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8 19:34:29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范文第1篇

摘要: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深化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实施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工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建设“三个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形成温州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业教育;三个合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依存共生,她的生命力根植于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首先必须突出“区域性”特点,在“服务性和实用性”上做文章。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都要紧贴区域、行业的特色,根据所在城市的功能定位及产业特点来设置、调整专业和教学内容,根据区域人才规格需求和技术发展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把教学完全融入到当地市场与企业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联,才能整合地方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同时,也只有立足区域经济,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高技能人才,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一、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理念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最早创立的高职院校之一,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高职院校,学院一直坚持依托温州民营经济、服务区域民营企业的办学定位,坚持“与温州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办学理念,在教育中融入温州人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强化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形成了具有温州特色的高职教育理念,并提出了“三个示范”的建设目标:发挥温州民营经济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使学院与民营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成为全国示范;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使学院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成为全国示范;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使学院“三个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三个示范”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温州特色:首先,温州高职教育体现了与温州民营经济的深度融合。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模式”更是享誉海内外。温州拥有发达的轻工业、繁荣的房地产业、活跃的市场经济,建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和中国泵阀之乡等31个“国字号”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全市现有个体民营企业30多万户,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8%以上,民营经济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以上。因此,要在温州办高职教育,必须依托民营经济这个大背景;要在温州办好高职教育,必须解决好职业教育如何和民营经济相结合的现实难题。其次,温州高职教育体现了温州的人文精神。温州之所以能创造民营经济的辉煌,其中最深层的原因在于温州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重商观念、务实精神、开放意识构成的文化基因,以及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的群体性特质。把温州人的精神和区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这是高职教育办出温州特色的重要内容。第三,温州高职教育体现了温州人的创新意识。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突出生产性实训。如何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在生产性实训方面寻求突破,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二、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实践(一)创新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校企合作模式学院以民营经济为依托,借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主动服务区域民营企业,通过筑巢引凤、共同经营、优势互补等方式,与行业协会和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实现了以“六共”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使学院成为区域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民营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基地和民营企业高新技术吸收转化基地。在实现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过程中,学院首先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区域产业的特点,学院确立了建立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落实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以民营企业岗位(群)为基础的自选式订单培养、“边做边学、学做合一”和“以产带学、以研促学”等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实现校企共育人才;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根据企业需要,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企业真实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工作过程或职业活动导向式、项目式等新型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推进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优质教材。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合作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将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融入教材中;对于项目化课程尽可能采用企业真实项目或产品,将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融入课程项目教学中,并与企业合作编写项目化特色教材和实训教材。

在创新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学院先后成立了20多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200多位社会各行业专家参与委员会工作,其中70%以上是来自企业一线的代表,确保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上充分体现企业的需要,开设的专业或方向都是市场上最急需,最具温州地方支柱产业特色的专业。学院与300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开设正泰班、德力西班、奥康班等20多个订单班,与行业协会联办了“温州服装学院”、“温州轻工学院”等3个二级学院;推行“工学交替”模式,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约的“预就业”模式、境外合作教育模式等,形成多样化、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格局;启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专业核心课程46门;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从企业引进一批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实训指导师队伍,并将校企合作延伸到校外,与奥康、德力西等企业建立了300多个运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保证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达100%;学院还成立温州家具研发中心、温州模具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重点面向区域支柱产业,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员工培训,开展横向课题立项研究,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促进学院自身发展,实现校企互惠双赢。(二)完善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教育引入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去,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毕业生做到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1.加强创业系统知识教育。学院聘请一支富有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建立“师导生创”的教育模式;根据温州区域经济和地域文化特点,结合高职学生专业技能优势,编写和选用一批创业指导教材,开展温州人创业观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实务教育。2.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学院通过开设创业文化课程,举办温商创业论坛、创业知识讲座、校友交流会,开通“创业教育”网络课堂和创业文化网,开展以“厚德长技”校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文化,传承与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和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文化精髓,使学生懂创业、能创业。3.完善学生创业实践机制。学院加强校内学生创新工作室建设,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扩建大学生创业园,设立大学生创业发展基金。同时,成立大学生创业监督机构,建立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后续支持机制。目前,学院已经启动2门创业教育教材和网络教育课件编制工作,初步建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依托“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学生创新工作室,举办创业计划书设计、沙盘演练、模拟公司组建等特定情景模拟和角色模拟实践;落实专业支撑强、产业前景好、拥有优秀创业团队的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创业园进行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园已经孵化30多家学生创业实体,学生参与省市创业大赛多次荣获一等奖。(三)深化“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三个合一”,是指实训基地要体现工学结合,体现生产性,在构成上应由“课堂与实训点合一”的学做合一基地、“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基地,以及“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教研合一基地。通过“学做合一”有效落实基本技能的实验和实训;通过“校企合一”有效落实校内生产性顶岗实训,使学生掌握综合操作技能,具备校外顶岗实习能力;教研合一基地,则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职场中实际问题的应变力。围绕工学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三个合一”的要求,学院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注重深化内涵建设: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仪器设备,努力实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三化”,即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按照“优势互补、产权明晰”的原则,积极探索以学院为主导、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学院积极探索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与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在实训基地的功能上,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四位于一体,实现基地功能多样化。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将进一步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积极推进“两项改革”:一是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以职业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同时开拓校外运行有序的顶岗实习基地,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4]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A)

高职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任职教育;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25-01

一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结合重庆市的市情,高职教育也是一支生力军。2012年,5月15日,在重庆市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张德江特别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一项重大战略,务必站在重庆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牢固树立抓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的思想,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重庆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他还强调,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彻底消除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想障碍,打破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想桎梏,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高职教育也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特点,自觉遵守高职教育规律,确立适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对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进而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高职教育的特点。

①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市场规律,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与企业需要相衔接,注重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协调,切实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②高职教育要以质量为生命,把掌握技能放在首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实训基地,大力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技能人才。

③高职教育以职业综合素质为主线,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现场的“高级蓝领”,而不是“白领”。

④高职教育面向民众,解决民生,是一种就业教育,而不是学科、学术型教育。

⑤高职教育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之路,而不能关门办学,“自拉自唱”,远离现场。

⑥高职教育要适应岗位、职业需要,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技能性,而不能成为本科教学的“压缩饼干”。

⑦高职教育要突出能力本位,强调“通用能力”,以此来构建课程体系、理论实践教学体系。

2.任职教育

(1)任职教育的内涵。

任职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根据《辞海》中的释义,任职教育的“任”指任用,“职”指职位。任职教育即指任用个人在从事某个职位前、中、后阶段,为使其适应相应岗位工作需要而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教育。任职教育在军队院校用得较多,一般认为,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是指针对军队军官、文职干部、士官在完成中学(一般指高中)后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职务以及更好地履行职责而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2)任职教育的特点。

