的主要内容是在课本上继续标注纪律,将课本上不懂的内容画下来,然后写上自己不懂的问题,对一些重点和难点也可标注出来,方便自己上到这块内容时重点讲解。上课教师讲课讲到相关内容时也可以更容易更快地找到,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2.摘录型

摘录型预习笔记可能需要多花一些时间,要将书本上或者参考书上及课后查询到的一些典型例题、重要的定理和公式等,全部摘录下来,甚至一些推理过程也可以抄下来,然后慢慢消化吸收,实在看不懂的可以等教师讲完课之后再看。摘录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内容加深印象,在之后的复习思考总结的过程中也会更轻松。

3.思考型

思考型预习笔记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在预习时认真思考,思考怎么理解书上的每个概念;思考怎么进行结论或者定理的证明,还有没有其他证明方法;思考书上例题的解题过程及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等等。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做法和其他解法都写下来,帮助自己学习理解相关内容。这样不但上课时会轻松很多,而且能对老师的例子举一反三。等教师上完相关的课程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预习笔记有没有不恰当的地方,如果没有,就下次继续保持,如果有,就思考哪里出错了,当时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会出错,以及如何改正。这样,下次再进行思考型预习笔记时就会及时想到这次的错误,不会再犯类似错误,就会做得更好。长此以往,数学成绩就会不断提高。

4.混合型

混合型预习笔记指的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习笔记方法,高中数学有许多内容,学生一定有容易理解的和不容易理解的。例如在上到函数这一重难点章节时,学生可以采取摘录和思考型预习笔记混合的方式,使得学习这章能够更容易。如概率这一章节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重点和难点较少,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所以在预习过程中只需要一般的标注型预习笔记就够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预习笔记方法,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总之,高中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而预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预习笔记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预习方法,值得所有学生借鉴。只要采取了正确的预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才有可能将高中数学这门课程学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晓玲.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5).

[2]李德凤.让智慧之花绽放:浅谈如何学好数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11).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成绩 做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我们在理解这些基本理念时,认真把握,必须认真学习、悉心领会、积极实践,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语文教学对象的全体性

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不是为少数尖子生设计的。例如,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祖国语文是祖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作为首要目的,使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具体落实。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程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还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作出不懈努力。

二、语文素质培育的全面性

语文素养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的有机结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顺应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发展和突破。具体表现在:一是有利于语文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因为高中学习语文主要有两个通道: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这两个渠道是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两翼,相辅相成,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二是有利于高中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将大大增强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三是有利于各类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根据自身探究的需要,随时改变原设计思路,沿更新的目标探索、前进,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设计活动,这样便会产生强大内驱力。在活动中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现,智力因素都能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

四、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习方法

以往教学突出表现为重结果,轻过程,轻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将过程和方法提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的高度强调,无疑是对旧教育思想的反抗。关注过程和方法,既遵循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又遵循了语文学习规律。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运用的过程,这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标志。知识分为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而且往往间接的比直接的多。从感性升华为理性知识,说明了知识质的变化。能力的高低与强弱,不仅只看知识量的多少,而且看知识运用率的高低。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拥有知识未必有能力;有了能力,可以判断一个人有一定知识。学不能用,就是平时所说的书呆子,学习知识重在懂得运用。评价一个人知识的多少,重要的一条衡量标准是看他能否学以致用,用得活不活。纵使拥有深厚的知识,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本本主义,或者教条照搬书本,照搬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不看本国现状,死板硬套,结果必落个对牛弹琴、被人耻笑的地步。

五、学生必须高度重视语文笔记,提升成绩

课本笔记是指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跟课文联系比较紧的知识,如相关的文学常识、课文中的字的读音等只需要记在课本上即可,便于高三复习用。练习笔记是指老师在讲解练习的过程中所记的关于习题的思路及改正习题答案的相关笔记。虽然有些题目自己做对了,但是自己在写习题笔记的过程中又强化了一次,无疑有益于掌握知识。

笔记本笔记是指做在笔记本上的笔记。建议分为如下几大部分:(1)字音、字形板块,可以包括通假字的积累;(2)词语板块,近义词的辨析,成语积累,熟语的积累等,这部分主要是词语的,也可以包括一些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3)诗词名句;(4)经典例题,包括缩句,仿局,标点,病句修改,关联词的运用,近义词辨析等;(5)归纳总结,包括字词用法、答题技巧等,这一类可以直接附在经典例题之后;(6)作文技巧,包括平时作文讲解的笔记和自己从刊物上看到的适合自己的内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置相应板块。

