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3-13 20:44:02

妇幼工作要点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围绕《浙江省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等目标,统计、分析、总结“十一五”各项妇幼保健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我省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浙江省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妇幼保健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妇幼保健执法监督和管理

加强妇幼保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群众和妇幼保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严禁征收《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防止乱收费行为发生。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培训,完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协同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者。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幼儿园、托儿所所享有的平等权利。

三、加快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妇幼保健的网络建设。严格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健全妇幼保健管理制度,完善妇幼卫生投入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实施,健全以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联系员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抓好妇幼保健机构省级规范化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推进市级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定,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加强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县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分中心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预案,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时性、有效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四、全面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

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1〕166号),着力抓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总结试点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对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两癌”检查的管理和督导,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1年实现全省住院分娩率达到99%,危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五、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网络,落实三级防治措施。积极推广免费婚育健康咨询等工作,提高群众对防治出生缺陷的意识和知识,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探索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的指导和督导,确保检查质量,保证专款专用。

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逐步将孕产期营养纳入孕产期保健,提高保健工作内涵。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重视对产前诊断人才培养,加快产前诊断专项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提高27种遗传性疾病筛查覆盖率,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工作。开展调研和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探索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患儿诊疗救助机制。

六、提升妇幼保健整体水平

重点加强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工程项目县人力资源建设,强化培训,加快提升基层卫技人员素质,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抓好全国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普陀区和鹿城区)的工作,加强城乡基层艾滋病母婴阻断防控网络建设,加大对艾滋病的免费治疗力度。

推广贫困孕产妇(流动人口)定点医院分娩经验,实行政府补助限价服务。加快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软件升级,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1.规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继续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妇女和城镇职工“两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规范技术操作,提高“两癌”的早诊早治率。加强对阳性及高危人群的追踪管理,确保患者得到进一步转诊和救治,保障项目工作质量。

2.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扎实做好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完善县城内非农业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和台帐,进行规范管理。

3.继续实施“降消”项目,进一步降低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加强市、县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畅通绿色通道,完善设备、药品配备。规范进修管理,提高基层产科技术水平。

4、继续开展“反对针对妇女暴力”项目。

二、加快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三、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1、开展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质量,强化产科质量建设,保障母婴安全。

2、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强化与各级教育部门的协同合作,提高全市集体儿童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卫生保健达标园、示范园创建工作。

3、开展“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康”项目创建,推广促进自然分娩适宜技术,开展“促进自然分娩示范医院”创建申报评审工作,减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剖宫产率要比上一年下降5-10%。

四、依法加强母婴保健监督管理

1.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审批与管理,做好助产机构及人员的资格审查、准入工作,加强监管,规范行为。

2.严格执行《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及管理的规定,建立通报制度,强化督导,保障《出生医学证明》的法律性和严肃性。

3.继续开展打击非法接生、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专项治理活动。

五、完善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1.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出生医学证明、妇幼卫生三网监测的信息化管理,实现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孕产妇保健网络、儿童保健网络的信息化管理。加快推进妇幼卫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下移,配备人员,加强管理,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严格落实妇幼卫生信息报送工作的相关规定,提高三网监测、重大妇幼项目、妇幼卫生年报等数据报送质量。开展妇幼卫生“三网”监测人员培训,加强质量控制,提高监测水平。

六、职称工作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一、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

强化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孕产妇和儿童安全管理,落实个人防护和精准防控。推行以微信公众号、APP等“互联网+”载体加强孕产妇和儿童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妇幼重点人群主动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按照《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体系和规范运行的通知》和市卫健委要求,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持续规范建设和管理发热诊室,要全面落实院感防控“一把手”负责制,强化院感防控管理,建立健全感染防控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开展质量控制和风险排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全县助产机构疫情防控保障机制,严格按照《肺炎疫情应急助产预案》抓好各项工作。持续落实隔离观察孕产妇动态台账管理,做好疑似、确诊或无症状感染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肺炎疫情监测。

二、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一)持续巩固“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助产机构管理,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提高孕产妇管理系统性和安全性。规范发放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提高早孕建册率。加强妊娠风险“五色”动态评估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及转诊随访制度,确保“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确保2021年全县孕产妇死亡人数为0,婴儿死亡率≦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0‰。

(二)加强急危重症救治。县母婴安全管理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各助产机构要优化院内应急救治预案和流程,完善救治、会诊、转诊机制,开展产科专业技能培训,适时开展院内危重症孕产妇应急演练,县妇计中心牵头组织开展县级危重症孕产妇应急演练,全年不少于一次,各助产机构每季度组织一次危重症孕产妇应急演练。县级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县医院、县妇计中心)及新生儿(县医院)救治中心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24小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会诊、转诊畅通,救治及时,积极参加省市培训,提升能力建设。

