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体系范文

时间:2023-03-15 13:38:58

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范文第1篇

所谓机遇,是说我国未来5—10年的经济社会形势会有更加健康的发展,而发展会给改革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当然这些机遇同时也会提出新的问题,因此也是新的挑战。

首先,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今后5—10年的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大量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工业化城市”和改革开放初期崛起的“集市型城镇”将要向现代生活和消费城市转变。这个时期,公民权利的意识将迅速觉醒,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将急遽增长。

其次,也是在这一时期,一个人口数量较大、相对富裕的中等收入阶层将会出现。这个阶层不仅将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而且将会表现出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更大意愿。

第三,还是在这个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成为改革的中心环节。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多原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职能将被释放出来。这就为第三社会部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因此无论从需求的方面,还是供给的方面说;也无论是从物质准备方面,还是体制环境方面说,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新构建目标的条件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充分。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特别需要精心设计,适时出台各项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使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有一个较大飞跃。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中长期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精心进行制度设计,构建链条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我们认为,一个能够保障每一个人充分发挥文化创造潜力,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分享社会、经济、文化进步成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两个方面的问题。目前政府的“执行力”较强,财政资金较为充裕,“做什么”的问题较为容易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突出出来。

“怎样做”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构筑一个链条整齐、决策民主、廉洁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建设好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搜集环节,以及这些表达基础上的公共选择环节。接下来是建立民主、透明的公共文化预算体系,让预算形成、拨付、分配、执行、审计、验收所有环节成为全程可监督和可问责的。要有效克服对传统体制的“路径依赖”,就要以具体的制度设计来实现决策机制公开化。

2、适当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比例,使文化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到中等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在文化发展上有较长时间的投入不足,历史欠帐需要尽快弥补。有研究表明,目前国际上中等发达程度以上国家文化投入占财政投入1%以上,比我们目前的投入水平(0.4%上下)要高出一倍半还多。在国际比较中,我国各类图书馆、博物馆馆藏水平之低首先就是投入差距造成的。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在未来几年迅速提高文化财政投入的比重。经过这一段高投入期以后,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家财政能力相匹配、与我国文化大国和文明古国地位相称的、长期而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的预算安排。建议对此首先进行专项研究。

3、以改革的精神,吸取国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经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格局。

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私人品还是公共品)的有限供给之间存在差距的状况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政府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必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又不应全然垄断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而是应该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换句话说,政府一方面要直接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制定规划和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使得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能够产生放大效应,起到主导和导向作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值得借鉴。

4、改革一线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更加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供优质文化内容服务。

继续推动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部门的一线文化机构改革。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应根据其提品的公共属性或商品属性进行区分,根据机构的营利与非营利性质进行区分,让原文化事业单位中更多商品属性的文化产品和营利的文化机构回归市场,成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提供日益丰富的竞争性文化商品,从而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用在刀刃上”。同时要鼓励国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各类文化产业机构、民间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展开服务效率竞争,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持续的体制机制创新。

5、采取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适度强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不易在短时间内消除。因此应采取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比如在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实行“以政府主导,以民间社会组织为主体,以全民普遍参与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而在中西部地区加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公众参与和相应立法程序,形成向欠发达地区给予公共文化服务倾斜的制度安排,等等。

服务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研究 述评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再次重申和强调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就现阶段而言,国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主要是以总结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的为主,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的建构及其管理运作的理论探讨较少。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的探讨

国内学术理论界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探讨开始于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及市民社会的相关理论研究。齐勇锋认为,政府对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进行准确的类型化区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是由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组成的混合的供给模式。深圳学者陈威等人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应涵盖: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基本内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机制与手段、公共文化政策与制度保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考核体系等。

(二)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主体的相关研究

随着现代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有限政府已经成为各国普遍的共识。刘敏认为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然以政府办文的方式为主导的重要原因在于现行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保障体制还是以基本财政保障方式为主,没能形成社会各方参与文化共建的合力,同时也缺乏激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和税收政策体系。毛寿龙则认为,公共文化产品并不是非要由政府来主导,而由政府、社会、市场以及个人共同参与更能彰显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共性价值追求。在面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向社会、市场、个人提供参与的机会,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整合多种资源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源投入方式的相关研究

