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法制教育范文

时间:2023-05-04 10:57:20

高中法制教育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英语教学;渗透;策略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学生可以从各种媒体获得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些观念又是和我们社会主义所弘扬的社会道德是相悖的,因此校园法制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让学生知法,懂法,课堂毋容置疑是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英语学科,我们已经有很多老师都在不断尝试将法制和课堂结合起来,但大部分学生英语词汇量与语法的知识有限,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学内容实现难度大,法制教育渗透不到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把英语的相关词汇,知识等进行梳理和汇总,将法制和英语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领悟法制精神,在学习中得到教育,在教育中学到知识,培养出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接班人。

二、研究策略

1.法制教育在课文讲解中的渗透。

课文,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载体,直接利用课文内容把法律相关知识融入到学习中是最自然,最有效地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捕捉教材中法制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形成道德意识。例如,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二单元Cultural relics内容是有关文化遗产的话题,上课之前可以列举几个文化遗产的现存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课前在网络上查询了解世界各国文化遗a的法律法规,并让学生初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又例如在选修六第四单元Global warming,内容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讲到由于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教师可以结合《环境保护法》告诉学生地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如果不好好保护,人类在将来讲无法生存。

2.法制教育在问题设计中的渗透。

教师在平时的上课中,将法律常识和法制精神可以无形的融入到提问中,让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这些知识的滋润。例如,在必修二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的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故事上,读完文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造成藏羚羊被捕杀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羊毛被偷猎,学生马上意识到这是一种违法行为,这时适时地想同学们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紧接着,教师又问我们要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并就讨论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让学生们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促进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关注。

3.法制教育在词汇讲解中的渗透。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涉及到大量的单词,词组和俗语。教师在讲解某些词语的意思时,可以从法制的角度来解释。比如说“drug”这个词,除了有“药品”的意思之外,还有“”这个意思,这时就有一个法制教育的良机。告诉学生的危害;为什么不能接触;如果身边有人接触,我们应该怎么办。按照我国法律,涉及到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可以举出一些被毁掉的青少年的例子。这种震撼的讲解使学生们马上了解到了的危害,既记住单词,又增强了法律意识。

4.法制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的渗透。

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教学生写作,不光要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明了的准去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还要教育他们文明表达,不带脏字,不骂人,不侮辱人,不诽谤人,行为文明,做有礼貌的青少年。例如,在学习必修四第五单元Theme parks主题公园之后,教师选择有些游客在公园甚至是文物上随意刻字“×××到此一游”或随意践踏草坪,随意摘花等不良现象作文素材,写一篇关于如何去制止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文章。可以先让学生充分讨论然后写作。又例如,在学完必修二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教师可以让学生以How to protect wild animals?为题来进行写作。在学完必修二第三单元Computers后,教师可以就当前“网络交友”的热门话题让学生来写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法制观念。

5.法制教育在英语活动中的渗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并巧妙地将法制精神融入到这些活动中。例如,在学完必修四第一单元Women of achievement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调查走访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一下一下自己家庭所在小区的一些女性权利,比如各行各业中的优秀女性,医生,作家,企业家等,了解各行各业中女性的不同待遇,更深刻的体会女性权益应更多的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又如,在学完选修六第三单元A healthy life后,教师可以组织关于“远离,珍爱生命”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清醒的意识到不能接触,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再如,在学完必修四第二单元关于袁隆平的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情况,调查农民的收入,熟悉国家的三农经济政策。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们再一次熟悉了课文知识,让各学科之间的知识融汇贯通,还渗透了法律法规的知识,使学生们更加热爱生活,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的青少年来说,掌握好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固然重要,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也必不可少。作为英语教师,利用高中英语学科的有事,在教学中用不同的策略不断的渗透法制教育和法制精神,把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香云.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J].教师原地,2009(7).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2篇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

语文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拥有丰富内容的同时可以渗入许多法律知识。讲授教材中的课文能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而且,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如学习《陈情表》一课时,我们可以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和“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李密对祖母的拳拳孝心。教师可借此给学生讲一讲对长辈的孝顺和赡养义务。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发扬这种优良传统。赡养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有精神上的慰藉。这些都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不遵守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良心的谴责。

又如,小说《包身工》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只有十五六岁,住在恶劣的条件中,接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的双重压榨。还有一个典型的形象“芦柴棒”,没有名字,备受虐待。讲课时,教师可告诉学生在我国的《劳动保护法》中有明文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或招用童工。”