(三)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和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县妇计中心参照省市方案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县级孕产妇和儿童死亡评审,推动孕产妇和儿童危重症评审工作开展,不断加强产科质量建设,杜绝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案例发生。

(四)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防治工作,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逢妇必问”、“逢孕必检”、“逢阳必阻”的工作机制。全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要控制在3%以下,育龄妇女孕情监测率在70%以上。

(五)加强县域内产科、新生儿科队伍建设,多途径开展培训。各助产机构适时组织开展院内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和母婴保健等培训,积极引进推广产儿科适宜技术,不断改进产科助产技术、新生儿窒息救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产儿科服务能力。

(六)强化孕产期保健、助产技术、儿童保健等围孕期质量管理,推进孕期营养门诊等产科亚专科建设。继续开展新生儿期、孕产期、更年期等保健特色专科建设。

三、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一)县妇计中心作为我县唯一的产前筛查机构,承担县产筛项目管理办公室工作,要牵头做好全县产前筛查管理工作,全县产前筛查率要达到80%以上。加强对各定点采血机构的技术指导、督导管理。各产前筛查、采血机构要强化出生缺陷防治人才队伍建设,依法、规范开展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婚检、孕检、产筛、新筛、听筛等筛查项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今年,全县自愿免费婚检率要达到86%以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要达到99%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要达到90%以上。有序开展农村妇女增补叶酸,为准备怀孕和孕早期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叶酸服用率要达到95%以上。

(三)各医疗机构要多形式、多方法、多渠道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识和惠民政策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在春节、“五一”、“十一”、“出生缺陷防治日”等节假日形成宣传高潮。积极推进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增加群众获得感,降低出生缺陷发生。

四、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一)规范开展0-6岁儿童系统管理,落实早产儿、高危儿管理和0-6岁儿童眼保健、视力检查工作。

(二)巩固爱婴医院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强爱婴医院内涵建设,全面落实母乳喂养各项措施,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4月到8月全县开展新一轮的爱婴医院申报和复核工作,各评审单位要按照《爱婴医院标准(2014版)》、国家《爱婴医院复核方案》、《爱婴医院复核方案》要求,对照标准开展爱婴医院复核工作,强化对妇幼健康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让妇幼健康人员掌握爱婴医院标准和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提高母乳喂养咨询和指导水平。通过复核评审,进一步提高产科、儿科服务质量,有效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三)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优质服务基地建设。县妇计中心要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建设引领作用,力争于2021年创建省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

(四)加强队伍建设,指定由县妇计中心做好对全县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分级分层培训。

五、推动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一)县妇计中心要加强全县避孕药具的管理,推动落实基本避孕服务,提高避孕药具发放可及性和便捷性,加强避孕药具发放管理及不良反应监测。基本避孕药具发放机构比例达100%,区域基本避孕手术服务率逐步提高。

(二)继续实施全县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完成宫颈癌筛查1500例、乳腺癌筛查1300例。宫颈癌早诊率达到90%以上,乳腺癌早诊率达到70%以上,对检查异常/可疑病例的随访管理率达到95%以上。强化农村妇女筛查项目质量管理,提高筛查质量和效率,提高妇女“两癌”检查早诊、早治率。

(三)结合生育服务全程广泛开展生殖健康和避孕节育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生殖健康意识,减少非意愿妊娠。保护生育能力和身心健康。

六、加强妇幼健康行业监管与作风建设

(一)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妇幼健康行业重点技术、重点领域、新业态的风险排查和防范,严防系统性风险。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综合监管,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安全。加强妇幼健康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塑造行业良好形象。

(二)认真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落实助产医疗机构出生医学证明首签制度,强化出生医学证明签发、补发、空白证件管理、废证管理、档案管理、印章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风险防控,严禁在空白《出生医学证明》上盖章,严格全方位、全过程监管,杜绝不良事件发生。出生医学证明废证率要低于1%,无空白证件遗失。县妇计中心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监督管理,探索推进孕产妇住院分娩实人实名认证,按照上级要求推动落实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推广应用。

七、推进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

积极推进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全县妇幼健康服务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已有信息平台“妇幼健康”微信公众号、“母子系统保健一卡通”等信息化平台推进母子健康手册推广使用,全面提升区域妇幼健康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