公共文化资源投入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取着支撑性基础作用。魏鹏举认为,我国现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投入机制存在结构性缺陷尤为明显。齐勇锋等人认为,应以公共财政资源为基本保障,综合运用多样的财税优惠政策和多元的投融资手段,刺激和引导社会经济资本和产业资本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财政部张少春副部长认为,公共财政资源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支持应将重点房子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公共文化网络的建构和公共服务运转的保障上。在公共文化资源的财政投入方式,应逐步从直接拨款向以财政资源为杠杠,刺激其他公共资源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不断提升公共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作机制的相关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互动参与机制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转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孙若风从公民权益的视角,认为公民的文化参与包括文化知情权、文化表达权和文化监督权。只有强化民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是公共文化服务切实紧紧围绕民众公共文化权益这一核心价值,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部分学者认为,官方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信息不透明、公共文化参与渠道不顺畅、公共文化参与的制度不健全是导致公民文化参与意识不强和公共文化参与水平不高主要原因。

(五)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估的相关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是促使公共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不断强化和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责任,切实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有效工具。沈望舒认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应涵盖: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指标;公共文化需求度指标;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指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指标;公共文化人才素质指标;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指标;公公文化满意度指标等。深圳部分文化学者认为,公共文化绩效评估体系应主要分为四大类:公共文化发展规模指标;公共文化社会参与指标;公共文化资源投入指标;公众的公共文化满意度指标。

(六)关于农村及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研究

农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以吴理财教授等代表的农村文化研究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严重滞后,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日渐衰败。学者李军鹏认为,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农民工基本公共文化权利的实现,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性意义。全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课题组认为,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背景下,农民工公共文化呈现出边缘化特征,主张针对农民工公共文化总量供给不足、公共文化供需不对称、公共文化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二、评述

纵观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绝大多数是研究者从自身的学科本位出发,从国家的视角自上而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亦有从西方的经典理论出发,借助西方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相关经验,寻求市场、社会、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合作,对公共文化领域实行多元治理。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思路和视角不能局限于自上而下、由外而内这样单一的研究思路,要看到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动态思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不能总是将国家意识形态、现代城市理性及其生活方式移植到整个农村社会,缺少“从下往上看”和“由里往外看”的底层、内部视域。就目前研究而言,还是停留在问题—对策的单一模式化研究,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跨学科、多层面的研究,尤其缺乏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构成、机制方面的学理性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2]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

[3]陈威.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

[4]蒋晓丽,石磊.公益与市场: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服务体系范文第3篇

>> 中国医改之服务体系思考―关于“人”的思考体系之医生培养体系 优化纳税服务体系之思考 美国医改VS中国医改 中国医改迷路 中国医改 “药价改革”拨动中国医改之弦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 美国医改之痛 铁路客运服务体系构建之策略的探讨 NGO介入养老服务体系之优化考量 服务体系之变 直面中国医改新政 各方论道中国医改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 构建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思考 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 面对新情况创新纳税服务体系的思考 改进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体系的思考 浅谈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张焕祯. “多点执业”是世界趋势 中国绝对可以做[EB/OL]. (2013-08-16)[2014-05-10]. .

田玲, 甄永苏, 高润霖, 等. 国外医师制度及培养过程[EB/OL]. (2006-11-06)[2014-05-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师多点执业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EB/OL]. (2011-07-11)[2014-05-10]. .

广东省卫生厅. 关于印发《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试行管理办法(2012年版)》的通知[EB/OL]. (2013-01-07)[2014-05-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EB/OL]. (2014-01-26)[2014-05-10]. http:///yzygj/s3577/201401/c5823303c4524fe9aedc07b052927830.shtml.

孔辉. 我国医师多点执业的现状及政策问题确认[J]. 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12): 1-3.

医师多点执业合法化医生将成为自由职业者[EB/OL]. (2009-09-23)[2014-05-10]. http://.cn/yigai/yishiduodianzhiye/2463.shtml.

胡友利, 代树平. 医师多点执业需要处理好的五种关系[J]. 卫生法制, 2103, 27(9): 529-531.

罗嵇宁, 王跃龙, 邓志毅, 等. 上海医师多点执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 4(12): 26-31.

服务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品质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12

1 对品质西安建设的战略思考

1.1 西安现有的品质形象

西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以这些历史文化为依托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在不断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将城市名片发向全世界的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创新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本城市的认可度,使民众对城市的信心大增,并努力将西安建设得更好。

1.2 提升西安品质建设的战略意义

但是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对于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品质西安建设无疑是西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调整结构、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

1.3 品质西安建设的举措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打造出一个“承古开新、开放包容、高端优质、和谐宜居”的富裕、和谐、美丽的西安,就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城市治理,改善宜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生活和提升政府服务,这六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其中,经济发展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是生命线。要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面向未来,才能使经济发展有源源不断的原动力和驱动力。只有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才能为其他各方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对环境有或多或少的破坏,或者城市和环境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其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要不断完善城市治理,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的同时,建设美丽城市,改善民众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改善人们生活,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2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1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行为及其相关制度与系统的总称。各地方政府通过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力度、拓展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切实提升了公共部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效益。西安也在不断挖掘其优秀的科技、文化资源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秉承了“兴废继绝、遗产保护、服务大众”等基本理念,形成了玄奘广场、钟鼓楼广场、开元广场等为代表的公共文化广场,各级各类的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以及各类遗址公园、地质公园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公共文化设施也逐步增多,公共文化的承载空间激增。在不断挖掘西安文化资源的产业潜力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的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