二、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法律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有意识的设置一些公德类材料作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可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运用学生的作文进行法制教育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看这篇作文中的事例:2013年12月3日,高中女生琪琪从陆丰望洋河桥上跃下身亡。前一天,因怀疑她偷窃服装,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很快琪琪的个人隐私信息被曝光,她成为身边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的对象。对此,网上议论纷纷,几个网友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去分析造成琪琪悲剧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也已打破道德底线,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店主只是怀疑琪琪偷服装,并没有确凿证据,却罔顾法律将其照片发到网上,引发人肉搜索,并侵犯他人隐私的信息,悲剧的发生也就不奇怪了。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琪琪事件”里,网络暴力正在腐蚀人们的心灵,扰乱社会秩序,触犯道德底线。教师要通过这些告诉学生,对网上的信息要学会甄别,不要做网络暴力的幕后推手,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再看2015年的全国卷高考题:因父亲总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小陈迫于无奈,也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要求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态度,阐述看法。这个作文可以从“情”和“法”方面立意,可以批评老陈的漠视法律,不顾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可以赞扬小陈的坚守法规,用法律来维护亲情是爱不是害,不为亲者讳是法治精神的体现;给警方写信可以写运用网络媒体传播正能量时需重视隐私保护。

针对2015年8月18日出现在邯郸街头的“警民对跪”一幕,教师可让学生写一个评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互跪事件”的背后是我国要成为一个文明的现代法治国家,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与以人为本的结合,首先要大众破除“人情高于法”的执念。

三、通过语文字词教学介绍法律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对某些词语的解释,教师可尝试从法制的视角来分析。如讲解“赡养”时,教师可将“抚养”与之相比较,告诉学生父母抚养孩子是无条件的,是不可推卸的义务,未成年人出生后有享受父母抚养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每个成年子女的义务,同样父母有让子女赡养的权利。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在享有某种权利时就必须承担对等的义务。通过对“赡养”“抚养”两个词语法律角度的讲解,不但能使学生对两个词的区别更明晰,而且能使学生对权利、义务的相对性有初步的认识。

有些语病题也给我们提供了法律教育的机会。如2015年保定调研考试的一个病句题:四部门联合通告指出,司法机关对2014年12月1日前自动投案的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本是没有语病的句子,可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减轻和从轻是重复。在试题讲解时,教师可给学生解释一些法律概念:减轻处罚是指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处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

总之,语文学科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同时,法制教育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完成德育任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动脑筋,找办法,利用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春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1):52-53.

2.宫慧芳.浅谈如何在语文科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速读旬刊.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 法律素养 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30-01

一、当代高中生法律素养现状

1.法律意识以及法制观念相对淡泊

法律素养首先包括一定的法律知识,其次是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一旦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能否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当代中国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整体较之发达国家的水平明显不足,法律意识相对淡泊,这与我国法制建设水平和法制教育进程息息相关。在我国,高中是能否步入高水平大学以及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阶段,来自高考的压力以及长期以来唯分数论的评判方式,对于我们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和法律实践能力是有着强烈冲突的。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庇护,为我们尽可能多的阻挡了各种社会侵害,给我们营造了稳定和谐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安心学习,法律意识的构建往往是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简短篇幅。总之,法律意识淡泊是当代高中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之一。

2.受社会整体的法制水平影响强烈

高中生处于青春躁动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较大,当然我国社会整体的法制水平也强烈的影响着我们高中学生。当前我国的整体法律意识相对淡泊,加上现在互联网、手机如此发达的条件下,一些有着强烈社会影响的违犯案件都会触动我们高中学生紧绷的神经。从很早的马加爵案到后来的药家鑫案以及十以来提倡的全面依法治国都是思想政治课堂中讨论的典例,可见处于相对封闭的高中学校受社会整体的法制建设水平还是非常强烈,这些对于我们高中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3.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差

法律素养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法律行为,尤其是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的权益。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这是我们高中学生所欠缺的法律素养。一旦受到侵害,高中学生往往采取忍让或者以暴制暴的极端行为,这样的措施会导致两个极端的发生,即侵害继续或者自身成为施暴者。不能合理的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一方面由于我国法律维权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维权的渠道不健全以及自身的维权法律意识、法律信仰不足。总之,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能力差也是当代高中生法律素养体现的现状之一。