①明确的目的性。

任职教育必须承担为社会提供“能用”人才的重任,其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坚持学用一致,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使教育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任职岗位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这也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必须坚持市场实际需求和岗位需要为导向,严格按照需要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构建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任职能力。

②鲜明的针对性。

与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任职教育的培养内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突出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这要求任职教育必须立足办学定位,使培养内容与培养目标相适应。针对学员岗位需求和公司发展需要,充实学生任职所需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使教育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③明显的层次性。

任职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军队的军官、文职干部和士官等。就士官生来说,士官生不同于本科生,其要突出一技之长,解决第一任职需要问题,教育教学要突出实用性。另外,由于军事变革对军人要求的不断提高,任职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任职岗位也就需要定期转换,任职教育不可能一次完成。就目前而言,军事院校的任职教育区分为初、中、高三级,针对不同的岗位又分为参谋业务、主官集训、军兵种合成集训等多种形式,走上不同的岗位就要接受相应的任职培训。

(3)高职教育和任职教育的融合。

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坚持学用一致,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搞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中强调的,也是任职教育的重要理念。但是任职教育与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得更加紧密,突出学用一致,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一精髓可以融入到高职教育中来。

通过调查学校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即将毕业的学生,发现仅完成了学校制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相关内容,对我们踏上社会面对新的工作岗位,进行实际操作还有一些差距。比如审计方向毕业的到岗位上做的是税收方面的工作,统计专业的出去到了会计出纳岗位等,或者有的同学对某些方法技能不熟悉了,对此,我们可以仿效任职教育。

①增设任职相关的选修课程。我们可以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主要是任职教育方面的,就类似于平常说的,岗前培训。

②面向大众。我们的任职教育培训课程不仅仅是针对我们的学生,而且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

③此外,任职教育中还讲到了层次性。是的,我们开设的相关任职教育课程也要考虑到层次问题,不光是基层。就像很多国外的职业学校一样,实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不仅学生可以到企业见习,企业里的工人可以公派或者自愿到学校去学习。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 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对教学工作的特殊要求[J].交通职业教育,2007,2

[3] 闵淑琴,对任职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第3期

[4] 罗群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3)

[5] 赵长明.浅谈继续教育与任职教育之异同[J].继续教育,2008,(6):28

高职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制约因素;解决措施

高职教育近几年来有了快速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与毕业生人数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质量未得到保障。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我国中高级技工严重短缺,高级技工缺口达数十万人。现有的高级技工仅占工人总数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高职教育的作用和影响远远低于普通高教,严重滞后于我国整体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与国外高职教育相距甚远。

一、制约高职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1.社会上对高职教育存在多方面偏见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是“学而优则仕”,到当代则变为学而优得到高人一等的工作,得到好身份,当干部,或成为企业的金领、白领,而不想当工人,当蓝领,上大学则上普通高校,上名牌、重点大学,最次也要上普通本科,而不上高职院校。社会公众有这种心理,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指出,这与我国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中国学生最不甘于平淡,不愿过普通的生活。在日本,甘于过平凡生活的观念相当普遍。日本的中学,经常把社区里的普通人请来给孩子讲课。学生们在吃饭之前,要向厨师鞠躬表示感谢和尊敬的感情。中国的学校显然缺乏类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却不注意脚下该怎么走。虽然课本里也写着劳动无贵贱,但普通人的生活永远是低调的,不被关注或赞扬的。学生们也早已习惯了把科学家、学者、官员等社会知名人士作为偶像[1]。他们内心中仍把工作分为三六九等,在他们心目中读高职院校将来当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很没面子,要上真正的大学。高职院校声称培养的是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学生普遍不愿到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不想成为这样的人才。因此,社会公众心目中鄙视高职教育。认为“高职教育”是“次等教育”、“末流教育”。

再有,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也极为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不是把高职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类型,而是视为一种办学层次,把高职教育定位低于普通高校的专科层次,即高等教育中的最低层次。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规定:“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招生时,高职生的录取低于普通专科一个批次,最末一批录取,录取的生源较差。说明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些领导心目中,高职教育的地位也是很低的。社会公众歧视高职教育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在高职生毕业就业时,不发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所持的证件与就业规定也与普通专科毕业生有别。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生也有歧视心理,面对众多求职的毕业生,首选高学历者,把高职生视为差生,即使录用,待遇也低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些做法,层层强化了社会公众轻视鄙薄高职教育的意识和心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给中职学校解困,把不够设置条件的中等职校升格为高等职校,更降低了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的信任度。很多人认为高职教育不正规,层次低。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很多到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是不情愿的,感到很无奈,感到低人一等,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不高。毕业时难以就业。造成高职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一些优秀的学生怎么能来读高职院校。上述问题不解决,再怎么说高职教育重要,也无济于事。目前社会中是人人说高职教育重要,但就是很少有人愿意接受这种教育。

2.法律保障不足

世界发达国家都通过完备的法律来推动高职教育,使高职教育达到相当的水平。我国高职教育方面的立法存在相当的不足。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立法不完备。我国目前还没有颁布专门的《高等职业教育法》,现有的《高等教育法》69个条文中只有一处提到“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法》主要是规范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规范不足[2]7。其二,法律刚性规范不够。如《职业教育法》中第二十七条“职业学校举办者应当按照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在拨款方面说“应当”怎样,这好像是某团体倡议书的号召语言,法律用语应当是“必须”,“应当”之语,弹性很大,没有规范力量。拨款单位可以拨,也可以找借口不拨或少拨。国家还有一些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多半是以“决定”、“意见”、“通知”、“办法”等形式而不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效力层次太低,而且往往只有规范内容而没有规定法律责任,致其变成了口号式、宣言式文件[2]6。所有法律法规中对办高等职业教育最关键的经费投入问题没有专门规定。高职教育经费问题没有法律保障。其三,已有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很好实施。如《职业教育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确立了劳动准入制度,由于各有关部门未能拿出完善的配套措施,这一制度没有很好实施。职业教育的一些规章、政策出台后,没有相关的责任条款,对不履行法律条款者没有制裁措施,对没有遵守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者无法处理,违法的结果往往是不了了之。这些法律法规形同虚设。上述情况也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办学条件达不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高职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培养动手能力,需要高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需要相当数量的实训设备,特别是最先进的设施。设备更新速度要快,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最先进的技术。资金投入的量要大,购一台数控机床需几十万元,一套汽车检测维修设备要几百万元,上千万元。办高职教育要比普通高教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靠学校的自身之力无力购买。高职院校大都创办时间不长,办学基础薄弱,教学设备短缺,图书资料不足。这些学校大都办在各地、市、州,由地方政府所办,国家对高职院校不投资,省政府对高职院校也不投资,除少数经济发达的市(如深圳)对所办的高职院校给予充足的投资外,很多地、市、州政府对所办的高职教育投资极少。一些地、市、州政府教育投资偏重普通教育,对所办的重点高中的投资多于对高职的投资,在这些领导心目中,本地多一些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自己脸上有光彩,职业教育办得怎样,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政绩不明显,不予重视。一些高职院校在“贫血”的状态下运行,缺乏投入、缺乏实训设备,还只能在黑板上开机器,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一句空话。

