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00:43:09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二理科;诀窍

1. 前言

高二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高二的学习成绩好坏决定了高三的心态、节奏和走势,尤其是高二理科更是学习中比较难学的课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介绍高二理科各学科的一些基本学习技巧,希望对高二理科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2. 高二数学学习技巧分析

高二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强,需要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下功夫,要多思考,多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2)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习题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归纳于同一知识方法。

(3)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比如:从数学思想分类;从解题方法归类;从知识应用上分类等,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

(4)经常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

(5)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 高二物理学习技巧分析

高二物理知识体系严密而完整,知识的系统性较强,应该注重掌握系统的知识,培养研究问题的方法。

(1)重视实验,勤于实验: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及步骤,注意观察,做好每一个实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并且到实验室进行验证。这对实验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

(2)听讲与自学相结合:高二物理的教学内容比高一的更多,课堂容量大。上课认真听,是同学学习的方法,提高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听课中要积极思考,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听讲获得解答。要达到课堂的高效率,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预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迅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预习既增加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

(3)定期复结: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定期复结的好习惯。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升华提高的过程。一是当天复习,这是高效省时的学习方法之一。二是章末复习,明确每章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系统。既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知识,又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单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多,多数需要理解。通过系统有效的复习,就会发现,厚厚的物理教科书其实是“很薄的”。试着对做过的练习题分类,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

4. 高二化学学习技巧分析

学好高二化学,需要掌握以下五点:

(1)学会自学教材。学会自学才能主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预习则是自学的必要步骤。

(2)学会听课。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

(3)学会比较归纳。可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如学习第一章氮族元素时,可根据它们原子结构相同点与不同点,推出它们性质上有相似之处也有递变规律,并注意联系高一年学过的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进行横向比较及归纳,既有利于理解新知识,又巩固了对旧知识的掌握。

(4)学会质疑。即追问为什么,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已有的事物,达到对化学事实的深层理解。要善于质疑、发现问题,必须学会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实现。可用“逆向思维、觉察异常”法来提出问题,或“善于对比”才能发现问题,并“穷追不舍”、“刨根究底”。

(5)学会记忆。大家都知道化学属于理科,但在学习过程中你应该感觉到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需要准确记忆要求记忆的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和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记住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然后经过一定的训练,将所记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能力。

5. 高二生物学习技巧分析

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不要盲目记忆,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高二生物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3)实验整理以后跟相关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4)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并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也可以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5)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6.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二年级的理科学习当中,只要勤奋努力、刻苦扎实,并掌握高效有用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让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学习效果越来越明显,从而为高三的学习和复习打下良好基础,为自己的未来梦想铺路。

参考文献:

[1]高永金.学好高二理科的诀窍――基于学习心理学的探讨.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6(7).

[2]高慧明,刘宗浩.学好高二数学有绝招.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6(7).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浙科版生物;探究;学习平台;生物教学

一、浙科版生物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存在的问题值得商榷。

1.科学合理的编排问题

以高二生物必修的三册书为例,虽然分别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命名,但在三册书中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第一册《分子与细胞》应该说是后两册书的基础,但编者也许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前后册联系颇多的内容却极少延伸,如遗传物质DNA及RNA在第二册中是中心内容,但在第一册第一章中其内容却只有寥寥几句话,仅仅提到了它们分别是脱氧核糖核酸及核糖核酸,又分别主要位于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其结构、组成等都没有作很好的铺垫,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第二册内容时早已无甚印象。笔者认为这对于有关遗传物质知识框架的形成是不利的。像这样的情况在必修课本中的很多地方都有出现。

2.课本内容的选择问题

整个高二必修内容选择看似条理清晰,但相对较庞杂,看上去不像教科书,却像是几本课外读物或者说是科普读物。编者想把所有的有关生物学的内容都讲个遍,但却限于篇幅又只能蜻蜓点水般地匆匆而过,以至于在教师授课和学生自学的过程中都要参考翻阅大量的课外资料,同时导致教师对于许多内容讲得多怕浪费时间,讲得少又怕在考试中大量出现,而学生在自学及练习过程中又感到迷茫:怎么课本仅仅几句话提到的内容却在习题中大量出现,而大篇幅的内容却是寥寥数题呢?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如在第二册第二章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中有关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应该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之一,但课本内容却只列举了一个有关人类血友病的例子,相当简单,同时又没有把几种与血友病有关的基因型的个体的组合及产生的子代的类型的情况以遗传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很难一下子接受,而遗传图的书写正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课本大量采用了立体的彩图,虽然说增强了形象性,但对于学生的解题实在是帮助不大。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再增加有关的平面图。

3.教材与习题的配套问题

高二生物浙科版教材启用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生物作业本,该作业本的编排顺序及难易程度相对体现较好,对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是很有好处的。但由于教材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自学复习,不利于其很好地掌握知识,反而使作业本成了累赘,学生要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完成一份练习,增加了他们的课业负担,使部分学生产生了生物难学的观念。还是以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例,课本中出现的有关内容很少,但浙教版作业本中出现的内容却是重点,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要增加内容讲解,而学生则要在课后花大量的时间去巩固练习。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中学课程设置的深度、广度及结构应该考虑一般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因为人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逐步深化的,所以课程的编排要有系统的观点,不能把生物必修三册书独立开来,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基于以上三点,笔者认为,要想顺利地完成生物学教学任务需要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来达到。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听课情况,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学生让他们制订不同的学科要求,可以在每堂课之前先预习书本内容,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来做相关的练习。对于课本中重点、难点作相应的标记,在课后或课堂上进行提问。这也就是所谓的学生预案。这样将会大大减轻教师因为浙科版必修课本内容编排相对较凌乱,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相对较吃力的现象。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学习小组对本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不能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其他组相互讨论当堂进行解决。这样就使得一部分的内容实现了四次巩固:第一次,学生自己自学巩固;第二次,其他同学帮助巩固;第三次,教师总结巩固;最后,课后习题巩固。这样,一堂课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把课本中枯燥无味的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立体知识。如在细胞的分子组成及结构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细胞比作一间大房间,房间里的人及各种家具就是细胞的结构及成分,人的进进出出及家具的搬动就是细胞内化学成分及各种结构的变化,这样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就会非常地形象,这对于他们的理解是非常有好处的。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实际

由于不同班级的学生,同一班级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生物学素养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一一加以落实。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每隔一段时间要做相应的反思。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学习呈螺旋式上升。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提高自己对教材的研判能力,同时也要认真地研究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平台,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3篇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生物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生物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资源共享,进度统一,皆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二、课本为主,练习为辅,教师适当拓展延伸的材料应用。

进入高三生物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生物总复习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生物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生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以《创新设计》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生物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失。

2.重视基础和教师拓展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

⑴注重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

由于高三是在高二学习的基础上,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所以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扩展和深化。从往年的高考试题看,试题编制是从新情况、热点向下入手,但考查内容仍是书中的基础知识,即使是综合考试题也是如此,因此,切不可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尊纲依本,研究考纲,认真完成本学科内的基本概况、原理的复习,并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这就是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如: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引导学生写出概念图等方法。

在对教材仔细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原来教材的知识框架,适当调整教材的前后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可以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例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教材中分布于第一章和第三章,如果将它们归为“细胞分裂”一节来讲授,重新组合成知识块,以板块为单位突破重点、难点。使前后知识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既避免了复习课中对旧知识的机械回顾带来的枯燥乏味,又使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⑵、摸索有关线索,加强学科内综合

高中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的共性,是生命本质的特征。生物体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的各种生理都是协调统一的,可见,生物学科内的综合是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将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生物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是高三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在实践中摸索学科内综合的有关线索,加强学科内综合的研究。

根据具体内容,生物学科内综合可以是章节内综合,也可以是跨章节综合,具体的线索如下。

①章节内综合

例如,“细胞”一章中组成原生质的化学成分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可以体现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状。细胞内各种结构从功能上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章中的各种代谢的相关性,如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呼吸的过程等。“遗传和变异”一章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的相关性和各种结构的统一性。“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碳元素的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生态平衡等,各学生综合起来。

②跨章节综合

例如,“细胞”与“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综合:细胞的完整性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新陈代谢主要在细胞内进行,细胞内的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转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生物的新陈代谢”与“遗传与变异”的综合:遗传物质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和代谢类型。“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与环境”的综合:物质代谢和物质循环,能量代谢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代谢类型。“遗传和变异”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综合: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使有利的变异得以积累和发展。“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细胞”的综合:细胞分裂是生殖的细胞基础,无性生殖是通过体细胞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进行的,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的。“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综合:生殖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新陈代谢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综合:某些激素是生物进行生殖的调节物质,如性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素也是生物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遗传和变异”的综合:遗传与变异是通过生殖来体现的,营养生殖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的,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相同,故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的基因型,子代出现了更大的变异。由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减数分裂是遗传基本规律的细胞学基础。个体发育的遗传基础是核酸,DNA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决定个体发育的方向和全过程,个体发育过程就是特定基因有序地活化和表达的过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综合。

⑶、通过专题教学,培养学科内综合能力

专题教学是培养学科内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高三生物本身的复习教学而言,一般来说,高三第一阶段是按章节理顺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第二阶段则可进行专题复习教学。

专题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a、体系专题。例如:①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②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③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④生物与环境系统。

b、实验专题。例如:①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②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③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④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c、题型专题。例如:①曲线坐标题解析能力的培养;②图形图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③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的培养;④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d、热点专题。例如:①生态和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②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③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④国内大事、世界风云(西部大开发、绿色奥运、贫铀弹、反恐斗争)。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4篇

一、处理好教材利用与教案编写的关系

我们应了解教材的编写的特点,理解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应根据编者的意图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学生实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补充和修正,每位教师将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方式不同,编写的教案也于千差万别,但我们的相同之处是备课的时间大大增多了,比以前更累了;可是,我们还是“爱你的”,因为只有你才能为我们提供了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和条件。

二、处理好“义教”与高中的关系

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高中教学,生物课程标准有两个突出变化:(1)既重视了结论性知识又重视了过程性知识,这是第一次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强调了过程性知识,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了过程性知识,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出变化。(2)提出了加强核心知识、核心概念的观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10大主题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三个必修模块是生物学中核心知识或核心的主题。这“10大主题”和“三个必修模块”的关系是非常的密切,因此我建议:

1、注意知识和能力的衔接和补缺。高中教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并经常性地到初中听课,了解教学实际和学生状况的基础。针对课程实际、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确定好高中教学的起点,并及时补缺。然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科学地组建生物教研组,把初中和高中的生物教师安排在同一教研组。切不可分开,如初高中生物教师分开,初中的史地生为一组,高中的理化生为一组,这样不仅费时费力,教研的效果却大打折扣。还有高中的教师最好能下初中任教一轮,再上高中效果可能会更好。

2、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应有不同的侧重和递进。高中侧重于思维探究和自主探究,更注重科学思想和观点的形成过程(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激素调节的发现过程);更注重假说――演绎、系统分析和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初中侧重于验证实验,技能训练和引导式探究,更注重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训练。

三、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高中生物新课程采用模块设计方式,模块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模块教学也有不利的因素,如:

1、模块间的知识内在联系被削弱;原教材从第一章到第九章,层层递进,前后章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新教材除了《分子与细胞》为共同的基础外,其他模块之间没有必然的前后关系2、模块内容与课时的矛盾:每个模块课时相同,而选择内容的量与度却很难把握3、遗忘问题:不同模块间知识联系的内容,有时要等一个学期4、教师与设施的问题:选修I模块最为突出,特别是高二年,必修年级与选修年级共存。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建议:(1)高度重视必修模块教学,把核心概念与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必修模块选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其中的生物学核心概念、原理,以及技能,方法的形成,都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共同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选修模块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兴趣前提。(2)不要忽视选修模块的教学。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

四、处理好活动与讲授的关系

高中生物新课程大大地增加学生活动,尤其是探究性活动的数量,这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现课程目标是非常有利的,但无疑也增加了教学难度和教学课时的紧张,这正是平时生物教师在一起时“埋怨”的“热点”,因此,提高课堂活动设计的质量,讲究组织探究性活动的策略,是高中新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探究性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是顺应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潮流,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然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费时费工,且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可组织探究。片面地强调探究性学习而排斥其他教学策略和方法时,就会导致教学时间紧张,教师该讲的少讲或不讲,因此,我们倡导探究教学时,并没有否定其他的教学方法,而是主张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在我们这种教学设施简陋的学校进行探究性教学呢?这正是我们颇感困惑的问题,但只要我们用心,有些问题就能解决:比如我们可选择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它是一种在教师创设情境下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学习概念,不需要学生动手做实验的纯思维探究,是一种思维探究的学习过程。我们还可以选择可以自己进行改造成切合本校实际的探究活动。如“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用“牛尿”代替“生长素类似物”。探究“用样方法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和“用重捕标志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可查用小旗代替植物,用粉笔头或种子代替动物,动物的运动用人工搅拌代替进行调查。既方便又简洁。……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5篇

在以上四个因素中,关键的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根本性和基础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以下就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谈谈。

一、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

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定义概念和总结规律时,可以直接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讲评作业或试卷时,对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对物理概念表达不清而造成的错误,要结合教材的讲述加以分析,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在教材上阐述的是一清二楚,应该认真的阅读教材。可以选择合适的章节采用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质疑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

三、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要上好高一开学第一节的绪论课,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时,讲明下一节授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进行预习;实验做预习作业,无预习作业不能做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做到不论多忙,也要在课前先预习教材。一章学完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由于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链",容易遗忘。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总结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等等。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注重构建和展现物理情景,重点分析"物"和"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而不是凭直觉。

2、通过习题课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和学生分析、讨论、解答物理题,指导学生审题,明确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构建数、形、理的密切结合,受力分析是基础,运动和动力学观点解题、能量观点和动量观点解题是主线,初步建立起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经过一题多解和经典题的一题多变讨论,使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

3、严格做题规范,善于把实际问题上升为物理模型来解决,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建模的方法和思路,教会学生物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解题思路和基本解题技巧,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

五、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

记忆是学习任何知识包括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物理创造性的源泉。现在学生不重视知识的记忆,或是什么都不记,或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到了高三才发现高一、高二时学的知识没有巩固好,造成后续学习的困难。所以,从高一开始就要强调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对比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过程。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6篇

【关 键 词】 全国新课标I卷;高一;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7-0101-02

高一必修1、比修2主要涉及的内容和知识点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转化、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环境保护等知识,本文仅是对全国I卷形势下的高一化学的教学提出自己几点粗浅看法和思考。

一、全国I卷试卷结构说明

全国卷理科综合试卷结构如下:

其中,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有机化学、离子平衡问题是全国卷选择题基本稳定的命题范畴,其他考点分布就不稳定了,对学生的考查更加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元素化合物知识灵活分布在生活中的化学和实验基本操作两道选择题中。比如:

T7(2013).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 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 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 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所以在讲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就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渗透了,比如在高一讲Na及其化合物的时候就要渗透侯氏制碱法。

二、2013~2015年全国I卷选择题核心考点总结

三、全国I卷的结构和核心知识点对高一教学导向的几点思考和关注点

1.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思考

选点切入点的考虑,内容首先是从周期系中的代表性金属元素钠、非金属元素氯元素及其化合物切入,再延伸到周期系中的其他元素,进而综合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环境保护),主要考查钠、镁、铝、铁、铜;氯、硫、氮、碳、硅等主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和由此基础上外延拓展出来的其他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比如:

Na――延伸到Li及其化合物:2013年T27的锂离子电池。

Cl――延伸到碘及其化合物:2013年T13考查实验乙醇萃取碘;2014 T9I-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I-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015年考查富集在海藻中的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及涉及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

N――延伸到P及其化合物:2014年T27考查次磷酸(H3PO2)及其衍生出的化合物的性质。

Al――延伸到B及其化合物:2015年T27考查的硼及其化合物(硼酸等)的性质及在工业上的应用。

2. 原理知识更深入和难度加大

物质的量的计算比重比广东卷大和难;电化学情景较新颖,难度加大,原电池由基本原电池延伸――生物电池,固态熔融电池等;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拓展、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中的电子守恒配平,这在原来广东卷必修课程里讲的较粗略,现在要细讲了,重点讲了,因为这些也正是学生的难点。它一般出现在无机综合题中,强调对工艺流程的分析解读,就新情境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看,全国卷的灵活度更大,在配平、物质推理方面需要学生有充足的训练经验。反应原理题除了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对于图像中定态的点和动态的点与对应的化学意义的相互转换能力要求显著,基于真实情景下的化学计算能力要求远高于广东卷。特别是在新情景下的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的书写,K/Ksp的应用及其计算,质量百分含量,产率、转化率等的计算考点上体现得更淋漓尽致。

2013全国I卷T28.(节选)(5)二甲醚(CH3OCH3)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电池(5.93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量密度E=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lkW・h=3.6×106J)。

参考答案:(5)CH3OCH3+3H2O=2CO2+12H++12e- ÷(3.6×106J・kW-1・h-1)=8.39kW・h・kg-1

尤其是2015全国I卷 T8.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的考查,T9.元素守恒在有机物中的应用,T11.微生物电池的考查,T13.电解质溶液及T28,整题就是原理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了,涉及的知识点有氧化还原反应、K/Ksp、正逆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及影响因素、化学能与键能的关系等。

3. 有机知识考查的范畴广泛

有机物知识点的考查没有明确的方向,2013年,T8.考查的是烃的衍生物的性质,T12考查的是重新组合成醇的种类,T13考查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2014年,T7考查同分异构体;2015年,T9新情景乌洛托品甲醛和氨气的加成和脱水取代的量之比。

有机选做题一般就是有机推断和推理,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书写及计算;对有机物的结构理解和认识、有机方程和合成路线等。内容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强,有机合成路线对思维和知识要求较高。

4. 实验内容和有机知识的综合考查

化学实验在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进一步学习了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并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除杂和提纯的方法和操作,认识了一些高中实验仪器和实验安全等注意事项。这在选择题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全国I卷的26题,近三年考查的都是有机知识和实验内容的综合考察,当然也是实验基本操作和方法的迁移应用为主,难度不是很大。在2015年的实验题中首次出现了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问题,说明广东卷在实验探究命题上的探索已引起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关注。

再者,在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的知识点上,近三年全国I卷都没有单独考查(广东卷是必考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在无机综合大题中还是要写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和利用到离子共存知识推理工艺流程题;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上的考查基本较平稳,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对相关元素略作拓展即可。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价值取向;基本策略

在知识经济的新时期里,为增强国力,化学课程需要用什么内容教育学生,应当实现什么价值,是规划二十一世纪中学化学教育蓝图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高中化学新教材(试验本),从哲学价值论的观点,来研究高中化学教育里的价值定位问题。

一、化学教育价值观

化学教育价值有两种含义:(1)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它讨论社会对化学教育的需要或蓝图规划问题,化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实现哪些价值,即化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什么”。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明确指出,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行思想品德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化学教育的功能价值,它讨论怎样的教学活动才具有教育上的价值,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化学教育中的内蕴价值。从化学教育的整体过程看,化学教育实践有活动目标和活动手段需要研究,所以必然包括化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策略这两个价值子系统。

二、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价值取向分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以下简称新教材)强调了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化学的需要,体现了由纯化学学科走向应用技术与化学相结合的现代化学教育价值观。

化学与新材料、新技术。新教材在高一教材中介绍了高温结构陶瓷、光导纤维、C60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高二教材中介绍了金属陶瓷、超导材料等金属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高分子材料等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高三教材中氯碱工业里新型的离子交换膜等。材料是科学技术的先导,没有新材料的发展,不可能使新的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

2.化学与能源。高中化学新教材首次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了能量观点,如,在高一化学第一章里提出如何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等与社会相关的问题。在卤素中新增了“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在几种重要金属中增加了“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在原电池一节介绍了化学电源和新型电池等。

3.化学与环境。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在治理这些环境污染问题中,化学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4.化学与生产、生活。人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生命科学等无一不和化学密切相关。高一化学新教材卤素一章介绍了“碘与人体健康”,高二化学结合有机化学知识介绍了“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并以大量的彩图形象的介绍了各类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用途。高三化学在电解池教学中,常识性介绍了“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结合生产实际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探讨“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

三、化学教育价值实现的基本策略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价值取向要求化学课程的实施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基础性原则:中学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化学教育是一种大众化的基础化学教育,从课程构建模式上来说,主要以化学学科基本结构为课程框架渗透有关“化学与社会”的内容。

社会价值原则:“化学与社会”内容十分广泛,作为课程形态的化学教学应全程体现“化学——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动态发展性原则:由于教科书编著的时间性以及使用的相对稳定性限制,使得教科书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教师要具有现代课程意识,要不断将动态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新成果引入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的教育价值定位,既决定着化学课程的知识、技能整体素质结构,也决定着化学教学的认知过程和操作过程。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遵循上述原则,我们在课改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基本策略:

1.主题型教学策略

“化学—一人类进步的关键”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总主题,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体现这一主题。如“糖类、蛋白质、油脂”可以“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为主题;氮族元素结合生物圈中氮的循环以固氮为主题;硅和硅酸盐工业、金属和合成材料以材料为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原理以开发新能源为主题;烃以石油化工为主题。主体型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2.用途联系型策略

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应该将现代最新的有价值的有关元素化合物用途纳入教学之中。如在学习NO的性质时,可联系医学新成就,介绍NO对人体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量NO吸入人体有害,而少量的NO吸入却能治疗某些疾病?在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时,可联系智能高分子材料、导点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等;在卤素学习时,可联系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饮水与消毒化学;在硅和硅酸盐学习时,可联系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等。

3.实验探究式策略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化学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特征,并将其作为化学教学的主模式。探究的内容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的实用性等。在教学中,可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如:联系生物实验“空气中SO2含量的测定”,可让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设计反应原理,根据具体操作,提出问题:为什么抽拉活塞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设计“HCO3-结合H+容易还是CO32-结合H+容易”等探索性实验。这些都是在创设出一种问题“情境”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专题研讨型策略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人体健康、军事等社会问题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可以将上述领域内容作为专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进行充分的讨论前准备。这样的活动既拓宽了学生对化学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综上所述,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于化学教育价值的研究投以探索的目光,是组建化学教育价值体系的一种科学方法,对研究化学教学的观念、模式以及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学校里的化学教育,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大型的人文系统工程。以上仅是从高中化学新教材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手段上进行的一些粗浅的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参考文献:

[1]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8篇

回想起那场由学生们自己举办的结题报告会,我总是难以忘记。难以忘记学生们的认真和执著;难以忘记结题报告会能不能作为学校迎接“三星级”验收时的团队活动而有的争论;难以忘记评估专家看完结题报告会后要带走一本“成果汇编”,为的是带回自己的学校再仔细看看。

一、红丝带在飘扬

接手做四班的班主任是在班上的学生上高二时,当时他们对生物课的学习似乎不太感兴趣,作为班主任兼生物老师的我一直想找到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正好当时学校要我策划一项活动,主题是“拒绝,预防艾滋”,我就灵机一动,在班上发起了这场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是“红丝带在飘扬――艾滋病知识的收集与宣传”,这既与生物课中“关于××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有关,同时又与学校活动的要求相一致。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而且能够对学生开展一次系统又深入的预防和宣传艾滋病的教育。

研究性学习由我担任指导老师,班长曹桢桢担任课题负责人,全班共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以“艾滋病的致病、传播、危害与预防”为主课题和“责任与使命――正确对待艾滋病”为子课题开展研究。2005年9月18日举行了立题报告会,2006年2月20日进行了课题中期交流,并先后于2005年10月10日、2005年11月15日、2006年3月16日和2006年4月14日共进行了四次集体活动,于2006年4月成功结题。

二、与学校的“对抗”

2006年4月下旬,是我校迎接“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的时间,在评估验收时,需要每班都开展一项主题活动。经全班同学讨论,我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只剩下最后的结题与成果汇报,同学们一致提议将结题活动提前至迎接评估验收的当日进行,将这次活动作为我班的主题团队活动。“三星级普通高中”的评定事关学校事业的兴衰,所以迎接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当时,兄弟单位还派了主要领导来协助我们的工作,校长更是层层把关。当审核到我班上报的团队活动主题时,一位兄弟学校的校长指出:南通地区只检出两例艾滋病毒携带者,在南通地区,具体地说在二甲镇的街道开展艾滋病的宣传,到底能收到多大效果?因此,结题报告会是否能在验收当日举行,便成了争论的焦点,学校也慎重地提出让我们再作考虑。

我把这一情况通报了学生,获知这一情况,学生们在感到失望的同时,积极地开展了讨论,商量能够让学校接受我们主张的对策。学生们整理清楚了集体智慧,他们向校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方面,评估验收事关重大,我们会精心准备好结题报告;另一方面,我们开展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第一,南通地区既然已经有了两例艾滋病毒携带者,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进行宣传。

第二,二甲镇街道的宣传很重要。如果我们二甲中学的学生在二甲镇宣传,其他中学的学生在其他镇宣传,那样整个南通都会宣传到。

第三,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我们课题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艾滋病知识的收集,另一个是宣传。收集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学习的过程,我们学了总得向学校、向社会汇报。

最后学校决定,让学生们开展这次结题报告会。

三、放一放手,他们会飞

这是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具有高度开放、随意性的特点。具体进行时学生们遇到了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活动的组织,二是活动的经费。

关于活动的组织,最初学生们找到我,让我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分组指令,制定研究计划,而我当时刚接这个班,对班上学生的情况并不熟悉,如果盲目地去划分,可能并不合适。于是我就激将了他们:“这点事情还要班主任管?这次活动,我只是生物老师的角色,只负责解决知识上的困惑,其余一概不管。”没想到,最后我担任的角色只是打字员,他们的理由是要上课,没时间把纸稿变成电子文档。

在将纸稿内容输入电脑时,我确实被学生们的工作惊呆了。有些内容是他们从报纸上剪贴复印的,有些是写好主题、网址让哥哥、姐姐或朋友帮着上网查,然后打印好了寄过来的,还有的是用手抄的……厚厚的一沓,都是他们想方设法收集到的。再看活动记录,他们注意到了男女生搭配,注意到了会说的、会写的同学和比较内向的同学搭配,注意到了走读生和寄宿生的搭配,还注意到了会讲二甲话的同学与不会讲二甲话的同学的搭配,注意到了时间上松与紧的搭配,还注意到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我真的很庆幸,原来偷懒还有这样的好处,居然发掘了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们成功筹集了活动的经费,让我对他们更加刮目相看。要购买一些资料,要制作宣传单,要买拍照片的胶卷(学生们是在后来才找到数码相机的),甚至于制作活动的标记――红丝带,这些都要花钱,而班费没有做这方面的预算。一天,两个女学生来请假,说中午去海浪玻璃厂(就在学校附近)拉赞助,怕下午到校迟到。没想到她们不但没迟到,手里还捧着300份复印好了的宣传资料,算算也有150元呢!他们筹到的钱物远不止这些,他们也把我列入筹备工作的一个有效来源,从我身边成功筹走了50元。

四、告诉了别人,更告诉了自己

和所有的教师一样,我也时刻都期盼我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很优秀。而这次活动后的单元测试,也着实让我如愿以偿了一回。生物选修本的第一章中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体的免疫,在他们完成课题研究之前,这些内容还没有涉及。到单元测试的时候,我班上的均分居然比别的班级整整高了5分。据此,我得出了结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可以完美结合的。

为此,我专门调查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来,为了完成课题,他们至少需要一份宣传单,但宣传单该写什么呢?他们想到了要写致病的机理、危害、对艾滋病应有的态度。那到底是怎样的机理呢?他们找到了有关病原体的知识。而病原体是如何让人患病的呢?他们查阅了免疫学的内容。在基本弄清相关知识的时候,他们想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该建议人们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艾滋病,于是分析了人们现有的态度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他们分析了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多个层面,还回顾了过去,设想了未来。今天在写这一份总结材料时,我忽然领悟到,这次活动学生表面上是在为了更好地告诉别人,其实最基本的还是告诉了他们自己。

五、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在结题报告会上,曹桢桢同学拉着参加结题报告的评估专家――一位女校长的手教大家做了一个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我并没有去教他们这样做,这完全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会后我问曹桢桢同学,他们是如何想到这一点的。她告诉我,从发现艾滋、接受艾滋到宽容艾滋,人们曾走过一段很长的路,欧洲有一个宣传艾滋的公益广告,一只温暖的大手,拍了拍一个略显忧伤的肩膀说“朋友,一起走”。所以,她觉得我们在向别人宣传的同时,自己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我明白了,是他们教会自己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

这是我的一次真实经历,从最初一个偶得的灵感到后来将近两个学期的坚持,我在无意中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深入的、有效的“拒绝,预防艾滋”的教育,并且在这个活动中,除了带来了与主题直接相关的知识上、思想上的成功外,更带来了学生们组织管理能力、宣传写作能力、公关交际能力的提升。一路上,他们面临过资金不足,面临过被全盘否定,面临过无从下手,然而这些困难都被他们抛在了身后,他们是成功的。

我认为,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作为对学生们开展德育工作的载体。在这一方式下,学生们主动地去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而要驾驭好这一方式,关键就是如何选择一个好的题目。我很庆幸,这一次我选对了题目,但我不会满足,我会沿着这一次偶然的成功去探索更多必然成功的因素,并最终实现必然的成功。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9篇