八、工作宣传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一、目标任务

年内实现目标:《孕产妇保健手册》建册率达100%,早孕建册率、系统化管理率、产后访视率达95%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1/10万以下。《儿童保健手册》建册率达100%,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5%以上,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率达95%以上。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6‰以下。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下。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达9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实施“母婴安全行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1、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加强与新农合政策衔接,争取实现农村参合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

2、加强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提高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紧急救治、转运和管理能力。

3、认真落实《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工作;做好高危儿筛查,实行专案管理。

4、开展“三基三严训练”及技能竞赛,加强助产技术、产科急救和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相关技术培训,提升急救水平。

5、加强产科质量管理和爱婴医院建设,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母乳喂养率。严格执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禁止进行各类母乳代用品广告宣传、推销活动。

6、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和监管,尤其对开展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机构和人员,坚决取消其执业资格。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专项检查。

7、做好孕产妇、0-6岁儿童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工作。

8、规范妇幼信息管理,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二)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行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1、积极落实三级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出生缺陷防治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推动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规范孕前咨询和孕前、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

2、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

3、继续实施农村妇女孕前期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项目,预防神经管缺陷发生。

4、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网络,规范推进全市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逐步开展视力、脑瘫、智障、孤独症儿童筛查工作。建立残疾儿童随报及早干预制度,确保阳性病例干预措施有效、到位、减少残疾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争取财政支持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诊断和干预治疗;加强出生缺陷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6、建立儿童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营养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系统监护体系,做好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和孤独症儿童的系统康复,减少或避免由这些疾病所导致和儿童残疾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三)实施“妇女儿童疾病防治行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建立卫生、妇联、人口计生、财政等部门合作机制,继续实施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及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

2、在全市开展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工作,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3、实施儿童营养干预项目,开展社会宣传,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等儿童营养性疾病。

4、实施儿童疾病综合管理,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家庭对儿童疾病早发现、早转诊、早干预,做到对所有严重疾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5、在全市推广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防止新生儿窒息各种并发症发生,进一步减少新生儿窒息所致的伤残和死亡,降低儿童死亡率。

(四)实施“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提高服务能力

1、加强市妇幼保健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按《省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要求,做好妇幼保健机构定编和人力资源配置。争取通过等级评审达标。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开展对基层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工作。

2、健全妇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开展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产科和儿科规范化建设。

作为技术支撑,要发挥技术优势,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技术支持,做好危急重症的救治工作。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进行孕产妇保健门诊、儿童保健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温馨安全的服务环境。

镇(街)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服务主体,要在专业人员、房屋、设备等方面加强配套,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做好对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幼卫生知识、技能的指导培训;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网底,要配备负责妇幼保健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镇(街)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妇幼卫生知识宣传、妇幼信息搜集等工作。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做好妇幼健康工作统筹谋划

对标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纲要、2011-2020年妇女儿童“两纲”目标,各镇、街认真梳理辖区指标完成情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收官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指标任务,迎接上级专项督导。在做好2011-2020年“两纲”终期评估工作基础上,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结合市实际确定新周期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和“十四五”妇幼健康事业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二、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鼓励支持市、县妇幼保健机构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落实医改提出的医疗机构“两个允许”要求,通过开展绩效考核和机制创新增强工作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妇幼保健机构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继续开展妇幼健康服务联合联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积极推进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共享。

三、强化母婴安全保障管理

全力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母婴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卫计发〔2018〕213号文件,《关于印发区母婴安全行动(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继续推进母婴安全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对孕产妇安全管理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对管控不力出现严重后果的单位实施约谈追责。深入开展母婴安全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今年按省工作安排组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技能演练竞赛和妇幼健康服务人员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能力素质。开展市级孕产妇危重症、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提升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初产剖宫产率控制在45%以下,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5/10万和4.2‰以下。

四、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以母子健康手册为载体,完善生育全程服务链条。推动开展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服务,满足妇女不同时期健康需求。落实基本避孕服务,做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按照卫计发〔2018〕213号文件,《关于印发区母婴安全行动(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继续落实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加强儿童健康管理,重点强化新生儿保健和高危儿管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支持市妇幼保健机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门诊建设,提升工作质量和内涵。

五、落实出生缺陷防治措施

落实《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进一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统筹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进一步加强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避免工作大幅度滑坡,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5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叶酸服用率达到90%;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六、巩固妇幼健康扶贫成效

以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目标为基准,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公共卫生项目,新筛项目列入市十大工程,各镇、街要强化培训督导,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妇幼健康均衡发展。

