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21 20:14:43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1篇

这些天,我与父母共同阅读了19世纪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所着的《高老头》,感触很大。这部伟大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以及人与人之冷酷的金钱关系,读来让人震撼,同时也为巴尔扎克对社会的深刻揭露而慨叹。

故事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巴黎。主人公就是高里奥老头和拉斯蒂涅,此外还包括伏脱和鲍赛昂夫人。这四个人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却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一个共同的社会现象——金钱对社会的决定性作用,它诱人堕落,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酷无情,它导演出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高里奥原是面粉商。大革命时期,他趁灾荒年搞囤积,大发了一笔横财。为了让两个女儿攀上一门好亲事,他把自己大部分财产分给了她们。可是,两个女儿眼里只有钱,不过两年,就把父亲从自家赶出来,可怜的高老头不得不去租住破旧的公寓。20年间,他把自己的心血和财产都给了两个女儿,可最终却像被榨干了的柠檬壳一样被女儿们丢弃。直到死,两个女儿为参加舞会都不愿见自己父亲最后一面,让他含恨而终。这样的社会,哪儿还存在道德理想?金钱才是全社会的统治者,得之者胜,失之者败。而作品另一个主人公拉斯蒂涅,更是经历了一个堕落的过程。在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之下,他的性格慢慢发生了变化,贫富差距不断刺激着他的欲望,最后抵不住金钱的诱惑,走上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作品中所描写的这些世态炎凉,让人惊叹,促人深思。

谁能够说当今社会不存在这样的事实?多少人一旦走向社会,就禁不起金钱和各种利益的引诱,最终充当了金钱的奴隶。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偷盗抢劫……不都是为了钱吗?可是最后落得什么下场呢?不过是整天的恐慌,度日如年,最终还要面对阴暗的牢笼,遭世人唾骂。为什么我们总是如此不小心,落入了金钱的圈套呢?为什么要被它牵着鼻子走呢?难道我们就不能主宰钱财吗?能!当然能。“钱不是万恶之源,只有当你过分地,自私地,贪婪地爱它时,它才是万恶之源。”可见只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正视钱财,堂堂正正地做人,就不会陷入金钱的泥沼。

我们不应当对生活过于苛求,应该珍惜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对于钱,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其实我们拥有的最大财富在于拥有绚丽多彩的生命,认识到这点,我们才会活得更加坦荡,更加快乐。

初一:吕江宇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2篇

《高老头》这本书是巴尔扎克对拜金主义最深刻的描述及抨击,亦为《人间喜剧》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十九世纪初的巴黎为背景,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小说主人公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的一个缩影。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对女儿的任何要求都一一满足。他给了两个女儿每人八十万做嫁妆,让她们嫁入豪门。然而他还是被女儿赶出了家门,最终悲惨地死在伏盖公寓。

在《高老头》中,巴尔扎克无情地批判了那个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和物欲膨胀带来的人性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都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体现。

高老头最初在两个女儿家受到尊重,“我受到好款待: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往那儿去。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们的丈夫一块儿吃饭,他们对我很恭敬。”为什么?“因为我生意的底细,我一句没提。一个给了女儿八十万的人是应该奉承的。”高老头自己这样说到。不久两个女儿便嫌这样的父亲有损她们的面子,狠心将父亲赶出了家门。

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是一种溺爱,是一种病态的爱。他为女儿可以付出一切。他无比珍惜妻子的遗物,然而却因女儿需要用钱而不得不变卖掉;他花掉身上的最后一点钱,只为女儿能有一件漂亮的礼服去参加舞会;他为了女儿的体面不再做生意,但得知女儿缺钱时又想着重操旧业,甚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卖命”、“杀人放火”。

而两个女儿对父亲的爱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他有钱时她们假装爱他,偶尔还会去看他,说一些甜言蜜语哄他开心。但在外面她们不愿承认自己有一个丢脸的父亲,一个做父亲的竟要偷偷地去看女儿!她们去看父亲,同他说话也全都是为了钱。临死前高老头已经没有钱了,于是她们任凭父亲在病床上受苦,请也请不来。高老头死前终于醒悟过来,“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他感叹到:“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能买到女儿。”高老头在病床上说的那些话,是对那个社会最猛烈最无情的批判。

在那个时代,金钱取代一切成为人们的上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漠、虚伪。不止是高老头的女儿,其他人都是一样。泰伊番小姐的父亲为了保全财产,将全部财产传给儿子,而将女儿赶走;特·阿瞿达侯爵为了二十万法郎的陪嫁抛弃了高贵的鲍赛昂夫人;而鲍赛昂夫人与特·朗日公爵夫人看似情同姐妹,其实一见面就互相讥讽。

鲍赛昂夫人这样对拉斯蒂涅说到:“这社会不过是傻子和骗子的集团,要以牙还牙来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心肝就越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他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到达欲望的最高峰。”

金钱这样影响着人们,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泥潭中。高老头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本是宝贵的,也正因有了感情,人类才不同与飞禽走兽。但在金钱和物欲的刺激下,人性变得扭曲,亲情、爱情、友情都因此被玷污了。在小说的最后,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头,也埋葬了最后一滴温情的眼泪。在高老头的那个时代,是没有温情可言的,幸而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我们也更应该珍惜、保护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高老头的钱虽然让他买到了女儿偶尔的看望,但最终没有买到女儿的爱。金钱确实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它并不是世上最珍贵的,毕竟它永远也买不到真情。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3篇

