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0:50:32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18-02

师范生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年轻热情、朝气蓬勃,是教育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为师的第一步,师范生如何在教育实习中掌握规律、积累经验,走正、走实为师的第一步,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年轻教师?作为多年担任音乐教育实习工作的指导老师,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严于律己: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案例1】2010年4月,笔者所带的实习小组共有4人。有一天下午是两节音乐课,第一节课时4人中只来了执教的实习生1人,到下课时,第二节课的执教实习生才来,而另外两人始终没来。

【原因分析】实习生迟到、早退、有事不请假等一直是令指导老师头痛的问题。实习,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老师课前的耐心指导、课中的认真聆听、课后的及时反馈,对实习生来说恰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借鉴别人的教学教法,不仅可以获取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改进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少走弯路。实习生若不以虚心的态度走上实习岗位,会损伤自我形象,甚至影响指导老师的情绪,不利于实习工作的开展。而指导老师对这种散漫无纪律的实习态度若不予以制止,会严重影响教学实习进程。

【矫正策略】师范实习生自身固有的积习、对教学实习的茫然,以及角色的转型会使他们束手无策。因此,指导老师在理解实习生的同时,还应用为师之道去规范和感化他们,要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端正自己的态度,严于律己,塑造师者良好的形象。指导老师要敞开心扉和实习生平等相处,尊重他们的付出,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及需求,给予帮助和解决;要告知实习生小学音乐教学的常规秩序,让他们建立良好的纪律观念,以便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主动与实习生交流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与实习生平等交流各自的想法,共同制定实习目标,相互学习、监督,确保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二、学为生师:磨砺自己的教学功夫

【案例2】在教学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实习生断断续续的钢琴伴奏让学生不耐烦了,于是学生的歌声把老师的琴声甩到了一边。

【原因分析】在音乐教学中,因为钢琴伴奏断断续续、范唱不规范等造成课堂冷场或引来不愉快声音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原因在于实习生没有做足课前准备工作,如教案不预习、课件不制作,导致对教学音乐不熟悉,即使是一首简单的儿歌范唱或即兴伴奏都不能流畅表达,严重影响了课堂上审美情感的传递。

【矫正策略】音乐教师的基本功包括唱、弹、舞、演等,教师的基本功就是个人的名片,扎实的基本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作为指导老师,要静心分析,主动和实习生促膝谈心,找出教学中问题的所在,指出他们教学实习存在的不足,告知他们虽然弹过许多名人名曲、通过了等级考试,但简单的儿童歌曲同样不可轻视。小学生正处于建立音高阶段,歌曲教学必须带旋律伴奏,教师的范唱是歌曲情感和艺术美的传递,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是学生喜欢音乐的最直接理由。因此,实习生课前不仅要准备教案、熟悉教案、制作课件、准备音乐等,还要练习美感的范唱、流畅的钢琴伴奏,以及和学生交流语言等的充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指导老师要确定课前过关制,如果实习生课前没有准备充分,就不必走进课堂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要鼓励实习生加强课外学习、借鉴,学人所长,不断充实自我,磨砺教学功夫,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品味,确保课堂的顺利进行。

三、认真反思: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案例3】《八只小鹅》是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下册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歌曲为二声部合唱,歌中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鹅欢歌起舞,神采奕奕的形象,小鹅的叫声和嬉戏玩耍相映成趣。在课堂教学时,一位实习老师只用了20分钟左右就结束课业,使课堂剩下的25分钟处于没有教学任务的失控状态。

【原因分析】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课前设计的教案不能凸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没有区分主次;口语表述缺乏条理,表情达意不够完整;教学一讲到底,教学过程缺少师生交流互动。

【矫正策略】课堂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状况都是教学实习阶段的正常现象。实习生在校学习的是理论知识,他们很难做到一走上讲台投入实践就能适应课堂教学,赢得学生的青睐,指导老师要以常态心理看待教学实习,多给实习生以鼓励,使他们满怀信心走上教学的路途。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失误,指导老师应及时走上讲台,弥补失误,给学生一堂完整的课,然后以宽容的态度安抚实习生,和他们一起寻找失误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教学误区、摆脱教学困境。

1.制定计划,细化提升目标

指导老师协助实习小组的每一位实习生制定小组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实习工作:第一周,能够熟练、完整地完成教学流程;第二周,能完善、提升教学环节;第三周,每节课必须有教学亮点;第四周,能独立完成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教学任务。

2.人人参与,开展教学互评

指导老师要求实习小组的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每一节课的评课,锻炼组员说课、评课的能力。上课前,指导老师耐心听取每个实习生的教学设计,了解、分析设计思路,如果有好的建议,要毫无保留地告知,并说明设计的依据;在实习生说课、评课时,指导老师先听取实习生的发言,肯定他们正确的判断,同时指出不足及自己的见解。

3.认真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实习生每上完一节课要积极地撰写教学反思笔记,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不足,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钢琴教学 理论思考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中,钢琴课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时面对众多学生,这种课堂教学气氛对教师的要求及教师自身的感受与个别课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应做出准确而生动的示范演奏,对乐曲要进行系统而透彻的分析和讲解,因此集体课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更严格。

一、必要性和可能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在不断提高,在基础教育中,对音乐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而,导致高师专业的招生数额逐年扩大。目前教师编制小,钢琴专业教师更少,由钢琴个别课教学形式所带来的巨大的教学工作量,使目前钢琴教师不堪负荷。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上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效益,不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钢琴课教学仅仅采用单一的个别课教学形式,已不能很好地体现师范特色,实现高师培训目标。因此,国内从事钢琴教学的许多专家和有识之士呼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形式就成了告示钢琴教学改革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师范生钢琴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尖子和演奏人才,而是要培养掌握钢琴这件乐器为将来教育工作服务的人民教师,因而在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大多数情况写主要不是解决学生在钢琴学习上的“个性”问题,而是要解决学生掌握钢琴正确,科学的演奏的能力,并从钢琴的学习中丰富与开拓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做一名音乐教师必备的艺术修养等等这些属于基本的“共性”的问题。事实上,目前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在钢琴学习上大多数从零开始,基础和起步的一致性,为钢琴集体教学统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学进度提供了可能,因此,高师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正确而有效地采用集体课的教学形式是非常必要的和完全可能的。

二、具体做法

如何上好钢琴集体课,我们认为首先要明确集体课的确切概念和含义。过去我们也曾有过二个学生或三五个学生共上一节课,但对每个学生来说还是各有各的教材,各有各的进度,上课时教师还是每个人都上一遍, 这不能算是名副其实的集体课,只能算是缩短了教学时间(或大大缩短)的个别课。其结果是教师手忙脚乱匆匆应付,学生囫囵吞枣不甚理解,时间长了教师上课负担重承受不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师生都有意见,甚至会得出结论认为钢琴教学无法上集体课。钢琴集体课的基本特征应是众多钢琴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共上一堂课,每次课有基本统一的教学计划、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和要求,教师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做一次性集中的师范和讲授,其上课学生人数我们在实践中体会以10至15人为宜。

具体做法是新生入学后,由基本上没有钢琴基础的10至15名学生组成的一个钢琴集体课教学小组,由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学风正派,责任心强,在师生中威信较高的教师担任主教老师。每周上一节课,连续上四课时,上课的基本环节是大约用二课时检查作业,一课时总结作业情况,同时讲授新课并留作业,一课时采用辅助答疑。

检查作业采取小演奏会的形式,全体上课学生都自始至终参加,每个人既是演奏员也是观众和听众。在每个人的演奏过程中不重复,教师也不做辅导,以增加演奏会的气氛,加强学生艺术实践锻炼的效果。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演奏每次都给一个评分,并在统一设置的学生的学习笔记上写给简短的评语,指出主要的不足或优点。

检查作业完毕,集体课的下一个环节是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认真总结,总结的方式除教师分析讲解外,更多的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每次总结时,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找出一二个弹奏时的毛病或有点比较突出、有代表性的学生,让他们再一次示范性的演奏,全体学生对他们的演奏要进行讨论,找出优缺点和问题的所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克服缺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实践后的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钢琴集体课确实比个别课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在钢琴集体课为体现钢琴教学中的师范特点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集体课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就钢琴与学的问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观摩,鉴赏水平的交流,学习方法的探讨等等。总之在集体课的课堂教学中,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更好的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单纯摹仿和依赖,这对锻炼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是个别课无法比拟的这种能力恰好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

另外,钢琴集体课每次作业检查都是以学生集体参加的小演奏会的形式进行,这就是强化了课堂的艺术实践气氛,增加了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钢琴的实践演奏能力。同时在集体课的作业检查过程中,给学生形成了一种在演奏上一比高下的局面。教师对每个学生每次作业的评分,又把注意平时成绩考核落到了实处,这给学生在钢琴实习注入了活力,增强了竞争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钢琴集体课;儿童钢琴学习;钢琴入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028-02

