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22 04:17:29

辅导员工作思路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路

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独立学院纷纷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至此,民办高校的发展也进入了“深水区”,各民办高校为了适应新情况,提高竞争力,提出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在工作思路上做出一定的调整和创新,以适应民办高校的新的实际。为了促进民办院校的内涵式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的一环,对辅导员的工作思路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更有实际意义。

一 民办高校专业辅导员工作思路的沿袭与变化。

在民办高校设立之初,大多都是依托母体院校,无论是教学师资队伍还是管理团队,基本上都是母体学校派驻,其基本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也沿袭自母体学校。由于学校创立之初,行政管理人员相对缺乏,制度也有待完善,这个时期的独立院校辅导员工作内容也包含很多行政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比如收发文件,发放教材,各种信息的登记,各种通知的,诸如此类,这些行政性的事务极大地束缚了辅导员本职工作的开展,好在学校创立之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辅导员年龄整体趋向年轻化,和学生容易交流,大部分独立院校的辅导员都做到了同吃同住同交流。相对公办高校,辅导员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思维活跃个性突出的学生群体,其工作更讲究灵活性,更注重制度的完善建设和经验的总结和条理化。辅导员和年轻的专职老师通力合作,一起做好学生的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少毕业生的素质也相对较高,对母校的认同感也较强,客观上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民办高校转设成功后,学生数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且逐年略有增长的水平,学生人数基本达到万人规模。作为一个万人规模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尽管辅导员们依然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然而,日渐增长的学生人数和相对落后的辅导员配备之间的矛盾,极大地制约了辅导员工作的深入开展。加上人事更替,不少辅导员转岗或是流失,所带学生数量也经常调整,辅导员对学生的熟悉度在逐步下降,而且不少辅导员的工作年限也较长,处于职业倦怠期,民办高校相对薄弱的培训体系和相对微薄的福利体系,也造成了辅导员工作热情的逐步消磨。此外,学生工作管理手段的陈旧化,也造成了学生工作管理很难向深入发展。可以说,人数配备的不健全,年龄结构的不合理,职业前景的模糊化,福利待遇的微薄化,管理手段的陈旧化,都极大地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 民办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1.90后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特点

① 自我意识强,生活能力差

不可否认的是,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物质生活相对优越,但是与之对应的是性格成熟度相对较差。同时,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让其受到了过多的溺爱,养成个性较强,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整体来说,民办高校9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自我意识强,生活能力差的趋势。

② 综合素质较高,文化基础较差

从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可以看出,其文化基础较弱,偏科情况比较普遍。同时,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很多交流平台,使得这部分学生有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表现为综合素质较高。

③ 自律性差,自信心缺乏

民办高校学生大多来自较优越的家庭,收到的约束限制相对较少,自律性较差。同时,高考的失利导致了其自身认同感较差,不少学生表现出了自卑的倾向。

④ 心理问题相对突出

从实际情况来看,民办高校学生相较于公办高校学生,整体上表现出了心理问题更为突出的趋势。部分学生相对优越的家庭出现了父母感情不和甚至家庭破裂的情况,而且这种趋势逐年递增,这部分学生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受家庭氛围和自身个性的影响,表现出狂躁或抑郁的倾向。此外,由于高昂的学费和周围同学贫富差距的对比,不少贫困家庭的学生也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对现实不满,缺乏学习的动力,甚至不少学生逃避现实,沉迷网络,荒废学业。

2.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

① 师生配比相对偏高,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高校逐年扩招,民办学校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多数高校已达到万人规模,而辅导员岗位数量则增长较慢。在此同时,辅导员流动性也较大,导致了辅导员的结构性缺乏。这两者共同造成了目前多数民办高校的师生配比整体偏高,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② 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较大。

由于民办高校管理制度还处于完善的阶段,各项常规工作占用了辅导员大部分时间,而且由于传统工作思路的沿袭,辅导员习惯性的承担或者被承担大部分非本职工作,虽然对辅导员的能力是一种锻炼,但客观上导致了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进一步导致了其i心理压力较大。

③ 自身角色定位模糊,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不够深入

如上所说,辅导员工作任务繁重,日常工作耗费大量时间,所带学生数量又相对较大,只能对学生进行粗放式管理,日积月累,师生之间的感情比较淡漠,对很多学生的问题很难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更缺乏思想深度引导的时间。