2.2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和可持续的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同时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西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对西安本身具有的历史文化的挖掘还不够充分;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动参与性不是很强,彼此之间的沟通缺乏有力的平台支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滞后,电子信息平台的效率和利用率不高;文化信息的丰富程度与信息需求的差距大,文化资源的共享度低。

2.3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的可能性

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伴随着新时期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等战略的有序开展,以及西安深厚多元的文化资源,使得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优势尤其突出。这些内外在条件的日趋成熟为西安“是否要建设”、“建设成何种”以及“怎样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现实条件。如何从建设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高度,挖掘、整合西安的文化资源与文化特色,进而构建既能满足“文化都市”建设目标、又能彰显国际化情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

3 如何推进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一项理论性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实践性的现实活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的新的社交时代,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提供了新的技术和可能。在推进西安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升级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息的充分互动与交流。在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和享用者之间搭建高效的互动网络平台。如图1所示。

民众可以通过高效的网络互动平台提出自己的文化需求,表达自己的意愿。政府可以及时在网络互动平台中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民众的需求和意愿,以及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建议等,实现“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1 政务公开平台

建立政务公开平台,达到上传下达的效果,做好信息传递的工作,发挥好桥梁作用。要做到制度公开、信息公开和司法公开等。保证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和能够较为顺利的履行义务。真正实现民众自己选举自己的代表,实现代表真正代表民众的利益,发出民众的心声。政务公开平台无论采用何种途径,军营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信息传递的真正效果,而并非只是冰冷的文字表达,老百姓容易产生距离感,进而可能影响制度或政策的传递效果。

3.2 监督举报平台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关于基层民众应该采取的是基层民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基层民众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由基层民众自己管理自己。具体表现为农村的村民自治,城市的居民自治。但是在基层民众自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层腐败等问题。许多的基础党员干部觉得自己是“天高皇帝远”,做事情为所欲为,使自己成为了小皇帝或地方一霸。在他们身上已经丝毫看不到“为人民服务”的踪影,反而有可能成为他们为自己或其家人朋友谋福利的挡箭牌,办大事小事托关系走后门已经成为司空见惯。在机制,农民或许多基层民众的自我维权意识淡薄,总想着只要事情能办成,花点钱送点礼都没有关系。再加之民众对“土皇帝”们是否会受到国家制裁没有信心,也都不愿意得罪“官员”,遇到吃拿卡要,只能忍气吞声,这个问题在农村尤为突出。例如最近的“甘肃一农妇亲手杀死自己的四个子女而后自杀”的现象,无不从某个方面反映出基层管理的漏洞,同时还对国家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建立网络监督举报平台至关重要。出来接受民众的监督举报外,还可将有关基层的事件处理的形式和过程以案例形式进行分享,让民众对政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期待,从而对政府充满信心。

3.3 公共文化服务的VR平台

西安已经免费向民众开放了多家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和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资源,满足了民众的某些公共文化需求,但是对于一些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些人无法进入这些地方享受这些资源。如果可以运用VR技术,在网络中将这些对应资源虚拟现实,可以满足民众足不出户或是随时随地都能尽享这些资源,以实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使用(利用),特别是艺术馆和科技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感受艺术的氛围,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

3.4 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承古开新至关重要。承古就是要继承和传承,在不断加强对文化古迹的开发的同时可能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略显不足。创新开发和保持保护之间本身就是一堆矛盾体。如何平衡其关系,我们是要在承古基础上开创新的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更好地为百姓谋福利。为当代百姓的同时也要为子孙后代考虑周全,不能因为我们的开发而让子孙后代失去承古的机会。

在因循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社会化与市场化改革的宏观背景的基础上,面向西安地区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形成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客观定位,不断升级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大都市的战略安排。让每个勤奋的人在西安都有机会、都能出彩、都可以成功,让每个怀揣梦想的人在西安都有筑梦空间、都会为梦想奋斗、都能梦想成真,让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都有归属感、自豪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为品质西安建设建实言谋良策――访西安市政协主席董军[N].人民政协报,2016.3.1.

[2]全国人大代表上官吉庆在京接受本报专访 建设品质西安 共享品质生活[N].西安日报,2016.3.6.

[3]夏国锋,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学术综述与动态,2011,(01).

