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卷范文

时间:2023-03-17 18:08:42

高考物理试卷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1篇

七个模块共98个知识点以及单位制和实验的要求。98个知识点中包含4个必考模考的56个知识点和3个选考模块的42个知识点。对知识点的要求分Ⅰ级基本要求和Ⅱ级较高要求,将全部28个Ⅱ级要求放在4个必考模块中,其中必修1有7个,必修2有9个,3-1有9个,3-2有3个。

二、2013年高考物理试卷中试题知识点分布情况

第1题考查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第2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

第3题考查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势差。

第4题考查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第5题考查动能、动能定理。

第6题考查静电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等势面。

第7题考查抛体运动。

第8题考查理想变压器。

第9题考查弹性势能。

第10题考查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

第11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

第12A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温度和内能、气体实验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12B题考查受迫振动和共振、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

第12C题考查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普朗克能量子假说、黑体和黑体辐射。

第13题考查电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第14题考查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摩擦力、动摩擦因数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第15题考查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力加速度、带点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

三、2013年高考物理试卷试题特点

纵观今年的江苏物理试卷,稳中有变、感觉难度较往年稍有降低。在试题创新方面,今年试题中一部分从考生生活实际出发命题,一部分从考生熟知的甚至于反复训练过的问题中挖掘。在每部分试题中,总是首先确保考生的基本得分。而每部分题的压轴题,命题思路清晰,难度上,以保证试题的选拔功能。

1.稳中有变,部分题立意新颖

试卷结构稳定:整卷满分为120分,题量为15题,分为单项选择题5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多项选择题4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实验题两题,电学题8分,力学题10分,共占18分;选修题部分3个题,为3选2,占24分;计算题为3题,分值分别为15分、16分、16分,共计47分。这与近几年的高考几乎完全一样。

考查的内容也基本稳定:对必考部分:单项选择题3道力学题2道电学题、多项选择题2道力学题,2道电学题,实验题1道力学实验,1道电学实验,计算题1道力学题,2道电学题。力学与电学题量的分配,近几年一直相当稳定。

部分题考查手法比较智慧,立意新颖,让考生耳目一新,如第2题,以生活化的背景进行考查,“旋转秋千”可能就是学生玩过的游戏,第5题球碰撞,从图中测量,比较速度,命题思路独到,考查方向清晰。

2.覆盖面广,突出重点

试卷的考点分布面广:必修1中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质点的运动、摩擦力、力与运动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等;必修二中考查了斜抛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行星运动三定律、动能、动能定理、圆周运动、能量转化与守恒等。选修3-1中考查了场强的叠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与传感器、动态电路的结合、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等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及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P和电压U等;选修3-2中考查了变压器原理、电容、动态电路的综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带点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等;选修3-3涉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阿伏伽德罗常数等核心考点;选修3-4中涉及受迫振动;相对论初步、光的折射定律等;选修3-5中考查了德布罗意波长与动量、动能、质能方程、玻尔原子结构理论、动量守恒定律等考点。实验部分有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实验设计、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

3.注重能力,体现方法

在试题的分析中,考生如果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会陷于泥潭而难以自拔,要想快速分析并解决问题,需要考生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单选题的第2题:对于A、B做圆周运动半径大小的确定,如果用常规的画图并进行力的分析求半径的话,本题将是十分复杂的,若采用极限分析法,即当“旋转秋千”转动的角速度很大,A、B将被甩起,易知A的半径小于B的半径;选择题的第3题在处理时得将圆环上分布的电荷等效成一点电荷,有效考查了等效思想方法等。选择题第5题的闪光照片考查考生解决原始的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新颖的一种试题面目,可以从图中得到信息,可以测量小球碰前后的位移得到速度大小关系,也可以测得角度,用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速度关系。第9题借助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的思想。

四、对选择题第5题的分析

首先要根据照片的信息,知道两球速度大小近似相等。

(1) 由图可知,碰撞后白球速度大小约减小到原来的0.6倍,灰球速度大小约是白球碰撞前速度的0.6倍。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

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30%。

(2)设碰撞前白球的速度大小为2v,由图看出,碰撞后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速度之间的夹角约为60°,设碰撞后两球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动量守恒得:水平方向有:m・2v=2mv′cos30°,解得 ,则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即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

五、对今后高三物理复习教学的建议

2013年试卷对新课程的实施和对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必将直到很好的引领作用,物理教学应从“题海”中跳出来,把时间多花在对物理知识的汲取和领悟上,熟读课本,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体验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加强方法教学,变式,加强举一反三,这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教育的本源。为此,提以下建议:

1.紧扣课本,抓“过程与方法”,促进“知识与能力”的达成。

2.重视考查主干知识,计算题突出考查建构物理模型、分析物理过程。

3.研究试题特点,把握命题思路和试题难度,明确考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4.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实验器材的使用和选择、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试验评估。重做《高考说明》中的几个实验。

5.强化规范答题训练:

(1)规范审题;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2篇

试题所涉及知识内容(见表1)覆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各部分主干知识。从表中可以看出突出考查了必修力学、选修电磁学部分,总分为82.8%,再加上选修3-4中振动和波部分,则力电部分占总分的84.3%。

试题在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必修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且更加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能量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在今年试卷中占69分,为总分的78.7%,这充分体现了考查主干知识和学科主要思想方法的命题思路,且今年更加注重的是“力和运动的观点”,整卷占52分,体现了命题更加注重基础性。

例1.(第25题)如图1所示,建立Ox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于x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t,第一四象限有磁场,方向垂直于Ox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向右连续发射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0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2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边缘的影响)。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l、t0、B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板间的情况)

(1)求电压U0的大小。

(3)何时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最短?求此最短时间。

解析:(1)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t0时刻刚好从极板边缘射出,在y轴负(3)方法1:在0~t0时间内进入电场的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斜向下,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大于半个周

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的轨迹图如图3所示,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兹=2?琢,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由牛顿第二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最大tm=t0。

所以在2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

方法2:如图3所示,设带电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琢,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兹=2 ?中向下偏转程度越大,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琢越大,运动时间越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上偏转程度越大,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琢越小,运动时间越短。所以2 t0时刻进入两极板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以下解答从略)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考查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无场区域、匀强磁场中运动。有些考生看到题目的阅读量大、过程复杂、字母较多时,望而生畏、望题兴叹,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本题虽过程复杂,但只要掌握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模型、在无场区域的匀速直线运动、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即可正确解出前两问。而最后一问是一个极值问题,利用物理分析的方法找到极值条件是解此问的关键,这一问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论证和文字运算能力。

2.单一物体的多过程问题成为新课标区物理计算题命题的主要题型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2009年高考命题突出了新课程理念的领航作用,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考查。在注重对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通过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相联系,巧设问题情景,回归经典模型,降低试题难度,设置单一物体的多过程问题情景,在考查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应用数学、实验等五大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

例2.(第24题)如图4所示,某货场将质量为m1=10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半径R=1.8m。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 =2m,质量均为m2=100kg,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滋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滋=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

