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07:11:27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02

地理是初中就已经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初中地理的知识体系较之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更为清晰,并且初中地理的教材中知识点的内容涉及不多,大多数是风土人情和资源情况。而高中地理的教材内容则是直接从宇宙开始,深入探究地理知识,其中包括大气、地质等多种层次的问题,知识点繁杂,并且连贯性不强,尤其是地理现象产生的原理很复杂,因此高中生多会认为高中地理的知识点繁杂难懂,难以学习。

一、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只有有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才会有想要学习的欲望。现如今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量重、课业量也比较大,因而如果学生想要沿袭初中学习地理的死记硬背的方法,那么显然是不科学的,并不利于地理方面的学习。这个时候,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复杂,地理知识所包含的内容复杂多样,教师想要直接的进行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困惑。甚至学生会觉得复杂,难以入手。那么教师就可以采用导入实际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中国的动物种类入手,根据动物所处的环境及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地理现象的探究。或者结合典型的水果在不同地界的品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哈密瓜在吐鲁番生长味道会更甜,是由于昼夜温差,这样更容易深入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通过相关地理的歌曲、影片导入,让学生更容易,也更直观的通过歌曲联想和欣赏影片中壮丽的地理风貌的方式,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简单的课堂导入就会使课堂变得更有吸引力,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再适当的添加疑问,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在地理教材上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查找知识点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梳理地理的知识体系与理论框架

想要帮助学生扩大高中地理的知识面,更直观的学习高中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首先必须要确保自己的专业素质过硬,除了熟知必要的地理宏观知识外,还应该详尽细致的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全部内容,同时需要多阅读地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做到学生提出的问题,答案解释了然于胸。然后再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况,以理带人,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地理各个知识点的具体特点,整理出地理的知识体系,以宏观带动微观发展,让学生大概掌握地理教材知识,再细化知识点内容,进行补充讲解,为地理的主干内容作出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在整理地理知识体系的同时,将零散细碎的知识点纳入理论框架,让学生头脑更清晰,一目了然,方便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接受。

三、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

高中地理知识面广泛,教师通常是通过一般的教授地理教材知识的方式,详细的讲解主要内容。虽然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点,但是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自顾自讲解的过程中,难以估计到学生的理解,导致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教师就已经一笔带过。

通过转变教师在地理课堂的领导者地位的方式,让学生作为讲解者,主动的进行高中地理知识的分享,这种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课下提前指定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组作为在课堂上教材内容的分享者。教师划出一个课题或重点作为主题,给学生3到5天的时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或发挥。

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究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高中地理内容丰富,学生可以就自己喜欢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延伸,将这种学习兴趣进行传递,传递给其他的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自己设计内容,其实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锻炼方式。

四、实践活动

高中地理是一门十分灵活的课程,想要更加容易、更加细致地把握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进行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的是,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图册来进行基本的测试,让学生就一幅图进行实际的操作,如分析基本的经纬度、气候类型、地形地质特点等,帮助练习学生的综合识图分析能力。比较重要的是,高中地理教师根据地理实际情况所总结的模板,可以通过练习多种习题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能力。

其次,就是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以实地考察,写实践考察报告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地理环境下,借用相关的仪器测量海拔、土壤等情况。也可以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实践,让学生根据当日的影长算出太阳高度角。高中地理教师要注重地理教材内容的教授和学生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学习能力。

五、关注学生需求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态度是不同的,教师一味的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不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掉队,跟不上教教授的知识点。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授新课程知识之前,可以进行小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将熟练掌握教授过的地理知识点的学生分为一层,布置相关的地理模拟题,让学生更深入掌握知识,同时引导这部分学生自行学习新的知识。而另一部分之前讲解的内容没有完全掌握的学生分为第二层,找出共性问题,再进行详细的讲解,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地理知识点。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学生是一个很重要的整体,一人学会,或一人学不会,都不是理想的状态,教师要在把握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考虑到每个学生,放慢自己的讲解速度,不求速度,只求质量。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地理比较法因其总结性、系统性等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笔者总结了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提出了改进意见,使应用效果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应用

高中地理知识繁多,内容范围广,学生在记忆知识时不仅仅需要记忆数据、图像,更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地理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知识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的差异,更能把握知识整体。