怎么做笔记本笔记,大概分为三个环节。一是预习的时候把容易错的字音字形及不太理解的成语积累下来。二是在做完练习之后把相关的需要记在笔记本上的知识记下来。三是把自己平时的阅读或者练习及学习当中有价值的东西积累下来,包括读书笔记上的字词积累及诗词名句或相关内容。只要大家坚持做笔记,从高一就开始积累,语文成绩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受到高考扩招、学生生源数量逐渐减少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高中学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知识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有很大提高,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学生表示“不会学、学不会”,这与学生在初中时所掌握的生物知识水平有直接关系。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十分复杂,其知识点要比初中生物知识点难得多,学生动手能力弱、学习兴趣不高及态度差等都是影响其学习效率的主要原因。高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习惯对其教学质量的影响,只有在帮助学生掌握高中生物知识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学习习惯,才能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确保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满足高中生物教育发展要求。

二、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教育体系中最受认可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这是因为学生通过对新课程内容的预习,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课堂教学上的重难点,哪些知识自己可以不在教师的讲解下掌握,哪些知识自己理解不了需要在课堂上听取教师讲解,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1]。教师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掌握新教学内容中的生物学概念,不能只将预习作为一项简单的看书活动,而是在预习之后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意识到生物教材中哪些是重难点,自己通过预习掌握了哪些生物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注意分析、归纳生物知识,注重预习中生物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听课,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二)养成课堂笔记的习惯

高中生物课前预习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但是很多学生都表示在课堂上听懂了教师讲授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思路及方法,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只能积极听取教师的讲授,高度的思维集中虽然可以让学生理解、记忆更多生物学知识,但是在课程完成后没有对生物知识进行巩固。高中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记笔记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将更多生物知识点集中到课堂笔记中,更能使教师讲授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记录的知识点进行吸收,这样才能将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也是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2]。

(三)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堂笔记中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巩固,对强化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和巩固是一个强化知识记忆的过程,而学生的课后复习便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思维进行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出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生物知识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力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在复习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生物学习规律及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养成通过习题巩固知识的习惯

学生要想彻底掌握高中生物知识不能只依赖于记忆,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并不代表其运用能力,所以学生要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对高中生物知识点进行转化,从最基本的记忆转化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解答生物习题的整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深度,而且可以加深对各种生物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是学生将高中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东西的有效过程,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巩固知识的习惯。学生在做题训练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知识体系的实际状况,对自身掌握较薄弱的知识内容可以多做一些习题,这对补充学生自身的知识缺陷、弥补知识漏洞有重要作用,从而可以实现学生生物知识系统化建设的目标[3]。

(五)养成总结学习规律及方法的习惯

在高中生物教学及其他学科教学中很难有学生养成总结学习规律及方法的习惯,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教师的思路作为主要的学习规律,而照搬他人的学习方法很难适合不同类型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实际需求。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所需要的学习规律及学习方法只有依靠自己总结,在实践中才能运用自如,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自身潜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走弯路。

总之,生物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生物教师的方法引导。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不厌其烦,实时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生物学习的习惯就会在课堂上水到渠成地形成。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了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高了学习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昌学.充分利用导学案 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的习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3:154.

[2]高玉娥.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2,13:112.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物;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比初中掌握的更宽泛。对一门基础学科的学习,作为教学老师要“授之以渔”,把学习和理解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生要在老师的传授下,根据学习规律总结学习经验,高质高效的学习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的总结对于“教”和“学”来说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应当从哪些教会学生学习呢?

一、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习认识的过程足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足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然后再同中求异。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首=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二、教会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作笔记

记得有位老师曾经说过“没有记录的事情就像没有发生过”,做笔记也足学生学习生物的一项基本功。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做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听讲笔记也就是课上随着老师的讲授学生记录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但并不是要求老师所讲的所有话都记下来,那就成了录音笔了,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

三、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也足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以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异中求同;二是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系统化和具体化要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而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

四、高中生物学习中记忆的方法

记忆对任何学习都是最基本的一个方法,但是不同学科有很多记忆的方法: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两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所谓纲举目张。

高中生物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在正确的学习态度下,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思考理解和记忆各种概念,从而系统而清晰的掌握各种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应对高考来讲应该会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王景芳.高中生物教学和课程的研究浅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8).