4.教学改革不到位,影响学生的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的技术类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知识技能型人才,除具备一定的岗位操作技能外,还需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具备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管理能力、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3]2。这种培养目标对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工作要更有创造性。每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是跨专业的,教学者要精心设计,把各专业的知识进行综合、融合,实现最佳组合。使学生能适应岗位要求。高职教育的教学原则是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1,但相当一些学校教学仍因循守旧,理论教学搞本科的压缩饼干式,对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把握不准,每个岗位的哪些理论知识是必需的,学了哪些为“够用”,还不十分清楚。课程改革仍停留在砍课时、减内容、降低程度上。这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怎样实现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也不十分明确。没有考虑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实践中掌握理论。使理论与实践成为两张皮。实训实习由于条件所限流于走过场。一些学生文化基础差,学校理论教学时间少,内容又随意剪裁,所掌握的“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就大大打了折扣,由于实习实训的条件所限,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这样就造成了高职生理论知识不如普通专科生,动手能力不如技校生,理论知识不足,又缺乏一技之长,处境尴尬,不被社会认同。

二、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问题的对策

1.强化高职教育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经过多年的宣传,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世人有所了解,但不是很深刻,现在应换一个角度让全社会了解高职教育滞后的后果是什么。这样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有更清醒的认识,更深刻的认识。杨振宁先生说:“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如卫星和火箭技术。中国最失败的地方,是没有学会怎么把科技变成为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办法。”[4]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未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缺60万之多,一些企业中没有一流的技师,操作不了一流的设备,生产不了一流的产品,而生产出一些次品。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我国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品每年造成的损失近2000亿元人民币[5]。这一后果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经济建设联系最密切的教育。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发展职业教育使经济飞速发展,德国政府曾公开宣称职业教育是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高职教育办得好坏可以促进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如不发展高职教育就不能迅速改变我们国家经济的落后状态。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滞后的严重性。

2.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首先要消除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首先要消除对高职教育的偏见。特别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首先消除对高职教育的歧视。不能一边大讲特讲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一边又出台歧视高职教育的政策。而现在的情况恰恰如此。这就形成一个自相矛盾的怪圈。高职教育怎能发展,怎能提高质量。目前要改变高考录取时高职最后一个批次录取的状况。高职教育既然是一种教育类型,就应该像世界发达国家那样,高职教育既有专科层次,又有本科层次,也有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办本科一是适应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需要;二是给优秀的专科生深造的机会。前不久教育部将高职都改为两年制的构想和七部委联合下发的2010年前高职院校停止升本的决定,引起高职院校的强烈反应。实际上还是把高职教育定位为低等高教,低于普通高教。目前应该允许办学时间长、条件好、效果好的高职院校升本,或几所高职院校组合升本。歧视高职教育政策的消除才能有助于消除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的歧视,改善高职教育的发展环境,保证高职教育的发展。

3.完善高职教育的法律法规

我国虽已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仅靠这一部法律还不能给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应有的保障。要加快职业教育立法的步伐,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应建立专门的《高等职业教育法》,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的同等地位,强化职业教育经费立法,保证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6]。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与法律相关的实施细则,如就业准入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中一定要规定违法责任,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强化法律的执行,避免法律法规的口号化、空泛化。根据新的形势不断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加快出台和实施与现实形势相适应的新法规、新制度。

4.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在高职教育被社会轻视的环境下,高职教育处于高教中的弱势地位,高职院校如单凭自己之力求得大的发展,求得办学质量的提升是相当困难的,需政府多方扶持,教育行政部门更有力的领导。

首先是资金扶持,加大投入。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难点,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拨款高于普通教育,鉴于我国的国情,起码要同等待遇。各级政府应从发展高职教育来强国富民、以技术兴国的战略高度出发,来加大资金投入,从资金投入方面显示职业教育的重要,对高职院校的投资应该是,国家投一部分,省里投一部分,地方政府投一部分,应达到普通本科高校的拨款数额,促进学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办学特色。

其次,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好高职院校与相关单位协调交流与合作工作。主要是与企业的协调,科研机构、普通高校的协调。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就需要与企业密切合作,需要企业参与。学校需要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但很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不积极。校企合作停留在学校一厢情愿的状态。从两者关系看,是学校有求于企业,企业较少有求于学校。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大的项目研究去找研究型大学,企业录用人时是供大于求,无求于高职院校。还担心接受高职生实习实训会影响生产,商业秘密泄漏,这样需地方政府出面,促进校企合作,利用地方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等,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地方政府还可帮助高职院校协调本地科研机构、及本科院校的关系,这些单位有较多较好的实验设备、教学设备,在他们设备空闲时可安排高职生实训实习,实现资源共享。

再次,政府扶持高职教育还可以做到政策倾斜,对高职教育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像韩国教育政策规定,职业高中的学生比普通高中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奖学金和其他补助,免收10%~15%的学费;当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参加高考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职业高中的学生[7]。我们如做到职业教育投入高于普通教育,适当降低高职生的学费,高职教师的收入高于普通高校的教师。这样为平民百姓接受职业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更多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读高职,吸引高质量的师资来高职任教,改变高职教育在人们心目中“次等教育”的形象。