迈进高三,也就意味着进入高中学习的冲刺阶段,而高三的学习有其独特之处,即考练多,学习强度加大,时间更紧迫,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必须有独特的方法去应对。一般而言,大多数学校对高三学年的基本定位是对整个高中三年所学知识的总复习,在一学年时间中,各校高三年级通常会将时间分割为三段,形成各阶段的复习目标,帮助学生在复习时能够有目标、有计划、不盲目、不混乱地进行有效复习。具体三个时间段的划分为:

第一轮复习阶段(9月~次年3月初),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第二轮复习阶段(次年3月~5月中旬),综合能力突破时期;

第三轮复习阶段(次年5月中旬~5月底),应用能力提高时期。

通过时间的安排可以看出,首轮复习所占时间最长,可见它在高三整个复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高考中的黄金定律“80/20法则”(就是指高考80%的试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20%的试题是稍难点的综合题),首轮复习的基本定位就是夯实基础知识,对高中三年课程做整体地系统回顾,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为高考知识系统化、能力化做好准备。通常而言,首轮复习做得扎实,就是给“考一所不错的大学”上了份非常有价值的保险。

那么学生在首轮复习中都会遇到些什么问题?针对此,我们对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参与调查的人群涉及到家长、老师和学生三个群体。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从整体上来说,学生在复习时主要有三类问题:对进一步提升成绩感到困难与无助;复习时容易开小差,学习效率不高;似曾相识的题目仍然出错误(表1)。这些数据反应出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足够的自我认知,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除此之外,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当面对重大考试时的心理状态波动较大,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表2)。这表明,学生在复习时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高考所带来的压力,这也是影响学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技巧、知识储备的考查,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备考及应考的过程中,保持思维的高度敏捷,沉着应战。

要想获得高考的胜利,充分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高三阶段首轮复习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将精力时间准确地“投资”到首轮复习中,找准各科学习的关键点非常重要。本期,针对广大高三学生的学习困惑,我们将分学科逐一为首轮复习支招,除开每一学科的具体学习策略,各科还附有一些实用性很强的小贴士,供大家参考。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希望广大高中学子能通过领会,掌握这些方法策略,找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学业成功的动机,养成积极有效的学习习惯,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通过系统化的复习,提升学科思维能力,挖掘潜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提升学业成绩,在未来的高考中稳操胜券。

语文

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在写作上:作文素材积累了不少,但写作时仍然无从下笔;“不能准确提取阅读材料的有效信息”次之;“对语音、词汇等基础知识不能准确识记”也占很大的比例(表3)。针对此,高考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要注意全面阅读教材,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查漏补缺,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同时,在这一基础上,配以课堂和课下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具体而言,高考语文辅导老师王乃中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花时间,耐心等待收获

高三全年复习是漫长而艰辛的路程,期间需要持续承担着不小的内心和外部压力。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或者感到焦躁和厌倦。相比于理科,语文这一学科往往存在着“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现象,感觉花了不少的时间精力,但却收效不大。这导致一些同学在复习中过早地放弃语文学科,宁愿把时间留给其他科目。殊不知,越不愿意花时间,就越没法看到成效,慢慢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无论是哪一门功课的学习都离不开平常的积累。

因此,同学们需要建立耐心、信心,通过一两天的学习,就想看到语文成绩的突飞猛进并不现实,但如果经过一个月、一个学期的积累,语文可以获得的提高绝对不比其他科目小。建立平稳的心态,专注于学习,是成绩飞跃的前提。通常而言,对于基础不太牢靠或者学习不得其法的同学来说,摆正心态,认真复习,并长期坚持,提高一二十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建系统,串联知识内容

语文学习中包含有众多的知识系统,有经验的教师在首轮复习时,一般会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各个系统做复习,形成不同的复习小模块,学生也可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如相对而言较大的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今文学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语音知识系统、文学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等;小知识系统,如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知识系统的建立有一定的固定规律,同学们在建构知识系统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色,如根据自己的记忆习惯,将不同的系统知识,进行再划分归类,编制顺口溜等等。

首轮复习中,同学们了解大系统和小系统知识非常重要,将知识点有意识地串联成大小的知识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识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及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不断丰富和扩大知识系统,才能对语文进行更为全面、深入地复习。

三、多阅读,累知识拓思路

除了课内复习外,同学们也不能忘记必要的课外拓展。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能纳入“语文”这个学科范畴的。在狭义的“学习”之余,必须拨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书籍或文章的阅读。否则,单凭课内复习部分,是无法应付高考语文阅读延伸题和作文考查要求的。

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尽量宽泛些,既可以是时政类的报刊杂志,也可以是一些职业写作人的专栏文字。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可主要用来训练现代文阅读能力,捕捉作者思路、写作手法,尝试理解其立意;时事新闻等消息性文字,则要本着启发思考、引发议论和积累作文素材的目的去进行。这样,在作文中才有“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余地和充实的内容储备。

四、重迁移,注意一入一出

高考语文的特点是“直接”与课内知识相关的部分较少。这似乎给很多同学造成了误解――高考语文很少考课内的内容,因而在复习中,对课内知识不够重视。但实际上,高考语文的考查方式是“课内知识的课外迁移”,即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技巧以“非课文”的形式考查出来。因此,对课内知识的归纳和落实也是复习的要点所在。

在复习中,同学们要注意“一入一出”。“一入”即指将曾经学习的课内知识点纳入到考试试卷的体系之内,落实清楚每一个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察位置。例如,课内文言文字词往往会在文言文阅读题中改头换面,用课外文章的例句来考课内知识;再比如,课内诗词鉴赏往往是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或者是熟悉流派中的陌生人(比如用南宋豪放派的张孝祥唤醒你对辛弃疾的记忆)。“一出”是指,能够将考点归纳出来,整理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进而能够做到更为系统地复习。

笔记本随身带:建议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本专门用来记字词,将平时所见的容易误读的字和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全部收录,早读或闲暇时间翻看加强记忆;一本为文摘集锦,考虑到操作的方便性,可做成一本剪贴簿,专门收录一些俗语或者从报刊中摘录下的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不错的文章、段落、句子等,晚上睡觉前可以翻看一下。

成语词典枕边放:成语词典枕边放一本,每天睡觉前可以看3~5条成语,长期坚持,也就是一种很好的积累。

数学

数学是三大基础学科中分量最重的学科之一,也是容易拉开分数差距的学科,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数学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考成绩。从调查来看(表4),学生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也是学生学习数学较常出现的问题,总结归纳之多为: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不能全面分析题干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和相关知识点;在解题的过程中,计算能力不高,符号、数字推导出现偏差,付出辛苦不少,最终结果却是白忙活;对平时的错误题型以及具体错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不能很好地总结此前遇到的问题,复习时又不能及时回顾,等等。针对问题,首轮复习,备考专家给出的复习建议是:

一、注重对知识体系的总结

数学知识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仅想凭着对章节的理解就能得高分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在首轮复习阶段,很多同学都忽略了对知识体系的总结,但是这恰恰是首轮复习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方便自己联系思考,既能明白知识之间的区别,又能为后面的专题复习做好准备。在期中考试前,对函数知识体系的总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函数,一定要从函数基本概念,到函数基本性质,再到函数性质运用,总结出函数的一些重要思想。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等。因此,希望同学能做到:

1.增强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就必须从函数单调性、对称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基本性质出发,探讨这些性质的内在联系和运用。同时一定要注意函数性质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善于从函数图象的角度解决数学问题。

2.在此基础上去研究高中阶段常见的函数,比如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等,掌握这些函数的内在规律,善于运用函数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对函数思维方法的总结。函数体系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相应的典型题型和主要的思维方法。因此,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对函数的主要思想做一个深度的总结。

二、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基础能力

“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基础能力”是首轮复习的重点。夯实基础知识,必须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点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很多同学认为一类题会做就想当然地认为知识点没问题,可是这个知识点是怎么来的,基本原理都不会证明,这样就很容易在考试中丢分。因此,在首轮复习阶段务必注重对知识点原理的理解。例如函数对称性,很多同学都善于运用函数对称性解决数学问题,但是也希望同学能够善于证明函数的对称性,能够从很多不同的形式中洞察函数的对称性质;加强基础能力,则离不开平时的训练,如运算能力,但凡学习数学都离不开运算。依靠考场上临场创新发挥,不用我说,你也知道这件事儿是多么不靠谱。更多的情况是,考卷上的题目似乎都有些眼熟,不少是之前做过的题目的变体,换了数字,换了语句,能不能拿高分,运算能力占据半边天。运算能力是靠难题练出来的吗?当然不是,这需要大量简单题目的积累。强大的运算能力可以弥补解题技巧上的不足,运算迅速也可以节省时间。

三、注意解题规范,训练解题技巧

在课上注意到很多学生解题不规范,解题不注重策略,导致即使做正确都要扣分,实在可惜。从现在开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答题规范,做一道数学题就像写一篇文章,做完后需要给阅卷老师展现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因此,答题层次不分,导致阅卷时感到同学做题时思路不清,这样很难拿到满分。

高考前比较重要的考试就剩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一模、二模了。机会不多,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刻总结,认真面对,在每次考试过程中发挥理想的水平,为后期复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注重错题总结,拨开现象看本质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扰中,“类似题目仍然出错,自信心不足”所占比例最高。这不仅是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也是理综学科中较为普遍的问题。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对曾经的错题进行认真总结。数学题目的设计不外乎都是在一定命题范围内围绕相关定律与原理进行条件上的变通,这也是理综命题的规律之一,而高中的命题范围有限,这就造成题目与题目之间是存在相似度的。注重对错题的解析,是数学复习的途径之一,有助于降低类似题目的出错率,也能够加深对相关定理定律的理解程度。因此同学在整理错题时,要注意比较错题的题干相似性、分析思路的异同点、计算技巧的繁简度等等,能够举一反三,最终遇到相似的题目不再丢分。

小贴士

复习资料要精,不贪多,最好不超过两套。使用过程中,始终注重其系统性,不要使自己身陷题海,不能自拔,顾此失彼,造成知识体系得不到延续,漏洞百出。

不要漠视平常的错误,正确归因。有的同学漠视自己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将它们简单归结为粗心大意。这是很严重的错误想法,对待错误一定要究根问底,找出真正的原因,及时改正,记住这样的教训。

千万不要花太多的精力纠结于偏题、难题、怪题。“高考以能力立意”,这里的能力指的是:思维能力,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探究性的实验动手能力,理解运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创新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对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应变理解能力。其重点是概念观点形成和规律的认识过程,它往往蕴藏在最简单、最基础的题目或事实之中。不是钻牛角尖能钻出来的能力。

理智对待猜题、押题信息,不可迷信。花太多精力在猜题和押题上,不如好好努力,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上。后者的变数可比前者不知道少多少,考场拼杀,更多靠的是实力,运气毕竟太过虚无飘渺,这个几率比中高不了多少,拿人生一次重要的转折来做赌注,有点不划算。

英语

英语也是一门需要长时期积累的学科。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问题,按照所占百分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不能准确解析阅读材料中的长难句,难以排除干扰项;每天都背诵单词,但仍不能准确记忆单词;听力训练时力求听懂每一个词,而错过了关键内容(表5)。有超过70%的同学对长句产生了恐惧,长句分析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学习“缩句法”,挑选出句子中的主谓宾,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然后将修饰成分一一补充上去即可。熟能生巧,常练习,就能迅速抓取主谓宾;背单词则需要结合适合自己的记忆策略,长期坚持;听力的提高也非一日之功,做不到一口吃成胖子。下面看看高考英语辅导专家蔺思文老师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一、合理做规划,时间有弹性

高三的第一感觉:时间不够,相信这是几乎所有高三学子共同的心声。尤其是对于英语这种需要日积月累的学科来说,需要大家完成一个比较庞大的基础量,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应的计划,打有准备之仗。

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个计划不需要详细到每天,建议大家以周为单位做一个大致的计划,比如单词量,语法模块,阅读完型的扩展练习,写作句子和段落的仿写等等。一般来说计划不要过于精确,要留出机动调整的部分。如果计划过于详细,很容易被临时事件打乱,比如小测验等。

从小的方面来讲,每天要保证有45分钟左右的时间用在英语学习上,这个时间可以做拆分,比如可以是早读25分钟,晚睡前20分钟等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灵活的时间安排,这样对学生的压力也不会很大。化整为零是英语学习中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因为整套的英语试卷不需要过于连贯的思路,可以按照模块进行时间和精力安排,重在坚持,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双管齐下,词汇语法巧复习

首轮复习这个词会一直贯穿于大家高三复习的前半学期,在这个过程中,基本目标是打牢基础,夯实知识点。对于英语这个比较庞杂的学科来说,需要大家从两个比较大的方面着手复习:词汇、语法,这是英语学习中的老生常谈了。对于词汇来说:首先要做好词汇的分类。从最宽泛的角度来讲,高考词汇分为三类:

第一类:识记类,即能够看英文反应中文意思即可,这是决定大家阅读速度的关键,对于这部分词汇建议大家做一个英中对照的表格,中文部分空白。直接在表格上填写该单词的中文意思,对于不熟悉或者第一时间没有想出意思的词单独标注,巩固强化。

第二类:辨析类,也就是完形填空经常出现的,四个词意思差不多,需要大家比较选项,在这一部分建议大家以完型真题为范本,扎扎实实地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全文进行把握,不能只看选项的词,经验告诉我们,完型原文中的词是考题的高频出处,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第三类:写作类,大家在后文的写作部分需要灵活应用的词,建议大家在练习作文模块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这一部分是词汇中的小数目。

而占据半壁江山的语法部分,建议大家前期做模块化的地毯式搜索,也就是先做语法的专项复习。不少同学反映的长句理解难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对语法的浅尝辄止,并未领会语法的真正含义。语法复习中,前半期的任务是理解语法现象,建立语法体系,明确知识点和考点。大家一定不要害怕浪费时间,这对于后期的单选包括阅读中的短句都非常有帮助。不要过于盲目地接触真题当中的语法题。因为一套题中单选的15道题目是各个语法知识的混合,举例来说定语从句可能有10个考点,这10个考点会以10×10,100种形式分布在考题中,同学们不要妄图舍本逐末地一味刷题,使自己特别疲惫反而收效甚微。

三、甄选资料,避免题海战术

高三给大家的感觉是题海,无休止的作业和练习、考试。很多同学在此期间也和学校附近的小书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恨不得每周都去搜罗一遍是否有新题,发现之后马上搬回家,即使没有时间做,也会觉得心里特别有安全感,特别满足。对于英语学习来说,不需要题海战术,在高考的范畴中有真题和模题之分,还是我们上面讨论的到底治标还是治本的问题。一般来说,针对每一个阶段有一到两本书足够了。相比较来说,语法部分,像10年真题集锦是可以仔细研究的,做到后面同学们会发现几年内考题的考点都很集中,你也能自己判断这题是不是最近命题的重点,下次考试的时候自己应该注意些什么地方容易出错,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点、掌握考点的程度,而不是被无数的题集压得喘不过气来。