[2]马海平.浅谈生物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10期.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习惯培养;问卷调查

一、高中新生化学学习习惯的现状

为了解我校高一学生的化学学习习惯情况,我设计了下面的问卷调查表,从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对待错题习惯等方面设计一个表格并作统计,于2011年10月底以三个实验班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63名学生,发出163份卷子,收到有效问卷161份,有效率为98.7%。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习惯调查统计表

现状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自主学习。而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我校大约63.4%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竟是为了应付高考,仅有10.2%的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很高。这与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

现状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习惯如预习、听课、作业等情况,调查的结果更是令人担忧:只有3.7%的学生会预习,16.3%的学生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5.9%的学生积极发言。在是否主动去记化学方程式一栏中,56.9%的学生因为考试或听写才去记忆,13.7%的学生不去主动记。我们虽然是省级重点中学,招收的都是本区内最优秀的学生,但由于初中与高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如意志力不够、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等,造成学习中出现“吃夹生饭”的情况。因此,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成绩,为今后的学习树立信心,更能逐步培养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受用终身。

二、对策与建议

对策一:做好初高中衔接教学

作为高一化学老师要认真钻研初中科学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

对策二: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差异,而不是智商上的差异。因此在起始年级建立学科学习的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学习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检查和落实。

对策三:培养独立作业的习惯

到了高三,我们还经常发现很多学生会出现因为答题不规范、审题不仔细而丢分的现象。我曾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过统计,答题不规范、审题不仔细的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责任在于我们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实在太多,各门学科合在一起,学生根本完成不了!在学生中这种应付做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带来的危害很大!

对策四:培养整理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好课堂笔记对于加强记忆和理解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记笔记要有一定的方法,课内和课外要有区别!我主张课内笔记记书本上,自己会的不记,课本上有的不记,不重要的不记,只记关键与要点,记新东西,把主要时间用在听课和理解教学内容上。课后要认真整理好课堂笔记,学生整理课堂笔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忆、理解、归纳和查漏补缺的过程,通过整理课堂笔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使学生所学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可以帮助记忆,加深理解。

对策五: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错题是最好的资源。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产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从错题中可以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源,总结经验教训,快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对策六:形成及时记忆的习惯

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也不可能形成能力。教师要教育学生肯记、善记,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通常有:(1)有意义记忆,即理解基础上记忆;(2)有序记忆,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步骤进行记忆,可以加深记忆并防止发生遗漏。(3)点面结合记忆,记规律、记特殊、记反例。同时,也要懂得对暂时不能理解或本身无意义的数字、符号进行记忆是正常的、重要的。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生吞活剥。对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特别是高一化学第一册的化学方程式我们一定要强化学生记忆。

参考文献:

[1]竺丽英.新课程高中生化学学习习惯差异研究.化学教育,2008(12).

[2]刘知新,王建成.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 数学 学习方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42-01

数学对于敏捷思维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人类发展进步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定义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志,因此我国教育从始至终一直重视数学教学。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数学这门学科的征服者,无数人跌到人学习数学的路上。当然这跟每个人的天性、智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学习方法的影响。高中生很多对数学学习感到恐惧、害怕,那是因为现在很多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存在缺陷,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研究。

1.目前高中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1.1被动学习

这是现代高中数学学习最严重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仍然沿用小学、初中的学习方式,对数学教师严重依赖,所有学习都要由教师安排,没有一点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表现为数学学习没有自己的计划,全部由教师安排,学生按照教师制定的学习计划学习,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学习效果差。学生怕对教师讲授的东西不理解,上课时便都匆匆忙忙记笔记,而对于教师在讲什么东西却浑然不知。又由于缺失课后复习,则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理解。

1.2忽视基础

高中生年龄一般在16-19岁,处于青春期,性情叛逆,傲慢,往往狂妄自大,因此经常会有很多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出现,他们忽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自己是“天才”,只要随便学一下就能去解决高难度的问题。他们往往忽视基本功训练,专门做难题,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果,殊不知,任何难题都是基础知识的堆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解决难题。

1.3学习观念错误

现代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了某个知识点以后只要多做题就能巩固和掌握知识点,因此很多同学一下课便寻找相关章节的习题开始训练,搞题海战术,虽然精神可嘉,但效果一般。因为学生此时并没有真正掌握老师讲授的知识点精髓,看到的知识表象,不能灵活运用,只有真正掌握了方法,再去使用才能有效果。

2.高中生有效数学学习方法

为了实现高中数学的高效学习,必须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对学习和教师教学方法进行改善。