④ 培训进修制度不规范,薪酬福利体系不完善,并且两者整体偏弱。

民办高校办学资本相对薄弱,积累较少,并且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国家财政的补贴,导致了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进修制度和薪酬福利体系不完善,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体系。整体来看,表现为福利待遇微薄,进修机会相对较少。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处于一个关键的阶段,学生管理思路也面临着改革

三 新时期民办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探索

1.辅导员自身定位要清晰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对自身岗位职责的认识要清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确定了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思路不应该偏离这个定位。否则,工作思路的长期偏差,不仅不会促进自身的发展,也客观上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不利。

2.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积极承担两课教学任务

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提炼,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多写多练多交流,以实践促发展。同时,要尽力争取能带思政课,带好思政课,确定好自身的专业发展,逐步实现专业化,进一步争取成为专家型导师型辅导员。

3.辅导员要力争成为学生的心理导师,成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师

辅导员要掌握心理学常识,多进行案例的积累和深度分析,以掌握更多地心理沟通技巧,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同时,辅导员要加强对所带学生专业的熟悉度,尽力加强对学生专业的了解程度,关注甚至研究该专业的发展,以求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做到深入浅出,有的放矢,也利于在平时的工作中引导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积累各项资本。

4.辅导员要学会自我减负,要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

健康的兴趣爱好利于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辅导员在宏观的学生管理上处于从属地位,工作繁复且工作成就感缺乏,心态上难免会有些消极。而辅导员在微观的学生管理上又处于组织和实施者地位,在面对学生个体时,日常工作所带来的疲惫如果没有及时消解,就会在学生思想的引导上有偏差。正是由于自身的工作性质,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们培养适当的健康的兴趣爱好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适当的爱好既利于消解工作中的消极心态,又利于加深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5.学校应尽快理顺学生日常工作的各项规范,完善各项制度

由于制度的完善性和合理性不足,学生工作很容易陷于一种无序的状态,这对学生工作的开展是有极大不利的。如此,客观上需要民办高校在政策层面上加以引导,真正办实事,健全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简化各项学生事务性工作的流程,切实降低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复杂度和工作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课堂内的知识传授和难点讲解,而学生工作的承担者――辅导员则往往深陷于各种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和第二课堂活动之中。两块工作“互不干扰”,且“相安无事”。然而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本不能简单割裂,反而恰恰只有教师和辅导员,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相互渗透和优势互补,才能让我们大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用中再学,提升创新创造力。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教师和辅导员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能以完成本职任务为工作原则,教师只想着在课堂上把课上好,课外的事情一概不了解不参与,而辅导员只抱着学生心理不偏激,学生安全不出事,其他的问题都是小事的思想。教师和辅导员应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及成功发展视为工作中心。

因此,为了完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工作应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学与学生工作、智育与德育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互动互补。作为辅导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寻求与教学工作的互动点和合力点,思考总结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一、高校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互动关系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社会活动,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基本职能。具体而言,高等教育通过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共同落实高等教育基本职能。高校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时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等。

根据高等教育规律,教学与学生工作应是互相促进,彼此交融并不可割裂的,共同服务于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然而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呈现出相互隔离、互不相交的趋势和问题。

1、高校教学与学生工作互动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教学与学工相互独立,交融不够。当前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模块化的人才培养及个性化的学生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以第一课堂为主要阵地的教学工作,专职教师更多的停留在知识的系统讲解及传授上,并未真正树立将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交融的理念;而学生工作按模块分工过于细化,无法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满足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甚至有时出现为了举办活动而举办活动的情况出现,导致学生活动呈现一定盲目化、简单化及娱乐化的趋势。

其次,学工地位边缘,功能游离。学生工作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时候只是把它作为学校稳定的重要工具,在以教学为中心的高校中地位不高。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往往容易沉迷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失去头绪,这种“维稳”和“被动”的意识已成为学生工作者的一种习惯,辅导员自我工作理念、工作思路的僵化导致学工功能单一,方法陈旧等问题。

2、加强学工与教学互动的必要性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使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工作是人才培养中课程外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人才培养,培养对象都是学生。两者分别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与道德成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两支重要队伍,相辅相成,互补互助。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的学生工作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利用其更加轻松和实用的方式,将第一课堂的知识,有效地转化到实践中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升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然而另一方面,若第二课堂活动缺乏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基础,就会陷入简单的娱乐化之中。

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背景之下,学工与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功能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不可简单割裂,作为学工的主要承担者“辅导员”应该在完成常规性的学生事务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如何服务专业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提升所在院系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及就业竞争力。真正培养能够正确认识专业,具备专业技能的合格人才。