1.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地理比较法即比较地理知识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对相应的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兴趣。地理比较法类型多种多样,具有系统性、总结性、简洁性等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据统计,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8个单元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相应地知识点可以用地理比较法来展开教学。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同类同型比较法,同类异型比较法以及异类共性比较法。除此之外,地理比较法更广泛的运用于高中地理理性知识的教学。如,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和地理成因等比较适合用地理比较法来开展教学,而地名和地理景观等则不适合。如教师在教学生们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时,就可采用地理比较法,通过其差异性来加深学生记忆。地理比较法对于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而言比较薄弱,或者对地理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是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的学习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地理比较法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自主探索知识的相似性和内在规律,如此便可以对地理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地理比较法对于地理学习较为容易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总结知识,查缺补漏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地理比较法对已掌握的知识做一个全面的归纳总结,加深记忆,并探索新知识。因此,地理比较法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有很大帮助,对于学生平时掌握知识和考前复习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2.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虽然地理比较法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总有许多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发现效果不太明显,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使用地理比较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地理比较法的应用对象

高中地理知识点繁多,却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可以运用地理比较法,教师在教学时,尤其应该考虑到这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的知识点不适应运用地理比较法,如地理数据,地名,地理分布等客观概念,若强用地理比较法进行分析学习,反而会弄巧成拙,降低教学质量。

2.2地理比较法应注重其形式的灵活多变

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比较法时应意识到,比较不仅仅是简单的比较,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教师更应该从整体去引导,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内容繁多却不至于杂乱。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将知识概况和综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而不仅仅是流于每个小知识点的比较分析。除此之外,教师还需注意,不同的知识点,应该采用相适宜的比较方法,这样教学效果才明显。

2.3地理教学法直观化的特点

地理教学法应该更具直观性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单纯的数据比较会显得枯燥乏味,而地理图像和地理表格等都是必要的辅助手段。地理比较法可以和地理观察法或实验法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就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数据,而是融合了亲身实践经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3.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的发展前景

地理比较法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还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1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使用地理比较法

目前来说,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比较的现象还是较普遍的,然而学生自主使用地理比较法的情况鲜少见到。因此,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自主使用比较法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应该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自主使用比较法,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知识。

3.2地理比较法结合其它教学方法

教师在运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时,可以考虑结合其它教学方法,使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以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使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记忆深刻。教师在采用地理比较法教学时,如果能够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辅助手段,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地理教学法就能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总结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倡,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理比较法的实施更加符合新时期的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将地理比较法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地理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促进国家地理事业不断发展。

作者:李文 单位:江西省龙南中学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2]刘宋东.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比较法的巧用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Z1)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教学 比较法

地理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区域差异性和综合性特征对其教学中比较法的作用与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地理比较法可以将事物本质特征突出出来,对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点的概念极为有利,而且有助于强化学生地理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帮助学生系统化学习地理知识。地理比较法一般包括概念对比法、图形对比法、同类对比法等,通过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加强比较法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一、地理比较法的应用概述

为了使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了解更加全面,地理比较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比较法主要立足于加工和整理地理信息基础,通过比较不同地理信息原理和规律而获得更多知识的学习方式。地理比较法的相关比较手段,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认识的加强,同时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被比较的几种不同地理知识共性和个性,使学生在区别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地理信息,提高自身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相对初中比较繁杂,教学内容通常具有鲜明风格,带有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表现形式比较多样,常见的除概念对比、图表对比、同类对比外,还比较多用综合比较法、专题比较法等,这些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不同的课堂效果。高中地理是高考文科必考科目,学生学习压力往往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因课堂实际情况而变化,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采取。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一)概念对比法

高中地理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广,结合了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包括很多专有名词的概念。比如,高中地理中经常有西风漂流与南极环流、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恒星与行星等这样类似的概念名词。只是从概念的表面意思来看,有的学生也许可以推测出大致的意思,但是一旦再出现一个类似的名词概念时,由于都是抽象化的名词,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现有理解能力,就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学习压力,并且这些概念名词又是贯穿整个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是地理课程的基础,所以这些概念名词无法掌握的话,将影响后续地理课程的学习,进而影响整个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死记硬背,在以后课程讲解中,就会慢慢理解。这样的背诵方法虽然暂时记住了名词概念,但是并不能在遇到同样的名词概念时及时调动已经记忆的地理知识,反而给学生的地理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将地理比较法引入地理课堂之后,比如,在讲“降水”和“降雨”,两个概念都具有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的意思,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为液态和固态水,后者为滴状液态水,从从属关系来说降水包含降雨。通过对比可使学生对两个概念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从而在学习中能够更加准确地使用降水与降雨两个概念。如说道气候带降水量,必须使用降水这一概念,而河流的补给形式中的雨水必须使用降雨这一概念。