二、当代高中生的法制教育

1.法制教育缺失

我国法制教育尤其在高中阶段缺失较为严重,一方面是我国高中教学体系所决定的,我国目前的高中教学体系主要由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等课程组成,法律教学属于文综中的思想政治部分,所占比例在思想政治中不是特别多,所以对于升学而言法律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突出,除此之外学生接触的法律教育别的渠道包括法律讲座、电视上的法律知识,网络等形式,但这些比重在我们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微不足道;另一方面,法制教育缺失与我国高中教育发展不均衡有关,不平衡性表现在教育投入和教育水平的高低,相比较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法制教育水平较之西部落后地区的法治教育水平有着明显的优势,没有相应的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成为法治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2.法制教育实践性差和流于形式

如上文所述,法律教育的形式以及法律教学体系不足,即便对于一些有条件、有师资的地区法律教育也往往流于形式,表现在学校象征性的每个学期安排几节课程,形式往往大于内容。另外,法律教育由于本身的人文课程特点,使得实践性相对较差。对于我们高中生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相关的内容的课堂实践。不重视、形式性是当前高中学校的法律教学的重要现状。

3.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的安排

另外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我国法制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安排,做不到上下链接,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法律方面都有所涉猎,尤其是高中和初中在课程结构的编排上有诸多的不合理,不能进行统筹性、渐进性的课程设计是我国教学体系出现的漏洞。其次,高中学校对于法律教学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评价的内容也缺乏相应的组织安排,这就使得教学目的不明确,换来疲于应付的现象出现。

三、高中法制教育的思路研究

1.完善法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大纲的研究

积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教育目标、筹划教学大纲,建立健全法律教学体系。使得法律教学能够被高中学校、教师重视起来,力争做到有章可循、有纲可依、有标而为。真正实现学生法律知识的构建、法律意识的形成、法律实践的可操作性。

2.法制教育的全面实施需要各方努力

法制教育不仅仅要加强学校的教学,同时也需要来自家庭的家庭教育,使得学生从小接受法治思维的灌输,努力将法律意识成为生活的习惯;另外,来自社会的法律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加强与司法、公安以及社会法律援助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适时的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法律知识,一旦发生侵权事件的时候,可以采取和寻求的法律帮助。因此,法制教育的全面实施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

3.整合学校法制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

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法律工作者,进行专门的法律知识讲解,构建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加强法制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的落实情况,通过配备专门的法律教师和分管领导,有效开展一些适合高中学生的法律讲堂、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使得在紧张的文化课程之余,通过这些活动既放松了心情,又锻炼了法律素养,陶冶了法律情操。

参考文献

[1]齐贵香. 高中历史教学中法制意识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华金. 中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管桂翠. 高中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法制教育;渗透

在新课改背景下,法制教育能够向社会公众传授法律知识,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是依法治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求,也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基础要求。高中生物知识蕴含了丰富的法制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生物科学知识和法制教育深度融合,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们不仅掌握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也能成长为遵纪守法的四有青年。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在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生物技术对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生物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有部分犯罪分子借助生物技术实施犯罪行为,破坏了社会稳定发展。因此法制教育渗透于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对新课程深入改革非常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①高中生是祖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在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同时,需要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融入法律知识,渗透与法制教育有关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②虽然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也融入了与法制教育教学有关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找到生物学科的法律知识切入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不足,从而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影响。并且学生的违法犯罪意识比较薄弱,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受负面因素影响,容易从事犯罪活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法制理念,减少学生犯罪的发生率,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

(1)问题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即是教师通过提出与生物有关的法制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通过与同学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制知识与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而不要使用法律专业术语,从而方便学生理解、领会。例如在“遗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白化病的遗传图谱提出适当问题,然后将《婚烟法》中“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的内容融入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进行主动探究方式让学生了解白化病人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正常人结婚的区别,从而得出结论:如果白化病人和三代以鹊呐韵笛亲结婚,后代患有白化病的机率达到17%;与其他正常人结婚,后代患有白化病的机率仅有0.33%。通过问题探究法进行渗透法制教育的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违法行为的危害,从而潜移默化得接受法律知识,而且贴近学生,可使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法律知识。