《高老头》是19世纪法国着名作家巴尔扎克的着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凄凉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万恶面孔。

高老头这个好父亲,他倾家荡产、变卖公司挤出130万元法币,给两个宝贝女儿各60万元法币,只给自己留下了10万元法币然后准备离开女儿,远去他乡,只为不拖累女儿们。可女儿们却又盯上10万元法币……一个又一个迷局诱惑了高老头,他被女儿们的甜言蜜语迷惑了,女儿们又乘机说自己遇到麻烦。哦,善良的高老头,他看不出女儿们竟有如此心机,糊里糊涂把10万元法币给了她们女儿们得到法币后平分了,就撕开了本来面目双双将他赶出大门……

看到着,我曾为女儿的行为感到愤怒,她们虚伪的面孔、卑鄙的心理、毫无人性的冰冷心肠都使我感到可怕。她们难道忘了父亲养育之恩?忘了父亲每天只吃几片面包的身影?高老头把一生心血都倾注在女儿身上——找最好的学校、家教老师……高老头不会、我不会、没人会想到。把父亲给赶出家门的是亲生女儿!巴尔扎克用辛辣的笔把女儿们可恶的真实面孔揭露的淋漓尽致,侧面也反映出社会上的悲剧。

“第二天下午,高老头的病情又加重了……临死之前他哭天喊地想见女儿最后一面,可这丝毫不能打动女儿的冰冷心肠……”

读到这,我终于明白女儿为什么不愿意来见高老头,因为他以经没钱了!以往,只要女儿叫一声“好爸爸”高老头就会满足她们的心愿。高老头以为女儿孝敬的是他,浑然不知女儿孝敬的是他的钱!“钱了能买到一切,钱能买到女儿”最后,高老头才明白金钱社会的残酷。

愿高老头的悲剧不再上演!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4篇

五(1)班李煜雯

我读了法国巴尔扎克写的《高老头》,里面主要讲了在19世纪的法国,高老头有两个女儿,在他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华的生活,两个女儿一个喜欢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但不久,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

高老头临死之前哭天喊地地想见女儿一面,但两位女儿并没有去见高老头。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高老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父亲,他把自己全部的爱和财富给了女儿,是希望自己将来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女儿却生在福中不知福,连起码的道德都做不到,让我又觉得高老头这样做太不值得了,他太可怜了。而那两个女儿让我觉得很可恨,也很为她们感到悲哀,自己的父亲那么爱她们,为她们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但女儿们却从来都没有想过,她们的父亲为了女儿自己宁愿过着清苦的生活,可真是冰冷血肠的大怪物!

不管以前还是现在,我们都要靠自己去努力,并且传承中华美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5篇

我从小爱看书,记得我人生之中读的第一本书是同志的《可爱的中国》,那是在读小学五年级时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书很薄,我一口气读完了,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火焰一样燃烧,读得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书中的一些警句如“清平、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至今尚能背诵。正是这本薄薄的书把我引向了书的宝库,也把我引向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我读的第二本书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是在县城读初中一年级时,向一位姓车的同学借的。放暑假时,我带着这本书徒步走了30公里回家,途中遇上大雨,把书弄坏了。为了赔书,我到打米厂做了几天小工赚了3块钱买新书还给人家。那本被雨水淋坏了的书,我小心翼翼地修补后阅读,后来儿子又读、女儿又读,至今还站在我的书橱里与我几十年朝夕相处。后来又读了鲁迅的书、茅盾的书、郭沫若的书、巴金的书……然而,由于家境贫寒,读完初中就踏入社会谋生。但不管我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读书总是我精神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读今人写的书发展到读古人写的书;从读中国人写的书发展到读外国人写的书。开始读古文时,有一半以上的字不认识,如入云里雾中,我就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字典、看注解,向中学老师和有学问的人请教,渐渐地也就入了门,越读越有味。开始读外国人写的书时,对长长的人名和倒装句式看不习惯,我强迫自己耐着性子读,读多了也就习惯了。每读完一篇好文章,比喝了一杯好茶、一杯好酒还要舒畅,五脏六腑都觉得慰慰贴贴。

调到县里工作后,读书的条件好了,一有空就到图书馆看书、借书。儿女们也渐渐地长大,不知是受我的影响还是遗传使然,也是两个小书迷。我们父子三人,一人一张借书证,都是图书馆的常客,都爱好文学和历史方面的书。女儿更喜欢英语,经常借一些英语方面的书来读。每天晚上,我们父子三人就聚在一盏灯下,头碰头地各自看各自的书,像禾苗吮吸雨露,像春蚕啃食桑叶一样从书中吸取营养。从没进过学堂门的妻则坐在一旁织毛衣、纳鞋底,有时还给我们一人发几块饼干,或是煮碗面条作宵夜,以示犒劳。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们父子三人正在学习讨论杜甫的一首诗,兄妹俩争先恐后谈读后感,气氛十分热烈。这时妻从外面买菜回来,推门一看,见我们争论这么激烈,就问:“你们在争什么?”女儿答“杜甫”。她妈妈不知是真没听懂,还是故意逗乐,马上接着说:“豆腐?豆腐我买回来啦,我知道你们爱吃豆腐,今天做麻辣豆腐吃。”乐得一家人哈哈大笑。我家虽穷,却唯独不穷书声和笑声。

