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1 12:02:33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为了深入扎实地开展我县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根据省厅、市局的统一布署,现制定《定远县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定远县司法局

二00七年三月二十日

主题词: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行风建设通知

报: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委政法委,市司法局

送:本局各股、室、处、所、中心

定远县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法律服务行风建设,促进全县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根据省司法厅统一部署,县局决定,从2007年3月到11月底,在全县开展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规范管理、诚信执业“为主题,支持教育与查纠并举,管理与服务并重,进一步增强法律服务行业社会公信力,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目标任务

1、法律服务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诚信信息得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布。科学有效的法律服务诚信监管机制基本建立。

2、法律服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行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得到根本扭转,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协会联络组行业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法律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明显加强和改善。

3、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进一步规范。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意识显著增强。违规违纪执业行为明显减少。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基本杜绝。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行业行风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4、法律服务执业环境进一步改善。法律服务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法律服务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法律服务市场更加规范有序。法律服务执业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重点内容

通过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司法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和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1、司法行政机关和行业协会重点解决:不依法履行法律服务管理职责,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特别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不落实的问题。行业管理规范不具体、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2、律师行业重点解决:律师事务所自律性管理缺失,人员管理松散,制度约束混乱,对律师的执业行为、办案质量放任不管,放弃监督的问题。律师执业指导思想不端正,诚信服务意识淡薄,收费不服务或者服务不尽责、漠视当事人利益的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压价争揽案源、不按规定项目收费或私自收案收费的问题。。律师向司法人员请客送礼甚至行贿,办“关系案”、“金钱案”的问题。律师参与、酗酒等不健康娱乐活动的问题。

3、公证行业重点解决:司法行政机关把公证机构作为内设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问题。公证处监督管理不规范,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的问题。随意简化办证程序、不注重办证质量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将公证员收入单纯与业务创收挂钩的问题。

4、基层法律服务行业重点解决:基层法律服务所内部管理不规范,违反统一收案、统一收费及财务专人管理制度,收费项目不公开,不按标准收费等问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私自收案收费、冒用律师名义办案,超越业务范围、执业区域办案,压价收费、搞不正当竞争,办案中诚信缺失、服务不尽责的问题。

四、对象、范围和方法步骤

参加对象和范围:县局机关、全县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市律协联络组及其工作人员;全县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全县执业律师及实习律师、执业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活动从3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中旬)。县局将在3月中旬召开动员大会,对全县法律服务行风建设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局机关有关股室按照市局方案要求,广泛开展思想发动,使广大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服务监督管理人员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活动的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加强法律服务行风建设的决心,增强参加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对照检查阶段(3月下旬—4月下旬)。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各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所在岗位工作情况,认真查摆管理工作和执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集中整改阶段(5月上旬—11月下旬)。针对对照检查阶段清理和查摆出来的问题,县局和市律协联络组、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人员认真进行汇总、分析,深刻剖析原因,并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把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建立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法律服务行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法律服务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执业行为的规范。

(四)、考核验收阶段(11月中旬—11月下旬)。各法律服务机构对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于11月20日前书面报县局。县局将组织考核验收。活动开展情况将作为各法律服务机构2007年度有关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法律服务机构要把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作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股室积极配合并做好保障工作,各法律服务机构负责人要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二)、坚持两个“贯彻始终”

一是坚持把加强学习教育贯穿始终。要切实加强对法律服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强化法律服务人员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要切实加强对法律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认知感和社会责任感,端正执业理念。要切实加强对法律服务人员的诚信教育,教育和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在法律服务服务队伍中形成热情服务、诚实守信的行业风尚。

二是坚持把加强投诉查处工作贯穿始终。要强化对法律服务工作的监督,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认真受理对法律服务的投诉举报,不断完善法律服务投诉查处工作机制。对于有线索可查的投诉要一查到底,做到件件有调查、有结果、有交代;对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依法做出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三)、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统一组织和分类实施相结合。县局制定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法律服务行风建设年活动。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要按照县局方案结合机构实际制定相印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工作计划。

二是坚持内部整改与开门评议相结合。一方面,局机关、市律协联络组和法律服务机构要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自我教育,依靠自身力量和内部整改的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采取聘请法律服务行风监督员等形式,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公、检、法机关以及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

三是坚持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宣传相结合。要加强法律服务工作正面宣传,深入挖掘、认真总结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表彰典型人物,树立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对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行为以及不讲诚信、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等反面典型要严肃查处并予以通报。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完善物业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物业监督管理力度、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区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的监督管理职能,提高住宅小区物业企业服务水平,推动我区物业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建整洁、文明、安全、舒适的宜居环境。

二、工作内容

(一)完善物业管理工作机制

1.完善物业管理机构建设。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区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物业管理工作汇报,协调解决物业管理重大问题。各街道办事处要明确物业管理分管领导以及承担物业管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社区居委会要有干部专职或兼职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已经配备人员的要确保在岗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确保物业管理工作有机构、有人员负责。

2.加强物业管理制度建设。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将物业管理工作作为民生工作和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全区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区住建局要对属地内物业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分析存在问题,出台规范性文件,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建立并落实街道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牵头组织召开1次由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业主代表等参加的联席会议,及时有效解决物业管理活动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各街道办事处要建立物业管理纠纷调处机制,物业管理普通纠纷由社区、街道一线及时调处化解,并上报区级主管部门。严重的矛盾由区相关部门牵头协调解决,并上报市级主管部门。

3.落实齐抓共管工作职责。区财政局要按照政办〔2012〕45号文件要求,把规范提升物业管理工作列入区财政年度资金安排,建立完善物业管理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整治、提升物业管理和奖励工作到位、成绩突出的物业管理单位及个人的专项经费。区住建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除做好日常规范管理工作,应制定物业管理整改提升方案,指导并督促区属物业企业及管理项目进行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行政执法、公安、交警、消防、工商、环保、司法、物价等职能部门要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政文〔〕186号)明确的本部门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进行责任分解,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负责人、经办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物业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能,建立职能部门联动处理机制,强化部门协作配合,不推诿,不扯皮,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纠纷投诉调处机制,对执法工作中发现的或物业企业报告、业主投诉、媒体曝光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处理到位。

4.推进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与规范运作。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强推进本辖区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组建。今年辖区内符合成立业委会条件的物业管理小区成立业委会应达到60%以上。区住建局应从行业管理方面出发,督促辖区内业主委员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引导业主委员会规范运作,促进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社区内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委员会和睦相处、相互依托、和谐共建的新局面。

(二)加强物业监督管理力度

1.规范前期物业管理与承接查验工作。区住建局要按照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相关规定,做好辖区房地产项目前期物业招投标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当年预售的项目应100%实行前期物业招投标,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同时督促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完成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承接查验工作、办理物业交接手续。组织相关人员对承接查验进行检查,确保项目按规划审批内容建设完整,并做好物业承接查验备案手续。

2.加强住宅小区的巡查与整治。区住建局要牵头联合街道办事处、社区建立物业小区巡查制度。具体为日常检查、集中抽查、重点督查3项。日常检查内容主要为小区秩序维护、卫生清洁、绿化养护、保安值勤、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等,应每两个月对辖区所有物业小区巡查1次,并做好记录,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切实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根据服务等级和服务标准,提供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集中抽查内容为物业小区的物业承接查验制度落实、物业服务收费、消防安全、电梯安全、地下室(停车场所)、机电设备运行、二次供水卫生、装饰装修管理等。区住建局要积极配合市住建局工作,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集中抽查,确保小区和谐稳定、规范有序。重点督查是针对业主反映意见大、矛盾投诉多、整改不力的物业小区,区住建局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开展重点督促检查整治,确保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有效得以落实。对于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违法违纪企业的处罚力度,坚决将侵犯业主合法权益的企业清除出物业管理市场,要将巡查结果作为物业企业项目评优、前期物业招投标准入、企业资质年检的重要依据。

3.深化老旧小区的整治与管理。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在老旧小区整治试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进一步深化我区老旧住宅区的整治与管理。要根据城市街区布局、公用基础设施分布状况,按照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在逐步改善老旧住宅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和治安防范之后,采取有条件的引进物业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服务、业主自治管理、社区有偿管理三种模式进行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逐步提升老旧住宅区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与居住品质。

(三)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1.提高物业企业竞争能力。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扶持物业企业做大、做强。物业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探索转变提升行业的发展方式,通过现代科技的运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断拓宽物业服务领域,切实增强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主管部门要鼓励、扶持符合二级以上资质条件的物业企业晋升资质,并逐年提高二级以上物业企业管理的覆盖面。

2.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物业企业应认真落实《省城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规范》,提高物业小区服务水平,切实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实现秩序维护、卫生清洁、绿化养护、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维护等基础服务达标,为业主提供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努力提高业主的满意率。行业主管部门要大力指导、帮助物业企业做好创建“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工作。今年应做好辉映江山、明光花园2个住宅小区的创优工作,做到以点带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3.提高监管人员与从业人员素质。针对我区涉及物业监督管理的9个职能部门情况以及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区住建局要牵头择期举办物业监督管理人员工作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切实提高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物业监督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借助物业协会平台积极开展物业服务管理经验学习交流活动,组织物业管理工作者、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学习借鉴省内外兄弟城市和我市优秀物业服务企业的先进物业管理模式,推广运用。定期组织物业经理岗位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保安、保洁、绿化、给排水、机电设施维护等岗位人员培训,确保行业相关人员都能持证上岗或得到轮训。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从2012年月日至月25日)

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结合我区实际,组织召开相关部门、物业公司负责人、业主委员会和业主代表参加的会议,制订实施方案,做好部署安排。分析辖区内物业服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讨行业发展方向,规范物业服务管理措施。区住建局应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在自查的基础上制订整改提升方案,方案要落实到每一个物业服务项目,明确具体目标、内容和措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从2012年月26日至11月30日)

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紧密围绕着“完善物业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物业监督管理力度、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的目标任务,制定工作安排,扎实开展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从201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结合市里开展的检查验收,由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检查组对今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物业管理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或及时调整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切实做好辖区内规范提升物业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促。

(二)健全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区政府提升物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中的工作安排,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形成有利于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加大协调统筹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联动、形成合力,全力做好协调配合、整治提升工作。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监理;行风;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河南交通取得了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公路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交通公路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结合监理工作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就公路监理行业实施“精细管理促进行风建设”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监理行业管理提升促进行风建设的进展,为交通公路事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来促进交通、公路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实施精细管理是公路监理企业行风建设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管理理念。近几年,质监部门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不断的规范监理工作,不断提高监理素质,开展了多层次的监理业务培训和监理业务考试,对公路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作风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公路监理行业已经走上了凭实力和能力开展业务的正规道路。随着监理行业逐步的规范化、正规化,作为一个监理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实施精细管理,重视作风建设,创新管理理念,改善管理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实施精细管理,提升公路监理企业形象和效益

“精细管理”是来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近几年来精细管理也逐渐引入到服务行业,极大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公路监理企业在面临公路建设市场逐步规范化的要求下,必须通过实施精细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整体实力。尤其在当前,河南省公路建设开工项目呈减少趋势,做为一个监理企业实施精细管理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细化制度管理,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准则,是职工的行为规范,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在执行过程中突出抓好“职责清楚、标准明确、监督到位、考核有力”四个关键环节,确保各项工作按照各项要求有序进行,实现各项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在公路监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公路工程监理规范》等要求,在质量、进度、费用方面发挥监理人员应有的监管作用,保证工程建设的健康进展,这样,才无愧于监理这个职业。

(二)细化财务管理,控制费用支出

实施财务精细管理,就是要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无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这也要求财务人员从单纯的财务核算转变为积极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