词汇部分,建议同学们像上面说的一样做一个单词的复习表格,因为总有一些单词是似曾相识的,做做填词练习,认真确定每个单词的词义,避免模棱两可。

阅读完型部分建议同学们前期以真题为主,梳理真题当中的辨析词和超纲词,原则上是先真题后模拟;后期可以适当接触五大题源四级阅读,作为扩展阅读,了解最新的话题走向。

小贴士

日积月累单词本:将平常做题或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记录下来,形成一个自己的单词本,闲暇时间就翻看一下,加深印象。

听力每天练一练:“听”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通道,语言学习一定要注重多感官能力的培养。要想能够在听英语材料时迅速抓取关键信息,离不开平常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习惯英语的表达方式,明白材料表意,不至发生懵懵懂懂,似懂非懂的状况。

好文美文剪辑簿:将看到的不错的英语美文,剪下来,并用Mark笔标记出其中不错的用词和用句,每天翻看一下,为作文积累素材。

历史

文科学习,离不开两大能力的培养,一为记忆能力,二为分析能力。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学生的问题也较为集中地表现在这两个方面:记不住史实,看过就忘;看不懂史料,难以准确分析史料内容和难以排除选择题中的干扰项(表6)。

史实的记忆,相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往往更有规律可循。完整的一段历史史实就类似于一篇微型的记叙文。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去记忆史事。既要注意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也要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在记忆历史事件的意义时,如果单靠机械记忆,要区分如此之多的历史事件的意义,真是需要花上大把大把的时间,珍贵的时间如果被这样使用,还是有点浪费。

文综材料的分析,最主要的是抓取主线索,同时也要兼顾学科之间的相通性。历史放入到文综中进行考察,就带有些大历史的概念,学生不单需要关注历史事件本身,还需要结合地理、政治等学科来进行综合的分析。无论是大历史的概念,还是小历史的范畴,要想能够应对高考中变化的题目,必须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熟悉掌握的基础上。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以小见大,整体上hold住答题思路。具体而言历史复习中可以这样做:

一、把握主干知识

哪些是主干知识?主干知识并不难寻,首先是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通常老师在引导学生做复习时,会对某些知识点反复强调,要求做重点识记,这些便是主干知识,如《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一章鸦片战争,其主干知识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其次,站在出题人的角度上,容易渗透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知识就是主干知识。如历史学科在小字里所谈到的苏伊士运河问题、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其在地理学科和政治学科都有渗透,虽然出现在历史教材的小字中,也是应该掌握的主干知识; 再次,与当下时事热点相挂钩的知识点也是主干知识点。如 :对“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等知识点的考查,往往会联系时事。时事热点关注的时间段通常为:前一年四月到第二年四月,一年的时间段。

二、建立知识网络

历史涉及的内容很多,需要做大量的记忆,很多同学反映历史学科的知识点非常多,且难以记忆和掌握,往往投入时间很多,但却收效甚微。将零散的知识整理成系统,可以帮助自己理顺知识,既便于理解和记忆,又能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知识系统是最终要落实到笔头的,最好是能形成图表或知识树。第一阶系统,立足于本学科的章节或单元知识,形成单元知识树;第二阶系统,在各单元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专题知识树,在宏观上,多角度,成体系形成一条专题脉络;第三阶系统,结合主干知识,立足基本的历史知识系统,拓展形成大历史概念,构建文综思维的大专题。如此掌握历史知识,才能既提高效率,又能增强其灵活性,以适应多变的考题。

三、培养解题思维

文科综合学科的学习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把握了这些规律,有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大大提高分析、概括、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高效率地学习的目的。历史学科也是这样。如:历史背景的分析模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构:1.历史因素:是否是历史发展趋势需要。2.现实因素:是否是社会现实的需要。3.主观因素:是否是历史事件参与者的主观愿望。如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分析为:历史因素是春秋末年以来,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要求建立与之相关的上层建筑;现实因素是,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地主经济;主观因素是秦孝公迫切要求改变秦国落后的面貌。

分析社会改革和革命的模型。首先从原因方面看,往往是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从条件方面看,一般需要具备经济、政治、思想条件;再次从程度方面看,分为量变型(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和质变型(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等等。

历史课本中,也往往会有相应的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文字,当看到这部分文字时,不妨有心总结一下,发现其中的规律,同时,也不要尽信书,要有自己的想法,拓展思维,补充相应的合理观点。

小贴士

文科知识都离不开大量的记忆,下面提供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记忆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运用于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谐音记忆法、比喻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特征记忆法、列表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等。历史中经常用到的记忆方法有:

歌诀记忆法。记忆我国古代主要朝代的演进时,通常会采用此法:“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明清后是民国”;记忆历史事件也可以编制相应的歌诀,但这个比较考验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可概括成口诀为:“大萧条,根在己;产与销,股市起;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强;罗斯福,行新政;加干预,求复兴;本未改,不除根;固统治,促进步。”

特征记忆法。抓住事物/事件的主要特征,作为记忆线索。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呈现等差的规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开始;1794年7月,“热月”雅各宾派被,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打败,第一帝国被。

联想记忆法。即通过联想的方法记忆相应的材料内容。如记忆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屡次失利的根本原因时,可联想流行歌曲《心太软》进行记忆:“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指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列表记忆法。如果要记忆的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维度,那即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概括,做脑海中形成图标性内容,便于记忆。如记忆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成就可采用列表记忆的方法,可以分成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四个学科,从人物、时间、所属国家、成就及其影响等方面列表。

地理

高中地理在整个高中文科教学过程中的难度相对而言是最大的。总结历年的高考成绩,甚至可以看出,如果当年的地理试题偏难的话,那么文科生的整体成绩是偏低的,而自然地理的比重相对较高的话,更能够影响文综的整体成绩。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反映突出的问题在于图形解析(表7)。而这部分会集中体现在与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有关系的一系列问题中,如光照图的解析、地方时的计算、气候类型的判断。这部分自然地理内容相对来说考查学生的是空间想象与逻辑推理的能力,相对于后面的人文地理、区域经济等内容,有些偏理科的性质,是令大部分文科学生最为头疼之处。

自然地理的学了掌握教科书中的内容外,重要的是对一些基本结论的识记与运用。如涉及到光照图中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球上新旧一天的分界线等这些特殊的要素,应该重点识记,这是图形结合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其余如经济地理、区域地理整治等,需要学生在记忆基本内容的前提上,对题干涉及到的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如区域地理整治,是在具体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等)下,进行的合理的人类活动(城市结构、工农业布局等),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的内容确实很琐碎,但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一、梳理主干知识,注重能力培养

一套综合能力测试卷的题量有限,因此命题者通常会从主干知识与能力上设计题目,同学们如果能将地理学的主干真正领悟并能熟练运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始终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如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光照图判断,昼夜长短的判别,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等一些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关的问题一直受高考命题专家们偏爱。对于高考所联系到的,要考查的初中地理知识,其判断主干的标准为“常识性”。如中国地理中,对基本的国情与区域差异的介绍: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中国主要的山脉、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主要丘陵、大江大河、大城市等等。

在世界地理中,判断主干性知识的标准为“世界意义”,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世界面积较大的前六位国家、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欧盟主要成员国、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所在国、目前世界主要资源分布的国家、世界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世界一些局势不稳定地区等等。

初中和高中知识的结合复习,更加考查考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面对考题时怎样梳理自己的思路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命中题意?这需要考生妥善处理好高中与初中地理知识间的关系,总体而言应以高中地理“人地关系”为主线,结合复习初中地理的相关区域。同时在分析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做空泛的理论堆积。

二、锻炼识图能力,提高应用能力

图表毫不夸张地说,可以算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通过图表,许多抽象的“空间概念”可以被直观地表现出来。这也是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历年的高考文科综合测试中也少不了图表题。因此锻炼识图能力,是首轮复习中重要的一环,识图可由课本上最基本的图表开始。高考中对图表内容的考查也基本遵循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仔细观察和研究历年的考题,同学们会发现,很多考题,其实也都是课本相类似的图表内容的变体,只要扎实掌握图表所对应的知识点,回答基本就能扣住题意。此外,做复习时还应注意运用文图、图表信息的转换,保证在进行信息形式的转换过程中,能够完整表意,准确表达。

为加深理解和记忆,同学们在复习时,不妨亲自动手画一画。动手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很多没有考虑全面,或模棱两可,掌握得不够扎实的地方,进而查漏补缺,真正将知识弄懂、弄熟。

三、培养良好题感,从单元练习做起

考前复习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考试,但仅是等待考试,太过于被动,不妨从看似不起眼的单元练习就开始训练自己的答题技巧和综合能力,抓好单元过关。当然,练习也不能盲目进行,练习内容应经过认真地选择,既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考查,又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培养综合题目的分析能力,最后将重点集中在那些自己易错而又确属重点的知识考点、学科交叉点和渗透点上。地理学科的训练尤其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学会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达到地理知识的巩固积累,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此外,同学们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更重要的是注重掌握方法,融会贯通,只有在头脑中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分析得深入透彻,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政治

高三政治复习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就是:主观题逻辑性不强,所答内容多但是得分少(表8)。实际上这是相当一部分文科生的通病。究其原因,一是不能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解析相关问题;二是想法很多,形成答案时没有层次,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三是不能准确确定题干或材料中涉及到的内容,应该展开论述的,没有展开论述,相反,与具体材料无关的内容答了不少,即踩不住得分点。考试环境下,时间紧张,不少学生答题的策略通常是想一点,写一点,抓住一点就似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首轮复习时,没有做好基础知识的夯实,形不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只能用模糊的记忆点抓取相应的内容。政治中,知识点联系紧密,哲学部分表现最为突出,相互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有何种世界观就有何种方法论,认识论直接与方法论相挂钩。因此要想答好政治主观题,首轮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具体老师给出了如下建议:

一、课本为“基”也为“源”

课本为根本,为基本的知识来源。脱离课本进行的复习,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立稳,也无法长久。要想灵活应用政治中各知识点,进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是离不开对课本知识的扎实掌握。政治课本对基本的知识理论已经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模块划分,同学们首轮复习中一定要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只有将知识点进行体系化地建设,才能方便自己在答题时,梳理出清晰的思路,找到相关的知识,分点列条地进行总结和归纳。否则拿到题目真如接到一个烫手山芋,不知如何是好,想要抽丝剥茧,但却无法找到线头,干 着急。

政治题目的答案往往涉及多重角度,更考查同学们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同学们在进行课本基础知识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培养自身思维的广度,比如说“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它自身包括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因此同学们要注意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死记硬背,而要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各个知识点。

二、方法技巧加速度

复习不是简单地翻一遍书,也不是单纯地将书通背一遍,必须要讲究些方法和技巧,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不似囫囵吞枣,毫无滋味: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结合最新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做上标记,逐个消化。读“厚”的含义就是要将学过的知识点,全部找出来,这是一项大任务,同学们可能会觉得一本书真是“厚”,包含了如此多的知识点。在进行第一遍将知识拉通的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将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标注出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同时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来进行巩固。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每晚可以抽点时间回忆一下当天复习的内容,看看自己是否还有拿不准或遗漏的,第二天,做翻看,认真识记一下。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所谓读“薄”,是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个目标要求,当再进行对课本知识的回忆时,能够在本子上,列出复习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有的放矢地进行巩固。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三、时事政治多积累

政治科目的考试,最容易涉及到时政题目。“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需要严格禁止,政治必须与当下的时政信息结合才有生命力。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同学们具体可以这样做:

第一,在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并做一归类。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特别要注意各个领域内的重大时政。

第二,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学会自己命题。这一步要求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向自己提问,同时要注意平时考试中知识点和时政的结合角度。

四、摆正心态忌毛躁

高三的同学们要面临众多科目复习与大大小小的考试,心情难免浮躁,可以理解,但一定要注意,找到适时的舒解之法,摆正自己的心态。对“进步”保持适当距离,太过急切的心态,往往会导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看在眼急在心,导致情绪过大波动,影响复习效率;太过平淡,又会导致缺乏上进心,动力不足,缺少了对学习的热情,也影响正常的复习。同学们需要调整心态,拿捏好度,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不急不慢,悠然自得。需要给自己设立一定的目标,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去努力,对未来有一个合理、美好地期许。切忌好高骛远、粗枝大叶和眼高手低,同时也不要灰心丧气,妄自菲薄。总之,要看清自己的优质和劣势,调整思路和心态,配合学校的复习进度,合理而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课外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好首轮复习。

小贴士

合理安排课内和课外时间。基础知识相对不扎实的同学,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首轮复习,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比如,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等等。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想要考前突击记忆?劝你还是早早放弃这种想法。无数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考前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要想学好,平时就得花功夫。

整理相应的系列专题。首轮复习中,如有的同学复习进度较快,能够将课本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树,并且时间尚有剩余的,建议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组成系列的知识专题,如前面提到的经济专题。如此,便能在遇到与该专题相关的题目时,一下提取出相应的知识点,大大节约考场时间。

物理

具体到理综的各学科,物理的分量最重。有不少学生反映物理最难学。从我们的调查问卷也可以看出来,60%以上的学生的困惑在于物理定律都明白,但就是不会做题(表9)。其实这还是表明对定律不明白。我们知道物理的各个定理与规律的成立,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在前提条件或者外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物理定律才成立,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物理定律就要被修正。就如牛顿的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对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的分析与解释,而到了宇观和微观领域,经典力学就不适用了,必须要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来分析现象。也就是说对物理定律的理解,一定要理解它的前提条件。否则在运用定律或定理时,肯定会出现错误。除了物理定律的理解之外,在具体的解题上,如面对相对复杂的物理系统的运动问题时,整体考虑运动状态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的是对部分的解读,对部分运动状态的分析不妨先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开来,这是物理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即化难为易:把复杂问题归结为简单问题去处理。复杂的物理系统之所以复杂,原因就是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一时之间难以清晰把握。这不仅是物理分析的方法问题,更是物理思维的方式问题: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思维的发展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面对类似题目时,仍然出问题。这实际上是日常总结的环节没有做好:总结了前面一千个问题,那么第一千零一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认真做好总结错题的工作,及时地回顾以往的错题,提醒自己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高中物理试题都是围绕物理定律设计出来的,而整个高中物理定律是有限的,做好总结工作,你一定会发现“历史上常常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历史也为你提供了惊人相似的解题方式。

总的来说,一轮复习是完全靠功夫和投入出效果的复习。再好的复习方法最后还是得靠我们同学扎扎实实地执行。作为多年指导高三物理复习专家的吴海波老师给出了复习建议,帮助同学们走出一些误区,少走些弯路。