2013年初,我在广州市天河区少年宫担任“儿童钢琴入门集体课2013年春季班”的任课老师。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面对这次实习机会我很高兴,但同时,对集体课这种授课方式也产生过一些怀疑。因为在此之前,我只是在书本上了解过这种授课方式,它究竟有怎样的效果,我并没有在实践中见识过。而且就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来说,我是接受传统一对一钢琴教学成长起来的,另外从我的教学经验来说,也都是辅导的一对一课程。所以,起初我对孩子的学习效果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集体授课与传统一对一课程在钢琴入门教学中,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有它独特的优势。因此,我就有意识地对集体课的效果以及对孩子的影响做了调查和访谈。以下就是我本次调研的内容与教学思考。

一、儿童钢琴集体课的优势

在广州市,儿童音乐学习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不管家长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是想给孩子课外找一个去处,还是自己喜欢音乐,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在幼儿园或是学校很少能学到的东西,比如学习一种技能,或是接受一种与学校不同的学习方式等等。

通过教学中的观察,以及与学生家长交流,我发现大多数家长之所以让孩子学习钢琴,并不是孩子自己的意思,家长也并不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走专业的道路,成为演奏家。在第一次调查中,我询问家长是否希望孩子未来从事有关音乐的工作,有八成的家长表示现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少数家长觉得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只有一两个家长希望孩子以后能从事有关音乐的工作,但同时也表示要看孩子自己的兴趣以及学习情况等。

既然不是孩子有兴趣,那学习的效果就可能打折扣。因为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对于5~6岁处于钢琴入门学习阶段的儿童来说,与传统的一对一钢琴教学相比,我发现钢琴集体课似乎更具优势。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集体授课”。相对于传统的一对一课程来说,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首先,集体课的形式,可以让孩子们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钢琴,有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因为在课堂上,每个孩子不仅有动手弹琴的机会,更有聆听同伴演奏的机会。孩子在课堂上听听老师讲的,看看、听听别的小朋友弹的,自己再动手试一试。这样由开始的好奇到慢慢地产生兴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学习的专注力。对于入门学习的儿童来说,强制性要求长时间的专注力,是孩子对钢琴学习兴趣缺失的重要因素。而在一对一的课程中,孩子面对的只有老师,老师不停地讲、孩子不停地做,强制性要求他注意力长时间集中,跟随老师的思路与步骤进行学习。这对孩子来说,很快就会对学习内容丧失兴趣。而在钢琴集体课中,孩子可以跑到别的小朋友的身边看一看别人怎么弹,甚至是和别人在一架钢琴上弹。同样的学习内容,通过老师讲解、自己尝试、观察同伴等不同的途径,引发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无形中形成对学习内容的专注力,并且也为孩子的学习增添了一些趣味,让他们更有兴趣继续学下去。

其次,集体课的形式激发了孩子的好胜心及学习欲望,促进了孩子对钢琴技巧的掌握与提高。曾有家长担心过,上集体课是否会对孩子学习、提高钢琴技巧不利。通过我在教学中的观察以及家长们的反馈,发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出现,甚至在入门阶段,孩子学习的进度会比家长预计中的要快。在学期末的时候,有家长向我反应,她的孩子与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几乎是同时学琴,她的孩子上的是集体课,幼儿园的同学上的是一对一的钢琴课。一个学期过去了,她孩子的学习进度竟然比上一对一课程的孩子还要快。一开始听到家长的反映,我也觉得奇怪,经过有意识的观察,其实这种现象并不难解释。孩子在学习,尤其是入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实际的、真实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一个可以在短期内就能达到甚至是超越的,并且这个目标可以为孩子的阶段性学习提供无限的动力。在钢琴集体课中,孩子身边的同伴就是这样一个目标。每一个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技术、技巧问题。有的可能是“识谱”,有的可能是“手型”,每个孩子遇到的问题可能都不太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上一对一课程的孩子面对的是老师。在孩子的眼里,老师做的都是对的;老师说的都是自己怎么不对。面对问题,老师不能不指出,但说的多了,孩子又做不到,逐渐自己就没了兴趣,干脆不做了。但在集体课中,孩子面对的不只有老师,还有身边的伙伴,这就形成了一种孩子之间互补的局面。你可能这里比我好,但在那里我就比你强。我在上课时,让孩子自由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你这个怎么弹”或是“你这样不对”的声音。这并不是我的台词,而是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听、看其他同学的弹奏,发现的问题。被询问的孩子很高兴,自己也做起了小老师;被指出错误的孩子,通常会不服气,会找老师“评理”,这时通过老师的讲解,不管是谁正确,两个孩子在这个问题上都会记忆深刻。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同龄人的青睐或认可,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孩子技巧的提高。

第三,钢琴集体课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有一定的正面影响,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在当代城市家庭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现代城市由于居住环境的影响,左邻右舍不相识、孩子游戏空间小、活动安全等问题的出现,使“缺少玩伴、与他人接触得少”,成为现在城市中独生子女的普遍问题。再加上广州地区成年人从事商业的较多,工作繁重,在家中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少,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十分不利。很多家长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多的在校外时间与同龄人有所接触,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让自己的孩子多与外界沟通。钢琴集体课恰好满足了家长的这项需求。孩子在课堂上不仅仅和老师有沟通,更多的是与自己的同伴交流。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慢慢学会了在别的同学演奏的时候,用心倾听、学习;在别人请教自己的时候,认真、耐心的讲解;在发现自己和别人弹得不一样的时候,专心地比较、虚心地询问等等。比之传统一对一的钢琴课程,孩子们多了与同伴的交流与沟通,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学到了有关钢琴的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如何与别人交朋友、如何与别人沟通,甚至是如何解决与同龄人之间的矛盾。

总之,儿童钢琴集体课以能够让孩子有兴趣学下去为前提,培养了孩子的钢琴技能,同时也满足了优化孩子成长环境的需要。

二、问题与建议

儿童钢琴集体课虽然在入门教学中展现出了极大的优势,但与传统钢琴课成熟、完善的体系相比,依旧存在着问题与不足。

首先,人数问题。集体课有优势,但也不是人越多越好。实践中我发现,在1个小时的集体课课堂中,4个孩子最为合适。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让每1个孩子都有所展示,孩子们合作的机会、时间也会更加充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每个班的人数都多于4个,这就会给每个教学环节带来压力。起初我就有些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因为孩子的沟通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维模式来衡量。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稍不注意,课堂就会乱七八糟不受控制。再加上孩子上课,家长也在一旁陪同,也经常会有孩子与家长的理解不一致的情况出现。如果家长理解的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的教学有辅助作用。但是也经常会出现孩子弹对了,家长觉得不对,又给孩子纠正错了。这种情况不仅需要老师耗时、重新纠错,还让孩子觉得十分委屈。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老师首先与家长沟通,在孩子自己尝试新知识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否定,如果有了错误或问题,由老师来指导纠正,以防走弯路。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防止课堂失控,或是孩子只玩不学的情况发生,老师可以借鉴学校“互助组”的模式,将孩子们分组,展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中的每人都要出分力,每人都需要认真对待,这样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持以及时间的分配。

其次,教材问题。如今市面上的儿童钢琴入门教材是琳琅满目,但基本都是为一对一课程设计的,专门为钢琴集体课服务的教材却少之又少。这些教材虽然能够满足孩子们对基本乐理、基本钢琴技巧的学习,但都显得专业有余而趣味不足。尤其是在这些入门教程中很少有培养孩子协作能力的,比如说伴奏、四手联弹等。就拿《小汤普森》这套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可谓是钢琴入门教学的经典教程,几乎每个入门的孩子都会用到。在这套教材中,有不少编了伴奏的小作品。但是这些伴奏的编配都稍显复杂,是由教师在课堂上与孩子一同弹奏的。而在集体课上,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也是主体。在课堂上也不能总是让孩子来“大齐奏”。而教材上的伴奏对于入门的孩子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看谱演奏。而四手联弹也是在第二册的最后才出现了寥寥几首。

面对缺少教材的问题,集体课老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了。比如说改编伴奏谱。把由教师演奏的编配较难的伴奏,根据孩子们的进度,简化成他们能够接受的简易伴奏。音符、节奏都是课堂上学过的,有些甚至比旋律还简单,孩子们容易上手。在课堂上稍加练习就能与同伴一同演奏。并且简化过的伴奏也易于家长理解,孩子在家练习时,虽然没有了同伴陪同,但家长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让孩子在家练琴也充满乐趣。

儿童钢琴集体课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与传统的成熟的钢琴教学相比,一种新兴的钢琴入门教学形式,必然会存在一些缺陷及问题。但我们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更应当注重这种教学方式为学习者带来的益处。儿童钢琴集体课不仅仅是教会的孩子一种音乐技能,最重要的是他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钢琴的同时,学到如何与他人交往。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4篇