加强财务精细管理,要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以预算管理为龙头、以资产管理为纽带的财务管理模式,重点落实内部控制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按照“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控制从严、适度从紧”的原则,细化管理单元,将各项费用逐级分解到各部门,各项目总监办、驻地办,引导和鼓励大家树立节约意识,杜绝浪费行为,共同创建节约型机关,降低经营成本。

(三)细化监理工作内容,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在监理项目管理上,要细化监理工作内容,重申“严格监理,优质服务,科学公正,廉洁自律”的十六字方针,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岗位职责,使全体监理人员能够自觉依据合同文件、法规、标准与规范所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尽职尽责地开展工作。不断完善对公路工程三控制(工程质量,计划进度与费用)、二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协调业主与承包商关系)的监控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四)围绕经营目标,创新管理理念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监理行业和监理工作的开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摸索创新的过程。按照交通部党组提出的“做负责任的政府部门和负责任的行业”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完善工程监理制度,规范公路市场秩序,提高工程质量,是监理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创新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急剧调整,对监理服务的形式、内容与质量都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监理工作也要不断地创新,转变态度,强化服务职能。

(五)细化廉政责任,党风廉政和企业发展相互促进

作为监理单位,如何在监理与被监理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中,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约束,堵塞产生腐败行为的漏洞,根除监理岗位产生腐败的苗头,有针对性地从源头上予以监督和防范,应当成为廉政建设的关键。为此,监理企业领导要把党风廉政作为日常调研和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党风廉政建设要月月讲、天天讲、会会讲,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廉政工作检查。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为企业管理一个重要内容,把廉洁自律培养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发展的相互促进。

三、精细管理促进行风建设贵在坚持,重在平时

现代管理学之父,管理学学科的创建人,被誉为世界管理学界“大师中的大师”的德鲁克说过:“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已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对企业来说,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发生,说明企业的运行时时都处于正常控制之中,而这只有通过每天、每个瞬间严格地对细节加以控制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非常重要,这已成为“强企壮身”的关键一环。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2014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一)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工作整改提高。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所认真组织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为了抓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坚持用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统一认识,把思想发动贯穿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做到教育活动每推进一步,思想发动跟进一步,使大家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新的重大举措,是解决领导班子和普通党员存在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大计。一是高度重视。教育活动期间,市局领导多次听取我所的教育活动情况汇报,审阅领导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提出了修改要求,亲自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对每个班子成员进行点评帮助。为加强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我所成立了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所主要领导认真负责,履行了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证了教育活动有序进行。所活动办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制定实施方案,下发学习资料,对各阶段计划进行了准备和安排,建立了教育考勤登记、典型宣传报道等各项制度。二是深入发动。我所始终坚持用深入的思想发动统一大家的思想,提高大家的认识。教育领导小组做到了每个环节活动展开前,都要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每个活动完成后,都要召开会议进行小结讲评,确保活动效果。所党支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把思想发动贯穿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再教育、再动员、再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教育活动每向前推进一个环节,班子成员和普通党员的思想认识就提高一个层次。三是狠抓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重点是领导班子和普通党员,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解决“”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的所有教育活动,围绕这两个重点来展开。一方面,以“”问题的26种表现为“镜子”,认真“正衣冠”;另一方面,围绕领导班子和普通党员搞教育、搞活动,按照职责分工,层层负责,一级带一级,搞好点评、帮助和整改。四是严格要求。从我所教育领导小组到各股室,都建立了学习教育、检查讲评等制度,确保了教育活动“四落实”。在整个教育活动期间,坚持开门搞教育,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本着能改的立即改,能阶段性改的要明确整改时限,确实改不了的要解释政策、搞好宣传。通过这些措施,使大家集中精力投入教育活动,不少同志一面按时学习,一面加班处理工作,有的自觉克服个人和家庭困难,坚持参加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五是推进工作。我们将征求到的意见,进行分类和细化,明确整改责任,区分整改情况,认真进行处理,确保各个问题有落实、有反馈。如:针对市金轮运输公司反映有45台车经营业户长期未结算票款问题,我所及时与市客运站负责人进行协调解决;反映火车站附近存在非法经营车辆问题,我所及时与市客管处开展联合执法,对非法经营车辆进行了专项整治;针对村、村等村民反映赶车不方便、出行难的问题,我所多次会同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实地进行考察,组织人员对部分通车路段进行加宽,增建会车点等,并按照经营许可程序,由市金轮运输公司及时开通了至村客运班线,解决了沿途群众出行难问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口非法营运现象突出问题,我所多次组织稽查人员对口进行专项整治,查处并取缔多台非法营运车辆。同时由市金轮运输公司新开通口至、至客运班线车各1台,这样既有效遏制了非法营运行为,又方便了人民群众到旅游,使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得到了促进。

(二)开展党风行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根据市运管局党委和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对党风行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我所通过制定下发廉政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组织理论学习、讨论交流和组织工作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措施,提高了全所干部职工对党风行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思想统一、认识提高、态度端正,严格自律的目的,干部职工每人还写出了多篇廉政建设学习心得体会。在年初,市所与各班子成员、股室长签订了《党风行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为每个干部职工建立了《执法廉政档案卡》,坚持做到了把党风行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三)抓好运输行业管理,不断增强保障能力。我所一是围绕运输行业中心工作,积极为经营者排忧解难,努力为经营者营造良好的运输环境,促进了运输生产持续增长。今年,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完成客运量29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5838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459万吨,货物周转量89490万吨公里。二是严格按照经营许可程序办理运政业务。1至12月,我所共办理运输经营许可证422件,(客运7件、货运394件、三类机动车维修14件、服务行业7件);办理车辆营运证544件(客运40件、货运504件);完成营运车辆审验1571台(客车164台、货车1407台)。三是认真开展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全年已累计完成从业人员培训2500余人。四是完成了年初春运及“十一”黄金周等重点节假日运输保障工作。全市客运企业在两节期间共运送旅客40.11万人次,加发班次35个,确保了广大旅客走得及时、走得舒适、走得安全、走得满意。

(四)加大了运输市场秩序整治力度,有效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稳定。今年来,我所在运输市场经营秩序监管方面扎实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打非治违”氛围。为大力营造依法行政,强化运输市场监管工作氛围,我所印制《通告》及《公开信》各1600份,发放到市内各营运车主,并在电视台进行了播发。同时,利用宣传车在辖区内循环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多次组织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主动联合市路政、市客管等执法单位,对至育溪、至官垱、至王店等线路非法营运车辆进行了整治,严处了非法经营行为,保障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三是对个别擅自改装货运车辆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对违规经营车辆证件进行了登记保存,维护了全市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健康发展;四是组织专班人员对在长坂坡附近、医药公司门前、文化宫广场等地乱停乱靠“黑面的”进行了整治,有效净化了客运经营秩序。今年,我所在1至12月份,共查处交通行政违法违规案件204件,共收处罚款2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广大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五是全力做好运输行业维稳工作,确保了客运经营秩序稳定。

(五)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确保今年来安全无事故。年初,我所督促各客运经营者续保了承运人责任险,续保率达到100%;督导客运企业广泛安装使用GPS监控平台,使用率达到99%。按照运输安全生产的总体要求,在全市道路运输行业中广泛开展了客运安全大排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客运经营者的安全运输意识,使得运输企业及司乘人员的安全防范理念变为自觉行动。全年前后共组织召开安全例会6次,组织安全检查12起,运输企业之间交叉检查1起。由于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年来未发生一起运输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六)抓好规范执法基础工作,努力提高执法工作水平。一是组织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根据年初工作计划,我所今年进行了两次执法人员集中培训学习;二是开展案卷考评。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我所对每件行政处罚案件及处罚文书案卷制作情况都组织专人进行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做到了一案一考评;三是经常召开执法人员会议,组织学习有关法规、规章,并对执法工作情况进行点评,不断增强全体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观念;四是规范执法行为,要求执法人员自觉做到着装整洁,举止端庄,文明用语,以理服人,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全年未发生任何行政诉讼案件,无一起公路“三乱”行为。

(七)抓好文明创建工作,提升行业服务形象。一是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2014年市道路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和《开展争创“五个十佳、五大品牌”活动工作方案》等,组织召开了有全所干部职工和各运输企业负责人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专题部署会议,提出了相关要求。二是大力营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氛围,提高干部职工参与率。我所利用电子显示屏打出滚动宣传标语,文明服务宣传图片;督导市汽车客运站在候车大厅设置了文明服务台,老弱病残旅客候车区,张贴了10多幅文明服务宣传画和标语等,要求各运输服务窗口人员、司乘人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热情为广大旅客搞好优质服务,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活动氛围。三是在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我所重点突出抓了以“五个十佳、五大品牌”为主体内容活动的开展。所属各股室和各运输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紧紧围绕能力创新、服务创优的要求,不断丰富道路运输行业品牌创建的内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了运输行业文明服务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运输市场行业管理工作还存在有盲点,非法营运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认识需要提高,工作主动性、自觉性需要加强。

三是内部管理存在漏洞,用制度考核兑现有待加强。

三、2015年工作思路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2004年,省注协在财政厅领导和中注协的指导下,继续以诚信建设为主线,以行业自律管理为重点,在协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年初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工作计划为目标,深入贯彻“服务、监督、管理、协调”协会八字宗旨,上下沟通,协调一致,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2004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在行业自律性管理、改善行业执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使协会的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将2004年**省注协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出发点。2004年**注协党总支在厅机关党委的领导下,努力开展行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和领导全体党员同志全面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召开了各事务所党总支书记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各党支部的工作经验。

一年来,各事务所的党支部健全党员的组织和教育活动,并把先进同志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许多青年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4年省直所党总支在行业内发展了两名业务骨干加入到我们党内来,并有7人转为正式党员,全年新增党员23人。现在省直所党总支共有党员189人。2004年又有2家事务所成立了党支部,现共有17个党支部。

2004年协会党总支继续开展“讲学习、讲诚信、树形象”和创建先进党支部的活动,在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党总支在“七一”前对**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众天信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永和会计师事务所党支部及狄云龙等11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了表彰。为加强对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议的决定》的学习和体会,党总支2004年9月底组织了先进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及总支委员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实地进行学习考察。

二、继续围绕行业诚信建设,不断提高行业公信力

国家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的深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2004年**省注协继续紧扣诚信建设这一主线,不断深化诚信建设的内涵和手段,坚持以诚信建设为主线统揽行业各项建设工作,全面提升行业诚信水平。

在2003年颁布的《**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档案管理制度(试行)》基础上,我们根据中注协2004年1月9日颁布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诚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按照中注协注册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大管理力度。一年来,**注协共对2家会计师事务所和9名注册会计师进行了通报批评,对12名注册会计师予以撤销注册,并对上述情况在诚信档案中进行了如实的记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鉴证作用日益增强,2004年5月,我们参照中注协的排名办法,排出了我省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前50家并进行了公告。满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有关信息的需求,同时鼓励会计师事务所诚信为重,做大做强。

三、真抓实干,全面开展执业质量检查

(一)全面完成资产评估行业检查

根据国务院“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要求和财政部“对资产评估行业进行全面检查”的统一部署,我省于2004年3月-7月,在省财政厅资产评估行业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在13个市财政局检查办和省、市注协的共同努力及全省资产评估机构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全面完成了我省资产评估行业232家评估机构(专营22家、兼营202家、分支机构8家)、1311名注册资产评估师、(2001年~2003年)评估报告45835份的全面自查工作;省、市检查办共派出了36个检查组、167名检查人员,完成了对评估机构211家(专营20家,兼营184家,分支机构7家)、注册资产评估师1233名、(2001年~2003年)评估报告1064份的实地检查工作;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在机构设立条件方面存在问题的21家资产评估机构、在注册资产评估师资质上有问题的21名注册资产评估师及在执业质量方面存在问题的97家资产评估机构,按财政部检查办《资产评估行业全面检查处理指导意见》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了处理。我们还协助配合部检查办检查组对**天衡、南京永华、**中天、**公证、**仁合等有证券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检查工作。