七、加强妇幼健康行业监管

加强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监督管理。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各签发机构要按规定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保管和签发,对伪造、倒卖出生医学证明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严厉查处。各镇、街要规范使用和管理妇幼项目经费,做好省级专项督导迎检工作,确保项目服务质量和资金安全。落实好安全生产、院感防控、保密工作等各项制度。

八、注重妇幼健康宣传和舆情掌控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落实妇幼卫生的公共卫生服务性质,促进妇幼卫生服务均等化。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妇幼卫生体系建设为契机,优化功能布局、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满足群众妇幼保健需求的服务体系,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能力,增强服务公益性。建立妇幼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提高整体服务能力,使群众能就近享受到基本的妇幼保健服务。

二、推进三级预防,积极推动新“两纲”实施

争取政府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妇幼重点指标落实。重点加强一级预防,积极推进二级、三级预防措施。建立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网络,推动由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组成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网络建设;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婚检工作流程,落实免费婚检的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自觉婚检。

贯彻落实《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规范产前诊断(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加强服务监管,强化质量控制,提高筛查率和确诊率,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积极开展听力筛查工作,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县级达95%以上,乡镇达85%以。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和加强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的新方法,努力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三、加强机构建设,深入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创建

进一步完善三级妇幼卫生保健网络,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妇幼保健评价体系。积极开展等级保健机构创建和评审工作。市妇幼保健院要积极争创二级妇幼保健院,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创建工作。

积极推进规范化儿保、妇保门诊创建活动,统一全市妇保、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标准,规范服务内容和流程,做到分区明确、功能适用、流程合理、环境温馨,确保2012年全市100%的妇保、儿保门诊达到规范门诊建设标准。积极开展规范化产科创建活动。

四、完善核心制度,构建产科质量安全精细化管理模式

深入开展“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子安康”活动,围绕“控制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剖宫产率”,认真落实“目标责任管理、手术资格准入、剖宫产手术评估审核、孕产妇保健全程跟踪服务、高危孕产妇会转诊管理、剖宫产率信息通告、产科质量督查评审、产科专业人员定期培训”等八项措施。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将产科质量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产科质量自查评估、疑难病例讨论、转诊会诊、危重孕产妇报告等相关制度,畅通绿色通道,完善孕产妇急救网络细化岗位职责、标化工作流程,实行全员、全程、全面的控制;通过体系化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打造规范化的产科服务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产科服务能力,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

五、狠抓项目实施,不断提升妇幼保健管理水平

积极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降消”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市妇幼保健院要完成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切实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努力提高保健管理率。

要细化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做好妇幼保健人员“三基培训”、农村住院分娩“一站式”补助,健康教育、孕产妇、儿童死亡评审等重点工作,确保项目目标任务完成,推动妇幼卫生管理水平上台阶。

六、规范服务行为,依法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监管

继续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整治活动,将宣传教育、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集中开展打非行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查处非法接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等违法行为。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各发证单位要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落实专门人员,确保《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及时、准确,并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七、严格质量控制,努力完善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一、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行业管理

严格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管理。执行国家产科服务基本标准,规范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助产技术服务,控制不合理剖宫产,实行“谁发证谁管理”的原则,采取不定期抽查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管理。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服务标准,审批准入项目;规范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服务的管理。

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管理。按照《省母婴保健人员资格考核办法》,加强岗位培训,规范技术考核,建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准入与考核制度。

严格《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范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两部委《关于启用和规范管理新版〈出生医学证明〉的通知》(国卫妇幼发[2013]52号)文件精神,凡取得助产技术服务许可的单位均应为新生儿出具《出生医学证明》,提高当年发证率,推行新版《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化管理和统一机打。

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专项治理。严格技术和人员准入,严查“两非”行为,强化爱婴医院管理等工作,重点加强对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监督检查。

二、扎实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提升新生儿急救能力。继续推进“降消”项目和新生儿复苏项目,大力开展助产技术、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全县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培训覆盖率达90%,人员培训覆盖率达85%、培训考核合格率达90%。

提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能力。举办产儿科、助产、护理等相关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班,人员培训覆盖率达90%以上。

提升爱婴医院服务能力,规范孕妇学校工作。开展爱婴医院的创建和复核工作,已取得爱婴医院称号的医疗保健机构,年内要迎接省卫计委对“爱婴医院”工作进行复核。

三、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

实施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项目。按照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方案要求,继续加大宣传,做好叶酸发放、登