二、关于寻找教学与学工合力点下,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1、打破固有思路,设置“专业辅导员”,提升辅导员自身专业内涵

长期以来,院系的辅导员设置无非都是按照“模块”或“年级”分类,按工作模块分工,如就业工作、资助工作、团建工作、党建工作及心理辅导专职辅导员;而按年级分工,则设置“新生辅导员”、“毕业班辅导员”等等。这样按照学工系统思路的辅导员工作设置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从辅导员工作实际中看,我们往往不可避免的会碰到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或者是不同年级的学生们来询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问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往往会使我们面露尴尬或推脱婉拒,这不仅降低了辅导员自身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在带班级的过程中也成为一大壁垒。若在原有辅导员分工的设置下,对口专业设置,按专业和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辅导员”,虽然对于辅导员是一个挑战,但是更有利于辅导员威信和专业性的树立,及辅导员职业的内涵发展。

设置专业辅导员虽然会面临辅导员轮岗和流动的问题,但是从整体而言,一名辅导员在一个院系工作的时间至少会在3―5年。因此,辅导员完全可以用这不短的时间来起码的了解自己所工作院系的某一个专业的基本知识,更有目的的与本专业的专职教师联系学习,补充本专业的一些基本理论和知识框架。通过专业辅导员的设置,辅导员会有意识的提升自身专业内涵,也能够更加专业的解答自己所带班级专业学生一些基本专业问题及未来就业相关的问题,自身的自信度会提升。同时,在组织的学生活动方面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学生诉求,针对性也更强,立足于专业的校园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会更高,同时自身的专业性也被学生所认可。

同时设置专业辅导员后,学生的需要也更容易能够找到解答的途径,不会再出现学生有问题不知道应该询问哪位辅导员来解决的情况。真正的能够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放在工作的中心位置,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2、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有针对性解决学生诉求,扩宽辅导员工作思路

本科生的知识教育通常是依托于专任课教师,而思想教育问题则会联系自己的班主任和辅导员。但是专业知识问题有时和思想矛盾问题并不能完全割裂,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矛盾可能会出自于对于专业的不认同,对于未来就业的迷茫。因此辅导员对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专任课教师对于学生思想辅导的缺位会导致学生的诉求无法解答的问题出现。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尊重学生的价值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根本需要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正当权益。然而每一个学生都不是工厂定制的物品,都是极具个性的个体。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包括年龄特点、家庭环境、社会阅历、志趣追求和职业理想等在内的生源结构呈现出多元、分层和复杂的趋势,“80后”、“90后”大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个性化明显增强。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诉求,诸多高校都会选择本科生导师制,让教师能够从课堂中走到学生的生活中,全方面的关心学生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然而,若要真正的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本科生导师制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每一位辅导员也应该要参与进来,辅导员不应该只沉迷在一些重复性的事务工作中,应该结合自己学院的专业背景,对少量的学生进行除了心理问疏导和举办校园活动之外的更加专业的指导上。通过让辅导员参与到本科生导师制中,为辅导员更立体的了解学生提供了平台,也扩宽了辅导员自身的工作面和工作思路。

通过教师和辅导员参与导师制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来弥补其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缺失,对于学生工作是极大的补充和帮助;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补充力量参与到导师制中,也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地位,扩宽工作思路。

总体而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应该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生看成一个整体的人,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这样不仅能提高教育学生的水平和效果,同时通过教学与学生管理的交流,还能打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利于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应营造出全员育人氛围,辅导员工作应围绕“大人才观”的中心,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思考总结,从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中提炼出来,加强自身对于所在院系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特色的认知、把握及思考,努力提升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一、班级概况

我班现有学生39人,因班中部分家长对孩子只是生活上给予知足,行为习惯的培育种植提拔教育上还存在欠缺,所以班中学生个体差异对照大,在进修上学困生相对对照多,尚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进修主动性不够强,所以培育种植提拔学生的进修的习惯及能力,激发学生的进修爱好,提高学困生的进修成就,仍是本学期班级工作规划的重点。

二、具体工作规划

1、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根据学生的岁数特点,起劲营造平等、团结、撼萍并进取的班级氛围。绕揭捉生在明确本学期班级目标,明确小我目标的同时,松手绕揭捉生介入班级治理,以此培育种植提拔学生的组织能力、治理能力及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育种植提拔学生的介入意识,给学生提供显示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立异精神。

2、组办雄厚多彩的班级活动

根据黉舍工作规划和少先队工作规划,确定好我班本学期各项活动及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队活动。如手抄报展评、优异日记展评、“特其余爱献给妈妈”等。活动之前制订好规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用活动来加强对学生思惟人品教育和立异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种植提拔,促进学生周全成长。