5.高职院校要讲诚信,切实培养出高技能人才

高职教育要发展,要提升教育质量,高职院校自身要苦练内功。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要有就业能力,即有从业某领域的专业技能。学生家长花上万元的学费就是希望学生有一技之长。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在招生简章上承诺,要让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某项专业技能,成为高技能人才。有些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让学生拿到技能证书,但实际上一些学生并未掌握学校所承诺的该项技能。2006年《文摘报》载一则消息,某汽车维修公司招聘人才,一些高职生来应聘,这些高职生还拿来高级维修工的证书,公司让应聘人员在一辆外国进口的小轿车上操作,但竟无人能拧下汽车上的螺丝钉,高职生中这种名实不符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也是高职教育中的软肋,是社会上对高职教育认可度低的重要原因。高职院校要千方百计抓好实践教学的质量,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请企业的技术状元到校演讲,做技术表演,在校园开展技术大赛,多方培养学生的能力。高职院校一定要讲诚信,守承诺,一定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达到标准。如学生到了毕业时技能仍未达标,要无偿再培养,到达标为止。学生能力培养还要做到有较强的转岗能力,持续发展的能力,技能成长的引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3]3。以此来改变高职教育在社会公众中的不良形象,获得认同。

6.加强应用性的科研工作,提高实践课教师的技术水平

这两项工作是高职院校应必须做好的。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认为我们不是研究型大学,不用搞科研,或教学任务重无法搞科研,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高职院校不能像研究型大学那样搞基础理论研究,但必须搞应用性技术研究,向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方能显现学校的价值,实现校企互惠,密切校企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仍存在程度不同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一种通病,高质量的实践课不多。上好实践课首先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实践课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在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应该成为当地的高级技术中心。如教师没技术学生怎能学到技术。教师如只有中级工水平,那学生只能达到初级工水平了。实践课教师有高水平的技术,学校真正成为令人瞩目的高级技术中心,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社会公众对高职教育就会刮目相看,高职教育才能真正从“次等教育”的地位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目标定在天上[N].报刊文摘,2007-01-12(2).

[2]孔凡彬.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缺失与完善[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3]李小鲁.论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着力点[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杨振宁.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J].读报参考,2000(22):5.

[5]“中国制造”面临挑战[N].文汇报,2002-08-17(5).

[6]黄日强,黄勇明.英国职业教育的立法及特色[J].青海师专学报,2003(5):98.

高职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强化 优势 措施 可持续发展

怎样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笔者认为,强化高职教育的优势是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教育的优势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这一定位非常准确,既适应了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也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探索出一条发展的路子,顺应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又满足了学生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高职教育抓住这个发展方向,就有了立足和发展的基础。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遵循知识和理论自身的逻辑,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关注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而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它以用人单位对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致力于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其偏重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中更强调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二)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行业联系密切

高职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封闭教学的办学模式,各地高职院校普遍是根据所在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和需要创建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教学内容等也是按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而调整,实用性体现得非常明显。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度,让学生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有些院校还为企业量体裁衣,定制特殊岗位的人才,这种做法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新模式,开拓与创新空间广阔,深受一线和基层的欢迎,大大增强了高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自身的生命力。

(三)高职毕业生容易就业

一些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往往是因为他们好高骛远,对自己就业的期望值估计过高,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基层或生产一线工作。而高职毕业生知道自己的就业方向,到用工缺口比较大的基层或生产一线去工作,容易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不太挑剔,踏踏实实地工作,对薪水的期望值也更贴近实际,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只要稍加培训就能立刻上岗,再加上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高过技校生,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又胜过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正是企业急需的人才。

二、强化高职教育优势的措施

(一)强化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既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它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就要做到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作为主线,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需要进行取舍,不必拘泥原有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准确、实用,目的是使学生学懂会用。实践课教学既要保证课时量,又要保证质量,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训练出专业技能。对学生的考评要全面,要突出高职特色,重点考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水平和所学专业的操作技能,考试方式要灵活多样,日常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考试,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证书,大专学历证加专业技能证两证结合,才能体现出高技能型人才的特色和优势。

(二)强化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行业的密切联系

高职院校要与当地的特色企业、优势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了解企业对人才、技术的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应该建立在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当地就业结构相适应。高职院校要提高服务意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关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只有能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才有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第一,要做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所具有的能力发挥出来,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第二,与企业签订协议,通过为企业定向培养的“订单试教学”的方式,使这部分学生解决了毕业去向的问题。

第三,学校要为学生搭起与未来工作联系的平台,尽量安排学生到校外的工作单位实训、实习,使企业与学生沟通和联系的渠道畅通,方便学生找到工作。

第四,专业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哪个行业、企业需要高职培养的毕业生,学校就应该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使专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适应。

高职教育只有扬长避短,强化高职教育的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独树一帜,为社会培养出适应岗位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才能赢得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的承认、欢迎和支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 职业技术教育,2008(9).

[2]杨健.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高职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就业;高职教育;改革

2014年《南方周末》曾用一整版的篇幅报道一篇采访,大标题就是“中国高校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就业造假”。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但高校考核指标中包含了就业率指标,毕业生没有就业怎么办,考核不达标,很多高校就要想办法达到高就业率。有的地方包括二本本科都有,没有就业就没有毕业证书。所以一味地追求就业率,使得就业率的范围无限扩大,出国也算就业,升学也算就业,自己开的证明叫自给自足也叫就业,爹妈在家养起来开个证明也叫就业,反正就业率就是98%。那么,就业是否就真的这么难呢?举一个例子:一家房地产公司要去库存,拿100万资金找学校推销30套房产。100万拿来了,学校却不敢接,中专、专科、本科都不敢接,说这个事情麻烦了,这个营销它是要算账的,是要建平台的,是要投入产出的,不是说做做玩玩的。最后没办法,请行业协会的专家出马,结果10天不到的时间,就弄了几十个帖子,4个人帮忙做一做,6套房子卖掉了,1000万资金回笼。这个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就业岗位有,但是具备就业能力的毕业生没有。我们的职业教育,一方面当然要肯定这么多年的进步,解决了大多数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的问题。但是,同时也暴露了我们职业教育体制的问题。严格说来,我们还不能叫职业教育,还只是个学历教育、院校式教育,不然,上述案例中房地产这个项目怎么没有院校可以接的了呢?连学校都没办法接,更别提学校培养出来的一大批毕业生了。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从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开始