(二)全面完成2004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组织实施工作

根据中注协重庆会议和会协[2004]44号文件“关于开展2004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省注协下发了贯彻落实〈中注协关于开展2004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和全省2004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布置、贯彻和进行查前培训。从2004年8月至10月省注协组织13个市注协和省直所检查组共分派22个检查小组、95名检查人员,完成了60家会计师事务所今年1-7月已出具的年报审计(4803份)和验资报告(10814份)共计15617份业务报告的抽查任务;事务所抽查率为19.16%;业务报告抽查率——年报审计5.56%、验资5.09%,两项综合为5.24%。检查组在检查中贯彻“帮助、教育、督促、提高”的目的,在检查处理上贯彻“以帮助教育、督促、提高为主,以必要的惩戒为补充”的原则,对检查发现有问题的53家会计师事务所及33名注册会计师分别提出了“责令限期整改”、“谈话提醒”、“书面批评”、“强制培训”等自律处理意见和建议。

四、以制度创新为突破,以服务、协调和维权为核心,为事务所发展办实事

为切实发挥协会的自律监管职能,强化协会维权和服务功能,增强协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根据**省实际情况,参照中注协和兄弟注协的相关做法,**注协于2004年筹备成立维权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并报常务理事会审批。

维权委员会拟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规范,对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依法执行业务过程中合法执业、人身、财产权益受到侵犯等情形提供援助服务,承办全省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维权事项,研究有关维护“两师”依法执业的具体措施和有关办法,对市协会承办的重大维权事项提供指导和咨询意见。为提高会员的执业水平,专业指导委员会拟将研究指导两师执业中专业标准问题,开展全省机构及两师的专业指导和技术咨询能,协调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理解差异,引导和促进两师按照执业准则、规则执业,提高两师的执业水平,促进本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搞好协会日常管理工作

按照**省财政厅创建文明处室的要求,以及中注协提出的要把协会建设成为“运转高效、反应灵敏、服务有力、管理有效、勤政廉洁、纪律严明的办事机构”的目标,为行业自律管理提供必要的平台和通道,省注协认真履行协会职责,把行业诚信建设的工作思路体现在行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体现在考试、培训、注册、监管、技术指导等具体的工作之中。2004年圆满地完成了以下各项日常管理工作:

1、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严格规范注册管理工作

注册管理工作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工作的关键。严格注册管理工作是规范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为增强注册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网上和会刊《**注册会计师之友》的公示制度,接受广大会员的监督。同时,为做好服务工作,我们将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受理由1年2次改为1年4次,2004年共批准130人注册。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注册会计师注册有关文件进行了清理,废除了《关于加强注册会计师注册审批工作的通知》等2个文件,从2004年7月1日起不再委托市注协受理,由省注协随时受理,受理时开具受理通知单,不受理开具不受理通知单,不批准开具不予注册决定书,受理后严格按规定时间在20个工作日审批。截止今年11月初,我省共审批注册会计师6批,批准316名注册会计师。所有批准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我们都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网络并进行了后续的刻章、打证及下发工作。2004年我们还批准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730人。

截止今年10月底,我省共有会计师事务所309家(含外省事务所分所8家),省内事务所设立的分所34家,注册会计师3412人。全省资产评估机构共有243家,其中专营机构28家,兼营215家,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1600人,登记的非执业会员290人。

2、完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努力提高事务所执业质量

制定一项制度并不难,构架一种体制也不复杂,困难在于制度的实施,在于体制的维护。在2003年我省建立行业自律管理体制的基础上,2004年1月我们完成了新批16家省直事务所加入“南京地区行业自律公约”组织、省会刊和网站公告工作,把新所也纳入“行约”自律管理,以扩大“行约”自律管理建设成果,发挥其作用。

我们还要求全省各市对今年新批执业机构做好加入行约签字等“行约”自律管理工作,同时做好今年新批省直所加入“行约”签字等“行约”管理工作。

3、确保考试工作万无一失

注册会计师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而注册会计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是做好行业人才培育和引进的重要渠道,为此协会精心组织,确保考试工作的万无一失。我们认真做好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设立省市两级考试机构、召开各类考务工作会议、加强各考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做好考试用书的发行、考卷用量和报名数据库的汇总、审核、上报工作等,并实行层层责任制,严把“准入关”。2004年**省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考人数43097人,报考科次96212科,全省共设14个考区,使用考点37个,启用1026个考场,全年共办理全科合格证833人。2004年**省注册资产评估师全国统一考试报考人数2286人,全省共设14个考区,考点7个,全年全科合格人数75人。省注协还认真地做好考试成绩下发和复核及考试合格证的下发工作。除此之外,我们利用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地向考生进行舆论宣传,扩大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社会影响。

4、进一步健全分层次、分重点的“两师”培训体系

2004年我们继续贯彻省市注协分级负责的原则,重点突出了主任会计师的培训工作,积极选拔副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经理进入上海、北京、厦门三所国家会计学院所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学习,全面抓好一般注册会计师、一般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培训工作,大力推行事务所内部培训办法,加强了行业培训的检查与监督机制。

2004年,省市注协举办各类培训班近30期,共培训各类人员5200多人次。**注协还在镇江为中评协承办了一次全国资产评估师培训班,学员173人。

在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针对资产评估类师资短缺的现状,经过推荐、选拔、试讲等程序,增补了六名行业培训师资,扩大了师资队伍的规模。在培训课程的开发方面,我们先后组织师资开发了《注册会计师四大查账技术》、《验资案例分析》、《企业改制后的会计服务》、《企业改制及企业股权重组中会计处理与纳税处理》、《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十多门课程。培训内容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受到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欢迎。我们还开展了地区行业之间的交流。2004年7月,经过与内蒙古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共同协商,**注协组织了部分师资和部分主任会计师赴内蒙古地区开展行业培训交流活动,这次交流活动受到广内蒙古自治区协会和参加培训的注册会计师好评,由沿海发达地区支援西北部欠发达地区的培训工作在全国行业还属先例。

5、落实业务报备制度及相关宣传工作

2004年3月,省注协完成了2003年度我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行业(以下简称行业)业务报备资料上报布置、整理汇总及汇总结果的通报工作。业务报备资料统计汇总显示:2003年度全省会计师事务所完成验资项目合计85271个;共验证资本人民币3871.32亿元,美元计1035.38亿元,港币计7.57亿元,日元216.32亿元,欧元计0.42亿元;2003年度全省会计师事务所共对36473家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中无保留意见报告19506份,占报告总数的53.48%;保留意见报告15416份,占报告总数42.27%;否定意见报告963份,占报告总数的2.64%;无法表示意见报告588份,占报告总数的1.44%。2003年度,全省各专营与兼营资产评估机构共出具资产评估报告17280份。

6、围绕行业中心工作搞好行业宣传

2004年,作为协会与会员桥梁的会刊《**注册会计师之友》继续围绕“以诚信建设为主线”的行业建设思路,围绕协会中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先后围绕《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全省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工作、全省会计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展开报道。在栏目内容上,新增了“争鸣”、“执业思考”、“职场生涯”、“业务讲座”等新的内容。我们参与了《**年鉴》、《**会计年鉴》、《中国会计年鉴》等有关我省注册会计师行业部分的编写工作。并及时向《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资产评估师》、中注协、中评协网站传递我省行业发展信息,搞好行业宣传。

7、积极推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平时,我们配合行业工作重点和社会及行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做好有关信息的上传和更新。2004年,我们将**注协网站子栏目的管理权下放到各个部门,充分调动各部门的主动性,使网站更新更加及时。为跟上行业职能转变的要求,**注协与财政厅会计处在省注协网站联合设立了财政厅批所公示栏,增强广大会员的监督力度。

8、开展全省行业性文体活动

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丰富行业的文化体育生活,增强会员体质,我们还举办了一次全省注会行业“诚信杯”乒乓球比赛。这是我省行业首次举办全行业性大型文体活动。本次比赛经过各市注协积极宣传、组织和认真选拔,并由省级注协进行了严格的资格审查,最终由各市注协形成了12个代表队,来自全省注会行业不同岗位的40名男女运动员参加了本次比赛。本次活动的整个组织过程,体现了我们行业“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精神风貌。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我们行业内更多地同志加入到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去,使我省行业从业人员能够以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为**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还组织行业参加“中评协杯”全国财政系统第三届书法、美术、摄影大赛。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财政部机关党委、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财经报社联合举办了“中评协杯”全国财政系统第三届书法、美术、摄影大赛。我省各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广大从业人员大力支持、热烈响应,全省共有33人参赛,参赛作品92件。在本次大赛中,我省李守银同志获得书法类铜奖,另有入选作者6名。

9、搞好人民来信的处理工作

对人民来信,我们都及时进行了登记和处理,其中注册方面共接到人民来信37封,监管方面共收到人民来信37封。我们对署名的人民来信都及时进行了回复或沟通,基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代。

回首过去一年,我们虽在行业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行业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会员服务、行业自律建设、内部协调、新鲜事务的引导方面还有待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忙于应对事务所矛盾爆发后的调解,疏于事前的疏导,这些大量而繁重的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开拓。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倍加努力,争取新的建树。

2005年工作计划

2005年是全面深化行业改革,促进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为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2005年省注协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注协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以诚信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执业质量为中心,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宗旨,加强行业建设与改善执业环境并重,按照行业发展规律进行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自律管理体制建设的各项工作。具体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一、进一步做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行业诚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新一年的党建工作,行业党总支将继续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服务行业诚信建设为宗旨,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发挥党员在行业诚信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各派人士的积极作用。

1、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发展新党员,扩大党组织在行业中的影响,使行业的党建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继续在有条件的市注协推动组建地方注协党组织工作。

2、行业党总支要形成学习制度,及时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到行业的每一个党员;要组织由党员和各派人士中优秀分子共同参加的参观学习活动、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和联谊会,加强党与其他各党派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增强行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继续在行业内开展“讲学习、讲诚信、树形象”和建立优秀党支部活动,鼓励每一个党员在行业诚信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按照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制度的要求,搞好行业自律监管工作

省注协2004年开展的全省会计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和全省资产评估机构大检查,取得了很大成绩和明显效果,在行业里引起极大反响。2005年省注协将按中注协《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规定和要求及2005年工作部署安排,做好2005年度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宣传及处理工作;按中评协2005年工作部署和安排及要求做好资产评估行业执业质量检查宣传及处理工作。在具体业务工作方面: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行约”自律监管。包括①推动全省各市“行约”修订工作。②推动各市“行约”自律监管工作,尤其是业内反映强烈的执业收费或恶性低价竞争等问题。

2、按照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制度的规定抓好今年执业质量检查,检查面为20%。

3、加强行业监管队伍建设。省注协要在现有专业监管队伍的基础上,调整和吸收检查人员,形成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战斗力强的检查队伍。进一步做好检查人员的查前培训工作,统一检查方法,统一检查标准和尺度。我们要加强行业检查队伍建设工作和人员的选聘,要在全省各事务所尝试建立兼职监管员。

三、建设并开通“两师”远程教育系统,采用多种形式丰富“两师”后续教育

“两师”的后续教育直接关系会员素质的提高、执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提高,“两师”后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协会服务的水准,所以在行业自律管理体制框架下不断加强“两师”后续教育工作至关重要。2005年省注协在“两师”后续教育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从硬件资源上,尽快建立和完成省级远程教育体系。实施网络化教学。要尽快将远程教育教室投入使用,开通远程教育系统,配合中注协、上海、北京“两院”做好远程教育工作,发挥远程教育在行业培训工作中便捷、有效、灵活的特点。