(2)任务驱动法。在实际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给学生安排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生物知识点进行整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教学活动中,并探究其中蕴藏的法律知识点。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相关法律知识。例如在“基因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前设置“能不能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课外资源来查找与转基因食品和生物相关的法律知识,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主动探究。这样的做法使学生不仅了解到转基因食品的起源和应用过程,提出自己对转基因食品的见解,还可从本节学习中间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又如在“生物多样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为什么要保持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同时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法制内容。这样的任务设置不仅可使学生们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掌握草原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后,草原可能出现沙漠化的生物知识;还可使其了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3)情境引导法。此外,教师可从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创设学习情境,在降低生物知识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同时,引领学生了解各类法律法制。例如在“细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图片与视频方式,让学生观看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SARS病毒侵入人体肺部细胞后所产生的变化,然后给学生播放与SARS病毒有关的纪录片,启发学生思维。紧接着教师详细讲解SARS病毒并不是细胞,而是一个由核酸长链与蛋白质外壳形成,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只能依附于宿主细胞才能生存。同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融入本次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掌握国家关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相关法规,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免感染病毒、身体得病。这样的做法可通过循循善诱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能够将生物知识与法制教育有效结合。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建议

(1)对课程内容进行挖掘。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传授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科目,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教师作为生物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应遵守学科教学的规律,了解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按照生物学科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对课程内容中的法制教育素材进行挖掘,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将生物教学和法制教育深度融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法制知识,从而方便学生理解与接受。

(2)结合实际渗透法制教育。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入手,贯彻“法制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在提升学生法制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与应用知识等能力。例如在“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阅读本节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出实际生活中物质循环利用的有效方法,并说出进行物质循环的好处,紧接着结合《保护环境法》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讲解,使学生们明确物质的循环利用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且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在生物教学中有效地融合法制知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与现象的一门科目,生物学不但涉及内容系统复杂,而且知识内容包含万象,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殊性,生物学科中存在着世界的“法律”。生物学科为法制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抓住机遇,找出生物教学活动中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职能作用,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法制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教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法制教育在生物学科中的渗透也要讲求艺术,在此过程中,生物教师应当以教材为基础,把握好渗透的时机和原则,将法制教育完美地渗透于生物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张善超,李宝庆.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与特色[J].教育探索,2015,11:135-139.

[2]钱逊.对青年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9):1-5.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 思想政治 法制教育 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21-02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来看,为了适应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思想政治教育。高中学生一般是处在 14-18 岁年龄的青少年,这个年纪的青少年往往思想还不够成熟,政治法制观念不够坚定与深入,需要加强政治法制思想观念,提高其法制意识。通过教育,一方面使他们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犯罪,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青少年越来越早熟,且犯罪率越来越高的情形下,加强法制教育,对他们的行为作出积极正确的指导,有利于端正青少年高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成长为合格的公民。

一、目前我国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现状

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与高中生相关的法律,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为止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高中法制教育的方法简单。我国目前进行法制教育的最常用的方式是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太过死板,只顾着把相关的法律知识灌输给学生,缺乏辩论与实践教育。有时候,不但没有取得政治思想法制知识教育应有的效果,而且反而使得学生对法制知识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从内心拒绝被教育。

其次,高中教材中法制教育的内容比较少。就我国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来说,德育占了很大的比例,法制知识的内容比较少,而且类型也很有限。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课程里几乎没有真正法律意义的知识。因此高中生无法得知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更分不清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法制意识相当薄弱,这样就非常容易受人利用,做出危害社会的事。

再次,法制教育的专业教师数量少。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法律的专业知识比较少,所以一般高中学校中的政治老师不太关注法律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法律,甚至不清楚有哪些具体的法律条例。因此,在讲解法律知识时只是一笔带过,不会深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更不会生动形象地将法律意义讲解给学生。

最后,考核体系限制。虽然我国已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法律对高中生的影响与意义。若想真正加强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并使高中生深刻认识法律,那么就必须设置法制考核标准,让学生懂得基本的法律法规,具备法律意识,克制自己的行为。

二、加强法制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法制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1.认识到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在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以传授和研究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为主,着重于高中生的德育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法律教育方面比较薄弱,因此要增加法制知识比例,加强法制知识的传授力度,即加强对高中生进行法制知识教育。教师要深入研究法制理论,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制,对法律产生敬意,而不是对法律随意践踏。法制教育对培养高中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思想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帮助高中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品格,预防高中生违法犯罪。

2.加强法制教育,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加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法制教育,最终要落实到高中生的行为上。思想是行为的指挥官,思想端正与否决定行为端正与否。因此,在加强高中生思想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教育,从而使思想教育转化为积极的行为指导。在知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从而有实质性地帮助学生提高法律知识素质。在法律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知行转化具有辩证的关系,要想抓好知行转化这一重要环节,必须要求政治课教师加强法制教育。知是基础,行是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