一、弄清攻坚目标再开工

由于多年的分省命题,可以说现在不同地区高考命题的差异是巨大的。在开始首轮复习时,常看到一些同学狂收各地区考题,一个猛子就扎入到题海中不可自拔,实在痛心,这其实就是在做无用功。我们不能把各个省的高考试题汇编直接当复纲,当然“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类的书当找题的工具书用还是不错的。首轮复习中还需注重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习题可以作为帮助自己构建知识体系和查漏补缺的工具。需注意的是,对所做的题目也要有所甄别,不能盲目地照单全收,来者不拒。以北京为例,现在不少考题资料上的很多题对知识的要求、能力的要求都明显和北京新的《考试说明》相违背。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想了解高考,首要就是要了解自己所在自主命题区所设置的高考主干知识模块,其次就是每个模块下的具体的核心命题点。比如说有一些省要求用惯性力解题,还有些省要求对简谐振动的对称性进行计算,这样的试题给北京的同学做是很不靠谱的。如果我们盲目地把时间消耗在“多板多块多过程”之类专题训练上,实在是残害身心。

二、总结归纳到细处

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总会不断强调要对做过的题目进行总结归纳,这个建议很容易被人理解成把试题分类,按试题的一些特质归纳解题套路。我知道不少高三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不过我觉得这种做法在新高考面前是低效率和不稳定的。

首先我们应该每做一道题就对这个题考查的知识以及知识的理解方式做一个归纳。其次我们每复习完一章,都应该拿出一张纸写一下本章的知识结构,包括概念的内容、概念的联系、公式、公式的变形、在具体问题中的理解与结论等等,并尽可能注解上每一个在习题中得到的知识理解。时间长了,会发现绝大部分题是可以按照“破题”的知识点分类的。这实质上提高了我们的应试能力,让我们对习题的反应速度与解题的正确率提高了。

按题的命题表象(比如习题示意图,或者一些力学环境)分类记解题步骤的做法是尤其应该反对的,这会造成同学一种眼高手低的问题,且这样的同学特别害怕命题者在命题表象上做手脚出“新”题。我经常会听到有的同学抱怨说考试时一些题看上去好像眼熟,但实际一动手,这样那样的错误一堆。最近几年我观察一些同学,在一模考试时物理几乎拿满分,高考却几十分没动笔,基本都是这样复习导致的。

以上是同学们在首轮复习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点。除此之外还提供给大家一些“整理错题”的小贴士,使“错题本”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而不流于形式。

小贴士

错题本现在基本上是人手一本了,但是错题本如何用法,很多同学不怎么讲究。往往就是把错题解答看一遍就完事,踏实一点的同学可能会动笔重做一遍。但应该说这都是不足的,我们应该及早学会对试卷进行总结,找出自己出错的深层次原因。具体来说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概念或者原理的理解上出错。物理的学习,如果只是把一个公式在最直白的情况下套对了,根本就不算学会。考试的时候,出题者出题时,可不会比对着老师介绍公式时所举的例子。因此我们学习时,需要真正理解原理广义的内涵。

我经常会听到很多同学总结自己的考试时,将出错归因于自己的粗心大意。就我个人的统计,其实绝大部分同学出错都是因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不到位。我们应该勇敢去承认这一点,并把每个题中概念的理解过程与最简单的例子做个对比,争取把思维的每一步都清晰化。这样我们的理解能力才能越来越强,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才能越来越深刻。

过程与情景分析上出错。这种问题一般出现在动力学过程计算题中,应该说这是一种能力不足的表现,我们必须通过大量的分析训练提升大脑的概念转化速度与概念分辨能力。所以一旦有这种出错的试题,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多从参考书中找一些类似的题加以训练。

计算出错。这要求我们同学养成良好的书写、解题习惯。做题即做事,做事即做人。这种事情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命题者把大量的老题拼凑在一起,导致条件众多,做题时单读题就读晕了。或者习题的条件不明,导致各种讨论。这种题我们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撕下此题,捏成团,丢地上,踩两脚,再给它踢到垃圾筒里。

审题出错。这其实也很普遍,能正确读懂题意本身也是一种习惯养成的结果。我们同学平时做题心态就应该端正,把习题当作对知识理解的检验与拓展,不要一看习题示意图就在老师讲过的题中找“灵感”。

化学

化学是理科中很琐碎的学科:一是要记忆的细节很多,任何一个细节记忆不准确都会导致对问题的分析出错,如对化学现象中颜色的记忆问题,不同可燃物质燃烧过程中发光的颜色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的颜色是判断物质甚至特殊元素的出发点;二是在分析实际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复杂,涉及的方面太多,因为单纯的化学反应条件有时都是有差异的,如点燃和高温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化学的这一特性,恰恰成了大多数同学在做化学题时的一个难点。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七成的学生在化学上遇到的学习困扰是难以全面考虑问题的实际情况;近六成的学生表示对化学方程式等基本要素记忆不准确(表10)。除此之外,化学的学习,还必须要注意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对实验没有太直观的认识”就反映了学生在这方面的欠缺。针对于此,高考辅导专家赵文乐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建议:

一、心态方面要重视

进入高三复习后,同学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调查后指出: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首要因素是考场心理,其次是考前心理,然后才轮到智力因素。在高三学生中表现较为典型的就是“不着急”和“特紧张”的两类学生,前者好像高考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总是进入不了学习状态,效率低下,成绩“滑坡”;后者则是“惶惶不可终日”,被焦虑所困扰,无谓地担忧,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学习的具体行动上,时间长了成绩必然下降,如果再经历一次测验的失利,那更是会心神不定,造成较为严重心理障碍。再就是可能会有小部分成绩中上的学生,出现自满心理,觉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成绩总是维持在一定范围,无法更进一步。

面对此种情况,升入高三的同学首先要注意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做一次合理的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要因为一些虚无缥缈或鸡毛蒜皮的事情分散精力,以一颗平常心去做好首要任务。如果确实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焦虑,在自我调整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建议同学们找任课老师或专业人士趁早调适。

二、知识方面重自检

在知识上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检验,同学们可着重记住“宏、微、法、习”四字。

1. 宏,即指从宏观角度上,对知识进行梳理,由点――线――面――体,形成立体的知识架构,建立各知识点的有机联系。如将各类有机物及其代表物的衍变关系形成关系图。同学们可有计划地将阶段性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一定要自己在白纸上画知识脉络图,坚持到明年6月份。

2. 微,指知识中的细节、盲点、混淆点等,如化学方程式、化学符号、电子式、名称等。基础再扎实都不为过,它不能保证你拿高分满分,但却能决定你成绩的起点。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II卷中26个答题点中,有约80%是对化学用语的考察;再如2010年高考有机试题,官能团-CHO的名称为“醛基”,但有许多同学“创造”出了新汉字

对细微处的掌握,离不开对课本知识的扎实掌握,而高考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题目会直接涉及课本,如2013年北京卷中的第6题、第10题、第11题,10年的第7题、第9题、第27题等等,都非常明显地取材自课本。其他多道试题所涉及到的思想方法结论等,也能在课本中找到依据。因此建议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包括:基本概念、重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相应的用途;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重要实验的原理、常见实验仪器、操作;重要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等等。

3. 法,就是指思想和解题的方法。一轮复习不是高一高二学习的缩影,它要求同学们不断积累总结解题经验,训练“题感”。题海无边,回头也不是岸,在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抽时间总结一下问题和对策。比如化学中常考的主干知识通常有元素化合物性质:无机核心物质和核心元素、混合物分离方法、典型物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准确描述;理论知识推理、因果关系的论述:平衡移动原理、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官能团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等等。除了通过总结抓取考点外,可以尝试总结试题的呈现方式,各类试题的难点,个人的困难点及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等等。

4. 习,就是指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考场如战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平时把该犯的错都犯了、改了,养成了良好的作息和答题习惯,考试时才会少出错、甚至不出错。同学们可能会经常听到“大小年”之类的说法,在这里建议大家不要对这些传言信息盲目相信,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东西上,更应该脚踏实地按照自己的计划、步骤进行复习。

小贴士

高三学习紧张,建议同学们一定要保持合理的作息,注重劳逸结合。适时适量的文体活动是高三复习所必需的营养。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使学生心情愉悦、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等。

此外同学们需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自己相对弱势的知识点或能力,要制定计划,坚持执行,潮汐状的补差方式收效甚微。

生物

从调查问卷以及老师、同学反映的情况来看,生物复习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在于:不能准确运用所学定律解答具体问题(表11),如利用遗传学的相关定律(遗传学的三定律等)来解析生物学现象,上课过程中学生虽觉得都已经听懂,但等到真正做题时却似黔驴技穷。另外,生物复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繁琐,难于准确记忆,也是同学们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有些内容虽然是分属于不同的章节,表面上看联系不大,但实际上彼此之间却有重要关联,如内分泌、神经系统、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等章节的内容就有此特点,学生需培养自身用联系的观点复习各知识点,建立了有效的联系,就有了有效的记忆线索,记忆的问题也较容易迎刃而解。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实践实验少,缺乏直观认识也是本次调查问卷中一个突出的问题。生物学需要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来得出相应的推理结论,高考中对实验题的涉及占有非常重的分量,因此,这一调查数据除了要引起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反思,改进之外,也提请学生特别注意,抓住实验机会,认真对待每个实验步骤,注重细节,遇到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排除复习过程中的困惑。

也许期中考试之前,大家尚在经历由高二到高三转变的适应期;期中考试到一模考试大概有四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是高三复习的黄金时间,在这段时间中,针对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复习,怎样督促自己进行复习,高考生物辅导老师李秀楠给出了如下建议:

一、JUST DO IT!

拿什么心态迎接你的首轮复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其实是首轮复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复习比初次学习要难得多,这就好像打篮球,三步上篮的要领人人都可以掌握,但是想玩得漂亮就需要付出耐心、智慧和汗水。尤其是11月的时候,各科复习基本上都到了高中最难的内容,这时你会发现好多内容似乎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做题也很困难。此时大家一定要坚持住,要淡定,要在老师再现知识的过程找到哪块是你不会的。目标不要定得过于宏伟,一堂课只要找到一个你不会的知识点,都是成功的,这比在背后说老师讲的东西没用要实际得多。不要计较得失,JUST DO IT!相信自己努力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

二、怎样使复习的齿轮转动起来?

调整好心态是做好复习,为自己的动力小马达加满油,做好保养的第一步,这会使你后面的计划实施起来要容易得多,除此之外,你还需要牢记下面这些备考黄金妙招,这可是历年成功学生的经验总结,精华中的精华,以下内容请专心阅读。

1.会看书,才是高分硬道理

你会在回答非选择题时,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吗?如果是,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熟悉书上的核心过程和概念,不能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熟练地回答。2012高考北京生物的29题第一问,很多同学丢分,但是这恰恰是人教教材必修三第48页书上的原话。藉此不妨反思一下,你是否能准确地回答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尤其是一些核心的词语?如果不能,那就请静下心来多看看书吧!只有会看书,才能得高分,这是硬道理。

当然这里的看书,不仅仅是“看”书,而是要用催动大脑去思考,把“专心”带上,再去读书。对于生物的复习,我们要看教材的具体黑字部分知识点、知识框架、联系、以及小字部分的科学小故事,如果能边看书,边做笔记是最好的。近几年北京高考,考察到教材小字部分的蛋白质变性以及水通道蛋白。去年一个高考成绩690分的同学,他分享自己的成功秘笈就是看书,同时把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并且记录总结起来,最后二轮复习及高考之前,非常有用。

2.课堂不听讲,百倍时间也难补

我听过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想法,反正是复习嘛,很多内容老师之前都已经讲过了,就没有必要再那么认真地听课了。于是将生物课堂自行改成了自习课或者是休息时间,上课不听,这大错特错。且先不说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分钟都是精心准备、集体备课讨论出来的结果,是对后面的二轮复习及高考的铺垫,你就那么相信自己有如此好的记忆力,一两年前的内容都还记忆犹新。听老师做的精心梳理,可比自己课下复习要省气力的多。课堂不听,课下怕是要花100倍的时间来弥补。

3.题海战术莫沉迷,错题本子不能少

高三复习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学习效率低下,无谓地浪费很多时间!很多同学迷信题海战术,效果虽然有,但大题量缺乏针对性的修补薄弱项,很浪费时间。因此对待卷子,一定要有针对性,高三卷子满天飞,遇到错题,可以把它剪下来,贴到错题本上,当然要用特殊颜色笔改正。或者直接将卷子装订成册,定期整理和总结。错题本要简单易行,这样才容易坚持下来,这个本子大家如果用心做了,在考试之前绝对是你的秘密武器,而且是你的独家专享,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去年多名680分以上的同学证明,到了二轮复习,很多同学找不到重点,但是自己的错题本就告诉自己薄弱的地方在哪儿,让他们有的放矢。

4.习题选择有技巧,难题怪题要放掉

首轮复习重点在知识点,不要让偏难怪的题目影响你的信心和复习的方向,选择同步的习题,难度适中,要花20分钟以上才能做完的难题就干脆放弃,过于简单的题做多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很多同学都在做《5年高考3年模拟》,对于北京的学生来说,北京、全国的题适合首轮复习做,其他省市的题不适合首轮复习做,可以留到二轮复习时。

高二生物第一章总结范文第10篇

第二章给钻头安上一双明亮的眼睛

第三章化蛹为蝶放飞梦想

第四章引领者的境界

第五章有人才高地才有技术高地

第六章站在思想的高墙上

第七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第八章挺进西部大显身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第一章垦东12, 绿色的抉择

记者采访手记:

我们追求富裕的生活,快速发展经济,其代价之一就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负荷的增加。我们必须学会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决不能以预支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来换取当代人的“美好生活”。

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最大政治。

好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如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推动了许多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正在上升为引导人类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矛盾,人们开始以理性的目光审视曾经膜拜的GDP。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高GDP的绿色“含金量”,用生态财富观引领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增长型转变,已成为中国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在这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必然催生一种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

我在采访胜利钻井研究院院长韩来聚时,正逢中石化集团公司在胜利油田召开胜利油田发现五十年产油十亿吨总结表彰大会。我从胜利人的辉煌业绩中,亲身感受到了这种新观念、新技术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回眸五十年,胜利油田奉献的不仅仅是十亿吨原油,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速前进的征途中,胜利人一边肩挑艰巨的原油生产任务,一边肩挑刚性的节能减排指标,在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同时,坚持安全清洁生产,全力打造生态油田、绿色油田,实现了人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胜利人用绿色撬动石油的未来。

坐在我对面的韩来聚院长,淡定、自信、平和,黧黑的脸庞透着淳朴、厚重,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流露出犀利智慧的光芒。

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钻井院的变化,一点也不过分。近六年来,全院共开展局级以上科技项目251项,其中部级项目34项、省部级项目58项。获局级以上奖励130项,获授权专利157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获授权专利及发明专利数量,都是建院35年总量的60%以上。院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力和保障力大大提升,一大批自主创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由一个单纯靠财政补贴过日子的科研单位,一跃成为管理有序、经营有方、和谐发展、年创利润几千万元的知名单位。

面对一大堆技术报告和各种各样的宣传资料,我还是有种云山雾罩的感觉。如何把韩来聚和他的团队苦心攻关得来的科技成果,变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如何从枯燥无味的数字里面看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和它产生的价值呢?