这样的理解记忆更方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系统。

(二)图形对比法

图形对比法具有更直观的教学特点,在高中地理课本中经常有大量的地理位置图表,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图形可以从网络上进行直接下载,也可以选取适合课程内容的视频影片,将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现象以视频或者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出来,相对于景致的课本图表来说,更有视觉冲击力和事实说服力,使学生对地理课程更加感兴趣,在欣赏多姿多彩的地理风景时也能联系课本知识,有效吸收更多的地理知识。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即可采用图表比较法帮助学生通过对相关插图和图表的比较,对相关地理知识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地理读图和用图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对潜水与承压水的区别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将两种图像放在一起对比,让学生看到承压水指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潜水指代的则是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直观地认识到潜水与承压水仅仅是埋藏深度的不同,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理解和明确两者不同了。教师紧接着可以将这两个知识点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总结,丰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

通过图形对比方法将更适合对整体环境的介绍和了解,使学生在观看图片和视频的同时,已经在脑海产生了有关地理知识的差异对比,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同类对比法

由于地理知识结构复杂,在地理知识的后续学习中可能牵涉到之前的知识,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利用同类比较法,通过将本节知识与之前的类似知识点作对比,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回顾之前的地理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记忆。例如,学习我国与美国的不同之处时,同样可以采取对比的方式,但是可以在我们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的基础上理解美国的地理查理,美国同样也是北半球国家,也有着南方和北方这些都是相似之处,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他们的科技发达,地理环境特点等。这样在学习中为学生梳理出了一个学习的脉络最终形成了一张知识网,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同类对比,将更有利于同学们的知识稳固,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结束语

地理比较法是一种采取逻辑思维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帮助学生在抽象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实现逻辑思维。保证学生在学习当中理解问题更加深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采取地理比较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新学习的知识和过去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做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总之,通过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对比法,将增加地理知识的系统性,使相关的地理知识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头脑中,减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压力,有助于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运娥.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5,(01):2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地图教学

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工具,是最能直观表达地理知识的教学媒体,也是教师调动课堂气氛的常用手段。它能直观地传递地理的空间信息,能形象地表达地理知识,能具体阐述地理知识中抽象的概念,能系统概括杂乱无章的地理知识点[1]。将教材和地图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既能将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如何利用地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高中地理老师除了需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之外,还需具有灵活运用地图教学的能力,通过地图传授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地图对于教学来说主要有三个功能:第一,确定位置,地图上能够直观表示某个事物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能够明晰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第二,确定地貌,地图上能够直观表现出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学生可通过这些外部特征推导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研究地理事物的自然规律;第三,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地图上有众多山川河流、各式各样的地貌、洋流等,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本文从三个方面由浅入深,介绍如何运用地图教学:

一、提高识图能力

当前,地图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用教学手段,并且部分老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其中,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教学问题便是学生识图能力差甚至不会看地图,直接导致地图教学方法无法推行。看懂地图是地图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便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既要求老师传授学生一定的读图技巧及看图方法,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一定地图知识,了解地图的基础概念及基本要素。地图中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图幅、国界线、文字等,这些是了解地图的开始;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不同地图了解国家名称及方位,如美国、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还可以了解地理知识及地貌等,如等高线、降雨量、喀斯特地貌等。

二、提高学生对地理图册的读图能力

地理图册也是地图的一种,相对于地球仪等简单地图工具来说更具有使用性。高中地理不仅学习地形特征,还涉及降雨量、洋流、种群分布等各式各样的地理知识,仅是地球仪等简单反映地形的地图无法满足高中地理教学需求,而地理图册则是根据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描绘出的具有图形特征的知识图册,它与普通地图相辅相成,具有相似的图形特征,但包含不同的知识内容[2]。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学生一面临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求助于地球仪,但是地球仪只是宏观表述地理位置和特征,并不能反映具体地理知识内容。因此,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申明地理图册的重要作用,并教授具体读图方法及学习法则,如洋流的判断、气候的辨别等,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地图将地理知识系统化