[4]柯平,朱明,何颖芳.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报,2015,(02).

[5]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J].江汉论坛,2012,(01).

服务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保障

为防止出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低效率、无效化现象,全会还在均等化的前提下划定了“底线标准”。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既是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民生保障与改善的庄严承诺,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缩小文化发展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别,既是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民生体现,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幸福指数、满足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根本途径和重要举措。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大幅改善,也要实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大幅提升,进而增强其精神力量。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目标是全面改善和提高民生发展水平,而民生改善内含着文化民生的改善。进入新时代,文化不再是一般性的民生问题,其在民生改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践行文化民生关怀的前提性条件,这对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尤为迫切,加快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担负着继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小康和提高文化生活质量的双重责任。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肩负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涵化功能,具有通过文化活动与文化实践培育人民群众文明素养进而增强其精神力量的社会功能。总之,如果没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不可能有文化民生的基本保障,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更无从谈起。

二、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包含了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大振兴[3]。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魂”;文化振兴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系统构成要素之一,也是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文化路径和重要抓手。没有文化振兴的乡村振兴既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是我国文化事业改革的基本任务、实现文化民生目标的制度性保障,也是乡村文化持续振兴的前提基础、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指标和文化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构建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提出“到2022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3],到2035年“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3]。这些关于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性保障和制度性安排,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依循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提出的,体现了新时展要求、贯彻了新发展理念,既有助于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提高公民文化素养、推动乡村文化持续振兴,进而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在西部地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虽然具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资源可利用,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文化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缺少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基础条件,西部地区文化振兴就无从实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不仅缺项也不可持续。因此,整合文化资源和各方力量合力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西部地区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任务艰巨。

三、西部地区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进路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西部地区也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老百姓读书看报、看电视、收听广播等文化需求,从面上解决了“文化温饱”问题,文化小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西部地区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关注和加以改进的问题,比如“多头管理,治理效能不高;区域文化资源丰富但较为分散,资源的聚集效应难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匹配,文化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导致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也直接影响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因此,西部地区要主动适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模式和路径,推动实现主体层面形成协同推进合力,政策法规层面完善保障体系基础,空间层面优化格局发挥区域优势、彰显地域特色,内外部、城乡统筹协调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一)集聚形成多主体协同推进合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全面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各方力量的全面协同参与。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文化单位、社会组织乃至公民个体的合力推进,才能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整体性效应和持续性维系。

1.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公共属性从根源上决定其供给中的政府责任担当,但政府履行责任供给公共文化产品并非包揽,更不是垄断,而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这一领域的“放、管、服”,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当地民众的文化需求特点构建“需求导向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政府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中要发挥主导和牵引作用,扮演好动员社会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的重要角色。具体而言,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在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过程中加大财政投入、制定支持政策措施、提供文化服务兜底保障;另一方面,要采取政府购买、委托承办、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4]。

2.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保障

公益性文化单位主要包括文化馆(站)、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文化宫等,是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公益性文化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人民群众创作和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西部地区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在提供一般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利用西部文化资源形成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载体、途径和机制,使之从潜在文化资源转变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现实精神文化食粮[4]。

3.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推动

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性文化社会组织在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种公益性社会文化组织一方面可以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具体承载者、实施者;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其根植社会基层、深谙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优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并积极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近年来,西部地区城乡基层文艺队利用传统歌圩、传统节庆活动等平台、载体主动为城乡群众奉献充满乡土气息的文艺作品,在发展公益性文化舞台、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4]。

4.人民群众个体自觉实践

文化实践是个体参与文化建设、提升文明素养、激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的自觉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终有赖于人民群众的个体文化自觉。为此,要积极调动西部地区民间艺人、乡村能人、基层文化工作者乃至于一般民众自觉参与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引导其以文明传承者、文化享有者的身份主动组织或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自己组织、自己生产、自己消费,以此满足自身的文化娱乐和精神追求,并有效提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4]。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性、制度性保障。西部地区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从贯彻落实上级文化政策法规与制定完善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这两个层面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和支持体系。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1)贯彻落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保证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具体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文化制度,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特征,不仅要面临批判继承传统文明与创造重建新时代文化的双重任务,需要应对主流传统文化与非主流传统文化、主体价值理念与多元化价值理念的双重冲击,还要面对社会阶层分化加重和文化消费群体分化趋向加重的现实困惑。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的保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没有文化自觉的科学态度、文化自信的积极心态以及文化自强的使命担当,构建和完善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没有方向引领和保证,也将因缺乏制度化刚性确保难以常态推进、稳定发展、落到实处。(2)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繁荣发展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专项政策法规,使之落地生根。为推进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国家结合西部地区实际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推动国家层面文化政策法规扎根于西部地区,为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基本政策法规保证。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些专门政策法规,西部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有文化制度和政策法规的刚性保障。