“去一趟垦东-12井组,或许会对您的采访有帮助。”韩来聚诚恳地邀请。

八月,是雨后的第一个晴天。天蓝,地绿,烈阳高照,我们一行4人,驱车前往黄河入海口。

去垦东-12井组,需要经过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湿地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有各种鸟类280多种,植被390多种,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这里水草肥美,万鸟云集,春之葱翠,夏之斑斓,秋之魅力,冬之圣洁,是生态旅游的最佳去处。

雨后的早晨,路两边的树也沉浸在幸福之中。茂密的芦苇荡在车外无休无止地闪过,各种各样的鸟儿在半空中高高低低地自由飞翔,红地毯般的湿地,向前延伸着,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地平线。地平线的那边,就是大海。在大海和湿地之间,巧夺天工地耸立着一排排整齐的链条抽油机,那就是石油工人精心塑造的垦东-12丛式井组。它像一颗璀璨明珠,恰到好处地镶嵌在黄河口、大湿地和渤海之间。

陪同采访的石油开发中心王技术员介绍说,垦东12位于胜利油区东部滩浅海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2001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59万吨,相当于一个小油田。如今,国家发展经济急需用油,我们石油人必需争分夺秒地把油打出来。但是,为了保护好黄河,保护好大海,保护好美丽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我们每打一口井,都十分谨慎。

来到垦东12井场,这才知道,垦东12井组是建立在地平线上的“油岛”。工程建设者坚持“生产与环境和谐发展”理念,采用了路岛合一平面布置优化技术,以满足油气集输、电力通讯、生产运行、安全逃生的需求。在不到5公里的进海路上,布设着4座人工岛、1座沉降接转站,在5个海油陆采平台上共有90多台链条抽油机同时忙碌着。据了解,整个工程完工后,可实现年生产能力18万吨。垦东12共设计井位104口,除正在钻进的一口井之外,还有8口井待钻,其余的有的正在检修,有的正待投产。

看到眼前这个场面,我心头不禁为之一震。在这么一个狭窄的小岛上,要打成100多口油井,建设那么多设施,如果没有正确的决策,没有超群的智慧,没有高端的科学技术作支撑,是根本办不到的。

在场的讲解员向我们介绍说,垦东12在开发过程中,先后攻克了“路岛建设难度大、油藏隐蔽性强、边际油藏动用难度大、钻采工艺要求高”的四大难题,形成了“薄层砂体描述及油藏工程优化、大位移密集丛式井钻井工艺、大斜度定向井工艺、新型路岛建设”等配套技术,创造了国内钻井丛式井口最多、井位密度最大等多项新纪录。

我们来到正在钻进的胜利钻井40666SL钻井队施工现场,钻井队长赵伟热情地迎上前来,他紧紧握住钻井院党委副书记王振华的手说,感谢钻井院给他们钻井队提供了好的武器。针对垦东12油井数量多、油井间距小、防碰难度大、造斜点浅、中靶精度要求高等难点,是钻井院提供了钻井工程设计技术、大型丛式井组定向钻井技术、三维绕障防碰技术和薄层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等集成配套技术,创造了中石化244.5mm技术套管位垂比最大纪录,实现了平均井斜52度、最小防碰距离2m情况下井身轨迹符合率100%的好成绩。

赵伟队长领着我们来到“垦东12-3岛”井位轨迹示意图前,令我们眼睛一亮。蜘蛛网般的油井轨迹,像一束散开的电缆线,五颜六色,绚丽多彩,长短不一,高低不同,自由地向四面八方伸展着。一条条地下油龙,就是这样按照石油工人的意志,被一一牵出大海。

黑色与绿色相融,高效与生态一体。垦东12,你不仅是采油之岛,更是石油工人的智慧之岛,和谐之岛,幸福之岛。

我站在“油岛”之端,望着远方的大海,浮想联翩——

2010年4月,发生在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成为“和平时期全世界最严重的漏油灾难”。纷纷扬扬的蓬莱溢油事件,至今未能彻底解决,康菲公司可以承担事故的责任和事故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但十年八年难以还原渤海湾一个清洁的水体。

历史已经警告,大自然只能依存,不可征服。我们完全可以假设,如果按照传统的打井技术,将垦东12井组的104口井打在海里,不仅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和成本,同时要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104口井,就是104颗定时炸弹,说不定哪一天,“墨西哥湾”、“莱洲湾”的溢油悲剧就会重演。

如果将垦东12井组的 104口井打进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就会千疮百孔,伤痕累累,鸟儿会离去,鱼虾会灭迹……。

垦东12成就了大海,垦东12拯救了湿地,创造了人间奇迹,这完全得益于高端科技的支撑,完全得益于研发和掌握高科技的人。高度的和谐,是高度的完美。高度的和谐,也是高度的赞美。垦东12不仅清楚地记下原油的产量,还深刻地记载着石油人对绿色的艰苦抉择。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2009年9月18日,那是胜利人最幸福和日子。总书记来到山东,来到胜利油田垦东12,他健步走进井场,登上钻台,走进钻井工人中间。

当时垦东12一号平台投产29口井,井口间距2.7米,单井水平最大位移1.8公里。听到介绍后,总书记对水平井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时任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立新说:“我们的钻井技术可以达到位移3到5公里。”

总书记望着丛式井组说:“由于地面受限,你们一个平台打了29口井,说明胜利油田定向井、水平井技术是领先的,可以向不同方向钻井达到你们的目的。”王立新进一步解释说,这样可以做到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安全系数高。现在打水平井、打斜井,采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看着地层打,只要够着,想打什么位置就打什么位置。

总书记赞许地说:“你们是高科技!”

40577钻井平台上,灯火通明,机声隆隆,总书记还是对胜利油田的钻井技术兴趣盎然:“你们开始打直井,然后打斜井,打到一定深度就变得不简单了,最后变成水平井,对技术上有什么要求?”

时任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打着手势解释:“开始垂直打,然后按照地质设计要求,利用造斜钻具调整钻井角度,控制钻井轨迹,可以准确地达到地质上的技术要求。”

天已黄昏,总书记还是一边看,一边问。总书记感慨地说,胜利油田40多年的发展不容易,油田的地质状况非常复杂,你们迎难而上,加强科研攻关,取得了石油勘探技术的突破,保证了胜利油田的稳产高产。今后面对复杂的油气藏、地质体,还要重视人才、依靠科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攀登石油勘探开发的高峰,确保胜利油田的继续稳产高产。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嘱托,极大地鼓舞着胜利油田50万职工家属。而这个时候,钻井工艺研究院的科技人员和他们的院长,似乎比别人更多了一分幸福和光荣。

这一夜,韩来聚确实没有睡好,他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工人有技术才更有力量。”

第二章 给钻头安上一双明亮的眼睛

1983年7月,韩来聚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以品学兼优的资格,被直接分配到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从此开始了他与钻井工艺的不解之缘。

“我1979年第一次接触钻井,1983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32年了,我一直与钻头有缘,钻井技术已经融入我的生活。”

一路走来,韩来聚获得无数荣誉,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项,国家专利37项,在省部级以上刊物上40余篇。1994年被评为“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首届“胜利油田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评为“中国石化集团学术技术带头人”;2004年评为“中石化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2006年获得胜利油田“科技英才奖”;2007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他主持完成的中石化集团公司“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荣获中石化首届科技创新功勋奖……

这一切,都与钻头有关。

如何让钻头按照地质家的要求看着地层,哪里有油就往哪里打,一直是几代石油人的梦想,也是韩来聚不懈的追求。

多年来,韩来聚怀着给钻头安上“火眼金睛”的抱负,一直瞄准国际钻井先进技术,带领他的团队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艰苦跋涉。

有人曾对自己研发技术提出质疑,投入大量资源搞钻井新技术研发值得吗?直接从国外进口不更省事吗?韩来聚回答:“一味依赖进口,技术上就会永远落后,竞争上就会受制于人。花费高昂成本买回来的技术,不会是最先进的技术,国际上最尖端的钻井技术,我们也买不来。”

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让韩来聚至今记忆犹新。当时钻井院引进美国技术,在现河采油厂成功进行两口侧钻井实体膨胀管完井技术现场应用,但钻井成本高得惊人。为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

韩来聚亲自挂帅,组织研究人员开始了技术攻关和相关工具研发进程。经过五年努力,实现了“三级跳”,创造了国产膨胀管技术施工的最长纪录520.17米的好成绩。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胜利、江苏、大港等油田成功实施300多口井,有效解决了以往修井工程难以解决的大井段套管修复问题以及侧钻井窗口漏失问题,并提供了全新的侧井完井方式。

韩来聚深有感慨地说:“钻井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掌握钻井核心技术才是钻井院安身立命之本。”

膨胀管技术的创新成功,带给他新的启示,激发了他的创新灵感,坚定了他向核心技术发起冲刺的决心。

2003年,身为一院之长的韩来聚,以科技兴油为己任,针对胜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薄油藏、老油田长期开采形成的次生边底水构造油藏和隐蔽油藏等复杂油气藏开发难题,主动担当科技攻关首席,开始向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地质导向钻井技术”高峰攀登。

据有关资料表明,“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钻井界前沿技术之一,是集地质信息、随钻测井、仪器响应和用于引导井眼进入目的层并保持在目的层内的解释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钻井过程中,通过实时测量多种井底信息,对所钻地层的地质参数进行实时评价,从而精确地控制井下钻具命中最佳地质目标。

韩来聚承担的就是前沿技术攻关,要掌握的就是核心技术,要摆脱的就是受制于国外的局面,要拥有的就是自己的知识产权。

“十五”以来,韩来聚带领他的团队围绕“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的集成,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MWD、随钻自然伽马测量仪、随钻感应电阻率测量仪以及配套应用软件,形成了地质导向双参数LWD仪器设计制造技术,以及地质导向钻井工艺配套技术,现在已大面积工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地质导向技术的研发,成功地开发出了自己的地质导向随钻测量仪器,研制成功了水平井地质导向测量参数随钻解释软件系统,构建了地质导向钻井系统平台和集地质、钻井设计施工于一体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平台,形成了地质导向钻井现场应用技术,就好像是给钻头安装上了一只“慧眼”,把地层下油藏看得越来越清楚,使识别油层厚度的精确度由原来的4米提高到目前的1米,为薄油层、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等复杂油气藏开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应用效果良好。

目前,胜利油田已经全面实现了无线随钻测量技术的普及应用,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水平井A点电测施工方式,达到了“水平井口口井上LWD(FEWD)、定向井口口井上MWD”的钻井技术水平,水平井钻井数量连年递增,油气采收率和钻井效率不断提高。到现在为止,胜利油田所打的每口水平井不仅都应用了“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而且成为中国石化的核心技术之一。该项目获2007年度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果把“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比喻为钻头的“眼睛”,那么,“随钻地震技术”则是钻头的“望远镜”。通俗地说,随钻地震技术是地震技术和钻井技术的结合,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钻头在地震剖面图上的位置,识别地层、岩性、断层、裂缝带,可以预测钻头前方的地质概况和地层孔隙压力。

韩来聚形象地比喻说,钻头的震动就好像脉搏,随钻地震就是为钻头“摸脉”,通过感知了解钻头前面和周围地层或油藏的构造与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指挥钻头前进,使钻井过程更优、更快、更安全,直达工程设计目的。

随钻地震技术相比传统的钻井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引起世界各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展开博弈。但是,我们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2005年,我国开始了“随钻地震技术”系统研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把“随钻地震技术研究”列入先导性试验课题,确定由胜利钻井工艺研究院承担。

韩来聚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亲自担当课题组长,立即组织起20多人的研究团队,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关。

面对世界级难题,课题组委托权威的科技信息部门,探索该领域的相关内容。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密切相关文件”一栏中,竟然标出着“零”字样,这让韩来聚大失所望。

“那时,国外有成熟技术,但只提供高昂的技术服务,连一套设备也不卖给我们,更不要说技术合作。”课题组的魏茂安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开题的困境记忆犹新。

国外的技术封锁,逼得课题组只有一切从零开始,几乎是在黑暗中徘徊。三年时间过去了,课题研究几乎没有任何进展,一直找不到突破口,连协作单位都失去了耐心。

面对巨大的压力,韩来聚鼓动大家:逼上梁山的都是好汉。咱不能老是瞅着别人过日子,我们换个思维,走自己的路。

思路决定出路。该项目采用与国外不同的技术路线,科研人员为取得第一手资料,用挖地三尺的精神在胜利油区14口较理想的井位,进行了大规模地模拟地震跟踪纪录采集,试验了当前国内外现有的地震传感器、检波仪的实际性能,纪录了大量数据和宝贵的参考信息,分析对比了各类采集设备的性能参数,为下一步的研发提供了大量的参考依据。

其中重点试验,是官130井进行的现场试验,成功采集了2476米至3280米连续深度的随钻地震信号,每10米抽取一个随钻地震单炮纪录,共得到82个单炮纪录,完成了钻头接触井底产生的震动信号采集分析,完成了随钻地震波场传播特性分析研究、随钻地震信号在钻柱中传播规律研究及岩性等对随钻地震信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新的高性能采集设备,创新处理方法,初步形成随钻地震技术。

2009年2月,在GB345井进行现场试验。

当时,天气异常寒冷,温度一直持续在零下15度左右,而且雨雪不止。但是,课题组的采集、通讯、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了地理、成象、地层压力预测等一系列工作,达到了预想的目的。

2010年7月,列入“十一五”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随钻地震技术专项课题,成功突破8项技术屏障,形成6项核心技术,下步将进入实际运用阶段。

第三章化蛹为蝶放飞梦想

参加过大庆会战的“老石油”,谁也不会忘记会战初期那铭刻于心的一幕:继松基1井、松基2井没打出油之后,松基3井经过一波三折,终于见到了油气显示。这在当时,是一件多么令全国人民振奋鼓舞的喜讯啊!