2、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主任会计师的培训工作,包括继续争取中注协支持,在上海、厦门两家国家会计学院联合举办两期“**主任会计师研讨班”。

3、做好调查研究,组织师资力量了解一般注册会计师、一般注册资产评估师当前的培训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和业务工作特点,开发新的培训课程。

4、在行业培训的检查与验收、事务所内部培训等方面建立相关制度。

5、加强与华东片师资的合作,扩大行业培训师资队伍,提高师资人员整体素质。

四、鼓励机构做大做强,继续公告业务收入前50家事务所

为了满足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利益者和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有关信息的要求,同时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我会在2004年公布我省50强的基础上,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排名办法,继续排出我省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前50家并予以公告。在以业务收入排序的基础上,我会还将同时披露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及其年龄结构等。

五、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注协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全面深化行业诚信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2005年,我们将以传达贯彻中注协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为契机,积极总结近两年来行业诚信建设经验和成果,全面落实行业诚信建设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在以往诚信档案记录的基础上,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诚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的诚信建设,塑造行业“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

2、进一步修订注册管理相关规定,以制度规范注册管理工作。自《行政许可法》公布后,财政部和中注协的很多规定正在修订之中,我们将借“会计师事务所监督管理办法”、“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等规定出台的契机,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照文件要求,对我省过去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以适应行业新的发展形势。

3、多种机制并重,努力提高行业执业质量。为贯彻落实中注协“以诚信建设为主线”的工作思路,积极响应省政府建设“诚信**”的号召,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塑造行业“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弘扬正气,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表彰和鼓励模范遵守行业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并为行业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我们借鉴了其他兄弟省市评选优秀注册会计师的经验以及我省少数省辖市评选文明会计师事务所的经验,2005年拟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展先进会计师事务所、优秀注册会计师的评选活动。

4、积极探索解决执业机构内部治理存在的新问题。提高执业机构的质量控制水平.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执业机构内部治理运行机制。围绕中注协的有关文件精神,引导和帮助执业机构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健全股份管理收入分配、重大事项决定、风险基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制度。使执业机构内部机制日趋合理,决策更为严谨。风险控制更加有效,更有利于人才成长。

六、利用“**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和《**注册会计师之友》杂志,做好行业宣传工作,为事务所提供必要的服务

2005年省注协将根据会员的要求,充分利用网站和杂志两块园地,及时宣传行业动态和行业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指导,同时以适当的版面和形式反映事务所和广大从业人员的文化娱乐生活。

七、切实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搞好内外协调

2005年**省注协要按照法律统一规范、政府监督指导、协会自我管理、公众加强监督的思路,继续完善行业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实施行业自律性业务检查、行业惩戒等方面的作用,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强化行业自律监督。同时,要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社会监督的作用,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适当曝光,增强监督工作的影响力、威慑力和社会效果,共同推进我省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健康发展。

要继续完善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注册、培训等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坚持不懈地促进提升注册会计师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

我们要继续改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环境。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社会环境,但由于我国还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仍面临体制和法制不完善等其他制约因素。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协会与执业机构和业内人士的沟通,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和行业年会制度。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联络和沟通,将专门行业的法规政策、执业要求传达给事务所和执业人员,满足执业的要求;同时将本行业的管理信息和要求,采用文件、工作简报、信息汇编等形式,及时提供相关政府部门,使其对我们的行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

八、加强协会各项建设,努力做好协会各项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协会良好形象

省注协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处理好协会与会员、协会与财政部门、协会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协会功能建设、行业制度建设、自律组织建设和协会秘书处自身建设,努力做好各项日常工作,使行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具体地包括:

1、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服务意识。协会要把自身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协会规范化建设。把建立岗位责任制作为重点,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创服务型、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切实转变协会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省际协会间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服务水平。我们要让会计师事务所处处体会到协会积极的服务态度、高度的服务热情、优质的服务质量。

2、注册管理方面,我们将在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在如何加强服务方面下功夫,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审批时间。注册会计师审批将继续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做到随时受理,按期限审批;注册资产评估师仍实行1年受理4批的做法;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审批由1年1批改为1年2批。我们将继续做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年检工作;搞好注册会计师注册工作和1年2次的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审批工作;做好1年4次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工作和1年1次的注册资产评估师非执业会员审批工作;做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转所工作和非执业会员的转会工作,做好注册会计师办所确认工作。

3、业务监管方面,做好2004年度的业务报备统计汇总工作,增强业务报备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并研究如何完善报备系统;做好人民来信、来访、投诉举报的受理处理工作;对行业执业环境的治理常抓不懈。

4、考试管理方面,继续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万无一失的原则搞好考试工作。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以成本最优化和方便考生为原则合理设置报名点,了解考生的情况,切实为考生服务,把我省考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一步加强试卷的安全与保密工作,选择高标准的保密室存放试卷,并请省保密局验收。我们将进一步严肃考试纪律,强化管理,严查舞弊行为。同时要一如既往及时准确公布下发考试成绩,做好考生电话、网上查分查询工作,以及考生查卷的登记、上报工作;及时完成考生单科换全科合格证工作。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2009年,全县商贸流通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和省、市商贸流通工作会议要求为指导,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为统领,以“改进结构、服务民生,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优化质态、提升实力”为重点,大力拓展招商领域,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在服务“三农”上争贡献;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在促进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上做文章;努力搞活商贸流通,在拉动内需上出成效;倾力盘活闲置资产,在保值增值上创效益。充分发挥商贸经济化解危机、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全面达小康”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指标

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亿元,增长16%;

2.实现市场成交额130亿元,增长15%;

3.实现餐饮营业收入10.6亿元,增长25%;

4.培育突破10亿元的市场1~2家,新增5亿元市场2家、亿元市场2家;

5.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创建30家;

6.引入国内外大型知名连锁商贸企业1~2家;

7.完成第二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10家;

8.完成生猪定点屠宰40万头,定点屠宰率99%以上;

9.完成地方粮食储备1.9万吨,食用油储备150吨;

10.完成“五放心”粮店创建5家。

三、重点工作

(一)优化载体,深入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

1.不断深化“万村千乡”工程。根据上级规定要求和标准,再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重点建设村级店,扩大农家店覆盖面,确保农村农家店覆盖面达90%。进一步强化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的服务、监管,指导企业完善采购、储存、加工、编配、调运、信息等功能,增加统一配送商品品种,逐步实现食品全配送,其它日用品统一配送率达50%以上。鼓励“一店多用”,推进“万村千乡”网络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的整合联动,扩大农家店的经营品种和服务范围。对现有农家店要完善设施,改善服务,提升功能,提高城乡同价工业品的比重,进一步拉动和扩大农村消费。

2.扎实做好“家电下乡”工作。从2009年2月1日起,连续四年,全面开展家电下乡工作。鼓励我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家电经营企业积极申报进入全国家电下乡销售网络。在落实好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等四类下乡产品的基础上,按国家要求及时扩大品种和补贴范围。各镇、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精心组织,强化监管,抓实抓好。要指导、督促各定点经销企业积极组织货源,切实做好售后服务,确保广大农民买得放心。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信息跟踪网络,严厉打击借家电下乡名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要加强审核把关,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通过家电下乡活动,发挥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拉动内需的引领作用。

3.大力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和改进农村消费环境的重要举措。在2008年已经基本完成10家改造任务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抓好示范推广,全面启动我县2009年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年内首先要抓紧做好少数尚未开业的改造市场的竣工开业,一季度要完成09年10个项目的方案审批,4月份要确保所有项目开工建设;跨年度项目必须在上半年竣工开业。县工商局、商贸办(粮食局)等部门要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市场改造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要积极探索“农超结合”的升级新模式,努力提高我县农贸市场的档次和品位。各镇、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确保高标准完成全年市场升级改造任务。

4.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加快农村商贸业态升级,切实改进农村消费市场环境。一是促进现有知名连锁品牌向镇村、社区四级市场延伸,年内重点推动苏果便利、文峰超市等企业向镇村布点,确保各中心镇有2~3家以上知名连锁企业入驻,规模较大的村不少于1家,形成良性竞争环境。二是加大农村住宿餐饮行业监管力度,针对农村住宿餐饮设施落后,服务较差的现状,督促、引导经营者加大投入,改善落后面貌,提高服务水平,带动农村餐饮消费。三是继续开展“标准化农家店”、“安全示范农家店”创建工作,在认真总结过去创建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确保村级覆盖率达100%。

5.全面建立“放心粮店”网络。在连续两年开展“五放心粮店”创建,现已完成24家市级店验收认证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创建工作的标准、要求,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杜绝重授牌、轻管理的现象,把放心粮店的监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着力抓好已授牌单位的经营品种、进货渠道、台账资料等内部管理。同时将“放心粮店”创建工作向各大连锁超市延伸,做到创建“放心店与放心专柜”相结合,力争年内再创建5~6家“放心粮店”,实现镇级全覆盖。

(二)提升结构,促进商贸经济集聚发展

6.打造城中商贸中心。围绕“立足城中发展大商贸”要求,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不断扩张城区商贸规模,提升业态档次,促进城区商贸中心做大做强。一是突出项目建设,引入知名品牌,立足高品位、高水准,瞄准大品牌,力争年内再引进1~2家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入驻,其中要重点引入1家大型百货业企业;二是抓好业态布局。围绕规划建设中的安达步行街、中大街、恒天新世界等商贸集聚街区,超前介入指导业主做好功能定位、业态布局,突出体现各个街区的不同特色和商业风格,杜绝出现同质化竞争局面;三是升级商贸业态。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加盟、直营经营方式的同时,增加商业街区娱乐、休闲、健身、美容、餐饮等商业元素,优化城中商贸中心业态结构,提高竞争力,加快城区商贸中心集聚发展。

7.培育专业特色市场。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县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和安商护商的各项措施,帮助奥华国际装饰城、*批发王、沿海大市场、苏通轻纺城等四大专业特色市场大力开展招商工作。指导沿海大市场按照市场错位发展原则,准确进行功能定位;支持*批发王、苏通轻纺城等专业特色市场加大营销攻势,提高商家入驻率,集聚商流人气,缩短市场培育期,尽快形成有场有市。

8.做强现代物流企业。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在认真做好物流发展规划的同时,按照运输型、仓储型、技术服务型、综合型等不同的物流企业类型,分门别类培育重点物流企业,全力推进物流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仓储、运输能力,拥有现代信息网络平台,服务功能全、配载能力强的综合物流基地,逐步奠定我县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着力培育壮大正元港务煤炭物流中心、南通苏中医药物流中心;加快苏中粮食、棉花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项目建设;整合资源,推进小型物流企业转型并轨,力争培育规模物流企业2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2家。

9.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将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作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通过行政推动、政策扶持,不断健全完善城区社会服务网络。一是发展连锁便利店;二是推广家政服务业;三是设立社区便民医疗、修理、寄托等便民服务项目;四是开展旧货收购、二手车交易等新型服务项目。

(三)集聚优势,大力推动粮食产业发展

10.加快项目建设。依托我县传统粮食集散中心优势,全力加快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启动粮食仓储区建设,完成*粮食储备库建设,计划一期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粮食储备仓容4万吨,力争年内完成仓库建设、新仓压仓试验,质检中心、信息中心、器材库等配套设施主体工程竣工并投入运营。同时做好物流中心交易区、深精加工区的规划、项目包装和招商推介工作。