3.加强法制教育,必须突出“依法治国”的时代主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都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思想政治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佳场所,更是宣扬法律的绝佳课堂。通过老师对高中生讲授专业的法律知识,深入贯彻依法治国的时代主题,让学生全面了解法律的意义,领会法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核心内涵。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要保证依法治国的各项工作、任务正常进行,就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就得从高中生的法律意识抓起,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t。通过政治思想课程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法制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高中生法制教育的具体措施

1.单独设置法制教育课。首先,必须要设立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我国一直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制教育一直深受重视,将法律课程单独抽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自成体系,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平等教育,让法律知识深入高中生的思想,让青少年掌握并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的强制性能够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范青少年违反犯罪,减少校园暴力,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做贡献。

其次,提高法制教育知识在教学中的比重。新课改的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加强法制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未来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高中生的法制教育,增加法制知识内容,提高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其行为约束,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强法制思想教育。

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新课改实施以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能力至关重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政治老师应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素质,熟悉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了解更多教学案例,以例讲解法律的重要性及其对行为上的约束性,让学生在心中树立法律意识,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设置法律学科考评体系。为了更好地树立法制观念,加强法律知识的传播,在高中应该设置与其他学科一样的考试体系,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然后在学期末进行法律知识考核,让全体师生都对法律学科产生应有的重视。当高中生的心中对法律有了一定的意识,自然就会减少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减少校园暴力倾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形成社会合力对高中生进行法制教育。加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法制教育必须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教与学的主导中心。青少年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对自己的影响是终身的,因此,学校的法制教育对高中生非常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学校也由传统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学校应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与传播,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对法律的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从各方面减少高中生的犯罪率。

除了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家庭也应重视对孩子进行法律知识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孩子做出有违法律的事很大部分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原因。因此,父母首先应该自尊自爱,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家长也应在适当的时机对孩子灌输正确的法律知识,帮助孩子辨别是非与对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家中,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樱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做有道德、讲纪律的良好公民。

此外,社会媒体也是法律知识的传播工具。在当今这个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我们随时可以接收到外面的讯息,因此社会媒体要更多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录制法制节目,让学生从中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学校也要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看像央视的《今日说法》《法律大讲堂》等栏目,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拓展学生法律常识,使学生的法律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目前来看,我国针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法制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切实措施的实施,相信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曾珠子.浅议高中生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J].法制与社会,2016(3)

[2]张 薇.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的必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

[3]陈爱宏.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22)

[4]梁 婧.浅谈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科学导报,2016(8)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中职班主任;管理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于中职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求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结合中职教育管理现状来说,目前的中职教育中法制教育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在社会中国法制建设在不断地加强,这就要求中职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中加强对于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

一、中职班主任管理中加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社会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地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国的公民素质中法治素养是一项重要的体现内容,遵守法律是公民和学生都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要求。中职教育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基地,为社会的发展输送需要的人才,这就显示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加强社会现代化建设,满足职业市场的需求,加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班主任作为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方式,在日常对于学生的教学过生活中,应该慢慢的渗入法制教育的理念。

(二)减少社会中不良现象的发生

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属于上升时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社会中有许多的不良思想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中职学生是性格和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和生理上都是成熟的重要阶段。相对于普高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从而导致走到人生的歪路。中职班主任应该在管理中,加强对于法制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辨别能力和提高法律意识。这样能够减少学生由于思想不够成熟而导致的不良影响发生。中职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方式,直接有效的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

(三)降低中职学生的犯罪率

在目前的中职学生中,由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年龄都不够成熟,很容易发生冲动、激情犯罪。近年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在不断地升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教育中法制观念的缺失。绝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人生伤害,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低。这就证明应该加强对于中职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减少犯罪率。

二、中职教育中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中职教育就是以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为目的,管理的重点主要的是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不够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是很重要,但是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也同样的不可忽视。为了培养中职学生优秀健康的人格,应该加强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法律教育。