但是,命运好像跟中国人开玩笑似的,当进尺钻到1460米时,出现了5-7度的井斜,与设计技术要求相距甚远。

如果纠斜,按设计要求往下再钻进1700多米,不出别的意外,也得用上一年的时间。相对历史的长河来说,一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对于一个处在“贫血”状态下的国家来说,一天也等不起。

是停钻试油,还是按设计要求继续钻井取心,引起康世恩副部长与苏联专家争论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惊动了石油部长余秋里和地质部长何长工,斟酌再三,最后做出决定:先停钻试油,然后,在松基3井旁边再打一口取心井。

由于井斜,造成事倍功半。

每当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韩来聚总是感慨万分:“那个时候,如果用上我们的自动垂直钻井技术,会省去多少费用、节约多少时间、省略多少麻烦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韩来聚反复告诫大家,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注重研以致用,加快成果转化,破解生产难题,为油田勘探开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韩来聚带领全院职工,在大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立足胜利、面向全国、进军国际”的发展思路,相继推出五项措施,强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不断完善。

——建立市场运营机制,拓宽技术服务市场。建立“统一管理、区域协调、分级负责”的市场管理模式,明确院、各基层单位及各办事处市场管理职能,通过组织召开“院厂结合会”、参加国际石油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大力宣传科研产品,充分展示技术实力。“十一五”期间,全院对外投标20个,中标12个,出国考察300人次,接待外国客人200人次,成功实现了从油田内部市场走向全国市场,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步骤。

——完善经营考核机制,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本着“效益优质、体现和谐”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按照油田给院下达的承包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层层分解,并与各基层单位签订经营承包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为了保证财务经营的平稳运行,加大资金周转力度,以年初预算为目标,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按季度进行收入、成本、利润等项指标的严考核、硬兑现。科学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重科研、搞创收、增效益的积极性,使全院的经济总量以年20%速度递增,年年超额完成管理局对院下达的各项承包指标。

——着力解决生产难题,牢牢站稳油田内部市场。坚持以油田生产现场需要为立足点,加快优快钻井、超深井钻井、地质导向钻井、油气层保护等技术研究攻关和创新应用。及时、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勘探开发工程的需求和难点,重点解决制约勘探开发的钻井技术“瓶颈”和生产难题。国家863项目“优质无污染钻井液体系及废物处理技术”,在老168平台成功完成43口井钻井液综合试验,开创了胜利油田“钻井、完井、废弃物处理一体化”模式。低渗油气藏储层保护技术,在胜利义901区和商河区块应用,效果明显。其中义901平1井日产油115.8吨,产气6022方;商4平1井日油稳产10吨,是邻井直井的5倍以上。

——全面推广成熟技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紧紧围绕川气东送工程建设、西部新区勘探、大牛气田开发、元坝和川西提速等集团公司重点区块、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需要,勇担技术支撑重任。紧紧围绕不同区块、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油藏类型需求,提高新技术适用性。2009年,首次在低渗低压裂缝性油气藏成功运用鱼骨状水平分支井钻井技术,完成江汉油田第一口鱼骨状水平井分支井建35支平1井,创国内陆上油田鱼骨状水平分支井垂深最深3273.33米、分支井眼与主井眼夹角最大36.34°和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第一口鱼骨状水平分支井三项纪录。

在长庆靖边南部地区,应用本院研制的刚体PDC钻头施工的C72-24井,创下了该区块钻井周期22.63天最短纪录。应用自主研制的高温随钻仪器SL-MWD,圆满完成了新疆TP7-2CH井的高温定向施工作业,创下了国产MWD仪器应用最高温度148摄氏度纪录,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全力打造技术品牌,成功进军国际市场。通过情报调研、考察学习、商务谈判等方式,了解和把握国外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技术应用类别和技术实施方案,以成熟完善先进的技术打入国外市场,使国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继首次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缅甸成功运用自行研制的膨胀管修套技术和扩眼作业,完成技术服务之后,取心技术逐渐得到国际市场认可。在哈萨克斯坦完成取心服务井30余口,作业深度从200米到5000米,还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开展了取心技术合作,成功中标的伊朗雅达取心技术服务项目。套管开窗及井下工具,在缅甸市场由单一的产品销售逐渐扩大到技术服务。在土库曼斯坦亚舒尔哲别油田010井,实施控压钻井技术,解决了套压不断升高、钻井液盐水侵性能难以稳定、大段盐岩层蠕变、井口压力高、控制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受到土方好评。

近年来,在钻井工程设计服务方面,先后完成了伊朗、沙特、土库曼斯坦、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的100余口重点井的工程设计,还完成了科威特、阿塞拜疆、墨西哥等国的区块钻井工程方案的设计,以优质的服务和诚信得到国外友人的高度评价。

五项措施,像五根坚实的墩柱,架起一座通向远方的金桥。各项技术化蛹为蝶,翩翩起舞,演绎出钻井院腾飞的梦想。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升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为钻井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据统计,“十一五”期间,钻井院累计创收28.6亿元,是“十五”期间经济收入91367万元的314%。其中2010年经济收入6800万元,是2005年25891万元的263%,年均增长率高达21.3%。

其实,果实比花儿更好看。

第四章引领者的境界

韩来聚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能准确把握技术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抢占制高点,决定专业研究领域的前景,关系到整个技术团队的命运。”

激情是主宰和激励一切才能的力量。韩来聚作为研究院的领军人物,带领团队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着眼未来,挑战峰巅,站在技术前沿寻求突破,努力引领技术发展方向。

他和他的队员们紧紧把握住“从经验钻井到科学钻井,再到自动化钻井,直至智能化钻井”的发展趋势,瞄准攻关自动化钻井技术这一方向,提出“划分地面、地下两个方向,建立双向通讯桥梁纽带,同步实施,分头攻关”技术攻关路线,将工作重点放在自动化钻井配套技术研发上。经过多年的努力,“随钻地震技术”、“随钻测井核心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动力及信号传输钻杆技术”等一批世界前沿技术取得系列突破,“地质导向钻井技术”“自动垂直钻井技术”等一批国际先进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应用,推动了钻井工程技术的新跨跃。

实践是锻炼人的大熔炉。在科研攻关的过程中,为钻井院打造形成了一批过得硬、打得胜、叫得响的技术团队品牌。自动垂直钻井技术的攻关成功,使胜利钻井院一跃成为继斯伦贝谢、贝克休斯等公司之后,世界为数不多的国际知名企业。

引领者是需要勇气的。“863”成果深刻记录着韩来聚和他的团队艰辛攀登的足迹。

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这个建议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于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被确定为对我国今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高技术领域,这就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后来简称“863”计划。

“863”,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为之心驰神往的目标,也是为之奋斗不息的理想。它充满着诱惑,也充满着挑战。能够拿下863课题,是科研实力的象征。胜利油田对它垂青已久,钻井院等科研单位,更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志者和用心人。

1999年,韩来聚被推上副院长的位置,重点负责科研开发工作。韩来聚一上任,就把眼睛瞄准了“863”。他给队员们鼓劲:一定要拿下“863”!

这时,有人说这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就凭一个小小院所,怎么能承揽了部级863项目呢?

善于挑战困难的韩来聚,偏偏不信这个邪,认准的事决不动摇,他非要拼一拼,试一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拼,一试,竟让韩来聚和他的团队打开了“通天门”,试出了一番新天地。国家863项目“施转导向钻井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终于花落胜利油田,由钻井工艺研究院承担。当时,在全国石油企业中,承担国家863课题的,胜利油田是第一家。

回忆当时申报立项的情景,到现在还让这个项目的核心人员孙东昌激动不已。他告诉记者,当时,申报项目汇报现场的气氛异常庄严紧张,掉只笔的声音都能听到。不只是因为在座的都是资深和知名的院士、专家、学者,更是因为汇报者汇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前途和命运。成功与否,在此一举,稍有闪失,就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韩来聚作为“施转导向钻井技术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高规格的汇报会,又激动,又兴奋。

轮到韩来聚汇报了,面对众多专家、大师们的犀利的目光,他开始显得有些拘谨和紧张,语言表达得不够流利。看得出,他在极力调整自己的情绪,慢慢地,他放平心境,减慢语速,继续一字一板地讲下去,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清晰,继而神情激昂,声情并茂,有条有理,论证有力。面对专家院士的提问,他不慌不忙,沉着应对,对答如流,思路清楚,方向明确,令专家心悦诚服,流露出满意的表情。

项目顺利通过。钻井研究院搭乘上“国家队”的航船,驶出港湾,在广阔的高科技海洋上,迎着太阳,扬帆远航。

“九五”以来,钻井院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占胜利油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钻井承担的863课题达到了21项,占到这个时期油田863课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也因此催生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一项项国家863课题,和国家重大项目,相继在钻井研究院生根、开花,结出累累果实。

——国家重大专项“低渗油气田高效开发钻井技术”,在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和重大技术突破,现场试验和应用中创造多项国内及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新纪录,在国家能源局组织的评审会上获工程组第一名,目前已顺利通过“十二五”滚动立项。

——国家863项目“随钻地震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的信号采集设备成功突破了8项技术屏障,随钻地震信号处理技术形成6项核心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国家863项目“自动垂直钻井技术”,经过5年刻苦攻关,研制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套自动垂直钻井井下工具系统样机,开展5轮30多次的地面测试和4口井的现场试验攻关。整体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2010年中国石化技术发明一等奖。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国家863项目“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心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已授权4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不仅设计加工出了设备,而且完成了海上试验。

——国家863项目“随钻测井核心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随钻可控氘一氘补偿中子测井仪刻度成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863项目“动力及信号传输钻杆技术”,通过钻杆传送电力和信号,解决了井下随钻测量数据在容量、高速传输的技术问题,目前已制作出4套样机。

引领者,只是比别人跑快了一小步。

第五章有人才高地才有技术高地

韩来聚常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科技兴油的智力保障。有人才高地才有技术高地。”

多年来,韩来聚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人才,为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倾注大量心血。他先后被聘为中国石油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胜利油田博士生导师等职务,为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积极参加油田名师带高徒活动,每隔两年签约3名徒弟,通过言传身带,不仅教给年轻技术人员知识和技术,而且悉心指导他们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能在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在政治业务上都能过得硬。

2003年10月,彭志刚从西南石油大学博士毕业,来到钻井院报到时,第一个见到的就是韩来聚。后来,在“名师带高徒”活动中,又恰好成为韩院长的徒弟。韩院长的谆谆教诲,让他终身受益。每当科研遇到困难时,韩来聚总是耐心点拨,或解除学术困惑,或指明突破方向。最让彭志刚信服的是,钻井技术领域的各个方向都十分专业,在钻井院内部的钻井、固井、随钻测井、机械等各所的业务和课题,韩院长都能涉猎。对于非主攻方向的课题细节虽不明了,但他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出研究方向和方法问题。

彭志刚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韩院长以敏锐的目光和对学科发展的预见性,使得他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他善于言传身教,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彭志刚在韩来聚院长悉心指导下,迅速成长。他走出校门只7年多时间,已完成科研课题3项,在研3项,其中“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的研究”课题,已经进入国家重大专项,他组建的完井固井实验室正在申报中石化重点实验室。现在,彭志刚已是钻井院石油完井研究所所长、胜利油田博士后工作站副总工程师。不久前,还被选为世界石油大会中国青年委员会副主任,获中国央企“五四”青年奖章。

严格要求是力量,理解和宽容也是一种力量。钻井所所长冯光通1999年大学毕业后,到所里工作不久,出了个不小的麻烦。他负责的试验因井队操作失误,把一套价值十几万元的电子多点测斜仪掉到1400米井底,后来虽然费九牛二虎之力打捞上来,但仪器已经摔坏。当他忐忑不安地向韩院长汇报时,韩院长只问了一句:“学到东西了吧?”这件事,至今还牢牢记在冯光通的脑海里。韩院长“容忍失败”的宽容,让年轻的科研人员平添了攻关的信心和勇心。

韩来聚重视言传身教,更重视从制度层面加快人才培养。他主持制定了“划分三个层次,打造三支团队”的人才发展规划:培养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指引科技发展方向,打造战略技术团队;培养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确保科研目标实现,打造技术攻关团队;培养科技发展的生力军,实现人才有效接替,打造现场应用团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项目打造团队,团队造就人才,人才引领项目”的长效机制。

通过多年的实践,钻井院打造并形成了“随钻测量”、“膨胀管”、“自动垂直钻井”、“随钻地震”、“低渗透油气田高效开发钻井”、“压力控制钻井”、“海洋工程及设备”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团队。同时,依靠团队的力量汇聚人才,利用开放的渠道招聘人才,按照发展的需要配置人才,根据岗位的不同锻炼人才,结合各自特点使用人才,为人才的健康成长筑起了高地,搭起平台。近几年,全院共培养和引进博士后22人、油田首席高级专家1人、高级专家4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8人、博士38人、硕士174人、高级复合人才60余人,逐步形成兵团式作战、梯队型成长、专业化发展的新格局。“十一五”期间实施的“12129”人才发展规划和“6151”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见到明显成效。

“钻井工艺研究院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以人才高地构筑技术高地,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创新有机会,发展有空间,在机制上把文章做活,做实,经验很值得在全局推广。”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杨昌江这样评价钻井院的人才工作。

韩来聚爱惜人才,更体现在他的奉献之心。2010年12月27日,韩来聚凭借重大科技成就和贡献,获得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并领取50万元奖金。

就在全院职工为他获得此项殊荣为之骄傲和羡慕的时候,韩来聚做出了一个令家人和朋友意想不到的重大决定:将50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来,用于设立石油工程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奖励胜利油田在石油工程技术进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以此促进胜利石油工程技术持续进步。

消息传开,胜利油田的广大青年科技人员无不为之感动。为了支持该基金的持续发展,钻井院决定在50万元原始基金基础上,每年从院技术奖酬金中提取一部分注入该基金,同时设立专门账号,接受油田内外各单位或个人捐赠。

当记者问起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时,韩来聚很有信心地说,积极创建中石化钻井技术人才中心,着力打造石油工程铁军,这是坚定不移的目标。“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151113”高层人才培养与发展规划,力争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人、拔尖人才50人、创建专业技术团队10人,培养和引进教授级专家10人、博士硕士130人。同时实施“5221”高技能人才建设计划,力争培养高级技师5人、技师20人、高级工200人、首席技师1人。

人才的春天,引领科技的春天,迎来万紫千红。

第六章站在思想的高墙上

一位哲人说过,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种深思熟虑过后的奇迹。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等一批国际前沿的科技成果,它不单是韩来聚在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更是他思想和精神的海拔。

韩来聚不仅是科技创新能手,还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2003年,韩来聚在担任院长后的第一次班子会上,旗帜鲜明地告戒班子成员,要忠于职守,各尽其责,一定要做到“三个不能出问题”:安全不能出问题、质量不能出问题、队伍不能出问题。他反复讲解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队伍管理“三根螺丝”拧得紧紧的。