11.扩大订单收购。指导加工企业完善“公司+基地”经营模式,充分掌握粮源,鼓励粮食经营企业大力开展订单收购,搞活粮食购销,提高粮食商品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年内建立基地35万亩,基地收购量达到8万吨。

12.开发精深加工。扶持、指导企业加大投入,在加快技术创新上闯生路、找出路。引进粮食、食品深精加工项目,重点瞄准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引导、促进企业走技术创新的路子,开发生产糙米茶、营养强化米、有机大米以及各种配制米;利用地方禽蛋资源,瞄准引入禽蛋制品的开发项目,生产溶菌酶、蛋黄油、生物柠檬酸钙等,拓宽延长产业链条。

13.拓展外地市场。大力拓展我县品牌大米县外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发展营销网络,在各大城市建立联销网点,努力扩大我县大米的市场份额,提升我县大米的市场影响力。

14.争创自主品牌。立足我县优质稻谷资源优势,会同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大米统一品牌的培育创建。逐步实现统一选种、药肥科学管理、统一加工工艺和标准,统一产品标识,统一组织产品对外推介,提升*大米的知名度和收益率,有效增加粮农效益。

(四)强化监管,努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15.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依据国家《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商贸企业基础台账,全面实行企业食品经营安全承诺制度,大力推行食品经营索票索证、购销台账、招回退市等措施;严格依照“食品安全属地管理”原则,加大对全县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16.深入实施“放心肉”工程。以定点屠宰场换发证、标志牌为契机,坚持条件、严格标准,对全县36家定点屠宰点逐一梳理、验收,关闭一批设备简陋、管理落后的屠宰场,逐步过渡到一镇一点;深入开展“打击私屠滥宰和病害猪肉非法交易”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县镇两级整体联动,加大打击力度,坚决杜绝“病害猪”交易行为;严格规范定点屠宰场内部管理,健全制度,严把“三关”,提高定点场(厂)规范化管理水平;切实做好“病害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确保出厂肉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肉品市场整顿,组织相关部门、镇,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死肉、无花肉以及各种违规猪肉行为,确保全县人民食肉安全。

17.全面推行酒类溯源制度。进一步做好酒类备案登记工作,确保备案登记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实施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督促批发、零售企业建立健全购销台账;开展酒类流通市场监管,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18.不断加大服务行业管理。组织现有餐饮协会、煤炭协会、市场协会正常开展活动,年内再筹建1~2家行业协会。大力提升餐饮服务水平,积极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业务培训和竞赛活动,推进餐饮行业上档次、上水平。

19.有效规范粮食流通秩序。进一步加大粮食市场监管力度,努力规范经营行为。一是高质完成清仓查库。全力抓好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集中力量、集中时间,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高效完成我县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确保一次性通过国家、省、市验收、抽查。二是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抓好两季收购市场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品质监管。深入推行流通环节粮食质量监督工作,开展库存粮食品质动态监管。四是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确保公平、公正执法。

20.狠抓有形市场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全县有形市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与各镇要协调配合,强化全县所有有形市场,以及5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超市、规模以上餐饮宾馆(不含星级以上)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年初有指导意见、工作计划,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季度有专项整治活动,月度有例会查评。

21.推进“平安企业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商贸企业维稳工作和防范建设的提档升级。各镇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平安商场、平安超市创建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措施,加强协调、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明确责任,切实排查整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四、具体措施

22.实施规划控制把关。根据全县商业网点规划的规范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加大控制力度。县商贸办(粮食局)要会同县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负责实施全县商业网点建设的审核把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确保新建商业网点科学合理布局,坚决杜绝同类商业业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恶性竞争。

23.强化服务指导功能。强化对商贸企业的服务功能,建立商贸重点企业联系制度,重点做好“五个十佳”企业培育工作,即打造十佳专业市场、十佳商场超市、十佳粮油加工企业、十佳酒店宾馆、十佳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全力打造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强势推进全县商贸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建立健全专门机制,跟踪全县商贸流通领域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千人进千企、帮扶促发展”活动,尽心倾力帮助解决各个联系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24.健全市场监测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县、镇两级商贸流通业的科学监测统计体系。县商贸办(粮食局)要会同统计部门制定信息管理办法和各类统计报表;各镇要明确专门的信息搜集、统计人员;各重点流通企业要落实专职人员开展信息统计工作。定期召开市场分析会,形成全县商贸业动态分析资料,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认真做好国家商务部网上直报工作;开展商贸发展专题调研,提高市场监督能力和水平。

25.严格各级考核评比。县商贸办(粮食局)要认真制定全县商贸流通工作目标考核评比办法,纳入县政府服务业考核范围,并鼓励争先创优,确保全县商贸流通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要针对各行业特点通过各行业协会适时举办如技能比武、行业排名、星级评定、行业领军企业、领军人物等丰富多彩的评比竞赛活动,形成各行业争先进位、积极向上的良性竞争氛围。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1.着力加快对外大通道建设,进一步凸显*交通区位优势。*是连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和中间纽带,地理位置优越。牢牢把握国家宏观政策适度放松的机遇,不断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加快构建高水平的对外大开放的交通平台,对于强化*承接、传递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市交通一定要咬定把*建设成长三角重要的区域交通中心的目标,强势推进高等级公路、铁路、航道及综合枢纽站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建设规模,提升发展速度。年内,高速公路要抓好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杭长高速公路二期续建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杭宁高速公路“四改六”拓宽工程,计划完成投资13.2亿元,其中,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要建成通车。国省道要抓好104国道长兴过境段、318国道*至*界牌段、09省道秋山互通至乾元段和13省道青临线安吉段等新建、续建工程,计划完成投资2.6亿元。内河航道要抓好长湖申航道扩建工程,力争启动建设京杭运河“四改三”工程,计划完成投资4亿元。轨道交通主要抓好宁杭城际轨道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要全面推进,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同时,要扎实做好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杭长高速公路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充实交通重大项目储备,保持建设的连续性。

2.不断完善对内大循环网络,进一步促进便民惠民交通建设。建设新农村,交通要先行。全市交通系统要自觉强化以民为本的理念,大力实践“三个服务”,积极参与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交通各项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均等化,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农村奔小康的进程。要继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各地经济保障能力,科学安排好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分步有序推进县乡公路、通村联网公路建设和病害桥梁、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改造。要继续加强资金筹措,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方力量,共同落实好建设资金。要继续强化建设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要继续狠抓质量,严格监督,优化工程设计,改进施工技术,把为民办实事项目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中。年内,全市农村公路要全面推进三济桥至新市、新市至五杭等16项190公里的县乡公路和210公里的通村联网公路建设,完成80座病害桥梁改造及50公里的县乡公路安全设施建设任务,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同时,要继续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优化线路走向,加密班次密度,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协调各方,做好有关市县城际公交开通工作,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大的方便、更好的服务。

3.深入推进内河大港口整合,进一步巩固内河水运大市地位。整合港口资源,完善功能布局,提升服务层次,是*交通推进“三大建设”、促进水运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全市交通系统尤其是港航部门要把港口资源整合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紧紧依靠沿线党委政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扎实抓好这项工作,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持续开展好《港口法》、《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港总体规划》的宣贯工作,为港口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推动港口资源整合。要选准突破口,抓住长湖申航道改造契机,编制好沿线码头整治计划,把港口、码头整治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新建、续建11个300—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计划完成投资1.8亿元。要强化港口岸线资源管理,按照《*港总体规划实施意见》,编制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建立健全港口企业检查制度,严格把握准入条件,核实经营资质,坚决取缔无证码头,整并弱小码头,控制货主自备码头,促进全市港口健康发展。

4.努力加快现代大物流发展,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业提速升级。建设大物流,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前提。当前,*交通正处于现代物流的起步期,全市交通系统要以把*打造成长三角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为己任,切实担负起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责,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致力构建现代大物流体系,为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一要精心编制全市现代物流发展布局规划,制订行动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引导现代物流加快发展。二要认真抓好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广道路物流标准化软件,及时更新各类信息,逐步实现信息共享。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重组资源、集约经营,扶持1—2家物流企业做优做强,打响品牌,提升知名度,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物流基地建设,牢牢把握*综合物流园区列入省级重点物流基地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四要努力探索水陆联运新模式。加强部门合作,共同研究建立水陆结合、优势互补、衔接顺畅、快捷灵活的联运机制。五要继续推进城乡货运配送网络和快运小件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

5.全面构建行业大监管格局,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管理,构建严密的交通大监管格局,是促进交通事业全面发展、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交通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监管工作,努力形成全方位的行业监管体系。要密切关注交通工程建设、公路水路运输等各类市场动向,针对市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组织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继续加强联合执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打击非法营运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打非”工作成果,防止非法营运现象重新抬头。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的标准、程序办事,科学设置有关从业门槛,把好经营资质审批关。深入研究,分类听证,结合诚信体系建设,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逐步建立各类市场退出机制,形成有进有退、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公路航道养护管理,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奖惩激励等配套制度和措施,加大路政、航政巡查和车船超限超载治理力度,保护公路航道不受侵害。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企业主体”和“行业监管”两个责任,不断完善安全制度、措施和应急体系,扎实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充分运用gps等先进技术强化安全监控,努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平安交通”、“平安*”建设。

6.主动适应产业大转型要求,进一步推进节约环保型交通建设。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是新形势下经济转型升级对交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市交通系统要主动顺应这一趋势,自觉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积极推进创新型交通、节约型交通、环保型交通建设,促进交通发展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一是要更新工程设计、建设理念,科学确定线路走向,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力求以最小的土地、资金和环境代价完成建设任务。二是要扎实推动运力调整,继续做好船型标准化推广和车辆高档化发展工作,逐步淘汰油耗、污染相对较高的车船,实现新建船舶标准化率达到100%,全市专业化、重型化、厢式化货车比例提高到35%,普通货船标准化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三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加强技术改造和推广应用工作,以技术的创新带动节材节能、环保减排工作。四是要重视做好废油回收等工作,选择专业公司进行试点,统一回收维修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电池、废轮胎、废配件、废包装物,促进交通循环经济发展。

7.认真做好文化大发展文章,进一步增强交通发展精神动力。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是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永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全系统上下要把加强交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永恒的任务,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不断提升交通发展的软实力。一要扎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改造思想,指导工作,切实在解决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工作问题和发展难题上下功夫、见成效,为交通文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不断改进学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广泛宣传*交通精神,激发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创业创新的工作热情;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推进交通法制建设,实现以德育人和以法育人的有机统一。二要扎实加强廉政建设,全面深入实施《*市交通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实施方案》,坚持教育、制度、惩治三管齐下,进一步浓厚反腐倡廉“大宣教”氛围,推行政务公开,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廉政监督措施,深化纠风工作,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拒腐防腐体系。三要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净化行业风气,培养文明新风,提升行业形象。通过不懈努力,着力把全系统干部职工培养成一支“团结、敬业、进取”的队伍,“廉政、勤政、务实”的队伍,“惠民、奉献、服务”的队伍,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同时,要按照分步实施、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化湖航公司改革,认真做好大部制改革、燃油税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等有关工作,确保行业稳定和改革顺利推进。

2009年,全市交通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全系统上下一定要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扎实工作、艰苦努力,圆满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认清形势,强化奋追奋超的意识。过去几年,*交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交通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各兄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行业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从目前的现状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还没有达到全面适应、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平台还不够先进,运输生产力层次还相对偏低。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要崛起,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交通必须走在前列,率先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化困难为动力,视挑战为机遇,咬定青山不放松,无须扬鞭自奋蹄,勇于承担,勇于攀登,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全力实施《*市20*—2012年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纲要》,坚决扫清前进中的一切障碍,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不断推动*交通更好更快发展,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和服务保障作用。