实习工作圆满结束了,回顾这一个月的生活,感慨颇多: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后面的应付自如,从刚开始的懵懂到后面的清晰,从刚开始的困惑到后面的豁然开朗,从刚开始的辛苦到后面的轻松,可以说我们在不断地历练,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熟……我们学习东西很快,短短的一个多月,我们都已初具准教师风范,能很好,能很好地驾驭一堂课,有点甚至不逊于准教师。可以说实习让我们学到了太多东西,我们对教师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我们以后从事幼教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踏入温州市第三幼儿园得胜园区,是在实习前一个星期的星期三,我们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这我们的指导师来给我们教案,和一些交代的事情,想着下周实习的日子,走之前,指导师不忘引我们去中(3)班见一下孩子的面孔,看着他们就很期望下星期与他们生活的日子

第一次给指导师试教时,我感觉到了自己的非常不足,指导师总是能看到我没有看到的东西,我感觉自己压力很大,为什么我没有想到。第一次上课,我也慌慌张张的,总是会向指导师投求助的目光。但通过指导师的引导,我知道了,在上课的过程中,你自己首先要很有自信,你的语调必须要有轻又重,要抑扬顿挫,要有吸引力,你的教具也必须要很周到,很有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利用起幼儿的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在上课的过程中,你必须照顾到所有的幼儿,请到所有的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能进入你的课堂,让每一个幼儿都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在上课的过程中,任何的活动都要说好要求,要有示范,在体育课中,场地一定要设计好,规划好,让课堂能够紧凑起来,任何活动后,都必须引导幼儿整理好操作过的教具。

第一次带班,我那种慌乱的心情也是不停的涌上来,通过指导师的引导,我知道了当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并不是你课上的有多么的好,而是你保育工作是不是做得到位,因为保教结合,保育是排在第一位。在晨间接待时,你要与每一位幼儿问好,给他们一个微笑,观察一下他们的脸。在晨间活动时,你要照顾到刚来的幼儿,是不是有器材玩,是不是会玩器材,虽然你要很仔细的观察、照顾,但你的身后也必须要有一双眼睛,能及时给做得好的幼儿一个肯定的眼神。

我的每一节课指导老师都坚持听课,在课后细心帮我评课,针对我课堂上出现的缺点提出宝贵意见,并且肯定了我的一些可取之处,让我倍受鼓舞,在课后努力改正,提高教学水平,以确保在下一次的教学中不出现同样的错误。经过指导老师辛勤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我在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通过实习,使我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幼教事业道路打下一定的基础。

幼师实习个人总结(二)

为期两个星期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回顾这些日子,我学到了许多幼儿园的实际操作经验,这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珍视的宝贵财富。在这段时间里,我尝试了许多人生的不同际遇,它教会了我执着,坚持,奋斗,理解和珍惜。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刚刚进入幼儿园,才知道原来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一些理论的东西,缺乏实践经验。来到了幼儿园,面对新的环境,遇到新的挑战,我只能一切从头开始。活泼大方的我一直很喜欢小孩子,是孩子堆的“老大”,十分有孩子缘。

每天我都会早早的来到学校等在教室门口等待孩子们的到来,我用最快的速度记住全班孩子的名字,就为了能够在早上与他们问好。每天早上亲切的问候成了我和孩子们第一座友谊的桥梁,在区域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角色与孩子玩耍;玩游戏时还会像孩子一样的耍赖;做错事情了我也会道歉;与孩子们平起平坐,我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相处,聊天,尽可能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渐渐地孩子们记住了我的名字;跟前跟后地缠着我问东问西;放学时他们记得和我道一声再见。我的努力有了收获,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我会心的笑了。

幼儿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当他们接受了你就会真心的喜欢你、崇拜你、信任你。孩子的爱是最真实、最纯真的。当我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我愿意弯下腰走进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关心孩子。

在教学工作中,我很努力的去完成我的工作,认真写好教案,教具都一一准备好;虚心接受向老师给我提出的问题,将好的意见吸收过来,重新修改、制定。教学活动中,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在活动中发扬孩子们的长处,让孩子自由的去说他们想说的,给每一位孩子一种畅所欲言的环境。

在保育工作中,我积极和保育员老师搭配。体现了“教中有保,保中有教”。户外活动时,孩子热了,马上给孩子垫毛巾,增减衣物;回到教室里,督促孩子去洗手;喝水的时候,提醒孩子不要说话,并放好听的钢琴曲给孩子听,培养孩子安静喝水的好习惯;吃饭时,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进餐情况,提醒幼儿吃饭时安静,不挑食,细嚼慢咽;守午睡时,做好巡视工作,为孩子盖好被子。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让幼儿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教育幼儿关心集体,关心同伴,礼貌待人。

幼儿的天性是好模仿、好奇、好问的,但又由于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只有靠老师给予,提供和引导。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如果自己的学习兴趣不广,求知欲不强,不勤于思考,又怎么教出身心全面发展的幼儿呢?所以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要喜欢思考问题,且要有自己的见解。

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现在,我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但是这一段时间所带给我的,却能终身受益,我将珍惜剩下的每一天!

幼师实习个人总结(三)

我是在市教育幼儿园实习的,转眼间两周的实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在实习中,使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深刻了解和掌握了中班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在保教工作方面与大班、小班幼儿的区别。也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除了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外,如何做好与保育员、其他教师及家长的合作、协调工作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以前我比较注重于对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这次在幼儿园实习,第一次完整的观察了幼儿园一日的生活,发现其实训练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黄璐老师很会利用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把有计划的教育和随机教育相结合,如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浪费洗手液,黄老师就会跟小朋友说明我们幼儿园的洗手液是怎么来的,不能浪费,并要求他们两人带一瓶回来作为赔偿。这些日常生活突发的事件都成为教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

我在实习初期的时候,看到小朋友的椅子放得不整,我就会帮他们放好,他们告诉我饭菜吃不完,我就叫他们不要再吃了,他们要上厕所,不管当时在做什么活动,我都以为应该让他们去上厕所。他们不会脱衣服的时候,我会主动帮他们脱等等。我以为我是在帮助他们,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经过黄老师的提示后我才认识到我的行为的后果就是他们永远都不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的行为的出发点是关爱幼儿,但结果却是溺爱他们,所以经过反省我觉得幼儿教师心中应该有一把尺,这把尺其实就是教师坚守的原则这些原则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该是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能力的。

小朋友都非常天真可爱,我很爱他们,很喜欢和他们玩。幼儿园早上有半个小时是让幼儿拿着玩具萝卜自由活动的,我会趁这个机会,和他们玩成一片,和他们聊天。我试着让自己变成小朋友,融入他们的生活。这样我才会获得他们的欢心,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和依赖。我愿用我的热心,换取孩子们的安心;我愿用我的真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我愿用我的实心,换取所有人的认同。我很庆幸能够和中四班的小朋友及两位优秀的老师共同度过两周的时间,小朋友们给我带来的是无尽的快乐。而两位老师的指导和教诲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钢琴教师 教学魅力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于2013年4月15日至19日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呼吁教师们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学、演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此次活动,笔者发现,实践性很强的琴法课,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授课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高;有的课堂气氛则略显呆板,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否弹奏技能强的教师更受学生的欢迎?钢琴教师如何提升个人的教学魅力?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琴法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推进教师教学业务再上台阶?

经过一番思考后,笔者决定先听听学生的心声,于是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你心中的优秀钢琴教师”,对艺术教育系的学生进行调研,发出的问卷共550份,回收532份,有效率为97%。令笔者略感意外的是,在对钢琴教师必备基本素质进行排序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将“具有良好的师德”放在了首位,详见下表:

这样的结果让笔者首先想到了为何教育部在颁发《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里,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放在首位,因为这是学生内心的呼声,是对教师这一职业最基本的要求。以下笔者就以学生心目中优秀钢琴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进行论述。

一、具有良好的师德

高校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做到“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要求,对学生的学风、学校的校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德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高度的责任心

韩愈在《师说》中就曾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就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韩愈的话无疑给无数教书育人的教师一个很好的注解。目前,最让学生们无法忍受的是有的教师由于经常性的排练、演出、出差等原因缺课,课后却不能及时找时间补课,懒惰的学生找到了偷懒的理由,勤奋的学生则强烈要求更换教师,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因此,笔者建议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和爱护,让他们由热爱教师进而爱上琴房。

2.足够的耐心

“诲人不倦”是对教师职业的另一要求,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项“你最想对教师说的话”中,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能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指导,其中一名学生写道:“我们不是天才,有些技巧不可能一看就会,需要老师耐心地讲解、指导我们练习。”还有的学生则直接透露:“老师上课没耐心,经常打骂学生,这是很多同学逃课的原因。”在“你最喜欢教师的哪种品质”中,学生们的回答是:“老师和蔼可亲,能耐心地为我们讲解、示范”;“老师脾气好,耐心、负责,能包容我们的缺点”;“老师教学认真、细心,上课很准时”;“老师很尊重学生,从不对我们发脾气”......可见,作为技能课的教师,学生并不是将教师的弹奏技能以及所掌握的音乐知识放在首位,他们更在意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否能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接受钢琴艺术的熏陶。

二、优秀的钢琴演奏技能

钢琴演奏是通过双手将个人内心对音乐的理解很好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形式,高超的弹奏能力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也是钢琴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1.示范教学能力

