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流动资产范文

时间:2023-03-01 00:56:39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1篇

(一)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在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内部并没有建立健全有关资产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这导致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财政核算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办法按照常规有序的开展工作,或者是部分事业单位的某些部门并没有按照相关管理部门所出台的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和标准依法办事;另外,有些事业单位根据单位的发展情况建立了比较基础的资产管理制度,但在切实的管理工作中不能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资产管理结构进行具体问题的管理。这些问题都导致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在具体的工作实施过程中有着很大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事业单位的上级领导对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并没有引起重视,也导致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水平一直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

(二)实物盘点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对非流动资产总数正确的盘点。但实际的资产盘点的过程中,因为对资产盘点所涉及的部门较多,同时所工作的内容又是各部门共同交叉完成,因此难免出现资产盘点的拖延和因为某一个部门的耽误而中断的现象发生,这个问题给资产盘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会导致因为资产盘点的重复或者遗漏现象而出现盘点的资产数据有所偏差甚至是不真实的情况,最后造成实际固定资产与所属账目的内容数据有很大的出入,严重影响非流动淄川管理与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缺乏统一规范的入账单位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中,对非流动资产的入账还存在一些隐患,这些问题有一半以上是因为不合理的入账所引起,不合理的入账主要针对不明的入账对非流动资产管理所造成的影响,它包括了进口仪器、房屋建筑、车辆等高额价值的资产,同时还有大批采购的资产。在生产厂家方,一般都采取利用总价限定的方式来收取资金,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便是在资产入账时就会因为这种总价限定的因素导致打捆入账,这导致的后果便是后期在对非流动资产进行核算管理时就只能按照批量进行核算,这种核算办法是不能依照具体的事物数量进行核算,这种现象称为当前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最为繁杂的部分。

(四)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方法相对落后

在事业单位进行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并没有对提高价格与折旧内容进行正确有效的把握。在核算中出现提高价值和折旧内容主要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所产生的因素产生的价值损耗和自然损耗,同时由于市场物价一直处于比较不稳定的状态,使得固定资产有升值变化。因此,在进行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时,必须对非流动资产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控,对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才能有效对其经济价值有正确把握,也才能准确对资产进行核算工作。

二、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水平

(一)建立健全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的相关制度规定

为了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建立健全关于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是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为前提,并根据事业单位内部的具体制度环境来结合法律制度的大环境制定非流动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的工作制度,并使两者在相互融合的情况下起到相互作用和相互约束的效果。所以,在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单位内部的实际问题作具体分析,通过管理理念的优化和更新来加强对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完善力度,并建立以购买、使用、分配、处置、核算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从而对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有着更为健全完善的权责机制。

(二)单位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鼓励监督员工对工作的践行

在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中,由于所涉及到的资产数额较大且内容宽广,作为社会机构的政府部门,应积极履行其社会职能把非流动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与干部领导的绩效考核机制有效的密切联系起来,鼓励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根据具体的管理责任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同时,作为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上级领导,应起到带头引导作用,重视对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的每个环节,为员工树立端正、优良的工作形象。

(三)运用科学有效的非流动资产核算方法

为了使事业单位在非流动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开展,建立科学、合理的非流动资产核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具体的核算工作中,要严格按照透明化的原则、市场相关准则以及年限减值的准则对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进行核算。按照这三个原则进行非流动资产的核算,符合了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结果,同时也是适应了市场的动态变化对增减值的相关调整,也保证了分账和总账之间的核算工作能够具有清晰准确的数据。

(四)提高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进行资产核算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单位内部工作的主体人员,只有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确保资产核算管理工作的有序顺利进行。因此通过定期对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学习并考核,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水平和管理素质,从而确保他们对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有着良好的工作态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深化改革,同时各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种类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多样化,同时也对事业单位在进行非流动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工作人员有了更为严格的能力要求。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 非流动资产 管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普通中小学是清水衙门,非流动性资产存量小,单位价值低,专业性较强,非专业实用性差。因此对学校资产管理认识不足,缺乏足够重视,特别是对非流动资产的管理。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规模越来越大,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加强普通中小学学资产管理不容忽视。

一、普通中小学资产管理现状

(一)规模不大,但呈逐年大幅上升之势

以重庆市黔江区普通中小学为例,2014年,教育经费投入90000多万元,全区中小学资产总额96304万元,非流动资产新增9490万元,全区非流动资产达到59793万元,不含大部分土地价值和政府融资平台代建的未移交的70000万元非流动资产。2015年预算安排的资本性采购支出 5000万元,基建支出10000万。我区普通中小学非流动将达到74793万元,资产每年以亿元速度增加。非流动资产规模虽然比国有企业少许多,但增加速度快,资产存量规模逐渐增大。

(二)非流动资产结构以房屋建筑物为主,类别多元化

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五种,普通中小学不允许对外投资,因此不存在长期投资资产。2014年底,我区学校非流动资产59793元,其中房屋建筑物33249万元,在建工程679万元,合计33928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56.8%,实际情况远大于该数据,因为政府融资平台代建的未移交资产绝大多数是房屋建筑物,价值70000万元;汽车585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1%;专用、通用设备等固定资产25075万元,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41.9%;无形资产205万元,不含土地价值,我区普通中小学土地一般未入账,占非流动资产总量的0.3%。

(三)非流动资产来源比较复杂

普通中小学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主要来源为财政补助收入,但也存在高中学费收入、小学附设幼儿园保育保健费收入、其他收入等收入。现在我区把以上收入一并纳入了财政预算拨款管理。取得非流动资产的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补助收入,捐赠等。取得的方式主要有政府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划拨、捐赠等形式。

(四)非流动资产存放地点分散

我区教育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学校59所,村完小71所,资产分散在这130处,遍布全区各个地方,特别是村小完小,地点偏僻,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资产分布零散,管理难度大。

二、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指导思想不明确

人们一直在认识上以为,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学校的好坏是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就是一片净土,主管部门对普通中小学的考核也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对于学校资产的管理,仅限于货币等流动资产的监管,对非流动资产的管理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往往只停留在报告和口头上。不认真学习国家、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处置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管理措施不到位,重购轻管,不重视资产的日常维护、修理。

(二)管理责任不明确,责任不落实

普通中小学由于人员编制问题,一般都没设置资产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多为学校出纳人员(报账员),同时资产采购、登记都是一人办理。兼职管理实际等于不管,一般职责就是一年录一次资产管理系统,把新增账面资产录入系统就完事。管理责任不明确,责任追究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操作性差。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一些学校没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即使有制度也是立于形式,多系从网上抄袭下载,不符合国家的资产管理的规定,与实际脱离,不具备操作性,对资产的管理无法起到控制作用。