2.制定与实施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

结合地区实际对相关政策性制度进行优化,也是确保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健康有序进行的制度性保障。当前,西部地区文化政策保障体系还无法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性文化法律法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体系。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西部地区要根据区域文化发展实践和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制定区域性、地方性文化政策法规,提高文化的法制管理水平,推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的参与权、文化成果的享有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水平。

(三)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建设模式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乡村社情和文化发展实际来进行。西部地区具有地域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民族多样性等特征。因此,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特点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精神需求等实际情况来推进。在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实践中,西部地区要在坚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习俗、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民族、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尽可能地以独特样式展现其文化个性,形成不同市(县、乡、村)的多样化特色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族人民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因其所处地理环境而具有区域性特征,浓缩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成就,是可贵的文化精神与物质财富,是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优势资源所在。因此,西部地区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有效发挥区域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综合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积极探索适合本地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路径,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特色优势和针对性,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四)完善内外联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西部地区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完善内外联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1.强化内外联动互动建设

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协同联动,提升系统效应。西部地区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要激发地方党委政府、村民的内在主动作为,也要发挥上级政府、东部发达省份和社会组织等外部支持。(1)就内部主动作为而言,要增强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源性动力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地方党委政府要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措施,特别是在建立常态化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绩效考核机制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同时,要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提高当地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自觉,激发他们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使之在参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更好地享有文化成果进而增强其精神力量。(2)就外部支持而言,要争取上级政府、东部发达省份和社会组织等的大力支持,形成有力的外部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可用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非常有限。为此,西部地区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地方的一般财政支持和文化建设的专项支持,提高上级党委政府对地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财力支持和有效指导。要利用东西部对口支援的机制优势和东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带动效应,积极争取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在夯实文化设施建设基础、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外部援助。此外,西部地区在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也要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文化企业的积极作用。这样既可以弥补投入不足等方面的缺陷,也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但需要明确的是,运用市场手段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

2.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上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共同富裕。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既是有效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路径。为此,西部地区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统筹兼顾,着力在解决文化领域的城乡二元结构上下功夫,缩小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差别。在资金投入上,更要注重加大公共财政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投入,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和民族区域倾斜,在城乡文化格局上建立城乡互动融合发展机制,在文化发展实践中要重点扶持西部地区利用地方文化优势发展特色文化服务[4]。在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实施城市反哺农村的文化工程,建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互动机制,“增强城乡文化发展的关联性和协调性”[5]。一是利用城市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普遍运用的优势,对西部农村地区的特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加工、整合和数字化,使之符合农村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便捷需求;二是构建城市对乡村的文化援助机制,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引导城市机关、团体、居民对农村文化事业进行有效的帮扶和资助,结合农村文化实际,找准薄弱环节所在,大力支持文化站、图书室、农家书屋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等文化下乡和城乡文化联谊活动;三是通过开展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组织乡村特色文化活动以展演、会议等形式进入城市,在与城市文化交流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弘扬乡村的特色文化,在彰显个性的同时促进城乡文化的互动融合发展[4]。

参考文献:

[1]张发钦,等.科学发展视阈下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265-267.

[2]唐惠敏.乡村振兴战略三维向度论纲[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服务体系范文第6篇

蓝之象企划机构董事长,中国资深品牌营销策略专家,YBC国际创业青年计划导师。

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策划专家,荣获中国企业策划案例金奖,2003年荣获中国十大企划人物奖。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委员会理事专家委员,著有《遭遇蓝之象》,出版专著《智赢》——蓝之象的品牌营销方式,主编叶茂中《新策划理念》丛书(六册)。

中国科技园区发展新概念

国科技园区发展到今天,把科技园区当成一个纯粹的平台来经营管理的理念显然已经过时,打造服务型园区的时代已经来临!就如同经营一家五星级酒店一样,除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五星级服务。

个成功的科技园区应该具备“4S”服务体系:办公环境服务体(Office environment service system)、公共技术服务体系(Public technical service system)、辅助业务服务体系(Ancillary business service system)、社区服务体系(Community service system)蓝之象第一次在业界提出4S服务体系建设,并在阜南工业园进行了适当尝试。入住企业的反响不错,有愿意进行深度沟通的,可与蓝之象联系。

办公环境服务体系

(Office environment service system)

办公环境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科技园区具备的最基础的服务功能,不过不同于传统的仅限于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现代科技园区追求的是一种生态化、人文化、科技化的办公环境,这与科技企业工作要求高强度脑力、创意性等条件需求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一些科技园区已经注意到了生态化园区建设的需求,提出了“花园式园区”、“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的理念,把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融合。