(1)求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滋1应满足的条件。

(3)若?滋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

解析:(1)设货物滑到圆轨道末端时的速度为?淄0,在货物的下滑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设货物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FN=3000N ③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00N,方向竖直向下。

(2)若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

?滋1m1g≤?滋2(m1+2m2)g④

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

?滋1m1g>?滋2(m1+m2)g ⑤

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得0.4

(3)方法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

?滋1=0.5,由⑥式可知,货物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不动。设货物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滋1m1g = m1a1 ⑦

联立①⑦⑧式代入数据得?淄1 = 4m/s ⑨

设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

?淄1=?淄0-a1t ⑩

联立①⑦⑨⑩式代入数据得t=0.4s。

方法2:(应用动能定理和平均速度公式)

设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是的速度为?淄1,由动能定理得

设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为t,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联立{11}{12}式代入数据得t=0.4s。

点评:本题以货场运送货物为背景,巧设问题情景,考查了圆周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全面考查了力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求解圆周运动某一点的受力情况,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也可以应用动能定理,必要时可以用图象来表达物理过程。此题是经典的滑块冲上木板型的问题,虽问题经典但设问角度新颖。可见,此题通过“过程型”计算题较好的考查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拓展:若?滋1=0.5,货物滑过木板A后,货物能否滑到木板B的末端?货物在相对地面静止时,货物发生的位移是多大?

3、以生活、科技、社会、环境为背景,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

在考试大纲中指出“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在此套高考试卷中,呈现了大量的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环境的试题。

例3.(第22题)图5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的木箱与轨道的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MB. m=2M

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

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析:由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下滑时加速度为gsinθ-?滋gcosθ,上滑时加速度为gsinθ+?滋gcosθ,选项C正确。设下滑的距离为l,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滋(m+M)glcosθ + ?滋Mglcosθ = mglsinθ ,解得m=2M,选项B正确。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摩擦体间的内能,选项D错。所以本题正确选项为BC。

点评:本题以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动系统为背景,体现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又与生产、生活相联系,考查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重要力学规律,注意本题容易漏选选项B和错选选项D,体现了命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有较高的区分度和难度,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例4(第18题)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 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 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 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飞船点火变轨而加速,有除了万有引力以外的其他外力做功,变轨后的机械能增加,选项A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航天员出舱后仍在原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选项C正确。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和BC。

点评:本题以航天科技中的“神舟”七号飞船为背景,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考查了飞船在变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超重和失重、角速度、加速度等问题。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匀速圆周运动模求得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加速度、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明确机械能守恒和物体处于超重、失重的条件。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区分一般卫星和同步卫星,弄清卫星的发射、变轨、运行、返回等过程的原理。

此类问题还有,如第19题以生活中的远距离输电为背景,考查输电原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如第23题以节能和环保为背景,考查实验能力,如第24题以生产中的运送货物为背景,考查力学的主干知识和重要方法。

4.图象问题仍是命题的重点,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今年试题加大了图像、图形和信息题的考查力度,从而增加了试题的相对难度,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和效度。该份物理试卷共有20幅图,且有8副图象,高考物理命题常常利用图示或图象反映物理信息和物理规律,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考生的识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例5.(第17题)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ν-t图象如图6所示,据此判断图7(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解析:由图可知前两秒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受力恒定;2s-4s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力恒定且为负;4s-6s向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力恒定且为负,2s-6s内的加速度不变,受力恒定;所以选项A错;6s-8s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力恒定且为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的形状是抛物线,所以选项CD错。本题正确选项为B。

点评:用速度图象表示物理过程,分析速度图象提供的信息,弄清物体的加速度、合外力、位移的变化情况,再利用图象表示这些物理量的变化,从而做出选择。处理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速度图象的特点和所表示的物理过程的规律。速度―时间图象特点有:①速度是矢量,速度图象上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个方向,t轴上方代表的是“正方向”,t轴下方代表的是“负方向”,所以速度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不能画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图象;②速度图象中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③速度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t轴上方为正,t轴下方为负。另外还要弄清图象的截距和拐点(或交点)的物理意义。

5.实验仍以电学实验为主力学为副,考查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实验命题仍以电学实验为主,由前两年的一道单一的组合式命题变化为两道小型组合式命题,23第(1)小题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具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考查了“实验原理和方法,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23第(2)小题以节能环保为背景,考查了利用图表、图象处理所给数据的方法,并得出结论,考查了“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实验。”

例6.(第23题)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8所示,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像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节能和环保,一些公共场所使用光控开关控制照明系统。光控开关可采用光敏电阻来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而发生变化的元件(照度可以反映光的强弱,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单位为lx)。某光敏电阻R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①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9给定的坐标系(见答题卡)中描绘出阻值随照度变化的曲线,并说明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

②如图10所示,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请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电路。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1x)时启动照明系统,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不考虑控制开关对所设计电路的影响)

提供的器材如下:

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定值电阻:R1=10k?赘,R2=20k?赘,R3=40k?赘(限选其中之一并在图中标出);

开关S及导线若干。

解析:(1)①要完成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需要知道三条橡皮筋的弹力和方向,由胡克定律F=kx得,要测量三条相同的橡皮筋(劲度系数相同)的弹力,可以用三条相同的橡皮筋的形变量代表弹力的大小,所以选项a错,选项bc正确;还要记下结点O的位置,实验选项d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bcd。

②要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只需改变橡皮筋的弹力,所以可采用的方法是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2)①将光敏电阻的阻值和对应的光照值在给定的图象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拟合成如图11所示的曲线,即为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变化的曲线;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是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②当1、2两端所加电压上升至2V时,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1x)时启动照明系统,由图表可知,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k?赘,两端电压为2V,而电源电动势为3V,所以应加上一个分压电阻,由串联电路电压分配关系知,分压电阻阻值为10k?赘,即选用R1。电路原理图如图12所示。

点评:使用仪器,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获取实验数据后,作出图表、图象,分析图表、图象,得出实验结论。这是近几年新课标区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也是高考能力的要求。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突出考查了实验的“思想与方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6.选考部分难度降低,突出考查“Ⅱ级要求”考点

新课标区高考命题的重心前移,突出考查力学和电学中的主干知识和重要物理思想和方法。对选考部分的要求降低,由于选考部分的命题仅限于模块内综合,所以在试卷中选考部分命题难度在逐渐降低,每一模块的命题方式、难度系数基本相当,一般将考试大纲中的“Ⅱ级要求”考点作为命题的重点,以体现选考的公平性。

例7(第36题)[物理―物理3-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A=0.3m3,TA=TC=300K、TB=400K。

(1)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2)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2)微观原因: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变小,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导致气体压强减小。

(3)Q1大于Q2;因为TA=TC,故AB增加的内能与BC减小的内能相同,而AB过程气体对外做正功,BC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1大于Q2

点评:本题考查了理想气体实验定律,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热力学第一定律。考查考生的理解、表达、推理能力。

例8(第37题)(物理―物理3-4)

