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9 06:34:07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根据上级城市低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年根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目前,全镇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04户198人,月人均补差170元,全年发放城镇低保金37万元。

2、农村低保工作运行良好。按照省市的要求,对农村低保进行了全面审核审批,自查自纠。目前全镇共有农村低保对象693户1352人,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105元,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70万元。

3、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有序开展。开始实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政策。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形成目前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制度,救助工作逐步得到规范。目前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平台已基本建立,困难群众在本市范围内看病可直接在医院结算救助金额。

4、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积极争取上级损房补助资金1.8万元,6户危房改造得到资助。

5、落实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补助,从7月起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5元。目前我镇享受重度残疾人补助的人数达410人。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完成了九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村(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进行了培训,认真落实社区实险全覆盖工作,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站、治安调解服务站、民政工作站、计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协会、居家养老服务站等。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春节期间,积极做好现役义务兵的优抚慰问工作,早做方案,早安排,优抚费、立功受奖人员奖励、春节慰问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确保了义务兵家庭的思想稳定。

制定了全镇双拥创建工作三年计划,深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着力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努力打造军地构建和谐社会新平台。进一步健全烈士家属、牺牲及病故军人家属、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病退军人、参战人员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发放优抚金约245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建成具有敬老院、老年公寓、爱心超市、老年活动中心、社会救助工作站、救灾物资贮备站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向上积极争取“关爱工程”补助资金23万元,新增敬老院床位30张。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13个村居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严格按规定确定供养对象,我镇目前五保供养人员有255人,供养标准集中供养3920元人/年,分散供养3320元/年。镇敬老院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敬老院。

(五)积极做好慈善工作。宣传发动,建立组织,组织募捐,募集慈善基金32余万元。严格把关,配合市慈善基金会为低保户学生、孤儿实行慈善助学,为低收入尿毒症、恶性肿瘤等患者进行慈善助医。

民政工作打算

继续认真贯彻五保供养条例,不断改善五保老人居住条件和护理、娱乐条件,强化院内建设和管理,提高入院率。

认真做好城乡低保核查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发放。

进一步落实优待优抚政策,认真做好双拥工作,争创双拥模范乡镇,保障广大优抚对象的生活略高于当地群众。

加强查灾报灾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查灾、报灾、核灾程序,做到发现灾情现象及时报灾,做到报灾准确,信息畅通。

巩固村民自治模范镇工作,争创省级村民自治模范镇。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的《殡葬管理条例》和《江苏省殡葬管理办法》,杜绝骨灰装棺重葬现象,完善村级公益公墓(骨灰堂),保证火化率达100%,进一步提高骨灰入墓率。

认真做好老龄工作,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站软硬件建设,热情为老年人为服务。

搞好慈善事业,增大慈善基金的盘子。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市局五年来工作总结

市民政局五年来工作概况和明年工作思路一、基本概况(一)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和低保金发放社会化,低保人数达31.45万人次,低保金支出达2316.55万元;低保对象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初步建立;2、灾害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经费分级负担的灾害救助体制建立,共支出救灾经费1400万元。3、扶贫济困工作扎实有效。募捐衣被304万件和款项1281.8万元支援广西;全市设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27个;投入223.6万元解决困难群众“四难”问题,为427户困难群众完成了危房改造,减免困难群众子女读书费用159.36万元。4、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7所,床位2409张,覆盖率达100;全市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建设项目18个,共投入资金达160万元。5福利发行工作成绩显著。销售福利约4.467亿元,筹集福利资金约1.405亿元,本市留用7446.23万,资助社会福利项目82个。(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1、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走向规范化、法制化。五年来,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依法完成第一、第二届村委换届选举工作,现有村委会149个。村务公开有效开展,村民自治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日趋规范。2、城市社区建设成效显著。设立170个社区,首次直选产生社区居委成员;社区服务站点263个,210个单位的内部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香洲区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三)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工作取得实效。1、双拥工作广泛深入,军政军民关系融洽。支出2.08亿元支持驻珠军警部队建设和改善官兵生活;投入双拥宣传费达100多万元;涌现出杨金水、陆军等200多名双拥先进个人;获第四次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香洲区三次蝉联全省双拥模范区。2、优抚安置工作扎实到位。抚恤事业的支出达2900万元,建立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爱心献功臣”活动有效开展,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得到解决;改革安置方式,建立退伍兵专项劳务市场;推行自谋职业的安置改革;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1493人(其中自谋职业357人),安置率达100;共接收军休干部140人,接收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30人;建成军休住房60套。(四)社会专项事务管理全面加强。1、民间组织管理日趋规范。依法开展登记管理和年检工作,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登记社会团体36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10个,注销不合格社团95个和民办非企业单位7个,清理基金会11个。2、勘界工作基本完成,行政区划调整成绩显著。共勘定市级区域界线2条约151千米,区级区域界线1条约66千米,镇级区域界线41条457千米,解决18处边界争议。平沙、红旗农场改制设镇;增设金湾区,斗门县改县设区;撤并乡镇10个,现有3区16镇。3、老龄工作开创新局面。成立老龄工作领导机构,共办理老年人优待证达18万张,举办老年文体活动15次,协助建设为老服务设施30多个,筹建老年大学3所,提供法律援助68人次,编印老年人保健书刊2套,免费赠送20xx0余册。4、殡葬改革稳步推进。投入1250万元改进殡仪设施;举行11次骨灰撒大海活动;年平均火化率达92.2,基本实现改革目标,获省政府表彰。5、收容遣送工作在规范中实现改革。五年来,依法规范收容遣送82863人次;投入150多万元率先完成收容遣送信息化建设;20xx年,改革为珠海市救助站。6、办理国内结婚登记35759对,离婚登记3294对;涉外结婚登记1565对,离婚登记96对;收养登记635起;审批地名约1500多条。20xx年工作思路:(一)做好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办实事求实效。全力推进低保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增强基层低保工作力量,改进低保对象家庭收入计算方法,加强动态管理,实现低保对象义务劳动回报社会;加快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建设;积极发展慈善事业;落实五保供养政策,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星光计划”项目建设;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福利事业建设,完善社会利服务体系;改进运行机制和拓宽福利销售渠道,筹集社会福利资金。依法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规范救助行为。(二)扎实推进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建设。进一步健全村民民主选举制度和管理制度,推进村民自治示范创建活动,加强村账镇管,规范村务公开,提高自治水平。健全社区建设运行机制,完善社区资源共享,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开展“议行分设”试点工作;鼓励建立服务性中介机构;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规范社区志愿服务;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三)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拓展拥军领域,创新拥军手段;鼓励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参与双拥共建;建立珠海市革命史料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双拥纪念碑;健全双拥共建工作信息网络,提高国防动员能力;支持军队建设,解决驻珠部队实际困难。落实 优抚政策;探索建立重点优抚对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设法解决下岗失业革命伤残人员抚恤问题;完善抚恤优待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深化安置工作改革,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和军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接收工作。(四)加强社会专项事务管理。培育发展公益性行业协会、商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加大打击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从事非法活动的力度。加强行政区域界线信息管理,解决历史界线争议;依法管理地名,推进地名标志设置标准化、规范化;推进乡镇撤并。积极推进殡仪服务经营实体和殡葬行政管理机构分离;全面完成清坟专项任务;确保火化率;依法管理公墓,规范经营行为;开展骨灰撒大海活动,倡导丧葬新风。推进婚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婚介机构监管,规范婚介行为。加强收养登记工作。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上半年工作总结

劳动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一是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基本完工。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人社服务所建设。投入资金,为基层人社服务所配备完善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等办公设施,改善乡所办公条件。三是切实提升村级人社服务站水平。

(二)扎实开展两项创建工作。一是积极争创省级统筹城乡就业创业示范县。二是积极争创民俗文化省级创业带动就业孵化示范基地。

(三)全力搞好企业用工服务。一是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定期调查制度。二是积极搭建供需服务平台。

(四)积极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一是开展和谐劳动关系评选活动。二是开展各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三是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

(五)抓好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工作。一是社会保障工作。二是就业再就业工作。

民政工作:

(一)城乡低保工作扎实有序。一是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要求做好城乡低保、五保对象的申请、审批工作。二是认真做好信息比对工作。三是做好春节临时救助工作。

(二)双拥工作稳步推进。一是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发放自然增长机制补助金万元。二是资助全县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及配偶余人参加农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三是按政策落实六级以上残疾军人药费待遇,做到随来随报。四是做好退伍安置接收工作。

(三)高龄老人津贴及时足额发放。原则上每年集中办理、调标两次(分别是元月对上半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和七月对下半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特殊情况及时审批按月发放。敬老补贴发放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进出合理有序。

(四)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三是推进“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人事工作:

一、开展人事工作调研,进一步奠定工作基础。一是开展事业单位人员调研。二是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

二、搭建交流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做好就业见习工作。(二)做好推荐就业服务工作。一是做好毕业生登记报到。二是针对毕业生常有的保管档案、迁出迁入户口、党组织关系转递、出具考研证明等服务要求,快速高效的办理,绝不推诿扯皮,积极引导其办理人事。三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三)做好人才项目洽谈会征集人才需求项目工作。(四)组织企业参加就业招聘活动。

三、加强公务员管理,为转型发展提供保障。一是组织开展公务员培训。二是做好公务员集体和个人表彰审核工作。三是做好公务员安置工作。四是做好公务员数据更新与维护工作。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一是起草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方案。二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规范有序。三是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善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数据库。

残联工作:

一、残疾人康复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为解决贫困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出行难题,为全县名急需代步的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轮椅,并通过各乡镇残联发放到残疾人家中。使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共享社会成果。二是利用全国助残日宣传活动,免费发放腋拐、手杖、盲杖件和台插卡式收音机。赢得了社会各界及残疾人家属的一致好评。三是为全县名脑瘫儿童免费发放件儿童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四是为全县名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和住院治疗,为残疾人及家庭减轻了负担。五是开展智力残疾儿童普查。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积极开展居家托养工作。二是做好重度残疾人低保救助。三是做好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四是做好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三、多措并举搞好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一是做好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普查工作,根据残疾人数据库,将所有符合培训就业的残疾人全部录入普查就业系统,为下一步制订培训就业计划提供数据保障。二是向省、市残联输送名残疾学员,免费进行盲人保健按摩、计算计维修及组装、风味小吃、美甲和彩装等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技之长,早日就业,为家庭减轻负担。三是积极向上申请,将我县家盲人保健按摩店纳入规范化管理。

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社保口将紧紧围绕民生民心,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继续完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一是争取启动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全县城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二是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所建设;三是加快提升村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规范经办流程,将更多就业社保的经办手续下放到村站,充分发挥村站服务基层作用,持续巩固“五不出村”服务成效。

(二)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园和创业街。

(三)稳步推进扩面征缴。持续加强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事业单位职工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参保率。加大长期欠费单位社会保险费清欠力度,力争做到应收尽收。

(四)做好“一卡通”相关工作。

(五)继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力度。

(六)不断巩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汛期各项救灾应急准备工作。二是巩固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三是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办法。

(七)继续探索建立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

(八)大力开展新形势下的双拥优抚工作。

(九)努力提升民政公共事务管理服务水平。

(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十一)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十二)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十三)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十四)做好二次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1.加大城乡低保保障力度。一是抓好城乡低保的调标和低保对象户排查清理工作,实现了“应保尽保”和规范化、动态管理目标。目前全市现有城市低保对象7978 户15132 人,1—6月城市低保对象累计达91670人次,发放低保金1979.6万元,人均月保障金达215.8元;城市低保对26873 户 36905人,农村低保对象累计达221497人次,1-6月已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591.1万元,人均月保障金额116.9元。二是1-6月城乡低保共减员2025户3061人(其中城市减员505户993人,农村1520户2068人),共节约资金46.47万元。同时新增城乡低保户4061户5601人(其中城市1173户1313人,农村2888户4288人),增资77.43万元。基本实现了城乡低保“基数稳定、动态平衡”,即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即退,体现了低保的公平、公正性。

2.不断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比例。进一步完善了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合理制定了救助标准、简化了救助程序,建立了分类救助台账,扩大了救助对象覆盖面。1—6月我市城乡医疗累计直接救助5286人次,救助金额742.4万元,资助低保户参合人数61757人,资助金额555.81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进一步加强五保供养工作。一是扎实做好“五保”对象应保尽保工作,规范申请审批程序,建立新增五保人员核查制度。目前,全市现有五保供养对象4780人,其中:集中供养2290 人,集中供养率达48%;分散供养2490人,有床位2635个,床位率达94%。二是有孤儿452人,其中集中供养43人,分散供养409人。社会养老床位200张,社会养老46人。全市1-6月发放五保供养补助金585.78 万元,办理新增五保对象160人(其中集中供养 51人,分散109人),减员143人。

4.切实抓好孤儿保障工作。一是认真摸底排查。对全市孤儿”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建立数据库,逐一核实身份,防止漏报瞒报。二是严格落实监护责任。对核实认定的孤儿,我局与社会散居孤儿的监护人签订协议,并对孤儿基本生活费的管理、使用及孤儿的养育状况提出相应要求,明确监护人的职责和义务。目前,全市共有孤儿619人,机构养育 61人,散居558人,上半年孤儿发放补助资金 269 万元。新增孤儿对象4人。

5.社会临时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临时救助办法,着力加强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工作,确保受助人员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不断提高救助管理规范化、社会化、人性化水平。1-6月共接待临时求助人员691人次,其中收治的精神病人26 人次,救助资金达 32 万元。

1.加强汛期值班工作。认真落实了汛期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明确了值班人员的任务、职责和与各乡镇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掌握灾害损失情况,确保了重大灾情及时上报,做到了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