示范演奏可以将“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令人信服。钢琴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钢琴作品的弹奏技巧。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以理论指导,告诉学生该如何弹奏,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导方式,学生们不容易接受。许多时候,在讲解和启发后,教师一次好的演示胜过千言万语,能使学生迅速领会教师的意图。对比演示则能迅速提高学生对发音优劣的辨别能力,让他们有直接的观感和印象,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最容易接受。笔者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老师,您弹一遍给我听好吗?”因此,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演奏技能,给学生树立榜样。

2.开独奏音乐会的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流露与交流,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作为音乐工作者,我们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娱乐、服务大众、提高整个国民的艺术素质。现在各高校音乐专业都着重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上台汇报演出,总结并汇报几年来的学习情况。音乐会的意义除了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以外,演奏者在准备音乐会期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训练,自身的专业技能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必须要有一桶水。”那么作为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必须身先士卒,平时练琴丝毫不能松懈,不断地扩大练习的曲目量,具备随时开一场独奏音乐会的能力。而且,教师对乐曲理解、掌握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钢琴家殷承宗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每天要练琴7个小时以上,他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周广仁、鲍蕙荞、招翠馨、傅聪等老艺术家,年过七旬还活跃在舞台上,老前辈们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心永无止境,是我们在校教师学习的榜样。

3.超强的视奏能力

钢琴发展300多年来所积累的曲目可谓浩如烟海,在这个知识更新飞速的年代,一批新的、优秀的作曲家也推出了许多新的作品,教师再努力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曲目弹完。面对着陌生的曲目怎么办呢?高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稍强一些,他们经常会上网倾听、选择一些优秀的钢琴作品进行练习,若是碰到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作品,教师可以根据谱面的各种音乐术语、表情记号,迅速分析、了解该乐曲的风格、情绪和表现内容,并针对学生某些处理不得当的地方给予正确的示范和指导。因此,视奏能力也应该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只有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做到眼、脑、手、耳的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三、丰富的音乐知识

钢琴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但其必须有理论作为依据,钢琴家及教育家们通过长期的演奏、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观点,应该成为钢琴教学中参考的重要依据,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有章可循。

1.了解钢琴的衍变历程,熟悉钢琴音乐发展史

钢琴艺术的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年)、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年)和近现代时期(1900—)。钢琴是由拨弦古钢琴、击弦古钢琴发展、衍变而来,其诞生初期并不被社会所接受,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改进后,于18世纪中叶才逐渐被社会所认同。由于钢琴的构造及每个乐派的风格、特点等差异,带来的是演奏方法上的不同。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只有充分了解钢琴及钢琴音乐的发展史,认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乐派、不同作曲家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例如,有一位学生弹奏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喜欢将踏板从头踩到尾,教师就需要向其解释巴洛克时期古钢琴的发音特点,建议踏板慎用或最好不用,以免影响音乐的层次感以及旋律线条的清晰。

2.深谙各个时期钢琴音乐作品的特点

每个时期钢琴作品都有着时展的烙印,巴洛克时期音乐受宗教影响,具有虔诚的宗教信念,音乐庄重、严谨、和谐,理智重于感情。古典时期人文主义的音乐内容代替了宗教性的内容,以“旋律与和声背景”为主体的主调音乐占据主要地位,音乐典雅、精巧、纯净,理性和感性相对平衡。浪漫乐派音乐更重视个人主观情感的自由表现和抒发,音乐呈现出缤纷多彩的状态,或热情、豪放或忧愁、悲伤,充满了诗情画意,此时的音乐感性重于理性。近现代的音乐风格追求个性的张扬,从极端的细致到无比的大胆粗犷。印象派借鉴印象主义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特点,以音响力度的强弱表现自然界光线的明暗,以音色的丰富变化对应光线投射物体时的色彩变幻和朦胧的意象;表现主义——新维也纳乐派创立了12音作曲技法,在作品中吸收了古希腊、印度节奏,以及爵士音乐语言和节奏等,运用独特的对位手法创造出具有一系列新的键盘音色和新的节奏组合扩充的钢琴音乐,将这种竭力追求个性音乐语言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由于各个时期的国别、民族、文化背景、作曲家的经历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因此,各个时期的作品在音乐特征、速度、力度、和声、奏法、装饰音、踏板、触键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区别。比如: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都是为古钢琴而作,古钢琴的音量远不如现代钢琴洪亮,因此在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钢琴作品时,一般将力度限制在pp—mf的范围内,声音应当清晰、颗粒性强、富有弹性。触键方向比较垂直,力点较深,音质集中,手指呈自然的圆弧状;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要以敏感的指尖作为触键的主要部位,触键快,发音后立即放松,指尖轻巧,注意富有弹性的快速音群与优美歌唱的旋律线条形成音色对比。手臂放松,手腕、手掌应随手指位置的变换而进行重心转移,力度标记一般是在pp—ff之间;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大量运用八度、大和弦、琶音、震音、远距离跳跃、刮键等技巧,因此在触键上较前面两个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手指是发力的基本出发点,演奏时需要调动指、腕、肘、臂乃至全身各部位积极参与弹奏,触键的方向、角度也随着音乐表达的需要而变化,力度范围也大大扩展,从pppp—ffff,起伏很大,音乐表现力也就更加丰富;在近现代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印象派音乐家注重的是色彩的描绘和抽象感觉的体现,他们追求纯净、柔和、朦胧的音响效果,力度主要是在弱的范围里做出丰富的层次。因此,触键的部位要用手指肉垫厚的地方,避免垂直触键,触键的方向要多用摸、勾、抓等趋于水平方向的触键;20世纪的钢琴音乐中,个别作曲家标新立异,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在曲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触键方式,如哑键、手掌拍键、前臂压键、前臂滚键等技法,用来获得所需的声音效果。总之,只有了解并掌握不同音乐时期不同演奏技法,才能准确地诠释音乐的风格。

目前,这方面可供学习的书籍很多,包括《钢琴艺术三百年》《钢琴艺术博览》《欧洲音乐史》《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钢琴演奏之道》《钢琴名曲的演奏诠释》《钢琴技巧指导法》《钢琴学习中的诀窍》《钢琴的演奏与教学》《论钢琴表演艺术》等书,这些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3.全面掌握音乐理论知识

具备分析乐曲的能力。钢琴音乐是通过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织体、速度、力度、音色、踏板、复调、曲式结构等要素来表情达意的,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对作品进行分析,对旋律的风格、调式、表现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弹奏才能更贴近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演奏者才能更好地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掌握构成钢琴音乐要素的所有理论知识,包括: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分析、音乐表情术语等。要重视对作品进行分析,在学生学习期间,可以先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逐渐过渡到让学生自主分析。

一般来讲应先从宏观结构上了解整首乐曲的曲式结构,再对乐曲中的段落进行划分,注意主题、织体与调式调性的变化。例如,《但丁奏鸣曲》(又称《但丁读后感》)是李斯特在去意大利的旅游途中受但丁的诗歌《神曲》的启发突发灵感创作而成,该作品主要描写诗人幻游三界的情景,围绕地狱、炼狱、天堂这三个场景的见闻展开描写、刻画。在给学生们介绍完创作背景后,应从作品的曲式结构着手,给学生进行分析: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引子+A+B+C

引子 A B C

┎────────────┒+┎───────────┒+┎───────┒

a b c d e d f g

(1~34)(35~76)(77~102)(103~114)(124~180)(181~272)(273~289)(290~299)(300~373)

让大家从宏观上了解作品的结构;接着,分别从主题、和声、织体、调性、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引导学生去很好地表现音乐的内涵,尽量将地狱、炼狱、天堂的场景及人物性格、内心的感受展现出来,让听众仿若身临其境。

四、灵活的教学方式

教学能力是有效完成教学的必要条件,学生的弹奏水平不尽相同,教师应根据其实际能力进行分层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演出、比赛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多元的空间中接受钢琴艺术知识的熏陶。

1.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在钢琴教学中,由于学生入学时的钢琴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弹奏程度、手指条件、理解能力、性格等因素来为学生选择乐曲,并设计适合他(她)的学习道路和学习目标。如对待钢琴基础较一般的学生,就多布置一些小型乐曲,俗话说“熟能生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从量变过渡到质变,演奏技能也会进一步提高;对待程度较高的学生,则引导他们弹一些艺术性较高的经典作品,以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演奏技能;对待性格比较开朗、容易激动的学生,则给他们布置一些抒情的作品,这对他们激动的性格会有所抑制,以防在音乐表现上过了头;对待性格比较文静、内向的学生,就多给他们一些热情奔放、气势磅礴的作品,逐步影响、改变他们的性格,以适应表现各种风格的作品。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演出

作为艺术教育系毕业的学生,用人单位总是对他们有较高的期待,希望他们毕业后具备组织一场演出的能力。因此,在最后一学年,我们将考场设在舞台上,从节目的编排、串排到彩排等都由学生自己组织进行,人人参与。对待有天赋却没有自信的学生,教师应对学生报以积极的态度与热切的期望,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适当组织他们去参加一些钢琴比赛,逐步帮学生树立起自信。实践证明,那些去参加市级、省级比赛获奖的学生,返校后自信心大增,不再害怕登台表演,连实习都显得比其他同学更有把握,课堂组织能力也更强些。