(二)在法制教育中内容和方式比较落后

虽然目前的中职学校大多数都设置了法律教育的课程,但是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存在这单一和落后的问题。并且许多的法制教育课程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在教师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对于教材内容的照搬,没有可以给学生警戒的例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理解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够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进行深刻的教学。中职班主任也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法律教育,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方便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三、加强班主任管理中法律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对于法制教育的重视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职法律教育的现状,就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和班主任的思想观念。加强对于法制教育的重视,提高法制校园建设。从学校管理者到班主任管理都应该进行改变,加大管理的力度,促进学生的法律观念培养,具有遵守法律的思想。同时应该注重学校教师相关部门的法律意识提高,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班主任在中职院校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管理者,对学生的许多行为会有直接的影响效果,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遵纪守法。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严格的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二)健全完善的中职学校的法制教育制度

要想让中职学校的法律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果,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完善的法制教育制度。这一完整的体系应该包括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法律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在课堂上运用典型的青少年犯罪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么能够引以为戒。

四、结语

在我国的中职教育中,加强中职班主任对于法制教育的重视和管理,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加强对于我国中职学生的法律教育,还能够提升我国中职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若慈.法制教育在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6,(05).

[2]陈文韬.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 法制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082-02

如何使高中生物课中法制教育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实现中学法制教育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此促进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成为摆在我们高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除了本专业的学科知识要扎实,还要学习法律法规、知法守法,并使其成为中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部分。现就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加青年学生学法和知法守法意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浅谈。

一 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一定要找准结合点

在生物学课堂上,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意识地加以渗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观念、法律法规教育。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一节内容时,讲到“人工种子”采用的是微型繁殖的技术,但是只需培育得到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包上人工种皮、人工胚乳就可形成人工种子。人工种子与微型繁殖得到的幼苗一样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另外还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的限制。说到种子,我们来谈一下当前市场上的种子。有不法商贩出售假种子、劣种子;那什么是假种子,什么是劣种子?引入假种子的概念。提问假种子带来的危害?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归纳总结。问:出售假种子会不会违法?答:会。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制定本法。第四十六条: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下列种子为假种子:(1)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2)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下列种子为劣种子:(1)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2)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3)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4)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5)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生讨论后明白,农户要是买到假种子、劣种子,其后果是很严重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法律法规、知法守法,还要做法律法规的宣传者,让全社会的人都能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知法守法。

二 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化

可采取教师直叙法,将法律法规条文直接叙出,内容较多时,可利用录影、幻灯片、图表等形式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增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感性认识。亦可利用上课后3~5分钟进行“案例评说”。例如:在学习“环境的污染与保护”一节课时,可以适当地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首先让同学们各尽所能地收集了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有的学生拍摄了工厂废气、污水排放的照片,有的从网络上搜集了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环境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若是破坏了自然环境,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也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如近几年各地出现的极端天气;因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三 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实际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很强,利用辅导课给同学们上一节班会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针对少数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习、身心健康,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远离网吧,健康成长”主题班会。课堂上我特意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法制小短片,然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许多同学认为上网有一定的益处,例如通过玩游戏可以松弛神经、获得乐趣,大型网络游戏同时也能增加同学们的互;通过上网可以查询资料,开阔视野等。但沉迷网络对学生来说弊端更多,不利于身心健康,会影响学生的心情和行为。最后通过总结,同学们正确地认识了网络的利弊,同时也有了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在进行学生青春期教育时往往打球。在教学中会出现脱离实际的现象,有的案例没有理论基础,甚至出现不科学的现象。所以在讲解时必须充分剖析教材,发掘生物学科中的法制事例,要始终坚持调查―搜集―整理―利用的完整过程,充分备好法制渗透教育的生物课。

四 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生物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生物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生物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渗透知识点,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度,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毕竟高中阶段是以基础学科学习为主。如在讲解人类遗传病的有关计算题时,通过计算子病率,引入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禁止近亲结婚;学生通过刚学的知识明白其原因是:近亲结婚生育的子女可能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致病基因,使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故禁止近亲结婚,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才能避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精神负担。教师简短的几句话,也能达到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

五 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生物课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能以法制教学内容为主,而是要根据不同内容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殊性,在引入法制教育时要制定不同要求和目标,浅显易懂才行。并且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人格。不能把法制教育等同于讲法律、敲警钟、训斥人,不能随意借题发挥,讽刺挖苦。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难度过大、过小,分量过轻、过重都不好。要尊重学生的天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深入浅出的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事例、形式丰富的手段实施渗透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渗透法制教育内容也不能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要正确理解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策略上的要求,强调生物教学和法制教育的统一。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借船过河”,靠“搭顺风车”而实现目标,应当努力追求顺势而出、不露痕迹、见好就收的教学境界,不要为了渗透而渗透。不能人为造成法制教育和生物教学“抢”时间的局面。渗透法制教育的时间要靠“挤”而不是“抢”。所谓“挤”,即通过精心备课、改进教学方法和技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措施,减少时间浪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物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科学地安排时间,不能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甚至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六 教学要多个角度渗透