3、班干部培育种植提拔工作规划

精心培育种植提拔小干部,匡助小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小干部勇敢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严格要求小干部在常识、能力上取得更大提高,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培育种植提拔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经由过程干部这个小集体,树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指摘与自我指摘,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4、加强常规搜检评选

从学生自身出发,在各方面设立监督岗或负责人,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平易近主治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使班级的治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5、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经由过程多种路子,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2)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指定小干部对特殊学生的思惟人品、进修立场、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三自主 高职院校辅导员 工作思路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一、传统辅导员工作的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与传统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导致工作中问题的显现。

第一,伴随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的同时是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目前辅导员队伍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辅导的需求。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存在专职辅导员带学生超过300人的情况。有辅导员工作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辅导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主要体现在:“岗位职责界定不明,凡是与学生有关的几乎都与辅导员有关。”[1]辅导员日常工作琐碎、繁杂,学生人数众多,教育手段容易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辅导的需求。

第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校发展理念下,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向不断强化,渴望在自我控制状态选择社会化道路。另一方面,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行业和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水平要相应提升,从而担当起大学生人生导师这一重要角色。

二、“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思路解析

(一)“三自主”育人模式的内涵

“三自主”育人模式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学院于2012年提出的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核心的一种育人体系,旨在挖掘大学生的潜能,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高素质的要求。

“三自主”育人模式是“模式方法在高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运用,是在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总结归纳形成的以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能力的一种育人模式。它是经实践证明可行的,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它具有稳定可靠的人才培养理论框架,以及可操作实施的程序方法,用以指导人才培养的实践”。

(二)“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思路缕析

“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基础上,通过《职业能力发展手册》,有效连接辅导员与学业导师,实现协同育人,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角色转变,实现教学相长;第二,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第三,运用载体,实现模块化辅导。

“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思路主要体现在(如下图所示):

“三自主”育人模式的辅导员工作思路图

辅导员和学业导师的工作对象都是学生,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主线。在工作过程中两者借力载体――《职业能力发展手册》,分别扮演指导者和督导者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力,引导和鼓励学生规划发展蓝图。辅导员和学业导师紧密配合,通过《职业能力发展手册》,指引方向、把握脉搏,观察学生能力成长进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三、“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实践

(一)“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辅导员角色转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互联网蓬勃发展,学生思想复杂多变,独立意识增强,行为更张扬。如果高职院校辅导员仍采取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工作方法,则难以适应新时期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从遵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大学生独立意识强的角度出发,“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辅导员不做学生的“高级保姆”,而是以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圆学生梦想为己任的指导者。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在“三自主”育人模式下,教育不是简单解答学生人生在哪用力、做什么样的人,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探索、实践的过程。

(二)“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学生工作制度建设

要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引导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前提条件之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帮助学生明确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促进学生规划成长蓝图。一是在载体指导方面,《职业能力发展手册》是帮助学生实现“三自主”的重要载体。学院制定《物联网学院职业能力发展手册实施细则》,厘清辅导员和学业导师指导学生提升职业核心能力的职责、内容和范围,使二者真正协同育人。二是在学风建设方面,学院制定了《物联网学院三自主模式自主学习项目(辅导员使用)》,旨在发挥辅导员人生导师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自主学习项目,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物联网学院学生行为规范指南》、《物联网学院学习指南》、《物联网学院学生学期行事日历》等制度,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各个阶段的任务、规范自身行为,达到营造积极向上、努力进取良好学风的目的。

(三)“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模块化辅导

伴随社会变迁,网络化、智能化兴起,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强烈,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当前辅导员所带班级、学生人数多,只有将传统的粗放型、笼统型辅导转变为模块化辅导,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个性化辅导的需求,为学生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道理。将大学阶段的关键环节和能力培养模块化设计,自主学习分为文化修养、技术技能、特长爱好三个模块,自主管理分为计划总结、课堂纪律、寝室管理三个模块,自主发展分为团学活动、社会实践、竞赛活动三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是相互支撑、互为补充的关系,通过《职业能力发展手册》,记录能力成长变化过程。

四、“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成效

物联网学院自2012年实施“三自主”育人模式以来,以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主张,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效果突出,成效明显。