有时,我因繁琐的文字工作累得头晕脑胀,想早点休息,就躺在床上听儿子朗诵唐诗,听女儿朗读英文课文。孩子们抑扬顿挫的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催眠曲,听着听着就鼾然入睡。善解人意的儿女也把我舒坦的鼾声当作我对他们最好的赞许,更加用心读书。

在我们家里,有一种特殊的游戏――考书。多半是在饭桌上进行。大家一边吃饭,一边提问。比如:“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哪一本书的哪一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哪位先贤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何人的浩歌?诗词中“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典出何处?答对了,奖书签一个。考官轮流当,无长幼之限。有次,我出了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考儿子:“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出自何处?儿子不假思索的答道“苏轼的《留侯论》”。孩子们的长进令我刮目相看,我感到在我们之间,除了父子关系之外,又多了一层书友之谊。

现在,我家也有了自己的小书屋,名之曰“捡斋”。这一名字虽然很古怪,但也是有“典故”的:有一次,女儿不知从哪里捡来一本连封面都没有了的书,一翻,很有趣,都是些笑话故事。拿回家来,随手放在一堆旧报纸上。第二天,收购废品的高老头上门来收购,妻将那本破书连同旧报纸一起卖了。女儿放学回来,准备把那本破书修补一下,而书却找不着了,问她母亲,才知道是当废品卖了。爱书如命的女儿硬是逼着我和她一起找到高老头家,在废品堆中找回了那本书,而且还意外的发现了好多好书。我们用高于废书的价格全买回来,真像探矿者找到了新矿藏一样,高兴得不得了。从此,隔三差五就到高老头的废品堆里去捡书。几年下来,捡了好几百本书,比我们买的新书要多得多,故将书屋命名“捡斋”。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实践

【中国分类号】G633.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外自读的文学名著和其他读物作品,总数量应该在150万字以上,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设置了“名著导读“,与“梳理探究”、“表达交流”、“阅读鉴赏”并列,应该安排“名著导读”相关的内容10部左右,每册教材安排两部。

许多教师往往重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教学,"名著导读”被束之高阁。要是这种情况有所改观,应该重点体现在高考的命题上,而现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发展效果令人欣喜,课改与考改结合的更加紧密,这使得,“名著导读”成为了高考应试教学的全新元素。由此一来,促使并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名著阅读,对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是必须应面对的问题。

在"名著导读”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适时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新时期的高中教材中,不乏名篇佳作的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精彩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诱导,使学生全面感悟整篇名著的精髓。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内容,而本册“名著导读“任务是《高老头》、《红楼梦》。为了让同学们更快进入《红楼梦》的氛围中,教师可以将《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学习《红楼梦》的引文。激发起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欲望;在社会的风俗上,十八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与十九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比较,进而引申到名著《高老头》的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可能的关注网络、电视媒体,对学生进行诱导。例如:前段时间,央视热播的于丹《论语心得》,这都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紧扣学生心理谈情节,评人物,最大限度地激趣,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二.制定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

在寒暑假等时间安排阅读,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制定计划,阅读名著。计划包括每周读多少页,摘录多少内容,写下多少字数的体会等。如教学必修三的"名著导读”,在必修二结束的暑假,我引导学生制定《红楼梦》的阅读计划,每天至少阅读3章,每周摘录不少于1000字的精彩语句、写下不少于1000字的读后感,暑假结束后由老师检查评价阅读成果。

在阅读名著时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和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常用的精读方法:一是比较阅读法。同一部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进行性格差异的比较,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主题、艺术技巧也可进行比较。如在阅读《红楼梦》时,可将它与《家》的主题以及重要人物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二是细节阅读法。在细节阅读中,要紧扣语言来品读。三是问题探究法。根据作品中塑造的典型形象或卓绝的艺术技巧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更深入地走进名著。在学生阅读《红楼梦》时,我设置了三个问题:①《红楼梦》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请挑选其中的十位,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理解;②《红楼梦》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部挖掘不尽的百科全书,请谈谈从这本书中学到的现代智慧;③《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未完之作,高鹗的续写无法填补我们心中的很多空白,读完小说你有哪些困惑,记录下来与同学探讨。第三阅读时要圈、点、勾、画;摘录精彩的段落或语句,写自己独特的感悟,对作品进行质疑、批判等。

三.批改评点,督促检测

指导学生阅读不可放任自流,老师要对阅读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有效的管理。我要求学生隔周交一次读书笔记,教师批改,在课堂上作讲评。定期选出范本进行学习交流和张贴。与此同时,结合近年来高考中“名著导读“的考点。并将其在教学中引入,这样构成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检测,从而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主动性。例如:为了让同学们对《红楼梦》产生阅读兴趣,可以在考试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①《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②《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同时结合近几年高考对"名著导读”考查的重点,将其引入试卷,对学生阅读的效果进行检测,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四.以活动促阅读,激发阅读的内驱力