(1)图13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介质中的质点P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4sin5?仔,求该波的速度,并画出t=0.3s时的波形图(至少画出一个波长)

解析:(1)由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可知?棕=5?仔rad/s,t=0时刻质点P向上运动,故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波形图读出波长?姿=4m,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可得?淄=10m/s。

t=0.3s时的波形图如图15所示。

点评:本题的第(1)问考查了简谐运动的波动图象,根据波动图象和某一质点的振动表达式求周期、波速,由波形图确定下一时刻的波形图,考查考生的识图、用图的能力。本题的第(2)问以生活用具薄壁圆柱形玻璃杯为背景,考查了光的折射、全反射和折射定律,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计算能力。

例9(第38题)[物理―物理3-5]

①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

②质量亏损为_______________kg。

(2)如图16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质量分别为mA=mc=2m,mB=m,A、B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栓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淄0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求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2)设共同速度为?淄,滑块A和B分开后,B的速度为?淄B,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A+mB)?淄0=mA?淄+mB?淄B ①

点评:本题的第(1)问考查了核反应方程的书写和质能方程,考查了质量数守恒和能量守恒。本题的第(2)问考查了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考查了理解、分析物理过程能力。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3篇

今年的物理命题仍强调对物理过程与方法的考核,侧重于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恰当的体现了“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注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试卷符合《考试说明》的规定和要求,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同时注重考查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理论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推理和解决的能力。

1、难度适中,区分度好

试卷按分值来看,难易比例大约为:易:中:难=20: 65:25。2014年安徽理综物理卷总体难度较为适中,尤其选择题题难度低于去年。试题阅读量适中,知识覆盖面较广,各模块占比较为合理。试题侧重于能力的考查,对主干知识考查不刻意回避常规模型,有所创新,不落俗套,有些题目初看似曾相识,但入手后又感觉不一样,重视考察考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掌握程度和对信息的提取能力。选择题整体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实验题难度力学持平、电学比去年略高,而计算题前两题难度有提高。从整体来看,无偏题怪题,容易入手,但整体难度不比去年低,对程度中上等的学生有利。

2、继续保持稳定

2014年安徽理综物理卷体现了很好的稳定性,这便于学生的正常发挥,有利于学生备考。试题总数目不变,共11题。试题类型不变,共分三类题型且每个题型的赋分不变:单项选择7题42分,实验题一力一电共18分,计算题共3题50分。

3、稳中有变。

(1)选修部分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2014年安徽理综物理卷试题稳中有变:知识模块赋分有微调,力学必修1、2模块:14、15、19、21(1)、22、24共约40分,占总分数的37%;电学模块选修3-1:17、18、20、21(2)、22、23共约40分,占总分数的37%。必修部分占总分的76%,覆盖了大部分的Ⅱ级知识点。考查选修3-2、选修3-4、选修3-5部分试题:14、16、20、23、24分值大约有30分左右,占总分数的26%,略超过总分值的20%。

(2)计算题变化大、难度有所加强

选择题知识点是4力3电。实验题一力一电,总分值不变。计算题变化较大,计算一考查带电粒子从空中落到电容器中的运动,是力电综合题,难度比前几年要略大。计算二是电磁感应中的力电综合题,本题较难,比压轴题的前两问难,估计本题得分率不高。计算三考查板块模型,是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题,前两问大部分同学可以完成,但受前一题的影响,可能有些同学放弃了本题。总体来看,计算题的难度超过去年。

4、推陈出新。

物理选择题19题把课本上的水平圆盘改成倾斜的圆盘,这一创新非常的好,让学生既熟悉而又陌生,入手容易上手难。计算题23题,电磁感应的力电综合问题,“ ”形状的光滑金属导轨位于倾角θ为30°的斜面上,本题陷阱很多,不做细致的电路、受力、运动和功能分析很难做好本题,这个题目是在常规的题目中改成倾斜放置,而又考查回路之外的那部分导体棒的电动势,这正好击中了我们的薄弱点。

5、阅读量加大、科技信息量提高

选择题14、18、20涉及到物理的思维方法、科技信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科技阅读能力,从中提取物理信息,建立模型,从而解决物理问题。这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仅会做题还应会阅读会搜索,有敏锐的物理嗅觉,较强的信息提取能力。

6、图象题考查增多、要求加大

第16题考查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的综合应用――会读图;第17题考查根据EP-x图选其它图象――会变图;第21题(2)问考查根据函数选图象――会选图;23题第(2)问考查根据函数画出图象――会画图;第24题(3)运用v-t图象求时间和位移――会用图。这么多的图象问题也可能是巧合非故意为之,物理上常用数学的另一种语言――图象解决物理问题。

二、对试题的几点商榷

1、选择题第14题的文字叙述对后面的解答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只会有干扰,学生不看前面的文字能更快的做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摆设不要也罢。

2、电学实验用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超出了大纲要求,考这样的陈题对学生不公,而且这样引导下去,学生不知如何应考复习,会加大复习量、增加复习难度。

3、计算题23题的难度反而超过24题,这样的设置不太合理,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

4、选修内容超过20%。

5、图象的考查有点过多。

三、对物理教学的几点反思和对2015届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审题训练,注意细节。加强通式通法的训练,少投机取巧走捷径。对常规题、常见模型要弄懂、吃透,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多总结内化。精讲精练、多思多悟。发挥学生能动性。

2、选修部分内容要加强。一要保证课时的充足,二要深入的学习,不能浅尝辄止,一带而过,有些内容最好能在一轮复习前认真的学习一遍,留到考试说明下来后学习,学生学习起来感到紧张。

3、一轮复习重视基础、全面梳理。二轮复习非常重要,不能全部以做试卷代替,二轮复习要结合考试说明以及针对学生的在模考、各类考试中暴露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总结归纳。

4、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和考题示例。考试说明中“电容器的电容、电量与电压的关系”在2013年由I级要求变为II级要求,但在当年未曾考查此知识点,今年的计算题22题考查来了。今年的考题示例中也暗示了很多内容,与今年的高考题高度吻合,例如电学中的科技信息题,在考题示例中出现多题;推导证明题,在考题示例中列举的是2013年的北京高考题;力学实验平抛运动,在考题示例中列举的是2013年的上海高考题考察平抛运动实验;板块模型问题,在考题示例中出现三道题目,今年压轴题考的就是这样的模型问题。

5、后期,要回归课本,每年的高考题都有部分试题来自课本。例如,选择题19题就是必修2第25页课后习题第3题水平圆盘改为倾斜圆盘;选择题20题来源课本选修3-2第19页。那么如何回归?让学生随便翻书也不一定有多少效果,我是这样做的:花了一周的时间把课本上比较重要的内容、图、例题、习题改编成了一些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一些。通过问题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再阅读课本。今年的选择题第20题,在这次回归课本的活动中,正好做了类似的题目,学生高考时至少没有感到陌生。

6、重视公式规律的推导、证明。从2011年至今的四年高考题的计算题中都有推导、证明的身影,今年计算题的23题第(2)问,推导外力F与x关系。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于公式、规律的得出过程要花大气力让学生能够会推导。在复习的后期更要加强这种集中的训练。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4篇

1 2014年新课标物理高考试卷较之往年来说考查的知识点更加的具体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2014年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更加的贴近生活、更加的实用,虽然试题涉及的面比较广,但是更加注重具体知识的考查,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综合来说2014年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在全国来说含金量是比较高的.