第一,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连续三年荣获重庆市“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在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方面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技术技能方面,学院学生团队蝉联全国职业院校物联网技能大赛一等奖,是中西部省市最好的成绩。此外,学院学生还获得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全国二等奖、重庆市一等奖1项,以及重庆市物联网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第二,学生“双创”能力得到增强。学院2016届毕业生主动型创业率达到4.02%。“达易技能交换网”目赢得500万元意向风投;“留置物品互换网站”项目在全市113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公益创业计划项目支持。学院学生获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美新杯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物联网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银奖、“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省赛二等奖等10余项“双创”奖。

第三,辅导员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在实施“三自主”育人模式后,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和研究相关领域的问题,促进学院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在学院学生工作队伍中有辅导员获得重庆市优秀思想政治教育者、重庆市“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有辅导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子课题,有辅导员参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以及有主持校级学生思政课题者。

总之,运用新的辅导员工作思路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班风积极、学风向上、室风和谐,从实践层面论证“三自主”育人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实效性强,对于提升当前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静.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状况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03).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一、602班级概况

我班现有学生39人,因班中部分家长对孩子只是生活上给予知足,行为习惯的培育种植提拔教育上还存在欠缺,所以班中学生个体差异对照大,在进修上学困生相对对照多,尚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进修主动性不够强,所以培育种植提拔学生的进修的习惯及能力,激发学生的进修爱好,提高学困生的进修成就,仍是本学期班级工作规划的重点。

二、具体工作规划

1、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根据学生的岁数特点,起劲营造平等、团结、撼萍并进取的班级氛围。绕揭捉生在明确本学期班级目标,明确小我目标的同时,松手绕揭捉生介入班级治理,以此培育种植提拔学生的组织能力、治理能力及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育种植提拔学生的介入意识,给学生提供显示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立异精神。

2、组办雄厚多彩的班级活动

根据黉舍工作规划和少先队工作规划,确定好我班本学期各项活动及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队活动。如手抄报展评、优异日记展评、“特其余爱献给妈妈”等。活动之前制订好规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用活动来加强对学生思惟人品教育和立异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育种植提拔,促进学生周全成长。

3、班干部培育种植提拔工作规划

精心培育种植提拔小干部,匡助小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小干部勇敢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严格要求小干部在常识、能力上取得更大提高,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培育种植提拔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经由过程干部这个小集体,树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指摘与自我指摘,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4、加强常规搜检评选

从学生自身出发,在各方面设立监督岗或负责人,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平易近主治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使班级的治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5、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经由过程多种路子,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2)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指定小干部对特殊学生的思惟人品、进修立场、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危机;策略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 同时辅导员需要不断扩展工作区域以及开展工作实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教育管理上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高管理效率。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危机

1.缺乏长效的培养机制

所谓长效性的培养机制,主要就是在长时间的实践中能够保证整个制度正常的运行,并且能够实现预期功能的充分发挥。但是长效培养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需要根据时间以及环境上的变化而进行培养方式上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单位及个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建立一套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辅导员长效性培养机制,为其工作效率提供保障。

2.专业管理上存在着不足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来看,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相对落后的管理理念,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管理方式方法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因此实际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从目前的发展来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仍然采取培训模式,这就使得辅导员在管理上存在着能力不一致的现象,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工作思路较为僵化、措施方法存在着单一性,再加上其对于自身所承担的角色缺乏充分的把握,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对策分析

1.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其不仅需要具有高水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学生工作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提高其工作自觉性,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注重自身的德育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 养。辅导员需要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新媒体接受能力非常强,通过新媒体的互动交流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于现代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更新自身的思想,通过主动地参与实践来不断加深对于新媒体的了解。

2.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实现新媒体的充分利用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通过不断地引导来实现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法上的创新,最终提高工作实效性。辅导员可以借助专题性新闻以及学术讲座等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宣传,借助大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想政治理论以及方针政策进行渗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利用新媒体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自身的情感,进而使辅导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在思想方面的发展,实现工作实效性以及针对性的不断提高。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充分地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微信、QQ等方式来表达其心理以及思想上的困惑,从而时刻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旦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及时性的疏导,进而不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更加健全的人格。

三、结语

在高职院校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出很多的特点,进而为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其需要转变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利用新媒体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思想与行动,进而能够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昱D.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西庆坤,张玉波,顾庭瑞.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危机及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 (30).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

探索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

(一)教育内容

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其基本内容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国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体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想信念;道德品格;校风、班风、学风;劳动、卫生;审美;心理健康等教育。

(二)教育形式

方法途径要做到多样性和趣味性,还要注意到经常性和反复性。除了时事政策课程外,党团活动、文体活动、社团、第二课堂活动;创先进班级先进个人和争“三好”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力投入要足