(三)家的不清,管理比较混乱

普通中小学学校非流动资产管理混乱主要体现在:一是入账标准不统一,没严格按照《中小学学校会计制度》对非流动资产的规定,一些单位同样的资产一些纳入了非流动资产管理,一些作为了办公用品、专用材料处理。土地等无形资产部分纳入了无形资产管理,绝大部分没入账;二是入账价值不规范,对于资产的入账价值,多数学校未按规定核定资产价值,资产取得时的税费(车辆购置)、运费、安装调试费等一般未计入非流动资产原值;三是入账时间不规范,特别是在建工程,委托代建代购资产,多年不入账,价值70000万元,比账面整个非流动资产价值还多;四是使用年限不明确,资产账上资产使用年限不统一,不科学;五是不定期盘点,不按规定报废,存在账外资产,特别是捐赠,划拨资产,如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分配到学校的资产多数就未入账;五是资产使用、出借不登记,导致资产损毁、流失。六是账实不符,账账不符。学校登记账、财政资产信息化管理账、财务账三套账登记的资产不符,家的不清,经办人员都不知道哪套账数据是正确的。财务账登记的资产过于笼统,特别是类别较多批量购置的的资产,入账常常采用批量入账,资产记录信息无法详细反映资产情况,使账上记录的资产数量、价值与实际数量、价值存在差异。

(四)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巨大差异

账面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无法真实反映国有资产存量。全区普通中小学的土地价值,极少部分记入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多数未入账。由政府融资平台代建的资产未入账,主要是职教中心3个多亿元,正阳中学2.5亿元,舟白中学1亿元,育才小学 0.5亿,合计7个亿的非流动资产,已由学校使用,但资产未入账,比整个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还多。捐赠划拨的资产多数未入账,近两年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的资产共4000万元,分配到各中小学,只有少数入了账。房屋建筑物大修,改造未增加资产价值,2008年后加固工程3000万元,均未入账。资产正常增值部分无法记入账上。

(五)闲置资产多,资产使用效益差

学校在资产采购时,盲目跟近,不考虑学校自身情况,有些资产由于学校师资、场地等条件达不到要求,采购的资产无法使用或很少使用。资产长期闲置,成为学校“充面子”摆设。有些设备本身就是过时过期产品,采购时缺乏远见和预见性,采购的设备还未来得及使用即被新设备淘汰。例如有些学校采购的电视机、VCD、光盘资料,花了钱基本未用就被多媒体设备(班班通设备)淘汰。大量村完校停止招生,所有资产闲置,我区现有闲置村(完)小校83所,学校停止招生后,资产闲置,管理困难,维护成本高,学校一般放弃管理,凭资产毁损,或被人为破坏,侵占。

三、形成的原因

(一)学校资产管理不到位

中小学会计制度规定,中小学校所有非流动资产不提折旧,有条件的的学校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辅助账。调查得知我区所有学校均未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设置固定资产折旧辅助账;学校没有坚持定期盘点制度,对资产盘盈盘亏未做账务处理;学校未按要求把划拨、捐赠等非本到位采购资产入账。以上原因导致无法反映中小学校资产实际价值,导致资产价值不符。

(二)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政府代建机构衔接不到位

由财政或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采购的资产,分配划拨到学校时候,未把资产的相关财务票据随货送达给学校,同时学校的资产接收人又不是资产专兼职管理人员,收到资产后不知道资产登记程序,学校专兼职管理人员不知道情况,导致资产无法入账。接受捐赠的资产大多也是类似的原因未能入账。由政府融资平台代建代购的资产,往往是建好后学校直接入住,未完成资产方面的交接手续。长期或永久都未完成资产移交手续,导致学校无法入账,或入账错误。资产构建者与学校衔接不力是导致划拨、代购代建资产入账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三)核算会计与学校资产管理人员衔接不到位

普通中小学会计核算一般采用的是集中核算,资产在学校,资产核算人员在教委,如果学校不如实完整的提供资产购置、报废的资料,会计人员对资产的核算就不准确,导致资产核算信息失真。因此核算会计与学校资产管理人员衔接不到位,制度约束不力是资产核算不准确的直接原因。

四、加强中小学资产管理的建议探究

(一)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严格按照《中小学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通知》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学校资产进行管理。落实资产管理的责任,城市普通中小学必须设置专职资产管理人员,乡镇普通中小学人员紧缺的学校必须设兼职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明确资产管理责任,严格执行资产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奖罚到位。建立资产折旧台账,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按要求不提折旧,其缺点是无法准确反映资产存量,很有必要按照《中小学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资产折旧台账,准确反映学校资产存量。单位领导、资产管理人员离任时,除单位领导、资产管理人员外的人员调离时,要组织核查,办理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确保人走账清,防止资产流失。

(二)重点控制非流动资产管理的三个关口,即“采购关”、“使用关”、“报废关”

普通中小学的非流动资产采购一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同时结合财政预算管理要求,明确经费来源。加强捐赠、拨款等划拨等无偿取得的资产管理,保证非流动性资产登记完整、信息齐全,抓好 “采购关”。非流动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保证资产安全、高效,确保所有资产在监控下运行。坚持定期盘点制度、使用登记制度、出借审批制度、毁损追究赔偿制度,资产管理平台、财务账、学校台账应经常核对,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管好“使用关”。非流动资产到达规定使用年限、正常毁损报废,一定按照《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通知》要求办理。主管部门一定要加强核实,坚持做到不核实不签字,不签字不报废的原则,控好“报废关”。

(三)建立普通中小学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从非流动资产的配置、制度、使用、处置、清查、社会满意度六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每年进行一次,采用学校自评,主管部门复检的方式进行,评价的结果用于学校考核。

总之,普通中小学非流动资产管理,应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动态化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会计制度》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4]《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通知》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非流动资产减值 会计业务

非流动资产减值是指非流动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包括单项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组。本文所涉及的公立医院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一、非流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非流动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是进行资产减值的必要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公立医院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非流动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非流动资产存在发生减值的迹象,应当进行减值测试,测估非流动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二、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

(一)单项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

假定某公立医院于20X3年末对一台核磁共振进行减值测试。该设备账面价值75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该公立医院难以确定本台核磁共振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假定银行借款利率为10%,考虑有关与该资产的货币时间价值和特定分险,医院分析10%是该资产的最低必要报酬率。假定该公立医院管理层批准的20X3年末与该设备有关的预计现金流量表(见表1)。

根据表1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见表2)。

由于在20X3年资产负债表日,核磁共振账面价值为7800000元,可收回金额为6474748元,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故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当年应当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7500000-6474748=1025252元。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1025252

贷: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25252

(二)非流动资产资产组减值损失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

1.非流动资产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判断

在单位难以对单项非流动资产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情况下,应当确定为非流动资产资产组,如果有迹象表明该项资产组可能发生了减值,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并据此判断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应当计提多少资产减值准备。