地图涵盖了各种地理知识,并且将地理知识整合成体系,高中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地图体系将地理知识系统整理,并围绕地图将地理知识系统讲授给学生。首先,老师将所需讲解的地理知识分类,简单易懂的归为一类,抽象难懂的归为一类,简单易懂的一类可以直接讲授,抽象难懂的则需要将知识体现在地图上,通过地图进行讲解。例如:高中地理中有个工业区的知识点,主要是讲解全国工业区的分布特点、代表城市、行业分布等。如果单纯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述,知识点显的杂乱无章,学生很难形成有效记忆,如果利用中国地图,将各个工业区标到地图中,并配有工业种类插图,学生就很容易记忆和理解工业区的分布位置和工业特点,甚至可以通过地理位置推断出工业区的优劣势[3]。当然,并不是所有知识点都运用地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需要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基本特征判断是否适合地图教学。地图教学的目的在于直观、系统地阐述地理知识,发现内在规律,是否看重地图教学的评判标准便是地图能否让地理知识简化、形象化。总之,地图教学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地图及地理图册能力,又需要将知识点和地图有效融合,以便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作者:周杰 单位:安徽省六安中学

参考文献:

[1]殷勤.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与多媒体直观手段的运用探究[J].快乐阅读,2013(36).

[2]刘艳芳.浅谈地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素质教育,2013(12).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字】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分析;教学

作为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热力环流教学效果直接地影响学生地理知识学习,诸如,季风、大气运动、气压带等等。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中最为基础、最为简单的运动形式,在全球性大气环流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分析大气运动以及气候特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热力环流,实际上就是由于大气受热不均匀造成的,由于气压空间分布存在着差异性而产生大气运动,气压变化对掌握热力环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分析

由于高中地理教材版本较多,不同版本教材对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分析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强调热力环流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地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气压力的产生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特别是静止大气中,单位面积所承担的空气柱压力也就是所谓的气压。在一定面积,空气质量以及重力加速度等都会直接地影响气压,随着纬度以及高度等发生变化,那么重力加速度也发生了变化,气压值也存在着差异。在同一个地区,随着高度变化,重力加速度也发生变化。在热力作用下,气温升高使得空气受热、膨胀,空气不断上升,在某一个高度上就会增加空气质量,当气压升高并且比四周气压高,那么空气就会向四周溢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相关原理,由于上方气息扩散使得近地面气压不断降低,这样就能够形成低压;温度降低时,那么空气也会下沉,空气质量降低,那么上方空气则会聚拢,气压升高,形成了高压。总之,由于空气上升以及空气下沉等引起热力作用,在某一高度气压降低或者是升高都可能造成高空空气流入、流出,造成空气柱质量方面的增加、减小,地面气压则会升高、降低。

二、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对策

1.复习相关知识点。在进行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概念以及气压影响因素等直接地影响到实际的学习效果,由于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关于气压的相关观念,学生大多是在初中阶段进行简单了解,但是却并没有深入掌握气压概念以及气压变化实质。在开展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补充关于气压的相关概念以及影响因素等,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坚持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循序渐进。热力环流作为大气运动活动,是属于理想状态下的设想,主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所造成的,属于空气环流。教师可以结合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来进行讲解,当地面受热均匀时,那么大气不会出现运动;当地面受热不均时,那么就会出现封闭循环系统,也就是热力环流。教师可以结合质量守恒、气压等相关知识点来引导学生分析地面气压变化,最后能够明确热力环流。

3.做好热力环流的总结概括工作。当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的初步认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结合自身对于热力环流的理解来画热力环流过程图,进而总结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有效概括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点:当地面出现受热不均匀时,那么空气会出现垂直运动,高空中的同一个平面会出现高压与低压的差异,这样就会出现空气水平运动,促使近地面渐渐出现高压和低压的差异,进而出现空气水平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热力环流知识点的总结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删繁就简,加深学生热力环流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理性认识能力。

4.结合具体案例来加深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理解。教师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诸如,局地环流、三圈环流等等,在山区暴雨产生原因的阐释过程中,可以借助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原理来进行解释,午后的山坡温度不断升高,那么空气受热之后则会产生上升气流,水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则会凝结,进而产生降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得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原理与学生生活相关联,进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点,提升学生地理知识现实应用能力,同时为之后的地理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热力环流知识属于原理性知识,抽象性以及理论性非常强,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想象能力,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处理气温、高度以及气压等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提升学生理性认识,提升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教学效率。作为理想型大气环流状态,热力环流教学不仅是教学的重点,还是教学的难点。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准确地把握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点,构建完善地理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网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相关知识点来促使学生了解热力环流形成原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为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旭升,陈智文.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分析及教学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4):35-36.