2014年江苏卷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9个选择题中,涉及了速度、电阻、力、磁场等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可见该高考试卷涉及的范围是极其广阔的.另外,如2014年江苏卷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的第10题,该题主要考查的是“电阻”的知识点,但是该题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考查,可以非常形象的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检测出来,真正的将学生物理综合知识进行了检测.第10题的原题为: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图1所示部件( ).

(2)图2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经在图中标示出……由此可推断电路中( )出现了( ).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电路方面的知识,针对电阻这一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查,对于学生电路方面 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体现了新课标改革对于高考的要求.解决这道题首先我们应该自己观察图,弄清楚电路中电阻的位置以及作用甚至是电阻作用的原理,然后弄清楚图表中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电流工作的原理.然后根据我们平时所学的电路方面的知识,以及平时我们动手操作类似电路时的要点进行思考,然后找到解题的切入点,电路不同设备之间的关系,然后这道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道题用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发挥,但是对于考生还是可以分出一定的层次,以管窥豹,可见2014年江苏卷新课标物理高考试题的一般特点.

2 201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较之往年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随着新课改在高中的深入推行,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重点都有了一定的转移,高中物理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相适应,201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试卷较之往年来说更加的注重实验探究、创新以及迁移能力的考查,选择题中的4题,7题,9题以及非选择题中的11题,12题等都对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进行了考查.

例如,2014年新课标江苏卷物理高考试题第11题,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创新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原题为: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原则.

(1)实验记录纸如图3所示O点为……,根据图中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

(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如图4所示,……Fa,Fb的大小关系为( ).

(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果有哪些?

这道题充分考查了学生平时的探究能力,这道题的难度有些偏大,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平时的学习态度等等都可以进行考查.本题选取了我们物理课上早已经知道的定理“力的平行四边形”原则,然而却反其道而行之,拿出小明探究这个定理的案例,然后要求学生完成这个探究试验,并且针对探究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提出疑问,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进行解决.可以说仅仅是一道题,却考查了学生物理探究的整个过程以及学生平时针对物理探究的能力.

解决这道题首先我们只有反复读题了解小明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的思路,只有明白了小明的思路,理解了小明的思路,学生才可以放弃小明的思路,真正的让学生沿着这个思路自己进行探究,这样我们就把握住了这道题的主动权,然后利用我们平时学习到的有关“力”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题.对于第一小题是比较容易的,主要考查了学生“合力”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比较基础的.第二小题虽然只是一个小的填空,但是我们只有真正的弄懂第二小题中小明的疑问,然后根据自己进行探究的思路,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吃透这个题,并且我们可以借助小明进行探究的思路,以及图标中所涉及的信息,检查自己的探究思路,不断地完善自己探究过程,然

后为第三小题做准备.总之,这道题看起来简简单单,问题设置也比较有梯度,但却是层层递进.并且考查了学生整个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对于学生平时真实地物理探究能力可以进行充分的考查.

3 201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较之往年更加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物理这个与数学紧密相关的学科,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2014年江苏卷高考物理试题中2题,5题,8题以及第四题计算题等都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所涉及.

例如,2014年新课标江苏卷高考物理试题中的第四大题中的第1小题充分体现了数学能力对于物理知识的重要作用.原题为:如图6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长为3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重力加速为g,求:(1)导体棒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3)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

这道题的要求便是解答时写出具体的文字说明,方程式以及重要的步骤.可见我们解决这道题必须充分地运用高中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迁移,然后结合物理有关速度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思考,才可以充分的解决这个问题,这道题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可见2014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试卷十分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学生的数学能力.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5篇

关键词:2007年;重庆高考物理试题;逐题研究;统计研究;结论;建议;命题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5(S)-0048-5

研究高考试题,应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走马观花式的评头品足?还是不厌其烦式的刻苦钻研呢?深入研究高考试题,至少有三个好处,可以帮助命题者把握以后的高考试题,可以帮助中学物理教师推本溯源、切磋琢磨,有针对性地搞好中学物理教学,可以帮助中学生解题时精益求精、得心应手地求解高考物理试题。总之,研究高考试题对命题、解题教学、解题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写作宗旨。虽"坐井观天",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尚若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者心愿足矣!

一、逐题研究

14.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 eV~3.10 eV范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图1)可判断n为

答案:B。

详解示范: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释放的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 eV~3.10 eV。根据玻尔理论,跃迁时释放的光子的能量恰好等于能级差,即hγ=E高-E低。从无穷远处跃迁到n=3的能级,释放的光子的能量hγ=0-(-1.51eV)=1.51eV3.10eV,所以不可能选A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考查的知识点:(根据玻尔理论)跃迁时释放的光子的能量恰好等于能级差,即hγ=E高-E低。

考查的主要能力:①记忆能力;②理解能力;③推理能力;④识图能力。

考查的主要方法:解答单项选择题的直选法。

平均分:3.65(97518人统计结果,下同)

难度:0.61(中.难度说明:易:难度>0.70;中:0.70>难度>0.40;难:难度

区分度:好

信度:好

命题主旨:本题考查考生对玻尔理论的理解,难度等级属于“中偏易”。

给2008级的启示与复习建议:《原子原子核》每年出一道选择题,这部分最重要的知识点:一是玻尔理论,二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除这两个知识点以外的其它知识与玻尔理论、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轮换考,出现频率最大的还是玻尔理论和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这样才能省时省力。

15.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2,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

A.35.8 W B.43.2 W

C.48.2 W D.76.8 W

答案:B。

详解示范:电动机未启动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I=ER+r,代入数据解得车灯的电阻R=1.2Ω,车灯消耗的功率P=I2R=102×1.2W=120W。电动机启动时,电源的内电压U内=Ir=58×0.05V=2.9V,此时外电压(也是车灯两端的电压)U=E-U内=12.5V-2.9V=9.6V,此时车灯消耗的功率P′=U2R=9.621.2W=76.8W,车灯的功率降低了P-P′=120W-76.8W=43.2W,故B项正确。

考查的知识点: 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②纯电阻元件的功率公式P=I2R=U2R。③电源的内电压U内=Ir。④外电压(也是车灯两端的电压)U=E-U内。

考查的主要能力:①记忆能力;②理解能力;③推理能力;④计算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之一);⑤识图能力。

平均分:3.54

难度:0.59(中)

命题主旨:通过本题考查上述知识点和能力。本题缺点:计算量稍大。

给2008级的启示与复习建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与外电压内电压的关系式、纯电阻元件(电灯)功率的计算公式(P=UI=I2R=U2R),非纯电阻元件(电动机)电功率大于热功率等知识属于“C级考点”(参见《2006年(重庆)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试题研究》一文),特别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恒定电流”有别于初中“恒定电流”的关键定律,没有哪一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不考。这一定律可与牛顿第定律、电场(电容器)、电磁感应等章节综合起来考查,复习可适当拓展。