从个体来看,高职教育主要解决了大多数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的问题。进不了本科学习的,就来了我们高职院校。那这些学生的特点是什么?智商不低的情商不够,人是聪明的就是基础不大好,那怎么办呢?所以高职教育是解决适性学习和适性发展的,全世界都如此。以会计专业招生情况来说,我们学校会计专业每年都招三四百个学生。这里面有真正想读会计的,也有不想读会计的。那他们将来应该如何发展呢?再举个例子,世界上顶尖的最大最好的传媒集团WPP,他的学生招来以后,执行院长就用两个月的时间,利用中午吃饭的时间,与每个学生谈心。通过这次谈心,了解学生的性格。性格内向的安排进平面设计专业,性格活泼的安排至传媒公关专业。专业不同,将来的就业岗位就不同,两年以后还可以调整。因此,高职教育带给学生的应该是适性学习。要想适性学习,就必须先了解他的个性。教育部提出的个性化培养以及个性化学习,以及一些一流高校提出的对全体学生实行学分制,都是基于以上案例。可是,我们现在的课程体系太刚性,课程设置的成才路径太单一。学生一旦确定了专业,进来以后就没得选,那怎么叫适性学习适性发展呢?包括会计专业亦是如此。对于我们的毕业生,毕业时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但是,我们的毕业生就只有这一个出口吗?拿不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怎么办?最后,我们会计专业设置了四条路径:最简单的叫外包会计,高一点的就去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里面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适应小微企业的,相对简单一点。另外一种是能力强一点的适合大中型企业的。再强一点的,还可以去拿英国的CIMA证书。至于哪一种证书更适合学生,交由学生选择。想要什么样的职业生涯什么样的规格,学生自己努力。因此,怎么样帮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人生、出彩的机会,得从了解学生开始。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需要一套契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以会计专业为例,中国的会计行业需求真的很大。但是,我们高职教育开设的会计专业课程和国外又有些许区别。英国美国认为会计不是基础岗位,是管理岗位,出纳才是基础岗位。所以他们的会计课程和我们开设的不一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个部分是税法,并且为了迎合中国的税法,专门开设了一个模块叫中国税法;第二个部分是会计的一般知识能力;第三个部分叫初级证书的六大能力、高级证书的十大能力。而且,这六大能力、十大能力不是说开设六门课程、十门课程,它包含在前面的课程里面。那么怎么考核这些能力呢?给出200个案例,学生能考出60%,也就是能答对120个案例,就能获取分数。因此,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更接近于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像我们更多的是应试教育。开设若干门课程,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这些课程,拿到从业资格考试就可以毕业。但到底掌握了哪些能力,能为将来就业提供怎样的素养,却无法考核。契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到底怎么来设置呢?首先,要有课程标准。各级教学评估时候要看的不是教学大纲,而是课程标准。所谓教学大纲,是指教学体系,分章节、重难点、课时、考题等等。课程标准是指职业标准,告诉学生你所学的这门课程内容和你将来从事的职业标准是对接的。这对我们老师也提出了难题,我们的老师就是拿教材上课,没有做过什么职业标准,但是没有职业标准就没有课程内容。不仅如此,职业标准还应包括教学设计。职业标准定完了,不管是按照国际标准、国内标准还是企业标准,大家觉得好,还要通过教学设计来完成。其次,就是教学设计,他是通过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来引领完成。再次,任务完成后,我们需要考核。考核的形式有很多,也是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中最难的。拿台湾的高职教育来说,八个行业四千三百多门课程。因为,这八个行业需要四千多项能力,每个能力都对应一门课程。我们来看其中一个专业———汽车营销。这个专业的第一门课程就是接车,16课时,两个考核点:第一个,请你用五分钟时间讲清楚接车的三个原则;第二个,用三十分钟时间完成接车的接待。怎么接待?有各种工作流程。这个工作流程也就是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完全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为什么呢?因为接待是公司的第一块品牌,客户进来第一个就是和接待人员打交道,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做法,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会打折扣,甚至影响接下来的生意往来。因此,这门课程设置了接待时的各类考核要点:客人进来了,用什么语言去打招呼;鞠躬怎么鞠法;握手怎么握法;递名片怎么递;经理在的时候怎么接待,不在的时候又怎么接待,甚至于倒水怎么倒,一直到最后送走客户用什么语言等等。所有这些要点,在这一门课程里,都有提到。我们培养的是能够适应职业需求的毕业生,培养的是职业能力。因此,我们需要设置一套契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

课程体系设置好了,就涉及这些课程由哪些老师来上的问题了。任课老师是要有资质的。譬如说,核心课程任课教师,本科以上,研究生以上,一般要有两年实践经验。不是专业老师的话,有三年以上教学经历,并取得与专业相关的各类资质证书。一个学校最主要的就是抓老师、抓课程。而现在,中国是没有专门培养高职老师的学校的,也许有一所,但是也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变成了学科性的东西。如果教课程的老师本身没有资格证,那怎么行呢。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生要考高级工的证书,否则没有办法教专业课;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没做过项目的老师,不能上两年级的专业课,手里没有项目的老师不能带三年级的专业课。根据这样的要求,再来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学校是一定要依靠老师来办学的。老师最主要的就是专业带头人,另外就是我们核心课程的骨干老师,学校如果这两条都不具备,何谈课程体系设置。所以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在高职教育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校企合作不再停留于“一张协议”

校企合作是个大课题,国务院强调要发挥企业作为办学主体的作用,这是从格式上讲。但是,企业主体到底体现在哪一点还有很大争议,有人说企业主体就是企业投资,其实不尽然。国家教育改革试点曾经有个课题叫“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办学体制机制的研究”,研究经费1000万。1000万研究一个项目,完全没有前人的经验科学,我们就学体制管理。承担项目的学校(以下简称C校)和世界最大的传媒企业WPP合作,院长、执行院长都由WPP选派,计划由他们做,每周留给C校半天,用来上思政课、体育课,其他全部都是WPP安排。教学计划也按照WPP的计划。执行院长问C校符不符合要求,C校说你们符合我的要求干什么,是培养你们需要的人啊!当时还没有供给侧的概念。到后来,这个学院办的是风声水起。14年,两个学生就拿到了英国的黄铅笔奖,那是世界的奥斯卡,中国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拿到过。当年,这个高职本专业的生源50%是以本科的成绩进来的。而他的毕业生有80%是去往国外公司的,有10%的学生,可以放到WPP在全世界的36个子公司中去。校企合作就是这样一种合作法,企业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人,说到底,真正判定这个专业的水平、真正判定这个学校的水平要用人单位说了算,用人单位说好,才是真的好。所以,作为真正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逻辑起点就是企业的需求,同时,我们还要跟踪,跟踪就业率、对口率,一年以后稳定率、三年以后升迁率等等一系列数据,这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

五、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狭义一点,要生存先要就业。假设学校将毕业生比作完工产品,当然是希望将产品推销出去,但是,企业不需要,说你的这个产品不符合我的要求。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提的国家供给侧结构调整。过去我们只管招生,至于招来的学生是否适合行业发展需要,毕业后到底对应哪些行业企业,我们统统不知道,因为我们也不做市场调查。反正这个专业很好,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很好。现在,我们的高职教育要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所以要做市场调研,要写人才报告,真正做到三个对接、两个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陈静.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分析[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

[3]童均.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J].现代企业教育,2013.