3.邀请学者、专家开设讲座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系里每学年都可以申请到一笔经费用于外聘专家、学者到学校来开设讲座,或是给学生们上课。让学生们得以近距离跟专家请教、学习,广泛吸收国际先进的钢琴教学理念,有的学者还给学生们展示外国学生的学习情景,让他们在开心大笑之余也激起更大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就本学期而言,我们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和平教授给大家讲授钢琴集体课教学方法,以及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陈舒华教授给学生们开讲座、上课。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

目前网络飞速发展,有很多资料都可在网络上搜索到,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几位杰出钢琴家的演奏特点,并建议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多上网听听他们的音像资料,如塞金·鲁道夫,美籍奥地利钢琴演奏家,他不仅是演奏巴赫键盘作品的典范,也是演奏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以及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卓越代表;霍洛维茨,当代最负盛名的美籍乌克兰钢琴演奏家,擅长演奏浪漫派的作品,他演奏的李斯特和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可称得上是无与伦比的;阿图尔·鲁宾斯坦,被公认是当代最卓越的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曲目很广,遍及各个时期的作品,特别是演奏肖邦的作品更是炉火纯青……①笔者建议学生们在欣赏大师的演奏时,应边听边思考,要学会比较,汲取大师的优点加以学习。

五、较强的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基本任务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体现在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的继承与创新。是否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已经成为目前衡量高校教师素质的重要标准。例如,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如何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如何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教师应本着“问题即是课题”的理念,将个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加以理性分析,积极申报校级、市级、省级课题,争取资金上的支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有学术价值的新问题、新观点,并使用文字记述下来,为未来的教师做出表率。

问卷调查回收后,键盘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大家认真阅读了每一份问卷,并详细地进行整理、统计,了解学生们对教师的要求及建议,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一些教师深有感触地说:“看来以后排练、演出要尽量避开正常的上课时间了,或者就是得及时给学生们补课。”“我性子比较急,以后对学生得多点耐心。”“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也得经常上网接受些新知识,否则一些新的乐曲都没听过,不了解创作背景,指导起来不够精确。”

由此可见,一名钢琴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们的师德、授课水平、教学魅力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教师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演奏能力、教学和科研水平,才能给学生们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其学习热情,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注释:

①世界十大著名钢琴演奏家的特点及风格.http://.

参考文献:

[1]哈蒙德.钢琴艺术三百年[M].冯丹,姚纯青,张凯,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吴国翥,高晓光,吴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林振纲.钢琴学习中的诀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伴奏;课程设置

目前,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存在着轻视伴奏的现象,把伴奏课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这是严重的误区。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专业是音乐教育专业,这就意味着高校的学生们今后要面向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然而,在我们的实习和应聘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些尴尬,我们中的很多同学会弹奏贝多芬、莫扎特、海顿、巴赫,却为一个小学生的儿歌伴奏犯难了,令用人单位大为疑惑的是为何一个专业水平较高的钢琴学生却不会弹奏简单的儿歌。可见,高师教育对伴奏课程的轻视。有高师音乐课程设置欠缺的原因,有来自教师和学生心理的原因,还有当前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分工不明确的原因等等。笔者根据学习和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如下几点:

一、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欠缺

纵观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可见的部分院校在伴奏课这一块的空白。钢琴专业学生每学期有大量的专业课程和基础知识课程,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伴奏课程少而又少,多数学校在伴奏课这一块还是一种“三无”状态:无伴奏课设置、无专门伴奏教师、无权威统编伴奏教材1。这种状态实际上是把伴奏课程抛在了音乐教育的一边,对伴奏课没有具体要求,虽然有些同学在校期间也承担一些伴奏任务,但大多数是课余时间在没有辅导的情况下来完成,甚至连这样一些课余学伴奏的机会,很多同学也会浪费掉。很自然,因为这既不属于考察课又不属于考试课,于是就让大家觉得练习伴奏是负担。我们的很多教师也将教学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对学生主专业技术的培养上,也忽视了伴奏技能的教学。这样,伴奏课程就被摆在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

二、教师和学生自身对伴奏的不重视

教师不爱教伴奏,因为课时不够、教材要自编、教学成果不明显、进度艰难、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学生不爱上伴奏课,在他们心中大多数思想是:只要学好主专业,伴奏会不会都无所谓。在我参阅的部分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发现,方案规定前两年为基础课程(也称必修课程),后两年为选修课程。一般情况下前两年的必修课,是学习和掌握一定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和主专业基本技能。后两年大部分院校的教学方案分为三个方向的选修,即声乐条件好的学生选修声乐,钢琴不学了;钢琴条件好一点的学生选修钢琴,声乐不学了;钢琴和声乐条件都差一些的学生选修理论,钢琴和声乐都不学了。这样,毕业后就大致分为三种“专业”:钢琴好―唱歌不行、唱歌好―弹琴不行;理论好―弹唱都不行。这三种毕业生都是高师音乐教育产物下的畸形。因为中小学音乐教室毕竟不是音乐厅,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真正独奏钢琴、独唱歌曲、作一首好曲子的机会并不多,最需要的技能还是为歌曲进行编配伴奏,特别是为学生的演唱进行伴奏。所以这种无视伴奏的高师教学课堂很难适应中小学的基础音乐教育。这种严重轻视伴奏的思想,不仅影响着学生们的自身素质,也影响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所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更加科学、全面和完善。教师和学生要从思想上铲除等级观念,科学地认识伴奏在教学与学习中的地位。

认识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改变观念,伴奏是音乐教育专业不可缺少的课程。

⑴伴奏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伴奏课作为交叉在钢琴和理论专业中的一门学科,它既有自己独特的内容、逻辑、规律和特点,同时它也属于钢琴技术教学的范畴。一般概念中伴奏有两种形式:一是,正谱伴奏;二是,即兴伴奏,对于高师毕业的学生来说既要会主专业,也要求会正谱和即兴的两种伴奏。这就是要使伴奏交叉于钢琴和作曲专业,并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这就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师生了解这个特点、适应这个特点。所以,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独唱、独奏、技术技能的同时,也必须让学生具有弹奏正谱伴奏和即兴伴奏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检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⑵伴奏课是学生素质提高不可缺少的课程。从现在社会对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来看,是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即,能独唱、独奏、懂得一些作曲技法、会弹奏正谱和即兴伴奏,会指挥的学生。2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走到工作岗位后,独唱、独奏的机会是很少的,而伴奏在教学中运用的机会时无处不在的,社会需求就是教育培养的方向也使学生努力的方向。目前,高师音乐教育围绕伴奏课开设的相关课程还是有一些的,比如:钢琴、和声、即兴配弹课等等,应该说这些课程的设置是科学的也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由于很多的学生、老师教学思路、考试思想、学习内容上容易走专业院校的路子,只重视主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基本技术知识及技巧的课程。

⑶从伴奏的作用来看,伴奏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合作过程,不可轻视。伴奏是表现音乐作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伴奏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无论是协奏曲还是包括伴奏的器乐曲和声乐曲,都是演奏者、演唱者、伴奏者共同完成的。在合作中伴奏可以与器乐、声乐一起完成艺术再创作的过程。伴奏的魅力就在与合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⑷重新挖掘伴奏的含义,提高伴奏的社会地位。伴奏的定义给伴奏课程本身带来了很大的认识误区,有的学校不重视、有的老师不重视、有的学生不重视。然而伴奏在世界各国的音乐环境中是备受重视的。在国外,独唱、独奏者从不称伴奏者为“伴奏”,而是尊称为“艺术指导”或者是“合作者”。

二、如何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伴奏技能

正谱伴奏对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来说,相对较容易。只要求音乐表演者本身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能及对作品风格形式的把握。即兴伴奏则一直是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在工作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如下一些想法,供参考:

⑴伴奏技能的提高应该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的充分利用。

伴奏课程要求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钢琴弹奏技巧、和声、乐理、试唱练耳等相关学科知识,并具备相当水平的即兴发挥和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渗透,例如:把这些学科知识转化为键盘和声,分析歌曲、听辨应用各类不同和弦,培养即兴伴奏的基本能力,如:视奏能力、伴奏乐感、配合能力等等。对于高师钢琴伴奏和和声课的应用,笔者认为钢琴伴奏课多半在学生刚开设和声课时加入就相对科学些,不能让和声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应该让学生对它的音响概念形成听觉上的思维,然后运用到键盘上。将两门课程有机的衔接在一块,伴奏课就可以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了。这种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从而自如的掌握伴奏知识。

⑵提高伴奏的实用性和即兴性

应该充分认识到伴奏本身就是“实用性”的产物,这时基础音乐教育的现实所决定的。因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一味的教条化,有些教科书有各种“变和弦”、“复合和弦”等比较高深的和声技法和过于“严格”、“深奥”的理论说教,3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全扼杀,使原本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处于被动,这样最终只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望琴兴叹”,以至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高师伴奏课程教育应该从实用性角度去多做思考。