16.图3,悬挂在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A。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B到达悬点O的正下方并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B的电量分别为q1和q2, θ分别为30°和45°.则q2/q1为

A.2 B.3 C.23 D.33

答案:C。

详解示范:首先画出小球A受力图,如图4所示。重力、库仑力的合力与细线拉力平衡,有:

kq1Q(Lsin30°)2=mgtan30°①

kq2Q(Lsin45°)2=mgtan45°②

由②÷①解得:q2/q1=23,故C项正确。

考查的知识点:①库仑定律F=kqQr2。②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F合=0。③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表示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任意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作平行四边形)与另两个力等大反向。④sin30°=12,sin45°=22,tan30°=33,tan45°=1。

考查的主要能力:①记忆能力;②理解能力;③推理能力;④分析综合能力;⑤识图作图能力;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查的解题方法:解答单项选择题的直选法和求解平衡问题的“合成法”。考生也可用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等方法求解。

平均分:3.69

难度:0.61(中)

区分度:中

信度:中

命题主旨:通过本题考查上述知识、能力和方法。

给2008级的启示与复习建议:电场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作对受力图是解题关键。平衡问题可分为力学中的平衡问题、电场中的平衡问题、磁场中的平衡问题、电磁感应中的平衡问题。无论哪类平衡问题,只要掌握好了分析受力情况的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假设法、牛顿法)和求解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相似三解形法)均可迎刃而解。建议开设专题《平衡问题的分析与求解》。

17.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 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 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A.0.15 Pa B.0.54 Pa

C.1.5Pa D.5.4Pa

答案:A。

详解示范:以雨滴为研究对象(不计雨滴的重力),由动量定理可得:-F・t=0-mv,依题意mt=45×10-3×S×ρ3600kg/s,考虑到牛顿第三定律,叶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F,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压强

P=FS

=45×10-3×1×103×123600Pa

=0.15Pa,所以A项正确。

考查的知识点:①动量定理:-F・t=0-mv。②牛顿第三定律:叶面受到的压力与雨滴受到支持力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叶面和雨滴上。③密度公式ρ=mV,变形后为m=ρV。④柱体的体积公式V=Sh。⑤压强公式P=FS。

考查的主要能力:①记忆能力;②理解能力;③推理能力;④分析综合能力;⑤计算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之一);⑥建模能力(设计创新能力之一)。

考查的解题方法:解答单项选择题的“直选法”和“建模法”。

平均分:1.77

难度:0.30(难)

区分度:低

信度:低

命题主旨:通过本题考查上述知识、能力和方法。本题优点:情境比较新颖,物理味浓厚,初看差条件(如面积S),做下去柳暗花明。缺点:难度过大,改为“计算题”更合理。

给2008级的启示与复习建议:第一,一定要大力培养高中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二,通过高中学生熟悉的质点模型、人船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单摆模型、点电荷模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18.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由铂和钾(其极限波长分别为λ1和λ2)制成,板面积为S,间距为d.现用波长为λ(λ1<λ<λ2) 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则电容器的最终带电量Q正比于

答案:D。

详解示范:Q=CU,C=εSd ,所以Q与S成正比,与d成反比,答案只能从C、D中选一个。又因为光速c=λ・γ,所以,波长越长γ=cλ,频率越低。现用波长为λ的入射光只能使波长为λ2的钾板发生光电效应,所以D项正确。

详细推导过程:当钾板上飞出的电子足够多时,会使铂板带上足够多的负电,钾板失去电子带上等量的正电,两极板间形成电势差:U=QC……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d ……②,极限情况下极板间的电势差使下一个电子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再也不能到达铂板,由动能定理可得:-eU=0-12mv2m……③,钾板发生光电效应,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12mv2m=hγ-hγ2……④,又由光速公式c=λ・γ可得:γ=cλ ……⑤,γ2=cλ2……⑥,由以上几式解得:Q=hcεSed(1λ-1λ2)。

考查的知识点:①电容器的定义公式:C=QU,变形后Q=CU。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公式C=εSd,即C与S成正比,与d成反比。③光速公式c=λ・γ,变形后γ=cλ 。波长越长,频率越低。⑤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板的极限频率。此外,具体推导过程还会用到:⑥电场中的动能定理-eU=0-12mv2m和⑦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2mv2m=hγ-hγ2。

考查的主要能力:①记忆能力;②理解能力;③推理能力;④分析综合能力;⑤计算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之一);⑥设计创新能力。

考查的解题方法:解答单项选择题的“综合法”(可先排除A、B选项)和“推导法”。

平均分:2.31

难度:0.38(难)

区分度:低

信度:低

命题主旨:本题考查了上述知识点、能力和方法。综合性极强(涉及七个知识点),难度大,试题新颖,是一道很好的创新题。缺点:不宜作为选择题,改为计算题较合理。

给2008级的启示与复习建议:光电效应(课本第三册41页)是《光的本性》部分最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中学生理解最困难的知识点(深奥),宜单独考查,不宜与《电场》综合考核。复习时一定要求学生理解记忆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各种金属都存在着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W=-hγ0,W叫做逸出功(又叫脱出功)。四个要点(必须理解记忆):①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②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③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光电流,光电流的强度随着入射光的强度增加而增大;④产生光电效应的时间极短。

19.土卫十和土卫十一是土星的两颗卫星,都沿近似为圆周的轨道绕土星运动.其参数如表:

卫星半径(m)卫星质量(kg)轨道半径(m)

土卫十8.90×1042.01×10181.51×108

土卫十一5.70×1045.60×10171.51×108

两卫星相比土卫十

A.受土星的万有引力较大

B.绕土星的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大

C.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D.动能较大

答案:A、D。

详解示范:设土星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不难发现土卫十和土卫十一的轨道半径r相同、土卫十的质量较大。因万有引力F=GMmr2∝m,所以土卫十受的万有引力较大。由GMmr2=mv2r和动能Ek=12mv2可解得:Ek=GMm2r∝m ,所以D项正确。由GMmr2=m(2πT)2r可得:T=2πr3GM,所以它们周期相同。由GMmr2=ma可得:a=GMr2,所以它们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考查的知识点:①万有引力定律F=GMmr2。②由GMmr2=mv2r 导出v=GMr。③由GMmr2=m(2πT)2r导出T=2πr3GM。④由GMmr2=ma导出a=GMr2。⑤动能Ek=12mv2或导出式Ek=GMm2r。

考查的主要能力:①记忆能力;②理解能力;③推理能力;④分析综合能力;⑤计算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之一);⑥观察能力(从图表中获取已知条件的能力,实验能力之一)。

考查的解题方法:解答多项选择题的“全息审查法”。

平均分:2.49

难度:0.42(中)