相对于生态园区的打造,我国园区的人文化还存在明显不足。如何在园区建设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提升整个园区的文化品味和生机活力将是科技园区未来建设的一个趋势,这也将是吸纳文化创意型企业入驻的重要吸引力所在。

科技化的办公环境是我国科技园区现存的另一个短板。目前我国一些科技园区由于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滞后,导致园区内企业获取信息渠道单一、信息量小、即时性差,进而严重影响了园区内企业获取外界信息和市场时机。未来来看,实现科技园区的网络化发展,建设“数字园区”将日益成为园区必备的基础条件。

公共技术服务体系

(Public technical service system)

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应该说是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对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的一项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形成了许多以生物医药、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数字动漫等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科技园区,这些企业的生产、研发过程对巨型计算、软件测试、数据库系统、技术培训等大型、先进的高科技平台系统都存在着紧密的依赖性。现实是一些中小型科技企业根本无法承担建设这种技术平台的费用,限制了企业的技术研发。

对此,科技园区建设共用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将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为园区内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研发平台支撑,还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利用,避免重复性建设。我国苏州国际科技园率先在园区内建成的集数据服务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平台、动漫游戏服务平台等多种高科技技术服务系统平台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已经为园区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辅助业务服务体系

(Ancillary business service system)

每个企业除了核心业务外,为了企业正常的运营发展,也将产生其他多种辅助业务,需要多种服务需求,比如法律财务、商标专利、人力资源招聘培训、物流以及风险投资、咨询、市场营销策划等等。这对企业来说通常是一些不专业、繁琐但又十分必要的辅助业务。如果园区能够建立统一的辅助业务服务体系,将对园区内企业来说是一件即便利又经济的服务举措。

建立辅助业务服务体系,园区可以利用自身现有的一些资源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同时园区也可以与的专业的物流、法律咨询、人才服务公司达成合作,进行服务外包。这不仅有利于整个园区企业的日常运营,还推动了地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社区服务体系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由于土地缺乏、城市规划等原因,如今许多城市建立的科技园区已经偏离了城市原有的主城区,缺少一些相配套的生活和商业功能区。但从整个科技园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将必不可少。具体来说,就要不断完善商务、休闲、运动、娱乐、医疗、教育、食宿等设施条件的建设和服务机构的引入,形成一种轻松、便捷、多样化的园区生活空间。

服务体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它作为一种社会理论思潮,是时展的产物,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各种分支。虽然各学派众说纷纭,但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批判和反思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人本思想尤为突出,主张从现实社会出发,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批判人的异化,强调人的主体性、寻求人的自由和解放。

“文化”即“人化”,指人在社会实践过程形成的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被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一直被沿用。改革开放以后,维护公民文化权利、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受到国家重视。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逐渐建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至此之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一项伟大工程。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存在着缺失和局限,但它在其在理论层面涉及的一些具体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人的真实需要是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真实需要”和“虚假需求”。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的欲望在物质的膨胀中被大大扩大,一种不健康、非正常的消费价值观念构建着人类的生存方式。这种需求是“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并不是来自人内心本质的、自由的、真正的需要。在这样一种由金钱搭建起来的虚假社会中,人沉迷于享乐,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和批判意识。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活动,以社会实践为对象,可以将人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人类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物质生产资料是基础,只有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才能进行精神上的追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当人们的物质利益得到保障之后,努力提高精神境界、提升文化品位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积极追求。但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欲膨胀,人对金钱和物盲目崇拜,沉醉于消费主义带来的极乐世界中,丧失了自我的主体性,区分不了什么是自己的“真实需要”。即使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是处于异化后呈现出的一种盲目跟风状态。