2.抓好救灾物资的储备。一是进一步完善冬春、旱灾、突发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规程,严格救灾款(物)下拨、发放管理,确保“三无户”和重灾群众生活不出问题。二是3月份,我局组建了三个工作组,对全市2010年以来民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内审检查,对各乡镇在款物发放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对未及时将资金兑现到户的乡镇要求其迅速兑现到位,对个别资金使用上不符合规定的乡镇,要求马上自查自纠,切实加强了对民政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三是抓好救灾物资的储备。以__市救灾物资仓库为中心,按照合理分布、便于使用的原则,在全市建立了8个物资储备点。目前,共储备帐篷 230顶、棉被6500床、衣服3000件、大米32吨、菜籽油2.4吨。

3.抓好了民政资金核查工作。为确保有限救助款物真正用到最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身上,民财两家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困难群众越冬救助款物发放的通知》。3月份,我局组建了两个工作组,对全市15个乡镇2010年以来民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内审检查,对各乡镇在款物发放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对未及时将资金兑现到户的乡镇要求其迅速兑现到位,对个别资金使用上不符合规定的乡镇,要求马上自查自纠,切实加强了对民政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

1.优抚工作。加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全面推行优抚政务公开,按时足额发放优抚补助、抚恤金,严格执行优抚经费打卡直发。半年来,为6684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补助资金1589 万元。 切实解决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的实际困难,加大对困难优抚对象救助。1-6月为474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三难”问题救助资金179.69万元(其中①优抚对象进行危房改造23户,争取危房改造补助25余万元;②解决优抚对象医疗困难补助、优抚对象生活困难补助151人次,金额27.8623万元),有效解决其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的问题。

2.安置工作。2014年冬及2015年春,我市共接收退役士兵、士官154人,其中退役义务兵92人,退役士官62 人。三期以上转业安置工作的士官10人,于7月底前安置完成,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地方补助435.2万元

3.双拥创建工作。一是调整充实__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二是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清明节等各类庆典以及我市实际工作需要,以走访慰问、组织部队官兵参与社会建设、军地座谈会、制作“双拥”标语和电子显示屏等多种

宣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双拥创建活动。同时收集整理了开展双拥工作的图片、信息、影像资料,以及优抚经费直发、医疗、政务公开等材料。召开了全市民政工作和“双拥”模范城创建推进会,布置了工作任务。 4.加强军供站和光荣院的管理

认真做好军供保障及光荣院的管理工作。积极加强军供站和光荣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干部职工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军供站今年共计接待部队官兵10085人 /次。

5.实施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馆建设项目。红军烈士纪念园一座,建设面积75亩,计划总投资9800万元。墓区部分等一期工程于2014年9月开工建设,现投入资金6450万元,完成了工程量80%;纪念碑、纪念广场、入园梯步等二期工程已完成造价评审等前期工作,正等待招投标工作。

1.基层政权建设。全面完成了第九届村(居)会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村(居)委、社区干部。全市共选举产生了第九届村(居)委会的主任 390名,副主任 224 名 ,委员1070 名。认真落实村(居)委、社区干部待遇和办公经费的落实,大大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基层政权工作正常开展。

2.大力开展(村)社区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了对全市城乡社区日常工作的督促指导,进一步制定完善了社区的资金管理办法。二是今年投资860余万元,将国有资产划拨、新建、改扩建、开发配套建设、购置现房等方式,强力推进38个社区服务站建设。目前,已经召开推进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责任,正全力推进。

3.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对全市新社会组织进行了排查走访,按照相关法规,下发了《关于对全市新社会组织进行年度检查的通知》,全市有民办非企业63家,参加年检 63家;有社会团体49家,参加年检45家。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登记民办非企业 4家;社会团体4家,按时完成了上级相关部门交办的新社会组织日常工作。

1.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一是联合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加强对城区内重点地区、地下通道、繁华地段等区域的主动救助巡逻力度,扩大救助范围。积极劝导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切实做到应救尽救,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对不愿来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发放棉衣、棉被、食品、饮料、药品等。

2.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畅通。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全天候坚守工作岗位,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如遇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及时请示报告,妥善协调处理。三是加强站内管理,确保安全稳定。妥善安排,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时刻把防火、防爆、防盗、放在首位,确保站内无安全事故发生。四是扩大救助范围。加强与乡镇、社区、村组相互联动,尽量确保无救助盲区。1-6月共接待临时求助人员809人次,其中女性流浪人员 75 人,男性流浪乞讨人员734人。在求助的人员当中,老人58 人,残疾人 223人。在站收治的精神病人共计 26 人次。

3.抓好婚姻、收养登记工作。一是我们认真宣传贯彻《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暂行规范》及《收养登记条例》,坚持依法行政、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收费标准,以创建文明窗口为载体,以优质文明服务为目标,扎实抓好了婚姻登记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 2948 对,办理离婚登记 468 对;补领结婚登记证1294 对,补领离婚证 46对;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 1954份,确保了我市的婚姻登记合格率为100%。

2.殡葬管理工作。认真宣传贯彻惠民殡葬政策,营造良好的殡葬改革风尚,同时出台了《__市惠民殡葬实施办法》,制定了惠民殡葬申请审批表,上半年共补助火化7人次,补助资金0.7 万余元,目前相应手续正在完善中;火化尸体 132 具,办理火化证 132 件;清明节认真组织全局机关干部职工到烈士陵园的扫墓工作。

1.老龄工作。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老年优待证》办理做到了现场办理,随到随办,免费办理、长寿老人、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全市享受高龄津贴的老人6059人,其中百岁老人19人,90至99岁高龄老人747人,80至89岁高龄老人5293人,上半年共发放高龄津贴11

2.7万元;春节期间发放百岁老人慰问金,人平500元。办理《老年优待证》538 本。 3.认真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让老人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追求”为服务理念,以“尊老助老、以诚相待、真情沟通、服务周到”为服务宗旨,以让社区的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为工作目标,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今年计划建设城市日间照料中心8个,已完成4个达50%;新增公办民办床位300张,完成180张,达60%;维修改造公办床位150张,完成75张,达50%;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已完成5个,达50%;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经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3500人。为村社区不同类型的社会老人提供了日托、上门服务等低偿、有偿养老服务。

4.__市龙潭河养生保健基地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国际康复调理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养生接待中心等40万平方米,拟建养老床位0.3万张。1-6月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目前已完成酒店 2号楼桩基施工,并修建完成承台,确定温泉设计公司,对酒店和温泉进行细化设计,道角弯路段完成酒店方向主体,基本完成整体工程的50%,确定多项酒店配套设备提供商,并达成初步协议,完成排水沟的建设工作。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及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局党组以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为载体,坚持把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放在首位。局党组研究制定了理论学习计划,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确定了学习的内容,规定每月20日为集中学习日的要求。民政局中心学习组认真组织学习市委五届四次党代会和五届四次人代会报告,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党在新时期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并不断拓展理论学习范围,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力求达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并要求中心组成员每人完成心得体会4篇,调研文章2篇。

2.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深入推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群众路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不断提高民政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深入帮扶贫困村——河口镇陶坪院村、土龙场村进行实地调研,并与镇、村两级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在详细了解了两村的人口、劳动力、经济收入和扶贫工作等情况后,确定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找出制约瓶颈,找准发展优势,协助搞好帮扶村建设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在帮扶措施上,全局干部职工对陶坪园村30户、土龙场村51户精准扶贫户进行“一对一”帮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硬化陶坪院村道3.6公里,民政局积极主动与交通局财政局协调,解决道路硬化的资金缺口30余万元,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积极与水务局协调,争取纳入规划,解决土龙场群众的饮水难问题。民政局积极筹措资金10万元维修陶坪院村委会活动室及购置办公设施设备解决有地方办事的问题。做好村级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正风肃纪行动,进一步教育引导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严明政治纪律,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及达州市的“十一项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关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印发了《机关工作手册》,建立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二是强化了干部机关效能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着力解决“畏难怕担当思想守旧怕研究、混世度日怕干事”等问题,严格执行,逗硬考核,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发扬“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整个工作之中,合力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

今年以来,一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完善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实给了每个班子成员,责任明确。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三是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建立审批、财政审核的财务审批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全面推行财务、政务公开、实行“阳光作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向市纪委报送了专题材料。五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对公车运行费用实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统一保险管理;对公务接待严格执行“三定”、“四不准”制度,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及高消费娱乐等情况;全局职工令行节约,“三公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50%。

上半年民政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下半年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上级民政部门的部署,依据年初民政

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在抓重点、促落实、见成效上下工夫,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减灾救灾工作。一是进一步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完善24小时汛期值班制度,及时收集灾情并上报,扎实开展灾民转移安置及生活救助工作,认真抓好灾后农房重建。二是做好救灾物资的贮备工作。

(二)加强社会救助工作。认真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扎实抓好城乡低收入群体、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优抚困难群体、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建立完善城乡低保、五保信息数据库,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抓好优抚安置双拥工作。抓好优抚安置资金的发放工作,完善好优抚对象信息数据库,搞好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做好“八一”建军节座谈、慰问活动。

(四)抓好民生项目工作。加速推进峰桶敬老院附属工程的建设进度,实施红军烈士陵园建设项目的二期工程,积极抓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五)抓好依法治市工作。认真开展好依法治理各项活动,积极协调指导各村(社区)抓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制定完善。

(六)扎实推进社区服务站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社区服务站建设指导力度,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七)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积极组织抓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站建设工作。

(八)抓好民政项目工作,同时做好2015年民政项目储备工作。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创新开展民生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惠民举措成效亮眼

区老人院二期工程顺利开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提请区委区政府启动了区老人院二期工程。经过紧锣密鼓的前期筹备,以及多方奔走筹措资金,于10月20日举行了开工仪式,工程总建筑面积28662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18亿元,计划2013年底竣工,新增养老床位约1000张,集起居、休闲、健身、娱乐、保健、康复、医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该项目建成后,将在全市率先实现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的目标,将形成立足、辐射东部、引领全省老年福利机构建设的良好局面,为新型城市化发展添砖加瓦。这一造福社会的重要民生工程,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全市率先免费办理婚姻登记。加强婚姻登记处规范化建设,今年3?月1日婚姻登记处迁至南海神庙附近,面积400平方米,摆脱了原来办公面积狭小、长期不达标的困局。在全市率先免费办理婚姻登记,设立了特邀颁证师、开展婚姻纠纷司法确认、民俗特色婚礼、短信互动等便民惠民服务。举办“新婚金婚?情定波罗”区民俗特色集体婚礼活动,打造“娶老婆到波罗”的独具特色的民俗婚姻文化品牌。便民举措和特色做法受到省、市民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在我区召开了全市婚姻登记工作现场会,并吸引了不少其他省市兄弟单位前来参观考察。救助措施扎实有效。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今年4月低保标准由480元提高到530元,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由580元提高到800元,低保“边缘群体”认定标准由700元提高到960元,继续保持全市各行政区(市)救助范围最广。1月起区集中供养“三无人员”供养标准从600元调整提高到850元,散居“三无人员”供养标准从576元提高到689元,孤儿养育费从1000元提高到1180元。今年以来发放低保金279.63万元,发放分类救济金40.33万元,发放实物救助、物价补贴、慰问金等合计185.78万元。落实市新出台的医疗救助办法,在市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出台后其他区都取消了区级重大疾病救助,我区仍坚持保留了区重大疾病资助,以市、区医疗救助“双保险”的模式,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群体病有所医,今年来为困难群众2218人次支出各类医疗救助金137.10万元,资助困难群众756人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和医疗难题。低温天气期间,积极落实防寒保暖措施,为9个庇护站补充配送防寒衣物135件,为困难人员、孤寡老人发放保暖用品217件,确保困难群众过个暖冬。全区现有低保对象341户637人(三无人员56人,孤儿4人)、低收入家庭57户163人、“边缘群体”24户46人。建成300多平方米的救灾仓库,联系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为其代储救灾物资,协定代储物资在我区发生灾情时可优先使用,强化了快速应对重大自然灾情和救灾物资储备功能。开展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现有10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6.29”事故善后处置工作中,积极开展“6.29”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局系统出动工作人员45人,牵头做好区级界线测量、死者遗体火化11具、死者家属送返162人,并引入社工进行心理救援,配合做好安抚,募捐活动接收善款40多万元等工作。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服务载体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格局基本形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月收入1000元以下独居、孤寡老人等九类老年人提供26-78小时/月的居家养老服务,在每条街道建立居家养老服务部,在全市率先实现区、街两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开展“平安通”呼援服务系统安装工作。规范福利机构管理,全区现有福利机构3间,床位444张。根据《市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资助办法》,4月起,调高了对民办社会福利机构运营资助标准,由60—100元/人/月调整为100—300元/人/月,按照入住老人护理等级给予资助,进一步推动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健康发展。探索多层次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建有星光老年之家101个,投入运营经费349万元,为社区老人提供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多项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建立了长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南岗街日间托老服务中心,分别为省、市示范项目。及时办理老年人社会保障(优待)卡业务5151人。全面落实向70岁以上长者发放长寿保健金政策,发放长寿保健金8446680元。发动全区开展各式各样的敬老系列活动。全区用于开展敬老活动、发放慰问金、慰问品给老年人共投入经费600多万元,社会各届慰问老年人和参与活动老年人人数达10000多人次。9月接受区人大开展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行情况检查,获得充分肯定。慈善救助健康发展。区慈善会举行了第二届理事会选举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慈善救助13人23.55万元。资助“共享阳光幸福”系列活动因病致贫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等项目共75.4万元。开展“扶贫济困日暨慈善日”活动,累计接收捐款749万余元。销售福利1272.75万元,筹集福利公益金254.55万元,资助福利公益项目1个。社会捐赠站接收物资1.6万件。