开展更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对阅读的效果给予巩固。例如: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每个人都提出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并整理出一千字左右的推荐理由,并将书捐赠给班级。成立班级”读书角“。

每位同学都贡献一本,就有几十本好书大家共享。学期结束后,由科代表将所有"推荐语”整理成册,装帧以精美封面,冠以《×年×班"名著阅读”集萃》书名,新学期开始后再一次在全班传阅。每学期举办三次读书交流会,一次是漫谈性质的"假期读书感悟交流会”,两次专题读书交流会。如教学必修三时,在秋期的九月、十月、十二月举行三次读书交流会,九月举办"暑假读书感悟交流会”,十月、十二月则是《红楼梦》《高老头》的专题读书会。每次读书交流会由一个组的学生承办,自主设计、组织,这一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内外营造出浓郁的读书氛围。如十月举办的"《红楼梦》读书交流会”,承担本次活动的小组开场就表演了一出自己编排的"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戏剧,在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极大地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然后活动的组织者从内容、形式、组员参与情况等方面宣布评分标准,各小组成员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内容上求精,形式上求新。学生展示的"戏剧表演大家秀”"新闻联播”"百家讲坛”"访谈节目”"激情演讲”……让人大开眼界。接下来"《红楼梦》知识竞赛”的必答题和抢答题环节更是掀起了读书交流会的一个个高潮……全员参与,倾心投入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极致表现,难怪读书交流会成为学生们现在非常期待的一个活动。

教学中,我把"名著导读”教学活动作为语文课程的有力补充与延伸,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读写获益,作文水平获得较大提高,在各项征文比赛中成绩突出。学生从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借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7篇

首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互相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自己一无所知的内容兴趣不大,对自己略有所知的内容却很感兴趣。这样的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很愉快。因此根据学生课内阅读的情况选择一些课外读物,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材上的课文毕竟是有限的,只有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在教学中,只要发现哪些作品与课文密切相关,我就会及时向学生介绍并指导学生去阅读。记得在讲《斑羚飞渡》时,我利用阅读课给学生朗读了沈石溪的小说《保姆蟒》。在朗读前先设计了几个问题:文中共写了几件事?保姆蟒有何特点?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画面?学生们被保姆蟒的忠诚和勇敢深深感动了,一个个问题也迎刃而解。我趁机又给学生介绍了沈石溪的另外几篇动物小说,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于是,我趁热打铁,建议同学们能够在课下阅读这些小说。第二天,就有几位同学把沈石溪的三本小说都买来了,那段时间班里掀起了阅读动物小说热。学了《隆中对》和《出师表》,学生们对诸葛亮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向同学们推荐了《三国演义》,希望学生课下收集诸葛亮的故事,了解诸葛亮的特点,最好能够通读作品,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有所了解,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阅读易中天的《品三国》,这样会理解得更深刻。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其次,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愉快地阅读,并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我通常利用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自读课来指导阅读方法。阅读的重点之一是理解文章内容。为此,我一般结合课后题设计三个或四个问题,由浅入深,指导学生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理解、分析、总结来回答问题,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读书的能力,可以养成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的习惯。同时,我还加强了让学生结合现实和自身情况谈感受、说体验,多角度评价文章中的人物、事件、结构,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当然,仅仅理解作品内容只是浅层次的阅读,要想深入理解,还应该学习古人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我给学生主要介绍了以下几种。一般来说,阅读散文可采用“摘录好词好句”法,阅读小说可采用“概括主要内容”法,阅读名人传记可采用“写读后感”法,还可以采用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也可以几种并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来记笔记,而不是面面俱到,从而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第三,给学生推荐好书,引导学生博览群书。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吗?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不拘一格,只要是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在平时的阅读课和放寒暑假前,我都会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给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初一的孩子年龄较小,比较单纯,阅读水平较低,又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就给他们推荐少年版的《名人故事》、《名人传记》。这些书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名人的事迹,学习名人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还很强烈,对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有浓厚的兴趣,我就投其所好,给学生推荐《昆虫记》、《鲁宾逊漂流记》等作品。初二的学生思想比较成熟,认识也较为深刻,阅读能力有所提高,我便给学生推荐名家散文,如毕淑敏、刘墉的作品,还推荐一些古典名著,如《水浒传》、《聊斋志异》等,以及外国名著,如《汤姆叔叔的小屋》、《高老头》等,同时让学生多翻阅报纸杂志,如《语文报》、《作文周报》、《读者》、《时文选粹》、《智慧背囊》等。初三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为了节省时间,我建议学生直接阅读教材附录上要求的作品。有时我剪辑相关的影视剧,和学生共同欣赏、讨论部分片段,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简・爱》、《威尼斯商人》中的经典对白。经过长期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泛了。

第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学生放任自流,可能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每学期一开学,我就在班上开展“名人故事我来讲”、“读书汇报会”、“读书笔记大家评”等活动,来检验学生假期的阅读效果,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平时还不定期举行“名著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以书为友,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让学生广泛阅读,发散思维,不断积累,提升品位。相信吧,插上这双翅膀,我们的学生将会在知识的蓝天上展翅高飞!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8篇