区分度:中

信度:中

命题主旨:通过本题考查上述知识点、能力和方法。

给2008级的启示与复习建议:关于卫星,考生应全面复习下述19个问题: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动量大小、动能、引力势能、机械能、发射问题、变轨问题、回收问题、同步卫星的问题、侦察卫星的问题、双星问题、三星问题、四星问题等。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最大值的2倍

B.声波是纵波,声源振动越快,声波传播也越快

C.在某介质中,红光折射率比其他色光的小,故红光传播速度比其他色光的大

D.质子和α粒子以相同速度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较小

答案:C、D。

详解示范:正余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最大值的12倍,所以A项不正确。“声波是纵波”这句话是对的。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振源的振动频率无关,所以B项不正确。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cn,折射率n越小,传播速度越大,所以C项正确。因为r=mvqB∝mq,质子的符号是 p,α粒子的符号是 42He,所以α粒子的轨道半径是质子轨道半径的2倍,所以D项是正确的。

考查的知识点:①正余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最大值的12倍,即E=Em2,I=Im2,U=Um2。②声波是纵波。③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振源的振动频率无关。④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公式v=cn,折射率n越小,传播速度越大。⑤带电粒子在磁场的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r=mvqB∝mq。⑥质子的符号是 p,α粒子的符号是 42He。

考查的主要能力:①记忆能力;②理解能力;③推理能力。

考查的解题方法:解答多项选择题的“全息审查法”。

平均分:3.89

难度:0.66(中)

区分度:中

信度:中

命题主旨:通过本题考查上述知识、能力和方法。这道选择题涉及高中物理六章(A项考《交变电流》,B项考《机械波》,C项考《光的传播》、《光的本性》,D项考了《原子物理》、《磁场》)的知识,综合性极强。今后这类选择题还可能出现。

给2008级的启示与复习建议:①各种粒子的符号一定要熟记;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属于C级考点的内容,2008级很可能出“计算题”,应花大力气复习,关键点是掌握好找圆心的六种方法(杨德发的论文《磁偏转问题确定圆心的六种方法》,刊于《物理教学》2001年第6期第29页)。

(下期待续)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6篇

关键词: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Ⅱ卷 非智力因素 失分原因

我有幸参加了近几年的普通高考试题阅卷工作。根据自己阅卷中发现的情况,以及物理学科阅卷同仁的讨论,深感有必要对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Ⅱ卷非智力因素失分原因加以分析,以供高中物理教师及以后的考生参考。

2010年高考物理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适中,以中等试题为主,体现了高考招生中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为2011年新课改高考出题指出了方向,也是一个很好的转型过渡。但不少学生考后估分仍与实际得分不相符,有的甚至相差很多,所以高考分数出来得知后很诧异。我认为估分出入根本原因在于答题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审题粗心,答题表述不够规范,笔下误较多,一句话,平时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答卷答题要求没有仔细阅读,不能严格按照要求解题。

1.注意事项第2点:“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错误表现:第(23)题第(1)问:“在答题卡上(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不少考生用铅笔连线,线条过细过轻,致使网上阅卷的扫描图片不清晰,线段不能连续,阅卷老师无法给分。

问题纠正:先用铅笔描线后,再用黑色墨水签字笔重描。

2.第(23)题到第(26)题为计算题,注意事项第2点同时指出:“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错误表现:(1)相邻题答错位置,比如第(24)题与第(25)题互换了答题位置。更可笑的是有些学生答错位置后又把答题卡上的题号给改了。网上阅卷,在计算机屏上仅显示阅卷老师所批阅的题目,如果考生没有把答案写在相应位置,评卷老师就找不到,因而答题无分。所以,答错了位置本题得分也是零分。

(2)还有些考生答案写到方框以外的地方,致使计算机扫描不到,更没有可能给分了。

问题纠正:仅在指定的地方做题。

3.第(25)题第(2)问,题中说明了“(结果保留3位小数)”,错误表现:仍有不少考生的答案为1.0,或者是1。

问题纠正:仔细审题,结果要规范。

二、卷面不美观,不整洁。

错误表现:(1)考生答题后发现答题错误,在答题处涂抹严重,生怕阅卷老师看不到下面的正确答案,致使试卷的另一面出现污迹。

问题纠正:在错误之处沿中线画一横线,或者将错误之处圈起来就行了。

(2)个别学生在试卷上直接约分、直接计算,步骤繁多,写得太多太乱,造成试卷答题处答题拥挤,影响试卷美观。阅卷老师时间有限,不愿看到这样的试卷。

问题纠正:只写主要步骤与必要的文字说明。

(3)少数学生字体潦草,难以让阅卷老师确认,极少数字体实在欠佳,感觉不如刚入学的小学生写的字,与高中毕业生字不相称。

问题纠正:字体工整,平时注意练习。

三、疑似在试卷上作标记。

错误表现:极个别考生在试卷答题卡题号上打“?”、“*”或“Δ”等符号。有可能是学生做题习惯,遇到难题作个标记,但却让其他人怀疑是在试卷上作标记。轻者可能本题扣分,重者试卷作废。

问题纠正: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卷面整洁。

四、字母书写不规范,分不清字母的形状用意义。

错误表现:(1)作题书写时a与9和q分不清,v与r分不清,M与m分不清,等等。

(2)第(26)题计算夹角的取值范围,作图上标的与叙述中写的不一致。先是sin,后又写成了sinθ,α写成了θ,等等,图文不相符。

纠正:平时字母书写要规范,习惯才能成自然。

五、解题欠规范。

高考计算题解答明确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错误表现:(1)作答时没有文字说明,直接用公式得出答案。例如,第(24)题第(2)问,直接写出:S=S+S+S=10×10+30×20+10×20=900m。

其中,S、S、S的意义没有表达清楚。

(2)第(24)的作图应该如图(一)所示。可不少考生不是用尺子辅助作出直线,而是直接画出60s内的三条线段,且线段不规范,弯曲。

(3)第(25)答题时步骤繁杂,条理不清,有的考生把这一题作成了万有引力所有公式的累加。

(4)第(26)题占21分,分值比较高。不少考生怕做这样的题,看到高分题就害怕。如果这一题在作图时力求标准,那么图能做出来,题也就不会再认为难了。作图是解题的钥匙。

问题纠正:高考阅卷时是按照答题步骤给分的。如果没有必要的步骤,写得再多也没有用,所以精炼简捷最好。作图力求标准。

六、解题时一定要列出方程的原式,而不能列变形式或结果计算式。

错误表现:第(26)题解答时,相当一部分学生用r=来代替qvB=m式。另外,由T=2πR/v才能推出T=。后式是不能直接应用的。

问题纠正:说明一点,原始的基本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点。

从考生在高考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这绝非偶然。主要的原因就是答卷规范化不够,失了“卷面分”。虽然问题表现在试卷上,但根源却出在平时的训练中,由于训练时只动口不动手,导致考场上“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平时做题不讲究格式、步骤,写字连笔,作图随意,在做错的地方乱涂乱划,等等,久而久之,习以为常,这种不好的习惯到考场上再改正是不现实的。建议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及高中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严格,规范做题,步骤清楚。学生把每次训练都当作考试,在高考的时候,就会把高考当作训练,非智力因素失分现象就能够避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7篇