[4]孙健,王雅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

[5]丁春琴,郑亚娣.浅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J].高校招生(理论研究),2010.

[6]熊平,吴菊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

[7]陈凤英.双师型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

高职教育范文第6篇

历史地看,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相连,是在近代工业社会产生和形成之后的事情。在工业社会,由于生产过程对科学、知识、技能的运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彰显,保障劳动者的文化教育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二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各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的状况更加明显,教育的经济功能已经上升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就上述几种理念言,严格地说,“知识本位”并不能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因为把知识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的知识本位教育理念,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的,这种知识在发展过程中,又被进一步窄化地理解为就是学校的各门功课,就是固定在教材及教学辅助材料上的那些确定的知识,因而演变成为一种只关注教科书知识学习的教育。按照这样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过程似乎就是通过背诵、强化练习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因而在教学方式上,必然盛行强制性灌输。这种教育未突出职业教育“职”的特性,因而很难说是高职教育必须遵循的理念。高职教育是在“职”的特性得到突出之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此我们可以说,“能力本位”理念是伴随着高职教育的产生而形成的。能力本位教育,是按照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一种教育模式。首先把每一个具体职业或岗位的全部工作,分解成相对独立的工作职责,然后再根据履行每项工作职责的需要,把每项工作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每项任务被看作是从事该项职业必备的专项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分析,确定该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开发教学大纲,组织教育活动。这种“能力本位”理念在过去几十年中,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主要的指导作用,现在仍是主导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理念。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科技、经济、文化垒球化带来职业和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劳动和职业急剧变换,世界上每过3个月就产生一个新的行业,以高技术含量为主的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传统职业岗位的不存在,所培养的人就只能失业了。

而且从教育的目的和目标看,它培养不出发展健全的人。它从分工理论出发构建课程体系,把每一种工艺分解成各种精细的程序,再将每种工序分给每个工人,作为其终身的职业,其结果是使学生将来作为工人,终身束缚于一定的局部操作和一定的工序之上,这样会造成人的日益畸形化、片面化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指出的问题。仅仅与具体生产、具体技术、具体工艺相联系的高职教育,是一种狭隘的职业教育,不能很好地反映其作为高等教育的本质。当人们被迫回到教育的起点上重新思考高职教育何所为的问题时,为了克服“能力本位”的缺陷和弊端,就形成了“人格本位”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很难成为职业教育的理念,因为它有“矫枉过正”之嫌,舍弃能力培养,或不把能力培养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就不成其为职业教育了。高职教育应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素质教育正是由这种观念所引发出来的较为科学合理的观念,是一种通过对能力本位的辩证否定和扬弃所形成的符合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理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形成如下认识:第一,“知识本位”是在职业教育形成和发展之初,尚未从普通高等教育中分化出来时,所形成的一种教育观念,或可称之为“前职业教育理念”;第二,“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概括了三种不同的职业教育出发点,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能力、人格只是人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素质标示的是作为整体的人内在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所达到的质量水平;第三,尽管“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现在仍是主导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教育理念,但是,它把人只作为经济发展的工具来培养,一切都围绕为未来的生产作准备,培养、强化人的生产能力的同时却消蚀着人的主动性、创造性、道德及审美属性,使人的发展畸形化。“能力本位”教育因忽略了人的精神需要,导致人的精神文化素质跌落,道德水准下降,越来越暴露出其缺陷;第四,“人格本位”教育理念虽也含有对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价值限定,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一直以人的道德水准和道德理想境界作为人之为人的重要规定,人格在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个人的道德品质,而以提升道德品质为目标的理念是很难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主流理念存在的。

高职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才质量标准;完全学分制;高职特征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招生规模、录取分数、就业市场等指标呈现逐年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有了很大转变。然而,从2010年开始,高职院校的招生再次遇到了困难,且呈逐年恶化的趋势。以生源大省河北省为例,很多高职院校即使降到200分也没有生源选择。有人将这种状况归结为生源减少,但仅从数量看,生源总量还是比招生计划多,也就是说,不是没人,而是没人上。

在高职教育再次面临生存问题时,需要重新思考高职教育。

为什么在高职蓬勃发展的时期再次被考生轻视?

未来的高等职业学校应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如何将高职标志特征印制在毕业生身上?等等。

一、我们忽略了什么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和成就,《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给了很好的阐述和展望。高职教育从“失败者的收容所”到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得到社会公认,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然而,正在此时,高职再次被考生抛弃,说明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忽略了什么。

反思高职发展过程,开始时,很多人都不知道高职和技校的区别,社会认可度很低,学院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招生和提高知名度上。随着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人们开始看好高职教育,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高职院校数量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再次面临生存危机说明,我们忽略了很多不应忽略的事情。笔者认为其中既重要又关键的一件事情――精准细化的专业人才质量标准。

正因为没有专业人才质量标准,才降低了高职院校间的竞争性,造成高职教育整体质量良莠不齐,高职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度技术含量低,客观上降低了社会认可度。

二、人才质量标准对高职院校的意义

先看看高职院校现在的处境,随着生源学业水平的降低和生源的多元化,高职院校陷入了一个尴尬的负向循环:

<D:\123456\速读・下旬201511\速读排版11下打包10.11\Image\QQ截图20151008101231.png>

能将这个负向循环变成正向循环的唯一一个点是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提高对工业界的适需度。

提高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一个科学、细化的学习目标不但是教学的终点,也是学习的起点。

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形象是由全体高职毕业生共同创建的。没有高职整体质量的提高就无法体现这一类型的特征。精准细化的人才质量标准可以为众多高职院校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目标和支持。

先不论有标准后是否能达到,标准起码为专业人才培养标明了标杆,明确了方向。细化的目标也为人才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强化了竞争性,经过一定时期的优胜劣汰,必然会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和毕业生,形成具有高职特征的职业群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类型教育。

三、对人才质量标准的认识

1.按类或专业制定专业人才质量标准

不同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岗位有较大的差异,相应对人员的要求差异很大。如连续生产线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更多是规范和程序化;而室内设计类专业更需要人员的创意;营销类需要很好的沟通能力等等。显然用一套标准无法满足不同职业对人才的要求。

相同的专业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是职业发展的基础。同类职业岗位对专业人士职业素养的要求有相似性。基于专业的人才质量标准更具针对性。

2.谁来制定人才质量标准

人才质量标准的准度和高度影响着高职毕业生的未来,起草人员的结构和业务水平决定了人才质量标准的准度和高度。因此,构建起草人才质量标准组织机构尤为关键,应包含下列人士:

工业界代表:工业界是毕业生的主要雇主。需要熟悉相应岗位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需求的人士;

学生代表:学生既是教育的客户,也是教育的投资者。由校友、在校生和高中阶段的人士组成。

教师代表:教师是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开发者和提供者。需要具有职业教育设计、能力开发、课程方案、教学设计等教学各方面经验和相当水平的人士组成。

社会代表:由政府代表、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及其他人士代表组成。

起草人员的水平要得到行业普遍认可。

考虑到区域的广泛性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根据专业发展的现状可全国统一制定,也可由各省国家示范院校牵头分省或分区域制定。

3.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质量标准

就像人才需求有不同层次一样,人才培养同样需要不同层次。分层次培养也符合高职生源越来越多元化的实际。如果与需求层次良好衔接,可谓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以完全学分制实现人才培养

有了人才质量标准,怎样才能保证学生学到这些知识和能力成为关键。

研究表明,学生参与操作和选择的教学更能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制定完多层次的人才质量标准,规划到达目标的路径(应不止一种)后,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和选择度。适合这个方法的培养模式是完全学分制。

四、结束语

事实证明,在现有培养模式下,高职毕业生已不能满足工业界的需求。考生也不满意高职教育为其带来的价值。“脱胎”于传统教育的高职教育唯有深刻变革,甚至一场革命才有可能“换骨”,才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3]顾佩华 沈民奋 卢晓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4]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

高职教育范文第8篇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就能上岗是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期待。因此,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薪资状况就成为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最直观的“标尺”。在每年都有数十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处在失业状态的今天,媒体和民众对这把“标尺”的关注度日益凸显。

据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应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与平均薪资这两项指标,在过去3年中连续上升。以2011届高职毕业生为例,半年后就业率为89.6%,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接近;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2482元,实现连续两届较快增长,比2009届增长了近13%;同时,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就学期间在乐观态度、追求上进、关注社会、包容精神等现代文明道德养成方面有所提升。

用同一把“标尺”连续每年给孩子测量身高,方可勾勒出每个孩子的生长曲线。而这份报告所讨论的学生价值观(或称职业道德)则是人才培养质量指标的一个“增项”,这条将为今后做相关规划提供的新的“基准线”,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程度,更关系到中国未来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

本科院校扩招后日趋严重的“就业难”,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同期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外部环境,高职教育面临比本科更严峻的挑战;公共财政投入,高职院校生均预算内财政支出水平2009年仅占本科的65%;生源状况,应届高职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连续3年约占88%,以此推算,近3年高职教育为全国近850个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这种较大范围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对于中华民族的进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全国涉农高职院校达343所,占高职院校总数的27%,每年有二十多万高职毕业生在直接服务农村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2011年全国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其中一半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表明高职毕业生正在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2011年全国高职毕业生有68%在院校所在省就业,其中一半在院校所在市就业,这样的比例连续3届均高于本科毕业生,表明高职教育在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正为所在地各行业企业一线岗位提供着重要的技能人才支持。

高职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市场导向;可持续发展

一、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实用性、前瞻性。

1.专业建设要服从经济发展和市场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依据。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要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后的新情况,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建设新专业同时,对老专业注入新的活力。

2.专业建设要充分体现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特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其培养目标、培养过程方式的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以企业、事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对口的专业;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贯彻专业建设这一基本原则,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体现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基本特征。

3,专业建设要体现“质量特色”的办学思路

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应以市场为舞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将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素质人才培养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在专业建设中注重师资队伍“双师型”的培养、教材内容更新和实训条件的现代化,并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专业特色,不同专业有其不同职业特色、行业特色、教学特色。

二、以市场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日益接轨,高新技术的加速引进和应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是开放式的,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要立足于对人才市场现状的准确把握和未来的预测。

高职院校在改革课程体系过程中,不仅要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而且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高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变化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培养计划。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本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目的,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进程,更新教学内容。要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对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分解量化,深入到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去。要将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和职业技能的有关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及内容与相应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紧密结合,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我国加入WTO后,国标竞争、交流与合作迅速增加,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愈明显。高职教育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中,要把英语、

信息技术和德育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改造旧有的内容,融合适应国际化的课程内容,构建适应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通用人才。

三,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岗位培训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适应社会各行业对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需求。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在城乡劳动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2%,新成长的劳动力中,有30%在就业前没有经过任何就业培训。在现有的8000万青年工人中,实际水平达到高级工的只占1%,中级工只占10%,初级工和不具初级工的占8%以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达不到生产岗位的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有一定生产经验,但实际技术技能根本达不到他们的技术等级。对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应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大力发展以培养就业技能为主的职业培训。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是知识型、智能型、高新技术型人才。因此,所培养的人才必须由书本型、经验型向知识型、智能型、技术应用型转变。具体说,通过培训主要提高以下几方面素质:

1.具有获取知识、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具有技术扩散和应用的实践能力。技术进步的规律表明,技术扩散对于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远远大于技术革命,技术扩散的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而技术扩散要依赖于一大批掌握、推广、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培训学员使之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是现代职业培训的根本目的所在。

3.具有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

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网络

199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适时提出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高职院校应用好国家政策,争取各行业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在高职院校内建立完善相应机构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的质量监控和管理。

要建立相应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在高职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面向全体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大量在校的高职生获得各类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实现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学校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人员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五、以市场为导向输送社会需要的适用性人才

学校人才培养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社会输送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1.统一思想,提高对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择业。

高职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适应社会要求 深化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体,她的办学目标是培养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与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即为社会尤其是为高等职院所在地(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培养、输送大批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与提供科研技术支持。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融入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中,对接市场需求,才能增强竞争力,才可持续发展。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总体上是好的,为经济社会与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职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与行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1、高职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与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办学定位不够准确,未形成与社会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办学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的思想不牢,未形成培养适应区域或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定位。如: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还类同于本科院校研究性和工程性的专业教学计划,过多强调传统的学科性理论教育,忽视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培养。办学层次不满足于现有层次,想方设法提升办学层次,甚至将办学层次升格作为所追求的一个核心目标,出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或行业发展需求相脱节的状况.