读者诸君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一以贯之,从不间断。语文教学从来就是学校教学主科中的主科,作为母语,又是“文以载道”的工具,当然无可厚非。不但在学校要学,而且要终生学习不辍。然而,作为学校教学的主科,我们是不是在教学内容上洗削更新,作大刀阔斧的调整——减掉些什么,增加些什么?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没有错。我们的现代文教学也遵循着这一条古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左提右挈,东拉西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到字词分析、结构提纲;从写作特色、主题思想,到归纳小结、练习题解。老师的讲解洋洋洒洒,面面俱到,可谓细微之致。然而,细则细矣,学生恐怕并不领情。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你不讲,同学们都看得懂。

实际上,每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已把课文的精髓告诉了学生;而课文下面的“注解”,又解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疑难。细读全篇,包括“阅读提示”、“注解”,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这篇文章,还要你讲什么呢?要象老师讲的那样全面详尽地把握课文,除非是做学问,写读后感。否则,基本掌握就不错了。天下文章那么多,你不可能,也没必要篇篇都全面详尽地掌握。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老师细讲呢?对小学生,你必须细讲。小学生分析能力差,需要老师指示学习的门径。对初中生,你就应该少讲,甚至不讲。对高中生,你就不必讲。高中生经过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的磨砺,对现代文的学习模式已是知根知底,深谙其道。从字词解释到主题思想,还不是老一套?

说实话,语文老师讲课,离不开《语文教学参考书》。即使是老教师,也不敢离开“教参”乱讲一通。“语文教参”既是教师的拐杖,又是教师的指挥棒。假如我们把“教参”的内容充实到语文教材中去,把“教参”这根拐杖兼指挥棒交给学生,现代文的教学还用得着老师喋喋不休吗?

有一件往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12年前的一天,我的一个叫刘兰的亲戚到我家来串门,她给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刘兰原是某单位的办事员,因为聪明能干,加上勤奋好学,很得领导赏识。机会凑巧,单位有一个上中专的名额,领导就选中了她(她是初中毕业生)。刘兰在中专读书很是勤奋。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天南海北,引经据典,讲得眉飞色舞,天花乱坠。同学们个个屏息静气,全神贯注听讲。对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下课铃响,语文老师匆匆离开教室。刘兰在擦黑板时,发现讲台上有一本书。一看,原来是一本《语文教学参考书》,她便很好奇地翻阅。读着读着,她惊呆了。刚才老师所讲,居然和“教参”上写的一模一样。原来如此!语文老师刚才的“精彩表现”,原来是在给同学们背书!她一下子有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她有点悻悻然了……她把“教参”放进讲台抽屉里,而没有去还给老师,因为她不愿意造成面对老师时的尴尬局面。

讲完这个故事后,她很郑重地对我说:“我也能当语文老师。”我说:“未必。你连近、现代分期也搞不清,你连唐宋家也说不出,你连借喻、借代都分不清,你连翘舌音、后鼻音都读不准,你怎么当语文老师?”我给她浇了一大盆冷水。她虽哑然,但仍心有不甘地说:“我去买一本《语文教参》,就可不去听课了。”

语文课上,老师讲得很辛苦,究竟效果怎样呢?一篇好端端的文章,被你这个“庖丁”(你是“良庖”“族庖”姑且不论)分解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你讲得很累,同学们听得也累。其实,从语文的人文来看,原汁原味的文章是最好的。一篇文章就好比是一个馍,你把它嚼得稀烂后喂人,除了婴儿,恐怕谁都会倒胃口。正因为这样,许多高中生说:“上到语文课讲现代文,听到老师烦琐累赘的唠叨,就感到烦!烦!烦!”

多讲少读的结果,就是学生普遍的营养不良。前几年一则报闻:南方某大学搞了一次大学生文学修养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许多大学生竟然回答不出一些极平常的文学常识问题,说不出莎士比亚的作品,说不清四大名著的作者。这,难道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败笔吗?

可以十分肯定的地说,现在的中学生读书少,既没有读过四大名著,也没有读过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更没有读过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雨果……要说读过,最多在语文教材中片鳞半爪、蜻蜓点水地接触过一些短篇或节选,离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文学殿堂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

是学生们不想读吗?非也。不是不想,而是没时间读。试想,一篇短短的《故都的秋》都要占用学生两三个课时甚至更多时间——课后又是书面作业,又是熟读背诵。加上其他科目,占尽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还有余暇去畅游书籍的海洋吗?即使有些空闲,看“闲书”会被那些正统的老师指责为不务“正业”。鲁迅先生“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的主张,许多老师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教学质量”。

扯远了些,收回来,言归正传。

一篇现代文,化三个课时讲完。说到底,三个课时只学了一篇文章。这三个课时就在一篇文章的土地上耕耘,无论怎么精耕细作,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若让同学们用这三个课时看多篇相类似的文章,收获恐怕要比只读一篇文章大得多。

譬如,学鲁迅的《阿Q正传》节选第七、八章,何不让学生再看《阿Q正传》全篇、再看看《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等;譬如,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何不让学生再看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等;学郭沫若的《炉中煤》,何不让学生再看看《女神》、《凤凰涅盘》、《匪徒颂》、等等;学