14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B在x=05m处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x=05m处甲乙两车相遇

D在x=10 m处甲乙两车相遇

15如图所示,轻绳下端拴接一小球,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外力F将小球沿圆弧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拉到虚线位置,F始终沿轨迹切线方向,轻绳中的拉力为T。则( )

AF保持不变,T逐渐增大

BF逐渐减小,T逐渐增大

C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

DF与T的合力逐渐增大

去爱一个能够给你正面力量的人。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16一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恒星的质量为v3T2πG B恒星的质量为4πv3GT2

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vT2π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2πvT

17悬崖跳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极限运动,需要运动员具有非凡的胆量和过硬的技术。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质量为m的运动员刚入水时的速度为v,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深度为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

A他的动能减少了(F-mg)hB他的重力势能减小了mgh-12mv2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mgh

1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4∶1,原线圈a、b间接一电压为u=2202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灯泡L标有“36V 、18W” ,当滑动变阻器及的滑片处在某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025A,灯泡L刚好正常发光,则( )

A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功率为36W

B定值电阻R0的电阻值为19Ω

C流过灯泡L的交变电流频率为25Hz

D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上滑时,灯泡L的亮度变暗

19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椭圆大环,其长轴长BD=4L、短轴长AC=2L。 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大环的中心O,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质点的小环,小环刚好套在大环上且与 大环及弹簧绝缘,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将小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环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小环在A、B两点时弹簧的形变量大小相等。则( )

A小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B小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小环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C电场强度的大小E=mgq

D小环在A点时受到大环对它的弹力大小F=mg+12kL

20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区域内有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ab=bc2=L,一带电粒子从ad的中点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射入,恰沿直线从bc边的中点P射出,若撤去电场,则粒子从a点射出且射出时的动能为EK;若撤去磁场,则粒子射出时的动能为(重力不计)( )

AEKB2EK

C4EKD5EK

21如图所示,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区域,其斜边长为2L,高为L。在该区域内分布着如图所示的磁场,左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右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取沿顺时针的感应电流方向为正,由图乙中表示线框中电流i随bc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长木板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这个世界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地相信。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8篇

【关键词】2016年高考;物理高考题;解题方法

力学中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是力学考学考试的重要内容;电学中带电粒子电场、电阻、电磁场力和电压是主要物理考试内容;光学中光的产生和应用原理是物理高考考试的主要内容。

一、2016年物理试卷命题情况

(一)2016年试题与2015年试题的对比

全国各地区物理高考试卷试题结构与去年一样,没有发生变化,其试题结构仍然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和计算题。2016年物理高考试卷中有光学题、力学题、电学题和综合题。这几类物理题是所有地区物理高考必须考试的内容,只是知识的考察侧重点不一样,因为这些物理知识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但有利于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们核心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2016年高考题的特点

2016年高考物理高考题的核心内容基本不变,都是围绕力学、电学和光学出题。万有引力是物理高考题必考内容,只是考察知识点会发生细微变化,但考题变化同样都遵循高考命题“稳”性原则。这里的“稳”是指考察主干知识没有变,考察能力及科学素养没有变,压轴题难度相对稳定。前面说到的侧重点变化是指考查的题型在变,给出的问题情境在变,各章节内容所占的分值在变,考试的难度在变。

二、2016年一道物理高考题的解法分析

物理高考题解题方法有很多,并且每一种解题方法的得分点都不一样,为找到得分最高、计算过程最简单的物理题解题方法,笔者分别对电力学物理高考题和力学物理高考题进行解法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道电力学物理高考题的解法分析:

题目: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是3?、1?、4?,[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值是多少?

解法:设开关S断开前后,变压器的等效电阻为R和R′,由于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同,S闭合前:

I2・R=()2・(R2+R3),得R= ①

S闭合后:

(4I)2・R′=()2・R2,得R′= ②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S闭合前:

I= ③

S闭合后:

4I= ④

根据以上各式得:

==

解得,n=3

该物理高考题解法评析:解题原理较为复杂,但得分率很高,因为此解法中关系到的物理知识及原理很多。

三、对2016年一道物理高考题的感悟

(一)对同一道物理高考题不同解法的感悟

历年来物理高考题分数都是老师和同学讨论的话题之一,如何在高考中实现高分是很多学校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一道电力学物理高考题解题方法的分析,发现其解答过程不但是物理知识原理的应用过程,还是一个运动过程,尤其在新课标下,运动性表现更为突出。

(二)通过一道物理高考题探析物理高考题结构的感悟

从2016年物理高考试卷中,本人了解到高三物理的学习及复习,不但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最佳时期,还是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学习过程。物理高考与其他科目试题结构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三大部分内容组成,即基础知识及概念、基本理论知识考察和综合知识考察部分,综合知识考察部分是压轴题出现频率最高的部分。

(三)通过一道物理高考题分析高中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感悟

笔者根据自己对2016年物理高考题的实际解答,分析出我们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方法。第一,必须熟练掌握物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二,着重电力学、力学和光学,并熟记相关计算公式、解题方法及解题原理。第三,要根据新课改要求、物理学习实际需要及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和复习计划。

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高考试卷的核心内容是计算题和综合实验题,根据对物理高考试题的分析结果来看,实验题和计算题在物理高考中的分数比例最高,也是得分率高的部分,但也最容易丢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注意方法与实践,就一定会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考物理复习;概念;规律;数学方法;习题练习

在高考物理复习时,应该从概念、规律、实验等基础知识出发,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加强理解和记忆,然后再结合习题巩固,试卷练习等常规手段,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最终适应高考的难度和广度要求,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

一、概念、规律、实验的复习

1.做好概念的复习

高考的选择题部分,很多都针对概念、规律、实验设计考题,但是高考的能力要求决定了高考的考点,已经从再现知识,升华为对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对于概念和规律,我们不仅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还要做到知其所以然,不仅能重现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还能掌握其内涵和外延,更要能在解题过程中自觉运用,区分出选择题中各个选项之间的微小差别,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对于一些重点的概念,比如,加速度、功、电场等,我们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找出不同点,如: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功和能的区别,电场中电势差和场强的区别等。

2.重视规律的形成过程

规律比概念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高考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对物理规律的考察,学生对物理规律是否掌握牢固,能否运用物理规律正确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自觉运用物理规律,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

在规律的复习中,我们除了要掌握规律本身之外,还要了解规律是如何总结得出的,以及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比如,在掌握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之后,我们还要让学生知道这一规律是如何推导总结出的,这样学生便能更好地解决一些难题,诸如自由落体的失重和空间站内物体失重的区别和联系等。

比如,在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时,要选地面为参考系来计算动能的变化量和总功,从而弄清功能转换的物理本质。