近年来,韩来聚作为行政一把手,坚持与时俱进,实行民主决策,和班子成员一起提出了“科研设计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确定了“为油气勘探开发发挥科技支撑、科技带动、科技引领作用”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划分地面、地下两个方向,建立双向通讯桥梁纽带,同步实施,分头攻关”的技术路线,将工作重点放在自动化钻井配套技术研发上。

依法治企,用制度管人。自韩来聚担任院长以来,钻井院先后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100多项。到目前为止,钻井院已通过IS09001资质认证、API资质认证、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工程及船舶设计资质认证,并获得1个部级资质和5个中石化资质。如今的钻井院,已经步入管理有序、经营有方、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切,无不显示出韩来聚,作为领军人物的帅才和智慧。

——“他具有敏锐的技术判断和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这对技术团队和整个技术领域的提升具有战略价值。”他的老搭档、副院长唐志军这样评价韩来聚。

——钻井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一个人很难跨跃这个体系,但他做到了。“跟随韩来聚一路走来的副院长孙铭新尤其钦佩这一点。

院党委书记邵雪廷和院长韩来聚,被人们称为“黄金搭档”。从学校毕业到现在,他们俩一直并肩工作,配合默契。他深有体会地说:“一个企业,就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不缺少划桨的,不缺少掌舵的,最缺少的是站在最高处拿着望远镜向前瞭望的人。韩来聚院长就是那个拿着望远镜向前瞭望的人。”

2007年春天,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中原油田召开打造石油工程铁军动员大会,会上强调,要打造上游“长板”,发挥石油工程的主力军作用。这时,韩来聚敏锐的感觉到,集团公司领导高瞻远瞩,把石油队伍纳入主体队伍管理,这是对上游“长板”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上游企业的实际,说出了石油工程队伍职工的心声。

韩来聚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及时传达贯彻集团公司和管理局会议精神,结合学习领会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孙焕泉关于发挥石油工程“四个作用”的讲话精神,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讲话。

发挥石油工程对油田开发的保障作用、对油田生产经营的支撑作用、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对精细管理的深化作用,是胜利油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石油工程板块一直是油田勘探开发的主力军。按照油田“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的要求,勘探找储量,开发增产量,石油工程是手段。钻井好比是“龙头”,物探和测井是“眼睛”,地质就是“参谋部”。

韩来聚分析说,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部分人有找不到方向的感觉,甚至有失落感和压抑感。现在,将石油工程板块纳入主体,大家都找到了当主人的感觉。按照现在的定位,整个油田建设是一个大产业链,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是个大平台,上市部分和存续部分都是油田的主人,总的目标是为了油田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最后,他把话题引到钻井院上来。他说,如果放在历史的坐标上来看胜利石油工程板,胜利油田的钻井技术有优势,不仅在中石化内部领先,在全国同行业中也是领先的。当务之急,我们胜利钻井院要建立和完善“科研设计、中试生产、技术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坚持“稳住一头搞科研,放开一片搞转化”的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发挥我们自己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装备优势和管理优势,坚持走以技术换资源,以技术闯市场,以技术创效益,以技术谋发展的科技兴油之路。

形势分析的鞭辟入里,问题讲得清晰透彻,目标任务讲得具体明确。韩来聚这次讲话,给钻井院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各项工作出现新的生机。

时间到了2009年,钻井院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2000年开展局级以上科技项目37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主体经济收入1.24亿元;2007年开展局级以上科技项目83项,其中国家“863”项目15项,主体经济收入5.88亿元,比2000年增3.8倍,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

这个时候,韩来聚站出来了,他提醒班子成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仅要认清其正面,还要善于逆向思维,敢于正视其负面,做到未雨绸缪,有利和谐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他专门写出专题报告,供领导班子成员参考。他先从快速发展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入手,看到全院在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和职工待遇方面还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钻井院的定位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最后特别强调,在好的形势下,一定要居安思危,审势度势,妥善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二是妥善处理发展企业与贡献国家、奉献社会、造福职工的关系,三是妥善处理科学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的关系,以科学发展为方式,以创新发展为手段,以和谐发展为目的,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韩来聚的专题报告,像一场及时雨,使班子成员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调整政策,进一步向科研上倾斜,工作越做越好。

“干工作犹如行走圆明园的‘黄花阵’,只有站在思想的高墙上,才能看清楚那些沟壑,明白哪里是死路,哪里是活路,便会轻易破阵而出。”韩来聚如是说。

第七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实习生入院一年了,院里组织论文答辩会。在听到钻井所一实习生所做的关于《104一斜32井复杂情况分析》成果报告时,韩来聚点评说,遇到井场复杂情况对本人来说是件好事,应该把经验教训加进去,这才叫收获。

当听完一个博士的论文介绍后,韩来聚谆谆教导说,一定要沉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到生产一线去,真正深入进去,取数据,搞研究,攻课题。在试验室里模拟获得的数据要到实际生产中去检验,去求解,去证明。实践最具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挑战世界级难题,承担更大的课题任务。

一女实习生的报告内容是《集群系统的组建》,韩来聚看到她独立设计得那么好,很赞许。同时,他借题发挥很认真地对实习生们说,论文要有格式,而且思路要清晰。课题是怎么提出的,又是怎么实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创新点在哪里,结论是什么,效果怎么样,都要说明白,而且还要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说出来……

最后,韩来聚在总结讲评时,语重心长地说:“一次高考和短短几年的大学教育,不可能解决一个人的终身命运。说足了,大学毕业证只是进入某一个领域的敲门砖。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想成才,学习只是刚刚开始。”

这段话,与其说是说给实习生听的,倒不如说是韩来聚自己的心得体会。韩来聚天生聪明好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蹦蹦跳跳,欢欢乐乐,三步并作两步走。他上完高中一年级,就跃跃欲试,参加高考,一举成功,堂而皇之地走进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钻井专业,那年,他才16岁。从此,在韩来聚的履历中,留下了“高二”、“高三”的缺憾。

犹如维纳斯的雕塑,夜空中的玄月,缺憾有时会成为一种永恒的美丽符号。

他大学毕业后,由于勤奋好学,毕业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就崭露头角,担任课题组长,成为钻井院当时最年轻的课题组长。

1998年,他被组织保送到中国石油大学攻读油气井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经过3年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2000年9月,已经担任钻井院副院长的他,并未停止求学的脚步,为了追赶新知识,他又报考了中国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专业的博士,经过4年攻读,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2006年,他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又参加中石化高级管理人才学习班和休斯敦大学EMBA的学习,2008年参加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的培训。学习始终伴随着他成长。

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多来来,韩来聚抱定忠诚党的科研事业,坚持学中干,干中学,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打牢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翻开《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候选人推荐书》,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多年来,韩来聚共撰写论文40余篇,主编论著3部,获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7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奖13项。这每项成果的后面,都浸透着韩来聚奋斗的汗水。

“如果说天才,天才就是集中精力,像鲁迅说的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学习上。”韩来聚如是说。

韩来聚身为一院之长,又是科研学术带头人,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整日行色匆匆,风尘仆仆,总觉着时间不够用。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出差途中的的汽车上、或飞机上,节假日、双休日,哪怕是洽谈会的间隙,都有他读书的身影。他说,你真想读书,总会有时间。

学习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动力,永远的动力。

记者看到,韩来聚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样样皆有。没想到,一本关于生态环境方面的书正摊在他的办公桌上。韩来聚认为,搞科研的,不要仅仅读科技方面的书,它只是科学知识的一个分支。因为世界上的万千事物,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本质都是相通的。读书多了,懂得多了,自会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工作中就会有预见性、前瞻性和创造性。

说到这里,韩来聚拿起那本正在阅读的《绿色启示录》说到,绿色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最艰难的经济“转型”。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绿色仅仅视为责任,那样就会束缚我们的眼界。如果将绿色视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机会,那样,就会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性,就会将点石成金变为点“绿”成金。

点“绿”成金,是韩聚来的新理念,也是他的新体验。早在2005年,钻井院就立项“胜利滩浅海无污染钻完井液技术”,经过六年刻苦攻关,绿色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们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钻井液生物毒性快速准确评价的新方法——海洋微藻法,并建立了钻井液处理剂毒性数据库;配合滩浅海丛式井组钻井优化设计技术和快速钻井技术需要,研制出了适合不同地层的新型优质无污染钻完井液,包括强抑制无污染海水钻井液、无固相抗高温钻井液、强抑制可降解钻井液、无固相生物完井液等,形成了胜利滩浅海无污染钻完井液技术。

项目先后在胜利滩浅海试验应用181口井,提高了机械钻速,平均单井钻井周期缩短3.1天。丛式井组平均单井产量较邻井组提高4.8吨/天,其中3口井的产量为邻井的3倍。在老168丛式井组钻探过程中,原计划开发小层5个,完钻后发现含油小层12个。

该项目的研发成功,不仅降低了成本,保护了海洋,实现了安全清洁生产,而且为滩浅海油田开发探索出新模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6年,由胜利钻井院研究设计改造的胜利油田第一台网电钻机,已由黄河钻井五公司3017钻井队在两口井上成功运行,实现了节约、安全、清洁、高效钻井,对打造绿色钻井,提升本质化安全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韩来聚,一个有远见的战略家。

第八章挺进西部大显身手

对于创业者来说,西部是一片神奇而令人向往的热土。而对搞石油的人来说,西部更是一方充满诱惑的战场。

早在2006年,韩来聚就带领团队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川气东送工程建设,先后建起了南方项目部、普光基地和川东北钻井液质量检测站,为川东北会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高效的科技保障。

面对川东北的复杂难题,钻井技术冲在最前面。一轮又一轮的科研攻关活动序幕就此拉开。先后承担的国家863项目“超深井钻井技术研究”、中石化十条龙项目“南方复杂深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和川东北工区的9项先导科研课题均已取得新的成果。为川东北工区提供的自动垂直钻井、PDC钻头、机械式测斜、定向井轨迹控制、气体(空气、氮气和泡沫)钻井等16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覆盖了三大甲方单位和所有的钻井公司,工程设计技术成为胜利川东北工区的三大品牌之一。

韩来聚像是一个时刻准备冲锋的战士,一旦发现目标,他就立即冲出战壕,敢于亮剑,敢于出击,敢于胜利。

2009年9月,为了加快资源接替和推进胜利油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石化把西部38个区块、13.6万平方公里的新区,整体划拨给胜利油田,为胜利油田开辟了第二战场。韩来聚敏锐地意识到,随着胜利油田第二战场号角的吹响,那里将是钻井研究院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必需抓住这大好机遇,乘势而上,抢占科技制高点。

韩来聚一面亲自带领一支科技劲旅,昼夜兼程,赶赴西部战场安营扎寨,一面组织后方人员收集整理分析西部新区有关资料。在西部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

2011年4月19日,风景秀丽的胶东文登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胜利钻井研究院特意邀请来的局石油工程处、新疆勘探开发中心、黄河钻井总公司、渤海钻井总公司、塔里木钻井总公司5家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共30多人,汇聚一堂,举行“会诊西部钻井难题,助推新区勘探突破”推进会,重点研讨西部新区钻井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提升问题。据了解,这已是钻井院一年多来第五次对接会了。

在这之前,韩来聚已经两次去西部深入调研,每去一次,都是带着沉甸甸的成果回来。通过这两次调研,相继提交了《“胜利专家行”赴新疆活动情况汇报》、《油田西部石油工程技术座谈会新区钻井技术难题分析报告》和重点探井乌参1井优快钻井方案,就中石化重点井皮北1井等西部钻井技术,确立了有效控制井斜、承压睹漏等服务西部钻井的技术推广和攻关方向。

春节刚过,鞭炮的硝烟还未散尽,年饭的芳香还没品透,韩来聚带领8个所的专家又上路了。他们按照油田分管领导赵金洲副局长关于“三个结合”的指示精神,冒着寒风,早出晚归,一口井一口井地与现场施工井队对按、沟通,耐心细致地讲解钻井新技术的要点,手把手地帮助钻井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真诚,就收获真诚。经过一番苦心努力,钻井研究院技术服务西部的思路和理念,在西部参战的钻井单位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钻井院与相关单位相继建立了技术交流、定期总结的长效运行机制,钻井研究院精心打造的自动垂直钻井技术、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等一批已经成熟的钻井技术,相继在西部战场落户。

西部战场的神秘画卷,被钻井院的神兵利器徐徐展开。

我们从韩来聚和他的科研团队身上,真正读懂了,什么是攻关,什么是执着,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忠诚。

大家后来才知道,他们的院长韩来聚,在多次往返西部工地的这段时间里,患有严重的痔疮病,早该按医生的意见住院治疗。但为早日攻下西部战场,他一直咬牙坚持着。

在采访韩院长时,发现他歪坐在办公椅上,就劝他赶快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医院做个手术,彻底治疗一下,不然,越拖越痛苦。他笑了笑说:“过两天再说。最近,按照油田东部硬稳定、西部快上产、非常规大发展的部署,要加快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步伐,钻井院理应当先锋,打头阵。”

说到这里,韩院长有些激动。他站了起来,看着我认真地说:“非常规大发展与西部快上产,这是胜利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引擎,唱的都是高科技的戏。这对科研单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一要解放思想、创新突破,二要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韩来聚喝了一口水,沉思了一会,继续说道:“对页岩油气等新的资源拓展阵地,我认为,对靶点不必要求太高,在满足压裂的前提下,不必采用高成本先进技术,而是用常规技术和简易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来降低开发成本,实现页岩油气高效开发。”

他拿过两本资料放在我的面前,从容地说,我们已经完成中石化先导实验项目《页岩油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的报告,正在进行中石化科研项目非常规油气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研究的立项申请工作。

其实,对于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韩来聚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带领团队较早地介入了这一领域。不仅成立了专业组织,还立项了先导试验,并在樊154平1井的实践中取得突破。

樊154-平1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12段分段压裂的水平井,初期测试达到了日产70吨的水平,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这口井利用国内的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技术完成了Ф152.4mm水平井眼1230m,顺利下入12个外径Ф147.8mm的裸眼封隔器和1700m压裂完井管柱,保证了1230m水平段压裂管柱顺利下入,为实施增产技术创造了基本条件。

说到这里,韩来聚兴奋地告诉我们,罗家区块的非常规油气勘探会战也开始了,由钻井院牵头的整体钻井工程设计方案已经做出来了,渤页平1井近期已经投入战斗。2011年7月立项的中石化先导试验课题“胜利油田页岩油水平井钻井技术”,也从这口井开始投入实施,钻井院正在提供钻井液技术支撑,一并跟踪钻井进展情况。目前,这口井已顺利进尺3000多米……

看着他那疲惫不勘而自强不息的神情,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怜悯之心:“你这样干,不觉得苦吗?”

上一篇:人教版高二生物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二必修一生物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