笔者在学习中发现有的同学钢琴弹得不错、基础和声掌握得也很好,但是在即兴伴奏上去显得很吃力,主要是被和声技法所局限,他们考虑得更多的不适“即兴性”,而是有关和弦使用与连接等理论问题。所以,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伴奏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键盘和声所能够做到的,必须是在强调和声基础理论与钢琴伴奏技巧的学习同时,加强综合音乐能力培养才能完成的。

⑶加强伴奏乐感的培养

伴奏与独奏不同,它需要有伴奏的乐感,它强调合作精神。对于这方面的训练,笔者认为钢琴集体课有很多的优势,在群体的上课形式中,课堂提供了联系配合能力的机会,并由老师对配合进行协调,使学生懂得如何适应对方要求,达到音乐的统一。此外,对伴奏乐感的培养需要的是多听、多与集体合作。当然,作为一个好的伴奏,除了要有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还应具有一种对歌唱者的个人临时发挥、失误的情况进行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要求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补救,很明显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得来,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潜移默化的积累才能形成。

⑷强调听觉教学。

笔者认为在伴奏的学习中对和声色彩、伴奏织体的理解,不应停留在理论的教条上,更多的应该从听觉上来训练和掌握。通过课堂的弹奏练习,让学生听辨和声、织体、色彩的变化,体会新的音响效果。培养学生这种对自己弹奏音响的聆听习惯,增强对声音色彩的记忆力。

钢琴教育家周广仁先生曾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座谈会上说:“师范院校培养的不是钢琴演奏家,而是钢琴教育工作者。伴奏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非常重要,决不应是附属、可有可无。”在过去很长的一段高师音乐教学中,片面注重了钢琴弹奏水平的难、大、深,而忽略了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使得音乐专业钢琴伴奏课落后于社会的需求。

当前,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系的伴奏课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重视。据了解,现在全国各大型音乐教育专业比赛已经有了专门的伴奏科目比赛;各大音乐院校也已经设立了钢琴伴奏硕士学位授予点。这些都说明未来高师音乐课程的设置调整将更加完善。

注释

1.见《论伴奏》 河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叶烽

2. 见《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年版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分层次”教学模式;订单培养;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改革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在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现实特点和依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上所采用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层次化教学而设计的一套教学程序。定向培养目标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从校企合作出发,针对学生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层次化的教学而设计的一套教学程序。从学生到教师、从课程设置到培养目标、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管理到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从而实现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1 高职高专院校钢琴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多年来,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体系一直沿用传统的专业艺术院校钢琴教学思想,忽视了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将自身的特点凸显出来。这是因为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够明确。其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顶岗实习等,大都是本科艺术院校钢琴教学模式的翻版。

第二,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高职院校教材的使用大多是选用艺术院校钢琴教材,如拜尔、车尔尼、小奏鸣曲、巴赫等;教师则根据自己的兴趣教授知识,或是把自己在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学习过的曲目布置给学生;要么就是教师顺着学生的喜好布置他们不能胜任的钢琴曲等。目前,我国仍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适合高职院校音乐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钢琴教材,不利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第三,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不属于艺术院校范畴,入学前没有专业加试,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入学率占入学学生总数的90%。由此可见,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素质的要求差距甚大。并且,高职院校继续沿用传统的专业艺术院校钢琴教学思想,复制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是逆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而行的。因此,改革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2 钢琴“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分层次”教学模式源于大教育家孔子的教学理念。孔子早就在2500年前就提倡:与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而实用心理学家布鲁斯在学习理论中指出的“分层次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创新的学习机会”。此外,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远发展区”理论,也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促进学生发展。这些都与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一致,为实现“分层次”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1 客观因素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学生的钢琴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甚至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因此,遵循“因材施教”和钢琴教学专业的特点,实施“分层次”教学是解决学生差异问题的必然要求。

学生在生理发展、心理特征、认知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对钢琴的兴趣、爱好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学生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教育越来越强调“以学生的具体的价值取向”为核心,加上学生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的双重选择,对专业技能要求不一,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2 校企合作需求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抓好教育质量而采取的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符合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不仅加大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会在我国发展壮大起来,同时为教育行业的发展带来一片春天。

2.3 社会发展需求

从2000~2007年,我国居民的钢琴拥有量从平均每百户1.26架上升到2.36架,8年时间递增了87.30%。2000~2016年,全国钢琴考级考生的总数已远远超过数百万人次。面对巨大的钢琴陪练、钢琴辅导、钢琴考级培训的市场需求,将高职音乐专业钢琴教学进行合理、有效、科学的职业定位,改革钢琴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适应中小学、幼儿园、文化宫、少年宫、企事业活动中心、私立艺术学校、艺术培训中心、琴行等学琴儿童、成人的启蒙、陪练、辅导等不同层次的钢琴老师势在必行。

3 钢琴教学模式实施的定向分层

3.1 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要确定的预期实现的教学质量标准。由于学生的差异性以及校企合作需求不一,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兼顾A、B、C三层的差异性,又要注意学生的整体提高。一是总目标。要求学生从认知、理解、应用、综合四个方面把握总体目标。二是层次目标。A层:以“高起点、重能力、强应用、能创新”为方向,实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目标;B层:采取“讲实效、重应用”的方式,实现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对音乐作品的处理达到一定的程度目标;C层:坚持“低起点、重基础、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基本方法”的原则,实现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

3.2 教学内容分层

一是A层:教学内容的选择作品风格要广、技术难度稍大、作品篇幅要长,并且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B层:教学内容的选择、技术难度、作品风格、特点相对要适中,主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C层:教学内容以掌握钢琴基本弹奏方法和基本节奏能力为主,使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短小的钢琴作品。

3.3 教学过程分层

第一,授课分层。钢琴学科教学是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实现“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启发、探索、领悟知识的引导。对待A层的学生,要注重引导其理解知识、掌握一定技巧,发展其个性特长,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对B层的学生,要求其以熟练掌握知识为主,具备一定的弹奏技能、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而针对C层的学生,教师应采用示范加指导的方式,使其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弹奏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其树立自信、培养钢琴弹奏的基本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钢琴“分层次”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应用型、创造性,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共享成功喜悦。

第二,作业分层。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针对A层的学生,要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为主,注重使其从音乐的思维方式和再创造能力出发;针对B层的学生,要以把握弹奏技巧和表现音乐内涵为主,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作品;针对C层的学生,要以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奏法(如音符、节奏、节拍、奏法、变音记号)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以能够弹奏中小型乐曲为主要内容。

3.4 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着总结与调节的导向作用。分层评价不仅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上,还体现出了评价的及时性、鼓励性、总结性原则,并具有反馈、矫正、提高等功能。

第一,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分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种评价方式。其中,课堂教学一直是针对学生提问和实际弹奏中出现的问题来评价的。

第二,在分层评价中,对A层的学生,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弹奏技术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运用能力为重点;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侧重对其进行知识基础技能和运用能力的考核,为其指出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对C层学生,以表扬为主,及时肯定其一点一滴的进步,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其树立自信。

第三,学期成绩评价体现过程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为30分+期末成绩70分=总评成绩100分。这样的成绩评定取代了传统只注重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较好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考试曲目按难易程度分为A、B、C层,每层以百分制进行考评,以缩小因为程度差异而带来的分值比例,让基础差、程度低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好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3.5 实施教学层次弹性调整

人的成长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的过程,又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钢琴分层次小组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高职院校应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层次的调整;在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同时,也防止优秀学生出现退步而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和公平竞争的平台,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竞争意识。

总之,钢琴“分层次”教学反映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就业和升学不同需求的矛盾,解决了学生兴趣爱好不同的矛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应了学生的认知差异,真正地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4 教师理念更新与钢琴“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

4.1 校企合作重组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钢琴课程体系,要体现校企双方合作的职业性。教师要主动适应高职音乐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树立“一专多能”的专业理念。其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钢琴课程体系要体现实用性,实施课程设置、计划课时、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的开发创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今后的职业发展需求,分层次地设定教学内容。

4.2 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灵活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基础知识况、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接受教学信息的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采用启发、演示、讲授练习等“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强调音乐理论与钢琴弹奏技巧综合实用性等教学方法,以提高W生综合弹奏与教学辅导的能力以及综合音乐表现能力。

4.3 实施“订单式”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实施钢琴一对一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多层次教学形式;根据订单培养方案,突出技能性的教育服务。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通过为其提供学校、青少年宫、艺校、琴行等引入钢琴的教学,让其能全程参与到钢琴培训的工作中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突显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色。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要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方案,对钢琴教学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其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扩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市场和就业空间。为此,改革高职钢琴教学模式,推行“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赋予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使命。高职院校教师应不负使命,深入探索“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下的钢琴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孙中伟.从订单式培养谈高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53-54.