(二)率先开展社会管理服务,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街道、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圆满完成。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顺利完成,“一队三中心”专项建设按计划完成,街道服务管理架构初步形成。根据省、市有关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关于逐步推进转制社区“社企分开”改革要求,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全面推进本区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工作。截止9月30日,历时4个月,按“一居一站”模式,在全区59个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站。基本厘清基层政府与社区责权,初步落实政府依法行政、居民依法自治,强化了社区自治组织的社会服务管理功能,初步建立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分工协助、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体现特色、富有活力效率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启动创建幸福社区试点工作。制定《区创建幸福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区创建幸福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试点社区的投入力度,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下沉;指导鱼珠街金碧社区、文冲街万科花园社区、穗东街南湾社区等3个社区开展幸福社区创建试点工作。南湾社区被选为市启动“幸福社区”创建现场会议的参观考察点,接受了万庆良书记一行的实地考察。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印发《关于落实社区居务公开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为全区59个社区统一制作了“居务公开栏”,21个社区创建为“省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社区”。联同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对全区社区组织挂牌管理进行统一清理整顿,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各类组织机构统一制作牌匾和组合牌。指导后进社区整改,支持6万元购买设备设施,改善工作条件。推进“三化”改革社会服务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综合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管理改革的部署,牵头制定了《区推进“三化”服务管理改革社会服务工作组实施方案》,编印了《工作流程指引》,探索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举办了“南粤幸福活动周”系列之“创建幸福新社区•社工义工齐行动”启动活动,组织近300名社工、义工,扩大了社会影响。完善政府购买家庭综合服务。建立定期评估制度,搭建专业交流平台,举办5期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专业交流会,推动本区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发展。运营近一年多来,已服务逾10万人次,取得了初步成效。9个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接受第一个年度期末评估时,被评估专家认为“激活了社区原有的服务功能”。组织专题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培训班和加强工作指导,截止10月,全区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全部完成第二年度政府购买服务招标和签约工作。各街道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基础,结合我区“三化”社会服务工作,健全完善“社工+义工”联动机制,通过服务外展等手法,正逐步将服务功能辐射到社区(已设立18个社区工作站)。全市率先建立首个区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建立完善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依托区社区服务中心的资源,今年2月在全市率先建立首个区级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目前已有18家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进驻培育基地,为全区两项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项目被列为市社会创新试点项目和区社会创新试点项目。深化社会组织登记改革,实行“一站式”社会组织办理登记业务,简化社会组织成立登记程序,逐步放宽社会组织准入门槛。截至11月31日,我区依法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共115个,其中,社会团体2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8个。筹建区社会工作协会,编印《社会工作简报》。制定了《关于实施抓区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百日攻坚行动”的方案》,扎实开展“百日攻坚”、“百日扶元”活动,全市率先建立区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委,党组织覆盖率达100%。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社会工作员培训,促进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向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转型,今年,我区社区居委会专职人员考取社工职业资格46人,为历年考取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区现有244人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

(三)扎实开展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保障“十”期间涉军队方面和谐稳定

深化双拥共建。发动全区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印发《区2011年双拥工作总结和2012年双拥工作意见》,实现双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元旦、春节、“八一”期间,全区组成拥军优属慰问团(组)27个,召开各种座谈会150个,赠送部队慰问品、慰问金合计51.9万元,全区用于拥军优属活动经费开支160多万元。协调驻区部队参加区各大型活动,资助部队文体生活设施建设费用24万元,协调帮助解决驻区部队干部子女入学入托11人,军地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全区未发生一起军警民纠纷。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全区现有优抚对象239人(其中参战人员167人)、无军籍退休职工和地方代管人员44人。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3月再次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全年发放各类抚恤补助和优待金391人263.68万多元,春节慰问金、临时物价补贴、一次性生活补助等32万多元,报销医疗补助619人次13万多元。稳妥开展各类人员身份认定工作,认定参战退役人员8人,烈士子女2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人,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8人,落实了生活和医疗待遇。全区抚恤优待面持续100%,抚恤优待政策落实100%。完善信息平台建设,逢重大假节日或新政策出台时以短信方式告知优抚对象。健全走访制度,上门走访优抚对象45户,解决困难和问题27件,将政策宣传、精神抚慰、办好事实事落到实处。组织5名残疾军人免费疗养。开展“关爱功臣,为优抚对象送医送药”活动,组织全区优抚对象(含参战退役人员)免费体;为19户发放临时救助金、住房困难临时补助6.85万元,缓解生活压力。争取市资金3.5万元对海军陵园进行修缮维护。发放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和地方代管人员退休费和节日费234.30万元。妥善处置“十”期间涉军维稳工作。牵头制定了处置少数涉军队退役人员维稳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协同全区各有关单位采取解决合理诉求、宣传疏导、帮扶慰问、教育稳控、信息收集研判、应急处置等全方位举措,对维稳任务重的街道上门做好新《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的宣传解释和引导。坚持重大节日活动期间每日、重要时节每两小时信息报送和每周维稳形势分析研判报告制度,构筑起反应迅速、衔接顺畅的维稳工作网络,会有关单位做好参战老兵登白云山聚集活动现场辨认取证和处置工作,劝返参与集体上访的参战老兵16人,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安置工作圆满完成。完成2011年冬季回乡退役士兵73人的接收安置,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安置补助金共计897.8万多元。组织退役士兵24人报考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新接收安置11名军休干部,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做好医疗保障,开展文体活动,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军休二所党总支被评为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规范开展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民政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积极推进区划地名管理工作。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篇)区、街两级词条的编纂工作。联同相邻行政区民政局开展5条区级界线联合年检工作。受理审核12宗地名命名申请。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今年结婚登记2503对,离婚登记656对,其他事项2543宗,登记合格率达100%。殡葬管理进一步改进。落实殡葬管理责任制,连续保持100%的火化率,积极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做好清明期间群众祭扫组织保障工作,全区共接待祭扫群众13万人次,无一例安全事故和群众投诉。经多方协调,茅岗社区蟾蜍石毁坟316穴事件已得到妥善补偿。配合区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卓越亚马逊项目以及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地块迁坟工作,起早贪黑、走村入户,深入宣传发动,耐心细致稳定思想,卓越亚马逊项目迁坟工作已顺利完成,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迁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实行每日巡查制度,及时开展低温寒冷天气应急救助和特殊时期专项救助行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5人。此外,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建立廉政防控管理框架体系,印发《区民政局10万元(不含)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发包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党务公开专栏,组织民政执法职权及依据和新一轮行政审批清理工作,顺利通过市、区对社会救助资金及扶贫济困日暨慈善日接收捐款审计,办理件10多件(含电子件),答复率100%,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12件,维稳和综治、禁毒、计生、保密、统计、档案、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2012年民政工作投入多、力度大、发展快、效果佳,但与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待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够完善,困难救济的力度和救助政策体系的衔接还有不足。二是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尚有差距,普惠型福利体系还不健全,供给方式还比较单一。三是社会服务管理还无法适应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基层政府与社区居委会职责还要进一步厘清,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还没得到很好的发挥,社区服务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四是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体系还不够健全,涉军队退役人员维稳形势还不容乐观。

2013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民生幸福为主旨,全面推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民政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的骨干作用。

(一)以提升和拓展底线民生保障重点,努力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养老资助、住房保障、司法援助、临时救助等制度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审核机制、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社会救助和社会工作(服务)机制、重特大疾病专项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参与机制,实现困有所助、公平救助。加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救灾物资储备等制度建设,推进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建立信息畅通、处置有序、保障到位、覆盖区、街、社区三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系。

(二)以探索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多样化为重点,努力在建设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

跟进区老人院二期工程省市资金项目申请进展,发动社会筹款,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做好运营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确保工程如期竣工,顺利开业运作。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全力配合市人大代表联组向市人大会议提出相关内容的代表议案。加大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场地建设投入力度,盘活整合星光老年之家、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城中村改造公建配套房屋等社区服务资源,培育发展公益性为老服务社会组织,规范长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南岗街日间托老服务中心运作,建设3个日间托老服务机构(项目)并投入运营,示范带动全区各街道社区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加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力度,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指导和促进居家养老服务部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养老服务资源衔接,增加居养老服务项目并提高服务实效性和针对性,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学习借鉴香港模式,探索公益岗位(邻舍互助模式)和义工银行的可行性。推动机构养老、日间托老、居家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满足老人养老个性化需求。继续落实长寿保健金、老年优待等各项为老服务工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继续发展慈善事业,组织实施好“扶贫济困日暨慈善日”活动,加强慈善组织规范建设,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三)以建设幸福社区为重点,努力在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方面取得新突破

深化社区服务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创新,完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服务体制,配合市、区法制办编制《社区公共管理服务指导目录》及《各职能部门增加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事项的流程及审批程序》,协助区政府完善社区居委会考评机制,指导社区服务站完善便民利民工作机制,制定居委会工作准入程序和标准,进一步厘清基层政府与社区责权。完善社区居委会考评机制和便民利民工作机制,利用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把专业服务扩展到社区,增强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印发《区创建城市幸福社区试点工作方案》,协调区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大对创建“幸福社区”试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指导金碧、万科花园和南湾3个试点社区对照测评体系做好各项工作,通过“幸福社区”试点创建活动,示范带动全区全面建设“生活甘甜、环境清新、管理民主、服务完善、守望相助”的幸福社区,实现从行政社区向民主自治社区转变。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指导各社区结合本地资源和需求,组建和规范社区自治队伍,发挥自治组织功能。继续推进省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居委会专职人员招聘并做好上岗培训。积极推进区“三化”社会服务工作,整合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等各类服务资源,构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健全并完善“社工+义工(志愿者)”联动机制,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形成社会服务工作整体合力。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完善专业社工岗位设置,逐步扩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范围,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日常监管,加快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健全社会组织依法监管责任、培育扶持制度、分类指导服务、党建全覆盖工作等机制。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改革,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建立接受政府购买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网络的机制,在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等领域率先实施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加强和完善本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依托区社区服务中心的场地资源,加快和完善区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培育发展10个公益性、社会服务类、行业性社会组织,争取到2015年实现每万人8个社会组织的目标。健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与激励机制,加大社工人才的培训和培养力度,完善专业社工岗位设置,加强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监管,委托第三方开展全区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第二年度中期和末期评估,举办社会工作专业交流会3-5期,编印《社会工作简报》,加快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

(四)以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为重点,努力在完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方面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完善拥军优抚安置工作体系建设,按照“普惠”加“优待”的原则,提高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协调落实医疗机构对优抚对象医疗优惠减免措施,深入开展“关爱功臣,为优抚对象送医送药”活动,积极为广大优抚对象排忧解难。推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两新”组织拥军等双拥品牌建设,继续落实走访慰问、支持发展、帮扶困难等工作制度,开展好元旦、春节及“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双拥活动,推动军地各领域深度融合。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完成省市下达的军休人员接收安置任务,全面落实军休人员政治和生活待遇。稳妥做好参战涉核人员和农村籍退役士兵身份认定,处理好涉军队退役人员维稳工作。

(五)以规范专项社会事务为重点,在全面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取得新突破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一、“十一五”以来的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2、农村低保工作运行良好。我县农村低保是从开始的。,按照省市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对农村低保进行了全面审核审批。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716户10279人,占农业人口的6.8%,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51元,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90万元。预计2012年4000户11000人。4、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230万元,救助1.2万人次。预计2012年可发放救灾资金300万元。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完成了第二次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三个社区均达到了市级和谐社区标准。完成了第六、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协调有关部门,每年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了培训。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试点实验县,又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全覆盖试点县,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站、治安调解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服务站、妇女与计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委一中心五站”,并挂牌全面运行。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五)进一步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民政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积极开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继续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管理,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登记合格率达90%以上。加强了对流浪乞讨对象实行属地化救助管理。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开展城镇街、路、巷、居民区门牌号的设置工作和县政府驻地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登记合格率达100%,领证规范率达100%。深化殡葬改革,积极推行绿色殡葬,生态墓地建设,每年清明节期间对重点墓区进行督促检查,推进了文明祭祀活动。

(六)民政为民科学规范化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按照市县委要求,结合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及时学习研究

,认真安排部署,使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在救济救灾、危房改造、老龄等工作中,坚持由分管领导带队,业务干部全部参加,严格“一线工作法”,使各项工作切合实际,符合民心。在婚姻、等窗口工作中,我们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包括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接待、基层工作、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完善补充,保证了服务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坚决履行“一岗双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未出现违的原则和财经纪律的问题和现象

。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70多人(次),立案处理7人(次),现场答复解决51人(次),其余均及时予以妥善解决,群众满意率9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一)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政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为民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城乡救助体系初步建立,还不能达到动态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低保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县财力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四是民政办公经费不足,不适应目前民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要正确分析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就必须认真解读党的十七大以来历次会议提出的各项指导精神。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将保障民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而给以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为着力点的民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发展观新观念的提出,为我国率先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科学发展道路,全面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指明了一条新途径。民政工作承担着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把握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始终扭住民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创新发展民政工作的思路举措等等,所有这些全部都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

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主题”、“五大战略”等都与民政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就是民政工作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维护民利、保障民主、落实民权为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推进民政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民政工作的务实、开放、透明和社会化,着力打造强势民政,推动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协调和全面发展。

基本思路:基本任务从维护社会稳定为主向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变;工作重心从侧重单项推动向完善民政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民政工作发展机制转变;管理方式从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的方向转变;工作手段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行政、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现代信息手段的方向转变。

四、十二五规划发展原则

民政工作社会化。积极动员、鼓励、扶持、吸引社会力量,融纳社会资金,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民政工作法制化。加强民政法规体系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证民政工作在法制轨道内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民政工作人性化。立足“以人为本”,确立民政发展理念,确保民政价值取向、管理服务行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相一致。