二要胸怀全局,强化服从服务的意识。强化大局意识,是对每一个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带头树立全市交通一盘棋的观念,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对全市交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高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进工作;始终把全局的利益放得最高、看得最重,自觉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局部工作服从全局工作,绝不能轻重倒置;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不折不扣、全力以赴贯彻好上级的战略决策,落实好上级的工作安排,凡是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以及我们市局作出的决策、确定的任务,各级各单位要不讲条件、坚决执行。对今年全市交通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涉及到哪个单位,哪个单位一定要严肃对待,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细化、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落实措施,把每一项工作抓到实处、推进到位。特别是对一些矛盾较大、困难较多的工作,要不等不靠,不推不拖,敢于迎难而上,破难而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想办法、找对策,研究解决之道,破解矛盾难题,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按时推进、按质完成。

三要心系百姓,强化惠民利民的意识。交通作为大民生工程,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作用重大、影响久远。全市交通各级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交通大民生理念,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解人民群众之所难,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事情、谋利益,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主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让群众的心声和意愿更多地进入我们的工作和决策,让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城乡、惠及百姓,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要认真抓好每一项“民心工程”,竭尽全力践行承诺,展示交通负责任部门形象,真正把为民办实事的过程变成连结民心、增进感情的过程。要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拓宽办事渠道,完善网上办事和电话咨询、投诉机制,尽可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换位思考、热情待人,按政策办事、按要求服务,让人民群众高兴而去、满意而归。要督导各有关单位严格贯彻《劳动法》,全面保障员工和农民工权益,时时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坚决不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事。

四要真抓实干,强化务实求实的意识。交通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服务行业,“实”是交通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交通各项工作做得怎么样,各项事业发展得好不好,群众有目共睹、一清二楚。因此,抓好交通工作,推动交通发展,必须要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容不得半点虚假。当前,全市交通正处于建设的高潮期、发展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全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聚精会神、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务求实效,一环一环抓落实,一步一步促发展。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亮点与门面的关系,干实事、讲实效、重实绩,多做顺应发展趋势、符合发展规律的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经得起群众检验、历史检验的事。要紧密联系实际,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出发,根据要素供给等各方面的条件,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安排工作,确保计划顺利实施、任务圆满完成。要下深功、真调研,围绕困扰交通发展的难点问题,选好题、把好脉,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各单位尤其是市公管处、港航局、运管处要继续结合工作,确定重点课题,组织得力人员及早开展调研,像去年一样拿出有分析、有对策、指导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调研报告或者具体的工作意见、政策文件,务必在一、二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难题的化解促进工作落实,推动事业发展。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1.着力加快对外大通道建设,进一步凸显*交通区位优势。*是连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和中间纽带,地理位置优越。牢牢把握国家宏观政策适度放松的机遇,不断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加快构建高水平的对外大开放的交通平台,对于强化*承接、传递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市交通一定要咬定把*建设成长三角重要的区域交通中心的目标,强势推进高等级公路、铁路、航道及综合枢纽站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建设规模,提升发展速度。年内,高速公路要抓好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杭长高速公路二期续建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杭宁高速公路“四改六”拓宽工程,计划完成投资13.2亿元,其中,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要建成通车。国省道要抓好104国道长兴过境段、318国道李家巷至浙皖界牌段、09省道秋山互通至乾元段和13省道青临线安吉段等新建、续建工程,计划完成投资2.6亿元。内河航道要抓好*申航道扩建工程,力争启动建设京杭运河“四改三”工程,计划完成投资4亿元。轨道交通主要抓好宁杭城际轨道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要全面推进,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同时,要扎实做好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杭长高速公路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充实交通重大项目储备,保持建设的连续性。

2.不断完善对内大循环网络,进一步促进便民惠民交通建设。建设新农村,交通要先行。全市交通系统要自觉强化以民为本的理念,大力实践“三个服务”,积极参与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交通各项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均等化,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农村奔小康的进程。要继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各地经济保障能力,科学安排好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分步有序推进县乡公路、通村联网公路建设和病害桥梁、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改造。要继续加强资金筹措,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方力量,共同落实好建设资金。要继续强化建设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要继续狠抓质量,严格监督,优化工程设计,改进施工技术,把为民办实事项目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中。年内,全市农村公路要全面推进三济桥至新市、新市至五杭等16项190公里的县乡公路和210公里的通村联网公路建设,完成80座病害桥梁改造及50公里的县乡公路安全设施建设任务,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同时,要继续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优化线路走向,加密班次密度,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协调各方,做好有关市县城际公交开通工作,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大的方便、更好的服务。

3.深入推进内河大港口整合,进一步巩固内河水运大市地位。整合港口资源,完善功能布局,提升服务层次,是*交通推进“三大建设”、促进水运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全市交通系统尤其是港航部门要把港口资源整合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紧紧依靠沿线党委政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扎实抓好这项工作,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持续开展好《港口法》、《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港总体规划》的宣贯工作,为港口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推动港口资源整合。要选准突破口,抓住*申航道改造契机,编制好沿线码头整治计划,把港口、码头整治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新建、续建11个300—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计划完成投资1.8亿元。要强化港口岸线资源管理,按照《*港总体规划实施意见》,编制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建立健全港口企业检查制度,严格把握准入条件,核实经营资质,坚决取缔无证码头,整并弱小码头,控制货主自备码头,促进全市港口健康发展。

4.努力加快现代大物流发展,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业提速升级。建设大物流,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前提。当前,*交通正处于现代物流的起步期,全市交通系统要以把*打造成长三角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为己任,切实担负起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责,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致力构建现代大物流体系,为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一要精心编制全市现代物流发展布局规划,制订行动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引导现代物流加快发展。二要认真抓好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广道路物流标准化软件,及时更新各类信息,逐步实现信息共享。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重组资源、集约经营,扶持1—2家物流企业做优做强,打响品牌,提升知名度,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物流基地建设,牢牢把握*综合物流园区列入省级重点物流基地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四要努力探索水陆联运新模式。加强部门合作,共同研究建立水陆结合、优势互补、衔接顺畅、快捷灵活的联运机制。五要继续推进城乡货运配送网络和快运小件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

5.全面构建行业大监管格局,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管理,构建严密的交通大监管格局,是促进交通事业全面发展、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交通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监管工作,努力形成全方位的行业监管体系。要密切关注交通工程建设、公路水路运输等各类市场动向,针对市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组织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继续加强联合执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打击非法营运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打非”工作成果,防止非法营运现象重新抬头。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的标准、程序办事,科学设置有关从业门槛,把好经营资质审批关。深入研究,分类听证,结合诚信体系建设,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逐步建立各类市场退出机制,形成有进有退、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公路航道养护管理,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奖惩激励等配套制度和措施,加大路政、航政巡查和车船超限超载治理力度,保护公路航道不受侵害。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企业主体”和“行业监管”两个责任,不断完善安全制度、措施和应急体系,扎实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充分运用gps等先进技术强化安全监控,努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平安交通”、“平安*”建设。

6.主动适应产业大转型要求,进一步推进节约环保型交通建设。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是新形势下经济转型升级对交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市交通系统要主动顺应这一趋势,自觉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积极推进创新型交通、节约型交通、环保型交通建设,促进交通发展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一是要更新工程设计、建设理念,科学确定线路走向,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力求以最小的土地、资金和环境代价完成建设任务。二是要扎实推动运力调整,继续做好船型标准化推广和车辆高档化发展工作,逐步淘汰油耗、污染相对较高的车船,实现新建船舶标准化率达到100%,全市专业化、重型化、厢式化货车比例提高到35%,普通货船标准化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三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加强技术改造和推广应用工作,以技术的创新带动节材节能、环保减排工作。四是要重视做好废油回收等工作,选择专业公司进行试点,统一回收维修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电池、废轮胎、废配件、废包装物,促进交通循环经济发展。

7.认真做好文化大发展文章,进一步增强交通发展精神动力。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是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永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全系统上下要把加强交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永恒的任务,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不断提升交通发展的软实力。一要扎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改造思想,指导工作,切实在解决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工作问题和发展难题上下功夫、见成效,为交通文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不断改进学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广泛宣传*交通精神,激发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创业创新的工作热情;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推进交通法制建设,实现以德育人和以法育人的有机统一。二要扎实加强廉政建设,全面深入实施《*市交通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实施方案》,坚持教育、制度、惩治三管齐下,进一步浓厚反腐倡廉“大宣教”氛围,推行政务公开,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廉政监督措施,深化纠风工作,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拒腐防腐体系。三要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净化行业风气,培养文明新风,提升行业形象。通过不懈努力,着力把全系统干部职工培养成一支“团结、敬业、进取”的队伍,“廉政、勤政、务实”的队伍,“惠民、奉献、服务”的队伍,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同时,要按照分步实施、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化湖航公司改革,认真做好大部制改革、燃油税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等有关工作,确保行业稳定和改革顺利推进。

2009年,全市交通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全系统上下一定要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扎实工作、艰苦努力,圆满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认清形势,强化奋追奋超的意识。过去几年,*交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交通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各兄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行业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从目前的现状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还没有达到全面适应、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平台还不够先进,运输生产力层次还相对偏低。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要崛起,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交通必须走在前列,率先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化困难为动力,视挑战为机遇,咬定青山不放松,无须扬鞭自奋蹄,勇于承担,勇于攀登,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全力实施《*市20*—2012年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纲要》,坚决扫清前进中的一切障碍,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不断推动*交通更好更快发展,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和服务保障作用。

二要胸怀全局,强化服从服务的意识。强化大局意识,是对每一个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带头树立全市交通一盘棋的观念,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对全市交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高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进工作;始终把全局的利益放得最高、看得最重,自觉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局部工作服从全局工作,绝不能轻重倒置;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不折不扣、全力以赴贯彻好上级的战略决策,落实好上级的工作安排,凡是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以及我们市局作出的决策、确定的任务,各级各单位要不讲条件、坚决执行。对今年全市交通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涉及到哪个单位,哪个单位一定要严肃对待,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细化、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落实措施,把每一项工作抓到实处、推进到位。特别是对一些矛盾较大、困难较多的工作,要不等不靠,不推不拖,敢于迎难而上,破难而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想办法、找对策,研究解决之道,破解矛盾难题,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按时推进、按质完成。

三要心系百姓,强化惠民利民的意识。交通作为大民生工程,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作用重大、影响久远。全市交通各级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交通大民生理念,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解人民群众之所难,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事情、谋利益,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主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让群众的心声和意愿更多地进入我们的工作和决策,让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城乡、惠及百姓,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要认真抓好每一项“民心工程”,竭尽全力践行承诺,展示交通负责任部门形象,真正把为民办实事的过程变成连结民心、增进感情的过程。要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拓宽办事渠道,完善网上办事和电话咨询、投诉机制,尽可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换位思考、热情待人,按政策办事、按要求服务,让人民群众高兴而去、满意而归。要督导各有关单位严格贯彻《劳动法》,全面保障员工和农民工权益,时时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坚决不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事。