(一)为什么精力投入要足

目前学生工作内容多,辅导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任务,承担着较大的工作压力,需要辅导员投入足够精力,深入探索、扎实工作,才能保证学生工作顺利进行。贫困生增多,心理障碍学生增加,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

(二)精力投入的方向

(1)制定一个规划:根据所在学校具体情况制定系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包括目标、任务、思路、措施等。

(2)建设一支队伍:学生骨干队伍(学生党员、学生干部)。

(3)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调查研究工作:优秀学生座谈会、学生干部座谈会、学生班级班会、后进学生教育会等; 问卷调查:每年开展“学风建设问卷调查”“新生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二是沟通协调工作:与院系党政领导加强沟通协调,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上升到系部和学校行为。与专业教师加强沟通协调,寻求理解与支持。三是制度建设工作: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制度建设,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特别是激励机制的制定。

三、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要清

(一)什么是工作思路

工作思路是对开展一项工作的目标定位、战略部署、实施步骤、借助手段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系统思考。没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就找不到努力方向和工作动力,分不清工作主次和工作重点,把不准推进工作的最佳时机,找不到开展工作的方法,得不到完成工作的必要支持,最终使我们的工作如一团乱麻、顾此失彼,难以奏效。

(二)确定工作思路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全局观念: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辅导员工作重要部分,辅导员要站在更高远更开阔的角度来审视思考学生工作,确定工作思路。

(2)要有系统思维:纵向:①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横向:①学生思想教育各项工作要有机结合。学生工作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学风建设、学生党团建设、贫困生工作、就业工作等。每项工作都要思考怎么做,同时还要思考怎样把这些工作用一条主线串起来,使之有机结合。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与学院其他工作要有机结合。招生、教育教学、就业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密不可分的,不能孤立地就招生谈招生,就就业谈就业。

(3)要有重点意识:①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与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相结合。重点抓好学生党建,以学生党建促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监督。②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4)要有特色理念: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要符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寓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于专业学习之中,在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5)要有品牌意识:学生工作要在树立特色理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要重点选择几个特色项目精心策划,扎实推进,努力打造学生工作的品牌。

贫困生工作:精神解困与经济解困相结合,大力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勤工助学活动。

(三)如何理清思路

(1)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多交流。

(2)思考:辅导员要经常思考三个问题

做什么?要做哪些工作?怎么做?整体工作应该如何做?每次活动应该如何开展?每次开会应该如何讲?为什么要这样做? “勤思考,工作思路才会清晰”。

勤思考要注意“换位思考”:一是站在领导的角度来思考。二是要站在辅导员和学生的角度来思考。

(3)总结:善于总结,才能理清思路,认识不足,形成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四、辅导员人际关系要好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开展工作时既要立足于抓好学生工作,但又不能局限于学生工作,搞本位主义,不顾大局;既要多从学生角度研究问题,又要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问题;既要从抓好学生工作的角度思考如何争取各方的支持,又要从促进院系整体发展的角度研究如何加强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妥善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促进工作的开展。

(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1)与党政一把手的关系:尊重,多商量,多请示,多汇报!

(2)与专业教师的关系:多与专业教师沟通,虚心请教,广交朋友。

(3)与学生的关系:平等而不偏私,激励而少批评,耐心而少急噪,说服而不压服,沟通而不武断。

(4)与行政后勤人员的关系:多帮忙。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辅导员;新思路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挑战

(一)多元化思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大大提高了,开启了思想多元化时代。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潮冲击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头脑,如何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思潮中辨别真伪好坏,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的重要挑战。

(二)信息化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为学生的日常信息查询、休闲娱乐、交流沟通、工作学习等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学生们的行为方式、沟通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如何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顺利、高效的开展辅导员工作,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大专教育要培养具备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从理论学习向技能学习的转变,从提高分数向提高素养的转变,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面临的新挑战。

(四)个性化生源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生源类型也呈现个性化发展趋势。这些“90后”群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难以用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衡量和管理。从学习背景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呈现层次不齐的状态,并且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从家庭背景来说,“单亲家庭”、“留守少年”、“隔代教育”等现象层出不穷,带来的问题也接连不断;从经济背景来看,家庭之间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仍然存在,但是学生的物质需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随之而来的虚荣、攀比、“仇富”等问题也不断出现;从个性背景来看,当代大专生既有思想开放、善于交际、自主意识强等优点,也存在自私、冷漠、包容性差等不足。以上这些生源上的个性化特点,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