2.非流动资产资产组的认定需要考虑的因素

(1)应当以非流动资产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其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此因素是认定非流动资产资产组的关键。

(2)应当考虑单位管理层对非流动资产组的管理方式和对非流动资产资产组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方式等。

(3)资产组认定后不得随意变更。

(三)资产组减值损失的确定和账务处理

假定H公立医院中药炮制室2009年12月31日购置了该县区域内唯一一条生产线生产丸药,负责县域内及周边丸药的制作,该生产线由甲、乙、丙三部设备组成,成本分别为68万元、92万元和164万元,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13年同县区域F医院购置了一条新生产线生产丸药,导致H医院丸药制作锐减30%,该生产线可能发生了减值,H医院在2013年12月31日对该生产线进行了减值测试。2013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分别是为34万元、46万元、82万元。

H公立医院综合分析:甲、乙、丙三台设备均无法独立产生现金流量,但整条生产线构成完整的生产单位,属于一个资产组。经测估甲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4万元,乙设备和丙设备都无法合理估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H医院估计整条生产线未来4年的现金流量及借款利率10%作为折现率测算后得到该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6万元,因为无法合理估计整条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值,H医院以该生产线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可收回金额。具体分摊见表3。

根据计算结果,该生产线中,甲设备、乙设备、丙设备应当分别确认减值损失10万元、20.13万元、35.87万元。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甲设备 10万

――乙设备 20.13万

――丙设备 35.87万

贷: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甲设备 10万

――乙设备 20.13万

――丙设备 35.87万

从上述实例来看,公立医院非流动资产减值的判断与确定,对提高当期财务会计报告质量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提高了公立医院会计信息质量。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流动资产基金;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是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增的会计科目之一,科目核算管理和反映范围包括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占用的资金情况,是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的价值表现,新增“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对事业单位管理事业财产意义重大,对于事业单位会计来讲,正确运用和使用“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就能够正确管理好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否则则相反。所以,在新制度下,运用“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为了保证其核算和管理的正确无误,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引起会计人员的重视:

首先,从会计原理和记帐规则上,事业单位会计仍然按照“借贷记帐法”做为记帐原理处理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我们知道,“借贷记帐法”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平衡关系,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而处理涉及到非流动资产形成的价值基金的业务时,也就是说当需要运用“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管理时,恰恰借贷记帐法这种特有平衡关系将成为会计人员最容易犯错,会造成“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少记或不记的现象。比如:某事业单位用银行存款20000元购置一项新固定资产。对于事业单位来讲,购置固定资产形成事业支出(这和企业会计准则是完全不同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购置时不形成支出,而是通过折旧的形式形成费用支出),会计人员持用的原始票据是固定资产发票和银行汇款票据,按照“借贷记帐法”的要求,借记:“事业支出 ” 2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 20000元,这时,平衡关系已确立,帐务已处理完结,不管是结帐或算帐都没有错误,但是,它不附合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正确的做法是:借记:“事业支出”2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 20000元,同时,借记“固定资产”20000元,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20000元。非流动资产基金20000元说明我们本来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方面的财产有20000万资产。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这一个同时,是我们会计人员最最重要的要记住的要求。如果我们没有对这一同时的要求而进行非流动资产的核算,就可能造成事业资产的流失和损失或管理不到位。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新制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性质,核算要求.

其次,在”借贷记帐法”原理下对资产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形成采用的是实际支付制。也就是说,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形成是按照事业单位实际支付的金额形成的非流动资产价值,而不是非流动资产本身的价值(或原值)。还以上述购置的固定资产为例:某事业单位购置一项新的价值20000万固定资产,现用银行存款15000元,余款尚欠。注意,固定资产是20000万,实际支付了15000元,这时形成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要和实际支付相一致并不是固定资产的原值,就本例而言其非流动资产基金应当是15000元,不是20000元.。会计核算正确的做法是:借记:“事业支出”15000元贷记:“银行存款 ”15000元,同时,借记“固定资产”20000元,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5000元,贷记:“其它应付款”5000元。当支付余款时,才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比如支付上述某事业单位购置一项新的价值20000万固定资产原欠付的5000元时:借记“事业支出”5000元贷记:“银行存款 ”5000元,同时,借记““其它应付款”5000元,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5000元。我们会计人员要清楚,非流动资产基金始终和事业单位的非流动资产的已支付和形成的价值相一致,而不是非流动资产的价值相一致,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此时,最重要的是固定资产发生折旧时,却是按照固定资产原值计算折旧,并且按此折旧额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却不能固执的认为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未支付结束,计算折旧非流动资产基金数的收付实现制而实际形成的资产价值计算.,按上述例,计算折旧的基数是以20000元减去残值后数值计算,而不是按15000元减去残值后数值计算。

其三,一定要关注和重视非流动资产的价值变化并随着变化而变动非流动资产基金。变化来源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和在建工程的变化,包括增加,损耗(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和处置。这种变化我们会计人员来讲,当非流动资产增加时,记帐时有外来原始凭证为基础,一般不会出现过多的错误,但是,关注非流动资产基金价值变化的重点,是非流动资产的损耗和处置,原因在于非流动资产损耗是会计人员按月计算,自制凭证计算其折旧(固定资产)和摊销(无形资产),会计人员应当将这项工作列入每月月未工作计划目标管理,防止漏记,原因更在于单位非流动资产的管理并不由财务会计直接管理而是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来管理,处置资产时由于各单位的管理要求和内部控制制度程度不一,这就要求我们会计人员时刻关注资产的处理,索取处置的相关票据,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通过会计处理使其资产处置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所以,会计关注的重点是非流动资产的损耗和处置。

当对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时,一定要减少非流动资产基金,表明非流动资产的价值已经降低,但同时要注意和清楚,不能因折旧和摊销增加事业支出,仅仅是非流动资产基金,仍以上述固定资产为例计提本月折旧2000元。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2000元 贷记“累计折旧”2000元(若是无形资产摊销时用“累计摊销”科目)。

当处置非流动资产,相应冲减资产价值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将其转入到”待处理资产损溢”科目中,从而保持非流动资产价值和“ 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贷方余额一致。总之,正确运用“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对管理好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非常重要,我们会计人员一定要学习新制度,掌握其要求,增加工作责任心,在管理事业单位资产中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12008006

一、引 言

“会计准则天生是盈余管理借用的工具”[1]。无论非法行为,还是欺诈皆不会主动贴上“非法”的标签,相反还会竭力寻找一块掩人耳目的“遮羞布”,以便其非法或欺诈披上一层“合法外衣”,使之持久受益又不受制裁。盈余管理也不例外,企业管理当局对利润进行操纵的行为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为法律所不容,因而客观上存在寻找一件“合法外衣”的需求,会计准则的出现恰好满足了盈余管理的这一需求,成为盈余管理行为的工具。