民政工作现代化。以“数字化民政”建设为手段,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民政管理科学化,提高民政工作效能。

五、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基层保障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到十二五末,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保障面占应保障数的100%,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2、完善各项专门救助制度。以建立完善制度、理顺有关部门关系为重点,总结积累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助学、住房、取暖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返贫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难题,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

3、完善救灾救济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和救灾监控探视制度。全面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县、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及时有效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镇

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县、镇、社区管理关系,明确社区组织职能职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规定,建立社区事业投入发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到十二五末,使城乡社区居委会服务站建成率达到100%,使社区服务走上产业化、实体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社区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和服务特长的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和谐**打下良好基层和谐基础。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未来五年,使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县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达到乡镇总数的90%,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总数的80%。

(三)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稳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各级各界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全面落实抚恤、补助、优待等政策规定,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未来五年,县和3个乡镇连续达到双拥模范县(乡镇)标准,力争得到国家或省市命名,优抚对象的生活达到城乡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全面解决。

2、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探索建立安置就业、扶持就业、经济补偿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的保障体系,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经费投入,加强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中介服务,加大军地两用人才和优秀士兵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育才、荐才、用才一体化服务。十二五期间,每年都按照一定比例,将自谋职业补助经费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建成复员退伍士兵管理服务中心,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四)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进一步建立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福利事业,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兴建和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运行机制。到2012年,兴建一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未来五年,力争兴办3所50张床位以上的民办福利机构,公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设置达到每千名老人10张以上的要求,基本形成以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格局。

2、建立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在城市依托社区,不断加强尊老、敬老、助老宣传,强化居家养老意识和责任,大力兴办居家养老院,妥善解决空巢老人难以自理等难题,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在强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基础上加大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寄养社会老人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做好散居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2015年前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6所,每所设置床位均达到30张以上。到十二五末,社区、7个乡镇全部建成“星光老年之家”,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城镇“三无”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全额救助,农村特困老年人救助标准达到500元/年。继续实施9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政策,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

3、积极推动福利销售力度。进一步理顺发行体制,不断加强发行网点建设和队伍建设,拓展发行空间,积极探索新的发行方式,推动福利销售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电脑销售每年保持增长15%。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1、加快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民间组织。在农村,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效益好、作用发挥突出、对当地经济有影响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城市,重点扶持、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促进民间组织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建立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打击非法、违法民间组织的综合治理机制,城市民间组织数量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诚信自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2、稳妥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新途径,大力推进农村村委会合并和城中村改居、村居整合等工作,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和地名管理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全面推进地名标准化进程。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到期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六)重大项目年合计1200万元。(4)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按照《甘肃省农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级财政按当年农业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列支,十二五末全县农业人口预计在16万人左右,年需资金16万元,合计80万元。城乡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年均1000人,人均8000元,年需800万元。五年合计4000万元。

2、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年争取省市资金30万元以上,逐年扩建城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50平方米以上。4、民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救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兰州市救助站**县救助分站建设项目,争取省市县投资500万元,2012年全面建成。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将民政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各项民政事业费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探索建立稳定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民政资金转移支付,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民政事业,加强福利发行和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以改革民政行政体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二)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城乡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抓紧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衔接和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并落实社区服务、社会福利、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其他民政地方性法规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政事业自我发展机制。进一步深化民政企事业单位的改革,通过政策支持和改制,建立现代化制度,使福利企事业工作全面走向市场;通过转换社区服务、老年福利服务、殡葬服务等单位经营机制,逐步向市场化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福利院实施社会化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民政企事业单位自身活力,促进民政企事业单位自我发展和提高。

(四)建立民政工作现代化运行机制。建设以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主体,延伸至民政oa管理系统,基本涵盖民政大部分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全县民政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管理科学化。通过实施与重点业务相结合的“数字民政”工程,建成覆盖全县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提高民政工作效能和水平。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7篇

民政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1)

今年,县民政局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完善民政公共服务、夯实民政发展基础,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2016年主要工作成效

1.养老产业发展成效突出。一是新建金光和鼓匠2个敬老院,新增公办养老床位140张、民办养老床位400张,维修改造新增养老床位190张,床位总数达2920张,五保集中供养力提高到55%;二是共打造15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三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县有10余个社会组织、126名专兼职人员常年为3216名老人提供市场化居家养老服务。

2.扶贫解困工程全面完成。一是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贫困患者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达70﹪。今年城乡困难群众住院直接救助11241人,发放救助金额1105.86万元;二是资助城乡低保和五保对象参合参保47591人,资助530.99万元,参合参保率达100%。

3.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城乡低保补差标准显著提高,城乡低保累计月人均补助分别达到260.9元和157.2元,共计发放469952人次,累积发放金额8533万元;城乡低保清理取得实效,全县已清退城乡低保对象5979户、7866人。新增符合条件的城乡低保3717户、5553人;向年收入低于扶贫标准的低保对象23162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474.821万元。

4.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持续巩固。一是接受并妥善安置退役士兵、士官327人,对符合安置条件的13人给予了岗位安置,为38名退役士兵开展了技能培训;二是做好了拥军优属工作。及时足额发放了各类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金及生活补助3161万元,发放义务兵优待金683万元。

5.基层政权工作不断夯实。一是完善了全县各村(居)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二是整治村(居)务不公开、不透明问题取得实效;三是圆满完成44名社区工作者的招录工作;四是第十届村(居)换届选举难点村摸排工作已全部结束,为下步换届选举做好了充分准备。

6.社会事务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强化了对全县所有新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年度检查和工作指导;二是婚登和收养合格率继续保持100%;三是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越来越大。全年共出动巡逻车辆260余次,救助800余人次;四是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二、2017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切实做好冬春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全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四是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五是大力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做好双拥、优抚、安置、WW等工作,加大为优抚对象“解三难”的力度;六是加大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力度。着力抓好和谐乡村建设;七是进一步强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形象。

民政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2)

今年以来,xx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和达州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下,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就我局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保障改善民生指标的完成情况

1.社会救助工作。目前,全市城乡低保保障对象共计37846户44696人,全年发放低保资金10935万元。一是抓好城乡低保的调标和低保对象排查清理工作。城市低保对象人均月保障金额260.96元;占绩效指标的100.4%;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月保障金额151.23元,占绩效指标的100.8%。现我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调整为每人每月43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调整为每人每月260元,率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线和省贫困标准线“两线合一”的工作目标,新标准从2016年7月开始执行。全年新增城乡低保共计3172户3525人,取消城乡低保保障对象3303户11592人。二是低保兜底一批情况。全市六有系统中低保兜底一批共计30297人,其中2016年兜底一批 4740人。今年脱贫人口中低保兜底脱贫人口特殊生活补贴补差人员2553人,发放特殊生活补贴补差资金75.1万元。三是不断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比例。对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孤儿住院发生的费用,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报销后,自负部分由城乡医疗救助基金100%救助。对政策规定的大病病种,按照参保参合主管部门审核的政策内报销后剩余资金的70%给予救助。今年省级划拨医疗救助资金2116万元(含再保险试点资金370万元),本级配套20万元。我市医疗救助共资助参合参保57266人365万元,医疗救助8981人次1277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是开展农村困难群体参加新农合再保险试点工作。该项工作于8月1日起正式启动实施,目前共救助1681人次60.8万元,基本实现了基层医院住院零自付。五是抓好“两补贴”发放工作。我市为符合条件的8257名困难残疾人发放补贴资金602.2万元;为23703名发放农村低保对象特殊生活补贴270.2万元。六是有效开展脱贫攻坚社会保障专项扶贫工作。制定了《xx市社会保障专项扶贫方案》、《xx市低保兜底一批实施方案》、《xx市社会保障专项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草拟了《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再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目前已经出台并实施,并积极配合市扶贫移民局开展2017年预脱贫村和精准贫困对象的调查核实工作。

2.抓好救灾救济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减灾救灾工作。今年我市各类自然灾害造成13.832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90人;农作物累计受灾5153公顷、成灾3896公顷、绝收603.6公顷;倒塌农房56户118间,严重损坏农房13户29间,一般损坏农房103户126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185.5万元。认真开展查灾核灾,及时上报灾情,切实做好灾民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二是在全市建立了8处物资储备点。目前,共储备帐篷230顶、棉被10000床、大米15吨、青油15吨,确保有足够的物质用于灾民和冬春困难群众救助。三是认真开展救助演练。在省减灾中心的统一安排和组织下,对视频会议系统、单兵图传、车载电台等灾情信息系统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多次调试、预演和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对设施设备的使用技能。四是加强防灾减灾宣传。通过创建减灾示范社区、组织人员定期上街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五是扎实开展冬春生活救助。认真开展冬春困难群众缺粮排查,建立了《需救济人口台帐》,积极争取上级冬春救助资金,并及时发放冬春救助物资,发放救助棉被3.65万床、棉衣7598件、大米35吨、青油16吨,确保困难群众不挨饿、不受冻 ,温暖过冬、愉快过节。

3.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工作狠抓落实。一是认真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建设完成城乡日间照料中心11个,新增公办民办床位300张,维修改造公办床位150张,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7260人次,完成比例达100%。二是有效落实医养结合政策。已在花楼乡敬老院建成一所医养结合的示范养老机构。三是切实加强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工作。全市共有孤儿406 人,全年按时足额发放孤儿保障金438万元。四是进一步加强五保供养工作。全市现有五保供养对象3043人,全年累计发放五保人员供养资金1018.35万元。五是积极开展各种救助活动。实施孤残儿童“明天计划”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等工作,认真实施好了“三无”、“五保”老人白内障的医治康复工作。六是福利发行工作。全市共有福彩站41家,销售2322.23万元。并做好福利公益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每年留成的福利公益金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比例不低于50%。

4.认真抓好老龄事业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好老年人优待政策,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为符合条件的6090人发放高龄津贴56.71万元,共办理《四川省老年优待证》823本。二是努力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全市52个乡镇、43个社区、298个村都成立了老年协会,创建了1个省级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和7个达州市级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三是认真开展第七个“敬老月”活动。对全市17名百岁、26名特困、30名高龄、11名残疾、16名空巢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3.35万元。四是认真完成“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市社会救助福利中心成功认定为四川省“敬老文明号”,官渡中心卫生院、竹峪中心卫生院、大竹敬老院被认定为达州市“敬老文明号”。

5.切实开展慈善助力活动。一是扎实开展“帮困助学”。今年共资助贫困学生233名(四川省慈善会资助贫困大学生80人,资助资金368000元;贫困高中生16人,资助资金48000元。达州市“中石化四川销售有限公司.情暖桑梓.千万助学”资助贫困大学生53人,资助资金190000元。xx市本级资助贫困大学生100人,资助资金200000元)。二是有效开展募捐。全年累计接收捐赠款物303.5万元,累计已支出捐赠款物56.8万元。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1.切实抓好基层政权及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做好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指导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制定我市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并积极指导各乡镇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照选举程序进行换届选举。二是推行“约法三章”,规范村规民约,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工作。成立了工作组加强指导,做好“约法三章”推进工作,并配合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对各乡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三是抓好城乡社区协商和村(社区)减负工作。代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通知》,下发《关于征求村居减负工作意见的函》,并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通知》。四是配合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开展依法治村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评选太平镇东城社区等10个村(社区)为xx市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单位,并将太平镇东城社区等7个村(社区)申报为达州市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单位候选名单。五是做好社区服务站与社区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大对社区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工作,严格按照社区建设标准,推进全市社区建设进度。太平镇新华社区等19个社区服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六是配合市纪委做好“阳光村务”建设工作。由市纪委牵头对全市371个村,43个社区的“阳光村务”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并配合市纪委做好 “阳光村务”监督平台建设工作。

2.狠抓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全市有民办非企业73 家,参加年检66家;有社会团体71家,参加年检64家。今年以来新登记社会团体16家。

3.狠抓社工工作。落实专人对2016年度全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资格进行了认真审查,按时组织参加职业水平考试。加大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培训力度,先后组织70余人次参加服务技能合网络培训。

(三)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1.切实抓好优抚工作。一是全面推行优抚政务公开,公开面达100%;按政策规定对重点优抚对象享受的定期定补进行及时调标,并按时足额发放优抚补助、抚恤金。今年共为6599名优抚对象发放补助资金3433万元。二是大力实施“解三难”工程。为不享受医疗待遇的“三属”、七至十级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和两参人员解决医疗救助45万元;资助全市优抚对象参合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续保费用32.58万元。为困难优抚对象解决生活补助32万元;解决优抚对象住房补助46万元。三是组织开展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按时上报残疾人等级评定材料,今年获得等级评定4人;更新优抚对象数据库,对2015年全市优抚对象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核查。四是开展烈士遗属慰问活动。对29名烈士家属及21名60岁以上的烈士子女进行了慰问。五是认真做好老红军生活补助和纪念章发放工作。为红军失散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90000元;发放纪念章20枚。六是做好安置工作。共接收退役士兵、士官156人,其中退役义务兵142人,退役士官14人。安置三期以上转业安置工作的士官11人,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地方补助446.2万元。组织156名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培训率达100%。

2.抓实开展双拥活动。一是印发《xx市2016年双拥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二是采取过特殊党团日、军事日和军民联谊、走访慰问等形式,组织地方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和驻地群众走进军营,参观部队荣誉室和训练生活设施,学习军队的优良传统。三是开展军地联欢活动。在白沙镇与城区两地组织了“共圆中国梦·文化进军营”军民联欢活动。四是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在“元旦”春节、“八一”期间,对驻万部队官兵和全市重点优抚对象进行慰问,各乡镇组织召开了座谈会,累计共发放慰问金及召开拥军优属座谈会经费67.95万元。