记和管理等工作,落实医改工作任务。

规范产前筛查管理。建立健全全县产前筛查建设,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质量和胎儿缺陷发现率。妇保院开设“单独两孩咨询门诊”,加强孕前优生检测力度,对高龄高危孕产妇扩大产前检查范围和项目,增加产检频次,有效应对服务需求变化。

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完善我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分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全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设,加大筛查工作力度,凡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所有医疗保健机构均应按法律要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力争年底全县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8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60%以上。

规范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凡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所有医疗保健机构均应开展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按要求监测、填写缺陷情况,并及时上报。

四、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继续落实农村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在全县所有取得助产技术服务的机构实行直补,规范补助程序,加强专项经费管理。

继续实施育龄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项目和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对农村妇女继续实施免费妇科病普查,进一步规范妇女常见病普查普治工作。

继续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全县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妇幼健康常规管理,提高孕早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3项检测率,做到凡孕必检。对全县发现艾滋病、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实行追踪、随访管理,将确诊的艾滋病病人纳入统一管理。重点加强县妇幼保健机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建设,改善筛查条件,提高筛查质量,全县孕产妇艾滋病抗体咨询检测率达到85%以上。

继续实施“降消”项目。按照“降消”项目方案要求,开展培训、进修、等工作。

实施贫困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项目、儿童医疗保健人员培训项目、地中海贫血防控试点项目和地中海贫血防控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开展健康教育与宣传,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五、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系列活动

以纪念母婴保健法颁布20周年为契机,开展“妇幼健康服务年”系列活动。举办妇幼健康技能竞赛等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院内文化活动。以群众需要为目标,广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树立行业优质妇幼健康服务新品牌。

六、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继续做好妇幼卫生监测、妇幼卫生年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网络直报工作。加强数据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真实性。

七、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落实高血压和糖尿病“体检、巡诊、健教”三方面10项防治措施,重点推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建设和基层医疗机构定期集中巡诊工作。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一、工作指标

(一)重点效果指标

户籍孕产妇零死亡;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以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

(二)主要服务指标

孕产妇建卡率>98%,早孕建卡率>98%,系统管理率>98%,产前母血清筛查率>89%;住院分娩率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无孕产妇死亡;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7%,体弱儿管理率100%;新生儿死亡率<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100%,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8%;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97%;婚前保健率>95%,孕期艾滋病、梅毒检测率>98%,叶酸服用率>95%;完成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任务指标。

二、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继续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1、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充分发挥妇幼保健机构在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中的主导作用,落实预防措施,完善预防策略,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将预防艾滋病、梅毒等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保健常规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常规化的工作机制,将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检测、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干预、随访等内容的服务融入到婚前检查、孕产妇保健及儿童保健等服务范围,严格阻断艾滋病、梅毒、乙肝等性传染性疾病经母婴传播。2013年要求孕产妇HIV、梅毒检测率98%以上(包括流动人口),咨询率达98%。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开展防治项目资金补助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补助经费使用合理、规范。

2、开展实施新一轮的乳腺癌检查项目。进一步落实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组织管理,信息报送和质量监督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妇女防病治病意识,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妇女乳腺癌的检查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在2010-2012年第一轮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的基础上,2013年在石柱、西溪、前仓、花街、龙山等乡镇开展新一轮的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工作。

3、切实提高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质量。切实加强对叶酸发放、采购、随访和考核工作,加强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宣传力度,让群众提高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切实提高叶酸服用率、依从率和知晓率。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叶酸服用率达到95%、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85%,全面完成上级增补叶酸项目任务目标。

4、有效强化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任务包干和信息通报等日常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社区责任医生和妇幼保健人员的积极性,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家庭情况,确定孕产妇补助对象及人数,动员孕产妇到定点医院分娩,努力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确保全年实现住院分娩率达100%,危重孕产妇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均达到100%。全面完成上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任务目标,提高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当年结报率。加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完善补助人员的公示制度,保证资金的安全管理。

(二)切实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1、加强婚前保健服务。强化免费婚育健康咨询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等工作,增强公民自我保健意识,婚前保健率达到95%。强化婚前保健的质量控制,改进服务模式,提高工作质量,使婚前保健工作取得新进展。切实做好检查结果的告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强化优生优育知识和行为。

2、加强产前筛查、诊断及干预。积极探索产前筛查工作的有效运转模式,强化产前筛查的技术服务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明确产前筛查机构和助产机构的职责及相互协作的工作关系。根据《省产前筛查管理办法》,依法开展孕期18-三体、21-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筛查,设妇产科门诊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履行产前筛查目的意义的告知义务。产前母血清筛查率达89%以上,并对筛查对象进行追踪随访,随访率达100%。