资产减值准则的变革截断了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一大途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条新规定截断了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途径,从而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情况。新会计准则这一规定主要考虑到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发生减值后,一方面,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一方面,从会计信息谨慎性要求考虑,为了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2]。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利用计提手法调节利润将越来越难。但是,新会计准则并没有禁止所有减值准备转回,只是禁止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

新会计准则实施两年以来,关于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的讨论一直进行。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财务报告给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研究带来了较好的契机。有关研究结论表明,新会计准则没有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那样允许所有减值准备转回,而是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今天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减值准备政策。对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重心和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定会转变到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否会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产生新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是否还存在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和资产减值的本质等问题上。

二、资产减值政策与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

长期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离不开预测和估计,而《企业会计制度》对长期资产减值具体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依然给企业留有自由调节资产减值的空间,从而给企业提供调整利润的机会。与短期资产相比,长期资产数额大、使用时间长,其减值对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影响更加深远[3],这些都是企业在过去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调节利润的原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应该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但是由于这些资产往往缺少销售市价,只能用它们的使用价值进行估计。然而,单项资产通常不能产生独立现金流,这会导致单项资产无法确定其可回收金额,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对这类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等概念。尽管这种方法克服了原会计制度的缺陷,但是操作起来过于复杂繁琐。这又为企业利用可能涉及数额较高和处理空间较灵活的长期资产减值来调整确认减值损失的时间和数额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不完善性的会计准则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同时盈余管理导致的会计信息危机反过来又会促进会计准则制定者对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推动会计准则的建设和发展,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即会计政策盈余管理会计政策,如图1所示。

图1 会计政策和盈余管理动态发展关系图

会计准则制定者根据已经或将要发生的情况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同时企业出于自身的考虑会根据准则寻找盈余管理办法。如果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其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会计准则制定者就会对旧准则存在的漏洞进行修复、完善并颁布新会计准则,这样新会计准则就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这是一种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互动的博弈过程。与此类似,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博弈关系。早期的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不提或少提坏账准备来虚增利润。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盈余管理的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除虚增利润外,企业采用一次性大额计提减值准备来隐藏利润,并在以后年度转回准备的盈余管理方法。鉴于此,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大大降低了企业通过调节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来调整利润的空间,规范了我国的资产减值准则。我国的资产减值政策与企业的盈余管理又进入新一轮的博弈。2006年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扩大了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约束了减值准备的转回,对以往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冲击,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新问题做较为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假设及设计

(一)研究假设

已有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在这些公司中,盈利上市公司出于利润平滑目的,通过当年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隐藏利润以待以后年度转回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而非盈利公司也会进行“大洗澡”。本文认为,资产减值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变化。为检验这种变化,我们采用对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分别进行考察的办法。对于流动资产,由于计提后的减值准备依然可以转回,因此我们预计计提和转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依然是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对于非流动资产,由于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实施后,以前计提的减值损失不能转回,因此我们预计上市公司不会将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作为其隐藏利润的手段。

资产减值政策规定的变化给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带来显著变化。具体而言,出于利润平滑目的,在2005年大量计提减值准备来隐藏利润的盈利上市公司,出于对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实施的考虑,在2006年会对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和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采取不同的计提策略,即大量转回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或不提、少提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而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幅度不会发生显著性变化。出于扭亏的需要,2005年亏损上市公司会采用“大洗澡”方式,即当年大量计提减值准备来隐藏利润,而利用非流动资产减值进行操作无疑成为上市公司最好的选择,2006年大量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达到上市公司扭亏的目的。综上所述,上市公司不论盈利还是亏损在2006年都有强烈的转回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动机,对于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则不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本文有如下假设:

假设1: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公司在2006年大量转回前期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或不提、少提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

假设2: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公司在2006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幅度与2005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考虑到2007年实行的新会计准则规定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上市公司可能会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前一年(即2006年)大量转回这些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在新旧准则交替的年份,企业更倾向利用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冲回来进行盈余管理,而利用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动机比较弱。在准则实施后,因为新会计准则规定不允许转回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必然会转变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而在实施后的年份(即2007年和2008年)利用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假设3: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公司在2007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6年相比有显著变化。

假设4: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公司在2008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7年相比无显著变化。

假设5: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公司在2007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6年相比有显著变化。

假设6: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公司在2008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7年相比无显著变化。

(二)研究设计

由于我们要考察的是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效果,因此,我们选取2005―2008年沪深两市上市的所有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国泰安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获取了相关数据。本文从深沪两市全部上市公司中共提取到了2005―2008年所有样本公司作为有效的样本,其中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被排除在有效样本之外,又由于房地产企业和电力企业在2006年对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与其他企业显著不同和行业的特殊性,所以本文也把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加以剔除,最后选取了沪深两市合计1 253家上市公司作为本文研究的有效样本。

本文利用EXCEL整理减值准备数据,统计检验分析运用SPSS15.0软件。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当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来检验样本企业在2005―2008年当期计提和转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和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趋势。本文基于国泰安数据库,提取出样本公司的财务数据,具体包括样本公司当期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短期投资减值准备、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存在短期投资项目,但新会计准则颁布后短期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文的数据也是基于新会计准则前后的情况采集相关数据。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具体数值。本文的非流动资产项目没有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金融资产项目。

对于假设1,将样本在2005年和2006年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进行对比,通过考察样本均值,判断样本数据的变化趋势。然后,我们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Test),对样本公司在2005年和2006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额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提出原假设。两配对样本t检验的原假设H0为:两总体均值无显著性差异,表述为H0=μ1-μ2=0。其中,μ1和μ2分别为第一个和第二个总体的均值。

第二步,选择检验统计量。两配对样本t检验所采用的检验统计量与单样本t检验类似,也采用t统计量。

第三步,计算检验统计量观测值和概率P值。目的是计算t统计量的观测值以及相应的概率P值。用SPSS计算出两组样本的差值,t统计量的观测值和对应的概率P值。

第四步,给定显著性水平α,并做出决策。给定显著性水平α,与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做比较。如果P>α,则不应拒绝原假设,两总体的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样本公司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即上市公司在2006年的资产减值政策没有发生变化;如果P