“文化”既服务人、满足人,同时还起到塑造人的作用。广大人民群众是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服务对象,他们的内在需求是乡村公共文化体系构建的主要驱动力量。这种内在需求是真实的文化需求,而不是蒙蔽在物质利益之后的被动需求和消极需求。真实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积极性和多样性,它会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呈现出新的内容。现阶段,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局限性(以马鞍山当涂县太白镇为例):一方面,乡镇公共文化市场体系不完善。公共文化的服务主体单一,该县文化提供最主要的主体是具有决策权的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第三单位非盈利组织和相关企业未能很好的参与到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由于公共文化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需要大量的投资,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金钱和利益至上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在招商引资方面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乡镇公共文化产业品位低下,产品内容同质化。乡镇娱乐活动单一,看电视和看电影成为了人们的主要消遣方式,其他大型文化类的综艺活动平均下来一年不到一次,具有时代气息的高雅文化输出相对落后。同时受市场经济的腐蚀,文化提供者为了谋取眼前利益,大量输出能博取受众眼球的文化产品,造成文化品位和文化涵养低俗、庸俗、媚俗,文化产品内容同质化,缺乏新意。构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真实的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乡镇公共文化产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二、增进文化自觉是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直接结果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残酷的压抑人性,致使人的主体性意识丧失,犹如被机器操控的木偶。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工业的产物,丧失了其原有的真正作用――提升人的品位和素养,沦为统治阶级控制和禁锢思想的一种手段。大众文化不是一种出自大众内心真实需要的文化,而是由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引导和制造出来的一种消费文化。人满足现状,丧失了进取心,沉湎于休闲娱乐无法自拔。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批判工具理性,认为现代工业文明的核心――启蒙,正在走向自我毁灭。人被技术理性完全异化,丧失了否定和批判的能力。马尔库塞更是指出现代社会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发达工业社会面临理想物质化(thematerializationofideals)的可能性。该社会的能力正渐进地缩小理想化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人的状况曾被描述、理想化并指示出来。高等文化变成了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就是作为表达理想的“高雅文化”成为肯定社会现实的单面文化。追求崇高,提高人的品位和涵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不再是文化的主要目的。文化气质消退,文化自觉更成为一纸空谈。

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个重要分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幸福的定义也被赋予新的内容。它包括两个层面: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富有。两者是有机统一,和谐进行的。我们追求的幸福必须向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那样用批判和超越的意识反对现实中的物化现象,增进文化自觉性,将追求精神文化活动,当一种自由自觉的文化实践活动。根据有关马鞍山当涂县太白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每月用于文化方面的开支不足10元的人占15%;10-15元之间的人占35%;50-100元之间的人占30%;100元以上的人占15%。由此可见群众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性差,群众的文化自觉性低下,文化意识淡薄。导致该县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与农民群众需求脱节。首先,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其次,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贴近群众的工作与生活需要,只是枯燥、呆板的反映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形式与内容过于城市化、都市化,与乡镇的生活实践和生存状态相脱节。最后,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超出了乡镇群众的接受能力。农村书屋里的科普类、农业类、政治经济类等读物专业性强、理论层次深奥,乡镇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限,理解起来十分困难。由此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应该坚持“三结合”即阳春白雪般的高雅文化和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化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乡镇群众的生活实践和现实需要相结合。充分挖掘公共文化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乡镇群众的文化自觉,培养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成为该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迫切任务。

三、群众参与是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践行途径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强调人的意识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他说“人的本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最令人满意的答案。”在他看来,人是自身活动的过程,不是给定的物,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能够改造人自身。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列斐伏尔认为人的生存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创造性活动能够能动的作用于自然,是自然发生改变,同时也能够改变人自身。在他看来,人的对象化活动就是一种实践。西方还有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持有相同的观点: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实践规定的,实践是人的本质规定性,构成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基础。

构建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宏伟的工程,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实践。群众参与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人本质规定性的体现。人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中凝聚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高昂的文化创造热情。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建设的源泉,因此群众参与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条必要的践行途径。马鞍山当涂县太白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激发全体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成为成为关键。加强群众参与的具体措施:首先,加强教育,加强群众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质量。其次,将文化建设活动与乡镇经济建设相结合,开展一些具有教育性和建设性文化大型活动,让群众感受到文化追求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增强文化感染力。最后,以社区的形式构建和谐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群众往往以社区为基本单元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消费,可以说社区是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主体形式。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推动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通过这些方式,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凝聚文化创造力量,共建和谐文化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范文第8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推力。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物质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巩固全省人民为“两个率先”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江苏科学发展,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举措。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基层农村倾斜,向弱势群体、特殊人群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使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文化成果。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我省城乡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神境界,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发挥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疏导情绪、化解矛盾、关爱人心、抚慰心灵,促进人际之间的和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亮点

“十一五”以来,江苏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得了很大成绩,呈现出诸多亮点。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十一五”以来,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南京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正式开放,各地投资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项目16个。全省基本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17158个,率先在全国实现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

二是公益性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2008年,江苏省三大公益文化场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江苏美术馆在全国率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在省“三大馆”的带动下,全省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机构均着力彰显公益性质,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设置免费开放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免费开放服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入馆人数大幅增加。我省现有国家一级图书馆63个,数量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在文化部2011年开展的全国第三次县级以上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江苏共有81个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比上届增加26个,亦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三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断加大。全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省政府连续数年实施了向经济薄弱地区“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工程。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美好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活动,将精美的文艺演出送到全省农村基层。全省各地普遍采用政府购买和集中配送的形式,把演出、图书、电影、展览等优质公共文化资源送到农村、送进社区。