(四)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工作

1.加强区划地名工作。一是积极稳妥的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了八台乡、石塘乡、石窝乡撤乡设镇,并向省政府申报了铁矿、大沙、魏家、白果四乡撤乡设镇资料。二是开展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认真核对地名坐标,采集地名条目共14124条,对所有乡镇和部门报的坐标进行核对,确认了地理坐标;绘制了地名普查成果草图和xx市城区卫星影像图,在2008年的基础上对地名成果草图进行了复核修改,实地标注了xx城区图,草图上报达州市、省民政厅进行审核;复查地名普查成果表,在多次审阅的基础上,地名办组织乡镇普查人员、退休干部、老教师、乡镇干部、村委会的同志等组成复核组,逐个乡镇逐项内容进行全面审核,12月将迎接达州市验收。三是边界年检工作。完成四川省和陕西省省级边界年检工作,签定了xx与紫阳、xx与镇巴平安边界协议。四是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起草《xx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地名标准化处理和门牌号设置工作的通知》,今年已定做了路牌、巷牌、街牌。

2.殡葬改革、流浪乞讨人员等工作。一是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联合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加强对城区内重点地区、地下通道、繁华地段等区域的救助巡逻力度,扩大救助范围,切实做到应救尽救。共接待临时求助人员681人次,在站收治的精神病人 29人次,救助16岁以下未成年人共计8人次。二是关注“三留”人员工作。完成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摸底排查统计工作,并按时将留守儿童数据录入系统。三是加强殡葬管理工作。认真宣传贯彻惠民殡葬政策,营造良好的殡葬改革风尚,组织干部职工赴烈士陵园开展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清明祭扫活动。共火化遗体212具,其中惠民殡葬困难补助8户,公墓墓穴安葬14座。

3.婚姻登记工作。一是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程序办理婚姻登记。共办理结婚登记3889对,办理离婚登记862对,补领婚姻登记证2196对,查阅婚姻登记档案569人次,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二是开展婚姻登记历史数据补录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1990年以来的婚姻登记历史数据的补录工作,建国以来的婚姻登记历史数据的补录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中。三是认真按照《收养法》做好儿童收养登记工作,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五)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民政项目建设

1.烈士纪念园建设。一期工程已竣工验收,二期工程(广场梯道及浮雕墙、纪念碑)正在有序建设中。

2.蜂桶敬老院建设。该工程现已竣工,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和完善相关手续,力争年底投入使用。

3.市中心敬老院、儿童福利院项目。该项目选址在太平镇快活坪村田坝,目前可研、地灾评估、地形图以及分户测绘工作已经完成。同时,已完成土地预审、选址意见书、环评、可研批复等前期工作,土地征用及房屋拆迁工作已完成,按程序选择招标了机构和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作。目前初设图已通过一审、二审和规委会审查,正在加紧做施工图设计和造价预算,力争年底开工建设。

4.市精神病医院项目。该项目选址在xx市茶垭乡李家沟村三组,目前可研、地灾评估、地形图以及分户测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已完成土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可研批复、按程序招标了机构和设计单位、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

5.龙潭河养生养老保健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了2号楼和3号楼的主体基础建设、内部装修施工、园林施工、道路建设、设备采购等主要工程的建设,年底将投入使用。

(六)行政效能工作

1.依法行政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贯彻落实,强化民zd律、法规学习,依法履行部门职责,从严规范行政行为,健全执法程序,并做好了“七五”普法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行政调解工作制度,严格依法调解行政争议和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纠纷。三是规范行政行为,无行政行为被人民法院、行政复议机关、行政执法监督机关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纠正或责令履行法定职责。四是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完善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运行平台。

2.政令畅通。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及达州市民政局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工作,认真办理市委政府及达州市民政局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100%。二是严格按要求参加市民政局组织召开的会议,并按要求贯彻会议议定事项,及时办理领导批示件和交办件,办结率达100%。

3.效能建设工作。一是公文处理规范化。严格按照公文办理程序签收传阅,严格行文格式规范、及时报送公文。二是加强保密及档案管理。强化保密宣传,提高相关人员保密意识,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度档案归档工作。三是及时在政府门户网上公开“三公经费”、文件、信息简报等。四是认真办理书记信箱、市长热线、微信等咨询。五是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办事制度,规范行政审核审批程序,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七)应急管理工作

1.救灾应急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管理工作预案,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防工作。建立完整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严格执行“一岗双责”责任制,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各敬老院及下属单位的安全隐患,全年无、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重大紧急情况信息,做到急事急报、特事特报、要事先报,及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工作。三是加强应急处突协助工作。军供站坚持每天24小时值班,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顺利完成军事保障任务。

2.切实抓好、综治、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安全监管、隐患治理、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二是全面落实、综治、安全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层层压责任,做到个个肩上有任务,人人身上有责任,认真做好了群众的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并积极进行化解,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了排查率100%、化解率达100%。

(八)服务质量工作

1.做好帮扶工作。一是积极主动与交通局和财政局协调,增加道路硬化1.2公里的指标,硬化陶坪院村道3.8公里。二是筹措资金近20万元,为土龙场和陶坪院两个村维修村委会活动室,购置办公桌椅、电脑等办公设备。三是建好两个村日间照料中心,完成土龙场村、陶坪院村救灾避难场所的建设。四是筹措资金4万元,为陶坪院村购买水管600米。五是为陶坪院、土龙场两个村的精准贫困户发送3000余只鸡苗。六是为土龙场村129户、陶坪院村54户购买价值4万元化肥支持贫困户发展烟叶生产。七是建立连心卡,将结对帮扶的干部职工信息制成明白卡,确保与精准贫困户信息联络畅通。八是完成陶坪院村卫生室建设,筹措资金10万元启动陶坪院、土龙场村文化室建设。九是立项争取土龙场村5.2公里道路硬化,青草石漫水桥的建设。十是实施土龙场村300亩茶园低改。十一是继续帮助两个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算好预脱贫账,做好两个村17年脱贫方案。十二是为河口镇100名贫困留守儿童发放书包、文具等共计2万余元学习用品。

2.自觉接受监督。一是自觉接受各级审计、财务监督和执法检查,确保民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分配、使用无违纪违规行为发生。二是制定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的各项规定,确保民政资金使用安全。三是组织工作组开展民政资金内审,深入52个乡镇对救灾救济、城乡低保、大病医疗救助、五保孤儿供养等民政专项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四是对重大决策、重要事项严格执行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集中制原则,保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九)自身建设工作

1.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照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党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

2.开展政风行风工作。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切实转变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逗硬考核,认真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不断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及腐败等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3.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认真贯彻《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进一步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负责人,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实给每个班子成员。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三是全面推行财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今年来,我局机关党员干部没有违纪违规案件发生。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项目建设手续繁琐,前期准备时间过长,项目落地难。

二是目前乡镇民政办是乡镇内设机构,无固定编制,人员变动大,且办公设备老化。建议在各乡镇设置专职民政员,配备办公设备,解决办公经费。

三、2017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社会救助工作。一是加强城乡低保新数据库的核对和管护工作。二是加大对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三是积极主动完成社会保障扶贫2017年工作计划,加大“低保兜底一批”工作的核实力度。

(二)抓好优抚安置双拥工作。加大对重点优抚群体的各项政策兑现,确保社会稳定;扎实开展“双拥”工作,开展好“八一”慰问活动;抓好退役士兵的接待工作,做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三)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防灾减灾预警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市、乡(镇)防灾减灾体系;切实做好冬春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并加强对救助救灾款物发放情况和监督检查,确保款物及时足额发放到户。

(四)规范片区婚姻登记机构设置。完善10个片区婚姻登记机构设施设备配备工作,撤销不符合或不具备办理婚姻登记条件的乡镇婚姻登记机构。

(五)加大力度抓好养老服务工作。严格规范敬老院项目建设、财务、医疗救治、安全管理等工作,同时抓好老年协会工作及老年活动的开展,并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完善基层老年协会的登记备案工作。

(六)加快项目建设。一是加快推进xx市精神病医院、儿童福利院、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xx市精神病医院选址在茶垭乡李家沟村三组,占地52026平方米,建筑规模25000平方米,建设床位500张,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建设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建设床位300张。xx市儿童福利院、中心敬老院选址在太平镇快活坪村田坝,占地31200平方米,建筑规模14100平方米,建设床位450张,总投资3900万元)。二是争取上级项目及资金解决旧院敬老院和长石敬老院迁建,总投资78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625万元,占地7200平方米,建筑规模3600平方米,建设床位120张。三是争取上级项目及资金解决光荣院和军干所项目建设,总投资135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080万元,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规模6000平方米,建设床位150张。

(七)抓好帮扶村脱贫工作。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计划土龙场村2017年整村脱贫,并结合近两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脱贫发展规划,力争按时按质或提前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8篇

1.加大城乡低保保障力度。一是抓好城乡低保的调标和低保对象户排查清理工作,实现了“应保尽保”和规范化、动态管理目标。目前全市现有城市低保对象7978 户15132 人,1—6月城市低保对象累计达91670人次,发放低保金1979.6万元,人均月保障金达215.8元;城市低保对26873 户 36905人,农村低保对象累计达221497人次,1-6月已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591.1万元,人均月保障金额116.9元。二是1-6月城乡低保共减员2025户3061人(其中城市减员505户993人,农村1520户2068人),共节约资金46.47万元。同时新增城乡低保户4061户5601人(其中城市1173户1313人,农村2888户4288人),增资77.43万元。基本实现了城乡低保“基数稳定、动态平衡”,即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即退,体现了低保的公平、公正性。

2.不断提高大病医疗救助比例。进一步完善了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合理制定了救助标准、简化了救助程序,建立了分类救助台账,扩大了救助对象覆盖面。1—6月我市城乡医疗累计直接救助5286人次,救助金额742.4万元,资助低保户参合人数61757人,资助金额555.81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进一步加强五保供养工作。一是扎实做好“五保”对象应保尽保工作,规范申请审批程序,建立新增五保人员核查制度。目前,全市现有五保供养对象4780人,其中:集中供养2290 人,集中供养率达48%;分散供养2490人,有床位2635个,床位率达94%。二是有孤儿452人,其中集中供养43人,分散供养409人。社会养老床位200张,社会养老46人。全市1-6月发放五保供养补助金585.78 万元,办理新增五保对象160人(其中集中供养 51人,分散109人),减员143人。

4.切实抓好孤儿保障工作。一是认真摸底排查。对全市孤儿”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建立数据库,逐一核实身份,防止漏报瞒报。二是严格落实监护责任。对核实认定的孤儿,我局与社会散居孤儿的监护人签订协议,并对孤儿基本生活费的管理、使用及孤儿的养育状况提出相应要求,明确监护人的职责和义务。目前,全市共有孤儿619人,机构养育 61人,散居558人,上半年孤儿发放补助资金 269 万元。新增孤儿对象4人。

5.社会临时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临时救助办法,着力加强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工作,确保受助人员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不断提高救助管理规范化、社会化、人性化水平。1-6月共接待临时求助人员691人次,其中收治的精神病人26 人次,救助资金达 32 万元。

1.加强汛期值班工作。认真落实了汛期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明确了值班人员的任务、职责和与各乡镇的联系方式,以便及时掌握灾害损失情况,确保了重大灾情及时上报,做到了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

2.抓好救灾物资的储备。一是进一步完善冬春、旱灾、突发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规程,严格救灾款(物)下拨、发放管理,确保“三无户”和重灾群众生活不出问题。二是3月份,我局组建了三个工作组,对全市2010年以来民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内审检查,对各乡镇在款物发放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对未及时将资金兑现到户的乡镇要求其迅速兑现到位,对个别资金使用上不符合规定的乡镇,要求马上自查自纠,切实加强了对民政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三是抓好救灾物资的储备。以__市救灾物资仓库为中心,按照合理分布、便于使用的原则,在全市建立了8个物资储备点。目前,共储备帐篷 230顶、棉被6500床、衣服3000件、大米32吨、菜籽油2.4吨。

3.抓好了民政资金核查工作。为确保有限救助款物真正用到最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身上,民财两家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困难群众越冬救助款物发放的通知》。3月份,我局组建了两个工作组,对全市15个乡镇2010年以来民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内审检查,对各乡镇在款物发放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对未及时将资金兑现到户的乡镇要求其迅速兑现到位,对个别资金使用上不符合规定的乡镇,要求马上自查自纠,切实加强了对民政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

1.优抚工作。加强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全面推行优抚政务公开,按时足额发放优抚补助、抚恤金,严格执行优抚经费打卡直发。半年来,为6684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补助资金1589 万元。 切实解决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的实际困难,加大对困难优抚对象救助。1-6月为474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三难”问题救助资金179.69万元(其中①优抚对象进行危房改造23户,争取危房改造补助25余万元;②解决优抚对象医疗困难补助、优抚对象生活困难补助151人次,金额27.8623万元),有效解决其生活难、住房难、治病难的问题。

2.安置工作。2014年冬及2015年春,我市共接收退役士兵、士官154人,其中退役义务兵92人,退役士官62 人。三期以上转业安置工作的士官10人,于7月底前安置完成,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地方补助435.2万元

3.双拥创建工作。一是调整充实__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二是充分利用元旦、春节、清明节等各类庆典以及我市实际工作需要,以走访慰问、组织部队官兵参与社会建设、军地座谈会、制作“双拥”标语和电子显示屏等多种

宣传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双拥创建活动。同时收集整理了开展双拥工作的图片、信息、影像资料,以及优抚经费直发、医疗、政务公开等材料。召开了全市民政工作和“双拥”模范城创建推进会,布置了工作任务。 4.加强军供站和光荣院的管理

认真做好军供保障及光荣院的管理工作。积极加强军供站和光荣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干部职工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军供站今年共计接待部队官兵10085人 /次。