四要真抓实干,强化务实求实的意识。交通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服务行业,“实”是交通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交通各项工作做得怎么样,各项事业发展得好不好,群众有目共睹、一清二楚。因此,抓好交通工作,推动交通发展,必须要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容不得半点虚假。当前,全市交通正处于建设的高潮期、发展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全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聚精会神、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务求实效,一环一环抓落实,一步一步促发展。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亮点与门面的关系,干实事、讲实效、重实绩,多做顺应发展趋势、符合发展规律的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经得起群众检验、历史检验的事。要紧密联系实际,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出发,根据要素供给等各方面的条件,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安排工作,确保计划顺利实施、任务圆满完成。要下深功、真调研,围绕困扰交通发展的难点问题,选好题、把好脉,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各单位尤其是市公管处、港航局、运管处要继续结合工作,确定重点课题,组织得力人员及早开展调研,像去年一样拿出有分析、有对策、指导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调研报告或者具体的工作意见、政策文件,务必在一、二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难题的化解促进工作落实,推动事业发展。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1.着力加快对外大通道建设,进一步凸显*交通区位优势。*是连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节点城市和中间纽带,地理位置优越。牢牢把握国家宏观政策适度放松的机遇,不断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加快构建高水平的对外大开放的交通平台,对于强化*承接、传递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全市交通一定要咬定把*建设成长三角重要的区域交通中心的目标,强势推进高等级公路、铁路、航道及综合枢纽站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建设规模,提升发展速度。年内,高速公路要抓好*杭高速公路练杭段、杭长高速公路二期续建工程,力争开工建设*高速公路“四改六”拓宽工程,计划完成投资13.2亿元,其中,*杭高速公路练杭段要建成通车。国省道要抓好104国道长兴过境段、318国道李家巷至浙皖界牌段、09省道秋山互通至乾元段和13省道青临线安吉段等新建、续建工程,计划完成投资2.6亿元。内河航道要抓好长湖申航道扩建工程,力争启动建设京杭运河“四改三”工程,计划完成投资4亿元。轨道交通主要抓好宁杭城际轨道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7亿元。*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要全面推进,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同时,要扎实做好*高速公路西延、杭长高速公路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充实交通重大项目储备,保持建设的连续性。

2.不断完善对内大循环网络,进一步促进便民惠民交通建设。建设新农村,交通要先行。全市交通系统要自觉强化以民为本的理念,大力实践“三个服务”,积极参与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交通各项事业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均等化,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农村奔小康的进程。要继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各地经济保障能力,科学安排好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分步有序推进县乡公路、通村联网公路建设和病害桥梁、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改造。要继续加强资金筹措,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方力量,共同落实好建设资金。要继续强化建设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要继续狠抓质量,严格监督,优化工程设计,改进施工技术,把为民办实事项目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中。年内,全市农村公路要全面推进三济桥至新市、新市至五杭等16项190公里的县乡公路和210公里的通村联网公路建设,完成80座病害桥梁改造及50公里的县乡公路安全设施建设任务,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同时,要继续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优化线路走向,加密班次密度,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协调各方,做好有关市县城际公交开通工作,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大的方便、更好的服务。

3.深入推进内河大港口整合,进一步巩固内河水运大市地位。整合港口资源,完善功能布局,提升服务层次,是*交通推进“三大建设”、促进水运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全市交通系统尤其是港航部门要把港口资源整合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紧紧依靠沿线党委政府,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扎实抓好这项工作,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持续开展好《港口法》、《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港总体规划》的宣贯工作,为港口资源整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推动港口资源整合。要选准突破口,抓住长湖申航道改造契机,编制好沿线码头整治计划,把港口、码头整治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新建、续建11个300—1000吨级的码头泊位,计划完成投资1.8亿元。要强化港口岸线资源管理,按照《*港总体规划实施意见》,编制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建立健全港口企业检查制度,严格把握准入条件,核实经营资质,坚决取缔无证码头,整并弱小码头,控制货主自备码头,促进全市港口健康发展。

4.努力加快现代大物流发展,进一步推动运输服务业提速升级。建设大物流,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前提。当前,*交通正处于现代物流的起步期,全市交通系统要以把*打造成长三角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为己任,切实担负起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职责,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致力构建现代大物流体系,为增强*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一要精心编制全市现代物流发展布局规划,制订行动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引导现代物流加快发展。二要认真抓好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广道路物流标准化软件,及时更新各类信息,逐步实现信息共享。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重组资源、集约经营,扶持1—2家物流企业做优做强,打响品牌,提升知名度,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物流基地建设,牢牢把握*综合物流园区列入省级重点物流基地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四要努力探索水陆联运新模式。加强部门合作,共同研究建立水陆结合、优势互补、衔接顺畅、快捷灵活的联运机制。五要继续推进城乡货运配送网络和快运小件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体系,扩大覆盖范围。

5.全面构建行业大监管格局,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管理,构建严密的交通大监管格局,是促进交通事业全面发展、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交通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监管工作,努力形成全方位的行业监管体系。要密切关注交通工程建设、公路水路运输等各类市场动向,针对市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组织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继续加强联合执法,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打击非法营运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打非”工作成果,防止非法营运现象重新抬头。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的标准、程序办事,科学设置有关从业门槛,把好经营资质审批关。深入研究,分类听证,结合诚信体系建设,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逐步建立各类市场退出机制,形成有进有退、良性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公路航道养护管理,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奖惩激励等配套制度和措施,加大路政、航政巡查和车船超限超载治理力度,保护公路航道不受侵害。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企业主体”和“行业监管”两个责任,不断完善安全制度、措施和应急体系,扎实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充分运用gps等先进技术强化安全监控,努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平安交通”、“平安*”建设。

6.主动适应产业大转型要求,进一步推进节约环保型交通建设。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是新形势下经济转型升级对交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市交通系统要主动顺应这一趋势,自觉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积极推进创新型交通、节约型交通、环保型交通建设,促进交通发展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一是要更新工程设计、建设理念,科学确定线路走向,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和管理手段,力求以最小的土地、资金和环境代价完成建设任务。二是要扎实推动运力调整,继续做好船型标准化推广和车辆高档化发展工作,逐步淘汰油耗、污染相对较高的车船,实现新建船舶标准化率达到100%,全市专业化、重型化、厢式化货车比例提高到35%,普通货船标准化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三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加强技术改造和推广应用工作,以技术的创新带动节材节能、环保减排工作。四是要重视做好废油回收等工作,选择专业公司进行试点,统一回收维修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电池、废轮胎、废配件、废包装物,促进交通循环经济发展。

7.认真做好文化大发展文章,进一步增强交通发展精神动力。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是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永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全系统上下要把加强交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永恒的任务,持之以恒,扎实推进,不断提升交通发展的软实力。一要扎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改造思想,指导工作,切实在解决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工作问题和发展难题上下功夫、见成效,为交通文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不断改进学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广泛宣传*交通精神,激发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创业创新的工作热情;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大力推进交通法制建设,实现以德育人和以法育人的有机统一。二要扎实加强廉政建设,全面深入实施《*市交通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实施方案》,坚持教育、制度、惩治三管齐下,进一步浓厚反腐倡廉“大宣教”氛围,推行政务公开,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廉政监督措施,深化纠风工作,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拒腐防腐体系。三要扎实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净化行业风气,培养文明新风,提升行业形象。通过不懈努力,着力把全系统干部职工培养成一支“团结、敬业、进取”的队伍,“廉政、勤政、务实”的队伍,“惠民、奉献、服务”的队伍,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同时,要按照分步实施、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继续深化湖航公司改革,认真做好大部制改革、燃油税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等有关工作,确保行业稳定和改革顺利推进。

2009年,全市交通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全系统上下一定要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扎实工作、艰苦努力,圆满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认清形势,强化奋追奋超的意识。过去几年,*交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交通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各兄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行业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从目前的现状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还没有达到全面适应、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需求,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平台还不够先进,运输生产力层次还相对偏低。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要崛起,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交通必须走在前列,率先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全市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化困难为动力,视挑战为机遇,咬定青山不放松,无须扬鞭自奋蹄,勇于承担,勇于攀登,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全力实施《*市20*—2012年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纲要》,坚决扫清前进中的一切障碍,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不断推动*交通更好更快发展,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和服务保障作用。

二要胸怀全局,强化服从服务的意识。强化大局意识,是对每一个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带头树立全市交通一盘棋的观念,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对全市交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责的高度,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进工作;始终把全局的利益放得最高、看得最重,自觉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局部工作服从全局工作,绝不能轻重倒置;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不折不扣、全力以赴贯彻好上级的战略决策,落实好上级的工作安排,凡是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以及我们市局作出的决策、确定的任务,各级各单位要不讲条件、坚决执行。对今年全市交通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涉及到哪个单位,哪个单位一定要严肃对待,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细化、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落实措施,把每一项工作抓到实处、推进到位。特别是对一些矛盾较大、困难较多的工作,要不等不靠,不推不拖,敢于迎难而上,破难而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想办法、找对策,研究解决之道,破解矛盾难题,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按时推进、按质完成。

三要心系百姓,强化惠民利民的意识。交通作为大民生工程,在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作用重大、影响久远。全市交通各级领导一定要牢固树立交通大民生理念,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解人民群众之所难,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事情、谋利益,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主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工作方式,让群众的心声和意愿更多地进入我们的工作和决策,让交通建设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城乡、惠及百姓,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要认真抓好每一项“民心工程”,竭尽全力践行承诺,展示交通负责任部门形象,真正把为民办实事的过程变成连结民心、增进感情的过程。要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拓宽办事渠道,完善网上办事和电话咨询、投诉机制,尽可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换位思考、热情待人,按政策办事、按要求服务,让人民群众高兴而去、满意而归。要督导各有关单位严格贯彻《劳动法》,全面保障员工和农民工权益,时时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坚决不做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的事。

四要真抓实干,强化务实求实的意识。交通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服务行业,“实”是交通工作的一个鲜明特点。交通各项工作做得怎么样,各项事业发展得好不好,群众有目共睹、一清二楚。因此,抓好交通工作,推动交通发展,必须要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容不得半点虚假。当前,全市交通正处于建设的高潮期、发展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全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聚精会神、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务求实效,一环一环抓落实,一步一步促发展。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亮点与门面的关系,干实事、讲实效、重实绩,多做顺应发展趋势、符合发展规律的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经得起群众检验、历史检验的事。要紧密联系实际,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出发,根据要素供给等各方面的条件,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安排工作,确保计划顺利实施、任务圆满完成。要下深功、真调研,围绕困扰交通发展的难点问题,选好题、把好脉,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各单位尤其是市公管处、港航局、运管处要继续结合工作,确定重点课题,组织得力人员及早开展调研,像去年一样拿出有分析、有对策、指导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调研报告或者具体的工作意见、政策文件,务必在一、二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难题的化解促进工作落实,推动事业发展。

服务行业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一)全成本管理背景

世界范围的竞争压力,服务产业的增长,以及信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已经改变了经济的性质,并引起了企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促进了成本管理活动的发展。首先,全球竞争压力增大。大力发展的交通运输和通信将许多的生产厂家和服务公司带入了全球市场。面对竞争全球企业发展战略,一种是“差异化”战略,一种是“成本领先”战略。无论公司规模的大小,都被国际竞争所提供的机遇所影响,差异化战略实施受到冲击,因此,客观情况要求利用会计信息控制成本,实行“成本领先”战略,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其次,服务产业的增长。随着传统的制造业重要性和比重的降低,服务产业的重要性得到提高、比重上升。服务行业的独有特点要求必须扩展和采纳符合这一行业特定环境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服务产业竞争的加剧使得这些产业的管理者更加有意识地需要用会计信息进行成本计划、控制和决策。再次,信息技术的进步。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工具的广泛运用,许多企业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生产。直接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由20纪70年代的40%下降到80年代的20%,9O年代后期的10%,部分已达4%-6%。同时,间接成本比例大幅度提高,成本结构内容更加复杂,客观上要求有更加灵活地适应更为复杂的成本计算管理方法。