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何不让学生再看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新一轮课改把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大量积累摆上了重要位置。这个大方向应该是不错的。 毋庸讳言,本文的基本宗旨是提倡语文教学应少讲多读。多少有识之士也持同样的观点。许多报刊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刊载文章,批评老师“讲风盛行”而学生“读风不起”的现象,并提出种种建议,如:“读要贯穿语文教育的全过程”;“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要以情导读”;“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要既让学生‘读出’(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又让学生‘读入’(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等等等等。这些建议有不少是真知灼见,是经验之谈。然而,让学生读来读去,读入读出的对象,仅仅是一篇短短的课文,那个读的效果恐怕不妙。请问,谁愿意一遍两遍、三遍五遍、十遍八遍地诵读同一篇文章?对现代文,让学生读一遍可以,读两遍尚有热情,读三遍就很勉强,读第四遍就反感了。一味地读、读、读,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腻味,进而生出逆反心理来。

综上所述,高中现代文多讲不是,多读也难,何不把它从高中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另外,编一本拓展性的“课外阅读教材”(量相对大些,再大些);并加大学校图书室建设的投入;有条件的再开辟班级书架。总之,尽可能让学生随时可以得到自己所喜爱的书籍,在书山学海中恣意驰骋。

假如真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话,还怕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不能提高,还愁学生不能从容地面对高考试卷?

高中语文教材在删掉现代文后,再适当增加些古文。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流传千古的华美篇章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量实在太少了。我们删现代文,增古文的举措,就能弥补这个缺失。这里再补充一句:教古文,“讲”也要适度。对此,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清·颜元在《颜李遗书·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中有言:“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说的就是教学要注重精讲多练。练习什么?练习写作。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学巨擘,还不是从诵读“子曰诗云”开始,经受中国古代文学雨露的滋润,在打下了极其深厚扎实的文言功底的基础上,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结果么?由此可见,学好古文,加上勤于练笔,就能写好现代文。

再从高考的角度讲,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对文言文的阅读分析占一定的比例,而这些文言文无一例外地选自语文教材之外。假如我们古文阅读量少,古文底子薄,面对这一些陌生的考题就很难应付。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的现状就是这样——古文少,现代文多。如果删掉现代文,然后大大增加古文的数量,从而扩展学生们古文的学习面。通过努力,学生们的古文底子就会变得厚实,相应也就增加了高考语文取胜的砝码。

当然,学古文并不纯粹是为了高考,这仅仅是一个话题。一个人文学修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的古文修养。作为永远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本分。所以,我们要学好古文,写好现代文。

本文所提“把现代文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的观点,只是一己之见。也许有失偏颇,也许甚至是一种偏激。自以为有理,不知是否真有理。

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教学观 名著导读

建构主义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同时也是教育史上的重要革新,曾引起了美国的教育改革,如今又被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依据引入。了解建构主义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意义重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再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认为经验的迁移是学习的主要途径,这对于教育改革启示非常大,不仅体现在教学改革中要求情景教学等内容上,同样也体现在教材改革中。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做出了新的调整,一是形式的改革,分为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两大部分,二是教材内部体系的调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内部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其中“名著导读”版块适应社会人文教育要求而生,并逐步得到高考重视,又因其特殊的教材地位,其教学尤其需要进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积极建构新思想和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图式平衡不断被刺激、同化之后达到新平衡和产生新图式的过程;而学习活动是一项社会活动,产生于人与人的协同活动中,以语言等为中介,最终由外部迁移到内部,产生心理的变化。这样的学习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必须要注意建构具有阶段性、持续性和完整性的教学体系,以学习者的认知差异为基础,以形成和完善学习者认知结构为目标,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积极组织有效教学形式和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在每个阶段坚持持续和完整的发展。

一、“名著导读”内部的建构性联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名著导读篇目共有十篇,按照教材编排顺序分别是第一册:《论语》、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第二册:巴金《家》、雨果《巴黎圣母院》;第三册:曹雪芹《红楼梦》、巴尔扎克《高老头》;第四册:莎士比亚戏剧、朱光潜《谈美》;第五册:罗贯中《三国演义》、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这十部名著的教学之间,必须具有充分的建构性,例如第一册《大卫·科波菲尔》所练习的主要内容是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考虑到高一上学期学生的基础,这时候的人物形象分析大多呈现出以形容词、形象化说明为主要方式的特点,而在其后的小说学习中,例如第二册《家》和《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分析,老师在教学中则要引导学生走进理性分析人物形象,剖析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即由读后感式的人物形象分析,过渡到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形象分析阶段。又如第一册《论语》的学习,重在其文化性的发掘和思想启示的理解,要求同学们讨论自己的志向和对名言警句的理解,这尚处于感知的阶段,而到第二册《巴黎圣母院》的学习时,课后习题提出了要求同学们去发掘生活中“人道主义”的行为,这就要求学生要先理解“人道主义”的内涵,再去反思现实,属于理性反思的阶段,明显比《论语》练习的重点更加深入。这两篇名著学习重点的区别,也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的联系和区别影响图式改变,引发学习过程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地发现“名著导读”各个名著之间的建构性联系,并在教学实践中将这种联系充分展现出来。例如进行《家》和《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分析时,可以带动同学们回顾《大卫·科波菲尔》的学习情况,帮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二、“名著导读”与教材其他内容之间的建构性联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一册阅读“鉴赏版块”版块的目录如下:1.《沁园春·长沙》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3.《大堰河——我的保姆》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6.《鸿门宴》7.《记念刘和珍君》8.《小狗包弟》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0.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1.《包身工》12.《飞向太空的航程》。而“表达交流”版块则要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可见第一册阅读和写作练习的重点是写人记事,“鉴赏版块”通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的学习,促进学生了解写人记事的阅读技巧,“表达交流”则要求同学们练习记叙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这一册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的主要内容是《论语》和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练习的重点分别是《论语》的思想和《大卫·科波菲尔》故事线索的了解以及人物形象的分析,这和第一册课本写人叙事的练习重点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这种联系凸显出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这种联系,达到温故知新、提高认识的作用。例如在《论语》学习中,强调了儒家的一些思想见解,包括治国的道理和个人的修养。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鉴赏版块”中学过的烛之武、荆轲、项羽、刘邦等人,他们都是名流千古的英雄,他们的作为是否和儒家理想的人格形象相契合或者有所差异,这种契合或者差异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思想上的体现是否可以从不同类型的人物身上得到展现?而《大卫·科波菲尔》作为一部著名的小说,主要是通过情节来表现人物的,这种特点和《鸿门宴》散文以细节表现人物的特点之间,是否有所区别,这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在这些反思中,学生对于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有了系统的回顾,并且得到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又在这种更高层的学习中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实现了建构特色显著的学习目标。