[2]薛静.关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探讨――教学设计(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6):46-49.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6篇

(一)高中地理复习课问题。在传统的地理复习课堂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看得懂课本,却不会做习题;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比较零散,无法形成系统所以容易遗忘。还有很多学生面对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快速解决,而一旦出现比较新颖的问题就不知所措、无法解决。这反映了学生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思维不敏捷。高中地理课由于课时较少,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通常是进行新课的讲解或进行习题练习,很少进行系统的复习。再加上复习课由于没有新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到枯燥、沉闷,灌输式的复习模式更是让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对自己学过的知识更是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问题的提出。高中地理复习课,内容多且繁杂,复习时间紧迫。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系统地掌握高中地理所有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和巩固教师在课堂讲述的地理知识,是高中地理老师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思维导图的出现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良药”,成为高中地理复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思维导图,也称脑图。它是由著名的英国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博赞提出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思维导图是利用图文并茂的方法,遵循着简单、基本、容易记忆等原则,运用线条、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表现出来,使得枯燥的地理复习知识点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变成一目了然的、容易记忆的图画。由于思维导图,符合人类大脑的思维习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环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灵感,因此它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用途很大。

二、如何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绘制思维导图

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直观地展示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结构,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拓展一些典型试题,对刚复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激活学生的有效记忆。

(一)回忆知识点,确立知识的中心词。首先,教师在复习课开始前,要明确整门课程及各单元的学习目标,准确把握知识体系的框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回忆所学的地理知识,找出本节课或者本章的重点知识,并将其一一列出,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本节课所学习的中心词。

(二)绘制思维导图,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点的复习后,学生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带着问题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主动找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办法。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分小组讨论。一个小组绘制一份共同的完整的思维导图,形成小组讨论的共同结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三)归纳总结,适时拓展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分析,找出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的优点和不足。对于优点,要进行表扬和推广,对于不足也要给予指正和鼓励。对于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重点地讲解和细致地分析,同时可以插入一些经典的例题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认识更加深化。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思维导图既可以应用于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活动中,又可以应用于高中地理的习题课中的学习活动中。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中的应用。在高中地理复习中,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学生当成做题的工具,通过大量的、反复的试题训练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学生学到的知识零散而不集中,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可以利用图像、数字、颜色等多种视觉元素进行记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记忆能力。同时利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知识网络图形,不仅展示了整体的知识体系,而且在每一个细节的知识点有很好的展示和注解,加强了学生对每一个细微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在高中地理基础知识的复习课中,学生可以先浏览知识框架,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思维导图,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回忆学过的基础知识,而是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主动地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提炼和整合,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变枯燥无味的基础知识学习为生动有趣的课堂基础知识总结,使学的知识由多变精,更利于学生的记忆。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习题课中的应用。高考试题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学生运用在课堂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些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中更是出现了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试题。而学生在面对这些比较新颖的试题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分析解决。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习题中的应用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高中地理习题讲解时,教师面对习题不用先给出答案然后讲解,而是让学生一边审题一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完成绘制后,学生之间进行分组交流,进一步对自己做的导图进行完善,然后教师对习题进行讲解,再进一步对其进行完善和扩充。这样做使得学生学习学会一道题,就掌握了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改进学习习惯,使学生热爱地理学习。但是我国的思维导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学校还没有在地理复习中广泛地运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倡导,让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得到普及和推广。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兴趣 自我学习 课本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50-01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古代的地理不像现在的地理这样纷繁复杂,只是有关地球形状、大小的测量方法,以及描述一些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而新时期的高中地理学习,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每一个学科还有着更为细致的分法。但是,不管是怎样分,都要把基础打好,而这个基础就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当中所规定的地理科目。因此,我们要重视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其对于学生的发展作用不可忽视。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培养兴趣是提高地理教学的关键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学什么科目,只要对一门科目有了兴趣,那么即使是再难学的科目也会有着攻破困难的决心,鼓励自身一步一步地往前进。但是兴趣,也并不是说培养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还需要教师一点一点地引导,以及学生自身对于地理看 法的转变,我们知道高中地理不同于初中地理的学习,所涉及到的方面很广,需要了解的知识也很多,给出一道图,就需要学生从图中看出该地区的建设、经济发展等等。而这些往往一下子就击溃了学生想要学好地理的决心。因此,兴趣很重要。首先,可以培养自己对地理的看法,地理不是简单而枯燥的读图、看图,而是学好地理益处多多。比如,可以先从身边的事情出发,培养自己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当主持人在进行广播时可以适当的联想自己学的地理知识,看电视的时候不要沉醉于泡沫电视剧的体裁,可以将遥控器转播到“世界地理频道”,在欣赏世界大好河山的同时,阅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长,还可以时刻联想到地理课本的一些知识点。其次,联系生活实际,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增加对地理的趣味性地理学科的学习并不是脱离于我们的生活实际的,实则和我们息息相关在观察每一次的太阳东升西落时,可以联想到每个季节的昼夜更替及时间长短,晚上的云多少,关系到夜间温度的高低,学习了大气环境后,就可以利用大气自身的逆辐射具有保湿的作用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可以防霜冻。不怕地理难学,就怕自身对地理没有兴趣,没有了兴趣的指引,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感到吃力 。因此,地理兴趣的培养很重要,其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关键。