5.实施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馆建设项目。红军烈士纪念园一座,建设面积75亩,计划总投资9800万元。墓区部分等一期工程于2014年9月开工建设,现投入资金6450万元,完成了工程量80%;纪念碑、纪念广场、入园梯步等二期工程已完成造价评审等前期工作,正等待招投标工作。

1.基层政权建设。全面完成了第九届村(居)会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村(居)委、社区干部。全市共选举产生了第九届村(居)委会的主任 390名,副主任 224 名 ,委员1070 名。认真落实村(居)委、社区干部待遇和办公经费的落实,大大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基层政权工作正常开展。

2.大力开展(村)社区规范化建设。一是加强了对全市城乡社区日常工作的督促指导,进一步制定完善了社区的资金管理办法。二是今年投资860余万元,将国有资产划拨、新建、改扩建、开发配套建设、购置现房等方式,强力推进38个社区服务站建设。目前,已经召开推进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责任,正全力推进。

3.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对全市新社会组织进行了排查走访,按照相关法规,下发了《关于对全市新社会组织进行年度检查的通知》,全市有民办非企业63家,参加年检 63家;有社会团体49家,参加年检45家。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登记民办非企业 4家;社会团体4家,按时完成了上级相关部门交办的新社会组织日常工作。

1.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一是联合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加强对城区内重点地区、地下通道、繁华地段等区域的主动救助巡逻力度,扩大救助范围。积极劝导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切实做到应救尽救,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对不愿来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发放棉衣、棉被、食品、饮料、药品等。

2.加强应急值守,确保信息畅通。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全天候坚守工作岗位,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如遇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及时请示报告,妥善协调处理。三是加强站内管理,确保安全稳定。妥善安排,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时刻把防火、防爆、防盗、放在首位,确保站内无安全事故发生。四是扩大救助范围。加强与乡镇、社区、村组相互联动,尽量确保无救助盲区。1-6月共接待临时求助人员809人次,其中女性流浪人员 75 人,男性流浪乞讨人员734人。在求助的人员当中,老人58 人,残疾人 223人。在站收治的精神病人共计 26 人次。

3.抓好婚姻、收养登记工作。一是我们认真宣传贯彻《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暂行规范》及《收养登记条例》,坚持依法行政、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收费标准,以创建文明窗口为载体,以优质文明服务为目标,扎实抓好了婚姻登记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 2948 对,办理离婚登记 468 对;补领结婚登记证1294 对,补领离婚证 46对;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 1954份,确保了我市的婚姻登记合格率为100%。

2.殡葬管理工作。认真宣传贯彻惠民殡葬政策,营造良好的殡葬改革风尚,同时出台了《__市惠民殡葬实施办法》,制定了惠民殡葬申请审批表,上半年共补助火化7人次,补助资金0.7 万余元,目前相应手续正在完善中;火化尸体 132 具,办理火化证 132 件;清明节认真组织全局机关干部职工到烈士陵园的扫墓工作。

1.老龄工作。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老年优待证》办理做到了现场办理,随到随办,免费办理、长寿老人、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全市享受高龄津贴的老人6059人,其中百岁老人19人,90至99岁高龄老人747人,80至89岁高龄老人5293人,上半年共发放高龄津贴112.7万元;春节期间发放百岁老人慰问金,人

平500元。办理《老年优待证》538 本。 3.认真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让老人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追求”为服务理念,以“尊老助老、以诚相待、真情沟通、服务周到”为服务宗旨,以让社区的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为工作目标,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今年计划建设城市日间照料中心8个,已完成4个达50%;新增公办民办床位300张,完成180张,达60%;维修改造公办床位150张,完成75张,达50%;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已完成5个,达50%;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经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3500人。为村社区不同类型的社会老人提供了日托、上门服务等低偿、有偿养老服务。

4.__市__河养生保健基地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国际康复调理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养生接待中心等40万平方米,拟建养老床位0.3万张。1-6月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目前已完成酒店 2号楼桩基施工,并修建完成承台,确定温泉设计公司,对酒店和温泉进行细化设计,道角弯路段完成酒店方向主体,基本完成整体工程的50%,确定多项酒店配套设备提供商,并达成初步协议,完成排水沟的建设工作。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为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及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局党组以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为载体,坚持把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放在首位。局党组研究制定了理论学习计划,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确定了学习的内容,规定每月20日为集中学习日的要求。民政局中心学习组认真组织学习市委五届四次党代会和五届四次人代会报告,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党在新时期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并不断拓展理论学习范围,加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力求达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并要求中心组成员每人完成心得体会4篇,调研文章2篇。

2.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深入推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群众路线工作法,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不断提高民政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深入帮扶贫困村——__镇__村、__村进行实地调研,并与镇、村两级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在详细了解了两村的人口、劳动力、经济收入和扶贫工作等情况后,确定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找出制约瓶颈,找准发展优势,协助搞好帮扶村建设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制定了年度帮扶计划。在帮扶措施上,全局干部职工对__村30户、__村51户精准扶贫户进行“一对一”帮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硬化__村道3.6公里,民政局积极主动与交通局财政局协调,解决道路硬化的资金缺口30余万元,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积极与水务局协调,争取纳入规划,解决__群众的饮水难问题。民政局积极筹措资金10万元维修__村委会活动室及购置办公设施设备解决有地方办事的问题。做好村级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建设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正风肃纪行动,进一步教育引导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严明政治纪律,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及__市的“十一项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关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印发了《机关工作手册》,建立完善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二是强化了干部机关效能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管理,着力解决“畏难怕担当思想守旧怕研究、混世度日怕干事”等问题,严格执行,逗硬考核,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发扬“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整个工作之中,合力推动民政工作上台阶。

今年以来,一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完善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实给了每个班子成员,责任明确。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当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信赖。三是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建立审批、财政审核的财务审批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全面推行财务、政务公开、实行“阳光作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向市纪委报送了专题材料。五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对公车运行费用实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统一保险管理;对公务接待严格执行“三定”、“四不准”制度,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及高消费娱乐等情况;全局职工令行节约,“三公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50%。

上半年民政局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下半年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上级民政部门的部署,依据年初民政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9篇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民政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建立了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规范。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城市低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05-07连续三年实现了10%提标的基础上,08、09年积极落实各项物价补贴,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按时完成了季度和按月复核及审核审批的工作任务,实行分类施保,分类审核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165户4663人,占城镇人口的17%,月发放保障金52万元,物价补贴27万元,人均补差116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007万元,其中生活补贴354万元。预计2010年能够持平。

2、农村低保工作运行良好。我县农村低保是从2007年开始的。2009年,按照省市农村低保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对农村低保进行了全面审核审批。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3716户10279人,占农业人口的6.8%,平均补助水平为每人每月51元,全部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90万元。预计2010年4000户11000人。

3、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有序开展。2004年农村医疗救助逐步实施,2007年城市医疗救助开始实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工作逐步得到规范。2009年发放农村医疗救助166万元,其中,实施大病救助192人,为5566人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7万元。发放城市医疗救助金208万元,其中,救助城市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211人,为794人缴纳城市医保2.6万元。预计2010年可达400万元。

4、灾民救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230万元,救助1.2万人次。预计2010年可发放救灾资金300万元。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完成了第二次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三个社区均达到了市级和谐社区标准。完成了第六、七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协调有关部门,每年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了培训。结合实际,不断探索,继续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2008年被列为全国农村社区试点实验县,2009年又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全覆盖试点县,农村社区均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服务站、治安调解服务站、公益事业服务站、环境卫生服务站、妇女与计生服务站、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一委一中心五站”,并挂牌全面运行。

(三)进一步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制定了全县2008-2010双拥创建工作三年计划,深化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着力创新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创建内容,努力打造军地构建和谐社会新平台。进一步健全老红军、烈士家属、牺牲及病故军人家属、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复退军人得到妥善安置,2010年可发放优抚金90多万元。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积极争取资金250万元,兴建1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福利院。2010年投入使用。2、推动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年发放90岁以上高龄津贴15万元左右。3、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严格按规定确定供养对象,每年初对全县农村五保户重新进行调查排摸,重新审核确定,2009年确定农村五保户577户624人,其中,集中供养33人,集中供养标准为月人均250元,分散供养月人均150元。全年发放116万元。

(五)进一步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民政社会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积极开展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继续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依法管理,逐步形成管理规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登记合格率达90%以上。加强了对流浪乞讨对象实行属地化救助管理。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开展城镇街、路、巷、居民区门牌号的设置工作和县政府驻地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不断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登记合格率达100%,领证规范率达100%。深化殡葬改革,积极推行绿色殡葬,生态墓地建设,每年清明节期间对重点墓区进行督促检查,推进了文明祭祀活动。

(六)民政为民科学规范化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按照市县委要求,结合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及时学习研究,认真安排部署,使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在救济救灾、危房改造、老龄等工作中,坚持由分管领导带队,业务干部全部参加,严格“一线工作法”,使各项工作切合实际,符合民心。在婚姻、等窗口工作中,我们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使群众满意率达到了95%以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包括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接待、基层工作、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完善补充,保证了服务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坚决履行“一岗双责”,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未出现违的原则和财经纪律的问题和现象。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70多人(次),立案处理7人(次),现场答复解决51人(次),其余均及时予以妥善解决,群众满意率95%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一)民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政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为民服务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城乡救助体系初步建立,还不能达到动态管理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低保还不能做到应保尽保。三是县财力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四是民政办公经费不足,不适应目前民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

要正确分析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就必须认真解读党的十七大以来历次会议提出的各项指导精神。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将保障民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社会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而给以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为着力点的民政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科学发展观新观念的提出,为我国率先走出一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相协调的科学发展道路,全面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指明了一条新途径。民政工作承担着保障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把握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始终扭住民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创新发展民政工作的思路举措等等,所有这些全部都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

涵盖了民政工作。省市提出的关乎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主题”、“五大战略”等都与民政工作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就是民政工作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建设的许多方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三、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以维护民利、保障民主、落实民权为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推进民政工作体系建设,推进民政工作的务实、开放、透明和社会化,着力打造强势民政,推动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协调和全面发展。

基本思路:基本任务从维护社会稳定为主向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变;工作重心从侧重单项推动向完善民政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民政工作发展机制转变;管理方式从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的方向转变;工作手段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行政、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现代信息手段的方向转变。

四、十二五规划发展原则

民政工作社会化。积极动员、鼓励、扶持、吸引社会力量,融纳社会资金,推进民政事业发展。

民政工作法制化。加强民政法规体系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保证民政工作在法制轨道内规范、高效、有序运行。

民政工作人性化。立足“以人为本”,确立民政发展理念,确保民政价值取向、管理服务行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相一致。

民政工作现代化。以“数字化民政”建设为手段,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民政管理科学化,提高民政工作效能。

五、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建设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1、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基层保障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到十二五末,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保障面占应保障数的100%,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2、完善各项专门救助制度。以建立完善制度、理顺有关部门关系为重点,总结积累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助学、住房、取暖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返贫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难题,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

3、完善救灾救济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救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落实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担和救灾监控探视制度。全面加强救灾应急队伍组建、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县、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普及减灾、防灾、救灾知识,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及时有效地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镇

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县、镇、社区管理关系,明确社区组织职能职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规定,建立社区事业投入发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到十二五末,使城乡社区居委会服务站建成率达到100%,使社区服务走上产业化、实体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社区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和服务特长的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和谐皋兰打下良好基层和谐基础。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未来五年,使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县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达到乡镇总数的90%,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总数的80%。

(三)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稳步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全县各级各界干部群众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全面落实抚恤、补助、优待等政策规定,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未来五年,县和3个乡镇连续达到双拥模范县(乡镇)标准,力争得到国家或省市命名,优抚对象的生活达到城乡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重点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全面解决。

2、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探索建立安置就业、扶持就业、经济补偿和自谋职业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安置退役士兵的保障体系,加大退役士兵安置经费投入,加强对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和就业中介服务,加大军地两用人才和优秀士兵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育才、荐才、用才一体化服务。十二五期间,每年都按照一定比例,将自谋职业补助经费和职业技能培训经费列入预算,建成复员退伍士兵管理服务中心,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

(四)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

1、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进一步建立完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兴办福利事业,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兴建和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社会福利事业运行机制。到2010年,兴建一所100张以上床位,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未来五年,力争兴办3所50张床位以上的民办福利机构,公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设置达到每千名老人10张以上的要求,基本形成以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格局。

2、建立完善社会化养老体系。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在城市依托社区,不断加强尊老、敬老、助老宣传,强化居家养老意识和责任,大力兴办居家养老院,妥善解决空巢老人难以自理等难题,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在强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基础上加大以敬老院为依托的“五保”服务中心建设,开展寄养社会老人业务,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做好散居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2015年前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6所,每所设置床位均达到30张以上。到十二五末,社区、7个乡镇全部建成“星光老年之家”,全县城市、农村老年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城镇“三无”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全额救助,农村特困老年人救助标准达到500元/年。继续实施9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政策,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

3、积极推动福利销售力度。进一步理顺发行体制,不断加强发行网点建设和队伍建设,拓展发行空间,积极探索新的发行方式,推动福利销售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电脑销售每年保持增长15%。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1、加快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

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民间组织。在农村,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效益好、作用发挥突出、对当地经济有影响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城市,重点扶持、发展公益性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促进民间组织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建立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打击非法、违法民间组织的综合治理机制,城市民间组织数量年增长率达到15%以上,诚信自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2、稳妥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行政区划调整新途径,大力推进农村村委会合并和城中村改居、村居整合等工作,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和地名管理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全面推进地名标准化进程。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到期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