三、“名著导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建构性练习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阅读篇目主要有文化经典著作、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语言文学理论著作等。和“名著导读”目录对比,可以发现十部“名著导读”篇目皆出于此,课外阅读和“名著导读”篇目本身的职能都在于文学教育的价值,所以可以认定“名著导读”是课外阅读的代表。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在“名著导读”版块的学习中,一定要进行阅读技巧的练习,以实现阅读方法练习的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进行,而在课外阅读的练习中,可以明确说明,采用某一种“名著导读”练习过的方法来组织练习重点。例如《大卫·科波菲尔》练习了故事主线的说明和人物形象的分析,那么在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的练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故事主线的归纳总结、人物形象的赏析,并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学生体会中外小说的差异、文学母题等概念,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导读”中名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在组织课外阅读的基础上,以体裁为基础,进行版块教学—小说阅读、戏剧鉴赏、诗歌欣赏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体裁特色。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一线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建构主义学习观发掘出的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建构性,实现教材“名著导读”版块本身和教材其他版块之间,以及与课外阅读之间的有效联系,才能完美地实现“名著导读”版块的教学目标和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燕,吴刚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高老头读后感范文第10篇

读者诸君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一以贯之,从不间断。语文教学从来就是学校教学主科中的主科,作为母语,又是“文以载道”的工具,当然无可厚非。不但在学校要学,而且要终生学习不辍。然而,作为学校教学的主科,我们是不是在教学内容上洗削更新,作大刀阔斧的调整——减掉些什么,增加些什么?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没有错。我们的现代文教学也遵循着这一条古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左提右挈,东拉西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到字词分析、结构提纲;从写作特色、主题思想,到归纳小结、练习题解。老师的讲解洋洋洒洒,面面俱到,可谓细微之致。然而,细则细矣,学生恐怕并不领情。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你不讲,同学们都看得懂。

实际上,每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已把课文的精髓告诉了学生;而课文下面的“注解”,又解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疑难。细读全篇,包括“阅读提示”、“注解”,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这篇文章,还要你讲什么呢?要象老师讲的那样全面详尽地把握课文,除非是做学问,写读后感。否则,基本掌握就不错了。天下文章那么多,你不可能,也没必要篇篇都全面详尽地掌握。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老师细讲呢?对小学生,你必须细讲。小学生分析能力差,需要老师指示学习的门径。对初中生,你就应该少讲,甚至不讲。对高中生,你就不必讲。高中生经过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的磨砺,对现代文的学习模式已是知根知底,深谙其道。从字词解释到主题思想,还不是老一套?

说实话,语文老师讲课,离不开《语文教学参考书》。即使是老教师,也不敢离开“教参”乱讲一通。“语文教参”既是教师的拐杖,又是教师的指挥棒。假如我们把“教参”的内容充实到语文教材中去,把“教参”这根拐杖兼指挥棒交给学生,现代文的教学还用得着老师喋喋不休吗?

有一件往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12年前的一天,我的一个叫刘兰的亲戚到我家来串门,她给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刘兰原是某单位的办事员,因为聪明能干,加上勤奋好学,很得领导赏识。机会凑巧,单位有一个上中专的名额,领导就选中了她(她是初中毕业生)。刘兰在中专读书很是勤奋。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天南海北,引经据典,讲得眉飞色舞,天花乱坠。同学们个个屏息静气,全神贯注听讲。对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下课铃响,语文老师匆匆离开教室。刘兰在擦黑板时,发现讲台上有一本书。一看,原来是一本《语文教学参考书》,她便很好奇地翻阅。读着读着,她惊呆了。刚才老师所讲,居然和“教参”上写的一模一样。原来如此!语文老师刚才的“精彩表现”,原来是在给同学们背书!她一下子有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她有点悻悻然了……她把“教参”放进讲台抽屉里,而没有去还给老师,因为她不愿意造成面对老师时的尴尬局面。