3.提高对实验的重视度

高考的填空部分考查的内容就是实验,在试卷的组成中占相当的比重,绝不能忽视。实验题对学生在高考中是否拿高分至关重要。对于实验,我们要做到,能让学生动手的一定让学生动手,不能要学生动手的也要通过视频、动画等,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从而弄清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实验的方法,熟练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对实验的误差原因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实验的步骤了如指掌。

高考已经不再局限于重现考查实验过程,而是考查学生利用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去处理新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应引起特别重视。

二、数学方法的运用和评估

1.注重数学方法的渗透

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对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运用极限、函数图象、不等式、数列等知识解题的能力。

牛顿创立现代物理学时,所发表的专著即是《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可见数学和物理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要运用好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要做好试卷分析,从各年各省的高考试卷中找出数学的热点,并且要关注高中数学学科的知识变化,从而做出准确的预估。

2.分析高考试卷,准确做出预估

以江苏高考为例,在连续三年考查了学生运用微积分原理解决电磁感应问题的能力之后,由于微积分从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删除,高考物理的重点,也从微积分转向数列,而数列知识在磁场这一类问题中出现的概率较高。因此,“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便取代了“电磁感应”,成为高考的压轴题。

三、正确处理好习题练习

1.明确习题练习的重要性

在高考复习中,做一定量的习题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对于知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形成,都必不可少。通过适量的练习,学生能将概念、规律深化为能力,也能在高考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

2.精心选择习题

做习题很重要,但是不加选择地布置大量习题,则会走向题海战术的极端,无效的重复会降低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要事先做大量有效的工作,精心挑选习题,不做怪题偏题,不做过分难解的题,注重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求稳、求实。对于典型例题,要分析题目的特点,梳理分析题目的思维过程,举一反三,力求做到事半功倍。

3.注重规范解题

首先要培养审题习惯,明确审题的重要性。其次要注意培养思维习惯,物理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思维的清晰有助于理清题意,找出物理过程,发现习题中所考查的物理规律,然后有的放矢,目标明确,直接奔向正确答案。

注意解题时规范性训练,如:必要的文字说明、设好未知数、写出课本中的原始式、突出结果等,规范的解题有助于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在高考复习中,要注意的方面很多,诸如课堂效率的提高,错题的订正,复习资料的使用,教材的梳理等,总之,我们要精心研究,认真做好复习工作,迎接高考的到来。

参考文献:

高考物理试卷范文第10篇

一、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的特点

1.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部分试题有8道选择题、1道实验题和3道计算题,共12道试题,虽然题量有限,但试题却涵盖了考生所学的力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全部内容。从教材模块的角度看。涵盖了考生所学的高中物理必修、选修所有模块的内容。对考生在高中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考查。

2.从物理试题的角度看,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叙述清晰明了,亲切、自然;试题设置的物理情景新颖、独特,物理情景源于物理问题,极具思考价值;试题设问贴切,问题来自课程标准,来自教学内容,来自学生熟悉的情景,为全体考生搭建了共同的思维平台。

3.从物理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着力考查物理学的基础性内容,着重考查物理学的重点知识,注重考查物理学的主干知识。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中考查力学知识的内容有46分,占38%,考查电磁学知识的内容有62分,占52%,似乎对电磁学知识的考查多于力学内容。但从试题的内容来看,一些试题是以电磁学知识为背景。利用力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对物理学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力、电两大块的考查还是保持了一种平衡。

4.从对高考试题的要求来看,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有适当的难度,有很高的效度和区分度,有良好的选拔功能。从整份物理试卷来看,有的试题考查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有的试题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有的试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因此这些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如选择题的第16题、第19题和第20题,实验题的第(6)问,计算题中的第23题、第24题等。这些试题的设置确保了这份试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的亮点

1.坚持用特色物理试题考查能力,注重联系生活、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实际,强化对信息的提取、分析和综合运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然后利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求解。如试卷中的第19、20、23题等。

2.坚持用图像考查能力。图像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借助图像可以深刻地描述物理规律,恰当地反映物理现象,精确地处理实验数据,巧妙地寻求事物问的关联。物理图像还可以是考生思维的载体,可见图像既具有科学上的实用价值,又具有科学的美学价值。图像问题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如试卷中的第17题考查振动图像,第23题考查a-t图像等。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有4个题是用图像命题的,占到了总题量的三分之一。

3.坚持用创新试题考查能力。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第24题是一道压轴题,情景新颖,视角独到,难度大,为原创试题,对于高分层的考生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解答这类试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这道压轴题,采用图像描述电场,并隐藏了动力学情境,用电荷问的排斥力模拟了碰撞的相互作用,属于“类碰撞”的应用。考生只有具备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物理学科素养,才能正确理解本题的物理情景,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4.坚持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命题关注知识获取的过程,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今年的实验题没有设置大小两个实验题,仅用“测会属丝电阻率”的一个实验题,考查了基本仪器——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考查了实验电路的选择,考查了实物连线,考查了实验数据描点与计算,考查了对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理解,考查了实验结论的获取等。这些都是对考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

三、用高考物理试题彰显新课程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是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的又一大特色

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考查的目标都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确定的,与新课标是吻合的。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坚持体现课改精神,坚持课改方向,坚持国家统一考试的性质,试题适当地渗透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试题内容不仅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而且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落实高中物理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继续体现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考生素养、注重思维水平、强调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与新课程一致的做法,引领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

1.倡导科学探究,注重科学探究的质量。重视科学探究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几个要素。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教学方式,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法。试卷中的第16题要求考生探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与哪些物理量成正比,第19题要求考生探究重复“跳环实验”未成功的原因,第20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推断比例系数k的可能值,第23题要求考生运用类比方法探究a-t图像的物理意义,同时这些试题又为考生提供了恰当的物理情境,提供了科学的知识背景,有的甚至提供了探究的思路等,这就为考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注重对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考查。新课程注重让学生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更加注重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试卷中的第23题就明确提出“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让考生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第20题中也有这样的表述:“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的可能值。”通过这些尝试,考生会逐渐领悟,学习物理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解决问题的办法越来越多,物理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物理是一门使人增长智慧的学问。

四、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优美大气,凸显物理教学特色

1.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注重利用一些保留试题、一些经典试题在覆盖知识面的同时,考查基础知识是近些年来高考物理命题一直坚持的一项原则。试卷中的第13题考查玻尔理论,第14题考查物理光学,第18题考查人造地球卫星,第17题考查振动图像,第22题考查平抛运动等知识,这对中学物理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注重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众所周知,物理压轴题难度大,试卷中的第24题通过分层设问,减小试题的难度,这样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可以入手。不同程度的考生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能增强考生的自信心,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3.今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是一份“教考和谐”的试卷。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好这份试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内容不亲眼看见不行。有些内容不亲自实践不行,有些内容不独立思考不行。有些内容不仔细研究不行。老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见”、“做”、“想”、“研”的过程。新课程的高考物理试题的内容,也从“见”、“做”、“想”、“研”这些方面考查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教考和谐的本质内涵。

上一篇:物理高考范文 下一篇:物理电路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