[2] 周滢.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改革之钢琴课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5(8):100-101.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8篇

“校企合作”是在结合高职教育的现实特点和依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具体钢琴教学实践,诠释了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点的“分层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了校企合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使钢琴教学适应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校企合作;“分层次”教学模式;订单培养;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改革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在充分考虑高职教育的现实特点和依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上所采用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层次化教学而设计的一套教学程序。定向培养目标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从校企合作出发,针对学生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层次化的教学而设计的一套教学程序。从学生到教师、从课程设置到培养目标、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管理到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从而实现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1高职高专院校钢琴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多年来,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体系一直沿用传统的专业艺术院校钢琴教学思想,忽视了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将自身的特点凸显出来。这是因为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够明确。其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甚至顶岗实习等,大都是本科艺术院校钢琴教学模式的翻版。第二,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高职院校教材的使用大多是选用艺术院校钢琴教材,如拜尔、车尔尼、小奏鸣曲、巴赫等;教师则根据自己的兴趣教授知识,或是把自己在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学习过的曲目布置给学生;要么就是教师顺着学生的喜好布置他们不能胜任的钢琴曲等。目前,我国仍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适合高职院校音乐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钢琴教材,不利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第三,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不属于艺术院校范畴,入学前没有专业加试,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入学率占入学学生总数的90%。由此可见,学生的整体素质与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素质的要求差距甚大。并且,高职院校继续沿用传统的专业艺术院校钢琴教学思想,复制课程设置、教材的选择、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是逆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而行的。因此,改革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2钢琴“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

“分层次”教学模式源于大教育家孔子的教学理念。孔子早就在2500年前就提倡:与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而实用心理学家布鲁斯在学习理论中指出的“分层次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创新的学习机会”。此外,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远发展区”理论,也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促进学生发展。这些都与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一致,为实现“分层次”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1客观因素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学生的钢琴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甚至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因此,遵循“因材施教”和钢琴教学专业的特点,实施“分层次”教学是解决学生差异问题的必然要求。学生在生理发展、心理特征、认知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对钢琴的兴趣、爱好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学生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增强,教育越来越强调“以学生的具体的价值取向”为核心,加上学生面临着就业和升学的双重选择,对专业技能要求不一,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2校企合作需求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抓好教育质量而采取的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符合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不仅加大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会在我国发展壮大起来,同时为教育行业的发展带来一片春天。

2.3社会发展需求

从2000~2007年,我国居民的钢琴拥有量从平均每百户1.26架上升到2.36架,8年时间递增了87.30%。从2000~2016年,全国钢琴考级考生的总数已远远超过数百万人次。面对巨大的钢琴陪练、钢琴辅导、钢琴考级培训的市场需求,将高职音乐专业钢琴教学进行合理、有效、科学的职业定位,改革钢琴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适应中小学、幼儿园、文化宫、少年宫、企事业活动中心、私立艺术学校、艺术培训中心、琴行等学琴儿童、成人的启蒙、陪练、辅导等不同层次的钢琴老师势在必行。

3钢琴教学模式实施的定向分层

3.1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要确定的预期实现的教学质量标准。由于学生的差异性以及校企合作需求不一,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兼顾A、B、C三层的差异性,又要注意学生的整体提高。一是总目标。要求学生从认知、理解、应用、综合四个方面把握总体目标。二是层次目标。A层:以“高起点、重能力、强应用、能创新”为方向,实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目标;B层:采取“讲实效、重应用”的方式,实现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对音乐作品的处理达到一定的程度目标;C层:坚持“低起点、重基础、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基本方法”的原则,实现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

3.2教学内容分层

一是A层:教学内容的选择作品风格要广、技术难度稍大、作品篇幅要长,并且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B层:教学内容的选择、技术难度、作品风格、特点相对要适中,主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C层:教学内容以掌握钢琴基本弹奏方法和基本节奏能力为主,使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短小的钢琴作品。

3.3教学过程分层

第一,授课分层。钢琴学科教学是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实现“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启发、探索、领悟知识的引导。对待A层的学生,要注重引导其理解知识、掌握一定技巧,发展其个性特长,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对B层的学生,要求其以熟练掌握知识为主,具备一定的弹奏技能、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而针对C层的学生,教师应采用示范加指导的方式,使其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弹奏方法,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其树立自信、培养钢琴弹奏的基本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钢琴“分层次”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应用型、创造性,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共享成功喜悦。第二,作业分层。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反馈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针对A层的学生,要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为主,注重使其从音乐的思维方式和再创造能力出发;针对B层的学生,要以把握弹奏技巧和表现音乐内涵为主,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作品;针对C层的学生,要以注重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奏法(如音符、节奏、节拍、奏法、变音记号)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以能够弹奏中小型乐曲为主要内容。

3.4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着总结与调节的导向作用。分层评价不仅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上,还体现出了评价的及时性、鼓励性、总结性原则,并具有反馈、矫正、提高等功能。第一,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分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种评价方式。其中,课堂教学一直是针对学生提问和实际弹奏中出现的问题来评价的。第二,在分层评价中,对A层的学生,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弹奏技术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运用能力为重点;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侧重对其进行知识基础技能和运用能力的考核,为其指出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对C层学生,以表扬为主,及时肯定其一点一滴的进步,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其树立自信。第三,学期成绩评价体现过程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为30分+期末成绩70分=总评成绩100分。这样的成绩评定取代了传统只注重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较好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考试曲目按难易程度分为A、B、C层,每层以百分制进行考评,以缩小因为程度差异而带来的分值比例,让基础差、程度低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好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3.5实施教学层次弹性调整

人的成长既有相对的阶段性和稳定性的过程,又有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钢琴分层次小组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高职院校应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层次的调整;在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同时,也防止优秀学生出现退步而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和公平竞争的平台,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竞争意识。总之,钢琴“分层次”教学反映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就业和升学不同需求的矛盾,解决了学生兴趣爱好不同的矛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应了学生的认知差异,真正地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4教师理念更新与钢琴“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

4.1校企合作重组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钢琴课程体系,要体现校企双方合作的职业性。教师要主动适应高职音乐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树立“一专多能”的专业理念。其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改革钢琴课程体系要体现实用性,实施课程设置、计划课时、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的开发创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今后的职业发展需求,分层次地设定教学内容。

4.2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灵活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基础知识况、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接受教学信息的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采用启发、演示、讲授练习等“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强调音乐理论与钢琴弹奏技巧综合实用性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弹奏与教学辅导的能力以及综合音乐表现能力。

4.3实施“订单式”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实施钢琴一对一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多层次教学形式;根据订单培养方案,突出技能性的教育服务。在学生的顶岗实习中,通过为其提供学校、青少年宫、艺校、琴行等引入钢琴的教学,让其能全程参与到钢琴培训的工作中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突显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色。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要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方案,对钢琴教学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其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扩大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市场和就业空间。为此,改革高职钢琴教学模式,推行“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赋予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使命。高职院校教师应不负使命,深入探索“校企合作”订单人才培养下的钢琴教学模式改革。

作者:胡玉芝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孙中伟.从订单式培养谈高职音乐专业课程改革[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53-54.

[2]周滢.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改革之钢琴课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5(8):100-101.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9篇

一、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当前,我们面对的困难之一就是师生比严重失衡。短期内解决钢琴、教师等硬件设施是有可能的,但是,教师的数量不是一时能上来的。因此,我必须要采取有别于传统“一对一”教学模式进行施教。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钢琴集体课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有明显优势:(1)从教师角度看,采用集体授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相比,集体课教学可同时给数十个学生上课,缓解了教师不足的压力不谈,在教学中一些基础知识可以集中讲授,甚至内容可拓展到乐理、和声、视唱等方面,大幅度降低了教学成本。同时,在教学手段方面,集体课教学一般都是采用电钢琴教学,电钢琴有软硬件配制和相应功能,既可互不干扰哪个独立学习,也可通过主控系统使教师和学生及时互动。另外,还可通过投影仪、课件设计为教师展示乐谱、文字等信息提供有效途径。数字化的MIDI功能可以让学生即时欣赏、查验自己的练习效果,甚至可通过乐谱软件进行即兴演奏和作曲。显然,这是传统课堂和教师想也不敢想的事。从学生角度看,集体课教学有利于产生竞争与合作意识,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我们知道,当前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快,是否具有竞争与合作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不仅对个人而言,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大力弘扬的。集体课显然能为这样的能力提供培养情境。具体到个人层面上看,人都有要比别人强的愿望,也都有想受到别人表扬肯定的期许。在集体课教学的情境下,看到别人比自己认真、有进步,进而产生追赶的愿望是人的基本心态。对自己不会的地方,很容易就能寻求帮助解决,进而产生合作愿望是人的基本生存本能。对不如自己的同学指指点点既容易满足自己的爱心愿望,也促成了有益交往行为。

但是,我们也发现集体教学也有一些令人困惑的地方:钢琴集体课教学效率如何保证?电钢琴毕竟与传统钢琴在手感方面有一些差异,因此,习惯于传统钢琴弹奏的教师,尽管对电钢琴的基本知识很容易掌握,但是,很难建立心理自信,仍然存在对传统钢琴的依恋。随之而来的还有对集体课教学效果的怀疑,担心这样不够专业,处理作品不够精细,不能教学个体差异问题。