(一)转变思想 以人为本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重视集体教育,也不能忽视个体培养,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将辅导员工作落到实处。例如,辅导员要通过纸质材料、日常观察、私下会谈等多种形式,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学习指导和情感沟通等工作,变居高临下的管理者为平等沟通的“知心人”。

(二)学习指导 职业规划

1.学习指导

大专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的改革要求辅导员拓宽工作职能,在日常学生管理之余,也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达成培养目标。例如,在开学之初,辅导员辅助各科教师进行摸底测试,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各科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开展个别指导和整体培训,实现由高中教育向高等教育的平稳过渡,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职业规划

大专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要肩负起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为学生的岗位就业铺平道路。例如,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在班级定期召开就业指导班会,从行业简介、职业操守、行为规范、面试技巧、技能训练等各个角度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培训,使学生的各项能力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提升他们的整体岗位竞争力和岗位适应性。

(三)组织活动 灵活教育

针对当代大专生的新特点,辅导员可以将传统的制度管理、班级建设、座谈会议等与灵活多样的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变生硬死板的说服教育为寓教于乐的组织活动,在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例如,可以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组织学习小组,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创办班级刊物,构建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班级文化;举行红歌合唱比赛,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举办演讲、书法、歌唱比赛,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总之,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技能教育、班级管理等因素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渗透辅导员工作职能。

(四)拓宽渠道 加强沟通

多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决定了高职院校辅导员不能墨守成规,将辅导员工作局限在教室和寝室,而是应该积极拓宽工作渠道,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将辅导员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例如,可以发动“群众”的力量,利用学生会和班级干部会来行使辅导员工作职能,在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可以利用网络的力量,通过组建班级微信群、开辟班级主题专栏等形式,拓宽与学生的沟通渠道,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影响力;可以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从侧面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情绪状态,加深对每个学生的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给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扭转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是每个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都应该严肃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广大同行及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讨论,大家交流沟通,为辅导员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昭君.高校辅导员应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9).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师范学院;辅导员;工作探讨

一、师范学院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1.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已经涉及到了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的双重身份使其在高校政策制定、政策执行上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在制定各项对学生的政策上必须征求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的意见,从而才能使高校所制定的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而对政策的贯彻上,辅导员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辅导员对政策的贯彻力度直接关系到各项政策的实现效果。同时辅导员还担任着信息员的角色,辅导员将学生中各种思想倾向、各种问题反映给高校高层管理者,有利于高校管理者适时完善管理措施,更新管理政策,提高高校对学生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

2.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使其在大学时代锻炼成为一个准社会人。

3.辅导员还肩负着对大学生就业与择业的指导。由于在校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选择等问题知之甚少,不能够把自身的优势同就业良好的结合起来,因此作为辅导员就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而辅导员对就业的指导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与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校大学生的专业素质、R导寄芎痛理各种事务的综合能力,因此辅导员在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辅导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与否以及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成才的质量。

4.师范院校辅导员工作意味着能够通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学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对于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通过工作创新以及转变原有陈旧的工作方式,能够与学生更好地沟通,有利于教学相长,提高这些未来的教师的质量。此外,辅导员通过以身作则,能够将自身的个人魅力影响学生,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同。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辅导员要通过讲座、报告、中小学实地见习等途径,开展相关的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在工作中要能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原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二、师范学院辅导员应具备的相关素质

1.良好的政治素质。师范学院辅导员作为管理学生日常生活的工作人员,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时刻与党中央的指导思想保持高度的一致;其次,则是利用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法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难题。总之,良好的政治素质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前提,更是辅导员应不断学习和提升的重要工作内容。

2.较好的综合素质。除了过硬的政治素质以外,师范学院辅导工作还应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辅导员能够对学生辅导工作有着明确的定位,能够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另一方面,鉴于学生日常辅导工作内容的纷繁复杂,要求其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除此之外,师范学院的辅导工作还应立足于师范学院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展,以此获得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全面提升。

3.明确工作目标,做好辅导工作定位。做好师范学院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应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工作定位。辅导员应根据工作内容制定好具体的工作目标,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性安排,不仅仅要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上有所作为,还应在工作深度上进行拓展,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总之,要提升师范学院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品质,就应做好工作目标定位。

辅导员工作思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辅导员助理;学生工作;提前管理;创新思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成为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形成了在校人数多、地域差异大、学生个性化等特点。然而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增长速度远不及学生的增长速度,因此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就成为了辅导员的一个负荷较大的挑战。组建一支具有“虚心、悉心、创新”特点的辅导员助理团队,探索一条在管理上以辅导员为主导、以学生为辅助的新型管理路线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一、当前辅导员助理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辅导员助理考核制度不完善