2 倡导自我学习,反馈学习的学习方式

新时期,赋予我们更多的责任。我们要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馈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反馈,明确学习动机、态度、策略、方法及学习效果,及时找出自己的学习差距,使自我检查、评定、调控的能力随学习的升级而发展。当学生刚进入高一新学期学习,我就在第一堂绪言课提请学生注意学习方法,注重知识的理解、比较、归纳和梳理;按章节总结知识网胳和结构体系,掌握知识系统;加强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融合;善于图文转化,注意读图、析图、用图、绘图等基本技能的提高;灵活运用典型范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把握好三个过渡,感知方式上由听觉型为主向视觉型为主的过渡,记忆方式上由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的过渡,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通过上述指导,使学生明确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学习特点与要求等的区别,从而帮助学生随着学习的升级而改进原有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等。对于学生来讲,问题的成功解决有利于学习经验的积累,但并不等于已形成学习策略。学习经验只有经主体内化方可转化为学习策略,通过学习活动的深入,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生逐步拥有一定的学习策略 ,并能够用这些学习策略解决。

3 要充分理解课本,掌握课本知识

其实,课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是精华。课本教材是其重要的支柱,高中地理也不例外。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就一定要熟悉课本,要对课本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必要的理解,该死记硬背的就下狠心、花时间努力的背诵。该深刻理解的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阅读并积极思考,从而对教材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与理解。相较于初中地理的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更为系统、复杂、理解难度比较大。所涵盖的知识点也逐渐地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必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对不同学期的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比如,对于概念性的知识的学习,可以先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解、消化,这样才能在做判断、推理等问题时游刃有余,不会混淆其中的概念。另外,一些原理性的知识。就要紧抓基础知识,一步一脚印的掌握、过关,气温和气压之间是什么关系,生态平衡的条件差是什么类似于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就需要理解的基础之上做到举一反三。除此之外,每一名学生都应该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规律,只有形成自己头脑中的特有的学习方法,才能够真正地将所学运用到所用。学习地理,不仅要讲究方法还需要一股子韧劲儿,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够轻易地放弃,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好,那就耐着性子把它看下去。不懂的就请教老师、同学,多做题、勤复习,遇见困难解决后记下,不断地总结经验,把容易错的知识点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这样有助于提醒,有助于自己进行不断地反思。其实,高中地理的学习不同于初中地理,初中地理更多的是讲究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的地理学习则是更多地在强调为什么。因此,对于刚刚从初中步入到高中的学生来说,需要转换当初学习地理的观念,多问些为什么。我们要重视高中地理课本,其是多位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的经验,其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高中教育;思维导图;教学创新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地理知识纷繁复杂,仅靠死记硬背是无法真正汲取地理知识的。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逻辑思维的培养,进行理解记忆。而如何进行逻辑思维的培养,就需要重视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了。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无疑是给学生多了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因此,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思维导图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并不只是一张简单的图画,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法。当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知和理解越来越全面时,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就会更顺畅,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课堂的吸引力以及自己说法内容的逻辑,并且能够将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教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地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地图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最直接工具,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对地图的运用。思维导图的基本形式是导图,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工具,主要运用了教学知识中的关键词、符号等来进行链接。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