假设2至假设6的检验方法同假设1的检验方法的原理一致。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配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2005―2008年间的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和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分别就资产减值政策颁布前后的几年进行配对比较,发现如下结论:配对样本公司2006年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均值为2.7255E7元,小于2005年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均值为2.8956E7元。在对样本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中,我们发现,在1 014家样本公司中,有749家上市公司的2006年累计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小于等于2005年,占总数的73.90%。再由配对样本3可以发现,在2006年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出现负数,配对样本由1 014下降到752家,说明沪深两市的所有样本公司的确会在2006年大量转回前期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或不提、少提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在新的资产减值政策颁布前,配对样本公司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比较小且相差不大,但政策颁布后,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数变大且每年相差较大。但是计提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配对样本量在资产减值政策颁布前后有较大的变化,呈急速下降的趋势(如表1所示)。

(二)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

由上述描述性统计可以粗略地看出,资产减值政策颁布前后,样本公司计提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和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有了显著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说明样本公司的确转变了盈余管理的方式,下文进行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由表2给出配对样本t检验的检验结果,包括配对变量差值的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均值以及P值。

Pair 1中t统计量为2.048,P值为0.041,小于0.05,可知样本公司2005年计提的非流动减值准备与2006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具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可以推断样本公司会在2006年大量转回前期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或不提、少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即假设1成立。

Pair 2中t统计量为0.969,P值为0.333,大于0.05,可知样本公司2005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6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假设2得证。

Pair 3中t统计量为-9.215,P值为0.000,小于0.05,可知样本公司2006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7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具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可以推断假设3成立,即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公司在2007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8年相比变化很大。

Pair 4中t统计量为-1.215,P值为0.229,大于0.05,可知样本公司2007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8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可以推断假设4成立,即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公司在2007年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8年相比变化不大。

Pair 5中t统计量为-2.294,P值为0.022,小于0.05,可知样本公司2007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6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具有显著性差异,假设5可证。

Pair 6中t统计量为-5.074,P值为0.000,小于0.05,可知样本公司2008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7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具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可以推断假设6成立。

综上所述,沪深两市样本公司2006年计提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与2005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是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后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较明显。因此,得出如下结论:新会计准则颁布后企业利用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更加明显了;非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与之前的计提状况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即计提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配对样本公司数量显著下降。2006年大量的样本公司转回大额的资产减值准备,表明很多公司利用新会计准则这次修订的契机进行盈余管理。

五、研究结论

通过对2005―2008年沪深两市所有样本公司的研究分析,本文发现新会计准则对这些样本公司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有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在新旧会计准则交替的年份,样本公司中普遍存在将前期计提的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大量转回的行为。由于2007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规定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因此样本公司大多在2006年对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采取了不提或少提的措施。与此同时,尽管新会计准则对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规定没有太大改变,但是样本公司对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却产生显著变化。谭文岚[4]认为,新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一经确认不得转回的规定将会对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产生一定的遏制作用。但由于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项目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转回,企业仍存在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

上述研究结论显示,2006年颁布的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上市公司选择在2006年转回、不提或少提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是因为他们意识到2007年及以后公司不能再利用对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任意计提和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与之相对应的是,上市公司在2005年和2006年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政策,这一结果反映出新旧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也证实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起到了更好的约束作用。同时,这一经验结果也证实了我国采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不同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有利于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市场监管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然而,对于已经计提了巨额减值的公司,新会计准则虽然规定了不能转回,但是仍然有其它的方式可以达到转回的目的,如可以通过提取长期资产减值准备“隐藏”利润,随日后资产的处置而转出,不需要转回。

另外,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只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而言,对于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和金融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新会计准则并未规定其减值准备不能转回。会计实务中,公司依然可以通过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继续进行盈余管理,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仍然存在。从前面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减值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公司的盈余管理,但同时又在其他一些方面给公司的盈余管理留下了余地。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规定与旧会计准则相比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却不明显。马施[5]的研究也说明了这点,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于上市公司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大;在利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被限制后,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

六、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两难选择

基于上文的研究分析,盈余管理动机显著地影响了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行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根据最为可靠的资料进行估计和确认,使资产得以反映其最真实的价值,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可靠性。一方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是对原先估计的一种完善,修正最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提高了资产价值的真实性。然而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需要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必须判定以前年度确认的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是否发生变化。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从业水平很难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在实务中这种职业判断一定程度上容易成为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另一方面,如果不允许公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实质上又是在否认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应该转回的确是一个两难问题,但准则制定部门在制定会计准则时,要对会计准则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充分的考虑与权衡。

参考文献:

[1] 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2).

[2]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Alciatore,M.,Dee,C.C.,Easton,P.,Spear,N.Asset Write-Downs: A Decade of Research[J]. Journal of Accounting Literature,1998,(17):1-39.

[4] 谭文岚.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会计盈余的影响[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资产结构 生产经营 影响

问题提出

营利性企业的经营活动实际上可以描述为企业使用一定的资产来获得收入,并取得利润的行为。而这种活动可以细分为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本经营活动两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是产品和要素市场,而资本经营活动的场所则是金融市场。无论是哪种活动,其目标都是要扩大产出进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企业产出的扩大取决于很多方面,包括外部经济环境,也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但无疑企业资产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企业资产有多种分类方式,如可以按照所属权分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可以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合理安排和调整企业资产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产出。为此,文章收集了中国上市公司1991-2009年的财务数据,建立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了企业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对企业营业收入的实际影响。

模型说明

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类型(高鸿业, 2005),并构造生产函数实证研究这些生产要素对企业产出的实际影响。生产函数为我们研究有关生产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就一个企业而言,生产函数可以使我们注意该企业所具备的人力、设备、资源等生产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方式(技术)是否完善,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企业的生产得以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固定替代比例生产函数、里昂剔夫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其中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无疑能够较好地刻画和描述生产要素的作用。为此,本研究以此函数形式展开分析。该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Y=ALαKβu (1)

其中,Y为企业产出,A为综合技术水平,L是劳动力投入,K是资本投入,α 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是随机干扰的影响,μ≤1。

当α+β>1时,表示规模效应递增,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产出增加。

当α+β

当α+β=1时,表示规模报酬不变,即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生产规模与产出基本无关。

这一函数是按生产要素的具体形式即劳动力和资本两种形态来分析它们对企业产出的影响,对于实际生产而言,生产要素显然不止这两项,因此在后来的研究中又有人对函数做了扩展,把管理以及技术等因素加入了进去。而在本研究中,我们把企业的所有投入划分成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种,因而函数形式雷同,但意义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Y=ACαNβu (2)