3、推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改革,建立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婚姻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婚姻登记率达到95%以上,婚登合格率达到100%。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建设占地面积300亩左右的公墓区2家。加强收养登记工作,建立国家供养、个人收养、家庭寄养等多样化机制,实现收养登记要件、材料出证、信息资料收集储存微机化管理,收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新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六)重大项目

1、城乡低保及特困救助项目。(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综合十一五末全县低保工作情况,十二五末全县低保人数5000人左右,年需保障金1000万元,合计5000万元。(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未来五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预计在8000—12000人之间(含移民),按照每人每年800元的平均补差计,年需资金约900万元左右,合计4500万元。(3)城市医疗救助资金。未来五年,全县城市基本医疗救助按年救助5000人左右计,人均150元,大病医疗救助按年救助300人左右计,人均8000元,年需总资金约240万元,五年合计1200万元。(4)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资金。按照《甘肃省农村医疗救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各级财政按当年农业人口人均不低于1元的标准列支,十二五末全县农业人口预计在16万人左右,年需资金16万元,合计80万元。城乡特困群众大病救助年均1000人,人均8000元,年需800万元。五年合计4000万元。

2、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区办公用房建设。年争取省市资金30万元以上,逐年扩建城乡社区办公服务用房50平方米以上。

3、民政信息化建设项目。(1)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投资规模50万元;(2)社区信息管理系统,投资规模30万元;(3)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婚姻登记、民间组织、殡葬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投资规模30万元;(4)民政局办公系统投资规模15万元。以上项目所需资金通过争取省市专项资金、财政列支和自筹等方式解决,十二五期内分步建成。

4、民政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救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兰州市救助站皋兰县救助分站建设项目,争取省市县投资500万元,2012年全面建成。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将民政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各项民政事业费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探索建立稳定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民政资金转移支付,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民政事业,加强福利发行和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以改革民政行政体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二)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城乡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抓紧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衔接和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并落实社区服务、社会福利、退役士兵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其他民政地方性法规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政事业自我发展机制。进一步深化民政企事业单位的改革,通过政策支持和改制,建立现代化制度,使福利企事业工作全面走向市场;通过转换社区服务、老年福利服务、殡葬服务等单位经营机制,逐步向市场化转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福利院实施社会化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民政企事业单位自身活力,促进民政企事业单位自我发展和提高。

(四)建立民政工作现代化运行机制。建设以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主体,延伸至民政OA管理系统,基本涵盖民政大部分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全县民政信息网络,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传输网络化和管理科学化。通过实施与重点业务相结合的“数字民政”工程,建成覆盖全县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提高民政工作效能和水平。

服务站双拥工作总结范文第10篇

一、2008年主要工作总结

(一)救灾救济工作

1、救灾工作:今年来,我市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12起(其中:火灾6起),受灾8692户,受灾人口21698人;损坏房屋3636间;特别是年初的雪灾,给我市经济作物造成较大的损失,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6.004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004.5万元(按民政自然灾害统计口径),每当灾情发生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深入到各灾区抗灾救灾.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并发动群众积极投入生产自救工作之中。

一年来,我局共下拨各类救灾款127.7万元,用于灾民生产生活;发放救济棉被445床,棉服150件。妥善解决灾民的吃、穿、住等问题。

今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局与市文明办积极向社会发出“情系灾区、众志成城”的倡议,为灾区捐款捐物,共接受全市各单位、个人和社会为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446.27万元(不含红十字会),入冬来又接受捐赠衣被款15万元。我局向灾区紧急调运帐篷250顶。

2、农村敬老院和五保供养工作:一是认真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的管理工作,不断促进敬老院事业的健康发展,使五保工作不断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全市共有农村敬老院15所(其中村办8所,乡镇办7所),集中供养56人,每月人均供养金基本达到203元。二是全市现有农村五保户763人,并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使五保人员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安度好晚年。确保了《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的贯彻实施。三是按照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要求,今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我市新建农村敬老院一所(麻沙镇),该敬老院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已进入装修阶段,即可投入使用。

3、临时救济工作:一年来,我局认真做好临时救济和救助工作,共临时救助42人,救助款7050元,为社会困难救济补助276人补助金15200元。

4、60年代精减人员:全市130人60年代40%精减人员根据《省财政厅关于调整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标准的通知》精神,从2008年7月1日起每人每月生活费在原来20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现在的300元。

5、慈善工作:我市每年都有20多名孤儿得到省慈善总会的援助每人每年500元。认真协助南平慈善总会做好2008年“助学工程”资金发放工作。认真做好对低保对象家庭中08年考取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摸底工作,使这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救助,我市共有51名学生受益,发放“助学工程”资金9万元。

(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工作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经严格复核审核,全市建立了城市低保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了在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分类施保,形成了城市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差水平有高有低的良性运转机制,目前我市城市低保对象1834户3586人,占非农业人口的2.95%,月发放低保金45.54万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529万元(含粮油副食品补贴114.57万元,边缘人员补贴7.89万元),人均月补差127元,比上年增加58元。全市低保资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并实行社会化发放。

2、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目前我市农村五保对象763人,其他低保对象9351人,共有享受农村低保10114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732.86万元(含粮油副食品补贴60.71万元),从5月份提高了农村五保对象的补助水平,每人每月140元,其他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60元,比上年增加10元。全市农村低保金实行社会化发放。

在城乡低保工作中,我们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有关规定实施,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为我市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农村低保医疗救助工作:2008年支助农村低保对象10672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助金额13.62万元,到目前为止,累计救助469人次,累计支出救助金额20.7万元。

4、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我市城市医疗救助工作于2007年9月份全面展开,2008年城市医疗救助资金总额144.32万元,目前累计救助30人次,支出救助金额3.65万元。

5、资助城市低保对象参加城市居民医疗保险:根据南平市政府南政综(2008)21号文第三章第五条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缴纳的费用由政府全额资助”,目前,我市共资助城市低保对象1268人参加了城市居民医疗保险,资助金额14.24万元。

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和城市特困家庭(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看病贵、看病难的医疗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优抚安置双拥工作

1、优抚工作:一是全市享受定期抚恤的重点优抚对象有1153人,按省上文件精神提高定期补助和抚恤的同时,增加自然增长机制3%,并及时足额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此外,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纳入低保,确保了抚恤定补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二是根据省、南平市有关文件精神,在元旦、春节期间,走访重点优抚对象特困户,两节期间慰问全市重点优抚对象202人,慰问金35800元。并送上省厅和建阳市政府两级的春节慰问年画,让重点优抚对象、复退军人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全年发放慰问年画8000张。三是做好2008年度义务兵家属优待金评定工作,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五十四条、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拥军优属工作若干意见》及《建阳市市委议军会议纪要》等精神,建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调整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下拨方式的通知》(潭政综[2008]172号)文件,从2008年开始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由上年度农民人均收入70%提高到100%,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由上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提高到30%。今年,全市义务兵家属284户,其中,农村义务兵家属241户,户均优待金5094元;城镇义务兵家属43户,户均优待金3510元,实行全市统一标准,年底前兑现,今年需发放优待金137.86万元。四是按照省、南平市的文件精神,建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转发南平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修订南平市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医疗补助暂行规定的通知》(潭政综[2008]9号)文件,对原有的医疗补助政策进行了修订,将未参加医保的带病回乡退伍军人、部分参战退役人员纳入医疗补助范围,取消起付线,调整了支付比例和最高补助标准,进一步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医疗补助待遇,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关怀,缓解他们医疗难问题。全市市、乡两级有17所医院均为优抚对象定点就医医院,为医疗补助对象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并完成3所优抚医院挂牌工作。一年中,重点优抚对象住院的有81人次,农村合作医疗报销74876元,农村医疗救助34100元,医疗补助17637元,三项合计达126613元;重点优抚对象门诊补助费每人每年180元,计107280元已按时足额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并对2007年度94位患有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的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一次性大病补助,补助金额83630元;全年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共计208547元。五是根据南平市双拥办关于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的文件精神,我市转发了南平市双拥办《关于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的通知》(潭拥[2008]02号)文件,对重点优抚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全市1153名重点优抚对象中有生活困难户75人,医疗困难户79人,住房困难户25人,对符合最低保障政策的32名重点优抚对象给予参加低保;对一些常年患慢性病的医疗难对象,在年终进行一次性的大病补助;对住房难的对象尽量最好子女的工作,将老人安置到子女家中,对少数孤老安置进市光荣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六是落实16名四到六级精神病退伍军人的医疗待遇。根据有关文件精神,从2008年7月1日开始,彭安元等十六名四至六级精神病退伍军人享受原二乙残疾军人待遇,在医保规定的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内实报实销,确保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现有的医疗待遇不降低。并对2007年12月漳墩镇退伍残疾军人黄信贵的伤残证件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并填表上报上级民政部门,2008年6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同意接收。七是对登高山烈士陵园需要修缮的部分进行预算,由于经费有限,计划在近一两年中分期进行维修。第一期,对陵园陈列室、花坛、绿化进行修缮,通过市招投标交易中心以邀标的方式进行招标,由福建省龙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工程总造价为49000元,于2008年9月26日完工并验收合格。八是对102名53年底前入伍后复员到企业工作的退休人员,按政策落实生活困难补助,每人每月100元。九是根据建阳市人事局关于提高遗属的生活补助费的通知精神,分别从2007年12月1日和2008年7月1日提高32名代管遗属的生活补助费,并足额补发增资部分。十是坚持政府优待与群众优待相结合,鼓励和发动各部门、行业及社会各界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多优惠和帮助,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安置工作:一是认真贯彻国家、省上的退伍安置改革政策精神,鼓励退伍军人自谋职业。重新修订《建阳市城镇复退军人安置若干规定》,将复退军人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费每人相应提高4000元。2008年度我市共接收复退军人118人(农村91人、城镇27人)。其中自谋职业24人,共发放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费30万元,并为他们办理《自谋职业证书》。安置就业3人,(1人安排在教育部门,2人安排在电力部门)。二是认真做好复退军人维稳工作。在全国“两会”、奥运会、残奥会期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维稳工作政策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疏堵结合”的原则,强化责任,定期不定期保持与公安、等部门及乡镇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复退军人的动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积极开展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管理教育到位、稳控措施到位。市、乡镇、村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复退军人稳控工作,有效地防止大规模上访事件的发生。三是8名军休人员、3名无军籍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得到较好的落实,使他们安度晚年。迂永茂参加南平市第六届军休干部运动会,获得中国象棋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3、双拥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精神,积极开展创建“双拥工作合格县(市、区)”和“双拥工作先进单位”活动,3月份通过南平市“双拥合格县(市、区)”的考评。广泛宣传军地在服从、服务大局的共同基础上,宣传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的重要意义,军地同心协力,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的同步提高。积极筹办妇女拥军协会和企业拥军协会的成立工作,继续推动双拥工作进企业、乡村、社区、学校、机关;动员“两新组织”(新型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积极参加双拥和国防教育协会,自觉承担双拥和国防教育义务,在科技拥军、退役安置、优待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结合重要时节,开展筹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两节期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五套班子前往驻军部队慰问座谈;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国防教育基地和历史遗址;城乡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电影放映活动;积极组织上举办“八·一”军地篮球赛。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关爱功臣”活动的有关要求;认真落实随军家属就业优待规定,发放随军家属生活保障金12人43200元;认真落实社会双拥优待,解决部队子女就近入学6人。同时积极为驻军办实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市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调挤184.06万元支持驻军战备训练生活设施建设;培训军地两用人才52人次。

各驻军也积极开展了拥政爱民活动:预备役营的官兵多次参加城市卫生整治活动,保持每月25日到建阳火车站打扫卫生。并派出60多人次参加建阳市整治非法买卖土地、违法占用土地抢建住房活动。

(四)积极做好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1、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一是积极宣传贯彻《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格依法行政,婚姻登记窗口服务规范、热情、高效。今年共办理结婚登记3469对,离婚登记530对,出具无婚姻登记史证明500份。二是根据省厅要求,2009年1月1日之前全省各县级以上登记机关必须实现“婚姻在线登记”。我婚姻登记处根据省厅的部署,在局领导的重视下,婚姻登记处安装了宽带,新配置了电脑,利用周未时间培训婚登人员学习如何上网登记,在2008年10月1日我市婚姻登记处实现了“婚姻在线登记”。

三是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有关规定和《建阳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08]5号)的有关要求,积极做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我市的结婚登记对象免费婚检率达100%。

2、收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收养法》,规范收养登记程序,认真审核收养登记条件,严格把好收养关,今年共办理国内居民收养登记16件,涉外收养登记1件。

3、殡葬改革工作:一是火化率明显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和《福建省殡葬管理办法》。一年来,全市火化区内遗体全部实行火化,今年共火化尸体1720具,火化率为91%,比去年同期的90%提高1个百分点;全市没有出现遗体土葬的现象。殡葬改革工作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二是专项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市对殡改工作抓得早抓得实,年初我市组织全市民政办主任对全市殡改工作进行了历时两天的全面检查,并召开了殡改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南平市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府分管领导林贻彬副市长对我市2007年的殡改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并对2008年殡葬改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下达了《建阳市2008年殡改工作目标责任状》;对殡改工作提出了更加规范化的要求;特别是乡镇公益性公墓建成后,我市火化区内的骨灰全部进入公墓,全市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三沿五区”的乱埋滥葬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公益性公墓建设见成效。我市高度重视乡镇的公益性公墓建设,我市11个乡镇有公益性公墓建设的任务,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其中莒口镇的公益性公墓作为我市2008年度的示范规范点,各公墓的入墓率达到100%。界首村、将口村、回龙村的三个村级公墓也已建成投入使用。殡改工作全面完成了南平市民政局下达的任务。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4、福彩工作:今年我市在5月底前完成福利布点任务7个。截止11月底完成福彩销售量319.6642万元。(其中电脑彩销售264.3642万元刮刮彩销售55.3万元)。