1.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巩固

高中的地理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经常会出现记住新的知识,而旧的知识又忘了的情况,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单靠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时思维导图的引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先列出若干主要的知识点,然后画出大枝干,将关键的小知识点加入进去,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关于地理知识的“知识树”,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相关知识时,则将中国设计在导图的中间位置,然后画出枝干,添加各地区风俗和地貌的简单概括,然后画出小枝干,再添加新的小知识点。如此,便将冗杂的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在大脑中。在记忆的过程中,首先掌握大的知识点,再记忆小知识点就会更加容易。除此之外,对思维导图的修改或重新绘画,都意味着知识的一次记忆,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2.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

研究证明,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地理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在进行了一段时期的地理教学活动以后,教师应当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回顾,确定复习的任务和总结的任务。例如,在进行中国地理相关知识的回顾时,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但教师应当在大力支持思维导图的应用之外,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独立绘制,先不要急着打开课本,应先凭借自己的记忆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绘制完成后再对照课本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不断缩减思维导图的大小,只留下最精简的知识点,这就充分证明了学生复习成果的大小以及思维导图的作用。在课程体系改革后,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应当更加广泛。

3.思维导图具体运用流程分析

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重视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预习阶段的运用,重视思维导图对知识预习的重要作用。第一,明确需要预习的教学内容,自主提炼出关键词,快速进行教学内容的预习,然后将关键词列入导图中,再将下级的知识点添加进思维导图中并与上级记载进行区分。在预习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预习的注意力,提高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除此之外,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建立知识框架,理清学习思路。比如,在学习地壳的运动及变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提炼关键词,然后找出主要的知识点,这一部分教师应当对学生做一些引导和指示。比如,促使地壳运动变化的作用力包括内力、外力和合用力。内力作用的重要知识点在于作用的形式,而外力作用的主要知识点是对地表的塑造作用等。学生在总结和概括了本章的重要知识点后,就能迅速确定关键词,紧接着明确一级知识点,再扩展二级知识点,如此,就能逐步完善思维导图。

参考文献:

[1]张小兰.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5(3):78-126.

[2]缪以茂.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城市地理,2015(20):220.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技巧;对比法;联系法;画图法

经过数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初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必修1内容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所云,以致对后面的地理学习及地理知识失去兴趣。鉴于此,教师在讲授教材必修1的内容时,应尽量提高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利用分组讨论、知识竞答等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从初中阶段向高中阶段的完美过渡。

一、夯实基础,掌握区域空间位置是学好高中地理的第一步

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高中地理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掌握各地域的空间位置是学好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第一步。高中地理知识是学生在掌握了初中阶段所学“是什么”“在哪里”之后的更深层次的讲述,其目的在于告诉学生“为什么”,也是与初中地理知识的相互印证。而很多学生深感地理知识枯燥乏味,认为其只是一些地理位置信息、地理名词的简单堆砌,毫无学习兴趣可言,于是地理知识基础不够扎实成为他们学好高中地理知识的重大障碍。笔者建议,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时常翻看初中地理教材,将初、高中知识有效整合起来,这样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更有利于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必修1教材中“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内容时,学生如果对各地域的位置信息不明确,就很难将各种气候类型和具体地域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不能准确答题。

二、巧用方法,使地理教学更高效

高中地理知识庞杂,上至宇宙空间,下至地球核心,许多高中地理一线教师也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调侃自己,而很多学生面对着如此庞杂的知识内容,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地球各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只要教师能教会学生有效利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将各圈层知识有效联系起来,一定能让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笔者认为,教师在学生对教材内容深刻理解、准确记忆的基础上,教学生学会利用一定的学习技巧,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做一下简单的概述。

1.对比法

初接触地理学科知识时,众多的专业地理名词让学生应接不暇,而很多名词就字面意思来看又很相似,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巧妙抓住它们之间本质上的差别,从而达到有效理解和准确掌握的目的。如锋面、锋线,风力作用、风化作用,荒漠化、沙漠化……各组地理名词乍一听虽很相似,但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教师在给学生讲述这些内容时可以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在学生充分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别后再进行记忆,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而且不容易再次出现混淆的情况。

2.联系法

高中地理各模块知识内容看似孤立,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可以决定该地的整体环境,如地理教材必修1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章节体现的就是这一内涵。因此,教师在讲授某一模块地理知识内容时不妨向其他方面延伸一下,从而让学生明白,某一个地理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于自然界,而是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习多想一步的习惯,明确各知识点存在的联系,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这一内容时,就需要教师联系洋流分布及变化、风带移动、温度带范围、下垫面物理形态、陆地轮廓等诸多因素,全面分析各因素对具体地域气候环境的综合影响。因此,联系法是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实际用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方法之一。