现在许多青年学生在生活中行为出现了偏差,在校内、校外,课堂内、课堂内外,表里不一,家长老师管理教育都会遇到不少困难。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学科与法制的有机结构,还应该注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陶冶。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知识,但是在其他环节上做不好的话,也是不行的。所以现代法制教育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去熏陶、去培养,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社会多方面配合的。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认识和尝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34-01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着眼于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特点,致力于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牢固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们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目标,法律素质已成为当代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充分认识新时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已经成为新课改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课题,作为法制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所当然的担当起重要角色。

一、法制教育渗透的目的性和无意识性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法制教育渗透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而作为受教育者的高中学生,则多半处在无意识状态,法制教育渗透是在有目的性和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完成。

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纸币时。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九条、二十条、二十一条的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刷、发售代币票卷,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表达出变造、伪造人民币和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是坚决不允许进行的。同时配合案例分析,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生动、直观的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案例分析和法律条文的结合,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知道知晓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爱护人民币就是爱国,损毁人民币和伪造、使用、贩运假币不仅扰乱市场,更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增强与周围损毁人民币及伪造、使用,贩运假币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不难看出,在整过法制教育教学的渗透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有着十分明确的法制渗透的教育目标,通过营造和谐而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和恰当的案例,使学生主动接受了教师的观点:另一方面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时,心理意识又处于无戒备状态,消除了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但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不知不觉的接受了法制教育。从而体现了“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法制教育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了学生的心田。

二、法制教育渗透的艺术性

高中政治课程内容中有很多知识点涉及到法律知识,如果仅从内容上去讲法律条文很枯燥、很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法制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的施教手段和方式应力避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依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情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在讲“多彩的消费―消费品质量的法律保障及消费权益法律保障”时,教师通过发动学生收集案例,如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商品售出概不退货”、“打折商品概不三包”等事例,在讨论中得出经营者应如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从而让学生知道,消费水平会受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商品的性能、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在产品质量上的强制性规范则是消费水平的重要保障。通过真实生动、贴近生活的直观活动,使高中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自觉接受了法律知识的熏陶,扩大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层面。

三、法制教育渗透对教师的高要求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也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素,找准法制教育的契合点,将教材内容和法制教育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握时机,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法制教育,既不要把政治课上成了法制课,也不能忽视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

所以,渊博的学识就成了法制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也是政治教师的必备素质。作为政治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外,最好得是个“杂家”,通晓文、史、经、哲、天文和地理、古今中外,皆应涉猎。教师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驰骋,学生才会被你渊博的学识所折服,并由衷地对你产生敬佩之情,也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法制教育效果。

四、法制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探求一系列灵活多变、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乃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所谓教学模式,乃当前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所谓教学模式,它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教学手段,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实际,所设计出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法制教育的特点可采用案例讲授总结模式、设疑点拨总结模式、诱心巧问阅读点拨总结模式、温故知新精讲模式、发问阅读讨论模式,此外还有边讲边仪,讲议结合模式等。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发展。自主是侧重于主体权利,表现为主体对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特别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把高中学生作为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对象早应提上日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是当代英语学习理论的必备要素。

一、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一些学生还没有把初中的英语学习习惯转变过来,做任何事情都要教师督促。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并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及自我反思的能力。笔者对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高中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不够,59%的高中学生很少独立制订英语学习目标,55%的高中学生很少制订学习计划,73%的高中学生很少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测、评价和反思。同时,由于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与个人的思维活动及心理行为有密切的联系,笔者还对影响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做了调查,尤其是在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运用方面,发现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计划性、方法性、监控性和策略性。

二、加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措施

1.加强引导,适时鼓励,使学生有成就感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多用些鼓励性话语,对问题回答得好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学生得到了肯定和表扬,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中,学习自然就有了劲头。当然,提问还要兼顾到成绩差的学生。对待学习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所提的问题也应相对简单些,使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进步。