5、社会福利院的工作:一年来,社会福利院光荣院主要是抓好服务性的工作,关心老人们的生活,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责任感,不断地从生活上关心院民,工作人员与老人结对子,一帮一,为院民们的生活排忧解难,长年为生病的老人送茶、送药、做病号饭,做到随叫随到,为院民提供优质服务。使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老人们安度晚年。

6、社会养老工作:不断探索有偿服务社会化养老的新路子。我市现有社会民办养老机构(老人公寓)三所,吸纳养老人员200多人。我市认真计划和积极申报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

7、福利企业工作:我市现有福利企业5家,年创产值9123万元,安排残疾人128人就业。我局对有人员变动的企业及时上门为它们核实残疾就业人员,对未变动的企业每季度核实一次,每年上门进行年检,年检率达100%。同时积极与税务部门钩通,尽量按政策给企业及时退税。

(五)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

1、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积极做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和户派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建立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和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委会干部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确保村务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村民自治依法开展,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社区建设工作:①以增强素质为手段,优化社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干部队伍,提高社区干部驾驭社区、治理社区、经营社区、服务社区的能力,是推进社区建设的要害所在,也是我市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公开招聘,选拔优秀干部。为提高社区队伍的素质,我市采取“选、派、聘、兼”等形式,着力配强社区“两委”班子,进一步优化社区干部年龄、文化结构。今年初采取公开向社会招聘录用的办法,通过笔试、面试、考核后新充实社区工作人员13人,其中社区主任2名。新招考、聘用人员文化素质教高,年龄较轻,明显优化了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二是落实待遇,解除后顾之忧。随着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财政性补贴也作相应的调整。从2008年1月份起,社区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月工资提高为720元,社区委员的月工资提高为624元。较好地解除了社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保证了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组织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制定鼓励措施,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类培训学习,今年又有16个社区工作者参加南平市组织的“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学历教育。目前社区工作者的文化平高中以上文化占95%,为社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保证。②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和主线,是联系社区居民的纽带。在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中,各社区以“育民、乐民、健民、安民、便民、富民”六民工程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设施,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社区服务质量逐步提升。一是劳动保障服务。各社区均成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和社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站。大力开展就业培训服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共20期,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岗前培训,为新增就业人员提供了1300个岗位。二是助残互助服务。各社区充分发挥助残互助服务工作,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特殊社会群体提供康复和就业服务。推荐残疾人就业104人次。为有能力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积极向市残联申请“残疾人小额贷款”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并为急需轮椅而又无力购置的残疾人申请到76辆轮椅。年末岁首社区从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一些作为慰问残疾人的专项费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适时送到残疾人家庭中。三是便民利民服务。今年我市在西门社区开展了“一站式”服务试点工作,彻底改变了以前办事效率不高,办事程序烦琐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社区的服务水平。同时社区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做好事2000余件。在今年支援四川灾区捐助活动中,我市城区16个社区捐款近9万元,其中由社区党员带头并发动捐款的就占75%以上。四是社区卫生服务。潭城街道的桥南等五个社区配合南平二院建立“一户一卡”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医疗保健咨询服务。童游街道各社区都建立离退休人员健康档案信息表,并组织他们体检。五是政策法律服务。社区成立调委会、治保会、经常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教育和帮教活动,及时化解社区居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居民安居乐业、社区的和谐和稳定,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③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是凝聚社区成员的重要力量,我市十分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全力打造特色文化社区,不断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打造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培育精品社区—西门、黄花山、宝山等社区规划建设投资总占地400余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按照“一网”、“二栏”、“三站”、“四校”“五室”“六有”等要求筹建。南阳、兴建、北门社区在露天积极开展文化广场。极大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二是打造社区特色文艺团队。我市二十二个社区都组建了自己的特色文艺团队。成立了“夕阳红百人合唱团”、“金秋舞蹈队”、“柔力球队”、“秧歌队”、“腰鼓队”“太极拳队”“木兰剑”“功夫扇队”等50余支文体队伍。积极参与市里举办的元宵踩街活动、老年人柔力球比赛、“迎奥运、庆新春”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各社区组织了各种大型文艺活动30多场次,为辖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受到群众的好评。④发挥示范作用,推进和谐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中,我市认真开展了和谐社区示范活动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了全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认真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成立了城关村社区居民服务中心,内设党员管理、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社会事物等服务窗口。实现了“一门式”集中受理。同时,制作了《社区便民服务手册》300多册,方便了群众办事。并建立了4支志愿者队伍,开展活动10余次。

(六)区划地名、勘界工作

1、门楼牌设置工作:为了规范我市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了门楼牌设置工作,南平市物价局、南平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核定建阳市门楼牌收费标准的批复》(南政价【2008】48号)文件,市政府也下发了《建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门(楼)牌设置的通知》(潭政综【2008】41号)及《建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门(楼)牌设置工作的通知》(潭政综【2008】106号)文件。在全市社区及民政办主任工作会议上对门楼牌设置工作进行了培训部署,该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小湖、黄坑、书坊、将口、回龙、崇雒、莒口、徐市、麻沙、漳墩、水吉等11个乡镇及童游村、城区的部分小区完成了门楼牌设置的摸底造册工作,目前城区“鹏宇花苑”已完成了门牌的安装。

2、勘界工作:为维护边界地区和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我局完成了与浦城县行政区域界线联检任务,并与武夷山市、松溪县民政局完成了三县市交汇点界桩的联合检查。至此,建阳市民政局全面完成了08年与浦城县行政区域界线联检任务。同时,还完成了建阳市13个乡镇的乡级界线联检,并与浦城、松溪、光泽、顺昌、政和、武夷山、邵武、建瓯等8个县市民政局签订了平安边界共建协议。

(七)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

1、在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中,我市认真贯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依照法律法规对申请登记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依法登记和管理。至2008年12月中旬,我市现有社会团体117个(其中行业性社团46个,联合性社团30个,专业性社团21个、学术性社团20个)。2008年新批社团9个(其中行业性社团3个,联合性社团6个)。在民间组织登记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登记,我市现有民非企业15个(其中:教育8个、劳动3个、文化1个、卫生1个、民政2个。)同时将社会团体登记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各项法规和登记表格程序在市政府的政务网上公开,做到方便群众和热情接待,因此,我市从未发现因登记管理而造成群众上访。

2、2008年我市应参加年检的社团111个,注销社团3个,实际应参加年检的社团108个,社团100%参加年检。

民非2008年应参加年检数为13个,注销1个,实际应检的民非单位为12个,至2008年7月30日止已年检12个,民非单位100%参加年检。

3、未发现民间组织违法活动和非法民间组织活动。

4、根据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纠风办《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7】167号)文件精神,我局认真贯彻,成立了建阳市解决行业协会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积极开展工作,下发了《建阳市解决行业协会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实施方案》,并于9月3日召开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建阳市解决行业协会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全体业务主管单位和全市各行业都能积极配合,认真对待清理工作,做到百分百地开展自查和清理工作。

5、为了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我市早在2003年就已开展民间组织登记程序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筹备成立社会团体的条件和所需提交的材料分类打印在一张纸上,为前来申请筹备成立社团的同志提供详细的程序服务,深受他们的好评。并转发《民政部关于深入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信息公开和承诺服务活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潭民综[2008]38号),要求全市各民非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6、认真做好民间组织的档案归档工作和按时向南平市社团办上报全年、半年的年报工作。

(八)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认真按照《南平市民政系统2008年度绩效评估工作方案》(南民[2008]67号)文件的部署要求,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并制定了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六好”(即党组织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基层组织建设好、机关作风形象好、单位履职业绩好、工作机制运行好)目标,深入开展以“育一流作风、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作一流贡献,为主题的创建活动。不断地加强了支部的自建设。同时,积极开展“牵手联创、互动发展”活动,在活动中我局从经济等各方面支持结对子村(崇雒乡右巨村、徐市镇圳头村等),并对种烟挂点村(莒口镇后山村、回龙乡回龙村等)给予经济上的大力扶持。为他们提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支部在抓好党员的各项学习教育的同时,坚持“”制度,根据上级的部署,在今年8月26日局长秦龙飞为全局工作人员上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把手”廉政党课。并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市直党工委组织的“谈改革、谋发展、当先锋”的“烟草杯”演讲比赛活动,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一年来,我局支部班子健全,支部一班人能够较好地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了支部的建设。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廉政准则》和省委、南平市委、建阳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不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全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不断推进我市民政工作的开展。年初,我局主要领导就与各乡镇民政办主任、局分管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下属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把廉政建设与各项民政工作融为一体,使其不断深入有效扎实的开展。在婚姻登记、优抚金发放、复退军人的安置、社会救济、救灾款的下拨、城乡低保、社会性团登记、殡仪服务收费等各项工作中,收费项目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标准实行。没有出现“三乱的现象”。在民政系统内没有发现收受红包和吃、拿、卡、要等违法和不廉洁的行为。在公务接待中尽量做到热情简朴,克服过去那种“一个观音十八罗汉”的现象。我局明确规定,凡是村级有困难事都要通过乡镇民政办的同志来局里向科室的经办人反映和办理,或者通过科室的负责人向局领导汇报后办理,村级干部或当事人请局领导或局工作人员吃、喝一律不准参加,防止搞不正当的关系,避免腐败的现象滋生。

(九)政风行风评议工作

今年来,我局认真按照南平市民政局和建阳市行风办的文件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以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作为党风、政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目标管理,常抓不懈。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两位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制定了《建阳市民政系统2008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方案》,下发到局机关各科室,民政系统各单位和乡镇民政办。三是选聘行风评议代表和监督员。根据工作需要,我局聘请了七名人大、政协、纪检、效能、审计等有关部门的同志和离休干部担任政风行风评议代表和监督员,请他们帮助我局查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抓好整改工作。四是召开了代表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议,发放了调查问卷,测评满意率达到90.3%,基本满意率占9.7%。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扎扎实实地搞好民政的各项工作。

(十)机关效能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

我局按市效能办的要求,在民政系统认真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思想,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公仆意识,把人民群众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制定了《建阳市民政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和《关于全面建立健全政务公开五项制度工作计划》,设置了对内和对外两个公开栏,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农村五保户供养情况、救灾款的下拨情况、退伍安置情况等按市效能办要求每季度在市政府门口的政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开,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十一)精神文明建设和创业竞赛活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及时调整充实了《建阳市民政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06—2008年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每年都召开1-2次精神文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文明建设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的议事日程。深入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扎实推进文明行业,努力营造廉洁高效、民主公正、公平诚信、安全稳定、舒适便利、健康向上、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市民政事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撑和发展环境。

在招商引资活动中,根据市政府与民政局签订的《争取上级资金考核目标责任状》的有关条款规定“市民政局每年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中可机动安排资金60万元,用于补充市本级预算安排,年终达到考核目标的视同完成市政府创业竞赛任务”,已全面完成任务。今年还引进了“福建森海木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总投资6000万元,已落户我市海西林场工贸城,全面今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民政工作即做到全面兼顾又突出工作重点,即抓工作落实,又有不断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局在充分肯定成绩和对照绩效评估考核指标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是信息调研工作数量和质量都没有达到要求和不够规范;二是寺庙非法焚化问题没有得到彻底制止,影响殡葬改革工作的发展。三是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意识还有待增强。一些驻区部门和单位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社区建设整体合力不够。上述问题的存在,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工作要点

在2009年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民政工作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开展绩效考评和创业竞赛活动,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治安综合治理、、计生及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并根据民政工作特点,努力做好“三农”工作,解决好民生问题,按照“以人为本,为民解困”和“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做好救灾救济工作。一要继续做好救灾、计灾、核灾、报灾和救灾款物的接收与发放工作,合理调配好灾款、灾物,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救灾区款物能及时、准确地发放到灾民手中;二要积极抓好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工作,2009年我市已申报将口镇、小湖镇、两所新建敬老院;三要认真贯彻五保供养精神,努力按照规定标准,做好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工作。四要积极搞好社会救助工作。

(二)扎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一要继续抓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和应退尽退工作;并按上级要求及时调整好补助标准,解决好贫困居民的生活问题。二要继续稳步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认真做好农村低保“一年一定”的审定工作,严格申请程序,把好标准关,杜绝违规违纪的现象发生,确保农村低保公开、公正、公平,解决好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三要认真抓好城市医疗救助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

(三)落实优抚安置工作。一要进一步落实抚恤优待制度,做好抚恤补助标准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自然增长标准工作;二要做好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的发放工作,确保优待金落实到位;三要认真贯彻落实《建阳市城镇复退军人安置若干规定》,继续推行“自谋职业一次性发给经济补助”的安置办法,努力完成年度的退伍安置任务;四要做好双拥的各项工作和军休干部的管理工作,确保军休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

(四)加大力度,推进殡葬改革工作。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福建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继续强化殡葬管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火化率,巩固我市殡改成果;二要继续严格控制寺庙非法焚化;三要积极抓好各乡镇的公益性公墓建设和完善工作,继续抓好村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四要继续抓好“三沿五区”的专项治理工作,努力完成南平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殡改目标任务。

(五)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一要认真贯彻省民政厅《关于做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工作,使社团的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作用更能发挥,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二要加强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办法》,搞好民办非企业的登记管理、监督工作,不断推动我市非公有经济不断发展。三要继续抓好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的年度审检工作。

(六)依法搞好社会事务工作。一要严格按照《婚姻法》、《婚姻登记条例》、《收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搞好婚姻登记和孤儿、弃婴的收养工作;二要抓好“明天计划”工作;三要积极开展助孤活动和社会化养老工作。

上一篇:环保局双拥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卫生院双拥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