3、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进一步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切实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进一步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拓展遗传性疾病筛查范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率达100%,血片合格率达100%、可疑病人召回率达100%,并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新生儿听力年度筛查率达98%以上,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好转诊和随访工作。

(三)有效实施降消项目。

进一步做好控制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工作。通过完善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准入和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制度,加强产科质量和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的管理,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服务技术和服务意识,保障绿色通道的畅通,确保孕产妇零死亡,降低婴幼儿死亡率。继续实施《市控制新生儿破伤风工作实施方案》,强化相关控制措施的落实,针对性开展新生儿破伤风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有效打击“两非”违法活动,严格把握临床诊断标准,规范开展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有效完成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工作。

(四)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和强化妇幼保健工作联动机制。全市建立市妇幼保健院、各直属相关单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参与的工作协作机制,明确职责与分工,确保妇幼保健工作的顺利实施。市直属相关医疗单位发挥医院技术优势,加强医院与基层单位的协调合作,重点做好危重孕产妇抢救和婴幼儿死亡的救治工作,为全市保健工作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注重社区专业队伍建设,做好孕产妇、儿童保健基础工作,重点做好鉴别筛选高危人群、转诊、和跟踪随访工作,促进妇幼卫生均等化服务。

2、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和水平。组织全市的母婴保健技术培训,协同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违规者。强化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进一步完善《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制度,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母婴保健证件的管理水平;完善出生证信息化管理工作,及时上传数据,提高出生当年的发证率。

3、强化妇幼保健规范化管理。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和0-6岁以下儿童的系统管理,应用新的保健册,培训相关人员,健全保健信息的登记与管理。根据国家妇女儿童保健相关技术规范,切实做好产后(新生儿)访视、高危孕产妇、高危儿童、体弱儿童的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儿童心理规范化管理水平。开展妇幼卫生绩效综合评估工作,提高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巩固两个规范化门诊创建成果、争创“示范”门诊。以巩固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创建成果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妇幼保健工作规范的各项要求,改善妇幼卫生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完成舟山镇卫生院的示范化门诊创建工作。

4.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和产科建设。妇幼保健院必须充分发挥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作用,有效落实高危妊娠报告、转诊、会诊、随访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充分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组织,进行定期跟踪随访,更好地了解辖区内的高危孕产妇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定期召开全市围产保健工作例会,组织产科、儿科等相关专业人员对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病例进行专题评审讨论,以提高产科、儿科人员的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

进一步强化产科质量建设和规范管理,认真对照市产科质量评估标准加强产科质控,全面提高产科应急救治水平,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作为全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的市人民医院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完善产科急救中心的标准设置,承担起危急重孕产妇的急救任务。全市定期组织产科质量检查,切实提高产科质量管理水平。各接产单位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能力的培训,加强产儿科的合作,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经验与教训,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不断完善相关的医疗制度,制定评价标准,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医务人员对剖宫产病历及待产病历进行分析讨论,对剖宫产指征进行评估,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总结出科学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变产科服务模式,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孕妇选择顺产,提高自然分娩率,继续控制降低剖宫产率,2013年剖宫产率控制在40%以内。

5.创新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机制。建立以社区为依托,多部门协同的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机制。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围产保健、儿童保健居住地管理工作,明确社区卫生机构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作的宣教和摸底工作,逐渐实现流动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妇幼保健服务。引导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提高住院分娩率,力争流动人口孕产妇零死亡。

6、强化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管理。明确妇幼执业资质,依法确保持证上岗从业;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幼保健队伍建设,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完善岗前培训、考核制度和岗位变动审批制度。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必须保持妇幼保健人员的相对稳定,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定期开展考核评估,经考核如确实不能胜任的,按相关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整。

积极开展妇、儿保的适宜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妇幼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根据不同季节疾病的流行特点或疾病谱的情况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年内举办妇、儿保医师培训班各4期,定期召开例会,布置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增加基层妇幼人员之间的交流。

7、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加强妇幼卫生监测工作,落实妇幼卫生监测网络直报、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等要求,强化以漏报调查为主的监测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加强基层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健全信息管理制度,保证监测数据稳定、准确、真实、可靠。不断完善监测系统的监测能力和对监测事件的反应能力。加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完善基础数据的收集、统计等功能。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在传统思想中,档案馆仅仅是个先来是去翻阅资料、查找文献的悠闲地点,档案馆人员的管理工作仅仅是借阅收回的单一工作。伴随当代信息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逐渐普及,人们学找到了更方便、更迅速、更简单的信息取得方式,在一定水平上让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形象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这样的状况沉重打击着档案馆工作成员的自信心,使她们不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工作意义以及本身所进行工作的作用,很难平衡自身心理。