这里,Y依然为企业产出,由于企业的所有投入全部纳入了该函数,这里的A为企业的整体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技术水平、经营环境等,C是流动资产投入,N是非流动资产投入,α 是流动资产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非流动资产产出的弹性系数,μ是随机干扰的影响,μ≤1。而α+β值的大小依然表示了当前外部条件下,企业的规模效应情况,意义与前述模型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的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包括了1990-2009年中国大陆所有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其中营业收入取自于利润表中的营业总收入,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分别取自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合计和非流动资产合计(该数据库的资产负债表中把资产按大类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三类。其中: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结算备付金、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贵金属、拆出资金净额、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短期投资净额、应收票据净额、应收账款净额、预付款项净额、应收保费净额、应收分保账款净额、应收代位追偿款净额、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净额、应收利息净额、应收股利净额、其他应收款净额、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净额、存货净额、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存出保证金、其他流动资产等24项,构成了流动资产的所有内容。尽管不同企业由于行业差别等原因的部分子项不存在,但一般而言,“流动资产合计”应为以上24项之和一项。非流动资产包括保户质押贷款净额、定期存款、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净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净额、长期应收款净额、长期股权投资净额、长期债权投资净额、长期投资净额、存出资本保证金、独立账户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净额、固定资产净额、在建工程净额、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生产性生物资产净额、油气资产净额、无形资产净额、开发支出、商誉净额、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等24项,非流动资产合计同样应等于以上24项之和。企业的资产合计应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其他资产三项的合计)。按照国泰君安的行业分类(金融业0001,公用事业0002,房地产业0003,综合行业0004,工业0005,商业0006),我们把所有企业分为6个行业,并做了初步分析。对一些存在问题做了必要的预处理。主要包括:

对于利润表中营业总收入小于项下各项收入之和的,以项下各项收入之和替代营业总收入;对于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小于项下各项流动资产之和的,以项下各项流动资产之和替代流动资产合计;对于资产负债表中非流动资产合计小于项下各项非流动资产之和的,以项下各项非流动资产之和替代非流动资产合计;删除营业总收入或流动资产合计或非流动资产合计为零的数据项。对于既未划入流动资产又未划入非流动资产的其他资产按照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划入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删除不合格数据后,各行业的数据情况见表1。

实证结果及结论

把经过以上预处理的数据代入模型(在sas运算中,需要把原有的模型加以转化,即把函数线性化,对函数两边分别取对数,转换后的函数变为lnY=lnA+α*lnC+β*lnN+lnu,相应数据也需要做相应的处理),在sas中运算,可得到如表2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各行业生产函数的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拟合优度均较好。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从行业的外部环境来讲(以lnA的值来衡量,值越大,说明越有利于行业的发展,值越小越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六类行业中,金融的综合环境最好,其次为房地产业,最差的是商业,这与我们的直观感觉是一致的。因此,国家应考虑通过各种措施进一步公平各行业的运行环境。就商业环境而言,复杂的企业开办程序与昂贵的许可审批等制度环境;民间资本的培育;为保证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定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二是从行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来看,在目前的外部环境下,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为公用事业、综合、工业和商业,而金融和房地产业则存在规模报酬递减,说明金融和房地产业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其他行业则依然有通过规模化扩张发展的空间。

三是从行业的资产结构来讲,除金融和公用事业外,其他行业流动资产的产出弹性远大于非流动资产的产出弹性。这说明从企业生产的当期来讲,流动资产增加对产出的贡献度大于非流动资产,这也是企业更注重于短期资产投入的主要原因。但有研究表明企业长期资本的积累以及物化于长期投资的技术进步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贡献巨大。因此,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性的高速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节。

政策建议

以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配套措施推动结构调整。根据不同产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保证外部环境较好的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改善外部环境较差的行业,促进其快速提升。

大力推进部分产业的升级与改造,从产业实际出发,切实有效地推进传统产业走集约型道路。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各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长期以来,国内多个产业仍然以规模化扩张为主要目标,但是随着规模效益的递减,这部分产业的专业化、精细化应该成为未来的发展目标。

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企业生产经营是企业资本经营的基础,也是企业资本经营的最终归宿点。没有绩优的企业生产经营做为基础,企业资本经营很难开展起来。企业资本经营最终要达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效果的提高,否则就不能算作绩优的企业资本经营。无论是哪种经营方式,企业的盈利增加都是最终目的,两者的平衡使用至关重要。

最后,从宏观层面来讲,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通过对融资租赁等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资本投入的短期化,从而实现国家和企业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有机匹配。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解学祖.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几个重要性质及证明.经济研究,2001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李硕(1977.1-),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财政学。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流动性;财务结构;资产结构

[DOI]10.13939/ki.zgsc.2016.40.129

1 财务流动性与财务结构

葛家澍(2008年)财务流动性是一种财务信息,它包括资产的变现程度和负债的偿还先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按照流动性排列,左边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右边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反映了资金的来源与用途,任何资产都对应着一定的资金来源方式,按照资产与资金来源方式的对应关系,可以将企业的财务结构划分为稳定结构、平衡结构和风险结构。稳定结构是指在资产与资本的对应关系中,流动资产的资金不仅仅来源于流动负债,而且还有一部分来源于非流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既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属于低风险、低收益的财务结构。平衡结构是指流动资产的资金来源全部由流动负债提供,即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风险结构中流动负债既满足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又要满足非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即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房地产企业的建设周期较长,负债经营程度较高,不确定因素很多,一旦决策失误,会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因此,房地产企业应该保持稳健的财务结构,控制财务风险。

2 财务结构的衡量指标

衡量企业财务结构特点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表示一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是衡量短期营运资本是否充足的基本指标。速动比率是企业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在这里我们使用流动资产扣除存货来简单估算速动资产。现金比率可以用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进行计算,通常现金类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万科交易性金融资产比重很小,一些年份没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因此我们直接以货币资金作为分子。现金比率是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最为稳健的指标。现金流量比率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是衡量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满足到期债务的重要指标。从下表可知,自2008年以来,万科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都逐渐下降,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企业的财务流动性降低。但是企业的现金流量比率较为稳定,说明企业的主营业务比较突出,自身产品的获利能力较强,靠企业的产品能够取得大量的现金,满足企业的未来发展。

3 财务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3.1 财务流动性与资产结构

企业的资产结构也是衡量企业财务流动性的重要方面。其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越高,企业资产流动性越差,资产质量越低。自2008年以来,万科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仅仅为1%,2014年和2015年下降为0.4%。这与房地产企业自身的销售特点有关,非常低的应收账款说明企业流动资产质量较高。企业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合理比率,对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也会产生影响,非流动资产的比重越高,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就越大,经营风险越高。企业非流动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增加往往是在前期盈利驱动下导致的投资规模的扩张。房地产企业较长的开发周期决定了其非流动资产的比重较高,只有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形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才能放缓房屋开发速度,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从2008年以来,万科流动资产占非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9.63%、17.89%、20.31%、20.84%、22.63%、11.90%、10.66%、8.51%。逐渐下降的流动资产比重说明万科流动性风险加大,重资产结构的特点无法逆转,这与万达的轻资产结构战略相反。为避免现金流短缺,企业必须扩大融资规模,支撑非流动资产的长期增长。从表中可以看出,万科的资产负债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3.2 财务流动性与股权结构