2.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有新意

在听说课中,如果总是单一地放听力材料、对答案,学生很快就会听觉疲惫,丧失兴趣。但如果转换一下形式,给学生播放他们感兴趣的无字幕英文电影,每放一段就做一个小小的比赛,看看谁记下的电影原话最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促进学生团结合作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英语语句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锻炼听力的目的。此外,英语教学中有不少俚语,这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不能用一般的语法和单词去直接翻译的。这就给学生的阅读和听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求教师在讲课之前多给学生讲解一些俚语产生的文化背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

1.挖掘英语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英语是一门言语学科,也是校园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想到的往往是怎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怎么有效地把握英语常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其实,作为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要素,使英语课堂教学与法制教学彼此交融。与此同时,英语学科的实用性也为完成法制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挖掘出教材中法制教学的资料,将法制教学的内容浸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

2.在课堂小结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堂课即将结束之际,教师在对学科教学进行言简意赅的总结时,可适时渗透法制教育。“英语学习”与“法制教育”表面看上去虽“风马牛不相及”,但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刻意引领,便可以随时抓住课文中的点滴细节向学生灌输法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只有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法制意识的渗透,润“生”细无声,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认真挖掘教材、分析教材,将英语这门语言学科中蕴涵的重要教育素材,潜移默化地渗透其间。

参考文献:

高中法制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育;新课改;法制社会;小学语文;思想品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在小学阶段,学习知识只是教育的一方面,如何在小学阶段就开始重视培养他们的个人思想和品格,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在内共同的目标。就目前来看,我国虽一直进行着课程改革,但是“分数至上”的衡量标准依然存在于一些教师和家长的心目中,真正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还未实现。因此,改变现阶段的教育思想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在国际大背景下,法制建设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在新课改的进行中,法制教育不单单是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任务,更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隐性教育。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单纯的法制教育是不能进行的,这就需要将法制教育渗透于其他学科中,最适合的当属语文课程,因为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交际工具,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且现在的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法制教育相联系,是渗透法制教育的最佳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十分恰当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里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就目前的小学教学现状来看,单靠一周一次或者两次的思想品德课是不能使学生形成品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真实故事也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这也说明了我国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欠缺。课堂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将法制教育渗透于较为活跃和轻松的语文课堂中。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巧妙渗透

(一)挖掘语文教材进行法制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涵盖了众多文化思想的精髓,都是从古至今中外名家名著的精心挑选出来的,其中一些蕴含着法制思想,可以称之为进行法制教育的材料。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材中寻找与法制教育的契合点,合理的将教材内容与法制教育想联系,一个简单的词语都与法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培养和法制知识的传授。首先,语文课中必然涉及众多成语、俗语或者歇后语,在这些词语的教授中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例如,成语“拾金不昧”,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教师在进行常规的解释外还可以进一步的从法制角度进行讲解,捡到别人东西再物归原主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行为,而如果我们捡到别人遗失的贵重物品想占为己有,这在法律法规中属于盗窃行为。如果是一句话,或者一篇文章,更有足够的机会进行法制思想的渗透。所以,如果教师观念里将语文与法制相联系,即使语文教学中一个微小的词语都蕴含着法制思想。

(二)活动渗透法制教育。语文本身来源于生活,学习语文这门学科就是为了培养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因此,语文需要用嘴巴说。教师除了对语文教材中内容的教授,还要针对小学生较为活跃、自由、好奇等特点活动,这样,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灌输教育,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同时,在集体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也是较为科学的。所谓的集体活动,包括班会、讨论课、演讲、征文等等,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待人的良好习惯。例如,组织一节讨论课,同学们轮流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电视上、网上等看到的违法犯罪的事件,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不该做的,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法制教育,学生也不会不理解或者反感等;还可以举办一些关于“环保”的演讲等,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渗透法制教育。

(三)丰富教学渠道贯穿法制教育。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教学渠道。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通过各种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教学,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这些视频、音频中渗透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对法制的认识和理解。例如,课堂上教授关于交通的内容,就可以播放一段动画的交通规则视频,加上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等,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跟父母讲述今天看到的视频中的小故事等。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学生了解到的相关的法律知识,培养了其一定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知道要尊重法律,还要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这将是我国法制建设前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束语:总之,语文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法制同样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与此同时,二者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二者的相互结合和巧妙渗透共同推动小学阶段道德法制教育,在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法制意识,使他们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云. 小学语文教学中法制教育的巧妙渗透[J].新课程·教研版.2010(11)

[2] 葛家珩.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 小学时代(教师).2010 (09)

上一篇:税务征收管理范文 下一篇:条例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