显然,解决学生人数多的问题,采用集体课教学是必须的。集体课的优势是解决普遍性问题,“一对一”因材施教的优势是解决个别性问题。不容置疑,钢琴集体课与因材施教是有矛盾的。要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就要使钢琴集体课教学强调合零为整、节省时空的方式,与因材施教强调的根据每个人或每个小群体的不同条件的教学的化整为零的方式统一起来。让每一个人都有收获,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树立了信心,才能保障钢琴集体课健康有效地发展下去。

二、处理好师范性与实用性的关系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因此,对学生的师范性要求是一项基本规定。但是,究竟什么是师范性?曾有过不同的理解,有的主张“一专多能”“多能一转”,有的强调“全面综合素质”。不管怎么理解,师范生要求学习一些实用性的知识是基本内涵。也就是说,师范生将来从事的是传播知识的工作。对于钢琴学习来说,强调实用性往往被理解为加强即兴伴奏教学。所谓即兴弹奏,就是在新作品(包括各种歌曲、乐曲等)、各种作品的移调演奏、各种舞蹈音乐中进行即兴弹奏。这样就在师范性、实用性与即兴伴奏之间无形中画了一个等号。诚然,师范音乐教育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的,所以,在选拔生源的时候,在标准上已经放宽了许多,大多数学生入学时的钢琴水平几乎是零。就是在校学习四年钢琴都是必修课,其水平的提高也是可想而知。因此,除了个别钢琴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在两年的打基础学习后,必须进行即兴伴奏的综合训练。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基本和声链接音型化的弹奏训练,中小学音乐课本中歌曲的简易编配训练,即兴伴唱训练,常用曲目的规整伴奏练习。显然,这就少了一些钢琴专业的手指练习、复调乐曲、中大型乐曲的曲目练习。通过有针对性的即兴伴奏训练,确实能给学生在中小学实习带来现实的效果。但是,这种理解实用性在实践中也会带来一些弊端。由于钢琴教学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活动,一定程度的钢琴艺术性训练是必须的,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要求弹奏相当数量的钢琴作品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钢琴学习问题。作为钢琴教师,要注意有计划、有目的的为学生增加一些符合其实际演奏程度的中外经典钢琴作品的曲目,因为这些经典曲目是历代音乐家的宝贵经验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检验过的,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曲目,必然能够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提供后劲。事实上,我们以往尽管注重实用性的培养,但是,由于学生长期形成的依赖教师的惯性思维,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上仍然缺乏独立分析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紧密结合自己的钢琴弹奏体验,加强对作品进行分析、认识、总结和归纳的学习,对钢琴的基本技巧与音乐语言的关系,不同音乐表现与处理的基本手段,音乐的曲式与调式调性的分析、各种音乐风格的特点等等的学习,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通过这样立体的、全方位的训练,最终使学生在钢琴音乐整体上形成一个根本的认识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说,在高师钢琴教学中,钢琴即兴弹奏的学习内容实用化,但不能简单化,它的内容究竟应该包括哪些还需要深入研究。在对伴奏音型、和声、音型、织体、调式、调性、作品风格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听、多练、多看、多了解、多体验、多积累,在相应的钢琴教材、钢琴曲目上多动脑筋,尽量涉及一些风格和形态多样的音乐作品,如爵士乐、各种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音乐、现代音乐等等,以此来丰富学生们在钢琴即兴弹奏上的范围和全面性,最终逐步使他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即兴弹奏能力。

此外,我们对师范的态度也应该跟上形势。以前是计划经济时代,师范都是定向分配,必须当老师的。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学生的前途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来决定。因此,我们也要淡化一些师范性的概念。从这个角度上说,强调实用性的即兴伴奏也不能“过了”,也要为将来的其他就业渠道多考虑一些。总之,处理好师范性与实用性的问题是时代的命题,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做出思考。

参考文献:

[1]孙岩.对离师钢琴裸徽学一般问题的认识乐府新声(沈阳音

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何穗宁.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与钢琴集体课问题初探.全国中

钢琴老师个人实习总结范文第10篇

可是大学毕业一年,他失业三次。前两次是没过试用期,第三次是自己估计通不过,主动打包走人了。然后他就拒绝再找工作,现在已经在家闷了快半年,整天打游戏到深夜,无节制地吃垃圾食品。

这位妈妈急得起火,偷偷打电话给儿子的前领导。对方也坦诚,说:“你儿子对工作不上心,好几次安排他工作,他根本就不干,还没有任何理由,批评他一次,第二天人家就不上班了。而且他不太懂事,开会老呛领导,走廊里见了老总从来不打招呼,跟同事相处也不好……”

这些话让她很吃惊。她承认儿子确实有点自我,但没料到问题如此严重。

她说:“那么优秀的儿子,以前一直是我的骄傲,我也觉得自己是挺成功的母亲,但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呢?”

我倒觉得,事情肯定不是“一下子”变糟糕的。

这男孩身上,肯定一向有些糟糕的特质,比如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只是在大学毕业前,这些统统都被成绩掩盖了。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思维――孩子嘛,健康快乐成绩好就一切OK。

所以,在他两岁时,你给他做花样早餐、教他学英语单词,却没有教他要懂规矩有礼貌,他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见到长辈不问好,你不以为然。于是他工作后,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大吃零食大声说话,遇到领导视若无睹,都觉得理所当然。

在他五岁时,你让他学书法学钢琴学跆拳道,却没有教他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他霸占公共玩具你由他去,他受欺负你帮他打回去。于是他工作后跟老同事抢电脑争业绩,总是无意识地侵犯别人,屡屡与人发生冲突,又不知如何解决。

他十岁时,你只关注他有没有考优秀被表扬,却没有告诉他要尊重老师感恩父母,他对长辈大喊大叫,你觉得勇气可嘉,吃饭时别人没落座他就大快朵颐,你觉得他吃饱就好。于是工作后领导夹菜他转桌,领导开门他上车,领导开会他唠嗑,还丝毫意识不到有何不妥。

他十五岁时,你全心都是他能不能考上好大学,却没有教他如何让内心强大,老师一个冷眼他成绩就下降,亲戚一句闲话他就恼羞成怒,你和他同仇敌忾,认为都是老师和亲戚的错。于是工作后领导批评几句他就想辞职,工作出一点问题他就惶恐不已,难以承受。

他二十岁时,你总想着他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却没有告诉他人性复杂、世道艰难,不舍得他吃一点苦。于是毕业后他出个差加个班就叫苦连天,面对同事的排挤孤立、明争暗斗,全无应对能力。

他可能如你所愿考上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学位,甚至还多才多艺。但是,他自私、冷漠、脆弱、没担当、不懂事……完全不适应社会。

在社会这片海,他刚一下水,就出现巨大的排异反应。别人的毛毛雨,都是他的狂风暴雨,别人的小浪花,都是他的惊涛骇浪。友谊的小船就翻了,工作的大船就沉了,人生的巨轮也漏了。他头破血流,你不知所措。

永远拿第一名的孩子,未必真优秀;把孩子送进名校的父母,也未必真成功。成绩很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

我在报社做记者时,带过很多实习生,现在大多连模样都忘了,只有一个姑娘,我印象深刻。

她来自于中国香港,大三暑假来交流实习。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你好,我给你带了棒棒糖。

我先让她看了一天报纸,晚上问她感受,她说有些标题跟香港报纸的风格不一样,然后给我举了几个例子。我觉得很有趣,第二天写了稿子,就让她取标题。她苦思冥想很久,饭也不吃,一举取了二十几个。后来我让她试着写稿,她每次都特认真,砂僮值母遄右查几十份资料。不过有时还是不过关,我得全部重写。她也不难过,会反复看我的版本,总结经验,很谦虚礼貌地问我她的问题在哪里。

平时同事们在办公室聊天,别的实习生都是默默旁听,只有她,会很努力也很恰当地加入,讲她的见闻和想法,她说话很好玩,常常引起笑声一片。

有一次我俩去找主任汇报工作,她走前面,到了门口,忽然缩回来,我问怎么了,她吐吐舌头,说“我看见主任正在聚精会神打喷嚏,我爸说不能打扰别人打喷嚏”。

她实习了一个多月,是唯一一个离开时已经能独立写稿的实习生,唯一一个让三位主任都记住了她的实习生,唯一一个我舍不得放走的实习生。我至今认为,这姑娘无论在什么单位,一定都能做得很好,都会深受欢迎。而她的教养、友善、责任感、主动性、抗挫能力,一定都有她父母的功劳。

记得她有次告诉我,她爸妈每次打电话,都会问几个问题:今天有没有帮到老师?有没有认识新朋友?自己有什么收获?

我想,能问出这些问题的父母,跟那些只会问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的父母,一定大不相同。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其实每个父母也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在孩子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难题,自己担风雨,自己杀血路。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该在他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上一篇:酒店前厅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护士科室实习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