二、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妇幼保健院单位档案内容了解不清伴随中国科技的飞速的发展,档案系统自身的含义以及外延也相应的产生改变。妇幼保健院档案的管理区域也从之前的资料档案、发展的档案等转变到目前的电子文档,及其照片档案、声音档案、数字档案以及数据档案等新型档案。因为还没有对归入档案管制的内容给予明确的规定,各妇幼保健院单位参照自己的解读以及运行“因时制宜”管制,让众多本应归入管制的档案没有归入档案管理。

(二)对妇幼保健院档案工作重要性意识不够觉得档案工作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不能在单位获得重视,工作量比较大,萎靡不前,只是位于你上交我接受、你不移交我也不进行管理,有事做事、没事带着的情况,大多数档案资料仅仅处于长久存放的情况,不能按时整理归位,更不能去说利用资料了;一部分的机构负责人只是为了自身工作的便利,文档资料不按照要求准时归档、移交,更有甚者把档案归自己所有,给档案的保管、寻找以及运用带来巨大的难度。

(三)妇幼保健院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少档案的专业人才团队在理论知识、学历水平、专业知识等方面有很大差别,跟社会发展需求悬殊是当下中国档案专业人才团队的普遍状况。一些档案部门是随意可以向里放人的处所,但专业毕业生却不多。调查显示,我国出名档案学培育基地教育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确实从事专业职位的数量并不多,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走向一些金融公司证券部门或政府等。还有一部分现在在档案馆就职的,也怀有“有时机就走”的想法,毕业生就职的分流也越演越烈。

三、改善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改革开放到现在,党及政府有关机构特别重视档案的管制工作,先后了许多部政策用来改善档案管制工作法制化是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要做好档案管制工作就必须要依法治理,达成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档案管制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类型的多样化特色决定了档案管制方法要继续改革,只有坚定与时俱进,才能适宜新形势,创立档案管制工作的新局面。万象更新的形势对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水平、知识水平及管理操纵能力等地方都说明了新的要求。档案事业的拓展必须坚持按依法治理的道路。唯有实现档案管制的制度化,档案管制工作才能施展原有的作用。为了增强对档案的管制和搜集、整理工作,更方便地保护和使用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就此产生。

(二)确立改革的路线,使妇幼保健院档案管制工作可以持续发展只有经过改革,才可以给平稳、连续、和谐地运行理清阻碍、逃脱困境,才可以帮助人的潜力发挥提出最广阔的平台。中国正在施行的一场关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变革的成功将给我国社会的可持续运行供应可信赖的保证。档案管制工作身为社会大团体中的一个子部分,是所有社会团体的首要组成环节。因此,档案管制工作的可持续运行一定要改革,换句话说改革就是档案管制工作可持续运行的促进力。

(三)实施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秩序和方法首先,全面调查案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实现档案管制度化、标准化的首要工作。另外平常的档案管理部门由于历年来没有进行彻底的调查,还有移交部门规定管理期限不准确,都存在一些重复或者没有参考价值的案卷,因此,第一步要除去一些无用的案卷才能杜绝今后实施数字管理时发生重合和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重新整理文件,实现文件制度化。将一些文件过多、内容杂乱的文件进行再次整理。整理案卷的原则是最大努力的把一些互相存在相关联信息的案卷整理在一起。在整理文卷的过程中要把一些没有页码、没有案卷目录、无文卷题目或题目不清晰的文卷要重新整理、补全并保证所有文案更加规范。整理文案不仅使馆藏文案优化,还可以更加科学的保管文件,并且还能提高实行数字管制档案后的有效利用的效率。

四、总结

科学严谨的档案管制只有坚定走与时俱进的道路,重视人才,并增强档案管制人员的素养,才能创立档案管制工作的新局势。科学严谨的档案管制能不断地增强妇幼保健院单位的管制水平,还可以发掘档案管制工作的潜藏价值,实现档案管制工作的制度化化、标准化、数字化。

妇幼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一、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贯彻落实省卫计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产儿科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等级保健所创建工作,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儿保门诊新一轮规范化建设,合格率达50%以上。

2、以标准化和精细化为核心,全面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管理、运行管理和服务管理。深化妇幼卫生工作绩效和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提升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水平。

3、认真落实妇幼保健核心制度,严格执行《产科急重症诊疗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二、规范妇幼保健技术服务