3.画图法

鉴于高中地理知识比较庞杂,而各模块知识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利用画图法梳理知识系统,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将各部分知识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系统,提高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所谓画图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画图的方法将各知识点之前的联系有效呈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授地理教材必修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章节内容时就可以巧妙利用画图法,将各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绘制成一幅图,有效呈现各类岩石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准确掌握该部分知识内容。另外,教师不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画图法,同时还要多鼓励学生利用此种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以上列举出的对比法、联系法和画图法只是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诸多教学方法中的一部分,更多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高中地理知识虽庞杂却又有规律可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巧妙、适时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和分析,就可以打造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

综上所述,若要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除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具体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学生打造更有趣、更高效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何永杰.提高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朱丽侠.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新课程中学版,2010.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0篇

一、课堂互动分层策略

课堂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互动环节实施分层教学呢?我的经验做法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组内展开互帮互助,相互探讨,从而推动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对课堂教学目标实施分层。可将高中生分为A(好)、B(中)、C(差)等3个层次。在传授知识点的时候,结合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相关标准,对上述3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于在教同一内容时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层次制定出相应目标。对于C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点掌握好,重点是记忆及模仿;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重点培养地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逐渐培养他们地理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对课堂训练实施分层。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C层次的高中生。比如,高中地理教材上有一些比较简单的读图内容,则可以鼓励这个层次的学生大胆回答。对于A层次的高中生,则可以提出更高的训练要求,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次学习。教师在对高中地理知识点进行分析与介绍的时候,应该准确把握好授课节奏,可运用板书、有条件的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松愉悦地在课堂上消化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对于那些拓宽与延伸的知识点,教师则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教学,从而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那么,该如何实施教学呢?我的分层教学经验是:对于A层次的高中生应该要求其达到“掌握”与“理解”的程度,对于B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其掌握主要的读图与识图的能力,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其学会或知道如何读图与识图。另外,在读图课堂训练中,我的分层策略是:对于C层次的高中生则要求其以“找”图为主,换句话说是要求其学会读懂每一幅地理图中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比如,“在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中找出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等。对于B层次的高中生则以“析”为主,要求学生在读地理图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去解释说明这些地理现象所产生的根本原因。比如,“在我国为何东南降水多、而西北降水少?”“为何在冬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温差比较大呢?”等等。对于A层次的高中生则以“探”图为主,引导学生从读图过程中去延伸知识点或拓宽知识点,不断探索及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类地理现象,并要求其深刻分析、不断总结与提高。

二、教学反馈分层策略

练习与作业是高中课堂教学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学反馈的一种主要形式。按照分层次教学相关要求,我对高中地理这门课程的练习根据A、B、C等3个层次设计出来难度为高(综合题)、中(提高题)、低(基础题)等3个层次。对于C层次的学生,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将基础知识记住,会做基础题目。对于B层次的学生,则让其联系提高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将大部分的基础知识运用在具体实践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应用技能及学习水平。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要求学会做些综合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及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在传授工业区位因素及工业地域联系这个知识点时,我就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了一个化肥厂的招投标相关材料,将学生分层若干组,分别代表不同的乡镇代表来进行投标,并要求其提出自己所承办这个项目之独特优势,同时明确自身的缺点,客观地指出对方之不足的地方。在这节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很高,都分别讨论了各自乡镇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人力资源等多种优势,切实提高了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课外辅导分层策略

高中地理课外辅导,其实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但是在课外辅导中不能额外地增加题量,让学生搞题海战术,应该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比如,对于C层次的学生,应该指导其学会找出自身的学习障碍,然后引导其不断充电,弥补不足及漏洞。尤其在新知识点的学习方面,更要督促其加强学习。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要重点培养其自学能力,辅导其阅读与课本相关的、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拓展其地理知识视野,不断提升地理综合应用水平。

四、测评分层策略

高中地理教师应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所获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给予客观而准确的评价,从而帮助他们可以有效地调控好自身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与学习自信心。与此同时,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意适当评价量化过程的正面激励功能。高中地理教师要按照评价结果跟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肯定学生的成绩并帮助学生总结与提高。

总之,将分层教学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解决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差异性,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张扬个性,鼓励其不断创新,从而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微,高超.分层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探索和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3,(07).

[2]陈明生.实施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中职地理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2,(17) .

上一篇: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地理中学知识点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