企业的融资方式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类。在资产负债率一定的情况下,股权结构也会影响财务流动性。有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增加了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使企业股票流动性降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也会降低股票流动性。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和机构投资者比重的增加有利于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从而降低财务风险。自2015年以来,宝能、恒大、华润等大股东的持股都对万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控制权之争说明企业未来经营前景较好,财务风险较小。

3.3 财务流动性与收入增长

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加会引起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量的增加,当企业销售收入迅速增加时,可能会导致支撑增长的资金不足,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万科自2009年到2015年以来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9%、4%、42%、44%、31%、8%和34%,股东权益的增长百分比自2009年到2015年分别为17%、20%、24%、21%、28%、10%和18%,股东权益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就需要企业调整负债从而支撑企业收入和资产的增长。万科流动资产的增长率自2009年到2015年分别为58%、38%、28%、22%、5%和18%,而流动负债的增长率分别为90%、55%、29%、27%、5%和22%。流动负债增长速度高于流动资产增长速度加大了企业流动性风险,说明恶化的行业环境对万科的流动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3.4 财务流动性与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不足会导致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下降,财务流动性的实质在于现金流的总量与时点的对应情况。在经营、投资和筹资现金流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2011年起呈现一定的波动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直都为负值,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自2013年也呈现负值,2015年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为负值,说明企业财务出现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万科的非流动资产的比重提高,经营收入的增长导致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量增加,在股东权益增长比重有限的情况下,过快的流动负债增长和持续为负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加大了企业的财务流动性风险,因此,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万科应密切防范财务风险,降低投资规模,剥离不良资产,改变资产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股权融资比重,从而避免流动性风险。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占美松.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必须着重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J].会计研究,2008,5(5):3-9.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8篇

[关键词]资产结构 资本结构 负债结构

一、引言

企业的投融资研究一直以来是经济管理的重要课题。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公司财务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基础。资产结构与资产收益率、企业价值的关系是十分密切。

一个合适的资产结构对企业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固定资产具有良好的盈利性,但是缺乏流动性;流动资产反之。资产结构管理的重点在于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又能在减少或者不增加企业经营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

本文选取沪深300指数的样本公司2010年的财务数据检验我国资本结构、负债结构对资产结构的影响,以此发现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假设,设计与分析

(1)提出假设

假设1: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非流动资产比例越低。

假设2:在企业的负债结构中,非流动负债比越高,企业的非流动资产比例越高。

(2)变量的设计

以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表示资产结构,用Lassetr表示。资本结构则使用资产负债率,用Debtr来表示。以非流动负债占总债务比来表示企业的债务结构,用Loanr表示。由于企业的生产活动存在规模经济效益,在这里取企业资产的对数引入模型中,用ln Asset表示企业规模。企业的绩效也会对被解释变量产生内生性的影响,用经营营业利润来表示企业的绩效,用Profit来表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从回归结果来看,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对资产结构的呈显著的负相关,且通过了置信度为1%的检验;非流动负债比、企业规模对资产结构呈显著正相关,非流动负债比通过了1%的置信度检验,企业规模的显著性稍差,只在10%的置信度水平下通过检验,各回归系数均具有良好的经济意义。

模型的表达式可以写成:

Lassetr=21.235-0.379Debtr+0.692Loanr-21.385Profit+2.069lnAsset+ε

资产负债率的系数为负数,也就是说负债的增加使企业受到负债融资的约束,因为债务资本到期是要偿还的,所以企业对于债券资本的运用较少考虑投入到非流动资产中,可能因此而产生投资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和假设1相一致;非流动负债比的系数为0.692,显著为正,表明负债结构对资产结构具有显著影响,而且负债结构中,长期负债的增加是有利于企业进行非流动资产的投资,这一数据也符合资本期限性质和资产期限性质。企业规模的系数为正说明了规模大的企业较规模小的企业更容易形成非流动资产投资。

营业利润率的系数显著为负值,说明在样本中,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与企业的长期资产的形成负相关。分析样本公司背景发现,有133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占样本总数50.37%,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中主要从事粗放经营的简单加工制造和贸易加工制造模式,工艺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所以利润率较低,故得到负系数.

五、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实证发现:债权资本的增加并不能增加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动资产比,非流动资产的投资很大的程度上是依赖于股权融资;长期债务较短期债务更适合于非流动资产的投资。

结论启示:加快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使得更多的企业能进行股权融资;降低企业长期债务筹资的门槛,会有利于企业进行收益性更强的非流动资产投资;所以应该尽快完善市场经济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并购重组,让企业快速做强做大。

本文的局限在于没有能考虑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反作用影响,上述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敏.公司治理与投融资效率问题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Franco Modigliani, Merton H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2]Investment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48(3):261-297.

[3]Eugene F Fama, Merton H Miller. The Theory of Finance [M]. Hinsdale Illinois: Dryden Press, 1972.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净资产 增设科目 管理核算

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自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中的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的资产被扣除负债后所剩的余额。所谓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的资产净值,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项重要的指标。新的制度增加并创设了财政补助结余、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以及非流动资产基金等各类一级科目,形成了固定基金的调建、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等项目,以上改变对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核算以及科目设置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1.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和财政补助结转管理

在新制度中,财政补助结余和财政补助结转早已不属于事业基金的计算范围内,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科目独立存在,为了相同级别的财政部门下拨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能够得到核算,清楚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支情况和如何形成结转结余的过程。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各项财政补助收入与其相对应支出抵消后剩余滚存的,不得不根据规定使用和管理的结转结余资金。所谓结转资金,即是当初预算已执行却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或者因故未执行,次年度必须根据初始用途仍旧使用的资金,财政补助结转由项目支出结转和基本支出结转组成;所谓结余资金,即是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经完了或因故停止,当年所剩资金,所谓财政补助结余,即是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的结余资金;有关单位在末期把事业支出中财政补助支出、财政补助收入的本期发生额存入财政补助结转中,并于年末对财政补助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规定将财政补助结转余额中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存入财政补助结余;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支出或调入财政补助结余结转额度或资金,伴随增加或者减少财政补助结余和财政补助结转。

2.非财政补助结余与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管理

新的制度增加并开设了非财政补助结余与非财政补助结转,为了达到核算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每个专项资金收入和各专项资金支出、每个非专项资金支出和非专项资金收入抵消之后的余额的目的,表现了除同级财政拨款之外资金来源的专项资金和非专项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新制度的这一变化无异将财政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的核算明确划分开来,可清晰反映不同来源不同用途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2.1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管理