4、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围绕规范管理好、服务质量好、指标落实好、人民满意好,积极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活动,打造群众满意的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品牌。

5、加强妇幼保健基础工作管理。继续实施“母婴保健工程”和妇幼保健“一卡通”服务,落实妇幼保健免费服务内容,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质量。做好围产期服务管理,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认知率,降低剖宫产率。

6、加强产科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加大市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绿色通道,提高产妇、新生儿紧急转诊和救治能力。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孕产妇危重急症识别和救治技术规范等适宜技术,增强整体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同时,积极开展孕产妇、新生儿死亡评审,做好妇幼卫生各类信息上报工作。

7、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使用和管理制度,提高妇幼卫生监测及管理质量,做好数据分析利用,确保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10万和4‰以下。

三、实施综合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8、完善缺陷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由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

9、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规范孕前咨询和孕前、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加大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力度,提高婚检率,以市为单位婚检率达到50%以上。

10、认真做好孕前咨询和孕期医疗保健服务,早孕建卡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

11、加强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积极开展残障儿童康复治疗。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5%以上,听力筛查率95%以上,产前筛查率达50%以上。同时,规范开展儿童视力筛查,确保7岁以下儿童视力筛查率达到60%。

四、推进基本公卫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实施

12、促进项目实施。加强市、镇两级妇幼保健机构项目管理办公室建设,充分发挥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的作用,建立项目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市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办每季度督导检查一次,各镇卫生院项目办每月自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促进项目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保证年度各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完成率达到100%。

13、落实项目管理措施。认真做好省市重大妇幼卫生项目资金的规范管理工作,强化项目药品采购、保管、发放的监督,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限价收费政策规定,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广泛开展项目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开展项目业务知识培训,增强项目执行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项目社会满意度。

14、建立项目督导评估制度。全面实施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孕产妇艾滋病、乙肝、梅毒综合防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特困家庭妇女免费妇科病检查项目的绩效评估,按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不断提高项目运行质量。全力推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检测率达80%以上。抓好孕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常规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加强阳性病人的治疗与管理,对确诊抗体检测阳性的妇女、婴儿要及时进行治疗,实行追踪、随访管理。

15、落实地方配套经费。确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人均标准不低于500元、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128元。加强宣传引导,确保项目工作居民知识知晓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16、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质量。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孕产妇早孕建卡率,提升孕产妇健康管理质量和水平,筛选高危孕产妇并进行重点管理。结合计划免疫日,规范儿童体格检查质量,特别要加强对高危儿童的管理。继续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人员的全员培训,特别要加强镇级对村级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培训。着力抓好指标检测、逐级督导、信息公示、质量控制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强化精细化和制度化管理。开展难点调研、重点督导,探索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科学调整机制,不断提高项目服务质量。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任务完成。

五、强化妇幼保健行业监管

17、贯彻“一法两纲”、《省实施<母婴保健法>办法》,依法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人员与技术的准入与监管。今年要严格坚持标准,坚决制止不符合条件的机构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工作,对接产量少、规模小、服务能力低的助产机构实施资源整合,全力打造水平高、环境优、服务好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

18、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全市助产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100%的依法执业。

19、加强助产技术服务和爱婴医院监督管理,开展妇幼健康服务质量评价,做好迎接省、国家爱婴医院评审复核的准备工作。加强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妇女安全。

20、加强产科质量管理,规范爱婴医院和孕妇学校建设,将孕妇学校建设达标列入助产技术一票否决条件,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剖宫产率。严格执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禁止进行各类母乳代用品广告宣传、推销活动。

21、加强“两禁止”专项治理,抓好医疗机构B超和定点引产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两非”违规行为,确保持证率100%。

22、加强托幼机构监督管理,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加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监管,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水平,保障在园儿童身心健康。教育部门注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95%以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率100%。

23、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等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加强发放全过程监管。统一规范全市《出生医学证明》申领审批流程,会同公安部门做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工作。

24、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健全妇幼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妇幼保健所专业妇幼保健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进一步落实妇幼保健业务的分级分类管理。市所要充分发挥妇幼卫生指导中心作用,加大对基层妇幼卫生监管力度,每季度检查考核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医疗保健单位要认真落实目标责任书要求,保证妇幼卫生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六、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25、开展妇幼健康技能练兵活动,利用妇儿保医生例会,对妇儿保医师进行妇幼保健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组织安排短期进修轮训和考核,进一步增强妇、儿保医师的服务能力。

上一篇:前期物业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干部监督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