四是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各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吴江市“区域文化联动”、“激情鼓楼”南京鼓楼社区文化艺术节、“和谐江宁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太仓市业余文艺团队“百团大展演”活动、“淮风楚韵”民间艺术节、“时代潮”广场文化系列活动、“百姓大舞台”广场文艺演出、靖江文艺节等一大批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成为品牌。在活动中,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和舞台的主角。

加快完善江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江苏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将采取一系列新的举措。

一是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现代科技为依托,加快建设江苏大剧院等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江苏省文化馆新馆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提高其现代化装备水平,增加和丰厚其文化内涵。进一步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网络布局,按照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重点加强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室)建设,消除设施布局空白,形成公共文化设施对服务人群的全面有效覆盖。

二是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适应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趋势、新要求与新特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从“传统型”向“数字型、科技型”转变。配合国家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建设,“十二五”期间,县级以上图书馆全部实现数字化。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机构开展免费开放服务,切实推动工人文化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实行免费开放,推动高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资源向社会开放。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丰富品种内容,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加大全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

四是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对城乡文化建设一同规划,一同建设,一同推进。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弥补历史“欠账”。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强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着眼于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以农村基层为重点,进一步加大“送文化”下乡的力度,努力提供更具针对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

服务体系范文第9篇

在近期启动的“山东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项目”中,山东网通、山东邮政、大众报业、微软公司、英特尔、海尔集团等厂商都参与进来,该项目是由山东省信息产业厅牵头组织的,采取“整合资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

普遍来看,山东省农村信息化面临着四大难题:信息在农村的普及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农村信息化大部分项目依靠政府拨款,自身运行机制比较弱;缺乏真正有效、实用和农民急需的信息。

“山东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项目”为广大农村、涉农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交易,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收到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行情、科技动态等信息。该项目包括以下三大主要内容。

一是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构建山东省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农村信息化开展的基础性工作,主要服务于政府管理部门、服务部门、涉农企业、农业大户以及农民。服务项目涉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三大功能,实现服务、管理、交易一体化;全面提升农村科技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使农民掌握科技信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完善基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服务站是指依托山东网通的宽带网络资源、山东邮政的物流配送体系、大众报业的信息传播体系,在全省农村建设的为农民提供以涉农信息查询、电子商务等服务内容为主的公共上网场所。信息服务站解决了农村信息的落地问题,是农民进行信息查询和接受培训教育的基地。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农村信息化推进联盟。由山东省信息产业厅牵头组织,与山东网通、山东邮政、大众报业、微软公司、英特尔、海尔公司共同合作,成立山东省农村信息化推进联盟。联盟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提高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推进重点。

服务体系范文第10篇

1.1试点较多,逐渐出现扩大趋势近年来,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改革畜牧兽医站的运行体制,提高内部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技术人员配置,对资产实行统一化管理,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提高了农村畜牧兽医站的工作效率,也为促进农村畜牧业和兽医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1.2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尽管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内部职能错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不明确,一些技术人员从事职能之外的工作,而一些技术水平不足的人员却从事技术工作。一些畜牧兽医站由于工作人员精简,导致技术人员出现不足,影响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的情况,资金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人员培训、课题研究、技术引进等方面普遍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不仅影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制约了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

2建立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模式的策略

2.1坚持走标准化、市场化、多元化道路在进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应该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府的投资,为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加强资金的管理,促进资金得到落实,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同时,还要在新疾病防控,人员引进和培训,科学研究,设备购置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同时鼓励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加大对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资金、人才、设备等方面加大投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各种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各项设备不断完善,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除此之外,还应该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农村畜牧兽医业的产业化发展,建立行业培训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照畜牧兽医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并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推进各项工作的标准化进程,对于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一律不得从事相关工作。在农村建立相应的诊所,对畜牧兽医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控和治疗,为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2.2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要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畜牧兽医管理体系,坚持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准备。一般应该以乡镇畜牧兽医站为中心,以村或组防疫组织作为补充,建立完善的畜牧兽医防疫体系。要在政策、资金上加大相应的支持力度,解决农村畜牧兽医办公设施、工作人员分散的局面,为协调工作人员的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奠定基础。另外,当地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协调工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合理分配相应的责任,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当地畜牧兽医的发展。

2.3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根据岗位的具体职责,对工作人员进行公开招聘,选聘素质高、技术合格的工作人员,确保他们能够胜任日常工作。对工作人员要进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形成竞争机制,并合理分工,促进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要注重对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上级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监督和指导,做好检测和评价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束语

总之,建立农村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其重要意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促进农村畜牧兽医业取得更好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卫生体制范文 下一篇:医疗卫生体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