讲完这个故事后,她很郑重地对我说:“我也能当语文老师。”我说:“未必。你连近、现代分期也搞不清,你连唐宋家也说不出,你连借喻、借代都分不清,你连翘舌音、后鼻音都读不准,你怎么当语文老师?”我给她浇了一大盆冷水。她虽哑然,但仍心有不甘地说:“我去买一本《语文教参》,就可不去听课了。”

语文课上,老师讲得很辛苦,究竟效果怎样呢?一篇好端端的文章,被你这个“庖丁”(你是“良庖”“族庖”姑且不论)分解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你讲得很累,同学们听得也累。其实,从语文的人文来看,原汁原味的文章是最好的。一篇文章就好比是一个馍,你把它嚼得稀烂后喂人,除了婴儿,恐怕谁都会倒胃口。正因为这样,许多高中生说:“上到语文课讲现代文,听到老师烦琐累赘的唠叨,就感到烦!烦!烦!”

多讲少读的结果,就是学生普遍的营养不良。前几年一则报闻:南方某大学搞了一次大学生文学修养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许多大学生竟然回答不出一些极平常的文学常识问题,说不出莎士比亚的作品,说不清四大名著的作者。这,难道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败笔吗?

可以十分肯定的地说,现在的中学生读书少,既没有读过四大名著,也没有读过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更没有读过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雨果……要说读过,最多在语文教材中片鳞半爪、蜻蜓点水地接触过一些短篇或节选,离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文学殿堂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

是学生们不想读吗?非也。不是不想,而是没时间读。试想,一篇短短的《故都的秋》都要占用学生两三个课时甚至更多时间——课后又是书面作业,又是熟读背诵。加上其他科目,占尽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还有余暇去畅游书籍的海洋吗?即使有些空闲,看“闲书”会被那些正统的老师指责为不务“正业”。鲁迅先生“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的主张,许多老师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教学质量”。

扯远了些,收回来,言归正传。

一篇现代文,化三个课时讲完。说到底,三个课时只学了一篇文章。这三个课时就在一篇文章的土地上耕耘,无论怎么精耕细作,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若让同学们用这三个课时看多篇相类似的文章,收获恐怕要比只读一篇文章大得多。

譬如,学鲁迅的《阿Q正传》节选第七、八章,何不让学生再看《阿Q正传》全篇、再看看《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等;譬如,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何不让学生再看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等;学郭沫若的《炉中煤》,何不让学生再看看《女神》、《凤凰涅盘》、《匪徒颂》、等等;学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何不让学生再看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新一轮课改把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大量积累摆上了重要位置。这个大方向应该是不错的。

毋庸讳言,本文的基本宗旨是提倡语文教学应少讲多读。多少有识之士也持同样的观点。许多报刊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刊载文章,批评老师“讲风盛行”而学生“读风不起”的现象,并提出种种建议,如:“读要贯穿语文教育的全过程”;“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要以情导读”;“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要既让学生‘读出’(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又让学生‘读入’(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等等等等。这些建议有不少是真知灼见,是经验之谈。然而,让学生读来读去,读入读出的对象,仅仅是一篇短短的课文,那个读的效果恐怕不妙。请问,谁愿意一遍两遍、三遍五遍、十遍八遍地诵读同一篇文章?对现代文,让学生读一遍可以,读两遍尚有热情,读三遍就很勉强,读第四遍就反感了。一味地读、读、读,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腻味,进而生出逆反心理来。

综上所述,高中现代文多讲不是,多读也难,何不把它从高中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另外,编一本拓展性的“课外阅读教材”(量相对大些,再大些);并加大学校图书室建设的投入;有条件的再开辟班级书架。总之,尽可能让学生随时可以得到自己所喜爱的书籍,在书山学海中恣意驰骋。

假如真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话,还怕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不能提高,还愁学生不能从容地面对高考试卷?

高中语文教材在删掉现代文后,再适当增加些古文。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流传千古的华美篇章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量实在太少了。我们删现代文,增古文的举措,就能弥补这个缺失。这里再补充一句:教古文,“讲”也要适度。对此,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清·颜元在《颜李遗书·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中有言:“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说的就是教学要注重精讲多练。练习什么?练习写作。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学巨擘,还不是从诵读“子曰诗云”开始,经受中国古代文学雨露的滋润,在打下了极其深厚扎实的文言功底的基础上,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结果么?由此可见,学好古文,加上勤于练笔,就能写好现代文。

再从高考的角度讲,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对文言文的阅读分析占一定的比例,而这些文言文无一例外地选自语文教材之外。假如我们古文阅读量少,古文底子薄,面对这一些陌生的考题就很难应付。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的现状就是这样——古文少,现代文多。如果删掉现代文,然后大大增加古文的数量,从而扩展学生们古文的学习面。通过努力,学生们的古文底子就会变得厚实,相应也就增加了高考语文取胜的砝码。

当然,学古文并不纯粹是为了高考,这仅仅是一个话题。一个人文学修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的古文修养。作为永远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本分。所以,我们要学好古文,写好现代文。

本文所提“把现代文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的观点,只是一己之见。也许有失偏颇,也许甚至是一种偏激。自以为有理,不知是否真有理。

上一篇:春晚主持词范文 下一篇:学习雷锋精神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