1.2 办学模式与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结合不紧密,缺乏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核心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好地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但目前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多数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大多还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和强大的社会辐射力,办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很多专业脱离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轨道,学校、企业、行业间不能达成“默契”,同时,未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无法在短时期内为地方培养其急需的人才。

1.3 专业设置稳定,对市场的反应不够灵敏,与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加快城市工业化及城镇化的步伐。各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稳定,对市场的反应不够灵敏,社会急需的专业未能及时设置,造成高职教育与衡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

1.4 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等特征没有很好地体现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条件不够好,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开设专业技能性的实验和落实课程实训不够,不能保证理论与实践相匹配,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高职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难以适应岗位要求,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要求,职业教育的特征没有很好地体现。

2、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对接市场需求,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

2.1 高等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高等职业院校要紧紧围绕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一是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二是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注重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推行弹性学制、学分制,拓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渠道。四是完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把就业率作为衡量高职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衡阳的高职教育来说,衡阳高职教育为衡阳经济与行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还不尽合理,与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对人才需要尚有一定差距。衡阳5所高职院校专业分布共为37个,其中护理专业在校生人数占30%,是目前招收人数最多的专业,而农牧类的畜牧兽医、园林花卉、环境艺术三个专业,在校生总数不到1000人。在这37个专业中,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等专业是5所院校同时开设的,专业重复设置。而目前衡阳专业人才的实际情況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16.4%,中专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44.7%,需要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衡阳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工程技术类、金融、经管类、农林畜牧类等专业人才也相对缺乏。为此,衡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立足于衡阳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要求基础上,不断深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改革,努力办出特色。

2.2 高等职业院校要优化专业结构,对准企业需求,设置对口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针对企业需要,设置对口专业。对过时的、需求相对饱和以及非传统优势专业,要进行压缩调整,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满足企业需要能够就业的人才。就衡阳的高职院校来说,就是要针对衡阳高新技术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和企业需要,设置对口专业。衡阳市正在向加快城市工业化的方向迈进,第二产业迅速崛起。2007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307.7亿元,增长22.2%,比上年加快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4.33亿元,增长28.82%,比上年加快6.67个百分点。园区工业贡献突出。市级及以上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15亿元,增长44.95%,占全市规规模以上工业的29.93%。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05.54亿元,增长69.87%,比上年加快63.63个百分点。2006年完全改变了第一产业长期占主导地位格局,实现了从“一、三、二”向“三、二、一”的跨越。为此,衡阳高等职业教育亦调整了专业结构,重点加强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及财经类复合型高层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如:衡阳财工职院适应市场需求,设立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及自动化技术等专业,对接衡阳风顺车桥、中钢衡重、湘南电机厂、衡钢集团等大型企业。2009年,衡阳财工业职院开设应用化工专业,对接衡阳市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建韬化工等化工企业,满足衡阳应用化工人才的需要。

2.3 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联合,发展职业教育校企联盟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坚持走校企联合的道路,一方面,高职院校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做兼职教师,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委托高职院校帮助培训职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衡阳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面向衡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联合。如:湖南高铁职院打造的“1126”的校企合作平台就是典型事例。“1”个联盟。即在衡阳市科技局的领导下,学院牵头,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依托,联合在衡3所高校,衡阳化工研究所等10家企业,联合组建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衡阳市盐卤化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衡阳盐卤化工产业发展做贡献。“1”个集团。即牵头组建衡阳市职教集团,含十几个一流建筑企业,侧重建筑等方向,开展中高职学历提升教育,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技能鉴定、师资培训等。“2”个基地。即:一是政校企合作组建“高铁人才培养和技术合作基地”,实行理事会运行机制。有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等15家高铁规模企业加盟,已吸收企业投资价值1000多万元的设备,建立了校中企。近3年来,为企业年培训5万人天以上,开发铁路企业技术标准4个,校企合作研制铁路新产品10多种,获国家专利9项,参与了武广高铁等100多项铁路大型建设项目。二是建立衡阳市城市智能交通研究基地。与衡阳市交通局合作,创新衡阳市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模式。“6”是学院创办6个校中企,既是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基地,又是企业生产车间。又如:湖南环境生物职院2008年4月成立第一家全省职业教育集团,与80多家企业结盟,打造衡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科研开发与科研转产的校企合作新平台与新模式。作为以农林为特色的高职院校,该院组织了5位专家成立专家组对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原创性开发,形成每个岗位初、中、高三级对应职业标准,目前是湖南省唯一有鉴定高级技师资质的高职院校,同时承接全省的林业职业技能培训和林业职业资格鉴定。2008年5月在国家林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批准并委托下,全国林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班在该院成功举办,从而开启了湖南林业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的先河。全面布局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鉴定,填补了湖南省这一空白。

2.4 打造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学校、企业间达成“默契”,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衡阳技师学院与富士康集团合作组建“鸿准班”,三一集团在该院选拔组建定向培养的“三一班”,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在该院组建“2011年湘钢班”,定向培养企业未来职员。富士康科技集团与衡阳技师学院在衡阳技师学院内设立“富士康(衡阳)产学研综合人才培训中心”。湖南省委常委、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在该学院调研“技师城”建设说:“事实证明,以技师培训服务工业经济的路径选对了!”。又如:衡阳财经工业职院与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亚新科南岳(衡阳)有限公司、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开办了订单班,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工科类技术骨干。

2.5 注重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是职业教育特征的重要体现。如:湖南科技经贸职院建立了3G、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和电子产品四条生产线。这四条生产线可提供给2000个岗位进行实操顶岗训练,学生可以在生产线上自己生产3G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相印证,相互促进。该学院的电子电工及自动化实训中心是湘南地区电工电子行业设备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实训中心,从而实现学生与生产一线岗位零距离对接,学员在学校不但可以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可练就过硬的技术、管理能力与实战操作能力。2007年该院还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独特的“大学生创业一条街”,让学生在校就可以学经营、学管理、当领导、当老板。这种特色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又如:湖南环境生物职院以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园艺方向实训基地建设为“龙头”,建成了组培实训基地、果树蔬菜栽培实训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园艺综合实验实训中心、花卉实训基地、动物繁育基地等6大实训基地,仅校内的优质果木基地就有柑橘类、梨、枣、李、桃、葡萄等共计10个系列,80多个品种,年产组培苗100万株。学院还建立了分布在省内各州市的国家森林公园、国有林场、林业站、种苗站、种兽场等行业实训基地,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36个,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高职院校服务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2009-12-23 ]

[2] 张辉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2008年9月(上).

[3] 许士群等.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以沿海开发战略中的江苏盐城为例[J].龙江高教研究,2011(3).

[4] 参见《我院成功举办铁道部高速铁路工务技术首期培训班》等新闻[EB/OL].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http:/// .学院新闻.

[5] 屈中正等“生态湘军”新坐标——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四化两型”建设中发展[N].湖南日报. 2011年1月18日(第2版:专版),

[6] 陈鸿飞等.赢 在 特 色—— 来自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的报告[N].湖南日报,2010年4月26日(第4版:专版).

上一篇:道德文化范文 下一篇:卫生检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