非财政补助结转是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表明独立核算事业单位的专项非财政补助资金的收支结余状况,新制度主要根据创设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核算,用来达到事业单位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管理目标。事业单位在末期将事业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中的每项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到非财政补助结转(贷方),事业单位支出中的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项目支出)与其他支出中的专项资金支出结转到非财政补助结转(借方),年末未完成项目的剩余资金按照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已完成项目的剩余资金按照规定上缴或者继续留用。

2.2非财政补助结余科目核算管理

非财政补助结余由经营结余和事业结余两部分组成。所谓事业结余,即是事业单位在某一期间的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财政补助收支以及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抵消后的金额,所谓经营结余,即是事业单位某一期间的各项经营收支抵消后的结余弥补曾经年度经营亏空后的余额。事业单位年末将事业结余(或亏损)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同样经营结余也在年末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如为经营亏损经营结余则不予结转。

3.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管理

新制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是指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新制度净资产项目取消了固定资金科目,增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等科目,清晰展现事业单位资本性支出形成的净资产占用的资金数额。

3.1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核算管理

新的制度在净资产项目等方米,增加并创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项目,以此来计算事业单位的长期投资占用资金情况。事业单位发生长期投资时,应当相应地调整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账面余额与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账面余额相等。当事业单位依法取得长期投资时,应当按照取得投资的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长期投资增加时相应增加单位的非流动资产基金,事业单位以货币资金投资和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其账务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事业单位在持有长期投资的期间,采用成本法核算,只有在增加或减少投资时,才调整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当事业单位对所持有的长期投资进行处理时,要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核算处理长期投资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同时要减少相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具体还要区别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而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3.2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管理

新制度对于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新的规范,在净资产下新设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科目,以此来清晰表明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事业单位在取得无形资产或者固定资产时,以实际支付金额确认无法流动的资产基金,处于记入无形资产或者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增加以及记录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时候,同时为了精确计算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价值,事业单位的新制度增加并创设了累计摊销和累计折旧科目,一定时期内计算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在计提折旧或者摊销时予以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处置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时予以冲销无法流动的资产基金。这样在末期的无形资产或者固定资产所占的资金根据无法流动的资产基金可以展现在事业单位的净资产中,与旧制度相比,能够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净资产状况,以及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准确价值,避免了事业单位净资产的虚增。

3.3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管理

新制度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经费的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对以前年度形成的基建账并入大帐,对于事业单位已经形成基建支出,但是尚未完工的基建项目,增设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和在建工程科目,以对事业单位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会计处理,核算在建工程项目资金占用情况,末期的建设进行中的工程账面余额与相对的非流动资产基金账面余额达到一致。待到工程项目完工,项目交付使用时,有关事业单位可以适当增加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同时减少在建工程与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的数量。旧制度中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在投入使用之前不在事业单位的资产项目中核算,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基建项目的资产负债和收支情况,新制度下改变了这种核算方式,可以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降低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风险,使得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风险可控。

4.结束语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严格地规制了有关核算财政性资金收支的情况,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精细化核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完整地反映事业单位资产和净资产的真实状况。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财政部.

非流动资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会计处理

一、转账时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原制度一般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800元以上),为更加公允准确的反映单位固定资产价值,对于符合确认标准的,应当按新制度将相应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对于达不到新制度确认标准的应当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转为低值易耗品。

二、固定资产分类及其主要会计处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房屋及构筑物是指一般房屋建筑、高层建筑、大型公用建筑、工业厂房等高耸筑物。专用设备是指专门针对某一种或一类对象,实现一项或几项功能的设备,包括工程机电设备、救灾物资、警用设备、消防设备、仪器设备、机械设备、医疗器械、节能节水设备、专用汽车、工程汽车和其他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是指用于制造和维修所需物质技术装备的各种生产设备称,包括交通工具、办公自动化设备、网络设备、电视机、空调等其他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是指人类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物品,包括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种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是指具有特定的书名和著者名,编有国际标准书号,有定价并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包括专业图书馆和事业单位的技术图书。家具用具装具是指在办公室使用的工作家具用具装具,包括沙发、桌子、椅子、书柜、文件柜、茶水柜、会议桌等、生产工具和储存包装用具;动物是指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文化价值的动植物,包括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

固定资产在取得时,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对于应用软件,如果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价值包括在所属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如果其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作为无形资产核算。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应当另设备查簿进行登记。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再转入“固定资产”。例如,某单位协议采购一批台式电脑20台,成本为13万元,借记:事业支出,贷记:财政补助收入,同时,借记:固定资产――通用设备,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安装时借记:在建工程,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安装交付完毕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贷记:在建工程。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建造该项资产至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工程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相关税费、借款费用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根据工程价款结算单支付工程款时,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同时,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照建筑工程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贷记:在建工程。

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修缮后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改建、扩建、修缮发生的支出,再扣除固定资产拆除部分的账面价值后的金额确定。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设工程。按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及已计提折旧,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贷记:在建工程。

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租赁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及安装调试费等确定,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长期应付款。按合同定期付租金时,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长期应付款,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的,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按照相关税费、运输费金额,借记:其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

三、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与处置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为增加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或延长使用年限而发生的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完工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贷记:在建工程。对于维护固定资产正常使用而发生的日常维修费,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支出,借记: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

报经批准出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转入待处置资产,按照国际惯例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实际出售、调出、捐赠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记:待处理资产损溢。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进,按照评估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投资成本核算,借记:长期投资,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同时,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记: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对发生的资产损溢及时查明原因,以保证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资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置资产时,借记:待处理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报经批准予以处置时,借记: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借记贷记:待处理资产损溢――处置资产价值。发生清理费用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记:银行存款。收到残值收变价收入、保险理赔和个人赔偿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置净收入。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置完毕后,按照处置收入扣除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收入,上缴国库,借记:待处理资产损溢――处置净收入,贷记:应缴国库款。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四、 事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四个方面,一是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能掌握资产变动情况,工作职责不明确。二是固定资产账面数与实际盘点数不符,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数据不准确不完整。三是资产审批手续不完善,擅自处置资产。四是放松资产管理,没有建立日常维修维护管理制度,造成资产损失或浪费。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应对:

第一,健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日常资产管理工作机构,规范资产管理,明确各管理层责任,定期开展清产核资,定期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资产变动情况及相关报表。及时掌握资产变动、使用和结存情况,及时报送报表,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第二,强化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工作,统一建账,统一核算,统一登记。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系统管理,建立健全本单位固定资产备查明细账,正确反映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净值。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对资产的使用状态作出评价,对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提出处理意见,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应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处置。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要由单位提出局面报告,详细说明情况和原因,并提供专业鉴定报告,按审批权限报批。经批准同意后,才能进行销账,并相应调整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账户。资产处置收入扣除处置费用的净收入,应当及时上缴国库。

上一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范文 下一篇:资产评估专业范文