2.1课前预习,针对性的学习

课前预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论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教师都会提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真正能够施行的学生能有几个,几乎没有。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对于数学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把握和抓住课前预习这一环节,了解和掌握一些教学关键点,真正做到课前预习。当然,这也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毕竟学生的自制力有限。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激励方式,对于有课前预习的同学给予奖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预习习惯,达到教学目的。

2.2做好课堂笔记,做好课后复习

高中生思维活跃,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非常在行,但是对于知识点众多的数学却失去了信心。一般学生上课都抱着一种只记笔记,下课再学的心态。这就出现了,课堂上教师在黑板讲课,学生在下面抄黑板的笔记,教师写什么,学生抄什么,两者之间没有互动,没有交流,这样对高中数学学习是无用的。高中数学难度较大,讲求技巧,只记笔记不听老师讲课、讲数学技巧,很难做到对数学的真正掌握,更不用说去灵活运用。因此,课堂上,学生应该专注听课,记笔记放在第二位,记笔记时注重教师特别强调或者教师口头说的解题技巧,不用将黑板上的所有笔记全部记下来。

2.3做好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高中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高中课程较多,为了应对高考,学校安排了大量课程,虽然现在采用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可是学生压力依然很大,真正的自主实践并不很多,因此很多学生便将课后复习这一学习方式抛弃,怕浪费时间,他们宁愿在课后多做几套试卷,也不愿意花费时间来查漏补缺。这种以量取胜,多做题就能考高分的理念还深深的埋在学生脑中。但是这种方式时绝对不可取的,课后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弄清课上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所有学生必须重视课后复习这一环节,重视并好好利用这种学习方法。

2.4更新学习理念,主动、积极学习

现代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欠缺的就是主动和积极,学习要依靠教师和学校安排,学习效果自然较差。因此,高中生应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学习理念,开始为自己而学。首先,认识数学,明确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做好数学学习计划,并将计划用笔记下来写在纸上,最好贴在自己的课桌上。最后,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每天学习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并进行总结。

3.结语

数学在高考中占得分值非常大,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学科,学生学习都应该非常重视这门学科。目前,我国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素质教学背景下的数学教育就很难搞好。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学习提出了几点策略,可谓老问题新策略,希望能对高中生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林.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现状调查及教学建议[D].扬州大学,2012.

[2]刘苏姣.高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J].当代教育科学,2010(20).

高中教育笔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措施

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是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3年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之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速度在逐步加快。导学案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教学方法。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研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相应的学案,学生根据老师制定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提前的理解和预习,发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将导学案方法引进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之中,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1.导学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1.1导学案教学可以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03年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教学的过程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要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学案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对于促进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1.2导学案教学可以促进合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导学案教学过程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制定和设计的学案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学习和合作学习,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和全体同学以及老师进行相关的交流与合作,最终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1.3导学案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

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相对复杂,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应用导学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地理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在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还要进行积极的发言与讨论,这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总之,导学案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导学案的实施现状

2.1教师制定学案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中地理教师由于业务水平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制约,造成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制定学案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设计出的学案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甚至造成了教学主次不分的情况,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

2.2学生逐步淡化记课堂笔记的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学案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在授课之前会给学生发放相应的学案,这些学案中会把知识体系和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标注,这就给一些喜欢偷懒的学生以可乘之机。由于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有些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意识逐步淡化,反而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2.3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课前充分预习没有得到保障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会将相应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充分的预习,但是预习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但是,由于各种方面的因素,往往造成学生不能把这种预习习惯持之以恒,或者在预习的过程中根本就是草草了事,不能做到充分预习。

3.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3.1进一步提高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学案设计者,学案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切实提高高中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提高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学校应该定期的组织学案设计的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对学案设计的方法与原则进行讲授,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设计学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引进一些水平较高的高中地理学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地理教师学习这些优秀学案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最终提高高中地理教师设计学案的水平。

3.2学案和课堂笔记相结合

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让学生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避免开小差的现象;另外课堂笔记是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和加工的基础上得来的要比学案的内容更加深刻。由于高中地理知识点相对比较繁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案和课堂笔记相结合,以此来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3.3督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

导学案应用的前提就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充分预习,在对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课前预习的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导学案教学方法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预习时间摆在课前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让学生之间先互相讨论。交流知识和答疑解惑,或者索性把基础习题在后20分钟里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几分钟用来答疑解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预习的可见性,教师可以起到相应的督导作用,从而保障预习效果。

结论

导学案教学方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对于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导学案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切实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杨军辉,翟禄新.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学导入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34.

上一篇:科技研发管理范文 下一篇:化工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