(二)节约型机关建设背景

对于政府机关而言,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运行成本必然要求进行对比和信息公开,那些成本占GDP比重较低的政府往往被认为是效能较高的政府,而行政运行成本较大、占比较高的政府往往被认为是机构臃肿的政府。因此,我国政府机关必须面对新的形势和压力,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稀缺、环境破坏,政府机关必须带头倡导资源节约、勤俭节约的运行方式,引领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意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总则明确将建设节约型机关作为条例制定的目的,也是我国首次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任务目标以国务院条例这一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节约型机关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科学发展,实施资源节约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合理控制行政成本,加快建设节约型机关。政府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理应率先垂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行政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建设节约型机关,带动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建设节约型机关。政府机关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合理控制行政成本,有效节约公共财政资金,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维护群众权益,才能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注重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节约型机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政府作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必须从转变自身建设的发展方式做起,切实抓好节约型机关建设,统筹兼顾经济发展、政府运行和机关建设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节约型机关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推动政府运行保障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统筹资源配置,合理调剂资产,努力降低机关运行成本,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坚持执政为民,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必须建设节约型机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这个优良传统都不能丢。建设节约型机关是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迫切任务。十报告提出我们党要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二、全成本管理内容与流程

(一)全成本管理内容

全成本管理内容包括:加强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制定各类开支范围和定额标准,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划分成本管理中心,明确成本责任主体,分解成本管理指标,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成本的全过程归口管理;编制成本计划,制订并执行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开展全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监督控制成本计划执行,提交成本报告,开展成本绩效考核;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成本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全成本管理流程

1.成本目标管理:包括成本定额标准、测算和计划。要求全口径确定成本项目,制订成本项目定额标准。成本项目定额应兼顾当前管理服务能力和更高保障要求制订,并保持定额的相对稳定性和内在关联性。成本定额标准包括实物定额、结算标准、定额包干标准等。成本预测包括计划阶段成本预测和实施阶段成本预测:计划阶段主要分析成本影响因素,提出降本降耗方案,结合年度财务收支平衡计划测算目标成本;实施阶段主要分析上一阶段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制订下一阶段成本控制措施,预测评估实施效果和计划完成程度。在成本预测基础上,结合年度预算和工作计划编制成本支出计划,组织内部成本管理。成本计划需经反复试算平衡,具有可行性、先进性、完整性和科学性。2.成本控制管理:包括成本核算、分析与控制。全成本核算范围和内容应根据全成本管理体系和成本计划科学设置。成本管理部门是成本归集与分配核算中心。局财务部门负责总成本的汇总核算和分责任主体全成本汇总核算,并根据明细数据生成各种分析报表。成本核算落实到每项服务、每个部门和每个人头上。应结合内部经济责任制,将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的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和控制,严格审核实际成本支出,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管理中心须在正确核算成本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业务开展成本分析工作,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影响成本升降的动因,制订进一步增收节支、降本增效的措施。3.成本责任管理:包括成本报告与绩效考核。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审核、评价的过程。成本计划是考核成本的重要依据,主要以成本管理中心各项目标成本节约额或目标成本节约率作为成本考核指标,同时参考管理、服务、经营活动的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经济收益等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成本考核工作应纳入局年度考核计划,按照局考核工作的统一部署开展。

三、全成本管理理念与工具

(一)价值链:全成本管理的核心理念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著名管理学家波特将价值链划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前者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等;后者包括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两者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具体活动。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汇集,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系统,即某项活动进行的方式影响其它活动的成本与效能价值。由于成本的发生与其价值活动有着共生的关系,所有的成本都能够分摊到每一项价值活动中。价值链分析是全成本管理的战略工具,关系成本节约的根本和大局。见图(1)。价值链管理在机关后勤的应用,是要通过价值链分析,发现和减少没有价值的后勤保障服务,挖掘和增加有价值的后勤保障服务。一是减少没有价值的服务:“ 三超”服务:超服务标准、超公务范围、超工作时间的服务;“ 三度”服务:没有满意度、没有显著力度、无法满足进度的服务。二是增加有价值的服务:有价值改进附加的服务。如用同样的人工预算,招聘较少的优秀员工发挥综合作用,减少大量人浮于事的懒人、庸人和闲人;有价值衍生功能的服务。如通过“健康食堂”创建,优化公务员饮食结构,促进身体健康,减少医疗费支出;有价值扩散效应服务。如着力加强公车司机队伍建设、安保人员培训,发挥窗口效用,树立正面积极印象,提升满意度。4图(1)

(二)全面预算:全成本管理基础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单位)在一定的时期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运用系统的方法,分配企业(单位)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单位)既定的战略目标。成本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定额标准是预算编制的依据之一。可以说,全面预算是全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预算编制的过程也是成本计划编制的过程。成本计划是通过费用要素的预测,确定各项支出的预计规模后,按照国家统一口径将支出进行分类汇总编制形成年度预算,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将支出按成本对象进行归集分摊。因此,全成本管理是单位个性化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单位共性化管理。

(三)作业成本:全成本管理核算方法图(2)传统成本管理侧重产品的生产成本,无法解决日趋上升的服务成本问题,而全成本管理则运用成本动因分析进行作业成本计算,以便更精确地向成本对象分配间接成本。动因是引起资源利用量、作业产出、成本和收入变化的因素。全成本管理利用成本和成本对象的动因追溯关系来帮助增加成本分配的精确性。动因追溯方式用两种类型的动因来对成本对象追溯成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见图(3)。5图(3)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企业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消耗的同时又是价值的积累过程,即价值从一个作业转移到下一个作业,最后全部累积到最终的商品或劳务上,最终商品或劳务既是全部作业的集合,也是全部价值的集合。因此,作业链同时又表现为价值链,从而将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与重点从传统的“商品”转移到了“作业”,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各种制造费用,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四)系统论:全成本管理的控制方法图(4)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此优化系统。仅考察一项活动本身并不能全面理解这项活动的成本性态,但为降低相互联系活动的总成本创造了机会,可以通过协调或优化这些联系来创建其整体成本优势。见图(4)。运用系统论原理,把机关后勤全成本管理工作设计为一个体系,每项成本之间都有此消彼长或互消互长的关联关系。成本节约工作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量,实现系统、整体的节约,而不是单一某项成本的降低或短期成本的节约。通过成本的系统控制,形成成本节约的连锁效应,既降低成本,又实现更大功效。

四、全成本管理对策

(一)推进机关事务体制改革

一是建立集中统一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机关事务管理职能职责,加快政务和事务工作的合理分离,减少部门间的摩擦和职能交叉,精简机关事务管理人员编制,建立集中统一的机关事务行业管理体制。二是紧扣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实际,逐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式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对可以实行社会化运作的服务项目,要引进市场机制,以最低廉的服务价位实现最优质的服务水平,增强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活力,达到后勤服务运作管理节约化、社会化,有效降低后勤成本。三是要加快整合行政资源,推进机关行政事业性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共享行政资源,提高机关资源使用效率。通过管理的集中、资源的集约以及市场化运作,实现机关事务管理成本的总体降低。

(二)健全节约制度机制

一是健全节约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机关资产的产权关系。二是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合理控制公用部位的用水用电及各种耗能设施、水电设备的日常维护,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公务用车油耗等,建立全方位的节约型机关。三是健全节约责任制。把机关资源节约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强化监督,建立权责一致、客观公正的监督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推行行政成本问责制。

(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

健全政府节能采购制度,严格采前、采中和采后等各环节的管理。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必须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方式和采购程序进行,确保政府采购“阳光工程”的贯彻执行。严格控制无预算、无资金来源的采购,硬化政府采购预算约束管理,从源头上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一是要防止和克服重钱轻物的现象,把管钱和管物结合起来,把资金节约与资产节约结合起来,坚持集约用地、用房,节约用物、耗材。二是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各项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既要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合理需要,又要防止重复购置、积压和损失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利用效率。三是要认真执行国有资产处置的有关规定,加强固定资产的报废核销、转让等管理。四是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合理分工,归口管理,明确职责。切实加强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确保各项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五)严格行政经费支出

一是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制定机关资源节约的定额和标准,摸清本部门水、电、油等资源消耗数据和费用开支情况,实行全成本核算。二是严格执行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力。建立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增强预算透明度,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积极采取措施,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反对花钱大手大脚和铺张浪费,将勤俭节约措施落实到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对各类专项资金要坚持专款专用,并按规定单独明细核算,严禁挤占挪用。三是加强资金集中结算,堵住腐败浪费漏洞。进一步完善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模式,确保各项财政性资金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从根本上杜绝各单位挤占、挪用财政资金情况的发生,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六)规范服务保障

一是规范服务项目,突出服务保障重点,增加有价值的服务项目、增强优势服务项目,减少没有价值的服务项目,重点发挥窗口服务、亮点服务的正效应。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和内部竞争机制,实行专业服务外包,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在不断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明确服务标准,简化服务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服务资源信息要透明公开,努力提高后勤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七)严格项目建设造价控制

一是通过全过程造价控制,确保项目建设支出严格控制在概算总投资和设计造价内。二是本着以人为本、简朴实用的原则,全面评估建设项目,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通过价值分析不断优化项目设计与建设资源配置,实现整体功能完善和整体成本节约的双重目标。三是推进“绿色建筑”创建和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建设,在设计、建造和运行上做到节约用地、节约用材、节约用能,实现建造成本节约与运行成本节约的统一。四是做好项目建设财务管理,从资金筹措、结算审核(单价、工程量、计算)、成本核算等方面加强管理,减少财务成本,防范资金风险和审计风险,实现“廉洁工程”目标。

(八)提高节能科学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机关节能减排工作,实行能耗检测统计平台与全成本核算结合,将能耗成本统计到户、到人。一是抓好建筑节能。加强建筑节能评审,采用节能设计,推广应用节能新材料、新产品,鼓励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诊断和改造,切实降低建筑能耗。二是抓好节油节气。要带头使用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继续推进燃气锅炉、供暖系统和机关食堂灶具的节能改造。选择油耗、材耗为突破口做好百公里油耗、材耗定额计算,做好公车运行里程、事项记录,把好维修环节,做好维修技术管理档案、费用列支明细表。同时要采取信息公开手段,接受机关职工的监督和评议。三是抓好节约用电。推进设施设备节电改造,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推广应用先进照明技术。加强用电设备运行监控,严格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切实降低耗电量。四是抓好节水节材。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加强用水设备日常维护,杜绝跑冒滴漏。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和可再生办公耗材,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和办公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

(九)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是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政府间政务流程,降低政务总成本。统筹政府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共用,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系统,完善财政预算管理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能。二是优化内部政务流程,提倡低成本、无成本的政务模式。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包括办文、办会、办事、办公、监管等各系统集成),积极推进机关资产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包括公车、餐饮、能耗、运行、物业、会务、安保等)、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机关事务管理效率和水平。三是通过全成本管理信息化,提高成本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从而降低人工成本,为全员参与成本管理提供机会和平台。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提高成本控制的自动化水平,强化风险预警和事前控制的能力。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的构建,实现成本的实时核算、实时控制、实时反馈,以便找准问题、及时处理。

(十)培养全员节约意识

首先,坚持把节约型机关建设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营造“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的良好氛围,自觉争做节约的模范,倡导形成绿色办公、勤俭办公的机关文化。其次,要把节约型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坚持“两个务必”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改进机关作风。再次,要把节约型机关建设和机关事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关键在人,在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机关事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加强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和交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节约能源资源、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成节约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效能政府。

五、结语

建设节约型机关是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变革,也是执政思想的变革,涉及到行政理念、行政文化、组织结构、治理方式、服务保障模式、生产和消费形式等多个方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须深入研究探讨,认真加以解决。只有不断探索先进的管理方法,积极推进全成本管理工作,通过宣传、培训和制度保障,增强机关节约意识,改进机关节约管理,节约型机关建设就一定能够取得长足进步。

上一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