辅导员助理是近年来高校管理中出现的新角色,虽然和普通学生干部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当前高校还尚未形成一套独立、完善的辅导员助理考核制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核制度的监督功能与鼓励功能。一方面辅导员助理工作通常比较繁锁与零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就意味着不便于对其进行量化评估与责任划分;另一方面,辅导员助理多采用值班制度,存在频繁的班次交接和任务转接,没有统一的标准则不便于考核辅导员助理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从而也就无法保证纪律性强、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助理团队建设。在此情况下,建立规范健全的考核奖惩制度,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助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保障他们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辅导员助理自我定位难

辅导员助理是由学生担任的,具有学生与辅导员助理的双重身份。而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辅导员助理需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自我定位。由于辅导员助理大多时候是在帮助辅导员传达工作安排和学习指令,是以左右手的身份协助辅导员完成部分学生的管理工作的,能够行使辅导员所赋予的部分职权,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助理难免会因为定位不当而产生“管理者”的虚荣心、“权力者”的浮躁心,从而不利于更好地为同学和老师服务,不利于学生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同时也或多或少地会减少辅导员的存在感。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助理应在辅助辅导员工作之余,更多地回到学生角色中,同时不忘助理的身份,用心观察学生们的动态,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协助辅导员工作。

(三)辅导员助理的时间安排与锻炼机制不成熟

辅导员助理工作任务重和工作任期长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学生工作具有纷繁复杂、涉及人数多、信息量大、文化地域差异大等特点,辅导员助理需要长时间协助辅导员的多项工作,其中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动态观察、学生日常事务处理、各类信息汇总等工作。一方面,辅导员助理工作任务越重,花费的时间就越多,投入的精力就越疲乏,容易导致相应工作质量的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开展;另一方面,辅导员助理一般任期为一至两年,甚至更长,在此期间学习和工作共同进行便会出现工作安排与学习比例的失衡,如果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其在学生中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辅导员助理任期过长,容易导致岗位缺乏新的人员、新的思路,剥夺了其他学生此类的锻炼机会等问题。

二、建设好辅导员助理队伍的思考

(一)明确辅导员助理的工作理念

辅导员助理应树立“坚定自己,愿意为你,愿意为这个集体”的工作理念。做好一个辅导员助理,必须坚定自己做学生工作的信念,有了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规定的事情完成,把困难的事情做得更出彩,把工作思路和模式进行合理创新。所以辅导员助理的工作理念应围绕助理、辅导员和学生展开,做到肯定辅导员管理的大方向,信服辅导员的管理方法,乐于、敢于并善于为辅导员服务,用心服务,以行落实;明确服务辅导员是辅导员助理的基本职责,辅导员助理的出色并非仅限于自身出色,更多的在于团队整体的出色、辅导员所带班级的出色。

(二)端正辅导员助理的自我定位

辅导员助理是集“聆听者、建议者、服务者”于一体的学生,是辅导员和学生连接的重要纽带。作为聆听者,一方面要聆听学生的情况,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将学生的相关情况反馈给辅导员,为辅导员的管理提供参考,对辅导员调整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提供依据,方便对个体进行“因材施教”;而另一方面则要求助理要聆听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更加准确、直接地传达和落实相应任务。作为建议者,辅导员助理要结合实际掌握的情况,为辅导员提出工作思路或方法上的不足,并立足学生角度提出可行性意见。作为服务者,为辅导员分忧的同时也要为同学们服务。辅导员助理要为辅导员分担日常力所能及的工作,让辅导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整体发展和个体交流上,使辅导员助理工作模式发挥到最大作用。

(三)发展辅导员助理新型的工作模式

辅导员助理应做到“虚心、悉心、创新”,心心相印,即:虚心了解辅导员助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悉心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在虚心与悉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做到坚持服务工作的始终如一,坚持走“管理提前化、事务制度化、服务亲情化”的新型辅导员助理工作模式,同时,实施“提前管理”。因为提前管理可以直接减少重大事件发生的概率,比如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汇报、早治疗。除了“三心”以外,辅导员助理还需分工明确,明确辅导员助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扫除“服务”盲点。此外,采用亲情化服务有利于加强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助理最全面理解辅导员的管理思路;同时亲情化的服务有利于赢得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便于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辅导员制度的设计与选择[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王飞.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31).

上一篇:人才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护理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